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马帅

安信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450518120001,曾就职于广发证券...>>

20日
短线
29.41%
(第66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以岭药业 医药生物 2022-07-14 26.37 32.54 67.30% 26.20 -0.64%
33.08 25.45%
详细
以岭药业是中药创新领军企业。 以岭药业是一家长期专注于专利创新中药开发的中药企业, 在创新络病理论指导下, 公司围绕心脑血管、感冒呼吸、糖尿病、肿瘤、神经、泌尿等疾病领域,成功开发出通心络胶囊、 参松养心胶囊、 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津力达颗粒、八子补肾胶囊、养正消积胶囊等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中药品种。2010-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16.49亿元增长至 101.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93%;归母净利润从3.16亿元增长至13.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4.45%。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于心脑血管和感冒呼吸两大领域, 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核心产品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成为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抗疫明星连花清瘟,后疫情时代品牌价值凸显。 连花清瘟诞生于“非典”时期, 历经多次疫情考验, 循证医学证据完整,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在多次呼吸疫病防控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连花清瘟再次出击, 2020年 4月获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轻症、普通型” 适应症, 入选“三方三药”,连续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指南》第 3版-第 9版, 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 40.60亿元。 我们认为,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局势仍然非常严峻,连花清瘟作为我国完全自主可控的抗新冠药物,针对新冠病毒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丰富, 在各地疫情反复的态势下, 连花清瘟有望持续助力抗击新冠疫情。 与此同时,连花清瘟已经快速成长为感冒发热类一线用药, 在后疫情时代,有望凭借品牌价值持续放量,成为流感常备用药。 循证医学叠加临床指南,一线品种稳健增长,二线品种放量可期。 对于已经上市的品种, 公司高度重视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和临床指南的纳入。一线品种方面,公司在心脑血管领域拥有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 芪苈强心胶囊“三驾马车”,治疗范围涵盖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适应症,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丰富,三款独家品种均被纳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国家卫健委等部门颁布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临床应用广泛, 2021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 45.34亿元。二线品种方面,公司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用于 2型糖尿病疗效明确,存在较大的放量增长潜力;养正消积胶囊和夏荔芪胶囊 2020年以来开始被频繁纳入多个诊疗指南,未来放量可期; 益肾养心安神片和解郁除烦胶囊为 2021年新增获批上市品种, 考虑到新药上市首年即可参加国家医保谈判,如果可以快速纳入医保目录, 未来增长潜力可期。 研发能力建立成长性,销售能力保证商业化。 (1)从研发角度来看,国家对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支持不断, 既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也有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 中药新药审批速度加快, 公司作为具备长期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明显受益。公司高度注重研发工作,过去 5年(2017-2021)累计研发投入超过 27亿元, 逐步形成以吴以岭院士为学术带头人、以归国专家、外籍专家、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研发队伍, 截至 2021年底研发人员数量达到 1,989人。 截至 2021年报,公司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有 6项, 形成以“院内制剂—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申报上市”为路径的研发管线梯队建设,新药开发潜力较大,长期成长性突出。 (2)从销售角度来看, 公司始终坚持以学术推广为中心,依托现有产品线,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优化销售管理模式, 销售团队突破万人规模, 具备全市场领先的终端覆盖能力, 截至 2021年报,公司累计覆盖 10万余家医疗终端,累计覆盖 30万余家药店终端。在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也在加快海外销售渠道的建设,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连花清瘟累计在 3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拿到注册批文, 成为公司国际化道路上的重要突破。 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3.57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 3.53%。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15.67亿元、 135.61亿元、 158.8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11亿元、19.12亿元和 22.53亿元,对应的 EPS 分别为 0.96元、 1.14元、 1.35元,对应的市盈率(PE)分别为 28.2倍、 23.7倍、 20.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新冠疫情不确定性风险; 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 医保谈判失败的风险;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九洲药业 医药生物 2022-07-12 55.07 63.53 320.45% 56.02 1.73%
56.02 1.73%
详细
事件:2022年7月11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53亿元-4.81亿元,同比增长65%-70%,业绩持续高增长。 预计2022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70%,业绩持续高增长:2022H1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53亿元-4.81亿元,同比增长65%-70%。得益于CDMO业务持续的强劲增长,2022H1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 项目管线漏斗效应显著且产能快速扩张,CDMO业务有望延续强劲增长:项目管线方面,目前公司的项目已充分覆盖抗肿瘤、抗心衰、抗病毒、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等热门领域。目前公司新业务订单快速增长且商业化阶段项目持续放量,驱动CDMO业务持续强劲增长。 产能储备方面,为了保证CDMO项目的快速交付,公司通过“内部新建+外部并购”的方式强化产能建设。其中,内部新建方面,根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告,瑞博苏州已启动中试车间且2022年开始建设2个商业化车间;瑞博台州预计2023年建成4栋车间且于2024年初投入使用;外部并购方面,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收购了Teva下属的泰华杭州100%股权。当前产能供给充足,有效保证在手订单的及时交付。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9.03亿元、12.01亿元、15.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5%、33.0%、30.2%;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增长不及预期、CDMO/原料药订单价格下降、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美诺华 医药生物 2022-07-07 31.90 46.38 264.91% 33.35 4.55%
33.35 4.55%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22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0亿元-2.00亿元,同比增长54.70%-71.89%;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0亿元-1.90亿元,同比增长73.51%-93.92%,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2022H1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5%-72%,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根据公司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22H1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80亿元-2.00亿元,同比增长54.70%-71.89%;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0亿元-1.90亿元,同比增长73.51%-93.92%。得益于CDMO项目的持续落地、原料药和制剂业务的快速发展、小核酸业务和新冠药物中间体业务的推进顺利,2022H1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默沙东等重大项目持续落地,驱动CDMO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公司CDMO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和国内外著名药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中,公司与默沙东在宠物药、兽药、动物保健等领域达成十年期的CDMO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公司公告,截止到2021年末,默沙东CDMO合作项目的研发第一期9个项目均已开展不同阶段的工作,技术转移逐步完成,有望即将实现商业化。 2022年原料药业务有望逐步迎来边际改善 公司充分践行原料药业务多品类、多市场的发展路线,根据公司公告,截止2021年末,在研原料药品种共计43个,其中14个实现转产,11个品种递交海外市场注册认证,8个品种递交国内CDE登记。核心品种沙坦类原料药的价格于2021H2基本见底,考虑到上游原材料涨价的传导效应,2022年原料药业务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落实“技术转移+自主申报+国内MAH合作”发展战略,制剂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公司积极落实“技术转移+自主申报+国内MAH合作”制剂经营发展策略,制剂业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国内市场方面,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普瑞巴林胶囊中标第四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阿托伐他汀钙片、氯沙坦钾片、赖诺普利片成功集采续标,中标广东13省联合集采、江苏区域/山东区域集采。得益于集采品种的快速放量以及标外市场的快速拓展,2022年制剂业务有望延续过往的高增长态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98亿元、4.67亿元、5.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9.4%、17.3%、27.9%;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
爱美客 机械行业 2022-06-29 594.98 636.66 117.16% 615.00 3.36%
630.00 5.89%
详细
爱美客公司公告:公司已于2022年6月27日向香港联交所重新递交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公司此前曾公告于2021年7月递交了关于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材料,后于2022年年初该版本上市申请材料"失效"。 港股上市释放积极信号,中长期利好公司发展。此前爱美客于去年下半年提交港股申请材料,市场或有担心彼时港股估值环境对于公司股价有稀释摊薄压力。今年以来,港股市场价值板块、成长板块均呈现修复行情,爱美客港股上市环境好于去年。中长期而言,若A+H上市成功,可帮助公司获得更多外源融资,进一步缓解公司融资约束,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能客观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公司的中长期发展。 与上一版招股书相比的更新重点:1)去氧胆酸药物:临床前在研;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已获临床试验批准。此前版本中该两项均为“已完成临床前研究””。2)新增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进入临床试验。此前年报中也披露过该产品用于治疗颏部后缩,“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也应用于公司产品宝尼达。3)公司与韩国HuosBioPharmaCo.,Ltd.签订经销协议:约定爱美客以研发注册方式引进肉毒素产品并在约定经销区域进行进口和经销。5)财务数据及行业数据更新。 疫情防控背景下或短期影响部分地区,疫情好转后环比提升可期。 Q1以来全国疫情反复,部分地区均有不同程度防疫管控措施,客观上确实影响了线下消费场景。我们推测公司在部分疫情封控地区业务在Q2亦受到一定影响,而其他地区产品推广较为顺利且有所增长,预计Q2收入同比持平~10%增长。随着疫情扰动逐渐出清,线下消费场景恢复后需求仍在,小部分疫情地区下游机构在经历4-5月封闭后加大营销力度获取客源,因而进货节奏恢复较快。 全年维度嗨体+濡白天使仍为销售高增。驱动力。嗨体颈纹针已在细分市场中占领消费者心智,预计其他品类将进一步在终端渠道放量,拉动嗨体类产品继续增长;同时今年公司销售团队有所扩充可更好助力濡白天使新品在终端渠道辐射。全年维度而言,我们预计嗨体+濡白天使在深耕已有机构合作+覆盖更多终端渠道背景下有望持续驱动公司增长。监管趋严背景下,水货假货加速出清,亦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具有竞争力的行货正品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买入--AA投资评级。公司积极主动把握市场趋势,持续大力投入研发提升产品力,前瞻性把握先机布局产品线,新品濡白天使在监管趋严背景下有望打开盈利新空间。预计2022-2024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60.7%/50.9%/41.8%,归母净利分别为14.5/22.0/32.0亿,对应增速分别为51.9%/51.1%/45.6%,成长性突出,上调目标价至643.50元。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广不及预期;3)在研产品过审进度不及预期;4)医疗安全事故风险;5)港股上市进程不及预期等
纳微科技 2022-06-27 76.25 87.00 316.87% 84.85 11.28%
84.85 11.28%
详细
事件: 2022年 6月 23日, 纳微科技上市一周年,公司举办微球创投基金成立暨校企共建培训基地签约仪式。 董事长江必旺博士发表重要讲话,回首公司上市一年以来在产品研发、人才聚集、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果。 坚持底层技术创新,新产品不断上市。 江博士指出:“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底层技术创新, 上市一年以来依然不忘初心,在 Protein A 亲和层析介质、 离子交换层析介质、化学发光用磁珠、 mRNA 疫苗层析介质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以抗体药物分离纯化中使用最多的Protein A 亲和层析介质为例, 传统的亲和层析介质包括两类: 以葡聚糖、琼脂糖为基球的软胶介质, 具有特异性吸附、载量高的优势;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球的硬胶介质,具有均一、机械强度高的优势。 2022年 4月, 纳微科技战略性推出新一代亲和层析介质UniMab? EXE, 采用“刚柔并济”的设计理念, 以刚性单分散多孔PMMA 微球为内核, 同时在 PMMA 微球表面及内部孔洞涂覆柔性葡聚糖涂层, 我们认为,该产品兼具硬胶和软胶的性能优势,是具有颠覆性创新的产品。 筑巢引凤, 强化高端人才引进。 江博士指出:“公司长期重视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引进, 上市后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成功吸引到众多高端人才加盟”。 2022年 4月,公司公告聘请职业经理人牟一萍女士为公司总经理, 牟一萍女士在生命科学领域从业超过二十年,曾在安捷伦科技、 GE 医疗集团等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企业中担任重要高管职位。 我们认为, 牟一萍女士的加入, 将有望引入更加国际化的管理方式, 全面提升公司在销售、市场、应用、 运营等环节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 过去一年以来还有陈武博士、何学梅博士、李国荣博士、周新博士等留美顶尖专家加入公司。 加强战略合作, 协同并进走向新世界。 江博士指出:“公司上市以来加强与多方资源的战略合作,取得众多新的突破”。 (1)公司联合苏州市天使母基金、园丰资本、纳米科技公司、德美化工、天汇资本等发起苏州天汇微球基金,重点投资于纳米微球的上下游关键技术和项目; (2)公司与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慧湖药学院合作共建“分离纯化培训基地”,加强对于分离纯化技术的实操培训; (3)完成多项重要并购,例如收购美国 Rilas 公司 51%的股权,收购英菲尼纳米科技 51.25%的股权, 收购参股子公司赛谱仪器并实现控股等; (4) 公司在浙江省平湖市独山港建设新的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用地面积 60亩;公司与南通市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合作建设和管理“纳米新材料中试产业园”。 我们认为,与各方资源的加速整合,有望助力公司在新领域、新技术、新应用实现重要突破,打造全新的增长点,打开成长天花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48亿、11.72亿、 17.28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9亿、 5.09亿、 7.50亿,对应的市盈率(PE) 分别 93.1倍、 60.2倍、 40.8倍,给予增持-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进口替代不及预期的风险。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2-06-09 101.49 138.49 232.91% 117.25 15.53%
118.40 16.66%
详细
事件:2022年6月5日公司发布经营状况更新公告,公司在上海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基本恢复正常,预计2022Q2收入仍将实现此前公告的63%-65%增长。 上海地区生产运营逐步恢复正常,2022Q2收入有望同比增长63%-65%:根据最新的公司经营状况更新公告,目前上海地区生产运营已基本恢复正常,且高效执行业务连续性计划,保证订单的顺利交付。根据公司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65%-70%,其中2022Q2收入预计同比增长63%-65%,2022Q2公司业绩有望延续高增长。 强化一体化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公司持续强化其独特的一体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和CTDMO(合同测试、研发和生产)业务模式,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推动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其中,化学业务方面,截止到2022第一季度末,化学业务服务项目所涉及分子数达1808个,同比增长34.93%。2022Q1公司完成了用于原料药生产的常熟工厂的投产,并开始陆续投产用于GMP生产的常州三期工厂,新产能整体投产顺利;测试业务方面,安评业务亚太龙头地位凸显,2022Q1安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SMO业务快速扩张,截止2022Q1,公司SMO团队快速扩张至4600人以上(+26%)且赋能4个创新药获批上市;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方面,截止到2022Q1,公司已为74个项目提供服务,项目漏斗效应逐步显现(临床前/I期临床、II期临床、III期临床项目分别为59个、7个、8个)。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83.34亿元、102.61亿元、137.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5%、23.1%、34.0%;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增长不达预期、订单交付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海外政策变动风险等。
百诚医药 医药生物 2022-06-09 72.04 91.89 33.76% 90.50 25.62%
94.44 31.09%
详细
事件: 2022年 6月 6日公司发布了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 拟以 30.00元/股的价格授予包括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等 197人合计 258.33万股。 股权激励充分绑定核心骨干,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公司发布的《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司拟以 30.00元/股的价格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 258.33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布日公司股本总额的 2.39%。 本次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目标为:以 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 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45.78%、 94.37%、 142.97%。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管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等,本次激励有利于深度绑定公司核心骨干,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受托研发服务订单充足且创新药研发加大投入,看好公司中长期可持续发展仿制药方面, 公司深入布局吸入制剂、透皮制剂、缓控释制剂、细粒剂等高端制剂领域, 截止 2021年底, 公司在手订单达 8.93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 76.88%), 受托研发服务在手订单充足,该业务有望延续高增长。 创新药方面,公司围绕成熟靶点和全新靶点全面布局肿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领域。 2022Q1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263.32%,公司显著加大对创新药的研发投入, 为公司中长期业绩持续增长充分蓄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 1.68亿元、2.72亿元、 4.19亿元(已考虑本次股权激励需摊销的费用),分别同比增长 51.2%、 62.0%、 53.9%;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仿制药 CRO 竞争加剧风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业务增速放缓风险等。
海尔生物 2022-05-26 69.33 78.20 126.93% 79.79 15.09%
80.50 16.11%
详细
短中期弹性:核酸采样舱业务有望贡献业绩增量。为进一步提升核酸采样能力,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市民核酸检测需要,我国多地陆续启动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优化布局工作。后续,随着各地核酸服务圈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预计核酸采样舱的需求将拥抱高景气,有关厂商的产品订单预计也将维持较高水平。目前公司的核酸采样工作站已落地上海、成都、北京、武汉、杭州、太原、西藏等31个省市,200多个城市,3000余家医院、疾控及社区服务中心等机构。2022Q2,由于疫情影响,公司原有业务推广和订单推进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核酸采样舱业务预计能够在对冲疫情负面影响的同时,进一步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因此公司Q2实际业绩有望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另一方面,考虑到Q3国内疫情有望好转,原有业务或将实现恢复性增长,且Q3股权激励费用及子公司投资收益等非业务性因素形成的基数效应将减弱,我们预计公司Q3表观同比增速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长期空间:从生命科学到医疗服务创新,品类持续拓展有望辐射医药全产业链。 (11)生命科学端:公司将打造包括设备、软件、耗材等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从智慧实验室场景向生物制药等工业应用场景延展,通过投资并购整合加速布局,不断满足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等实验室客户的多元需求。2022Q1,公司的生物培养技术再升级,新上市的生化培养箱将培养对象由细胞向对环境要求更严苛的微生物、细菌升级,支持公司向遗传病早筛、微生物诊断等场景拓展,用户群由生物制药公司向医疗机构延伸。危险生物因子防控技术高点占位,三级生物安全柜适用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操作,满足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用户需求升级。 (22)医疗服务创新端:覆盖用血、用药、疫苗接种、手术室、检验科等众多医疗服务场景。在智慧公卫场景,公司多维度拓宽智慧城市网服务能力,从疫苗接种向公共卫生领域延伸,推动云南、河南等地智慧疫苗接种方案复制,并持续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除智慧移动预防接种方案外还陆续推出核酸采样、抗原检测等场景方案。在智慧用血场景,公司依托重庆三大技术平台向血液多成分分离和血液治疗等场景进行技术攻关,丰富延展血站、医院的物联网血液安全解决方案;公司推动智慧血液管理方案在江苏、四川等地医院、血站落地。在数字医院场景,智慧手术室管理方案落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公司将AIOT、大数据等技术融入医疗场景,推动传统医疗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投资并购及生态整合加速布局。同时公司将加快新场景孵化进度,向医院智慧用药和智慧手术室等场景方向拓展。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79.38元。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95.1%、4.4%、17.6%,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9%、21.4%、26.8%;维持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79.38元,相当于2022年35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订单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疫情的不确定性。
爱美客 机械行业 2022-05-25 495.99 583.12 98.89% 581.00 17.14%
630.00 27.02%
详细
公司公告:2022年5月20日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韩国Huons BioPharma Co., Ltd.签订经销协议。约定爱美客以研发注册方式引进Huons BP的肉毒素产品并在约定经销区域作为Huons指定的唯一合法经销商进行产品的进口和经销。 此前公司收购Huons部分股权,此协议对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无实质性影响。爱美客曾于2018年与Huons Co., Ltd.签订经销协议,约定以研发注册方式引进HUONS的A型肉毒毒素100U产品。2021年爱美客收购Huons BP 25.42%股权,上述A型肉毒毒素100U产品权利已归属Huons BP,公司与HUONS签署原经销协议的终止协议。根据公司此前公告,目前该肉毒素产品国内正处于三期临床阶段,预计将于2023年提交NDA。 协议重点:1)HuonsBP授权爱美客在经销区域(指中国,包括澳门和香港)内进口、注册和经销Huons BP研发生产的900kDa(50U、100U和200U)肉毒素类产品。2)爱美客为经销区域内唯一且排他的进口商、经销商。3)爱美客负责在国内开展必要的临床试验,并向NMPA申请批证。4)Huons BP承诺并保证提供给爱美客的产品价格是全球范围内的最低价格。5)期限10+10:独家经销期限为自产品适应症获得NMPA注册证批准之日起10年,且该独家经销期限将自动续签10年。 肉毒素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参与玩家较少,竞争格局良好。据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肉毒素终端市场规模为48亿人民币,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将达112亿人民币,CAGR为19.5%。目前NMPA仅批准四种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分别为国产的“衡力”、美国进口的“保妥适BOTOX”、益普生公司生产的“吉适Dysport”以及韩国Hugel公司研发的“乐提葆Letybo”(国内由四环医药经销)。预计爱美客肉毒素进入市场后,国内合规供应品牌数量依旧较少,相较于数十款合规产品竞争的玻尿酸产品赛道,肉毒素赛道竞争格局更为良好。预计爱美客可借助已有营销体系的优势,与公司现有产品相互协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疫情防控背景下或短期影响部分地区。Q1以来全国疫情反复,部分地区均有不同程度防疫管控措施,客观上确实影响了线下消费场景,在此背景下公司22Q1收入体量环比略有增长已实属优秀。我们推测公司在部分疫情封控地区业务在Q2亦受到一定影响,而其他地 区产品推广较为顺利且有所增长,预计Q2收入同比仍能保持持平。我们认为疫情波动仍为短期因素,随着疫情管控逐渐向好,线下消费场景恢复后需求仍在,因而小部分疫情地区下游机构目前进货节奏或有后置,但总量将在后续有一定补回。 全年维度嗨体+濡白天使仍为销售高增驱动力。嗨体颈纹针已在细分市场中占领消费者心智,预计其他品类将进一步在终端渠道放量,拉动嗨体类产品继续增长;同时今年公司销售团队有所扩充可更好助力濡白天使新品在终端渠道辐射。全年维度而言,我们预计嗨体+濡白天使在深耕已有机构合作+覆盖更多终端渠道背景下有望持续驱动公司增长。监管趋严背景下,水货假货加速出清,亦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具有竞争力的行货正品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公司积极主动把握市场趋势,持续大力投入研发提升产品力,前瞻性把握先机布局产品线,新品濡白天使在监管趋严背景下有望打开盈利新空间。预计2022-2024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60.7%/50.9%/41.8%,归母净利分别为14.5/22.0/32.0亿,对应增速分别为51.9%/51.1%/45.6%,成长性突出,给予目标价589.39元。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广不及预期;3)在研产品过审进度不及预期;4)医疗安全事故风险等。
博腾股份 医药生物 2022-05-02 73.48 112.69 577.63% 79.10 7.65%
88.41 20.32%
详细
事件:2022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报告,2022Q1公司实现营收14.43亿元,同比增长165.77%;实现归母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33.53%,业绩增长超预期。 重大订单快速交付,2022Q1业绩增长超预期:收入端,2022Q1公司实现营收14.43亿元,同比增长165.77%。其中,原料药CDMO业务、制剂CDMO业务、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4.33亿元(+173%)、157万元(+969%)、785万元(+953%)。 利润端,2022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33.53%。 得益于公司重大订单的快速交付,2022Q1业绩增长超预期。 产品管线漏斗效应明显且重大订单持续落地,推动22年业绩高成长:截止到2022Q1,公司实现销售产品数量达158个,同比增长8%。其中,临床二期及以前、临床三期、新药申请及上市阶段产品数分别为98个、18个、42个,产品管线漏斗效应明显。重大订单方面,2021年11月和2022年2月公司分别落地2.17亿美元和6.81亿美元的重大订单,重大订单有望对2022年业绩增长形成正面影响。 公司产能持续释放,有效保证重大订单的按时交付: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新投产长寿生产基地109车间和收购湖北宇阳药业,其原料药CDMO产能扩大至2019m3,产能增长65%。2022年湖北宇阳药业车间改造有望陆续完成。从先行指标跟踪,当期公司处于产能的快速释放期。从短期指标分析,2022Q1公司员工数量达4158人,同比增长46%,员工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从中长期指标分析,2022Q1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分别为17.48亿元和4.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41%和116.06%。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3.38亿元、15.50亿元、19.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5.4%、15.8%、26.1%;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增长不及预期、原料药CDMO产能投产不及预期、原料药订单价格下降、生物药及制剂CDMO进展不及预期等
康龙化成 医药生物 2022-05-02 79.06 62.41 242.16% 124.80 4.87%
114.14 44.37%
详细
事件:2022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Q1公司实现营收21.03亿元,同比增长41.19%;实现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39.14%,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2022Q1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长同比增长39.14%,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收入端,2022Q1公司实现营收21.03亿元,同比增长41.19%。其中,实验室服务、CMC(小分子CDMO)服务、临床研究服务、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分别实现营收13.17亿元(+38.67%)、4.62亿元(+51.41%)、2.65亿元(+33.59%)、0.52亿元(+49.42%)。 利润端,2022Q1公司实现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39.14%,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实验室服务业务稳步发展且盈利能力持续优化:2022Q1公司实验室服务实现营收13.17亿元,同比增长38.67%,该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均持续提升。其中,服务能力方面,实验室服务团队规模不断扩充,截止2021年底,该业务员工数量达7136人,同比增长28%;盈利能力方面,2022Q1实现毛利率42.00%,同比提升1.13个百分点,得益于业务规模效应提升,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CMC(小分子CDMO)业务产能持续强化,业务持续快速发展:CMC业务的项目储备充足,公司通过持续扩张产能满足项目交付需求。其中,项目储备方面,截止到2021年底,临床前、临床I-II期、临床III期、工艺验证和商业化阶段项目分别为754个、224个、30个、5个,项目漏斗效应十分明显;产能方面,天津工厂三期和宁波第一园区二期工程陆续投入使用,绍兴工厂一期工程快速推进(200立方米于2022年初投产,400立方米预计2022H1交付使用)。此外,公司于2022年1月收购AesicaPharmaceuticals,该公司拥有超过100m3反应釜生产能力,可提供从中试至吨级商业化规模的cGMP原料药生产服务,并购该标的有利于提升公司小分子CDMO业务服务能力。 构建一体化临床服务平台,2022Q1临床研究服务持续快速发展:公司持续对各子公司/部门的临床研发能力进行整合,目前已构建一个包括临床运营、临床现场管理、数据管理与统计、法规注册、医学事务、定量药理、受试者招募、生物样本分析、药物警戒、医疗器械服务等在内的一体化临床服务平台。2022年2月公司进一步完成对恩远医药的整合,强化公司在定量药理学方面的服务能力。2022Q1公司临床研究服务实现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33.59%,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2.53亿元、30.52亿元、40.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6%、35.5%、34.2%。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数量增长不达预期;新产能投放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订单价格下降;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等。
新产业 医药生物 2022-05-02 37.29 41.75 -- 43.16 14.12%
47.40 27.1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12021年报和22022年一季报,12022Q1业绩超预期。 2021年,公司国内外共实现装机4557台,实现营收25.45亿元,同比增长15.97%,扣除新冠发光试剂业务收入后同比增长32.22%;归母净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3.68%;扣非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3.1%;毛利率71.2%,同比减少6pct,净利率38.3%,同比减少4.5pct,主要系公司产品销售结构变化所致(新冠检测产品占比降低)。21Q4,公司实现营收6.5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27.9%;扣非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31.4%。22Q1,公司实现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39.5%;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83.5%;扣非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98.2%。 海外市场:非新冠常规主业实现快速增长,海外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成长的重要增长极。2021年,公司实现海外总收入4.68亿元,同比下降18%,主要因为新冠检测试剂同比2020年销售量下降较为显著;若剔除新冠检测部分,公司实现海外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60.1%,可见常规主业保持了快速放量的趋势。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海外销售发光免疫分析仪数量达到2884台,同比增长54.39%;销售网络覆盖海外147个国家,装机过100台的国家达到25个(亚太10个、欧洲5个,美洲7,非洲3个),在部分国家市占率已排进前三。2022Q1,公司海外市场实现发光仪器销售1283台,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全年目标于海外市场实现装机达3500台。公司预计未来三年海外市场业务收入将保持超过30%的增长速度。 国内市场:8X8装机量迅速提升,客户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公司实现国内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速达78%,而下半年受疫情反复影响增长有所放缓。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1年于国内实现总装机量1673台,其中X8实现装机601台,同比增长47.67%,占当期总装机量的36%。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覆盖国内超7700家医疗终端;其中,三级医院客户达1209家,三甲医院的覆盖率达52.41%。2022Q1,公司在国内市场大客户的占比同比显著提高,带动了试剂销售的快速增长。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新产品推广方面硕果累累。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15亿,占公司营收比重达8.45%。近年来,公司在着手推广发光业务线的新产品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新业务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X8国内外累计装机达1086台。2021年3月份推出的X3国内外累计实现装机763台。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了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和核酸提取试剂盒两项产品,已在部分海外市场实现销售。2021年下半年,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胶体金平台的建设,自研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于2021年9月取得CE认证,已在海外部分地区实现了出口销售。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33.0%、31.7%、30.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5%、31.1%、30.0%,成长性突出;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42.86元,相当于2022年25倍市盈率。 风险提示:疫情的不确定性;公司后续订单的不确定性。
爱尔眼科 医药生物 2022-04-27 26.25 22.64 84.97% 36.63 7.11%
35.16 33.94%
详细
事件:2022年4月25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1年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0.01亿元,同比增长25.93%;实现归母净利润23.23亿元,同比增长34.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83亿元,同比增长30.59%。2021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9亿元,同比增长18.72%;实现归母净利润6.11亿元,同比增长26.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增长22.49%。 年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2022Q1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1Q1-Q4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11亿元、38.37亿元、42.48亿元、34.04亿元,以两年维度观察,同比2019年增速分别为56.43%、53.20%、42.42%、50.76%,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由于2021年国内疫情控制稳定,公司各项业务指标迎来修复性反弹:完成门诊量1019.61万人次,同比增长35.07%;完成手术量81.73万例,同比增长17.64%。2022Q1公司业绩再次受到疫情冲击,季报显示,1-2月份公司业绩实现稳定增长,3月份以来,全国多地出现疫情反弹,尤其是香港、吉林、深圳、上海等地区出现大规模的疫情集中爆发,公司部分医院出现阶段性停诊或限流,最终导致2022Q1业绩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屈光、视光保持高速增长,欧洲市场。出现修复性反弹。(1)分业务来看:屈光项目和视光服务项目是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021年公司屈光项目实现收入55.20亿元,同比增长26.92%,毛利率达到58.95%,同比提升0.83pct;视光服务项目实现收入33.78亿元,同比增长37.68%,毛利率达到58.04%,同比提升1.11pct。屈光、视光两项业务合计贡献公司整体收入的59.32%,贡献公司整体毛利润的66.95%。在两项高毛利业务的带动下,公司整体毛利率达到51.92%,同比提升0.89pct,整体净利率达到16.47%,同比提升0.71pct。(2)分区域来看:华中地区占比为31.54%,华东地区占比为13.87%,西南地区占比为13.04%,华南地区占比为12.40%,东北地区占比为7.37%,华北地区占比为7.09%,西北地区占比为3.27%,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占比为11.41%,其中欧洲市场出现修复性反弹,2021年同比增速达到39.24%。 完善医疗质量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公司坚持以“规范促发展、质量提内涵”为指导,加强医疗质量管控体系建设。2021年公司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为0.0121%,低于三甲医院0.03%的平均发生率;玻切术后眼内炎发生率为0.0166%,低于行业0.05%的平均发生率。 2021年公司旗下所有医院启动全面自查自纠,抽样选取医院开展现场医疗和护理检查,进一步完善诊疗规范和制度,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公司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组织架构,2021年加大服务内外监督检查,完善集团三级服务管控架构,规范化、常态化、立体化开展飞行检查。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4.43亿元、230.36亿元、285.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0亿元、39.36亿元、51.15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55元、0.73元、0.95元,对应的PE分别为61.5倍、46.1倍、35.5倍,维持增持-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事故不确定性风险;新冠疫情不确定性风险;并购不及预期风险。
透景生命 医药生物 2022-04-27 19.25 23.24 70.76% 24.65 28.05%
24.65 28.0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报及 2022年一季报。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 6.5亿元,同比增长 33.7%;归母净利润 1.6亿元,同比增长 33.6%; 扣非归母净利润 1.2亿元,同比增长 24%;毛利率为 66.85%,同比略有提高;净利率 24.6%,同比保持稳定。 2021Q4,公司实现营收 2亿元,同比下降 8.4%;归母净利润 5552万元,同比下降 36.1%;扣非归母净利润 3516万元,同比下降 55.4%。 2022Q1,公司实现营收 1.45亿元,同比增长 22.3%;归母净利润 527万元,同比下降 77.1%;扣非归母净利润 307万元,同比下降 85.5%。 公司业绩受非业务经营性因素影响较大。 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在人员增长及仪器装机影响下同比增加 2.34pct,以及管理费用率在股权激励费用计提影响下同比增加 1.88pct。 2021Q4、 2022Q1,由于疫情影响,公司肿瘤检测产品在部分地区出现体检客户和医院客户采购大幅减少的情况,从而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而2022Q1之所以出现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差距较大的原因是:公司增加了新冠检测相关产品推广,但毛利率远低于公司的自主检测试剂产品。 预计后续疫情好转后,公司相关产品的销售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 营销改革初见成效,海内外业务推广进展顺利。 公司加大营销团队建设,销售人员从 2019年报报告期末的 129人增长至 2021年报报告期末的 261人,数量翻倍。国内市场方面,截止报告期末,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 31个省市 1500余家终端用户,广泛应用于国内各级医院、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等,其中三级医院占医院客户的 70.96%。海外市场方面,已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地区开展销售。 2021年公司实现海外营业收入 4503.6万元,同比增长 433.93%。 2021年,公司共计完成了 859台各类仪器的装机,为未来试剂放量打下基础。 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卡式 PCR 产品值得期待。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达 7271万元,研发费用率达 11.11%。在研项目超过 100个,涉及自身免疫、心血管、感染、激素、代谢、肿瘤等多个领域,多项在研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和注册报批阶段。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合计新增注册证达 27个,丰富了公司激素、自身免疫等多个领域的产品线布局。根据公司年报披露信息,公司在研管线中的卡式 PCR 系列产品中的多个项目已处于工艺研究、注册检验、注册报批过程中,且部分项目已经获得注册证,目标将尽快取得注册证,实现产业化。后续公司将以卡式 PCR 仪为平台,实现对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新冠等项目的检测。卡式 PCR 技术以其高效、快速、便捷、易于使用等特点在海外得到广泛应用。根据 Danaher 披露报告,旗下 Cepheid 公司(卡式 PCR 龙头,被 Danaher 收购) 2021年预计全球营收规模达 35亿美元, 2019年以来复合增速达 87%;其GeneXpert 系统全球安装量在 2021年超过 4万,是 2019年的两倍。目前,我国卡式 PCR 市场仍在起步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和空间均十分可观。未来随着技术渗透率的提升,公司作为国内少数拥有卡式 PCR 技术的厂商之一,有望在这一增量市场充分受益。 投资建议: 买入-A 投资评级, 6个月目标价 23.73元。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2024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 30.3%、 34.3%、 32.4%,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0.7%、 38.6%、 33.9%; 维持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 23.73元,相当于 2022年 20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 疫情的不确定性;公司后续订单的不确定性;新品开发和推广不及预期。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2-04-26 99.50 138.49 232.91% 104.84 5.37%
118.40 18.99%
详细
事件:2022年4月25日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Q1公司实现营收84.74亿元,同比增长71.18%;实现归母净利润16.43亿元,同比增长9.5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14亿元,同比增长106.52%,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2022Q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7%,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收入端,2022Q1公司实现营收84.74亿元,同比增长71.18%。得益于公司稳定的生产运营能力,公司经营受上海突发奥密克戎疫情影响较小,营收持续快速增长。 利润端,2022Q1实现归母净利润16.43亿元,同比增长9.5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14亿元,同比增长106.52%,2022Q1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项目管线充足且产能充分,化学业务持续高增长: 2022Q1化学业务实现营收61.18亿元,同比增长102.11%,得益于丰富的项目管线和充足的产能投放,化学业务持续高增长。其中,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该业务收入仍同比增长52.3%。项目管线方面,截止到2022第一季度末,化学业务服务项目所涉及分子数达1808个,同比增长34.93%。其中,临床I期及临床前阶段、临床II期阶段、临床III期阶段、已获批上市项目分别为1446个、271个、49个、42个,管线漏斗效应明显。产能建设方面,2022Q1公司完成了用于原料药生产的常熟工厂的投产,并开始陆续投产用于GMP生产的常州三期工厂,新产能整体投产顺利。 安评亚太龙头地位显著且SMO快速扩张,测试业务稳健发展: 2022Q1测试业务实现收入12.79亿元,同比增长31.70%。其中,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临床CRO及SMO分别实现收入9.09亿元、3.7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85%和15.21%。得益于公司安评业务竞争优势凸显和SMO等业务快速扩张,测试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其中,安评业务亚太龙头地位凸显,2022Q1安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SMO业务持续快速扩张,截止2022Q1,公司SMO团队快速扩张至4600人以上(+26%)且赋能4个创新药获批上市。 强化新分子种类相关生物学服务,驱动生物学业务稳健发展: 2022Q1生物学业务实现营收5.33亿元,同比增长26.17%。公司持续建设新分子种类相关的生物学能力,驱动生物学业务稳步发展。新分子种类相关的生物学能力包括靶向蛋白降解、核酸类新分子、偶联类新分子、载体平台、创新药递送系统等,2022Q1生物学业务板块新分 子种类及生物药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10%,新分子种类相关生物学服务成为该业务的核心驱动力。 服务能力持续增强,2022Q1细胞基因疗法CTDMO持续快速增长: 2022Q1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36.99%。公司持续增强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在测试、工艺开发、生产的服务能力,驱动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的快速发展。项目储备方面,截止到2022Q1,公司已为74个项目提供服务。其中,临床前/I期临床、II期临床、III期临床项目分别为59个、7个、8个,项目漏斗效应逐步显现;技术开发方面,2022年3月发布了用于规模化生产无转染的腺相关病毒的技术TESSA?,利用TESSA?载体生产的AAV 是基于质粒方法生产的10倍。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83.34亿元、102.61亿元、137.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5%、23.1%、34.0%;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增长不达预期、订单交付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海外政策变动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