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侯宾

长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70522080001。曾就职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5.38%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千方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3-08-23 12.37 -- -- 13.05 5.50%
13.05 5.50%
详细
事件:8月 22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3.58亿元,同比+7.74%;实现归母净利润 2.85亿元,同比+407.84%。 利润明显修复,智能交通业务表现良好。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33.58亿元,同比+7.74%,实现归母净利润 2.85亿元,同比+407.84%。分业务来看,智慧交通业务实现收入 12.29亿元,同比+23.64%;智能物联业务实现收入 22.86亿元,同比上涨 1.21%,境外同比上涨 11.06%。交通业务方面稳健发展,物联业务方面,国内业务逐步恢复,二季度边际向好,海外业务持续增长。 创新探索数字应用场景,交通数字服务产品逐步落地。公司持续挖掘交通大数据与各行业数字融合应用的场景和价值,依托全国路网运行状态的精准感知能力,交通数字服务产品持续落地。1)针对智慧高速业务以及 TOCC、智慧交管、智慧停车等细分场景,相关产品及服务已应用在交通运输部、辽宁等近 20个省级项目和成都等 50余个城市级项目中。2)针对地方交通管理部门打造的重型货运车辆安全监管平台数字服务产品,已在部分区域落地。3)公司还为高速公路公司提质增效和引流增收开发相应数字服务产品,试点效果良好,将进一步推动实施。 重点发力多模态数据价值变现产品,开拓物联新业态。上半年,公司以十余年的深度学习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积累为基础,推出 AIOT 行业大模型“梧桐”,驱动 CV 行业二次变革,完善 AIOT 新生态产品底座。公司基于大模型等技术的赋能,将重点发力新业务:多模态数据价值变现产品-VLOG 产品根植景区业务,具有易增收、投入小、见效快、易推广等特性,将在 AI文旅等视频内容商业化运营的新赛道中发挥新价值,开拓了公司 2C 市场和运营分成的新业态。 盈 利 预 测 及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3-20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为7.50/9.54/11.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2/25/21倍,鉴于公司向数据服务业务延伸,有望打开全新成长空间,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快速增长,首 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品升级迭代风险;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国能日新 计算机行业 2023-08-23 66.41 -- -- 67.95 2.32%
67.95 2.32%
详细
新能源数字化领域专家:公司以研发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等相关节能系统及控制台起家,2011年投入新能源产业信息化相关技术研发,以新能源电力预测产品为主体,持续深耕行业技术及服务。公司产品覆盖新能源、电力管理、源网荷储等方面,其中公司的功率预测类产品稳居行业翘楚地位。 风光持续快速发展,电力预测受益: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风电及光伏产业迎来关键的发展期。至 2030年,预计风能光伏装机总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7.51%。功率预测是保障风光发电稳定性的刚性需求,长期来看,功率预测业务将随着风光装机量增长持续快速发展。 根据短期市场趋势预测,随着硅片价格的顶点出现,硅料产能释放,装机成本降低,光伏装机数量将会随着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下降而上升,我们预计公司发电功率预测业务有望同步放量。 功率预测产品领先,售后及扩展服务实现正向替代及用户留存:公司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于 2020年实现 89.21%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综合精度及 84.6%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综合精度。公司风光被替换电站数量均保持较低数量,不断正向替代趋势展现公司不断提升的规模优势。在服务时长与售后端,中长期订单数量及营收占比保持增长,且 7*24h 的专业售后团队服务及不断扩展的新业务,使得公司用户粘性保持较高水平。 盈利预测及评级:在“双碳”的大潮下,风光快速发展,电力预测需求增加。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新能源功率预测的领先企业,凭借高精度的产品打出规模效应,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并通过高质量服务以 SaaS的商业模式强化用户粘性,保持业绩高速增长。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 4.67/6.11/8.07亿元;归母净利润 0.97/1.29/1.71亿元; EPS 0.98/1.30/1.72元。对应 PE 分别为 66.5/49.9/37.8倍。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创新进度不及预期。
兴森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2 11.79 -- -- 13.26 12.47%
17.85 51.40%
详细
事件:8月 21日,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66亿元,YoY -4.81%;实现归母净利润 1805.79万元,YoY -94.98%。 2023年 Q2单季度实现营收 13.14亿元,QoQ +4.98%,YoY -7.65%;实现归母净利润 1055.44万元,QoQ +40.66%,YoY -93.33%。 下游市场需求下滑,上半年业绩短暂承压。2023年上半年,因行业整体需求不足、公司 FCBGA 封装基板项目的费用投入、珠海兴科产能爬坡阶段的亏损及员工持股计划的费用摊销等原因,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66亿元,同比下降 4.81%;实现归母净利润 1805.79万元,同比下降 94.98%。公司 PCB 业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小幅下降,上半年实现营收 20.19亿元,同比增长0.61%,毛利率 29.28%。其中,子公司宜兴硅谷实现营业收入 3.3亿元,同比下降 19.64%,亏损 2,465万元,主要因行业需求不足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以及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降;Fineline 营收利润均实现增长;Exception 实现营业收入 3,286万元,同比下降 8.41%。半导体领域,FCBGA 封装基板项目尚未投产,仍处于人工、材料、能源消耗投入阶段,对整体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研发投入促进产品技术迭代升级。2023上半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 2.61亿元,同比增长 68.07%。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关注前沿研发,与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高速互连、射频微波等企业联合实验室,为全球 5G、云服务、射频微波、数字存储和一站式硬件电路等客户提供从原理方案;同时实现了 FCBOC、FCCSP、Coreless 和 ETS 等产品量产。未来,伴随广州科技的半导体测试板新产能逐步释放,公司产品良率、交期、技术能力等将稳定提升,持续改善,助力公司业绩加速提升。 持续加码投资,助力 FCBGA 封装基板项目稳定推进。公司前瞻布局 FCBGA载板,并将持续聚焦半导体测试板与 IC 封装基板业务的投资扩产,提升产能利用率。8月 2日公司公告称,拟对控股子公司广州兴森半导体有限公司增资并引入 5名战略投资者,拟增资金额为 16.05亿元人民币。增资将以 1元/1股的形式全部计入注册资本,其中公司拟认缴出资 5.55亿元人民币,国开制造业基金,建信投资,河南资产,嘉兴聚力展业拾号,粤科创投共拟认 缴 10.5亿元人民币。增资后,公司直接持有 47.85%股权,通过珠海聚力、珠海聚贤、珠海聚智合计间接持有广州兴森 4.53%股权,广州兴森仍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 FCBGA 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月产能共计 2,000万颗的智能化工厂,并于 2022年已完成厂房封顶,将于 2023年 Q4完成产线建设投入试产。广州项目一期和二期预计分别将于 2025年, 2027年底达产。 随着公司持续推动高端 FCBGA 封装基板项目的投资扩产、研发投入,公司将实现产品和技术层面的持续升级。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3-20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为4.71/6.69/9.01亿元,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0.28/0.40/0.53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46/32/24倍。随着公司产品持续升级,产能逐步扩张,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市场竞争力风险。
崇达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2 11.03 -- -- 11.93 8.16%
11.93 8.16%
详细
事件:8月 19日,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8亿元,同比下降 5.21%;实现归母净利润 3.06元,同比下降 2.18%。 受益降本增效策略,业绩总体保持平稳运行。2023年上半年,虽受到外部宏观经济波动及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影响,但公司通过深入推进工段成本管理标准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叠加覆铜板等主要原材料整体价格同比下降,业绩总体保持平稳。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8亿元,同比小幅下降 5.21%;实现归母净利润 3.06元,同比下降 2.18%。其中,海外销售占比 56.53%,以美元结算,随汇率波动产生一定的汇兑收益。 子公司全产品线协同布局,持续深耕大客户策略。公司将手机、电脑、汽车、通讯、服务器五大行业视为重点销售行业,并坚持大客户策略。服务器领域,公司的主要客户有中兴、新华三( H3C)、云尖、宝德等, Whitley 平台已批量发货,目前正在配合客户进行新一代 Eagle Stream 平台以及其他 AI服务器 PCB 产品的小批量试制。同时,公司各工厂协同发展,促进产能释放节奏加快。深圳崇达以可用于 5G 通信的 12层以上高多层 PCB 产品为主,面向中兴、歌尔、安费诺等客户。同时公司开始光模块领域,子公司深圳崇达小批量生产 25G 光模块的 PCB 产品,子公司普诺威有部分应用于 100G-800G光电转换模块的 IC 载板产品。2022年 Q4珠海崇达一期的第二条产线通产,一期共设计年产能 270万平方米。2023年上半年,公司为珠海崇达二期(含珠海二厂和三厂)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 20亿资金,用于生产高多层板、HDI板、软硬结合板等高端板产品,截止目前两座新厂房已完成封顶。未来随着珠海崇达二期的投产,公司将持续释放产能,提升产值。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3年上半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 1.60亿元,同比增长 2.78%。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新产品新产线的升级迭代,其中控股子公司普诺威积极步布局 PA、SiP 等先进封装基板,SiP 封装基板事业部一期产线成功通产,采用 mSAP、 ETS 和超微孔技术,将 Trace Pitch 提升到 30um,最小成品板厚量产能力达到 0.11mm。 珠海崇达一厂建成了全球第一条 28*49英寸大拼板生产线,目前已实现批量生产。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3-20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为 8.01/10.01/13.24亿元,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0.73/0.92/1.2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7/14/11倍。随着公司产能逐步释放,PCB 产品技术及产品体系不断完善,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
英维克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8-22 27.92 -- -- 29.59 5.98%
29.59 5.98%
详细
事件:8月21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实现营收12.39亿元,同比+41.96%;实现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75.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100.09%。 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明显提升。2023H1公司实现营收12.39亿元,同比+41.96%;实现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75.58%。2023H1实现毛利率32.04%,同比+3.20pct;实现净利率7.57%,同比+1.93pct。业绩快速增长,主要是机柜及机房温控节能产品收入增加以及成本回落、业务优化等因素带来相关业务毛利率提升所致。 储能业务快速增长,液冷技术加速导入。分业务来看,1)机房温控业务实现收入4.60亿元,同比+24.34%,在算力设备以及数据中心机房的高热密度趋势和高能效散热要求的推动下,液冷技术加速导入,公司已推出针对算力设备和数据中心的Coolinside液冷机柜及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端到端、全链条”的平台化布局已成为公司在液冷业务领域的重要核心竞争优势;2)机柜温控业务实现收入6.61亿元,同比+74.41%,其中,来自储能应用的营收约5.3亿元,同比+110%,公司是国内最早涉足电化学储能系统温控的厂商,借助在储能行业的品牌优势和客户基础,持续地积极拓展国内外客户并取得显著成效;3)客车空调业务实现收入0.19亿元,同比-23.32%,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新能源客车市场需求影响产品销量,公司正积极拓宽在电动车领域的产品组合和应用;4)轨道交通列车空调及服务业务实现收入0.35亿元,同比-29.69%,主要是受整体需求萎缩的影响,叠加上海、郑州相关地铁线路建设的项目进度延后的影响。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丰富产品线和应用领域。2023H1公司研发投入为1.10亿元,同比+46.36%,占营收比例为8.92%。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分别在深圳、北京设立了英维克新技术研究院,新技术研究院已逐渐成为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的内部孵化及对外合作的平台。截至上半年,公司共拥有软件著作权86项、专利权978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目前,公司拥有完整的设备散热与环境控制领域的产品研发体系和设备散热的全链条技术平台,具备针对不同下游细分市场及行业大客户快速提供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方案的能力,构建起了差异化和规模效应的双重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81/5.15/7.0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31/23倍,持续看好公司未来业绩稳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仕佳光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2 12.60 -- -- 14.08 11.75%
15.24 20.95%
详细
事件:8月 18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0亿元,同比下降 23.12%;实现归母净利润-1,772.15万元,同比下降 153.88%。 2023H1业绩承压,看好高速光模块 AWG放量后业绩增长:2023年 Q2公司实现营收 1.81亿元,同比下降 22.43%;归母净利润-1,452.83万元,同比下降 244.63%。上半年业绩变化主要因为市场需求下降,部分产品降价;同时高速率光模块 AWG、相干 AWG 已小批量出货但尚未贡献利润。分业务看,2023年 H1光芯片及器件产品营收 1.50亿元,同比下降 23.56%;室内光缆产品营收 0.87亿元,同比下降 23.72%;线缆材料产品营收 0.83亿元,同比下降 25.41%。从费用看,2023年 H1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加 12.27%,主要系业务经费等增加;管理/财务费用同比减少 1.99/ 61.23%,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较 2022年 H1提升 1.18/2.02/5.85pct,费用率整体大幅提升。 无源+有源双平台优势凸显,持续高水平研发投入:2023年 H1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26.30%;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 5.85pct,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公司无源+有源双平台优势愈发凸显,成为国内光通信行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其中,无源芯片方面,激光雷达分路器芯片已完成高功率验证;针对 400G/800G需求,在骨干网开发出超大带宽 AWG芯片并完成送样,在数据中心开发出 DR4/DR8光组件并实现小批量供货;开发出二氧化硅基光子芯片制造技术,可对外提供相应服务。有源芯片方面,在千兆接入网络用激光器芯片、硅光用大功率激光器芯片、激光雷达用激光芯片器件、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突破。其中,XGS PON 抗反射 10G1270nm DFB 芯片实现批量销售;高速芯片方面,50G PON EML 和 PAM4100G EML 正在研发,25G 1286nm DFB 激光器送样客户验证。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深化无源+有源双平台优势,积累芯片产业化技术研发优势,公司核心竞争力有望逐步增强。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拟参与收购 AOI光通讯相关资产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国内市场,公司不断加强与主流系统设备商类客户的业务合作,并通过 AWG 芯片、DFB 激光器芯片等新产品逐步开拓新客户;国际市场, 2023年 H1陆续开拓国际光模块类知名客户,对前期存量海外客户的销售规模也不断扩大。此外,公司于 7月拟通过投资裕汉光电参与对 AOI 中国资产及相关业务的收购,该投资旨在促进公司光通讯模块及设备业务发展,有利于公司不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我们认为,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优化客户结构,同时拟参与收购 AOI 光通讯业务有助于公司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测 公 司 2023-20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为0.68/0.95/1.2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8/62/46倍,鉴于公司为国内先进的光芯片供应商,不断布局研发高端产品,未来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迭代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关键技术人才流失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及行业波动风险。
路维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1 29.48 -- -- 36.27 23.03%
36.27 23.03%
详细
事件。8月 14日,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8亿元,YoY +5.38%;实现归母净利润 0.71亿元,YoY +53.28%。2023年 Q2单季度实现营收 1.72亿元,QoQ +26.61%,YoY +16.81%;实现归母净利润 4,221.75万元,QoQ +48.58%,YoY +40.53%。 坚持“以屏带芯”战略,促进营收利润双增长。2023年上半年,坚持“以屏带芯”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关键技术和产品专利布局,有效支撑业务快速发展,助力业绩持续增长,2023年上半年以及 2023Q2单季度公司营收利润均实现稳步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8亿元,同比增长5.38%;实现归母净利润 0.71亿元,同比增长 53.28%;其中 2023年 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0.42亿元。公司紧抓住平板显示和半导体掩膜版国产替代的良机,继续深化市场布局,加大技术研发及业务拓展力度。公司已实现 180nm 及以上制程节点半导体掩膜版量产,并通过自主研发,储备了 150nm 节点半导体掩膜版制造核心技术;公司已掌握的半导体掩膜版制造技术可以覆盖第三代半导体相关产品。同时,公司在G11超高世代掩膜版、高世代高精度半色调掩膜版和光阻涂布等产品和技术方面,打破了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将加快国产化进程,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未来,随着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公司业绩有望稳定增长。 生产产线优化配置,产能提升助力公司业绩稳增。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位于深圳南山区、成都高新西区两大生产基地。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对生产基地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降本增效。公司 3条半导体高精度掩膜版生产线和 1条平板显示大尺寸掩膜版(G8.5)生产线预计将于 2024年 5月达到可使用状态,陆续释放产能。随公司产线持续优化,公司业绩或将加速提升。 高算力高消费带动掩膜版需求增加,客户矩阵助力长期发展。公司紧跟平板显示、半导体芯片、触控、电路板等下游行业的发展动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伴随人工智能热度及高端消费品需求持续高增,掩膜版需求将大量增加。 公司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户矩阵,在平板显示领域,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客户;在半导体领域,包括国内某些领先芯片公司及其配套供应商晶方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三安光电等。随着量子计算、AI 等应 用落地,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客户矩阵,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测 公 司 2023-20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为1.60/2.08/2.71亿元,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0.83/1.08/1.40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0/31/23倍,基于平板显示及半导体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掩膜版产品技术进一步升级,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稳健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技术替代风险;国际市场竞争力风险;人才流失风险;供应商经营风险。
海康威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1 34.43 -- -- 36.20 5.14%
37.75 9.64%
详细
事件:海康威视发布 2023 年半年报。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5.71 亿 元,同比增 长 0.84%; 归母净利 润 53.38 亿元,同比下降7.31%;。扣非净利润 50.36 亿元,同比下降 10.79%。 业绩持续承压,尽显韧性。2023 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波动不断,国内整体复苏进程较曲折,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公司业绩持续承压其中,EBG 事业群延续较强韧性,企业数字化转型动能较高,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 69.96 亿元,同比上升 2.42%。PBG 及 SMBG 受经济环境影响持续下滑,分别实现营收 62.73/57.52 亿元,同比下降 10.06%/8.50%。 创新业务增速放缓。公司积极进行全球布局,以多维感知、人工智能等业务为核心能力,是助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引擎。2023 年上半年,创新业务整体收入 81.88 亿元,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长 16.85%。其中,机器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2.78 亿元,同比增长 29.00%。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0.01 亿元,同比增长 21.57%。海康机器人分拆上市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受理,创新业务子公司分拆上市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公司主业及创新业务已经构成较有韧性的业务组合,为公司长期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利率反转,加大投入费用端压力提升。2021、2022 年受需求收缩、竞争激烈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有所下滑。2023 年,公司整体业务不断良性发展,毛利率改善。2023 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反转,同比上升2.04pct,达到 45.18%。2023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在国内外营销网络上加大 投入, 人员 增长且 汇兑收 益降低 ,销 售 /管理 /财务 费用率 分别为13.01%/3.39%/-1.51%,同比上升 0.85/0.17/0.60pct。 保持研发投入,构筑差异化优势。2023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 52.85 亿元,同比增长 13.06%。公司将继续保持技术研发投入,延续在技术产品化、产品商业化上的能力优势,持续构建和提升差异化优势,保持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持续领先,为公司在智能物联领域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投资建议:公司在面临海内外高压的情况下仍实现总营收正增速,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在公司开展创新业务以及持续进行海外布局后,多核心业务驱动将成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引擎。在 AI 的东风下,公司深耕多年积累了明显的先发优势。我们看好未来随着经济复苏公司下游需求有所改善,业绩恢复增长,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实现营收 970.63 亿元、1120.21 亿元、1282.64 亿元;归母净利润 163.87 亿元、187.22 亿元、218.03 亿元;EPS1.75、2.00、2.33,PE 26X、22X、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数字化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用户流失风险;技术应用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1 141.64 -- -- 154.00 8.73%
154.00 8.73%
详细
事件:8月 17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2023H1实现营收 87.24亿元,同比+36.16%;实现归母净利润 6.07亿元,同比+16.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28亿元,同比+6.17%。 业绩持续增长动力强劲,订单储备快速提升。在消费需求下降,行业上下游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公司业务增速继续优于汽车行业。2023H1公司实现营收87.24亿元,同比+36.16%;实现归母净利润 6.07亿元,同比+16.47%。公司近年来订单储备快速提升,未来订单获取空间显著增大,同时公司为后续业务增长做好产能配套,惠南工业园二期项目工厂即将投产,中西部基地项目亦已启动,为业务持续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智驾和网联保持高增。公司业务涵盖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全栈方案,以及网联服务业务。具体来看,2023H1智能座舱实现收入 62.51亿元,同比+18.57%;智能驾驶实现收入 18.39亿元,同比+86.38%;网联服务及其他实现收入 6.35亿元,同比+325.34%。智能座舱作为公司基本盘业务稳步增长,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产品持续引领国内市场,保持超高速增长。此外,公司加速推进国际化布局,欧洲公司第二工厂的产能逐步提升,3D 实验室建设有序开展,研发及服务配套进一步强化,新收购的天线测试和认证公司 ATC 已融入公司经营体系。2023H1海外收入 1.76亿元,同比+41.56%,占收入比重 7.75%,同比+0.30pct。 产品和客户不断丰富,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核心竞争力。公司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致力于打造更多交互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2023H1研发投入 9.59亿元,同比+56.20%。截至上半年,公司第三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已在理想汽车、奇瑞等众多客户的车型上配套量产,第四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已获得多个项目订单 ,更多差异化座舱域控方案以及车身域控制器、AR HUD、电子后视镜等新产品陆续推出;高算力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已在理想汽车、路特斯、上汽等众多客户的车型上配套量产,营收规模快速提升,更多轻量级、高性价比智能驾驶辅助方案获得多个项目定点,即将实现量产;蓝鲸系统、数字钥匙及软件服务产品持续迭代并获取更多项目订单;舱驾融合域控制器产品已获得项目定点,并发布了 Smart Solution 2.0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搭载公司最新产品技术打造未来智慧出行的创新体验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3-20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为16.17/22.24/28.74亿元,EPS 分别为 2.91/4.01/5.18元,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 35/25/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博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1 28.18 -- -- 33.58 19.16%
33.58 19.16%
详细
事件:8月 17日,博创科技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公告称 2023年 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32亿元,同比增加 0.55%;实现归母净利润 1.42亿元,同比增加 89.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41亿元,同比下降 36.30%。 接入网建设持续升级迭代,23H1营收同比略微上涨:公司 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 2.38亿元,同比下降 27.39%;净利润 1.05亿元,同比增长171.83%,2023年 H1净利润增长主要受营业收入增长、计提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减少以及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带来的正向影响。分业务看:电信侧受益于境内外接入网市场的持续建设与升级,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 6.23亿元,同比增长 1.23%;数据中心侧实现销售 0.08亿元,同比下降 39.06%,主要因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所致;从利润端来看:公司 2023年 H1毛利率为 13.68%,较 2022H1(18.61%)下降 4.93pct,主要系 10G PON 光模块收入增长占比继续增加所致。下半年公司一方面将继续保持接入网产品产能, 满足境内外客户的需求;同时加快 800G 硅光模块和 CPO 相关产品的开发进度,并努力拓展境外市场,实现境外收入的持续增长。 国内光电子器件领先厂商,高速率硅光及 PON 产品积极布局。在 2023年H1,公司与镭芯光电共同推出了可用于共封装光学(CPO)领域的多光纤外置光源(ELS)模块,10G PON 光模块系列型号持续扩充,基 5G 前传的 25GLR 硅光模块、用于 5G 中回传的 50G PAM4光模块以及基于硅光子技术的400G-DR4硅光模块均已量产出货,无源新产品相继投入研发或送样,50GPON 光模块、800G 数通硅光模块和共封装光学(CPO)产品正在研发中。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光电子器件领先厂商,积极布局下一代高速率硅光及PON 产品,有望持续保证产品竞争优势。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募投项目稳步推进。1)不断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 H1公司研发费用 0.34亿元,同比增长 18.33%。2023年 H1研发费用率为 5.4%,较 2022年 H1(4.59%)上升 0.81pct;2)募投项目稳步推进: 成都蓉博通信园区项目中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新厂房主体建筑已完成,预计2024年内全面投入使用;位于嘉兴的年产 245万只硅光模块技改项目完成时间由 2023年 3月延期至 2025年 3月,目前正在稳步推进。我们认为,公司不断推进募投项目进度,同时持续加码技术研发投入,推进公司产能持续拓 展以及产品的持续升级迭代,有望助力公司实现快速发展。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测 公 司 2023-20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为2.52/3.17/3.8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1/25/21倍,鉴于公司所处行业光模块的发展,未来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最终客户需求波动风险;产品毛利率下降风险;技术升级换代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国能日新 计算机行业 2023-08-18 66.51 -- -- 68.36 2.78%
68.36 2.78%
详细
事件:8月 18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9亿元,同比增长 34.14%;归母净利润 0.33亿元,同比增长 57.29%。 把握市场机会,公司业绩端基本盘向好:2023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主要系“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 “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销售收入增长带动总营收提升;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及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2023年 H1分产品看,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收入保持增长趋势,上半年实现收入 1.28亿元,同比增长 11.22%; 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收入大幅增长,上半年实现收入 0.37亿元,同比增长 154.19%。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功率预测业务在存量客户服务费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随着组件价格的回落,下游地面电站建设并网进度较 2022年同期明显提升,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会,进一步拓展新增用户,公司功率预测服务累积效应逐渐凸显;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端,报告期内公司应用于分布式光伏的“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产品”在功能上完成了 AVC 的功能开发,升级后该产品新增恒无功功率、恒功率因数、下垂控制等多种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产品功能和适用性。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产品已通过山东电科院功能测试,巩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盈利能力增强,团队规模扩大致使更高费用支出: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H1,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 68.42%,同比提升 2.53PP,分产品来看,发电功率预测/智能并网控制系统产品分别实现 71.89%/59.53%的毛利率水平,同比分别提升 3.32/2.94PP,公司综合盈利能力较 2022年 H1有所提升。费用端,2023年 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 26.03%/9.07%/21.43%,分别同比 0.37/+1.8/+3.42PP,公司各项费用率变动不一,虽然公司的销售及运维人员/研发团队队伍扩大,以及员工薪酬及差旅费用/计提股权激励的股份支付费用增加,带来各项费用同比增加,但是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更高的营收,因此,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变动较小甚至有所下降。 国内新能源数字化领域专家,具备完善的产品布局:公司以研发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等相关节能系统及控制台起家,2011年投入新能源产业信息化相关技术研发,以新能源电力预测产品为主体,持续深耕行业技术及服务。公司产品覆盖新能源、电力管理、源网荷储等方面,其中公司的功率预测类产品 稳居行业翘楚地位。公司业务包括“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我们认为,公司于新能源市场的布局相对合理且完善,随着国家新能源装机量的持续提升,公司各项业务的展开将存在较大的想象空间,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功率预测产品领先,公司产品实现正向替代及用户留存:公司凭借较高的产品精度及 SaaS 服务模式,不断实现正向替代,提升用户留存率与续费率。1)产品精度行业领先: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在 2020年 5月国家电网东北电力调控分中心组织的十几家功率预测服务企业预测精度横向对比中,公司于新旧“两个细则”功率预测偏差考核体系中均处于前三(前三无排名差异)。在基于公开及自有算法模型的基础上,公司持续根据更高要求的预测精度进行技术革新并且申请多项专利,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及更高的服务质量。2)公司电站实现正向替代及总量提升:国能日新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 2021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端新建电站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系光伏替换电站数量增加,光伏端电站总量呈现上升趋势;风电端,新建电站及替换电站数量均呈现上升趋势,总量也实现高速上升。相比之下,公司风光被替换电站数量均保持较低数量,展现公司对比同行实现不断正向替代的技术及规模优势。3)SaaS模式注重长期服务价值,用户留存率及续费率提高:国能日新招股书显示,公司的电站留存率在 2018年至 2021年上半年期间持续上升,截止 2021年上半年,留存率已达到 99.39%,根据国能日新2022年报,截至 2022年底,公司服务的新能源电站数量已增至 2,958家,2022年内净新增电站用户数量达到 559家,服务电站规模持续上升,且功率预测业务服务电站客户中,续费率达到 95%以上。 2019年至 2021年上半年,公司合作客户平均续签时长持续上升,显示出公司产品较好的用户粘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在“双碳”的大潮下,风光快速发展,电力预测需求增加。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新能源功率预测的领先企业,凭借高精度的产品打出规模效应,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并通过高质量服务以 SaaS 的商业模式强化用户粘性,保持业绩高速增长。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4.67/6.11/8.07亿元;归母净利润 0.97/1.29/1.71亿元;EPS 0.98/1.30/1.72元。对应 PE 分别为 67.8/50.9/38.5倍。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创新进度不及预期。
新亚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18 13.65 -- -- 14.74 7.99%
17.14 25.57%
详细
事件。8月 14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16亿元,同比增长 104.20%;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145.71万元,YoY -6.07%。2023年 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58亿元,同比增长 124.67%;实现归母净利润 5,160.58万元,环比增长 72.88%。 持续优化产品布局,营收实现稳步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6亿元,同比增长 104.20%,主要由于子公司中德电缆纳入合并报表所致;实现归母净利润 8,145.71万元,YoY -6.07%,公司报告期内因现金并购、新厂房投入使用、境外投资、研发投入等综合因素共振影响,叠加生产经营中的各项费用同比增加,导致利润同比下降。其中 2023年 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58亿元,同比增长 124.67%;实现归母净利润 5,160.58万元,环比增长 72.88%。报告期内,公司主力产品消费电子线材毛利率相对较高,受终端市场低迷影响需求明显下降,营业收入减少,同时原材料铜价比去年同期下调等因素,导致母公司营收减少,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略有下降。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 16.4%,同比下降 5.3pct;销售净利率达5.37%,同比下降 6.31pct。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募投项目加速落地促进产能释放。2023年上半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 5,699.73万元,同比增长 132.89%;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视技术储备,在汽车及工业控制领域前瞻布局。汽车领域,公司完成车用 HSD星型对绞高速数据缆及车用 LVDS 高速低电压差分信号数据缆开发;同时开发液冷充电桩线,并新储备汽车低压电线系列超高速生产技术。工业控制领域,公司将定位客户对机器人的精准控制需求,与科宝光电一同进行工业伺服控制系统电机用线开发。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募投项目“年产 385万公里智能化精细数控线材扩能建设项目”结项,并启动新厂房投入使用。 公司将新增新能源产品线和汽车产品线专用生产设备及精密德国进口生产设备,促进新厂产能进入爬坡期。 并购重组进行资源整合,横向延伸产业链。公司并购了中德电缆 100%股权和科宝光电 30%股权。中德电缆已经成为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等国内大型通信设备商的优秀供应商;科宝光电已成为松下、 KUKA、 YASKAWA 等机器人制造商的工控自动化电缆供应商,以及西门子、联影、普爱医疗等医疗 器械制造商的长期合作伙伴。新亚电子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渠道作用,有效实现了产业链横向延伸,丰富产品类别,积极拓展市场开发空间。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测 公 司 2023-20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为1.81/2.15/2.58亿元,对应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0.69/0.81/0.98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2/19/16倍。基于公司积极进行产品技术升级创新,叠加资本收购带来的营收业绩提升,我们看好新亚电子未来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质量控制风险。
拓邦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17 11.20 -- -- 11.24 0.36%
11.24 0.36%
详细
事件:8月16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公司实现营收42.56亿元,同比+0.67%,实现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4.62%;实现扣非净利润2.54亿元,同比+24.07%。 Q2业绩明显改善,盈利能力业绩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H1公司实现营收42.56亿元,同比+0.67%;实现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4.62%;实现扣非净利润2.54亿元,同比+24.07%。单Q2来看,实现营收22.61亿元,环比+13.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环比+78.28%。2023H1实现毛利率21.57%,同比+2.49pct,且几个行业板块毛利率同比均有提升;实现净利率6.07%,同比+0.20pct。业绩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大对老业务的降本增效,并通过技术创新、增加新产品来提升综合盈利能力,以及汇率波动对公司盈利产生积极影响。2023H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28亿元,同比+604.86%,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回款力度,同时上游供应趋于平稳,备货支出减少。 基础业务稳健发展,新能源业务持续向好。业务持续向好。分业务来看,2023H1工具板块实现收入16.20亿,同比+0.83%,主要受行业去库存影响市场需求有所放缓;家电板块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略降0.98%,主要为公司在原有分散品类的基础上,转向优势品类聚焦;新能源板块实现收入9.14亿,同比增长6.56%,聚焦储能和新能源车两大领域,不断拓展产品品类,通过降本增效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并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工业控制板块实现收入1.37亿,同比-1.03%;智能解决方案实现收入0.74亿,同比-11.08%。总体来看,工具和家电作为基础业务,随着行业需求改善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作为公司成长业务,高于公司整体收入增速,随着所处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凭借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力有望持续受益。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平台化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2023H1公司研发投入3.89亿元,同比+10.45%,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处于快速发展期,通过持续创新以及对下游需求的洞察力,捕捉新业务及产业应用,对变频控制系统、储能逆变器、充电桩、工商业储能BMS等战略重点项目投入增加。公司以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基因,将创新视为公司的核心能力,形成了“四电一网”(电控、电机、电池、电源和物联网平台)的综合技术体系,覆盖智能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各个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6/9.30/11.64亿元,EPS分别为0.59/0.73/0.9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15/12倍,基于公司产品和客户不断拓展、业务布局不断扩大,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中科创达 计算机行业 2023-08-17 84.76 -- -- 85.57 0.96%
90.56 6.84%
详细
事件: 8 月15 日,中科创达发布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H1 公司实现营收24.85 亿元,同比+0.32%,实现归母净利润3.88 亿元,同比-1.21%。 营收维持增长,利润短期承压。2023H1 公司实现营收24.85 亿元,同比+0.32%;实现归母净利润3.88 亿元,同比-1.21%。2023H1 公司实现毛利率41.29%,同比-2.12pct;净利率13.43%,同比-1.42pct,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主要是人工成本以及研发投入增加所致。2023H1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4.14 亿元,同比+513.58%,主要是销售收款增加所致。 汽车业务保持高增,三大业务有望受益智能化升级。公司的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已经全面赋能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硬件和智能行业等多个智能应用和场景,分业务来看,2023H1 智能软件业务实现营收9.21 亿元,同比+1.25%;智能汽车业务实现营收10.56 亿元,同比+42.16%;智能物联网业务实现营收5.05 亿元,同比-38.53%。汽车方面,随着高算力芯片技术的成熟以及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逐步向中央计算迈进,公司将打造行业领先的舱驾融合产品并推出整车操作系统,不断提升竞争力;物联网方面,公司提出“一横两纵”战略,构建云边端一体化操作系统平台以及智能硬件、智能行业两大商业落地方向,紧抓大模型和智能硬件变革带来的新需求;手机方面,公司与产业链中的芯片、云厂商等合作伙伴协同创新,长期有望受益大模型和智能化获得新发展机遇。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看好AI变革带来长期发展空间。2023H1 公司研发投入7.27 亿元,同比+31.01%,主要是在大模型、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方面的投入增加。2023 年以来,公司全面启动Smart to Intelligent 战略升级,最新发布了中科创达魔方Rubik 大模型系列和应用产品路线图,全面覆盖了从边缘端(RUBIK Edge)、语言大模型(Rubik Language)、多模态(Rubik Multi-Modal)、机器人(Rubik Robot)等大模型系列,此外,公司发布了首款集成大模型的智能搬运机器人解决方案,产品和竞争力不断提升。随着应用和场景智能化的不断丰富和延伸,大模型与手机、汽车、机器人、边缘侧的结合和赋能有望加速落地,看好公司凭借“AI+OS”战略紧抓AI 产业变革机遇,打开长远发展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9/14.33/18.97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36/27/20 倍,基于公司积极研发把握智能化发展的机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海能达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8-16 5.94 -- -- 6.44 8.42%
7.04 18.52%
详细
坚持“基础+成长”业务布局,专用通信龙头再起航。海能达是我国专用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和全球专用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先企业,目前以窄带通信业务基础,公专融合、4G\5G宽带产品、指挥调度为成长型业务的业务战略。 窄带业务方面,夯实技术引领,升级产品布局,国内专网实现稳健增长,海外业务持续深耕,储备丰富项目池。成长型业务方面发展进一步夯实,公专融合累计形成百余个行业应用案例;在指挥调度方面,公司深化NLP应用,丰富数据标签体系,扩充一系列智能化应用模型和实战场景;4G/5G宽带方面,在国内主流运营商4G/5G扩展型皮基站集采项目中继续规模商用,同时在“一带一路”地区多个国家的首都实现规模商用。卫星互联网业务方面,公司也具备领先的技术和设计水平,目前也逐步深入布局中亚、南亚等“一带一路”地区。 持续加码储备核心技术,保持技术及产品领先优势。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28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9.0%,拥有多项达到业界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专网通信龙头,窄带领域技术优势显著,新一代数字集群产品全面推广并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同时围绕成长型业务加大知识产权布局力度,累计申请专利数量达505件。 坚强细化营销,完善全球营销网络。海能达不断探索并推行数字化营销模式,通过互联网将针对部分行业和工商业市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直达客户桌面,实现更精准的营销和更全的渠道覆盖,加强渠道建设及覆盖,并通过发展更多非传统专网行业的合作伙伴和经销商,进一步拓宽业务边界,致力于更专业、便捷的响应客户需求。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全球设有90多家分支机构,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48/6.66/10.08亿元,2023-2025年EPS分别为0.25/0.37/0.5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16/11倍。随着公专融合需求提升,公司成长型业务快速发展,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发展不及预期、专用通信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供应链成本上升及缺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