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周平

华西证券

研究方向: 医药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120520020003,4年证券从业经验,曾就职于西南证券,2016-2017年所在团队分别获得新财富第五名、第四名。2020年2月加入华西证券,任医药行业分析师,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学士。...>>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长春高新 医药生物 2021-03-31 453.28 -- -- 502.66 10.72%
522.17 15.20%
详细
2021Q1业绩表现靓丽,生长激素恢复高增长。 公司发布 2021年一季报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8.4-9.亿元,同比增长 55-65%。预计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对长春高新归母净利润的贡献占比超过 90%,疫情结束后生长激素恢复了高增长态势,预计新患入组和纯销都有大幅度提升。预计百克生物的鼻喷流感疫苗在 2021Q1仍有部分产品确认收入,也有明显的业绩增长。华康药业和高新地产在 2020Q1受到疫情影响导致净利润下降,2021Q1将恢复正常水平。 生长激素长期成长空间大。 生长激素天花板高:我国有 500万矮小症患者,其中 60%适用于生长激素治疗,按照 10%治疗渗透率、人均 6万治疗费用测算,仅矮小症适应症峰值销售额不低于 180亿,还有至少 2倍成长空间。考虑到成人适应症,长期成长天花板更高。 多因素推动生长激素市场扩容:1)生长激素处方医生从儿科内分泌科为主,正在逐步向大儿科、儿保科、中医儿科、成人内分泌科等科室拓展,持续开发新医生。2)生长激素知晓率较低,通过公众教育有望持续提高知晓率和就诊率。3)产品升级换代,从粉针向水针向长效升级,人均治疗费用提升。 百克鼻喷流感疫苗放量,研发管线值得期待。 百克生物独家产品鼻喷流感疫苗在 2020年批签发量为 157万支,产能扩建完成后将达到 1000万人份,增长潜力巨大。带状疱疹疫苗处于 3期临床阶段,预计 2023年上市,峰值净利润有望超过 10亿元。狂犬疫苗有望年内恢复批签发, 9价 HPV 疫苗、老年痴呆疫苗、人腺病毒口服疫苗等品种研发持续推进。 投资建议不调整盈利预测,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 41.0/51.0/61.4/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44/35/29倍,维持“买入”评级。
华兰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3-31 39.90 -- -- 46.00 14.37%
45.63 14.36%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流感疫苗高速放量。 公司发布2020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0.23亿元(+36%)、归母净利润16.13亿元(+26%)、扣非归母净利润14.78亿元(+29%)。 2020Q4单季度实现收入19.50亿元(+84%)、归母净利润6.49亿元(+103%)、扣非归母净利润6.03亿元(+136%)。血制品业务实现收入25.91亿元(-2%)。分产品来看,白蛋白收入9.57亿元(-2%),静丙收入8.24亿元(-8%),其他血制品收入8.10亿元(+5%)。2020年血制品销售受到疫情影响,2021年将恢复快速增长。疫苗业务实现收入24.21亿元(+132%),净利润9.25亿元(+147%)。2020年公司共批签发2315万支流感疫苗,其中4价流感疫苗批签发2062万支(+147%),推动疫苗业务高速增长。销售费率提升7.34pp至21.41%,主要是因为销售费率较高的疫苗业务高速增长。管理费率下降0.85pp至5.03%,研发费率提升0.36pp至4.24%。 流感疫苗成长潜力巨大,储备品种多。 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疫苗在2018-2020年的批签发量分别为512/836/2062万支。考虑到新冠疫情后疫苗接种率持续提升,以及四价流感疫苗对三价流感疫苗的替代,预计未来至少还有翻倍成长空间。公司储备品种较多,狂犬疫苗(Vero细胞)和破伤风疫苗已申报上市,儿童四价流感疫苗和AC结合疫苗处于临床3期,H7N9流感疫苗处于临床2期,手足口病疫苗、Hib疫苗等产品处于临床申请中。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0/23.06/24.89亿元(原预测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2/21.82亿元),同比增长25%/15%/8%,对应PE分别为36/32/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产品销量或低于预期。
长春高新 医药生物 2021-03-15 429.28 -- -- 471.95 9.76%
522.17 21.64%
详细
生长激素持续高增长,鼻喷流感疫苗放量。 长春高新发布2020年报,实现收入85.77亿元(+16%)和归母净利润30.47亿元(+72%)。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58.03亿元(+20%)和净利润27.60亿元(+40%),对上市公司净利润贡献占比达到90%。新冠疫情带来两方面影响:1)疫情下人员流动减少,导致新患入组受影响,但由于存量患者基数大及用药时间延长,生长激素仍然保持快速增长;2)疫情导致销售费率下降,净利率进一步提升至47.56%。疫苗业务百克生物实现收入14.33亿元(+43%)和净利润4.09亿元(+134%),新产品鼻喷流感疫苗批签发157万支,估计大多数均已确认收入。中药业务华康药业实现收入5.83亿元(持平)和净利润0.42亿元(-1%)。 地产业务高新地产实现收入7.25亿元(-23%)和净利润1.37亿元(-42%)。 生长激素长期成长空间大。 生长激素天花板高:我国有500万矮小症患者,其中60%适用于生长激素治疗,按照10%治疗渗透率、人均6万治疗费用测算,仅矮小症适应症峰值销售额不低于180亿,2019年全国市场仅50亿左右,还有至少2.5倍成长空间。参照欧美成人+抗衰老市场的销售占比接近50%,长期成长天花板更高。 多因素推动生长激素市场扩容:1)生长激素诊疗壁垒高,需要对医生进行持续教育,医生数量是决定市场天花板的重要瓶颈。之前处方医生以儿科内分泌科为主,正在逐步向大儿科、儿保科、中医儿科、成人内分泌科等科室拓展,持续开发新医生。2)家长对矮小症和生长激素知晓率较低,通过公众教育有望持续提高知晓率和就诊率。3)产品升级换代,水针替代粉针,长效占比提升,剂型升级换代,人均治疗费用提升。 百克生物拆分上市,产能规模扩大。 子公司百克生物主要产品包括水痘疫苗、狂苗、鼻喷流感疫苗,将拆分至科创板单独上市。百克生物车间建设完成后,年产能将达到1800万人份水痘疫苗、1000人份鼻喷流感疫苗、1000万人份流感减毒活疫苗、300万人份Vero细胞狂苗、120万人份二倍体狂苗,在研项目还包括带状疱疹疫苗、9价HPV疫苗、老年痴呆疫苗、人腺病毒口服疫苗等产品。百克生物单独拆分上市后,将具备更强的融资能力,推动研发和生产建设项目加快落地。 投资建议根据年报对盈利预测进行调整,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41.00/51.03/61.38/亿元(2021-2022年原预测值分别为41.43/50.30亿元),对应PE分别为43/35/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新产品或新适应症研发或不及预期。
智飞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2-23 184.86 -- -- 195.27 5.63%
231.19 25.06%
详细
业绩延续高增长,VHPV疫苗高速放量。 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实现收入151.90亿元(+43%)、归母净利润33.00亿元(+39%)。2020Q4单季度实现收入41.4亿元(+42%)、归母净利润8.2亿元(+36%)。2020年4价HPV疫苗批签发722万支(+30%)、9价HPV疫苗批签发507万支(+52%),由于HPV疫苗严重供不应求,预计绝大多数已完成销售并确认收入。五价轮状疫苗批签发399万支(-15%),叠加2019年存货,预计销量也实现大幅度增长。公司研发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进入3期临床,前期研发费用预计对2020年净利润略有影响。 自主研发重磅产品进入密集收获期。 结核诊断EC试剂已正式获批,销售峰值有望达到30亿元。预防性微卡即将获批,销售峰值有望超过40亿元。AC-Hib三联苗冻干剂型、4价流感疫苗、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即将完成3期临床,销售峰值合计达到42亿元。此外15价肺炎结合疫苗、ACYW135结合疫苗3期临床试验持续推进,研发管线将进入密集收获期。 新冠疫苗处于33期临床阶段,产能已达到33亿支。 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处于3期临床阶段,预计2021Q2有望获批上市。国内外新冠疫苗需求量大,产能严重不足。公司已建成了3亿支新冠疫苗产能,按照单支净利润15元测算,年化净利润有望达到45亿元,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根据年报业绩快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收入为151.22/206.95/257.46亿元(原预测值为145.08/182.30/222.2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3.27/45.26/59.52亿元(原预测值为34.62/45.06/56.42亿元),对应PE为88/65/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产品销售低于预期;新产品研发低于预期。
长春高新 医药生物 2021-01-07 511.22 -- -- 518.60 1.44%
518.60 1.44%
详细
Q4生长激素恢复高增长,鼻喷流感疫苗放量。 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0.18-31.95亿元,同比增长70-80%,超出市场一致预期的29.08亿元。归母净利润预告中值为31.07亿元,同比增长75%;2020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约8.47亿元,同比增长58%。业绩超预期主要来自于金赛药业和百克生物。由于渠道下沉和疫情后医院流量恢复,预计Q4金赛药业生长激素的销售恢复快速增长。百克生物的鼻喷流感疫苗于2020年获批上市,全年批签发157万支,单支定价298元,显著增收业绩。 生长激素长期成长空间大。 生长激素天花板高:我国有500万矮小症患者,其中60%适用于生长激素治疗,按照10%治疗渗透率、人均6万治疗费用测算,仅矮小症适应症峰值销售额不低于180亿,2019年全国市场仅50亿左右,还有至少2.5倍成长空间。参照欧美成人+抗衰老市场的销售占比接近50%,长期成长天花板更高。 多因素推动生长激素市场扩容:1)生长激素诊疗壁垒高,需要对医生进行持续教育,医生数量是决定市场天花板的重要瓶颈。之前处方医生以儿科内分泌科为主,正在逐步向大儿科、儿保科、中医儿科、成人内分泌科等科室拓展,持续开发新医生。2)家长对矮小症和生长激素知晓率较低,通过公众教育有望持续提高知晓率和就诊率。3)产品升级换代,水针替代粉针,长效占比提升,剂型升级换代,人均治疗费用提升。 百克生物拆分上市,产能规模扩大。 子公司百克生物主要产品包括水痘疫苗、狂苗、鼻喷流感疫苗,将拆分至科创板单独上市。百克生物车间建设完成后,年产能将达到1800万人份水痘疫苗、1000人份鼻喷流感疫苗、1000万人份流感减毒活疫苗、300万人份Vero细胞狂苗、120万人份二倍体狂苗,在研项目还包括带状疱疹疫苗、9价HPV疫苗、老年痴呆疫苗、人腺病毒口服疫苗等产品。百克生物单独拆分上市后,将具备更强的融资能力,推动研发和生产建设项目加快落地。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1.03/41.43/50.30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30.11/39.33/47.77亿元),对应PE分别为62/47/3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新产品或新适应症研发或不及预期。
天坛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0-30 34.16 -- -- 39.65 16.07%
46.79 36.97%
详细
医院诊疗需求恢复,Q3血制品恢复快速增长。 2020年三季报实现收入 26.36亿元(+5%)、归母净利润 4.97亿元(+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84亿元(+4%)。2020Q3单季度实现收入 10.81亿元(+13%)、归母净利润 2.13亿元(+2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06亿元(+19%)。疫情后医院诊疗需求逐步恢复,2020Q3公司血制品产品销售恢复快速增长。由于采浆和检测成本升高,毛利率下降 0.85pp 至 48.27%,期间费率下降0.64pp 至 15.11%,净利率提升 0.63pp 至 27.80%。 非公开发行推动产品研发和产能扩张。 公司拟非公开发行 33.4亿元,用于建设云南+兰州血制品产业化基地以及成都蓉生凝血因子生产车间,并投入成都蓉生血制品临床研究项目。2019年采浆量达到 1706吨(+9%),现有血制品生产车间产能不足,云南和兰州血制品产业化基地建设有助于充分利用快速增长的血浆。天坛生物目前主要产品为白蛋白和静丙,因子类产品处于临床研发阶段,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加快临床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有助于提高血浆利用率和提升净利率水平。 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白蛋白和静丙供不应求。 新冠疫情导致国内外采浆量受到影响,叠加新冠疫情期间静丙库存消耗,我国白蛋白和静丙很可能出现供不应求。未来或将推动产品价格上涨,销售旺盛也会有助于降低学术推广力度从而降低销售费率,推动公司血制品业务盈利能力提升。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 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9/8.70/11.68亿元,分别增长 24%/15%/34%,对应 PE 分别为 58/50/3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或低于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康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0-30 170.79 -- -- 181.81 6.45%
185.20 8.44%
详细
四联苗包装升级后短期销量受招标进度影响,疫情推动2233价肺炎多糖疫苗高速放量。 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实现收入14.20亿元(+2%)、归母净利润4.33亿元(+1%)、扣非归母净利润4.25亿元(+2%);2020Q3单季度实现收入5.50亿(-6%)、归母净利润1.74亿元(持平)、扣非归母净利润1.70亿元(持平)。核心产品四联苗换包装,从西林瓶(280元/支)升级为预灌封(360元/支),截止到3季度预灌封规格仅在不到20个省中标,准入问题影响产品销售。随着更多省份中标,四联苗销量将恢复快速增长。23价肺炎疫苗在部分省市供不应求,公司产品实现高速放量。乙肝疫苗由于厂房搬迁,库存消耗导致收入大幅度减少,前三季度母公司(主要是乙肝疫苗)实现收入仅1.26亿元,同比下降67%。乙肝疫苗已恢复正常生产,预计2021年收入将大幅度提升。 新冠疫苗将于221021年获批,有望显著增厚业绩。 公司与阿斯利康签订新冠疫苗合作协议。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全球进展最快的新冠疫苗之一,预计11月有望完成3期临床。公司负责该疫苗在国内的生产和销售。从进度来看,公司预计将在年底启动1/2期临床试验,2021H1获批上市。保守按照2亿支产能、每支净利润分成10元测算,新冠疫苗有望贡献年化20亿元净利润,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研发梯队丰富,重磅产品陆续获批。 公司有超过20个品种处于研发阶段。13价肺炎疫苗处于优先审评阶段,预计2021年初将获批上市。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即将申报生产,预计2021年底或2022年初获批。五联苗已获批临床。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2/12.93/22.03亿元,PE分别为142/91/5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产品销售低于预期;新产品研发低于预期。
长春高新 医药生物 2020-10-28 351.00 -- -- 386.00 9.97%
520.66 48.34%
详细
生长激素业绩延续高增长,疫苗高速放量。 2020年三季报实现收入63.99亿元(+18%)和归母净利润22.60亿元(+82%),2020Q3单季度实现收入24.82亿元(+21%)和归母净利润9.50亿元(+85%),接近业绩预告上限。2020Q3单季度金赛药业实现收入17.14亿元(+13%)和净利润8.60亿元(+28%),仍然延续了良好的增长态势,随着新冠疫苗年底有望获批上市后,医院防控措施将逐步放松,新患增速有望提升,从而推动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收入恢复高速增长。2020Q3疫苗业务百克生物实现收入4.83亿元(+59%)和净利润1.63亿元(+86%),水痘疫苗持续放量和鼻喷流感疫苗开始贡献业绩增长。2020Q3华康药业和高新地产的业务都有明显改善,收入和利润增速都有明显提升。 生长激素长期成长空间大。 生长激素天花板高:我国有500万矮小症患者,其中60%适用于生长激素治疗,按照10%治疗渗透率、人均6万治疗费用测算,仅矮小症适应症峰值销售额不低于180亿,2019年全国市场仅50亿左右,还有至少2.5倍成长空间。参照欧美成人+抗衰老市场的销售占比接近50%,长期成长天花板更高。 多因素推动生长激素市场扩容:1)生长激素诊疗壁垒高,需要对医生进行持续教育,医生数量是决定市场天花板的重要瓶颈。之前处方医生以儿科内分泌科为主,正在逐步向大儿科、儿保科、中医儿科、成人内分泌科等科室拓展,持续开发新医生。2)家长对矮小症和生长激素知晓率较低,通过公众教育有望持续提高知晓率和就诊率。3)产品升级换代,水针替代粉针,长效占比提升,剂型升级换代,人均治疗费用提升。 百克生物拆分上市,产能规模扩大。 子公司百克生物主要产品包括水痘疫苗、狂苗、鼻喷流感疫苗,将拆分至科创板单独上市。百克生物车间建设完成后,年产能将达到1800万人份水痘疫苗、1000人份鼻喷流感疫苗、1000万人份流感减毒活疫苗、300万人份Vero细胞狂苗、120万人份二倍体狂苗,在研项目还包括带状疱疹疫苗、9价HPV疫苗、老年痴呆疫苗、人腺病毒口服疫苗等产品。百克生物单独拆分上市后,将具备更强的融资能力,推动研发和生产建设项目加快落地。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0.11/39.33/47.77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28.41亿元/35.97亿元/43.72亿元),对应PE分别为47/36倍/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或不及预期;新产品或新适应症研发或不及预期。
康华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0-23 500.00 -- -- 527.92 5.58%
590.18 18.04%
详细
二倍体狂苗放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康华生物三季报实现收入8.25亿(+180%)和归母净利润3.44亿元(+288%),2020Q3单季度实现收入3.70亿元(+1480%)和归母净利润1.61亿元(+4256%)。预告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90-4.25亿元,同比增长109-128%。2020Q1-Q3的二倍体狂苗销量估计分别为60/110/140万支,合计约310万支,2020Q4销量预计将达到40-50万支左右。Q4销量下降主要是因为产能不足,2019年库存疫苗约80万支,2020Q1-Q3批签发265万支,预计2020Q4批签发量将在50万支左右。考虑到公司需要保有少量库存作为应急使用,预计全年销量将在350-360万支左右。从盈利能力来看,2020Q1-Q3净利率分别41%/40%/44%,随着销量扩大规模效应显现,净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1年产能将大幅度扩张,业绩将延续高增长。 狂犬疫苗严重供不应求,产能是公司业绩增长的瓶颈。公司现有的二倍体狂苗产能为300万支,随着工艺改进收率有望提升,产能还有上升的空间。此外公司二车间技改处于审批阶段,预计年内有望完成从而增加200万支产能。600万支募投项目的实施地点将变更为公司当前生产经营所在地的空地,有望加快投产进度。随着新产能释放,二倍体狂苗销量将大幅度提升,业绩有望延续高增长。 成本提升推动狂犬疫苗中标价上涨。 2020年新一轮狂犬疫苗招标,上海、河北、内蒙、海南等多个省市的狂犬疫苗中标价提升,以成大生物为代表的Vero细胞狂犬疫苗平均中标价从50元提升至75元以上,康华生物的二倍体狂犬疫苗平均中标价从280元提升至300元,预计1-2年内全国将完成新一轮狂犬疫苗中标。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4.25/5.78/7.63亿元,PE为74/55/4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核心产品销售低于预期;新产品研发低于预期。
沃森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0-22 59.33 -- -- 56.59 -4.62%
56.59 -4.62%
详细
13价肺炎疫苗放量,嘉和生物港股上市增厚业绩。 2020年三季报实现收入15.67亿元(+96%)、归母净利润4.35亿元(+2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32亿元(+278%);2020Q3单季度实现收入9.93亿元(+234%)、归母净利润3.74亿元(+9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5亿元(+1033%)。公司业绩高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核心产品13价肺炎结合疫苗在主要省份完成招标后实现快速放量,另一方面是因为嘉和生物在港股上市带来1.61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3价肺炎结合疫苗放量将推动业绩高增长。 预计13价肺炎结合疫苗存量市场需求达到960万支,假设4年完全消化,年销量峰值288万支。增量市场按照每年1500万新生儿测算,每人4支,未来接种率将提升至30%,对应年需求量1800万支,国产占比70%,沃森在国产企业中占比50%,对应年销量630万支。据此估计沃森存量+增量年销量有望达到918万支,按照550元平均价测算,峰值收入将达到50亿元。 mRNA新冠疫苗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预计中国新冠疫苗生产企业净利润有望达到378亿元。国内市场:我国14亿人,新冠疫苗接种率中性预测40%,每人接种2支,单支净利润15元,单人份净利润30元,净利润168亿元。 海外出口:发展中国家超40亿人,中性假设下达到25%,70%选择中国生产的低成本疫苗,对应净利润210亿元。公司与艾博生物合作开发国内进度最快的mRNA新冠疫苗已进入1期临床,有望分享新冠疫苗市场。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4/15.59/20.10亿元,对应PE分别为94/57/4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产品销售低于预期;新产品研发低于预期。
智飞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0-19 156.51 -- -- 169.44 8.26%
169.44 8.26%
详细
HPV疫苗和轮 状疫苗高增长,自主品种放量。 2020年三季报实现收入110.50亿元(+44%)、归母净利润24.79亿元(+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83亿元(+38%)。2020Q3单季度实现收入40.56亿元(+54%)、归母净利润9.74亿元(+5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70亿元(+56%)。2020Q3单季度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公司代理的HPV 疫苗供不应求,五价轮状疫苗高速放量;另一方面公司自主品种AC 流脑结合疫苗、ACYW 多糖疫苗、Hib 疫苗都有快速增长,填补了三联苗产品空白。核心产品4价HPV 疫苗批签发436万支、9价HPV 疫苗批签发459万支,HPV 疫苗批签发合计895万支(+50%),五价轮状疫苗批签发300万支(-2%)。 新冠疫苗即将完成2期临床,产能已达到3亿支。 公司与中科院合作开发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为国内独家,7月12日进入2期临床,预计10月份完成2期临床,2021Q1有望获批上市。从技术路径来看,重组蛋白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势明显。公司已建成了3亿支新冠疫苗产能,按照单支净利润15元测算,年化净利润有望达到45亿元,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自主研发重磅产品进入密集收获期。 结核诊断EC 试剂已正式获批,销售峰值有望达到30亿元。预防性微卡即将获批,销售峰值有望超过40亿元。AC-Hib 三联苗冻干剂型、4价流感疫苗、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即将完成3期临床,销售峰值合计达到42亿元。2020年两个重磅品种获批+3个大品种申报生产,再加上15价肺炎结合疫苗、ACYW135流脑结合疫苗等在2020下半年进入3期临床,有助于提高市场对公司自主研发能力的认识,研发管线估值得到提升。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2020-2022归母净利润为34.62/45.06/56.42亿元,PE 为72/56/4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核心产品销售低于预期;新产品研发低于预期。
康华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9-21 539.90 -- -- 588.88 9.07%
588.88 9.07%
详细
二倍体狂苗放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康华生物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增公告,业绩大超预期。三季报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25-3.55亿元,同比增长267-301%。Q1-Q3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65亿元(+83%)、1.18亿元(+139%)、1.42-1.72亿元(3751-4563%)。业绩高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狂苗严重供不应求,二倍体狂苗高速放量,且规模效应推动费用率下降和净利率持续提升。估计前三季度狂苗销量已经超过270万支,净利率接近45%。根据库存推算2019年公司有狂苗存货约80万支,2020年至今已批签发256万支,保守估计狂苗全年销量有望超350万支。 成本提升推动狂犬疫苗中标价上涨。 2020年新一轮狂犬疫苗招标,上海、河北、内蒙、海南等多个省市的狂犬疫苗中标价提升,以成大生物为代表的Vero细胞狂犬疫苗平均中标价从50元提升至75元以上,康华生物的二倍体狂犬疫苗平均中标价从280元提升至300元。各省每年都会开展疫苗招标,年中还有补标机会,预计1-2年内全国将完成新一轮狂犬疫苗中标。 独享二倍体狂苗市场,产能释放+出厂价提升。 康华生物的二倍体狂苗当前产能为300万支,二车间技改处于GMP现场检查阶段,预计年内有望完成从而增加200万支产能,募投项目600万支预计2023年达产,峰值产能有望达到1100万支。随着全国新一轮招标完成,二倍体狂苗中标价有望提升。随着产能充分释放,预计2025年峰值收入和净利润将分别达到32.45亿元和14.60亿元。 投资建议。 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5.78/7.63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3.09/4.38/5.72亿元),PE分别为69/50/3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核心产品销售低于预期;新产品研发低于预期。
双林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9-02 38.20 -- -- 39.30 2.88%
45.30 18.59%
详细
业绩保持平稳增长,下半年有望加速。 2020年中报实现收入4.27亿元(+6%)、归母净利润0.63亿元(-1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8亿元(-8%)。2020Q2单季度实现收入2.17亿元(-4%)、归母净利润0.38亿元(-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1亿元(-35%)。Q1收入和净利润高增长主要是因为疫情期间静丙销售拉动。Q2在6月份停产技改,采取了控货措施以保证产品持续供应,导致收入略有下滑。Q2净利润下滑幅度更大主要是因为综合毛利率下降:一方面疫情拉动静丙销售,但影响高毛利率的狂免和破免销售;另一方面疫情和6月份停产导致投浆量受影响,仍然需要分担同样的固定成本。从全年来看,预计双林采浆量仍能实现略有增长,再加上新疆德源约180吨血浆的新增量,下半年投浆量将明显提升;从产品端来看,8因子获批上市,有望增厚吨浆净利润;3)从费用端来看,期间费率有望进一步下降。 收购派斯菲科100%股权,打造千吨级血制品巨头。 公司将通过股权+现金收购派斯菲科100%股权,重组完成后将成为另一家采浆潜力超过1000吨的血制品巨头。1)采浆量峰值1050+400+150=1600吨:双林拥有13个浆站采浆量超400吨,预计峰值采浆量不低于650吨。派斯菲科已获批10个浆站,采浆量超过300吨,峰值采浆量预计超过400吨。此外派斯菲科还可在黑龙江新设10个浆站,再增加400吨血浆。双林与新疆德源签订合作协议,德源将5个浆站设置给双林供浆,预计峰值供应量不低于150吨。双林+派斯菲科现有采浆量超过700吨,峰值1050吨;派斯菲科未来10个新批浆站峰值400吨;新疆德源供浆150吨;合计峰值采浆量1600吨。2)因子类产品陆续获批,提升盈利能力。双林8因子已申报生产,纤原已完成临床试验,PCC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派斯菲科纤原已获批,PCC即将申报生产,8因子申报临床。未来3年内双林和派斯菲科将获批所有主要的因子类产品,吨浆收入和吨浆利润将大幅度提升。 重组备考净利润持续高增长。 双林生物的股权/期权激励100%足额授予要求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3.0/3.7/5.0亿元,新疆德源供浆增量保障业绩承诺顺利完成。派斯菲克承诺2020-2022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不低于0.85/1.35/2.20亿元。2020-2022年双林+派斯菲克合计备考净利润分别为3.85/5.05/7.20亿元,增长121%/31%/43%。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8/3.25/5.15亿元,增速分别为42%/43%/58%,PE分别为45/32/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导致采浆量低于预期;产品价格波动;并购重组失败。
安科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9-01 17.88 -- -- 18.09 1.17%
18.30 2.35%
详细
2020年中报实现收入7.12亿元(-7%)、归母净利润1.62亿元(+1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7亿元(+3%)。2020Q2单季度实现收入3.70亿元(-5%)、归母净利润0.81亿元(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4亿元(-5%)。分业务来看,生物制品实现收入3.80亿元(-5%)。生长激素在Q1受到疫情影响,新患入组下滑,但Q2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实现快速增长;终端纯销预计基本持平。干扰素在Q1由于具有新冠防控作用而出现放量,Q2正常销售略有下降。由于疫情影响,部分业务收入出现下滑,其中中成药实现收入2.05亿元(-13%),化学合成药实现收入0.59亿元(-6%),原料药实现收入0.36亿元(+6%),技术服务实现收入0.16亿元(-26%)。毛利率提升0.86pp至80.54%,期间费率下降1.63pp至54.58%,净利率提升3.94pp至22.87%。 生长激素产能恢复,水针提升市占率和用药金额。 我国矮小症儿童数量超过500万人,适用生长激素治疗的人群比例约60%,按照10%的治疗渗透率估计每年治疗患者数量不低于30万人。随着粉针向水针和长效升级,年均治疗费用将从4万元提到高6万元左右,生长激素峰值销售额有望达到180亿元。公司生长激素产能充分释放,水针剂型进入市场销售,长效制剂临床推进中,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从而实现量价齐升。 重磅产品研发持续推进。 公司战略布局精准诊断+治疗产业链。中德美联基因检测业务从法医检测向民用检测延伸。赫赛汀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类似物均进入3期临床,PD-1已进入临床,CART研发+生产同步布局。多项重磅品种研发可保证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3亿元/5.48亿元/6.55亿元,对应PE分别为42倍/34倍/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销售低于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康华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8-26 595.02 -- -- 598.50 0.58%
598.50 0.58%
详细
二倍体狂苗放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中报实现收入4.55亿元(+68%)、归母净利润1.83亿元(+1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2亿元(+117%);2020Q2单季度实现收入2.98亿元(+112%)、归母净利润1.18亿元(+1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公司业绩高增长,主要是因为二倍体狂苗高速放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毛利率同比提升2.53pp至95.42%,销售费率同比下降4.05pp至35.51%,管理费率下降4.68pp至7.39%。公司加大研发力度,研发费率提升2.19pp至4.52%。净利率提升8.86pp至40.16%,与二类苗45-50%的净利率相比仍有持续提升空间。 成本提升推动狂犬疫苗中标价上涨。疫苗行业监管趋严+狂犬疫苗生产工艺提升,导致狂犬疫苗生产成本增加。2020年新一轮狂犬疫苗招标,上海、河北、内蒙、海南等多个省市的狂犬疫苗中标价提升,以成大生物为代表的Vero细胞狂犬疫苗平均中标价从50元提升至75元以上,康华生物的二倍体狂犬疫苗平均中标价从280元提升至300元。各省每年都会开展疫苗招标,年中还有补标机会,预计1-2年内全国将完成新一轮狂犬疫苗中标。 独享二倍体狂苗市场,产能释放+出厂价提升。国内只有康华生物的二倍体狂苗获批,独享二倍体狂苗市场。康华生物的二倍体狂苗当前产能为300万支,二车间技改处于GMP现场检查阶段,预计年内有望完成从而增加200万支产能,募投项目600万支预计2023年达产,峰值产能有望达到1100万支。随着全国新一轮招标完成,二倍体狂苗中标价有望提升。随着产能充分释放,预计2025年峰值收入和净利润将分别达到32.45亿元和14.60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4.38/5.72亿元,PE分别为118倍/83倍/6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产品销售低于预期;新产品研发低于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