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赵乃迪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010-56513000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50005,曾就职于中国银河证...>>

20日
短线
5.26%
(--)
60日
中线
5.26%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安道麦A 基础化工业 2022-04-01 8.02 -- -- 9.90 23.44%
13.07 62.97%
详细
事件:3月30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全年公司实现营收310.39亿,同比上涨9.12%,归母净利润达1.57亿元,同比下降55.38%。同时2021年Q4公司实现营收85.51亿,同比上涨13.18%,环比增长15.18%,Q4归母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上涨26.33%,环比扭亏为盈。 原料和运输成本处于高位,售价与销量上涨稳住利润空间。纵观全年,受到油价和原材料价格升高的影响,自中国采购的中间体和原药价格高企,并且在第三季度呈现供应进一步紧缺的现象,致使公司原料成本明显上涨。虽然国内“双碳”政策在21Q4有所放宽,中间体和原药供应有所改善,但原料价格依旧处于高位。 此外,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港口运行秩序,陆运供应路线也承压明显,整体运输成本显著上涨。在双重压力下,公司2021年业绩较2020年出现明显下滑。不过从营收角度来看,公司2021年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2%,产品均价上涨约4%。 其中2021Q4产品价格同比提升14%,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成本上涨的影响。 农产品价格上涨支撑起旺盛需求,世界各地市场取得喜人成绩。2021年全球继续受疫情冲击,大宗农产品价格继续保持高位并进一步上涨,农户种植意愿显著提振,因此带动大部分地区旺盛的植保需求。公司在欧洲、拉美、北美、亚太以及印度、中东和非洲市场亮点显著,2021年销售额(按固定汇率)增幅分别为3.0%、19.3%、17.4%、28.5%以及12.7%。尤其在国内市场,得益于强劲的市场需求以及有限供应下的高定价,叠加辉丰收购项目的促进作用,中国地区销售额21Q4同比提升81%,全年同比提升59%,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 荆州基地正式复产,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好转。2021年11月,在经历了为期三年的老厂区运营设施搬迁及升级改造项目后,公司荆州基地终于复产,崭新的荆州基地拥有先进的环保设施,满足国际领先的环保与安全标准。后续伴随着公司新厂区的持续稳定运行,荆州基地还可进一步接收公司在研产品线的新增原药产品,扩充产品线覆盖面并提高整体生产效益。另外,随着新厂区的恢复公司近年来所承受的额外采购成本将逐步减少,有利于减少停工损失所导致的大额非经常性损益对于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原料和运输成本的明显上涨,公司2021年业绩低于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公司20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0(下调45.9%)/7.59(下调39.1%)/8.65亿元。我们仍然看好在农化行业高景气背景下,外加供应端压力逐步缓解的情况下,公司业绩的逐步好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及运输成本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恢复不及预期。
神马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4-01 10.13 -- -- 10.38 2.47%
10.38 2.4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年度报告,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 亿元,同比+51%, 归母净利润21 亿元,同比+479%;其中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 亿元,同比+234%,环比-4%,归母净利润5 亿元,同比+123%,环比-18%。 点评: 行业景气提升主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1 年业绩高增长: 21 年公司尼龙66 工业丝、尼龙66 帘子布、尼龙66 切片、精己二酸销量分别为6.16 万吨、7.73 万吨、13.45 万吨、17.53 万吨,分别同比+16.1%、+24.8%、-18.3%、-6.3%, 平均售价分别为3.04 万元/吨、3.91 万元/吨、3.11 万元/吨和0.95 万元/吨,分别同比+22.5%、+28.6%、+70.1%、+69.8%,原材料己二腈和精苯采购价格分别为1.58 万元/吨和0.61 万元/吨,同比上升14.6%和72.13%。2021 年部分海外地区化工装置受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导致全球供需关系紧张,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1 年业绩实现高增长。 增资上海神马6 万吨/年尼龙66 切片项目,有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2022 年3 月10 日公司决定增资全资子公司上海神马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加快其年产6 万吨特品尼龙66 切片(一期2 万吨)的项目建设。该项目主要包括8000 吨/年快速成型热稳定性尼龙切片,4000 吨/年高粘度注塑级尼龙切片,2000 吨/年增润尼龙切片,1000 吨/年共聚尼龙切片等。根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披露,预计项目达产年份可为公司带来5.1 亿元的销售收入,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尼龙66 产业链布局。 横向拓展产业链,打造多元产品矩阵:公司21 年10 月底试车2.5 万吨的BOPA 薄膜项目一期工程、11 月试车一期10 万吨PC 项目、12 月试车一期13 万吨双酚A 项目。截至21 年底,公司主要拥有21 万吨尼龙66 切片产能、13.3 万吨尼龙66 工业丝产能、9 万吨尼龙66 帘子布产能、13 万吨双酚A 产能,10 万吨PC 产能、1 万吨BOPA 产能和29 万吨己二酸产能。22 年公司将继续推进年产40 万吨产业配套煤制氢氨项目、年产3 万吨1,6-己二醇项目、年产5 万吨己二腈项目等的建设。公司目前在建项目投产后,产业链布局将进一步完善,业绩有望持续增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尼龙行业景气超预期,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叠加未来新增产能投放,公司业绩有望加速放量,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 年盈利预测,新增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23.55(上调17%)/25.96(上调9%)/28.45 亿元,折合EPS2.26/2.49/2.72 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22-03-30 46.80 -- -- 48.79 4.25%
56.30 20.30%
详细
事件1:3 月28 日晚,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69.51 亿元, 同比增长134.76%;实现归母净利润13.07 亿元,同比增长152.3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33 亿元,同比增长156.17%。2021Q4 公司实现营收24.82 亿元, 同比增长159.81%,环比增长29.81%;实现归母净利润4.39 亿元,同比增长204.72%,环比增长1.79%。 事件2:3 月28 日晚,公司发布2022 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2022 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82-5.13 亿元,同比增长210-230%。 事件3:3 月28 日晚,公司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 亿元(含本数),用于瀚康电子材料“年产59,600 吨锂电添加剂项目”、天津新宙邦半导体化学品及锂电池材料项目、三明海斯福“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二期)”、荆门新宙邦“年产28.3 万吨锂电池材料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点评: 紧抓新能源、半导体等新材料行业市场机遇,公司业绩表现优异:2021 年公司加快项目建设和产能投放,提升原材料自供率,实现了产销量的快速增长,业绩表现亮眼。其中电池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70 亿元,同比增长217.63%。有机氟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93 亿元,同比增长23.36%。电容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12 亿元,同比增长32.49%,半导体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4 亿元,同比增长36.39%。2022 年1-2 月,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加,叠加有机氟化学品业务主营产品及在半导体等领域含氟新产品销售规模扩大,经营业绩进一步提升。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 年电解液市场均价高达8.23 万元/吨,同比增长189.16%。2021 年Q4 均价升至11.35 万元/吨,同比增长180.09%,环比增长20.48%。2022 年1-2 月均价进一步升至12 万元/吨,同比增长181.90%,环比增长2.06%。电解液量价齐升,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增量。短期内锂电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 电解液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同时公司已与全球主要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预计锂电池电解液的销售规模会保持高增的态势,看好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 电池化学品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行业有望持续高景气:公司是电池化学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和添加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上游布局,一体化构筑成本壁垒,电池化学品的产能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基地广泛分布在广东惠州、江苏南通、江苏苏州、福建三明和湖北荆门。截至2021 年年底,公司具备13.05 万吨/年电池化学品产能,在建12 万吨/年产能。长期来看,高品质电解液供需错配局面或将推动行业持续景气,公司顺应市场发展, 电池化学品的扩产步履不停。公司福邦新型锂盐项目于2022Q1 试生产,福建海德福项目预计于2023H1 完成建设,重庆项目、珠海项目和惠州宙邦3.5 期溶剂扩产项目预计2024 年完成建设。同时,公司还积极布局海外一体化,与国内企业差异化竞争,其中波兰项目预计2022Q2 投产,荷兰新宙邦一期建设的5 万吨/年电解液和10 万吨/年碳酸酯溶剂预计于2024 年投产。 有机氟化工、电容化学品领域多点布局,助力公司稳健发展。近年来,含氟高端精细化学品的需求增长,国产化替代加速,叠加2021 年电容器市场需求回暖,公司在这两个领域的业务均稳定增长。公司深耕精细氟化工和电容化学品行业多年。2015 年公司通过控股海斯福切入精细氟化工领域,后又完成新型锂盐 LiFSI、含氟添加剂、氟化氢、特种氟化学品等领域的布局,并且向有机氟化学品价值链的上游不断延伸。在电容器化学品方面,公司是国内的行业龙头,产品品类齐全、技术先进、核心客户订单稳定,市场占有率较高。截至2021 年年底,公司具备3.84 万吨/年电容化学品产能和4082 吨/年有机氟化学品产能,在建2.2 万吨/年有机氟化学品产能。 半导体化学品产能不断扩张,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半导体化学品是半导体制造和封装环节重要的配套材料,国产替代势头强劲。未来随着国内显示面板和芯片制造工厂的陆续投产,半导体化学品市场需求大幅度增长。公司紧抓这一发展趋势,加大力度布局双氧水、氨水、蚀刻液、剥离液等半导体化学品,现已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公司已经向深圳华星光电、厦门天马等企业批量供应,超高纯氨水在IC 行业龙头客户开发方面也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实现了稳定交付。截至2021 年年底,公司具备4.57 万吨/年半导体化学品产能,在建3 万吨/年产能,此前在重庆、珠海规划了共21 万吨/年产能,扩产势头强劲,建成后有望为公司贡献较好的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2021 年业绩符合预期。在锂电与半导体行业的高景气背景下,叠加公司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释放。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 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2024 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7(上调10.6%)/23.46(上调7.8%)/26.54 亿元, 折算EPS 分别为4.67/5.69/6.43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2 年PE 约为17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风险,产品价格下滑,原料成本上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2-03-30 30.65 -- -- 32.76 6.88%
32.76 6.88%
详细
事件:3 月28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 年一季度,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5 亿元至24.5 亿元,同比增长43%-55%,环比增长37%-49%(21Q4 归母净利润来自21 年度业绩快报)。 点评: 行业景气上行叠加新项目投产,22 年Q1 业绩大幅增长:2022 年Q1,煤化工行业景气度上行,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根据iFind 数据,2022 年Q1(截至3 月28 日),山东地区尿素均价2718 元/吨,同比上涨31%,环比上涨2%;华东地区已二酸均价14198 元/吨,同比上涨50%,环比上涨7%; 公司DMF 出厂均价17102 元/吨,同比上涨78%,环比下降5%;公司冰醋酸出厂均价5352 元/吨,同比上涨3%,环比下降26%。同时,DMC 技改项目、己内酰胺及配套装置等项目于21 年10 月顺利建成投产使公司产能有所扩张, 主营产品价格上涨叠加新项目投产,推动公司2022 年Q1 业绩同比大幅增长。此外,根据iFind 数据,2022 年Q1(截至3 月28 日),国内动力煤现货均价为977 元/吨,环比下降30%,公司22 年Q1 业绩环比增长主要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和新项目投产。 坚持降本控费,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煤化气领域中,公司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联产能力,建立合成气成本优势。公司年产10 万吨己内酰胺、20 万吨尼龙6 与乙二醇技改35 万吨DMC 项目于2021 年10 月投产后,通过先进的工艺和自行配套的低成本原材料,公司获得了低成本优势。并且公司注重费用管控, 三费率显著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公司坚持降本控费,不断提升生产工艺, 降低生产成本,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启动建设,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提速:2022 年3 月2 日,公司发布新闻称,公司高端溶剂项目及尼龙66 高端新材料项目正式开工。未来,公司通过12 万吨/年PBAT 可降解塑料和8 万吨/年尼龙66 高端新材料项目,将进一步拓展新材料产业链条;通过年产30 万吨DMC、30 万吨EMC、5 万吨DEC 项目丰富新能源产品矩阵,巩固电池溶剂材料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开拓新能源市场,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根据公司发布的21年业绩快报,我们下调公司21年盈利预测,维持22-23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 年净利润分别为72.54(下调2%)/81.24/88.71 亿元,折算EPS 分别为3.43/3.85/4.20 元/股。我们持续看好华鲁恒升的低成本优势和新材料、新能源转型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化工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材料、新能源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扬农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22-03-30 88.31 -- -- 99.62 12.81%
112.19 27.04%
详细
事件:3 月29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度报告。2021 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18.41 亿元,同比+20.45%;实现归母净利润12.22 亿元,同比+1.02%。其中2021Q4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0 亿元,环比+1.59%,同比+ 38.67%;实现归母净利润2.07 亿元,环比-7.83%,同比+10.71%。 点评: 产能释放叠加行业景气,公司业绩增长显著。受益于优嘉三期的产能释放,2021 年公司业绩显著提升。分业务种类来看,2021 年公司杀虫剂类原药平均售价下跌3.41%,营业收入同比提高1.69%;除草剂类原药平均售价上涨4.79%,营业收入同比提高13.99%;其他原药营业收入同比提高47.30%,增速最快。2021 年公司杀虫剂原药和除草剂原药产量分别为1.81 万吨和5.17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16%和0.04%。此外,由于能耗双控影响2021 年下半年公司核心产品之一草甘膦均价大幅走高,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H2 草甘膦均价环比大增87.6%。此外,公司在国内植保市场中稳中有进,同时深化与主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2021 年下半年公司控股股东正式变更为先正达集团,持股36.17%,得益于先正达在多个国家开展植保业务并与公司业务重合的积极影响,2021 年公司海外贸易业务同比增长93.4%,为公司年度经营业绩创新高提供一定增量。2019 年公司收购中化作物100%股权和农研公司100%股权,这两家子公司于2019-2021 年内超额完成承诺净利润,2019-2021 年内共实现净利润7.33 亿元, 较原业绩承诺目标超额完成147%。 优嘉四期逐步投产,持续拓宽盈利空间:公司优嘉四期项目已于2021 年12 月建成,并于2022 年年初开始调试生产。得益于公司优嘉四期项目投产以及农药行业的高度景气,2022 年1-2 月公司实现营收约35 亿元,同比增长约50%; 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6 亿元,同比增长约100%,业绩大幅超预期。优嘉四期项目全线达产后,公司将新增8510 吨/年杀虫剂、6000 吨/年除草剂、6000 吨/ 年杀菌剂、500 吨/年增效剂、4500 吨/年内部配套中间体及副产品产能,待优嘉四期项目产能全面释放后,公司盈利空间将进一步拓宽。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2022 年1-2 月业绩超预期,我们认为后续农化行业仍将维持较高景气。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 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72(上调8.00%)/22.22 (上调5.26%)/23.56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6.36/7.17/7.60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2 年PE 仅约为18 倍。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农药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22-03-28 13.24 -- -- 14.20 7.25%
15.91 20.17%
详细
事件:2022年 3月 24日,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2亿元,同比增长 0.8%;实现归母净利润 3.13亿元,同比减少 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00万元。其中 21年 Q4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3亿元,同比增长 24%,环比增长 30%,实现归母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转盈为亏。 点评: 资产减值计提拖累业绩:公司 21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20.2亿元是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国际油气行业波动以及能源行业加速转型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国际石油公司对于油气勘探开发投入保持审慎,国际油田服务市场供大于求的状态改善有限,国际油田服务竞争依旧激烈,中海油田部分大型装备的作业价格和使用率处于低位,出现减值迹象。 中海油“七年行动计划”提供保障,资本开支助力公司长远发展:中央定调明确要求加大油气勘探力度的大背景下,母公司中海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2019年1月 20日制定“七年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5年公司勘探量和探明储量相较于 2019年要实现翻一番,南海西部和东部油田“两个 2000万”上产目标也提上日程。母公司中海油近期发布 2022年经营策略,2022年资本支出预算总额为 900-1000亿元,其中,勘探、开发、生产资本化和其他资本支出占比预期分别为 20%、57%、21%和 2%;2022年母公司中海油计划钻探海上勘探井 227口,采集三维地震数据约 1.7万平方公里。中海油服钻井、油田技术、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业务将充分受益于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的增加,未来业绩有望增厚。 行业维持景气,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高提供技术保障:IEA 近期发布月报,预计从 4月份开始,随着欧美对俄罗斯制裁的实施和买家回避,俄罗斯原油供应量可能会减少 300万桶/日,将对全球石油供给造成冲击,原油供需格局偏紧,油价有望维持高位,石化产业链将充分受益。公司自主研发的“D+W”系统 Drilog工具、新型合成基钻开液及其配套技术均成功完成海外作业首秀,QUAST 自主研制成功。公司核心技术的突破为油田技术服务提供保障。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 22-23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 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02/32.73/38.53亿元,折合 EPS分别为 0.59/0.69/0.81元/股。考虑到 22年原油供需格局良好,油价有望维持高位,“增储上产”政策持续推进,母公司中海油资本开支持续增长,国内油服行业景气度有望维持,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因此维持 A 股“买入”评级和 H 股“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风险、中海油资本开支不及预期。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22-03-23 4.24 -- -- 4.39 1.62%
4.59 8.25%
详细
事件:2022 年3 月21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度报告,21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8.0 亿元,同比+10.8%,实现归母净利润3.7 亿元,同比+1.8%,扣非归母净利润708 万元,同比-86.32%。其中21 年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5 亿元, 同比+30.9%,环比+75.3%,实现归母净利润-1.79 亿元。 工作量稳步增长,合营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拖累业绩:21 年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布油全年均价为71 美元/桶,同比+69%,最高突破86 美元/ 桶。随着国内外项目建设的推进,公司完成的总体工作量保持增长,特别是海上安装工作量增长较快,使得公司21 年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因公司持股比例51% 的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报告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3.06 亿元,可弥补亏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2.54 亿元,合计5.60 亿元,相应公司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的收益减少2.86 亿元,拖累公司业绩,若扣除该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将达6.58 亿元,同比增长81%。 国内油服行业回暖,公司国内订单稳步增长:2021 年公司新签市场开发合同253.43 亿元,相比2020 年的220.09 亿元增长15%。其中国内合同额约243.49 亿元。国内主要新签项目为恩平15-1 油田群开发项目、流花11-1/4-1 二次开发项目、陆丰12-3 油田开发项目、珠海LNG 扩建项目二期工程总包项目和唐山LNG 项目接收站第二阶段工程总包项目。 海外油服市场低迷,国内上游资本开支提升支撑业绩增长:2021 年全球海上油气资本支出为970 亿美元,较2020 年仅增加8%,致使国际油气工程供大于求状态改善有限,市场依然比较低迷;而国内受益于中国海油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持续有力推进,国内海洋油气工程行业保持增长。根据公司母公司中海油的2022 年战略展望,中海油2021 年资本开支预计为900 亿元,较2020 年795 亿元增长13%,2022 年资本开支预算为900-1000 亿元,较2021 年资本开支900 亿元稳中有升。未来为了实现“七年行动计划”,达到2025 年的油气增产上产目标,国内油服行业仍将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业绩有望继续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合营公司计提资产减值致21 年业绩低预期。海外油服市场低迷,国内市场受疫情影响,公司新签订单增速或将下滑,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 年盈利预测,新增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14(下调46%)/ 9.88(下调55%)/ 11.90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18/ 0.22/0.27 元。考虑到国内上游资本开支增加,“七年行动计划” 持续推进,我们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因此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资本开支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导致海外市场风险。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2-03-16 75.69 -- -- 84.90 12.17%
92.87 22.70%
详细
事件: 3 月14 日晚,公司发布2021 年年度报告。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约1455 亿元,同比+98.19%;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46 亿元,同比+145.4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244 亿元,同比+155.20%。其中,2021 年Q4 公司实现营收约382 亿元,同比+57.92%,环比-3.6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1.1 亿元,同比+8.84%,环比-15.04%;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50.8 亿元,同比+10.96%,环比-16.50%。 点评: 聚氨酯及石化产品全年量价齐升,助力公司业绩大增 2021 年公司聚氨酯系列产品实现营收约605 亿元,同比增长约72.8%。2021 年2 月公司烟台MDI 装置技改完成,公司烟台基地MDI 产能从60 万吨/年提升至110 万吨/年;匈牙利BC 公司也于报告期内通过技改将MDI 产能由30 万吨/年提升至35 万吨/年。受益于产能提升,2021 年公司聚氨酯系列产品销量明显提升,全年实现聚氨酯系列产品销量约389 万吨,同比增长约32.7%。公司2021 年聚氨酯系列产品均价约为1.56 万元/吨,同比增长约30.2%。其中,2021 年Q4 公司聚氨酯系列产品营收约为164 亿元,环比+4.6%,聚氨酯系列产品销量约为98 万吨,环比-2.7%,2021Q4 聚氨酯系列产品均价约为1.67 万元/吨,环比+7.5%。公司2021 年Q4 聚氨酯产品销量的小幅下滑主要是受宁波MDI 一期和二期检修等因素影响。分产品来看,根据公司所披露的产品挂牌价,2021 年公司纯MDI 和聚合MDI 均价分别为2.4 万元/吨和2.2 万元/吨,同比分别增长约24.6%和31.5%。TDI 方面, 根据iFinD 数据,2021 年国内TDI 产品均价约为1.5 万元/吨,同比增长约17.8%。盈利能力方面,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 年纯MDI 平均毛利约为8967 元/吨,同比下降约1.2%,其中2021Q4 平均毛利约为6908 元/吨,环比下降约23.2%。2021 年聚合MDI 平均毛利约为7614 元/吨,同比增长约9.3%,其中2021Q4 平均毛利约为6081 元/吨,环比下降约22.4%。2021Q4MDI 产品毛利率和销量的共同下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司2021Q4 净利润环比负增长。 石化产品方面,公司2021 年石化系列产品实现营收约614 亿元,同比大增132.46%。受益于公司烟台工业园百万吨乙烯一期项目的投产(2020 年11 月), 公司石化业务营收及产销量大幅增长,公司石化业务营收占比首次超过聚氨酯业务, 达42.2%。2021 年,公司石化系列产品产量为400 万吨,同比增长79.49%,其中2021Q4 公司石化系列产品产量达122 万吨,为2021 年内各季度最高。分产品来看,2021 年丁醇、丙烯酸丁酯、NPG(进口加氢)、丙烯酸等产品价格涨幅最高, 分别同比增长100.5%、95.8%、85.0%、72.2%。公司当前已打通C2/C3/C4 三大石化原材料,石化业务已成为公司的发展支柱,不仅产业链协同性强,而且产品结构互补,也为新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原料。 深化新材料业务布局,多位点拓宽公司商业版图 精细化学品与新材料业务方面,公司2021 年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产品实现营收155 亿元,同比增长94.18%;销量约为76 万吨,同比增长37.0%。公司目前新材料业务以ADI、PC、PMMA 和TPU 等产品为主,截至2021 年年底,公司拥有8 万吨/年PMMA 产能和21 万吨/年PC 产能。 除上述产品之外,公司近年来持续在多个领域布局新材料产能,拓宽公司的商业版图。根据不完全统计,公司当前所布局的新材料应用下游包括有新能源锂电池、风电、半导体等多个热门领域。在锂电方面,公司布局有“年产5 万吨磷酸铁锂锂电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5 万吨/年磷酸铁、5 万吨/年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正极材料生产项目,此外公司还布局有8 万吨/年NMP 产能项目。在风电领域,公司布局有4 万吨/年聚醚胺产能,同时近期公司还与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进军PAN 基碳纤维市场。在半导体材料方面,公司在烟台基地布局有1.5~2 万吨/年CMP 抛光液和60 万片/年CMP 抛光垫产能。在高性能聚合物方面,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OE 产品已经完成中试。公司预计在2023 年投产10 万吨/年POE 产能,并于2025 年增至20 万吨/年。公司在多个新材料领域进行布局,一方面展现了公司在强大的MDI 与石化产品主业的基础上向新材料领域逐步渗透发展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公司作为顶级化工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的高额投入。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2021 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但考虑到近期MDI 利润逐步缩减,以及相关产品价格的回落,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022-2023 年盈利预测,并新增公司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 亿元(下调7.1%)、276 亿元(下调12.5%)、301 亿元,折算EPS 分别为8.19、8.80、9.60 元/股。公司作为MDI 行业的全球龙头,同时基于石化项目的产能布局,公司拥有较强的产业链协同效应。此外公司不断布局多种新材料产能,持续拓宽商业版图,有望展现新的发展活力。我们仍维持公司“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风险,研发风险,新产品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恒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2-03-08 20.71 -- -- 22.80 5.36%
23.27 12.3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的公告,并同步公告了《恒力石化关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附属企业之员工筹划通过专项金融产品购买公司股票的提示性公告》。本次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集团的持股计划合计购买公司股票金额上限约为 98.6亿元。 点评: 公司推出近百亿元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员工持股计划中,1)资金来源:通过公司员工合法薪酬、自筹资金、专项金融产品等方式筹集资金;2)购买规模: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总金额达 98.6亿元,融资资金与自筹资金的比例不超过 1:1,其中恒力石化员工股票购买上限为 73.8亿元,控股股东及其关联附属企业员工购买公司股票的上限为 24.8亿元。按 3月 2日收盘价 22.65元/股测算,公司员工股票购买上限 73.8亿元对应 32,582.78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比例约 4.63%。本次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目前有效的员工持股计划合计持有的股票总数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 10%。3)覆盖人员:公司董监事、高管;部门经理等中层人员;高学历员工;连续工作满 1年(含)以上的普通员工以及退休返聘人员等。4)存续期、股票来源、锁定期: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存续期为 36个月,通过大宗交易以及二级市场购买等方式受让公司回购的股票,锁定期为 12个月。 近百亿购买规模彰显公司发展信心,为公司成长注入活力。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丰富员工的薪酬体系,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的一致性;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调动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提高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 在建项目储备充足,公司具备高成长性。恒力石化(惠州)500万吨/年 PTA 项目计划于 2022年第二季度建成投产,项目达产达效后将实现年销售额 212亿元以上,年均利润总额约 12亿元;年产 80万吨功能性聚脂薄膜、功能性塑料项目达产达效后,预计实现年均利润总额约 29亿元;子公司康辉新材料年产 45万吨 PBS 类生物降解塑料项目,因“限塑令”政策出台,需求前景广阔;下属公司江苏轩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 90亿元建设的 150万吨/年绿色多功能纺织新材料项目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聚酯化纤全产业链综合竞争实力;年产 30万吨己二酸项目建设配套公司可降解塑料市场布局;2021年 12月 26日,恒力石化湿法隔膜生产线设备采购签约仪式在恒力(苏州)产业园举行,子公司康辉新材料将引进日本芝浦机械株式会社和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共 12条,年产能16亿平方米,标志恒力石化进军锂电隔膜领域,加码化工新能源材料市场。公司充足的在建项目投产后将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向“平台化+新材料”模式升级,规模优势显著。经过多年发展,恒力石化已高效构筑了强大的“大化工”平台,建设完成了 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450万吨/年芳烃、150万吨/年全球单体最大乙烯项目和 5套合计 1160万吨/年的 PTA 装置共四大产能集群。公司加快布局下游高端新材料,将使得公司上游丰富的“化工原料库”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上游“油煤化”融合的原料产品产出将为下游高附加值产品持续赋能。 加速转型布局新材料,当前时点看具备“低估值+高成长”特点。在“碳中和”背景下,公司目前正处于加速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的阶段,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民营大炼化龙头,自身原有业务的业绩表现有望持续亮眼,同时下游产业链的完善布局也将带来可观的业绩增量并降低业绩波动性,未来依旧具备较高成长性。从估值角度看,截至 2022年 3月 3日,公司 22年动态 PE 仅 7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我们认为在当前时点,公司兼具“低估值+高成长性”特点,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 21-23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1.08/212.31/234.62亿元,折合 EPS 分别为2.43/3.02/3.33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环保政策风险。
星源材质 基础化工业 2022-03-03 26.07 -- -- 43.02 9.94%
28.66 9.93%
详细
事件:2月28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8.61亿元,同比+92.48%;实现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133.4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235.00%。其中2021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6亿元,同比+53.47%,环比+12.86%;实现归母净利润7,059万元,同比+279.94%,环比-29.91%。 点评:隔膜量价利齐升,带动公司业绩大增。2021年公司实现锂电隔膜产量为12.15亿平方米,同比+64.14%,实现锂电隔膜销量12.20亿平方米,同比+74.25%。在隔膜销售单价方面,2021年公司隔膜产品平均售价升至1.51元/平方米,相较于2020年单价提升约20.35%。同时,2021年公司隔膜平均净利润提升至0.23元/平方米,同比增长约34.00%,对应隔膜平均净利率提升约1.6pct。得益于全资子公司常州星源“年产360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项目”和全资子公司江苏星源“超级涂覆工厂”项目产能利用率的全面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锂电隔膜产销量得以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方面,基于下游锂电行业的旺盛需求和公司规模效应的凸显,公司锂电隔膜的盈利能力也得以逐步提升。在研发方面,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11亿元,同比增加96.34%,为公司在隔膜行业内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2021Q4公司单季度计提约-3,995万元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致使公司2021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如不考虑上述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影响,公司2021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仍可呈现环比增长趋势。 国内外同步扩增隔膜产能,绑定下游龙头利好产能释放。基于欧洲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公司积极开拓欧洲市场,2021年在瑞典投资19.72亿元分三期建设7亿平湿法基膜产能和4.2亿平涂覆产能,一期项目预计于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将新增涂覆隔膜产能8000万平方米/年。在国内产能方面,公司拟在江苏南通投资75亿元建设“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一期、二期)项目”,可年产20亿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南通基地项目预计于2023年1月开始逐步投产。同时,报告期内公司也与韩国LGEnergySolution,Lt(以下简称“LG”)签订《供应保证协议》,协议约定公司在未来4.5年内给LG持续供应湿法涂覆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产品,协议总金额约为43.11亿元,为公司未来产能的逐步释放提供更强的确定性。 出台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增强核心成员。凝聚力。2021年1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以18.25元/股的价格向299名核心管理、技术、销售人员增发326万股,其中首批将授予263.82万股。在公司层面,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以2022-2024年期间的净利润作为考核指标,业绩考核目标为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相较于2021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5%/175%/340%,对应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目标分别为5.80/7.78/12.45亿元,对应2022-2024年的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40%/40%/20%。若预留部分的限制性股票于2023年授出,则对应的考核年度为2023-2024年,各年度的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50%。该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建立、健全了公司的长效激励机制,有效地绑定了公司核心管理、技术、销售人员的个人利益,增强公司核心成员凝聚力,彰显了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充足信心。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2021Q4公司计提了较高额度的资产处置损益,致使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略低于此前预期。但短期的非经常性损益并不影响公司长期的发展规划,我们仍维持公司2022-2023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公司20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2/10.85/13.96亿元,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风险,产能建设风险,隔膜工艺迭代,汇率风险。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2-03-02 11.67 -- -- 11.95 2.40%
11.95 2.40%
详细
事件:2022年2月25日,公司与霍尼韦尔UOP 环球油品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将在广东省茂名市建立绿色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两套年产50万吨的Ecofining 工艺装置。该项目计划分两期进行建设,其中第一套装置计划于2023年投产。 点评: 与霍尼韦尔UOP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绿色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霍尼韦尔UOP 是石油和天然气领域领先的供应商,将为公司提供Ecofining 工艺技术的专利授权、工艺包、培训、服务、催化剂、吸附剂和专用设备,以支持公司建设并运行Ecofining 工艺装置。Ecofining 工艺技术为首个用于规模化生产商用航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技术,该工艺使用地沟油、脂肪和油脂转化生产的霍尼韦尔绿色航空燃料,可与石油基航空燃料以1:1比例混合供商业使用,且无需对飞机进行技术更改,满足所有关键飞行规格要求。此次协议签署表达了双方对于可持续再生的绿色能源Ecofining 工艺技术项目的合作意愿,力争共同将霍尼韦尔UOP 的Ecofining 可持续再生的绿色能源技术在中国完成商业化应用。 布局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实现氢能高效利用。2019年,采用霍尼韦尔UOP 新一代丙烷脱氢技术的东华能源烷烃综合利用项目落户茂名,项目一期计划22年10月建成投产。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采用Ecofining 工艺,利用PDH 副产氢将厨余油、地沟油等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绿色航空燃料,改变PDH 副产氢只能作燃料燃烧的现状,成为PDH 项目的有力延伸。同时该项目还副产绿色石脑油、碳三碳四等产品,助力公司绿色石化生产。这将进一步推动茂名绿色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茂名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基地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的以厨余油为主要原料的可持续航煤生产基地,有望解决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供应端的巨大缺口,实现可持续航空燃料在中国的落地量产。该项目建成后每年碳减排量将达240万吨,减少约83%的二氧化碳排放,助力我国航空业减排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推动实现绿色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LPG 价格维持高位,PDH 成本承压致公司盈利能力下滑,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1-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2.19(下调34%)/17.28(下调24%)/23.96(下调13%)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74/1.05/1.45元。碳中和背景下轻烃裂解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是国内PDH 龙头企业,未来投产项目充足,依然具备较高成长性,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行业产能过剩;战略合作终止风险。
利安隆 基础化工业 2022-03-01 45.13 -- -- 48.29 6.27%
49.63 9.97%
详细
事件:2月27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收34.45亿元,同比+38.74%;实现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42.53%。其中2021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9亿元,环比+1.16%,同比+23.44%;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环比+3.89%,同比+47.93%。 点评:产能释放助力抗老化助剂销量大增,多基地多项目布局强化龙头地位2021年,受益于利安隆中卫和利安隆科润等新建成产能在报告期内的全面放量,以及下游市场需求的提升,公司抗老化助剂产销量显著提升,业绩略超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抗老化助剂产量和销量分别为8.94万吨和8.2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8.3%和37.1%。在原料供应紧缺、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虽然2021年公司产品的平均单吨营业成本上涨约2400元/吨,但公司凭借自身龙头地位和经营管理能力有效进行了成本传导,2021年公司毛利率水平(26.84%)基本与2020年(27.25%)持平。 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和U-pack产能分别为3.49万吨/年、2.17万吨/年和1.60万吨/年,同时已经形成了天津、中卫、衡水、常山、珠海、内蒙古六大生产基地布局。2022年1月,利安隆珠海一期60,000吨/年抗氧化剂项目已正式建成投产,同时在2022年年内,公司还将进一步建成投产3200吨/年光稳定剂和5.15万吨/年U-pack产能,上述相关项目投产后将使得公司抗老化助剂产能(较截至2021年年底)提升约158%,进一步强化公司行业龙头地位。在高分子助剂新产品方面,公司于报告期内在抗老化水分散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并已于天津工厂启动年产5000吨水分散抗氧剂项目,同时公司也联合日本技术人才开发出不同纳米级别的水滑石技术,以珠海基地为载体的年产20000吨合成水滑石项目也处于建设审批程序中。 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利安隆凯亚的业绩承诺已顺利完成。公司于2018年发行有限售条件流通股25,010,420股(交易对价6亿元)购买衡水凯亚化工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利安隆凯亚(河北)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利安隆凯亚原股东承诺2019年-2021年利安隆凯亚合并报表中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5000/6000/7000万元,利安隆凯亚2019年-2021年实际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8亿元、1.51亿元和1.91亿元,分别超额完成136%、152%、173%。 持续推进康泰股份收购,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对于康泰股份的收购。康泰股份是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中仅有的三家规模化民营企业,公司通过此次并购将迅速抢占国内润滑油市场份额,进而打造全球领先的精细化工平台型公司。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从韩谦、禹培根等45名自然人处收购康泰股份(标的公司)92.2109%股权,交易定价约为5.96亿元,对应的业绩承诺为标的公司2021-2023年平均净利润数为5650万元。2021年康泰股份实现营收5.26亿元,同比+18.3%;实现净利润4450万元,同比+33.5%。2021年12月31日,深交所曾因上述标的公司的财报资料及评估资料已过有效期而对上述资产重组中止审核。目前,标的资产的最新财报资料及评估资料已重新编制完成并对外披露。此外,标的公司“年产5万吨润滑油添加剂建设项目”已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等除节能审批手续外的全部开工前置审批,近期康泰股份也已将节能审批的相关申请文件报送相应机关。除润滑油添加剂领域的业务布局外,公司也进一步开拓医药生物领域新业务,于报告期内与苏州吉玛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设立天津奥瑞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主营核酸药物单体业务,并于天津汉沽基地开启中试车间建设。在产品拓展方面,目前天津奥瑞芙已成立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天津大学在包括聚谷氨酸等产品方面进行研发,推进公司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人才积累。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2021年业绩略超预期,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3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公司2024年盈利预测,同时我们暂不考虑并购康泰股份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6、6.76、7.8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57、3.30、3.82元/股。公司作为国内高分子抗老化助剂龙头持续扩充产能规模,巩固龙头优势。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对于康泰股份的收购,布局润滑油添加剂业务,同时在生物医药领域进行相关投资,打造公司新的成长曲线。我们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产重组进度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及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合盛硅业 基础化工业 2022-02-21 116.20 -- -- 154.30 32.79%
154.30 32.79%
详细
事件:2月 14日,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简称“中部合盛”)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内)投资 175亿元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将建设年产 20万吨高纯多晶硅装置及 10万吨/年烧碱装置,项目建设期为 2022年 5月至 2025年5月。 点评: 光伏叠加半导体共同推动,多晶硅需求快速提升。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的重要阶段,发展光伏产业是促进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我国光伏装机量新增 54.88GW,同比增长 13.86%。 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1年国内多晶硅、硅片(光伏用)产量分别达到 50.5万吨和 227GW,分别同比增长 27.5%和 40.6%。光伏产业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多晶硅的需求,使得多晶硅行业持续景气。根据 iFind 数据,2021年国内多晶硅出厂均价为 13.1万元/吨,同比增长 119%,2022年年初至今国内多晶硅出厂均价则已达 19.5万元/吨。此外,多晶硅还可进一步制成单晶硅并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硅衬底等产品。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持续紧缺和全球晶圆厂产能快速扩增的背景下,多晶硅在半导体产业内的需求同样也将大幅提升。 工业硅及下游配套产能大幅扩增,巩固公司硅基产业龙头地位。公司目前分别拥有工业硅和有机硅单体产能 73万吨/年和 93万吨/年。同时公司在云南在建有80万吨/年工业硅生产及配套 60万吨/年煤加工生产项目,在新疆在建有 40万吨/年工业硅和 40万吨/年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规划及在建产能全部投产后,公司的硅基产业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凸显。此外,本次中部合盛的产能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公司多晶硅产能,使得公司硅基材料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进而提高公司的产品多样性及整体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 2021年工业硅、有机硅等产品价格的大幅走高以及相应较高位价格的可持续性,我们上调了公司 2021-2023年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6.6(上调 35.5%)/103.9(上调 16.7%)/118.7(上调 19.8%)亿元。我们持续看好下游产业高景气发展对工业硅的需求带动,以及公司硅基材料产业链协同发展及加速外延带来盈利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能耗监管政策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聚石化学 2022-02-14 34.70 -- -- 34.55 -0.43%
34.55 -0.43%
详细
事件1:1月10日晚,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将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聚链运营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下简称“聚链运营”),投资金额为5000万元。聚链运营拟开展循环包装产品的开发、租赁和销售业务,为蔬果、水产、生鲜、医药、快递等行业客户提供包装循环和运营服务。该项目初期运营的主要产品为可替代白色泡沫箱的EPP 循环保温箱和可替代纸箱的PP 循环中空板包装箱。 事件2:1月10日晚,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普塞呋拟向龙华化工增资3000万元。本次增资的形式为普塞呋认购龙华化工定向增发的753.77万股股份, 每股价格为3.98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全资子公司普塞呋对龙华化工的持股比例将由59.06%提升至66.87%。 点评: EPP 性能优越,循环包装应用市场空间庞大。发泡聚丙烯(EPP)的机械性能明显强于传统的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氨酯(EPU)等泡沫材料,拥有更好的耐冲击性、隔热性、耐环境影响性,因此由EPP 制成的包装箱可以被多次循环利用。此外,EPP 通常使用超临界CO2发泡,生产过程无毒无污染。公司的EPP 循环保温箱主要应用在生鲜、水产、食品、医药等冷链运输方面。根据我们在2021年12月所发布的《传统业务业绩反转,可循环材料及新能源材料成长空间广阔--聚石化学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一文中的测算,在生鲜运输场景下EPP 循环包装箱的需求量将数以亿计。在EPP 原料方面,公司于2021年11月宣布拟投资3亿元于湖北省江陵县建设新材料循环产业园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有EPP 珠粒,将为公司EPP 循环包装箱业务的开展提供原料支持,具有一定的产业链协同效应。 快递量提升致使包装垃圾激增,PP 循环包装箱应用可解燃眉之急。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截至12月8日,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000亿件,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然而快递业务量的激增也使得快递包装所产生的固体垃圾同步激增。根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在中国的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经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对应的数据则为85%-90%。2021年1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国家邮政局联合决定组织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并印发了相关通知文件,提出要推广一批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绿色低碳的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公司的PP 循环中空板包装箱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就是替代现有邮政快递领域的纸箱、泡沫箱等包装材料。通过对PP 循环包装箱的重复利用,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一次性快递包装等固体垃圾的产生,有利于“无废城市” 的建设推进。 增资龙华化工,深化磷系新能源材料布局。龙华化工目前拥有1.6万吨/年五氧化二磷产能和2.6万吨/年多聚磷酸产能,同时在建有10万吨/年多聚磷酸和2万吨/年五氧化二磷产能。其中,龙华化工的五氧化二磷产品可以为公司主营的磷系阻燃剂产品进行原料配套。另一产品多聚磷酸则是生产液体六氟磷酸锂的重要原料,具体的产品路线为“多聚磷酸-五氟化磷-液体六氟磷酸锂”。根据天赐材料的专利,通过多聚磷酸制备得到的五氟化磷纯度更高,更能满足六氟磷酸锂生产过程中对于原料纯度的要求。基于新能源行业的旺盛需求,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也在快速提升。伴随着以天赐材料为代表的六氟磷酸锂生产企业新增产能的投放,将有效消化公司新增的多聚磷酸产能。公司此次进一步向龙华化工进行增资,彰显了公司对于磷系新能源材料业务的发展信心,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公司磷系新能源材料的业务布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拟新成立的子公司聚链运营暂未正式成立和正式开展相关业务,我们暂不考虑相应的业绩增量。我们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2.48、3.62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10、2.65、3.87元/股。我们认为公司主营阻燃剂及改性塑料等传统业务业绩有望好转,对于磷系新能源材料和可循环包装材料的业务布局将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我们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绿色循环保温箱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云图控股 基础化工业 2022-01-19 14.20 -- -- 14.42 1.55%
16.00 12.68%
详细
事件:1月17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2021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0-12.5亿元,同比增长141%-151%;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28-11.78亿元,同比增长161%-173%。其中2021Q4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19-4.69亿元,同比增长227%-267%,环比增长11.2%-24.5%。 主营产品量价齐增,公司业绩超预期。得益于公司联碱产品和复合肥产品的销量和价格的上涨,各项业务毛利率增加,公司2021年度业绩增长超预期。根据iFinD数据,2021Q4国内复合肥批发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7.07%,环比增长10.54%; 磷酸一铵价格同比增长66.93%,环比略下降1.75%;纯碱价格同比增长72.24%,环比增长38.10%;氯化铵价格同比增长89.51%,环比增长8.62%。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同时,公司自身的磷化工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原料自给率不断提高,公司可有效管控生产成本,促使公司产品毛利率同步提升。 复合肥产能不断扩充,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公司现有复合肥产能510万吨/年,同时在湖北松滋和新疆昌吉规划新增新型肥料产能85万吨/年,在新疆昌吉建设10万吨/年水溶肥产能。此外,公司积极建设新型缓释复合肥项目,在湖北松滋布局了60万吨/年新型缓释复合肥的产能,预计于2023年12月建成。在湖北宜城市也规划了年产80万吨新型缓释复合肥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此外,公司也在积极推进四川省雷波县牛牛寨北矿区采矿权的办理。 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叠加磷化工行业的高景气,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将继续提升。 大规模布局磷酸铁及配套产能,打开未来成长空间。公司目前于湖北松滋和湖北宜城规划了共计45万吨/年磷酸铁及相关上游原料产能项目,于1月14日公布了用于“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新能源材料与缓控释复合肥联动生产项目”(35万吨磷酸铁及配套项目)的25亿元定增预案。公司上述产能项目同时配套了复合肥联动生产,利用副产低品位磷酸、余热等生产复合肥,充分考虑了不同纯度磷酸的梯级利用问题,有望实现化学资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在新能源领域的旺盛需求下,对磷酸铁的大规模产能布局将充分打开公司未来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复合肥等主营产品价格持续提升,业绩超预期。我们认为磷化工相关产品后续仍将保持在中高位,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2(上调15.9%)/13.38(上调11.0%)/15.18亿元(上调10.4%),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定增落地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