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亮

太平洋证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90522120001。曾就职于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3.23%
(--)
60日
中线
9.68%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巨化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12-04 15.91 -- -- 17.13 7.67%
21.35 34.19%
详细
事件:根据巨化股份 2023 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0.13 亿元,同比下降 2.22%;实现归母净利润 7.47 亿元,同比下降 56.04%。维持“买入”评级。 主要产品价格几乎全线下滑是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根据 2023年三季报,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0.13 亿元,同比下降 2.22%;实现归母净利润 7.47 亿元,同比下降 56.04%。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9.17 亿元,同比增长 0.75%,环比增长 7.20%;实现归母净利润 2.57 亿元,同比下降 65.54%,环比下降 23.81%。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均价分别为 2955.57 元/吨、19755.39 元/吨、48380.19 元/吨、96980.64 元/吨、13058.23 元/吨、7640.31 元/吨和 1793.81 元/吨,分别同比变化-41.80%、-7.52%、-28.89%、97.86%、-4.88%、-7.94%和-36.97%。受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净利率跌至 4.73%,同比下降 5.73 个百分点。 行业政策落地有望带来公司业绩拐点。2023 年 10 月 24 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24 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三代制冷剂供给约束正式落地,行业供给将逐步偏紧。三代制冷剂需求稳步提升叠加供给逐步偏紧有望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三代制冷剂或将进入景气周期。公司在建项目主要包括 10 万吨/年聚偏二氯乙烯高性能阻隔材料项目(二期 B 段)、6 万吨/年 VDC单体技改扩建等项目,未来规模扩张的步伐将继续。 投资建议:巨化股份是国内氟化工龙头企业,制冷剂行业政策落地有望推动公司经营持续向好。预计公司 2023/2024/2025 年 EPS 分别为 0.41 元、0.8 元、1.09 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40X、20X 和 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下滑、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等
三美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12-04 30.57 -- -- 34.42 12.59%
47.15 54.24%
详细
事件: 根据三美股份 2023 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09 亿元,同比下降 30.76%;归母净利润为 2.38 亿元,同比下降48.45%。 维持“买入”评级。制冷剂价格下滑拖累公司业绩。 根据 2023 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26.09 亿元,同比下降 30.76%;归母净利润为 2.38 亿元,同比下降 48.45%。 其中,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8.73 亿元,环比下降 8.97%;归母净利润为 1.08 亿元,环比下降 1.27%。 公司前三季度氟制冷剂、 氟发泡剂和氟化氢的销售价格分别为 20696 元/吨、 22024 元/吨和 7290 元/吨, 分别同比下降 21.13%、上涨 22.88%/和下降 9.75%。 下游需求不足导致核心产品氟制冷剂量价齐跌是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内生扩张+行业政策落地有望推动公司经营持续向好。 2023 年 10月 24 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24 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三代制冷剂供给约束正式落地,行业供给将逐步偏紧。 三代制冷剂需求稳步提升叠加供给逐步偏紧有望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三代制冷剂或将进入景气周期。 公司积极布局新材料、新能源等业务领域,并向氟化工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目前,公司已布局的项目有:年产 3000 吨(一期为 500 吨) LiFSI、5000 吨 FEP、 5000 吨 PVDF、 6000 吨六氟磷酸锂及 100 吨高纯五氟化磷(PF5)、 1200 吨 R116、 2 万吨高纯电子级氢氟酸等项目。 投资建议: 三美股份是国内氟化工的先进企业, 制冷剂行业政策落地有望推动公司经营持续向好。预计公司 2023/2024/2025 年 EPS 分别为 0.53 元、 0.87 元、 1.1 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57X、 35X 和 2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下滑、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等。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3-11-30 30.24 -- -- 30.09 -0.50%
30.09 -0.50%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荆州基地的气体动力平台项目、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顺利投产,为荆州基地的后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维持“买入”评级。 荆州基地首批项目顺利投产。公司公告荆州基地的气体动力平台项目、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顺利投产。园区气体动力平台项目、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为华鲁恒升荆州基地首批项目,可年产尿素100万吨、醋酸100万吨、二甲基甲酰胺(DMF)15万吨、混甲胺15万吨。通过两个项目的建设,公司基本实现煤——合成气——氨醇——有机胺/尿素/醋酸这一条公司优势产业链的完整布局。根据可行性报告测算,在常规状态下,园区气体动力平台项目按照合成气0.88元/Nm3、蒸汽140元/吨价格计,全部外售年可形成收入52亿元、利润总额7亿元;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预计实现收入59.68亿元,利润总额6.26亿元。两个项目的建成投产,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并为荆州基地的后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产品价格下滑拖累公司业绩。根据2023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3.46亿元,同比下降15.92%;实现归母净利润29.27亿元,同比下降47.11%。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9.87亿元,环比增长10.81%;实现归母净利润12.18亿元,环比增长31.22%。 2023年以来,肥料、有机胺系列产品、醋酸及衍生品和新材料相关产品的销售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3.15%、61.40%、26.09%和15.51%。但从第三季度看,相关产品的价格和价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比回升。 投资建议:华鲁恒升是国内煤化工的龙头企业,依托一头多线柔性联产平台实现效益最大化。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EPS分别为2.01元、2.83元、3.48元,当前市值对应PE15X、11X和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下滑、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等。
再升科技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11-30 4.63 -- -- 4.60 -0.65%
4.60 -0.6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65亿元,同比+5.61%,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18.65%。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43亿元,同比+8.79%,环比-0.26%;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5.28%,环比-24.99%。 主营业务稳步增长,新产品贡献新增量。公司前三季度主营业务平稳增长,实现营收12.38亿元,同比增长6.01%,其中干净空气产品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79%,扣除悠远外销收入后增长9.13%;高效节能产品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1.63%。公司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持续加码“移动无尘空间”和“固定无尘空间”的应用布局。新产品贡献新增量,车用油滤产品和建筑用玻璃棉等新产品成为公司营业收入新增长点。 利润降幅同比收窄,QQ33毛利率改善。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仍然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前三季度利润下降主要原因系:(1)新建产能未完全释放,固定费用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上升;(2)下游需求疲软,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3)部分设备项目回款期未到,应收账款余额增加,计提减值损失同比增加约1007万元。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4.75%,同比-2.64pcts。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改善,毛利率为25.93%,同比+1.74pcts,环比+0.73pcts;净利率为8.90%,同比+0.38pcts,环比-3.03pcts。 拓展新能源汽车板块,提升全球业务规模。为加快拓展公司主营材料类产品在新能源汽车等移动空间领域的发展,公司与曼胡默尔新加坡控股签订了《股权购买协议》,拟将持有的全资子公司苏州悠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70%的股权转让给曼胡默尔新加坡控股。曼胡默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过滤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交易完成后,公司和曼胡默尔集团将共同致力于干净空气过滤产品的创新发展,对双方品牌互补、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具有非常好的协同作用,同时进一步扩大悠远环境的规模和提升技术实力,有助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布局扩展,提升公司的全球业务规模。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过滤材料细分领域龙头,是全球少数能够同时提供高性能玻纤滤料、低阻熔喷滤料、高效PTFE膜、微静电过滤材料和化学过滤材料等多种过滤材料的企业,公司以干净空气和高效节能两大业务板块为核心,下游应用广泛,看好新应用场景开拓,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公司进行全球化布局,看好长期发展。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亿、2.32亿、2.75亿,对应当前PE分别为27.24倍、20.15倍、17.0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扬农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23-11-23 65.22 -- -- 66.02 1.23%
66.02 1.23%
详细
事件:根据公司2023年三季报,2023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92.74亿元,同比下降29.22%,实现归母净利润13.61亿元,同比下降16.94%。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产品价格下滑趋势放缓,公司业绩或将迎来拐点。2023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92.74亿元,同比下降29.22%;实现归母净利润13.61亿元,同比下降16.94%。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收入22.07亿元,同比下降37.6%;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91.37%,近五个季度首次实现同比增长。2023年以来,公司的主要产品菊酯类产品、草甘膦等均出现价格的持续下滑。第三季度,原药价格下滑幅度减缓,制剂价格略有反弹,根据公司公告,第三季度公司原药和制剂的销售价格分别环比下跌11%和上涨11%。叠加公司产品销量的同比增长(原药同比增长24%,制剂同比增长32%),共同拉动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实现同比增加。 优创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未来产品结构优化和产能扩张值得期待。2023年6月,公司葫芦岛基地全面开工建设,占地1163亩,一期投资额约42亿元,规划项目包括年产15650吨农药原药、7000吨农药中间体及66133吨副产品。优创项目在中国中化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审批和建设快速推进。优创项目的建设有望推动公司技术成果转化,补强产业链,在扩大产能规模的同时优化产品结构,未来与先正达形成协同效应。 投资建议:扬农化工是国内领先的原药和制剂生产商,优创项目等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将给公司未来的持续较快发展提供支撑,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EPS分别为3.76元、4.45元、5.38元,当前市值对应PE17X、15X和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下滑、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等。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3-11-16 83.18 -- -- 83.85 0.81%
83.85 0.8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25.54亿元,同比+1.64%;归母净利润127.03亿元,同比-6.65%,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49.28亿元,同比+8.78%,环比-1.66%;归母净利润41.35亿元,同比+28.21%,环比-8.42%。 公司公告自2023年11月份开始,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区聚合MDI挂牌价18000元/吨(比9月份价格下调1500元/吨,同10月份相比没有变动);纯MDI挂牌价24500元/吨(同9、10月份相比没有变动)。 聚氨酯产品收入持续增长,石化板块承压。据公司经营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聚氨酯产销分别为365万吨/359万吨,同比+15.5%/+14.3%;2023Q3聚氨酯产品实现销量124万吨,环比Q2持平,聚氨酯价格环比Q2实现增长。随着公司新装置产能逐步释放,有望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聚氨酯板块盈利将进一步提升。石化板块承压,2023年前三季度石化系列产销分别为338万吨/987万吨,同比-0.6%/+10.5%;2023Q3石化系列产品的销量实现303万吨,环比Q2下降17.4%。2023Q3毛利率为17.43%,环比+2.03pcts;净利率为10.25%,环比-0.39pcts。 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板块持续高增,不断开发新产品。2023年前三季度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产品产销量分别为118万吨/117万吨,同比+66.2%/+72.1%,明显放量。未来公司重点拓展高性能材料,重点推进POE产业化及膜材料的迭代升级,未来在柠檬醛、香精香料、膜材料电池材料等项目有望取得新进展。公司不断优化工艺,持续拓展新产品,打开公司的长期空间,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重组收购铜化集团化工业务,加强上游原料供应。11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股权转让、增资等方式,持有铜化集团化工业务51%的股权;同时持有非化工业务34%的股权,并享有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铜化集团是以化学矿山采选、硫磷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商贸物流、地产开发等为主导产业的多元化集团型企业,是国内重要的硫磷化工产业基地和新型颜料产业基地。其控股六国化工和安纳达两家上市公司,主导产品高效磷复肥、钛白粉、苯酐、硫铁矿、电池材料磷酸铁等产销量均位居国内前列。本次重组后,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上游原料供应链,增强电池业务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铜化集团钛白粉业务与现有涂料业务的互补及协同效应;公司将在铜化集团矿业业务参股34%,进一步保障磷矿资源;公司依托成熟的煤化工运行经验和技术优势,将进一步优化铜化集团煤气化装置,进一步提升铜化集团现有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以科技创新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全球化运营的一流化工新材料公司。公司重点打造电池材料业务,通过收购铜化集团化工业务,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电池业务核心竞争力。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58亿、225.98亿、265.76亿,对应当前PE分别为15.07、11.57、9.8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变动及生产安全风险等。
彤程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3-11-15 36.80 -- -- 38.52 4.67%
38.52 4.67%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96亿元,同比+18.89%; 归母净利润 3.50亿元,同比+45.57%。 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8.26亿元,同比+23.20%,环比+17.37%; 归母净利润 1.27亿元,同比+124.55%,环比-9.53%。 Q3业绩同比大增, 橡胶助剂业务景气恢复。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均上升,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 (1) 轮胎特种橡胶助剂方面, 轮胎需求和出口回暖,公司今年收入增长贡献主要来源于轮胎特种橡胶助剂出口市场。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特种橡胶助剂业务实现营收 16.82亿元,同比+7.03%。 (2) 电子化学品方面,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电子化学品业务实现营收 4.01亿元,同比+56.69%。其中,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电子化学品业务实现营收 1.49亿元, 同比+25.81%。 电子材料持续进展, ArF 光刻胶取得重大突破。 (1) ArF 光刻胶产品方面,公司已经完成 ArF 光刻胶部分型号的开发,首批 ArF 光刻胶的各项出货指标能对标国际光刻胶大厂产品,已具备量产能力,目前处于量产前的光刻工艺测试及产品验证阶段。 (2) KrF 光刻胶方面,研发推进达预期,量产品种达 20种以上,稳定供应国内头部芯片制造商。 (3) G 线光刻胶方面,公司已经占据国内较大的市场份额。 (4) I线光刻胶方面,公司已广泛应用于国内 6"、 8"、 12"集成电路产线,支持的工艺制程涵盖 14nm 及以上工艺。 (5)高纯 EBR 试剂方面,公司已经搭建完成高纯 EBR 装置,生产的 EBR 溶剂已达到 G4等级规格,预计第四季度将完成高纯度 G5等级 EBR 的验证,已在国内几家先进芯片制造商中逐步推动产品验证。 上海工厂建成投产,光刻胶产品供应能力不断提升。 面板光刻胶方面, 公司下属子公司北旭电子是国内最大的液晶正性光刻胶本土供应商, 在国内最大面板客户京东方占有率提升至约 50%以上, 新客户开发进展顺利,公司未来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彤程电子在上海化学工业区投资建设年产 1千吨半导体光刻胶、 1万吨显示用光刻胶和 2万吨高纯 EBR 试剂项目,该项目工程阶段已竣工,目前已逐步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具备不同配方先进制程光刻胶的生产能力, 光刻胶产品供应能力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 ArF 光刻胶取得重大突破,半导体光刻胶研发进度超预期,国内半导体光刻胶龙头生产商地位进一步稳固。 考虑到橡胶助剂业务景气度逐步回升,半导体光刻胶放量在即,我们预测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2亿、 5.25亿、 6.56亿,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51.49倍、 42.40倍、 33.96倍,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规模增长和自主化进程推进,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我们继续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客户验证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金宏气体 基础化工业 2023-11-15 25.49 -- -- 26.23 2.90%
26.23 2.90%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80亿元,同比+23.87%;归母净利润 2.59亿元,同比+53.3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6.46亿元,同比+27.45%,环比+4.91%;归母净利润 0.97亿元,同比+37.72%, 环比-4.46%。 公司产品结构优化,特气占比稳步提高。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表现优秀, 公司积极把握国产替代机遇,特种气体占比稳步提高。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特气营收 8.99亿元,占比高达 50.50%,较2022年同期明显提升。 公司优势产品超纯氨及高纯氧化亚氮产品已供应至中芯国际、海力士、镁光等知名半导体客户,实现量价齐升。后续,随着多元特气品类产能持续释放,公司特种气体业务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公司积极拓展客户, 在建项目逐步落地。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提升对集成电路、光伏等行业用户的综合服务能力。 (1) 特种气体业务: 投产新品电子级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正在积极导入集成电路客户,其中高纯二氧化碳已实现小批量供应。 在建新品全氟丁二烯、一氟甲烷、八氟环丁烷、二氯二氢硅、六氯乙硅烷、乙硅烷、三甲基硅胺等 7款产品正在产业化过程中。 眉山金宏 1万吨超纯氨于 2023年7月试生产, 4000万标方氢气于 2023年 7月试生产;越南金宏超纯氨项目正在产业化推进。 (2) 大宗气体业务: 公司首个电子大宗载气项目广东芯粤能项目于 2023年 8月 1日正式量产,现阶段广东芯粤能项目、西安卫光项目已量产供气,处于稳定运营状态。 公司电子特气与电子大宗载气业务协同发展,随着项目的逐步落地,公司业绩将进一步增长。 公司坚定纵向研发, 横向跨区域发展。 公司持续纵向创新,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 6641.04万元,同比增长 13.79%。 公司重点研发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急需的相关材料,包括高纯氧化亚氮、高纯二氧化碳、电子级一氟甲烷、电子级六氟丁二烯和电子级八氟环丁烷等特种气体,以及电子级正硅酸乙酯等半导体前驱体材料。 公司坚持综合布局和跨区域发展, 公司在长三角核心区域收购上海振志、上海畅和、上海医阳三家医用氧销售公司,进一步整合上海区域的医用氧销售渠道。太仓金宏充装站项目正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启东金宏、如皋金宏两个新建项目正在申请备案等合规手续中。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电子特气、电子大宗载气协同发展,打造综合性气体服务商。公司致力于特种气体国产化, 持续推出新产品,随着项目逐步落地, 预期公司未来业绩将保持较快增长。 我们预测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8亿、 4.57亿、 5.63亿,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35倍、 27倍、 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研发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等。
华特气体 基础化工业 2023-11-15 72.00 -- -- 78.86 9.53%
78.86 9.5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29亿元,同比-19.51%,归母净利润 1.22亿元,同比-34.6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3.89亿元,同比-25.14%,环比+1.83%; 归母净利润 0.47亿元,同比-30.77%,环比+35.84%。 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仍承压, Q3环比改善。 公司 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仍然承压,主要原因是 2022年稀有气体受供应影响,量价增长较多,而 2023年稀有气体价格回归正常水平;以及下游消费电子需求不振、半导体厂稼动率下降。 公司 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环比均回升,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得到下游客户认可,公司出口产品价格和毛利均提升。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30.21%,同比上升 2.42pcts,毛利率改善显著;净利率 10.83%,同比下降 2.43pcts。 随着下游半导体行业底部调整,半导体行业去库存的持续进行, 以及消费电子回暖,公司需求有望回升。 产品结构不断丰富, 下游客户验证持续进展。 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 建立海外基地、优化产线、扩展品类。 公司经过长期的产品研发和认证, 成功实现了对国内 8寸以上集成电路制造厂商超过 90%的客户覆盖率。公司锗烷产品 2022年底通过了韩国最大存储器企业的 5纳米制程工艺产线的认证,已产生订单; 乙硅烷项目已经完成产线安装,目前在小试阶段,试验产品已供下游部分客户进行认证,处于认证中状态。 项目进展顺利,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公司拟与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人民政府签订《华特半导体材料研发总部项目投资协议书》, 在广东中山市建设半导体气体研发生产中心,规划用于超净高纯特种气体生产,疏解公司佛山总部部分产能压力,为公司未来在广东的发展夯实基础,总投资 8亿元。 此外, 公司“年产 1764吨半导体材料建设项目” 进展顺利, 主以生产高纯一氧化碳、高纯一氧化氮、六氟丙烷及异构体、 溴化氢、三氯化硼、超高纯氢气等。 公司积极开展项目建设,扩充产能和产品品类,为公司长远发展助力。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受前三季度稀有气体价格回落且需求端较疲软影响,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亿、 2.44亿、 3.01亿,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47倍、 36倍、 29倍。 公司致力于特种气体国产化, 持续开发导入特气新品种,通过研发和业务布局不断增强竞争力。伴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和电子特气国产 化不断推进,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雅克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3-11-14 60.00 -- -- 70.11 16.85%
70.11 16.8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5.42亿元,同比+11.84%; 归母净利润 4.81亿元,同比+3.7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12.19亿元,同比+10.01%,环比-2.59%;归母净利润 1.39亿元,同比-23.45%,环比-17.35%。 Q3业绩短期承压, 毛利率下滑。 受海力士、三星等大客户继续施行减产策略影响,半导体前驱体需求减少,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业务增长低于预期。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30.70%,同比-4.10pcts,环比-1.78pcts;净利率 12.73%,同比-4.25pcts,环比-1.09pcts。 随着下游泛半导体行业景气改善,公司业绩有望修复。 电子材料稳中向好,光刻胶量产在即。 (1) 前驱体方面, 公司前驱体已具备行业领先优势,推出新 High-K 材料及超高/低温硅类产品,其中部分产品已经进入客户端测试阶段。 (2) 光刻胶方面, 公司自主研发的 OLED 用低温 RGB 光刻胶、 CNT 防静电材料已经正式量产, CMOS传感器用 RGB 光刻胶、先进封装 RDL 层用 l-Line 光刻胶等产品正按计划在客户端测试,进程顺利。 (3) 电子特气方面,公司下属子公司科美特继续为台积电、三星电子、 Intel、中芯国际、海力士、京东方等业内头部企业稳定批量供应产品。随着国内一系列超大型特高压输变电项目的推进,工业用六氟化硫产品销量进一步提升。 (4) 硅微粉方面, 球形氧化铝等产品已经开始向客户稳定供货,亚微米球形二氧化硅已研发完成。 LNG 板材在手订单充足, 布局湿电子化学品。 公司与沪东中华、江南造船、大连造船等船舶企业签订大量销售合同, 保温绝热板材在手订单充足。公司 RSB、 FSB 次屏蔽层材料已经建成智能生产线, 并进行了试生产,产品 GTT 认证工作推进顺利。 LGN 板材第二工厂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帮助公司加快订单支付。 公司布局湿电子化学品, 持续拓宽电子材料业务。 2023年 9月 12日,公司公告子公司雅克半导体拟以不超过 500亿韩元的价格购买 SKenpulse 公司持有的 SKC-ENF 公司 75.10%的股权。 SKC 产品包括显影液,稀释液,刻蚀液。产品可以满足对应全品类光刻胶匹配使用。 通过本次收购,公司电子材料种类将进一步丰富。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拟收购 SKC-ENF,持续拓展电子材料业务,巩固电子材料龙头地位。 随着下游半导体行业景气复苏,将进一步拉动半导体材料需求。 LNG 保温板材景气延续,公司订单持续交 付,业绩有望高增长。 我们预测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70亿、 9.78亿、 13.60亿,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42倍、 29倍、 21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产品认证不及预期等。
晶瑞电材 基础化工业 2023-11-14 11.38 -- -- 11.76 3.34%
11.76 3.3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59亿元,同比-28.30%;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79.4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31亿元,同比-16.19%,环比-0.60%;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55.40%,环比+262.63%。 前三季度业绩承压,QQ33利润环比好转。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均下滑,原因主要是:11)高纯化学品:公司高纯化学品部分产品的价格下滑,但从销量来看,公司双氧水、硫酸及剥离液、边胶清洗剂等高纯化学品的销量同比均实现增长,未来有望随价格修复逐步缓解业绩压力。22)锂电池材料:受原材料BDO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影响,核心产品NMP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公司维持较高的研发强度,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约为5224万元,同比提升20.54%;研发费用率5.45%,同比+2.21pcts。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3.79%,同比+3.05pcts;净利率为1.21%,同比-6.86pcts。 高纯化学品产品高端化,光刻胶业务持续进展。公司高纯化学品产品结构不断高端化,产能进一步扩充。一期3万吨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产线产品达到G5等级,产品已供应国内半导体市场,二期6万吨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光刻胶领域,光刻胶产品向中芯国际、合肥长鑫等国内知名大尺寸半导体企业供货,KrF高端光刻胶部分品种已量产供应市场。 拟引进战投中石化资本,定增募资助力成长。11月1日,公司控股子公司瑞红苏州拟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增资,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8.5亿元,用于先进制程工艺半导体光刻胶及配套试剂业务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投资。中石化资本在资本、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帮助公司提升市场竞争力,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由于部分高纯化学品及NMP价格下降,以及下游需求较为疲弱,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3亿、1.63亿、2.50亿,对应当前PE分别为265倍、70倍、46倍。公司作为国内湿电子化学品行业龙头,主流产品技术水平均达国际同行水准,随下游需求好转有望恢复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产品价格风险,产能建设风险等。
永和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3-11-08 23.52 -- -- 27.78 18.11%
28.35 20.54%
详细
楷体 王亮 事件: 根据公司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 1-9月实现营业收入32.29亿元,同比增长 18.69%, 实现归母净利润 1.62亿元,同比下降28.86%。维持“买入”评级。 产品价格疲软拖累业绩。 2023年 1-9月实现营业收入 32.29亿元,同比增长 18.69%, 实现归母净利润 1.62亿元,同比下降 28.86%。 其中, 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49亿元,同比增长 20.31%,归母净利润 0.52亿元,同比减少 42.86%。含氟高分子材料销量持续增长,尤其是 FEP 等优势产品新增产能持续释放,该板块 1-9月实现销售1.89万吨,同比增长 81%;实现收入 9.81亿元,同比增长 15.5%。制冷剂行业复苏乏力成为业绩的主要拖累因素,高库存去化较慢且 2023年行业敞口销售导致制冷剂产品价格上涨乏力,公司氟碳化学品总体实现收入下滑 28.6%。 新建产能储备丰富,支撑公司未来持续成长。 邵武基地一期项目已经陆续收尾,二期和 1万吨/年 PVDF、 0.3万吨/年 HFPO 扩建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内蒙基地技改扩建 1.2万吨/年 TFE、 1.2万吨/年 HFP、 0.5万吨/年 HFC-227ea、 0.5万吨/年 HFC-152a 项目顺利投产,进一步提高公司原料自给水平。 1.5万吨/年 VDF、 0.6万/吨 PVDF、 1万吨/年全氟己酮等项目稳步推进,将为公司未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上半年公司公告了定增方案及规划,计划在包头扩大原材料、四代制冷剂及聚合物的产品布局,包括 2万吨/年 HFO-1234yf 装置、 2.3万吨/年 HFO-1234ze 联产 HCFO-1233zd 装置、 1万吨/年全氟己酮装置、 18万吨/年一氯甲烷装置、 25万吨/年氯化钙装置和 4万吨/年四氯乙烯装置,将支撑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4/2025年 EPS 分别为 0.63元、1.73元、 2.16元, 当前市场对应 PE 36X、 13X 和 11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下滑、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等。
龙佰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3-11-08 17.98 -- -- 18.18 1.11%
18.18 1.11%
详细
事件: 根据公司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 1-9月实现营业收入202.83亿元,同比增 12.28%, 实现归母净利润 21.42亿元,同比减少32.5%。 给于“买入”评级。 纵向布局钛资源产业链,持续强化一体化布局优势。 公司掌握上游优质资源及深加工能力,确保钛精矿稳定供应。 公司 2016年收购四川龙蟒钛业大幅提升钛白粉产能且拥有了自己的矿山资源; 2019年收购云南新立钛业巩固氯化法钛白粉地位,将海绵钛纳入产品组合,同时矿山资源拥有量进一步提升; 2020年收购金川集团海绵钛资产扩大海绵钛产能; 2022年攀枝花振兴矿业并表,使公司控制的钒钛磁铁矿资源量翻倍。公司还将推进红格矿区两矿整合、徐家沟开发等钛矿新项目建设,力争在“十四五” 末实现年产铁精矿 760万吨,钛精矿 248万吨。 公司下游加工生产硫酸法钛白粉、富钛料及生铁,富钛料进一步加工生产四氯化钛、海绵钛、氯化法钛白粉, 当前具备钛白粉产能151万吨/年, 居世界第三, 海绵钛产能 5万吨/年, 位居世界第一。 横向推动“钛锂耦合”协同发展,实现新能源材料业务的跨越式成长。 公司使用副产品硫酸亚铁,富余产能烧碱、硫酸、蒸汽、氢气等直接或间接用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生产,实现“钛锂耦合” ,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公司筹划的年产 20万吨电池材料级磷酸铁项目(一期二期合计 10万吨磷酸铁)、年产 2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 5万吨磷酸铁锂)、年产 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 2.5万吨石墨负极)、年产 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 5万吨石墨化)已量产。 产品价格止跌企稳,季度业绩持续环比改善。 (详见下文)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 EPS 为 1.2/1.8/2.3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4.9/10.5/8.1X, 给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影响公司产品价格和毛利;项目建设进度低于预期;安全环保风险等。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3-11-08 16.15 -- -- 16.43 1.73%
16.43 1.73%
详细
事件: 根据公司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 1-9月实现营业收入308.82亿元,同比增 11.21%, 实现归母净利润 33.94亿元,同比增长11.43%。维持“买入”评级。 Q3业绩环比继续改善。 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08.82亿元,同比增 11.21%, 实现归母净利润 33.94亿元,同比增长 11.43%。 其中, 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8.68亿元,归母净利润 15.51亿元,分别环比增长了 2.53%和 36.58%,同比增长了 21.34%和 560.02%。 总体来看, 三季度 C2、 C3产品价格触底反弹,价差稳中有升。 根据百川盈孚、 iFinD 相关数据计算,公司的主要 C2、 C3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回升,以丙烯酸为例, 三季度均价为 6526元/吨, 环比上涨了7.97%;价差均值为 1867元/吨, 环比上涨了 23.81%。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新材料产能持续扩张。 2023年公司成功实现年产 40万吨聚苯乙烯装置和年产 10万吨乙醇胺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促进乙烯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品的延伸。 公司自主研发的年产 1,000吨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POE 装置加快推进,均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果,为后续加快推进各年产 10万吨级工业化装置建设奠定基础。 4万吨 EAA 装置顺利开工,并计划继续投资建设年产 5万吨的新增 EAA 装置二期项目,解决国内 EAA 高度依赖进口的现状。 公司2023年 7月在嘉兴经济开发区签订了未来研发中心项目,占地 178亩,未来预计研发投入 100亿元,打造 1,000人的研发团队,百名博士,将在 2025年投入使用。公司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24.09%,将为未来公司的化工新材料业务持续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 EPS 为 1.3/1.8/2.3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2.3/9.0/7.1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油价和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影响公司产品价格和毛利;项目建设进度低于预期;安全环保风险等。
蓝晓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3-11-07 52.29 -- -- 54.56 4.34%
54.56 4.34%
详细
事件:根据公司2023年三季报,2023年1-9月公司实现营收15.77亿元,同比增长33.91%;实现归母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65.21%。符合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持续大幅增长。2023年1-9月公司实现营收15.77亿元,同比增长33.91%;实现归母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65.21%。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34.2%,实现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48.28%。“基本仓”业务保持良好增长,吸附材料业务体现出良好韧性。其中,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化、节能环保等板块保持较快增速。生命科学业务,下游GLP-1多肽类药物销量大幅增长,带动固相合成载体销售,同时软胶、硬胶等产品销量增加;水处理与超纯化领域凭借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系,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节能环保领域,废水、废气处理及CO2捕捉吸附材料销售呈现增长趋势。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及原材料价格下降,1-9月公司毛利率达48.46%,同比提高5.59个百分点。 应用场景多元化,有望支撑公司长期快速增长。2023年以来,公司获取多个盐湖提锂订单,包括国投罗钾5000吨提锂项目系统装置、阿根廷哈纳克3000吨提锂整线、麻米措吸附剂订单、国投罗钾提锂吸附剂订单等。目前公司已完成及在执行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共12个。 生科板块延续增长趋势,不同应用阶段的客户数量和项目数量稳步增加,多个客户项目完成IND申报,proteinA产品获得商业化订单;公司凭借seplife2-CTC固相合成载体和sieber树脂已成为多肽领域的主要供应商,受益于全球范围内GLP-1类多肽药物销售大幅增加,公司相关产品发货量显著提升。上半年公司对固相合成载体车间进行高效扩产,新增70吨产能,总产能达到100吨。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为2.3/2.9/3.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0X、31X和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下滑、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