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煤能源
|
能源行业
|
2025-05-14
|
10.17
|
--
|
--
|
11.15
|
9.64% |
|
11.46
|
12.68% |
--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5年一季报, 2025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39.4亿元,同比-9.5亿元( -19.4%),环比-7.7亿元( -16.3%)。 事件评论 煤炭: 产销量增叠加成本改善对冲部分煤价下滑影响, 盈利仍同比下滑。 1)产销:Q1安监较同期宽松下产销均有增长。2025Q1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 3335万吨,同+62万吨(+1.9%),环-191万吨(-5.4%);商品煤销量 6414万吨,同+27万吨(+0.4%),环-1518万吨(-19.1%),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 3268万吨,同+37万吨(+1.1%),环-457万吨(-12.3%)。分煤种看,自产动力煤销量 3068万吨,同+76万吨(+2.5%),同 174万吨(-5.4%),自产炼焦煤销量 267万吨,同-14万吨(-5%),环-17万吨(-6%)。 2) 价格: Q1吨煤售价跟随市场趋势下跌。 2025Q1公司自产煤吨煤收入 492元/吨,同-106元/吨(-17.7%),环-46元/吨(-8.5%);分煤种看,自产动力煤售价 454元/吨,同-60元/吨(-11.7%),环-34元/吨(-7%);自产炼焦煤售价 922元/吨,同-593元/吨(-39.1%),环-180元/吨(-16.3%)。 3) 成本: 主要受公司露天矿自营剥离量减少、 及安全费和维简费费用化使用力度加大下专项基金结余成本减少等因素影响, 2025Q1公司自产煤吨煤成本 270元/吨,同-21元/吨,环+1元/吨。 4)盈利:煤价跌幅高于成本压减幅度,盈利整体下滑。2025Q1公司自产煤吨煤毛利 222元/吨,同比-85元/吨,环比-47元/吨;实现自产煤毛利 73亿元,同比-27亿元(-26.8%),环比-28亿元(-27.6%);自产煤毛利率 45.2%,同比-6.2pct,环比-4.9pct。 煤化工: 原料煤成本减少, 但受尿素&硝铵价格同比降幅较大影响, 煤化工板块吨产品毛利仍有下滑, 不过在销量提升下毛利略有增厚。 2025Q1公司煤化工业务销量 162.5万吨,同比+12.1%,虽然煤化工吨产品成本为 2345元/吨,同比-13.8%,但由于收入受 Q1尿素/硝铵价格同比分别-23.9%/-17.3%拖累,最终吨产品收入 2876元/吨,同比-12.1%,吨产品毛利 531元/吨,同比-3.3%。 量增逐步释放, 看好央企估值拔升。 公司安太堡 2× 350MW 低热值煤发电已并网发电,里必煤矿( 400万吨/年)和苇子沟煤矿( 240万吨/年)预计 26年释放产量,量增弹性可期,并且公司长协较高有望在煤价下行期保持盈利稳定性。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 150/153/157亿元,对应 5月 7日收盘价计算 PE 为 9.06x/8.88x/8.67x,按公司 2024年目前规划分红比例 32.9%计算股息率分别为 3.63%/3.70%/3.80%,若 2024年延续特别分红,股息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 1、经济承压影响下游需求风险; 2、外部因素导致煤价或煤炭板块出现非季节性下跌风险。
|
|
|
盛达资源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5-03-20
|
15.80
|
--
|
--
|
16.82
|
6.46% |
|
16.82
|
6.46% |
|
详细
2023年3月我们发布第一篇深度《白银龙头,时代重估》强调应摆脱从纯银价弹性视角看待公司,重视其在行业/团队/战略/成长四维度的重估机会。然时隔两年,银价中枢提升24%至29美元/盎司,公司市值困顿不前仍徘徊于近100亿。此刻再次推荐盛达,应重审两年困境为何?时隔两年,盛达存哪些问题?——三处扰动过去两年,盛达资源根本问题是业绩未随涨价释放利润弹性,归纳原因有三处:1)主业扰动/主力银矿停产技改,金山矿业因选矿技改与采矿证更新停产,致近两年银金属产量受限,23年营收同比降42%,净利润降91%;2)增量扰动/储备资源因收购终止未能于上行周期变现。贵州鼎盛鑫项目因诸多因素终止收购。虽未造成亏损,但致涨价周期未有新增资源变现,且资金效率亦受损。3)副业扰动/环保业务调整阵痛显现,金业环保在新能源周期下行中遇上下游挤压,矿山资源收储难度加大及镍价下跌致加工利润收缩,2023年其对净利润负面拖累近6%。 回首两年,盛达做哪些布局?——两大布局三重扰动下,公司修缮与拓新同步推进,高效完成多项变革。1)主业/金山矿蜕变,浮选工艺技改完成产能恢复更提升至48万吨/年,选矿成本再降8%-10%;2)资源/坚定贵金属,及时终止鼎盛鑫铅锌项目。白银加速推进东晟德运矿投产,完成金山矿100%控股。黄金更于本轮周期起点以总对价6.6亿元分步收购菜园子铜金矿(含17吨黄金资源),首次切入金矿赛道,预计2026年满产黄金年产量达1.5吨,贡献净利润3亿元,业绩新增贡献将达56%。业绩扰动背后,公司多项布局为业绩反转蓄势,锁定资源、优化成本曲线,为后续释放储备产能基础。 扰动不断却频繁布局?——管理层更替视角看两年变迁对于近两年公司扰动不断但又频繁布局间的矛盾,我们认为应以自上而下视角理解其背后蕴含的趋势变化——新旧管理层战略代际切换,战略从“加法扩张”到“减法聚焦”的经营迭代:1)上任管理层/旧战略聚焦多元化,加法扩张体现在,资源端不局限于贵金属(收购铅锌矿贵州鼎盛鑫),同时矿山业务与新能源业务并进(金业环保),但周期错配致战略重心失焦,从结果看是资源分散与企业增负;2)新管理层/新战略聚焦贵金属,减法聚焦落地至战术以“止血、换血、造血”三步重构逻辑:止血(终止低效并购、主力矿技改释放产能潜力),换血(收缩冗余业务线、回笼资金聚焦主业),造血(收购菜园子金矿夯实贵金属属性、加速银矿投产与全控股)。我们认为近两年公司业绩市值困顿背后,实质是新旧动能切换在产业端所必经的过渡期。 盛途伏枥,达道凌霄:量变到质变,重视2025年/新战略元年产业端的调整,从团队至战略到矿山,一步一重天,要让市场刮目相待需时间积淀。盛途伏枥,在对的道路上磨砺。2022年新任管理团队于战略转型中历经波折,全力修缮拓新,至始至终坚守贵金属矿业战略。达道凌霄,终将厚积薄发。历时两年革新图治扰动消退,2025年以金矿投产为起点,盛达将迈入新战略元年。一个剥离历史包袱、手握贵金属资源技术双重壁垒新盛达,正站在价值重估起点上。当然行业贝塔仍不容忽视,随美国降息启幕,商品轮动中白银将加速追赶黄金。预计公司2024-2026归母净利润3.75/6.46/10.69亿元,对应PE29X/17X/10X。 风险提示1、白银、黄金、铅、锌价格大幅波动风险;2、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3、安全生产风险;4、盈利预测假设不成立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恒力石化
|
基础化工业
|
2020-04-28
|
13.84
|
--
|
--
|
14.49
|
1.68% |
|
17.35
|
25.36% |
|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2020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约为297.71亿元,同比增长9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1.43亿元,同比增长323.84%,公司营收及业绩均实现大幅增长。 事件评论 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使得公司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公司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于2019年3月一次性打通全流程并于5月全面投产。2020Q1公司成品油、化工品、PTA和聚酯产品产量分别为105.04万吨、312.29万吨、173.99万吨及62.35万吨,产销率分别达109%、95%、115%及68%。炼化项目投产不仅实现公司在炼化、芳烃等上游稀缺产能领域的战略性突破,也显著提升公司的业务一体化结构与持续盈利能力,并成为公司利润结构的主要来源与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一季度产品价格及价差同比有所下滑。受疫情蔓延及OPEC+谈判破裂影响,2020Q1国际油价大幅下滑,对应PX、PTA、涤纶长丝POY、DTY和FDY平均市场价分别下滑33%、34%、20%、18%和25%,跌幅显著,其中PX、PTA和涤纶长丝FDY的平均价差同比下滑53%、49%和11%,不过涤纶长丝POY及DTY价差同比上涨38%和7%。整体来说,部分规格的涤纶长丝盈利较好。此外,即使在一季度需求较为萎靡的背景下,公司成品油和PTA产销率仍然达100%以上。 新建乙烯、PTA等项目将继续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150万吨乙烯和500万吨PTA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项目投产后将使PTA和乙二醇实现全面覆盖和自给自足,综合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 五年股东回报规划增强投资者信心。公司充分考虑对投资者的回报,在满足公司现金分红条件时,如果公司资产负债率<70%,每年公司现金分红可以达到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50%。 假设PTA及乙烯等产能有序推进,于2020年陆续投产,另外暂不考虑未来股本变动的情况下,公司2020年-2022年及EPS分别为1.74元、2.24元和2.59元,对应2020年4月23日收盘价PE分别为8.05X、6.25X和5.4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化工品需求大幅下滑; 2.公司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
|
|
恒力石化
|
基础化工业
|
2020-04-23
|
12.93
|
--
|
--
|
14.66
|
10.14% |
|
16.96
|
31.17% |
|
详细
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使得公司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公司独资建设的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于2019年3月一次性打通全流程并于5月全面投产。2019年公司成品油、化工品产量分别为307.80万吨、883.65万吨。炼化项目投产不仅实现公司在炼化、芳烃等上游稀缺产能领域的战略性突破,也显著提升公司的业务一体化结构与持续盈利能力,并成为公司利润结构的主要来源与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长丝价差下滑幅度较大,但PTA平均价差水平较为稳定,进一步增厚公司盈利。涤纶长丝行业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期,2018年和2019年涤纶长丝产能分别增加8.0%和6.6%,且由于终端景气度持续降低,2019年长丝价差同比下滑140元/吨。2019年PTA行业仍维持着较好的供需格局,产量和需求增速均为10.0%,PTA价差也较为稳定,2019年平均价差达到959元/吨,相比2018年仅略微下滑24元/吨。公司原有PTA、聚酯业务经营情况良好,也进一步增厚了公司盈利。 新建乙烯、PTA等项目将继续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150万吨乙烯和500万吨PTA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项目投产后将使PTA和乙二醇实现全面覆盖和自给自足,综合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 五年股东回报规划增强投资者信心。公司充分考虑对投资者的回报,在满足公司现金分红条件时,如果公司资产负债率<70%,每年公司现金分红可以达到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50%。 假设PTA及乙烯等产能有序推进,于2020年陆续投产,另外暂不考虑未来股本变动的情况下,公司2020年-2022年及EPS分别为1.72元、2.24元和2.59元,对应2020年4月17日收盘价PE分别为8.04X、6.19X和5.35X,维持“买入”评级。
|
|
|
卫星化学
|
基础化工业
|
2020-04-16
|
4.82
|
--
|
--
|
5.26
|
9.13% |
|
6.21
|
28.84% |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4,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6.34%—79.51%。 事件评论 销售不及预期叠加价差收窄导致公司一季度业绩有所下滑。2020年一季度受春节假期提前、国内疫情蔓延等影响,虽然公司生产装置仍保持稳定运行,但公司丙烯酸及酯销量不及预期,导致一季度公司整体产品销量受到较大影响。与此同时,2020年一季度PDH价差、PP价差、丙烯酸价差分别为1,764元/吨、2,122元/吨及1,159元/吨,同比下滑36%、27%及19%,跌幅较为显著。其中2020年1月、2月及3月PDH价差分别为1,060元/吨、1,525元/吨及2,708元/吨,国内疫情尚未明显蔓延的1月份PDH价差水平较低,而2月及3月PDH价差虽然持续提升,但疫情等原因导致公司产品销量不及预期。因此,销售不及预期叠加价差收窄导致公司一季度业绩有所下滑。 近期PP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公司PDH及PP盈利提升,长期PP需求结构变化使其具有较好的抗周期能力。近期受益于终端需求明显增长,PP价格及丙烯价格提升推动PDH及PP价差增幅显著。长期来说,外卖行业规模逐年高速增长,且疫情蔓延更是进一步推动外卖需求的提升,而其包装盒原材料主要是PP构成。因此,下游需求结构变化致使PP表观需求量持续增长,这使其拥有较好抗周期能力。 乙烷裂解项目高裂解价差及低加工成本使公司未来业绩大幅增长。公司正在建设中的125万吨/年乙烷裂解制乙烯装置是国内未来投产的第一套装置,拥有高裂解价差、高乙烯收率、短流程和投资低优点,预计该项目的投产将会使公司业绩大幅上升,是公司未来成长的最大看点。 假设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能在2021年投产并贡献利润,并且不考虑未来股本变动的情况下,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20元、3.76元和4.19元,对应2020年4月14日收盘价PE分别为12.39X、3.95X和3.55X,维持“买入”评级。
|
|
|
海油工程
|
建筑和工程
|
2020-03-26
|
5.10
|
--
|
--
|
5.49
|
6.19% |
|
5.45
|
6.86% |
|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披露2019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47.10亿元,同比增加33.10%;实现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减少64.99%。其中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46亿元,同比增加51.04%,环比增加89.59%;实现归母净利润6.63亿元,同比增加202.21%,环比增加739.97%。 事件评论 海油工程2019年业绩下滑主要受沙特3648项目亏损和计提减值影响。2019年营收高增下公司业绩并未好转,主要是受到沙特3648项目影响:沙特项目主力工程船舶在沙特境内未通过审核致使合同工期延长,亏损和计提减值影响利润总额7.57亿元。若不考虑该项目影响,公司2019年业绩同比应增长883.89%。随着沙特项目的减值计提完毕,公司未来将轻装上阵。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游资本开支高速增长。2019年我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2.55%和42.94%,原油和天然气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对国家能源安全有极大影响,特别是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缓解原油和天然气紧张形势刻不容缓。为了达到增储上产的目的,国家制定“七年行动计划”,三桶油资本开支将保持高速增长,中海油2020年资本支出将在2019年高基数上同比增加6%~18%。 行业高壁垒叠加前端业务已现复苏,公司未来可期。海洋油服行业水下作业较多,需要不同功能的特殊船舶协同作业,且靠近港口的建造场地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海油工程拥有性能先进的作业船队,同时四大基地及正开工建设的天津港保税区基地为公司构建天然护城河。此外,前端勘探环节的中海油服主营业务已现复苏,海油工程主攻的后端开发环节与之存在一年期滞后,故公司盈利提升未来可期。目前在手未完成订单达到248亿元,同比增长34%,也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作为亚洲最大海洋油气工程EPCI总承包商之一,随着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拉开序幕,其竞争优势将继续显现。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0.21元、0.34元、0.51元,对应2020年3月25日收盘价的PE为25.25X、15.12X、10.2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2.全球需求显著下滑。
|
|
|
宝丰能源
|
基础化工业
|
2020-03-23
|
8.36
|
--
|
--
|
9.18
|
6.50% |
|
9.25
|
10.65% |
|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披露2019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35.68亿元,同比增加3.95%;实现归母净利润38.02亿元,同比增加2.8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73亿元,同比增长9.41%。其中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2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归母净利润9.69亿元,同比减少25.89%。 事件评论 新项目盈利兑现,量增价跌下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同比提升。公司煤制烯烃二期项目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已于2019年10月投产,公司聚烯烃产能达到120万吨/年,产能翻倍,2019年产量达86.29万吨/年。而受油价中枢下移和需求疲软影响,2019年聚乙烯及聚丙烯期货结算价均值分别为7,849元/吨、8,670元/吨,同比下滑16%和10%。同时,公司主要原材料原煤、甲醇等采购价格也同比大幅下滑17.71%、15.52%,公司烯烃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0.93pct至44.09%。在价跌量增背景下,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仍实现同比增长。 公司高比例分红,资产负债率降至30%以下。2019年公司经审议批准发放现金股利为20.53亿元,分红率达54.01%。此外,公司有息负债规模较小,融资成本低;经营模式上,公司产销平衡的经营策略使流动资金占用比例较低;叠加公司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下资金周转率较高等优势,财务成本优势显著。且公司募集资金到账及烯烃项目投产推动盈利提升,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底49.0%降低至2019年底的29.9%。 新增项目陆续推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公司220万吨/年甲醇装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2020年上半年投入运行;240万吨/年的红四煤矿正在办理采矿许可证等投产手续;公司煤制烯烃三期项目的首套5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已于2020年1月获核准并开工建设,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作为国内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煤基多联产循环经济企业,随着公司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其竞争优势将继续显现。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0.70元、0.78元、0.90元,对应2020年3月17日收盘价的PE为12.63X、11.29X、9.87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全球需求显著下滑;2.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
|
|
卫星石化
|
基础化工业
|
2020-02-26
|
17.60
|
--
|
--
|
19.72
|
10.60% |
|
19.46
|
10.57% |
|
详细
事件描述 近期市场对卫星石化关注度较高,但对其未来成长性依然存在不少顾虑和担心。鉴于此,我们针对市场较为关注的十个问题进行分析。 事件评论 Q1:未来乙烷会不会出现断供风险?经分析乙烷贸易利好中美。 Q2:未来美国乙烷管输瓶颈会影响公司么?公司较早布局美国乙烷港口及管道等核心资产,而该瓶颈却会是其他新进入者较难跨越的障碍。 Q3:未来乙烷会涨价么?在美国乙烷产量持续增长叠加港口资源受限等因素影响下,美国乙烷价格将因供需错配而长期处于中低位。 Q4:乙烷裂解制乙烯制造成本较传统工艺有何优势?乙烷裂解工艺高收率致使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单吨成本优势显著。 Q5:乙烷裂解护城河在哪里?乙烷裂解较传统石油脑裂解及煤化工有三重护城河。 Q6:乙烷裂解如此高盈利,为何国内参与者较少?前期全球贸易摩擦此起彼伏叠加后期美乙烷管道及港口稀缺资源限制国内其他企业进入。 Q7:当前乙烯景气度处于何处?当前乙烯及聚乙烯产业链正处于景气底部,预计供需基本面将于2021年边际向好。 Q8:未来乙烷裂解将会赚哪几个方面的钱?未来乙烷裂解将拥有行业底部确定性收益+行业景气上升带来高弹性的双重优势。 Q9:再融资新规对公司影响及公司首次发债成功意味着什么?公司首次发行就得到了市场上的认可,并且新规将更有利于发行。 Q10:目前市场关注点在科技,那如何看待公司配置?无论是从抗风险能力、相对收益及绝对收益来看,都非常值得重点关注和配置。 假设乙烷裂解项目在2021年投产并贡献利润,且不考虑未来股本变动情况下,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1.24元、1.43元和3.83元,对应2020年2月24日收盘价PE分别为14.59X、12.66X和4.7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国际油价大幅下滑; 2.全球需求大幅下行。
|
|
|
卫星石化
|
基础化工业
|
2020-01-27
|
14.63
|
--
|
--
|
18.34
|
25.36% |
|
19.72
|
34.79% |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与 1月 22日发布了《2019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 12.5亿-13.5亿元,同比增长 32.89%-43.52%。 事件评论燃料消费旺季、油运价格上涨叠加中东丙烷短期供应收缩致使丙烷价格在 在 2019Q4出现大幅上涨,导致 PDH 盈利短期有所收缩。2019Q3以来,拥有化工+燃料双属性的丙烷进入需求旺季;随着沙特炼厂自 9月遇袭,其丙烷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随着 2020年 IMO 限硫令的实施,油运价格也有所提前上涨,故丙烷价格在四季度出现明显涨幅,而同期下游化工品处于淡季,导致 PDH 盈利短期有所收缩。 聚 丙烯因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使其 具有 较好的抗周期能力。近几年随着生活习惯的转变,外卖行业规模逐年高速增长,而其包装盒原材料主要由聚丙烯构成,并且短期内因性价比等因素难以找到适合的替代物。因此,下游需求结构变化致使聚丙烯表观需求量增速在近十年内于 2018年首次超过产量增速,并且缺口持续扩大,这使其拥有较好抗周期能力。 丙烯酸行业 独特成本曲线使。 公司能享受不凡的超额收益。国内丙烯酸总产能约 326.5万吨/年,且包含公司在内仅有共 143万吨/年产能拥有丙烯原料的自供能力,行业目前还处去产能过程。因此,在拥有规模优势、原料丙烯自供优势、行业少有新进入者及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公司处于成本曲线的最左侧,这种独特的行业格局确保公司能赚取超额收益。 乙烷裂解项目。 高裂解价差及低加工成本使公司未来业绩大幅增长。公司正在建设中的 125万吨/年乙烷裂解制乙烯装置是国内未来投产的第一套装置,拥有高裂解价差、高乙烯收率、短流程和投资低优点,预计该项目的投产将会使公司业绩大幅上升,是公司未来成长的最大看点。 假设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能在 2021年投产并贡献利润,并且不考虑未来股本变动的情况下,公司 2019-2021年 EPS 分别为 1.25元、1.46元和 3.43元,对应 2020年 1月 23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13.03、11.17和 4.75,维持 “买入”评级。风险提示: 1.丙烯酸及酯和聚丙烯产业链景气度不及预期; 2. 卫星石化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
|
|
恒力石化
|
基础化工业
|
2020-01-23
|
17.50
|
--
|
--
|
17.75
|
1.43% |
|
17.75
|
1.43% |
|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2019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9.00亿元,同比增加228.06%。据此计算,公司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0.83亿元,而2018年同期亏损3.30亿元,较2019年三季度环比增加46.01%。 事件评论 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使得公司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公司独资建设的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于2019年3月一次性打通全流程,顺利产出成品油和PX等产品,并于5月全面投产。以成品油为例,三季度公司成品油产量约为126.67万吨,环比显著增加约180%。炼化项目投产不仅实现上市公司在炼化、芳烃等上游稀缺产能领域的战略性突破,也显著优化、提升了上市公司的业务一体化结构与持续盈利能力,并成为了公司当前利润结构的主要来源与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长丝价差下滑幅度较大,但PTA平均价差水平较为稳定,进一步增厚公司盈利。近两年,涤纶长丝行业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期,2018年和2019年涤纶长丝产能分别增加8.0%和6.6%,且由于终端景气度持续降低,2019年长丝价差同比下滑140元/吨。2019年PTA行业仍维持着较好的供需格局,产量和需求增速均为10.0%,PTA价差也较为稳定,2019年平均价差达到959元/吨,相比2018年仅略微下滑24元/吨。公司原有PTA、聚酯业务经营情况良好,也进一步增厚了公司盈利。 新建乙烯、PTA等项目将继续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150万吨乙烯和500万吨PTA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项目投产后将使PTA和乙二醇实现全面覆盖和自给自足,综合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 政府补贴预计将持续增加。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于1月13日收到当地财政局拨付的2017年度和2018年度税费补助资金共3.71亿元,预计随着大炼化项目的投产,后续补贴将持续增长。 假设PTA及乙烯等产能有序推进,于2020年陆续投产,另外暂不考虑未来股本变动的情况下,公司2020年和2021年EPS分别为1.90元和2.16元,对应2020年1月17日收盘价PE分别为8.47X和7.4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需求大幅下滑; 2.公司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
|
|
宝丰能源
|
基础化工业
|
2019-10-31
|
9.81
|
--
|
--
|
9.67
|
-1.43% |
|
9.84
|
0.31% |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披露 2019年三季报,1-9月实现营业收入 97.47亿元,同比增加 4.92%; 实现归母净利润 28.33亿元,同比增加 18.63%。 其中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2.27亿元,同比减少 3.62%,环比减少 2.96%;实现归母净利润 9.44亿元,同比减少 7.51%,环比增加 8.64%。 事件评论行业景气下行,公司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同比下降。 自 2019年三季度以来,受经济下行以及下游消费同比有所萎靡的影响, 公司主营产品聚乙烯、 聚丙烯以及焦炭三季度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下跌 19.79%、 10.20%和16.59%, 但成本端原材料的价格却变动不大, 因此公司单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别下降 3.62%和 7.51%。 财务费用降低增厚公司盈利。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为 2.72亿元,同比减少 31.84%;单三季度财务费用为 0.63亿元,同比减少46.59%。 主要原因是随着募集资金到位,公司提前偿还部分借款、赎回部分公司债券导致利息支出减少,以及融资租赁减少带来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减少。另外公司采用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资金周转率高;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36.24%,在行业中也属于较低水平。财务成本优势提高了公司盈利水平。 新建项目将陆续投产,未来产量增长潜力巨大。 根据公司公告,焦炭气化制 60万吨/年烯烃项目进展顺利,其中甲醇制 60万吨/年聚烯烃项目已经建成,所有装置于 10月全部试车成功;甲醇装置进度超过 80%,预计 2019年底全部投产。上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公司新增聚乙烯、聚丙烯产能各 30万吨/年,增长 100%;新增甲醇产能 220万吨/年, 增长 130%;新增煤炭产能 300万吨/年, 增长 60%, 新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大幅增加公司盈利。 作为国内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煤基多联产循环经济企业,随着公司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其竞争优势将继续显现。 假设新建 220万吨/年甲醇项目贡献 2020年全年盈利, 预计公司 2019-2021年 EPS 为 0.57元、0.79元、 0.84元,对应 2019年 10月 25日收盘价的 PE 为 17.46X、12.60X、 11.90X, 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 1. 全球需求显著下滑; 2.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
|
|
恒逸石化
|
基础化工业
|
2019-10-23
|
13.93
|
--
|
--
|
14.99
|
7.61% |
|
14.99
|
7.61% |
|
详细
三季度PTA价差缩窄,公司盈利同比下滑。自2019年Q3以来,受经济下行以及下游消费同比有所萎靡的影响,PTA现货价格及价差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三季度PTA现货平均价格5,535元/吨,同比下跌26.88%,公司单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1.63%。PTA三季度平均价差1,096元/吨,同比缩窄20.22%,且涤纶长丝POY价差同比缩窄6.46%,受此影响,公司三季度盈利有所下滑,同比减少21.92%。 研发费用增长和汇兑损失拖累公司的业绩增长。单三季度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为5.29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研发费用达1.43亿元,同比高增61.17%,研发费用增长体现公司对未来研发的持续投入。另外,受贸易摩擦影响报告期内汇率有所波动,公司第三季度汇兑损失达2.68亿元,较大程度拖累了业绩增长。 8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已经正式投产,公司将打通全产业链流程。根据公司公告,2019年9月6日文莱炼化项目经过全面调试、联运和平稳运行,常减压装置于9月6日正式产出合格产品,随着项目投产运营,公司经营业务将从现有中下游产业“PTA、聚酯长丝、聚酯短纤、聚酯瓶片、聚酯切片和CPL”延伸至更上游的“炼化”环节,该项目的投产将打通公司全产业链,真正实现“一滴油,两根丝”的战略目标。 假设800万吨/年炼油项目于2019Q4顺利投产并贡献利润,公司2019-2021年EPS(估值模型中EPS采用最新总股本计算)分别为1.22元、1.91元和2.03元,对应2019年10月17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1.58X、7.40X和6.94X,维持“买入”评级。
|
|
|
恒力石化
|
基础化工业
|
2019-08-16
|
12.75
|
--
|
--
|
16.27
|
27.61% |
|
17.28
|
35.53% |
|
详细
事件描述 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62%,上半年的营收规模与盈利水平都创下了公司历史新高。 事件评论 PTA行业高景气推动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自2019Q2以来,前期PTA成本端PX价格下滑使PTA价差显著提升,后期在PTA供给偏紧、库存处低位以及聚酯产销显著回暖的影响下,PTA价格大幅上行,价差明显扩大。2019Q2的PTA价差均值为1,312元/吨,同比上涨达60%。公司孙公司恒力石化(大连)主要负责PTA的生产和销售,2019H1实现净利润为18.29亿元,同比上涨达67.5%。 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使得公司盈利实现飞跃。炼化项目继去年12月15日启动常减压等装置的投料开车后,于今年3月25日成功一次性打通全流程,顺利产出成品油和PX等产品,并于5月17日圆满实现全面投产。虽然上半年面临行业外部经营环境剧烈变化的不利局面以及上游产能投产预期的暂时冲击,但是公司凭借着行业领先的全产业链经营优势以及大型炼化项目投产的贡献,实现了经营规模的较快增长与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上半年公司化工品产量227.98万吨,成品油产量45.24万吨。公司子公司恒力炼化2019H1实现盈利达13.61亿元。 公司乙烯项目、新增PTA项目等保证业绩的持续提升。公司150万吨/年乙烯、180万吨/年MEG、80万吨/年聚烯烃、72万吨/年苯乙烯及500万吨/年PTA、135万吨/年聚酯新材料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PTA及乙烯项目投产后将使占到聚酯原料成本90%以上的PTA和乙二醇实现全面覆盖和自给自足,综合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目前,乙烯项目建设已全面进入设备安装的高峰期,大型设备与材料陆续按期进场,各主装置安装等关键任务有条不紊进行中,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建成投产。 假设PTA等产能有序推进,于2020年陆续投产,另外暂不考虑乙烯项目投产及未来股本变动的情况下,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1.38元、1.70元和1.90元,对应2019年8月12日收盘价PE分别为9.35X、7.60X和6.8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国际油价大幅下滑;2.公司项目进度不及预期;3.需求大幅下滑。
|
|
|
宝丰能源
|
基础化工业
|
2019-07-23
|
11.42
|
--
|
--
|
11.38
|
-2.98% |
|
11.07
|
-3.06% |
|
详细
事件描述 7月 18日,公司发布 2019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19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20亿元,同比增加9.72%,实现归母净利润18.90亿元,同比增加38.19%; 其中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3.25亿元,同比增加 17.92%,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8.69亿元,同比增加 57.86%。 事件评论 上半年主要产品聚乙烯和聚丙烯价格弱势。 上半年聚乙烯和聚丙烯价格处于下探周期,主要源于:1、2019年是聚烯烃新一轮集中投产的起始年份,PP 供应增速将超过 9%,PE 超 7%,石化企业对于供需过剩存在担忧,并在库存压力之下降价去库存;2、原油大幅震荡,成本支撑逻辑松动;3、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出口依存度较高的制品企业开工率承压以及订单量明显萎缩。上半年,聚乙烯和聚丙烯均价分别较去年同期下跌 10.8%和 3.5%。 产量大幅增长叠加原料煤价格下跌,对冲之下业绩靓丽。一是根据公司公告,主要产品聚乙烯、聚丙烯、焦炭的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亦可从 1-6月全国聚乙烯和聚丙烯产量同比分别增加 13.9%和 4.7%得到印证;二是外购原料煤的平均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晋城无烟煤上半年均价同比下跌 4.32%;三是本报告期收回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坏账准备的第三方款项以及本报告期捐赠支出较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减少。利好对冲之下,上半年业绩靓丽。 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本优势凸显。公司建成了上下游紧密衔接、物料综合平衡的“煤炭-焦炭-气-甲醇-烯烃-聚烯烃-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各产业链协同发展,公司以焦炭板块复产的焦炉气当原料生产甲醇的产量占总产量的 20%以上,节省大量原煤,成本降低明显。公司具有显著的成长性。公司新建的焦炭气化 60万吨/年烯烃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60万吨/年烯烃项目将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国内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煤基多联产循环经济企业,随着公司产业链的持续扩张,其竞争优势将继续显现。预计公司 2019-2021年 EPS 为0.57元、0.79元、0.84元,对应 2019年 7月 19日收盘价的 PE 为20.61X、14.86X、14.05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 全球需求显著下滑; 2.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
|
|
宝丰能源
|
基础化工业
|
2019-07-19
|
11.37
|
--
|
--
|
11.88
|
1.71% |
|
11.56
|
1.67% |
|
详细
深耕煤基化领域,业绩逐年提升公司具备烯烃、焦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链,主要以自产和外购的煤炭来加工生产焦炭、聚烯烃及精细化工等产品。公司原煤产能 510万吨/年、焦炭产能400万吨/年、聚乙烯产能 30万吨/年、聚丙烯产能 30万吨/年、改质沥青产能 15万吨/年、MTBE 产能 10.75万吨/年。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从 2014年至 2018年毛利率涨幅高达 29.04pct,期间费用率水平自 2016年以来稳步下滑,在公司各板块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以及期间费用相对稳定情况下,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36.96亿元,同比涨幅达 26.41%。 焦炭:产能利用率提升,行业景气依旧我国焦煤相对匮乏,叠加焦炭供给收缩将推动行业盈利上行。我国焦煤以高挥发份气煤为主,优质焦煤资源紧缺。此外,自 2016年初以来,国家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使焦炭产能持续下行,同时焦炭产能利用率却不断提升,行业景气度仍将上行。 煤制烯烃:需求稳步增长,进口替代空间大我国资源禀赋具有“富煤、缺油、少气”特点,发展煤制烯烃是因地制宜的较优方案。随着我国农业、日用品等行业的迅猛发展,聚烯烃下游的农膜、包装膜、中空容器、拉丝、注塑和管材等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尤其是近年来聚乙烯对外依赖度不断提升,2018年达到 45%以上,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本优势凸显公司建成了上下游紧密衔接、物料综合平衡的“煤炭-焦炭-气-甲醇-烯烃-聚烯烃-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各产业链协同发展,公司以焦炭板块复产的焦炉气当原料生产甲醇的产量占总产量的 20%以上,节省大量原煤,成本降低明显。公司具有显著的成长性。公司新建的焦炭气化 60万吨/年烯烃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60万吨/年烯烃项目将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作为国内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煤基多联产循环经济企业,随着公司产业链的持续扩张,其竞争优势将继续显现。预计公司 2019-2021年 EPS 为 0.57元、0.79元、0.84元,对应 2019年 7月 15日收盘价的 PE 为 20.40X、14.71X、13.90X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 全球需求显著下滑; 2.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