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哲

民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00521110006。曾就职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1.54%
(第213名)
60日
中线
19.23%
(第69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安徽合力 机械行业 2024-04-15 22.55 -- -- 25.90 14.86% -- 25.90 14.86%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 2023 年实现营收 174.71 亿元, yoy+10.76%,归母净利润 12.78 亿元, yoy+40.89%,毛利率 20.61%, yoy+3.62pct,净利率 8.1%, yoy+1.56pct; 2023Q4 实现营收 43.38 亿元, yoy+16.49%,归母净利润 2.91 亿元, yoy+33.45%,毛利率 21.74%, yoy+3.51pct,净利率 7.37%,yoy+0.62pct。 出口发力+电动化,公司盈利性提升明显。 2023 年收入同比增 10.76%, 毛利率 20.61%,同比提升 3.62pct; 2023Q4 收入同比增 16.5%,增速环比加速,毛利率达 21.74%,同环比均呈现快速提升趋势,与产品结构优化及出口占比提升有关。 2023 年,公司海外营收 61.1 亿元, yoy+31.9%,国内营收 111.9 亿元, yoy+2.5%;海外毛利率 24.2%, yoy+4.85pct,国内毛利率 18.3%,yoy+2.72pct;海外营收占总收入比例达 35.0%。从公司的产品结构看, 2023年, 公司销售叉车 29.1 万台,同比增 11.6%,其中 I 类车销售 3.6 万台,yoy+29.3%, II 类车销售 0.5 万台, yoy+100.1%,电动化高价值量的 I&II 类车销量好于公司整体销量增速,带动公司毛利率提升。 此外,公司也受益有利的原材料、汇率等。 公司占国内份额 24.8%,其中 I 和 II 类车份额继续提升。 2023 年, 我国叉车行业实现销量 117.38 万台,同比增 12.00%。其中国内市场 76.84 万台,同比增 11.94%;实现出口 40.54 万台,同比增 12.13%。从车型结构来看,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Ⅰ 类车)实现销量 17.08 万台,同比增长 29.25%;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Ⅱ 类车)实现销量 2.40 万台,同比增长 36.08%;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Ⅲ类车)实现销量 60.19 万台,同比增长 14.63%;内燃平衡重式叉车(Ⅳ+Ⅴ类车)实现销量 37.72 万台,同比增长 1.07%。 2023 年,公司销售 29.1万台,占我国叉车行业销量 24.8%,其中 I 类占 21.1%,同比提升 0.1pct, II 类占比 20.0%,同比提升 6.4pct。 零部件、 后市场及智能物流业务持续增长。 公司零部件主要包含变速箱、转向桥、油缸、变矩器、高端铸件、属具以及电机、电控、电池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动、内燃系列叉车的配套和后市场业务, 2023 年, 零部件外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0%。 2023 年,公司后市场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3%。 2023年,公司推进智能化技术产品培育,发布基于无人驾驶形态的 I 系列智能工业车辆,形成 8 大类、 22 个品种、超 100 种型号的智能物流系列产品矩阵,形成围绕智慧工厂建设的集成解决方案, 全年智能物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2%。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叉车领域的龙头地位,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利润分别是 15.61/18.47/22.32 亿元,对应估值 11x/9x/7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需求下滑导致出口下滑风险, 国内经济复苏低于预期风险
海油工程 建筑和工程 2024-04-02 6.66 -- -- 6.96 4.50% -- 6.96 4.50% -- 详细
海油工程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海洋油气工程总承包。 海油工程是中海油控股的上市公司,是国内唯一集海洋油气开发工程设计、采购、建造和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液化天然气、海上风电、炼化工程等为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公司。 2023年公司首次荣登 ENR 双榜,位列“全球最大 250家国际承包商”第 68位和“最大 250家全球承包商”第 98位。 2023年公司承揽额达339.86亿元,其中海外市场承揽额 141.76亿元,创历史新高;截止 2023年末在手未完成订单约 396亿元,为未来工作量提供有力支撑。 油气行业景气度回暖,高油价提振上游资本开支。 2024年,国际石油市场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国际地缘政治及各国央行政策对原油价格影响较大。 1)从需求端看,市场预期欧美央行降息即将到来,将提振原油需求。 2) 从供给端看,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油气供给受限,“欧佩克+”宣布将减产协议延续至今年 6月底; 红海危机改变全球原油贸易流向,推高原油价格。 3)库存端: 2024年 3月15日 SPR(战略石油储备) 库存为 3.62亿桶。在过去十年的大多数时间里, SPR原油库存都在 6亿桶以上, 当前补库需求显著。 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增储上产是能源安全的题中之义。 2023年我国原油对外依赖度达到 72.93%,同比增加 1.72Ppct; 天然气对外依存度42.2%,同比增加 1.8pct,我国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未来深层、深水等非常规等领域油气开发有望成为油气增储上产、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2023年,我国海洋原油产量突破 6200万吨,同比增产超 370万吨,占全国原油增量比例达到 87%左右。中海油 2023年实际资本开支为 1296亿元,超年初 1000-1100亿预算, 同时 2024年预算为 1250亿-1350亿元人民币。 随着增储上产政策的持续推进,预计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资本开支也将保持高水平态势。 LNG 贸易量持续增长, LNG 接收站建设正如火如荼。 2022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达到 401.5MT 的新纪录,同比增加 25.4MT,年增长率为 6.8%,高于 2021年的 4.5%。截至 2022年底,我国已投产 25座 LNG 接收站,合计接收能力 1.12亿吨/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还有超 3000万吨/年的 LNG 接收站审核通过处于待建中, LNG 接收站建设将保持较高活跃度。 投资建议: 增储上产会使得国内油气资本开支维持高水平,尤其是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 海油工程作为中海油控股子公司,优势明显,有望充分受益。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实现收入 337.56、 371.04、 409.72亿元,同比增长 9.8%、9.9%、 10.4%;归母净利润 18.73、 21.06、 26.76亿元,同比增长 15.6%、 12.4%、27.1%,对应 PE 分别为 16、 14、 11倍,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油价下跌导致上游资本开支缩减风险; 国内外新客户拓展及新签订单不及预期; 汇率风险。
科达制造 机械行业 2024-04-01 10.31 -- -- 10.87 5.43% -- 10.87 5.43% -- 详细
公司披露 2023年报: 实现营收 96.96亿元、同比-13.1%,归母净利 20.92亿元、同比-50.79%,扣非净利 18.79亿元、同比-55.4%。 其中, 23Q4实现营收 26.68亿元、同比+1.64%,归母净利 0.73亿元、同比-88.82%,扣非净利-0.75亿元、同比-111.43%。全年毛利率 29.24%、同比-0.20pct,净利率 26.90%、同比-19.73pct;其中, 23Q4毛利率 23.8%、同比-7.05pct,净利率-0.95%、同比-33.73pct。公司拟现金分红 6.23亿元, 分红率 29.78%(2022年为30.68%) ,基本稳定。 “大建材”出海蓬勃,深化产能、品类、区域布局公司海外建材业务营收 36.55亿元,同比+11.59%;毛利率 35.70%,同比-7.63pct。 受非洲部分市场货币贬值,以及国际贸易恢复、 中国和印度去库存影响,本土产能受到一定冲击,公司海外建材毛利率有所下滑。 而非洲市场人口规模、城镇化仍在持续发展,公司业务和产能维持增长韧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于非洲 5国运营 6个工厂、 17条建筑陶瓷生产线、 1条洁具生产线,年内陶瓷产量超 1.5亿平米、同比+21.96%。 此外, 肯尼亚洁具生产项目 24年 1月投产,喀麦隆和科特迪瓦陶瓷生产项目、坦桑尼亚及南美秘鲁玻璃生产项目等正在建设,美洲洪都拉斯陶瓷生产项目正在筹备。现有在建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能将超 2亿平米陶瓷、 260万件洁具、 40万吨建筑玻璃。 海外建材扩建同步带来外币贷款增加,而外币持续加息, 使得公司 2023年产生利息支出 2.13亿元(22年为 1.08亿元)、汇兑损失 1.08亿元(22年为-0.35亿元),财务费用同比+384%达 2.54亿元,财务费用率同比+2.15pct 为 2.62%。 机械海外布局加快, 扩大产业链优势公司建材机械业务营收 44.77亿元、 同比-20.16%, 毛利率 28.39%、同比+2.38pct, 其中陶机业务海外订单占比超 55%。 虽然国内机械业务受地产及陶瓷市场影响,但公司印度、东南亚、中亚等地区订单增长较好,并在意大利、印度、越南市场实现突破。 公司扩大产业链优势, 2023年参股国瓷康立泰、收购意大利模具企业 FDS,发展配件耗材及欧洲市场。加快海外布局, 建设土耳其BOZUYUK 工厂、印尼子公司、东欧和墨西哥办事处等,强化海外服务网络和配件供应能力。 投资收益波动影响符合预期, 蓝科锂业持续贡献现金流科达占蓝科锂业 43.58%的股份, 利润贡献体现在投资收益。 2023年蓝科锂业对公司归母净利的贡献为 12.94亿元,较上年同期-21.56亿元。 蓝科锂业提质稳产技改工程完成并已投入运行, 锂资源整体回收率提高约 5pct,全年产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碳酸锂产能达 4万吨/年。而碳酸锂价格从 23年初约 50万元/吨持续下跌至 10万元/吨(12月底), 价格全年持续下行,对科达利润增速的影响市场已有所预期。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建材、 机械、 锂电三大业务共振,出海蓬勃。陶机龙头地位稳固,纵深陶瓷产业链,出海挖掘增长红利,积极布局非洲陶瓷产业,并拓展洁具、玻璃品类;同时锂电池材料、锂电设备有序推进,延伸锂电新能源业务,发展新增长极。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为 17.2、 19.2、 22.0亿元,现价对应 PE 为 12、 11、 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非洲产线新增量过多、竞争加剧的风险;汇率变动过大的风险; 国内建材机械需求快速下降的风险;碳酸锂价格波动剧烈的风险。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24-04-01 8.08 -- -- 9.53 17.95% -- 9.53 17.95% --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收470.74亿元(yoy+13.08%),归母净利润35.06亿元(yoy+52.04%),毛利率27.54%(yoy+5.71pct),净利率8.01%(yoy+2.28pct);2023Q4实现营收115.61亿元(yoy+5.26%),归母净利润6.51亿元(yoy+375.18%),毛利率26.89%(yoy+2.66pct),净利率6.13%(yoy+0.93pct)。新兴业务高速发展,土方、高空、矿山机械表现亮眼。2023年,面对行业下行周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0.74亿元,分业务来,传统产业中在行业下滑中稳定经营,收入平稳增长:1)起重机械:营收192.91亿元,yoy+1.64%,毛利率31.04%,yoy+8.13pct;2)混凝土机械:营收85.98亿元,yoy+1.63%,毛利率22.92%,yoy+1.89pct。新兴业务加速发展实现新突破,土方、高空、矿山机械表现亮眼:1)土方机械:营收66.48亿元,yoy+89.32%,毛利率27.93%,yoy+4.45pct,海外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过100%,中大型挖掘机国内市场份额同比实现翻倍增长;2)高空机械:营收57.07亿元,yoy+24.16%,销售毛利率22.66%,yoy+1.85pct,实现国内市场中小客户市场占有率第一;3)矿山机械:营收接近8亿,yoy+140.00%;4)农业机械:营收20.92亿元,yoy-2.17%,销售毛利率11.74%,yoy+7.31pct。深耕“一带一路”,海外收入占比现已超38%。2023年,公司海外营收179.05亿元,yoy+79.20%,收入占比达38.04%,yoy+14.04pct。公司在全球先后建设30余个一级业务航空港,350多个二级网点,产品市场现已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意大利、德国、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工业园或生产基地重点市场实现有效突破,产品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工程起重机械成为土耳其、中亚市占率最高的品牌;建起产品保持土耳其市场第一地位。沙特、马来西亚、越南、肯尼亚等市场通过本地化耕耘市占率迅速提升。 持续推进智慧产业城建设,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基础。公司以中联智慧产业城为核心,全面推进从主机到零部件智能工厂建设。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累计建成投产11个智能工厂,其中,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挖掘机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已实现月产超1200台;塔机智能工厂被评为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工程起重机械、基础施工机械、随车吊、工程车桥、中高端液压油缸等8个智能工厂正在加速建设,进一步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基础。投资建议:中联重科在工程机械产品市场地位稳固,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60.45、659.98、778.89亿元,EPS分别为0.58、0.77、0.9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10、8倍,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周期下行风险。
奥特维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3-27 109.53 -- -- 112.60 2.80% -- 112.60 2.80% -- 详细
事件: 2024 年 3 月 25 日, 奥特维发布 2023 年年报。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3 亿, yoy+78.05%;实现归母净利润 12.56 亿, yoy+76.10%;新签订单 130.94 亿(含税), yoy+77.57%;截止 2023 年 底,在手订单 132.04亿元(含税), yoy+80.33%。 2023 年度,公司各项费用均比上年度有所增长,其中销售费用 1.99 亿, yoy+71.28%;管理费用 2.57 亿, yoy+44.94%;研发费用 3.27 亿, yoy+38.30%; 期间费用增长比例低于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比例。 公平台化布局优势凸显,多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1)光伏: SMBB 串焊机、硅片分选机继续保持较高市场份额;松瓷机电低氧单晶炉以优异性能获天合光能超过 18 亿大订单;新品激光辅助烧结设备获行业龙头客户批量订单; 2)储能/锂电:储能模组/PACK 生产线取得知名客户订单; 3)半导体:划片机、装片机已在客户端验证,铝线键合机、 AOI 设备持续获得客户小批量订单;半导体磁拉单晶炉获得海外知名客户订单,实现公司半导体设备出口零突破。 研发投入持续高比例,新产品不断推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2023 年研发投入 3.27 亿, yoy38.30%。推出新品包括: 1)光伏: 0BB 串焊机、 XBC 串焊机、 N 型低氧单晶炉、激光辅助烧结等适应 N 型电池技术的新设备; 2)储能/锂电:实现储能模组/ACK&集装箱装配线全栈解决方案; 3)半导体立项研发12 寸全自动划片机、装片机、 CMP 设备、半导体磁拉单晶炉。 TOPCon 0BB 焊接工艺量产发布,降本增效优势显著。 TOPCon 0BB 焊接工艺量产发布,降本增效优势显著:公司自 2020 年开始研发 0BB 焊接技术,已完成相关专利申请 120 多项,目前已在 TOPCon 上真正突破技术瓶颈,达到量产发布条件: 1)单片银耗降低>10%; 2)组件功率提升≥5W; 3)避免安装运输造成的隐裂扩散; 4)存量设备可有条件改造; 5)模块化解决方案,最小停机改造时长; 6)常规焊接的升级工艺,产品可靠性强; 7)可结合高速焊接系统进行柔性作业,确保高良率。 多种方式推进技术合作,积极拓宽公司技术边界,拓展海外市场。 2023 年,公司通过全资收购普乐新能源、设立日本全资子公司、引进日本技术团队等方式,将公司的研发技术边界不断拓宽。从自动化技术拓展至真空镀膜工艺技术,从半导体封测技术拓展至半导体晶圆、硅片研磨抛光技术。 同时, 2023 年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 600 个生产基地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实现营收 118.75/150.38/188.05 亿元,归母净利 22.39/27.27/32.47 亿元,同比增 78.3%/21.8%/19.1%,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1/9/8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 市场需求下滑。
普源精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3-25 37.97 -- -- 38.38 1.08% -- 38.38 1.08% -- 详细
公司事件: 1)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约 6.7亿元,同比+6.34%; 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1.08亿元, 同比+16.72%。 2023年 Q4公司实现营收 1.97亿元,同比-8.54%,实现归母净利润 39.89百万元,同比-5.81%。 2)公司发布 2023年利润分配方案公告, 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5元(含税) ,拟派发现金红利合计 9256.2万元,占归母净利润的 85.74%。 拳头产品数字示波器收入快速增长,新品放量可期。 1)公司高分辨率数字示波器产品销售快速增长。 DHO 系列数字示波器产品销售大幅提升,公司 DHO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同比提升 193.79%。 公司于 2023年 9月发布 13GHz 带宽高端数字示波器 DS80000系列,后续有望进一步放量。 2023年, 公司射频类仪器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4.41%; 2) 2023年 11月公司发布台式数字万用表和函数/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新品布局经济型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对应领域市占率。 高端数字示波器产品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大幅提升。 1) 自研技术及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搭载公司自研核心技术平台数字示波器产品的销售占整体示波器销售比例为 76.03%,同比提升 5.64个百分点,对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起到重要拉动作用。公司高端(带宽≥2GHz)和高分辨率(垂直分辨率≥12bit)数字示波器占整体数字示波器销售金额比例已经达到 54.29%,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2)2023年,公司毛利率随着高端产品占比不断提升而提升, 由 2022年的 52.39%提升至 2023年的 56.45%,同比增加 4.06个百分点。从成本费用端来看, 2023年,公司原材料现货采购成本下降,带动毛利率提升。 海运费用回落,境外业务运费成本降低, 同比-13.21%;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 15.75%/9.5%/21.3%/-0.3%,同比-0.89/-0.74/+1.38/+1.69个百分点。 内生外延, 公司 “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显信心。 1) 公司拟收购北京耐数电子 100%的股权,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微波射频和阵列测控系统在前沿科技领域的产品布局, 逐步向以客户解决方案为中心转型。 耐数电子专注于智能数字阵列系统(SDA) 的研发与应用, 下游涵盖遥感探测、微波通信、射电天文、量子信息等领域。 2)公司计划加快马来西亚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尽早形成年 8万台数字示波器、射频类仪器、电源及电子负载等产品生产能力。 2024年,公司将维持 20%左右的研发投入比例,在继续丰富数字示波器产品线的同时,在其他时域、频域、直流精密、产品附件配套、模块化及解决方案层面也将会有新品问世。 投资建议: 随着公司新品逐步放量及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提升, 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9.09、 12.55、 17.59亿元, EPS 分别为 0.84、 1.02、1.44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5、 37、 26倍,维持“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中集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3-20 8.90 -- -- 9.88 11.01%
9.92 11.46% -- 详细
全球集装箱需求开始复苏。中集集团于1980年1月创立于深圳,由招商局与丹麦宝隆洋行合资成立。目前主要从事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空港装备的制造及服务业务。2019-2021年受益于海运需求上升,公司集装箱业务量价齐升,营收占比由22.57%增长40.3%,毛利率由6.89%提升至25.64%,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净利率由14.5%/2.9%增长至18%/5.1%,2022年随着海运需求回归正常化,集装箱供不应求局面有所改变,导致整体毛利率净利率承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3.7%/1.5%。集装箱需求筑底,2024年有望进入周期上行阶段。上一轮周期上行启动于2019年,于2021年演绎至巅峰,核心驱动因素在于全球各地区经济复苏不平衡,港口拥堵或关闭造成船期延误,叠加航运公司削减主要航线的运力,整体造成集装箱运力较为紧张,从而推高了集装箱运价及需求量。2023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产量仅为85万TEU,触及近10年低点。考虑到全球经济温和复苏,集运需求具备韧性,2021年集装箱行业由于供不应求超买所透支的替换需求有望逐步缓解,参考过去行业周期性波动时限,2024年集装箱制造行业有望进入周期上行期。 海工业务有望迎来盈亏转折点。公司主要通过烟台中集来福士运营海洋工程业务,分为海洋油气、海洋清洁能源和特种装备:1)油气板块产品包括钻井平台、FPSO等油气生产及储存平台,受益海上石油开采需求回暖;2)海洋清洁能源产品包括海上风电安装船、模块化升压站、固定式导管架等风电装置,同时布局半潜浮式光伏装置及可再生能源制氢制甲醇装置,受益海风建设稳健增长;3)特种装备产品包括滚装船和特种工程船,其中滚装船以新能源汽车运输滚装船为主,受益我国新能源车出海。公司海工业务有望迎来盈亏拐点。 道路运输机能源装备业务稳健增长。公司道路运输车辆运营主体为控股子公司中集车辆,2022-2023年,半挂车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国内市场受商用车市场低迷影响收入有所下滑,随着国内商用车市场复苏,我们预计公司国内半挂车业务也将迎来复苏。能源装备主体为港股上市公司中集安瑞科,业务范围涵盖清洁能源、化工环境、液态食品三大领域,受益LPG、氢能、新能源等行业需求释放保持稳健增长。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主业将迎来恢复性增长,新业务进展如火如荼,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8/31.32/42.9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1.4%/1028.4%/37.1%,对应PE分别为173X/15X/11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派斯林 房地产业 2024-02-09 6.66 -- -- 9.48 42.34%
10.77 61.71% -- 详细
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系统服务商。 公司前身创建于 1993 年, 2021 年重组收购美国 Paslin,主业转型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整体剥离房地产业务后,全面聚焦智能制造。公司聚焦汽车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并不断拓展非汽车行业自动化项目。目前客户包含多家汽车领域国际知名整车厂和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以及非汽车领域国际知名零售企业等仓储自动化客户,具有较高的客户壁垒。公司 2022年 86%营收来自北美市场;在美国底特律、长春、上海、成都、墨西哥萨尔提略等地设有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核心团队产业经验丰富,技术人员占比高。 通胀削减法案补贴政策下的美国新能源车市场: 1)拜登政府的通胀消减法案于 22 年 8 月通过,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激励措施,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加速美国电动汽车采纳。 2)预计 2024-2026 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CAGR 达到 42%, 2026 年渗透率需要达到 25%。 3)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2.2%到 2023 年增长至 9.1%。 主要是车企产能低、 充电桩等基础设备不普遍导致市场渗透率增长缓慢。 截止 2022 年底,美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共计 12.8 万个, 美国计划投资 50 亿完善充电设施, 目标于 2026 年完成建设 50 万台充电桩; 同时当前福特、通用等汽车厂商均在推行扩产计划,其中福特的俄亥俄工厂预计 2025 年可投入使用,长期看上述因素有望改善。 焊接技术领先,新能源汽车装备市场竞争力强,拓展非汽车业务,业绩可期。1)汽车制造业是工业自动化集成最大应用领域之一, 公司深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汽车结构件焊接、机器人连接、新能源汽车白车身焊接等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2)公司先后为特斯拉和瑞维安完成各自首条电动汽车产线的设计及建造,并与福特、通用、丰田等战略客户在新能源汽车焊装制造方面积极开展合作。3)公司积极将其汽车制造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仓储物流、新能源、环保设备等非汽车产业,推出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和智能物料搬运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创新自动化解决方案。 4)公司 2023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1.19 亿元,同比增速为+216.16%; 2023 年公布股票激励计划,绑定高管及核心骨干, 根据业绩考核目标, 2023-2026 公司净利润应不低于 2.1/2.5/3.0/3.6 亿元。 投资建议: 考虑到美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景气,结合拜登政府执政目标及Marklines 预测,预计 2024-2026 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CAGR 为 42%。此外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智能物流等业务, 以及加快与中国车企的合作。 因此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1/2.82/3.60 亿元,对应 PE 为 15/11/9 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美国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持续性;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 ;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24-02-02 48.67 -- -- 59.18 21.59%
59.30 21.84% -- 详细
2012-2021年,恒立液压在液压行业的全球份额从 0.5%升到 4.2%。 2021年, 全球液压行业约 304亿欧元,国内约 107亿欧元。 2019年,我国液压行业下游占比最大的为工程机械(40.5%),其次分别为航天航空(8.7%)、冶金机械(8.6%)、工程车辆(7.8%)、农业机械(5.3%)、矿山机械(4.2%)、汽车(3.3%)等。 当下,全球液压行业市场份额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龙头为博世力士乐, 2012年其份额为 24.2%, 2020年降至 15.7%,派克汉尼汾、伊顿 KYB 均出现了份额下滑的情况, 而我国企业快速提升, 恒立液压为其中优秀代表, 全球份额从 2012年的 0.5%快速提升至 2021年的 4.2%。 预计 2024年国内挖机需求触底,公司非挖业务持续突破。 挖机下游以基建、地产、采矿为主, 2023年三者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简称“工程量”) 合计达 39.3万亿元, yoy+0.8%,我们预计 2024年同比+2.7%,增速提升。 2021-2023年工程量同比+12.4%/+1.8%/+0.8%,国内挖机销量-6.3%/-44.6%/-38.3%,国内挖机销量连续 3年跑输,参考 2012-2015年,我们预计国内挖机可能在 2024年见底,且我们预计 2024年下半年国内挖机销量存在同比转正可能。 非挖领域液压市场约为挖机的 2倍(2019年), 2022年, 公司非挖收入合计 27.4亿元,yoy+23.5%,占总收入比例达 33.5%,提升 9.7pct,非挖下游领域持续突破。 海外核心客户持续突破。 公司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 2010年的 1.4%提升至 2016年的 29.2%,后随着国内工程机械产业复苏,海外收入占比降至2020年的 11.8%(2017-2020年,公司海外收入从 6.4亿元提升至 9.3亿元),2021-2022年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13.3%和 21.4%, 2022年公司海外收入达 17.5亿元。 以卡特为例, 2010年公司进入卡特贡献链体系,公司依靠强硬的产品力持续开拓海外客户,主要开拓时间集中在 2018-2023年, 产品从挖机油缸到挖机泵阀,到非挖油缸、泵阀。 公司目前客户包括诸多全球 500强。 公司前瞻性布局电缸及丝杠业务, 2024年放量在即。 2021年 9月,公司非公开发行募资 50亿元用于投资建设墨西哥项目、线性驱动器项目、通用液压泵技改项目、超大重型油缸项目,其中线性驱动器项目建成后形成 10.4万根标准滚柱丝杠电动缸、 4500分重载滚柱丝杠电动缸、 750根行星滚柱丝杠电动缸、10万米标准滚柱丝杆和 10万米重载滚柱丝杠产能。 其中电缸及丝杠业务的设备、人员逐步到位, 2024年电缸及丝杠业务放量在即。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利润分别是 24.1/28.8/34.8亿元,对应 PE 分别是 27x/23x/19x, 考虑到公司较强的竞争力及产品的延展性较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低于预期风险, 新品开拓进展低于预期风险。
科达制造 机械行业 2024-01-30 11.45 -- -- 12.50 9.17%
12.50 9.17%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 2023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 21.50亿元左右,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 19.50亿元左右。据此推算,公司 23Q4实现归母净利 1.31亿元。 碳酸锂价格影响投资收益符合预期, 持续贡献现金流2023年业绩同比下滑,主因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 科达在投资收益中体现蓝科锂业的利润贡献(占股 43.58%)。 2023年蓝科锂业产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但碳酸锂市场终端价格从 2023年初约 50万元/吨持续下跌至 10万元/吨(12月底), 蓝科锂业盈利较上年大幅减少约 62%, 导致科达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约21亿元。 由于碳酸锂价格全年持续下行, 对科达利润增速的影响有所预期。 建材出海蓬勃,产能、品类、地区全方位拓展公司稳步推进海外建材业务的项目建设及品牌运营工作,截至 23Q3已在非洲 5国运营 6个生产基地,投产 17条陶瓷生产线、 1条洁具生产线。同时,肯尼亚洁具生产项目、坦桑尼亚玻璃生产项目、喀麦隆和科特迪瓦陶瓷生产项目、南美秘鲁玻璃生产项目等正在建设中。现有在建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合计形成年产近 2亿平建筑陶瓷、 260万件洁具及 40万吨建筑玻璃的产能。此外,公司也积极探索、寻找新增潜力市场区域,并适时对存量市场的基地进行技改或扩产。 机械业务海外订单占比 6成,加快转型为全球化生产服务商受国内房地产市场影响,公司机械业务有所波动。 但公司积极应对地区市场变化, 持续拓展海外,陶瓷机械海外订单占比超 60%。公司相继在印度、土耳其、印尼等国建立子公司和全球销售网络。公司 2023年参股国瓷康立泰、收购意大利模具企业 FDS,以重点发展配件耗材及海外业务,助力公司从设备供应商转向全方位陶瓷生产服务商,促进建材机械业务的稳步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三大业务共振,出海蓬勃。陶机龙头地位稳固,纵深陶瓷产业链,出海挖掘增长红利,积极布局非洲陶瓷产业,并拓展洁具、玻璃品类。同时锂电池材料、锂电设备有序推进,延伸锂电新能源业务,发展新增长极。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为 21.5、 24.6、 26.9亿元,现价对应 PE 为 11、 9、 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非洲产线新增量过多、竞争加剧的风险;汇率变动过大的风险;国内建材机械需求快速下降的风险;碳酸锂价格波动剧烈的风险。
创世纪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18 6.38 -- -- 6.42 0.63%
6.42 0.63%
详细
3C 领域钻攻机龙头,实现进口替代,有望受益于 3C 需求回暖。 1)公司数控机床产品分为 3C 系列和通用系列,其中 3C 系列产品包括钻攻机、精雕机。 公司在 3C 领域有深厚积累, 3C 系列产品主要客户包括国内外智能手机品牌产业链上的企业, 公司钻攻机产品市占率持续领先,并已实现进口替代。 公司钻攻机已更新迭代至第七代,全球已累计出货超过 90,000台,产品市占率持续领先并已实现进口替代。 2) 3C 钛合金加工带动对数控机床需求提升。 苹果新品使用钛合金中框,导致加工时长加大,根据艾邦高分子数据,钛合金手机中框加工时长约为铝合金中框的 3-4倍,对公司产品需求有正面影响;未来,随着钛合金材料进一步在国内外各大手机品牌及产品类型中逐步渗透,对数控机床需求的成长空间有望持续打开。 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替代需求旺盛,下游行业更新周期在即。 1)国内新能源市场公司数控机床下游涵盖新能源及消费电子等,随着国内新能源相关产业崛起,国内需求增速快于海外市场。 2022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825.10亿元。 2)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依然较低: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 目前,由于“卡脖子”技术限制,中低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分别为 82%、 65%,而高端机床的国产化率仅有 6%,国内企业在低端产品中份额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3)行业周期更替在即,数控机床领域回暖。 机床产品的寿命一般约为 10年,且我国机床行业过去发展也呈现以 10年为周期的特征,从行业来看,上一轮手机厂商设备采购约在 2020年 5G 手机推出时点更新,现已逐步进入更换周期。 公司向通用、新能源领域拓展,产品高端化、产能释放带来业绩增长动能。 公司通用系列产品包括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立式加工中心可以应用在自动化零部件、无人机零部件、物流企业邮件分拣系统零部件加工上,公司在这些新兴应用领域已经积累了一些优质客户。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加工电池托盘、电池外壳、腔体、电机的马达、齿轮、新能源汽车的摄像头、显示触摸屏的腔体和小件等。通用系列产品立式加工中心出货量连续四年实现翻番, 2021年出货量超过 10000台,全国销量第一。截至2023年 11月 17日,公司立式加工中心,全球已累计出货超过 35,000台;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50%。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营收同比+30%。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36/47.20/56.0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2.63/5.09/6.8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16/0.30/0.41元/股, PE 为 41/21/16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供给不足的风险。
科达制造 机械行业 2023-12-15 10.10 -- -- 12.35 22.28%
12.50 23.76%
详细
公司简介科达制造, 1992 年创立,总部广东佛山, 2002 年在上交所上市, 2022 年赴瑞交所发行GDR(股票代码: KEDA),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建材机械、海外建材、锂电材料与装备三大领域,目前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陶瓷机械龙头,同时也是早一批中资赴非洲瓷砖行业投资的企业之一。 2022 年实现总收入 111.57 亿元, YOY+14%、归母净利 42.51亿元;其中,建材机械设备收入 56.08 亿元,占比 50.26%、海外陶瓷收入 32.76 亿元,占比 29.36%。公司股权架构为非家族制,无实控人,董事长边程 1998 年加入科达、当前持股 5.07%; 2023 年 2 月中国联塑举牌科达。 进军非洲,出海蓬勃非洲正处于城镇化红利期,是建材的朝阳市场。 无需过度担心需求的阶段性不足,从需求角度,非洲是一个具有想象力、吸引力的地方。 我们预测2026年非洲人均瓷砖消费量将约为 1.13 平/人,则对应瓷砖需求约为 17.6 亿平,较 2021 增长 53.5%。非洲瓷砖供给格局:主要竞争对手是中资,留给新进入者的空间有限。 非洲瓷砖行业投资难度较大, 科达等中资企业先发优势明显, 资金上假设一个基地新建 5-6 条产线,则需要合计投入 10 亿以上人民币。不应局限于市场格局的边际变化,更应关注增长红利期,科达非洲给予股东持续、快速、可观的回报。科达海外陶瓷发展迅速,毛利贡献已提升至 55%以上。 非洲陶瓷产业的发展,可以归纳为精选合作伙伴(森大)、慎重选址、产能快速扩张、横向延伸产业链等步骤。 战投蓝科锂业,锂电新延伸2017 年科达战略入股蓝科锂业,通过全资子公司合计持股 43.58%。蓝科锂业是国内卤水提锂龙头,当前年产能超过 3 万吨,有望技术改进持续增产。蓝科的核心优势在于①资源禀赋,②技术带来最优成本,③股东国资背景。锂电池材料、锂电设备有序推进。 科达 2023H1 实现锂电池材料收入 4.09 亿元,整体占比 8.6%。公司于 2015 年进入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目前已形成“石墨化-人造石墨-硅碳负极”的负极材料产业链布局,以储能电池领域应用为主。 锂电设备方面, 主要基于锂电材料的烧结环节,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的生产以及锂云母提锂提供烧结装备等。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纵深陶瓷产业链并积极布局非洲,出海挖掘高增长红利,同时延伸锂电业务新增增长极,我们预计 2023-25 年公司整体营收分别为 101.14、116.57、 136.2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3%、 15.3%、 16.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6、 25.33 和 27.1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5.1%、 8.4%、 7.1%,对应 12 月 12 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8、 8 和 7 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非洲产线新增量过多的风险;国内建材机械需求快速下降的风险;碳酸锂价格波动剧烈的风险
奥来德 机械行业 2023-11-20 48.02 -- -- 52.56 9.45%
52.56 9.45%
详细
OLED 行业需求高增,国内厂商表现优异,份额攀升出货。 根据 CINNOResearch 数据显示,2023Q3全球市场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 1.8亿片,同比高增 29.6%,国内厂商出货份额不断攀升,占比 45.0%,同比提升 14.6%; 其中柔性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占比近八成,同比上升 4.0个 pct。京东方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 2023年 Q3出货量同比增长 68%,前三季度柔性AMOLED 产品出货量已超 8,000万片;维信诺/天马表现亮眼, 2023年 Q3分别同比高增 95.6%/385.7%。伴随着中大尺寸 OLED 屏在笔记本、 Pad 等电子产品中持续应用,未来 OLED 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奥来德是 OLED 产业链上游环节面板制造中的有机发光材料与蒸发源设备领域龙头企业。公司技术储备丰厚, 在封装材料、 PDL 材料、小型蒸镀机等“卡脖子”产品上均有所突破,并进军钙钛矿光伏电池领域, 未来将充分受益行业发展。 有机发光材料放量,拓展薄膜封装/PDL 材料提升产品丰度。 国内 OLED 面板市场规模稳定提升,产能扩充力度大,带动上游材料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新材料在线数据, 2022年中国有机发光材料市场规模达 43.2亿元,预计 2025年将达到 109亿元,国产占有率持续提升,发展空间巨大。 公司深耕有机发光材料终端材料多年, 产品以发光功能材料(prime)为主。 目前公司新一代 R-prime、G-prime 材料均已导入多家下游客户产线,实现稳定量产供货, B-prime 材料在多家客户测试有望导入,成为业绩增长新动能。长春及上海双工厂 15吨产能保障有机材料放量。此外,公司布局封装材料及 PDL 材料, 成为薄膜封装材料国内首个合格供应商,并实现连续稳定供货,PDL 材料也已在下游客户产线进行测试。 蒸发源设备独占鳌头, 8.5代线性蒸发源迅速推进中。 公司于 2012年切入蒸发源领域, 2017年正式投产,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实现蒸发源设备的自主研发、产业化和进口替代,主要生产适配 Tokki 蒸镀机接口的 6代线 AMOLED线性蒸发源产品, 市场占有率高。 过去几年受益于 6代 AMOLED 产线扩张,蒸发源设备为公司业绩支柱。公司洞察面板行业发展趋势,前瞻性布局高世代蒸发源,目前 8.5代线性蒸发源正在制作样机。 同时公司战略布局钙钛矿蒸镀机及硅基 OLED 蒸镀机,有望成为下一个增长点。 投资建议: 公司有机发光材料持续放量, 下游客户群拓展顺利; G8.5代线性蒸发源和小型蒸镀机有望成为下一个增长动力。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收入 5.29、 7.62、 11.19亿元,同比增长 15.2%、 44.2%、 46.8%; 归母净利润1.30、 2.19、 3.55亿元, 同比增长 14.7%、 69.0%、 61.8%,对应 PE 分别为 55、33、 20倍,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升级迭代及技术研发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风险; 客户集中风险; OLED 行业波动及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恒润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3-11-14 42.66 -- -- 47.95 12.40%
47.95 12.40%
详细
大型风电法兰龙头,探索算力租赁新布局。 公司主要从事辗制环形锻件、锻制法兰及其他自由锻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行业、石化行业、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机械行业、船舶、核电等多种行业。公司目前产品包括环形锻件、锻制法兰、自由锻件三块,核心业务为环形锻件,具体包括风电法兰、工程机械行业配套零部件、金属压力容器用大型环锻件。 为顺应数字经济浪潮,步入数字能源算力融合新赛道,公司与上海六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上海润六尺科技有限公司, 计划于上海、福州经开区、安徽芜湖、山东济宁等地合作建立算力中心,并打造长三角 GPU 算力中心集群。 风电轴承国产化,算力带动产业链成长。 近年来,国内外风电行业均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对于精密化、高强度化、标准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强。我国已将风电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全国风电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我们认为 ChatGPT 体现了当前 AI 训练速度、训练精度的提升,背后的根本逻辑在于庞大训练数据集的支撑,而对于硬件层面来说,计算与传输是保证 ChatGPT 平稳运行的核心。根据贝壳财经咨询,北京时间 2023 年 2 月 9 日,由于训练量超负荷, ChatGPT官网无法登录,页面显示“超负荷”,侧面印证了当前的网络资源/计算能力无法保证未来大量涌入的算力需求。 ChatGPT 的总算力消耗约为 3640PF-days,从摩尔定律角度看,以 ChatGPT 为代表的 AI 发展速度呈指数级上涨,约每隔 3~4 个月翻倍(摩尔定律翻倍周期约 18 个月)。 风电业务回暖,公司营收有望提升。 虽然 2022 年上半年风电行业受平价上网、建设进度等因素影响,风电场开工审慎,订单释放放缓。但长期从国家、地方政府对风电行业予以大力政策支持来看,国内风电行业发展步入稳步发展阶段。海上发电以及早期风电机组临近退役导致的存量市场更新是未来风电行业的发展机会。 2014-2022 年,公司营收 CAGR 12%, 2020 年国内抢装陆上风电,公司实现营收 23.85 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历年最高; 归母净利润由 2014 年的0.4 亿元提升至 2022 年的 0.9 亿元, CAGR 9%, 2020 年归母净利润为 4.4 亿元,同比增长 459%,明显高于同期收入增速,体现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传统业务基本面以及未来算力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情况下,公司开展的算力租赁第二成长曲线, 我们预计 23-25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8.4/38.2/47.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5.2/7.4 亿元,对应 2023 年 11 月10 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64x/37x/26x。 风险提示: 技术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风风险加剧;核心人员储备和流失风险
禾川科技 机械行业 2023-11-07 42.45 -- -- 50.30 18.49%
50.30 18.49%
详细
公司公告拟与博世成立合资公司。近期,公司公告拟与罗伯特博世、博世中国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乐达博川自动化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其中罗伯特博世持股40%,博世中国持股10%,禾川科技持股50%。 毛利率同比下滑,研发费用率提升明显,Q3业绩低于预期。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8.85亿元,yoy+26.14%,归母净利润0.63亿元,yoy-29.72%,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yoy-45.79%,毛利率29.85%,yoy-2.94pct,净利率7.25%,yoy-5.24pct;2023Q3,公司实现营收2.83亿元,yoy+20.68%,归母净利润0.13亿元,yoy-60.50%,扣非归母净利润940万元,毛利率30.04%,yoy-3.31pct,净利率4.69%,yoy-9.13pct。2023Q3,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0.68%,但毛利率同比下滑3.31pct,净利率同比下滑9.13pct,低于预期。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3.31pct,主要因为公司当前推行大终端战略,公司大客户在光伏行业较为集中,为了快速进入市场,产品销售价格有所降低,同时受产品更新换代影响,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净利率同比降幅大于毛利率同比降幅主要与期间费用率提升有关,Q3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53.2%,管理费用同比增30.9%,研发费用同比增55.2%,当前公司推行整体解决方案战略,为深度渗透下游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加大在传统细分行业解决方案的业务、技术投入,导致相关人员及销售费用增加。为提升工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扩充控制、驱动、传动、传感层产品线,公司新设导轨丝杆、工业电机、光伏微逆、机器人等事业部,继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导致研发费用增加。 公告与博世力士乐成立合资公司,合作推出高性价比自动化电气产品。近期,公司公告拟与罗伯特博世、博世中国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乐达博川自动化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其中罗伯特博世持股40%,博世中国持股10%,禾川科技持股50%。合资公司拟主要从事研发、生产、提供自动化和电气化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和服务。本次合资的合资方博世中国于2023年11月2日与公司股东越超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在未来12个月内拟成为公司5%以上股东。 博世力士乐是全球液压行业龙头,也是滚珠丝杆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博世力士乐与浙江禾川科技计划强强联手,将推出高性价比的自动化与电气控制产品组合服务于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禾川科技在极具竞争力的本地管理团队带领下,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工业自动化供应商。合资公司计划打造完整的自动化产品组合以及柔性输送系统产品,满足中国客户对响应速度和高性价比的要求。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光伏、锂电领域竞争优势及机器人业务推进情况,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0.86亿元/1.30亿元/2.18亿元,对应估值分别是75x/49x/30x,与博世合作,发展前景可观,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价格战风险,光伏行业需求低于预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