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航
|
航空运输行业
|
2017-06-22
|
9.60
|
--
|
--
|
10.10
|
5.21% |
|
10.10
|
5.21% |
|
详细
一季度国际航线加大运力投入,收益显著回温。 国际航线或回暖。2017一季度ASK国际航线投放的同比增量高于国内航线10个百分点,重点投放欧美澳三地。一季度国际航线各项指标同比回升,虽然未来国际形势难以预测,但未来国际航线业绩增长仍然值得期待。 2016国内航线提价受益逾10亿,2017受益可期。 客户基础和枢纽网络战略使国航受益于提价趋势。2016年两舱旅客收益占比达历史最高水平17%,同时国航作为国内公商务客源最多的航空公司,充分收益于航价改革。2017进一步推行市场调节价,国航受益可期。 国企混改激发活力,货运板块或迎来发展机会。 从已有的航空板块改革情况分析,国航混改可能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进行货运板块改革。国航货运板块经营状况一般,因此对货运板块进行改革为大概率事件,后续存在在货运板块与快递公司或电商合作,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可能性,借此国航可提高运力利用效率,提振货运板块盈利能力。 油价汇率票价三重利好,助推业绩走高。 油价仍处低位,若维持价格现状,油价压力将逐季递减;人民币贬值幅度同比降低,公司调低美元负债敞口,2017汇率压力降低;PMI走高,公商务出行需求回升,期待业绩提振。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17~19的归母净利分别为90.45、118.22与138.45亿元,对应EPS为0.62、0.81和0.95。考虑到公司的行业地位和资源优势,给予2017年17~20倍PE,对应估值10.54~12.4元。 风险。 国企改革不及预期,航空油价大幅上涨,汇率大幅波动,国际政治局面不稳定。
|
|
|
厚普股份
|
机械行业
|
2017-06-14
|
15.12
|
--
|
--
|
16.19
|
7.08% |
|
18.02
|
19.18% |
|
详细
一、事件概述 公司2017年6月8日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四川宏达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收到了1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程设计”及“系统相关设备及成套”的《中标通知书》,本次中标总额为人民币6000万元。 二、分析与判断 全产业链布局成效显著,多元化增厚公司业绩 上市以来,公司先后收购科瑞尔、宏达和重庆欣雨,完善了天然气产业链的多元化布局,由单一设备提供商向清洁能源装备综合服务商转变。四川宏达之前已拿下3.08亿油气工程总承包项目订单,此次中标6000万光伏发电项目增加了公司工程业务利润增长点,全产业链布局成效显著。 当前油气价差下,天然气车辆经济性已非常明显 柴油与LNG价格之间的价差由2016年11月底的3145元/吨扩大到目前的接近4000元/吨,目前天然气经济性已非常明显。油气价差持续扩大叠加限超新规,天然气货车产量2017年前4个月天然气货车产量21767辆,同比增长570.58%,延续高增长态势,且天然气货车产量同比数据处于历史高位。下游需求持续改善将在未来两年LNG加气站投建数量体现。公司高新西区新基地投产后,LNG/CNG产能将扩张近两倍,产能充足。 船舶LNG市场广阔,爆发点临近 DNVGL预测LNG是在可预见时期能够满足全球航运需求的唯一清洁燃料。16年10月,国际海事局低硫新标准的出台,将加速船舶LNG由局部向全球扩散的趋势。目前我国在运营的LNG动力船超过60艘,根据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院预测,2017~2020年我国将累计新建内河船舶约1.2~1.4万艘,若其中70%采用LNG作为燃料,将有大约1万艘新建LNG动力船舶。公司作为国内船舶LNG布局最为完善的公司之一,将优先受益,船舶LNG空间巨大。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17-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亿、2.77亿、3.63亿,EPS分别为0.53、0.75、0.98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政策对行业产生挤出效应;油价超跌及船舶LNG推广不及预期。
|
|
|
精锻科技
|
机械行业
|
2017-06-09
|
15.25
|
--
|
--
|
17.46
|
14.49% |
|
17.78
|
16.59% |
|
详细
一、事件概述 最近我们对精锻科技进行了调研,与公司交流了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公司业绩等情况。 二、分析与判断 公司是精锻齿轮行业龙头,直接或间接配套全球主流汽车。 公司已连续多年在国内乘用车精锻齿轮行业产销量排名第一,已为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日产等终端客户全球配套,同时也进入了GKN、MAGNA、AAM、DANA、JOHNDEERE、博格华纳、舍弗勒等全球知名客户的配套体系,2016年对外资品牌车型配套齿轮的销售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83.68%。由于产品验证周期长、成本高,客户的忠诚度相对很高,优秀的客户群体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星半轴齿轮业务稳步增长,结合齿、电动差速器等业务也逐步量产。 2016年行星半轴齿轮类产品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8.75%;其他产品(含结合齿)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21.25%。目前客户稳定,订单充足,2017年公司经营计划目标是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增速不低于20%。 结合齿等业务会受益于自动变速箱渗透率的提高,以及外资品牌的国产化进程。目前已有大众DCT订单,会随着大众DCT产能释放而增长,并且大众DCT项目的示范效应预计也会促进新客户的开拓。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公司电动差速器产品通过GKN向美国等地区出口,2016年实现1.46亿元销售收入,未来会进一步放量。 收购宁波诺依克,进军VVT,未来进口替代的潜力大。 收购宁波诺依克电子有限公司100%股权,进军VVT领域,VVT对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性、环保性都有很大影响,是乘用车发动机主流技术之一。2015-2017年业绩承诺,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380万、1100万、1800万元。2016年实际完成1443.86万元,超业绩承诺值。 天津工厂投产、并购东风精工,扩大产能,满足订单需求。 产能是公司发展比较大的限制,2017年一季度订单完成率不足70%,公司通过新建和并购来解决产能问题。新建的天津太平洋传动科技有限公司预计在2018年上半年正式投产。2017年3月与东风实业签订框架协议,扩大产能、拓展新的客户。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精锻齿轮行业龙头,公司客户优质,减速器业务稳步,结合齿、电动减速器、VVT等业务逐步放量。2017-2019年EPS预测为0.60、0.78、1.03元,对应PE为24、19、14倍,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行业增速放缓对减速齿轮的影响;结合齿、VVT等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
|
|
|
杰克股份
|
机械行业
|
2017-06-09
|
37.32
|
--
|
--
|
40.15
|
6.67% |
|
42.97
|
15.14% |
|
详细
核心逻辑。 公司为国内工业缝纫机龙头,有望持续受益于供需结构改善。随着行业去产能和公司募投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是为数不多的成功走出去的工业缝纫机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国内裁床市场空间广阔,高毛利率的裁床业务有望为公司提供较大业绩弹性。公司拟推进6.6亿元员工持股计划,有望为公司未来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完全竞争行业中的优质标的,有望显著受益于工业缝纫机市场格局改善。 在纺织机械行业近年来增长显著放缓的情况下,公司依然保持稳健增长,2011年-2016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25.94%,显著高于行业水平。2014年我国缝制机械共计生产1214万台,约占全球产量的75%。但行业大而不强,竞争较为激烈。我们认为,随着近年国内纺织机械需求增长乏力,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缝制机械行业供给侧改革有望持续推进,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和多数小微企业、家庭作坊式工厂有望市场化出清。以杰克股份为代表的研发实力、成本控制能力较强、国内外销售渠道广阔的龙头公司有望显著受益,市场占有率提升空间较大。 纺织服装企业全球格局重塑,看好公司海外业务拓展。 随着我国各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提升,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外迁至东南亚、拉美等地。尽管纺织机械需求地理格局重塑,但只有具备海外资源整合能力的公司才有可能成功走出去。公司2009年收购德国奔马,截止2016年末在海外拥有遍及70多个国家的248家经销商。公司2016年海外收入11.37亿元,同比增长29.50%,总收入占比达到61.24%,为全行业最高。我们看好公司海外市场拓展,未来有望对标日本重机和兄弟公司。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顺利推进,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提高伺服电机自给率,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加快裁床国产化进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不考虑未来并购因素,预计公司2017至2019年EPS为1.47元、1.76元、2.16元,对应PE分别为24.5倍、20.4倍、16.6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
|
|
杰克股份
|
机械行业
|
2017-06-08
|
37.18
|
--
|
--
|
39.82
|
6.19% |
|
42.97
|
15.57% |
|
详细
一、事件概述 公司召开2017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的议案》。 二、分析与判断 员工持股计划规模可观,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公司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拟筹集资金额不超过33,000万元,拟认购的信托计划拟筹集资金合计不超过66,000万元。其中,劣后级份额不超过33,000万份,其余为优先级份额,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筹集的资金全额用于认购劣后级份额。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阮积祥、胡彩芳、阮积明、阮福德共同为信托计划优先级份额的权益承担差额补足义务。以公司股票2017年5月16日的收盘价34.89元/股测算,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标的股票数量约为1,892万股,涉及的股票数量约占公司现有股本总额的9.15%。我们认为,公司如此大力度推进员工持股计划,有望激发管理层和员工积极性,提高管理和经营效率,行业竞争力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有望保持管理团队及核心团队稳定,保持公司持久竞争力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拟参与人数不超过650人,其中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8人,分别为赵新庆(董事长)、郭卫星(总经理)、阮林兵(副总经理)、黄展洲(副总经理)、谢云娇(董秘)、车建波(监事会主席)、阮美玲(监事)、王吉明(监事)。公司董监高参与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出资金额上限为5300万,占员工持股总份额的16%。其余不超过642名员工出资金额上限为2.77亿元,占员工持股总份额的84%。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推行,有望保持公司管理层和核心团队人员稳定,激发动力,为公司成长为工业缝纫机和裁床领域龙头企业提供持久竞争力。 供需格局持续改善,产能扩张助力公司市占率提升 从供给层面来看,随着近年来缝制机械行业竞争加剧,缺乏成本控制能力、研发实力和渠道建设不足的企业近期有望迎来市场化出清。杰克股份作为缝制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从需求来看,截止2017年4月,国内纺织服装、服饰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10.90%,2017年3月、4月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0%和6.30%,行业需求复苏迹象明显。公司募投项目推进顺利,公司将借助年产100万台智能节能工业缝纫机项目、年产2万台特种工业缝纫机技改项目、年产45万台永磁伺服电机技改项目和年产300台自动裁床技改项目,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提高伺服电机自给率,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加快裁床国产化进程。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不考虑未来并购因素,预计公司2017至2019年EPS为1.47元、1.76元、2.16元,对应PE分别为24.9倍、20.8倍、16.9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1、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2、人民币及主要出口市场汇率大幅波动;3、行业供给侧改革不及预期。
|
|
|
厚普股份
|
机械行业
|
2017-05-25
|
14.32
|
--
|
--
|
16.19
|
13.06% |
|
16.19
|
13.06% |
|
详细
核心逻辑:减持结束,LNG重卡复苏,船舶LNG空间巨大,多元化增厚业绩 前期小非减持结束,公司受益油气价差扩大和LNG重卡复苏,未来两年LNG/CNG加注站设备大概率迎来回暖,叠加公司新产能投产和全产业链布局,业绩将进一步增长。 油气价差不断扩大,带动LNG重卡增速持续超预期 柴油与LNG价格之间的价差由2016年11月底的3145元/吨扩大到目前的3969.6元/吨,目前天然气经济性已非常明显。油气价差持续扩大叠加限超新规,天然气货车产量16年Q3产量4322辆,同比增长64.40%,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下滑,Q4产量9619辆,同比增长306.55%;2017年前4个月天然气货车产量21767辆,同比增长570.58%,延续高增长态势,且天然气货车产量同比数据处于历史高位。下游需求持续改善将在未来两年LNG加气站投建数量体现。公司高新西区新基地投产后,LNG/CNG产能将扩张近两倍,产能充足。 船舶LNG市场广阔,爆发点临近 DNVGL预测LNG是在可预见时期能够满足全球航运需求的唯一清洁燃料。16年月,国际海事局低硫新标准的出台,将加速船舶LNG由局部向全球扩散的趋势。目前我国在运营的LNG动力船超过60艘,根据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院预测,~2020年我国将累计新建内河船舶约1.2~1.4万艘,若其中70%采用LNG作为燃料,将有大约1万艘新建LNG动力船舶。公司作为国内船舶LNG布局最为完善的公司之一,将优先受益,船舶LNG空间巨大。 转型成效显著,多元化增厚公司业绩 上市以来,公司先后收购科瑞尔、宏达和重庆欣雨,完善了天然气产业链的多元化布局,由单一设备提供商向清洁能源装备综合服务商转变。宏达先后拿下3.08亿油气工程总承包项目订单,增加了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转型成效显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17-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亿、2.77亿、3.63亿,EPS分别为33、1.86、2.45元,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政策对行业产生挤出效应;油价超跌及船舶LNG推广不及预期。
|
|
|
杰克股份
|
机械行业
|
2017-05-25
|
35.10
|
--
|
--
|
37.99
|
7.32% |
|
41.19
|
17.35% |
|
详细
一、主要逻辑 公司为国内工业缝纫机龙头,近期行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市场竞争格局有望大幅改善。随着行业去产能和公司募投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是为数不多的成功走出去的工业缝纫机企业,海外收入持续稳健增长,有望持续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目前国内裁床渗透率较低,随着纺织企业规模扩大和人力成本上升,国内裁床市场空间广阔,高毛利率的裁床业务有望为公司提供较大业绩弹性。 二、分析与判断 公司业绩稳健高成长,工业缝纫机市场格局有望显著改善 在纺织机械行业近年来增长显著放缓的情况下,公司依然保持稳健增长,2011年-2016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25.94%,显著高于行业水平。2014年我国缝制机械共计生产1214万台,约占全球产量的75%。但行业大而不强,竞争较为激烈。我们认为,随着近年国内纺织机械需求增长乏力,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缝制机械行业供给侧改革有望持续推进,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和多数小微企业、家庭作坊式工厂有望市场化出清。以杰克股份为代表的研发实力、成本控制能力较强、国内外销售渠道广阔的龙头公司有望显著受益,市场占有率提升空间较大。 纺织服装企业全球格局重塑,看好公司海外业务拓展 随着我国各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提升,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外迁至东南亚、拉美等地。尽管纺织机械需求地理格局重塑,但只有具备海外资源整合能力的公司才有可能成功走出去。公司2009年收购德国奔马,截止2016年末在海外拥有遍及70多个国家的248家经销商。公司2016年海外收入11.37亿元,同比增长29.50,总收入占比达到61.24%,为全行业最高。我们看好公司海外市场拓展,未来有望对标日本重机和兄弟公司。 产能扩张助力公司市占率提升 公司募投项目推进顺利,公司将借助年产100万台智能节能工业缝纫机项目、年产2万台特种工业缝纫机技改项目、年产45万台永磁伺服电机技改项目和年产300台自动裁床技改项目,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提高伺服电机自给率,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加快裁床国产化进程。 国内裁床市场空间巨大,普及率有望显著提升 随着人力成本提升和纺织服装企业规模的扩张,裁床成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选择。据统计,使用电脑裁床可使缝制效率提升30%以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但目前我国裁床普及率不到5%,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裁床普及率基本在80%左右。公司通过收购德国奔马介入裁床业务,并通过拓卡奔马逐步实现裁床国产化。公司裁床毛利率达到43.27%,远高于工业缝纫机28.40%的水平。2012年至2016年裁床业务收入复合增速达到21.13%。我们看好公司裁床业务发展,随着募投项目的实施和国内裁床渗透率的提升,有望为未来业绩贡献较大向上弹性。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不考虑未来并购因素,预计公司2017至2019年EPS为1.47元、1.76元、2.16元,对应PE分别为23.1倍、19.3倍、15.7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1、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2、人民币及主要出口市场汇率大幅波动;3、行业供给侧改革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