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吴彤

长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70520030004,曾就职于中银国际证券、方正证券、华西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天孚通信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1-27 46.53 -- -- 50.00 7.46%
50.00 7.46%
详细
事件:公司于1月25日晚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全年归母净利润2.57-2.90亿元,同增54%-74%。公司业绩表现良好,符合预期。 业务规模扩张,三重因素带动净利高增:报告期内,公司盈利2.57-2.90亿元,同增54%-74%。业绩高增的主要原因如下:(1)20年初公司有效复工复产,疫情对生产经营影响有限;(2)5G及数据中心建设带动公司多个产品线增量提效,在扩大量产规模的同时提升了盈利能力;(3)公司完成对天孚精密74.5%股权及北极光电100%股权的收购,对净利润带来正向影响。单季度来看,公司Q4归母净利润4205.89-7537.63万元,同增4.24%-86.82%,业绩高增态势持续。 出台股权激励计划,彰显管理层经营信心:公司于1月23日出台股权激励计划,向特定对象247人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202.10万股,授予价格为40.55元。股权激励落实核心人员利益,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其中核心技术人员多达242人,彰显公司注重技术创新的决心。根据业绩考核目标,公司21-23年净利润将分别达到3.17/3.66/4.16亿元,业绩成长目标明确。 定增如期落地,产能提升支撑后续发展,:公司定增于1月如期落地,募集7.86亿元用于面向5G和数据中心的高速光引擎建设项目。项目完全达产后将新增年产激光芯片集成高速光引擎48万个、硅光芯片集成高速光引擎6万个和高速光引擎用零组件840万个,达产后营收为10.44亿元。前瞻性产能布局有助于公司完成股权激励目标,支撑业绩发展。 收购北极光电,补齐核心产品战略版图:公司20年9月完成北极光电100%股权收购。北极光电的高端镀膜、光学滤波片、微光学精密组件、WDM产品线为行业知名客户服务多年,拥有深厚的工艺技术积累,同时在销售方面深耕海外市场多年,为多家知名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完成收购后,一方面北极光电将在产品协同、客户协同等多个层面推动公司进一步升级发展;另一方面北极光电2019年净利润7732.37万元,完成并购后预计将增厚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光模块上游“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向高附加值,高集成度产品垂直布局保障业绩持续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3.65/4.47亿元,EPS为1.40/1.84/2.25元,对应PE为33X/25X/2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5G建设不及预期;数据中心建设及升级速度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原材料供给受限;高端产品拓展及与并购标的整合不及预期。
广和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1-27 60.51 -- -- 62.28 2.93%
62.28 2.93%
详细
事件:公司于1月25日晚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2.72-3.06亿元,同比增长60%-80%;扣非净利润为2.52-2.86亿元,同比增长61%-82%。盈利预测数据位于全年业绩预告区间内。 全年业绩高速增长,Q4增速略有回落:公司深耕物联网行业,发展态势和市场拓展良好,整体收入净利实现快速增长。单季来看,Q1在疫情之下公司表现出较强的业绩成长性及抗风险性,实现收入5.21亿元(YoY+25.57%),实现归母净利润5204.51万元(YoY+35.37%)。国内疫情恢复后,Cat-1等新产品开始出货,笔电业务渗透率持续提升。Q2营收7.45亿元(YoY+67.86%),归母净利润0.86亿元(YoY+103.10%);Q3营收7.01亿元(YoY+49.10%),归母净利润0.86亿元(YoY+115.64%);公司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利润翻倍。根据业绩预告,公司Q4归母净利润预计0.48-0.82亿元,同比增长-4%-64%,增幅较Q2及Q3略有回落。 2G/3G退网进程加快,NB-IoT+Cat.1+高速模块协同发展:运营商2G及3G退网进程加快,未来将建立NB-IoT、4G(含LTE-Cat1)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我们认为,NB-IoT将逐步放量,并逐步对2G连接进行替代;Cat.1则有效补齐中速率连接需求,产业链趋于成熟;5G建设加速推进,高速模组出货可期。公司IoT模组产品储备齐全,报告期内,L610Cat1模组开始出货,FG150/FM1505G系列产品已正式调通国内四大运营商5GSA组网现网,公司NB+Cat-1+5G产品有望伴随下游需求增长而逐步放量。 统传统MI主主业优势显著,5G有望带动需求提升:随着蜂窝网络接入成本持续降低,搭载无线通信模组的笔电产品将成为标配。报告期内,公司已经与全球个人电脑主要供应商HP、Leovo、Dell、Google、Microsoft等展开技术合作开发,MI业务营收增长迅速。未来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逐步成熟,蜂窝模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公司启动了“5G无线通信模块及5G智能整机产品”的研发工作,MI业务有望进一步发展。 为车联网将作为5G应用核心加速落地,公司车规级模组渗透率有望提升:车载终端与V2X的融合成为发展趋势。例如,19年12月华为曾在奥迪的乘用车、福田汽车的商用车上装载了具有5G+C-V2X技术的5G车载终端T-Box,其中搭载的5G车载模组MH5000单片价格为999元,较LTE模组(约300-500元)价值量显著提升。我们认为,5G时代搭载C-V2X模组的T-Box将成为主流。公司收购SierraWireless资产后将业务由后装延申至前装,未来将凭借高端客户的品牌示范效应,不断扩大模组在T-BOX等前端设备中的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公司无线通信模组在笔电市场依旧保持绝佳优势,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IoT领域产品储备齐全,NB+Cat-1+5G产品有望伴随下游需求增长而逐步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总营收分别为:28.24亿元、38.07亿元、49.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0亿元、4.05亿元和5.36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54倍、38倍、29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车规级模组出货进展不及预期;MI业务在大客户导入速度不及预期;国内2G、3G退网及物联网产业成熟度不及预期。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1-26 34.96 -- -- 35.81 2.43%
35.81 2.43%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1年1月23日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13.79亿元,同比增长11.73%;归母净利润43.67亿元,同比减少15.18%。业绩符合预期。 运营商主业持续增长,非经常性收益大幅减少导致净利润下滑:运营商网络收入增加,带动公司收入增长11.73%,达到1013.79亿元;但由于2019年资产处置带来一次性税前收益26.62元增加当年业绩,而2020年非经常性受益大幅减少且Q2及及Q3连续两个季度毛利率下降,最终导致全年盈利能力下滑,净利润同减15.2%。 Q4业绩亮眼,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单季度来看,Q1疫情导致收入减少3.23%至214.84亿元,毛利率基本持平期间费用率微增0.95pct,最终归母净利润7.8亿元(YoY-9.58%);Q2国内5G加速建设,收入(257.15亿元,+14.76%)实现较快增长,虽然毛利率激增9.95pct但期间费用率全面缩减4.79pct,且信用减值损失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同比减少,最终归母净利润为10.77亿元,增速达到77.16%;Q3国内5G建设放缓叠加前期拓展,虽然收入(269.30亿元,37.18%)增长良好,但毛利率同比下降6.59pct且非经常性收益较2019年同期大幅减少,最终单季度净利润严重下滑(8.55亿元,-67.83%);Q4业绩回升且盈利能力增强,公司收入272.5亿元(YoY2.85%),单季净利润16.55亿元(YoY62.21%)。 现金流质量持续改善,存货增长有备无患:公司本期经营性净现金流净额为101.30亿元,同比增加37.38%,验证公司现金流及销售收款管控加强,运营质量持续稳步提升。另外,公司存货也有所增加,根据相较三季报披露公司9月存货较年初增加116.64亿元,或将有效抵御原材料涨价等风险,同时备战全球线上活动增加以及5G建设驱动的行业机遇。在国际关系紧张的局面下,充裕现金及充足的库存将为公司经营提供有效保障。 转让中兴高达股权并增持中兴微电子资产,立足芯片能力聚焦核心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拟以10.35亿元转让中兴高达90%的股权,并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恒健欣芯、汇通融信合计持有的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兴微电子18.8219%股权,彰显公司立足芯片能力及聚焦核心业务的决心。中兴微电子无线及有线产品领域全面布局,基于7nm的自研芯片产品已实现商用。 中兴微电子19年收入50.04亿元,归母净利润1.96亿元,中兴将凭借微电子公司较快的盈利增长进一步增厚其业绩。 投资建议:综上所述,公司管理经营日益优化,完善激励制度释放5G先锋发展动能。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013.79/1140.67/1289.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67/60.69/73.64亿元,EPS分别为0.95/1.32/1.60元,对应PE分别为36X/26X/22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业务发展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贸易因素影响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跌;运营商5G资本开支及建设进程不及预期。
高德红外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1-21 47.18 -- -- 49.35 4.60%
49.35 4.60%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1年1月19日晚发布公告,公司近日与客户签订两份型号产品订货合同,合同金额分别为34,919.08万元和5,157.432万元人民币。 再次斩获4亿大单,Q1业绩确定性较强:2020年全年公司各型号系统产品、装备产品、非致命弹药产品、军贸WQ系统等多个订单合同累计达190,103万元。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加强练兵备战的背景下,武器装备有望持续放量增长。公司此次再次斩获4亿元大单为定型型号产品的首次批量订货,订单金额占2020年Q1营业收入的89%,为一季度业绩奠定基础。公司订单集中性签署大幅提升了公司产品在多个领域的批量应用。随着各型号产品逐步定型,批量订货保障未来军品业务增长。 公司实现从配套到总体的飞越:公司已取得完整装备系统科研生产资质。“生产”二字标志着公司实现了从配套单位向总体单位的历史性转变,至此公司具备了从底层核心器件至完整装备系统的全产业链批产能力。此项资质现阶段具备稀缺性和唯一性,壁垒极高。未来随着我军装备更新换代,某类武器装备业务的推进将会使得公司产品价值量大幅提升。此外,公司还新增某两类完整装备系统的科研资质,说明了公司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及未来新型号产品落地的后继力。军品中总体装备的盈利能力更优,将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的重要动力。 军贸实现突破,装备出口增长可期:根据SIPRI对有数据可查的全球25家最大军工企业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军贸出口额为567亿美元,占比约为16%,位列第五。军贸赛道具备空间大、利润高等优势,有望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公司WQ系统军贸合同于11月落地,合同金额为15,323.30万元。军贸订单突破,象征公司相关型号产品技术得到认可,后续公司将密切结合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积极推进完整WQ系统产品的军贸科研出口工作。 定增助力产能提升,加强芯片自主可控:公司拟定增25亿用于自主红外芯片、晶圆级封装红外探测器芯片及红外温度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定增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实现高端制冷型红外探测器芯片年产能1.8万支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年产能50万支,晶圆级及像素级封装红外探测器芯片年产能6,300万支及红外模组年产能880万只,保障公司军品装备及民用产品的持续增长。目前,公司定增已收到科工局及中共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的批复,预计将加速落地。 投资建议:综上所述,考虑公司军品订单持续落地,民用产品多点突破;且公司核心探测器批量生产提升核心竞争力。基于对军贸业务及未来WQ总体业务的乐观预期,我们预计20-22年总营收分别为29.97亿元、43.38亿元、56.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3亿元、14.28亿元和19.04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73倍、52倍、39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竞争带来毛利率下滑的风险;军工业务订单释放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市场需求下降、营业收入波动的风险;民用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拓邦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1-19 7.45 -- -- 11.35 51.74%
13.85 85.91%
详细
事件:2021年1月15日,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拓邦锂电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方式收购泰兴市宁辉锂电池有限公司83.5%股权的公告。 收购宁辉锂电83.5%股权,拓宽锂电应用市场。2021年1月15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拓邦锂电池有限公司(下称“拓邦锂电”)将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1540万元收购泰兴市宁辉锂电池有限公司(下称“宁辉锂电”)70%的股权,以及向目标公司增资1800万元,交易完成后拓邦锂电将持有宁辉锂电83.5%股权。此次收购公司将拓宽锂电应用市场,加速公司战略目标达成。 宁辉锂电聚焦圆柱形锂电池,弥补公司产能空缺。宁辉锂电主要研发和生产圆柱形锂离子动力电池,提供特种锂电系统定制化方案和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观光车、太阳能路灯、UPS 储备设备及储能类等相关产品。宁辉锂电首创发明NH-32138系列圆柱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具备能耗低、原材料损耗小、综合成本低、循环次数长、电池内阻小故而适用于大电流充放电等特点。一期投入5000万元,年产能达1000万支,二期拟将投入8000万元,建设年产2000万支的动力电池生产线。目前该公司已与德国、俄罗斯、伊朗等多国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此次并购,将有助于公司补充圆柱形电池产能,同时拓宽境内及海外客户资源,进而扩大市场份额。 并购宁辉锂电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扩大市场规模。近年来公司在锂电池业务方面,以“储能+小型动力”为主要发展方向,聚焦于面向专用市场的定制电池,主要应用于储能、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机器人、房车、二三轮车等领域。凭借安全、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在家电、工具及新能源行业中的应用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发展。公司拟将并购的宁辉锂电同样可提供定制型产品,并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此次并购公司将与宁辉锂电形成产业协同发展,客户资源优势互补,锂电产能得到有效扩充,在锂电池储能及动力市场方面形成业务优势。据2020年12月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联合发布《中国锂电池储能发展战略展望》中预计,锂电储能将实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5年,我国锂电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50GWh,市场空间约2000亿元。同时据GGII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0GWh,同比增长13%,预计2021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0GWh。储能及动力锂电池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通过横向并购扩大市场规模,获取技术等资源,抢占市场优势。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智控龙头地位稳固,经营管理能力有效提升,并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收购宁辉锂电在技术、市场、客户等多方面达成协同,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收分别为:51.98/64.55/79.7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 4.21/5.38/6.85亿元, 对应现价PE 分别为:20X/16X/12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涨价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中美贸易战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疫情加剧风险;宏观经济风险
海能达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1-14 6.22 -- -- 6.48 4.18%
6.48 4.18%
详细
事件:1)公司于1月12日发布关于重大诉讼案件的进展公告,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北部联邦地区法院针对公司与摩托罗拉、摩托罗拉马来西亚公司间的商业秘密及版权侵权诉讼案件的一审判决及双方在审后程序中提出的部分动议作出决定,将整体赔偿金额由7.65亿美元调减至5.43亿美元,同时驳回摩托罗拉提出的增加额外赔偿动议,但支持了摩托罗拉要求赔偿利息的动议。 2)1月12日发布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包括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568人授予2400万份股票期权。 3)1月12日发布关于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对全资子公司实施增资的公告,公司将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并通过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方式向深圳天海增资,增资价格为2.75元/注册资本元,增资总金额不超过13,750万元。 法院针对重大诉讼案件作出判决,赔偿金额调减2.22亿美元。2021年1月12日,伊利诺伊州法院认可公司在审后程序提出的研发费用赔偿金额属于重复赔偿金额,将一审判决的赔偿金额由7.65亿美元调减至5.43亿美元,其中商秘部分损失赔偿金额调减0.736亿美元,惩罚性赔偿金额调减1.472亿美元。同时,法院驳回摩托罗拉提出的增加额外赔偿动议,但对要求赔偿利息的动议予以支持,目前利息计算金额及计算方式尚不确定。另外,1月11日,英国上诉法院撤销了摩托罗拉申请的针对公司及英国子公司ProjectShortwayLimited作出的冻结令,并要求摩托罗拉负担部分律师费。此次判决象征公司诉讼获得有利进展,相关风险有望逐步释放,行业估值及业绩回升可期。 计划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表现。1月12日,公司发布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包括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568人授予2400万份股票期权,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30%,行权价格为6.18元/股。行权条件中业绩考核要求为2021年度及2022年度净利润不低于3.5亿元/4.2亿元。 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有望对员工形成激励、提升公司竞争力、同时吸引行业内人才为公司核心队伍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增资全资子公司,优化深圳天海资产结构。1月12日,公司发布对全资子公司深圳天海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海天)实施增资公告。为优化全资子公司深圳天海的资产结构并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拟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对深圳天海实施增资,增资价格为2.75元/注册资本预案,总金额不超过13750万元,增资完成后员工持股平台持有深圳天海股权比例不超过10%;同时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清州或其一致行动人以现金出资方式对深圳天海进行增资,增资金额不超过13750万元,增资后其持有深圳天海股权比例不超过10%。本次增资以促进深圳天海业务发展并为其补充流动资金,进一步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并有助于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公司借势5G技术发展,在专网通信领域持续赋能。公司作为专网领军企业,在业务布局方面持续推进从专用通信向专用通信及解决方案转型,专用通信解决方案覆盖全球公共安全、政务应急、能源等行业。2020年12月,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5G核心网和基站,打通与标准5G商用终端的数据业务FirstCall,标志着公司在面向垂直行业的5G专网解决方已具备端到端商业化部署的能力。UPF作为5G数据处理和转发的核心网网元,为运营商服务处置行业的第一窗口。2020年3月公司加入中国移动5GOpenUPF计划,并于同年10月在中国移动组织的5GOpenUPF-N4接口解耦测试中,门槛A类用例通过全部测试,标志着公司5G产品在运营商业务领域中迈出第一步。同年11月,公司的5GUPF通过了中国联通白盒UPF功能和N4接口兼容测试,为公司的5G产品商用化、赋能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夯实了发展基础。目前,公司已经具备专网5G基站、小基站、核心网、公网专用智能终端等业务的研发能力,公司在5G专网通信市场未来可期。 投资建议:鉴于诉讼风险逐步释放,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同步带动员工积极性,此外新基建部署加速专网通信发展、卫星通信未来五年蓝海广阔公司技术领先,叠加精细化运营稳健提升盈利能力且研发成果不断释放,暂不考虑诉讼引发的赔偿金额影响,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收分别为:60.67/72.65/81.3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21/4.26/5.32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94X/27X/2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诉讼风险;中美贸易战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疫情加剧风险;宏观经济风险
奥飞数据 计算机行业 2021-01-07 36.90 -- -- 40.45 9.62%
43.50 17.89%
详细
事件:公司于 1月 4日发布 2020年度业绩预告,2020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5580万元-15930万元,同比增长 50.11% - 53.48%。 2020年净利润预增 50.11% - 53.48%,EBITDA 预增 56.9%-58.5%:净利润方面,2020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5,580-15,930万元,同比增长 50.11% - 53.48%。净利润增长主要系公司于 2019年、2020年交付的自建数据中心业务释放、上架速度较快,相关业务规模逐渐扩大,进而提升企业利润。此外公司于报告期内取得 3720.49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包括紫金存储公开发行 A 股于 2月 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进而获得投资收益 3,498.15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 11,859-12,209万元,同增 34.75%-38.73%。EBITDA 方面,预计 2020年 EBITDA 将达到 34370万元-34720万元,同比增长 56.90%-58.50%,扣非后 EBITDA 预计为30649.51万元-30999.51万元,预增 50.78%-52.5%。Q4单季度分析,公司有望实现净利润 3605.03万元-3955.03万元,同增 40.25%-53.8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090.09万元-4440.09万元,同增 65.81%-80%。 2020自建机柜超规划,2019-2021机柜数复合增长率高达 84%。公司自建数据中心高速增长,2020年自建机柜数超越公司 1.5万个机柜的规划。在云计算、5G 等催化下,机柜市场需求可观,公司于 12月 15日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廊坊讯云二期项目由原计划的建设 1,500个 8KW 标准机柜,变更为建设 3,000个 4.4KW 标准机柜。公司规划 2021年底自建机柜数达 2.5万个,目前廊坊固安、广州南沙及廊坊讯云共计 1万多个机柜已开始动工,实现规划数可期,2019-2021年CAGR 高达 84%,机柜数量的增速显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成长性强劲。 2020年先后收购北京固安聚龙、上海永丽及投资合伙企业太仓信金顺健企业,持续布局一线城市及战略节点城市数据中心。公司数据中心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及部分战略节点城市,数据中心区域优势及规模优势逐渐形成。在华北地区,公司以 1.90亿元收购固安聚龙 100%股权,收购后获得其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直线距离 13公里的 9.3万平方米土地用 以建设数据中心。在华东地区,公司于 12月 15日发布公告,拟出资 10000万元与信金致诚企业管理咨询(宁波)有限公司、太仓顺联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太仓信金顺健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其中公司持有19.68%的股份。太仓信金顺健企业拟在天津市武清区建设 12000个高功率机柜的数据中心项目,进而深化公司在战略发展区域的持续布局,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收购上海永丽 100%股权,获得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 5.3万平方米的自有土地,计划将建设数据中心,进一步拓展一线城市机柜版图。2020年公司通过收购、投资等方式持续拓展一线城市及战略节点城市数据中心布局,稳步推进自建机柜数规划。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作为华南地区头部第三方 IDC 厂商,内生外延大举扩大华北及华东自建数据中心规模,具备强劲网络及技术优势,多年来深耕行业积累众多优质客户,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营收为:8.1亿元、12.30亿元、15.5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57亿元、2.05亿元、2.77亿元,每股收益 0.74元、0.97元、1.30元,PE 分别为50X,38X,28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项目建成不及预期;运营商对电信资源提价、限制风险;5G 进程不及预期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高德红外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2-25 39.90 -- -- 50.99 27.79%
50.99 27.79%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0年12月22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得了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装备总体资质证书,其中包括公司增扩的某类完整装备系统科研生产资质、某两类完整装备系统科研资质。上述装备总体资质扩项申请获得通过,公司科研生产许可范围增加。 科研生产资质落地,实现从配套到总体的飞越::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行业主管部门首次给民营企业下发完整装备系统科研生产资质。“生产”二字标志着公司实现了从配套单位向总体单位的历史性转变,至此公司具备了从底层核心器件至完整装备系统的全产业链批产能力。此项资质现阶段具备稀缺性和唯一性,壁垒极高。未来随着我军装备更新换代,某类武器装备业务的推进将会使得公司产品价值量大幅提升。此外,公司还新增某两类完整装备系统的科研资质,说明了公司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及未来新型号产品落地的后继力。军品中总体装备的盈利能力更优,将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的重要动力。 Q4以来军品订单饱满,为业绩持续增长奠定基础:十四五期间我国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加强练兵备战的背景下,武器装备有望放量增长。公司在巩固既有型号产品稳定持续供货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多类型型号项目竞标,各型号装备产品订单呈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自年初以来,公司各型号系统产品、装备产品、非致命弹药产品、军贸WQ系统等多个订单合同累计达190,103万元;其中Q4单季度军品订单累计达105,443万元,占2019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64.37%。订单集中性签署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军贸实现突破,装备出口增长可期:根据SIPRI对有数据可查的全球25家最大军工企业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军贸出口额为567亿美元,占比约为16%,位列第五。军贸赛道具备空间大、利润高等优势,有望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公司WQ系统军贸合同于11月落地,合同金额为15,323.30万元。军贸订单突破,象征公司相关型号产品技术得到认可,后续公司将密切结合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积极推进完整WQ系统产品的军贸科研出口工作。 定增助力产能提升,加强芯片自主可控::公司拟定增25亿用于自主红外芯片、晶圆级封装红外探测器芯片及红外温度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定增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实现高端制冷型红外探测器芯片年产能1.8万支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年产能50万支,晶圆级及像素级封装红外探测器芯片年产能6,300万支及红外模组年产能880万只,保障公司军品装备及民用产品的持续增长。目前,公司定增已收到科工局及中共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的批复,预计将加速落地。 投资建议:综上所述,考虑公司军品订单持续落地,民用产品多点突破;且公司核心探测器批量生产提升核心竞争力。基于对军贸业务及未来WQ总体业务的乐观预期,我们预计20-22年总营收分别为29.97亿元、40.67亿元、53.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6亿元、14.36亿元和19.05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59倍、42倍、32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竞争带来毛利率下滑的风险;军工业务订单释放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市场需求下降、营业收入波动的风险;民用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高德红外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2-22 36.51 -- -- 50.99 39.66%
50.99 39.66%
详细
事件:公司于 2020年 12月 17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与客户签订三份型号产品订货合同,合同金额分别为 6,108.04万元、4,815万元、10,944万元。 Q4以来军品订单充足,为业绩持续增长奠定基础:十四五期间我国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加强练兵备战的背景下,武器装备有望放量增长。公司在巩固既有型号产品稳定持续供货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多类型型号项目竞标,各型号装备产品订单呈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自年初以来,公司各型号系统产品、装备产品、非致命弹药产品、军贸 WQ 系统等多个订单合同累计达 190,103万元;其中 Q4单季度军品订单累计达 105,443万元,占 2019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64.37%。订单集中性签署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军贸实现突破,装备出口增长可期:根据 SIPRI 对有数据可查的全球 25家最大军工企业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军贸出口额为 567亿美元,占比约为 16%,位列第五。军贸赛道具备空间大、利润高等优势,有望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公司 WQ 系统军贸合同于 11月落地,合同金额为 15,323.30万元。军贸订单突破,象征公司相关型号产品技术得到认可,后续公司将密切结合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积极推进完整 WQ 系统产品的军贸科研出口工作。 定增助力产能提升,加强芯片自主可控:公司拟定增 25亿用于自主红外芯片、晶圆级封装红外探测器芯片及红外温度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定增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实现高端制冷型红外探测器芯片年产能 1.8万支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年产能 50万支,晶圆级及像素级封装红外探测器芯片年产能 6,300万支及红外模组年产能 880万只,保障公司军品装备及民用产品的持续增长。目前,公司定增已收到科工局及中共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的批复,预计将加速落地。 投资建议:综上所述,考虑公司军品订单持续落地,民用产品多点突破;仿宋 且公司核心探测器批量生产提升核心竞争力。基于对军贸业务及未来 WQ总体业务的乐观预期,我们预计 20-22年总营收分别为 29.97亿元、40.67亿元、53.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6亿元、14.36亿元和 19.05亿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58倍、42倍、31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竞争带来毛利率下滑的风险;军工业务订单释放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市场需求下降、营业收入波动的风险;民用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和而泰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2-07 17.65 -- -- 18.11 2.61%
24.60 39.38%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召开 2020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并审议通过了《关于筹备拟分拆铖昌科技上市的议案》以及《关于修改铖昌科技盈利预测补偿 协议的议案》。公司拟分拆铖昌科技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董事会授权 公司经营层实施分拆铖昌科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公司筹备铖昌科技拟分拆上市事项,有利于更好的发展铖昌科技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相关业务:控股子公司铖昌科技目前已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并完善前期股权规划。如若成功分拆上市,铖昌科技可进行直接融资,其主营业务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的持续研发和经营投入有望扩大,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在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应用和市场环境蓬勃发展的当下,铖昌科技业务扩张在即,分拆上市有望助力其顺应市场快速发展。 铖昌科技成功分拆后公司有望长期受益其增长:截止 2020年 12月 2日,公司持有铖昌科技 66.80%的股权,为铖昌科技第一大股东。分拆上市完成后,公司仍将控股铖昌科技,其整体经营情况、财务及盈利状况均将在公司合并报表中予以反映。虽然因权益比例下降以及募集资金周期影响,公司短期业绩可能会有些波动,但长期来看,铖昌科技单独上市后融资、经营规模扩大,其增长也将持续利好公司。 另外,铖昌科技主营业务为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与公司其他业务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分拆后对公司其他业务发展影响较小。公司总体战略布局或将更加清晰,有望集中优势发挥各业务板块的能动性,并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公司有望达成分拆子公司所需的相关条件:根据《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公司业绩需满足 “上市公司最近 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且最近 3个会计年度扣除按权益享有的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的净利润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累计不低于 6亿元人民币”等相关分拆条件。 目前公司 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 9月 30日扣除按权益享有的铖昌科技的净利润后,归母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取孰低)分别为1.62亿元、2.34亿元、2.48亿元。公司截至目前自 2018年以来合计盈利6.44亿元,已超过相关规定要求。另外,疫情影响消退,公司或受益疫情带来的产业集中度提升以及海外订单向中国转移加速,全年业绩发展向好,我们认为后续公司无法完成分拆条件的可能性较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营业收入分别为 40.87、49.05和 61.3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84、4.64和 5.98亿元,EPS 分别为 0.42、0.51和 0.65元,市盈率分别为 42X、35X 和 27X。考虑到公司智能控制器行业龙头地位,以及子公司铖昌科技分拆上市后广阔发展前景,我们维持公司“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子公司分拆因各项原因被暂停、被终止的风险;疫情影响订单交付;商誉减值风险;国内全要素生产率低迷,长期潜在增长率有放缓趋势;海外经济下行,外需疲弱;汇率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
拓邦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2-04 8.66 -- -- 8.72 0.69%
12.74 47.11%
详细
事件: 11月 30日,公司与帕艾斯管理控股有限公司(PAS ManagementHolding GmbH,以下简称 PAS 控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合资协议,达成战略合作。 拓邦与 PAS 控股达成战略合作,拟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拓邦与 PAS控股于 11月 30日举行战略合作协议和合资协议云签约仪式,公司将入股 PAS 控股旗下的帕艾斯电子技术(南京)有限公司,并以此为契机在技术、人才、市场、销售以及研发等资源上形成协同作用,在电子和机电系统领域开展全球化的深入合作。 PAS 为机电一体化龙头企业,助力公司加速进军欧洲市场。PAS 是白色家电领域控制和电缆系统的主要开发商与制造商,产品服务覆盖全球,在德国、波兰、土耳其、美国、墨西哥和中国均设有工厂。此次公司与PAS 达成战略协作将助力公司开拓欧洲市场,PAS 家电解决方案大客户覆盖博世、惠而浦、美的、海尔、MABE、SCHULTHESS 等,公司有望借力 PAS 加速进军欧洲市场,大客户开拓有望再下一城。近年来公司大客户开拓持续突破,拥有 52家千万级以上大客户,且其中 5000万级及以上占比较高,与 PAS 的合作将有望引入更多大客户助力公司发展。 拓邦与 PAS 于技术、市场、销售及研发等多方位协同优势显著。拓邦即将入股的帕艾斯电子技术(南京)有限公司应用绝缘刺破连接与压接技术,专门从事家电控制系统面板生产,结合电脑数控八工位移印与单工位移印工序、烫印工序、超声焊接工序,确保大型家电行业装饰及组装系统面板的高度精确性,这与拓邦智能控制器主营业务形成显著技术协同。此外,在市场及销售方面,PAS 所属的 Prettl 集团在全球 25个国家建有 36个分支机构,在中国的上海、南京和芜湖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与 PAS 的合作有望助力拓邦开拓销售网络及欧洲市场。 未来智控行业多方位机遇,公司多重优势巩固龙头地位。未来智控行业仿宋 多方位机遇:1)外包智能控制器的生产和销售成行业趋势,公司作为龙头有望承接大部分转移外包的家电控制器产能。2)智能控制器上下游技术升级,技术壁垒提升,行业逐步向龙头企业集中。3)行业专业化和集群化发展,公司有望享受产业集群和工程师红利。4)全球智控产业向中国转移,公司扩产能抓机遇。公司近年来持续突破头部客户,提升毛利率、巩固研发优势、并全球化布局推动产能稳步释放,未来有望紧抓行业机遇实现业绩突破。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智控龙头地位稳固,经营管理能力有效提升,并持续拓展海外市场,与 PAS 的战略合作将在技术、市场、客户等多方面达成协同,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实现营收分别为:51.98/64.55/79.7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4.21/5.38/6.85亿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22X/17X/14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贸易摩擦升级风险;海外疫情加剧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升级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风险
科思科技 2020-11-23 215.70 -- -- 244.74 13.46%
244.74 13.46%
详细
聚焦军用信息处理设备,助力国防信息化。公司主要从事军用电子信息装备及相关模块的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拥有从模块、设备到系统的军用电子信息装备产品研制能力。目前,公司已有多项军用产品实现了单独定型或随武器系统配套定型。 政策支持催化行业繁荣,国产替代带动行业需求:从上游资金总投入情况来看,中国 2020年国防预算预计增长 6.6%,行业确定性较强。在军费构成中,装备费用占比自2010年以来连续攀升,从 2010年的 1773.59亿元提升至 2017年的 4288.3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3.44%,目前已成为军费预算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从细分市场空间来看,国防信息化行业下游客户主要为各作战指挥与保障单位,从军委各部门到各军兵种、各战区。国防信息化包含装备信息化,市场空间较大。根据商务部投资促进局预测,预计到 2025年,国防信息化开支可能会达到 2,513亿元,占国防装备的 40%,其中核心领域有望保持 20%以上的复合增长。 从公司角度看,公司本身研发实力凸显公司核心竞争力,在行业内占有重要地位,有望在政策带动下,受益于行业的蓬勃发展:1)公司军用电子信息装备、产品层次完善,已实现自主可控。2)技术实力方面,公司产品性能优异,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公司产品在竞标或竞争性谈判中,多次获得中标或入选。此外,公司作为牵头单位进行了基于虚拟化的军用专属云技术统型,制定并实施统型技术协议和标准。3)军用产品准入门槛较高,公司作为民营企业已具备相关资质,在国防军队客户中认可度较高。 4)公司研发实力较强、研发费用保持稳定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方面,公司自主研制的指挥控制设备已参与军方一体化项目中,达到军用要求和自主可控的要求。2020年受益于下游客户需求上升,指控设备业务作为公司主要业务,已有效提振公司业绩。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3.68%。随着国家国防信息化的继续推 进,我们认为公司有望保持在指控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扩大其市场空间,实现稳步增长。 在雷达软件化的趋势下,雷达装备管理模式后续可能也会有一定变化,公司软雷相关产品需求有望放量:首先,由于“软件化”雷达技术更加注重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和软件的可定义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通用性将会得到有效提高。公司较早进入行业前沿,已积累一定先发优势。公司有望进入更多雷达型号,业务规模有望快速增长。目前公司软雷板块业务体量较小,未来业绩弹性较大。其次,随着现代雷达的发展进步,对其研制速度和各项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现代雷达系统工作的探测环境和目标处于不断动态变化和发展之中,雷达系统适应不同应用需求和未来潜在需求的能力有望变得更加重要。未来对于雷达系统的要求逐渐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可能也随之提升。公司有望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建立技术壁垒,巩固其行业影响力。 无线通信领域,虽然目前公司此项业务尚无形成可观收入,但其宽带自组网基带处理芯片如若研发成功,可填补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意义重大。公司也将以此为起点研发更为先进且适用更为广泛的一系列系统产品,丰富公司产品数量。另外,此项业务进展顺利,目前部分型号终端已完成产品研制或定型,业绩弹性较大。 投资建议:公司自主研制的指挥控制设备已参与军方一体化项目中,达到军用要求和自主可控的要求。2020年受益于下游客户需求上升,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作为公司主要产品,已有效提振公司业绩。随着国家国防信息化的继续推进,我们认为公司有望保持在指控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扩大其市场空间,实现稳步增长。 公司软件雷达信息处理设备突破多项技术,多次成功中标军方雷达项目。 在军用雷达软件化趋势下,放量在即。另外公司无线通信业务正在蓄力中,其便携式无线指挥终端采用自研的自组网技术实现战场态势实时共享。目前部分型号终端已完成产品研制或定型,业绩弹性较大。 受益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军民国产替代需求,公司后续业绩弹性较大。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9.05、11.84、15.5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0、4.37、5.34亿元,EPS 分别为 4.50、5.79、7.06元,市盈率分别为 45X、35X、29X,考虑到公司持续拓展的国防信息化业务驱动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同时参考可比公司 2021平均市盈率 42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费增长不及预期;毛利率下降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上游供应商涨价风险;疫情影响叠加经济下行风险业务受到冲击;订单增长不及预期;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拓邦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16 8.25 -- -- 9.26 12.24%
11.35 37.58%
详细
智能控制行业领导者,“三电一网”核心技术协同并进,布局四大行业:公司为智能控制行业龙头企业,以电控、电机、电池、物联网平台的“三电一网”技术为核心,面向家电、工具、工业和新能源四大行业提供各种定制化解决方案。2019年实现营收40.99亿元,同增20.32%,2016-2019CAGR达30.91%,实现净利润3.31亿元,同增48.90%,2016-2019CAGR达31.86%。未来智能控制器行业趋势向好,公司技术投入及创新拓展新产品类型助力份额持续提升,大客户近年来得到不断突破,且研发红利逐步释放促使产品结构优化,叠加供应链持续完善及生产自动化程度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深耕智控二十载,多重优势铸就护城河:首先,公司持续突破重点客户,保障未来优质发展。公司聚焦战略客户、大客户及科创客户,近年来客户获得持续突破,2019年拥有52家千万级以上大客户,且其中5000万级及以上占比较高,近年来持续突破TTI、海尔等大客户。其二,公司研发加码提升产品附加值,叠加供应链管理升级推升毛利率。公司近年来持续研发投入助力实现产品创新从而提高毛利率和产品附加值,此外注重研发技术共用提高研发效率,进一步控制成本。同时公司通过建立集团采购平台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毛利率自2019年起大幅回升,2020H1毛利率为23.6%,同增1.21pct,未来随着通过集团采购平台采购物料占比的上升,以及研发加码产品附加值提升,毛利率有望进一步优化。其三,全球化布局推动产能稳步释放,进军低成本和高增长区域。国内方面,公司已布局珠三角深圳、惠州两大生产基地,长三角宁波运营中心,以及西南区域重庆研发中心。海外方面,印度子公司2019年试产成功,越南孙公司2020H1已实现1983万元净利润。其四,公司外延内生,实现行业突破。公司先后并购煜城鑫电源、研控自动化、合信达、敏泰智能等进入锂电池、运动控制、暖通、智能表计等市场实现行业突破,横向延伸业务布局,此外公司内生研发,已形成上百种电控技术平台、数十个电机技术平台和全面的电池技术以及T-SMART等物联网平台,内生外延同步迈进。 智能。控制器积淀深厚,五重驱动定调未来。公司智能控制器营收2014-2019五年CAGR达29.58%,历年占比80%左右,2019年实现营收31.98亿元,同增14.45%。未来该业务受五重驱动:1)下游应用需求高涨,智能化渗透率快速提升。智能控制器下游应用广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55万亿元,其中公司重点涉及的智能家居方面目前智能化渗透率仅为4.9%空间广阔。2,)政策层面,《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陆续出台助推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3)产业中移,公司扩产能抓机遇。中国于制造成本、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产业集群红利等方面具备优势,智能控制器产业向中国转移趋势明显。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等方式扩张产能,紧抓市场机遇。4)智能控制器行业壁垒提升,公司技术优势显著。上游技术升级及下游需求升级推升行业壁垒,伴随公司多年来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产品日趋智能化、物联化、复杂化和模组化,截止2020年8月,已累计申请核心专利超过1500项,其中发明专利500余项,拥有多项核心技术,铸就护城河。55))产业链专业化分工深化,行业向头部企业集中,龙头企业获益。智能控制器产业链分工深化,研发生产外包给第三方厂商成行业趋势,公司作为龙头具备研发、生产等多重优势,有望承接大部分转移外包的家电控制器产能。 四大行业开疆拓土,智控龙头加速腾飞:家电领域:市场规模超超700亿亿,公司新品类不断延伸。公司深耕行业二十余年,已成为伊莱克斯、WIK、苏泊尔、老板等全球著名家电品牌智能控制器的核心供应商。2020H1公司家电产品实现营收8.56亿元,占比42.87%。近年来,公司持续推出家电领域如蒸烤一体机、血压计控制器等创新产品提升产品毛利率及销量,并推出面向物联网的T-SMART平台,进军万物互联。智能化趋势日趋明显、渗透率目前较低但有望快速提升,以及物联网兴起将助力智能家居高速发展,智能家居2019-2021CAGR为68.98%,家电中智能控制器价值占比约为5%,家电控制器市场有望达到超700亿规模。 工具领域。:进入核心客户市场,获取高市场份额。“油转电”、“无绳化”趋势提升工具行业对公司智能控制器、电池和电机等部件及模组和整机的需求。2020H1公司工具行业产品实现营收6.67亿元,同比增长16.02%,占比33.41%,毛利率高于其他三大行业达到27.86%。 全球电动工具市场需求旺盛,智能化需求显现,公司“电控+电机+电池”的综合解决方案形成公司在工具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此外,工具行业全球市场集中度高,百得、博世、福禄克、TTI、牧田等前十家企业占据83.6%份额,公司已切入TTI、牧田、百得等大型电动工具厂商的供应链,成为其供应商,具备坚实客户基础。 锂电应用:实现高速增长,多重市场开启。锂电应用2017年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0H1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68.88%,营收占比13.87%,未来锂电业务遇多重驱动。1)公司重点面向专用锂电市场,以“储能+小型动力”为主要发展方向,根据GGII数据,2019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市场规模130亿元,小动力锂电池市场规模超100亿元,专用市场空间可观。2))二三轮车换电模式开启:公司依托现有的电池内芯和BMS,迅速切入市场,获得了较大的业务增量,根据GGII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动二轮车用锂电池出货量为5.5GWh,同比增长61.5%,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3)工具领域小型化、轻型化、无绳化发展:GGII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动工具锂电化率为23%,预计到2023年上升至55%,产量将达1.51亿台,由此催生锂电池需求规模7.5GWh。4)通信领域铅酸换锂电:中国铁塔铅酸换锂电2020年预计替换60-70万个塔,预计使用锂电池8GWh,规模近64亿元,公司借力其行业领先的BMS智能控制优势,近年来连续中标中国移动、中国铁塔铅酸换锂电电池产品。 工业控制:增速领先市场,公司有望享国产替代及产品换代红利。 受市场及国产替代双重驱动,研控自动化业绩持续向好,2020H1实现营收1.30亿元,同比增长50.07%,较全球运动控制系统市场同期CAGR高出9.79pct,净利润2020H1同增近140%至0.27亿元。研控于步进系统细分市场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二,伺服电机领域出于第一梯队,未来有望随着工业自动化及国产替代加速快速扩张份额。 投资建议:鉴于未来智能控制器行业趋势向好,公司技术投入及创新拓展新产品类型助力份额持续提升,大客户近年来得到不断突破,且研发红利逐步释放促使产品结构优化,叠加供应链持续完善及生产自动化程度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收分别为:51.98/64.55/79.7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4.19/5.35/6.82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22X/17X/13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贸易摩擦升级风险;海外疫情加剧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升级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风险
泰晶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3 19.93 -- -- 23.58 18.31%
25.50 27.95%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0年10月31日发布三季报: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4.16%;归母净利润1108.46万元,同比增长83.18%;扣非净利润为494.48万元,同比增长60.69%;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市场供不应求叠加产品价格上调,Q3公司业绩高增::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YoY+4.16%),归母净利润1108.46万元(YoY+83.18%),净利率提升1.1pct,业绩大幅改善。一季度,由于公司地处疫区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物料运输及人员往来受阻导致订单无法按期进行;此外,公司防疫抗病成本支出有所增加,Q1营收7,271.27万元(YoY-45.18%),亏损-943.73万元。二季度,海外疫情蔓延使得国际厂商部分订单转移,公司抓住国产替代的机遇,资源导向高毛利率的新产品,Q2营收1.71亿元(YoY+38.09%),归母净利润1,466.80万元(YoY+166.91%)。三季度,市场依然供不应求,叠加公司产品价格数次上调,Q3营收1.93亿元(YoY+18.62%),归母净利润585.40万元(YoY+236.56%)。 毛利率提升但费用率微增,盈利能力增强主要系所得税减少所致:报告期内,价值量较低的TF206/308系列产量同比下降,但小型化片式产品产量增长。公司业务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1.2pct。公司期间费用率微增0.32pct,其中销售力度加大以及汇兑损失增长使得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增长0.22pct及0.25pct,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减少0.08pct和0.07pct。净利润大幅改善主要系子公司泰华电子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导致所得税费用减少32.47%所致。 股权激励出台,业绩考核信心十足: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拟向财务总监喻家双、副总毛润泽及中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83人授予的限制性股票388.75万股,建立公司业绩与发展战略强相关的长期激励机制,完善管理层和股东以及公司利益的绑定。根据业绩考核目标,2021、2022年净利润定比2019年分别增长180%和250%,彰显公司对明后年业务发展及业绩表现的较强信心。 短期价格提升叠加长期高端化发展,公司成长逻辑确立::(1)短期:海外疫情尚未稳定叠加5G、TWS耳机等下游需求旺盛,各类晶振供需缺口仍在。电子领域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产品订单向国内转移,公司自2月起至今,将主要SMD晶振产品价格上调四次。(2)长期:公司MEMS技术自主可控,已成功使用双面光刻工艺将超过3000颗的“1610”型号晶体谐振器集成至3寸的WAFER片上;基于MEMS技术开发的K3215、K2012已经实现扩产上量,最小尺寸K1610型音叉晶体谐振器技术取得,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全球为数不多具备大规模生产微型音叉晶体谐振器的厂家。此外,公司热敏及有源类产品取得进展,打破海外技术垄断。其中热敏晶谐T2520、T2016、T1612系列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有源TCXO系列产品上取得关键技术性突破。 下游市场规模较大,产能充足助力业绩增长::根据CS&A预测,2019全球频率元件产值为33亿美元,其中石英晶体谐振器产值为18.28亿美元。 频率元件年销量约185亿颗,其中石英晶体谐振器销量达164.45亿颗。 随着我国全球产业大国的地位不断凸显,下游5G、消费电子、车联网景气度提升对石英晶体谐振器行业将形成长期利好。公司各类型晶振产能预计超过35亿颗,业绩有望迅速释放。 投资建议:综上所述,考虑到下游电子类产品的需求增长对石英晶体谐振器行业形成利好,公司成长逻辑清晰,国产替代确定性较。但基于Q1业绩对全年造成影响,我们根据三季报情况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57/8.01/9.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56/3649/5124万元,EPS分别为0.11/0.21/0.30元,对应PE分别为202X/108X/77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或将对全年业绩增长造成一定影响;2020年5G、汽车电子等下游市场推进力度不及预期;技术研发方向与行业技术发展潮流、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出现偏差。
高德红外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0-30 34.80 -- -- 37.99 9.17%
50.99 46.52%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0年10月27日晚发布三季报: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增长83.07%;归母净利润7.96亿元,同比增长239.36%;扣非净利润为7.87亿元,同比增长269.63%。公司业绩优于预期。 公司营收净利高增,政府装备&民用产品订单充足:报告期内,政府装备类产品批量交付及疫情防控产品需求旺盛,公司营业收入19.36亿元(YoY+83.07%),归母净利润7.96亿元(YoY+239.36%),归母净利润增幅大于收入增幅。其中Q3单季度,公司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各型号装备产品、国内及海外民品销售规模显著增长,实现收入7.60亿元(YoY+94.25%),归母净利润2.78亿元(YoY+226.45%),净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长。 毛利率大幅增长,费用率缩减优化:前三季度,公司高附加值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探测器自产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综合推动毛利率增长14.66pct达到68.91%。此外,公司期间费用率减少12.44pct达到19.42%。 其中,低息贷款以及财政贴息导致利息支出减少以及获取结构性存款收益增加所致导致研发费用率下降0.86pct至-0.50%;此外,公司销售/研发/管理费用率分别减少0.42pct、7.25pct和3.91pct。毛利率提升及费用精简助力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归母净利率上升18.93pct。 政府装备类业务快速拓展,国内批量交付且海外实现突破:国内方面,公司一方面继续巩固既有型号产品任务的高质量交付及保障,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红外技术在各政府装备类型号产品的广泛应用、在各新型号中扩展延伸。多个重点型号产品在今年完成定型并实现了首批批量订货。公司多个重点型号产品订单的集中性签署,大幅提升了公司产品在多种政府装备类型号产品的大批量应用。出口方面,公司已完成多款政府装备类产品的出口立项审批,且已与具有WQ装备进出口权的军贸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在军贸完整WQ系统方面首次实现了订单销售。 疫情期间测温产品贡献主要增量,多点布局拓展增长点:测温产品方面,疫情期间,公司新推出了十几款有针对性的、不同形态的全自动测温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地机场、火车站、医院、地铁站、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子公司智感科技销售额和利润增长显著,出货量远超去年全年数量;除系统及产品外,公司也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机芯模组产品,共同开发公司产品。公司与安防行业巨头公司合作开发双光体温监测系统,同时与AI、物联网等行业头部企业合作,结合人脸识别、互联网5G等技术开创新形态公司产品;智慧家庭领域,公司与美的集团合力打造全新的智能感温调控产品,并依托自产晶圆级封装红外探测器有效降低产品成本;交通夜视产品领域,公司与多家品牌汽车企业进行接洽,将与各品牌厂商形成联盟,整合可用资源,扩大产品线在汽车上的运用。 投资建议:综上所述,考虑到民用奠定成长基础,军品放量在即。且公司核心探测器批量生产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据三季报业绩指引,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总营收分别为29.97亿元、38.28亿元、47.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8亿元、13.36亿元和17.11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54倍、42倍、33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竞争带来毛利率下滑的风险;军工业务订单释放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市场需求下降、营业收入波动的风险;民用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