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朱朋

中银国际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1706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3-11-10 78.94 -- -- 83.55 5.84%
83.55 5.84%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 51.1 亿元,同比增长 38.6%;归母净利润 5.9 亿元,同比增长 24.4%。其中 Q3 共实现营业收入 20.1 亿元(+28.0%),归母净利润 2.4 亿元(+21.1%)。 公司市场开拓良好,产品订单及量产项目充沛;智能电控产品销量表现出色,预计后续随着产品持续推出,业绩有望进一步释放。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2.08 元、2.64 元、 3.27 元,维持买入评级,持续推荐。 支撑评级的要点 营收快速增长, 业绩表现出色。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1亿元,同比增长 38.6%; 毛利率 22.3%,同比提升 0.3pct。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30.5%,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45.6%, 我们预计主要是公司营收增长所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 8.1%;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24.8%;四项费用率同比减少 0.3pct。 收入快速增长、毛利率小幅提升及费用率有所下降,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5.9 亿元,同比增长 24.4%。 Q3 公司实现营收 20.1 亿元,同比增长 28.0%; 毛利率同比提升 0.8pct, 我们预计主要是原材料及芯片成本同比下降所致。 归母净利润 2.4 亿元, 同比增长 21.1%。公司各项产品表现出色,订单及定点情况良好,随着产品逐渐上量,收入及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智能电控产品全面布局,发展前景可期。 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公司在汽车机械制动产品、 机械转向产品、电控产品、汽车智能驾驶产品和轻量化零部件领域已取得较为领先的技术优势。 公司在 EMB、 WCBS 2.0 等电子制动产品上持续投入研发,并通过收购万达转向拓宽产品矩阵,持续推进 DP-EPS、 R-EPS、线控转向的研发。 公司 ADAS 产品可以提供三种技术解决方案,高精地图功能技术已经开发完成,主动泊车技术正在开发中。 公司在线控制动、转向等领域全面布局,发展前景可期。 在手订单充沛, 市场开拓进展良好。 2023 年 1-9 月份, 公司智能电控产品增速良好, 销量同比增长 75.5%。公司在研项目总数 385 项,新增定点182 项,新增量产 198 项, 其中公司线控制动系统在研、定点、量产项目分别达 70、 42、 17 项;电子驻车制动(EPB) 在研、定点、量产项目分别达 54、 27、 25 项,且各项目中新能源项目占比均较高。 公司各项业务在手订单及新增定点丰富,预计后续业绩有望稳步增长。 估值 考虑到公司股本变化及下游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部分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影响公司销量, 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08 元、 2.64 元、 3.27 元, 对应 PE 分别为 36.5 倍、 28.7 倍、 23.2 倍, 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1)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2) 汇率波动及原材料上涨压力; 3) 供应链风险。
华阳集团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9 34.05 -- -- 38.80 13.95%
38.80 13.95%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入共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长,同比增长19.7%;;润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23Q3共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26.7%),归母净利润1.2亿元(+11.0%)),预计主要是公司新项目逐渐量产、下游客户销量回暖所致。公司汽车电子产品不断突破,座舱域控、HUD等等多款产品进展良好,新订单持续获取;精密压铸业务前期订单持续放量;公司定向增发完成,产能有望持续扩大,长期发展看好。司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为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9元、1.19元、1.62元元,维持买入评级,持续推荐。 支撑评级的要点营收表现良好,业绩稳步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同比增长19.7%。毛利率22.1%,同比提升0.1pct。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4pct;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0.4pct,我们预计主要是公司营收增长所致;财务费用率同比增长0.1pct,主要由于利息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0.6pct,我们预计主要由于公司新产品持续推进,新承接项目及预研投入增加所致;四项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收入持续增长、毛利率小幅上升,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11.4%)。Q3公司实现营收19.3亿元,同比增长26.7%,我们预计主要是公司新项目逐渐量产及下游客户销量回暖所致。毛利率同比减少0.8pct,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11.0%,我们预计主要是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导致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汽车电子、精密压铸等业务持续放量,营收有望继续增长。 新产品逐渐量产,汽车电子业务不断开拓。公司屏显示类、仪表、座舱域控、HUD、数字声学、无线充电等产品及汽车电子产品压铸件产品销售向好。AR-HUD包括TFT、DLP、LCOS等技术方案,目前公司均有量产或开发中项目;双焦面、斜投影、VPD、光波导等技术方向持续研发,取得技术突破,算法能力不断提升;座舱域控产品覆盖高通、瑞萨、芯驰等多类芯片的解决方案,已全部实现量产;精密压铸业务3500吨位产品新获得多个项目定点。公司产品与技术不断升级与拓展,有望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客户持续开拓,定增推动产能增长。公司HUD产品搭载长城、长安、问界、极氪等多个车型量产,23Q3出货量环比Q2大幅提升;座舱域控制器产品新获得长安、奇瑞、北汽等客户多个定点项目;精密压铸业务新承接比亚迪及博格华纳、博世等多个国际Tier1客户定点。公司根据在手订单和业务需求积极扩产,定增产能扩建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前期开拓的订单持续放量,营收有望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 估值考虑到下游市场竞争加剧对前期收入的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9元、1.19元、1.62元,对应PE分别为38.8倍、28.9倍、21.1倍,但公司产品及客户拓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汇率波动及原材料上涨压力;3)供应链风险。
华阳集团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8-22 54.06 -- -- 55.46 2.59%
55.46 2.59%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21.2%;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8.9%;每股收益0.34元。其中Q2共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17.7%),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14.4%)。 公司订单拓展大幅增长,汽车电子业务新产品加速落地,加上产品加速升级、智能驾驶业务延伸,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长期发展看好。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0元、1.23元、1.72元,维持买入评级。支撑评级的要点Q2收入快速增长,业绩表现稳健。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降6.6%,公司实现收入24.9亿元(+21.27%),其中汽车电子产品收入16.0亿元(+19.1%)、精密压铸业务6.1亿元(+42.1%)、精密电子部件1.6亿元(-4.8%)、LED照明0.6亿元(-24.3%),汽车相关业务增长迅速。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2pct,预计主要受并购江苏中翼90%所影响。销售费用增长9.9%,主要是业务扩张职工薪酬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增长4.7%,主要是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增长25.8%,主要是新项目研发投入增加所致。财务费用下降183.7%,主要是汇兑损益变动影响;四项费用率同比下降0.2pct。收入增长、毛利率及费用率下降,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18.9%)。Q2受多地疫情导致停工停产及缺芯等影响,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小幅下降,公司收入同比逆势增长17.7%;毛利率同比下降1.3pct;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有所下降,但研发费用有所增加,四项费用率下降2.0pct,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14.4%)。后续疫情及芯片短缺缓解,加上政策刺激等,国内外汽车销量快速回暖,利好公司业绩增长。 汽车电子积极布局,产品加速升级。智能化是汽车产业重要发展方向,智能座舱、HUD及液晶仪表等产品迅速渗透。公司拥有丰富的智能座舱产品线和部分智能驾驶产品线,汽车电子业务新产品加速落地。AR-HUD技术路线不断丰富,双焦面AR-HUD产品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获得定点项目,斜投影AR-HUD产品已向市场推广。报告期内新获长城、长安、吉利、广汽、及蔚小理等多家客户定点项目,客户结构持续改善。精密压铸业务高强韧铝合金产品生产、高精密阀体加工、摩擦焊接等技术取得应用性突破。汽车电子产品及精密压铸业务加速迭代,有望推动公司订单及业绩持续增长,长期前景向好。 产能持续高速扩张,智驾技术积极储备。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投资于华阳通用和华阳多媒体的智能汽车电子产品、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产品、智能驾驶平台产能的建设。根据可行性分析报告,汽车电子产品项目达产后分别有望实现内部收益率22.50%、27.05%,投资回收期分别为6.68、6.73;轻量化零部件项目达产后分别有望实现内部收益率17.78%,投资回收期6.83年。智能驾驶平台研发项目主要用于设备投资和研发。公司产能扩张、加强智能驾驶技术积累,有利于获得更多订单,推动业绩持续高增长。 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0元、1.23元、1.72元,公司在汽车电子、精密压铸、智能驾驶等领域前景良好,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疫情反复停产。3)智能化渗透率不及预期。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5-06 15.54 -- -- 18.00 11.25%
18.53 19.24%
详细
公司发布业绩报告,202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 7798.5亿元(+5.1%),归母净利润245.3亿元(+20.1%);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24.7亿元(-3.5%),归母净利润55.2亿元(-19.4%)。受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研发加大等影响,业绩短期承压。公司在智能电动领域大举投入,有望构筑长期竞争优势;新能源及豪华品牌完善布局,海外市场助力长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19元、2.41元和2.66元,调整为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研发投入加大,短期业绩承压。2021年公司共批售汽车546.4万辆(-2.5%),全年市占率20.8%(-1.3pct),下降主要是芯片短缺影响较大,而零售销量共581.1万辆(+5.5%),收入增长5.1%。费用方面,广告宣传费及产品质量保证金增长导致销售费用上升15.5%,管理费用增长10.5%,研发费用增长46.8%,主要是新能源及智能化等投入加大;全年四项费用率上升1.2pct。预计受产品结构改善等影响,全年毛利率提升0.6pct。此外投资收益增加61.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20.7亿元,资产及信用减值减少30.9亿元,综合影响下全年实现扣非净利润185.8亿元(+4.7%)。 21Q4实现销量184.4万辆(-7.2%),收入下降6.7%,毛利率及销售费用大幅下降(预计会计调整集中体现),受研发费用增加、原材料价格补偿及资产减值计提等影响,实现扣非净利润5.6亿元(-78.2%)。22Q1实现销量122.1万辆(+6.8%),收入下降3.5%,毛利率提升0.4pct,期间费用率增加1.0pct,投资收益减少9.9亿元,资产及信用减值增加5.2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49.5亿元(-20.4%)。芯片短缺及疫情等影响销量,原材料涨价等成本上涨,研发投入加大,短期业绩承压;后续芯片、疫情等或逐步缓解,销量及业绩有望回暖。 智能电动领域大举投入,有望构筑长期竞争优势。智能电动汽车是产业发展方向,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206.0亿元(+37.6%),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数字化等领域。此外公司成立创新研究开发总院,统筹规划为技术创新助力。通过研发和投资,公司构筑了三大整车及四大关键系统技术底座,包括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等,这些有望为公司发展带来长期竞争优势。 新能源及豪华品牌完善布局,海外市场助力长期发展。2021年公司新能源销售73.3万辆(+128.9%),其中五菱、上汽乘用车等表现出色。2022年公司加大新能源产品投放,智己、非凡等新车将开启交付,全年规划销量110万辆,有望保持较快增长。近年来国内豪华车销量占比快速提升,公司通过上汽奥迪、凯迪拉克、智己等多点布局,年内均有多款新车开启交付,有望热销并助力业绩增长。2021年公司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 69.7万辆(+78.9%),形成欧洲、澳新、东盟等6个五万辆级区域市场。海外市场将是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助力,未来发展看好。 估值受疫情、原材料涨价等影响,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19元、2.41元和2.66元,调整为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1)销量不及预期;2)原材料短缺及涨价;3)产品大幅降价。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5-02 7.97 -- -- 14.90 42.31%
21.43 168.88%
详细
公司 近日发布业绩报告, 202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 1051.4亿元(+24.3%),归母净利润 35.5亿元(+6.9%)。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45.8亿元(+8.0%),归母净利润 45.4亿元(+431.4%) ,业绩超出预期。 国内乘用车有望迎来持续上行周期,自主头部集中化趋势明显, 公司自主品牌竞争力突出,销量表现优异,后续品牌向上产品提速,发展前景看好。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0.64元、 0.66元和 0.78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经营质量持续改善, 22Q1业绩超出预期。 2021年公司共销售汽车 230.1万辆(+14.8%) ,其中自主(重庆+河北+合肥长安口径)、 福特销量分别增长 22.5%、 20.3%,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6.5%) 。 自主销量提升,全年收入增长 24.3%。 毛利率提升 1.9pct,预计主要是产品结构提升所致。 销售费用增长 36.4%, 主要是广告促销及销售服务费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下降16.1%,主要是工资及福利费用、 油耗负积分费用减少所致; 研发费用增长 21.7%, 主要是工资福利等费用增加; 财务费用下降 271.2%,主要是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四项费用率下降 1.8pct。 此外投资收益减少 21.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 19.9亿元,资产及信用减值减少 5.8亿元, 资产处臵收益增加 6.6亿元, 综合影响下实现归母净利润 35.5亿元(+6.9%) 。 其中 21Q4销售整车 56.8万辆(-10.2%) , 销量下降主要是芯片短缺所致; 收入下降 9.7%, 毛利率下降 1.5pct, 管理费用减少(积分费用降低),四项费用率下降 2.0pct, 投资净收益增加、 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减少, 实现归母净利润 5.6亿元。 22Q1销量 65.1万辆(+1.6%), 收入增长 8.0%,毛利率提升 4.1pct(自主品牌结构改善),期间费用率降低 0.9pct(预计双积分费用减少) ,扣非净利润 22.7亿(+215.2%),加上阿维塔出表收益 21.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45.4亿元(+431.4%),业绩超出预期。 自主销量快速增长, 长安福特业绩改善。 2021年自主品牌延续了前期强势表现, 全年销量达到 127.0万辆(+22.5%) ,其中 CS75Plus、逸动 Plus、Uni-T/K 等车型表现出色。 2022年第二代 CS75Plus 近日升级上市,纯电领域 LUMIN、 C385、阿维塔 11都将于年内上市, UNI 系列电气化产品完善布局,新品上市有望助力销量增长。 此外平台化有助于降低成本及提升毛利率,推动业绩改善。合资品牌方面, 2021年福特销量增长 20.3%,福特探险者、林肯冒险家、航海家等表现良好,全年利润增加近 23亿元。 2022年福特蒙迪欧、锐界、林肯 Z等新车上市,有望取得较好表现,助力业绩提升。 品牌向上产品提速, 发展前景看好。 品牌方面, 公司发布全新数字纯电品牌长安深蓝,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打造高端 SEV 品牌阿维塔,优化UNI、长安乘用车、欧尚及凯程等品牌策略。 产品方面,公司计划 2025年前推出 30余款产品,包括阿维塔 4款、深蓝品牌 5款等。此外公司计划到 2025年实现长安品牌销量 300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达到 35%。公司整体品牌向上发展,产品周期加速,利好未来销量及业绩提升。 估值考虑投资收益等影响,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 0.64元、 0.66元和 0.78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1) 销量低于预期; 2)车市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低于预期; 3)原材料等上涨。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2-04-18 48.63 -- -- 57.11 17.44%
78.88 62.20%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报,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14.6亿元(+76.0%),归母净利润10.2亿元(+61.9%),每股收益0.93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8元(含税)。其中Q4共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66.0%),归母净利润2.6亿元(+9.6%),业绩符合预期。公司积极拓展空气悬架、热管理等新产品,单车价值量预计超过3万元;客户拓展顺利,获得RIVIAN、理想等众多客户订单;此外全球产能快速扩充,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3元、2.15元和2.71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Q4收入高增长,原材料涨价、减值等拖累业绩。在特斯拉等重点客户销量高增长的推动下,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114.6亿元(+76.0%),其中减震器33.5亿元(+30.7%)、内饰件35.8亿元(+60.9%)、底盘系统26.2亿元(+97.2%)、汽车电子1.8亿元(+2.2%)、热管理12.8亿元(新增)。 预计受原材料涨价及产品结构变化影响,全年毛利率下降2.8pct。销售、管理费用均增加26.8%,主要是职工薪酬等费用增加所致,增幅远低于收入表明控费有效;研发费用增长41.6%,主要是投入加大、材料人工等费用增加所致;财务费用下降19.3%,四项费用率同比下降3.0pct。收入高增长、毛利率及费用率下降,资产及信用减值同比增加1.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61.9%)。其中Q4公司收入增长66.0%,毛利率同比提升1.5pct(同期基数较低),销售及管理费用有所下降,研发及财务费用增加,资产及信用减值增加0.5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9.6%),业绩符合预期。 产品价值量不断提升,平台化Tier0.5供应商前景可期。公司践行平台化发展战略,发展了强大的机械、电控、软件及底盘调校能力,在原有减震系统、声学套组外,积极拓展轻量化底盘、热管理、智能驾驶、空气悬架等新产品,契合新能源及智能化汽车产业趋势,单车价值量高达3万元,市场空间大幅拓宽。在客户拓展方面,公司推行Tier0.5业务模式并取得成功,配套特斯拉等销量快速增长,丰田、本田等日系客户进展顺利,此外获得RIVIAN、LUCID、华为、小米、理想等新客户订单。产品及客户不断拓展,发展前景可期。 全球产能快速扩充,助力业绩高增长。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5亿元可转债,投资于年产15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项目和年产33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项目,目前已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根据可行性报告,项目达产后分别有望实现收入10.3亿元及22.8亿元、净利润1.3亿元及2.9亿元。公司在国内已完成湘潭基地、宁波杭州湾新区二期、三期基地和宁波鄞州区生产基地约1500亩土地的建设,海外波兰工厂已经开始量产,墨西哥与美国工厂也在有序推进。公司全球产能扩张,有利于获得更多订单,推动业绩持续高增长。 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3元、2.15元和2.71元,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1)汽车销量下滑;2)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上涨。
银轮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4-15 8.35 -- -- 8.91 6.71%
14.08 68.62%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报,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78.2亿元(+23.6%);归母净利润2.2亿元(-31.5%);每股收益0.28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含税)。其中Q4共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9.3%),实现归母净利润润0.05亿元(-89.1%),受原材料涨价、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影响业绩低于预期。受益于新能源、乘用车、尾气处理等多项业务推动,公司短期业绩有望恢复增长。长期看公司在新能源热管理等领域竞争力突出,全球份额有望持续提升,产品线不断拓展,未来发展看好。近期公司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有望提升核心员工积极性,利好持续发展。我们预计司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3元、0.78元和0.99元,维持买入评级,持续推荐。 支撑评级的要点Q4收入小幅增长,原材料涨价、减值等拖累业绩。尽管有疫情、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影响,2021年公司商用车及非道路业务实现收入50.4亿元(+11.1%),乘用车业务收入22.4亿元(+64.7%),整体收入增长23.6%,表现优于行业。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3.5pct,预计主要是原材料、运费涨价等所致。销售费用增加12.1%,主要是三包、仓储等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增长10.3%,主要是职工薪酬及折旧摊销增加所致。研发费用增长21.2%,主要是投入加大及人工费用增加所致;财务费用下降0.8%,四项费用率同比下降1.5pct。收入增长、毛利率及费用率下降,投资收益同比减少0.7亿,归母净利润下降31.5%。Q4公司收入增长9.3%,毛利率同比下降2.3pct;销售及研发费用大幅增加,管理及财务费用均有所下降,四项费用率下降0.8pct,资产及信用减值共计提0.53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0.44亿,实现归母净利润0.05亿(-89.1%)、扣非净利润0.23亿(+14.7%),业绩低于预期。 新能源收入占比快速提升,多点开花助力业绩增长。2021年公司新获订单有望增加年化收入41.2亿元,其中新能源占比48.7%,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持续高增长,预计公司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将达到25%以上。随着芯片短缺逐步缓解,国内乘用车销量有望回暖,公司有望持续受益。商用车领域,国六实施导致商用车销量短期承压,预计下半年有望回升;公司国六后处理封装等产品价值量大幅提升,加上重卡缓速器等新产品,收入有望逆势增长。公司新能源、乘用车及商用车业务多点开花,重心逐步由收入转向利润,业绩有望恢复增长。 长期看全球份额提升及产品线拓展。从全球产业竞争力来看,国内零部件企业在成本、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竞争力持续提升,有望获取更多订单。近年来欧美竞争对手在热管理、排放处理等领域不断收缩,公司在相关领域持续获取订单,全球份额稳步提升,长期发展看好。此外公司产品线持续拓展,由零部件向热管理系统解决供应商方向发展,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宽,新能源热管理等前景可期。 估值受原材料涨价等影响,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3元、0.78元和0.99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1)汽车销量下滑;2)原材料涨价及产品降价;3)新能源业务不及预期。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2-04-12 57.19 -- -- 63.15 10.42%
91.55 60.08%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报,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1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亿元(+9.3%),每股收益1.24元,拟每10股利派发现金红利1.28元(含税),业绩符合预期。公司线控制动品产品2021年中实现量产,全年获取新项目11个,ADAS产品全年增加加9个新项目,智能化产品进展超预期。此外公司全球产能扩张,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长期发展看好。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77元、2.32元和2.89元,维持买入评级,持续推荐。 支撑评级的要点Q4收入快速增长,业绩短期承压。2021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增长6.5%,公司表现优于行业,实现营收34.9亿元(+14.8%),其中机械制动、电控制动收入分别增长1.1%、65.4%。销量方面,盘式制动器增长6.2%,智能电控产品增长57.2%,轻量化产品下降4.7%,预计受通用缺芯销量下降所致。全年毛利率下降2.2pct,预计受原材料上涨及产品结构变化所致。全年销售费用增长5.0%,主要是工资薪酬及市场开拓费用增长;管理费用增长3.6%,主要是服务费等增加;新项目及研发投入增加,使得研发费用增长36.9%,以及四项费用率同比上升0.8pct。收入增长、毛利率下降及费用率上升,全年归母净利润增长9.3%。其中Q4收入增长14.5%,毛利率下降2.8pct,销售和研发等费用大幅增加,归母净利润下降15.8%。随着芯片供应逐步缓解,2022年国内外汽车销量有望复苏,公司收入及业绩有望延续快速增长。 线控制动订单超预期,ADAS进展顺利。智能化是汽车产业重要发展方向,其中线控制动、ADAS是关键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公司2021年线控制动投产3个车型,是首家量产ONE-BOX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中国品牌企业;全年获取新项目11个,目前累计定点近20个项目,订单获取超预期,客户全面覆盖自主、合资及新势力车企。ADAS领域,公司进展顺利,2021年新增9个新项目,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量产。线控制动及ADAS新产品的价值量较公司原有产品大幅提升,目前客户拓展顺利,项目量产有望助力公司业绩持续提升,长期前景可期。 全球产能扩张,助力业绩高增长。公司发行可转债扩充产能,将逐步完成4万吨铸铁汽车零部件产线、墨西哥项目、线控制动产能的建设,预计2022年将分别新增30万套/年WCBS总成组装生产线、30万套/年ESC620组装生产线、50万套/年EPB卡钳组装生产线等产能。墨西哥年产400万件轻量化零部件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22年底投入使用。 公司全球产能持续扩张,为后续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估值受原材料价格等影响,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77元、2.32元和2.89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新业务不及预期;3)原材料涨价及产品降价。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4-01 28.19 -- -- 28.15 -0.35%
44.52 57.93%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报,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364.0亿元(+3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3亿元(+25.4%);每股收益0.73元。其中21Q4共销售汽车39.7万辆(-7.9%),实现营业收入456.1亿元(+10.8%),归母净利润17.8亿元(-35.8%)。2022年公司新品周期延续,芯片短缺及原材料涨价有望逐步缓解,推动销量及业绩高增长。此外公司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全面布局,长期发展看好。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0元、1.41元和1.86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Q4销量下滑均价大幅提升,业绩短期承压。2022年公司销售汽车128.1万辆(+14.8%),其中新能源、海外市场等表现出色;实现收入1364.0亿元(+32.0%),大幅跑赢行业。预计受会计准则调整、原材料涨价等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1.1pct。费用方面,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分别增长26.5%、58.4%、46.4%,主要是收入增长、股权激励费用、新能源及智能化研发增加所致;财务费用下降212.9%,主要是汇兑收益增加8.6亿元所致;四项费用率9.7%,同比下降0.1pct。收入增加、毛利率及费用率下降,扣非净利润增长9.6%。受芯片短缺等影响,21Q4公司汽车销售39.7万辆(-7.9%),产品结构改善均价达到11.5万元,同比提升19.7%,推动收入增长10.8%,预计会计准则调整、原材料涨价等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3.0pct,股权激励费用、研发项目等增加导致管理、研发费用上升,四项费用率增加0.6pct,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71.9%。 2022年新品周期延续,有望推动销量及业绩高增长。公司规划2021到2023年推出60款新车型,并进入高端电动车及轿车等细分市场,发展前景看好。展望2022年,芯片短缺及原材料涨价有望逐步缓解,公司新品周期延续,哈弗酷狗、欧拉猫系列、WEY 圆梦、坦克500等多款新车上市,新平台下车型综合竞争力突出,单价及毛利率较原有车型大幅提升,有望推动公司销量爆发,以及业绩高速增长。 电动化和智能化大举投入,长期发展看好。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90.7亿元(+76.1%),重点包括电动化、智能化及新项目,取得丰硕成果。电动化方面,公司在纯电动、混动、氢能源等领域全面布局,纯电动欧拉黑猫、好猫等产品持续热销,2021年新能源销售13.9万辆(+137.3%)位列国内第五;混动方面公司摩卡/拿铁/玛奇朵等多款DHT 车型上市有望热销;氢能源方面公司打造“制-储-运-加-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规划2025年实现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智能化方面,公司打造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线控底盘等技术全面快速迭代升级。智能化和电动化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公司全面布局且进展顺利,长期发展看好。 估值考虑芯片及原材料涨价等影响,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0元、1.41元和1.86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1)汽车销量及盈利能力低于预期;2)芯片等零部件供应短缺或涨价。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3-31 225.94 -- -- 249.73 10.53%
357.19 58.09%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报,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 2161.4亿元(+3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5亿元(-28.1%);每股收益 1.06元。其中 21Q4共销售汽车 28.7万辆(+81.9%),实现营业收入 709.5亿元(+37.6%),归母净利润 6.0亿元(-26.6%) ,业绩略低于预期。 公司技术及成本优势显著,新品周期有望助力销量及业绩提升。此外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进展顺利,利好价值重估。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2.93元、 4.22元和 5.65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Q4销量高速增长, 短期业绩承压。 2021年公司汽车销量达到 72.1万辆(+82.8%),大幅跑赢行业,推动收入增长 38.0%。 全年毛利率 13.0%,同比下降 6.4pct,预计主要是产品结构变化及原材料涨价所致。收入大幅提升,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下降 0.4pct、 0.1pct 和 1.1pct,财务费用下降 1.6pct(预计主要是有息负债减少所致),四项费用率下降 3.2pct。 全年归母净利润 30.5亿元(-28.1%) ,下降预计主要是比亚迪电子利润下滑、防疫物资收入减少等所致。 尽管受芯片短缺等影响, Q4公司销量 28.7万辆(+81.9%),其中新能源 26.6万辆(+238.0%),推动收入增长 37.6%; 毛利率和四项费用率分别下降 3.5pct、 1.9pct,扣非归母净利润 3.7亿(-20.1%) , 预计主要是比亚迪电子等利润贡献减少、减值计提所致。 技术及成本优势显著,新品周期助力销量及业绩提升。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耕耘多年,铸就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刀片电池具有安全性好、体积密度高等优点, 2021年全面应用到公司新能源车型,推动销量高增长。 DMi是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具备快、省、静、顺 、绿等多重优势, 亏电油耗低至 3.8L/百公里, 加上 PHEV 技术可享受购臵税减免、新能源汽车牌照等优惠政策, 有望加速对燃油车型的替代。 秦 Plus、 宋 Plus、 唐等 DMI车型上市后产品供不应求,部分车型提车周期高达 4-6个月, 后续产能提升将推动销量增长。公司发布纯电专属平台 E3.0,构建了全新的车身结构、电子电气架构和车用操作系统, 兼具智能、高效、安全等众多优势,海豚、 海狮、海豹等众多车型有望热销。在刀片电池、 DMi、 E3.0等领先技术支持下, 2021年公司新能源车销量达到 56.3万辆,龙头地位稳固。 2022年新品周期延续,电池等零件自供带来较大成本优势,全年销量或将突破 150万辆,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有望带来业绩高增长。 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进展顺利,利好价值重估。 在新能源及智能化趋势下,汽车半导体国内市场空间将快速增长至数百亿元。比亚迪半导体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是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 IGBT 领导厂商,未来前景广阔。 公司2020年启动半导体分拆工作,目前上市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审核通过。此外公司在动力电池(2021年含储能共装机 37.9GWh,同比增长 200.1%)、电机电控等领域技术领先,外部客户开拓顺利,未来成熟后也将分拆上市,利好公司估值提升。 估值考虑销量高增长等影响, 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 预计 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2.93元、 4.22元和 5.65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1)销量不及预期; 2)新能源等毛利率下滑; 3)原材料短缺或涨价。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1-11-04 313.13 -- -- 329.97 5.38%
329.97 5.38%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 1451.9亿元,同比增长38.2%;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28.4%;每股收益0.85元。21Q3国内汽车销量受芯片短缺影响下滑11.8%,公司新能源产品供不应求,推动销量逆势增长86.7%,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27.5%),业绩符合预期。在刀片电池、DMi、E3.0等领先技术支持下,2022年公司新能源销量有望突破120万辆并推动业绩爆发。此外公司半导体等业务分拆上市进展顺利,利好价值重估。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6元、2.89元和3.86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Q3销量高速增长,业绩符合预期。2021年前三季度疫情影响减弱,国内乘用车销量增长11.0%,公司销量达到45.3万辆(+68.3%),大幅跑赢行业,推动收入1451.9亿元(+38.2%)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毛利率13.0%,同比下降7.8pct,预计主要是产品结构变化所致。收入大幅提升,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下降0.4pct、0.3pct 和1.1pct,财务费用下降2.0pct(预计主要是有息借款减少所致),四项费用率下降3.8pct。归母净利润24.4亿元(-28.4%),下降预计主要是比亚迪电子利润率下滑等所致。受芯片短缺影响,Q3国内乘用车销量下降11.8%,公司销量20.6万辆(+86.7%),其中新能源18.3万辆(+264.1%),推动收入逆势增长22.0%;毛利率和四项费用率分别下降9.0pct、3.9pct,扣非归母净利润5.2亿(-67.2%),预计主要是比亚迪电子等利润贡献减少所致。 技术优势逐步兑现,新品周期助力销量及业绩提升。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耕耘多年,铸就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刀片电池具有安全性好、体积密度高等优点,2021年全面应用到公司新能源车型,推动销量高增长。DMi是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具备快、省、静、顺、绿等多重优势,亏电油耗低至3.8L/百公里,加上PHEV 技术可享受购置税减免、新能源汽车牌照等优惠政策,有望加速对燃油车型的替代。秦Plus、宋Plus、唐等 DMI车型陆续上市,产品供不应求,部分车型提车周期高达5-6个月,电池等产能提升将推动销量增长。公司发布纯电专属平台E3.0,构建了全新的车身结构、电子电气架构和车用操作系统,兼具智能、高效、安全等众多优势,后续将发布海狮等众多车型。在刀片电池、DMi、E3.0等领先技术支持下,2021年公司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60万辆,2022年有望突破120万辆,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有望带来业绩爆发。此外公司新能源销量占比较高,未来有望获得可观的积分收入。 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进展顺利,利好价值重估。在新能源及智能化趋势下,汽车半导体国内市场空间将快速增长至数百亿元。比亚迪半导体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是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 领导厂商,未来前景广阔。公司2020年启动半导体分拆工作,目前上市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受理以及港交所批准。此外公司在动力电池(前三季度装机量23.4GWh,同比+230.8%)、电机电控等领域技术领先,外部客户开拓顺利,未来成熟后也将分拆上市,利好公司估值提升。 估值受芯片短缺及材料涨价等影响,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6元、2.89元和3.86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1)销量不及预期; 2)新能源等毛利率下滑;3)原材料短缺或涨价。
福耀玻璃 基础化工业 2021-11-04 50.02 -- -- 51.77 3.50%
51.77 3.50%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24.5%;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50.7%;每股收益1.02元。21Q3芯片短缺加剧,国内外汽车销量下滑,公司利润逆势增长,业绩符合预期。近期芯片缓解乘用车销量已逐步回暖,公司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此外产品结构改善加品类扩张,价值量不断提升,发展前景看好。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6元、1.93元和2.24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Q3利润逆势增长,表现优于行业。2021年前三季度疫情影响减弱,国内乘用车销量增长11.0%;公司实现收入171.5亿元(+24.5%),净利润26.0亿元(+50.7%),预计主要是市场份额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所致。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2.5pct,预计主要是产能利用率提升、产品结构改善、克服原材料涨价等所致;销售费用率增加0.7pct,预计是海运费等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下降0.8pct,预计是修理费等下降所致;研发费用率小幅提升0.1pct,四项费用率下降0.7pct,成本费用管控较好。Q3受芯片短缺影响,国内乘用车销量下降11.8%,加上原材料及运费等上涨,公司克服困难,实现收入56.1亿元(-0.8%),净利润8.3亿元(+8.9%),毛利率保持稳定,表现大幅优于行业。 乘用车销量逐步回暖,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据中汽协数据,受芯片短缺等影响,Q3国内乘用车销量下降11.8%。近期芯片短缺逐步缓解,9月乘用车产销量环比显著改善,加上后续补库等需求,有望推动国内外汽车销量持续回暖。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汽车玻璃行业格局重塑,前三季度公司汽玻收入增速远超行业,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1%,较去年底提升2.8pct。低碳环保等趋势也将推动汽车玻璃行业快速发展。国内外汽车销量回暖,加上公司份额提升,有望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结构改善加品类扩张,价值量不断提升。前三季度公司高附加值产品占比34.7%,同比提升约1.0pct,扣除汇率及海外结构占比等因素影响,ASP提升3.4pct。天幕玻璃在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不断提升,加上Low-E 镀膜调光等功能应用,附加值不断提升,有望推动ASP 持续增长。SAM 饰件业务受芯片短缺销量下滑影响短期业绩承压,但产品优势获得国内外客户认可,全年新订单预计将超过35亿元,后续有望扭亏为盈,发展前景看好。 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6元、1.93元和2.24元,公司产品价值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产品大幅降价;3)原材料等成本上涨。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8-30 18.66 -- -- 21.80 16.83%
23.45 25.67%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总收入3661.0亿元(+29.0%);归母净利润133.1亿元(+58.6%);每股收益1.15元,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上半年销售汽车229.7万辆(+12.1%),其中Q2销售115.5万辆(-15.7%),短期受芯片短缺等影响批发销量承压。国内汽车行业仍有广阔发展空间,芯片短缺缓解后有望迎来持续上行周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持续研发前瞻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有望长期受益。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35元、2.71元和2.95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H1零售表现优于批发,净利润大幅回升。上半年公司共批发销售汽车229.7万辆(+12.1%),除大众下滑7.8%万,通用、自主及五菱分别增长4.6%、24.0%、24.5%,受芯片短缺等影响,批发表现弱于行业。实际零售销量294.5万辆(+29.7%),市占率提升0.2pct。上半年收入增长29.0%,优于销量表现。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增长27.7%、20.1%、32.9%,主要是销量及收入增长、去年同期疫情影响基数较低所致;汇兑收益增加0.8亿带来财务费用下降21.9%。四项费用率下降0.3pct,成本管控得力。预计受销量及结构提升等影响,H1毛利率提升1.2pct。此外投资净收益增加31.3亿,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以及信用减值损失降低,H1净利润大幅增长58.6%。受芯片短缺等影响,Q2批售115.5万辆,(-15.7%),其中大众、通用分别下降28.2%、34.7%。Q2收入小幅下降0.4%,毛利率提升1.9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均有增加,四项费用率上升1.8pct,投资净收益、信用减值损失分别减少13.7亿、6.2亿,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分别增加11.2亿、6.4亿,综合影响下净利润同比降低11.1%,业绩符合预期。 国内库存大幅降低,海外前景可期。国内市场方面,受制于芯片短缺等,公司批发销量短期承压,但零售销量表现良好。公司上半年消化库存64.8万辆,存货减少31.5%,后续随着芯片短缺缓解,公司销量有望快速回升,推动业绩增长。后续上汽SIGMA 平台、智己L7、奥迪A7L、别克全新威朗Pro 等新车型上市,未来发展可期。海外市场方面,上半年出口及海外销售约 26万辆(+95.1%),整车出口继续排名国内行业第一,在欧洲、印度、泰国等市场表现亮眼。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2025年公司目标销售100万辆,未来前景可期。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前瞻布局,利好长期发展。上半年公司新能源销量29.6万辆(+406.6%),表现优于行业,其中上汽乘用车及五菱新能源销量占比均超过20%。上汽大众MEB 车型陆续上市,通用BEV3等项目顺利推进。自主合资齐头并进,新能源发展持续看好。公司对新一代锂电池、固态电池、 IGBT 电驱动模块等关键技术实现前瞻布局,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性能已可比肩全球领先水平;通过建设软件等实现了技术底座的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云管端” 一体化全栈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公司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前瞻布局,核心竞争力持续领先,利好长期发展。 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35元、2.71元和2.95元,目前估值水平较低,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1)销量不及预期;2)原材料短缺及涨价;3)产品大幅降价。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4-26 11.40 -- -- 25.50 57.89%
22.38 96.32%
详细
Q4销量快速增长,积分及减值拖累业绩。2020年公司共销售汽车 200.4万辆(+14.0%),其中自主(重庆+河北+合肥长安口径)、福特、马自达销量分别增长21.2%、37.7%、2.8%,表现均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6.0%)。自主销量提升,全年收入增长 19.8%。销售费用下降 25.7%,主要是运输及物流费用科目调整所致;管理费用增长 88.7%,主要是工资及福利费用、油耗负积分费用(7.4亿)增加所致;研发费用基本持平,财务费用下降10.2%,主要是利息收入增加所致;四项费用率下降 1.4pct。毛利率下降0.4pct,预计主要受运费科目调整等影响。全年扣非净亏损 32.5亿元,同比减少 15.1亿。此外投资收益增加 52.6亿,主要系新能源科技公司混改及出售 CAPSA 股权获得收益,以及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减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11.5亿,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资产(宁德时代股权)公允价值变动所致。非经损益共增加约 44.6亿,全年归母净利润 33.2亿(+225.6%)。 20Q4销售整车 63.3万辆(+18.5%),自主、福特、马自达分别增长 21.7%、56.4%、13.8%;收入增长 12.7%,毛利率提升 0.5pct,销售及研发费用减少,管理费用增加(计提积分费用等),四项费用率上升 1.0pct,投资净收益增加,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其他收益减少、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归母净亏损 1.6亿,受积分及减值等拖累,业绩低于预期。 自主销量快速增长,合资品牌触底回升。2020年自主品牌延续了前期强势表现,全年销量达到 103.7万辆,逆势增长 21.2%,其中 CS75Plus、UNI-T、逸动等车型表现出色。后续 UNI-K 等车型陆续上市,有望助力销量增长。 此外平台化有助于降低成本及提升毛利率,推动业绩改善。合资品牌方面,2020年福特销量增长 37.7%,福特探险者、林肯冒险家等销量表现良好,全年业绩扭亏为盈。林肯航海家等新车陆续上市,本土研发将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利好长期发展。 新能源智能化持续推进,与华为合作前景看好。电动化、智能化是汽车产业未来趋势,十四五公司将进一步推进“香格里拉”计划,基于方舟架构和 CHN 架构打造 EPA0、EPA1和 EPA2三大平台,未来五年将陆续推出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加速推进“北斗天枢”2.0计划,到 2022年率先实现 L4级智能网联汽车上市。此外公司与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有望汇集三方优势,助力公司品牌、销量及业绩提升。 估值考虑原材料涨价等影响,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0.69元、0.90元和1.10元,维持买入评级
精锻科技 机械行业 2021-04-26 11.19 -- -- 11.67 3.37%
14.45 29.13%
详细
20Q4汽车产销回暖,业绩高增长。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 12.0亿元(-2.1%),其中锥齿轮类 6.9亿(-4.6%)、结合齿类 2.0亿(-9.8%),出口销售下降11.7%,但国内收入增长 1.2%,收入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受会计准则调整影响,销售费用下降 75.0%;管理费用增长 6.0%;04专项及天津传动等导致研发费用增长 32.9%,利息支出及汇兑损失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增长 100.8%,四项费用率增加 1.9pct。受会计准则调整及产能利用率较低等影响,全年毛利率下降 3.8pct。收入及毛利率下降、费用率上升,全年净利润下降 10.4%。20Q4国内汽车产销回暖,公司收入增长 14.7%,毛利率受会计准则调整影响下降 5.2pct,销售费用及资产信用减值减少,归母净利润 0.5亿元,大幅增长 595.3%(同期基数较低)。 21Q1收入高增长,业绩持续回暖。新冠疫情影响减弱,21Q1国内乘用车产量增长 75.1%,公司国内收入增长 53%,出口收入增长 9%,实现收入3.3亿元(+37.1%)。会计准则调整导致销售费用下降 14.4%,职工薪酬及无形资产摊销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增长 46.1%,研发费用增长 7.0%,四项费用率下降 3.6pct。预计受会计准则调整影响,毛利率下降 2.1pct。收入增长、费用率下降,21Q1实现归母净利润 0.5亿元,同比增长 70.9%。 国内乘用车销量有望迎来较长上行周期,公司客户优质,业绩增长可期。 募投扩产有望增厚业绩,受益大众 MEB 国产。公司 2020年 11月增发募集资金约 1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关键零部件生产项目、年产 2万套模具及 150万套差速器总成项目,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带来收入 9.3亿、净利润 1.1亿元,有望大幅增厚业绩。公司新能源储备产品包括差速器总成、电机轴、差速器齿轮等,单车价值量较燃油车型有大幅提升,2020年新能源配套收入占比 3.6%,提升空间巨大。公司配套大众 MEB 项目已逐步量产,此外大众、沃尔沃等订单充裕,天津工厂新项目已逐步投产,西南生产基地搬迁后预计 5月批产,公司将持续受益。 估值受芯片及疫情等影响,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51元、0.64元和 0.79元,维持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