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集集团
|
交运设备行业
|
2018-09-06
|
11.05
|
7.62
|
1.46%
|
11.96
|
8.24% |
|
11.96
|
8.24% |
|
详细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物流&能源装备供应商,业务板块多元化,集装箱产销量、半挂车产销量居全球第一。 物流板块:全球经济贸易复苏利好物流相关业务板块。1)集装箱:根据我们的测算,2018-2020年全球集装箱需求分别为306/330/357万TEU。内贸市场和冷链市场有望成为新亮点。我国内贸集装箱化率较低,结合物流运输转型背景,集装箱有望得到更多应用;冷藏箱市场需求广,根据德鲁里,海运运输生鲜产品的需求是其他产品的两倍。2)道路运输车辆:中国、北美和欧洲是主要市场。国内治超政策延续推动新购需求;欧洲和美国经济复苏,制造业PMI指数位于高位,将有效带动相关需求。 源板块:1)天然气储运装备:集团是天然气领域海陆布局完善的储运装备供应商,提供CNG 拖车、LNG 拖车及储罐、LNG 加气站系统等储运装备及项目工程服务,2017 年收购SOE 布局海上运输装备。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期,中集集团有望受益。2017 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7%,进口依赖度高达39.9%,LNG 进口量增长39%;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推动天然气用量。2)海洋工程:油价上涨,油气开发活跃程度提高;集团拓展电力装备、海上风电船等新能源业务平抑需求波动,亏损有望减少。 智能制造+智慧物流,跨越式发展未来可期。装备制造方面,集团通过与ABB、发那科等企业战略合作及自主研发激光设备等,推进自动化和数字化制造,有望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率;物流自动化方面,集团布局高速物流分拣装备、自动化仓库、仓储管理执行软件及全系统集成与实践,瞄准自动物流系统(MHS)千亿市场空间,向全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集团各业务板块具备潜在的市场空间,不断进行业务整合并完善产业链布局,预计2018-2020年集团净利润分别为33.38/39.43/45.4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2/1.32/1.52元;基于集团稳固的市场地位以及“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战略转型,给予目标价16元,对应2018年PE为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贸格局不稳定;油价形势不明朗;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影响业务发展;公司转型升级推进不及预期。
|
|
|
新莱应材
|
钢铁行业
|
2018-09-05
|
12.40
|
--
|
--
|
12.95
|
4.44% |
|
12.95
|
4.44%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了2018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同比增长51.80%;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2216.98万元,同比增长77.45%。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同比增长75.81%。 紧随下游行业发展,营业收入得到大幅增长:受半导体行业迅速发展的影响,公司市场得到不断拓展,真空半导体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0亿元,同比增长54.01%;公司收购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二季度实现并表,大幅提高了业绩水平,食品类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8亿元,同比增长85.19%;公司的医药类业务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上半年医药类业务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17.73%。公司盈利水平稳中有升,上半年毛利率为25.79%,较上年同期提升2.02个百分点。 外延切入食品下游领域,行业整合稳步推进:我国液态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发展迅速,为拓宽食品领域业务,公司通过收购山东碧海,打通了纸铝塑复合无菌包装材料和液态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的入口,开始向公司所处食品设备行业产品的下游布局。这实现了产品从关键部件到集成设备的行业整合,提高了公司在食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从第二季度开始并表了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从而提高公司在食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改善公司盈利水平。 加强品牌商业化推广,不断促进公司产品普及:上半年公司着力打造NanoPure品牌,专注于半导体行业上游厂务端与设备端的配套服务,努力实现国内市场的国产化应用,实现国产化产品的普及。公司目前在半导体产品封装最新技术GAA,III-VFinFET和Vertical等装配方案有全面的拓展,实现了技术与产品的突破。 投资建议:受益于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通过收购整合产业链等布局策略,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业绩值得期待。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0.69、1.01、1.33亿元,对应EPS为0.34、0.50、0.66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下游需求减弱的风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收购整合进展不及预期。
|
|
|
三一重工
|
机械行业
|
2018-08-31
|
9.25
|
9.48
|
--
|
9.11
|
-1.51% |
|
9.11
|
-1.51%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24亿元,同比增长46.42%;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33.89亿元,同比增长192.0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21亿元,同比增长5.55%。 收入增长强劲,现金流创出新高:受下游基建需求拉动、设备更新需求增长、人工替代效应、环保驱动等因素,工程机械行业2018年上半年延续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势头。公司挖掘机械上半年实现收入111.60亿元,同比增长61.62%;混凝土机械实现收入85.49亿元,同比增长29.36%;起重机械销售收入达41.02亿元,同比增长78.47%。公司盈利水平继续稳步提升,上半年毛利率31.64%,较上年同期提升1.57个百分点。期间费用费率为14.43%,得到进一步控制,较2017年下降5.62个百分点,其中利息支出同比减少25.4%,利息收入同比增加1.12亿元。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62.21亿元,创出了历史最高水平,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海外收入稳步增长,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公司上半年实现国际销售收入60.92亿元,同比增长5.05%,毛利率提升1.20个百分点。公司为国内积极推动国际化战略的企业之一。公司过去在海外的布局,大大抵消了行业低迷时的影响,未来海外市场将会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财政政策边际改善,助力行业景气度提升:2018年7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工程机械行业受国家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的影响较大,目前随着财政政策边际改善逐步显著,叠加环保政策新标准催生新机需求,行业景气度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受益于工程机械整体复苏和挖掘机市场持续高景气度,通过历史包袱出清、调整资产结构、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公司业绩有望维持高增长。我们上调公司2018-2020年盈利预测,净利润为56.40/66.98/82.57亿元,对应EPS为0.72/0.86/1.06元。维持公司的目标价10.59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基建投资项目缩减;海外市场拓展进度放缓。
|
|
|
克来机电
|
机械行业
|
2018-08-27
|
30.30
|
18.70
|
--
|
32.91
|
8.61% |
|
32.91
|
8.61%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了2018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106.86%;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2826.38万元,同比增长55.36%。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同比增长40.00%。 半年报业绩表现亮眼,新签订单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原有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受制于订单验收周期的影响,公司上半年原有主业净利润增速不到30%。但是同期新签订单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新签订单2.8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01亿元,增幅达到54%。随着下半年公司主要两大客户德国博世与联合电子的重要订单陆续交付验收,全年业绩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公司经营活动金流量净额为55.9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7%,主要是由于公司自2017年四季度开始不断取得德国博世订单,德国博世订单不同于国内模式,没有30%的预付款,公司为相应项目备货款增加,从而导致现金流大幅下降。 上海众源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第二动力:上海众源是大众的合格供应商,其主营业务汽车燃油分配器是节能减排的关键部件。上海众源上半年整体实现净利润为1414.29万元,公司间接持有其65%的股权,于今年3月开始并表,助力公司业务规模得到大幅提升。随着“国六标准”的实施,燃油分配器也将由低压向高压转型,产品价值量也将得到大幅提升,我们预计上海众源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第二动力。 新能源汽车电机检测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公司此前5月与联合电子签署新能源车电机测试的技术服务合同,预计金额为4000万-4910万元。此次合同的签署代表公司着向新能源车电机检测领域迈出的第一步,表明公司已具备一定的提供电机检测服务的产能。未来伴随着公司在检测领域固定资产的投入,电机检测业务规模有望取得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受益于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增长和国内柔性自动化率提高,以及通过收购整合产业链等布局策略,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业绩值得期待。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为0.9/1.7/2.4亿元,对应EPS为0.67/1.27/1.77元。维持目标价3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应用行业较为集中的风险;收购上海众源业务整合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顺风险。
|
|
|
新莱应材
|
钢铁行业
|
2018-08-22
|
10.29
|
6.24
|
--
|
13.15
|
27.79% |
|
13.15
|
27.79% |
|
详细
高洁净应用材料领军企业:公司为国内同行业中少有的拥有洁净材料完整技术体系的厂商,产品为洁净设备关键部件,具体包括管道、管件、泵阀、卡套、压力容器、保温材料、超真空室等。根据下游行业种类,公司主营业务可划分为医药类、真空半导体类和食品类三大部分。随着公司在真空半导体领域的快速成长,半导体业务占比有望由2014 年的27%提升至2018 年的50%。2017 年3 月,公司实施了股票激励计划,有助于公司人才的稳定,并激发核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把握半导体行业机遇,实现半导体业务全球布局:2017 年我国半导体销售额达1315 亿美元,占全球销售额比重32%,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的产量在全球占比分别达到74%、76%、91%和88%, 下游需求释放不断催化半导体产业向大陆转移。公司利用技术和资本上的优势,积极布局真空半导体业务,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真空半导体类业务营业收入至由2012 年的0.34 亿元上升至2017 年的2.68 亿元。2016 年,公司通过收购美国GNB 公司,提高了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半导体业务全球化布局。 拓展食品领域业务,布局食品设备下游行业:我国液态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发展迅速,根据智研咨询预测,预计2021 年我国液态食品包装机械需求总量将达到115 亿元,其中乳品包装机械需求量预计达到34.6 亿元。为拓宽食品领域业务,2017 年公司通过收购山东碧海,打通了纸铝塑复合无菌包装材料和液态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的入口,开始向公司所处食品设备行业产品的下游布局,实现了产品从关键部件到集成设备的行业整合。这将极大的提高公司在食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改善公司盈利水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 年净利润分别为0.69、1.01、1.33 亿元,对应EPS 为0.34、0.50、0.66 元。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格11.5 元/股(对应18 年PE 约为34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下游需求减弱的风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或者技术研发推进不及预期,均有可能影响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收购整合进展不及预期。
|
|
|
英搏尔
|
机械行业
|
2018-08-16
|
44.59
|
--
|
--
|
44.50
|
-0.20% |
|
46.73
|
4.80%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了2018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38.98%;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4041.73万元,同比增长4.77%。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5346元。 成本上行拖累净利润增速:2018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6月实现销量41.2万辆,同比增长111.6%。受行业推动,公司电机控制器上半年实现收入2.0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8.54%,同比增长29.02%。而公司同期净利润增幅仅为4.77%,除了产品价格受补贴逐步退坡影响下滑外,产品的成本上行是主要原因。公司成本中,90%来自包括电子元器件在内的直接材料,受人民币汇率贬值与上游晶元供应紧缺影响,MOSFET、IGBT等功率器件价格持续上涨。2018年上半年公司电机控制器毛利率为32.54%,同比下降了5.01个百分点。 新型高压电控产品下半年有望逐步量产:2018年2月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提升了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门槛的要求,行业补贴也将往更高续航里程车型的倾斜。公司在电机控制器领域深耕多年,发展以研发驱动为主。公司创新性地采用IGBT分离器件制作功率模块,成本得到大幅减低。公司最新型的电机控制器产品MC39系列,可实现300V以上的电压等级,符合当前行业高效高功率密度的产品需求,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逐步量产。 动力总成项目开拓未来成长空间:动力总成系统对电动化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计划投资6.4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动力总成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产能规划为年产20万套电机,10万套电源,1万套电驱动,2021年有望实现满产,目前正在开展投入前期基建项目。公司此次推动动力总成项目建设,有望实现在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卡位,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指标: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为1.06、1.50、1.95亿元,对应EPS为1.41、1.99、2.58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未能取得进一步突破;新能源汽车政策变化影响行业发展的风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
|
|
杭氧股份
|
机械行业
|
2018-07-31
|
15.61
|
16.97
|
--
|
16.28
|
4.29% |
|
16.28
|
4.29% |
|
详细
由设备供应商向运营商实现成功转变:杭氧股份为国内空分设备领域的龙头,研制出的10万等级空分设备,2017年在神华宁煤项目实现满负荷运行,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平抑下游周期波动,公司积极推动向产业链下游气体销售领域延伸。公司气体销售由2010年的2.58亿元提升至2017年的39.12亿元,收入占比达到60.62%。2017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业绩拐点已显现,新一轮的成长有望就此启动。 公司空分设备业务盈利弹性有望加速释放:受益于传统钢铁、石化周期的复苏,并叠加大炼化、煤化工新一轮的投资,公司空分设备业务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大炼化领域,经我们测算,此轮由2016年底持续至2020年的投资周期,有望为空分设备带来90亿元以上的市场增量。煤化工领域,“十三五”新增投资将会超7000亿,从而拉动整条产业链蓬勃发展。公司2017年新签设备订单达到38.17亿元,同比增长46%,走出2012年至2016年的下滑趋势。步入2018年,公司订单延续2017年的复苏趋势,并且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工业气体业务稳步成长,盈利能力快速提升:工业气体市场快速发展,2017年我国工业气体规模为1200亿元,连续5年维持10%左右的增速。对比发达国家工业气体80%的外包比例,2015年我国市场比例为50%,仍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公司气体业务主要运营模式分为管道供气和零售气体两种。公司积极开拓气体管道气模式,零售气体销量依附于管道气项目。2017年气体价格的大幅上涨,推动整体气体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另外,叠加部分项目投资折旧结束,公司气体销售毛利率由2016年的14.25%提升至2017年20.66%。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公司气体业务继续增长,规模效应愈发凸显,公司毛利率仍有望保持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依靠自身在空分设备的核心技术,在工业气体领域的拓展取得显著的成绩。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为8.46、9.87、12.13亿元,对应EPS为0.88、1.02、1.26元。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格19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的风险;气体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
|
|
英搏尔
|
机械行业
|
2018-06-07
|
62.02
|
22.61
|
--
|
63.60
|
2.55% |
|
63.60
|
2.55% |
|
详细
专注深耕电机控制器领域:英搏尔2005年成立之初,主要为场地电动车提供电机控制器及相关产品。2009年起,公司成功把握住国内中低速电动车高速发展的浪潮,推出竞争实力突出的交流电机及控制器产品,一举成为中低速领域的绝对龙头,2016年市占率为61%。2013年借助新能源产业东风,公司积极布局纯电动乘用车领域,目前已经进入江淮、北汽等供应体系内。 技术研发底蕴深厚,创新为公司成长关键:公司创业团队均为技术研发出身,创始人姜桂宾先生拥有工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便是从事电机电控方向研究。在目前控制器设计过程中,主流产品均直接采购IGBT模块进行工艺布局,成本较高。而英搏尔创新性地采用IGBT分离器件制作功率模块,成本得到大幅减低。正是由于公司在技术上坚持不懈地创新,推动公司产品实现由场地车到中低速,再到纯电动车领域的不断跨越。 乘用车领域先发优势显著:英搏尔已成为国内纯电动乘用车主流电机控制器供应商。2013年起,公司先后为吉利、长沙众泰、康迪等汽车整车厂批量提供电控产品。2016年底,公司进入北汽新能源供应体系,车型EC180电控100%由英搏尔提供。2017年,公司新开拓江淮客户,电控产品主要供江淮IEV4、6系列时光版。基于英搏尔在中低速电控领域积累的技术及经验,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有望在纯电动车A级以上取得突破。 动力总成项目开拓未来成长空间:动力总成系统对电动化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计划投资6.4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动力总成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产能规划为年产20万套电机,10万套电源,1万套电驱动,2021年有望实现满产。公司此次推动动力总成项目建设,有望实现在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卡位,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指标:公司在电机控制器领域深耕多年,发展以研发驱动为主,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有望在纯电动车A级以上取得突破。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为1.06、1.50、1.95亿元,对应EPS为1.41、1.99、2.58元。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格65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未能取得进一步突破;新能源汽车政策变化影响行业发展的风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
|
|
龙马环卫
|
机械行业
|
2018-05-15
|
22.63
|
17.64
|
66.57%
|
25.50
|
12.68% |
|
25.65
|
13.35% |
|
详细
龙马环卫是我国环卫装备制造和环卫服务运营的优质供应商,2015年1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于2017年12月定增募集资金7.3亿,助力各项业务拓展,向打造全产业链龙头企业稳步迈进。 环卫装备品种齐全,份额位居行业前列。龙马环卫作为国内环卫装备的领军企业,拥有3大类30个系列的优质装备。2017年公司在国内环卫装备行业占有5.85%的市场份额,其中在中高端装备领域占比为12.16%,环卫装备整体市场和中高端市场的份额均位列行业第三。 借市场化东风布局环卫服务,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环卫服务市场化持续推进,控股龙环环境后,公司环卫服务领域的实力显著提升。环卫服务所需设备可以直接从公司供应,环卫运营成本低。截止2018年3月,公司承接的环卫服务项目总金额达91.8亿。公司环卫服务带动制造,制造支持运营服务,带动各项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智慧环卫平台,提升环卫服务管理效率。2017年6月公司购买的智慧环卫平台已投入使用,平台结合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人员、车辆、环卫设施、垃圾分选的高效管理。2017年12月公司定增募集资金后,将投入约1亿元用于升级智慧环卫平台。大量资金投入将使公司拥有更先进的智慧环卫平台,成为公司增强环卫一体化服务竞争力的核心优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环卫服务市场化持续推进,大量新企业进入,公司竞争压力增加,下调公司2018年业绩预测。预计其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3.70、4.52、5.70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24、1.51、1.91元。基于公司全产业链发展,各项业务协同优势明显;又由于市场环境调整、板块整体估值中枢下移,我们下调目标价至28.3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超过公司承受范围;环卫服务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开拓难度增加;下游政府客户财政政策变动影响公司工程款回收。
|
|
|
克来机电
|
机械行业
|
2018-05-08
|
28.58
|
18.50
|
--
|
29.95
|
4.79% |
|
37.48
|
31.14% |
|
详细
上海克来机电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上市。公司是柔性自动化装备与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供应商,其柔性自动化生产线高度专注汽车电子市场,绑定博世等大客户。 受益汽车电子广阔市场,深耕柔性自动化装备行业。公司专注汽车电子行业,2016年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占克来机电总收入的71%。我国汽车电子规模持续增长,2017年为5400亿元,同比增长17.6%。未来需求和政策将共同推动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下游行业高景气将带给克来机电充足稳定的订单。从柔性自动化装备行业来看,根据IFR预测,2018年柔性自动化装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600亿元。在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制造2025”政策、制造业升级的推动下,柔性自动化装备行业也将持续高景气。 深入绑定博世系优质汽车电子大客户。克来机电的第一大客户为全球汽车零部件龙头博世系,2016年公司博世系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收入的69%,其中与博世子公司联合电子的业务收入占比为66%。公司与联合电子合作规模逐年提高,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克来机电与联合电子的销售规模分别为0.5万元、1.1亿元及1.3亿元,分别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44%、71%、66%。未来随着博世系客户的不断开拓,克来机电与博世系的合作规模有望持续增加,公司订单量稳定且可持续可能性大。 收购上海众源,实现产业链拓展。上海众源为大众的战略供应商,合作关系稳定。上海众源最主要的产品燃油分配器是汽车节能减排关键部件,随着“国六标准”的实施,燃油分配器也将由低压向高压转型。上海众源2016年销售额为1.1亿元,2017年为1.4亿元,同比增长29%。随着高压燃油分配器销量的释放,未来几年上海众源营业收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受益于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增长和国内柔性自动化率提高,以及通过收购整合产业链等布局策略,公司业绩有望迎来爆发期。结合上述分析及我们对产业链上下游的研究,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为0.9/1.7/2.4亿元,对应EPS为0.88/1.65/2.31元。考虑克来机电作为国内柔性自动化龙头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未来业绩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上调目标价为45.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的风险;下游应用行业较为集中的风险;收购上海众源业务整合不及预期。
|
|
|
克来机电
|
机械行业
|
2018-05-08
|
28.58
|
16.87
|
--
|
29.95
|
4.79% |
|
37.48
|
31.14% |
|
详细
事件:克来机电发布2018 年第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503.78 万元,同比增长76.74%;归母净利润为1484.36 万元,同比增长18.95%;净利率为18.09%,毛利率为34.72%;基本每股收益为0.14 元, 业绩符合预期。 上海众源并表,克来机电一季度财务状况良好:(1)上海众源于2018 年2 月并表,导致2018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9503.78 万元,同比增长76.74%,营业成本为6204.54 万元,同比增长84.28%,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2.51%、102.45%,因此克来机电2018 年第一季度净利率比上年同期下降5.12 个百分点;(2)2018 年第一季度,克来机电财务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93.31%,主要原因是公司现金状况良好,货币资金余额增加导致利息收入增加;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189.68%,主要原因为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收回,相应的坏账准备减少。 上海众源将成为公司业绩重要增长点:上海众源是大众的合格供应商, 其主营业务汽车燃油分配器是节能减排的关键部件,随着“国六标准”的实施,燃油分配器也将由低压向高压转型,产品价值量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公司业绩有望得到快速增长。受益于“国六标准”的实施以及克来机电与上海众源协同效应的显现,上海众源有望成为克来机电的重要业绩增长点。 深度绑定联电与德国博世,积极开拓博世海外市场:克来机电深入绑定联电和德国博世,并于2017 年4 月取得了德国博世的全球关键供应商资质。未来公司将积极开拓博世海外的市场,随着博世系客户的不断开拓,克来机电与博世系的合作规模有望持续增加。为卡位汽车电动化浪潮,联电与博世未来将不断推出大量新的汽车电子产品,公司未来有望借此充分受益。 投资建议:受益于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增长和国内柔性自动化率提高,以及通过收购整合产业链等布局策略,我们认为克来机电“内外兼修”,未来业绩值得期待。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公司2018-2020 年净利润为0.9/1.7/2.4 亿元,对应EPS 为0.88/1.65/2.29 元。维持目标价41.2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的风险;下游应用行业较为集中的风险;收购上海众源业务整合不及预期。
|
|
|
克来机电
|
机械行业
|
2018-05-03
|
26.79
|
16.87
|
--
|
39.09
|
11.78% |
|
37.48
|
39.90% |
|
详细
事件:克来机电发布2017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30.92%;归母净利润为4923.96万元,同比增长37.56%;总体毛利率为35.70%,扣非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毛利率基本回归稳定:从全球市场来看,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公司为汽车电子自动化装备的优质标的,近年来业绩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公司新签订单为3.87亿元,较2016年增长39%。随着公司不断取得日本电装、德国博世等优质客户供应商资质,项目毛利率得到提升,2017年公司毛利率为35.70%,较上一年度提升0.31个百分点,基本回归稳定。 深度绑定联电与德国博世,未来成长值得期待:公司为联合电子的核心供应商,并于2017年4月取得了德国博世的全球关键供应商资质。公司于去年10月与今年2月,先后公告获取德国博世的两个重大合同,金额总计近6750万元。为卡位汽车电动化浪潮,联电与博世未来将不断推出大量新的汽车电子产品,公司深度绑定联电与博世两大客户,未来有望借此充分受益。 并购上海众源,将充分受益未来“国六标准”的实施:公司今年1季度完成了对上海众源的收购,众源为大众的战略供应商,核心产品燃油分配器是汽车节能减排关键部件。随着“国六标准”的实施,燃油分配器也将由低压向高压转型,产品价值量也将得到大幅提升,公司业绩有望得到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为汽车电子自动化装备的优质标的,海外德国博世的订单超出市场预期,同时随着“国六”标准逐步实施,众源产品价值量大幅提高。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018-2020年EPS至0.88/1.65/2.29元,对应PE为39/21/15倍。公司所处的汽车电子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我们给予公司2018年47倍PE,上调目标价41.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公司的主要客户采购量减少或不再采购本公司产品;下游产业发展出现波动,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收购上海众源业务整合不及预期。
|
|
|
三一重工
|
机械行业
|
2018-04-20
|
8.35
|
9.48
|
--
|
8.94
|
7.07% |
|
9.09
|
8.86% |
|
详细
事件:三一重工发布2017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3.35亿元,同比增长64.67%;归母净利润为20.92亿元,同比增长928.35%;总体毛利率为30.07%,较上一年度增加3.86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27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拟每10股派发红利1.6元(含税)。 公司产品销售高速增长,毛利率得到显著提升:公司各项产品收入在2017年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挖掘机全年销售收入实现136.7亿元,同比增长83%。混凝土、起重机、桩工机械、路面机械收入分别增长32.59%、93.5%、145.52%、53.59%。公司盈利水平得到同步提升,整体毛利率提升3.86个百分点,重新返回行业高峰期时的30%水平。步入2018年一季度,工程机械复苏得到持续,其中三一挖掘机在3月实现销售8289台,同比增长83%,远超市场预期。 经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现金流大幅改善:公司在去年行业高景气度的背景下,依然把经营质量与风险管控放在首位。2017年营收增长928%,而应收账款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增长1.55%。存货为76.42亿元,同比增长22.86%。同时,公司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3个百分点,利息支出较上一年度减少3.51亿元,管理费用率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公司在经历2012-2016年的去库存期后,资产负债表得到逐步修复,资产负债率2017年年底为54.71%,较年初下降7.19个百分点。全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达到85.65亿元,公司经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国际市场开拓持续推进,海外收入创新高:公司为国内工程机械领域中最为注重海外市场的企业之一,2017年海外收入规模达到116.18亿元,同比增长25.12%,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0%。公司过去在海外的布局,大大抵消了行业低迷时的影响,未来海外市场将会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投资建议:公司跌价存货和坏账进一步出清以及货款回收控制趋严有利于公司净利率改善。由于公司经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我们上调公司2018-2020年EPS至0.50/0.67/0.94元,对应PE为17/12/9倍。维持目标价10.78元,对应2018年21倍PE,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基建投资项目缩减,海外市场需求减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