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谢木青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8010004...>>

20日
短线
38.46%
(第35名)
60日
中线
7.69%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03 18.80 -- -- 18.91 0.59% -- 18.91 0.59% -- 详细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近期公司发布2023年报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2亿元,同比增长亿元,同比增长15.27%,归母净利润5.24亿元,同比增长34.60%,扣非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亿元,同比增长长32.51%,接近此前业绩预告中值,接近此前业绩预告中值。 分季度来看:2023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30.49%,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27.22%,扣非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15.78%。 公司单四季度业绩保持良好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生化、病理等常规诊疗需求的快速恢复,单季度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预计主要是由于22Q4生化等相对较低毛利业务低基数导致。 产品结构优化叠加期间费用摊薄,盈利能力快速提升。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20.90%,同比下降2.16pp,管理费用率为8.07%,同比下降0.27pp,财务费用率2.42%,同比下降0.77pp,研发费用率9.35%,同比提升0.27pp。公司整体期间费用率迎来优化,主要得益于整体收入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股权激励费用的逐渐降低,同时公司持续加快创新诊断产品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有所升高。2023年公司毛利率74.66%,同比提升0.07pp,2023年公司净利率29.98%,同比提升3.87pp。 病理业务韧性十足,血凝、生化等多条线业绩亮眼。2023年公司试剂业务实现收入16.34亿元,同比增长14.43%,仪器类收入大约0.91亿元,同比增长32.29%,仪器租赁业务收入204.38万元,同比增长109.57%,检验服务及实验辅助业务收入985.24万元,同比下降0.98%;分区域来看,2023年公司国内收入17.10亿元,同比增长15.42%,海外收入0.32亿元,同比增长7.87%。2023年国内诊疗需求恢复良好,生化、病理、血凝等各项业务线均有不错表现,其中病理业务实现收入7.24亿元,同比增长12.21%,在23Q1疫情尾声扰动下仍然取得较好成绩,血凝、生化借助集采政策实现快速放量,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病理业务有望恢复快速增长趋势,生化、血凝在国药渠道协同下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国药合作进展顺利,国药合作进展顺利,2024年更多协同有望陆续落地。年更多协同有望陆续落地。公司自引入国药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以来,不断加快与国药集团的协同整合,2023年引进国药系高管,完成事业部改制,从研发、生产、质控、管理等多维度实现效能提升;2024年初增资FISH检验细分龙头龙进生物,进一步提升在病理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与此同时大股东国药也持续增持公司股份,对公司认可度不断提升,公司积极拥抱战略变化、主动作为,未来有望持续与国药在产品研发、投资并购、营销渠道等领域落地更多合作,逐步成长为具有央企品质、国药品牌的综合型IVD企业。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年报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下游诊断需求持续复苏有望带动公司生化、病理等业务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20.92、25. 12、30.18亿元,同比增长20%、20%、20%,调整前24-25年20.99、25.39亿元;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6.06、7.76、9.56亿元,同比增长16%、28%、23%,调整前24-25年6.09、8.08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4年约19倍PE,考考虑公司生化、血凝业务趋势向上,病理赛道持续公司生化、血凝业务趋势向上,病理赛道持续高景气,高景气,化学发光等新产品有望快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合作不达预期,新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心脉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2-29 184.49 -- -- 193.19 4.72%
193.19 4.7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32023年业绩快报,3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11.87亿元,同比增长32.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4.92亿元,同比增长37.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2亿元,同比增长42.74%%。 分季度看,根据公告数据计算,预计2023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28.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86.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102.50%。公司单季度收入持续快速增长,预计主要得益于主动脉以及外周介入多款核心产品的持续入院,单季度利润实现高增,预计与2022年同期低基数有关(2022Q4公司归母净利润0.5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48亿元)。 国内需求持续向好,海外市场快速开拓。2023Q4以来,随着国内公共卫生问题逐步消除,主动脉介入治疗需求快速释放,终端植入量持续攀升,我们预计公司几款核心产品如Castor、Minos、外周药球等均有不错表现,同时新产品Talos直管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及Fontus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的入院家数及终端植入量也取得优异成绩,促使公司国内业务延续良好增长趋势;针对海外市场,公司持续加快终端市场开拓力度,围绕重点国家和地区持续大力开发,截至目前Castor分支型支架已经在全球16个国家进入临床应用,HLP支架已在全球21个国家进入临床应用,Minos腹主支架也进入了19个国家和地区,相关产品的快速增长,驱动公司2023年海外业务实现超过50%的高速提升。 研发管线进展顺利,主动脉、静脉等多款新产品有望进入收获期。公司始终坚持以产品与技术为导向,不断开发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性产品,稳步推进各项研发项目。目前,公司的自研产品阻断球囊、Cratos分支型主动脉支架、Vflower静脉支架已向国家药监局递交注册资料;胸主多分支支架已进入单中心临床随访阶段,临床表现优异;Vewatch腔静脉滤器及Fishhawk机械血栓切除导管已完成上市前临床植入;膝下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处于上市前临床试验阶段。在肿瘤介入领域,公司微球类产品进入上市前临床植入阶段,HepaFlowTIPS支架也已经获批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随着更多特色新品种的陆续上市,公司在血管介入市场的领先地位有望持续巩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公告,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医疗反腐等外部政策可能造成短期扰动,费用优化、产能扩张等驱动下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11.87、15.57、20.41亿元,同比增长32%、31%、31%(调整前12.07、15.86、20.87亿元);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92、6.42、8.38亿元,同比增长38%、31%、31%(调整前4.83、6.33、8.30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30、23、18倍,考虑到公司是国内血管介入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未来有望凭借一系列主动脉以及外周介入创新产品维持高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新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伟思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2-28 53.24 -- -- 56.84 6.76%
56.84 6.76%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入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长43.72%,实现润归母净利润1.36亿亿元,同比长增长45.41%,实现扣非归母润净利润1.22亿亿元,同比长增长58.9%。剔除股份支付和所得税影响后,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润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64.02%。 分季度来看,根据公告内容计算,预计2023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24.02%,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7.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5.87%。公司单季度收入快速增长,预计主要得益于政策回暖后,下游终端需求日益恢复,以磁刺激为代表的核心系列产品持续放量。单季度利润增速有所波动,预计主要受到股权激励费摊销影响,如还原当季度股份支付费用,2023年四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实现0.42亿元,同比增长约31.11%,扣非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约31.81%。 多系列新品迭代+营销网络改革,2023年业绩接近预告中值。公司持续加快磁刺激、电刺激、电生理、康复机器人以及激光射频等方向的先进技术研发,并完善产品布局,2023年全新一代盆底功能磁、经颅磁、团体生物反馈仪等产品均实现迭代升级上市,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以磁刺激为代表的核心产品业务规模与市场份额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公司分层分级营销网络在完成优化调整后,整体团队执行力及终端覆盖度进一步提升,累计覆盖的终端医疗及专业机构过万家,同时叠加康复医疗市场需求不断恢复,共同驱动公司业绩实现高增。 康复专科产品持续丰富,光电医美业务放量可期。公司不断加大康复专科核心产品布局,丰富公司康复专科产品矩阵,目前针对三级医院康复科已推出“康复环”整体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有望推出更多的符合临床需求的高质量康复亚专科建设解决方案,促进公司基础康复专科业务蓬勃发展;同时在医美领域,公司聚焦于临床有效、注册合规的产品积极布局,目前塑形磁产品已经获得FDA认证和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皮秒激光临床实验入组全部完成,产品效果反馈良好,射频抗衰、射频溶脂等新品正在有序推进过程中,未来有望陆续上市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财报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考虑疫后复苏、磁刺激持续快速增长以及新产品上市节奏等,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4.62、5.81、7.14亿元,同比增长44%、26%和23%(调整前4.83、6.01、7.41亿元);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36、1.80、2.35亿元,同比增长45%、32%和31%(调整前1.42、1.85、2.42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约为33/25/19倍。考虑公司是盆底康复龙头之一,凭借磁电联合有望持续扩大领先优势,同时在精神、神经康复、运动康复、医美等细分领域多点布局,有望长期受益国内持续增加的康复需求,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研发失败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海泰新光 机械行业 2024-02-27 50.66 -- -- 56.97 12.46%
57.80 14.09%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业绩快报,2023 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4.71 亿元,同比下降 1.31%,实现归母净利润 1.46 亿元,同比下降 20.07%,扣非净利润 1.37 亿元,同比下降 19.07%。 分季度看:根据公告数据计算,2023 年单四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0.95 亿元,同比下降 30.95%,归母净利润 0.28 亿元,同比下降 35.04%,扣非净利润 0.26 亿元,同比下降 54.43%。公司单季度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因 2022 年下半年美国大客户为新一代内窥镜系统上市备货,公司内窥镜镜体发货量大幅增加,但由于该客户新系统实际上市时间较原计划延后 6-9 个月,直接影响公司的内窥镜出货数量。单季度利润下降,主要受到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增加、联营企业国药新光投资损失同比增加、二期厂房和机器设备折旧摊销增大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叠加理财收益、政府补助同比减少等原因。 海外大客户新品推广顺利,新订单签署有望落地。2023 年 9 月,公司大客户史赛克正式宣布推出下一代 1788 手术摄像平台,有望带动相关镜体、光源等采购需求提升。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共为大客户提供 12 种型号的 SPY 镜体,大客户原有订单有部分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针对已经完成的订单,该客户按照标准订单的形式在陆续下达,后续会陆续按照不同型号签订新的订单;新光源订单预计在 2023 年年底发完,预计未来大客户将陆续按照不同型号签订新的订单,驱动公司业绩重回高增。 国内业务增速强劲,三大渠道下整机产品有望齐步攀升。2023 年公司内窥镜产品国内业务增长势头强劲,同比增长约 85%,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完善营销网络体系,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2023Q4 以来,公司自主品牌二代整机完成注册,给中国史赛克特供的摄像系统和光源都在 2023 年 10 月获批注册,参股子公司国药新光的一个产品型号也顺利获批,国内 3 大系列产品整装待发,目前公司正在与多家经销商展开洽谈合作,预计 2024 年有望全面推广,带动国内业务迎来加速,此外公司的三代整机也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未来有望逐渐成为驱动公司整体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告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海外大客户新订单有望签署,国内业务有望持续加速,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收入 4.71、6.52、8.52 亿元,(调整前 5.07、6.59、8.57 亿元),同比增长-1%、39%、31%,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 1.46、2.55、3.32 亿元(调整前 1.68、2.17、2.85 亿元),同比增长-20%、75%、30%。公司当前股价对应 2023-2025 年 43、25、19 倍PE,考虑公司是国内硬镜行业龙头企业,未来随着更多海外订单的不断收获以及国内整机业务的快速增长,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2-27 19.52 -- -- 21.78 11.58%
21.78 11.5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迈新生物计划以人民币以人民币3200万元认购龙进生物万元认购龙进生物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注册资本人民币600万元,万元,资金来源为其自有资金。龙进生物本次投资前估值为人民币币9,493.38万元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迈新生物将持有龙进生物龙进生物25.21%股权。收购收购FISH赛道领先企业赛道领先企业,有望携手迈新实现业务共振。龙进生物成立于2014年,该公司致力于病理诊断技术领域,着眼于病理医学前沿,自主设计开发、生产病理诊断试剂、仪器、软件,并商业化推广销售。尤其在FISH领域,目前公司探针种类超过400种,拥有国内最全的人类全基因BAC克隆库,掌握多种探针制备工艺,属于该细分赛道的行业领先企业。根据公告内容,2023年,龙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44.17万元,亏损-1223.84万元。迈新生物深耕病理诊断多年,与全国4000余家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龙进生物业务具有较强协同性,未来龙进生物有望充分利用迈新生物现有客户资源,并发挥九强生物、国药投资的渠道优势及品牌效应,预计在未来5年内实现较高营业收入增速,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龙进生物自身对迈新生物补充产品管线、打造平台型企业也将贡献重要战略意义。业绩承诺收入复合收入复合30+%增长增长,后续并表后有望为公司增厚业绩。根据公告内容,龙进生物、创始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承诺,龙进生物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应分别不低于500万元、800万元、1,200万元,对应每年收入同比增长-8%、60%、50%,对应2023-2026年收入复合增速约30.2%;或3年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2500万元。如未完成该承诺,龙进生物、创始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需按照业绩考核与实际实现收入差额的50%进行现金补偿;如完成该承诺,将实际收入值超出业绩承诺指标部分。20%的金额给予龙进生物管理层发放奖金。该业绩承诺彰显龙进生物对于中长期发展的充足信心,同时也有望将相关管理团队与企业利益深度绑定,激发团队积极性。此外,本次交易完成的12个月以内,迈新生物可以以不高于6.66元/一元注册资本的收购均价收购不少于本次交易前龙进生物27%股权,届时迈新生物有望成为龙进生物控股股东,实现标的并表,有望进一步为九强生物增厚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公告,预计随着公司国改进展的快速推进,公司常规业务有望持续提质增效,病理、血凝等业务有望不断保持高速增长,生化等传统业务有望占据领先优势,龙进生物收获后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整体业绩,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17.44、20.99、25.39亿元,同比增长15%、20%、21%;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5.10、6.09、8.08亿元,同比增长31%、19%、33%。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20.0、16.8、12.7倍PE,考虑公司生化、血凝业务趋势向上,病理赛道持续高景气,化学发光等新产品有望快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海外合作不达预期,新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4-02-22 18.87 -- -- 20.51 8.69%
20.60 9.1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23023年年度业绩预告,3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3.0--04.0亿元,同比下降72.11%–79.08%,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2.5--53.5亿元,同比下降78.51%–84.65%。 常规经营性利润持续健康增长,新冠包袱有望基本出清。根据业绩预告取中值计算,预计2023年公司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5亿元,同比下降约76%,预计2023年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约3亿元,同比下降约82%。公司表观利润有所下降,我们预计主要受几类新冠相关因素的影响,一是2022年同期新冠业务高基数,二是相关应收账款减值计提、专项奖励费等,三是相关设备、场地等处置以及人员优化。如还原信用减值及其他一次性费用后,我们预计2023年全年公司常规经营性利润有望实现较好增长,常规诊断服务以及ICL业务盈利能力或将持续优异。2023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5000万元,预计主要来自政府补助。 常规业务持续向好,服务、产品取得双突破。2023年以来,公司充分发挥“服务+产品”独特的差异化优势,持续加快区域三级医院及精准中心模式开拓,在医疗反腐等外部压力下依旧保持强劲增速。2023年公司累计突破精准中心60家,特检业务和普检业务实现双突破,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常规检验收入增速有望达到20%;依托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三大领先技术平台,公司加速推进更多自主产品的落地创新和成果转化,累计上市产品超270项,我们预计公司全年常规自产产品收入增速有望10+%;常规渠道代理业务恢复良好,我们预计2023年剔除新冠后渠道业务增长有望达到10%。 参考公司历史业绩表现及行业可比,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整体常规收入增速或达15%,持续实现快速增长。 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现金回款越发顺畅。公司进一步加强运营精细化管理,加大过程管控,重点抓应收账款,加强后续催收力度,全年经营性现金流量明显改善,2023年末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金额约19亿元,较2023年三季度末新增约15亿元,单四季度现金流实现大幅改善,我们预计随着新冠账款的有序收回,公司有望逐渐摆脱新冠业务包袱,2024年有望轻装上阵加速前行,逐渐进入常规增长通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告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常规业务有望持续恢复,减值计提等一次性事项可能造成短期利润波动,2023年-2025年公司收入139.60、152.79、169.92亿元,同比增长-31%、9%、11%,调整前139.93、160.41、185.25亿元;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53、9.50、12.69亿元,同比增长-75%、169%、34%(调整前23-25年7.40、11.25、14.03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35、13、10倍PE,考虑公司常规IILCL业务有望快速恢复,自产产品持续高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实验室盈利时间不确定风险,产品开发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等,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华大智造 机械行业 2024-02-20 75.62 -- -- 74.76 -1.14%
74.76 -1.14%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3 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87 至-5.78亿元,预计 2023 年年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68 至-6.46 亿元。 新冠基数、费用投入增加、同期赔付款等多重因素表观利润表现。根据业绩预告取中值计算,预计 2023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33 亿元,同比下降约-131%,预计 2023年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约-7.07 亿元,同比下降约-368%。公司全年业绩有所波动,主要受到以下几类因素影响:1、赔付款基数。2022 年同期公司及子公司与 Illumina, Inc. 就美国诉讼达成和解,收到 Illumina, Inc.支付的 3.25 亿美元净赔偿费。2、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基数。公司实验室自动化产品的抗疫需求自然下降,导致当期收入、毛利有所下滑。3、研发投入增大。公司持续对三大产线新产品、新技术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对应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销售投入增大。公司积极推行国际化战略,公司在全球各区的营销人员数量大幅上涨,导致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明显增加。 测序仪业务增速强劲,看好测序龙头加速出海。根据公司公告,2023 年公司基因测序仪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 30%,持续表现亮眼。公司作为基因测序行业领军者,是目前全球唯二构建了高中低通量全覆盖产品矩阵的测序仪厂商之一,凭借丰富的高性能产品组合持续加快装机速度,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公司前三季度新增销售装机量超过 640 台,超过 2022 年全年新增销售装机量,全球累计销售装机数量超 3100 台;我们预计 23 年全年公司设备装机或将延续前三季度的良好趋势。同时公司围绕海外四大区域重点突破,先后参与阿联酋、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基因组项目,积极搭建北美等核心市场的本地化团队,全球化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为公司中长期业绩的增长提供保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测序仪等常规业务有望快速增长,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销售投入可能造成短期利润波动,预计2023-2025 年公司收入 29.35、36.27、46.39 亿元,同比增长-31%、24%、28%,调整前 30.55、37.72、48.13 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为-6.33、-1.49、0.79 亿元,调整前-2.21、-0.36、1.75 亿元。考虑到公司是国内测序仪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新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金域医学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2-05 53.25 -- -- 66.87 25.58%
66.87 25.5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预计,预计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0-7.3亿元,同比下降亿元,同比下降73.48%-78.20%,预计2023年实现扣非净利润3.45-4.25亿元,同亿元,同比下降比下降84.29%-87.25%。 新冠基数及相关处理影响利润表现,资产处置等造成非经波动。根据公司公告取中值计算,预计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65亿元,同比下降约76%,预计2023年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约3.85亿元,同比下降约86%;预计2023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下降71%,预计2023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下降86%。公司全年及单季度归母净利润有所下降,预计主要因2022年同期新冠检测业务高基数;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有所波动,预计主要与2023年三季度处置子公司金墁利有关。 常规检测业务有望逐季恢复,底部增持彰显发展信心。2023年四季度以来,医疗反腐等政策边际缓和,常规诊疗需求、医院样本外送逐渐回暖,同时叠加冬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我们预计公司常规诊断服务业务有望实现加速恢复。在技耗分离、DRG/DIP等多重医改政策的持续驱动下,医院降本控费诉求越发强烈,有望促进行业整体外包率提升,同时新冠业务出清后ICL行业格局也有望迎来加速集中,中长期来看公司有望持续扩大领先优势,保持快速增长。近期公司持续增持股份,23年9月、23年12月、24年1月先后发布3次回购股份方案公告以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对于长期发展的充足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公告,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常规业务保持稳健复苏,新冠收入可能显著减少,相关减值可能对短期业绩造成扰动,2023-2025年公司收入86.45、103.57、124.04亿元,同比增长-44%、20%、20%(与调整前一致,23-25年86.45、103.57、124.04亿元),预计2023-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5、11.04、14.27亿元(调整前2023-2025年7.04、11.21、13.83亿元),同比增长-76%、66%、29%。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37、23、17倍PE,考虑到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直接受益行业快速发展,实验室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维持有望直接受益行业快速发展,实验室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实验室盈利时间不达预期风险,新冠持续时间不确定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4-01-31 269.10 -- -- 307.10 14.12%
307.10 14.12% -- 详细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深迈控收购成正辉、成灵、戴振华等合约计持有的惠泰医疗约1412万股股份,占惠泰医疗总股本约21.12%,并受让晨壹红启昇持有的珠海彤昇0.12%普通合伙权益。本次约股份转让价款合计约66.5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深迈控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彤昇将约合计持有惠泰医疗约24.61%股份,惠泰医疗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深迈控,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李西廷和徐航。 电生理市场进入国产替代加速期,冠脉通路、外周介入市场空间广阔。根据公司公告,心血管器械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本次收购标的惠泰医疗在电生理、冠脉通路、外周血管介入等多个细分行业均有所布局,其中电生理介入技术壁垒高、市场需求大,2021年全球心脏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70.1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44.91亿美元,2021-2025年复合增速19.90%;2021年中国心脏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为65.8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7.26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速24.34%,且截至2020年,强生、美敦力、雅培3家外资龙头仍然占据85%以上份额,近年来头部国产品牌在中高端市场持续实现产品突破,同时叠加福建等多省电生理耗材集采,电生理市场正进入国产份额提升加速阶段。此外冠脉介入器械、外周介入耗材等也持续保持10+%市场增速,预计2024年国内对应空间或超过150亿元(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本次收购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心血管市场,公司远期可及空间大幅提升,有望保障公司中长期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标的惠泰为细分行业优质龙头,多重赋能有望助力公司综合竞争力提高。惠泰医疗是国内心血管介入市场的领先企业,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储备、耗材原料研发、供应链体系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其电生理电极导管和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均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国产产品,技术、品牌优势显著,2022年福建27省联盟集采中,公司的固定弯二极、可调弯四极等几款产品的需求量均在所属竞价单元位居前列;在冠脉以及外周介入领域,惠泰医疗依靠持续高研发投入和丰富的产品组合不断实现份额提升。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助力惠泰医疗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优化产品性能,并借助全球化渠道资源优势加速电生理及相关耗材业务发展。此外公司还将以此为契机,横向拓展其它耗材领域,完善产品矩阵,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公告,我们预计未来公司国内市场在医疗新基建、院内诊疗复苏等趋势下快速增长,海外高端客户有望持续突破,但国内政策变化短期内可能造成不确定性,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357.93、431.22、519.07亿元,同比增长18%、20%、20%;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15.59、139.11、167.18亿元,同比增长20%、20%、20%。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3-25年28、23、19倍PE,考考虑到公司是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据领地位,海外产品持续快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新产品研发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1-25 18.31 -- -- 21.27 16.17%
21.78 18.95% -- 详细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净利润5.06-5.45亿元,同比增长30%-40%,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润4.92-5.31亿元,同比增长27.76%-37.86%;2023年预计年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的影响1343万元,主要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 全年业绩符合预期,看好看好24年诊疗加速复苏年诊疗加速复苏。根据公告取中值计算,预计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25亿元,同比增长约35%,预计扣非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长约33%。2023年Q3因医疗反腐等政策影响,公司单季度业绩增速有所波动,Q4以来随着反腐等政策的边际缓和,同时叠加低基数效应,我们预计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加速恢复。参考公司历史收入、利润率等财务数据结合行业可比公司表现,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全年收入增长有望达到15%-20%,其中生化业务预计2023年可能实现15-20%的增长,病理业务受1月疫情影响可能实现10-20%增速,血凝业务作为公司重点培育的创新业务预计2023年收入可能30+%增长。 国改赋能全面加速,2024年平台型诊断公司有望启航年平台型诊断公司有望启航。近期公司陆续披露《关于公司事业部制改革的公告》、《关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公告》等文件,计划推进事业部改制,推动两大业务体系协同发展,通过内生发展、企业合作与外延并购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打造成为平台型公司,并针对组织架构、外延发展、销售网络、终端服务、质控体系等方面提出详细的战略发展举措,未来将持续夯实生化领域龙头地位,大力发展病理板块,预计未来5年将实现利润翻倍,未来有望逐渐成长为综合性、平台化的体外诊断头部企业。同时公司近期持续回购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彰显了公司以及大股东国药对九强长期发展的充足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公告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随着公司国改进展的快速推进,公司常规业务有望持续提质增效,病理、血凝等业务有望不断保持高速增长,生化等传统业务有望占据领先优势,同时股权激励费用等可能对短期利润端造成一定影响,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17.44、20.99、25.39亿元(调整前17.41、20.97、25.38亿元),同比增长15%、20%、21%;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5. 10、6.09、8.08亿元(调整前5. 10、6.32、8.09亿元),同比增长31%、19%、33%。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4年约16.8倍PE,考虑公司生化、血凝业务趋势向上,病理赛道持续高景气,化学发光等新产品有望快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合作不达预期,新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3-12-28 19.18 -- -- 21.74 13.35%
21.78 13.56%
详细
事件:近期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议案》以及《关于公司事 业部制改革的议案》、《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等内容。 国药添力赋能取得重要突破,综合型 IVD 平台有望加速启航。国药投资自入股九强生 物以来持续加大对公司的改革支持力度,2023年9月董事会换届完成后,国药进一步 聚焦发展所需,加快改革举措落地,取得良好成效。根据公司公告,在组织管理方面,公司计划推进事业部制改革,设立检验事业部、病理事业部等 8个部门,全面优化从管理层到执行层的人事选拔,通过改革业绩考核、加强员工培训、开展股权激励等方式提升团队水平;在业务布局方面,公告强调围绕国药集团打造 IVD 工业平台的战略机遇,计划以企业合作、投资并购以及自主研发相结合等多元方式,逐步布局发展空间大、市场需求强、协同效应好的领域;在渠道拓展方面,公司将稳步推进与国药全面、深入、长期的合作,借助国内渠道整合契机,积极开展与国药集团各省级公司等一流经销商的紧密协作,助力业绩增长。本次公告预示着公司国企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我们预计改革力度有望持续加大,未来有望全面提升公司在诊断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加速平台型诊断企业的铸就。 病理业务战略位置提升,迈新高管晋升有望加快整合进度。根据公告内容,公司的病理业务已经实现净利润 1亿元到 3亿元的跨越式发展,是公司两大抓手之一。公司未来拟单独设立病理事业部,负责公司病理板块的常规经营;并将持续完善纵向产业链,加大攻关上游原材料自研自产,布局 FISH 检测、分子病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随着公司对病理业务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以及投入力度的加大,我们预计公司在病理行业的领先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病理业务有望延续高景气。此外,公司还将聘任迈新生物运营副总经理林齐心以及迈新生物副总经理杨清海担任九强生物公司副总经理,二者此前均已纳入公司 2023年发布的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未来有望加速病理业务的改革进展,全面提升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公告,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国改进展的快速推进,公司常规业务有望持续提质增效,病理、血凝等业务有望不断保持高速增长,生化等传统业务有望占据领先优势,预计 2023-2025年公司收入 17.41、20.97、25.38亿元,同比增长 15%、20%、21%;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5. 10、6.32、8.09亿元,同比增长 31%、24%、28%。公司当前股价对应 2024年约 18.6倍 PE,考虑公司生化、血凝业务趋势向上,病理赛道持续高景气,化学发光等新产品有望快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合作不达预期,新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华大智造 机械行业 2023-11-03 79.85 -- -- 99.58 24.71%
106.68 33.6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度报告,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04 亿元,同比下降 33.01%;实现归母净利润-1.98 亿元,同比下降 109.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3 亿元,同比下降 162.84 %。 分季度来看:公司 2023 年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60 亿元,同比减少 18.15%;实现归母净利润-1.00 亿元,同比下降 105.94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8 亿元,同比下降 344.39%。公司单季度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受到 2022Q3 同期新冠疫情相关自动化设备、耗材等高基数影响,单季度利润降幅明显,主要因 2022Q3 同期收到 Illumina支付的 3.25 亿美元净赔偿费。 测序装机、收入增速强劲,加快全球布局夯实增长后劲。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基因测序业务实现收入 17.29 亿元,同比增长 31.47%,其中仪器设备收入 6.71 亿元,同比增长 15.63%,试剂耗材收入 10.26 亿元,同比增长 42.92%,服务及其他收入 3184.52万元,同比增长 89.64%。公司坚持立足国内,布局全球的推广策略,加快设备装机工作,2023 年前三季度各型号基因测序仪新增销售装机超 640 台,累计销售装机超过3100 台,为后续相关试剂、耗材采购奠定基础。同时公司不断推进四大区域本地化部署,积极拓展渠道合作,截止 2023 年 9 月末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新增营销人员超 110人,同比增长 18.06%,新引入超 30 家渠道合作伙伴,累计服务客户超过 2600 家,有望推动公司前沿产品技术在大人群基因组学、细胞组学、时空组学三大重点领域的终端推广,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厚植发展动能。 产品矩阵迭代升级,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作为国产测序仪行业先驱,围绕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DNBSEQ,持续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投入力度,提升下游不同应用领域的覆盖度与可及性。2023Q3,公司的“速度王者”DNBSEQ-G99 基因测序仪在国内顺利获批,有望充分发挥其简单、快速、灵活优势,支持更多临床方向基因检测应用需求;同时公司面向客户实际需求及行业趋势,对 DNBSEQ-T7、MGISTP-3000 等多款现有产品持续升级迭代,测序产量、测序质量、测序速度等实现全方位提升,未来有望满足更多客户的高层次需求,加快海内外市场开拓步伐;在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板块,公司推出 MGIFLP-L50 模块化测序工作站等一站式系统;在新业务板块,细胞液滴生成仪 DNBelab C-TaiM 4 等前沿设备也陆续上市,有望不断提升公司在生命科学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市占率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财务数据,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新冠相关产品需求减少可能影响短期表观业绩,常规业务有望快速增长,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销售投入可能造成短期利润波动,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收入 30.55、37.72、48.13 亿元,同比增长-28%、23%、28%;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21、-0.36、1.75 亿元,同比增长-111%、84%、583%,调整前 0.19、1.45、2.71 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 2025 年约 191 倍PE,考虑到公司是国内测序仪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新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3-10-31 263.99 -- -- 287.36 8.85%
301.41 14.1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3.04亿元,同比增长 17.20%;归母净利润 98.34亿元,同比增长 21.38%;扣非归母净利润96.86亿元,同比增长 21.02%。 分季度看, 2023年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88.28亿元,同比增长 11.18%,归母净利润 33.92亿,同比增长 20.52%,扣非归母净利润 33.45亿,同比增长 21.35%。公司单季度在政策扰动下收入端仍然保持稳健增速,预计主要得益于公司体外诊断、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影像产品的稳定贡献,同时伴随 Q3成本、费用等的持续优化,利润端持续保持 20%增长中枢。 体外诊断、监护条线持续强劲,国际市场表现亮眼。2023年前三季度得益于国内医疗新基建订单的持续释放以及海外高端客户群突破的发力,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仍然保持良好增速,参考公司 Q1、Q2业绩表现以及 Q3经营进展,我们预计前三季度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有望延续 20%的快速增长;体外诊断板块国内市场试剂消耗年初以来迅速复苏,同时在海外市场平台化实验室建设的加速推进下,更多中大样本量客户加速突破,取得了优异成绩,结合公司历史业绩,我们预计前三季度体外诊断板块基本保持在 20%左右增速;影像业务线受到医疗领域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部分招投标活动延迟,增速可能短期放缓。分区域来看,高端医院突破+本地化部署加速驱动下,公司国际市场表现亮眼,23Q3增速环比 Q2提速至 20%以上,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速超过 30%,国内市场表现预计持续稳健。 加大研发投入引领前沿创新,高端产品不断突破。公司以底层技术创新为引领,持续探索前沿技术,丰富产品组合,驱动技术迭代。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到 28.1亿元,同比增长 23.3%,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达到 10.3%。2023Q3公司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推出 4K3维荧光内镜,在影像领域更新高端台式彩超,MT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也正式上线,三大业务产线全面更新,有望助力公司加速国产化率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加速扩面,共同构筑开放生态。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瑞智联”生态系统国内签单医院新增超过 300家,累计客户超过 600家,国际客户新增签单超过 100家,累计项目超过 350个;“迈瑞智检” 新增装机近 150家,累计装机接近 300家医院,其中 75%为三级医院;“瑞影云++” 新增装机超过 3000套,累计装机超过8000套。公司凭借高效完备的医疗设备集成化管理体系不断帮助医疗客户升维医院管理水平,提升科室运营效率,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未来有望持续加深客户粘性与合作深度,助力各项业务长期持续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公告,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未来公司国内市场在医疗新基建、院内诊疗复苏等趋势下快速增长,海外高端客户有望持续突破,国内政策变化短期内可能造成不确定性,预计 2023-2025年公司收入 357.93、431.22、519.07亿元,同比增长 18%、20%、20%,调整前 23-25年 370.60、445.91、536.91亿元; 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115.59、139. 11、167.18亿元,同比增长 20%、20%、20%,调整前 23-25年 116.03、139.65、167.86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 23-25年 28、23、19倍 PE,考虑到公司是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据领地位,海外产品持续快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新产品研发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诺唯赞 2022-10-31 60.81 -- -- 78.01 28.28%
78.01 28.28%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报, 2022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05亿元,同比增长 78.87%;归母净利润 7.50亿元,同比增长 36.26%;扣非归母净利润 6.98亿元,同比增长 31.93%。 分季度看。 2022年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5亿元, 同比增长 47.99%,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6亿元, 同比下降-14.25%,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22亿元, 同比下降 19.73%。 公司单季度收入持续高增,主要得益于科研试剂原料、 IVD 诊断产品等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新冠检测酶原料、 试剂的持续贡献。 2022年单三季度公司常规业务收入 2.77亿元,同比增长 44.27%,新冠产品收入 4.08亿元,同比增长约 50.62%。 新冠产品降价导致短期盈利能力下滑。 伴随公司收入规模快速提升,费用摊薄效应逐渐显露, 2022Q1-Q3公司销售费用率 14.99%,同比下降 0.65pp,管理费用率 7.86%,同比下降 1.20pp,研发费用率 11.71%,同比增长 0.23pp,财务费用率-0.42%,同比下降 0.63pp。另一方面,新冠自检试剂盒等产品价格自然走低,导致毛利率有所波动。 2022Q1-Q3公司毛利率 72.84%,同比下降 13.87pp,净利率 32.52%,同比下降 10.18pp。 常规收入保持近 50%高增, 持续吸纳高端人才奠定长期成长性。 1、常规业务方面,2022Q1-Q3公司实现常规收入 7.25亿元,同比增长 48.19%,在散发疫情影响下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创新与销售网络建设投入力度,持续吸纳优秀人才, 22Q3新增员工 1000多人,有望持续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 促进中长期业绩的持续发展。 2、新冠业务方面,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冠诊断原料及终端检测试剂收入 15.80亿元,同比增长 97.66%,我们预计未来诊断原料业务或将持续为公司贡献稳定业绩,抗原检测试剂或将自然下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三季报数据,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常规业务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新冠检测相关产品需求或将稳定, 预计 2022-2024年公司收入 29.32、 26.40、 31.45亿元(调整前 32.60、 25.94、 32.15亿元),同比增长 57%、-10%、 19%;归母净利润 9. 12、 9.06、 10.68亿元(调整前 10. 10、 8.31、 10.20亿元),同比增长 34%、 -1%、 18%;对应 EPS 为 2.28、 2.27、 2.67。考虑到公司是国内生物试剂行业龙头,未来有望持续维持高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 新产品研发风险,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三友医疗 2022-10-31 32.00 -- -- 32.18 0.56%
32.18 0.5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15.00%;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9.85%;扣非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21.15%。 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借助脊柱国采有望持续提升市占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端在疫情扰动下仍然实现较快增长,我们预计主要因为:1)公司克服上海疫情封闭管理的影响,科学安排生产和物流,同时加强销售渠道的拓展和市场推广力度,进一步推进渠道下沉,保障销售增长;2)三季度疫情缓和之后医院手术量逐步恢复带动公司产品销售回升。单季度看,22Q3实现收入1.85亿元(同比+17.18%,下同),归母净利润4796万元(+11.58%),扣非净利润3704万元(+0.40%)。Q3收入创单季度历史新高,疫情恢复情况良好。毛利率保持稳定,销售费用率下降带动三项费用率减少,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毛利率:前三季度毛利率90.14%(-0.15pp),22Q3毛利率89.91%(+0.02pp),保持稳定。费用率:前三季度、22Q3销售费用率为47.97%(-3.20pp)、47.79%(-1.99pp),管理费用率为4.86%(+0.27pp)、5.53%(+0.82pp),财务费用率为-1.25%(-0.11pp)、-1.04%(+0.70pp),费用率合计51.57%(-3.03pp)、52.28%(-0.47pp)。销售费用率下降主要因为收入快速增长,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保持稳定。研发投入:前三季度、22Q3研发费用为4328万元(+17.50%)、1804万元(+15.18%),占收入比例8.99%(+0.19pp)、9.76%(-0.17pp),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收入占比保持稳定。主要产品全线A组中标骨科脊柱类耗材国家集采,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2022年9月27日,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公布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公司主要产品全线A组中标。本次集采采购周期为3年,首年协议采购量将于2023年1-2月起执行。 公司将借助本次集采中标和疗法创新研发进一步开拓新增入院,增加医院手术量,带动公司疗法创新产品在相关医院的销售,不断提高市占率。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三季报,考虑疫情、集采影响,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6.86、8.13、9.92亿元,同比增长15.7%、18.5%、22.0%,归母净利润2.09、2.68、3.44亿元(调整前2.23、2.73、3.35亿元),同比增长12.0%、28.5%、28.1%,对应EPS为0.92、1.19、1.52。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22-2024年37/29/23倍PE,考虑脊柱植入耗材赛道成长性良好,公司脊柱产品研发实力领先,核心竞争力突出,有望同时受益进口替代和市场集中度提升过程,同时服务边界持续拓宽带来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事件:政策变动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创伤类产品长期研发及市场开拓不达预期的风险,公开资料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风险,带量采购对收入的影响超出预期等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