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杜向阳

西南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码:S1250520030002,曾就职于兴业证券...>>

20日
短线
1.12%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4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马应龙 医药生物 2022-08-26 22.59 27.93 3.91% 23.19 2.66%
25.21 11.6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 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7 亿元,同比增长17.1%。 核心肛肠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业绩稳中向好。2022H1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要利润来源医药工业板块的核心肛肠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2022H1 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6.5%(-2.8pp),管理费用率为2.6%(+0.2pp),研发费用率为2.1%(-0.03pp),财务费用率为-1.2%(-0.2pp),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较多导致销售费用率明显下降,财务费用明显下降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增长较多主要由于折旧及摊销费用增加。分季度看,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 亿元(+21.2%),实现归母净利润1.3 亿元(-2.3%),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4 亿元(+1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由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 医药工业板块稳定发展,为公司贡献主要利润。2022H1 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5 亿元(+14%)。公司持续强化核心品种销售,优化产品政策,上半年肛肠品类规模同比增长12%;持续推进渠道下沉,产品覆盖率持续提高,目前主导产品覆盖率达92%,终端产出同比增长30%。除肛肠品类产品外,公司着力发展眼科业务,核心产品八宝眼膏规模实现同比增长。目前拥有超过10 个独家品种。销售方面公司自建销售团队拓展线上线下市场,线下市场已经形成覆盖全国8 个大区、42 家办事处,共1000 多名自有销售人员的终端网络,负责对全国256 家一级经销商、1953 家二级分销商等商业渠道进行维护,并积极推动产品在医院、医疗机构、互联网终端等渠道的市场动销;线上市场进驻主流互联网渠道,通过自营店铺和平台店铺相结合,打造马应龙独特的线上渠道终端网络。此外今年上半年大健康业务规模增速超过40%,主要得益于拓展线上渠道并深化渠道运营,优化大健康业务渠道结构。 医疗服务持续改善,共建诊疗中心值得期待。2022H1公司医疗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 亿元(+72.2%),主要由于旗下药品销售、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等采配业务快速增长。目前公司与地县级公立医院合作共建肛肠诊疗中心58 家,合计病床数超2000 张。同时公司对北京医院部分病房进行翻新改造,新增如夜间客服服务等免费增值服务,提升整体就医体验;组织开展肛肠健康体检、直肠癌筛查等活动,开发企业客户。 医药商业提质增效,多创新业务齐头并进。2022H1公司医药商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4 亿元(+12.4%)。医药商业板块主要包括医药物流及药品零售两块业务。 1)医药物流:由旗下子公司马应龙物流开展,一部分批发给商业公司,一部分直接配送至湖北省各地市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公司自有实体药店以及B2B 平台、B2C 平台等,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配送。公司持续完善供应链运营机制,建立健全品类分级目录管理,贯彻执行下游客户自动采购计划为主、临时计划为辅的计划体系。2)药品零售:完善实体药店建设,联动重症药房、中医馆扩大服务半径,持续探索标杆社区康养服务;大力发展医药零售B2C业务,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美团等平台开设了零售药店,为患者提供完整的“智能分诊+在线图文问诊+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的一体化闭环云医疗服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6.4亿元、7.4 亿元,EPS 分别为1.31元、1.49 元、1.71元,对应PE 分别为17、15、13倍。考虑到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结合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3 年19倍PE,对应目标价28.31 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集采风险;在研产品进度风险。
长春高新 医药生物 2022-08-26 182.00 -- -- 182.49 0.27%
204.99 12.6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58.3亿元,同比增长 17.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21.2亿元,同比增长 10.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1亿元,同比增长 9.2%。 金赛药业保持快速增长,生长激素继续放量。金赛药业实现营业收入 49.6亿元,同比增长 31%,实现净利润 21.9亿元,同比增长 17.8%。公司采取一系列保收入、稳供应措施,克服疫情影响。新患方面,短期疫情对入组带来一定影响,但其中长效生长激素新患者占比稳步增长;同时公司以长效注射笔获批为切入点,强化儿科及成人领域新产品放量,收入贡献有望逐步体现,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百克生物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带状疱疹疫苗值得期待。2022H1百克生物实现营业收入 4.4亿元,同比下降 24%,实现净利润 0.7亿元,同比下降 46%。2022H1因为长春以及全国范围内疫情影响,导致百克收入和利润同比下滑,但从 Q2环比 Q1数据来看,疫情影响正在边际弱化,水痘疫苗下半年有望重新放量。新产品鼻喷流感疫苗是国内首个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易于大规模免疫,差异化优势显著,有望成为四价流感疫苗的有效补充,目前 2022M6已有少部分批签发获批销售。在研产品带状疱疹疫苗品已经处于报产阶段,预计将于 2022年底或2023年初上市销售,带状疱疹疫苗目前渗透率仍然较低,竞争格局好,公司凭借 1剂次免疫程序以及性价比优势有望实现快速放量。 地产和中成药业务有所下滑。高新地产实现营业收入 2.19亿元,同比下降 19%,实现净利润 0.18亿元,同比下降 51%。华康药业实现营业收入 3.05亿元,同比增长 0.3%,实现净利润 0.16亿元,同比下降 30%。地产业务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公司中成药业务保持平稳经营,预计未来仍有望贡献稳定现金流。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4亿元、63.5亿元和 75.7亿元,EPS 分别为 12.46元、15.69元和 18.69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 15倍、12倍和 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生长激素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京新药业 医药生物 2022-08-26 8.91 -- -- 10.05 12.79%
14.47 62.4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18.7亿元(+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亿元(+6.2%),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8亿元(+15.7%)。 精神神经领域保持增长态势,心脑血管领域重回增长轨道。分业务看,2022年医药制造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5.7亿元(+6.7%),重回正增长,其中成品药收入11.1亿元(+8.4%),主要系集采提升院内占有率和院外市场放量;原料药收入4.4亿元(+4.6%),预计全年降本收益可达千万级;医疗器械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3亿元(+19.1%),保持快速增长。就成品药板块来看,精神神经领域实现营业收入 2.9亿元(+14%),保持增长态势;心脑血管领域实现营业收入 3亿元(+12%),重回增长轨道;消化领域实现营业收入 2.3亿元(-4%),主要受康复新液集采中标落地影响。 成品药院外收入快速增长,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成品药院外销售通过联合商业合作伙伴积极开发药店、连锁、第三终端及电商业务,快速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成立专门团队,与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健康及药师帮、壹药城等专业平台不断深化战略合作。2022年上半年电商实现销售收入 7848万元,同比增长 370%,成为公司成长最为迅速的销售板块。 多措并举构建创新药管线,首款新药安达西尼申报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提升,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 1.7亿元(+7.9%)。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治疗失眠的 1类新药安达西尼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有望于 2023年上市销售,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安达西尼安全性优势明显,与同类药物相比,在运动障碍、后遗效应、耐受性、乙醇相互作用、身体依赖性、记忆力损伤等不良反应上影响较小,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此外,公司与韩国 B-PS 公司达成合作独家引进抗癫痫 1类新药 JBPOS0101,注册临床试验已经获 NMPA 受理,即将启动临床实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京新药业在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三大疾病领域构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产品梯队和发展格局。成品药依靠集采和院外销售放量恢复增长,首款新药安达西尼申报上市,有望为业绩持续注入动能。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8.5和 10.3亿元,对应 PE分别为 11、9和 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带量采购政策影响。
鱼跃医疗 医药生物 2022-08-26 26.70 -- -- 29.45 10.30%
42.18 57.9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中报,上半年收入 35.5亿元(-1.1%),归母净利润 7.9亿元(-18.2%),扣非归母净利润 6.4亿元(-27.3%),经营现金流净额 9.3亿元(15.8%)。 常规业务发展稳定,盈利能力回到健康状态。分季度看,2022年 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 18.2/17.3亿元(+9.6%/-10.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3.2亿元(+1.1%/-35.8%),二季度单季度下降主要因海外疫情类业务减少所致,常规业务发展稳定。从盈利能力看,2022H1毛利率 47.2%(-3.2pp),主要高毛利抗疫产品占比下降、原材料涨价和疫情影响开工所致,四费率合计 24.7%(+3.9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增加 1.5pp、1.2pp、2.1pp,盈利能力回到健康的内生位置。 糖尿病护理和感控业务高增长。分业务看,2022H1年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收入11亿元(-16.9%),其中制氧机因同期疫情订单高基数导致下滑,剔除后常规业务增长明显,雾化器增长近 50%,呼吸机发展势头良好稳定;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收入 2.8亿元(+35.3%),市场占有率与用户规模不断提升,即将培育cgm 为新增长点;感染控制解决方案收入 6.3亿元(+41%),主要因上半年国内疫情需求增加,院内外渠道加速拓宽;上述三大核心赛道的常规业务已恢复至稳定发展的轨道。 新战略定位清晰,平台型器械龙头以 2021年为起点开启新篇章。公司 2021年5月份梳理新的战略,核心业务聚焦呼吸、POCT、感控三大板块,该三大板块具有高毛利、高成长、大空间的特征,未来有望成为核心驱动力,同时叠加孵化业务(急救、眼科、康复)和基石业务(血压监测、体温监测、中医设备、手术器械)的补充以及国际化的推进,公司战略愈加清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9、17.6、20.6亿元,对应 EPS 为 1.49、1.76、2.06元,对应 PE 为 18、15、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战略推进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海普瑞 医药生物 2022-08-25 15.33 22.24 147.39% 16.60 8.28%
16.60 8.28%
详细
推荐逻辑:1)肝素原料药资源属性日益凸显,2020 年肝素原料药市场规模达22.6 亿美元,2021-2024 年将以超10%的增速持续扩张,公司为全球肝素原料药龙头供应商,肝素产业链布局完善;2)全球医药外包行业高度景气,2020 年全球与中国生物药CDMO市场规模分别为180 亿美元、91 亿元,预计2025 年将分别达460亿美元、458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速分别为20.6%、38.2%, 公司CDMO 业务实现收入与利润高增长;3)公司业务板块布局合理,扎根肝素产业链基础上开拓CDMO 和创新药业务,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肝素API 行业龙头,制剂业务全球战略布局持续深化。肝素原料药受上游粗品供应紧缩及下游制剂需求刚性增长驱动,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公司肝素API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依诺肝素是抗凝治疗金标药物,Frost & Sullivan 预计全球依诺肝素市场规模将以12.9%的年复合增速增长,公司依诺肝素在欧洲市场布局完善,拥有26%的市场份额;2021 年公司持续推进国内省级集采中标,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6.2%;2021 年依诺肝素钠在美供应量超1300 万支,美国市场成为公司制剂业务重要发展驱动力;非欧美海外市场高速成长,2021 年销量同比增长超300%,收入同比增长299%,公司制剂业务全球战略布局持续深化。 大分子CDMO 业绩亮眼,收入毛利率强劲增长。公司透过赛湾生物及SPL 双平台开展CDMO业务,主营基因治疗载体开发、生产及天然药物提取业务。Frost & Sullivan 预计2025年全球GCT CDMO市场规模将达78.6亿美元,2020-2025 年复合增长率达35.5%。2021 年公司CDMO业务收入8.1 亿元,在手订单超1 亿美元,利于公司大分子CDMO业务拓展及资源整合,将持续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预计2022-2024 年CDMO 业务收入复合增速达12.5%。 First-in-class创新药研发布局,未来想象空间巨大。创新药研发仍是医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合作研发及项目引进,加速新品种上市。Oregovomab、AR-301、RVX-208 进入全球关键临床III 期阶段。公司积极通过资产交易补充创新药研发费用,加速推进研发进度,未来空间巨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肝素API 行业龙头,上下游布局完善,将持续受益于肝素产业链发展,大分子CDMO业务赛道优质且业绩验证高增长确定性, 创新药项目研发进度及疗效良好,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0.4、102.2 和131.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14.9 和21.1 亿元,EPS 分别为0.72、1.02 和1.44 元,对应PE 分别为21、15 和10 倍。对标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3 年22 倍PE,对应市值328.3 亿元,对应目标价为22.44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肝素原料药价格下降风险;依诺肝素销售不及预期;CDMO 业务订单量增长不及预期;创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及可能研发失败的风险;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波动造成的业绩波动风险。
金域医学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2-08-25 68.00 -- -- 68.20 0.29%
78.88 16.0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3.1亿元,同比增长 52.4%;实现归母净利润 16.4亿元,同比增长 55.1%;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16亿元,同比增长 55.9%。 业绩符合预期,费用率略有下降。22H1公司在去年同期收入端高基数的情况下仍保持整体收入的快速增长,其中 Q2非新冠业务,在华东地区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仍能实现 14%的增长,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2022H1司毛利率为44.7%(-1.7pp),净利率为 20.9%(+0.6pp),主要由于上半年新冠检测价格下降所致;销售费用率为 9.2%(-2.3pp),管理费用率为 9.9%(-1.6pp),研发费用率为 3.7%(-0.5pp),财务费用率为-0%(-0.1pp),费用率均出现明显下降一方面因为收入实现高速增长产生规模效应,另一方面由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控能力,运营效率不断提升所致。分季度看,2022Q1/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2.5/40.6亿元 ( +58.7%/+46.3% ),实 现归母 净利 润 8.5/7.9亿 元(+58%/+52.1%)。 特检占比提升,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方面,公司近年特检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研发能力强劲,围绕八大疾病线诊断如肿瘤、感染、血液等,以及热点疾病诊断如阿茨海默等均做研发布局,不断开发新产品,完善公司产品矩阵,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八大疾病线中,肿瘤、感染等疾病诊断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分别为 58.9%与 18.4%。客户结构方面,三级医院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预计未来三级医院客户占比将持续提升。 合作共建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助力降本增效。公司合作共建项目持续推荐,除传统的病理共建外,今年又推出实体瘤的共建方案,22H1陆续与新签约客户达成合作。数字化方面经过去年全年的探索,已进入新的阶段,以技术为抓手,推动公司数字化建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4亿元、26.7亿元、29.2亿元,EPS 分别为 5.46元、5.74元、6.26元,对应 PE 分别为 12、 12、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动风险;项目落地不及预期;疫情风险。
恒瑞医药 医药生物 2022-08-24 34.62 -- -- 35.99 3.96%
42.56 22.9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 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02.3亿元(-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1.2亿元(-20.6%)。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 47.5亿元(-2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8.82亿元(-24.7%)。 净利率稳定,费用率管控良好。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 83.5%(-3.3pp);净利率 20.2%(+0.2pp)。费用率管控良好,研发费用率 21.4%(+1.9pp),销售费用率 31.9%(-3.2pp),管理费用率 9.6%(+0.8pp)。 集采、医保谈判和疫情反复多重影响持续体现,公司继续加码创新。收入与利润增速均下滑的原因主要有:1)2021年 9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的 8个药品,2022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仅 2.5亿元,同比减少 17.6亿元(-88%); 2)2022年起,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硫培非格司亭、瑞马唑仑、氟唑帕利、海曲泊帕等多款创新药执行新医保谈判价格,平均下降 33%;3)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医疗机构诊疗量缩减,公司麻醉条线及造影剂条线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滑 33%、28%,尤其疫情较为严重的上海、郑州地区若按公司产品全国平均增长率测算,销售规模上半年分别减少 1亿元以上,同时产品出口订单积压,部分海外业务需求未能及时转化为销售收入。 战略性全面拥抱创新,庞大在研管线逐步兑现。目前公司打造了 5300多人的规模化、专业化、能力全面的研发团队,主导和支持国内外 260多个临床项目,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进展符合预期: 1) 2022年上半年获批新药及新适应症:瑞维鲁胺片获批上市,已上市创新药增至 11款。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第 2个适应症获批上市,用于 HER2阳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 2) 2022年上半年上市申请: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用于一线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SHR8008胶囊用于急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SHR8554注射液用于腹部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治疗;HR20033片用于 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治疗。 建设先进技术平台,构建全球创新体系。公司建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的新技术平台,如 PROTAC、分子胶、ADC、双/多特异性抗体、基因治疗、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其中,已有 5个新型、具有差异化的ADC 分子获批临床,抗 HER2ADC产品 SHR-A1811快速进入临床Ⅲ期研究阶段;3个基因治疗分子完成 PCC 进入临床前开发阶段;1个 PROTAC 分子正在申报临床;PD-L1/TGFβ双抗 SHR-1701快速推进多项临床Ⅲ期研究,新一代 PD-L1/SIRPγ、TIGIT/PVRIG融合蛋白已顺利开展临床研究,还有 10多个FIC/BIC 双/多特异性抗体在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2/54.4/64.5亿元,对应 PE 为 49X/41X/35X。创新药占比不断提升,创新升级加速,创新药国际化即将迎来质变,仍然是国内创新药投资首选,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仿制药集中采购降价、药品研发进度不大预期等风险。
普门科技 2022-08-24 17.48 -- -- 17.50 0.11%
22.90 31.0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中报,上半年收入 4.5亿元(+25.5%),归母净利润 1亿元(+20.7%),扣非归母净利润 0.9亿元(+35.3%),经营现金流净额 0.9亿元(+39.1%)。 扣非业绩提速,盈利能力较为稳健。分季度看,2022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2.1/2.4亿元(+27.7%/+23.6%),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4/0.29亿元(+30.3%/+47.9%),二季度扣非业绩提速。从盈利能力看,2022H1毛利率60.5%(-1.4pp),四费率 37.9%(-3.8pp),其中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为下降1.7pp 和 3pp,最终归母净利率 22.3%(-0.9pp),盈利能力较为稳健。 体外诊断为增长驱动力。分业务看,22H1体外诊断业务收入 3.5亿元(+32.8%),其中 IVD设备收入 0.9亿元(+44.5%),IVD试剂收入 2.6亿元(+29%),体外诊断为公司增长驱动力。22H1治疗与康复收入 1亿元(+4.6%),其中医用产品为主,收入为 0.9亿元(+3.3%),增速放缓主要因疫情反复的干扰。 高研发投入带来丰富产品线。22H1公司研发投入 0.9亿元(+29.2%),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20.56%,全部费用化,在体外诊断领域,大型、高速电化学发光设备 eCL9000、高端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 H100Plus 及配套试剂相继上市;在治疗与康复领域,对老产品进行升级,进一步完善能量医美,上半年推出全新升级的二氧化碳脉冲激光。 激励彰显公司信心。公司 2021年 9月份推出期权激励计划,行权目标值是在2020年的基础上,2021~2023年对应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30%、60%、90%,对应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30%、60%、90%。2022年 4月,公司再发股权激励,拟向 73人授予 3.27%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 20元/股,行权条件的目标值为在2021年基础上,2022~2024为对应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30%、60%、90%,一方面实现股东权益和员工利益的绑定,另一方面亦彰显公司对后续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3.3、4.3亿元,对应 PE 为 31、24、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2-08-23 293.80 -- -- 311.28 5.95%
349.00 18.7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中报,上半年收入153.6亿元(+20.2%),归母净利润52.9 亿元(+21.7%),扣非归母净利润52.5 亿元(+21.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0.8 亿元(+15.7%)。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维持高水平。分季度看,2022Q1/Q2 单季度收入59.4/84.1 亿元(+20.1%/+20.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31.8 亿元(+22.7%/+21%),延续稳健增长态势。从盈利能力看,22H1 毛利率64.1%(-1.4pp),主要因运费和欧元汇率影响,四费率25.4%(-1.9pp),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0.7pp、0.6pp、1.1pp,最终归母净利率34.4%(+0.4pp),盈利能力维持高水平。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速相比22Q1大幅提升。 IVD业务引领增长,海外市场大幅改善。22H1 年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收入67.7亿元(+12.5%),相比Q1低个位数大幅提速,主要因医疗新基建的开展和海外高端客户群的突破,毛利率65.8%(-1.5pp),其中AED、微创外科高增长;上半年IVD产线收入51.4 亿元(+29.8%),主要因海外常规试剂消耗的复苏和重磅产品的亮眼表现,毛利率61.3%(-0.9pp);影像产线收入32.6 亿元(+22.2%),主要因超声采购回暖和高端产品在高端客户群的突破,毛利率65.9%(-1pp)。 分区域拆分看,22H1 国内市场收入92.8 亿元(+21.8%),占比60.4%,单Q2国内增速15.3%;国际市场收入60.8 亿元(+17.7%),占比39.6%,单Q2海外增速28.7%,海外市场大幅改善。 “创新+并购+国际化”有望助力公司成为全球器械巨头。22H1 公司研发投入14.6 亿元(+25%),占收入比重10.8%,公司进一步加大产品创新研发。除了传统三大产线的产品更新迭代,公司亦重点培育微创外科、动物医疗、AED、骨科等细分赛道。2022 年1 月份,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激励目标为2022~2024 年表观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超过20%,如剔除拟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2022~2024 年内生净利润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4%、23%、21%,彰显公司对未来稳健发展的信心,我们预计公司有望在5~10 年内成为全球器械前20 强的国产巨头公司,发展前景确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9、120.3、148.9 亿元,对应EPS 为8.07、9.92、12.28 元,对应PE 为36、29、2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政策控费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济川药业 机械行业 2022-08-23 24.62 -- -- 23.84 -3.17%
34.90 41.7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2022H1实现营业收入 38.6亿元(+4.9%);归母净利润10.2 亿元(+1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 亿元(+11.9%)。 受疫情影响,短期业绩承压。单二季度收入16.9 亿元(-4.3%);归母净利润4.3亿元(+4.7%);扣非归母净利润4亿元(+0.5%)。整体来看,公司各类品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疫情冲击,其中主力产品小儿豉翘相对来说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二线梯队产品受到冲击较大。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除,预期下半年有望呈现恢复性增长。 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增长动力加速转换。公司产品蒲地蓝口服液、雷贝拉唑以及小儿豉翘继续保持市场领先规模优势。公司二线产品如健胃消食口服溶液、甘海胃康胶囊、川芎清脑颗粒等产品市场空间较大,目前基数较低,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公司近几年持续布局大健康业务,和天境生物合作引入长效生长激素,均为市场成长空间广阔的赛道,有望成为未来的增长点。 强化零售渠道管理,院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公司成立零售事业部,利用全渠道互相赋能的优势,形成网状销售格局,向新零售和数字化转型,形成增量市场。在OTC 零售终端,通过OTC管理团队,针对性地开展终端动销,实施OTC门店品种的陈列、宣传和推广活动。同时,公司还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产品。 “引进+自研”丰富产品矩阵,打造增长新引擎。2022 年上半年,公司获得硫酸镁钠钾口服用浓溶液、盐酸奥普力农注射液生产批件、芪风颗粒药品注册备案通知书,完成布洛芬混悬液,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申报生产,尼莫地平注射液一致性评价申报,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注册现场核查。截至2022H1,公司药品一致性评价研究阶段项目3 项,进入预BE 或BE 项目6项,II 期临床2项,III 期临床4项,申报生产11 项,并获得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发明专利。根据2022 年股权激励计划,2022-2024 年考核目标之一为每年BD 引进产品不少于4个,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亿元、22.8亿元和26.1 亿元,EPS 分别为2.31元、2.56 元和2.94 元,对应PE 分别为11倍、10 倍和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医药行业其他政策风险。
南微医学 2022-08-23 85.00 -- -- 82.00 -3.53%
111.66 31.3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中报,上半年收入 9.6亿元(+9.8%),归母净利润 1.2亿元(-12.9%),扣非归母净利润 1.2亿元(-11.9%),经营现金流净额 3799万元(-73.3%)。 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收入结构变化影响短期毛利率。22H1股份支付费用为3041万元,剔除此因素,归母净利润为 1.6亿元(-17.6%)。1)分季度看,2022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 3.7/5.2亿元(-5.9%/+7.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 0.43/0.81亿元(-35.1%/+6.6%),二季度恢复正增长。2)从盈利能力看,22H1年毛利率为 60.5%(-5.1pp),主要因可视化产品短期毛利率偏低且止血闭合类收入下降所致,四费率为 44.4%(-1.3pp),其中销售和研发费用率分别增加 1.7pp 和 2pp,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减少 1.9pp和 3.1pp,最终归母净利率 13%(-3.4pp)。 疫情影响国内内镜业务,可视化产品贡献大增量。分区域看,22H1国内市场收入 6亿元(+12.2%),其中国内消化类内镜耗材营收约 4亿元,下降 15.3%,主要因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影响内镜手术和常规检查,国内可视化业务营收约1.02亿元,帮助公司国内内镜业务营收实现同比 6.2%的增长;22H1国外收入3.6亿元(+6.3%),其中美洲市场增长 11.7%,EMEA 市场增长 5.8%。分产品看,传统内镜耗材产品方面,预计 EMR/ESD 类同比两位数增长,ERCP 和扩张类略有下滑,止血闭合类两位数下降;以肿瘤消融为主的康友医疗收入增长34.1%;新增可视化产品类收入 1.03亿元,占应收比重 10.7%,第二增长曲线正在形成。 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已抓住一次性内镜的发展大机会。随着内镜手术的不断普及,内镜诊疗器械需求量不断增加,据波士顿科学的统计和分析,2021年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为 50亿美元,公司在全球市场份额仅为低个位数,未来提升空间巨大。此外,基于成本因素和感染风险的考量,内镜设备耗材化的趋势已经逐渐形成,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20年全球和国内一次性内镜规模分别为 5.3亿美元和 3680万元,2020~2025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45.1%和 107.6%,公司重点加大可视化产品研发,一次性使用胆道镜和一次性支气管镜已取得国内注册证,后续将继续取得海外市场和新产品的注册证,公司已抓住一次性内镜的发展大机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3、7亿元,公司作为内镜诊疗创新器械龙头,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政策控费风险、汇率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
三诺生物 医药生物 2022-08-22 27.63 37.71 89.31% 29.25 5.86%
39.21 41.91%
详细
推荐逻辑:公司是血糖仪检测龙头,全面布局“点线面”糖尿病检测市场,2020年我国糖尿病监测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85 亿元,预计2030 年可达397 亿元。 1)血糖仪具备高景气度,国产化率低,公司作为传统血糖仪国产龙头抢占进口替代先机;2)CGM上市在即,2030 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179 亿元,海外市场将达到2270 亿元,公司CGM具有产品、渠道和产能核心壁垒,未来将打开市场第二成长曲线。3)内生外延开拓POCT 市场,扩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产品线,打开糖尿病长期管理器械市场新的市场空间。 点:传统血糖仪龙头,市占率和渗透率双向提升。公司2021 年在血糖监测仪位居国产品牌第一,并购全球第六大血糖仪企业,进军世界龙头行列。2016 年公司血糖仪在国内OTC 市场占比为36%,稳居OTC 血糖仪第一龙头。到2021年公司在线下零售端收入市占率超过50%,销售量超过60%,线上零售端市场份额超过40%,实现快速增长。公司2021 年在院内市场的份额约为8%,未来随着分级诊疗政策以及公司产品、渠道不断发展,院内市场有望逐步提升。从长期来看,我国血糖仪渗透率仅为25%,人均每年检测血糖120次,相较于美国人均每年400 次具备较大提升空间,随着未来糖尿病新增患者数量增加,以及指间血血糖仪渗透率和使用频率的逐步提升,预计到2030 年指间血血糖仪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57 亿元。 线:CGM上市在即,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布局连续血糖仪,产品已进入申报上市阶段,预计2022 年年底或者2023 年年初上市。同时2022 年Q3 美国即将进入临床,预计2023年下半年在美国上市。我国CGM目前处于市场培育早期,渗透率低,国产化率低,我国CGM市场2020 年大约为17 亿元,Ⅰ型、Ⅱ型、妊娠型糖尿病CGM的渗透率分别为6.9%、1.1%和0.3%,预计到2030 年将达到38%、13%和1%, 2030 年CGM的市场规模将以CAGR=27%的速度快速增长至179 亿元。2020 年全球CGM规模为318亿元。预计到2030 年,市场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至2270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21.7%。1)产品优势:公司运用第三代生物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十四天免指间血校准,产品准确度和舒适度在行业领先;2)渠道优势:公司具备1800 万国内用户和200 万美国用户,国内销售人员突破1000 人,收购Trividia 获得海外销售渠道,渠道优势明显;3)产能优势:公司募资1.5 亿元用于建设CGMS(连续血糖检测)生产线,建成后年产量可达到2000 万套,在生产端提升自动化水平和良率水平。 面:开拓糖尿病慢病检测新市场,POCT 实现内生外延式增长。1)外延:并购PTS 扩充慢病检测检测产品线,A1CNow用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CardioChek用于血脂检测,具备国际领先技术,全球市占率约为16%。2)内生:打造iCare和分钟诊所2.0 实现多重指标高效便捷操作,打开慢病管理POCT 市场增长新空间。AGEscan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测试仪成功上市,开启无创糖尿病筛查新时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亿元、4.1 亿元和5.1 亿元。鉴于公司CGMs 及其他新品即将上市放量在即,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52 倍PE,对应目标价37.96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海思科 医药生物 2022-08-22 20.49 -- -- 20.58 0.44%
25.18 22.8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2.5亿元,同比下降 2.3%;实现归母净利润 0.7亿元,同比下降 78.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5亿元,同比增长 93.9%。 创新药放量贡献未来业绩弹性,销售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去年同期公司出售子公司股权暨在研项目 TYK2而增加了当期归母净利润 2.2亿元,该事项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公司创新药收入占比已达约10%,随着疫情好转、创新药快速放量,下半年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麻醉领域重磅创新药环泊酚适应症持续拓展,有望成为重磅大品种。环泊酚于2020年 12月获批上市,未来有望取代丙泊酚。环泊酚 2022年上半年销售数量约 150万支,已进入 900多家医院,其中三甲以上医院占比达 55%。目前获批适应症有“非气管插管的手术/操作中的镇静和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重症监护期间的镇静”,较去年新增“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及重症监护期间的镇静适应症”,同时将“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镇静”和“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两个适应症进行合并,扩大为适应症“非气管插管的手术/操作中的镇静和麻醉”。 同时,HSK-3486正在美国进行麻醉诱导三期临床,未来有望打开国际市场。 创新药逐步进入收获期,国际化稳步推进。环泊酚为丙泊酚 me-better药物,部分适应症已获批上市;HSK-7653为两周给药一次的长效 DPP-4抑制剂,目前处于三期临床,进度国内领先;HSK-21542为 kappa受体部分激动剂,术后镇痛和尿毒症瘙痒适应症处于三期临床,进度处于国内第一梯队;HSK-16149是普瑞巴林 me-better药物,用于糖尿病、带状疱疹神经痛,目前处于临床三期; BTK-Protac HSK29116国内处于一期临床,即将于年内在美国进入Ⅰ期临床。 BD方面,公司与美国 Aquestive Therapeutics 达成关于治疗渐冻症的利鲁唑口腔膜产品的合作,公司将负责该产品在中国的注册和商业化活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创新药进入收获期,环泊酚多个适应症获批上市,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同时公司创新品种储备丰富,业绩长期增长动力充足。 不考虑非经常性损益,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3.5亿元、4.7亿元和 6.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5倍、40倍和 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康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2-08-22 34.69 -- -- 35.21 1.50%
38.46 10.8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73.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亿元,同比减少64.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减少70.8%。 传统疫苗恢复快速增长,新冠疫苗资产减值影响表观利润。分季度来看,公司2022Q1/Q2单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7/9.6亿元(+214.6%/+23.4%),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5亿元(+987.7%/-149%)。其中利润端下降主要系公司计提了新冠疫苗资产减值4.5亿元,若还原此部分,公司内生净利润增速在69%左右,仍实现了较高增长。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2H1毛利率为86.7%(+2.2pp),销售费用率为33.2%(+0.4pp),管理费用率为7%(-2.7pp),基本保持稳定。净利率为6.6%(-25pp),研发费用率为18.6%(+6.7pp),主要系新冠资产减值以及研发费用化处理所致。下半年预计还会有部分新冠相关减值及研发费用化处理,展望明年,公司将会轻装上阵,发展动力强劲。 三大产品销售增长显著,有望贡献公司长期业绩增量。分产品来看,2022H1公司主要产品四联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0.1%,乙肝疫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0.8%,且公司同步进行了考核指标,由原来的考核发货新增了考核纯销指标。公司新上市销售产品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逐步放量,目前已经在全国近大部分省份实现准入,公司采用低价策略定价,在公司渠道持续投入下,下半年有望快速放量。 未来2-3年产品获批阶梯性增长,贡献公司长期业绩增量。公司目前共有在研项目30多个,已有13项进入注册程序。预计未来两年有4-5个新品种获批。 其中冻干二倍体狂苗作为行业金标准已经收到现场核查通知书,冻干水痘疫苗已于22年3月完成Ⅰ、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结果显示公司疫苗对1~55岁健康水痘易感人群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此外, MCV4、IPV 等疫苗均进入或完成临床Ⅲ期阶段,重组EV71疫苗已经完成Ⅱ期临床,目前正准备转做四价手足口病疫苗,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等均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产品管线立足创新,着重解决现存未满足需求,长期发展动力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下半年仍将有新冠疫苗资产减值以及研发费用化支出,预计2022-2024年EPS 分别为0.51元、1.96元及2.41元。长期看,新冠影响未来将边际减弱,公司传统疫苗(四联苗、乙肝疫苗等)2022年进入恢复放量阶段,新产品13价肺炎疫苗获批上市2022年有望加速放量,作为国内创新疫苗企业龙头,公司在研管线丰富,未来2-4年将有多个品种获批,长期增长确定性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低于预期,产品降价风险。
爱博医疗 2022-08-19 200.00 -- -- 214.60 7.30%
249.00 24.5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上半年收入2.7亿元(+32.3%),归母净利润1.2亿元(+34.7%),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36.1%),经营活动现金流1.3亿元(+35.7%)。 疫情影响单季度业绩,内生盈利能力继续提升。分季度看,22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1.31/1.42亿元(+55.5%/+16.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0.59/0.64亿元(+63%/+16.3%),二季度受疫情影响,部分区域白内障手术量下降导致公司人工晶体业务增速放缓。从盈利能力看,2022H1毛利率为85.2%(+1.4pp),提升的主要原因为规模效应带来单位成本的下降,预计OK镜业务是毛利率提升的主因,四费率为33.9%(-3.4pp),主要因销售费用率下降3.3pp,此外所得税税率有所提升,主要因公司为提高效率将人工晶体由此前的子公司销售改为母公司直销,增加了递延所得税费用,最终归母净利率45.1%(+0.8pp),考虑到22H1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800多万,内生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OK镜引领增长,下半年业务有望加速。分业务来看,1)2022H1人工晶体收入1.77亿元(+15.1%),占比65.1%,因疫情因素相比22Q1的增速有阶段性放缓,下半年有望恢复高增长;2)上半年OK镜收入7593万元(+71.7%),占比27.8%,仍维持高增长,凭借独特的产品设计、多样化的市场推广、增扩度数范围的监管批准以及暑期旺季到来,预计OK镜业务下半年有望提速。此外,视光配套产品、离焦镜、美瞳片等其他业务有望逐渐贡献新增量。 在研管线丰富,眼科器械龙头长期确定性不变。公司注重研发投入,2022H1研发费用费用率9.8%,维持高位。公司在研管线丰富,其中多功能硬性接触镜护理液已于2022年2月获批上市;OK镜增扩度数适用范围注册申请已于2022年6月或NMPA批准;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进入产品注册阶段;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硅水凝胶材质的软性角膜接触镜等产品临床有序推进。作为研发主导型公司,公司已延伸为眼科器械平台龙头,长期增长确定性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3、4.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1.2%、37.9%、39%,对应PE分别为85、61、44倍,公司内生增长突出,在研管线丰富,叠加眼科器械创新龙头的平台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带量采购降价幅度超出预期、研发不及预期、产品放量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4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