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蔡明子

中邮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340523110001。曾就职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24%
(第91名)
60日
中线
4%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药石科技 医药生物 2021-08-09 183.24 -- -- 185.00 0.96%
210.80 15.04%
详细
面向全球的创新型化学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基于在创新分子砌块积累的优势, 公司不断拓展创新药外包服务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Non-GMP/GMP 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等创新药 CDMO 业务,并进一步搭建了创新药物发现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新药筛选服务。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我们预计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是 14.15/20.04/27.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23/4.36/5.85亿元, EPS 分别为 2.62/2.18/2.93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68.0/81.5/60.8倍, 估值合理,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分子砌块的壁垒在前端设计,公司为创新型分子砌块设计合成专家我们认为创新分子砌块的壁垒在于前期的设计, 而设计端更多的是来自科学家对药物化学的深刻理解,对创新药研发市场的敏锐的观察,这也是创新分子砌块设计开发的关键壁垒所在。 药石科技现有分子砌块数量达到 86000多种,在药物分子中扮演不同角色分子砌块的销售额均保持快速增长。 CDMO 产能释放叠加先进的化学与工程技术,确保业绩增量和长期竞争优势公司通过收购+自建的方式布局中间体、原料药和药物制剂全产业链产能,破解制约 CDMO 业务发展的瓶颈,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业绩确定性较高。 CDMO 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以较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而先进的化学与工程技术是 CDMO 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公司持续加码新技术开发与应用,长期看将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并且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新药筛选崭露头角,募投项目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2020年 9月,公司将 5款苗头化合物转让给客户,单价为 200万-300万元;公司还以 1500万元转让一款先导化合物给下游客户,两项合作验证了公司特色药筛平台的可行性和技术能力。 南京研发中心升级改造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公司新药筛选平台业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并为公司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风险提示: CDMO 产能落地不及预期,客户流失风险,募投项目落地不及预期等。
九州通 医药生物 2021-08-05 14.38 -- -- 15.28 6.26%
16.88 17.39%
详细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出台,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2021年 8月 2日,公司公告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参加本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对象预计不超过 2,000人,包括董监高、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员工,实施规模不超过 1,6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 0.85%,授予价格9元/股(截至 2021年 8月 3日股价 14.39元/股),存续期不超过 36个月。 公司继 2020年 7月实施首期员工持股计划后,本次拟实施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我们预计本次第二期持股计划对公司利润影响程度小。 公司为国内民营医药流通企业龙头,差异化布局院外市场,基于过往累积优势,持续推进平台化、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有望走出第二增长曲线。 我们维持2021-2023年盈利预测, 预计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 31.44/36.77/43.23亿元,EPS 分别为 1.68/1.96/2.3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8.6/7.3/6.2倍,相比同类医药流通公司估值合理,维持“买入”评级。 员工持股计划有序推进,长效激励有望带来业绩持续增长公司于 2020年起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该计划包括首期员工持股计划和中长期员工持股计划(2021-2022) 2部分, 2020年 7月,公司首期员工持股计划实施,通过首期员工持股计划账户以 11.06元/股的价格向 2311人授予 1513.43万股。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是公司中长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有序推进,未来不排除公司会继续出台员工持股计划,持续激发员工积极性,长效激励有望带来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平台化、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 有望走出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利用供应链优势,大力拓展“万店联盟”计划,截至 2020年底拥有签约门店 1123家。公司过往优势赋能战略转型,平台化、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有望助力公司走出第二增长曲线。 风险提示: 未来融资成本上行,企业财务费用上升,导致净利率下降。
皓元医药 2021-08-02 310.02 -- -- 425.00 37.09%
425.00 37.09%
详细
前后端一体化发展路径清晰,打造核心技术平台,全流程助力药品研发公司前后端一体化布局,全流程助力药品研发, 打造六大核心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从前端到后端全方位药品研发服务。 前端工具化合物已打造品牌优势, 稳步增长可期; 后端特色仿制药的原料药和中间体及特色创新药 CDMO 业务双轮驱动, 预计快速增长。我们预计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 8.74/11.90/16.2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1/2.75/3.96亿元, EPS 分别为 2.70/3.70/5.32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16.8/85.4/59.3倍, 鉴于公司业绩确定性较高, 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前端高质量高效率服务药品研发,打造品牌优势高超的化学合成能力奠定发展基础, 公司创始人团队均为香港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博士, 在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领域,公司产品种类较为新颖、齐全,已打造“MCE”、“乐研”等自主品牌, 终端客户已涵盖全球大部分生物医药研究机构和医药公司(辉瑞、默沙东、礼来、 NIH、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工具化合物产品被顶级期刊引用文献篇数逐年攀升,品牌效应不断积累, 先发优势明显; 起源于工具化合物的分子砌块业务快速发展。 后端特色仿制药原料药和中间体与创新药 CDMO 双轮驱动特色仿制药原料药和中间体的下游客户多处于研发注册阶段,随着产品上市,客户需求量将大幅增加。 皓元医药全程协助荣昌生物开发 ADC 抗肿瘤药物 RC48上市,提供小分子药学研究和批量供应小分子物料。公司已开发 7类特色的PROTAC 工具分子库,包括 400多种 PROTAC 新药开发相关产品。公司以高难度的 ADC 和 PROTAC 等创新药项目为突破口,拓展附加值更高的创新药 CDMO业务,长期空间进一步打开。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失败;市场竞争加剧;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羚锐制药 医药生物 2021-08-02 10.00 -- -- 11.22 12.20%
11.72 17.20%
详细
公司发展迈入新阶段,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评级羚锐制药是国内贴膏剂龙头企业, 在 2011年完成改制后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经营质量不断提升。公司于近期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出对于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 我们预计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 27.01/30.97/35.39亿元,同比增长 15.8%/14.7%/14.3%,归母净利润为 3.77/4.53/5.54亿元,同比增长 15.9%/20.0%/22.4%,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5.0/12.5/10.2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老龄化和消费升级将驱动贴膏剂市场持续增长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 13.50%。 随着 60后“婴儿潮”一代进入 60岁以上年龄段,我国老龄化趋势仍将延续。骨关节炎、关节疼痛、骨质增生等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要高于年轻人群,预计外用贴膏剂需求将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在中成药贴膏剂市场中存在大量单价低但销量大的长尾产品,我们认为随着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中成药贴膏剂市场也将迎来消费升级, 为品牌 OTC 药品在院外自费市场的拓展和产品升级换代带来的客单价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未来有望凭借品牌和疗效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占率,中长期看将持续稳健增长。 产品梯队完善, 多个品种均具有增长潜力除通络祛痛膏外,公司多个二线品种也具有增长潜力。 壮骨麝香止痛膏近年来销量在 7亿贴/年左右, 市场基础好,受众广泛, 公司对原产品进行了升级,升级后毛利率和单帖毛利额也有所提升, 预计其收入和毛利增速将超过销量增速。 软膏剂产品在营销体系改革之后充分发挥公司在 OTC 渠道的销售优势, 2020年软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芬太尼透皮贴目前销售规模较小,但随着我国癌症患者疼痛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规范化疼痛治疗的推广,中长期来看芬太尼透皮贴仍有较大潜力。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东诚药业 医药生物 2021-07-29 18.10 -- -- 20.40 12.71%
20.40 12.71%
详细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 2021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 18.26亿元(+10.93%),归母净利润 1.55亿元(-29.32%),扣非归母净利润 1.48亿元(-31.13%)。 公司核药业务在疫情之后迅速恢复增长, 各项业务利润结构回归正常, 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4/6.14/7.7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29.3/24.1/19.1倍, EPS 分别为 0.63/0.77/0.97元,维持“买入”评级。 核素药物恢复增长, 18F-FDG 表现亮眼,核药研发进展顺利2021年上半年公司核素药物收入 5.28亿元(+24.32%)。 18F-FDG 收入 18956万元(+43%),预计安迪科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PET-CT 保有量持续增长有望进一步打开 18F-FDG 的市场空间。 云克注射液收入 17110万元(+32%),云克药业收入 1.86亿元(+28.67%),归母净利润 8403万元(+29.20%),但尚未恢复到 2019年同期水平,预计与医保政策调整有关,考虑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学疾病庞大的患者基数,预计云克注射液未来仍可保持稳健增长。 其他核素药物合计收入 1.68亿元(+21.3%),预计东诚欣科各品种销售(锝[99mTc]标记药物、 碘[125I]密封籽源等)已经恢复正常。 公司核素药物研发进展顺利, 18F-NaF 注射液临床病例入组数已接近一半,铼[188Re]依替膦酸盐注射液Ⅱb 期临床试验病例入组已接近尾声,我们测算后公司核药管线中多个品种的市场空间后认为其具有较大潜力,未来上市后有望进一步提升核素药物收入体量天花板。 原料药业务短期拖累业绩,中长期看影响将逐渐减小20201年上半年原料药业务实现毛利 1.48亿元,同比减少约 9400万元, 拖累公司整体业绩, 主要原因包括: (1)肝素粗品成本上涨,随着猪肉价格下降,预计2021年下半年成本有望得到控制; (2)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中长期来看,随着核药收入和利润体量提升,原料药占比将逐步下降,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将逐步减弱。 风险提示: 原料药价格波动; 核素药物销售/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信邦制药 医药生物 2021-06-29 11.42 -- -- 11.47 0.44%
11.47 0.44%
详细
非公开发行新股上市在即,治理结构理顺,维持“买入”评级6月 2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向金域实业非公开发行的 36,000万股新股将于 6月 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于 2020年 9月 8日发布该定增预案, 2021年 2月 1日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该预案, 2月 23日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予以核准的正式文件。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 15.12亿元,募集净额为 15.01亿元,将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此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价格为 4.2元/股,锁定期为 18个月,全部由金域实业认购,本次发行后,安怀略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和间接持有信邦制药合计 25.05%股份,董事长安怀略先生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经营权和所有权的统一不仅有利于公司完善治理结构,还将缓解公司资金需求压力,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促进公司 3大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业绩有望提速。 公司业务结构、治理结构皆理顺,其医疗服务业务在贵州省具备明显优势及发展潜力,我们维持 2021-2023年盈利预测不变,预计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0/3.51/4.37亿元, 对应 EPS 分别为 0.17/0.21/0.26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1.9/65.3/52.5倍,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业务医疗服务平稳增长,肿瘤医院单床产出快速提升2020年医疗服务业务在疫情下实现同比增长 1.27%,占总收入比持续上升,从2019年的 29.20%增至 33.66%。2020年贵州肿瘤医院收入同比增长 6.09%至 10.53亿元,在肿瘤医院开放床位入住率在 97%~100%的假设下,肿瘤医院单床产出提升 3%~6%, 验证我们之前的逻辑,旗下医院单床产出提升潜力大:在设备、专家医生等核心资产上优于公立体系;丰富医疗服务项目提升人均收费;医联体模式实现头部医院聚焦重症,一体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提升床位周转率;医教研体系下加强学科建设扩大诊疗范围,提升床位使用率,由此提升单床产出。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趋严;医院单床产出提升进度不及预期。
亿帆医药 基础化工业 2021-05-31 19.46 -- -- 20.20 3.80%
20.20 3.80%
详细
创新药进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亿一生物在研品种F-627用于预防及治疗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引起的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收到美国FDA的受理函,FDA正式接受其上市申请,标志着F-627正式进入技术审核阶段。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4亿元、12.73亿元和15.29亿元,EPS分别为0.82元、1.03元和1.2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0/18.4/15.3倍。 公司创新药国际化进展顺利,在疫情过后国内制剂业务有望重回增长轨道,海外制剂业务持续增长,利润结构持续优化,维持“买入”评级。 F-627进度符合预期,于有望于2022年获批上市F-627于2021年3月30日向美国FDA提交BLA申请,于60天后被正式受理,符合PDUFAVI法规中对于审评进度的时间预期。本次审批目标日期为2022年3月30日,我们预计F-627的审评将会在时限内完成。此前F-627已经于2018年1月完成了F-627首个在美国开展的III期临床试验,并达到预设主要疗效终点,受试者耐受情况良好,安全性达到预期;2020年6月完成在美国及欧洲开展的第二个临床III期试验,成功达到预设主要疗效终点和次要疗效终点,药物疗效与对照药品相当。我们认为凭借F-627优秀的临床数据,未来有望顺利获得FDA批准上市。 制剂业务不断成长,业绩稳定性和成长性不断提升2021年1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下降59.11%,主要是由于泛酸钙价格同比下滑。目前泛酸钙价格已经处于近年来底部位置,继续下行空间不大,且公司作为泛酸钙行业龙头,在市占率、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目前价位下仍能够贡献一定利润。随着制剂业务的不断壮大,其收入和利润占比将持续增加,未来泛酸钙价格波动对于公司利润的影响将会逐步减小,业绩稳定和成长性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失败;重点制剂集采后大幅降价;泛酸钙价格持续低迷。
美年健康 医药生物 2021-04-15 11.40 -- -- 13.11 15.00%
13.11 15.00%
详细
经营改善趋势不变,全年业绩有望好转,维持“买入”评级4月12日,公司发布2020年报:全年取得营业收入78.15亿元(-8.33%);归母净利润5.54亿元(+163.93%);扣非净利润亏损6.00亿元(+30.91%);经营现金流净额9.73亿元(-22.73%)。EPS0.14元/股(+0.37元/股)。公司同时发布了2021年Q1业绩预告:2021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3.8-4.3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28.16%-36.51%,EPS亏损0.10-0.11元/股。在提升医质、品牌形象提升、数字化全方位助力等因素下,公司已经进入量、价、质三重提升的拐点期,维持公司2021-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1、11.77、14.36亿元、EPS分别为0.24/0.30/0.3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6.7/37.7/30.9倍,维持“买入”评级。 Q4收入加速提升,2020全年销售人均单产提升,减员增效成效显现2021Q1归母净利润亏损3.8-4.3亿元,主要由于受春节假期影响及客户消费习惯等原因,Q1是健康体检行业的传统淡季,且2020年体检客户在2021Q1体检周期不足1年,2021Q1相比2019Q1未减亏,但业绩好转趋势不变,仍对Q2-Q4业绩恢复保持信心。公司2020上半年受疫情影响,2020Q3-Q4随着营业逐步恢复正常,体检需求快速反弹,加上公立医院订单外溢,下半年业绩快速回暖并实现盈利,2020Q4收入创历史新高。公司2020年业绩增速基本为内生增速,收入下滑主要是人次下降所致,客单价仍稳中有升;2020年销售单人产出82.7万,较2019年增加3.7万,公司销售体系减员增效取得初步成效。体检中心逐步进入成熟期,预计盈利门店及成熟门店数量占比将持续提升,带动整体净利率提升。 2021年有望回归正常增长,渠道价值凸显公司继续稳健发展,巩固现有团检市场的优势,同时大力开拓个检市场和优质渠道,加大力度开发央企等大型优质客户的集团订单,进一步完善专业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强化产品创新和研发工作,2021年起有望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风险提示:体检中心扩张过程中的管理风险。
东富龙 机械行业 2021-04-07 21.03 -- -- 31.79 50.17%
43.80 108.27%
详细
2021年年1季度业绩高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1年1季度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1.08-1.23亿元(+130%-16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844.16-11258.61万元(+249.59%-299.82%)。公司作为产品线齐全,技术和服务能力出众的制药设备行业龙头,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我们小幅上调2020年业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3(+0.06)亿元、5.67亿元和6.93亿元,EPS分别为0.77(+0.01)元、0.90元和1.1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6/18.4/15.1,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仍处于业绩释放期2021年1季度公司围绕“系统化、国际化、数字化”的发展战略及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和订单交付能力,销售情况持续良好。截至2020年3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为16.17亿元,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体现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仍处于业绩释放期。 制药设备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2012-2015年因新版GMP认证,制药设备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制药设备行业进入高景气阶段,2015年后因GMP认证高峰结束后需求减少,行业收入和利润率均出现下滑。2020年制药专用设备制造行业总收入为197.87亿元(+14.57%),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利润率为6.44%,回升态势明显,表明行业已经走出低谷。 下游需求方面,2020年全年、2021年1-2月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8.4%和64%,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旺盛也将带动制药设备需求增加,我们预计制药设备需求将持续释放,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受益明显。 风险提示:海外订单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导致海外业务拓展、收入确认/订单签订受到不利影响;国内医药制造业增速下滑,制药设备需求减少。
信邦制药 医药生物 2021-04-01 8.66 -- -- 9.96 15.01%
12.00 38.57%
详细
业绩逐季好转,核心业务医疗服务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3月29日,公司发布2020年报:实现营收58.46亿元(-12.16%);归母净利润1.74亿元(-26.57%);扣非净利润1.99亿元(-13.90%);经营性现金净流量7.42亿元(-16.27%);EPS0.11元/股(-0.04元/股)。核心医疗服务超越同期。公司医疗服务在贵州省具备明显优势及发展潜力,维持2021-2022年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3.51/4.37亿元,EPS分别为0.17/0.21/0.2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1.9/41.4/33.3倍,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业务医疗服务平稳增长,肿瘤医院单床产出快速提升公司医疗服务业务在疫情下实现同比增长1.27%,占总收入比为33.66%(+4.46%),白云医院收入同比增长1.04%至5.25亿元,贵州肿瘤医院收入同比增长6.09%至10.53亿元,在肿瘤医院开放床位入住率在97%-100%的假设下,肿瘤医院单床产出提升3%-6%,验证我们之前的逻辑,旗下医院单床产出提升潜力大:在设备、专家医生等核心资产上优于公立体系;丰富医疗服务项目提升人均收费;医联体模式实现头部医院聚焦重症,一体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提升床位周转率;医教研体系下加强学科建设扩大诊疗范围,提升床位使用率,由此提升单床产出。公司2020年搭建“互联网+医疗”平台,目前已初见成效。 公司持续加强其专家医生核心资产优势,坚持医疗、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的建院思路首席专家负责制助力旗下医院同质化发展:公司“同质化发展、一体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初见成效,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目前已聘任肿瘤学科、妇产学科、检验学科等7名首席专家,提升各医院在学科上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加速建设人才梯队,储备后续医疗人才:白云医院在2018年成为贵州医科大学的第二临床教学点,2019年7月公司已启动教学中心的建设项目,预计2021年8月投入使用,将承担各类医疗人才的理论及临床实习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能为公司医疗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医院单床产出提升进度不及预期。
国际医学 医药生物 2021-03-24 12.20 -- -- 16.04 31.48%
21.66 77.54%
详细
股权激励草案出台,巩固核心优势,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公告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草案:拟激励对象不超过571人(核心技术/业务人员获授的数量占本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76.36%),总量3529.9万股,占总股本的1.55%。授予价格5.86元/股,考核年度为2021-2023年。取2020年业绩预告区间中值,下调2020年收入至16.2(原值17.14)亿元,上调2020年归母净利润至0.56(原值0.24)亿元;考虑股权激励费用,下调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期,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6亿元、0.60(原值1.21)亿元、4.09(原值4.76)亿元,EPS分别为0.02、0.03、0.1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3.0/454.6/66.3倍,医院产能释放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 股权激励草案对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和高管团队激励充分2019年公司回购占总股本2.18%的股票,价格4.70-6.32元/股,拟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目前股权激励草案出台,对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及其他管理骨干共不超过571人进行激励。其中,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主要为公司各医院的医疗专家等,获授的数量占本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76.36%,由此,公司对核心医生团队激励充分,有利于吸引和留存优秀医疗资源,从而提升医院口碑及患者认可度;草案也对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总裁、副总裁等公司核心高管团队激励充分,为公司医疗主业的跨越增长凝聚团队力量,并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和长期价值创造。 对应收入考核目标增速较快,彰显管理层业绩信心此次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条件为以2020年为基数,2021-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80%、160%、260%,年化2021-2022年营业收入增速目标分别有望达到44.44%、38.46%。较高的考核目标展现了管理层对于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和医院延迟开业对医院收入的负面影响。
老百姓 医药生物 2021-03-05 68.00 -- -- 72.50 6.62%
72.50 6.62%
详细
拟定增加速门店布局、降成本提效率、优化资本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 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用于新建连锁药店项目、华东医药产品分拣加工项目、企业数字化平台及新零售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预计本次定增能够进一步提升公司的门店数量、门店经营质量,符合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有助于公司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盈利水平。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2亿、7.86亿、9.74亿,对应EPS分别为1.55、1.92、2.3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5.0/36.2/29.2倍,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定增后公司将加速连锁门店布局,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截至2020年9月,公司已布局22个省级市场,拥有4636家直营门店和1541家加盟门店。通过股权融资、贷款和自有资金,老百姓预计在未来3年内每年自建直营门店1000家以上,加上收购和加盟门店,整体扩张将提速。此次新建门店有望加速连锁门店布局,从而在目标市场的零售药店市场竞争之中占据先机。且目前公司已形成规范的门店拓展与运营管理体系,公司丰富的门店拓展经验和卓越的运营管理能力有助于保障新建连锁药店高效经营,提升盈利能力。 拟开展物流、数字化平台项目提升运营能力,拟补充流动资金优化资本结构 公司拟在江苏省建设综合楼及物流分拣中心,预计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效率;拟建设4个数字化平台,精准定位客户,有利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节省决策时间、实现实体店和网络的无缝连接;拟使用募集资金5.2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预计能够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后续融资能力。 腾讯系股东全方位助力老百姓提升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实力 公司与腾讯的业务合作继续全面推进,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公司运用腾讯的人脸识别技术等AI能力,逐步建立AI智能客服、智能荐药、辅助诊断、智能审方等智能化服务系统。腾讯咨询已完成对公司的组织诊断,后续将协助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组织建设和人力资源智能系统建设。 风险提示:门店并购后业绩不及预期;集采扩面短期对药品零售价有影响。
信邦制药 医药生物 2021-02-25 9.12 -- -- 9.24 1.32%
11.61 27.30%
详细
定增过会,治理结构理顺,聚焦医疗服务主业,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公告,其定增预案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6,000万股新股。根据预案,本次定增发行价格为4.2元/股,锁定期为18个月,全部由金域实业认购。预计本次定增完成后,董事长安怀略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和间接持有信邦制药合计25.05%股份,董事长安总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经营权和所有权的统一不仅有利于公司完善治理结构,还将缓解公司资金需求压力,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促进公司3大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业绩有望提速。公司医疗服务业务在贵州省具备明显优势及发展潜力,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2.80、3.51亿元,EPS分别为0.11/0.14/0.1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5.7/54.3/43.3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聚焦医疗服务,床位优势较公立医院明显,单床产出潜力大公司目前聚焦医疗服务主业,形成了省会3家+地区4家共7家医院的布局,合计床位5000余张,其中肿瘤医院的床位数约1500张,远高于贵阳公立医院肿瘤科。旗下医院单床产出提升潜力大:在设备、专家医生等核心资产上优于公立体系;丰富医疗服务项目提升人均收费;医联体模式实现头部医院聚焦重症,一体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提升床位周转率;医教研体系下加强学科建设扩大诊疗范围,提升床位使用率,由此提升单床产出。 公司医药流通业务为省内龙头,盈利能力强,医药制造中药饮片增长稳健公司医药流通业务为省内龙头,其业务布局、客户结构、完善配送资质实现高毛利率,公司旗下子公司实现药品、耗材、器械、试剂配送资质全覆盖,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并打造专业医药服务商,提升未来盈利能力。工业板块中,与江苏省中医院共同投资设立的同德药业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医院单床产出提升进度不及预期。
麦迪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1-02-08 33.60 -- -- 34.26 1.96%
42.22 25.65%
详细
拟持续收购辅助生殖医院,全国布局战略持续深化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1,123万元人民币收购海口玛丽医院剩余49%的股权,拟以不超过人民币11,200万元收购吉林立创不超过70%的股权,拟以不超过人民币7,320万元收购海口博大共不超过30%的股权。至此,公司已收购+拟收购6家辅助生殖医院,形成一南两北布局,未来将继续深化形成全国性布局。公司为医疗信息化细分领域龙头,转型布局辅助生殖服务市场,利用信息化赋能辅助生殖拥有较大发展潜能;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亿、1.28亿、1.91亿,对应EPS分别为0.32/0.77/1.16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5.7/44.2/29.5倍,维持“买入”评级。 辅助生殖布局延伸至中南地区,拟收购医院在当地具备牌照稀缺性本次拟收购事项,有利于公司拓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延伸公司医疗服务产业链布局至中南地区,并巩固东北地区业务布局,更好地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本次拟收购的吉林立创持有吉林北华附属生殖医学中心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拟收购的海口博大持有延边延医生殖医学中心有限公司90%的股权和驻马店市辅助生殖医学中心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这3家医院均为当地(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驻马店市)唯一具有辅助生殖医疗资质的生殖中心,具备稀缺性。 海口玛丽医院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有望持续增厚公司整体业绩根据海口玛丽医院2020年审计报告,医院2020年营业收入为3843万元,同比增长13.11%,净利润为1341万元,同比增长126.89%,净利率从2019年的17.4%提升至2020年的34.9%,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根据之前公司披露数据及我们的推算,玛丽医院2020H1净利润为510万元,2020Q3净利润约为400万元,2020Q4净利润约为431万元,呈现季度持续上升的趋势。由于公司截至2020年底持有玛丽医院51%股权,预计增厚公司2020年利润684万元。 风险提示:辅助生殖医院整合不及预期,互联网医疗技术应用不及预期。
信邦制药 医药生物 2021-02-04 9.52 -- -- 9.72 2.10%
11.00 15.55%
详细
聚焦肿瘤医疗服务,省内具备明显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业务结构、治理结构皆理顺,其医疗服务业务在贵州省具备明显优势及发展潜力,预计2020-2022年收入分别为60.24、67.90、76.0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2.80、3.51亿元,EPS 分别为0.11/0.17/0.2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9.0/56.3/44.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贵州肿瘤市场基数低增长快,运营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省肿瘤医院竞争力强 贵州肿瘤医疗服务市场增速快,在肿瘤医疗服务供不应求、床位低周转、高利用率的现状下,运营能力为核心竞争力,其次才是床位扩张;贵州肿瘤医疗服务主要提供方为省肿瘤医院(公司旗下)和贵医附院、省人民医院、遵医附院3家公立医院,肿瘤医院在床位数、设备配置、医生资源皆具备强大竞争力;贵州政府医保资金较为充裕,人均医保资金余额高于全国平均,且在异地就医结算、大病保险制度等方面皆发布了有利于肿瘤治疗的政策,持续推动贵州肿瘤医院发展。 治理结构理顺,聚焦医疗服务,床位优势较公立医院明显,单床产出潜力大 董事长安怀略先生计划通过定增成为公司的实控人,2021年2月1日定增过会,定增后将实现公司经营权所有权统一。公司目前聚焦医疗服务主业,形成了省会3家+地区4家共7家医院的布局,合计床位5000余张,其中肿瘤医院的床位数约1500张,远高于贵阳公立医院肿瘤科。旗下医院单床产出提升潜力大:在设备、专家医生等核心资产上优于公立体系;丰富医疗服务项目提升人均收费;医联体模式实现头部医院聚焦重症,一体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提升床位周转率;医教研体系下加强学科建设扩大诊疗范围,提升床位使用率,由此提升单床产出。 医药流通为省内龙头,盈利能力强,医药制造中药饮片增长快速 公司医药流通业务为省内龙头,其业务布局、客户结构、完善配送资质实现高毛利率,并打造专业医药服务商提升未来盈利能力。公司医疗制造业务剥离中肽生化,业绩恢复稳定,与江苏省中医院共同建立的同德药业保持高速增长。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医院单床产出提升进度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