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马瑞山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930518080001...>>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国轩高科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7-16 54.78 -- -- 65.98 20.45%
65.98 20.45%
详细
事件: 7月 13日, 公司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关于电池战略合作关系的谅解备忘录》 ,主要内容包括: (1) 开发用于在德国萨尔茨吉特生产的三元标准电芯,进一步探讨合作开发磷酸铁锂电芯; (2) 将在欧洲建设零碳排放工厂,并将共同开发欧洲其他潜在的生产基地; (3) 双方考虑对上游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矿产资源、四种核心材料)、机械设备采取联合采购或联合投资的形式;捆绑采购双方生产基地(合肥和萨尔茨吉特)所需生产设施和设备; (4) 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国轩高科作为其标准电芯的战略供应商, 在基础设施建设, 梯次利用和电池回收, JTM、 CTP、 CTC 等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 (5) 设立专家交流计划。 点评: 公司将核心受益于大众全球电动化战略。 大众在 3月份举办的“Power Day”上推出 Unified Cell(标准电芯),该电芯将于 2023年量产, 有望使电池成本减少一半, 2030年装车率达到 80%。到 2030年,大众集团将与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内建设 6个动力电池工厂,总产能预计为 240GWh。其中,大众位于瑞典和德国本土的各一家动力电池工厂产能将会增加到 40GWh。 公司作为大众的子公司, 将受益于大众电动化目标。 合作进度与范围超预期。 《谅解备忘录》 明确双方将在欧洲共建生产基地、布局上游供应链,有望发挥双方优势,利用大众的资金优势和品牌优势帮助国轩打开国际市场, 国轩利用其本土化供应链和生产制造优势, 帮助大众在中国建立全面的供应链体系,互利共赢。 公司磷酸铁锂实力突出,与大众合作开发三元标准电芯,技术路线全面布局。 2020年新能源汽车以及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回暖,公司磷酸铁锂技术深厚,受益于 A00级电动车市场需求旺盛。根据公司年报和 GGII 数据, 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 62.85GWh,同比上升约 1%。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约 3.27GWh,国内市占率约 5.2%,排名全国第五,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约 2.9GWh,约占国内市场的 12.06%,排名全国第三。据年报,公司规划实现 2025年产能达100GWh、国内份额不低于 20%的目标。 上调至“买入”评级: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1-23年净利润 5.27/7.88/10.21亿元,对应 PE 129/86/66x。 公司坚持“做精铁锂,做强三元,做大储能”的产品路线,并向电动两轮车、电动船舶领域延伸。 大众入股后有望凭借客户以及产品优势打开市场空间, 核心受益大众全球电动化布局,发展潜力巨大, 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 与大众合作计划落实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中环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16 42.20 -- -- 52.41 24.19%
56.24 33.27%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2021H1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170~180亿元,同比增长 96.66~108.23%;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4~15.5亿元,同比增长 160.06~187.93%,超出市场预期。 210产品规模提升加速, 助力公司出货、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行业领先。 (1)出货端, 公司正持续加快 210产品规模提升, 2021H1末 210硅片产能已提升至70GW, 210产品产能占比约 40%,产销规模同比提升 110%; 未来 90亿定增落地后公司硅片产能将突破 100GW, 210产能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 80%。 (2)盈利端, 通过一系列技术进步, 2021H1公司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同比下降近2%,硅片 A 品率大幅提升,较大程度改善单位产品毛利率;此外公司通过长期构建的良好供应商合作关系,较好地保障了公司产销规模的提升, 在硅料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通过技术进步和供应链合作实现公司盈利能力的行业领先。 12英寸硅片取得积极进展,国产替代背景下公司出货有望持续超预期。 长期来看,在中美博弈背景下, 政策红利和国产替代是未来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主旋律,而阶段性的供给紧缺亦将推动行业景气度向上。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 8英寸硅片供应企业,在 12英寸硅片的关键技术、产品质量性能上均取得积极进展,已量产供应国内主要数字逻辑芯片、 存储芯片生产商; 2021H1公司半导体产销规模同比提升 63%,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位于天津市、江苏宜兴市的新增投资项目顺利开展,为半导体业务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出货有望持续超预期。 TCL 科技入主开启混改新篇章, 工业 4.0助力公司效率及产品质量提升。 6月底推出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是 TCL 科技入主后公司首次绑定核心员工和公司利益, 未来公司战略与股东和员工目标高度一致,通过机制赋能与市场化发展,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 正式开启混改新篇章。 而随着产业技术降本趋势持续,公司加速了在生产过程中全流程的工业 4.0的应用和升级, 2021H1人均劳动生产率继续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持续提升、原材辅料消耗得到有效改善,工厂运营成本持续下降,并有力推动了 210产品的产销规模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维持“买入” 评级: 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1-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23/36.46/46.04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93/1.20/1.52元,当前股价对应22年 PE 为 34倍。考虑到公司属于硅片环节双寡头之一, 推出的技术革新产品G12大硅片领先于行业,有助于公司提升光伏级硅片盈利水平;同时在半导体硅片这一科技属性赛道取得进一步突破后, 在半导体行业政策红利、国产替代、景气度提升的三重因素下公司估值有望持续提升; 叠加 TCL 入主后混改新篇章正式开启, 2021年有大概率完成业绩倍增目标,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210硅片出货及盈利不及预期;半导体硅片产能投放及销售不及预期。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1-07-13 50.90 -- -- 70.85 39.19%
84.99 66.97%
详细
事件: 晶盛机电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预计上半年盈利 5.5亿元-6.4亿元,同比增长 100%-130%,其中非经常性损益 0.54-0.56亿元。 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公司订单交付能力强, 新签订单充裕保障业绩增长。 公司 21Q2实现归母净利润2.71-3.54亿元,环比变动-4%~+26%。据公司一季报,截止 2021年 Q1,公司新签订单超过 50亿元,未完成合同总计 10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51%, 环比大幅增长 78%;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 5.6亿元,同比+19%,环比+44%,在手订单大幅增长, 保障业绩高速增长。 受益光伏硅片扩产弹性大,碳中和及产能替换提供下一阶段成长性。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 2020年硅片厂商扩产潮,特别是大尺寸硅片先进产能。 据solarzoom 统计,2021H1新扩单晶硅片产能 74GW,2021E 新增产能近 200GW。 公司为大部分硅片厂商供应单晶炉, 大尺寸单晶炉供应交付能力突出,受益硅片厂商扩产以及大尺寸硅片趋势弹性大。 碳中和目标及“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指引下,我们测算光伏硅片还有约 400GW 的产能空间, 长期看,光伏硅片需求向好。大尺寸+一体化趋势下,产能替换为公司提供下一阶段成长性。 持续创新, 多业务造就第二成长曲线。 半导体设备方面, 截止 2020年底基本实现 8英寸晶片端长晶到加工的全覆盖, 已实现量产和批量出货; 12英寸半导体设备研发已全面覆盖;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的研发取得关键进展,成功生长出 6英寸碳化硅晶体。 蓝宝石材料业务方面,公司于 2020年 12月生长出 700kg级超大尺寸蓝宝石晶体, 建立了规模化生产基地。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新增在手订单大幅增长, 未来业绩增长有保障, 上调 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上调 11%/12%/21%) ,预计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 14.73/19.50/25.27亿元,对应 PE 44/33/26X。 公司光伏硅片设备龙头地位稳固, 业绩确定性高;半导体设备逐步起量,多业务造就第二成长曲线, 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助力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订单履行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
容百科技 2021-07-09 144.90 -- -- 161.41 11.32%
161.30 11.32%
详细
事件: 7月6日, 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计划授予202.2万股,占公告日公司总股本0.45%。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为包括董秘在内的135人。 点评: 股权激励解锁考核目标超预期,提振公司发展信心。 本激励计划将分三期解锁,业绩考核目标为2022-2024年扣非前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 12、 18、 25亿元,或2022H2、 2023H2、 2024H2任意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市值的算术平均数达到800、 1000、 1200亿元。 公司剑指三元正极材料龙头, 积极扩产顺应高镍发展大势。 公司2020年底三元正极产能4万吨, 2021年底产能有望达到12-15万吨。公司基于对行业发展的坚定信心,看好高镍三元发展趋势,积极扩大高镍产能,凭借公司的设计制造和施工能力, 扩产周期较短、投资额较低,有利于公司抓住高端车型对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旺盛需求,抢占市场龙头地位。公司此次股权激励方案的提出,有利于稳定与激励公司核心人才,充分发挥人员积极性,有助于公司远期战略的实施与落地。 产能利用率与前驱体自供率提高,盈利能力显著上升。 2021年Q1公司毛利率15.9%,同比+3.01pct,环比+2.61pct。主要得益于 (1) 2021年Q1产能利用率的提升; (2) 2021年Q1前驱体自供率提升,公司前驱体产能陆续投放, 2020年底前驱体产能达到2.1万吨, 募投项目临山(一期)的1-1期年产3万吨预计2021年底前部分投产,前驱体自供率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是高镍正极龙头企业,客户结构优质。 据公司年报和GGII数据,中国三元正极材料高镍化进程加快, 销售额占比由2019年的11%上升到2020年的24%。公司2020年高镍产品的出货量超过国内其他竞争对手,是宁德时代高镍三元材料核心供应商,海外客户包括SKI等,并且与固态电池厂商卫蓝以及清陶均有合作。 公司已经实现NCM-Ni83多晶和单晶以及NCA-Ni88的稳定量产,预计2021年有望大规模量产NCM-Ni90多晶和单晶。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高镍三元正极产销两旺,产能利用率保持高水平,单吨盈利持续提升,考虑未来几年公司产能释放弹性较高, 上调公司2021E-2023E 净利润预测(上调 18%/24%/35%),预计 21-23E 净利润7.1/13.3/19.4亿元,对应 PE 74/40/2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募投项目不达预期、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1-07-06 43.00 -- -- 45.88 6.70%
62.77 45.9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1H1 实现归母净利润28~30 亿元,同比增长177%~197%;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30 亿元, 同比增长192%~213%。 硅料供给紧张叠加硅片大规模扩产致2021H1 价格高企,硅料盈利高增;电池片满产满销但盈利能力相对承压。 2021H1 硅料价格上涨幅度显著超出市场预期,根据PVInfoLink 数据,2021 年6 月底硅料价格维持在200~215 元/千克区间,相较年初的85 元/千克价格涨幅超过135%,我们预计公司2021Q2 硅料含税销售均价落在130~140 元/千克区间;公司高纯晶硅业务满产满销,我们预计2021H1 出货量约4.8 万吨;在硅料量价均有显著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盈利实现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在硅料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公司电池片业务成本受到较大压力,但是在公司优秀的成本管控能力和行业领先的电池片质量优势下,公司上半年电池片业务仍保持满产满销,量利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持续加码硅料扩产,成本控制能力领先背景下业绩有望维持高增。公司7 月1 日公告,拟投资140 亿元在乐山市建设年产20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项目将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预计70 亿元(年产10 万吨),计划于2022 年12 月底前投产,二期项目将根据市场及光伏产业发展情况择机启动。碳中和背景下公司再度加码硅料扩产,本次一期项目投产后,公司22 年底硅料产能将达到33 万吨, 提前完成公司2023 年发展规划(原计划2023 年实现硅料产能22~29 万吨); 虽然22 年下半年硅料供需形势有望改善,从而带动硅料价格步入下行通道,但是公司领先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仍将保障公司未来业绩维持高增。 维持“买入”评级:2021 年上半年硅料价格上涨情况超出我们预期,也显著超出市场预期;且我们判断在硅料供需形势并未有明显改变的情况,硅料价格短期虽有波动可能但仍将维持相对高位;根据硅料价格情况以及公司新增硅料扩产规划,我们上调公司21-23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9.76/108.73/116.30 亿元( 上调45%/ 上调50%/ 上调34%) , 对应EPS1.77/2.42/2.58 元,当前股价对应21-23 年PE 为24/18/17 倍。公司作为硅料绝对龙头扩产节奏行业领先,未来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且在大尺寸电池/组件环节的布局也有望给公司盈利带来额外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装机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投放、产品销售量不及预期;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程度高于预期;公司技术路线选错或产能扩张无法紧跟趋势。
亿华通 2021-07-01 279.98 -- -- 325.57 16.28%
348.55 24.49%
详细
事件:公司日前发布定增预案,拟向UBS、北汽新动能、JPMorgan 及Morgan Stanley 等四家机构投资者发行A 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 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燃料电池综合测试评价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疫情影响下2020&2021Q1 燃料电池销量承压,但行业降本&招标情况对公司全年及未来业绩有支撑。受疫情影响,燃料电池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中汽协数据显示全行业燃料电池车2020 年销量为1177 辆(同比-56.8%),2021Q1 销量为150 辆(同比-27.6%);公司同样受到影响,2020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23 亿元(由盈转亏),21Q1 实现归母净利润-0.16 亿元(减亏51.90%)。 但是从行业降本和招投标信息等两方面因素来看,公司2021 年业绩有望扭亏并在未来维持快速增长:(1)2020年10月,国鸿氢能、氢璞创能先后发布低于2000元/KW售价的电堆产品,降本进度超出市场预期;(2)据澎湃新闻统计,2021Q1燃料电池车招投标数量已达到705辆,占到2020年全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1177辆)的65%。2021 年4 月,亿华通首发120kW、80kW 两款大功率自主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全新系列产品,技术、产品、客户端的多重优势将保障公司在行业快速发展阶段维持高速增长趋势。 冬奥会&示范城市群政策催化,亿华通作为系统集成龙头将优先收益。在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是重要抓手之一,燃料电池降本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群申报完毕,冬奥将重点示范,地方配套、行业龙头公司的融资也在加速推进。 对于亿华通来说,(1)2021 年2 月北京冬奥会测试赛圆满收官,交通测试部分共投入氢燃料电池客车80 辆,均搭载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2)2021 年4 月,《北京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征求意见稿)发布, 其中提出“以亿华通建设万台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为牵引,布局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八大核心材料部件全产业链”,体现出北京对亿华通的重视和认可。 维持“买入”评级。2021Q1 行业招标中标情况超预期,叠加冬奥会临近公司订单逐步兑现贡献收入及业绩,我们看好公司2021 年收入规模快速提升同时扭亏。受疫情影响,我们下调/维持公司21/22 年业绩,新增23 年业绩,预计公司21-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7/1.98/2.89 亿元(下调24%/维持/新增),对应EPS 为1.52/2.81/4.10 元,当前股价对应21-23 年PE 为186/101/69 倍。综合考虑行业高成长性、公司强大的配套能力与市场拓展能力、自产电堆与规模化,盈利能力提升空间大,公司作为科创板燃料电池第一股,有望受益行业高增长,看好公司成长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燃料电池扶持政策、技术降本不及预期;竞争加剧、订单不及预期; 客户集中、关联度高,应收账款回款不及预期;次新股调整风险。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1-06-30 513.41 -- -- 579.60 12.89%
582.20 13.40%
详细
事件: 2021年 6月 28日晚,宁德时代发布公告,与特斯拉签订供货框架协议。 点评: 宁德时代和特斯拉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公司与特斯拉在 2020年 2月曾签订《Production Pricing Agreement (China)》 ,在该协议中约定于 2020年 7月至 2022年 6月期间向特斯拉供应动力电池。此次签订的协议名为《ProductionPricing Agreement》, 有几点值得关注: 1)此次协议是上次协议的延续,供货时间为 2022年 1月至 2025年 12月; 2)此次协议意味着双方关系进一步深化,我们猜测供货区域可能扩大(协议题目无“China”字样); 3)此次协议还对技术研发、质量保证、产能供应、违约责任等作出相应规定,合同更细化。 宁德时代助力特斯拉降本: 目前特斯拉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主要是三家, 其中宁德时代向国产 Model 3供应方形磷酸铁锂电池, LG 能源解决方案向国产 Model 3和 Model Y 供应圆柱三元电池,松下则向美国工厂的 Model 3和 Model Y 供应圆柱三元电池。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明显,且宁德时代的成本控制能力也强于另外两家竞争对手,公司供应的磷酸铁锂电池为特斯拉降本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预计后续 Model Y 可能也将推出磷酸铁锂版本, 低成本的车型有望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近 1/3,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1年 1-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95万辆,我们预测 2021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约 260-270万辆; 我们预测 2021年全年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约 280-300万辆。根据 SNE Research的数据, 2021年 1-4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的 32.5%,其中海外市占率的提升将成为宁德时代出货量增加的关键。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而且公司与特斯拉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未来动力电池销量有望超出此前预期, 我们上调公司2021/22/23年净利润预测至 105.2/193.6/259.5亿元(上调幅度为4.6%/31.9%/27.1%) , 2021年 6月 28日收盘价对应 PE 为 109/59/44倍。公司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储能业务拐点临近,未来增长确定性较高,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扩散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政策变化风险;技术路线变更风险; 竞争恶化风险;装机量不及预期风险。
中环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6-24 33.42 -- -- 46.58 39.38%
56.24 68.28%
详细
事件:6 月20 日,中环股份发布《关于回顾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20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以及《2021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回购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体现公司发展信心。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核心骨干及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本次回购资金总额为2.8 亿元至3.3 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42 元/股(含), 回购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0.22%至0.26%。 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绑定公司与核心员工利益,保障公司稳健发展。(1)公司拟向公司董事、高管及核心业务(技术)人员等34 人授予股票期权485.68 万份(占总股份的0.16%),行权价格30.39 元/股,两个可行权期的考核目标分别为2021 年净利润较2020 年增长率及2020 年净利润较2019 年增长率平均不低于30%、以及2022 年净利润较2021 年增长率及2021 年净利润较2020 年增长率平均不低于30%;(2)公司拟以核心管理、技术骨干、市场营销业务骨干、“工匠型”人才等关键人才不超过815 人为激励对象开展员工持股计划,总金额不超过3.24 亿元,业绩考核指标为2021 年净利润较2020 年增长率及2020 年净利润较2019 年增长率平均不低于30%。 TCL 科技入主后新机制使公司决策加速,效率提升有助于提升盈利。TCL 科技将通过自身的资金、管理优势、产投联动能力赋能中环股份。在新体制和机制下优势初步显现,使得公司决策流程更短、速度显著加快,运行效率更高,市场反应更加敏捷,助力公司业绩提升,使公司在光伏及半导体材料及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保持竞争力。本次股权激励+员工持股是TCL 科技入主后公司首次绑定核心员工和公司利益,未来公司战略与股东和员工目标高度一致,通过机制赋能与市场化发展,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正式开启混改新篇章。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23/36.46/46.04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93/1.20/1.52 元,当前股价对应21 年PE 为33 倍。考虑到公司属于硅片环节双寡头之一,公司推出的技术革新产品G12 大硅片领先于行业,有助于公司提升光伏级硅片盈利水平;同时在半导体硅片这一科技属性赛道取得进一步突破后,在半导体行业政策红利、国产替代、景气度提升的三重因素下公司估值有望持续提升;叠加TCL 入主后混改新篇章正式开启,2021 年有大概率完成业绩倍增目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210 硅片出货及盈利不及预期;半导体硅片产能投放及销售不及预期。
中环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6-21 31.15 -- -- 46.58 49.53%
56.24 80.55%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1 年6 月17 日晚发布公告,拟募资90 亿建设50GW(G12) 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的定增预案获得证监会受理。 12 英寸硅片取得积极进展,国产替代背景下公司出货有望超预期。中国12 英寸硅片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10-15%,8 英寸硅片也只有少数厂商可以供应,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长期来看,在中美博弈背景下,政策红利和国产替代是未来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主旋律,而阶段性的供给紧缺亦将推动行业景气度向上。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8 英寸硅片供应企业,在12 英寸硅片的关键技术、产品质量性能上均取得积极进展,已量产供应国内主要数字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生产商; 2021 年正加大内蒙古、天津、江苏基地投资和资产结构调整,并有序推动公司产品对各类芯片的覆盖,未来在半导体硅片的出货和盈利有望超预期。 光伏行业装机量预期逐步修复,G12 硅片助力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行业领先。光伏行业协会召开热点难点问题座谈会,意在稳定市场价格,在此背景下本周硅料和硅片价格企稳;发改委发布《关于2021 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强调风光发电平价上网。光伏产业迎来“政策底”,2021 年新增光伏装机量预期正逐步修复,公司G12 硅片出货量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硅片环节顺价较为顺利,在硅片价格企稳乃至下降的背景下公司灵活的定价策略亦能保障盈利能力的维持。2020 年底公司硅片总产能达55GW,90 亿定增落地后将带动公司硅片产能突破100GW,其中G12 占比近80%,公司在G12 产能和产品端(工业4.0)的优势将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望持续扩大。 TCL 科技入主后新机制使公司决策加速,效率提升有助于提升盈利。TCL 科技将通过自身的资金、管理优势、产投联动能力赋能中环股份。在新体制和机制下优势初步显现,使得公司决策流程更短、速度显著加快,运行效率更高,市场反应更加敏捷,助力公司业绩提升,使公司在光伏及半导体材料及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保持竞争力。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23/36.46/46.04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93/1.20/1.52 元,当前股价对应21 年PE 为33 倍。考虑到公司属于硅片环节双寡头之一,公司推出的技术革新产品G12 大硅片领先于行业,有助于公司提升光伏级硅片盈利水平;同时在半导体硅片这一科技属性赛道取得进一步突破后,在半导体行业政策红利、国产替代、景气度提升的三重因素下公司估值有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210 硅片出货及盈利不及预期;半导体硅片产能投放及销售不及预期。
嘉元科技 2021-06-11 89.31 -- -- 104.80 17.34%
119.28 33.56%
详细
嘉元科技是高性能锂电铜箔领先企业:深耕铜箔行业二十余年,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ATL、比亚迪、孚能科技、中航锂电等,2019 年在动力电池铜箔领域市占率28.49%,6μm 以下产品市占率领先,为20.47%。公司引领铜箔轻薄化趋势,实现批量4.5μm 铜箔生产。公司相比同行轻资产、盈利能力强。 铜箔需求未来五年有3 倍空间,6μm 以下铜箔结构性供不应求:铜箔是锂电池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带动锂电铜箔需求。据我们测算, 2021 年全球锂电铜箔需求量为38 万吨,同比增加52%,其中动力电池铜箔需求24 万吨,同比增加75%;预计2025 年全球锂电铜箔总需求为109 万吨,未来5 年锂电铜箔需求将有3 倍的成长空间。2021 年供给释放有限,6μm 以下铜箔结构性供不应求,供需偏紧格局或延续。 超薄铜箔壁垒高,公司4.5μm 竞争优势有望延续:由于设备产能制约、客户认证周期较长、良品率提升需要技术经验积累等方面,超薄锂电铜箔技术壁垒高。公司掌握了超薄和极薄电解铜箔的制造技术、添加剂技术、阴极辊研磨技术、溶铜技术和清理铜粉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技术能力在行业处于较高水平。公司4.5μm 产品生产过程良率稳定,已实现批量给客户供货,订单饱满,供不应求。目前仅有诺德股份、嘉元科技、灵宝华鑫等少数企业具备4.5μm 铜箔量产能力, 公司在4.5μm 铜箔的竞争优势有望延续。 加工费上涨增厚利润,公司产能与盈利弹性大:今年以来截至6 月初铜箔价格快速上涨28%。用铜箔价格-电解铜价格来表示铜箔加工费变化趋势,今年以来截至6 月初8μm 铜箔加工费上涨了近40%,加工费上涨直接提升盈利能力。另外, 随着公司6μm 以及4.5μm 铜箔出货占比的不断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据我们测算,2021 年公司单吨毛利有望翻番。截至2021Q1 公司拥有2.1 万吨/年铜箔产能,在建或规划产能合计6.6 万吨,优质产能将逐步释放。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1-23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83/32.44/43.6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0/6.31/8.44 亿元,对应EPS 为2.12/2.73/3.66 元,当前股价对应21-23 年PE 分别为42/33/24 倍。参考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结果,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动力电池锂电铜箔龙头,在4.5μm 超薄铜箔领域技术与市占率双领先,受益于新能源车下游旺盛带来的高性能锂电铜箔需求,以及4.5μm 超薄锂电铜箔供不应求带来的量价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产能消化风险、竞争加剧市场份额下滑、技术迭代、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等风险。
震裕科技 机械行业 2021-05-28 81.87 -- -- 105.61 29.00%
127.57 55.82%
详细
震裕科技是精密冲压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冲压模具国内市占率第一,业务延伸到锂电池、电机铁芯精密冲压等市场,向客户提供精密结构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新能源锂电池、汽车、工控等行业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体两翼四维”的发展战略格局。公司客户涵盖多个领域的头部企业,宁德时代、美的、格力、海尔、三菱、三星、松下、汇川、比亚迪、西门子等均为公司客户。 模具龙头进军锂电结构件,跟随宁德时代成长:依托模具技术优势,公司2015年进军锂电结构件领域,为宁德时代供货。2020年公司对宁德时代的销售额5.72亿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47.9%,锂电结构件收入基本来自宁德时代。 受益于宁德时代产量增长与供应份额提升双重逻辑:GGII预计到2025年,我国结构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亿元,2021-25年年均复合增速29%,其中方形结构件222亿元,占比82%。据我们测算,宁德时代2020年方形结构件需求约19亿元,公司对宁德时代的销售额5.72亿元,推算出震裕科技2020年在宁德时代结构件供货份额约30%。公司作为宁德时代锂电结构件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受益于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产量快速增长,以及公司在宁德时代供应份额的继续提升,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模具业务稳定,电机铁芯业务有望放量:家电变频化趋势、新能源车电机、工控电机等带动中高端电机铁芯及模具需求。公司模具的精密技术行业领先,目前生产的精密级进冲压模具精度已达0.002mm,高于行业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电机铁芯模具制造商的模具精度。公司还具备成本低、交货期短、售后服务及时等竞争优势。公司依托模具行业所积累的竞争优势,带动电机铁芯等精密结构件业务增长。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56/35.67/51.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4.17/6.08亿元,对应EPS为2.65/4.48/6.53元,当前股价对应21-23年PE分别为30/18/12倍。参考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结果,考虑到公司作为宁德时代锂电结构件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受益于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产量的快速提升,以及公司在宁德时代供应份额的提升,短期业绩增长确定性高;另外,公司作为电机铁芯模具细分领域龙头,以自身模具技术优势为基础,受益于家电变频化、新能源汽车、工控等领域对中高端电机铁芯的需求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次新股调整风险。
德方纳米 基础化工业 2021-04-30 140.86 -- -- 194.82 38.31%
266.66 89.31%
详细
事件:德方纳米发布2020 年年报及2021 年一季报:公司2020 年收入9.42 亿元,同比下降10.62%;归母净利润-2,840.16 万元(在此前业绩预告区间内), 同比下降128.36%;扣非归母净利润-6281.20 万元,同比下降204.77%。公司2021 年Q1 收入5.1 亿元,同比增长224.07%;归母净利润5,068.72 万元,同比增长678.57%;扣非归母净利润3,378.67 万元,同比增长4,127.89%。 点评: 公司2020 年产销不及预期,2021Q1 业绩超预期。公司2020全年销售磷酸铁锂3.07万吨,同比增长31.2%。2020年H1,全行业开工率下降,导致公司主营产品磷酸铁锂全年销量虽有增长,但不及预期。此外,受疫情影响,曲靖麟铁和曲靖德方投产均延后。从产能端看,截至2021年4月底,公司磷酸铁锂年产能约8万吨,随着下半年定增募投项目投产,2021年底公司产能有望达到12万吨。加上1月份公告的8万吨产能投资,到2024年公司磷酸铁锂产能预计为20万吨。 2020 年盈利能力下滑,但2021Q1 已明显好转。2020H1磷酸铁锂产品价格降幅明显,致使当期产品获利能力明显下降;2020Q4磷酸铁锂需求好转,但同时碳酸锂等原材料涨价,盈利能力仍处低位。2020年公司磷酸铁锂销售均价3.34万元/吨(含税),同比下降1.50万元/吨(含税),下降幅度超过30%。毛利率10.2%,同比下降10.9pct。2021年Q1磷酸铁锂价格有所上升,公司毛利率提升为17.4%,比2020年毛利率提升7.04pct。 2020 年期间费用率增加,2021 年Q1 大幅改善。公司2020年销售费用率为2.23%,同比-0.28pct,主要系销售费用中的物流费调整到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率为8.24%,同比+4.36pct,主要系新建生产基地员工数量增加以及进行股份支付;财务费用率为1.25%,同比+0.22pct;研发费用率为5.47%,同比+0.81pct,主要系研发人员规模上升。随着21年新增产能的投产,公司的期间费用率将有所改善,2021年Q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77%/4.61%/0.7%/3.66%,与2020全年相比,分别-1.46pct/-3.63pct/ -0.55pct/-1.81pct。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德方纳米是国内磷酸铁锂材料龙头企业,是宁德时代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核心供应商,未来将充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和储能行业的高速发展。考虑到磷酸铁锂价格上涨,公司盈利能力好转,我们上调公司2021-2022年净利润预测为2.25/3.43亿元(上调63%/44%),新增2023年预测4.78亿元,2021年4月27日收盘价对应PE53/35/25X,上调评级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路线变更风险、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派能科技 2021-04-29 175.98 -- -- 171.96 -2.28%
256.88 45.97%
详细
事件:公司2020 年营业收入为11.2 亿元,同比增长36.62%;实现归母净利润2.74 亿元,同比增长90.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 亿元,同比增长68.37%。 公司发布2021 年一季报,营业收入为2.58 亿元,同比增长51.69%,环比下降17.37%;实现归母净利润0.59 亿元,同比增长43.47%,环比下降23.57%。 海外家用储能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公司2020 年境外收入9.43 亿元,同比增加62.08%,占总收入的84%,毛利率45.82%,同比增加3.41pcts, 海外业务量利齐升。20Q4 公司营业收入3.12 亿元,同比下降9.95%,环比微降0.7%;归母净利润0.78 亿元,同比增长5.84%,环比增长6.27%,主要由于疫情影响国际物流,部分订单存在无法及时交付的情况。 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公司核心业务储能产品2020 年收入为10.45 亿元,同比增长75.59%,毛利率为43.65%,公司2020 年综合毛利率为43.52%, 较上年增长6.49pcts,净利率为24.51%,较上年增长6.93pcts,主要由于毛利率较高的自主品牌家用储能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原材料采购价格持续下降和单位耗用量降低的综合影响。 募投项目产能加速释放,业绩弹性高。2020 年末公司具有1GWh 电芯、1.15GWh 电池系统产能,公司2020 年以自主品牌和贴牌方式销售储能产品共计680.23MWh,同比增长85.86%。随着募投项目4GWh 电芯和5GWh 储能锂电池系统产能建成释放,公司业绩有望受益于海外家用储能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公司是海外家用储能系统龙头,具有先发优势和品牌优势。海外高电价、户用光伏渗透率高都推动了海外户用储能市场需求旺盛。派能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家用储能系统制造商,主要产品为基于软包磷酸铁锂电池的电芯及储能系统。据招股书和IHS 数据,2019 年公司的家用储能系统出货量市场份额8.5%,位居全球第三。深耕主营领域(家用储能与通信备电)十余年,垂直整合产业链,同时具备电芯、模组、BMS、EMS 等储能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位于产业链上游,下游客户主要为家用储能系统及通信备电系统集成商。公司掌握先发优势, 占据海外核心渠道商及品牌商,全方位布局储能解决方案,市占率有望巩固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海外储能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产能加速释放,上调21-22 年盈利预测(上调7%/4%),新增23 年预测,预计21-23 年净利润5.30/7.89/12.06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46/31/20X。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海外家用储能需求兴起,公司作为户用储能系统及电池的龙头,具有稀缺性和海外户用渠道先发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
特锐德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4-26 26.06 -- -- 28.75 10.32%
37.40 43.51%
详细
事件:特锐德发布2020 年年报:公司2020 年营业收入为74.21 亿元,同比增长10.11%;实现归母净利润1.73 亿元,同比下降35.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2 亿元,同比下降59.06%。 点评: 计提减值、折旧增长影响盈利。公司业绩符合此前预告值。公司2020Q4 营业收入为28.05 亿元,同比增长2.53%,环比增长42.38%;实现归母净利润0.54 亿元,同比下降53.11%,环比下降49.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6 亿元, 同比下降133.26%,环比下降106.73%。2020 年业绩承压主要由于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25 亿元、信用减值损失1.43 亿元,以及充电场站加速投建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增长。 充电桩运营龙头,利用率和充电量快速回升。公司2020 年新能源汽车充电生态网业务收入20.02 亿元,同比-8.21%;毛利率17.89%,同比-8.24pcts。据公司年报,公司充电量快速回升,2020 年下半年充电量同比增长40%;2020 年公司继续保持市占率第一、充电量第一的龙头地位,2020 年充电量超27 亿度, 近4 年复合增长率126%,运营充电站1.7 万座;截至2020 年末,公司上线运营公共桩20.7 万个,累计充电量65 亿度。据中国充电联盟,2020 年末公共桩保有量80.7 万台,据此计算公司公共桩保有量市占率约26%。 国网南网招标持续突破,模块化变电站销量领先。公司收入占比较大的电力系统业务2020 年收入46.98 亿元,同比+26%,收入占比提升7.83pcts 至63.3%; 毛利率22.66%,同比-3.84pcts。国网南网招标持续突破,据年报,2020 年3 月公司中标广东电网2020 年设备框架招标; 4 月,中标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2020 年第一次物资协议库存招标“国网定制化箱变”,实现了国网定制化箱变零的突破; 12 月,中标南网公配网设备材料第二批框架标欧变和美变包件,实现南网总部集采首次中标。模块化变电站销量业内领先,公司2020 年签订模块化变电站172 套,截至2020 年末累计完成签订477 套。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电网需求低于预期,竞争加剧,下调2021-2022 年净利润预测(下调19%/14%),新增2023 年预测,预计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4.89/7.34/10.21 亿元,对应PE 54/36/26X。公司落实电力设备智能制造为创新根基、充电生态网和新能源微网双翼发展的“一机两翼”战略,随着新能源车销量高速增长,充电需求与利用率提升,公司作为充电桩运营龙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充电桩盈利不及预期,产业政策变更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美畅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4-26 56.98 -- -- 70.68 24.04%
88.30 54.9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2.05亿元,同比增长1.01%, 实现归母净利润4.50 亿元,同比增长10.30%;拟每10 股派发现金股利5 元人民币(含税)。 金刚石线销量维持高增长,销售均价下降幅度放缓。2020 年公司金刚石线龙头优势进一步扩大:销量方面,在光伏新增装机量持续提升(2020 年光伏新增装机48.2GW)和公司产能稳步落地(2020 年底达3500 万公里维持行业第一)的保障下,公司实现金刚石线销量2484.01 万公里,同比增长35.73%,行业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价格方面,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2020 年金刚石线销售均价下降36%至47.64 元/公里,但是售价降幅已有所缩窄;盈利方面,公司2020 年完成对宝美升的全面收购从而实现产业链上游的延伸,推动公司母线成本的下降,在售价下行的背景下仍使得金刚石线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1.19 个pct 至58.72%。展望未来,一方面公司正持续加大产能释放,保障行业高景气度背景下公司金刚石线销量和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公司龙头优势扩大、行业格局正逐步稳定,且公司新推出细线产品的竞争压力较小,在公司通过技术研发持续降本的背景下售价降幅将进一步缩窄从而保障公司盈利能力的维持。 技术和规模优势推动公司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销售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维持行业领先且优势正持续扩大(根据我们测算公司2020 年硅片切割用金刚石线销售市占率已超过50%),其背后的核心竞争力源自技术的持续研发和进步; 无论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单机六线”(2021 年已进一步优化至“单机九线”) 所带来的工艺优势和规模优势,还是公司紧跟硅片行业发展方向所提出的金刚石线“五化”技术路线,都给公司带来了销售规模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维持;未来在金刚石线需求进一步放量的基础上,我们看好公司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2021 年有望突破55%)。 维持“增持”评级:根据公司产能投产进度和金刚石线销售均价变化情况,我们小幅上调公司21/22 年盈利预测,引入23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7/7.98/9.45 亿元(上调0.16%/上调4%/新增),对应EPS 为1.57/1.99/2.36 元,当前股价对应21-23 年PE 分别为37/29/24 倍。公司2020 年金刚石线销售市占率首次突破50%龙头优势进一步扩大,其提出的“五化” 技术路线也高度契合未来硅片环节的发展趋势(单晶、薄片等),我们看好公司市占率的持续提升和高盈利能力的维持,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全球装机、公司产能扩张和金刚石线销售不及预期;金刚石线价格下降程度超预期;次新股调整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