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赵乃迪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010-56513000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50005,曾就职于中国银河证...>>

20日
短线
11.11%
(--)
60日
中线
33.33%
(第22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2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海油发展 能源行业 2022-04-20 2.55 -- -- 2.58 1.18%
2.79 9.41%
详细
事件:2022 年4 月18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387 亿元,同比+17%;实现归母净利润13 亿元,同比-16%。2021 年Q4 单季,公司实现营收132 亿元,同比+5%,环比+33%;归母净利润为-5900 万元。 点评: 全年营收稳中有升,资产减值拖累业绩:2021 年,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布油全年均价为71 美元/桶,同比+69%。油价上涨推动油服行业景气度恢复,公司营收稳中有升,毛利率小幅增长0.12pct 至13.2%。2021 年公司计提减值7.50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值7.37 亿元,拖累公司业绩。若扣除固定资产减值影响,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可达18 亿元。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低碳环保与数字化板块利润大幅增长:在“碳达峰、碳中和” 背景下,公司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主营业务调整为能源技术服务、低碳环保与数字化产业、能源物流服务三大业务板块。2021 年能源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7 亿元,同比+17%,营业利润8 亿元,同比-16%;低碳环保与数字化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6 亿元,同比+13%,营业利润4.8 亿元,同比大增50%,贡献明显利润增量;能源物流服务板块营业收入184 亿元,同比增长18%, 营业利润5.6 亿元,同比-16%。 原油供需趋紧,上游资本开支增加驱动油服行业景气向上:中国海油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公司母公司中海油2021 年资本开支为876 亿元, 较2020 年774 亿元增长13%,根据中海油的2022 年战略展望,2022 年资本开支预算为900-1000 亿元,较2021 年稳中有升。油价方面,供给端OPEC 和美国页岩油增产缓慢,IEA 预计俄罗斯原油四月将有150 万桶/日的产量退出市场;需求端后疫情时代全球原油需求缓慢恢复,IEA 预计2022 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190 万桶/日,油价将维持高位。在高油价和上游资本开支增加的双轮驱动下,国内海洋油服行业将保持景气,公司业绩将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资产减值影响下公司2021 年业绩低于预期,国内市场受疫情影响,公司工程进度或将有所延缓,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 年盈利预测,新增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84(下调12%)/ 20.66(下调19%)/ 22.94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19/ 0.20/0.23 元。考虑到国内上游资本开支增加,“七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我们仍看好油服行业景气度恢复和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中海油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工程进度不及预期。
阳煤化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4-19 5.23 -- -- 4.91 -6.12%
4.91 -6.1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4亿元,同比+4.4%,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234.8%;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同比+5.5%、环比+25.9%,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100.9%、环比-107.1%。 点评:主营产品涨价助力业绩提升,资产优化重组减轻运营负担:2021年受全球经济疫后复苏、国内供给侧改革、市场供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内化工行业景气度较高,2021年公司主营产品尿素、聚氯乙烯、丙烯、烧碱、三氯化磷、双氧水销售均价分别同比+59.5%、+38.3%、+16.3%、+39.1%、+64.6%和+3.3%。公司主要化工产品市场价格同比大幅上涨,营收得到有力保障。2021年公司继续推进资产优化重组,将技术落后、发展前景差、亏损严重的子公司进行了处置,转让了丰喜集团100%股权、正元集团100%股权、深州化工54.6%股权及寿阳化工100%股权,极大减轻公司运营负担,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021年第四季度,受到国家“双限”政策影响,公司主营产品产销量同比均出现下滑,同时公司主要原材料如煤炭、工业盐、电力等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致公司Q4业绩同比环比均下滑。 依托相关产能和技术优势,布局氢能产业链前景广阔::公司目前在氢能源领域有子公司正元氢能,阳雄氢能,以及与深圳市氢雄重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联营公司氢雄双阳。其中正元氢能拥有自主研发的等温变换工艺及节能型的JR低压氨合成工艺,是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唯一的气体中心,具备为园区供应氧气、一氧化碳、氢气及水蒸气的能力。在正元氢能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其年产6.48亿立方米氢气资源,有望成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大的氢源供应商。公司依托自身丰富的氢气产能和技术优势,协同氢能源产业上下游其他企业,在氢气提纯、加氢站建设、氢气供应等方面布局新业务,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目前还主要拥有尿素产能232万吨、聚氯乙烯产能30万吨、烯烃产能30万吨、烧碱产能40万吨、双氧水产能25万吨和甲醇产能40万吨。此外,尿素产品还有52万吨在建产能预计可于2024年6月完工。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欧洲天然气危机导致国外化肥企业开工受限,国际化肥市场供给收紧,短期内供需错配现象或难缓解,利好农化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我们持续看好农化板块,并维持公司2022-2023年盈利预测,新增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55/6.11/6.71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23/0.26/0.28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川恒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4-19 24.12 -- -- 29.85 22.89%
39.85 65.22%
详细
事件1:4月15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5.30亿元,同比增长42.36%;实现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157.8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201.41%。2021Q4公司实现营收8.59亿元,同比增长73.54%,环比增长29.17%;实现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56亿元,环比增长45.79%。 事件2:4月15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09亿元,同比增长57.12%;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05.13%,其中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326.36%。 事件33:4月15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告表示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000万股(含本数)股票,募集不超过35.29亿元(含本数)的资金,用于投资建设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生产12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项目、10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项目、鸡公岭磷矿新建250万吨/年采矿工程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点评:磷化工产品价格大增,公司业绩显著提高。受益于磷化工行业的高景气,2021年年内及2022年Q1公司主要产品消防级磷酸一铵、饲料级磷酸二氢钙等产品价格同比上涨明显。2021年,公司磷酸一铵和磷酸二氢钙的销售均价分别为3458元/吨和3301元/吨,同比分别增长28.98%和33.87%。2022年Q1,公司磷酸一铵和磷酸二氢钙的销售均价分别为4331元/吨和4248元/吨,相较于2021年销售均价进一步分别增长25.25%和28.70%。此外受益于公司磷矿产能的扩增,2021年及2022年Q1,在满足公司自身磷矿需要的同时,公司还有富余的磷矿可对外进行出售。 2021年公司自产磷矿石销量达104.72万吨,实现收入3.09亿元。2022年内,公司定增及可转债项目将陆续投产,同时将新增20万吨磷酸铁产能。一方面,公司磷化工产品端种类和销量将得到明显增长,拓宽公司在磷化工领域的商业版图;另一方面,公司在洗选矿和硫酸等原料端的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增强,由此降低公司的外采原料成本,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拟定增3355.299亿元扩增净化磷酸与磷矿产能,完善产业链结构增强企业优势。公司通过此次定增扩充22万吨食品级净化磷酸产能,并提高公司中低品位磷矿的综合利用效率,丰富磷化工产业产品结构。12万吨/年、10万吨/年净化磷酸产能分别建设于福泉经济开发区双龙工业园和福泉市现有生产厂区内,对应投资额分别为12.95亿元和6.59亿元,建设期分别为15和12个月。本次净化磷酸产能项目属于公司前期所规划的“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后续将优先保障公司磷酸铁产线原料的供给,富裕的部分还可对外进行销售,从而丰富公司磷化工产业的产品结构。此外在当前黄磷因能耗问题供给收缩的背景下,热法磷酸供应也存在下降风险,公司基于湿法净化磷酸路线进行生产可有效地补足市场缺口,同时还可凭较低的生产成本取得更高的营业利润。此外,公司还将投资10.56亿元用于鸡公岭磷矿250万吨/年的产能建设。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鸡公岭磷矿采矿权证,鸡公岭磷矿总资源量达到8253万吨,平均品位高达27.47%,整体磷矿资源优质且丰富。同时鸡公岭磷矿与公司正在建设中的罗尾塘生产厂区仅距离6km,利于公司进行矿石运输。鸡公岭磷矿建成后叠加原有的小坝、新桥磷矿的300万吨/年的产能,将满足公司福泉市两大基地“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的磷矿需求和传统磷化工产品端的磷矿石需求。公司还持有老虎洞磷矿49%的股权,老虎洞磷矿整体产能规划为500万吨/年,未来将主要为公司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矿化一体”项目提供原料保障。磷氟锂全面布局,深化新能源转型。公司于2021年9月16日公告与国轩控股和福泉市人民政府的合作项目,规划建设百万吨级别的磷酸铁产能,将在2021至2026年期间分两期投资建设100万吨/年磷酸铁生产线和1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生产线。公司于2021年12月3日公告,拟与欣旺达共同在瓮安县建设6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2022年内,公司将投放20万吨磷酸铁产能,其中10万吨/年磷酸铁产能将于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产,余下10万吨/年磷酸铁产能将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此外,公司还将与富临精工合作建设磷酸二氢锂产能,同时公司还参股有下游磷酸铁锂生产企业。在氟系新能源材料方面,基于公司的半水湿法磷酸生产技术,公司可同步副产无水氟化氢等氟系产品,为氟系新能源产品扩张奠定原料基础,此外公司也布局有六氟磷酸锂等含氟新能源材料产能。在锂资源方面,公司于2022年1月21日发布公告,公司与金圆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新能源锂电材料深加工,共同寻找和开发盐湖提锂项目,实现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优势互补。公司在磷、氟、锂三大系能源元素资源及产品方面均具有大规模且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为公司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积蓄巨大潜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磷化工行业的高景气,公司2021年业绩实现高速增长,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22年年内公司前期定增、可转债项目将陆续投产,同时2022年年内将新增20万吨磷酸铁产能。考虑到磷化工行业持续的高景气,以及公司在新能源材料方面的大规模投入,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公司20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5(上调47.8%)、14.71(上调56.3%)、22.0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年PE约为14倍。我们坚定看好公司基于强大资源优势向新能源领域的持续转型,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定增项目落地风险,环保与安全生产风险。
云图控股 基础化工业 2022-04-18 14.13 -- -- 14.96 5.87%
18.04 27.67%
详细
事件1:4月14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48.98亿元,同比+62.74%;实现归母净利润12.32亿元,同比+147.06%。其中2021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6亿元,环比+19.92%,同比+104.47%;实现归母净利润4.51亿元,环比+19.62%,同比+252.36%。 事件2:4月14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2022年1-3月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50-4.80亿元,同比增长约149.15%-165.76%;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4.36-4.66亿元,同比增长约121.93%-137.20%。 点评:磷肥及纯碱等行业维持高景气,221021年及221022Q1公司业绩持续大增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支撑下以及磷肥、磷化工、纯碱等行业的旺盛需求下,2021年公司各项主营产品价格明显上涨,复合肥、磷酸一铵等产品销量显著提升。其中复合肥、磷酸一铵、磷化工产品(黄磷等)、联碱(纯碱、氯化铵等)2021年销售均价分别同比增长17.63%、30.8%、59.0%、54.9%。销量方面,2021年公司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10.41%,其中常规复合肥和新型复合肥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75%和20.13%;同时公司磷酸一铵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32.88%。公司拥有除尿素以外的氮肥完整产业链、磷肥完整产业链,主要原料基本自给自足,在原料持续上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公司的成本优势和行业定价权进一步凸显,2021年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0.74pct,其中公司联碱产品和磷化工产品毛利率同比有较大幅度提高,分别提高5.70pct和15.92pct。2022年Q1,公司复合肥、磷肥及磷化工、纯碱等产品仍然维持较高景气,绝大多数产品平均售价较2021年Q4基本持平或呈现进一步增长态势。受益于此,2022年Q1公司业绩同比大增,环比小幅增长,超市场预期。 复合肥及磷酸铁产能同步扩增,助力公司持续成长公司现有复合肥产能520万吨/年,磷酸一铵产能43万吨/年,黄磷产能6万吨/年以及纯碱、氯化铵产能60万双吨/年。此外公司正有序进行复合肥的产能扩张和磷酸铁及配套产能的大规模布局。复合肥方面,公司目前拥有120万吨/年的在建产能,其中60万吨/年复合肥项目预计于2022年6月建成投产,另外60万吨/年复合肥项目预计于2023年12月建成投产。复合肥新增产能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复合肥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此外,在新能源材料方面,公司目前在建有35万吨/年磷酸铁及相关配套产能项目,并进一步在湖北省襄阳精细化工园区规划建设1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及相关配套产能项目。上述两个项目的总投资额约为67亿元,其中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25亿元,将其中的20亿元用于建设35万吨/年磷酸铁及配套产能项目。公司一期1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预计于2023年3月建成投产,二期25万吨/年磷酸铁及相关配套项目预计于2023年12月建成投产,余下10万吨/年磷酸铁及配套产能项目则预计于2025年左右建成(建设期3年)。公司所规划的磷酸铁项目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具有显著的一体化优势。同时,公司两项磷酸铁产能规划地点均位于湖北省境内,分别位于湖北松滋和湖北襄阳。湖北省为华中地区的交通枢纽,在产品运输方面十分便利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复合肥、磷肥、纯碱等产品维持高景气,促使公司2022年Q1业绩再度超预期。我们认为公司主营产品高景气仍有望持续,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公司2024年的盈利预测。由于公司磷酸铁项目暂未落地,我们暂不考虑相应的业绩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上调16.6%)/17.1(上调12.4%)/18.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年PE约为9.5倍,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定增落地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风险。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2-04-11 85.75 -- -- 86.50 0.87%
98.66 15.06%
详细
事件:4月 8日晚,公司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公司拟投资 231亿元用于建设万华化学蓬莱工业园高性能新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建设资金以自有资金与银行贷款组合的形式筹集。项目建设期计划自 2022年至 2025年,预计于 2024年 6月开始陆续投产。 点评: 投建蓬莱基地扩张产能,完善产业链布局。本次公司蓬莱项目计划占地约 3310亩,将建设 90万吨/年丙烷脱氢、50万吨/年聚醚、40万吨/年 POCHP、30万吨/年聚丙烯、30万吨/年 EO、30万吨/年 EOD、丙烯酸及酯(16万吨/年丙烯酸、16万吨/年丙烯酸丁酯、2万吨/年丙烯酸辛酯)、20万/年碳酸酯、3万吨/年润肤剂、空分等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等。截至 2021年底,公司已具备聚醚产能 86万吨/年,烟台工业园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乙烯项目合计具备产能 250万吨/年,PO/AE 一体化项目合计具备产能 198万吨/年。蓬莱项目投产后,公司石化系列产品产能将进一步扩张,为下游产品的布局延伸提供坚实基础。此外,蓬莱工业园设计的 EOD、丙烯酸及酯、碳酸脂、润肤剂等产能将促进公司下游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公司全产业链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巩固公司化工行业龙头地位。 烟台、蓬莱双基地协同,一体化优势突出。截至 2021年底,公司拥有烟台、宁波、四川、福建、珠海、匈牙利六大基地及工厂,宁波、烟台、珠海生产基地仍在不断扩能、优化,福建基地、眉山基地项目有序推进建设,公司一体化基地版图呈现多点扩张状态。本次新规划的蓬莱工业园包含石化上下游产能,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突出。同时,区域位置方面,蓬莱工业园与烟台工业园直线距离约 40公里,公司计划通过 LPG、乙烯等输送管线实现主要原料互联互通,一体化共享各自园区产业链优势,提升上下游协同效率。未来伴随蓬莱产业园各项产能逐步投产,公司一体化建设将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规模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显现,有利于公司作为化工龙头的竞争壁垒更加稳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蓬莱项目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由于项目暂未建成落地,我们暂不考虑相应的业绩增量。我们维持公司 2022-20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7亿元、276亿元、301亿元,折算 EPS分别为 8.19、8.80、9.6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2022年 PE 约为 11倍,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项目收益不及预期,原料及产品价格波动。
金石资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4-11 28.70 -- -- 30.10 4.88%
47.60 65.8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3亿元,同比+18.6%,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2.9%;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同比+24.7%,环比+75.7%,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7.0%,环比+8.4%。 点评:2211年公司产销量上升,业绩增长符合预期:2021年,公司主营产品产销量均有所上升,其中,高品位萤石块矿产量同比+31.1%,销售量同比+39.8%;酸级萤石精粉产量同比+9.4%,销售量同比+13.0%。公司主要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出现波动,其中,酸级萤石粉均价2336元/吨,同比+1.7%;高品位萤石块矿均价1797元/吨,同比-9.0%。21年公司加大拓展客户力度,产量上升的同时带动销量上升,从而实现业绩上涨。从长期需求端看,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发展将强势带动萤石需求度,萤石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公司近年来萤石保有资源储量稳定在2700万吨,对应矿物量约为1300万吨,采矿规模可达117万吨/年。 2022年,公司计划实现单一矿山产出各类萤石产品约45-50万吨,包钢金石产出20-30万吨的产量目标。通过包钢项目和收购矿山计划,为未来需求增长积极筹建产能,将进一步巩固公司萤石行业龙头地位。 依托萤石资源“基本盘”,拓展两大新业务板块:公司的项目布局主要围绕“资源-氟化工-新能源”三大板块展开。在资源板块中,公司与包钢合作的伴生萤石资源“选化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进度提前,预计2022年底建成60万-80万吨/年的产能,在该综合项目中,包钢金石选矿项目生产出的萤石精粉在经过少量技改后,品位可稳定在90%左右,截至2021年底,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673万元;在氟化工板块中,金鄂博氟化工项目选址已定于包头市达茂旗,相关环评、安评、能评等手续正在报批中,部分设备已提前订购,预计一期12万吨氢氟酸产线将于2023年底前建成;在新能源板块中,位于浙江江山的年产2.5万吨新能源含氟锂电材料及配套8万吨/年萤石项目,将分三期建设,第一期为6000吨六氟磷酸锂、8万吨萤石精矿产品采选项目;第二期为9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第三期为10000吨六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研发中心项目,目前,一期6000吨六氟磷酸锂已投入建设,有望2022年底前试生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包钢金石伴生萤石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进度超预期,公司产能有望扩大;氟化工与新能源板块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年盈利预测,新增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28(上调9%)/5.62(上调14%)/7.31亿元,折合EPS分别为1.37元/1.80元/2.3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风险。
云天化 基础化工业 2022-04-08 27.46 -- -- 30.19 9.94%
36.28 32.12%
详细
事件:4月6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40亿元,同比增长185.2%,环比增长104.6%;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88亿元,同比增长223.7%,环比增长107.5%。 点评:国内外化肥需求持续旺盛,公司QQ11业绩大超预期2022年Q1国内磷肥及复合肥价格仍维持在高位,其中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尿素、复合肥、黄磷、磷矿石等产品价格分别同比增长38.2%、36.9%、33.2%、43.3%、103.9%和70.8%。同时春耕的旺盛需求以及“淡储肥”和“夏管肥”等储备任务的需要,有效地提升了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销售。 出口方面,由于新冠疫情以及俄乌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应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致使国际粮价走高,由此推升农户种植意愿拉动化肥需求。同时俄罗斯也是全球化肥的出口大国,由于欧美国家对于俄罗斯的制裁,国际化肥供应同样遭遇明显收缩,进一步加剧国际化肥供需紧张局面,促使价格持续上涨,由此带动我国磷肥及尿素等产品出口价格的上涨。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2月国内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尿素的出口均价较2021年Q4出口均价分别提升2.9%、3.9%和13.3%。后续来看,在满足国内化肥“保供稳价”的前提下,我国磷肥出口限制有望放开,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磷肥及磷化工企业将充分受益,助力公司业绩进一步攀升。 生产成本方面,基于公司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公司磷酸、合成氨等原料高度自给,同时受益于其他大宗原料的战略储备与采购,公司有效缓解了硫磺、煤炭等其他原料价格上涨对生产成本的负面影响,使得公司化肥、化学原料等相关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仍处于较高水平。此外,公司参股子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也对报告期内公司的投资收益产生了积极影响。 携手产业龙头,加速磷化工新能源转型公司目前规划有“50万吨/年磷酸铁电池新材料前驱体及配套项目”,其中一期10万吨/年磷酸铁及配套项目产能预计于2022年6月底建成投产,余下40万吨/年磷酸铁及配套项目产能预计于2023年12月底建成投产。同时,公司于2022年2月与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恩捷股份、亿纬锂能、华友控股等合作方签订了《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合作协议》,针对新能源电池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基于公司自身的资源优势、磷化工产业链优势、经验优势以及合作方强大的实力,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内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和成本优势,有望在新能源行业大潮下实现相关业务的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内外市场的旺盛需求,公司2022年Q1业绩大超预期。我们认为后续化肥行业仍有望保持较高的景气度,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0(上调21.3%)/47.7(上调24.9%)/50.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年PE约为11倍。我们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材料产能建设风险,安全生产和环保风险。
恒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2-04-08 19.98 -- -- 23.27 16.47%
24.10 20.62%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年度报告,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9.7 亿元,同比增长30%, 实现归母净利润155.3 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公司Q4 单季实现营收464.8 亿,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1%,实现归母净利润28 亿元,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31%。 点评: 21 年主营产品售价上涨推升业绩,下游化工新材料板块展现较强盈利能力:受益于21 年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炼化-化纤”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回升。2021 年公司上游炼化产品平均售价4527 元/吨,较20 年同比+26%;PTA 及下游新材料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为4226 元/吨、8705 元/吨,分别同比+32%、+35%。2021 年,石脑油、PX、PTA、涤丝FDY 均价分别为646 美元/吨、841 美元/吨、4688 元/吨、8360 元/吨,同比分别+70%、+50%、+29%、+23%;石脑油裂解、PX-石脑油、PTA、涤丝FDY 价差分别为273 美元/吨、195 美元/吨、588 元/吨、2219 元/吨,同比分别+34 美元/吨、+15 美元/吨、-86 元/吨、+202 元/吨。毛利率方面,2021 年公司炼化产品、PTA、聚酯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3%、2%、19%,分别同比-1.5pct、-8.8pct、+2.6pct。公司下游功能性薄膜、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等产品维持更高的价差和盈利水平,民用、工业涤纶丝等差异化纤维品种盈利能力加快修复,助力21 年业绩稳步增长。 上游炼化价差收窄叠加产品销量下滑,致21 年Q4 业绩下降:2021 年Q4 单季度石脑油裂解、PX-石脑油价差分别为204 美元/吨、129 美元/吨,环比分别-80 美元/吨、-97 美元/吨。21 年Q4 公司炼化产品、PTA 销量环比分别-37%、-8%。上游炼化板块价差收窄及销量下滑使公司Q4 业绩回落。 在建项目储备充足,公司具备高成长性:恒力石化(惠州)500 万吨/年PTA 项目计划于2022 年第二季度建成投产,项目达产达效后将实现年销售额212 亿元以上, 年均利润总额约12 亿元;年产80 万吨功能性聚脂薄膜、功能性塑料项目达产达效后,预计实现年均利润总额约29 亿元;子公司康辉新材料年产45 万吨PBS 类生物降解塑料项目,因“限塑令”政策出台,需求前景广阔;下属公司江苏轩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90 亿元建设的150 万吨/年绿色多功能纺织新材料项目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聚酯化纤全产业链综合竞争实力;年产30 万吨己二酸项目建设配套公司可降解塑料市场布局;2021 年12 月26 日,恒力石化湿法隔膜生产线设备采购签约仪式在恒力(苏州)产业园举行,子公司康辉新材料将引进日本芝浦机械株式会社和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共12 条,年产能16 亿平方米,标志恒力石化进军锂电隔膜领域,加码化工新能源材料市场。公司充足的在建项目投产后将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依托上游“炼化+乙烯+煤化”的大化工平台,全产业链模式协同效应显著:公司于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园区建设完成了2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500 万吨/年现代煤化工装置、150 万吨/年全球单体最大乙烯项目和5 套单体合计1160 万吨/年的PTA 装置共四大产能集群。公司持续强化上游“大化工”平台支撑的同时,加快布局下游高端新材料,使得公司上游丰富的“化工原料库”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上游“油煤化”融合的原料产品产出将为下游高附加值产品持续赋能。 公司拟实施现金分红,推出近百亿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发展信心:为与股东共享公司成长收益,公司2021 年拟派发现金红利70.2 亿元,占21 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45.2%。而公司第六期员工持股计划总金额达98.6 亿元,有效调动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的一致性。 加速转型布局下游新材料,当前时点看具备“低估值+高成长”特点。在“碳中和”背景下,公司目前正处于加速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的阶段,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民营大炼化龙头,自身原有业务的业绩表现有望持续亮眼,同时下游产业链的完善布局也将带来可观的业绩增量并降低业绩波动性,未来依旧具备较高成长性。从估值角度看,截至2022 年4 月6 日,公司22 年动态PE 仅9 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我们认为在当前时点,公司兼具“低估值+高成长性”特点,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油价上涨,公司作为炼化企业成本增加,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 年盈利预测,新增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66.77(下调21%)/181.6(下调23%)/207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2.37/2.58/2.94 元/股。公司持续强化上游“大化工”平台基础支撑, 逐步完善下游化工新材料板块布局,全产业链优势显著,成长前景广阔,故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环保政策风险。
合盛硅业 基础化工业 2022-04-06 100.02 -- -- 100.04 0.02%
131.86 31.83%
详细
合理布局产能及产业链,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合盛硅业是我国工业硅行业和有机硅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硅及有机硅产品两大类。截至2021 年底, 公司工业硅产能达73 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14%,为全国最大的工业硅生产企业;有机硅单体产能达93 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25%,占据龙头地位。2021 年,受益于行业下游需求强劲反弹及行业能耗双控政策影响,公司主营产品工业硅、有机硅行业迎来强景气周期,公司年内实现产销两旺,业绩大幅提升。 工业硅:供给侧结构改善,需求侧快速扩张:从供给侧看,我国为全球工业硅最大生产国。由于能耗较高、污染严重,工业硅产业发展受到能耗双控及环保限产政策约束,我们认为,政策影响下,工业硅产能总量增长空间受限,较为落后的中小产能将会加速退出,为大型工业硅企业的产能建设腾出指标空间,行业将进一步集中。从需求侧看,工业硅主要需求领域为有机硅、多晶硅及铝合金,其中, 有机硅和多晶硅对工业硅的增量需求支撑作用明显,我们预计2025 年二者将分别带来106 万吨/119 万吨工业硅需求量。合盛工业硅产能集中于新疆、云南, 自发电成本优势显著,且2022 年计划新增产能达80 万吨/年,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龙头地位,有望在工业硅行业发展中充分受益。 有机硅:产能快速扩张,需求空间逐步打开:从供给侧看,中国为有机硅主要生产国,2022 年,我国有机硅进入快速扩张周期,预计将有205 万吨单体产能释放,总产能将突破550 万吨,同比增长接近50%。从需求侧看,有机硅应用领域广泛,其人均消费量与人均GDP 正相关,我国作为新兴市场有巨大消费潜力, 我们预计到2025 年,有机硅需求量将达到159 万吨。合盛为工业硅领域龙头, 其工业硅业务为有机硅业务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具有业务协同性优势。在各企业集中扩产背景下,公司保持了较快的扩产节奏,2022 年预计将有80 万吨/ 年的有机硅单体产能投产,行业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稳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工业硅和有机硅行业双龙头企业,一体化成本优势显著,公司凭借稳定的产能扩张计划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此外,伴随着下游光伏、新材料等多领域的需求提升,工业硅及有机硅行业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助力公司业绩加速放量。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 年的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1-2023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61/103.89/118.73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8.06/9.67/11.05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3/11/9 倍。我们仍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分析: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利安隆 基础化工业 2022-04-04 45.53 -- -- 48.67 6.90%
49.63 9.01%
详细
事件:3月31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韩谦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注册的批复》。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锦州康泰润滑油添加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泰股份”)92.2109%股权。 点评:收购康泰股份事宜获批,正式切入润滑油添加剂市场公司于2020年12月便开始推进对于国内润滑油添加剂行业龙头之一康泰股份的收购。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锦州康泰润滑油添加剂股份有限公司92.2109%股权,切入润滑油添加剂领域。此次交易标的资产定价为59584.43万元,其中以现金方式支付30%,以上市公司股票支付70%,预计发行股票1487.22万股,折算发行价约为28.05元,较3月31日当日股价45.84元折价约39%。此次交易对应的业绩承诺为标的公司2021-2023年平均净利润数为5650万元。2021年康泰股份实现营收5.26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净利润4450万元,同比增长33.5%。 2021年10月与12月,深圳交易所曾分别因康泰股份新增“年产5万吨润滑油添加剂项目”未获节能审批,以及相关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等问题中止过资产重组审核。2022年2月底,康泰股份的最新财务与评估资料已重新编制完成,其“年产5万吨润滑油添加剂建设项目”也已将节能审批的相关申请文件报送了相应机关。 最终,公司对于康泰股份的收购终于于2022年3月31日获得证监会批准,待资产交割完成后,公司将正式进军全球市场规模达千亿元级的润滑油添加剂市场。 润滑油添加剂市场规模达千亿元级,国际及国内市场稳步增长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已逐步发展至相对成熟的阶段,市场规模较大且稳定增长。2017年以来,全球润滑油添加剂需求量进入平稳波动阶段,市场规模趋于稳定。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全球润滑油添加剂需求量下降至435万吨,市场规模下滑至144亿美元。考虑到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快速复苏,以及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润滑油添加剂年需求量及市场规模未来可能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同时,随着全球润滑油市场重心向亚太区域转移,润滑油添加剂的实际消耗量也有望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根据《国内外润滑油添加剂市场分析》(安军信著)一文的预测,2025年全球润滑油添加剂消耗量将增至57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将达到195亿美元,消耗量对应2020-2025年CAGR约为5.6%,市场规模对应2020-2025年CAGR约为6.3%。 国内方面,近年来我国润滑油添加剂的表观消费量也同样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3-2019年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表观消费量CAGR为3.8%,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表观需求量小幅下跌1.1%。在润滑油添加剂总产量方面,国内也呈现逐年递增态势,2013至2020年期间国内润滑油添加剂总产量由48.5万吨增长至71.0万吨,2013-2020年CAGR为5.6%。在进出口方面,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2020年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进口量略有波动但总体稳定在30万吨左右。出口量方面则增长迅速,由2013年的2.5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10.6万吨,2013-2020年润滑油添加剂出口量CAGR为22.9%。利安隆入主叠加自身产能结构优化,康泰股份产能利用率有望明显提升截至2021年年底,康泰股份共拥有润滑油添加剂产能93000吨/年,其中包括有高档润滑油、脂添加剂产能8000吨/年,磺酸盐清洁剂产能5000吨/年,烷基苯磺酸产能10000吨/年,ZDDP产能10000吨/年,无灰分散剂和复合剂产能各30000吨/年。然而由于自身产能结构的问题以及下游客户的导入问题,康泰股份2021年润滑油添加剂产量仅为34537吨,对应产能利用率仅为37.1%。 其中烷基苯磺酸为磺酸盐清洁剂的上游原料,对应的消耗比例大概为烷基苯磺酸:磺酸盐=1:3。而由于康泰股份目前磺酸盐清洁剂产能偏低,无法消耗大量的烷基苯磺酸原料,因此致使烷基苯磺酸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不足20%。此外,复合剂与无灰分散剂方面,由于复合剂的导入周期较为漫长,导入难度较高,因此康泰股份目前复合剂产能利用率仍处于较低的位置。而无灰分散剂作为内燃机油复合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其产能利用率也因康泰股份当前复合剂产能利用率偏低而受到限制。我们认为伴随着康泰股份新增30000吨/年磺酸盐清洁剂产能的建成,康泰股份烷基苯磺酸产能也将明显放量。在复合剂方面,利安隆入主后,凭借其强大的全球化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有望加速康泰股份复合剂的导入进程,进而促使康泰股份复合剂及无灰分散剂产能的放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对于康泰股份的收购正式获批,拟正式切入千亿级润滑油添加剂市场。由于康泰股份的资产交割暂未完成,我们暂不考虑公司收购康泰股份所带来的业绩增量,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期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6、6.76、7.84亿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资产交割风险,产能建设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中国石油 石油化工业 2022-04-04 5.10 -- -- 5.39 5.69%
5.97 17.06%
详细
事件: 2021 年3 月31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 万亿元,同比+35%;实现归母公司净利润922 亿元,同比+385%。其中Q4 单季实现营收7340 亿元,同比+45%,环比+7%;实现归母净利润170 亿元,同比+91%, 环比-23%。 点评: 一、行业高景气助推业绩创七年新高 1、上游:油气价格上行提升公司上游业绩,天然气产量创历史新高 公司2021 年上游板块实现经营利润685 亿元,同比+196 %,创七年新高,主要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改善能源市场整体需求叠加油气供给偏紧,国际油气价格大幅上涨:2021 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70.94 美元/桶,同比+64.2%;公司原油实现价格65.58 美元/桶,同比+62.6%;天然气实现价格7.59 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58.1%。公司坚持稳油增气,深入推进老油田稳产和新区效益建产,国内油气产量实现双增,天然气产量创历史新高。2021 年公司国内原油产量753.4 百万桶,同比+1.3%;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4.22 万亿立方英尺,同比+5.7%,创历史新高,天然气产量占油气当量的比重持续提升。 2、炼化:减油增化优化产品结构,化工品产量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 公司2021 年炼化板块实现经营利润497.4 亿元,同比+515 亿元。其中,炼油业务经营利润377 亿元,同比+505 亿元;化工业务经营利润120 亿元,同比+9.5%, 主要由于成品油价格上行,公司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在油价上升的情况下实现单位加工成本持续下降。2021 年公司总共加工原油12.25 亿桶,同比+4%,分别生产汽、柴、煤油4939、4825、1108 万吨,同比分别+6.72%、-4.88%、+10.32%;公司积极推进减油增化,成品油收率同比降低1.60pct 至65.6%,化工品收率同比增加2pct 至28.3%,公司持续优化炼油产品结构,柴汽比同比降低0.12 至0.98。公司坚持炼化业务转型升级,保持乙烯等重点化工装置高负荷运行,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塔里木和长庆乙烷制乙烯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大力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化工新产品新材料研发。2021 年公司分别生产乙烯、树脂、纤维、橡胶、尿素671、1090、114、104、242 万吨,同比分别+5.8%、+6.0%、-10.3%、+4.3%、+12.0%。公司化工产品商品量、炼油业务利润、化工业务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3、销售:需求复苏推动销售利润回暖,成品油销量稳步增长 公司2021 年销售板块实现经营利润132 亿元,同比增加161 亿元,主要由于国内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推动成品油需求逐步复苏,国内成品油供应平稳,市场供过于求形势缓解。公司根据市场变化加强产销衔接,统筹优化资源流向,加强成品油库存管理,实现了成品油销量的稳步增长:2021 年公司分别销售汽、柴、煤油6598、8173、1560 万吨,同比分别-0.16%、+1.15%、+8.70%。此外,积极创新经营模式,加快直销批发APP 推广应用,灵活调整汽柴油销售策略,首批商用智能加油机器人上岗运行,不断提升零售业务质量和效率。加大优势市场和高效地区加油站开发力度,运营加油站数量增加181 座达到22800 座。 4、天然气和管道:国内天然气需求高速增长,公司天然气销量提升公司2021 年天然气和管道板块实现经营利润439 亿元,同比减少39.3%, 主要由于2021 年管道资产重组收益比2020 年减少,造成天然气板块利润下滑。2021 年公司进口天然气业务亏损72.12 亿元,同比减亏69.47 亿元。公司抓住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市场需求回升的有利时机,积极开拓直销和终端客户,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增加销量;大力加强天然气采购成本管控,持续提升销售效益。2021 年,公司销售天然气2740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1%。 二、资本支出稳中有升,22 年持续加强上游勘探力度2016-2019 年,公司资本支出稳步提升,从2016 年的1724 亿元增长至2019 年的2968 亿元,其中2019 年勘探与生产板块资本性支出同比增长17.3%,达到2301 亿元。2014-2019 年,中石油上游勘探与生产板块资本性支出约占总资本性支出的四分之三左右,占比最大。2017-2019 年上游勘探生产板块资本支出占比稳步提升,2020 年,国际油价跌至低点,海外油气巨头资本开支缩减幅度接近30%,公司克服行业低迷的困难,控制资本开支跌幅为17%。 2021 年,公司坚持严谨投资、精准投资、效益投资,持续提高投资管理水平,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提升投资效益。全年资本支出为2512 亿元,同比+ 1.9%,上游、炼化、销售、天然气与管道四大板块资本支出分别为1783、545、110、67 亿元,分别同比-4%、+150%、-33%、-68%。2022 年公司计划资本支出2420 亿元,同比-4%,上游、炼化、销售、天然气与管道计划资本支出分别为1812、445、75、80 亿元,分别同比+2%、-18%、-32%、+19%。公司2021 年总资本开支稳中有升,2022 年上游资本开支持续增长,将为公司产品产量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三、增储上产成绩斐然,原油储量大幅上升公司持续响应国家“增储上产”号召,国内勘探开发业务推进重点盆地、重点区带集中勘探、精细勘探和高效评价,在四川、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取得多项战略突破和重要勘探成果,发现和落实鄂尔多斯庆城地区长7 页岩油、四川川中台内天然气等规模储量区。 2016 年以来,公司新增可采储量连续增加,2021 年全力推进高效勘探和油气增储上产,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四川等重点盆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和重要发现,国内油气储量接替率147%,其中原油储量接替率221%,创历史新高。2021 年新增原油储量17.45 亿桶,原油证实储量达60.6 亿桶,同比大幅增长16.5%;新增油气总储量22.29 亿桶当量,油气总储量达185.5 亿桶当量, 同比增长3.4%。公司原油储量大幅增长,储量接替率保持健康,成为未来产量进一步提高的根基。 四、高油价时代来临,公司上游有望显著受益2022 年全球原油需求恢复叠加增产缓慢,供需格局偏紧,地缘政治影响下油价维持高位;资本开支不足,使得全球原油长期增产空间有限,叠加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提高原油的风险溢价,我们认为高油价时代正式来临,原油高景气度仍将持续。 中石油拥有大规模的上游资产和业务,将充分受益于原油高景气。根据我们在3 月27 日发布的《高油价时代,“三桶油”业绩弹性几何?--能源结构转型系列报告之“三桶油”利润弹性测算》测算,中石油的上游业务在布油价格超过50 美元/桶之后开始逐渐进入盈利,在100 美元/桶的布油价格下,公司上游的净利润可达1658 亿元;边际利润方面,当油价处于70-80 美元/桶的范围内时,公司边际净利润弹性为32 亿元左右,而当油价高于100 美元/桶后,公司边际净利润弹性将稳定在24 亿元。 五、落实“双碳”目标,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公司积极落实“双碳”目标,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公司计划在2025 年前大力部署氢能产业链、化石能源清洁转化及CCS/CCUS,探索以更低成本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开发利用。 氢能方面,2021 年,中国石油氢气总产能已超过260 万吨/年。公司目前在北京、河北、重庆等地建成8 座加氢站、6 座换电站、3 座综合能源服务站,在环渤海、陕甘宁等7 个区域部署建设19 个氢提纯项目,发挥现有制氢能力和副产氢资源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相结合,实现“蓝氢”供应。公司充分发挥在化学化工和新材料领域的基础优势,构建“蓝氢”、“绿氢”等多元供氢,进行氢- 电、电-氢相互转化,建立氢气储存、运输、终端加注供应链。公司按照“战略布局、稳步推广、规模发展”三步走阶段部署,坚持系统发展多元化制氢、低成本高效储运氢,积极布局氢能领域。 光伏方面,2021 年玉门20 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了对外清洁电力供应零的突破,公司在宁夏建成国内首座BIPV 光伏发电油气合建站,相比传统的BAPV 光伏发电模式,效率高、寿命长、成本低。塔里木油田已有12 座泵站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灌溉示范站,替代柴油机发电灌溉。目前公司正在建设塔中沙漠公路太阳能利用工程,完工后将实现全长436 公里的沙漠公路光电抽水灌溉全覆盖。截至21 年末,公司新增光伏装机20 万千瓦,已有117 座加油站开展充电业务、91 座加油站开展光伏发电业务。 CCUS 方面,吉林、大庆等一批风光发电项目及CCUS 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公司在CCUS 产业发展方面具备显著的资源与技术优势,拥有国内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CCUS-EOR 工业项目,其中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油是全国首个全流程示范工程,累计封存二氧化碳已超过200 万吨;公司主导的新疆CCUS 中心是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在全球部署的首批5 个CCUS 产业促进中心之一, CCUS 能力为100 万吨/年的一期方案设计通过专家论证,二期能力将达到300 万吨/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2022 年年初以来,在原油供需格局偏紧的背景下,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使得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截至2022 年3 月30 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涨至113.45 美元/桶。我们认为高油价叠加公司原油产量持续增长,公司上游业务有望充分受益于高油价。但考虑到目前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地缘政治局势波诡云谲,而油价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因此我们保守起见维持对公司2022-2023 年盈利预测, 新增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9、1054、1102 亿元,折合EPS 分别为0.55、0.58、0.60 元/股。公司是国内油气生产龙头,稳定增加上游资本开支,大力推进增储上产,布局新能源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于原油行业高景气,维持公司A+H 股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下行风险,炼油和化工景气度下行风险。
安道麦A 基础化工业 2022-04-01 8.02 -- -- 9.90 23.44%
13.07 62.97%
详细
事件:3月30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全年公司实现营收310.39亿,同比上涨9.12%,归母净利润达1.57亿元,同比下降55.38%。同时2021年Q4公司实现营收85.51亿,同比上涨13.18%,环比增长15.18%,Q4归母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上涨26.33%,环比扭亏为盈。 原料和运输成本处于高位,售价与销量上涨稳住利润空间。纵观全年,受到油价和原材料价格升高的影响,自中国采购的中间体和原药价格高企,并且在第三季度呈现供应进一步紧缺的现象,致使公司原料成本明显上涨。虽然国内“双碳”政策在21Q4有所放宽,中间体和原药供应有所改善,但原料价格依旧处于高位。 此外,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港口运行秩序,陆运供应路线也承压明显,整体运输成本显著上涨。在双重压力下,公司2021年业绩较2020年出现明显下滑。不过从营收角度来看,公司2021年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2%,产品均价上涨约4%。 其中2021Q4产品价格同比提升14%,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成本上涨的影响。 农产品价格上涨支撑起旺盛需求,世界各地市场取得喜人成绩。2021年全球继续受疫情冲击,大宗农产品价格继续保持高位并进一步上涨,农户种植意愿显著提振,因此带动大部分地区旺盛的植保需求。公司在欧洲、拉美、北美、亚太以及印度、中东和非洲市场亮点显著,2021年销售额(按固定汇率)增幅分别为3.0%、19.3%、17.4%、28.5%以及12.7%。尤其在国内市场,得益于强劲的市场需求以及有限供应下的高定价,叠加辉丰收购项目的促进作用,中国地区销售额21Q4同比提升81%,全年同比提升59%,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 荆州基地正式复产,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好转。2021年11月,在经历了为期三年的老厂区运营设施搬迁及升级改造项目后,公司荆州基地终于复产,崭新的荆州基地拥有先进的环保设施,满足国际领先的环保与安全标准。后续伴随着公司新厂区的持续稳定运行,荆州基地还可进一步接收公司在研产品线的新增原药产品,扩充产品线覆盖面并提高整体生产效益。另外,随着新厂区的恢复公司近年来所承受的额外采购成本将逐步减少,有利于减少停工损失所导致的大额非经常性损益对于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原料和运输成本的明显上涨,公司2021年业绩低于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公司20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0(下调45.9%)/7.59(下调39.1%)/8.65亿元。我们仍然看好在农化行业高景气背景下,外加供应端压力逐步缓解的情况下,公司业绩的逐步好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及运输成本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恢复不及预期。
神马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4-01 10.13 -- -- 10.38 2.47%
10.38 2.4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年度报告,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 亿元,同比+51%, 归母净利润21 亿元,同比+479%;其中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 亿元,同比+234%,环比-4%,归母净利润5 亿元,同比+123%,环比-18%。 点评: 行业景气提升主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1 年业绩高增长: 21 年公司尼龙66 工业丝、尼龙66 帘子布、尼龙66 切片、精己二酸销量分别为6.16 万吨、7.73 万吨、13.45 万吨、17.53 万吨,分别同比+16.1%、+24.8%、-18.3%、-6.3%, 平均售价分别为3.04 万元/吨、3.91 万元/吨、3.11 万元/吨和0.95 万元/吨,分别同比+22.5%、+28.6%、+70.1%、+69.8%,原材料己二腈和精苯采购价格分别为1.58 万元/吨和0.61 万元/吨,同比上升14.6%和72.13%。2021 年部分海外地区化工装置受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导致全球供需关系紧张,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1 年业绩实现高增长。 增资上海神马6 万吨/年尼龙66 切片项目,有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2022 年3 月10 日公司决定增资全资子公司上海神马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加快其年产6 万吨特品尼龙66 切片(一期2 万吨)的项目建设。该项目主要包括8000 吨/年快速成型热稳定性尼龙切片,4000 吨/年高粘度注塑级尼龙切片,2000 吨/年增润尼龙切片,1000 吨/年共聚尼龙切片等。根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披露,预计项目达产年份可为公司带来5.1 亿元的销售收入,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尼龙66 产业链布局。 横向拓展产业链,打造多元产品矩阵:公司21 年10 月底试车2.5 万吨的BOPA 薄膜项目一期工程、11 月试车一期10 万吨PC 项目、12 月试车一期13 万吨双酚A 项目。截至21 年底,公司主要拥有21 万吨尼龙66 切片产能、13.3 万吨尼龙66 工业丝产能、9 万吨尼龙66 帘子布产能、13 万吨双酚A 产能,10 万吨PC 产能、1 万吨BOPA 产能和29 万吨己二酸产能。22 年公司将继续推进年产40 万吨产业配套煤制氢氨项目、年产3 万吨1,6-己二醇项目、年产5 万吨己二腈项目等的建设。公司目前在建项目投产后,产业链布局将进一步完善,业绩有望持续增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尼龙行业景气超预期,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叠加未来新增产能投放,公司业绩有望加速放量,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 年盈利预测,新增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23.55(上调17%)/25.96(上调9%)/28.45 亿元,折合EPS2.26/2.49/2.72 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2-03-30 30.65 -- -- 32.76 6.88%
32.76 6.88%
详细
事件:3 月28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 年一季度,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5 亿元至24.5 亿元,同比增长43%-55%,环比增长37%-49%(21Q4 归母净利润来自21 年度业绩快报)。 点评: 行业景气上行叠加新项目投产,22 年Q1 业绩大幅增长:2022 年Q1,煤化工行业景气度上行,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根据iFind 数据,2022 年Q1(截至3 月28 日),山东地区尿素均价2718 元/吨,同比上涨31%,环比上涨2%;华东地区已二酸均价14198 元/吨,同比上涨50%,环比上涨7%; 公司DMF 出厂均价17102 元/吨,同比上涨78%,环比下降5%;公司冰醋酸出厂均价5352 元/吨,同比上涨3%,环比下降26%。同时,DMC 技改项目、己内酰胺及配套装置等项目于21 年10 月顺利建成投产使公司产能有所扩张, 主营产品价格上涨叠加新项目投产,推动公司2022 年Q1 业绩同比大幅增长。此外,根据iFind 数据,2022 年Q1(截至3 月28 日),国内动力煤现货均价为977 元/吨,环比下降30%,公司22 年Q1 业绩环比增长主要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和新项目投产。 坚持降本控费,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煤化气领域中,公司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联产能力,建立合成气成本优势。公司年产10 万吨己内酰胺、20 万吨尼龙6 与乙二醇技改35 万吨DMC 项目于2021 年10 月投产后,通过先进的工艺和自行配套的低成本原材料,公司获得了低成本优势。并且公司注重费用管控, 三费率显著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公司坚持降本控费,不断提升生产工艺, 降低生产成本,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启动建设,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提速:2022 年3 月2 日,公司发布新闻称,公司高端溶剂项目及尼龙66 高端新材料项目正式开工。未来,公司通过12 万吨/年PBAT 可降解塑料和8 万吨/年尼龙66 高端新材料项目,将进一步拓展新材料产业链条;通过年产30 万吨DMC、30 万吨EMC、5 万吨DEC 项目丰富新能源产品矩阵,巩固电池溶剂材料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开拓新能源市场,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根据公司发布的21年业绩快报,我们下调公司21年盈利预测,维持22-23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 年净利润分别为72.54(下调2%)/81.24/88.71 亿元,折算EPS 分别为3.43/3.85/4.20 元/股。我们持续看好华鲁恒升的低成本优势和新材料、新能源转型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化工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材料、新能源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扬农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22-03-30 88.31 -- -- 99.62 12.81%
112.19 27.04%
详细
事件:3 月29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度报告。2021 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18.41 亿元,同比+20.45%;实现归母净利润12.22 亿元,同比+1.02%。其中2021Q4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0 亿元,环比+1.59%,同比+ 38.67%;实现归母净利润2.07 亿元,环比-7.83%,同比+10.71%。 点评: 产能释放叠加行业景气,公司业绩增长显著。受益于优嘉三期的产能释放,2021 年公司业绩显著提升。分业务种类来看,2021 年公司杀虫剂类原药平均售价下跌3.41%,营业收入同比提高1.69%;除草剂类原药平均售价上涨4.79%,营业收入同比提高13.99%;其他原药营业收入同比提高47.30%,增速最快。2021 年公司杀虫剂原药和除草剂原药产量分别为1.81 万吨和5.17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16%和0.04%。此外,由于能耗双控影响2021 年下半年公司核心产品之一草甘膦均价大幅走高,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H2 草甘膦均价环比大增87.6%。此外,公司在国内植保市场中稳中有进,同时深化与主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2021 年下半年公司控股股东正式变更为先正达集团,持股36.17%,得益于先正达在多个国家开展植保业务并与公司业务重合的积极影响,2021 年公司海外贸易业务同比增长93.4%,为公司年度经营业绩创新高提供一定增量。2019 年公司收购中化作物100%股权和农研公司100%股权,这两家子公司于2019-2021 年内超额完成承诺净利润,2019-2021 年内共实现净利润7.33 亿元, 较原业绩承诺目标超额完成147%。 优嘉四期逐步投产,持续拓宽盈利空间:公司优嘉四期项目已于2021 年12 月建成,并于2022 年年初开始调试生产。得益于公司优嘉四期项目投产以及农药行业的高度景气,2022 年1-2 月公司实现营收约35 亿元,同比增长约50%; 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6 亿元,同比增长约100%,业绩大幅超预期。优嘉四期项目全线达产后,公司将新增8510 吨/年杀虫剂、6000 吨/年除草剂、6000 吨/ 年杀菌剂、500 吨/年增效剂、4500 吨/年内部配套中间体及副产品产能,待优嘉四期项目产能全面释放后,公司盈利空间将进一步拓宽。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2022 年1-2 月业绩超预期,我们认为后续农化行业仍将维持较高景气。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 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72(上调8.00%)/22.22 (上调5.26%)/23.56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6.36/7.17/7.60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2 年PE 仅约为18 倍。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农药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2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