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皮秀

平安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7070004...>>

20日
短线
14.29%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天顺风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8-30 12.96 -- -- 13.53 4.40%
13.53 4.40%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43.08 亿元,同比增长 111.01%;归母净利润 5.80 亿元,同比增长 128.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53 亿元,同比增长 107.69%。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9.46 亿元,同比增长 124.22%;归母净利润 3.82 亿元,同比增长 72.52%。 平安观点:各主要业务量利齐升,推动业绩高增。上半年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5.80亿元,同比增长 128.11%,主要因为各主要业务均实现量利齐升,另外公司上半年完成对江苏长风的收购,贡献增量业绩;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22.92%,同比下降 0.96 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制造类业务收入增速相对更快导致整体收入结构变化。上半年,公司塔筒类收入 13.45 亿元,同比增长 41.19%,毛利率 12.49%,同比增长 3.62 个百分点;叶片类收入 12.26亿元,同比增长 143.93%,毛利率 12.60%,同比增长 5.9 个百分点;塔筒和叶片业务实施主体苏州天顺风能设备有限公司上半年净利润 1.62 亿元,同比增长 338%。公司上半年整体经营情况好于预期。 成功收购江苏长风,大力扩张海工产能。2023 年 5 月公司完成收购江苏长风,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工类产品收入 9.52 亿元,产品毛利率 13.55%。 江苏长风下辖三个工厂,分别是江苏盐城射阳 20 万吨单管桩产能、江苏通州湾 20 万吨导管架产能、广东汕尾 20 万吨导管架配套产能(尚未完全投产)。2023 年以来,公司分别与揭阳惠来县、阳江高新区、漳州开发区签约重型海工装备的合作意向或协议,进一步加强海工布局,目前已形成40 万吨/年的海工产能,在建产能有德国海工、通州湾二期、盐城二期、揭阳和阳江等海工基地,漳州基地也在前期规划准备中,预计到 2025 年底公司海上风电总产能将超 250 万吨。 零碳业务快速发展,与制造业务良性联动。上半年公司零碳业务的实施主体上海天顺零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 3.73 亿元,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上半年公司实现上网电量 17.2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 62%,方正中等线简体 发电收入 6.88 亿元,同比增长 31.49%,上网电量和发电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因为上半年来风较好以及内蒙古兴和县 500MW风电项目于 2023 年 1 月顺利并网;截至上半年,公司在营风电场并网容量 1383.8MW。公司通过制造业产能扩张模式积累了大量的风电开发资源,目前,位于湖北省沙洋县的 200MW 风电项目正在推进,其他风电项目正在积极筹备开工,预期未来零碳业务将实现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考虑传统制造业务盈利水平及江苏长风收购事项推进节奏好于预期,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83、18.52、24.15 亿元(原值 13.04、18.33、23.47 亿元),动态 PE 17.6、13.1、10.1 倍。风电行业景气向上,公司主要业务蓄势待发,未来持续成长可期,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塔筒等业务的盈利水平受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如果原材料价格单边上行,可能造成不利影响;(2)海外贸易政策以及汇率波动都可能对公司海外业务造成不利影响;(3)制造板块可能因竞争加剧而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亚星锚链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8-30 9.62 -- -- 10.10 4.99%
10.10 4.99%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0.13亿元,同比增长 52.90%;归母净利润 1.10亿元,同比增长 88.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84亿元,同比增长 36.59%。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5.24亿元,同比增长 69.79%;归母净利润 0.51亿元,同比增长 59.66%。 平安观点: 量利齐升推动业绩高增。上半年公司业绩高增,一方面得益于出货量的较快增长,上半年公司各类产品总销售 8.48万吨,同比增长 44.43%;另一方面,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结构优化,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系泊链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推动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提升,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 26.48%,同比增加 2.34个百分点。从上半年新增订单情况、截至上半年的存货规模和合同负债规模情况(均创近年新高)来看,公司有望延续上半年强劲的发展势头。 产销两旺,新增订单较快增长。上半年,公司销售船用链及附件 64403吨,同比增长 36.86%,船用链收入 6.54亿元,对应的船用链单价为 1.02万元/吨(不含税);销售系泊链 20397吨,同比增长 75.02%,系泊链收入 3.37亿元,对应的系泊链单价为 1.65万元/吨(不含税)。产量方面,上半年公司生产船用链及附件 61998吨,同比增长 40.25%,生产系泊链22923吨,同比增长 58.42%。新增订单方面,上半年公司承接订单 9.23万吨,其中船用锚链订单 6.92万吨,同比增长 14%,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订单 2.31万吨,同比增长 86%。 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所处行业发展势头向好。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 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 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4.2%,新接订单量 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67.7%。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在国家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海油稳步推进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背景下,国内市场形势良好;受高油价背景下油气公司资本开支的增长所推动,海外市场呈逐步复苏态势。漂浮式海风方面,2023年 8月,全球最大的漂 浮式海上风电项目 Hywid Tampe 投运,该项目包括 11台西门子风机,离岸距离 140公里左右,所处水深 260-300米;国内海南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一期工程 100MW 近期完成 EPC 招标,中国电建中南院等联合体中标,投标报价 20.88亿元,后续有望开启建设。 投资建议。公司产销规模好于预期,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2.26、2.92、4.17亿元(原值2.00、2.70、3.77亿元),对应的动态 PE 40.8、31.6、22.1倍。公司传统业务景气向上,漂浮式海上风电未来的大发展有望催生公司巨大的成长空间,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漂浮式海上风电的降本速度可能不及预期。2、在迈向商业化的过程中,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发展依赖政策支持,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如果采用固定基础的海上风电技术进步超预期,可能延缓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商业化进程。4、如果钢丝绳索、复合材料的技术进步和性能提升超预期,可能对系泊链形成一定替代。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8-24 31.21 -- -- 33.83 8.39%
33.83 8.39%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40.68亿元,同比增长22.75%;归母净利润132.70亿元,同比增长8.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6.20亿元,同比增长1.02%。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08.24亿元,同比增长14.50%;归母净利润46.69亿元,同比下降33.58%。 平安观点:n二季度硅料价格和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导致盈利环比下滑。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08.24亿元,同比增长14.50%,归母净利润46.69亿元,同比下降33.58%,环比下降45.7%;二季度业绩环比大幅下降可能主要与多晶硅盈利水平大幅下降有关。二季度以来,硅料价格整体处于下行通道,参考大全能源披露信息,大全能源多晶硅销售价格(不含税)从一季度的190.42元/公斤下降至二季度的86.35元/公斤,对应的单吨净利从一季度的11万元以上下降至二季度的3万元左右。参考Infolink数据,目前多晶硅致密料含税价格70-75元/公斤,三季度多晶硅的盈利水平还将进一步下降。 n多晶硅:扩产与降本并举,向上游布局工业硅。上半年,公司多晶硅销量17.77万吨,同比增长64%,国内市占率达到30%左右,目前公司生产成本已降至4万元/吨以内。截至2022年底,公司多晶硅年产能超过26万吨,上半年公司通过技术挖潜将存量产能提升至30万吨以上。2023年8月,乐山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2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开始试运行,公司目前的多晶硅产能超过42万吨。2023年3月,行业首个单体规模20万吨的云南通威二期项目开工,2023年7月,包头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开工,两个项目均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八代“永祥法”,将实现更优的品质、成本、环保等目标;上述两个项目投产后,公司多晶硅产能规模将超过82万吨。此外,公司在包头市达茂旗和广元市苍溪县分别规划建设30万吨和40万吨工业硅项目,其中一期项目均拟于2024年底前建成投产,届时公司多晶硅成本优势将更加突出。电池片:TOPCon产能加快落地,HJT技术实现突破。上半年,公司电池满产满销,实现销量35.87GW(含自用),同比增长65%,截至目前电池产能达到90GW。2022年,公司在TOPCon方面推出TNC电池产品,采用PECVDPoly技术方案,并于2022年11月底投产了眉山9GWTNC电池项目。目前,公司TNC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提升至25.7%(未叠加SE技术),良率超过98%;公司已顺利完成硼扩SE技术的开发,预计可实现TNC产品提效0.2%以上。2023年7月,彭山太阳能一期16GW电池项目顺利下线,公司TNC电池产能规模达到25GW。此外,公司还规划了双流25GWTNC和眉山16GWTNC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届时公司TNC电池产能规模将达到66GW。上半年,公司基于HJT技术的THC中试线已完成双面纳米晶技术开发,当前最高转换效率已达到26.49%,210尺寸66版型组件功率达到743.68W(第三方认证),在硅片厚度减薄至110μm的条件下,量产良率可达到97%以上;与此同时,公司铜互连技术在设备、工艺和材料等方面的开发均取得重要突破,持续推动HJT产业化进程加快。 组件:强有力的一体化布局助力快速做强做大。上半年公司实现组件销量8.96GW,超过2022年全年的销售规模。上半年公司加大组件业务市场拓展力度:国内大基地项目方面,聚焦重点大客户开发,上半年中标包括华润电力、三峡、中电建、国家能源集团等多个项目,累计中标容量超9GW;国内分布式项目方面,全面布局国内分销渠道网络,与正泰、阳光、创维等平台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市场份额显著提升;海外市场方面,继续聚焦欧洲、亚太、南美等目标市场,上半年完成超6GW海外框架订单签约。产能布局方面,公司围绕盐城、金堂、南通三大制造基地,加速推进先进产能建设,目前盐城25GW和金堂16GW高效组件项目已全面投产,公司组件年产能提升至55GW;后续公司将强化一体化产能布局,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拟在乐山市五通桥区和峨眉山市各建设16GW拉棒、切片、电池片项目,强化组件业务的成本竞争力。整体来看,公司未来有望打造从工业硅、多晶硅料、硅片、电池到组件的垂直一体化产能,结合在新型电池方面深厚的积累,公司组件业务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投资建议。考虑硅料供需形势以及公司组件业务拓展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7.01、125. 14、156.06亿元(原值215.54、135.41、170.70亿元),动态PE7.2、11.3、9.1倍。光伏行业长期前景向好,公司在光伏制造领域竞争力突出,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国内外光伏需求受政策、宏观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2)电池片环节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如果新技术发展速度超预期,可能影响存量电池片产能的盈利水平。 (3)组件业务竞争加剧和盈利水平不及预期风险。
帝尔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3 53.40 -- -- 69.43 30.02%
74.98 40.41%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6.74 亿元,同比增长 1.33%;归母净利润 1.74 亿元,同比下降 19.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68 亿元,同比下降 19.24%。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26 亿元,同比下降 7.95%;归母净利润 0.81 亿元,同比下降 34.34%。 平安观点:上半年管理费用、研发投入增长较快,利润规模有所下滑。2023 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结构中 XBC、TOPCo等 N 型电池激光设备所占比例仍较少,较高价值量设备尚未进入大规模收入确认阶段,公司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上半年公司营收 6.74 亿元,同比增长 1.33%,较上年同期 10.75%的增速收窄 9.42 个百分点。伴随下半年 N 型电池设备的逐步验收,营收增速有望改善提升。上半年,由于管理人员增加带来的薪酬增加、自建房屋投入使用折旧增加,以及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增加,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52.16%、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65.12%;受此影响,公司利润规模有所下滑,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9.32%,其中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34.34%。利润率方面,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48.21%,较 2022 年 47.09%的毛利率提升 1.12 个百分点,维持在较高水平;由于期间费用率较高,公司实现销售净利率 25.86%,较 2022 年31.05%的净利率下降 5.19 个百分点。预计伴随 XBC 电池激光开膜、TOPCo激光 SE 等新一代设备在营收中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将得到明显改善。 TOPCo激光 SE 设备订单超 450GW,LIF 新技术有望加速导入,各类新型电池设备多点开花。公司是行业内少数能够提供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已成功开发出多款 PERC+、TOPCon+、XBC+、HJT+、钙钛矿激光新应用。截至中报披露日,公司 TOPCo激光掺杂设备已签订合同 450GW+,市占率行业领先;其激光诱导烧结技术 LIF 已在TOPCo电池上完成工艺验证,助力提升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增益在 0.2%以上,后续有望加速产业化导入。此外,公司背接触电池(BC)激光微蚀刻设备、HJT 电池 LIA 激光修复设备已取得客户量产订单,在钙钛矿方正中等线简体 电池工艺上已有相关激光设备完成交付。组件方面,公司正在研发的全新激光焊接工艺,可以简化生产工艺、减少电池片损伤、提高焊接质量,目前已向客户交付中试线。伴随公司新签与在手订单持续扩充,公司合同负债与存货规模快速增长。随着客户预付款增加,公司上半年末合同负债 13.83 亿元,同比增长约 174%,较 2022 年末增长约 91%。随着在产品和发出商品增加,公司上半年末存货 14.44 亿元,同比增长约 137%,较 2022 年末增长约 68%。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向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等泛半导体领域拓展。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2023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 0.97 亿元,同比增长 65.12%,占同期营收比重 14.3%。截至 2023 年6 月 30 日,公司共拥有 248 项境内外专利,掌握了多项激光器、激光加工工艺、高精度运动平台及核心模组、电子及运动控制技术、软件技术等相关核心技术。除光伏领域之外,在显示面板行业,公司的激光修复、激光剥离等工艺,均开展了研发和样机试制;在半导体晶圆制造及封装领域,公司已开展 IGBT/SiC 激光退火、晶圆激光清洗/减薄、晶圆激光隐切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已开展 TGV激光微孔工艺的研发,并已完成小批量订单交付。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新技术产业化进度、在手订单规模及收入确认节奏、费用支出情况等,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5.18、7.77、9.67 亿元(原值 7.01、10.91、13.22 亿元),EPS 分别为 1.90、2.85、3.54元,动态 PE 为 29.0、19.3、15.5 倍。公司持续扩充新签订单,推动新技术产品验证与交付,有望巩固光伏激光龙头地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受供应链价格和贸易政策等影响,下游装机需求或不及预期;(2)若 N 型电池降本提效进度放缓,或终端销售溢价不及预期,扩产力度或减弱;(3)公司光学部件的国际采购占比较大,供应或受物流及贸易政策影响;(4)公司面临业外新进者的竞争压力,竞争格局可能恶化。
金风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8-23 10.34 -- -- 9.99 -3.38%
9.99 -3.38%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3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190.01亿元,同比增长 14.03%,归母净利润 12.51亿元,同比减少 34.82%,扣非后净利润 10.33亿元,同比减少44.86%。二季度营收 134.36亿元,同比增长 30.70%,归母净利润 0.17亿元,同比减少 97.46%。 平安观点: 风 机 业务盈利水平承压对业绩形成明显拖累。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90.01亿元,同比增长 14.03%,风电机组、风电场运营、风电服务三大主要业务的收入规模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 34.82%,呈现较大幅度下滑,主要原因是风机业务毛利率的大幅下滑。上半年公司对外风机销售 5.78GW,同比增长 41.55%,风机及零部件业务收入 127.4亿元,同比增长 17.65%,毛利率 3.64%,同比下降 8.95个百分点。估计上半年公司风机业务处于亏损状态,较低的盈利水平与风电整机当前激烈的竞争形势有关。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 19.98亿元,同比增加约 5亿元,主要投资收益来自于风电场转让,并对当期业绩形成较明显的支撑。 在手订单饱满,新品加快迭代。截至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手风机订单约 28.2GW,其中海外订单 4.6GW。推算上半年净新增的风机订单约7.4GW,同比呈现一定幅度的下滑,可能主要与行业整体招标形势有关。 根据公司统计,上半年国内新增风机招标量 47.3GW,同比下降 7.5%,其中陆上招标量 41.5GW,海上招标量 5.8GW。上半年,公司在新品推出和应用方面成效显著,有望为未来的风机新增订单提供有力支撑:海上方面,GWH252-16.0MW 海上风电样机已完成吊装及并网,这是全球已吊装机型中单机容量最大和叶轮直径最大的机组;陆上方面,高风速 GWH182-7.2MW 样机已经完成并网,国内低风速最大叶轮直径 GWH204-6.7MW样机已完成吊装及并网。 风电场运营转让及风电服务业务稳步推进。风电场运营转让方面:上半年, 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 585.24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 741.22MW,截至上半年,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 6922.40MW,权益在建风电场容量 3202.74MW;上半年实现发电收入 33.5亿元,同比增长 1.61%,转让风电场项目股权投资收益为 16.7亿元,同比增长 49%。风电服务方面,上半年公司实现风电服务收入 23.14亿元,同比增长 19.63%,其中后服务收入 12.06亿元,同比增长 16.43%;截至上半年,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 29.6GW,同比增长 16.5%。 投资建议。考虑风机毛利率及投资收益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26.25、36.60、42.61亿元(原值 27.47、40.48、56.90亿元),动态 PE 16.8、12.0、10.3倍。公司技术实力雄厚,在手订单饱满,未来有望通过降本增效提升风机业务竞争力,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国内风电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风电自身的降本能力等因素有关,可能存在国内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2)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业务的整体不确定相对较大。 (3)当前风机行业竞争激烈,如果公司不能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提升风机产品竞争力,风机业务盈利水平可能压力较大。
美畅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8-22 45.20 -- -- 44.99 -0.46%
44.99 -0.46%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1.68亿元,同比增长40.96%,归母净利润8.93亿元,同比增长33.99%,扣非后净利润8.49亿元,同比增长35.97%。二季度实现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34.59%,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34.55%。 平安观点: 量利齐升,推动业绩较快增长。上半年,公司实现金刚石线销量5796.08万公里(其中钨丝金刚线532.77万公里),同比增长45.02%,对应的营收21.5亿元。二季度,公司光伏硅切片用碳钢金刚线销量2,809.32万公里,环比增长13.20%,销售均价37.09元/公里,环比基本持平;光伏硅切片用钨丝金刚线销量341.04万公里,环比增长63.12%,销售均价66.21元/公里,环比基本持平。二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60.38%,同比/环比增加3.63/8.47个百分点,可能受黄丝自供率提升及钨丝金刚线营收占比提升的影响。 持续提升金刚线产能和竞争力。截至2022年底,公司月产能已超1100万公里。2023年5月,公司公告称拟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富隆工业园租赁厂房内建设210条高效电镀金刚石线生产线,达产后将形成年产4300万公里产能,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将原“单机九线”生产线改造至“单机十五线”,致使项目实际年化产能较原计划新增产能提升了80%。根据公司预测,到三季度末公司金刚线产能达到1600万公里/月,到2023年底达到1800万公里/月。除了扩大产能,公司持续提升上游原材料的产能和技术实力:母线方面,公司金刚切割丝基材项目一期在2022年底逐步投产并推升公司母线自供率;金刚石微粉方面,公司单晶破碎、分选技术已经初具成效,可生产单一粒度产率较高、更加适合高效切割要求的金刚石微粉。 钨丝金刚线有望构建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电镀金刚石线目前采用的高碳钢丝基材细线化几乎已接近其物理极限,钨丝较高碳钢丝具有抗拉强度及杨氏模量等物理性能优势,公司钨丝金刚线产品在切割断线率、耗线量等方面正逐渐被客户认可。上半年,公司钨丝金刚线的销量达532.77万公里,产品规格主要是28μm 和30μm,较同时期的碳钢丝金刚线线径细5μm 左右;二季度以来尽管硅料价格快速下降,公司钨丝金刚线的销售占比仍在较快提升。2023年8月公司发布公告,拟成立美畅钨材料公司,旨在加强对钨丝原材料的研发能力和品质管理。整体来看,公司在钨丝方面的先发优势明显,钨丝金刚线有望成为公司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抓手。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金刚线盈利水平好于预期,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20.00亿元(原预测值18.51亿元)、22.01亿元(原预测值18.60亿元)、25.49亿元(原预测值21.84亿元),动态PE 10.9、9.9、8.5倍。公司在金刚线领域的龙头地位稳固,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光伏行业需求受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光伏新增装机及金刚线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2)对单一客户依赖程度较高和市占份额下降风险。3)行业竞争加剧和盈利水平不及预期风险。
金博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8-16 99.18 -- -- 96.41 -2.79%
96.41 -2.79%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 年中报,实现营收6.07 亿元,同比减少28.34%,归母净利润2.83 亿元,同比减少23.07%,扣非后净利润0.6 亿元,同比减少73.31%。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05 亿元,同比减少23.13%,归母净利润1.65 亿元,同比减少0.16%。 平安观点: 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呈现企稳迹象。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07 亿元,其中光伏相关业务收入5.6 亿元,营收占比92%,半导体相关收入0.18 亿元,其他主营收入0.27 亿元。估计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较大幅度下降与光伏碳碳热场产品价格下降和盈利水平走低有关。二季度公司毛利率37.04%,环比小幅提升1.03 个百分点,表明公司光伏主业的盈利水平呈现企稳。上半年政府补贴、营业外收入同比较快增长且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较大,对公司整体业绩形成支撑。 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碳谷产业园建设。公司基于碳基复合材料底层通用技术,不断拓展碳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除了光伏以外,加大在半导体、交通(碳/陶)、氢能和锂电等新兴领域的产业布局,着力打造碳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平台。上半年,尽管收入和利润规模有所下滑,公司依然坚定加大研发投入,当期研发费用支出0.8 亿元,同比增长约24%。目前公司正在抢抓施工进度全力推动碳谷产业园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将聚合碳基材料产业链条,强化公司规模优势和产业协同优势,加快推进碳材料产业化平台战略的实施。 氢能、锂电等新兴业务取得重大进展。氢能方面:目前年产10 万平米片状碳纸产线已完成建设,并已导入国内头部电堆企业供应链体系,同时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上开展验证工作,年产30 万平米连续性碳纸产线投建中;试制、研发70Mpa Ⅳ型碳纤维全缠绕储氢瓶,目前正在开展相应的试制与验证工作;制氢(PSA 氢气提纯)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年内可实现产线运营。锂电方面:成功开发出锂电池用碳/碳系列热场产品,并成功应用于公司年产10 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用碳粉制备一体化示范线Ⅰ期项目,该项目已正式试产,后续进入产能爬坡阶段。碳/陶方面:上半年公司收到某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品牌的定点通知书,为其开发和供应碳/陶制动盘产品,目前已与10余家新能源车企开展碳/陶制动盘的研发和试制。 投资建议。考虑政府补贴及新兴业务推进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76 亿元(原预测值5.20 亿元)、7.14 亿元(原预测值6.80 亿元)、10.04 亿元(原预测值8.86 亿元),对应的动态PE 24.0、19.4、13.8 倍。公司在碳基复合材料领域竞争力突出,传统光伏碳基热场业务持续成长,新兴业务蓄势待发,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光伏行业需求受绿色政策、宏观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2)公司正积极开拓氢能、碳/陶等业务,存在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光伏用碳基复合材料竞争加剧和盈利水平不及预期风险。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8-08 45.98 -- -- 45.33 -1.41%
45.33 -1.41%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6.88亿元,同比减少4.44%,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18.08%,扣非后净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14.53%。2023Q2,公司实现营收22.50亿元,同比增长10.12%,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47.95%。 平安观点:n毛利率同比提升,业绩符合预期。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收18.62元,同比增长1.39%,实现陆缆系统的营业收入18.22亿元,同比下降9.89%;推算二季度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收12.08亿元,陆缆营收10.4亿元,海缆相关业务营收占比约54%。上半年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综合毛利率的提升(同比提升4.96个百分点至28.62%),公司上半年交付的海缆产品附加值较高,推升整体毛利率。整体看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n国内市场招标阶段性低迷,公司海缆出口形势向好。上半年,公司陆续获得外罗一期风电场海缆故障抢修项目、埕北油田调整曹妃甸21-3油田开发项目、舟山六横大桥二期工程、三峡能源山东分公司牟平海上风电项目、华能岱1号海上风电项目、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沃旭能源Baltica2Offshore项目、锦州23-2油田开发项目、番禺油田脐带缆集中采购项目订单,海缆系统合计订单金额14亿元;整体来看,上半年国内海上风电市场招标活跃度较低,也导致公司海缆相关新增订单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出口方面,除了拿到沃旭能源Baltica2Offshore项目订单以外,公司与英国INCHCAPEOFFSHORELIMITED签署了InchCape海上风电项目(总规划装机容量108万千瓦)输出缆供应前期工程协议,未来有望转化为海缆订单。截止7月底,公司在手订单80.01亿元,其中海缆系统39.16亿元(220kV及以上海缆约占42%,脐带缆约占28%),陆缆系统27.14亿元,海洋工程13.71亿元。 n公司有望在未来的海上风电发展浪潮中明显受益。随着海上风电场规模的扩大和离岸距离的增加,柔性直流外送的趋势明朗,单体规模2GW的海风项目在离岸距离超过70公里时采用±500kV柔直外送的优势显现,而柔性直流外送的趋势将重塑海缆竞争格局,公司在直流海缆方面积累深厚,将受益于这一趋势。随着海风项目水深持续增加,漂浮式也将成为未来海上风电重要发展趋势,漂浮式海风采用动态海缆,技术壁垒和附加值明显高于传统海风项目的场内海缆;公司的动态海缆已经在三峡引领号、海油观澜号等漂浮式示范项目得以应用,未来有望成为漂浮式海风趋势的核心受益者。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5、19.3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4年PE分别为20.8、16.0倍。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向好,公司海缆业务的竞争力持续提升,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前景,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海上风电需求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3)海缆业务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容百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8-02 50.19 -- -- 57.53 14.62%
57.53 14.62%
详细
事项:7月29日,公司发布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28.94亿元,同比+11.61%;实现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48.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55.06%。23Q2公司实现营收45.26亿元,同比-29.11%,环比-45.91%;实现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84.58%,环比-78.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93.55%,环比-90.91%。 平安观点:n23H1公司整体业绩低于预期。今年以来,锂盐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锂盐在今年2-4月价格跌幅约70%,在4-6月价格涨幅约100%,导致公司上半年营收及毛利率短暂承压,导致23Q2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38%,同比-5.88pcts,环比-2.34pcts,实现小幅度下降。6月以来,公司经营情况迅速恢复,6月出货量环比增长30%以上。预计下半年高能量密度电池如麒麟电池、半固态电池等应用将加快放量步伐,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需求有望大幅提升,预计公司毛利率或将逐渐修复。 n公司三元材料产销双增长,稳居高镍龙头地位。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3H1公司实现正极材料产/销量分别约为4.8/4.5万吨,同比分别+30.8%/+27.4%,其中磷酸锰铁锂累计近千吨出货,年底预计有一定规模放量;钠电正极材料累计近百吨出货,24年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根据电池网数据,23H1公司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市占率提升至18.3%,同比+4.3pcts,蝉联第一;公司国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超过35%,连续多年保持榜首地位。我们预计Q3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达2.9万吨,全年出货量超11.5万吨,同比+28.9%以上。公司加速海外产能布局,抢占国际正极及前驱体市场。公司已在韩国建成2万吨/年高镍三元正极产能和0.6万吨/年三元前驱体产能,主要销往北美、日韩和欧洲等,产线正在调试和验证阶段,下半年预计产能爬坡。公司近期在韩国扩大正极(含高镍三元和磷酸盐)和前驱体制造基地产能规模,已发布在韩新建年产8万吨前驱体项目,公司同步筹建北美办事处,并开展欧洲建厂的可行性论证。 投资建议:受22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及23H1汽车价格战等因素影响,较便宜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占率稳步提升,上半年三元正极材料整体景气度不高,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行,预计下半年三元材料市场迎来恢复。我们调整公司23-25年盈利预测,预计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2/14.91/18.91亿元(此前预期22.64/31.09/40.96亿元,同比下浮54.42%/52.04%/53.83%),对应7月28日收盘价PE分别为21.1/14.6/11.5倍,考虑公司作为三元正极材料龙头,磷酸锰铁锂材料和钠电正极材料布局领先,国际市场稳步打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上游原料锂/镍/钴盐等成本占比较高,其供应及价格若产生较大波动,或库存管理不善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较大影响;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产能供应逐步扩大,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如未能保持产品技术优势,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3)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能源车是三元正极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到达瓶颈,或者磷酸铁锂电池渗透率大幅度提升,或者下游重要客户业绩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供应不及预期,公司市场需求将受到影响;4)产能扩张及利用率不足的风险:近年来公司快速扩张产能规模,可能存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项目施工管理不善、项目进度拖延、项目建成产能利用率不足等风险,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3-08-01 234.00 -- -- 251.33 7.41%
251.33 7.41%
详细
事项: 7月 26日,公司发布 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1892.46亿元,同比+67.52%;实现归母净利润 207.17亿元,同比+153.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75.53亿元,同比+148.93%。23Q2公司实现营收 1002.08亿元,同比+55.86%,环比+12.55%;实现归母净利润 108.95亿元,同比+66.22%,环比+10.92%。 平安观点: 公司电池系统销量增速超 60%,稳居全球龙头地位。23H1公司实现电池系统产/销量分别为 154/170GWh,同比分别+22.9%/+63.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系统销量分别为 136/34GWh,Q1/Q2去库存分别约 10/6GWh。 根据 SNE Research 数据,2023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 237.6GWh,同比+52.3%,其中公司装机量市占率为 36.3%,同比+1.7pcts,仍排名全球第一。根据 SMM 数据,23H1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 87.0GWh,同比+122.0%,其中公司出货量市占率约为 39.1%,稳居全球第一。我们预计Q3公司电池系统出货量预计超过 110GWh,全年出货量约 413GWh,同比+42.9%,其中动力电池系统 322GWh,储能电池系统 91GWh。 公 司 销 售毛利率趋稳,出口业务增速亮眼。23Q2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1.96%,同比+0.11pcts,环比+0.69pcts,实现小幅度提升,主要系高毛利项目出货增多导致,预计 23Q3-Q4毛利率保持 22%左右。23H1公司海外收入达到 671.82亿元,占比达到 35.5%,同比+12.1pcts。2023年1-5月,公司海外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达 27.3%,同比+6.9pcts。得益于前几年在海外一流车企的定点,公司在欧美电池系统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公司研发创新持续领先,新产品成果显著。23H1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达 98.50亿元,同比+70.77%。动力电池方面,公司无热扩散技术电池产品持续获得国内外客户认可,并批量应用;麒麟电池已实现量产装车,助力 CLTC 综合工况续航 1000公里以上车型上市;发布全新的凝聚态电池,拓宽以高安全和轻量化为核心的民用载人飞机等应用场景;宣布 4C 麒麟电池首发平台和钠离子电池首发车型,推动 M3P 产业化。储能电池方面,公司推出升级产品 EnterOne Plus,较上一代产品能量密度与充放电效率持续提升;公司推出零辅源光储直流耦合解决方案,推进集长寿命、高安全、高效率多种优势的储能产品应用。 投资建议:受公司海外动力及储能业务快速增长影响,叠加公司电芯产品下游 pack 及集装箱等延伸,产品价值提升,公司的成长性将持续凸显,我们修改公司 23-25年盈利预测,预计 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6.1/595.1/735.5亿元(原预测分别为 427.1/573.7/721.9亿元,分别上调 9.1%/3.7%/1.9%),对应 7月 27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21.4、16.8、13.6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市场需求增长率将可能放缓,将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进而对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技术路线变化风险:全球众多知名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研究机构等纷纷加大对新技术路线的研发,若出现可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新技术路线和新产品,产业链现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会受到影响。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动力电池材料受锂、镍、钴等大宗商品和化工原料价格的影响较大。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中下游电池材料和电芯制造环节的成本将形成较大压力。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市场快速发展,不断吸引新进入者参与竞争,同时现有产业链企业也纷纷扩充产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行业内企业未来发展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大金重工 建筑和工程 2023-05-12 34.79 -- -- 37.06 6.43%
37.02 6.41%
详细
事项:近日,公司子公司蓬莱大金连续与欧洲能源开发企业签署海风项目单桩供应合同,合计合同金额7.43 亿欧元。 平安观点: 2023 年以来订单规模超2022 全年,海外海风业务拓展成效超预期。2022年,公司陆续中标英国MorayWes t 项目、Bos kalis 美国海上风电大型钢结构项目、法国NOY-IleD'YeuetNoirm outier 项目、英国DoggerBakB项目,合计管桩订单规模超过20 万吨。2023 年以来,公司与某欧洲能源开发企业签署《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优选供应商协议》,为某海上风电集群项目提供单桩,合同金额约5.47 亿欧元,继而与某欧洲能源开发企业签署了某海风项目单桩供货合同,合同金额约1.96 亿欧元;上述两项合同合计7.43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6 亿元),估计对应的单桩重量高于30 万吨,超过2022 年全年公司获得的海外海上风电订单规模。 欧洲海风成长空间广阔,公司作为欧洲主流海风管桩供应商有望长期受益。根据欧洲风能协会的中性预测,2023 年欧洲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有望达到5GW,同比增长100%,到2027 年,欧洲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有望达到11.6GW,2023-2027 年的新增装机复合增速24%。2022 年以来,公司陆续获得了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主要海风市场的管桩订单,已经成为欧洲主流的海上风电管桩供应商,随着订单的持续累积,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有望充分受益于欧洲海上风电快速发展。 海外其他市场亦值得期待,夯实产能和物流保障。除了欧美市场,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其他海风市场,2023 年初公司应邀出席菲律宾总统商务圆桌会议,在菲律宾进行产业投资已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未来公司在亚太新兴海风市场的拓展值得期待。目前,公司正在辽宁盘锦辽滨沿海经开区投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0 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能50 万吨,有望于2023 年底左右投产,届时将为公司拓展海外海风市场提供更坚实的产能保障;另外,公司也在物流等方面做了前瞻性准备,夯实物流这一重点环节的保障。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海外业务拓展情况超预期,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1、13.54、18.54 亿元(原预测值9.31、12.74、16.68 亿元),动态PE 23.4、16.1、11.7 倍。海上风电景气向上,公司有望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管桩龙头,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汇率波动等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影响;3)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09 17.61 -- -- 19.28 7.53%
18.94 7.55%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按照会计调整后的口径,实现营业收入 307.48亿元,同比增长 12.98%,归母净利润 34.55亿元,同比增长 9.4%,扣非后净利润31.10亿元,同比增长 4.01%,EPS 1.52元,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3.0410元(含税)。公司同时发布 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收 27.20亿元,同比减少 61.84%,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平安观点: 海风机组交付偏少拖累 2022Q4和 2023Q1业绩。公司2022Q4和 2023Q1均一定程度亏损,主要与风机交付规模较小且基本全部为陆上机组有关,受海风施工窗口期等因素影响,公司 2022Q4和 2023Q1基本没有确认海风机组收入,叠加陆风机组毛利率下滑,公司盈利水平阶段性承压。展望未来,风机出货量和盈利水平的明显回升可期,公司发布股票回购预案,回购股份资金总额 5-10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20元/股),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新增和在手订单规模大增,2023年风机销售规模放量可期。2022年公司实现风机对外销售 7.31GW,同比增长 21.14%,其中海上机组销量2.22GW,陆上机组销量 5.09GW;对应实现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 228.07亿元,同比降低 9.67%,主要受风机销售价格下降影响。2022年公司风机新增订单达到 18.65GW,同比增长 66%,截至 2022年底累计在手风机订单规模 30.42GW,同比增长 60%,为 2023年公司风机交付规模放量提供订单保障,预计 2023年交付规模有望达到 14GW,其中陆上10GW,海上 4GW。 风机相关业务毛利率短期承压,后续有望修复。2022年公司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毛利率 17.77%,同比降低 1.39个百分点,其中陆上主力机型3.X-5.XMW 的毛利率下滑 2.87个百分点至 12.93%,下滑幅度较为明显,以海上风机为主的 6.XMW 以上机型的毛利率 25.44%,维持较高水平。 受供应链以及海风机组交付量少等因素影响,一季度风机及配件业务毛 利率仅 5%左右,预计后续随着海风机组的批量交付以及供应链成本的优化,公司风电机组及配件的毛利率将逐步回升。 电站运营和转让业务的业绩贡献有望进一步凸显。由于来风偏小,2022年公司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共实现发电量 28.5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7.25%,受此影响,2022年公司新能源电站运营收入 13.36亿元,同比减少 9.03%,毛利率 59.88%,同比降低 6.79个百分点。公司调整了电站转让的会计方式,2022年电站销售业务收入 56.74亿元,毛利率 22.14%,高于风机产品销售的毛利率水平。截至 2022年底,公司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 1.50GW,同比增长 25.94%,在建装机容量 2.15GW,同比增长 19.75%,其中包括了 2022年开工的广东阳江 500MW 海上风电项目和海南东方 1500MW 海上风电项目。按照“滚动开发”模式,公司加快推进新能源电站的开发和转让,预计 2023年新能源电站建成规模、转让规模以及发电量均较 2022年明显增长。 其他新兴业务处于培育阶段,未来具有成长潜力。除了风电机组和新能源电站相关业务,公司围绕风光储氢积极布局,包括新能源电站 EPC、配售电、光伏业务、储能及氢能等。2022年公司光伏异质结电池片和组件生产线顺利投产,钙钛矿电池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同时公司拥有规模化碲化镉(CdTe)光伏组件产能,主要用于 BIPV 领域,可替代现有玻璃幕墙和工业屋顶进行光伏发电。2022年公司储能系统业务逐步发展,出货量达到 1087MWh;公司 2000Nm/h 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于 2022年 10月正式下线。2022年公司其他主营业务收入 4.89亿元,同比增长 2.5倍,毛利率 1.17%,估计暂未实现盈利;整体来看,这些布局的新兴业务具有较好的行业发展前景,有望为公司创造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考虑当前陆上风机业务竞争形势,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44.83(原预测值 55.65)、58.52(原预测值 72.33)、77.71(新增)亿元,对应的动态 PE 分别为 9.4、7.2、5.4倍。公司风机业务竞争力突出,新能源电站业务有望持续成长,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海上风电需求受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2)2022年以来海上风机招标价格大幅下降,公司海上风机产品毛利率可能承压。 (3)国内海上风机竞争加剧和公司市占份额下降的风险。
大金重工 建筑和工程 2023-05-05 30.16 -- -- 37.06 22.76%
37.02 22.75%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51.06亿元,同比增长 15.21%,归母净利润 4.50亿元,同比减少 22.02%,扣非后净利润 4.17亿元,同比减少 25.79%,EPS 0.71元,拟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0.28元(含税)。公司同时发布 2023一季报,实现营收 8.55亿元,同比减少 8.44%,归母净利润 0.75亿元,同比增长 19.97%。 平安观点: 盈利水平下滑拖累业绩。2022年公司业绩有所下滑,主要因为公司主营业务盈利水平大幅下降。2022年,公司塔筒相关产品销量 59万吨,同比增长 20.56%,单吨毛利约 1277元,同比下降 710元;国内和出口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 18.25%、8.95%,同比下降 6.08、7.4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蓬莱大金 2022年实现营收 34.72亿元,同比增加 3.36亿元,净利润 2.44亿元,同比减少 1.89亿元,蓬莱大金盈利水平下滑是 2022年公司业绩下滑的主因;考虑蓬莱大金主要面向国内海风市场和海外市场,我们估计海外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同时,国内海风相关业务的盈利水平也较 2021年有所下滑,国内海风及出口业务的竞争形势有所加剧。2023Q1,公司实现营业 8.55亿元,同比减少 8.44%,可能主要因为一季度国内风电需求疲软以及公司出口业务未能在一季度批量确认收入。 大力布局新的海工基地,海风产品出口取得重大突破。2022年公司五大海工基地战略布局初见成效,除了蓬莱基地外,2022年阳江基地实现投产,盘锦、唐山、汕头基地获得实质性进展;2023年 1月,公司与盘锦市辽滨沿海经开区管委会签约,将在盘锦辽滨沿海经开区投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项目一期计划投资 2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能 50万吨,该项目有望在 2023年底实现投产。在国内五大海工基地的基础上,同时积极布局欧洲、东南亚、美洲等海外基地,为公司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公司陆续中标英国 MorayWest 项目 48套单桩、MorayWest 项目 30套过渡段、Boskalis 美国海上风电大型钢结构项目、法国 NOY-IleD'YeuetNoirmoutier 项目 62套单桩、英国 MorayWest 12套塔筒、英国 DoggerBankB 项目 41套塔筒等,估算公司 2022年获得的欧美海风相关订单规模超过 20万吨。 依托投资换资源模式,加快风电场资源获取和开发。2022年 9月,大金重工金智尚义六号地 5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这是公司首个并网发电的自持风电项目,2023年 3月底,大金重工阜新彰武西六家子 250MW 风电项目一次性送电成功,公司自持风电场规模达到 300MW;目前,河北尚义八道沟 200MW 风电场项目处于在建状态。公司规划三年内建成并网2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储备新能源开发资源 500万千瓦,未来风电场运营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考虑当前风电塔筒、管桩竞争形势和盈利水平,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31(原预测值 12.48)、12.74(原预测值 19.22)、16.68(新增)亿元 ,动态 PE 20.9、15.3、11.7倍。海上风电成长空间较大,公司具备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管桩龙头的潜力,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的海上风电管桩生产基地推进进度不及预期;2)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汇率波动等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影响;4)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天顺风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05 13.92 -- -- 16.45 18.18%
17.15 23.20%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67.38亿元,同比减少 17.55%,归母净利润 6.28亿元,同比减少 52.03%,扣非后净利润 6.35亿元,同比减少 40.96%,EPS 0.35元,不派发红利、不送红股。公司同时发布 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收 13.63亿元,同比增长 87.17%,归母净利润 1.97亿元,同比增长 506.88%。 平安观点: 2022年主要业务量利齐跌,2023Q1强劲复苏。2022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明显下滑,风电塔筒、叶片类产品、风电场运营三大主业均呈现量利齐跌,主要受疫情、塔筒行业竞争加剧、风机降价及产业链盈利水平收缩等因素影响;具体来看,主营风电制造的子公司苏州天顺风能设备有限公司2022年净利润 3.02亿元,同比下降 2.88亿元;主营风电场运营的子公司上海天顺零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2022年净利润 3.58亿元,同比下降 1.93亿元。2023Q1,受益于制造类产品交付规模大幅增加以及内蒙兴和500MW 风电项目的投运,公司收入和毛利率均同比大幅增长,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塔筒和叶片类业务短期承压,盈利水平有所下滑。2022年,公司塔筒销量49.88万吨,同比下降 20.38%,单吨毛利约 900元,同比下降约 100元,处于历史低位;整体来看,2022年国内及海外陆上塔筒需求疲软,公司出口业务的下滑幅度相对较大。2022年濮阳、通辽和荆门塔筒厂相继投产,产能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 2022年底,公司塔筒产能合计约 100万吨/年,分布在内蒙包头、商都、通辽、河南濮阳、山东菏泽、江苏苏州、湖北荆门等地,在 2023年国内陆上风电需求回暖的背景下,公司陆上塔筒出货量有望明显回升。叶片类业务方面,2022年风电叶片行业毛利率整体大幅下降,尽管公司模具销量同比增长 39%,公司叶片类产品整体销售收入下滑 4.01%,毛利率则下滑 6.65个百分点至 10.33%。 收购江苏长风&布局新生产基地,海工业务突飞猛进。2022年 12月,公司公告全资收购江苏长风,预计在 2023年 5月完成对江苏长风的收购; 江苏长风下辖三个工厂,分别是江苏盐城射阳 20万吨单管桩产能、江苏通州湾 20万吨导管架产能、广东汕尾 20万吨导管架产能,合计产能 60万吨。2023年一季度公司与广东揭阳和阳江达成合作建设海工产能基地,目前公司在建及拟新建产能有德国海工、盐城二期、揭阳和阳江等海工基地,到 2024年底,公司海上风电总产能有望达到 200万吨。 加快推进零碳业务,风电场运营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公司风电场运营发电量 19.3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7.33%,可能受2022年来风相对偏小影响,在此背景下,2022年公司风电运营收入 9.54亿元,同比减少 9.15%,毛利率下滑 5.38个百分点至 64.62%。截至 2022年底,公司累计并网风电场 884MW,同比持平;2023年 1月内蒙古兴和县 500MW 风电项目顺利并网,公司风电站的运营规模达到 1.38GW,同比增加 57%。2022年 3月,公司获得湖北省新能源项目建设指标 60万千瓦,预计该批项目分别于 2023/2024年开工建成/并网。整体来看,公司零碳业务与制造业务良性协同,制造业务产能扩张为公司获取风电场资源提供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考虑当前塔筒及叶片业务的竞争形势,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04(原预测值 15.45)、18.33(原预测值 19.94)、23.47(新增)亿元,动态 PE 19.0、13.6、10.6倍。风电行业景气向上,公司主要业务蓄势待发,未来持续成长可期,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公司塔筒等业务的盈利水平受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如果原材料价格单边上行,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2)海外贸易政策以及汇率波动都可能对公司海外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3)塔筒和叶片业务可能因竞争加剧而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亚星锚链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5-05 10.28 -- -- 11.60 12.29%
12.08 17.51%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2 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5.16 亿元,同比增长14.93%,归母净利润1.49 亿元,同比增长22.98%,扣非后净利润1.35 亿元,同比增长41.08%,EPS 0.16 元,拟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0.50 元(含税)。公司发布2023 年一季报,实现营收4.89 亿元,同比增长38.18%,归母净利润0.59 亿元,同比增长122.02%。 平安观点: 整体盈利水平持续提升,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超50%。2022 年公司实现系泊链收入3.96 亿元,同比增长5.79%,对应的单吨收入1.46 万元,同比下降20%,2021 年公司批量交付了R6 级系泊链因而产品销售单价较高;实现船用锚链收入10.99 亿元,同比增长21.32%,对应的单吨收入约1.02万元,同比增长13%。盈利水平方面,系泊链产品毛利率同比下滑4.03 个百分点至34.13%,船用锚链毛利率同比增长4.29 个百分点至22.33%,公司2022 年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68 个百分点至26.01%;2022 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7.95 亿元,同比增长66.71%,营收占比超过50%,毛利率28.03%,高于国内市场的22.54%。2023Q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8.18%,主要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以及前期因疫情积压的部分订单实现发货,毛利率同比增长2.41 个百分点至26.35%,推动2023Q1 业绩较快增长。 系泊链销量和订单增长势头较好。2022 年,公司各类产品总销量13.44 万吨,同比增长11.55%,其中船用锚链及附件销量10.74 万吨,同比增长7.01%,系泊链销量2.7 万吨,同比增长34.18%,系泊链销售规模创2016年以来的新高。2022 年公司承接各类产品订单16.03 万吨,其中船用锚链及附件订单11.84 万吨,同比减少7%,系泊链订单4.19 万吨,同比增长146%,系泊链订单增长势头强劲。 传统业务需求形势向好,漂浮式海风业务弹性十足。公司传统的船用锚链和石油平台系泊链业务的需求向好,2023 年全球造船完工量将保持历史较高水平,海洋油气勘探回暖,IHS 预计2023 年海上资本开支同比增长23%。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大势所趋,漂浮式海风降本路径清晰,目前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均处于蓄势待发之势,未来公司漂浮式海风相关业务的弹性值得期待。根据公司经营计划,2023 年公司有望实现营业收入18 亿元,其中船舶锚链及附件营业收入13 亿元,海洋工程系泊链及附件5 亿元。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好于预期,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2.00(原预测值1.84)、2.70(原预测值2.44)、3.77(新增)亿元,对应的动态PE 49.2、36.4、26.2 倍。公司传统业务景气向上,漂浮式海上风电未来的大发展有望催生公司巨大的成长空间,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漂浮式海上风电的降本速度可能不及预期。2、在迈向商业化的过程中,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发展依赖政策支持,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如果采用固定基础的海上风电技术进步超预期,可能延缓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商业化进程。4、如果钢丝绳索、复合材料的技术进步和性能提升超预期,可能对系泊链形成一定替代。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