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方杰

方正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20522030001。曾就职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禾迈股份 2022-04-22 437.49 -- -- 795.00 29.37%
1065.00 143.43%
--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2-06 108.33 148.96 221.17% 107.80 -0.49%
107.80 -0.49%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与华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2年至 2025年公司计划向华友钴业采购三元前驱体 30-35万吨。另外公司与中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镍资源、磷酸铁锂、海外产能合作以及 2022年-2024年期间,当升与中伟的前驱体等采购量达 20-30万吨。 预计 2022-2025年,公司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超过 50%。当升今年正极出货量预计~5万吨,假设 2022-2025年公司出货量年均增长50%,则 2022-2025年出货量分别为 7.5、11.3、16.9和 25.3万吨,4年合计出货量~61万吨,需要前驱体~60万吨。在不考虑中伟 2025年供应情形下,2022-2025年当升通过华友与中伟采购的前驱体总量已经超过 50万吨。并且当升前驱体供应商,除了华友与中伟之外,还有芳源等。我们预计到 2025年,当升正极出货量大概率超过 30万吨,高确定性高速成长!携手中伟共同开拓市场。通过此次公告,可以看到当升与中伟将会开始全面深入合作,包括镍资源、磷资源、新产品开发等。通过专业分工的方式,中伟专注于上游资源开发和前驱体等,当升专注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和铁锂正极材料开发,能够各取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且在海外扩产方面,当升有望与中伟在海外共同布局,加速海外工厂落地,抢夺海外市场。 布局磷酸铁锂,面向动力与储能。目前当升在三元高镍方向,已经成为了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海外,客户包括 SK、亿纬等。当升通过布局磷酸铁锂,有望在动力和储能市场进一步发力,为公司的增长增加新的动力。 投资建议。当升科技是国内优秀的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在高镍三元方向,领先优势明显。公司通过绑定优秀供应商和海外优质客户等,为公司未来高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2和 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亿元、12.8亿元和 19.3亿元,基于 2023年业绩给予 40倍估值,目标价 15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
远东股份 医药生物 2021-12-06 7.65 -- -- 8.04 5.10%
8.04 5.10%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公告,2021年11月收到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13.33亿元,同比增长254.41%,环比增长31.73%。 2021年1-11月公司收到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为160.75亿元,同比增长169.47%。 缆网业务订单加速,新能源领域优势显著,同时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 智能缆网板块11月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为10.96亿元,同比增长218.89%;1-11月累计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为121.57亿元,同比增长205.41%。作为聚焦电缆行业30年的行业龙头,公司在风电、光伏、核电、特高压、充电桩等清洁能源领域技术优势显著,为各领域头部品牌;同时,对比欧美、日本发达国家CR10高于70%,我国电缆行业集中度仍有大幅提升空间,随着取消最低价中标、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电缆行业处在从极度分散到集中的政策红利时代,公司有望显著收益。 远东电池捷报频传,铜箔产品供不应求。智能电池板块1-11月累计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为20.37亿元,同比增长1,541%,其中锂电池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229%,锂电铜箔为3.87亿元,11月环比增长14%。公司锂电业务继续发力轻出行、小家电、高端数码等细分市场,在此基础上今年来先后在欧洲陆续签订储能和电动工具大单,在两个重要的锂电池运用领域均有突破。此业务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44亿元,同比增长79.21%,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减亏1.03亿元,有望于年底实现盈亏平衡;锂电铜箔供货宁德时代等客户,扩产迅速且良品率高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58亿元,同比增长115.91%,已启动建设宜宾5万吨锂电铜箔项目。4.0um超薄铜箔已研发成功,该业务的持续放量将带来业绩的大幅增长。 智慧机场业务稳中有升。该板块11月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为1.40亿元,同比增长417.80%;1-11月累计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为18.81亿元,同比增长1.07%。京航安保持助航灯光、空管弱电等优势领域行业领先地位,已介入机场跑道领域,此业务有望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投资建议:公司是电缆行业龙头企业,将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电池业务轻装上阵,电动工具及储能市场开拓顺利,订单饱满有效支撑业绩增长,看好公司价值回归之路。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6.4亿、10.5亿和15.3亿;EPS分别为0.29元、0.47元和0.69元;对应PE分别为27、16和11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品开发低于预期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18 92.00 124.46 168.35% 114.98 24.98%
114.98 24.98%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公告,计划在欧洲成立合资公司,扩建10万吨高镍正极材料。SK和芬兰矿业将会参股欧洲合资公司。另外,公司计划与SK在韩国成立合资公司,并由韩国合资公司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 开启全球化进程。目前当升主要产能均位于国内,包括河北燕郊、江苏南通和江苏常州。通过此次合资,公司将会率先在欧洲芬兰建厂,并有望后面在韩国、美国建厂,实现全球化布局。欧洲工厂首期5万吨预计2024年投产。欧洲工厂预计将由当升控股,而美国工厂由SK控股。通过这种股权结构设计,当升一方面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回避一定的政策风险。 联手优秀客户:SK。SK是韩国第二大动力电池供应商,下游客户包括大众、宝马、福特等。SK现有产能40GWh,包括韩国5GWh,国内27GWh和欧洲8GWh。美国市场SK除了自建21.5GWh以外,还和福特合资扩产129GWh,欧洲市场SK计划再扩产40GWh。到2025年SK动力电池总产能将超过200GWh,相对现有产能增加4倍,年均复合增长50%。 到2025年SK的正极材料需求量将达到~30万吨,除了和EcoproBM签订的~10万吨采购量外,SK仍有~20万吨正极材料需要从外采购。 目前当升是SK的第一大正极材料供应商,通过与SK合资建厂,实现利益绑定,共同成长。 联手优秀供应商:芬兰矿业。芬兰矿业是当地的一家国有企业,拥有镍、锌、钴、铜等矿资源,能够生产电池级硫酸镍、硫酸钴。预计后面将会生产三元前驱体。并且到2024年,芬兰矿业将投产氢氧化锂工厂。当升科技在欧洲的合资工厂,不仅绑定了下游的客户,还绑定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可以看到当升在欧洲扩产是经过了充分的规划,大概率将能够实现落地,并有望实现较好盈利。 国内稳步扩张。目前当升在国内共有产能4.6万吨,包括燕郊6千吨,海门2万吨和常州2万吨。随着常州二期5万吨产能在明年三季度落地,加上部分外协产能,当升明年有效产能有望超过8万吨。 此外,公司磷酸铁锂正极产品也有望在海外取得突破。 投资建议。当升科技是国内优秀的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现阶段正加快步伐开拓海外市场,有望进一步抢占国际市场。并且当升通过上游绑定原材料,下游绑定客户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当升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欧洲本土供应正极材料的企业,站稳欧洲高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和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亿元、12.8亿元和18亿元,在不考虑增发的情况下,对应的PE分别为46.6、33和23.5,维持“买入”评级。
百利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21-11-15 20.30 -- -- 20.30 0.00%
20.30 0.00%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与安徽海创签订《安徽海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一期5万吨/年磷酸铁锂工厂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EPC一体化)合同》。合同金额8.74亿元,占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62.25%。 签订工程总承包大合同,保障未来业绩快速增长。本次合同总价为人民币87408.8万元,占公司2020年经营业收入62.25%。工程计划投产日期为2022年9月30日。根据海螺创业10月发布的公告,为实现在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已与安徽芜湖经开区管委会就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签订投资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发展进入快车道,在一期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基础上,后期将根据市场情况及项目具体审批进度,规划建成年产50万吨高性能磷酸铁锂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因此,本次协议的签订将增强锂电池材料设备及工程业务未来业绩放量的确定性。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远超行业预期。使得很多锂电池材料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也刺激了行业的快速扩产,其中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和高镍三元)就有上百万的扩产规划,对应投资额几百亿规模。子公司南大紫金自成立以来已经建设了超过100条正极材料产线,凭其优异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将充分受益本轮锂电材料的扩产。 锂电池材料设备及工程已成最大业务,客户优质。南大紫金锂电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行业业绩和专有的技术力量,在国内的锂电池材料生产线的设计与制造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公司与南大紫金锂电都属于服务型企业,具有很好的互补性。自2018年以来,锂电材料相关业务占比逐年提高,2020年,锂电材料相关业务占比已经达到85%以上,成为公司最大的业务。2021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新签锂电业务订单超过15亿元(其中包括杉杉能源长沙项目8亿元,江苏贝特瑞项目1.1亿元,成都巴莫项目2.3亿元,四川锂源项目0.9亿元等),锂电板块在手订单超过20亿元。未来,随着下游客户扩产的落地,公司锂电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 布局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以锂电池为储能装置。同时,各国政府和很多知名企业也在大力推广燃料电池作为车载或电力用装置。质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国内市场基本完全依赖进口。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百坤已经与德国巴斯夫正式签署“膜电极开发与全球授权合作协议”,将致力于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高温质子膜(HT-PEM)和膜电极(MEA)的研究、开发利用以及膜电极组件(MEAs)的制造,这将加快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与产业链整合,共同将氢燃料电池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电极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公司新一代自主研发的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高温质子交换膜,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其机械强度、质子导通率、运行寿命均有较大提升。 投资建议:全球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锂电池核心材料供不应求,极大地推动力了锂电池材料的扩产。公司作为锂电材料设备和工程的核心合作伙伴,将充分受益。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1.55亿、3.31亿和5.01亿,对应EPS分别为0.32元、0.68元和1.02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63.5倍、29.8倍和19.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政策性风险。2、新品研发低于预期。3、财务风险。
沧州明珠 基础化工业 2021-05-20 4.58 7.64 113.41% 6.02 31.44%
10.55 130.35%
详细
Tabl事e_件Su:mm公a司ry]公 告拟投资6.2亿元,建设年产2亿平方米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 隔膜业务迎来好转。沧州明珠是国内较早从事锂电隔膜业务的企业之一,产品包括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干法方面,公司领先优势明显,下游客户包括比亚迪等。湿法方面,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完善检测设备,加强品质管控和人员培训等措施,产品质量提升明显。 公司湿法隔膜业务在经历多年亏损后,今年一季度终于扭亏为盈。 开始新一轮扩产。目前公司隔膜总产能2.9亿平,干法1亿平,湿法1.9亿平。公司今年隔膜目标销量2亿平。若目标达成,公司隔膜产能利用率大概达到70%,并且由于下游湿法销量更好,湿法产线利用率可能达到80%。此次公司扩产2亿平,将为公司明后年增长打下基础。并且公司上一轮湿法隔膜扩产还是在2016年,此次公司开启扩产,也验证了公司湿法隔膜生产工艺已经全部打通,成本管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PE 管道和BOPA 薄膜盈利较好。公司主要有三大类产品:PE 管道、BOPA 薄膜和锂电隔膜。PE 管道方面,公司能够为下游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每年产销量~15万吨。BOPA 薄膜方面,虽然价格处于低位,但是盈利依然较好。公司BOPA 薄膜产能2.85万吨,每年销量均超过3万吨。 投资建议:公司在湿法隔膜领域历经多年探索,终于取得正果,并且逐步开始新的一轮扩张。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外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供应商。受益于全球汽车加速电动化,公司隔膜业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亿元、5.6亿元。基于公司2021年业绩,给予25倍估值,目标价7.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隔膜扩产不及预期。
麦格米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4-28 35.22 -- -- 36.20 2.26%
36.01 2.24%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0年报及 2021年一季报, 2020年实现营收 33.76亿元,同比下降 5.1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4.03亿元,同比增长 11.6%; 2021Q1实现营收 8.9亿元,同比增长 34.81%;净利润约 8095万元,同比增长 42.76%。 业绩整体稳健, 工业电源与工业自动化业务高增。 2020年,公司克服 全球疫情蔓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二季度末之后快速调整恢复,整 体发展延续良好趋势,除新能源汽车外,工业自动化、工业电源及智 能家电板块均实现较高速增长。 其中, 智能家电电控实现收入 17.55亿, 同比+17.95%, 受到疫情对消费市场的阶段性的影响,其中,以微 波炉电源为代表的高压电源产品线业务迅速上升, 智能卫浴上半年受 疫情影响明显, 下半年明显恢复,公司在变频家电控制器市占率具备 较大增长空间,智能卫浴则依然处于低渗透率的市场导入期,在全球 范围内具备持续成长的巨大潜力, 公司聚焦 ODM 客户, 持续开发国内 国际知名品牌客户。 工业电源、工业自动化板块则受疫情影响增长显 著,分别实现 7亿、 5.37亿,同比+40.55%、 36.51%,医疗电源订单 高增且始终保持高毛利, 通信电源与爱立信等客户合作项目如期交付, 订单增长较好, LED 显示基本保持稳定, 油服设备技术方案得到各大 油田的高度认可和推广使用,公司将继续拓展在塑机、电液伺服、风 电变桨、电动叉车等新领域的市场份额。 受核心客户影响,新能源汽车 及轨交业务实现营收 3.51亿,同比-69.95%, 公司稳健开展其他客户 的业务合作,同时在充电桩模块车载压缩机、热管理系统等领域不断 探索和突破。产品结构的变化下,毛利率达 28.39%, 同比提升 2.51pct。 2020Q4、 2021Q1毛利率分别为 26.21%、 26.04%, 略有下滑,预计受运 输费会计科目调整及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涨价所致。 整体看, 公司在 后半年逐步恢复、调整并加速,延续良好的增长态势。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拓展业务边界。 报告期内,销售期间费用率 18.65%(同比增加 3pct), 主因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可转债利息、 汇兑损失) 增加所致。 全年研发投入 3.68亿,同比+9.67%, 营收占比 达 10.9%,为产品战略和研发计划的实现提供强大支撑。截至报告期 末,公司已累计拥有有效使用的专利 590余项。 公司不断搭建和完善 研发布局,未来将逐步形成以长沙为核心的全球研发中心,前沿技术 在美国、德国、瑞典,后端的技术研发在长沙及内地研究所的研发战略体系。 以医疗电源、通信电源为主的海外业务拓展顺利,持续增大 5G 通信相关研发投入,预计未来将取得较大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 公司在消费领域及工业领域完成了多样化产品布局, 通过 持续不断地前瞻性的布局,挖掘、抓住新兴优势行业发展契机,保证 公司始终都有多类业务存在增长的空间。疫情验证公司强大的平台战 略与组织能力。 维持公司 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 5.24亿、 7.04亿、 9.38亿,对应 PE 为 35x、 26x、 19x, 维持“买入” 评级。
恩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3-29 113.43 -- -- 129.50 14.02%
217.53 91.77%
详细
事件: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3亿元,同比增长35.56%,归母净利润11.16亿,同比增长31.2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9亿元,同比增长31.5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0.55亿元,同比增长38.24%。 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告,净利润3.9-4.5亿元,同比增长182.13%—225.54%点评:锂电隔膜布局日趋完善,龙头地位稳固。2020年,公司先后完成对苏州捷力(100%)和重庆纽米(76.36%)的收购,国内布局了上海、珠海、无锡、赣州和重庆等五大生产基地,截止到2020年底,公司有46条锂电隔膜生产线,产能达到33亿平方米,出货量13亿平,均为全球第一。公司还启动了匈牙利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及配套工厂项目,4条基膜产线和30多条涂布产线,基膜产能将达到4亿平。同时,公司还将投资干法隔膜路线,以应对储能等市场对隔膜的需求。根据公司的规划,未来几年,公司隔膜的产能还将持续快速增加,市场龙头地位稳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28.91亿元,同比增长48.83%。 其中,上海恩捷营业收入26.48亿元,净利润9.6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9.2亿元,公司保持了非常优异的盈利能力。根据收购公告,上海恩捷2018-2020年承诺净利润21.7亿元,实际完成22.2亿元,完成承诺利润的102.3%,业绩承诺已经超额完成。 技术领先,产品齐全,客户优质。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69人,核心技术团队的研发人员来自美、日、韩等地,硕士及以上学历80余人。公司湿法隔膜产品开发已达到100多个品种,丰富的产品品类能够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油性PVDF涂布隔膜产品,市场需求较大。公司现行有效专利208项,正在申请的199项,其中国际专利42项。另外,公司还与LG和日本帝人等公司达成了专利授权协议,在技术上的布局区域完备。另外,江西基地开展了在线涂布技术,产品已经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线涂布不论是在产品品质,还是在成本上都会有明显改善。国内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和力神等,海外客户包括LGC、三星、松下等。锂电隔膜认证周期较长,尤其是海外客户认证周期在18-24个月。 公司有望长期保持在锂电隔膜领域的技术领先和市场地位。 传统主业将持续发力。报告期内,公司烟膜营业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9.09%;平膜营业收入为3亿元,同比下降15.67%,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下降,单价下降所致。BOPP薄膜改扩建项目稳步推进,形成了7万吨功能性薄膜的生产能力。烟标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0.08%;无菌包装营业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39.52%。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乳业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无菌包装销量23.09亿个,同比增长36.3%。特种纸业务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35.76%。公司传统主业的产能持续增加,客户在持续向好,未来盈利能力有保障。 投资建议:新能源汽车行业长期景气,公司是锂电隔膜龙头,不论是技术、产能和人才均是国内第一,全球一流;客户优异,海外市场加速落地,产品结构完善,公司盈利水平稳健。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年和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8.67亿、28.38亿和37.71亿,EPS分别为2.1元、3.2元和4.25元,对应PE分别为51、34倍和25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及预期,公司扩产不及预期。
中材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1-03-23 25.39 -- -- 26.23 1.35%
25.73 1.3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0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87.11亿元,同比增长 37.68%;归母净利润 20.52亿元,同比增长 48.7%;拟 10派 4元。 叶片量利齐升,龙头地位稳固。在风电行业抢装和疫情防控生产受限双重背景下,叶片业务增长超预期,全年实现叶片销售 12.3GW,同比+55.4%;收入 90.2亿元,同比+74.5%;实现净利润 10亿元,毛利率大幅提升至 23.93%,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产能布局方面,锡林、阜宁公司增产扩容顺利推进,实现产品结构在两海、陆上的全面覆盖及转型,Si68.6等明星产品抢占市场份额。自主完成多款 80米级别大叶片的设计开发,大叶型叶片产能释放,实现战略客户需求的全覆盖; 自主研发的国内最大的海上全玻纤叶片 Sinoma85.6在福建兴化湾顺利完成吊装;重点推进高性能玻纤拉挤主梁产业化应用、碳纤维主梁防雷技术等研发项目,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国际化方面,通过定制化开发深度绑定大客户,新增通过了一家国际一流整机商的认证,有望快速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公司“两海”战略顺利推进,龙头地位稳固,碳中和趋势下,“十四五”风电装机预期显著改善,我们认为公司叶片业务有望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隔膜规模放量,出口实现突破。全年销售湿法隔膜约 4.2亿平米,同比+131.4%,实现销售收入 6.1亿元。中材锂膜、湖南中锂分别计提资产价值 0.74亿、1.51亿,今年盈利有望改善。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能释放不断加速,湖南基地 17-20#线去年 Q4已开始调试,当前陆续释放产能;滕州二期项目建设加速,预计今年下半年陆续释放;同时重点筹划新的生产基地项目。公司海外市场开发获得质的飞跃,海外收入占比超 15%,韩国两大客户已实现批量供货;国内战略客户供应商考核 A 级,供应份额保持稳定。新产品研发方面,7um湿法隔膜在行业内率先实现量产量销。公司同时具备湿法同步+异步产能,采用一体两翼模式发展,实现装备技术到产品技术到制造销售的闭环,随着持续投建产能,有望快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锂电隔膜供应商。 玻纤逆势增长,拟收购中材金晶 100%股权。报告期内合计销售玻璃纤维及其制品 106万吨,同比+15.1%;实现收入约 69.4亿元,同比+16.83%;净利润 11.5亿元,毛利率 30.8%,略降 1.24pct。在行业 2020楷体 整体承压背景下,公司玻纤业务表现韧性,抓住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景气周期,产销量及盈利均创历史新高。今年 2月,公告泰山玻纤拟以现金 1.69亿元收购中材金晶 100%股权,中材金晶主要从事玻璃纤维的制造及销售,拥有年产 1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能力,收购后泰山玻纤产能可快速提升至 110万吨。中国人均玻纤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新能源、交通运输、电子电器等新兴战略领域近年来占比不断提升,行业成长性加强。我们维持 2020H2将成为长周期景气度向上的拐点的判断,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之一,具备规模、渠道及产品结构等优势,顺周期下弹性十足。 投资建议。公司三大重点产业布局清晰,发展定位于新材料、新能源发展平台。考虑到公司叶片毛利率的改善显著, 玻纤景气周期及隔膜的持续突破与产能扩张, 上调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 28.4、31.5和 36.7亿元,EPS1.69、1.88和 2.19元/股,对应PE15、13和 1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风电装机不及预期。2、玻纤价格大幅下降。3、叶片原材料供应紧缺。
孚能科技 2020-12-29 44.77 50.60 359.17% 50.20 12.13%
50.20 12.13%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与吉利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协议主要内容:孚能与吉利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工厂。预计合资公司和公司合计产能达到120GWh,其中2021年开工建设不少于20GWh。合资公司的股权比例和治理结构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 各有分工。在合资公司中,孚能主要负责技术、研发和销售。合资公司扩产资金,由吉利负责协助筹措。此外,预计孚能和吉利将会同时参与合资公司管理。 深化合作。今年孚能IPO中,戴姆勒投资5.1亿元成为孚能第五大股东。吉利是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持股9.69%。基于戴姆勒和孚能的合作,吉利和孚能进一步合作,开拓新能源车市场。 合作共赢。此次成立合资公司,有助于孚能绑定吉利。对于吉利而言,目前造车新势力,以及三大民营车企中的比亚迪汉、长城欧拉均是高歌猛进。尽管吉利在2015年就已经发布了“蓝色吉利”战略,但是目前来看已经无法实现。吉利也需要强大队友来推进汽车电动化。 投资建议:孚能科技作为国内软包电池龙头企业,量产电芯能量密度能够达到285Wh/kg。目前公司赣州5GWh和镇江一期8GWh已经投产,镇江二期8GWh处于扩产调试中。随着合资公司项目落地,公司产销量有望快速上升。我们预计公司2020和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3.1、3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扩产不及预期。
京运通 机械行业 2020-12-28 8.41 -- -- 14.51 72.53%
14.51 72.5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长单销售框架合同公告。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拟于 2021年 1月至 2023年 12月向公司采购 126,000万片单晶硅片或合同相关方约定转换系数对应的单晶硅棒。江苏新潮光伏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拟于 2021年 1月至 2023年 12月向公司采购 77,400万片单晶硅片或双方约定转换系数对应的单晶硅棒。 两大长单锁定出货,业绩增厚可期。据公司公告,此次两大长单按照当前市场价格及排产计划测算,预计销售金额总计约 78.36亿元人民币(含税)。两大长单保证了公司的稳定出货,将增厚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扩产计划积极,进展顺利。去年乌海一期项目 5GW 硅片项目投产,今年 6月公司先是筹划募资 25亿元主要用于扩产 10GW 高效单晶硅棒,此后又公告拟投资 70亿元在乐山扩产 24GW 单晶硅产品,若公告的项目全面达产,公司硅片产能将达到 39GW 以上,一跃成为光伏硅片环节第二梯队龙头公司。目前乐山一期已开始前期工作,预计明年年中达产。 电站业务保障稳定现金流。新能源发电业务方面,公司已并网的光伏电站(含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为 1,240.94MW,已并网的风力发电站累计装机容量为 148.50MW,共计 1,389.44MW。锡林浩特京运通 300MW 风力发电项目预计年底前可以实现并网。电费收入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为公司扩产提供保障。 投资建议:公司未来将形成电站和硅片两翼齐飞的格局。预计公司在硅片顺利达产出货之后,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 5. 13、10.63和 18.26亿元,对应 EPS0.26、0.53和 0.92元/股,对应 PE32、15和 9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政策风险,项目投产时间不及预期风险。
汇川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2 72.00 -- -- 86.88 20.67%
105.92 47.1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80.98亿,同比增长65.0%,归母净利润14.98亿,同比增长131.93%;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收33.14亿,同比增长51.39%,归母净利润7.24亿,同比增长192.49%。 业绩持续超预期,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优化。今年以来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保交付、抓机会、促变革”,公司在疫情下的应变力及经济复苏后的爆发力彰显无遗,五大业务中除轨道交通受交付节奏影响同比有所下滑外,均高速增长,其中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约33.96亿,同比+63.61%,公司在3C、锂电、硅晶等先进制造业领域保持优势,同时抓住空压机、风电、空调、起重、冶金等国产化机遇,实现伺服和PLC高增长,通用变频明显复苏;工业机器人业务收入约1.20亿,同比+70.63%。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6.31亿,同比+85.31%,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带动公司乘用车电控出货高增;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含贝思特)收入约31.71亿,同比+81.88%,收购贝思特协同效果显著。 在产品结构变化、汽车电子业务改善以及降本增效带动下,报告期内毛利率提升至39.81%,期间费用率21.15%,显著改善,同比下降6pct,从而带动净利率提升至19.36%。 收购汇川控制剩余股权,加码智能制造。公司定增募资约21.3亿元,用于收购汇川控制49%股权、产能扩建及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工业软件技术平台研发项目、数字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等,以推进公司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当前公司AC800等PLC产品市场反应良好,本次收购汇川控制少数股权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控制层产品实力,增强控制层与驱动层的融合与协同,提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一体化能力。预计公司低压变频器、通用伺服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赶超外资品牌,同时PLC、HMI等产品有望保持较高速成长态势。 双王战略稳步推进。2019年四季度以来,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明显提速。国常会提出延长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减免购置税2年,超出市场预期。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持续投入多年,已取得威马、车和家、长城、广汽等多家车企数个车型的定点,在多家新势力车企实现批量供货,带动毛利率修复,有望大幅减亏。针对国际客户,通过了多家国际一流整车厂的技术和质量体系审核,具备了承接项目的准入资格。10月PMI指数51.4%,连续8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整体上看,制造业生产继续回升,需求稳步改善。工业机器人行业2020年9月单月产量23194台,同比增长51.40%,再创年内新高,呈现加速上行态势。作为国内工控行业龙头,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视觉+工艺”核心竞争力明显,除减速器外核心部件均自供,已在3C、锂电等优势领域广泛应用。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平台产品+基于工艺的行业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在人力成本上升、进口替代背景下,智能制造景气向好趋势不改,我们看好公司双王战略的逐步推进。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1.18元、1.45元、1.68元,对应估值为54倍、44倍、3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新品研发低于预期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2 51.70 66.42 43.21% 56.30 8.90%
70.00 35.40%
详细
事件:公司2020年Q3,实现营业收入9.376亿元,同比增长87.41%,归母净利润1.185亿元,同比增长72.83%;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8亿元,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20.45%。 点评:产能持续增加,海外客户放量,未来可期。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控股股东矿冶集团持有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当升31.25%少数股权,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持有常州当升100%的股权,进一步增厚公司的利润。2020H1,江苏当升三期8000吨的产能投产,使得公司当前名义产能2.4万吨,未来公司还将加快常州当升的建设,预计2021年名义产能有望达到4.4万吨,公司新建产线均为高镍标准,如果产品向下兼容产能还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有近20年的正极材料研究、生产经验,技术和产品行业领先,瞄准高镍化、单晶化、高电压化的主流技术发展趋势,引领行业发展趋势。过去几年,公司一直在努力开发海外客户,储能和小型动力类几年前都大批量供货了,今年是动力电池大批量出货的元年,成为某韩系电池企业最大的正极供应商,还将成为更多全球知名企业的核心供应商,进入收获期。 高镍产品和海外市场占比提升,吨净利改善。报告期内,公司正极材料总销量7000吨以上,动力类产品占比最高,海外销量超过国内。 公司Q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3亿元,我们推算公司单吨净利在1.4万左右,盈利能力明显改善。该单净利水平行业内领先,处于历史单吨净利的中位数水平。我们认为,随着客户和产品机构的进一步改善,公司吨净利水平有望延续。 全球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动力电池需求乐观。2020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3.8万辆和73.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18.7%和17.7%。欧洲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很多国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到8%以上,未来每年的渗透率都将快速提高。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在500GWh以上,市场空间巨大。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外知名的正极材料企业,尤其是在高镍三元材料领域全球领先,公司的产品已经大规模配套海外动力电池企业,随着新产能的释放和下游需求的高速增长,公司将确立行业龙头地位。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3.764亿、6.6亿和7.99亿;EPS分别为0.86元、1.47元和1.78元;对应PE分别为59、35和28倍,给予“买入”。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及预期,扩产进度等风险。
鸣志电器 电力设备行业 2020-11-02 19.74 -- -- 19.10 -3.24%
19.10 -3.2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0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 15.92亿,同比增长 5.10%,归母净利润 1.42亿,同比增长 10.38%。其中 Q3单季度实现营收 6.04亿,同比增长 12.06%,归母净利润 0.63亿,同比增长17.97%。 毛利率逐季提升 , 汇率波动拖累业绩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扣非净利润 1.33亿,同比增长 13.14%,其中,Q3单季度 6000万,同比增长 20.14%,因美元汇率波动导致 Q3财务费用达 1442万,去年同期为-448万,对业绩有所拖累,公司将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以应对外汇波动风险。下半年以来,医疗仪器及生化分析、工控自动化、移动服务机器人(商用及消费)等应用维持高景气, 纺织服装、舞台灯光、安防等传统优势领域还有待复苏。在核心业务高附加值产品带动下,综合毛利率提升至 40.7%,其中 Q3单季毛利率 42.24%,2018Q4触底以来环比持续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2.72亿,在手现金及等价物5.4亿,维持着经营稳健的态势。 医疗 、服务机器人 高景气持续,通信有望 复苏 。子公司美国 AMP+LIN、瑞士 T-Motion 在全球医疗仪器设备、AGV 等领域占有重要市场份额。 当前呼吸机、口罩机、血液检测、生化分析仪等配套应用需求依旧高景气,公司在医疗仪器及生化分析、移动服务机器人(商用及消费)领域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别约 53%、36%。当前 5G 基站建设如火如荼,我们预计运营商全年建设 5G 基站超 65万。公司绑定华为、京信通信、摩比等行业龙头,无刷+齿轮箱解决方案通过标杆企业认证,有望进入三年以上的放量期。 。 产能逐步进入释放期,自动化解决方案能力提升。公司当前产能 HB+PM产能约 2400万,并逐步扩展无刷、 空心杯、无齿槽、伺服电机产品线。已增加年产 227万台高标准无刷电机、越南年产 400万台 HB 电机产能(预计年底投产),随着太仓智能化基地投产后,产能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编码器的伺服驱动解决方案,新一代 M3伺服已在下游客户逐步应用,并完成 PLC 控制器技术储备,向整体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迈进。 投资建议。当前我国制造业持续复苏,PMI 已连续五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公司坚持差异化竞争策略,立足于高技术领域、高附加值领域和新兴市场,国际视野与全球化布局能力是公司的一大核心竞争力长期看,公司深度布局于工业互联网、移动医疗、车联网等 5G 垂直行业应用,中长期看好公司发展趋势,预计公司 2020-2022年的 EPS 分别为 0.52、0.75和 1.08元,对应 PE 分别为 38/27/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贸易摩擦加剧,新品研发低于预期。
禾望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0-10-29 12.01 -- -- 17.97 49.63%
23.66 97.0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5.47亿元,同比增长30.22%,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342.2%。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收6.57亿,同比增长33.07%,归母净利润1.21亿,同比增长274.17%。 业绩增长超预期,变流器龙头地位凸显。作为风机变流器龙头,公司受益行业抢装,业绩增长略超预期,其中,Q3环比Q2营收、净利润均显著提升,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37.06%、19.42%,持续修复。1-9月,我国新增风电装机1306万千瓦,风电工程投资累计完成1619亿元,同比增长138.4%,预计Q4陆上风电抢装持续,明年海上风电则抢装明确,公司变频器龙头地位稳固,风电业务增长有望继续。此外,公司HD8000中压变频、HD2000低压工程型变频器在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完成低成本国产化改造升级方案,并成为业界典范,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此项业务增长可期。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2亿,较年初有所下降,同时回款加速、坏账损失显著减少,近年坏账计提对业绩的拖累有望消除。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9亿,同比大幅改善,可以看到公司订单交付能力持续提升,经营情况向好。 机单机12MW海上。风电变流器亮相风能展。在10月14日的北京风能展上,《风能北京宣言》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的目标。风电未来装机预期大幅提升。公司已经在风电变流器领域深耕多年,当前市占率约30%,在海上风电领域更是占据显著地位,此次展会上展示了单机12MW中压海上风电变流器,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功率密度高,发热损耗低,发电效率高、过载能力强等特点,性能强劲且运维成本低。海上风电整机龙头明阳智能已成为公司重要客户,通过收购欧伏电气30%股权,有望进一步打开龙头整机厂订单,市占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在大功率变频领域技术优势突出,抓住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在风能变流器和光伏逆变器领域长久深耕,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影响力,并基于已有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平台,不断地在工程变频、储能等领域推出竞争力的产品。在新能源发电高速发展及工控国产代替的背景下,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EPS分别为0.68、0.90和1.07元,对应PE分别为18/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装机低于预期,新品研发低于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