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何立中

首创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10521050001,曾就职于国信证券...>>

20日
短线
16.67%
(第162名)
60日
中线
4.76%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聚灿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6-30 13.20 -- -- 13.53 2.50%
14.41 9.17%
详细
事件: 6月 22日,公司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 点评: 公司拟定增募集 12亿元扩充 Mini/Micro LED 芯片产能。据 LED inside预测,2023年全球 Mini LED 产值将达到 10亿美元,2025年 Micro LED市场产值将会达到 28.91亿美元。公司拟通过定增募集 12亿元,用于Mini/Micro LED 芯片产能扩充,达产后将新增 720万片/年 Mini/MicroLED 芯片产能,项目建设期 24个月。 显屏、背光加速渗透,Mini LED 已上车蔚来、凯迪拉克、理想等车型。 据 Omdia 预测,2022年笔电面板出货总量将达 3亿片,其中 Mini LED笔电面板预计占 990万片,渗透率约为 3%,创下出货量及市占率新高。 Omdia 还推估,到 2025年,Mini LED 背光电视的出货量将达到 2500万台,约占整个电视市场的 10%。另外,Mini LED 背光技术已上车蔚来ET7、凯迪拉克 LYRIQ、理想 L9等多款车型,车载显示市场或为 MiniLED 背光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Mini LED 技术储备完善,产能扩充有序进行。公司在 LED 领域深耕多年,Mini LED 技术储备完善,多款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2021年 6月公司通过定增成功募集 7.02亿元,拟投入到高光效 LED 芯片扩产项目,达产后将新增蓝绿光 LED 芯片产能 950万片/年,其中蓝绿光 LED芯片 828万片/年,Mini LED 芯片 120万片/年。 研发助力产品结构升级,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2022Q1公司研发投入 0.28亿元,同比+33.33%。未来,随着募投项目推进,公司 MiniLED、车载照明等高端高价产品陆续推出,公司产品类别将进一步丰富。 随着“调结构、提性能、创效益、铸品牌”经营策略的不断落实,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盈利预测:看好公司在产能逐步释放下,新产品研发布局带来的盈利能力 提 升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2/2023/2024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2.64/3.46/4.8亿元,对应 6月 27日股价 PE 分别为 26/20/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国芯科技 2022-06-30 50.73 -- -- 55.86 10.11%
61.67 21.57%
详细
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将是公司的发力重点。 汽车芯片订单需求饱满,多款芯片处于流片阶段。今年的订单量很大,客户包含tier1和整车厂商等十几家客户,构建了以潍柴动力集团、科世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等一批汽车电子领域头部客户为主的战略合作关系格局,覆盖国内主流的车厂,并在导入新能源电池领域,国内主流的电池厂商都有在合作。在汽车智能化时代,单车芯片需求量超过1400-1500颗,公司抓住国产化导入机会,大有可为。公司新一代动力总成控制芯片、车身/网关控制芯片处于流片阶段,域控制器和BMS(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芯片研发进展顺利云安全芯片具备良好的适配性,信创市场大有可为。公司聚焦云-端信息安全,包括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安全、金融电子安全、智能终端和物联网终端安全,已经推出一系列芯片,全线覆盖高中低端产品。具备标准加解密的高速芯片接口,可以适配主流芯片,预计今年在信创领域将会有大幅增长。 RAID芯片需求量激增。公司推出应用在硬盘阵列控制或者存储服务器上的RAID控制芯片。 公司牵头承担的重点项目获立项公示。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牵头承担的重点(揭榜挂帅)项目获省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立项公示,占全省重点项目立项总数的23.5%。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30/16.73/31.26亿元(+103.9%/101.4%/86.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1.94/2.6亿元(+107.3%/33.2%/34.2%)。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84/63/47倍,公司深耕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以及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领域,在国产替代的背景下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导入不及预期;产能不足;订单交付不及预期。
龙芯中科 2022-06-28 90.50 -- -- 106.63 17.82%
107.64 18.94%
详细
CPU是国产化率最低、芯片设计难度最大的赛道。处理器是国产芯片难度最大的分支,目前的渗透率也很低,是未来半导体国产化的高地。 选取寒武纪作为对标公司龙芯中科的产品主要是CPU,寒武纪产品是IP和加速卡等CPU衍生产品。高性能计算产品经历了“CPU—GPU—GPGPU—DPU”的演变,是逐步实现功能聚焦、逐步细分的,寒武纪产品AI芯片可以归类为从CPU独立出来的专用处理器。所以,选择对标寒武纪是合理的。 营业收入是对标公司的2倍左右。2021年龙芯中科的收入是寒武纪1.7倍。2021龙芯中科的收入是12.01亿元,寒武纪为7.21亿元。2022年,龙芯中科收入预计15.95亿元,寒武纪为10.45亿元(wind一致预测)。 净利润2亿多,对标公司还在亏损。2021年,龙芯中科已实现盈利2.37亿元,寒武纪目前尚处于亏损状态。 人均创收是对标公司的近3倍。寒武纪目前1497人,人均创收70万元,龙芯中科822人,人员创收194万元。 平台型的生意模式较项目、产品型的有优势寒武纪目前属于偏项目型产品型公司,而龙芯中科已经有自己的生态,发展为平台型公司。从估值和价值角度看,项目型-产品型-平台型公司,估值是逐渐提升的。 基于以上商业模式定性分析和财务指标定量比较,我们认为龙芯中科应达到对标公司市值2倍左右,目标约500亿元(2022年6月24日寒武纪收盘266亿元)。 更详细的公司分析、行业竞争分析,请见我们2022年6月22日外发的公司深度报告《龙芯中科:全自主CPU开启中国“芯时代”》。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5.78/20.47/28.16亿元(+31.3%/+29.7%/+37.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7/4.67/6.55亿元(+42.5%/+38.3%/+40.2%)。按照500亿元市值,对应股价为125元,较20220624收盘价89.07还有40%涨幅空间,对应PE分别为95/69/49倍,公司深耕自主指令集CPU,在国产替代的背景下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龙芯中科 2022-06-23 96.28 -- -- 106.63 10.75%
107.64 11.80%
详细
拥有自主指令集系统和自主IP, 具备自主修改升级、无需缴纳license+royalty 费用,减少经营信息暴露的可能性公司拥有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和基于自主指令集的IP。非开源指令集的授权均需要收取license+royalty 费用,增加了IP 购买方的出货量等经营信息暴露的可能性。如果依靠境外指令集架构,会受到国际环境制约,在谈判上也不具备自主权。且已加入的生态系统不易改变,在谈判上具备劣势。是否继续使用、能否自主升级、自主增删,都有很强的不可控性。 拥有自主指令集,可以自主掌控产品研发进度商业化程度很高的CPU 生态的主导者因为利益影响,其架构开放程度有限,为了保持自身先进性,往往最先版本优先使用,落后版本授权获利,独立开辟赛道才能实现追赶和赶超。龙芯中科无需基于外部指令集,无需融入外部信息技术体系,可自主掌控研发进度。 开发“翻译”功能,在LoongArch 平台上运行MIPS 和X86应用龙芯通过提供操作系统“基本盘”,实现了对龙芯系列处理器和配套芯片的完备支持。开发的“翻译”功能完成主流开源软件迁移,开发了从MIPS 和X86到LoongArch 的二进制翻译系统,可在LoongArch 平台上运行MIPS 和X86应用,完成主流开源软件在龙芯系统上的迁移。 已跨过最难的起步阶段,生态建设正在从量变向质变发展自主指令集CPU 在起步期由于用户数量少,面临极高生态壁垒的挑战。生态培育是自主指令集公司的难点,前期需要自己花时间精力进行培育,一旦量逐渐积累完成推广,就会产生质变。公司已经过量的积累,即将迎来质的转变。 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具千亿市场,消费级市场未来可期。 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已成千亿级市场。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是国产CPU 的主阵地,PC+服务器市场规模在1019.2-2234.4亿规模之间。一旦公司进一步完成技术升级,逐步打开消费级市场,潜在的市场规模将更加可观。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 公司营收分别为15.78/20.47/28.16亿元(+31.3%/+29.7%/+37.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7/4.67/6.55亿元(+42.5%/+38.3%/+40.2%)。按照IPO 定价60.07元,对应PE 分别为64/46/33倍,公司深耕自主指令集CPU,在国产替代的背景下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宏微科技 2022-06-23 69.60 -- -- 92.60 33.05%
97.50 40.09%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告《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点评: 公司拟以 30.06元/股向激励对象授予 176.56万股限制性股票。本次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1.28%。首次授予部分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的 80.00%,预留部分占比 20.00%。涉及的标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公司 A 股普通股股票。本次股权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 30.06元/股(含预留),约为 6月 20日公司股票收盘价的 42.88%。 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 130人,约占公司总人数 26.16%。激励对象包括公司公告本激励计划时在本公司(含控股子公司、分公司,下 同)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 的其他人员。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需摊销总费用约为 5,861.73万元,2022-2025年预计分别摊销费用 1,694.60万元、2,531.37万元、1,236.27万元及 399.50万元。 2022-2024年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年均复合增速约为不低于 40%。本次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的考核年度为 2022-2024年三个会计年度,业绩考核目标均以 2021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2年-2024年营收增长分别不低于 37%、81%和 172%,即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不低于7.55亿元、9.97亿元和 14.99亿元。 伴随芯片代工产能释放,公司光伏及新能源汽车 IGBT 有望高速成长。 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公司主要客户有 A 公司、阳光电源、固德威、格瑞瓦特、禾望、盛弘股份、科士达、科华等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公司主要客户有比亚迪、长城汽车、汇川、臻驱科技等公司。伴随华虹无锡12吋厂以及积塔产能在 2022H2的进一步释放,公司在新能源 IGBT 领域收入有望开启高速成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1.59/2.22亿元,对应 6月 20日股价 PE 分别为 67/43/3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毛利率提升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代工产能不及预期。
扬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6-13 68.49 -- -- 73.49 7.30%
73.49 7.30%
详细
事件:6月6日,公司发布《关于以公开摘牌方式收购湖南楚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40%股权的公告》。 公司以2.95亿元收购中电科四十八所持有的楚微半导40%股权。6月2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确认公司成为楚微半导体40%股权公开挂牌转让项目的受让方,成交价格为2.95亿元。公司已于2022年6月6日签署了《产权交易合同》。交易完成后,楚微半导体将成为公司的参股公司。 楚微半导成立于2019年,以半导体晶圆制造和服务为主业。截至2021年12月31日,楚微半导账面资产总额为9.38亿元。2021年,楚微半导实现营收2,655.37万元,净利润1,433.29万元。交易完成后扬杰科技、长沙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楚微半导体40%、30%、30%的股权。 楚微半导体已实现8吋线规模化生产,月产能达1万片。楚微半导体已建设一条8吋0.25μm~0.13μm 集成电路成套装备验证工艺线,致力于实现国产集成电路装备的自主可控。目前楚微半导体已实现8吋线的规模化生产,月产达1万片,产能持续爬坡中。 二期计划增加1条8吋硅基芯片生产线+1条6吋SiC 芯片生产线。《产权交易合同》特别约定,楚微半导体二期建设将增加1条月产3万片的8吋硅基芯片生产线和1条月产0.5万片的6吋SiC 芯片生产线,最迟将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建设,项目建设资金由扬杰负责筹措。 国内全产业链IDM 功率龙头,收购楚微半导竞争优势持续加强。公司目前已拥有4吋及6吋芯片生产线,收购完成后,双方将能利用各自的优势条件和资源,加强在研发、产品、市场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完善公司的芯片尺寸和全系列产能,突破产能瓶颈,提升制造工艺水平,进一步发挥IDM 一体化优势,强化中高端功率器件布局,将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5/15.63/21.21亿元,对应6月6日股价PE 分别为33/24/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放缓、产品研发及验证不及预期、产能不及预期。
长光华芯 2022-06-02 86.60 -- -- 117.60 35.17%
163.30 88.57%
详细
长光华芯 2021年报和 2022Q1情况。公司 2021年实现收入 4.29亿元(+73.6%),归母净利润 1.15亿元(+340.5%),扣非归母净利润 0.72亿元(+595.9%)。基本 EPS 为 1.13元,加权平均 ROE 为 20.03%。公司2022Q1实现收入 1.12亿元(+43.6%),归母净利润 0.28亿元(+45.7%),扣非归母净利润 0.19亿元(+60.2%)。 基于强大激光器芯片研发能力,向器件、模块及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延伸。 1)半导体激光芯片打破国外垄断:公司系半导体激光行业全球少数具备高功率激光芯片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打破了我国激光行业上游核心环节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建立 GaAs(砷化镓)和 InP(磷化铟)两大材料体系,构建了先进边发射和面发射芯片结构工艺技术和制造平台。 广泛应用于光纤、固体及超快激光器等光泵浦激光器泵浦源,3D 传感、激光雷达、高速光通信、激光智能制造装备、医学美容、AI 等领域。 2)依托激光芯片向模组、激光器等下游延伸。公司纵向往下游器件、模块及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延伸,横向往 VCSEL 芯片及光通信芯片等半导体激光芯片扩展,主要产品包括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高效率 VCSEL 系列产品及光通信芯片系列产品。产品包括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高效率 VCSEL 系列产品和光通信芯片系列产品。 作为 IDM 厂商具备全产业链能力,产能保障+成本优势赋予公司较强盈利能力。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激光芯片 IDM 厂商,积累了从芯片设计、外延生长、FAB 晶圆工艺、腔面钝化等全面、领先的半导体激光器技术体系,具备全产业链产能保证和成本优势。公司销售净利率和销售毛利率持续攀升,2021年年报显示销售净利率为 24.67%,销售毛利率为50.19%。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6.93/10.78/15.50亿元(+61.6%/55.4%/4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3/2.98/4.34亿元(+67.1%/54.6%/45.6%)。最新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47/30/21倍,公司各板块业务持续大幅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导入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
思瑞浦 2022-05-27 527.15 -- -- 619.99 17.61%
623.00 18.18%
详细
产品结构持续均衡,电源管理产品占比大幅提升。2022Q1公司实现收入4.42亿元,同比+164.70%;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193.73%。 其中,信号链产品收入2.85亿元,同比+92.08%;电源管理产品收入1.57亿元,同比+744.08%。2022Q1电源管理产品占收入比重大幅提升,由2021年的22.49%提升至2022Q1的35.52%。 信号链和电源管理毛利率持续提升,电源管理占比提升拉低综合毛利率。2022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6.96%,同比-1.19pct,主要系毛利率相对较低的电源管理芯片产品收入占比提高所致。2022Q1信号链芯片产品毛利率为61.27%,同比+1.15pct;电源管理芯片产品毛利率为49.12%,同比+6.75pct。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费用率达31.26%。2022Q1公司研发费用为1.38亿元,同比+146.84%,研发费用率达31.26%。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主要系公司于2021年12月份开始实施股权激励使报告期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此外,研发人员增加导致职工薪酬费用增长。研发人员是模拟IC 公司的基本盘,公司加强股权激励及积极招募人才为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信号链和电源管理双轮驱动,公司产品型号累计超过1600个。2021年,公司闭环霍尔电流检测、高精密数模转换器及CAN 接口等信号链新产品实现量产,多项产品性能比肩国际友商;另一方面,公司继续保持对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线的投入力度,实现了线性稳压电源、电池线性充电芯片等产品的客户导入与量产。 成立嵌入式处理器事业部,车规与隔离已有产品实现量产。2021年,公司成立嵌入式处理器事业部,公司将结合通讯、泛工业等领域需求,推进嵌入式处理器技术研发与IP 积累,全面满足终端客户需求。2021年公司首颗汽车级高压精密放大器已实现批量供货;第一款多通道数字隔离器已经量产,包含隔离电压、静电保护等多项关键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CMTI 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1/10.48/13.88亿元,对应5月20日股价PE 分别为80/41/3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研发人员流失。
艾为电子 2022-05-27 134.18 -- -- 166.16 23.83%
166.16 23.83%
详细
下游需求爆发叠加新产品持续开拓,公司2021年营收利润双高。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23.27亿元,同比+61.86%;实现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183.56%。其中,音频功放芯片收入9.97亿元,同比+33.77%;电源管理芯片收入8.03亿元,同比+75.82%;射频前端芯片收入1.84亿元,同比+81.12%;马达驱动芯片收入2.85亿元,同比+124.86%。 行业高景气及产品结构升级,2021年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增长。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40.41%,同比+7.84pct;净利率为12.39%,同比+5.32pct。 分产品看,2021年公司音频功放、电源管理、射频前端和马达驱动芯片毛利率分别为36.61%、41.14%、19.90%和56.42%,同比分别+1.96pct、13.93pct、2.19pct 和6.99pct。 音频功放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起家,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延伸品类布局。 2021年公司累计产品型号约800余款,产品子类41类。2008年,公司从音频功放和电源管理芯片起家,以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两大领域,形成了公司产品研发技术基础。此后,公司围绕手机市场客户需求,于2011年开启射频产品布局,并于2017年推出了第一款马达驱动芯片。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四大产品线齐发力打造平台型公司。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4.17亿元,同比+102.91%。公司率先推出12吋90nm BCD 高压音频功放产品及新一代SKTuneV5算法;新推出Charger、LDO、DC/DC、LCD Bias、Load Switch、MOS 等电源管理芯片;马达驱动方面,awinicTikTap? 4D 触觉算法结合硬件芯片实现软硬件一体方案;新推出LNA BANK、5G SRS RF 开关、BT FEM 等射频前端产品。 把握5G 需求带来的高速增长,积极拓展AIOT、工业、汽车等领域。 公司产品已从消费类电子已逐步渗入至AIoT、工业、汽车等多市场领域,且相关产品在汽车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通过模组厂商已经应用到比亚迪、现代、五菱、吉利、奇瑞等终端汽车中。同时更多的产品导入了Samsung、Facebook、Amazon、Google 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并成为战略伙伴。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7/6.43/8.96亿元,对应5月25日股价PE 分别为52/35/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研发人员流失。
北京君正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5-24 94.81 -- -- 97.30 2.42%
110.78 16.84%
详细
韦尔股份增持北京君正股票,兼顾战略合作和产业投资。 1)增持详情:韦尔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全资企业绍兴韦豪拟以不超过40亿元增持北京君正股票(交易资金来源:自有资金约40%,银行贷款约60%,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融资方式筹集的资金)。增持后累计持有股份数量不超过5000万股,不超过其总股本的10.38%。 2:此前持有情况:此前公司有共持有2390.5万股。1)认购了北京君正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530万股,发行价格103.77元/股,共计5.5亿元;2)通过二级市场累计购买1860.5万股,价格86.61元/股,共计15.2亿元。 3)交易目的:韦尔股份公告称本次交易不以控制北京君正为目的,主要因看好半导体产业投资机会、北京君正主营业务市场前景,符合韦尔股份发展战略,下游客户均面向汽车、工业、医疗、通信等领域,能够实现有效资源互补。 正北京君正2021年报和和2022Q1情况。公司2021年实现收入52.74亿元(+143.07%),归母净利润9.26亿元(+1165.27%),扣非归母净利润8.94亿元(+4264.53%)。基本EPS为1.97元,加权平均ROE为10.63%。 公司2022Q1实现收入14.14亿元(+32.37%),归母净利润2.32亿元(+92.42%),扣非归母净利润2.25亿元(+93.07%)。 各板块业务持续大幅增长。 公司2021年各产品条线持续增长,根据公司年报,2021年公司四大主要产品线:微处理器、智能视频、存储芯片、模拟和互联芯片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9.79亿元、35.94亿元和4.1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60%,智能视频业务增长超236.04%,为历年来最大增长。 1)车规级芯片种类丰富,应用前景广阔。在车规级芯片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矽成拥有一系列面向汽车电子,工业电子方向的存储器技术,同时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车的DDR4、LPDDR4也十分成熟,随着汽车电子市场持续回暖和芯片产能的缓解,未来公司该类业务有望持续增长。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车规芯片的种类,从车规SRAM、DRAM产品扩充至车规Flash产品线、车规Analog产品线,近年又拓展了连接芯片业务,前景十分广阔。 2)智能视频业务表现亮眼,IPC客户有望持续增长。公司于2014年开始进行智能视频产品研发,至今为止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技术,包括ISP技术,AI相关技术等。公司在智能视频业务方面拥有行业和消费的广泛客户群体。2022年,随着智能视频后端芯片的推出和供需紧张的缓解,未来该项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亮点。IPC方面,目前公司已经覆盖了包括小米系、360、移动类客户、电信类客户等优质资源,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客户资源,实现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6.62/81.94/99.01亿元(+26.3%/23.0%/20.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2/14.94/17.66亿元(+29.8%/24.2%/18.2%)。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38/31/26倍,公司各板块业务持续大幅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导入不及预期;产能供应不足;新品研发不及预期。
圣邦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2-05-23 201.61 -- -- 303.50 0.17%
201.94 0.16%
详细
2021年下游需求全面爆发,模拟龙头深度受益。2021年公司收入22.38亿元,同比+87.07%;归母净利润6.99亿元,同比+142.21%。信号链与电源管理产品比重保持稳定,占收入比重分别为31.67%和68.29%。其中,信号链产品实现收入7.09亿元,同比+103.38%;电源管理产品实现收入15.29亿元,同比+80.27%。 缺芯涨价及高性能、高品质产品持续推出,助力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55.50%,同比+6.76pct;净利率为30.78%,同比+7.08pct。其中,信号链产品毛利率为60.77%,同比+2.16pct;电源管理产品毛利率为53.03%,同比+8.36pct。期间费用率较上年同期保持稳定,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15%、5.28%和-0.16%。 2022Q1公司继续保持龙头优势,业绩同环比高增。2022Q1公司实现收入7.75亿元,同比+96.81%,环比+10.28%;实现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244.98%,环比+4.89%。2022Q1公司毛利率为60.62%,同比+12.75pct,环比+3.46pct,毛利率环比依旧稳中有升,体现公司良好的产品开发与技术实力;2022Q1公司净利率为33.22%,同比+14.44pct。 可供销售产品3800余款,新品推出开启加速。公司目前拥有25大类近3,800款可供销售产品。2021年研发费用为3.78亿元,同比+82.55%,研发费用率为16.89%。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助力公司可销售产品数量持续增加。2017-2020年,公司每年推出新产品200-300款,为公司业绩成长提供了长期稳健的支撑。2021年,公司推出新产品数量增至500余款,增速明显提升,并且广泛覆盖到各个产品品类。 研发团队迅速扩容,高素质人才为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602人,同比+59.26%,占公司总人数的比重为70.16%。其中,本科、硕士和博士人员数量分别为268人、257人和11人,同比分别+44.86%、+90.37%和+22.22%。模拟芯片较数字芯片更看重工程师的经验与积累,高水平和高素质人才是公司未来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8/15.23/21.02亿元,对应5月18日股价PE分别为65/47/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行业景气不及预期
宏微科技 2022-05-17 52.36 -- -- 72.86 39.15%
97.50 86.21%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2Q1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环比有所提升。2022Q1公司实现收入1.40亿元,同比+34.17%;实现归母净利润 0.12亿元,同比-25.7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11亿元,同比+2.72%。2022Q1公司毛利率为21.12%,净利率为 8.73%。毛利率环比 2021Q4提升了 0.30pct。 存货账面价值较 2021年底有所增加,下游旺盛需求下看好全年高增长。 截至 2022年 3月 31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 2.04亿元,较 2021年底增加约 0.61亿元,主要系 IGBT 代工产能持续紧缺,上游代工厂涨价预期下公司提前备货所致,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需求的持续旺盛下,预计存货未来将提供强劲增长动能。 光伏 IGBT 研发持续推进,新能源发电领域客户不断拓展。2021年,公司成功推出基于微沟槽 M5i 的 650V 和 1200V 光伏 IGBT 单管,目前该系列产品已完成客户端的验证导入,正批量交付。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公司主要客户有 A 公司、阳光电源、固德威、格瑞瓦特、禾望、盛弘股份、科士达、科华等多家知名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部分车规级 IGBT 产品已完成客户认证,预计 2022年将开启批量供货。 2021年,推出 400A/750V 车用 6单元 IGBT 模块,并成功通过客户认证,已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完成 820A/750V 车用 6单元 IGBT 模块产品设计定型及客户认证,相关产品已完成全自动模块生产线的导入工作,为大批量订单交付做好了准备。在电动汽车领域,公司主要客户有比亚迪、长城汽车、汇川、臻驱科技等多家知名企业。 SiC 模块开发加速,已有产品通过验证正逐步上量交付。2021年,公司完成乘用电动车电控用 SiC 模块及封装技术的预研和样品制作,定制化车乘用电动车电控用 SiC 模块开发进度加快,完成样品的交付,并完成3款定制化用于新能源领域的 SiC MOS 模块产品的开发,通过客户验证,产品逐步上量交付。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1.59/2.22亿元,对应 5月 13日股价 PE 分别为 70/45/3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毛利率提升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代工产能不及预期。
中芯国际 2022-05-17 42.68 -- -- 46.10 8.01%
46.47 8.88%
详细
2022Q1,公司实现营收 118.54亿元,同比增长 62.6%;归母净利润 28.43亿元,同比增长 175.5%。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6.3亿元,同比增长 29.7%。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2022年资本开支将接近去年营收。2022Q1,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满载。公司预计 2022年资本开支约 320.5亿元,接近 2021年营业收入 356.3亿元。今年资本开支主要用于持续推进老厂扩建及三个新厂项目。三个新厂项目包括北京、深圳、上海临港项目,均为 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规划产能分别为 10万片/月、4万片/月、10万片/月。其中,2022年初临港新厂动工,北京、深圳项目预计 2022年底前投入生产。 2022Q1毛利率超指引, 2021年量价齐升。2022Q1毛利率为 40.7%,环比增长 5.7个百分点,预计 Q2毛利率在 37%-39%区间。2021年,销售晶圆数量方面,由 2020年的 569.9万片(等效 8寸晶圆)增加至2021年的 674.7万片(等效 8寸晶圆);平均售价方面,由 2020年的4,210元增加至 2021年的 4,763元。 世界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之一,把握结构性紧缺机会。根据 IC Insights数据,2021年全球晶圆代工行业市场销售额排名中,中芯国际位居全球第四位,在中国大陆地区企业中排名第一。2022年,手机和消费产品市场缺乏发展动力,成为存量市场,供需逐步达到平衡;物联网、电动车、中高端模拟等增量市场存在结构性产能缺口,电源、快充、Wi-Fi 6等应用平台需求依然旺盛。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465.05/527.55/574.01亿元,同比增长30.5%/13.4%/8.8%,净利润分别为 119.78/130.32/143.12亿元,同比增长11.6%/8.8%/9.8%。当前价格对应 2022年的 PE 为 29倍。考虑到下游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应用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聚辰股份 2022-05-16 92.51 -- -- 118.81 28.11%
119.00 28.63%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50.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7亿元(+246.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75亿元(+356.78%)。 财务数据有明显提升。公司销售毛利率提升至58.88%(+91.54%),ROE 达3.68%(+228.57%),每股营业收入达1.66元(+50.75%),EPS达0.47元(+235.71%),每股净资产达13.14元(+7.49%),每股经营性现金流达0.51元(+1158.92%)。 DDR5世代和汽车应用推动产品量价齐升。公司立足于EEPROM领域的已有的优势,在实现已有产品线更新迭代的同时,积极开发并推广应用于DDR5内存模组、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公司适当调整主要产品的价格体系,并向市场推广部分高附加值新产品,相应带动了公司主要产品平均销售单价的提升,公司2021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较2020年度提高了5.06个百分点。 进一步开发和推广NOR Flash 产品,完善非易失性存储市场布局。 由于EEPROM 多年积累了良好的客群基础,公司基于现有技术基础、研发成果和客户资源,向具有一定技术共通性的NOR Flash 领域拓展。 相较于市场同类产品,公司的NOR Flash 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温度适应能力,耐擦写次数从市场主流的10万次提升到20万次以上,数据保持时间超过50年,适应的温度范围达-40℃-125℃,并在功耗、数据传输速度、ESD 及LU 等关键性能指标方面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年, 公司营收分别为9.50/14.67/22.31亿元( +74.7%/54.4%/52.1%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3.39/4.95亿元(+117.4%/44.1%/45.9%)。最新收盘价对应PE 分别为47/33/23倍,公司在DDR5世代和汽车应用推动下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导入不及预期;产能不及预期。
东微半导 2022-05-13 184.64 -- -- 273.10 47.70%
305.00 65.1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和《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结国内超级结MOSFET龙头,2021年业绩高速增长。2021年公司收入7.82亿元,同比+153.28%;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430.66%。其中,高压超级结MOSFET收入5.69亿元,同比+128.27%;中低压屏蔽栅MOSFET收入2.06亿元,同比+246.85%;超级硅MOSFET收入214.99万元,同比+432.68%;Tri-gateIGBT首次量产出货收入568.17万元。 下游高景气叠加产品结构改善,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28.72%,同比+10.87pct;净利率为18.78%,同比+9.82pct。期间费用率方面,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6%、1.94%和-0.76%,同比分别-0.67pct、-0.17pct和-0.86pct。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费用率达5.30%,同比+0.12pct。 2022Q1公司营收净利维持高增,毛利率同环比大幅提高。2022Q1公司实现收入2.06亿元,同比+45.50%;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129.98%。2022Q1公司毛利率为32.93%,同比+5.95pct,环比+3.95pct;公司净利率为23.21%,同比+8.53pct,环比-1.07pct。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带动毛利率大幅提升。 产品已进入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OBC和光伏等头部客户供应链。 (1)直流充电桩领域公司量产客户包括英可瑞、英飞源、特锐德、永联科技、盛弘股份、优优绿能等; (2)OBC领域公司已批量出货比亚迪、英搏尔、铁城科技、英威腾等; (3)光伏逆变、储能批量出货给客户A、昱能科技、禾迈股份、洛仑兹、宁德时代、图为电气等;送测认证爱士惟、古瑞瓦特、锦浪科技等。 TGBT产品性能可代对标国际第七代IGBT。,已批量应用新能源领域。2021年公司650V/1200V/1350V新一代IGBT器件技术TGBT(Tri-gateIGBT)研发成功并实现量产出货。第一代650VTGBT芯片的电流密度为400A/cm2,达到国际主流第七代IGBT技术水平。2021年公司TGBT器件在光伏逆变器、储能、充电桩、电机驱动等领域获得客户的批量应用。 盈利预测:司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3.56/4.85亿元,对应5月月10日日价股价PE分别为38/26/19倍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放缓、产品研发及验证不及预期、产能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