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黄俊伟

华鑫证券

研究方向: 建筑建材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50522060002。曾就职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建材首席分析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超过5年建筑建材行业研究经验和3年建筑建材实业从业经验。...>>

20日
短线
7.69%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建集团 建筑和工程 2023-05-16 8.98 -- -- 9.58 6.44%
9.56 6.46%
详细
底蕴深厚业务齐全,工程设计龙头华建集团历史悠久,有七十余年的深厚底蕴,是国内第一家组建设计集团并上市的国有设计咨询企业,设计了大量优秀作品(东方明珠、上海宾馆等)。其业务以工程设计/承包为双核(近五年占比均在90%以上),同时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公司业绩增长稳健,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2/0.75亿元,创下史上单季度最高;2023年势头正足,23Q1实现营业利润1.10亿元,再度创下史上单季度最高。现金回流顺畅,2020/2021/2022年收现比分别为102.26%/98.84%/94.9%,处于同行优秀水平;公司2020/2021/2022年ROE分别为5.89%/10.50%/9.91%,从同行较差水平到优于平均水平,ROE改善明显。良好的现金流与显著增强的盈利能力有望促进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 行业分散待破局,建筑设计未来空间前景可观建筑设计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A股设计龙头营收占比5年内减少了7.63pct,其原因在于高企的人均薪酬叠加难以提高的人均产值,使得建筑设计上市公司存在人均创利瓶颈,难以实现规模的大幅扩张。2018-2022年,设计板块人均产值仅增长了4.6%,而2022年人均薪酬约27.9万元,以华建集团为例,其人工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约为50%。然而,当前政策对建筑业信息化与智能化的重点导向叠加“AI+设计”的浪潮,有望带来建筑设计行业的革命性变化,打破人均创收/创利桎梏,重塑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考虑到建筑设计市场规模稳步扩张(据测算未来空间可达8000亿人民币),我们认为,能够突破产值天花板、率先破局的建筑设计企业有望大幅提高国内行业市占率,并赢得建筑业加速出海的扩张红利。 AI+赋能产业,公司迎重大战略机遇据权威期刊披露,人工智能在部分结构设计环节的效率约为人力的10倍,“AI+设计”有望推动建筑设计进入智能化时代,在降本增效的同时重塑产业逻辑和产业格局。华建集团积极拥抱“AI+”,具有人才、原创设计与科技创新能力、数字化积累与海量的优质数据、布局较早等诸多优势,有望率先在“AI+设计”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公司未来有望在主营业务增长和利润率提升的基础上,叠加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 公司作为地方优质国企价值重估内在动力充足目前公司PE仅为22.63x,远低于设计行业平均水平(48.53x);PB为1.89x,同样低于设计行业平均水平(2.05x)。作为地方优质国企,在中特估背景下,具备提升估值的内生动力。其估值修复路径为:1)数字化转型助力价值重估。2)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抓紧一带一路机遇。3)高毛利业务的拓展与ROE的改善,提升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修复其估值。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94.91、110.64、129.19亿元,EPS分别为0.61、0.83、1.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7、10.8、8.2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AI+设计”进展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海外营收不及预期。
三棵树 基础化工业 2023-05-12 70.72 -- -- 99.30 0.29%
83.97 18.74%
详细
三棵树发布2022 年报及2023 一季度报告:2022 全年营业收入113.38 亿元,同比下降0.79%,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3.30/2.22 亿元,扭亏为盈。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9.56亿,同比增长97.29%。23 年Q1 营业收入20.53 亿,同比增速20.92%。归母净利润0.26 亿,较去年同期-0.39 亿,由负转正。 投资要点原材料价格回落,业绩迎来拐点2022 年度分季度看,公司Q4 营业收入33.92 亿,同比变化-3.73%,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0.29/0.08 亿元,去年同期-4.81/-5.01 亿。从全年看, 公司2022 年营业收入113.38 亿,同比变化-0.79%,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3.30/2.22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去年同期-4.17/-5.62 亿元。公司优化员工团队, 2022 年末员工总人数8755 人、同比2021 年末的10339 人大幅减少,人均创收129.51 万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16%。经营净现金流量9.56 亿元,同比变化+97.29%,系因为公司收到客户货款增加,收现比/净现比为110.62/3.08 均创公司历史新高,盈利含金量提升。全年整体毛利率28.90%较21 年增加2.85%,系因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主要产品墙面涂料的原材料乳液/钛白粉采购单价分别同比变化-11.4%/-12.3%。负债方面,公司2022 年资产负债率81.33%,同比下降0.68%,负债率较高系公司工厂建设投资增加且融资渠道受限所致。流动比率0.80 保持稳定,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分业务看,公司22 年工程墙面漆/家装墙面漆/基材与辅材/防水卷材营业收入42.69/25.65/17.19/9.90 亿元,同比变化-8.49%/18.21%/7.46%/-22.10%。家装墙面漆销售收入涨幅显著,系主要是公司拓展新渠道、加强分销渠道管理及冬奥营销等,基材与辅材收入增长系因为公司加大市场开拓。 单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 年公司Q1 营业收入20.53 亿,同比增速20.92%,Q1 收入创历史新高,增长率超过去年同期增速14.49%。Q1 归母净利润为0.39 亿,去年同期-0.70 亿,在扭亏为盈的同时,创单季度历史新高。扣非归母净利润-0.43 亿,相比历史同期20-22 年-1.60/-0.70/-0.99 亿,亏损幅度收窄。现金流侧,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63 亿,系因公司支付供应商货款增加所致,公司一季度应付账款33.41 亿较22 年期末减少10.08亿。 公司Q1 销售毛利率29.57%,同期增加3.24%,系原材料同比下降显著,主要原材料钛白粉/助剂/树脂价格同比变化-26.04%/-15.30%/-24.77%。公司Q1 期间费用率30.19%,同期下降2.56% , 其中销售/ 管理/ 财务/ 研发费用率为18.62/9.57/2.01/2.76%,同期变化-2.27%/-0.25%/-0.04%/-0.44%。费用率下降系因营收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费用有效摊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创同期历史新低。 下游需求修复,经营业绩稳步上升大B 端, 地产行业持续修复, 1-3 月地产竣工同比增加14.7%,同时公司大B 客户逐渐转向央国企和优质民营地产,业务风险降低,涂料需求随着地产行业修复将逐步提升。在C 端,公司推行高端零售战略,以家居卖场体验店、艺术涂料体验店等模式拉动高端零售转型。同时精耕零售渠道,专注巩固三、四线城市及广大乡镇市场领先地位,扩大市场份额,以此切入省会及一、二线大城市涂料市场。小B端,逐步发力旧改、学校、医院等小B 端应用场景,并下沉县级渠道,拓展渠道多元化。据2022 半年报披露,小B 端渠道客户约20,043 家,相较于2021 年末增长约35%。小B 端与C 端收入主要为经销模式,公司19-22 年经销收入CAGR 34%,公司渠道扩展收效明显。在今年疫情下积压的存量房装修需求将持续释放,有望带动小B 端与C 端销售额持续上升。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144、180、222 亿元,EPS分别为2.30 、3.53 、4.22 元, 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43.1,28.1,23.5 倍。考虑公司多渠道建设完善,长期成长确定性较强,我们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房地产资金链风险扩大;2)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3)业绩低于预期;4)应收账款风险;5)行业恶性竞争风险等。
中国中铁 建筑和工程 2023-05-08 8.99 -- -- 9.38 1.63%
9.13 1.56%
详细
现金流回款能力改善,业绩增长稳定2023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726.25 亿元,同比+2.07%,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78.8/74.1 亿元,同比+3.8%/+0.9%,盈利方面,Q1 销售净利率/毛利率为3.26%/9.08%,同比变动0.14pct/-0.12pct。现金流方面,2023 年Q1 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出为380.2 亿元,较去年同期少流出113.75 亿元,现金流回款情况明显改善。 拆分业务看,2023Q1 公司基建建设/设计咨询 /装备制造/地产开发/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347/47.2/72.7/78.8/180 亿元,同比+1.67%/-2.95%/+12.53%/-11.07%/+12.33%。毛利率分别为7.63%/22.93%/21.03%/18%/15.58% , 同比变动-0.18/-2.29/+2.11/+0.85/-0.39pct。装备制造/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有所回升。费用率方面,2023Q1 公司期间费用率4.75%,同比下降0.11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0.05%/+0.05%/-0.27%/+0.05%,整体费用控制较稳定。Q1 净利润增速处于8 大建筑央企中较低水平,主要原因系:1)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2.9 亿;2)其他业务(矿业业务)低于预期,除了钼涨价,其他主要金属(铜、锌、钴)价格基本同比下滑,对业绩有一定影响。 整体订单较为充足2023 年第一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 6673.8 亿元,同比增长10.2%。分业务来看,设计咨询新签合同 77.4 亿元,同比-35.1%;工程建造新签合同5060.3 亿元,同比+ 21.8%;装备制造新签合同 162.1 亿元,同比+8.6%;房地产开发业务新签合同170.5 亿元,同比+137.8%;资产经营新签合同402.9 亿元,同比-42.3%;资源利用业务新签合同 65.6 亿元,同比+10.3%;金融物贸业务新签合同 172.2 亿元,同比+29.7%;新兴业务(包括水利水电、清洁能源、生态环保、城市运营、机场航道以及其他新基建业务)新签合同 562.8亿元,同比-16.5%。截至2023 年3 月末,公司未完合同额5.3 万亿元,同比增长8%,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未来营收端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分地区看, 公司境内/ 境外业务分别新签合同额6273.4/400.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1.1%。 央企利润弹性体现,公司PB 低于可比公司从2023 年行业整体来看,8 大建筑央企(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建筑/中国中冶/中国化学)Q1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94%/5.2%/10.39%/22.94%/22.12%/27.59%/27.23%/15.41%,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07%/3.43%/2.61%/0.66%/24.19%/8.12%/22.39%/20.63%。8 大建筑央企Q1 扣非业绩整体同比增速为16.4%,去年同期为15.7%,在“中特估”大背景下,我们认为建筑央企业绩增长弹性值得期待。 目前通信板块核心央企标的三大运营商平均PB 为1.39,石油化工板块核心央企标的三桶油平均PB 为0.98,相比之下,中国中铁目前PB 分别仅为0.88,PB 估值偏低。我们认为央国企价值重估并非仅仅是恢复1 倍净资产,今年,建筑央企估值最大的变化在于,随着公司财报质量的提升,市场将会自然地给予央企更高的PB 估值。 盈利预测因公司矿业业务多个小品类金属Q1 跌价及信用减值等因素,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 年业绩预测,即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1、395、449 亿元,EPS 分别为1.5、1.6、1.81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6.2、5.8、5.1 倍。考虑到“中特估”大背景下公司仍然具有业绩增长潜力和新的业务拓展力度大幅加强,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3)部分项目收益率不及预期。
华建集团 建筑和工程 2023-05-03 9.54 -- -- 11.98 25.31%
11.95 25.26%
详细
华建集团发布公告: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6 亿元,同比增长7.41%;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88/0.7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86%/42.70%;销售毛利率/扣非净利率分别为22.53%/4.56%,同比增长1.04pct/1.12pct。 投资要点 扣非净利润历史新高,业绩逆势增长收入端:23Q1 公司实现营收16.86 亿元,同比增长7.41%。 利润端:1)公司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88/0.77 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0.86%/42.70% ; 2 ) 公司19/20/21/22/23Q1 实现营业利润0.80/0.24/0.86/0.72/1.10亿元;23Q1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2.55%,首次突破1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利润端变化主要系公司营收、毛利率的同步增加、公司业务结构改善及收益质量提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显著低于22Q1)所致。 费用端:1)销售毛利率/扣非净利率分别为22.53%/4.56%,同比增长1.04pct/1.12pct;2)研发费用0.43 亿元,同比增长21.81%;3)销售费用0.21 亿元,同比增长34.38%;4)财务费用由正转负,同比增长-141.48%。费用端变化主要系公司降本增效、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开拓市场及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现金流端:公司19/20/21/22/23Q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69/-5.00/-6.44/-9.30/-7.16 亿元,本年度Q1 公司首次逆转往年Q1 现金流持续恶化的趋势,现金流情况得到改善。 我们认为,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在疫情的冲击下,公司主营业务需求下降,同时叠加劳务成本的提升及健康劳动人员的减少,仍能实现营收/利润的同步增长,而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42.70%,创下历史新高,一季度业绩大幅超预期,表现亮眼。 工程设计/承包业务承压,高毛利业务蓬勃发展23Q1 公司新签合同额24.75 亿元,同比减少13.38%。其中工程设计/工程承包分别新签合同13.11/7.79 亿元,同比减少-14.82%/-22.82%,主要系疫情冲击导致工程设计/承包业务需求降低及健康劳动人员的减少,随着疫情好转,新签合同情况有望回归正常水平。 同时,工程技术管理服务/工程勘察业务新签合同2.47/1.38亿元,同比增加18.65%/37.42%。据2022 年报,工程技术管理服务/工程勘察业务毛利率为35.26%,为主营业务毛利率最高。公司高毛利业务蓬勃发展,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开展数字科技创新大赛,培养职工数字素养2 月17 日,公司为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工作要求,激发集团职工数字创意、营造数字创新文化、塑造数字生态,举办“职工数字科技创新大赛”。主题范围包括:面向业务过程的数字化升级(软件方案/方法论)、面向业务数据的智能化应用(算法/应用报告)、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新业务场景(以数据积累、数字化技术为驱动的新产品/服务方案)。目前活动已进入总决赛投票阶段,参选作品有:楼梯建筑结构一体化智能设计和出图软件、人工智能生成技术辅助建筑创意设计、利用人工智能绘画软件Stable Diffusion 辅助建筑造型设计的方法等。 公司开展数字科技创新大赛有望培养职工数字素养,为进一步布局AI 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受益于“AI+设计”的降本增效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98.02、117.73、142.48亿元,EPS 分别为0.53、0.62、0.72 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6、15.7、13.6 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人工智能进展不及预期;2)公司业绩不及预期;3)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05-01 6.23 -- -- 7.35 13.08%
7.04 13.00%
详细
中国建筑发布一季报:公司2023年Q1实现营业收入5,248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归母净利润147.4亿元,同比增长14.1%。 投资要点 建筑央企龙头,业绩稳中有升公司经营财务指标增长强劲。2023Q1公司新签合同额10843亿元,同比增长20.9%,继续保持高增。营收端,公司Q1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5248/225.8/147.4/145.75亿元,同比增长8.1%/5.6%/14.1%/27.6%。利润率端,公司Q1实现加权平均ROE3.73%,同比增长0.1pct;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表观利润率变动,公司毛利率同比微降0.07pct,扣非后净利润率同比增长0.2pct。现金流侧,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654亿元,同比减少净流出571亿元;营业现金比率同增12.8pct,收益质量显著提升。费用端,公司三大费用较2022年同期减少7.01亿,同比下降0.34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同比变化+0.005/-0.23/-0.12pct,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02pct,降本控费较为有效。负债端,Q1期末资产负债率74.48%,同增0.76pct,杠杆率保持相对稳定。在央国企新的“一利五率”考核标准下,公司实现了“一增一稳四提升”,业绩稳步前进,彰显龙头韧性。 房建基建保持高增,地产业务企稳回升房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新签合同保持高增。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房建业务营收/新签合同额/毛利3446/7238/212.3亿元,同比增长7.8%/15.5%/13.1%。其中,工业厂房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90%,教育设施、保障房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均超30%;住宅地产类项目新签合同额同比下降22%。 基建业务聚焦重点细分市场,业务规模质量迅速提升。公司基建业务实现营收/新签合同额/毛利1200/2438/100.9亿元,同比增长11.5%/18.8%/20.5%。基建业务中交通运输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8.3%,其中高速公路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22.2%,市政道路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1.5%;能源工程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26.5%。 地产业务企稳,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主动应对地产市场变化,狠抓销售去化、资金回笼、竣工交付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业务实现营收/毛利509/82.8亿元,同比下降4.1%/15.5%;实现合约销售额/合约销售面积1124亿元/5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8%/74.9%。公司新购置土地储备约68万平方米,期末拥有土地储备约9114万平方米。我们认为,随稳增长政策的推行与地产行业转暖,公司建筑业务有望维持高增,地产业务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境外业务量质齐升,海外拓展未来可期公司坚持海外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境外业务量质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境外业务营业收入/新签合同额/毛利212/171/10.2亿元,同比增长13.8%/1.3%/30.1%。中标阿联酋2个超高层项目——迪拜W酒店品牌高层住宅项目、卡瓦利卡萨高层住宅项目,以及新加坡GrandDunman公寓项目等。我们认为,随中东地区地缘政治企稳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迅速扩张,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有望加速推进。公司有望受益“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机遇,基建业务海外拓展空间巨大、未来可期。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22916.95、25334.73、27724.64亿元,EPS分别为1.37、1.51、1.6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4.4、4.1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稳增长等政策不及预期,主营业务增速不及预期,海外扩展不及预期。
科顺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5-01 11.25 -- -- 10.89 -3.71%
10.84 -3.64%
详细
科顺股份发布2022 年年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61亿元,同比下降1.42%;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78/0.43 亿元,同比下降73.51%/92.46%。董事会决定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0.5 元(含税)。 投资要点 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下游市场不景气,致使2022 年业绩承压2022 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21.21%/2.32%,同比下降7.3/6.34pcts。公司业绩下滑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公司受到上游+下游不利因素的双重夹击。 上游方面:受“俄乌冲突”加剧等国际不稳定事件影响,原油以及沥青采购价格大幅上涨,且公司产品售价调整较原材料价格上涨存在一定滞后性,因此导致毛利率出现较大波动。 下游方面:房地产行业低迷,部分下游客户回款不及预期,公司按照预期损失情况审慎计提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收现比改善显著截至2022 年底,公司总资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26.39 / 56.17 亿元,同增17.15%/13.06%,均保持稳健增长。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55.55%,同增1.59pcts,保持了较好的资产负债结构。 2022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6.06%,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66%/3.93%/4.48%/0.99% , 同比增加0.57/0.20/0.10/0.44pct,总体保持稳定。 2022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2.35 亿元,同比减少3.76 亿元;投资性现金流净额为-3.34,同比少流出3.08 亿元;筹资性现金流净额为1.25 亿元,同比减少5.25 亿元。收现比为99.13%,同比增加10.77pcts,现金流质量改善较为明显。 至暗时刻已过,多领域打开增长空间2023 年随着下游房地产行业的逐步复苏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确定性较高(截至2023 年4 月底,沥青现货价格较2022 年最高位下降约20%),防水行业的至暗时刻已过。 2022 年3 月公司完成对丰泽股份的收购,基建业务横向拓宽至建筑减隔震领域。2022 年公司减隔震类产品实现营收2.61亿元,毛利率为24.39%,占营收比重达到3.41%。随着减隔震领域政策的逐步落地,建筑减隔震市场规模将迎来翻倍增长,公司有望凭借丰泽股份的技术积累进一步开拓市场,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防水新规已于2023 年4 月1 日起实施,新规对防水设计工作年限、防水等级、施工工艺等提出强制执行要求,更为规范和科学的界定将显著增加对防水材料的市场需求,同时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也将带来非标产品的加速出清。公司作为防水行业的头部公司之一,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94.15、132.83、177.74亿元,EPS 分别为0.53、0.71、0.91 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3、15.8、12.4 倍。考虑到公司为防水行业龙头企业之一,随着防水行业基本面逐步改善,未来业绩弹性较大,故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房地产需求复苏不及预期。2)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3)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集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28 44.26 -- -- 53.68 21.28%
59.94 35.43%
详细
集智股份发布一季报公告:2023 年Q1 营业收入7,248 万元,同比增长61.6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38 万元,同比增长171.71% ; 基本每股收益0.15 元, 同比增长114.29%。 投资要点 单季度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2023 年Q1,单季度营收7,248 万元,同比增长61.65%,归母净利润938 万元,同比增长171.71%,双双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时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Q1 净利率同比提升6.37pct 至15.26%,为自2018 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我们认为盈利能力提升主要系规模效率所致。 从费用率来看, 2023 年Q1 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10.99ppt 至26.69%,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3.24ppt 至20.60%;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4.44ppt 至10.08%;利息收入325.36 万元,使财务费用降至-289.92 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0.86ppt 至11.39%,Q1 公司研发投入825.56 万元,较22 年同期增长74.86%,主要系公司及其子公司研发投入增加以及研发人员增加所致。我们认为研发费用增长有助于公司扩充产品品类,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业务竞争力和市占率。 水声业务产业化加速,平衡机国产替代势在必行公司与之江实验室在水声业务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至2022 年底“ZJEF00A 平台环境开发软件”项目已完成初步开发,有望在水声信号处理、石油勘探、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水声智能传感系统工程样机的研制已成功完成,且公司正着手相关产品准入资质的申报准备工作,以加快推进新业务的产业化进程,未来有望创造业绩新增长点。 公司专注于平衡机领域的技术创新,积极研发高速平衡机。 高速平衡机主要应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等大型高速旋转设备的生产、测试、维修保养等,下游行业涉及航空航天等高尖科技领域。而目前国内的高速动平衡机的市场份额主要被德国申克等国外企业占据。考虑到核心设备的安全性、保密性,以及国产设备的价格优势、服务优势,高速平衡机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募资扩产稳步推进,优质客户可充分消化产能公司可转债发行事项已获得深交所受理,募集说明书(申报稿)公告于4 月26 日发布。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2.546亿元,将主要用于集智智能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1.778 亿元)、电机智能制造生产线扩充项目(0.768 亿元)。生产线扩充项目预计新增2.80 亿元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能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与竞争实力。公司客户结构优化,由家电、电动行业拓展至汽车行业领域,新增万都博泽、江苏超力、厦门建松等优质客户,并与比亚迪公司有直接合作,可有效消化新增产能。 盈利预测暂不考虑可转债发行,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4.81、7.52、15.01 亿元,EPS 分别为1.05、2.37、4.02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55.2、24.4、14.4 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民用及高速动平衡市场规模低于预期;(2)主业营业收入低于预期;(3)自动化生产线业务拓展规模低于预期;(4)谛听科技研发进度不及预期;(5)可转债发行进展不及预期。
金晶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3-04-25 8.26 -- -- 8.53 2.90%
8.61 4.24%
详细
浮法玻璃盈利承压,自有纯碱利润可观公司是玻璃、纯碱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具备规模化经营优势。目前,公司已形成矿山/纯碱--玻璃--玻璃深加工产业链。随光伏玻璃、节能玻璃、深加工产品比重的不断提升,纯碱矿砂产能的自主可控将使得公司的成本优势愈发明显。 地产景气拐点已现,浮法玻璃业绩有望触底回升。受地产周期下行影响,公司 2022年玻璃营收 43.22亿元,同比下降12.2%;毛利率 6.76%,同比下降 34.77pct。随年后复工复产、首套房产贷款利率下行、“保刚需、保交付”以及一系列地产政策密集出台并发挥作用,短期来看,地产成交和竣工面积将迎来修复。房地产相关需求占玻璃总需求的 70%以上,浮法玻璃也存在进一步修复的预期。目前,4.5/5mm 浮法平板玻璃价格已较 22年年末低点上涨约 13.23%。公司浮法玻璃有望受益地产行业转暖与供需格局改善,业绩有望触底回升。 自有纯碱缓解成本压力,利润贡献收益可观。公司自 2007年开始布局上游纯碱业务,子公司山东海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为业务运营主体,年产销量约 135万吨。受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影响,2022年纯碱市场价格整体处于高位,且全年均价创历史新高。在产销平衡的前提下,公司优化客户渠道和结构,努力提高终端客户销量占比,全年终端客户销量提升至近 2/3。2022年,公司纯碱营收 41.6亿元,同比增长33.4%;毛利率 20.88%,同比增加 2.6pct。纯碱业务占公司全年营收/毛利润的 55.8%/69.8%,为公司提供了丰厚的利润。公司的自有纯碱业务将有效对冲上游价格波动,降低玻璃产品生产成本,平滑公司业绩。 Low-E 节能玻璃顺应下游需求,公司产能持续扩张 Low-E 节能玻璃顺应下游需求,打开市场空间。我国房地产相关需求占玻璃总需求的 75%左右,目前玻璃需求增量主要来源于单位消耗比提升和旧居改造,侧面反映人们对降低能耗、生活品质和美观要求的提升。而公司着重布局的节能Low-E 节能玻璃顺应了该趋势,Low-E 节能玻璃不仅降低了室 内热量损失,响应国家“双碳”号召,而且拥有蓝、绿、灰基本色调和玫瑰金、银色等特殊颜色,丰富建筑和汽车的色彩。因此,Low-E 节能玻璃正逐步提高其在建筑玻璃中的渗透率,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根据 Reports&Data 预测,2030年全球 Low-E 玻璃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213.1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 6.1%。 公司积极布局 Low-E 节能玻璃,产能持续扩张。在 2010年公司通过收购金晶节能深加工生产线进军节能玻璃业务,涵盖Low-E 节能玻璃、中空玻璃等产品。在 2014年,公司设立山东金晶匹兹堡汽车玻璃有限公司,其产能 200万套汽车玻璃的产线于 2016年投产。截止 2022年底,公司 Low-E 节能玻璃年产能已达 2000万平米,运营主体为金晶科技本部、滕州金晶等。 超白浮法玻璃技术经验丰富,超白压延玻璃打入隆基供应链公司超白浮法玻璃技术经验丰富,行业内市占率领先。2003年,公司通过与美国 PPG 公司签订《技术引进协议》引入超白玻璃生产技术。在 2005年我国首条超白浮法玻璃产线由公司推出并正式投产,产能为 600t/d,目前拥有超白浮法玻璃总产能为 2600t/d,市占率达到 21%,并承接了北京银泰中心、国贸三期、鸟巢、水立方等高端建筑项目。 公司超白压延玻璃产能逐渐释放,打入隆基供应链。公司目前 600t/d 的超白压延玻璃于宁夏基地投产,于 2021年 2月与隆基签订重大产业配套协议公告。同时,公司拟于宁夏基地扩建 2*1200t/d 产能的生产线,于马来西亚基地建造1000t/d 产能的产线。依托于接近砂源的原材料成本优势以及靠近客户生产基地的运输成本优势,公司的产品受到下游青睐。 TCO 玻璃成长提速,技术实力筑坚硬壁垒TCO 玻璃,即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通过在平板玻璃表面均匀镀层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进行制备。TCO 玻璃由于具有 可 见 光 透 过 率 高 ( Tavg>80% ) , 导 电 性 好 ( R<10-3Ω·cm),化学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显示器、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领域。 TCO 玻璃制备技术壁垒较高,行业内仅日本旭硝子等少数企业可实现 TCO 玻璃量产。公司于 2021年完成超白 TCO 镀膜玻 璃基片的研发,在高透过率基片上相继开发成功 3.2mm 和2.65mm TCO 玻璃产品。2022年 5月,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TCO 玻璃产线投产,该产线为国内第一条 TCO 玻璃产线。 2022年 9月,公司发布公告投资 4.5亿元将原浮法玻璃产线滕州二线技改为 600T/D TCO 玻璃产线,建设周期约 8个月。公司独立研发镀膜设备,其中零部件采用外购形式,使用在线法 FTO 镀膜工艺进行 TCO 镀膜。 产品质量优异,已向国内外头部太阳能电池企业供货。TCO玻璃产品主要应用于碲化镉、钙钛矿等新兴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公司 TCO 玻璃产品已向国际薄膜电池龙头企业 FirstSolar 进行供货,2022年,First Solar 产能为 9.8GW,根据公司管理层规划,2026年 First Solar 产能将达到 21.4GW,未来五年 CAGR 将达 21.6%。 2022年 10月,公司与钙钛矿电池领先企业纤纳光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纤纳光电未来每增加 1GW 的钙钛矿电池产能规划,公司需配套不低于 500万平方米/年的 TCO 玻璃产能。 2022年年初,纤纳光电投资建设的 100MW 钙矿规模化产线建成投产,目前纤纳光电正在规划 GW 级生产线建设,有望2023年投产。 我们认为随着下游太阳能电池企业的不断扩产,对 TCO 玻璃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公司的 TCO 玻璃出货量有望高速增长。公司的 TCO 玻璃业务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由于TCO 玻璃技术的高壁垒性,我们认为短期行业内将较难出现大量竞争对手涌入,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增长。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89.44、109. 11、128.4亿元,EPS 分别为 0.55、0.77、0.96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4.62、10.44、8.38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 (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3)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箭牌家居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4-18 19.29 -- -- 20.88 7.08%
20.66 7.10%
详细
箭牌家居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公司2022 年营业收入75.13 亿元,同比下降10.27%,归母净利润为5.93 亿元,同比上升2.77%,扣非净利润为5.41 亿元,同比上升1.50 %。 投资要点营收端不及预期,利润端表现平稳2022 年全年营业收入75.13 亿元,同比-10.27%,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5.93/5.41 亿元,同比+2.77%/+1.50%。全年毛利率/ 销售净利率为+32.85%/+7.88% , 同比变动2.79pct/1pct , 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超过蒙娜丽莎(23.65%/-5.57%)、惠达卫浴(24.48%/3.46%)等同业公司。全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为4.01 亿元, 同比下降55.74%,主要原因:2022 年为帮助供应商度过疫情困难,公司的商业票据付款期限缩短且市场费用兑现增加。 Q4 单季度公司营收为22.74 亿元, 同比-18.5% , 环比+14.64%;毛利率30.18%,环比下降2.35pct,主要原因:为对冲疫情导致的收入端下降压力,公司采取促销政策;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1.7/1.51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2.81%,环比-7.61%;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额为5.64 亿元,同比-32.21%,环比+18.74%。公司Q4 单季度业绩低于预期。 主要原因:1)2022 年下游房地产行业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中长期住房需求减弱;2)公司线下渠道缺乏下沉力度;3)受第四季度疫情放开冲击,线下消费复苏受阻。 行业层面,随着保交楼政策带来的竣工侧修复以及二手房交易的回暖,行业边际向好的预期较强。渠道布局上,2022 年公司经销渠道终端门店网点合计 13,378 家(增加的网点类型主要为家装店及乡镇店),预计2023 年公司将并继续布局下沉渠道,新增500-1000 家专卖店、2000 家乡镇五金社区网点。此外,短期疫情冲击已在2023 年完全修复。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摆脱22 年的发展桎梏,前景仍保持乐观。 智慧家居为核心,产能扩张助力行业集中度提升产品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智能化,定制化进行产品布局和升级。2022 年,公司智能产品收入18.88 亿元,占营收 25.12%,同比增加 1.84%,毛利率 36.77%,其中智能坐便器收入 13.89 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18.49%,同比增加 1.73%,毛利率为 36.47%。(智能坐便器22 年主流价格延续小幅下降,公司将通过高端产品、降本增效等方式保持利润稳定。) 2022 年研发投入3.4 亿元,同比增加18.4%,并在同年10 月完成IPO,募资11.56 亿元,其中5.5 亿元将用于智能家居相关项目,有望在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产能的同时,通过研发成果转化,植入各类传感器、AI 算法、5G/NBIOT 网络传输等,实现卫浴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实现卫浴空间乃至全屋空间的智能化。长期来看,智能坐便器、恒温花洒、智能浴室柜等智能产品销量提升空间极大,且毛利率相对较高,公司有望持续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形成经营发展的良性正反馈效应。 产能方面,公司产能稳定,规模优势将显。目前拥有8 个生产基地和2 个在建生产基地,卫生陶瓷、定制橱衣柜产品全部自产,浴室柜和浴缸产品外协率亦低。2022 年卫生陶瓷、龙头五金、浴室家具产量分别为 821.94、1477.39、159.25万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4.04%/83.38%/85.41%。预计2023年整体供应链自制比例有望提升至70%以上(2022 年为50%-60%),除集热器和芯片等零部件以外逐步实现全面自制,待公司未来突破现有产能瓶颈并提高自产率时,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势。 我们预计随经济回暖,卫浴陶瓷等产品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公司前瞻布局高品质和智能化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渠道,有望进一步夯实市场地位,提升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4、8.59、10.29 亿元,EPS 分别为0.73、0.89、1.07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27.2、22.3、18.6 倍。我们根据公司年报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表现进行修正,考虑到公司是家居领域的龙头,特别是智能家居的布局,我们仍然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地产市场波动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东方雨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4-18 33.37 -- -- 33.25 -0.36%
33.25 -0.36%
详细
东方雨虹发布 2022年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 312.14亿元,同比下降 2.26%;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21.20/18.03亿元,同比减少 49.57%/53.37%。 投资要点 营收暂时承压,民建集团发展迅猛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2.14亿元,同比下降 2.26%。 分产品来看,公司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工程施工/其他业务/材 料 销 售 分 别 实 现 营 业 收 入124.77/115.05/44.03/19.71/8.59亿 元 , 同 比 变 化 -20.36%/17.15%/9.30%/41.21%/-16.06%。主营业务收入有所下滑,主要系下游房地产行业需求疲软,抑制了防水卷材业务的营收提升。我们判断 2023年随着社会经济生产的常态化,公司的相关业务收入有望得到快速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 C 端优先战略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民建集团逆势增长,实现营收 6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58%,其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至 19.47%。截至 2022年底,民建集团旗下的经销商数量已突破 4000家,分销网点达到 16万家,分销门头近 4万家,“虹哥汇”会员数量已突破 200万人,扩张态势迅速。 业绩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拖累,费用率总体可控2022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 25.77%/6.79%,同比-4.76/-6.4pcts,主要系 2022年沥青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公司营业成本有所上升。目前沥青价格已见回落,未来原材料成本有望降低。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16.83%,同比增长 2.26pcts,其中销售费用 率 / 管 理 费 用 率 / 研 发 费 用 率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8.51%/5.75%/1.78%/0.79% , 同 比 增 长 1.57pcts/0.6pct/0.03pct /0.0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增幅较大,主要系 C端业务扩张,职工薪酬、广宣费和咨询费等增加所致。 收现比保持在 100%以上,现金流有望改善2022全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5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84.11%;全年收现比为 104.5%,同比减少 6.85pcts。单 2022Q4,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6.17亿元,我们判断主要系经公司加大催收回款力度, 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才得以转正。尽管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幅度较大,但是收现比依旧维持在 100%以上。我们判断随着 2023年市场形势的好转,公司的现金流情况有望得到较好的改善。 盈利预测尽管公司 2022年度业绩承压,然而行业利好频出,基建回暖+新规扩容+建筑节能等都有望率先利好头部企业。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37.40、43.91、46.63亿元,EPS 分别为 1.29、 1.54、 1.62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25.46、21.34、20.30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2)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3)防水行业竞争格局恶化;4)下游需求不及预期;5)投产不及预期;6)新品类不及预期;7)政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等。
安彩高科 基础化工业 2023-04-13 6.79 -- -- 6.84 0.74%
6.84 0.74%
详细
安彩高科发布2022年业绩公告:2022年归母净利润7750.29万元,同比减少63.23%;扣非净利润5082.14万元,同比减少70.69%。 投资要点 业绩因计提减值下滑,玻璃业务承压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归母/扣非41.44/0.78/0.51亿元,同比+23.00%/-63.23%/-70.69%。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亏损主因系贵金属案件导致计提资产减值(-0.29亿元),销售收入增加导致计提信用减值增加(-0.27亿元),投资药用玻璃等项目导致研发费用高增(为0.38亿元,同比+77.33%)。我们判断减值、研发费用增长等因素消化后,2023年公司业绩将修复到正常水平。 2022年,公司:1)光伏玻璃业务营业收入20.10亿元,同比+52.27%,毛利率16.81%,同比-8.58pcts。受市场行情影响,光伏玻璃销售价格下滑,叠加环保趋严、化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石英砂、天然气等原材料、能源成本上涨(2022年高纯石英砂价格每季度环比+15%;天然气价格从年初5072.9元/吨上涨至年末7168.2元/吨),光伏玻璃业务经营利润下降。2)浮法玻璃营业收入4.06亿元,同比+78.85%,毛利率15.58%,同比-22.05pcts。盈利下滑主因亦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原材料采购价格增加(浮法玻璃业务原材料成本同比+95.23%),叠加公司超白浮法玻璃产品价格下降,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经营利润减少。 行业竞争格局严峻,多重措施提高竞争力光伏玻璃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但行业供给增速高于需求增速,行业整体呈现两超多强的形势,竞争格局较为严峻。公司作为国内老牌玻企,已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竞争压力:1)多管齐下,降低原材料等成本。公司持续推进硅基石英砂加工项目建设,于安阳、焦作、许昌三地同步建设产能为75万吨/年的硅基材料项目,预计2023年内可投入使用,后续石英砂成本可下降100-150元/吨,充分保证石英砂供给;同时,公司已成立石英砂工作组,整合矿产资源;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彩燃气经营LNG和CNG业务,公司的天然气自供比例为50%左右,能源成本得到较好控制;于许昌、焦作两地推行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多措并举以降本增效;2)控费成效明显。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同比变动-0.21/-0.11/-0.57pct,三项费用率合计5.73%,同比-0.89pct。虽然费用率的降低未能抵消毛利率下降,但是这反映出公司管理水平提高的良好态势,我们判断2023年公司有望进一步实现规模效应,控制费用率。3)加大研发力度,增强技术储备提高长期竞争力。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研发费用率为0.5亿元/2.12%,同比变化+77.33%/+0.63pct,增长的研发费用主要用于公司投资建设中性硼硅药用玻璃项目、成立河南安彩玻璃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正积极开展与光伏、浮法、中性硼硅药用玻璃及新型玻璃等有关的技术研发,致力于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增量订单叠加新业务,盈利有望修复增量订单可观:1)光伏玻璃业务方面:公司与天津环睿科技有限公司新签30亿元订单,协定2023年至2025年间,计划销售22.5GW±4.5GW的太阳能用超白压花或超白浮法玻璃。 目前光伏玻璃价格已处于历史底部,受益于2023年我国新增装机规模稳定增长,原材料端硅料、硅片价格下降,光伏玻璃业务盈利能力有望企稳回升。2)光热方面,公司2022年斩获100MW订单,但由于规模较小、未实现连续生产,其对业绩的贡献尚不明显,未来随着在建光热项目推进,公司光热订单增长,叠加石英砂等原材料价格得控,浮法业务毛利率或将改善。 新业务贡献高毛利率:2022年公司光伏玻璃总日熔量从900t/d提升至2600t/d,23年有效产能仍有新增,光伏、光热玻璃等传统业务的产能扩张能有望降低单位成本,呈现规模效应下的毛利提升;中性硼硅药用玻璃项目分两期建设,年内可建成产能为5000吨/年的一期项目,参考国内主要药用玻璃上市公司的近五年平均30%的毛利率,我们判断公司新业务毛利率有望显著高于传统业务。规模效应与新业务的开拓有望改善公司业务结构,提升盈利水平。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60.16、76.78、93.45亿元,EPS分别为0.18、0.25、0.3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7.3、26.8、21.3倍,考虑到公司为国内光热玻璃制造的龙头企业,将充分收益于光热电站规模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估值有望迎来提升,因此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2)成本下降幅度不及预期;3)光伏玻璃产能过剩;4)原材料成本继续上行;5)光伏装机量低于预期等。
华建集团 建筑和工程 2023-04-03 5.19 -- -- 9.95 91.35%
11.95 130.25%
详细
华建集团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2年营业收入80.40亿元,同比下降 11.21%;归母净利润 3.85亿元,同增17.62%;扣非归母净利润 2.61亿元,同增 2.29%。 投资要点 业绩稳健增长,利润率稳步提升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0.40亿元,同比下降11.21%;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 3.85/2.61亿元,同增 17.62%/2.29%;实现毛利率/净利率为 23.88%/5.52%,同增 3.45pcts/1.20pcts;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期末现金余额/收现比为 4.62亿元/34.19亿元/94.90%,同比减少3.20亿元/增加 7.49亿元/下降 3.94pcts;资产负债率为68.53%,同比下降 4.62pcts;变动原因如下:1)受国内疫情形势反复等外部环境影响,公司新签合同及收入(尤其是工程总承包板块营收同比下降 28.36%),致使营业收入出现下滑;2)毛利率上升,主要系公司工程承包业务的营业成本下降较多(同比下降 29.49%),导致营业总成本减少,叠加收购下属控股公司景域园林因业绩对赌确认的补偿款较上年同期增加 1,847万元提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所致。3)经营性现金流略有下滑,主要系国内经济下行,公司主业实收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 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88亿元,同增 3.00%;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32/0.75亿元,同增116.14%/118.17%,单季度净利润创上市以来新高;实现毛利率/净利率 24.21%/5.62%,同增 3.79pcts/2.44pcts,经营效率稳步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 12.84亿元,同比增加 1.04亿元,季度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 工程承包业务短暂承压,2023或柳暗花明分业务来看,2022年公司工程设计/工程承包/工程技术管理与勘察/信息化服务及销售 /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01/26.38/7.52/0.32/0.16亿 元 , 同 比 变 化 +1.5%/-28.4%/-5.0%/-0.8%/-0.9%,其中工程承包业务营收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 2022年华东地区曾因疫情出现大范围封锁、疫情反复等客观原因所致,导致该业务板块营收出现较大幅度下滑,预计未来随着疫情消散,相关业务有望得到显著修复。 分地区来看,公司上海/外地/海外项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42.42/37.54/0.29亿元,同比变化-19.1%/+0.2%/-46.1%。 孵化新业务致分红率尚低,开拓建筑信息化领域未来可期2022年度,公司分红 0.19亿元,分红率为 5.04%。分红率尚低,主要系公司仍处于快速扩张期,培育业务开拓新兴市场仍需较大资金投入,为实现稳健发展满足全体股东长远利益,公司须保留一定留存收益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公司旗下子公司华建数创 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9134.2万元,同增 16.6%,2018-2022年五年营业收入 GAGR 达58.8%,近年智慧建筑领域的咨询业务发展迅猛。我们认为未来伴随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公司将受益于华建数创过去数年的技术及数据资源积累,智慧建筑领域的新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98.02、117.73、142.48亿元,EPS 分别为 0.53、0.62、0.72元,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 9.9、8.4、7.3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2)基建投资不及预期; (3)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中国中铁 建筑和工程 2023-04-03 6.89 -- -- 9.48 37.59%
9.60 39.33%
详细
经营性现金流流入超预期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 11515亿元,同比+7.57%,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 312.8/284.2亿元,同比+13.25%/+9.04%,业绩基本符合我们预期。全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为 435.52亿元,同比+233.23%,现金流表现超预期,主要原因是 2022年公司积极利用国家出台的稳增长措施加快回收资金,同时加强现金流管控,且 2021年基建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土地储备增加导致 2021年基数偏小所致。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全年销售净 利 率 / 毛 利 率 为 2.72%/10.01% , 同 比 变 动 0.13pct/-0.2pct,主要原因系原材料价格上涨,房地产毛利率下滑幅度较大及疫情管控等,随着疫情对基本面影响减少,毛利率23年有望回升。 2022年全年公司基建业务、勘察设计业务、工程设备与零部件制造业务、房地产开发以及其他(主要为矿业等)业务营收分别为 9835.3\186.2\258.4\534.6\729.1亿元,分别同比增 长 6.51%\5.75%\8.42%\6.39%\25.38% , 毛 利 率 分 别 为8.42%\28.3%\20.56%\17.07%\17.95%。其中矿业营收为 75亿元,同比增长 25.98%,毛利率为 55.64%,矿业业务营收增速最快且毛利率最高,表现亮眼。 营收长期中高速增长,第二曲线将改善利润结构截至 2022年末,公司新签合同额 30323.9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基建业务新签订单 26659.3亿元,同比增长10.3%,;勘察设计业务新签订单 278.9亿元,同比增长35.7%;机械业务新签合同额 631.9亿元,同比增长 3.1%; 地产新签合同额 751.9亿元,同比增长 29.6%;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额 2001.9亿元,同比增长 15.9%。截至 2022年年末,公司未完合同额 4.93万亿元,同比增长 8.5%,未完合同/2022年收入约 4.3倍,考虑 2022年公司新签订单收入比2.63,我们认为公司营收端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当前增速。 新战略规划助力公司盈利结构性改善。2022年第二曲线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 3,018.92亿元,占整体新签订单比例9.95%,同比增长 81.18%,实现高速增长。第二曲线业务毛利率大于传统主业,随着新领域项目体量增长,对公司利润将起到结构性改善作用,总体毛利率有望提升。 矿业业绩增长 68.65%,ROE 高达 30%2022中铁资源营收 248.91亿元,同比增长 27.92%,归母净利润 50.70亿元,同比增长 68.65%,毛利率为 27.04%,净利率为 20.42%,净资产 169.75亿元,即便按照年底净资产计算,中铁资源 ROE 达到 30%。 截止至 2022年末,公司铜、钼保有储量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拥有的矿山自产铜、钼产能同样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其中钼金属量保有储量约 64万吨,2022年产量为 1.5万吨,同比持平。铜金属储量约 772.17万吨,2022年产量为 30.29万吨,同比增长 25%,随着华刚二期达产,预计接下来两年铜产量总体保持稳定,相对 2022年略有增加。 钼价上涨,有望持续景气。2023年 3月 30日,钼精矿( 40%-50%)报价 2960元 /吨度,较 2022年年初增长27.59%。钼金属下游应用领域广阔,可应用于光伏、风电、核能等众多行业,同时由于其自身资源稀缺性,钼金属价格有望持续景气。 铜价有望维持高位景气。2023年 3月伦敦金属交易所铜现金结算价月均价格为 9037.5美元/吨。2022年全年铜价平均为8759美元/吨,整体处于历史高位震荡区间。未来两年国内下游房地产,家电消费需求有望复苏,同时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乐观预计铜价有望维持高位震荡。 我们认为公司依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可充分受益于部分有色金属行业的景气度上行,有望持续为公司发展提供新动能。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13265、14539、15993亿元,EPS 分别为 1.59、1.80、2.03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4、3.8、3.4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2)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3)部分项目收益率不及预期。
蒙娜丽莎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4-03 18.42 -- -- 20.66 12.16%
20.66 12.16%
详细
蒙娜丽莎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公司2022 年营业收入62.29 亿元,同比-10.85%,归母净利润亏损3.81 亿元,同比-221.13%。扣非净利润亏损4.21 亿元,同比-241.08%。 投资要点营收盈利双双承压,现金流改善明显公司22 年营业收入62.29 亿,同比-10.85%,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亏损为3.81 亿/4.21 亿元, 同比-221.13%/-241.08%;其中22 年Q4 营收/归母净利润为15.3/-0.1 亿元,同比-25.5%/+0.9 亿元。公司营收盈利双双承压,主要原因系:(1)22 年地产行业持续承压,公司主动收缩部分风险较大的地产订单,相应营收减少;(2)公司全年计提5.7 亿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充分释放坏账风险,净利润短期承压;(3)公司原材料及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超过50%,原材料及能源价格高企使得公司毛利率承压。 22 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6.0 亿元,同比+6.9 亿元,现金流改善明显。主要原因系:(1)公司加强地产工程项目风控管理,专人专责加大力度追收风险地产客户货款;(2)公司持续开拓和维护经销业务渠道,优化产品销售结构并加快销售回款;(3)公司加强对成本费用管控,落实降本减费措施。 地产需求有望持续改善,瓷砖行业或触底回升地产边际好转,刺激新房瓷砖需求。(1)2023 年2 月单月竣工面积同比8%,较12 月同比提升23pct。需求侧回暖预期加强,公司B 端业务现金流有望改善;(2)2023 年前2 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3.6%,较2022 年全年收窄20.7 个百分点。考虑到今年居民由于疫后复苏收入预期改善,C 端被压制已久的需求将集中释放,瓷砖作为消费属性较强的竣工端建材子行业有望率先回暖。 全球能源价格回落,原材料价格或见顶。当前国内天然气/氧化钴/ 氧化锌/氧化铝等原材料价格较2022 年高位下降42.18%/60%/19.25%/31.5%,天然气价格持续回落,上游釉料生产成本降低,瓷砖原材料价格或将降低。同时公司持续落实降本减费措施,23 年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行业加速洗牌,龙头集中度有望提升建陶行业加速洗牌,龙头集中度有望提升。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公布数据:2021、2022 两年间全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减少115 家,生产线淘汰 275 条,淘汰比例近10%,预计2023 年将加速出清。预估至2025 年,TOP10 陶企市场占比将达到25%。 深耕C 端,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龙头α优势明显。2022 年公司C/B 端收入同比+0.96%/-23.18%,经销渠道收入占比同比上升6.77pct。过去几年,公司在经销商开拓和专卖店建设方面都保持较好的增长速度,基本每年新增 300-400 家专卖店,2023 年拟新增约400 家专卖店。同时公司3 月2 日宣布成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合作伙伴,为用户打造全场景家装选材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服务,有望进一步加强零售端竞争力。2023 年 C 端收入有望延续增长,在疫情造成行业大幅出清的背景下,公司抗风险及抗压优势相对明显,通过优化营收结构,α优势愈发稳固,市场份额有望不断获得提升。 盈利预测考虑到竞争加剧可能,我们下调2023-2024 年盈利预测分别为5.68、6.7 亿元,新增2025 年盈利预测为7.75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37、1.61、1.87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3.4、11.3、9.8 倍,考虑到公司当期估值较低,因此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地产行业修复不及预期;(2)原料能源价格超预期上涨;(3)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
浦东建设 建筑和工程 2023-03-31 6.86 -- -- 6.99 1.90%
7.05 2.77%
详细
浦东建设发布 2022年年度公告:2022年度,公司完成合并营业收入为 140.84亿元,同比增长 23.60%;实现利润总额5.95亿元,同比增加 6.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68亿元,同比增加 6.11%。 投资要点 业绩增长稳健,现金流量充沛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现金流量充沛。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140.84亿元,同比增长 23.60%,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5.68/4.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6.11%/-0.2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 24.52亿元,同比增长 171.76%。 货币资金 53.70亿元,同比增长 84.92%,货币资金占总市值比率达 77.83%;流动资产共计 198.15亿,同比增长 28.2%。 公司营收与净利增长不同步系疫情导致劳务成本增加、邹平路 TOP 芯联项目、合并浦东设计院导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加以及研发费用增加。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4.96亿元,同比增长 28.71%,主要系下属子公司对绿色施工技术研究、大管径长距离曲线顶管研究、城市高架道路快速化施工研究及高性能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研究投入加大。 分业务来看,公司以建筑工程为绝对核心,同时多元化发展沥青砼及相关产品销售、环保业务与设计勘察咨询业务。 2022年 , 公 司 主 营 业 务 营 收 137.22亿 元 , 同 比 增 长22.11%,毛利率为 7.18%;其他业务营收 3.05亿元,同比增长 162% , 毛 利 率 为 22.68% 。 施 工 工 程 项 目 营 收 占 比97.43%,为公司业务的绝对核心,营收稳定增长;设计勘察咨询业务作为合并浦东设计院后的新增业务,毛利率相对较高。 公司 22年整体盈利能力稳中有进,现金回款能力较强。公司2020年/2021年/2022年 ROE 分别为 7.08%/8.08%/8.11%,主要系施工工程项目实现的工作量多于上年同期,新增合并浦东设计院以及本期金融资产持有收益增加;收现比分别为88.06%/91.77%/104.78%,反映出公司不仅当期收入的现金收款比例较高,且往年应收账款也逐步收回。优秀的现金流能够支撑公司承揽更多业务,助力公司业绩稳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营收增长不同步将随疫情好转、研发成果显现得到改善;充沛的现金流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 基建行业贝塔向好,浦东“排头兵”充分受益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