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磊

中邮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340523010001。曾就职于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日
短线
12%
(第220名)
60日
中线
4%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2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1-08-03 8.89 -- -- 10.67 20.02%
13.99 57.37%
详细
事件:双良节能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2021上半年业务规模高增,带动盈利能力改善明显。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9亿元,同比增长69.21%,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470.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552.78%,接近业绩预告的上限。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毛利率32.62%,同比提升2.00pcts,实现净利率8.68%,同比提升6.21pcts,在业务规模快速扩张的推动下,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碳中和目标引领下,节能节水设备业务迎发展机遇,下游需求快速增加。报告期内,公司节能节水设备业务实现高增,分业务来看,溴冷机、换热器、空冷器业务分别实现营收5.13/1.72/2.71亿元,同比增长159.5/115.4/191.9%,其中溴冷机业务报告期内持续产销两旺,换热器业务维持空分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并大力拓展多晶硅领域客户,空冷器业务在电力、煤化工等领域仍维持第一的市占率。此外,公司积极推动智慧能源管理与服务、系统集成管理等业务,为客户输出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构筑节能节水设备业务新的增长点。 新老玩家跑步入场,多晶硅料迎来大规模扩产潮,还原炉业务快速爆发。在光伏装机需求长期高速增长与硅料短期供不应求的刺激下,新老玩家跑步入场,硅料迎来大规模扩产潮。公司作为多晶硅还原系统龙头,有望充分受益。2021年上半年,公司多晶硅还原炉业务实现营收2.55亿元,同比增长197.15%,已提前完成全年度订单目标,预计下半年将迎来更大规模的设备交付,支撑全年业绩高速增长。 大尺寸硅片业务进展顺利,有望打造公司新增长极。公司积极切入硅片赛道,布局40GW扩产计划,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单晶炉采购及建造总承包招标,首批560台单晶炉预计在年底前交付,实现投产。6月30日,公司成功完成首根单晶硅棒的拉制工作,将从工艺层面推进扩产项目顺利投产,硅片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极。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三年实现收入30.54/75.49/91.6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80/6.13/8.27亿元,对应估值50.6/23.1/17.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硅料扩产收缩,公司还原炉业务不及预期;硅片竞争加剧,公司硅片业务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7-27 569.99 -- -- 780.80 36.98%
804.68 41.17%
详细
事件: 迈为股份发布 2021年上半年报。 上半年业绩稳定增长,毛利率环同比大幅提升。 根据公司半年报,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12.39亿元,同比增长 32.0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52亿元,同比增长 33.17%。 从盈利能力来看,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 38.58%, 同比增加 4.38pcts,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分产品去看,今年上半年公司电池片丝网印刷成套设备实现收入 10.17亿元,实现毛利率 37.65%,同比提升 5.78pcts。成套设备的盈利能力提升推动公司整体毛利率大幅提升。 计划募集约 28.12亿元,用于加大异质结设备产能,为未来提升市场份额做准备。 近期,公司发布《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 表示公司计划募集约 28.12亿元,其中 23.12亿元用于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设备产业化项目,剩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设备产业化项目建设周期为 3年,建成后可实现现年产 PECVD、 PVD 及自动化设备各 40套。 本次融资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异质结电池片设备环节生产能力,随着异质结产业化的临近,公司的产能配套有望助力公司渗透率加速提升。 异质结电池片转换效率持续突破,行业产业化进程加速。 今年以来,各家电池片企业相继发布自己的异质结电池片成果, 隆基股份在 6月 10日发布新闻表示,公司 HJT 电池转换效率达到 25.26%。 安徽华晟的官方公众号在 7月 9日表示公司联手迈为股份, 在其异质结研发项目的 M6HJT 电池转换效率达到创纪录的 25.26%,并是全球第二家将 HJT 电池电流密度提升至40mA/cm2的厂家。 行业异质结转换效率持续突破, 产业化加速。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0~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5.97/8.62/10.07亿元,对应估值 98.5/68.2/58.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异质结进展不及预期
中环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16 42.20 -- -- 52.41 24.19%
56.24 33.27%
详细
事件:中环股份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大超预期。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收入170~180亿元,同比增长96.66%~108.2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15.5亿元,同比增长160.06%~187.93%。今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博弈加剧,在硅料价格加速上行的背景下,公司整体盈利持续维持高速增长,大超市场预期。 硅片端积极降本,单位硅料消耗率同比下降近2%,产能加速提升,报告期末产能达到70GW。根据公司公告,公司积极推进技术进步降本,上半年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同比下降近2%,硅片A品率大幅提升,较大程度改善单位产品毛利率。中环于2019年正式推出210大尺寸硅片,增大硅片尺寸后,一方面可以带来各生产环节非硅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组件功率,带来BOS成本的下降,最终实现光伏度电成本的降低。进入2021年以来,针对210高功率组件的产业链配套逐步完善,各家组件企业也将产品研发重心转移到210组件,使得210组件下游关注度快速提升,根据PVinfoLink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5月,210产品市占率已达17%,且处于稳定增长态势,210硅片维持供不应求状态。在产能方面,截止报告期末,公司产能规模达到70GW,较2020年底提升55%,新产能持续投放提升公司竞争力。 半导体顺利推进,产销规模同比提升63%。中环一直是国产半导体大硅片领军企业之一。公司在O-S-D等传统优势产品领域长期布局,2020年以来抓住了Power、IGBT由8英寸向12英寸转型机会,实现重点项目突破并量产,已成为该领域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供应商。公司12寸大硅片在客户端验证顺利。从上半年来看,公司半导体产销规模同比提升63%,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位于天津市、江苏宜兴市的新增投资项目顺利开展,为半导体业务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员工激励计划落地,公司管理活力被激发,发展进入快车道。6月20日,中环股份回购+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落地。过去市场一直诟病中环国企管理活力和管理机制,自从去年TCL入主之后,公司内部管理进行积极改革,激发管理层活力。随着本次员工激励落地,公司管理层活力有望得到激发,公司和员工利益进行绑定,有望助力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64/35.92/55.06亿元,对应估值43.3/34.5/22.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硅片价格不及预期。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7-13 17.49 -- -- 22.26 27.27%
28.48 62.84%
详细
事件:2021年7月11日,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风电订单加速释放,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上半年,受益于风电行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对外交付风机规模同比大幅上升,叠加并网发电装机容量提升,公司2021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8~9.8亿元,同比增长65.84%~84.6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65~9.65亿元,同比增长66.18%~85.39%。 海风建设加速,大型化带动原材料成本下降,原材料涨价影响甚微。2021年国内海上风电加速进入高峰,明阳智能为国内海上风电龙头,海上风机交付有望大幅提升。随着风机从小MW向大MW升级,大型化带动单位成本下降,驱动降本。且零部件采购价格多为一年一议,上游大宗品涨价对零部件采购成本影响甚微,全年业绩确定性强。 进军光伏领域,布局5GW异质结电池片+组件产能,2021年落地1GW。2021年5月12日,明阳智能发布《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表示公司将投资建设5GW光伏异质结电池+组件,总投资为30亿元,其中计划在2021年完成1GW电池+组件的产能建设。公司子公司中山瑞科是国内领先的CdTe薄膜电池设备和组件生产商,异质结电池属于薄膜电池与晶硅电池的结合,也是公司过去长期关注的方向。 深耕新能源领域,风+光+储三大方向同时发展。今年以来,明阳智能加速向储能和光伏两大领域发展,公司加速转型升级,以现有风电为基础,向新能源各个领域进行延申,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布局,随着后续各项业务的发展,公司有望加速推进风光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成为国内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的优秀供应商,加速国内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84/29.07/31.56亿元,对应估值13.8/11.3/10.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上行。
永太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1-07-13 23.25 -- -- 33.10 42.37%
69.18 197.55%
详细
立足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技术积累,布局锂电材料。 公司深耕包括医药、农药中间体在内的含氟精细化学品业务。掌握包括定向导入氟原子、手性酶催化反应等多项核心技术。 借助优质的产品及研发能力, 公司成为了德国默克、巴斯夫、拜耳、住友、先正达等企业的长期供应商, 在氟化工的聚合生产领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在氟化工产业链中,含氟精细化学品属于附加值最高类别,对于技术、管理要求更高。 公司立足于在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对于氟化工聚合生产的底蕴和积累,布局锂电材料(氟化合物为主) ,抢攻锂电池电解液材料制高点。 新能源车景气度超预期,提纯技术助力公司产能快速落地。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持续高涨, 中汽协预计我国 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货量将达到 240万辆。受需求拉动, LiPF6、添加剂 VC 等锂电材料景气度大幅超预期。根据百川盈孚,目前 LiPF6价格已上涨至 38.5万/吨, 同比增长 431.03%,行业库存已同比下降 71.63%, 电解液环节中锂电、添加剂等材料供给短缺。 目前公司已拥有 2000吨 LiPF6、 500吨 LiFSI 产能,正在建设产能包括:电解质 6000吨 LiPF6、 1500吨 LiFSI,以及添加剂 5000吨 VC、 3000吨 FEC,以及远期更大的产业布局。 电解液材料与含氟精细化学品具有一定技术相通性, 在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如精馏技术、工艺设备集成设计能力等方面的技术积累是公司进军锂电材料的核心优势,帮助公司在提纯、装置放大等环节拥有很强的竞争力,缩短产能爬坡周期。 电解液领域产业话语权有望向上游具备竞争力的厂商转移。在电解液材料产业中,上游材料生产主要通过化学聚合,而电解液环节主要使用电解质、溶剂、添加剂三大材料,按照配方进行物理混配。总体而言,化学聚合较物理混配具有更高的技术壁垒。从中长期看,电解液领域的产业话语权有望向上游有竞争力的厂商转移。而公司同时布局 LiPF6、 LiFSI、 VC、 FEC,在氟化工聚合生产拥有深厚的沉淀,未来在电解液产业链将具备愈发显著的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81/74.97/102.5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1/12.07/18.9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6.9/16.9/10.7倍。 公司一方面立足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技术积累, LiPF6、 LiFSI、 VC 等锂电材料投产将增厚利润,另一方面或受益于产业话语权由电解液向上游核心材料环节的转移,在锂电池电解液领域竞争力持续得到强化。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锂电材料新增产能投产不及预期、锂电材料价格下跌、传统业务业绩不及预期。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1-07-06 43.00 -- -- 45.88 6.70%
62.77 45.98%
详细
事件:通威股份发布2021年半年报业绩预告。 硅料价格持续冲高,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今年以来,得益于下游需求高速增长,多晶硅料价格持续上行,同比去年大幅提升,公司多晶硅料业务满产满销,盈利实现大幅增长。电池片方面,在产业链供需不平衡的特殊情况下,公司电池片业务仍然保持了满产满销,量利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21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业绩28-30亿元,同比增长177%-197%。 持续加大硅料环节投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截止2020年底,公司多晶硅料产能为8万吨,产量达到8.6万吨,产能利用率为107.74%。目前公司在建多晶硅料产能达到15万吨,其中乐山二期和保山一期合计10万吨预计在2021年底投产。2021年6月30日,公司发布《关于在乐山市投资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的公告》,表示公司规划在乐山市五通桥区新增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40亿元,一期项目预计10万吨,投资预计70亿元,计划2022年12月底前投产;二期项目根据市场及光伏产业发展情况择机启动。公司新产能布局领先行业,随着新产能释放,公司在多晶硅料环节领先地位有望得到强化。 电池片处在历史盈利底部,新技术布局领先市场。在今年的行业大背景下,电池片单位盈利受到上下游挤压,处在历史盈利底部区间。公司在电池片环节成本控制能力行业领先,在行业低谷期有望加速推进领先低成本产能对落后产能的淘汰,继续优化电池片环节格局,长期来看,电池片盈利有望迎来边际修复。公司积极布局TOPCON、异质结等新技术,公司HJT研发线在2019年6月正式运行,目前HJT电池片最高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5.18%,公司将建设1GW HJT中试线,在研发产线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备选型、优化工艺技术、提升产品性价比。 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1.54/100.23/104.86亿元,对应估值23.8/19.4/18.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1-07-06 6.16 -- -- 9.27 50.49%
12.77 107.31%
详细
碳中和目标引领下,节能节水设备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公司订单及收入规模将迎来快速增长。公司是节能节水设备行业龙头,主要涵盖溴冷机、换热器、空冷器三大产品领域,其中溴冷机市占率居前,换热器在高端空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空冷器在电力、煤化工领域保持着第一的市场地位。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节能节水设备收入规模略有下降,但随着碳中和大战略的提出,以及政府、企业对于节能减排关注度的快速提升,公司节能节水设备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光伏平价推动硅料需求快速增长,行业布局大规模扩产计划,公司作为国内多晶硅还原炉设备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光伏平价推动新增装机快速增长,带动硅料需求快速提升。此外,当前硅料供不应求,价格维持高位,赚钱效应下吸引众多新进入者投资扩产,行业处于高景气度状态。通威、新特等行业龙头将在2020-2022年期间扩产52.8万吨,而新进入者扩产规划超过100万吨,带动多晶硅设备投资规模快速提升。公司是国内首批实现多晶硅核心生产设备自主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所生产还原炉设备性能指标行业领先,市场占有率首位。2020年公司交付国内首台60对棒还原炉,持续推动行业提效增产。2020年以来,公司累计签订约16亿元多晶硅还原炉及相关配套设备订单,订单有望在今明两年确认收入、贡献业绩。此外,随着后续多晶硅扩产计划逐步开始建设,公司订单及业务规模有望迎来进一步增长。 大尺寸东风已起,推动行业降本增效,公司布局40GW大尺寸硅片扩产计划,打造新增长极。大尺寸硅片的推出,为行业带来了较大的降本增效空间,从供给端看,所有组件厂商都推出大尺寸产品,积极完成尺寸转型;从需求端看,大尺寸组件由于可实现更低的度电成本,已成为主流招标尺寸,未来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在大尺寸硅片需求快速提升背景下,公司布局40GW硅片扩产计划,目前一期20GW在加速产能建设,预计10-12月首批560台单晶炉将交付给公司,年底有望实现投产。6月29日,公司首根大尺寸单晶硅棒试产成功,将从工艺层面推进扩产项目顺利投产。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三年实现收入30.54/75.49/91.6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80/6.13/8.27亿元,对应估值36.4/16.6/12.3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硅料扩产收缩,公司还原炉业务不及预期;硅片竞争加剧,公司硅片业务不及预期。
应流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6-24 22.28 -- -- 23.74 6.55%
27.31 22.58%
详细
事件:2021年6月22日晚,应流股份发布公告设立全资子公司应流燃气轮机部件创新中心(深圳)有限公司。设立子公司意在瞄准国际领先重型燃气轮机核心热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加快先进燃气轮机高温合金核心热部件及关键材料的研究开发,这是公司围绕“十四五”重大需求推动价值链延伸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配合国家能源装备领域重大战略。 1)“两机专项”不止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也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也是今年“两机专项”重点发力的方向。燃气轮机具有典型的军民两用特点,对保护国家能源安全与国防安全、改善能源结构有重要战略意义。但是当前中国的燃气轮机市场被美、德、日等国外集团垄断,这或对我国海上平台动力设备、油气管网动力设备等形成威胁,因此实现重型燃机的国产化意义非常。与市场不同的观点是,市场关注应流股份主要关注航空发动机领域产品的拓展,我们认为燃气轮机也是国家能源装备领域的重大项目,同样会给应流股份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2)应流股份设立燃气轮机部件子公司,不仅可以为国产重型燃气轮机研制贡献力量,而且可以切入全球燃机市场获得更大成长空间。正如我们在应流股份深度报告《两机叶片千亿美金赛道,从此有了中国制造》所述,未来10年全球重型燃气轮机新机高温叶片价值量为296亿元,存量更换叶片价值为2555亿元,共计2851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应流股份生产的高温合金部件已得到ABB、GE、西门子等国外及国内知名燃气轮机生产厂商的认可,进入其供应体系。我们认为未来应流股份有望获得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在国产军用、全球商用各个领域业务的拓展,这将给我国两机叶片核心供应商带来持续成长动力。 应流股份切入海外国内两条两机业务链条获得持续增长,其不仅得益于国内航发叶片需求的快速增长,还得益于成功切入全球两机巨头供应体系,未来两机产品营收规模有望持续攀升,盈利能力也将显著提升。2016年~2020年,应流股份两机业务分别实现营收0.24、0.47、0.88、1.78,3.2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2.6%、41.1%、44.4%、45.5%、48.8%;2017年~2020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97.0%、88.4%、102.8%、80.5%;营收维持高增长是公司两机业务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未来在国内、国际领域仍将得到持续拓展且实现快速增长;毛利率持续提升的原因是,一方面随着公司对两机业务生产工艺与技术的逐步掌握,产品良率会逐步提升;另一方面,公司量产产品从等轴晶--定向晶--单晶叶片跨越其单价是大幅提升的。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公司两机业务的毛利率仍会继续提升。我们认为两机叶片制造的重资产模式下,在成本端相对刚性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背景下,两机叶片逐步放量规模效应下盈利弹性会凸显,公司ROE水平也会大幅提升。 1)两机叶片构筑千亿美金赛道,行业高壁垒带来良好商业模式。两机高温合金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第一关键件,未来10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美金。两机叶片行业技术壁垒高、技术迭代慢、资质认证难,难有弯道超车机会,需求端持续增长叠加供给端少数垄断造就利润端稳定增长。以行业领军企业PCC为例,公司下游订单持续增长,垄断性地位带来很好的经营稳定性和持续性,2006-2015年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CAGR达到17.78%和24.85%。 2)国内两机业务发展超预期。由于之前我国军队建设目标是“稳步推进”,体制内产能与之相匹配;随着“备战能力建设”以及军民融合体制发生变化,同时受海外制裁影响,体制内存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作为军民融合企业成长典范,公司借助其灵活的机制优势,以及强大的设备、技术等优势,可以快速增加产能,匹配国内两机产业需求缺口。我们看到公司2020年两机业务发展显著超预期,其配套产品型号有望不断扩充,将持续受益于军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的放量增长。 3)国际方面,全球商用两机业务为公司提供长期成长动力。当前国际主要两机厂商如GE等,为改变长期以来的叶片供应商垄断局面,积极培育引入新的供应商,以丰富供应商体系、增强供应链安全性。应流股份多个型号两机高温合金叶片已通过国内和国际厂商验收,进入国际两机客户供应商体系已是事实。我们认为,公司是全球两机精铸领域中“技术、装备、质量和规模”等方面均满足GE等公司严格要求的少数企业之一,未来两机订单增长确定性正逐步增强。 4)未来发展:坚持“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延伸”发展战略。产业链纵向发展(向母合金材料端和精加工产品端)和单件叶片产品的价值提升都将给公司未来长足发展带来动力。此外,还有小型涡轴发动机和直升机的储备项目。 投资建议:公司连续三年两机业务实现近翻倍增长,我们认为这仍是应流股份两机业务订单放量的开端,在传统业务提供扎实基本盘的同时,随着公司全面深入全球两机供应体系、国内军机放量增长,在两机产能建设、叶片产品预研项目稳步推进,两机业务的巨大成长机遇将加速兑现。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7、4.05、5.48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44、0.59、0.80元,对应当前估值为51X、37X、2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两机叶片订单低于预期;2)传统铸件业务发展低于预期;3)投资设立应流深圳可能将面临政策变化、市场竞争、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不确定因素。
中环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6-23 33.07 -- -- 46.58 40.85%
56.24 70.06%
详细
光伏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产业链价格有所松动,行业景气正在逐步复苏。国内方面,2021年风光开发建设政策与上网电价政策相继落地,政策明确,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将不低于90GW,同时,2021年取消竞争性配置,电价以火电电价为基准,风电光伏项目收益率有保证,国内需求有望释放,预计全年国内装机量55-60GW。海外方面,美国参议院推出新版ITC政策,将抵免比例从26%提升至30%,补贴时间也得到进一步延长,预计推动2021年美国光伏装机量超24GW,未来几年实现快速增长;欧洲作为全球能源转型先行者,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据SolarPower Europe估计,欧洲未来十年年新增装机有望达到55GW,2021年新增装机将达到28.8GW。进入六月以来,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有所松动,后续若产业链价格企稳,有望推动光伏装机需求稳步释放,行业景气正在逐步复苏。 210硅片引领行业向大尺寸转型,下游需求快速提升,210硅片为公司业绩提供稳定支撑。中环于2019年正式推出210大尺寸硅片,增大硅片尺寸后,一方面可以带来各生产环节非硅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组件功率,带来BOS成本的下降,最终实现光伏度电成本的降低。进入2021年以来,针对210高功率组件的产业链配套逐步完善,各家组件企业也将产品研发重心转移到210组件,使得210组件下游关注度快速提升,根据PVinfoLink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5月,210产品市占率已达17%,且处于稳定增长态势,210硅片维持供不应求状态。公司积极扩充产能,根据公司官方公众号新闻,2021年4月,公司晶体产出突破2万吨,年化产出超过60GW,较原计划提前两月,其中,G12单晶年化产出达到27GW/年,占比提升至45%。210硅片有望为公司今年业绩带来强力支撑。 TCL入主优化公司治理,员工激励落地,补齐过去短板,实现公司、员工、股东利益绑定,发展目标一致型,推动公司在光伏+半导体双赛道高速发展。2020年TCL正式成为中环第一大股东。TCL入主后,积极优化公司治理,决策效率明显提升,产能扩张节奏加快,预计2021年底公司将形成85GW硅片产能,宁夏六期项目投产后将实现135GW产能,其中210产能有望达到100GW,加快推进210产业链发展。此外,TCL有望从资金成本、激励机制等方面为公司提供助力,2021Q1公司利息费用同环比下降明显。6月20日,公司同时发布股份回购计划、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计划。本次员工激励计划落地,旨在通过激励机制赋能员工,实现公司、员工、股东发展方向和目标高度一致,积极补齐过去短板,推动公司在光伏+半导体双赛道高速发展。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441.68/460.89/552.8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4.67/32.72/47.61亿元,对应PE为37.2/28.1/19.3倍。 风险提示:2021年硅片产能释放超预期,硅片环节价格降价幅度超预期。光伏装机不及预期。预测偏差和估值风险。
固德威 2021-05-31 251.07 -- -- 325.20 29.53%
635.04 152.93%
详细
新增+替换需求打造逆变器广阔市场空间,国产厂商凭借低成本与快速响应 实现加速出海。 随着光伏进入平价时代以及全球对于碳减排诉求的不断提 升, 逆变器需求量有望跟随光伏新增装机实现快速增长,此外,考虑到逆变 器寿命一般在 10-15年,在电站 25年的生命周期中需要进行一次更换, 逆 变器更换需求也在快速提升,预计到 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需求有望达到 357GW,相较 2020年复合增速超过 20%。国内逆变器厂商凭借更低的生 产采购成本、更高的研发投入产出比、更快响应组件技术创新,在单价远低 于欧美企业的情况下,提供品质与服务相似甚至更高的产品,全球市场占有 率快速提升。到 2025年,凭借价格以及产品优势,中国厂商的全球市场份 额有望突破 80%,主导全球逆变器市场的发展。 海内外政策支持下,储能迎来高速成长。 目前海内外均在加码储能支持政策, 根据 CNESA 预测,到 2025年,国内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 55.88GW 彭博新能源预测 2050年全球储能装机达到 1676GW/5827GWh, 未来三十年间投资额达到 6620亿美元。公司作为全球户用储能逆变器龙头, 有望充分受益于储能装机量的快速增长。 组串式逆变器+户用储能逆变器龙头,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盈利能力维 持高位。 公司 2010年成立以来持续深耕组串式逆变器与户用储能逆变器的 研发与生产。 根据 Wood Mackenzie 的统计, 2019年公司在单相、三相组 串式逆变器出货量分别排名全球第五、六位,市占率分别为 7%、 5%,户 用逆变器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位,市占率为 15%。 2020年,公司逆变器业 务实现大幅增长,并网逆变器出货 33万台,同比增长 85.08%,储能逆变 器出货 2.23万台,同比增长 50.94%,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积极开 拓海外市场,重视产品品质与品牌打造,产品具有一定的溢价, 2020年及 2021Q1净利率均在 15%以上,盈利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 加大储能领域布局,逐步开拓储能系统集成业务。 公司在布局储能逆变器的 同时, 将储能逆变器搭配储能电池进行销售,并逐步开拓储能系统集成业务, 为客户直接提供解决方案,扩大储能产品的销售额。理论上在一个完全由光 伏供电的情境下,需要配置 1:3至 1:5的储能,即 1瓦光伏配置 3瓦时至 5瓦时的储能电池,才能够实现不间断的电源供给,由此带来的是巨大的储能 需求,光储一体有望成为未来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公司作为全球户用储能 龙头,将依靠完善的全球逆变器销售网络布局以及产品性能优势,实现在储 能领域的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实现收入 26.88/35.27/43.89亿元,实 现归母净利润 4.53/6.22/8.10亿元,对应估值 48.8/35.5/27.3倍,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评级。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1-05-07 389.82 -- -- 435.57 11.68%
582.20 49.35%
详细
oracle.sql.CLOB@7b9a27d1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1-05-03 26.91 -- -- 38.06 40.96%
58.90 118.88%
详细
原材料价格上涨抬高成本,公司一季度业绩承压。 公司 2021年一季度实现 营业收入 69.56亿元,同比增长 51.52%,实现归母净利润 1.57亿元,同比 下降 45.11%。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10.78%,净利率为 2.40%。 报告期内, 组件辅材价格处于高位,硅料价格上涨明显,抬高组件生产成本, 导致公司 虽然收入端大幅增长, 但盈利水平承压。 后续随着组件执行价格的上行,公 司单瓦盈利有望修复。 董事长解除留置, 2021年产能、出货有望持续增长。 4月 16日,根据公 告,公司实控人靳保芳先生已被监察机关解除留置措施,现恢复正常工作。 公司业务与产能稳步推进,预计到 2021年底,公司将实现 40GW 组件产 能,硅片和电池环节产能达到组件产能的 80%左右。 2021年全年,受益 于产能规模的扩大,公司预计组件出货达到 25~30GW,维持全球领先地位。 光伏装机全年需求确定性强, 行业将迎来景气度向上拐点。 今年以来由于原 材料价格上升, 产业链博弈加剧,下游电站厂商放缓招标与建设节奏, 装机 需求受到一定抑制。 根据前期行业政策, 2020年底之前获得核准的项目或 将是今年需求的主力, 全年国内光伏装机有望继续快速增长,新增装机量有 望达到 60GW。海外市场在疫情逐步恢复的大背景下,光伏装机需求也将得 到释放,预计新增装机规模在 100~110GW。 2021年全年, 全球光伏装机 量有望达到 160~170GW, 需求确定性较强,公司作为全球组件龙头企业, 有望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1.06/29.60/40.18亿 元,对应估值 20.9/14.9/11.0倍,维持“买入”评级。
恩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5-03 130.00 -- -- 181.00 39.23%
276.68 112.83%
详细
oracle.sql.CLOB@5bfabdbe
2021-05-03 -- -- -- -- 0.00%
-- 0.00%
详细
一季度收入同比高增,盈利能力超预期。 公司 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5.22亿元,同比增长 54.86%,实现归母净利润 2.30亿元,同比增长 50.50%, 位于业绩预告中枢,实现扣非净利润 1.70亿元,同比增长 43.71%, 达到业绩预告上限。 受产业链价格博弈影响, 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12.27%, 净利率为 2.90%, 盈利能力超预期。 发布可转债预案, 加速布局一体化产能。 在全球碳减排以及光伏平价的大背 景下, 公司布局大规模扩产计划, 根据公司发布的《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 换公司债券预案(修订稿)》,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 52.52亿元,用于合计 高效太阳能电池以及光伏组件的产线建设, 加速电池片和组件产能配套。 预 计到 2021年底, 公司电池总产能有望达到 35GW,组件产能达到 50GW。 此外,公司与通威股份合作,布局一体化产能,拟投资 21亿元持股 35%, 建设 4万吨多晶硅/15GW 拉棒、切片/15GW 电池项目,此次合作将有助于 降低公司采购成本,为公司供应链的长期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210占比持续提升,有望强化公司盈利能力。 在产业链价格博弈的背景下, 210组件的综合成本优势逐步凸显,已获得市场的认可,需求强烈。 公司坚 定 210路线, 率先布局 210组件的研发与生产, 预计今年 210组件出货占 比将大幅提升。公司全年有望受益于 210组件在 BOS 成本方面的优势,进 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光伏装机全年需求确定性强, 行业将迎来景气度向上拐点。 今年以来由于原 材料价格上升,产业链博弈加剧,下游电站厂商放缓招标与建设节奏,装机 需求受到一定抑制。根据前期行业政策, 2020年底之前获得核准的项目或 将是今年需求的主力,全年国内光伏装机有望继续快速增长,新增装机量有 望达到 60GW。海外市场在疫情逐步恢复的大背景下,光伏装机需求也将得 到释放,预计新增装机规模在 100~110GW。 2021年全年,全球光伏装机 量有望达到 160~170GW,需求确定性较强,公司作为布局大尺寸组件的龙 头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0.70/29.83/34.84亿 元,对应估值 17.2/12.0/10.2倍,维持“增持”评级。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5-03 16.98 -- -- 18.24 6.67%
20.44 20.38%
详细
oracle.sql.CLOB@544f2bc3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2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