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黎韬扬

中信建投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6090001...>>

20日
短线
50%
(第2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2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广核技 综合类 2018-05-04 10.62 14.04 112.73% 10.98 3.00%
10.94 3.01%
详细
事件 4月27日,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3.26元,同比增加15.9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减少30.8%。简评一季度营收符合预期,有望保持高增长趋势公司一季度营收保持17年高增长的趋势,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3.26元,同比增加15.96%。一季度营业成本13.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3%。由于材料板块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以及重组导致母公司人员增加,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减少30.8%。整体来看公司业绩稳定,有望持续增长。 并购企业影响持续,积极推进管理和业务融合 受母公司人员增加以及新收购的河北中联等5家公司的影响,一季度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41.74%;核技术业务规模扩大,新增贷款支出导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61.30%。17年收购的公司为河北中联银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金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博繁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江阴爱科森博顿聚合体有限公司和厦门市瑞盛发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公司完善全国重点领域布局的重要一环,目前积极推进其管理和业务的融合,在增加管理费用的同时,这些细分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未来会与公司原业务产生协调发展效应与产业规模效应,促进公司业务快速增长。 发布行业技术标准,依托中广核巩固行业地位 中广核集团是公司的实际控股人,作为中国三大核电集团之一,其平台优势和行业话语权有助于公司完善高端核技术应用产业链,巩固行业地位。公司旗下广核达胜联合清华大学发起并主编《电子束处理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技术规范》,填补国际上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应用领域标准空白,有利于巩固公司在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等领域的行业地位以及相关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研发投入成果显著,废水处理技术首次商用 公司重视研发环节,2017年研发投入1.89亿元,同比增加33.8%,主要用于改性高分子材料和加速器领域,巩固行业地位和加强行业竞争力。4月初,公司旗下广核达胜签约中国首个3万吨级以上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商业化应用项目,标志着中国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首次迈进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 预计公司2018-2019年的EPS分别为0.65元、0.87元,对应PE分别为17、13倍,维持“买入”评级,对应目标价14.36元。 风险提示:(1)项目订单不达预期;(2)投资不达预期。
海得控制 计算机行业 2018-05-04 15.62 12.34 26.31% 16.74 7.17%
16.74 7.17%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18年一季报 2018年一季报正式披露,营业总收入3.03亿元,同比去年-8.84%,净利润为-2147.65万元,,同比去年-23.3%,基本EPS为-0.09元,加权平均ROE为-1.95%。 简评 一季报发布,营收增长利润明显下降 发布2018年一季报,公司2018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同比下降8.84%;电气设备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7.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7.65万元,同比下降23.3%,电气设备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7.36%,公司每股收益为-0.09元。从报告来看,18年一季度公司收入相对较少,三费支出相对稳定。27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告显示2018年1-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00.00万至-3000.00万,同比变动-1378.40%至-1195.77%,电气设备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7.36%。公司业绩大幅波动的主要是由于公司工业电气产品分销业务板块、智能制造业务板块业务预计二季度稳步增长;新能源业务板块中风电变流器产品业务二季度项目结算较少和新能源发电EPC业务毛利率下降且项目前期投入导致费用上升等原因,综合导致公司半年度业绩出现亏损。 立足智能制造优势,瞄准新能源业务 公司2016年初确立了“智能制造”发展战略,通过聚焦行业客户,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适应客户市场需求的“两化”融合的行业解决方案业务逐步落地,公司智能制造业务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并在不断总结和完善的基础上,力争在聚焦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3C、新能源、制药、食品饮料、管廊、空调等行业中全面推广。2017年,公司智能制造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23.71%,毛利额同比增长21.18%,基本实现了经营业绩目标。风电和太阳能作为可再生新能源,将在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迎来发展良机。目前国家对有能力消纳风、光发电的地区实施鼓励政策,并根据地区的风、光资源的分类实施相应的电价补贴政策。18年公司继续发展包括风电变流器及变桨控制等风电设备关键部件业务和风力发电、光伏发电EPC业务等一系列新能源业务,从而有望实现营收利润的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19年的EPS为0.19、0.35元,对应PE为100.16、54.37倍,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9.00元。 风险提示:1、国家政策调整风险;2、公司现金流不良出现流动性风险。
林洋能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5-04 6.60 8.86 24.79% 7.07 6.32%
7.01 6.21%
详细
事件 4月28日,公司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18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亿元,同比减少10.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增加10.15%,基本EPS0.08元,与去年持平。 简评 营收减少系光伏组件自用比例提高,经营效益仍旧稳健 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亿元,同比减少10.95%。营业收入减少系光伏组件自用比例提高,受银行贷款及可转债利息增加影响,财务费用从2016年的1559.85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7563.85万元,同比增长384.8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扣减本期可转债计提利息3,282万元后仍有10.15%的增长,ROE为1.56%,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公司经营投资活动总体维持稳中有增。 深耕EPC业务,期待N型电池巩固优势 根据2017年年报数据,公司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303MW,光伏发电收入10.98亿元,比去年增加123.73%,毛利占比69.65%,已经成为公司主要的业绩增长点和利润来源。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光伏电站发电业务主要经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公司开发建设已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已达到1330MW,18年公司将继续开发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展高效EPC业务。同时,N型双面电池也将助力电站业务发展,提高电站发电效率。公司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已实现量产,二期项目计划于2018年实施。目前上游价格已开始复苏,将逐步带动下游终端需求回升,预计光伏电站业务自18年二季度开始将带动整体业绩实现较快增长。 行业利好,分布式发电酝酿规模管理新方案 4月13日,能源局下达《关于完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管理的意见》及《分布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文件规定分布式光伏将不受指标限制,工商业全额上网分布式项目未来将纳入指标管理且规模管理权下放到地方。分布式光伏新规有望激发地方热情,激励已备案的全额上网分布式抢装。公司作为光伏运营龙头将直接受益。 智能光伏行动计划发布,助力公司战略发展 4月19日,六部委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从行业供给侧改革角度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于光伏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全产业链智能化;目标到2020年智能光伏工厂做到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进展明显。公司“智能、节能、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坚持技术创新,建设能源互联网试点项目,积极发展储能、微电网等新业务、新服务,依托公司智慧光伏云平台、智慧微网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以智慧能源创新业务的全面布局等战略目标,符合智能光伏计划要求,有望在行业内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预计公司2018、2019年的EPS为0.55、0.68元,对应PE为12、10倍,给出“买入”评级,目标价10.40元。 风险提示: 上游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光伏电站补贴拖欠与限电风险
卧龙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5-04 8.55 12.50 7.20% 9.48 9.34%
9.35 9.36%
详细
事件 4月29日,公司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收100.86亿元,同比增长13.15%;实现营业利润7.73亿元,同比增长141.65%;归母净利润6.65亿元,同比增长162.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124.9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7亿元,同比增长235.47%;EPS为0.5161元,同比增长159.48%。 同日,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0亿元,同比增长10.68%;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238.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454万元,同比增长173.49%,EPS为0.0898元,同比增长238.87%。 简评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2017年公司营收100.86亿元,归母净利润6.65亿元,符合今年3月我们预测的营收106.45亿元、6.66亿元。 聚焦电机主营业务,开启业绩反转大幕 2017年2月公司将子公司银川卧龙92.5%股权转移至红相电力;6月转让卧龙变压器100%股权;12月转让持有的北京变压器51%股权、烟台变压器70%股权,迅速地完成了非核心变压器业务的剥离,变压器厂的剥离实现了大额的投资收益,优化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并为股东创造了价值。12月公司收购通用电气小型工业电机业务,核心业务完善布局,依托其墨西哥工厂避免“贸易摩擦”,开拓北美市场。2017年电机及控制业务营收82.97亿元,同比增20%,2018Q1销售收入增长18.09%,维持高增速。 下游行业复苏明显,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公司的下游如油气、煤炭和钢铁等等行业的呈现复苏态势,拉动了公司营收规模的增长。通用工业领域的电机需求也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而趋于正常。白色家电近年来处于景气度高位,对公司的微特电机需求形成了持续的需求。2017年下半年来,由于装备制造产能趋于饱和,公司产品的议价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推高了产品的毛利率。2018年一季度经管由于汇兑损失,净利润仍同比增238.39%。由于公司的营收实现和下游行业复苏有一定的时滞性,公司预期在中短期内会维持营收较高增长和毛利率持续改善的态势。 新行业新市场不断开拓,新能源汽车电机取得突破 2017年受政策等的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业务维持平稳。公司进入国内主流厂商供应链,并是某些大销量车型(如北汽EC系列)的主力供应商。随着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产能建设项目接近完成,公司的生产保障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此外公司依托自身的国际化业务,不断布局开拓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取得了进入全球主流车企国际供应链的重大进展。目前已经取得国外厂商5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零部件的定点信,并和其他世界知名零配件商联合研发、试制新能源汽车电机。 事业部划分强化管理,股权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 公司于2017年完成公司组织架构的重新划分,从以往的按地域划分更改为按照产品线划分事业部,并将生产和销售分开,以此形成了六大事业部,将经营权下方给事业部,设立考核目标。2018年2月9日,公司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3,314万份。同时对五大事业部的总裁开展了员工持股计划,考核事业部ROE,旨在提高企业投资收益。持股计划是中长期的激励政策,计划连续推出三年,保证中长期的收益。我们认为,在严格的公司业绩条件标准限制下,可以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有助于公司业绩目标的实现。此外,公司对股票期权行权条件和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条件在员工个人考核上也进行了限定,激励对象不得违反“公司七大禁令”或“公司干部勤勉尽职八项规定”,员工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也需要达到C级及以上。因此,公司这一严密的股权激励计划可以保证公司与个人的同步发展。 盈利预测 针对公司现有主营业务,我们有以下预测假设: 1. 受益于下游油气行业的复苏,公司高压电机及驱动业务可保持在较高增速,预计公司18-19年高压电机及驱动营收增长率分别为30%、10%,毛利率保持稳定在25%左右; 2.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稳定发展的行业背景下,公司积极拓展海内外客户,尽管补贴退坡落地可能带来短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下降,但行业整体将会健康平稳发展。看好公司低压电机及驱动业务,预计公司18-19年低压电机及驱动业务营收保持高增速分别为15%,15%,毛利率维持稳定在20%左右; 3. 公司在微特电机及控制业务上积极开拓优质客户,加上家电行业2017的回暖以及补库,将带动未来两年公司业务高速增长,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至17%左右,预计18-19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8%、10%; 4. 变压器业务2017年开始剥离,已经完成剥离的银川变压器和浙江变压器,为公司带来了较大的非经营性收益增加,在2018年剩余变压器的剥离以及逐步进行的电源等非核心业务的剥离将给公司18-19未来三年的非经营性收益增加。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得到公司18-19年营收分别为123.93、140.61亿元,整体毛利率分别为23%、21%。 估值参考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机及其驱动,覆盖高压电机及驱动、低压电机及驱动、微特电机及控制等,我们选取同行业可比公司大洋电机、方正电机、江特电机,上述公司2018-2019年预测EPS平均值分别为0.36、0.47,对应分别为27、21倍。考虑到卧龙电气相关业务成长性较强,近年开始业绩呈现高增长态势,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估值为20倍,对应目标价13.6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 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 2. 新能源汽车整车客户开拓进度缓慢; 3. 低压电机下游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4. 宏观经济复苏缓慢,导致油气业务景气度降低; 5. 家电行业需求不足,行业竞争加剧,业务毛利率降低。
科士达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5-04 13.12 17.51 -- 14.12 5.93%
13.90 5.95%
详细
事件4月26日,公司公布2018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41亿元,同比增10.83%;实现归母净利润4236万元,同比减16.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714万元,同比减25.50%。每股收益0.07元,同比减22.22%。 简评汇兑损失和市场需求短期不足导致业绩增长受阻一季度为传统淡季,17年四季度营收分别为3.98亿、6.67亿、6.34亿、10.20亿。市场需求不确定因素较大,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增10.83%,增长缓慢。报告期公司财务费用0.23亿元,同比增1389.22%,主要系本期美元汇率变动形成汇兑损失所致。受市场和汇率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有所下滑。 主营业务稳定,中报业绩预期平稳公司2017年1-6月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对2018年1-6月的业绩预期为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15%-15%。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稳定,主要考虑可能受市场需求及汇率波动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新能源光伏+储能”业务模式,业务增长可期公司拟收购江西长新金阳光电源有限公司并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工业园区内投资建设储能系统绿色制造项目,报告期内,标的公司已完成相关工商变更手续。光伏新能源具有不稳定、间歇性的特点,为此公司创新性提出“光伏+储能”业务模式,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海外布局进一步推进,奠定业绩增长公司积极拓展海外营销网络的建设,17年在荷兰设立全资子公司,加强欧洲业务。此外光伏业务成功入围印度最大的光伏项目开发商的供应商名录。为完善海外营销网络及提升公司海外市场收入,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子公司在印度使用自有资金100万卢布设立全资子公司,为公司业绩的增长提供支持。 预计公司18-19年EPS 分别为0.83、0.95元,对应PE 分别为19倍、17倍,目标股价19.5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新能源行业政策风险; 2)充电桩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3)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耐威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5-04 25.03 -- -- 37.90 0.80%
28.88 15.38%
详细
事件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78.2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8亿元,同比下降17.99%。公司2017年利润分配方案为10派0.5元。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23.1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06亿元,同比下降34.66%。 点评 1、2017年公司MEMS和航空电子高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74.4%和181.92%,导航业务同比下降5.07%。导航业务毛利率下滑较多,主要是由于受军改影响,公司高毛利导航产品销量下降,MEMS与航空电子业务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 2、公司研制生产的激光惯导系统、光纤惯导系统已批量装备某型号战机、某型号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并正在积极推进与某型号陆基导弹发射车、某型号陆地战车、某型号轰炸机及某型号舰船等相关的惯性/组合导航应用项目。随着军改影响的逐步消除,公司导航业务有望出现反转。 3、得益于MEMS应用市场的高景气度,公司MEMS业务实现高速发展,截至2017年末,公司全资子公司Silex拥有的在手未执行订单金额合计约为2.77亿元,未来增长动力依旧强劲。公司与大基金正全面推进北京“8英寸MEMS国际代工线建设项目”的建设,建成达产后将为公司贡献丰厚利润。 4、航空电子业务实现跨越发展,积极挖掘并拓展客户的新需求,未来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5、预计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6、1.05、1.2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7.99%、21.81%、19.66%,考虑定增摊薄,相应18至20年EPS分别为0.38、0.47、0.56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04、85、71倍,维持增持评级。
宏发股份 机械行业 2018-05-04 27.16 21.39 -- 43.30 12.85%
31.58 16.27%
详细
事件 4月28日,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5.96亿元,同比增18.58%;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0.66%;EPS为0.31元,同比持平。 简评 继电器龙头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公司是国内继电器龙头,主营继电器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4%,其中智能电表继电器,家电继电器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均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及时切入汽车、新能源等快速增长行业,先后进入CATL、保时捷、奥迪、沃尔沃、路虎、大众、奔驰等标杆性车企的供应链,为未来业绩的增长提供保证。一季度虽为传统淡季,公司的营业收入仍同比增18.58%,保持较高增长。 通用继电器增长迅猛 受2017年空调市场需求的猛增的影响,主流空调厂商在年初积极备货,带动公司通用继电器一季度出货快速增长,同时华为、阳光等光伏逆变器市场业务快速上量也带来了较好的业务增长。一季度公司通用继电器累计发货7.67亿元,同比增30.7%,完成年度计划的30.3%。后续公司将积极推动项目认定拓展新市场来稳定提升市场份额。 新能源汽车发力,高压直流继电器继续快速增长 公司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业务先后进入众多车企供应链,受益于比亚迪、汇川、物流车等新项目的大幅增长,一季度公司高压直流继电器累计出货6645万元,同比增64%。2018年新能源汽车整体政策利好,产销将达120万辆,预计下半年集中上量。随着公司新项目的启动,高压直流继电器业务全年有望快速增长。 夯实质量管理,工控继电器稳定增长 公司不断优化质量管理,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质量缺陷以及客诉不良率下降明显。受益于施耐德、ABB等客户需求平稳上升,公司一季度工控继电器累计发货1.07亿元,同比增长23%。在公司“大工控”理念下,轨交、PLC等将成为新增长点。 预计公司2018~19 年EPS 分别为1.61、2.02 元,对应的PE 为23倍、19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5元。 风险提示: 1)汇率波动风险;2)海外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福斯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18-05-04 27.09 6.78 -- 42.50 18.88%
32.20 18.86%
详细
事件 月28日,公司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18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5.7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增加1.29%,基本EPS0.25元,与去年持平。 简评 整合资源,打通新材料产业链 公司18年战略计划明确,将通过新材料项目的建设及利用资本市场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加大力度推进感光干膜、铝塑复合膜、FCCL、有机硅材料等产品的量产建设和客户推广工作。感光干膜项目计划下半年完成一期量产产能的投放;铝塑复合膜和FCCL 年内计划年内继续开展客户推广工作,实现批量销售;硅酮结构胶产品计划年内开展量产建设;全资子公司“福斯特(安吉)新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第一期项目方案设计并争取年内开始施工建设。上述在建新材料项目在2018 年将取得突破,先发优势明显,成为公司未来新的业绩亮点,并加强公司在功能膜、新材料领域的市场地位,降低公司对光伏行业依赖性以及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行业需求带动,EVA市占率稳步提升 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光伏电站发电业务主要经营数据显示,光伏胶膜销量1.3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约12%。营收达9.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5%。随着光伏行业复苏和电站新政的出台,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长将直接带动EVA胶膜需求增加,预计18年公司胶膜业务将延续发展势头,EVA市占率有望进一步突破。 技术领跑,产品性能不断改善 公司注重研发创新,着力优化各类主营业务产品的性能。2017年研发投入高达1.53亿元,占营收总额3.33%。光伏业务方面,研发部和生产部紧密配合,不断完善产品的配方和工艺,推进了单玻用白色EVA的量产和客户端推广工作,改善产品性能,研发新型胶膜产品;新产品业务方面,继续增加和完善感光干膜的产品系列,FCCL和铝塑复合膜根据测试反馈不断改进工艺和设备,产品性能大幅提升,为下一步的量产化奠定良好基础。 着手转移产能,布局海外市场 日前,泰国全资子公司已顺利完成和陶氏化学泰国公司关于烯烃薄膜资产的全部交接手续,开始独立运营烯烃薄膜相关销售和生产业务,并入光伏胶膜业务核算。预计项目将于2018 年三季度开始投产,助力公司开展海外销售业务。 预计公司2018、2019 年的EPS为1.72、2.16 元,对应PE 为20、16倍,给出“增持”评级,目标价43.20元。 风险提示: 1)原辅材料成本上涨的风险; 2)汇率风险; 3)新材料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亿利达 机械行业 2018-05-03 9.73 12.21 139.88% 10.14 3.26%
10.05 3.2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38.45%;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17.25%;扣非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25.83%;基本每股收益0.319元,同比增长9.62%。 公司计划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20.02亿元,同比增长46.68%;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41.13%。 简评 空调风机业绩稳固,充电机产业增势符合预期 报告期内,风机和充电机行业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公司通过挖潜增效、加大营销等措施使得公司实现逆势增长。报告期内,空调风机及配件业务是公司主导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77亿元,同比增长9.41%,占比49.51%;建筑通风机实现营收1.19亿元,同比增长4.55%,占比8.72%;冷链风机实现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14.68%,占比7.57%;充电机实现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7.62%,占比18.21%。 风机业务毛利率降低,充电机毛利率升高,费用率整体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33.50%,相比2016年降低1.90PCT。其中风机制造业务毛利率31.25%,降低5.68PCT;贸易业务毛利率19.69%,增加0.45PCT;充电机业务毛利率46.60%,相比2016年前三季度的42.66%增加3.94%。风机业务毛利率降低系原材料涨价和竞争加剧所致;充电机业务毛利率上升系产品结构改善,高毛利率的高功率充电机占比上升所致,这充分验证了我们之前对于充电机毛利上升的预测。预计随着补贴新政对续航里程要求的提高,下游电动汽车市场对高功率充电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充电机业务毛利率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费用率整体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6.38%,降低1.00PCT;管理费用率11.21,升高0.98PCT;财务费用1.20%,升高0.34PCT;三费总费用率18.79%,微增0.32%,体现了公司较强的费用控制能力。 收购公司的业绩承诺基本实现 报告期内,上海长天和爱绅科技业绩承诺2050万元,实际业绩2072.13万元,实现业绩承诺;铁城信息业绩承诺6500万元,实际业绩6506.03万元,实现业绩承诺。青岛海洋新材料业绩承诺1700万元,实际业绩1148.01万元,未能实现业绩承诺,主要原因是销售未达预期和公司控制权转让。 预计公司2018-2019年的EPS分别为0.45元、0.56元,对应PE分别为22、18倍,维持“买入”评级,对应目标价12.50元。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上涨;2)充电机配套不及预期。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18-05-03 56.26 -- -- 58.16 2.72%
57.79 2.72%
详细
事件 26日公司发布一季报,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27.75%;实现归母净利润8665.24万元,同比增长33.66%。 订单周期致Q1扣非下降,18全年军品业绩有望稳增 26日公司发布一季报,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27.75%;实现归母净利润8665.24万元,同比增长33.66%,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主要源于公司碳纤维稳定性改进研制项目通过验收,3110.50万元项目经费计入当期损益。报告期内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出现小幅下降,我们认为主要源于公司在手军品订单未到交付节点,归母净利润出现下降符合军工企业全年业绩规律。 14日,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与某客户及双方军事代表机构签订三个《武器装备配套产品订货合同》,三项合同金额分别为4.37、1.93、1.12亿元,合同履行期限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一季度。三项合同按照军品结算规律,将在全年陆续确认收入。目前部分军工企业已经逐步迎来订单补偿效应,以中航系为首的主机厂商已经开始为新一轮的生产进行原材料及配件的采购。同时我国武器装备正处于更新换代的关键阶段,实战化训练以及军事战略的新需求将加速新型武器装备的装备与批产。公司作为我国军用碳纤维主要上游供应商之一,受现有型号武器装备持续放量、新增型号武器装备陆续列装两方面影响,未来或将继续获得军用复材大额采购订单,现有订单的陆续交付也将为公司全年军品业绩增长提供稳定保障。 军用碳纤维产业龙头,国产替代重要性日益凸显 由于日本及欧美企业几乎垄断全球市场,且对中国实施严格的出口管理,我国碳纤维市场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国产军用碳纤维无法满足新型武器装备需求,严重拖后装备更新进度。公司在2002年开始碳纤维研制并快速突破T300级碳纤维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目前公司军用产品涉及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兵器装备等多个领域,产品研发已完成已由跟随研发到自主创新的重要转变。现有T300系列产品已实现长期稳定供货,新增产品也已具备量产条件并在新型武器装备上验证使用。随着我国武器装换代速度的不断提升,进口仿造将逐渐无法满足新一代武器装备的材料配套需求,公司作为具备自主研发生产能力的高端材料国产替代龙头,未来在武器装备建设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军用纤维前景广阔,使用率上升+军机放量助业绩增长 公司为军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材料主要供应商,T300型碳纤维产品已向军方稳定供货近十年,广泛应用于我国现役三代战机等20余个军用型号。17年公司军品全年实现营收5.26亿元,同比稳增11%。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是衡量军用飞机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世界主要战机F35、F22碳纤维材料使用比例为20%左右,先进军用直升机碳纤维使用率超过40%,无人机使用率超过90%。目前我国军用航空业碳纤维使用比例仅为3%-5%,较世界平均水平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我国军机碳纤维使用率已出现上升趋势,歼10后续批次机型在雷达罩、前机身、副襟翼、垂尾等次承力结构部分均批量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歼11B、歼11BS及L-15均使用了碳纤维垂直尾翼部件,未来碳纤维材料在我国航空业中的使用比例将继续上升。 目前我国军机正处于更新换代的关键阶段,在未来10-20年我国主战飞机将经历以三代战机为主逐步向四代机过渡的演变过程,现有三代机的保有量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大幅减少。预计未来20年,我国三代机需求量约为1000架;四代战机需求约为500架;大型运输机及特种作战飞机需求量约为400架;军用直升机需求量约为2000架。三代战机与军用武装直升机的持续放量将为公司现有碳纤维材料业绩提供有力保障,公司新产品T800已被多款军机(包括无人机和新一代飞机)选用验证。目前T800H项目已完成主导工艺评审,并完成了数字化车间评审,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已经进入工程化应用验证阶段,未来随着新机型的批量列装,新型碳纤维产品也将为公司业绩带来巨大增量。 风电碳梁产品迅速放量,性能升级保障持续增长 目前风电叶片大型化趋势愈发明显,传统材料叶片已无法达到大型风力发电机的性能需求,长度大于42米的风电叶片必须采用碳纤维或碳玻混杂纤维以保证叶片强度,碳纤维叶片已经成为大型风电未来发展方向。风电碳梁业务为公司与全球风电巨头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合作项目,目前已成为维斯塔斯风电碳梁第一供应商。公司24K大丝束项目已实现小批量生产,产品性能与国外同级别产品水平相当,并通过验证成为风电碳梁项目的合格供应商。2017年,公司为维斯塔斯开发生产的风电碳梁数量迅速上升,全年实现销售总额2.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97.86%。风电行业前景广阔、碳纤维叶片为大型风电发展主要方向,维斯塔斯在碳梁产品方面需求巨大,加之公司风电碳梁产品性能不断升级,未来公司风电产品有望继续推动公司民品业务快速增长。 募投项目进展顺利,扩大产能确保产业地位 2017年公司募投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军民融合高性能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已开始进行厂房改造、生产线设备布置、生产线相关设备等方面的设计工作,部分外购设备进入技术交流和调研评估阶段;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完成了碳化生产线安装、调试工作和试生产,原丝线和配套设施已在建设中;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项目也已经完成了项目总体方案设计与施工图审查。募投项目新型号T700S/T800S通过试验线试生产,验证了低成本碳纤维工艺技术能力,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级产品水平相当,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公司新建20吨级高强高模产品线与两条千吨级生产线将于2019年实现30%产能,2020年全部达产。募投项目三条新增生产线将为军民产品未来发展放量提供稳定产能支持,保障公司继续维持产业内龙头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业绩高增长可期,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未来将形成以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技术为支撑的从原丝开始的碳纤维、织物、树脂、高性能预浸材料一直到复合材料零件、部件和成品的完整产业链,并在现有的产销规模基础上,三年内实现产能和销售的较大增长,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国内碳纤维行业的领先地位,为未来五到十年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在军品业务维持高速增长,民用产品大力切入新兴市场的带动下,未来公司业绩快速增长高度可期。我们强烈看好公司未来前景,保守预计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4.66、6.6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9.06%、41.31%、43.42%,相应18年至20年EPS分别为0.90、1.27、1.8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4、45、31倍,维持增持评级。
华光股份 机械行业 2018-05-03 11.43 7.36 -- 12.98 12.28%
12.83 12.25%
详细
销售费用率增加,管理费用率降低,三费总体持平。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1917万元,同比增长64.83%,系公司运费及咨询费用增加所致;财务费用-666万元,同比变动300.77%,系报告期内利息收入增加所示,管理费用1.30亿元,同比增长16.31%,与营收规模基本同步增长。公司销售费用率1.66%,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43PCT;管理费用11.21%,降低0.59PCT;财务费用-0.58%,降低0.40PCT;费用率总计12.29%,与去年同期的12.85%基本持平。 毛利率净利率同比降低。 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2.88%,远小于营收增幅22.45%,系公司毛利率净利率降低所致。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17.35%,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2.05PCT,与去年全年相比提高1.80PCT;销售净利率14.21%,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2.14PCT,与去年全年相比提高6.52PCT。公司盈利情况受钢铁煤炭价格影响程度较大。公司目前有电站装备及工程服务、市政环境工程服务、地方能源供应三大主营业务,其中电站装备业务的主要产品是锅炉,其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地方能源供应业务的主要产品是电力,主要原材料为煤炭。2017年钢材全年涨幅超50%,煤炭全年涨幅超35%,导致公司营业成本上升和电厂投资收益减少,相应毛利率明显下降。 公司处于高速增长期,2018业绩无忧。 2017年公司电站装备制造及工程服务新增订单65.95亿元,创历史新高;新增EPC订单24.13亿元,同比增长53.98%;环保新能源锅炉设备订单19.19亿元,同比增长138.83%。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签订了伊拉克巴士拉电站扩建项目10台余热锅炉订单,合同金额4.20亿元,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公司预计2018年实现营收70亿元,利润总额6亿元。 预计公司2018-2019年的EPS分别为1.04元、1.23元,对应PE分别为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对应目标价15.00元。
航天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8-05-03 8.07 -- -- 8.65 7.19%
8.65 7.19%
详细
27日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6.76亿元,同比增长9.5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亿元,同比增长10.17%,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公司一季度整体毛利率为16.17%,比去年同期下降1.46%,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均同比下降,三费控制良好,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4%。 4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拟与控股股东航天时代共同投资设立航天时代飞鸿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以无人机所净资产和部分现金共计出资1.3亿元,持股比例72.22%;航天时代以现金出资5000万元,持股比例27.78%。 公司自“十五计划”起就高度重视无人机系统发展带来的市场空间和对公司内相关专业的直接带动作用,积极谋划无人机系统产品和产业的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创新发展,公司已构建了无人机系统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总装总测、飞行试验、飞行培训、综合保障和售后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主打产品为中近程战役战术级系列化的无人机系统产品。公司设立飞鸿子公司一是促进规范化管理,建设无人机系统产业专业公司平台;二是提高科研生产能力,加快无人机产业发展速度;三是顺应信息化武器装备要求,打造公司无人机品牌。预计随着军改影响逐渐消除、“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速落地,未来公司无人机以及精确制导弹药两大系统级产业将有望获得加速发展。 航天领域电子配套龙头地位稳固,不断拓展新的市场领域。 公司航天电子专用产品包括测控通信、航天专用机电组件、集成电路、惯性导航等,主要应用于运载火箭、飞船、卫星、导弹等航天领域,始终在行业领域内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并保持着较高的配套比例,市场份额基本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2018年航天科技集团航天发射次数将达35次,创历史新高,在我国航天事业保持较快发展的背景下,公司航天配套业务将保持较快增长。 立足航天配套领域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公司紧跟国防装备竞争性采购和上游市场化改革进程,在稳固航天传统领域市场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新型号、新任务的跟踪和新产品的推广力度。报告期内,公司横向拓展了包括中科院多颗卫星型号研制、鱼雷与水雷等项目配套产品批产、空空导弹项目配套产品批产等多项任务,并参研了国内大部分军用飞机、直升机、运输机等型号项目。 持续优化电线电缆业务产品结构,重点向大客户集中发展。 公司全资子公司航天电工是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20强企业,正在积极优化电线、电缆产品结构,加快提升军用特种电缆占比,并加快推进民用电缆市场逐步迈向电网、新能源、轨道交通等中高端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神华集团公司、华能集团公司、许继集团公司、华源电力公司、中铁四局等单位业务联系,成功斩获多个项目订单。按照业绩承诺,2018年公司将实现净利润1.28亿,同比增长近30%。 院所改制步入实施阶段,航天九院下属研究所注入高度可期。 2017年7月7日,国防科工局在京组织召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推进会,宣布启动首批41家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标志着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正式启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进入最为关键的实施阶段。公司控股股东航天九院下辖13所、16所、704所、771所、772所等多个优质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宇航级集成电路、惯性导航等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与公司主业密切相关,且军民融合潜力巨大,改制后有望注入上市公司并激发活力,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业绩有望较快增长,资产注入值得期待,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作为航天电子设备配套龙头,受益于航天强国发展战略,业绩稳健增长可期;无人机、精确制导炸弹两类系统级产品毛利较高,随着军改影响的逐渐消除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未来放量可期;院所改制步入实施阶段,航天九院下属多家研究所改制后有望注入上市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预计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0、6.81、7.7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4.28%、13.49%、13.64%,相应18至20年EPS分别为0.22、0.25、0.2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7、33、29倍,维持增持评级。
火炬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5-03 26.70 -- -- 27.89 3.76%
28.11 5.28%
详细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8亿元,同比增长25.6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增长22.38%。公司2017年利润分配方案为10派1.58元。 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8.7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5亿元,同比增长51.82%。 1、2017年公司营收净利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自产业务与代理业务的营业收入与毛利率水平均实现了增长。2018年一季度,受军工客户需求和订单持续增加、部分元器件持续缺货等影响,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2、公司元器件业务平稳增长,持续推动横向拓展。公司是军民用高端电容器的龙头企业,在传统优势领域陶瓷电容之外,新拓展了钽电容、超级电容等方向,通过收购天极电子进一步拓展单层瓷介电容器领域。受供需关系结构的调整及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2018年公司将在民用市场方面提升产能建设,对部分产品、部分客户涨价,未来公司民品业绩将有明显改善。 3、5吨特种陶瓷产能建设已完成,市场开发进展顺利。公司投资生产的CASAS-300特种陶瓷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多功能陶瓷新材料,市场前景广阔,未来有望实现对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等军工领域高温材料的全面替代。目前该项目建设和市场前期开发进展顺利,2018年有望在军工新材料领域实现良好收益。 4、已完成两期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成本近30元;2月,实际控制人增持近5000万元,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5、预计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1、4.80、6.2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8.20%、36.91%、29.94%,相应18至20年EPS分别为0.78、1.06、1.3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4、25、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高德红外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5-02 17.67 -- -- 17.70 0.11%
17.69 0.11%
详细
事件 27日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4.4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万元,同比增长32.72%。 点评 营收实现较快增长,今年业绩有望反转 27日公司发布2018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4.4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万元,同比增长32.72%。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变动区间为4630万元至6020万元,同比增长0%至30%。 公司在3月6日公告了一单重大合同,金额达11856万元,验证了国防与军队改革措施落地后军品采购工作的全面恢复。受军改影响逐步消除,叠加新装备定型批产在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多年持续较大的研发投入即将进入收获期,业绩有望反转。 红外核心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军民用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已搭建了非制冷探测器、制冷型碲镉汞及二类超晶格三条具备完全自主可控的批量生产线,具备中波、中短波、中长波双色等多种型号探测器的研制生产能力,并成功攻克晶圆级封装技术,研制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红外芯”。公司核心器件技术水平已与西方国家第一梯队持平,已成功实现核心器件全面国有化,为后续大批量、低成本制造核心器件奠定了基础。 红外探测器可应用于航空航天、预警监测、医疗免疫、工业检测等领域,军民用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公司红外核心器件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军民用市场的不断拓展,市场对于红外核心器件的需求将快速提升。 大力推进红外产品进军消费级市场,民用市场开拓效果初显 公司凭借在核心器件方面取得的成果,在个人视觉产品、测温类产品、检验检疫、智慧家居、消费电子、交通夜视产品、警用执法等民用领域全面发力,设立了智感科技、轩辕智驾、安信科技等子公司,对民 用领域进行了细致划分与全面部署,红外产品民用市场数倍于军用市场,民用市场的开拓将为公司持续的业绩释放奠定基础。 向产业链纵深发展,某新型导弹武器定型在即 公司在2015年完成汉丹机电100%股权收购后快速切入了火工领域,构建起了一条从上游红外核心器件到红外热成像、激光、雷达、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匹配、陀螺稳定平台、火控、制导、战斗部、发动机、舵机等武器分系统,再到最终完整的导弹武器系统总体的红外导弹武器装备系统全产业链。2017年,公司成立高德导弹研究院,下设院办、科研管理部、工艺所等八个管理机构和总体所、导引头所、制导控制所等八个科研设计单位,构建了完整的导弹科研生产体系与组织架构,民营军工集团雏形已现。 公司已率先完成了国内第一枚某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相关定型流程已进入尾声,2018年有望开始批产,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该型武器系统军方市场与军贸市场广阔,定型批产后将为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员工持股计划绑定公司与员工利益,目前股价相对于增发价倒挂严重 2016年9月,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通过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购买公司股票3288万元,认购价格25.6元/股,锁定期三年。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表明公司员工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同时绑定了员工与公司利益,有助于释放员工工作积极性。目前股价相对于员工持股计划认购价倒挂近3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持续研发将进入收获期,18年业绩有望反转,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红外核心器件优势突出,拓展了基于红外探测武器装备全产业链,某型号武器系统定型在即,批产后将为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公司正在大力推动红外探测技术在新型民用领域的应用,已在多个领域取得应用,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员工持股计划绑定公司与员工利益,目前股价倒挂严重。预计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2.28、3.1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5.61%、65.77%、36.71%,相应18至20年EPS分别为0.22、0.37、0.50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3、50、37倍,维持增持评级。
中直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18-05-02 46.73 -- -- 48.18 2.51%
47.91 2.53%
详细
事件 26日公司发布一季报,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1亿元,同比增长2.54%;实现归母净利润7066.47万元,同比微降0.49%。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持平,航空业务有望稳定增长 26日公司发布一季报,2018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1亿元,同比增长2.54%;实现归母净利润7066.47万元,同比微降0.49%。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2017年四季度末相比有较大回落,销售费用同比亦有所下降,说明公司一季度产品销售并未出现较大增量。同时预收账款小幅下降,存货较上期期末保持稳定增长,这从侧面说明公司航空产品处于持续生产状态,但尚未到交付阶段。公司自18年起开始实施新的收入确认原则,未来公司部分航空产品将变为按照产品生产进度时间节点确认收入,原则变更后公司航空产品业绩将在全年持续释放。当前我国陆航部队正处于组建阶段,武装直升机与军用运输直升机的巨大市场需求将为公司业绩稳增提供有力保障。新型通用直升机预计将于年内正式亮相,机型入列放量后也必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支撑。 军机装备拐点临近,通用机型增量可期 我国陆军调整改革后,陆航部队已经扩编至11个陆航旅又一个陆航团。我们预计未来,我国陆军13个集团级及新疆、西藏两大军区都将配备陆航旅,其中陆航旅13个,空中突击旅2个。根据新浪军事报道,目前我国每个陆航旅至少有一个以武直10为主的武装直升机营及一个以武直19为主的武装直升机营。若按美军编制推算,未来我军每个陆航旅将配备2-3个专用武装直升机营、1-2个改装武装直升机营和2个突击、运输直升机营;空中突击旅将配备2个攻击直升机营与2个突击、运输直升机营。新增专用武装直升机(武直10、武直19)需求约为486架,市场空间约为98亿美元。公司10吨级新型通用直升机定型在即,批产后将成为海陆空三军通用主力直升机。新机型不仅能承担突击运输、战场通信等任务,还能作为改装平台承担战场支援、反潜预警、应急救援等诸 多作战任务。若以15个陆航旅满编制计算,假设每个旅下设通用直升机营2个,每营军机数量为20架,未来陆航部队通用直升机总需求约为600架。若参照美军通用直升机三军数量比例,假设我国陆军通用直升机数量占全军总量的78%,未来新型通用直升机三军总需求约为769架,新增市场空间约为256亿美元。考虑到新型号研发进度及装备周期,我们预计至2020年,新型通用直升机需求将新增100架,市场空间约为38亿美元。 当前我国军用直升机装备数量约为美国1/7,每万名军人拥有军用直升机数量仅为两架,数量严重不足。我国现役军用直升机仍以直-9、直-8和米-171为主,还有很大的更新换代的空间。我们预计至2020年,中国军用直升机数量将达到1500-1600架,比当前新增约500架,市场空间约为136亿美元。在多种型号直升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未来2-3年内公司军品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政策助力打开市场,进口替代指日可待 我国国土面积与美国相当,但是直升机注册数量仅为809架,仅为美国的1/18,其中国产直升机占比仅为6%。国务院发布的促进通航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至2020年将建成500个通用机场和5000架通用航空器,年飞行量达200万小时以上,通用航空业经济规模要超过1万亿元。在新的历史机遇下,通航产业大发展的预期更加强烈,警务航空、森林防火、航空旅游、飞行培训等领域作业任务量逐年上升,对国产直升机都提出了较大需求。我们预计未来中国对民用直升机的需求仍将以25%的复合增速增长,到2020年中国直升机队规模将达到2500架左右,比目前新增加2000架,按照每架3000万估算,市场规模约为630亿元。 公司在国产民用直升机领域处于绝对统治地位,所有在用国产民用直升机均为公司生产,飞机谱系较为完整,各吨级产品均有能力完成进口替代。2017年,公司民机科研开展“四机试飞”、“两机评审”、“一机取证”。各型直升机销售稳中有进,主打产品逐步站稳市场。与西科斯基、空客直升机、莱昂纳多等公司就现有合作项目及潜在领域展开了多次高层会晤与深入交流,有效推进了型号、技术、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固定翼方面,公司以Y12和Y12F型飞机为平台,注重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开发,重点发展客户化改进改型。在民用直升机与固定翼产品双重推动下,民用产品未来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的有力支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航空业绩有望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未来将坚持自主创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继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持续创新,致力于做强做优做大直升机产业。公司是国内直升机的龙头企业,未来将直接受益于军民直升机市场的快速发展。我们强烈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预计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8亿元、6.93亿元、9.3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23%、28.66%、35.07%,相应18年至20年EPS分别为0.91、1.18、1.59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4、41、31倍,维持买入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2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