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嘉仁

信达证券

研究方向: 社零&美护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500522110002。社零&美护首席分析师。曾供职于第一金证券、凯基证券、兴业证券。2016年加入兴业证券社会服务团队,2019年担任社会服务首席分析师,2020年接管商贸零售团队,2021年任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总经理。2022年加入信达证券,任研究开发中心副总经理。2021年获新财富批零与社服第2名、水晶球社服第1名/零售第1名、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分析师医美第1名/零售第2名/社服第3名、上证报最佳分析师批零社服第3名,2022年获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分析师医美第2名/社服第2名/零售第2名、医美行业白金分析师。...>>

20日
短线
14.29%
(第181名)
60日
中线
16.67%
(第86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昆药集团 医药生物 2023-05-04 21.12 -- -- 26.09 23.53%
26.09 23.53%
详细
事件:昆药集团发布 2023年一季度报告,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10亿元,同比下降 19.19%;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1亿元, 同比上升 14.47%;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03亿元, 同比下降 2.67%。 点评: 剥离商业业务收入暂受影响, 利润端表现较好。 据公司公告, 2023Q1公司实现营收 19.10亿元(-19.19%) , 其中, 工业板块实现收入 11亿元(+13.60%) ; 商业板块因昆药商业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调拨业务, 受此影响, 商业板块实现收入 6.86亿元(-28.70%) ;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1亿元(+14.47%) , 利润端表现较好。 2023Q1, 公司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不断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收入同比增长 40.50%; 血塞通口服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38.40%,其中核心产品血塞通软胶囊持续聚焦“强品牌+强学术” 的市场策略,一季度实现收入同比增长 82.08%。 与此同时, 昆中药借助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老字号品牌势能持续推动黄金单品及潜力品种稳健增长, 参苓健脾胃颗粒、 清肺化痰丸、 板蓝清热颗粒、 口咽清丸等核心品种总体收入同比增长 21.36%。 加速推进各项整合, 共同确定战略目标。 2023年 1月 19日, 公司圆 满完成董事会、监事会的改组工作,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华润三九,实 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 公司正式成为华润三九旗下成员企业。 据一季报, 公司与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加速推进各项整合,助力公司核心两大平台蓄势赋能。 经过第一阶段的百日融合, 公司持续与华润三九推进实现战略、组织、文化的融合, 共同确定了公司成为“慢病管理领导者、 精品国药领先者” 的新战略目标, 为实现新突破谋篇布局。 昆药有望借助三九品牌、 营销、 渠道等优势资源, 促进业务发展。 据公司公告, 2023年, 站在融合的新起点上, 公司借助华润三九在品牌、营销、 渠道等优势资源, 持续打造以血塞通系列产品为核心的慢病管理平台及以“昆中药 1381” 精品国药系列产品为核心的健康消费平台。 公司将牢牢把握国家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两大关键契机, 聚焦三七产业链, 加快实现资源整合, 同时, 立足自身研发特色, 围绕“健康老龄化” 需求, 丰富产品管线, 推进研发布局, 创新驱动、 多管齐下, 促进新产品、 新业务和新产业的快速成长, 实现夯实研发创新基础与跨越式发展的同步。 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预计昆药集团 2023-2025年营收 78.79/83.38/90.56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 5.74/7.32/10.07亿元。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因素: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产品质量风险、 研发创新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江苏吴中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5-01 8.21 -- -- 8.44 2.80%
8.44 2.80%
详细
公司公告: 22年实现营收 20.26亿元/+ 14.12%,归母净利-0.76亿元/-435.43%,扣非归母净利-0.97亿元;23Q1实现营收 6.12亿元/+37.69%,归母净利 0.28亿元/+ 269.61%,扣非归母净利 0.06亿元/+67.86%;公司发布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 分行业来看,22年药品行业收入 14.21亿元/+10.04%,毛利率38.54%/+0.29pct ; 贸 易 行 业 收 入 5.86亿 元 /+24.75% , 毛 利 率4.40%/+0.20pct;医美生科行业收入 27.25万元,毛利率 48.16%。从费用率看,22年销售费用率 22.13%/-1.23pct,管理费用率 5.76%/-0.15pct,研发费用率 1.41%/+0.22pct,财务费用率 3.52%/-0.05pct。 我们认为 22年公司归母净利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1)22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医药商业物流配送阶段性暂停;2)公司为拓展医药业务,增加了营销费用的投入;3)公司布局医美领域,增加了医美业务前期组建费用&研发支出等各类费用投入;4)22年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增加了股权激励费用。目前公司医药板块已经形成以“抗感染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消化系统”等为核心的产品群,已建立起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营销网络;医美赛道布局也在有序推进中,玻尿酸、胶原蛋白、再生针剂管线储备持续丰富,尽管当前医美业务尚未大规模释放,但随着医美产品陆续上市,未来有望带动业绩提升。 公司发布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含)120,000万元,其中浙江复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以现金认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认购金额不低于 5,000万元(含本数)。本次发行股票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 80%。募集资金拟用于江苏吴中医药集团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的建设和偿还银行贷款。通过医药新基地的建设实施,公司有望:1)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2)为现有在研产品与未来新药研发提供研发与生产基地,并推动在研产品产业化;3)将自有的高技术附加值工艺研发能力与规模生产能力深度结合,为制药公司和新药研发公司客户提供从临床前到商业化的研发生产一体化服务。 展望未来,公司将聚焦医药+医美板块,我们认为看点主要为:1)医美方面,公司聚焦高端注射类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其中 AestheFill目前在国内的注册申报正有序推进中,参考国内 NMPA 临床审批流程,产品有望于 2023年底上市,基于再生针剂长期市场空间及 AestheFill可实现客制化浓度调配等优势,我们认为产品上市后有望驱动公司业绩增长;2)医药制造方面,医药业务 22年受疫情影响阶段性承压,23年有望逐步恢复。公司重点聚焦高端仿制药、首仿药、专科用药,稳步推进创新药研发,谋划新的产能布局,加码附加值较高的技术输出,并在 高端仿制和创新药领域逐步发展 CDMO 核心能力;3)研发方面,公司依托生物药的研发和产业化经验,围绕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的高端生物科技材料持续投入。 整体来看,医药业务 22年受疫情影响阶段性承压,23年有望逐步恢复;医美业务依托药企基因以“并购+自研”模式加速布局,重磅产品AestheFill 有望于 2023年底上市并逐步抢占市场份额,或将成为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我们预计 23-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0.05/1.42/2.11亿元,4月 27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1093/40/27倍。 风险提示:医药、医美行业政策风险;新品获批及推广不及预期;新药研发及注册风险;大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风险等。
贝泰妮 基础化工业 2023-04-28 108.05 -- -- 115.01 6.44%
115.01 6.44%
详细
事件:贝泰妮发布 一季报公告,23Q1 营收 8.63 亿元,同比增长 6.78%,归母净利润1.58 亿元,同比增长8.41%,扣非归母净利润1.27 亿元,同比增长1.72%,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76.11%/18.33%,同比-1.71/+0.28pct。 公司Q1 营收实现6.78%增长。此前魔镜数据显示占比较高的天猫双位数下滑,叠加考虑去年公司Q1 线上线下高基数,市场普遍对于公司Q1 较为悲观,因此本次Q1 业绩发布有望提振市场对公司的信心。目前公司屏障特护系列推进公域、配合第四届敏感肌峰会推进消费者教育和种草,我们看好屏障特护系列作为增量推升公司Q2 增速。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41%至1.58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2%至1.27 亿元。1)毛利率同比下滑1.71pct,随着公司冻干面膜技术问题解决,屏障特护系列销售额占比提升、升级款产品降低折扣率,我们预计公司毛利率未来有望修复和提升。2)费用率同比下降0.5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0.42/+0.14/+0.10/-0.35pct。 3)本次非经常性损益3169 万元主要源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Q1 委托理财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145 万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贝泰妮在去年高基数且Q1 内部调整之下实现净利润高个位数增长(21Q1—23Q1 营收CAGR 也超过30%)。目前内部调整完毕,我们认为Q1 表现最差的天猫4 月有望正增长,抖音有望延续较好势头。目前公司屏障特护系列推进公域、配合第四届敏感肌峰会推进消费者教育和种草,我们看好屏障特护系列作为增量推升公司Q2 增速。我们认为今年可关注围绕四大核心单品做出的升级和周边产品,乐观看待公司完成股权激励。我们维持此前预估,2023-2025 年不考虑激励费用摊销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17.5/22.1 亿元(考虑费用为12.4/16.6/21.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6%/28.6%/26.4%(考虑费用18.33%/33.13%/31.32%),对应 PE 分别为34/26/21x(考虑费用37/28/2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线下医院渠道获客不及预期、线上渠道竞争激烈、新产品/新品牌市场反馈不及预期。
爱美客 机械行业 2023-04-27 555.22 -- -- 552.92 -0.41%
552.92 -0.41%
详细
事件:爱美客发布一季度公告, 23Q1营收 6.3亿元,同比增长 46.30%,归母净利润 4.1亿元,同比增长 51.17%,扣非归母净利润 3.87亿元,同比增长 49.26%,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95.29%/65.71%,分别较去年同期+0.84/+2.12pct。 Q1营收增长 46.3%至 6.3亿元。在去年营收高基数之下再次高增。 濡白企稳第二增长曲线,在 22年的一年使用/随访之下,濡白术后表现亮眼,核心医生使用意愿明显提升,同时消费者端口碑积累,濡白进入放量期,叠加后续产品系列完善,我们预估濡白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濡白的成功再次证明公司在产品研发&推广底层逻辑的优越性及可复制性,无论流量型产品还是高端产品均可获市场认可成为明星大单品。 Q1归母净利润增长 51.17%至 4.14亿元,拆分来看: 毛利率同比提升+0.84pct 至 95.29%,持续创新高,源于高毛利率的濡白占比持续提升; 销售费用率的下降部分抵消管理费用率的提升。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 2.1pct至 10.41%,回归至 21年水平,预计主要为新销售人员效益提升&规模效应导致;管理费用率提升 2.91pct 至 7.99%,主要由于港股上市费用导致。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 1540万元。主要为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增加、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被投资企业公允价值上升、理财收益增加所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爱美客 Q1在整体氛围低迷之下再次高增,不断验证优秀公司的可持续性及可信赖度。Q2在去年低基数以及水光仪上市的推动之下,有望获得更高同比增速。给予 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27.1/37.7亿元(考虑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增长 51.7%/41.1%/39.5%,对应 4月 25日 PE 为 61/43/3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因素带动消费情绪下降、监管政策变动风险。
羚锐制药 医药生物 2023-04-27 15.27 -- -- 17.88 12.81%
17.22 12.77%
详细
事件:羚锐制药 发布 2022 年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02 亿元(+11.45%),实现归母净利润4.65 亿元,同比增加28.71%;此外,公司发布2023 年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9 亿元,同比上升15.62%;实现归母净利润1.44 亿元,同比上升10.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上升31.71%。 点评: 2022 年业绩稳健增长,23Q1 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亮眼。据公司2022年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2 亿元(+11.45%),主要系公司积极加强销售渠道的拓展,加快推进潜力市场的开发,贴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86%,片剂、软膏剂营业收入较同期分别增长31.50%、23.56%,酊剂销量407.07 万瓶,较上年增长25.83%,公司贴剂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退热贴、舒腹贴膏等产品的销售带动。据公司一季报,2023Q1 公司实现营收7.89 亿元(+15.62%),扣非归母净利润1.38 亿元(+31.71%),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系2022Q1 其他收益和投资收益基数较高所致。 持续扩大“通络+活血”产品组合竞争优势,全力打造“两只老虎”系列产品。据公司2022 年报,骨科疾病的患者早期大多通过OTC 自我诊疗的方式来进行疼痛管理。公司拥有通络祛痛膏、活血消痛酊、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麝香壮骨膏等多个骨科OTC 产品。其中骨科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为公司独家产品,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两只老虎”系列产品销量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2022 年,据中康数据显示:“两只老虎系列”四个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占有率均为单产品第一。 加大贴剂领域研发投入,推进上市产品二次开发。据公司2022 年报,公司围绕贴剂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已上市产品的二次开发,同时有序推进其他健康产品的研发工作,持续丰富产品矩阵,推动企业持续发展。持续开展核心中成药产品的真实世界研究工作,强化产品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药物经济学依据;稳步推进培元通脑胶囊、丹鹿通督片、参芪降糖胶囊、三黄珍珠膏、小柴胡片等已上市产品的二次开发工作。 充分发挥中原学者工作站和河南省中药现代化产业研究院平台优势,开展相关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研究。 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预计羚锐制药2023-2025 年营收34.78/40.61/47.6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41/6.43/7.47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政策风险、产品质量风险、成本波动风险、研发风险。
以岭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4-27 29.80 -- -- 33.29 9.47%
32.62 9.46%
详细
事件:以岭药业发布 2022 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5.33 亿元,同比上升23.88%; 实现归母净利润23.62 亿元,同比上升75.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23 亿元,同比上升83.68%。此外,公司发布2023 年一季报,公司2023Q1 实现营业收入39.35 亿元,同比上升+44.56%;实现归母净利润12.03 亿元,同比上升148.2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78 亿元,同比上升140.50%。 点评: 连花清瘟系列产品发力,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表现亮眼。据以岭药业2022年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125.33 亿元(+23.88%),呼吸类药物营收增长(+67.29%),其中连花清瘟产品以35.71%的市场份额在2022年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感冒用药销售排名位列第1 ;同时公司胶囊剂和颗粒剂销量分别增长33.06%和142.71%,主要是连花清瘟胶囊和连花清瘟颗粒的市场需求增加所致。公司2022Q4 实现营业收入45.87 亿元(+128.75%),实现归母净利润9.47 亿元(+688.32%),我们推测系2022Q4 防疫措施优化后,新冠感染高峰驱动感冒类药物终端放量。据一季报,公司23Q1 实现营业收入39.35 亿元(+44.56%),实现归母净利润12.03 亿元(+148.29%),我们推测甲流和新冠驱动感冒类药物终端放量,此外非感冒药业务或有恢复性增长。 中药创新持续推进,多治疗领域布局。据公司2022 年报,公司研发费用支出10.32 亿元,同比上升30.28%,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7.15%,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公司重点布局中医药板块的研发管线,在心脑血管和感冒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领域已处行业领先地位,现有研发管线覆盖在研中药创新药品种40 余个,覆盖临床12 个系统疾病。公司全方位布局“大呼吸”品种集群,2022 年玉屏通窍片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小儿连花清感颗粒完成Ⅱ期临床研究并启动Ⅲ期临床研究、藿夏感冒颗粒获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打造第二大产品集群。除继续加强心脑血管系统产品实力外,公司还在精神类疾病用药和内分泌代谢疾病领域进行研发列阵布局,深耕中药创新药领域。 打造三步走战略,积极布局化生药板块。据2022 年报,公司制定“转移加工切入-仿制药国际国内双注册-专利新药研发生产销售”三步走战略,全资子公司“以岭万洲”负责国内、国际市场开发,位于石家庄、密云的两个工厂都通过了美国FDA、欧盟的GMP 认证,部分口服固体制剂产品已进入PICS 成员国,同时以岭药业向美国FDA 申报的12个自研ANDA 产品已全部获批,其中来曲唑片已在广东联盟集团带量采购中标。化生药创新方面,以岭药业已有4 个化学1 类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多个一类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其中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经完成临床三期,Pre-NDA 沟通,即将申报NDA。以岭药业在开展研究中药创新药的同时,积极布局化生药板块,打造公司未来利润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预计以岭药业2023-2025 年营收129.94/126.74/144.13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6.52/26.62/30.40 亿元。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医药行业政策风险、新产品开发风险、原材料价格风险、药品降价风险。
爱尔眼科 医药生物 2023-04-27 22.22 -- -- 23.18 4.32%
23.18 4.32%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 发布2022 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161.1 亿元,同比增长7.39%,归母净利润25.24 亿元,同比增长8.65%,扣非归母净利润29.19 亿元,同比增长4.89%。2023Q1 公司实现营收50.21亿元,同比增长20.44%,归母净利润7.81 亿元,同比增长27.92%,扣非归母净利润7.52 亿元,同比增长20.73%。 点评: 2023Q1 业绩强劲复苏。2022Q4 公司实现营收30.58 亿元,同比增长-10.17%,归母净利润1.67 亿元,同比增长-47.73%,扣非归母净利润4.15 亿元,同比增长-31.67%,业绩有所波动,主要受疫情影响较大。 2023Q1 公司业绩实现强劲复苏,在2022Q1 高基数的基础上,营收利润均实现20%以上增长。 屈光及视光业务维持较好增长,香港及东南亚地区实现快速增长。2022年,公司屈光业务实现收入63.37 亿元,同比增长14.8%,毛利率为56.82%,同比变动-2.13pct,视光业务实现收入37.79 亿元,同比增长11.85%,毛利率为56.44%,同比变动-1.6pct,白内障手术实现收入21.43 亿元,同比增长-2.19%,毛利率为35.34%,同比变动-2.33pct,眼前段手术实现收入13.39 亿元,同比增长-8%,毛利率为44.46%,同比变动-3.49pct,眼后段业务10.55 亿元,同比增长6.08%,毛利率为33.61%,同比变动-0.91pct。2022 年,中国大陆地区实现收入141.74亿元,同比增长6.66%,中国香港地区业务收入1.58 亿元,同比增长13.76%,美国地区收入0.59 亿元,同比增长1.13%,欧洲地区收入14.11 亿元,同比增长6.9%,东南亚地区收入3.08 亿元,同比增长57.77%。 公司门诊及手术量稳健增长。2022 年,公司实现门诊量1125.12 万人次,同比增长10.35%,手术量87.07 万例,同比增长6.54%。公司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0.0083% (国家统计三甲医院发生率约0.03%),玻切术后眼内炎发生率0.0115%(国内外相关统计发生率约0.05%),平均医院处方合格率97.7%,平均医院医嘱合格率98.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9.0%,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6.6%,以上指标均达到国家三级眼科医院评价标准。截至2022 年12月31 日,公司境内医院215 家,门诊部148 家,海外已布局118 家眼科中心及诊所,逐渐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2022 年公司前十大医院收入合计31.44 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7.6 亿元,同比增长-8.9%。 净利率创历史新高。2022 年,公司毛利率为50.46%,同比变动-1.46pct,净利率为16.69%,同比变动0.22pct。2023Q1 公司毛利率为47.49%,同比变动0.49pct,净利率为17.94%,同比变动1.32pct。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66%、14.24%、0.04%,同比变动0.01pct、1.19pct、-0.67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208.09、261.67、324.16 亿元,同比增长29.2%、25.8%、2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54、48.11、64.74 亿元,同比增长36.8%、39.3%、34.6%,对应PE 分别为74.88、53.76、39.95 倍,考虑公司分级连锁模式的成功及眼科疾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医疗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欧普康视 医药生物 2023-04-26 32.18 -- -- 33.45 3.95%
33.45 3.95%
详细
事件:欧普康视发布 2023年一季报:23Q1实现营收 4.01亿元/+8.17%,实现归母净利润 1.73亿元/+16.96%,扣非归母 1.49亿元/+8.43%,实现毛利率78.36%/+0.80pct,销售净利率 49.23%/+5.20pct,基本符合我们预期。 收入端来看: 1)12月由于客观原因,我们预计镜片订单同比下滑较多,1、2月我们预计仍然为负增长,3月行业景气度向好,我们预计同比较快增长,使得 Q1整体实现正增长;2)公司部分经销渠道的销售确认有约一个月的滞后性,叠加去年同期增速较高,使得整体增速偏弱。 利润端来看:毛利率稳中有升,相比 22Q1上升 0.80pct 达到 78.36%,期间费率与理财收益使得净利率明显提升,相比 22Q1上升 5.20pct 达到 49.23%:1)期间费率来看,销售费率 18.83%/+0.77pct,我们预计主要由于新产品上市因此小幅提升,管理费率 5.69%/-3.47pct,我们认为主要由于公司回购 2021年首次股权激励计划约 28万股,冲回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约 740万元,研发费率 1.96%/-0.47pct,财务费率-0.55%;2)闲置资金理财收益同比增加约 1780万元,贡献净利润约 1500万元,因此扣非增速低于归母;3)收购终端增加,少数股东损益占比从 22Q1的 9.37%提升至 23Q1的 12.36%,因此归母端增速略低于净利润增速。 展望来看: 1)3月部分收入递延,从近期线下消费恢复态势及近视防控相关公司表现来看,Q2低基数下+高景气度可期,我们预计 Q2同比增长可观;2)公司今年收购有望加速,我们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业绩增长有望提升。 河北及三明联盟集采事件以来,欧普股价已回调超 20%,我们预计此次集采将于 5月初最终落地,我们认为集采或对出厂端影响较小,对终端盈利能力的影响或将是逐步、可控的,且此前作为三类医疗器械的角塑产品广告宣传一直受到限制,我们认为集采后家长对于角塑产品的认知度有望提升,从而有望进一步打开渗透率天花板; 当前角塑品牌逐步增多,竞争加剧背景下验证了公司向下游渠道拓展决策的正确性:作为经过严格审核的角膜塑形镜产品,市场上大部分产品的近视防控效果均较为优秀,而由于验配场景的特殊性,品牌的选择主要由医生和终端引导推荐,因此我们认为渠道把控能力是长期市占率的关键,随着公司终端的加速布局,我们认为公司有望继续享受集采后行业增长提速的红利。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深耕眼视光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近视防控各类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我们预计 23年起视光终端数量有望快速增加,虽然短期集采或带来不确定性,但我们认为未来公司的增长方向有望更加多样化,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望更强。公司过往业绩通过了各种考验,我们持续看好公司中长期的发展。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08、10.33、13.40亿元,对应 4月 24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36、28、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1)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2)政策风险;3)市场竞争加剧;4)终端收购不及预期。
毕得医药 医药生物 2023-04-24 99.16 -- -- 102.85 3.72%
102.85 3.7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整体来看,全年收入8.34亿(+38%),分子砌块收入7.35亿(+38%),科研试剂收入约0.99亿(+35%),与整体收入增速相匹配。22年实现海外收入约为4.06亿(+45%),高于表观收入增速,且营收占比近半,对应业务毛利率51.9%,高于国内近15pct,表明海外市场拓展顺利,产品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分季度来看,23Q1收入2.52亿(+42%),归母净利润0.37亿元(+45%),扣非净利润0.39亿元(+53%)。 点评:从具备发展潜力单品来看:以硼类化合物为例,史教授非金属合成方法具有降本增效、降低污染与生产风险的能力。据公司官网售卖信息可知,新品硼类售价约为4000-6000元/g,大幅高于常规硼类(1000元/g),且明显高于常规产品价格,我们认为这部分产品有望对公司整体生产成本与盈利能力做到进一步优化与提升。 从利润水平来看:22Q4扣非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68%,扣非净利率约为16.78%,其中包含约750万利息费用,若利息环比持平22Q3,则扣非净利润约为0.34亿元,对应净利率约为14.02%,同比增加约0.39pct,由于管理费用的增加,环比净利率略有下降。23Q1来看,具有740万利息费用,同样按照22Q3假设,则扣非净利率约为12.8%。由于大包装销售日趋增加,毛利率有所下降,因此对净利率有同样影响,但从三费绝对值来看,并未出现上市后大幅进行人员扩张,费用支出相对稳定,净利率向上或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从经营效率上看:截止22年末,存货约为5.22亿元,存货/收入比例约为89%,尽管其存货绝对值较高,但在有机化学试剂行业,高存货往往意味着快速的客户响应速度以及对上游供应链较低的拿货成本。23Q1较22年末存货增长仅为10%,同时收入环比略有增长,也代表着存货体量已基本到达上限,我们预计后续将有空间对周转效率实现提升。在多地仓储的帮助下,存货周转率由22H1的0.41提升至22年末0.93,与之相匹配的是收入的快速增长,表明公司“多”和“快”的战略已有成效。 盈利预测:随着公司库存与现货周转效率提升、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经营效率持续优化,我们预计2023-2025年收入分别11.73/15.83/20.94亿元,增速为40.7%/34.9%/3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4/2.79/3.49亿元,增速为46.6%/30.5%/24.8%。对应2023-2024年EPS分别为3.30/4.30/5.37元,PE为43/33/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增订单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珀莱雅 休闲品和奢侈品 2023-04-24 116.89 -- -- 123.79 5.90%
125.45 7.3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及 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63.85 亿元/yoy+37.82%,归母净利润8.17 亿元/yoy+41.88%,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69.70%/13.02%,分别+3.24/+1.00pct;22Q4 总营收24.23 亿元/yoy+49.51%,归母净利润3.22 亿元/yoy+52.05%,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0.14%/13.50%,分别+0.22/+0.55pct;23Q1 实现营业收入16.22 亿元/yoy+29.27%,归母净利润2.08亿元/yoy+31.32%,在行业表现偏弱的情况下依然实现有力增长,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0.03%/13.70%,分别+2.46/+0.20pct。 核心亮点:从价格驱动转向量价齐升。从量价的角度看,公司护肤&洁肤类目、彩妆类目21Q3-22Q3 的主要增长驱动力来自提价,进入22Q4-23Q1 后,护肤洁肤、彩妆类目除均价依然保持高增长外,销量的增长也开始逐步体现,进入量价齐升阶段,未来在大单品占比提升推升均价的同时,我们预期核心单品在升级且价格带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其销量提升空间充足,并有望成为品牌销售额提升的又一增长引擎。 分品牌看:明星单品推动主品牌持续高增,新品牌接力完善品牌矩阵。 (1)珀莱雅:实现收入52.64 亿元/yoy+37.46%,年度销售额增速环比持续提升,大单品的势能继续释放,大单品放量有力推动品牌增长;2022 年珀莱雅品牌在天猫平台中,精华/面膜/眼霜/面霜品类分别排名第1/4/4/9,通过大单品的产品力加持,在核心品类中均取得亮眼表现;2022 年珀莱雅在天猫旗舰店/抖音/京东渠道的美妆品类分别排名4/3/10,国货品牌均排名第一。我们认为23 年核心大单品的占比依然有提升空间进而带动品牌均价、毛利率增长,随着品牌核心价格带基本清晰,未来销售量增长或成为品牌核心增长点。 (2)彩棠:实现收入5.72 亿元/yoy+132.04%,深化“专业化妆师彩妆品牌”的品牌形象,在底妆以及轮廓类目均推出了相应大单品,修容(高光类目NO.1)、高光(高光类目NO.2)、遮瑕盘(遮瑕类目NO.1)均在天猫相应类目中取得优异名次。彩棠23Q1 在天猫&抖音渠道已实现258%的高速增长,在争青产品线持续推出叠加超头直播宣传,我们认为彩棠于23 全年依然有望保持高双位数增长。 (3)Off&Relax:实现收入1.26 亿元/yoy+509.93%,以头皮健康概念打开洗护品类市场。 (4)悦芙媞:实现收入1.87 亿元/yoy+188.27%,公司积极进行品牌重塑,拓展品牌大单品线,提升消费者对悦芙媞品牌“油皮护肤专家”的认知,我们预期23 年有望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分 渠道看:线上占比进一步提升,线下渠道着力打造品牌形象。 (1)线上:实现收入57.88 亿元/yoy+47.50%/占比90.98%,其中自营/分销分别实现收入44.78/13.10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79%/16.79%。在大单品助益下,我们认为公司基于22 年线上高基数仍然有望于今年实现30%增长。 (2)线下:实现收入5.74 亿元/yoy-17.62%/占比9.02%,其中日化/其他渠道分别实现收入4.43/1.31 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1.96%/32.32%,部分来自于外部疫情压力,且公司主动收缩低效线下柜台。公司重视代表品牌形象的线下,但因去年柜台收缩以及新店入驻尚需时间,今年线下目标力争保平,关注线下渠道品牌形象打造以及中高端价位段产品布局。 看好大单品&多品牌策略带动盈利能力继续优化。2022 年公司毛利率69.70%/yoy+3.24pct,主要源于高毛利的线上直营渠道&高毛利的大单品销售占比提升;期间费用率50.12%/yoy+0.53pct,净利率13.02%/yoy+1.00pct。23Q1毛利率/ 期间费用率/ 净利率分别为70.03%/51.44%/13.70% , 同比分别+2.46/+2.01/+0.20pct。23 年来看,由于珀莱雅大单品占比提升、彩棠销售占比提升,我们预计毛利率有望持续上行,同时多品牌推广之下宣传推广费用增加带动销售费用率增加,公司更为重视基础研发、应用研发、临床研发,研发费用率上行,我们预计净利率有望维持高位。 管理层发布减持计划。侯军呈、方玉友、王莉、金衍华四位领导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1.5%/1.5%/0.0199%/0.0199%的股份,方总此前的减持计划提前终止,本次减持的主要目的也为建设家乡铁定溜溜项目,具体减持金额会根据项目建设需求调整,不排除有和先前减持一样提前终止的可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2023 年公司继续践行大单品策略,推新&产品迭代强化品牌竞争力,通过搭建专业团队、优化组织结构最大化经营效率,深化多品牌、多品类布局,品牌雄厚势能积累帮助公司在行业短期表现偏弱的情况下依然实现高增长,看好后续3.0 精华放量+小品牌高速发展对于收入的驱动作用。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5/13.26/16.4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8%/26.9%/23.9%,EPS 分别为3.68/4.68/5.80 元,对应PE 分别为45/36/2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化妆品消费情绪偏弱、新产品/新品牌表现不及预期。
智飞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4-21 54.24 -- -- 84.99 3.71%
56.25 3.71%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及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382.64亿元,同比增长 24.83%,归母净利润 75.39亿元,同比增长-26.15%,扣非归母净利润 75.1亿元,同比增长-26.26%。2023Q1公司实现营收 111.73亿元,同比增长 26.37%,归母净利润 20.32亿元,同比增长5.68%,扣非归母净利润 20.31亿元,同比增长 7.13%。 点评: 2023Q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23Q1公司在 22Q1高基数的基础上维持快速增长,2022Q1公司新冠疫苗贡献一定业绩。2023Q1公司 4价HPV 疫苗实现批签发 20批次,同比增长 122%,9价 HPV 疫苗实现27批次,同比增长 28.57%。 2022年代理产品及常规自主产品实现快速增长,微卡完成 90%省份的招标挂网。2022年公司自主产品实现营收 32.85亿元,同比增长-66.12%,毛利率为 86.48%,同比变动-4.04pct,常规自主产品实现 17.6亿元,同比增长 35.82%。2022年公司代理产品实现营收 349.75亿元,同比增长 67.09%,毛利率为 28.66%,同比变动-4.4pct。2022年公司子公司安徽龙科马实现营收 16.62亿元。公司自主研发产品微卡和宜卡的市场准入与市场推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目前两款产品已在我国大陆地区超过 90%的省级单位中标挂网。2023年 1月,宜卡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宜卡的受益人群,助力重点人群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筛查。 销售队伍快速扩大,盈利能力有所波动。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3.63%,同比变动-15.44pct,净利率为 19.7%,同比变动-13.6pct,2023Q1毛利率为 30.3%,净利率为 18.19%。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5.84%、3.21%、0.04%,同比变动-0.15pct、0.43pct、-0.03pct。截止 2022年年底,公司销售人员达3359人,同比增长 19.24%。 研发投入强度加大,疫苗国际化顺利进行。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 11.13亿元,同比增长 36.78%,占自主产品收入比例为 33.89%,研发人数达到 807人,同比增长 42.58%。研发进展来看,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申请生产注册获得受理,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获得了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2022年 10月智飞龙科马完成新冠疫苗 WHO-EUL 认证现场检查,并获得 WHO 主检查员的高度评价,相关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收入 497.4、599.3、698.6亿元,同比增长 30%、20.5%、16.6%,归母净利润 96.42、 116.18、136.76亿元,同比增长 27.9%、20.5%、17.7%,对应 PE 分别为 13.49、13.01、11.06倍,考虑 HPV 疫苗需求持续增长、微卡处于市场推广阶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销售不达预期的风险。
国邦医药 医药生物 2023-04-18 23.90 -- -- 23.07 -3.47%
23.07 -3.47%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及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57.21亿元,同比增长 26.98%,归母净利润 9.21亿元,同比增长 30.43%,扣非归母净利润 9.07亿元,同比增长 31.15%。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4.1亿元,同比增长 19.9%,归母净利润 1.95亿元,同比增长-2.88%,扣非归母净利润 1.92亿元,同比增长-2.67%。 点评: 2023年 Q1公司业绩受动保板块影响有所波动。2022Q4公司实现营收 16.08亿元,同比增长 24.41%,归母净利润 2亿元,同比增长 8.05%,扣非归母净利润 1.98亿元,同比增长 8.9%。2023Q1公司实现营收14.1亿元,同比增长 19.9%,归母净利润 1.95亿元,同比增长-2.88%,扣非归母净利润 1.92亿元,同比增长-2.67%。23Q1公司业绩有所波动,主要是兽药板块价格波动,导致盈利能力有所影响。 医药板块稳健增长,毛利率持续改善,动保板块业绩强劲增长,毛利率有所波动。医药板块稳健增长,毛利率持续改善,动保板块业绩强劲增长,毛利率有所波动。2022年公司医药原料药板块实现营收 19.92亿元,同比增长 28.34%,毛利率为 25.51%,同比变动 3.13pct,医药中间体实现营收 14.64亿元,同比增长 14.38%,毛利率 43.17%,同比变动 1.15pct,医药制剂实现营收 1.58亿元,同比增长 24.18%,毛利率 9.22%,同比变动 1.39pct,动保原料药实现营收 18.61亿元,同比增长 41.97%,毛利率 20.17%,同比变动-9.56pct,动保制剂实现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 2.6%,毛利率 14.03%,同比变动-14.01pct。 毛利率及净利率有所下滑,费用率控制良好。毛利率及净利率有所下滑,费用率控制良好。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27.55%,同比变动-2.59pct,主要是兽药板块价格下跌影响。23Q1公司毛利率为 26.61%,同比变动-4.46pct。22年公司综合净利率为 16.09%,同比变动-0.94pct,23Q1公司净利率为 13.83%,同比变动-3.2pct。22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12%、8.58%、-1.19%、3.45%,同比变动-0.12pct、-0.49pct、-1.81pct、0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51、80.51、89.72亿元,同比增长 21.5%、15.8%、11.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64、11.36、12.61亿元,同比增长 4.7%、17.8%、11%,对应公司的市盈率为 14.45、12.27、11.05倍,考虑公司动保领域募投项目逐步投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环保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外汇波动风险。
济川药业 机械行业 2023-04-12 29.61 -- -- 33.80 10.67%
32.78 10.71%
详细
济川药业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 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89.96亿元,同比增长 17.9%; 实现营业利润 24.23亿元, 同比增长 25.4%; 实现归母净利润 21.71亿元, 同比增长 26.3%。 2022Q4单季度实现收入 31.0亿元(+39.7%) , 归母净利润 5.79亿元(+29.4%) , 扣非归母净利润 5.82亿元(+61.1%) 。 此外公司发布 2023年 1-3月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初步核算实现收入 24亿元(+10%) , 归母净利润 6.8亿元(+17%) 。 点评: Q4盈利表现亮眼, 呼吸系统感冒类药物贡献明显。 据公司 2022年报,2022Q4单季度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亮眼, 系防疫措施优化后新冠感染高峰催化感冒药需求。 公司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为主要产品的清热解毒类药物营收 28.72亿元(+18.5%) , 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为主要产品的儿科类药物营收 24.25亿元(+42.6%) , 其他呼吸类药物实现营收 5.83亿元(+21.19%) 。 费用率来看, 2022年销售费用率有所下降, 系公司主动管控费用有成效。 2023Q1公司实现营收 24亿元左右(+10%) , 我们推测甲流流行对公司相关感冒类产品有一定带量作用;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6.8亿元左右(+17%) , 增速快于收入端, 我们推测系公司降费提效措施开展带动。 展望 2023年, 我们预计随着疫后销售推广活动的正常开展, 公司其他主营业务将实现一定增长。 积极加强销售渠道拓展, 研发和 BD 项目有望提升业绩增长潜能。 据公司 2022年报, 公司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89.96亿元) , 品种进二级以上医院家次也创历史新高, 公司积极加强销售渠道的拓展, 积极推进空白市场、 潜力市场的开发, 形成新的增量。 据公司 2022年报, 公司持续开展研发工作, 2022年公司获得五项发明专利, 未来新药问世有望进一步开发市场潜力, 提高公司竞争力。 2022年公司达成了 4项BD 协议, 公司紧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 未来商业拓展有利于提升业绩增长潜能。 积极参与国家医保目录谈判, 有利于终端放量。 据公司 2022年报, 公司在新版医保目录谈判中续约成功川芎清脑颗粒和甘海胃康胶囊, 并首次将硫酸镁钠钾口服用浓溶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有利于产品在院内推广及销售。 据 2023年公司经营计划, 市场方面, 公司将加强空白市场开发, 向新零售和数字化转型并形成网状销售格局; 研发方面, 公司将均衡布局化学药、 中药, 实现研发质量和速度持续提升; 生产方面, 公司将提升产品品质, 加强生产成本管理; 资本方面, 公司将推进产品引进, 投资优秀的医疗健康企业。 盈 利 预 测 与 评 级 : 我 们 预 计 济 川 药 业 2023-2025年 营 收98.12/105.50/116.77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 24.34/25.77/28.80亿元, 维持“增持” 评级。
宋城演艺 传播与文化 2023-04-10 16.70 -- -- 17.09 2.34%
17.09 2.34%
详细
中国演艺第一股,疫情压制股价表现。宋城演艺成立于1994 年,是中国“演艺第一股”,也是A 股社会服务行业市值第二大公司。自2010 年上市至2019 年底,宋城以杭州景区为模板,两轮异地扩张孵化落地10 个项目,驱动演艺主业营收复合增速20%,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23%。然而疫情期间,宋城各地项目大部分时间处于闭园状态,新开业上海、西安项目反馈平平,市场对宋城异地扩张以及新模式转型升级产生质疑,股价从2021 年4 月底至7 月底快速跌去接近50%。 演艺龙头厚积薄发,疫后收入增长确定性较高。旅游演艺行业经过早期粗放式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千古情为首的“1+3+N”格局。实际上,旅游演艺行业壁垒很高,很考验综合能力,而宋城以主题公园演艺模式,率先跑出稳定盈利、便于复制的景区模型,在千古情异地扩张过程中强化编创营销、管理运营等竞争优势,不断巩固其市场龙头地位。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剧行业马太效应,而宋城核心竞争力突出,成长逻辑不改,在疫情冲击淡化后收入复苏增长确定性较高。 旅游演艺短看复苏爬坡,长看异地复制扩张。2023 年为国内旅游复苏之年,宋城旅游演艺业务在疫情前就具有良好增长态势,在疫情后期,除杭州、三亚、丽江成熟项目贡献稳定收入外,爬坡项目增长更值得关注,桂林、张家界等千古情项目有望在未来2-3 年密集爬坡,也因此宋城短期内业务重心将放在成熟项目挖潜及爬坡项目的培育,但从过去项目情况来看,旅游演艺模式扩张成功率高,或仍为宋城长期增长动力。 未雨绸缪,产品迭代,模式创新。宋城聚焦旅游演芝主业,追求单个项目天花板持续增长,包括杭州项目试点演艺王国,有望量增价升,有助于突破增长瓶颈;西安项目瞄准历史名城,轻重并行,有望实现更高利润率。 在旅游演艺基础上,宋城还跳出舒适区转型升级,上海项目从旅游演艺向城市演艺形态转型,珠海演艺谷代表更综合的经营业态,模式迭代探索对宋城内容创作、项目运营提出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更大的增长潜力,如果成功有望带来丰厚投资回报。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此前宋城旅游演艺业务因室内属性受疫情冲击较一般自然景点更大,而当前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宋城西安、杭州、张家界开业后热度攀升,九寨已于3 月底复园,我们认为宋城有望逐步兑现恢复逻辑,看好未来宋城业绩复苏弹性。公司在疫情期间通过整改现有项目、创新节目内容、改革管理体制等方式修炼内功,今年旅游市场逐渐恢复后有望厚积薄发。基于此,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09 亿元/9.64 亿元/16.23 亿元,4 月6 日收盘价对应PE 分别为5004倍/45 倍/27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欧普康视 医药生物 2023-04-07 32.53 -- -- 38.49 17.78%
38.31 17.77%
详细
事件:欧普康视披露2022年年报:疫情对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及公司新建视光服务终端和投资并购计划的推进有较大影响,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5.25亿元/+18%,实现归母净利润6.24亿元/+12%;22Q4公司实现营收3.14亿元/+5%,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6%。 毛利率、净利率基本与往期持平,疫情冲击下仍保持稳定:1)22年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76.89%/+0.2pct,22Q4销售毛利率73.77%/-1.6pct,环比-5.7pct;2)22年销售费用2.95亿/+21%,销售费率19.37%/+0.5pct;管理费用1.26亿/+23%,管理费率10.48%/+0.4pct;研发费用0.34亿/+23%,研发费率2.20%/+0.1pct;财务费率-0.46%/-0.8pct,主因公司定增后银行存款增加带来相应利息收入;3)22年销售净利率45.67%/-0.01pct,22Q4销售净利率41.50%/+2.9pct,环比-11.9pct。 分产品来看:1)疫情影响下,22年硬镜销售量69万片,同比增长8.88%,片量增速放缓,硬镜(包括OK镜、日戴维)实现营收7.63亿元/+11%,毛利率89.62%/+0.3pct;2)护理产品不断突破、推新,认可度提升,实现营收2.99亿元/+31%,自有品牌占比提升,毛利率55.48%/+0.7pct;3)并表机构增加,医疗服务实现收入2.53亿/+43%,其中医院毛利率较低,毛利率71.45%/-0.9pct;4)普通框架镜实现营收2.02亿元/+3%。 分渠道来看:1)经销业务实现收入5.45亿元/+19%,实现毛利率68.46%/-1.07pct;2)直销业务指向非控股终端直接销售,由于部分终端转为控股因而增速较低,营收2.58亿元/+2%,毛利率79.45%/-1.8pct;3)我们预计终端有望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随着并表终端门店增加,实现营收7.23亿元/+24%,实现毛利率82.33%/+2pct。 研发及新产品进展:1)公司推出了离焦镜、润眼台灯、智能眼罩等新型近视防控产品;2)硬镜方面,在基础产品外,公司预计23年将完成新一代角膜塑形镜的临床观察;巩膜镜已完成临床试验备案及部分入组。 集采进展:22年10月,河北省医保局发布包括OK镜在内的集采医用耗材产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12月发布带量采购文件的公开征求意见通告,三明采购联盟随后也加入了河北的带量采购。截至23年3月,OK镜带量采购工作处于收集公立医院验配数量的阶段。实际上,角膜塑形镜由公立医院收费的情况较少,因此我们预计占比较少;从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最终集采带来的降价会传导至包括民营机构在内的视光终端,但随着供给提升、宣传推广,我们预计OK镜的知名度和渗透率将快速提升,以价换量。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深耕眼视光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近视防控各类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我们预计23年起视光终端数量有望快速增加,虽然短期集采或带来不确定性,但我们认为未来公司的增长方向将更加多样化,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更强。公司过往业绩通过了各种考验,我们持续看好公司中长期的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8、10.33、13.40亿元,对应4月3日收盘价PE分别为36、28、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