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超

中航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640519070001,曾就职于安信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振芯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3-29 14.75 19.96 22.08% 17.98 21.90%
19.65 33.22%
详细
事件:公司3月22日披露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22.38%),归母净利润8061.05万元(+1657.46%),基本每股收益0.14元(+1660.98%),毛利率53.99%(+3.63pcts),净利率14.52%(+13.43pcts),ROE为8.30%(+7.81pcts),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创历史新高。 投资要点:紧跟北斗导航及IICC市场高景气赛道,公司报告期业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22.38%),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紧抓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增长以及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正式组网运行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强化新产品推出速度和重%点市场拓展力度,持续加强了研发投入和供货保障能力。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增加(+1657.46%)主要系上年公司计提长期股权减值损失2004.46万元影响上年利润额度较大,导致上年基数较低,剔除长期股权减值损失,归母净利润增速约为227.33%,同时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至53.99%(+3.63pcts),主要系受益于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及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提速,使公司主营业务中毛利率较高的卫星导航终端、元器件及模块销售实现了极快增长。 公司研发投入加大,费用金额支出总体相对稳定。公司费用本期合计为2.32亿元(+17.57%),其中研发费用支出7966.41万元(+35.87%)系加大研发投入、研发项目外协加工费增加所致,主要实现了集成电路方面SDR、转换器、北斗三号芯片、高速接口等重点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在北斗三号基带设计终端设计等进行研发创新,并加强了视频安防和卫星综合应用方面的研发力度,有助于公司未来为市场提供更全面完整的需求。 同时我们注意到,报告期末存货为4.81亿元,同比增长62.41%,主要系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相应扩大原材料(+87.67%)备料库存、以及元器件产成品、北斗终端产成品、相关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31.04%)和未完工安防监控工程成本等增加所致。同时,公司本报告期末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77.188亿元,预计将于223023年1122月月3311日多多项研制项目稳定推进,北斗行业加速发展推动北斗业务板块快速拓展公司专注于“元器件-终端-系统-服务”一体化全产业链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营,从业务板块具体来看,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集成电路板块、北斗终端及运营业务板块和安防监控板块。 公司集成电路板块业务报告期实现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6.44%,毛利率58.49%(+1.51pcts),主要系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增长、公司积极推进产品生产交付。公司集成电路产品属于模拟电路,主要以处理模拟和数字信号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为主。报告期,公司基于市场需求加强了对重点应用方向的新产品开发,重点突破了射频收发、高速信号、接口、转换器等核心技术,实现了软件无线电、转换器、高速接口、北斗三号器件等重点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同时,为快速提升公司在模拟IP和数模混合IP方面的技术实力,填补公司在高速串行接口技术领域短板,公司在报告期投资895万元收购了SerdesIP技术团队,对公司转换器、软件无线电、高清视频传输等重点技术产品方向的高性能指标提升形成了有力支撑。 公司北斗终端及运营业务实现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60.30%,毛利率59.25%(-8.34pcts),主要系受益于行业订货增长及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公司积极推动产品生产交付。2020年是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组网元年,公司重点加强了北斗三号相关产品的研制及应用,开展了基于位置服务的融合式应用研究。 完成GNSS高精度接收机研制技术突破;完成某地地质灾害防治综合应用平台试点应用;同时基于“卫星互联网综合应用服务云平台”推出以国土地灾、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精准城市为重点领域的国土地质灾害检测应用,部分产品已应用于江西、凉山、贵州等地质灾害项目。 公司安防监控业务实现收入1.17亿元,同比下降18.34%,毛利率34.22%(+10.60pcts),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影响,多个项目计划和进度推迟,公司集中力量保障重点项目进度和发展优质项目,成功中标了成都部分区县、阿坝州的天网改造与新建项目,保持了公司在西南地区天网传统优势区域的业务持续发展。同时,公司逐步实现公司视频图像处理应用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纵深发展转型,全力突破公安、机场的AI产品市场落地,机场进程管控系统完成3.0版本开发,已上线12个国内大型机场。 向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近年来首次公开募资本次发行股票的发行数量按照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同时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55734.00万股的10%,即5573.40万股(含本数),本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500万元(含18500万元)。
中科创达 计算机行业 2021-03-19 115.40 -- -- 131.50 13.75%
153.97 33.42%
详细
事件:公司3月16日发布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26.28亿元(+43.85%),归母净利润4.43亿元(+86.61%),扣非归母净利润3.66亿元(+113.95%),销售毛利率44.22%(+1.59pcts)。 投资要点:智能网联汽车T+AIOT业务表现亮眼,营收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创近八年同期新高。公司在全球疫情蔓延的不利影响下,整体经营情况持续向好,逆势实现营收与盈利能力的快速增长。2020年度实现营收26.28亿元(+43.85%);归母净利润4.43亿元(+86.61%),扣非归母净利润3.66亿元(+113.95%),其中营收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创近八年同期新高。公司以智能操作系统技术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三大核心业务实现持续快速增长:(11)智能软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62亿元(+20.24%),其中来自于终端厂商的收入7.13亿元(+72.58%),主要受益于5G智能手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22)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70亿元(+60.09%),营收占比由2016年的5.45%,快速提升至2020年的29.31%。主要源于公司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产品化能力不断强化,抓住了“软件定义汽车”的历史发展机遇。(33)智能物联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83.40%),公司推出TurboX智能大脑平台产品以及TurboXCloud平台产品,为客户提供应用开发的标准化产品及一站式技术支持服务,智能计算模组出货量同比大幅增加。 费用管控能力良好,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整体经营质量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毛利率44.22%(+1.59pcts),销售净利率17.11%(+4.13pcts),均创近四年同期新高,主要是营收快速增长,规模效应显现。期间费用共计7.80亿元(+30.65%),低于同期营收增速13.20pcts,期间费用率合计29.68%(-3.00pcts),显示公司费用管控能力良好。研发费用4.03亿元(+43.44%),与营收增速相当;研发投入4.80亿元、营收占比达到18.27%,显示公司在大力构建公司自有IP和核心关键技术。期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41亿(+140.02%),与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基本相当,整体经营质量同比大幅提升。期末应收账款7.92亿元(+20.41%),低于同期营收增速23.44pcts,销售回款情况较好;存货4.00亿元(+1057.90%),主要系报告期智能物联网业务规模扩大,原材料和库存产品储备增加及新收入准则影响收入确认所致;期末货币资金20.87亿元(+178.90%),主要系报告期内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所致;股权资产同比增加4.40亿元(+124.26%),主要系报告期增加对外投资及前期投资的股权资产公允价值增加所致;固定资产4.21亿元(+397.57%),主要系报告期购置办公楼所致。 “技术++生态”的平台发展战略,,开启“智能融合”之路。公司的核心技术全面覆盖智能操作系统技术领域,能够提供从芯片层、系统层、应用层到云端的全面技术,在通信协议栈、操作系统优化、系统安全、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均形成了自有IP和核心关键技术。公司与高通、Intel、TI、SONY、QNX、NXP等分别运营了多个联合实验室,跟踪研发行业前沿技术,推动智能终端产业的技术发展;并与重庆临空远翔股权投资基金、重庆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北极光创投共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整合资源助力创新,为智能终端产业链内各类企业及创新创业者提供产业平台。与广汽研究院宣布成立“广汽研究院-中科创达智能汽车软件技术联合创新中心”;与全球智慧出行领军企业滴滴出行展开战略合作,立足双方的优势技术和资源,共同打造全球一流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零束软件分公司的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平台;与施耐德电气和亚马逊云服务(AWS)携手合作,依托各自领域的技术优势联合发布融合智能工业视觉平台,助力智慧工业产业发展。 416.84亿元定增项目落地,助力公司智能网联汽车T+AIOT业务赛道抢跑。公司2020年8月完成非公开发行,实际募集资金16.84亿元,主要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6.53亿元)、智能驾驶辅助系统(3.65亿元)、5G终端认证平台(2.17亿元)、多模态融合技术研发(0.80亿元)、中科创达南京雨花研究院建设项目(3.69亿元)。其中,超过10亿元募集资金将投向智能汽车方向,依托公司的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旨在打造一个全连接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SmartDrive,为汽车行业提供安全的、开放的、可扩展的、可升级的智能驾驶辅助平台;同时拟建设具备车云结合、开放、统一、全等特点的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统一车内智能驾舱域、智能驾驶功能及云端服务,兼具软硬件扩展性。5G终端认证平台项目,通过投资建设5G智能终端认证平台研发项目,提供5G智能终端认证中心和5G智能终端开发平台,从而解决5G商用落地和普及问题。多模态融合技术研发,主要研发多模态数据采集、汇总、处理技术,重点解决对多模态数据的模块化处理和复用。南京雨花研究院建设项目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基础,以工业质检为业务拓展方向,目标是扩大公司在人工智能产业上的业务规模。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业务及产品线将进一步丰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提升其市场地位。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我们看好公司在智能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预期未来其智能网联汽车+AIOT业务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预测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2亿元、7.15亿元、8.9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3元、1.69元、2.1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1倍、64倍和51倍,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业技术快速迭代升级,产品安全。
新劲刚 计算机行业 2021-03-10 22.53 -- -- 22.90 1.10%
22.78 1.11%
详细
事件:公司3月9日公告,2020年公司营收3.19亿元(+64.96%),归母净利润0.50亿元(+291.2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21.24万元(+135.95%),毛利率42.19%(+8.65pcts),净利率15.69%(由负转正),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39元(+256.00%)。 投资要点:处置低效资产,聚焦军工电子及军工材料领域。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入3.1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50亿元。财务方面,公司应收账款下降86.27%,主要是出售金刚石工具股权所致,传统业务剥离将消除公司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实现资金回笼,现金流优化;另外2020年管理费用3920.84万元(+53.49%)和研发费用3288.28万元(+98.86%)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宽普科技并表所致。 分项来看,①军工电子业务:公司军工电子业务主要为子公司宽普科技的射频微波业务,宽普科技深耕于军工电子信息行业,专业从事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及滤波、接收、变频等相关电路模块、组件、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致力于射频微波功率技术在军工通信、电子对抗、雷达、导航、指挥自动化、压制等领域的应用。目前,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机载、车载、舰载、弹载及地面固定等多种武器平台。宽普科技全年实现收入1.86亿元(+27.78%),占公司总体收入比58.30%,实现净利润0.67亿元(+49.80%),毛利率58.37%(+1.29pcts),年末在手订单3.70亿元(+109.52%),是2020年总收入的116.99%。②金属基超硬材料业务:公司金属基超材料业务原为公司主业,2020年,金属基超硬材料业务全年实现收入1.20亿(-12.12%),占比37.62%,毛利率17.86%(-7.76pcts),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陶瓷和石材加工领域,当前该领域出现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毛利率下滑等情况,公司于02020年下半年启动低效资产剥离计划,步骤为将超硬业务资产包下沉至金刚权出售给润棋有限,交易价格为1.068亿元。超硬业务资产包括新劲刚持有与超硬业务相关的经营性资产以及与该类经营性资产相关的债权债务、全资子公司科大博德100%股权、全资子公司香港劲刚100%股权,2019年金刚石工具营收1.48亿元,净利润-1400万元;2020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0.93亿元,净利润-1590.99万元。(科大博德和香港劲刚已纳入金刚石工具报表)。相关产权已于02020年年212月月131日前完成变更;,变更后,公司今后将不再从事金属基超硬材料业务;同时2020年10月公司约定以430.00万元的价款向高安市智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出售江西劲刚100%股权(江西劲刚出售前已不再生产经营超硬业务),2019年江西劲刚收入58.32万元,目前正处于工商登记变更状态。③军工材料:近年来,我国军事工业快速发展、公司军工业务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公司子公司康泰威继续发力热喷涂材料、电磁吸波材料等成熟军工产品的市场,加大对军用光电材料和结构吸波功能材料制品领域的研发投入,公司的热喷涂材料产品应用于X型飞行器的热障涂层产品成功实现量产;公司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公司的防腐导静电材料目前已实现小批量产。由于军工新材料产品验证周期较长、下游武器装备进程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报告期内对公司的业绩贡献有限。我们认为公司调整经营战略后,业务更加聚焦盈利能力更强的军工电子和军工材料领域。 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彰显管理层信心:2020年12月30日发布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向拟向激励对象(28人)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100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1.32亿股的0.76%。根据业绩考核目标,以2020年净利润为基数,2021-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60%和90%。我们认为本次公司股权激励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利益绑定,彰显管理层信心。 受益军工信息化发展,宽普科技220020年业绩完成情况良好。公司2019年9月完成了对宽普科技100%股权的收购,根据收购前宽普科技业绩承诺,宽普科技在92019年至12021年期间各年度实现的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人民币04000万元、5000万元和6000万元,22019年实现扣非后净利润4354.32万元,2020年实现扣非后净利润6440.59万元,2020年宽普科技业绩完成情况良好,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射频微波通信领域拥有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积累,在产品工程化能力和品质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在当前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增加,我国武器装备建设持续加速、军工信息化快速发展等大背景下,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超硬材料制品业务受房地产调控、建筑陶瓷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新冠疫情等多重影响,增长乏力,剥离有助于公司聚焦盈利能力较强的军工电子和军工材料业务。伴随军用材料逐步放量,军工材料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材料业务收入增长的驱动力;宽普科技实现并表后,随着地面固定、车载、机载、舰载、弹载等多种武器平台上信息化含量提升,军工信息化需求趋势确立,宽普科技进入快速成长期,且2020年宽普科技业绩完成度较好,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有望持续为上市公司贡献业绩。我们预测公司202211年、20222年和2023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0.70亿元,00.90亿元和31.13,亿元,SEPS分别为0.353,元,0.969元和60.86元,当前股价对应EPE分别为41.56倍,232.32倍和625.8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剥离传统业务导致公司短期体量缩小。军工订单不及预期,下游行业环保政策变化导致的业绩波动,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掌阅科技 传播与文化 2021-02-01 39.50 -- -- 44.23 11.97%
44.23 11.97%
详细
2020年业绩预告点评:2020年公司润预计实现归母利润52.55亿元--42.74亿元,同比增速58.38%--70.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2.49亿元--82.68亿元,同比增长同比增加77.411%%--90.811%%。 深耕公司主营业务,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报告期内,2020年度公司业绩预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①用户:根据公司半年报,截至2020年6月,月活用户数量为1.7亿;②:运营:公司拥有掌阅APP、K12教育阅读平台、机构阅读服务平台、海外阅读平台等渠道,采用“付费+免费”双运营模式,提高精细化运营程度,稳步扩大用户规模增长,深化数字阅读平台的商业化价值;③内容:继续强化版权内容的优势,通过多平台分发和IP衍生价值拓展,以实现版权的多维增值。 疫情反复助推“宅经济”,数字阅读市场持续增长。疫情刺激在线文娱消费,增加用户在线时长,为行业发展带来契机。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达292.8亿元,公司的数字阅读内容储备量位列市场前三位。受疫情影响,居家在线阅读需求增加,预计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将达372.1亿元,环比增长27.1%;2021年将达416.0亿元,环比增长11.8%。 字节跳动入股:流量倾斜++产业链协同迸发。①去年12月,字节跳动旗下量子跃动以11亿入股,持有11.23%股权,将给予掌阅旗下阅读平台在其体系内平台的广告投放、商业化服务、内容授权、搜索、技术平台支撑等方面有别于网文行业其他公司的倾斜支持,多平台分发为公司争夺更大的数字阅读增量市场;②IP+影视:借力字节跳动流量生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释放IP的变现潜能;③公司旗下的掌阅影业和字节跳动在长中短视频也可以生态互补,联动发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拥有掌阅APP、手机厂商、电子书阅读器的多元流量支持,字节入股,将坐享其生态红利,构建更丰富的数字阅读场景。我们认为公司依托巨大的流量基础、丰富的内容储备和多平台分发渠道,借势字节的资源优势,公司未来将在数字阅读和IP延伸业务增长有较大空间,“影视+文学”联动发力。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9/4.8亿元,对应三年PE分别为58X/38X/31X。 首次推荐,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数字内容版权风险、影视项目不达预期,行业政策风险。
安达维尔 航空运输行业 2021-01-19 17.22 21.68 -- 17.88 3.83%
17.88 3.83%
详细
事件一:公司1月14日公告,预计2020年度归母净利0.95亿元至1亿元,同比增长29.87%至36.71%;事件二:公司1月12日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1205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4.74%;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1005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3.96%,首次授予价格为19.21元/股。 投资要点:聚焦机载配套主业:公司主营业务为机载设备研制、维修及测控设备,主要服务军队客户,产品包括直升机抗坠毁座椅、防护装甲、运输机内饰等。根据公司2020年中报,具体业务情况如下:①机载设备研制(占2020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70.92%):核心产品包括军用航空座椅、客舱设备、防护装甲、无线电导航设备等。其中,直升机抗坠毁座椅占国内防务领域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运输机整机内饰研制业务在细分市场领先;无线电罗盘与无线电高度表是公司传统优势产品。在民航机载设备领域,公司产品包括厨房插件、经济舱座椅、娱乐系统、客舱照明系统等,持续交付国产ARJ21喷气支线客机厨房插件等产品。 ②航空设备维修(占2020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26.22%):从事军民用航空部件维修、通航飞机加改装和整机维修保障等,拥有FAA、EASA、CAAC和JMM等维修许可证书,覆盖客户包括空客、波音、巴航工业和航空工业等制造商。 ③测控设备研制:主要为航空器制造单位、使用单位和维修企业提供定制化保障设备、仿真测控设备、智能车间(智能装备车间、智能工具柜、智能喷涂)和智能仓储(自动化立体仓库)。公司已推出基于RFID定位应用的智能工具柜并开始批量供货。 220020年预告业绩增长约3300--37%,实现利润近亿元:根据公司业绩预告,2020年归母净利0.95至1亿元,同比增长29.87%-36.71%。疫情之下,公司全面推进工作有序开展,保障产品交付及重大科研项目进展,较好地完成了既定战略及年度经营计划,实现了销售收入与利润的增长。 高授予价格彰显股权激励信心,目标77年复合增速约224%:根据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授予限制性股票1205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4.74%。 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1005万股,约占公司3.96%,激励对象77人均为公司高管、中层及技术骨干。首次授予价格为19.21元/股(高于该激励计划考核年度为2023-2026年,公司业绩考核目标依次为2.0亿元、2.4亿元、2.8亿元和3.2亿元净利润。由此,2019年(0.73亿元)至2023年四年期间,净利润复合增速至少达28.66%;2019年至2026年七年期间,净利润复合增速至少达23.51%,值得期待。 国防建设支撑公司稳定增长: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国国防投入增速大概率高于经济增速,军工行业有望保持高景气状态。此外,军用航空装备交付具有很强的计划性,疫情对公司业务整体发展的影响有限。公司定位综合性的系统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已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品平台:①直升机抗坠毁座椅、运输机厨卫内饰、直升机防护装甲、部分机型的无线电罗盘与无线电高度表等是首选供应商;②军品增长受益军队列装增长、装备升级换代与核心装备国产化,民品也与国内外主流飞机制造商和维修企业保持稳定合作;③通过挖掘客户痛点开发新业务,防护装甲业务、各类导航系统、智能制造等新产品预计在未来形成新增量。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专注于机载配套领域,且在直升机和运输机配套细分领域是国内领军企业。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引领下,我国将加快航空装备的更新换代,使得机载配套产品需求保持持续增长。由此,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0.99亿元、1.36亿元和1.84亿元,EPS分别为0.39元、0.54元和0.73元。考虑到公司未来的高成长性以及战略价值,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2元,分别对应2020-2022年56倍、40倍和30倍PE。 风险提示:客户需求低于预期、政策环境变化、新业务增长速度不及预期、新冠肺炎疫情等。
运达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0-12-14 9.20 13.35 127.43% 9.66 5.00%
9.66 5.00%
详细
公司是国内轨交智能化领军企业,现阶段拥有模拟仿真和智慧轨交两大类主营产品,报表涵盖轨道交通智慧培训系统、车载智能设备、机车车辆智能运维设备、智能牵引供电设备四大业务板块。公司于2019年收购西安维德40%股权,2020年拟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认缴保利产业基金的合伙份额,进入航空仿真培训行业并涉足军工领域。 近年来,公司整体业绩稳定增长,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6.9亿元(+32.76%),归母净利1.3亿元(+23.62%)。 聚焦轨交仿真和智能化,拓展航空涉足军工结合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公司明确“3351”战略实施纲领,即立足机车车辆、牵引供电、货运物流3大板块,服务国铁、城轨、院校3大客户群,提供智慧培训、智能运维、智慧车辆段、智慧牵引供电、智慧物流5大解决方案,拓展维保服务1大重点业务。公司善于通过收并购巩固和强化业务板块实力,近年来先后获得地铁再生能量吸收装置、铁路牵引供电装置和航空仿真设备业务。 经营管理方面,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开展日常经营活动,持续性的股权激励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逐年增长的有力支持。同时,公司研发投入较大,研发费率高且逐年攀升,2020年Q3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5.95%。公司毛利率(2020Q352.98%)和净利率(2020Q319.11%)水平较高,处于同行业较高水平。 智慧轨交系统产品:国铁和城轨双轮驱动,智能化升级是行业趋势2020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城轨建设列入七大“新基建”,基于电气化改造、高铁全面覆盖和城轨至少一倍的成长空间,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关建设需求仍将保持增长。与此同时,存量累计的运维服务和更新改造市场也将得到释放。特别地,智慧轨交市场启动时间较短,基数较低,预计未来数年智能化升级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针对以上国铁和城轨的市场需求,公司拥有一套完整的产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及优秀的集成项目交付团队。具体产品包括车载智能设备和机车车辆智能运维设备、智能牵引供电设备和能量回馈装置、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和维保服务。其中,(1)车载智能设备主要是机车车辆车载监测与控制设备,机车车辆智能运维设备主要是机车车辆整备与检修作业控制系统。二者均为公司上市时主要产品,核心在于海量数据搜集和公司开发的分析决策系统。 (2)智能牵引供电系统和能量回馈装置受益于我国轨道电气化率不断提升,公司目前正在进行收购运达电气的工作,智能牵引供电板块将更加完善。(3)智慧物流解决方案顺应行业降本增效的目标,同时基于数据流、业务流的融合,可深度整合公司的检修、整备等业务系统。(4)维保服务以公司前述几项解决方案为基础,面向空间广阔的轨交后市场,是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点拓展的业务。 模拟仿真类产品:立足轨交新增航空,布局“大交通”仿真模拟培训目前,公司相关产品包含轨道交通运营仿真培训系统和航空飞行模拟器等航空仿真培训系统两大部分。其中,(1)轨道交通运营仿真培训系统可实现实作培训过程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目前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国铁路和地铁运营单位,同时出口伊朗、越南等国家。(2)公司通过合资企业西安维德开展航空仿真培训业务。西安维德涉足航空飞行模拟设备制造和相关航空培训业务领域,同时具有军工资质,未来有望深度介入军、民机飞行、教学等各类模拟器市场。公司预计2020年订单突破1亿元,业绩实现逆势增长。与此同时,基于已有的高铁驾驶模拟器和客舱飞行模拟器,公司拥有继续拓宽更广阔应用场景的潜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借助虚拟现实的技术实现整体产业技术升级,从低端向高端不断发展。同时完成从单一的轨道交通驾驶及运营仿真培训供应商到“大交通”职业教育培训领域的综合性服务商的转变。 投资建议公司是轨道智能化领先企业,拥有核心自主技术,科研实力强,在相关领域市场领先。同时,公司积极通过资本并购完善轨道交通产业链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特别地,公司新增航空仿真模拟业务,涉足军工领域,以仿真技术为依托布局以航空为首的“大交通”培训服务体系。在“核心技术+资本并购”的双轮驱动下,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企业业务布局,提升竞争力,创造新的增长点。 在不考虑资产注入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4亿元、8.77亿元和10.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亿元,1.77亿元和2.25亿元,EPS分别为0.31元,0.40元和0.50元。在考虑资产注入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1亿元、10.42亿元和12.81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1.90亿元、2.38亿元和2.94亿元,EPS分别为0.37、0.46和0.57元。考虑轨交建设纳入“新基建”和“十四五”的扩建规划,以及涉足军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13.54元,不考虑资产注入的情况下,对应2020-2022年PE分别为43.68倍,33.85倍,27.08倍;考虑资产注入的情况下,对应2020-2022年PE分别为36.59倍,29.43倍,23.75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科大讯飞 计算机行业 2020-11-06 41.00 43.87 1.04% 44.67 8.95%
54.43 32.76%
详细
事件:2020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2.84亿元(+10.82%),归母净利润5.54亿元(+48.36%),扣非归母净利润0.84亿元(+20.25%),销售毛利率46.20%(-2.04pcts)。同时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区间为10.65亿元至13.93亿元,同比增长30%至70%。 投资要点:疫情影响今年项目实施与交付,“教育++医疗”主赛道持续发力带动营收恢复性增长。疫情对公司上半年经营工作构成重大不利影响,Q3开始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驱动各项业务加速落地,“教育+医疗”主赛道持续发力促进营收实现恢复性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2.84亿元(+10.82%),Q3单季实现营收29.35亿元(+25.16%)。从营收结构来看,前三季度教育业务实现营收(+50.55%)、医疗业务实现营收(+119.22%),是驱动公司营收实现恢复性增长的主要动力。公司今年1-9月新增中标合同金额同比增长84%,受疫情期间项目延迟和项目交付固有周期的影响,其收入确认有一定延迟。其中,教育、智慧城市共签订7个亿元级项目,涉及合同额14.87亿,且均为实施+运营/运维服务模式,未来将持续为公司经营贡献营收增量。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业绩影响较大,研发费用资本化摊销吞噬部分当期净利润,若扣除相关影响真实盈利能力有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54亿元(+48.36%),扣非归母净利润0.84亿元(+20.25%),销售毛利率46.20%(-2.04pcts)。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02亿元(+673.43%),主要系公司持股的寒武纪和三人行上市产生的投资收益,对归母净利润影响较大。研发费用16.34亿元(+36.13%),主要系本期研发资本化摊销7.54亿元(+3.44亿元)所致,吞噬了部分当期净利润,若扣除相关因素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其实有较大幅度提升。销售、管理费用分别(-1.73%、+3.36%),控制良好;财务费用0.28亿元(+372.66%),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减少所致。营业成本39.19亿元(+15.19%),超过同期营收增速4.37pcts,导致同期销售毛利率46.20%(-2.04pcts)。应收账款同比略降,主要是Q3收款情况较好所致;预付款项2.26亿元(+127.11%)、存货15.70亿元(+41.32%)、短期借款13.47亿元(+60.83%),与合同负债及预收账款13.42亿元(+31.11%)同向增长,主要系正在执行项目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3.85亿元(+13.41%);其中,Q3单季实现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5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预期全年经营性现金流仍有良好表现。 区域因材施教解决方案交付进度良好,智医助理产品深入服务乡村医疗机构。目前,公司因材施教区域解决方案青岛、蚌埠项目已基本完成年内交付计划,产品已进入常态化使用。其中,青岛市已覆盖西海岸区149所学校、1.29万名老师、18.4万名学生;今年10月使用相关产品备课15.4万次;授课7.98万次,互动5.2万次,测验考试45次,布置电子作业290.7万份。 蚌埠市已覆盖816所学校、2.3万名老师、41.3万名学生;今年10月使用相关产品备课20.2万次,授课8.86万次,互动9.8万次,测验考试268次,布置电子作业162.9万份。智医助理目前已在全国11个省市近百个区县、超2000个乡镇级医疗机构、超20000个村级医疗机构投入使用,有效帮助基层卫生工作者提高诊断精度,减少误诊案例发生,以科技创新服务保障广大基层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持续推出智能硬件新品,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应用新方向。9月1日,公司重磅发布针对办公场景下人人对话语音转写产品TWS耳机,为线上办公场景提供智能化、高效率、无障碍沟通的产品能力。10月26日发布AI+学习新一款智能硬件产品—讯飞扫描词典笔,是针对K12阶段英语学习场景打造的又一款学习效率工具。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方面,公司利用麦克风阵列定位声源位置,通过声成像技术快速定位故障点,提升一线人员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通过采集、分析驱动电机等工业品声纹,自动识别产品质量状况,实现声纹质检、高效品控。实施大规模股权激励计划,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公司在发布季报同时公告实施大规模股权激励计划,向1,933名激励对象授予2,722.42万股限制性股票,包括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以及各子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业务)人员。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18.28元/股,相比公告日收盘价36.06元/股折价约50%,考核指标以2019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0-2022年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5%、50%、75%。该激励计划有助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通过实施与产业竞争激烈程度相匹配的股权激励,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骨干员工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进入AI应用持续规模化落地阶段,人工智能2.0战略效果显现,在教育、医疗行业主赛道上,已经实现源头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良性互动。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新基建驱动下人工智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红利。我们认为公司已经开启健康成长模式,预测公司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5亿元、15.29亿元、19.8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2元、0.70元、0.9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8倍、58倍和44倍,我们上修公司2020年PE估值至85倍(原预期值为77倍),对应股价44.20元(原预期值为40.04元),给予“买入”评级。
科大讯飞 计算机行业 2020-11-05 40.21 43.87 1.04% 44.67 11.09%
54.43 35.36%
详细
疫情影响今年项目实施与交付,“教育+医疗”主赛道持续发力带动营收恢复性增长。疫情对公司上半年经营工作构成重大不利影响,Q3开始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驱动各项业务加速落地,“教育+医疗”主赛道持续发力促进营收实现恢复性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72.84亿元(+10.82%),Q3单季实现营收 29.35亿元(+25.16%)。从营收结构来看,前三季度教育业务实现营收(+50.55%)、医疗业务实现营收(+119.22%),是驱动公司营收实现恢复性增长的主要动力。公司今年 1-9月新增中标合同金额同比增长 84%,受疫情期间项目延迟和项目交付固有周期的影响,其收入确认有一定延迟。其中,教育、智慧城市共签订 7个亿元级项目,涉及合同额 14.87亿,且均为实施+运营/运维服务模式,未来将持续为公司经营贡献营收增量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业绩影响较大,研发费用资本化摊销吞噬部分当期净利润,若扣除相关影响真实盈利能力有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5.54亿元(+48.36%),扣非归母净利润 0.84亿元(+20.25%),销售毛利率 46.20%(-2.04pcts)。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4.02亿元(+673.43%),主要系公司持股的寒武纪和三人行上市产生的投资收益,对归母净利润影响较大研发费用 16.34亿元(+36.13%),主要系本期研发资本化摊销 7.54亿元(+3.44亿元)所致,吞噬了部分当期净利润,若扣除相关因素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其实有较大幅度提升。销售、管理费用分别(-1.73%、+3.36%),控制良好;财务费用 0.28亿元(+372.66%),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减少所致。营业成本 39.19亿元(+15.19%),超过同期营收增速 4.37pcts,导致同期销售毛利率 46.20%(-2.04pcts)。应收账款同比略降,主要是 Q3收款情况较好所致;预付款项 2.26亿元(+127.11%)、存货 15.70亿元(+41.32%)、短期借款 13.47亿元(+60.83%),与合同负债及预收账款 13.42亿元(+31.11%)同向增长,主要系正在执行项目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3.85亿元(+13.41%);其中,Q3单季实现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6.5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预期全年经营性现金流仍有良好表现。 区域因材施教解决方案交付进度良好,智医助理产品深入服务乡村医疗机构。目前,公司因材施教区域解决方案青岛、蚌埠项目已基本完成年内交付计划,产品已进入常态化使用。其中,青岛市已覆盖西海岸区 149所学校、1.29万名老师、18.4万名学生;今年 10月使用相关产品备课 15.4万次;授课 7.98万次,互动 5.2万次,测验考试 45次,布置电子作业 290.7万份。 蚌埠市已覆盖 816所学校、2.3万名老师、41.3万名学生;今年 10月使用相关产品备课 20.2万次,授课 8.86万次,互动 9.8万次,测验考试 268次,布置电子作业 162.9万份。智医助理目前已在全国 11个省市近百个区县、超 2000个乡镇级医疗机构、超 20000个村级医疗机构投入使用,有效帮助基层卫生工作者提高诊断精度,减少误诊案例发生,以科技创新服务保障广大基层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实施大规模股权激励计划,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公司在发布季报同时公告实施大规模股权激励计划,向 1,933名激励对象授予 2,722.42万股限制性股票,包括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 (业务)人员以及各子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业务)人员。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 18.28元/股,相比公告日收盘价 36.06元/股折价约 50%,考核指标以 2019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0-2022年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25%、50%、75%。该激励计划有助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通过实施与产业竞争激烈程度相匹配的股权激励,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骨干员工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进入 AI 应用持续规模化落地阶段,人工智能 2.0战略效果显现,在教育、医疗行业主赛道上,已经实现源头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良性互动。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新基建驱动下人工智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红利。我们认为公司已经开启健康成长模式,预测公司 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35亿元、15.29亿元、19.86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52元、0.70元、0.90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78倍、58倍和 44倍,我们上修公司 2020年 PE 估值至 85倍(原预期值为 77倍),对应股价 44.20元(原预期值为 40.04元),给予“买入”评级。
海兰信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2 13.65 13.20 86.18% 17.17 25.79%
17.85 30.77%
详细
事件:公司10月29日发布2020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7.38%);归母净利润3632.97万元(-57.42%)。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94亿元(+2.43%);归母净利润3307.49万元(+18.80%)。 投资要点公司三季度业绩继续保持稳定增势。2020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7.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2.97万元(-57.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39.42万元(-60.87%);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94亿元(+2.43%);归母净利润3307.49万元(+18.8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31.18万元(+134.12%)。营收与净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是一季度疫情影响业绩拖累。二季度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1892.53万元,三季度业绩继续保持稳定增势。费用方面,财务费用较上期增加190.86%,主要是本期借款利息增加所致。公司军标业务实现较快增长,军用客户与军标产品进一步扩展,上半年公司军标业务同比增长300.17%,重点项目陆续启动,下半年跟踪订单超过1.5亿元,预计公司军标业务规模在未来几年内仍会保持高速增长。 三亚寰宇大额货款回款,加速扩建雷达网战略规划。公司收到三亚寰宇货款10,235.96万元,公司将冲回相应坏账准备1,864.98万元,该事项预计将会增加公司2020年度税前利润总额约1,864.98万元。一方面直接增加公司2020年度税前利润约1,864.98万元,另一方面将提高公司现金流水平,为公司加速推进海底IDC新主业提供资金支持。三亚寰宇成功引入战略投资人深圳信石信兴基金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成功融资1.5亿元,印证了其近海雷达网的数据服务商业模式得到市场和投资方的认可,促进了其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其扩大雷达网的覆盖范围,巩固近海监测领域的领头地位。 布局海底IICDC新业务。2020年2月8日公告,海兰信拟支付现金购买深圳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特海洋”)100%股权,交易价格为34,000万元。 公司完成对欧特海洋的收购后,在海底接驳、载人常压潜水、深海电站等技术难点逐一被攻克的基础上,开展海底数据中心建设方案论证与实施。海底IDC是公司第一次开发完全市场化的业务,将由以前主要对公、对军的项目化销售模式转变为完全市场化的销售模式,市场空间广阔。同时新业务也将促使公司从装备制造思维向互联网思维的转变。根据欧特海洋业绩承诺2020-2022年度将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805.34万元、3,262.66万元和4,091.58万元,分别占上市公司2019年度净利润的27.21%、31.64%、39.68%。核心业务注入后,为公司提供新的盈利增长点,增强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助力公司拓展海底IDC新业务布局。投资建议:公司聚焦海洋立体观探测与智能“船舶+航运”主营业务,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与疫情形势,有序开展各项经营工作,并在重点业务领域形成突破。2020年作为公司的“销售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及手持订单均同比增长,为全年的业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海底IDC新业务的布局与应用,将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在不考虑收购项目并表情况下,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亿元、1.89亿元、2.32亿元,收购欧特海洋并表后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2.22亿元、2.73亿元;EPS分别为0.33元、0.47元、0.58元,给予目标价格19.8元,当前股价分别对应43、29、风险提示:商誉减值风险;应收账款风险。
大华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0-23 20.29 24.43 43.12% 24.51 20.80%
24.84 22.42%
详细
事件:公司2020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1.66亿元(-1.60%),归母净利润28.25亿元(+50.48%),扣非归母净利润17.36亿元(+0.39%),销售毛利率44.99%(+4.02pcts)。 投资要点:营收重返稳增长轨道,红外热成像业务完成历史使命。公司积极应对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影响,根据市场变化实时调整,加快推进战略产品、重点产品及软件产品的营销,顺利实现营收重返稳定增长轨道。报告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1.66亿元(-1.60%),Q3单季实现营收63.28亿元(+12.56%)。在Q1受疫情影响营收大幅下滑(-19.47%)基础上,Q2、Q3分别实现营收(-1.89%、12.56%),营收逐季改善,顺利重返稳增长轨道。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国内业务营收下滑、海外业务基本正常开展,二季度国内业务渐趋恢复、海外业务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公司通过红外热成像产品的销售弥补了部分传统业务的下滑,高毛利的红外热成像业务在Q1、Q2为稳定公司业绩做出了一定贡献。Q3开始,随着国内对疫情的成功控制,我们认为是国内业务快速恢复,并成功带动公司营收重返稳增长轨道。红外热成像产品属于比较小众的产品,相对于公司目前的营收体量,从全年维度来看为公司贡献业绩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判断,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结构变化,体现出公司在根据市场情况快速研发并交付相应有针对性产品、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优势,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非经常损益、汇兑损失对当期盈利影响较大,实际经营质量有所提升。报告期,因转让子公司华图微芯股权产生税后收益约9.41亿元,带动投资收益为10.77亿元(+8233.52%);汇兑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财务费用为1.74亿元(+320.95%)。若扣除股权转让收益9.41亿元与主要为汇兑损失带来的财务费用变动-2.53亿元影响,则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逐季稳健提升。 公司今年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关税及物流费用增长较大,致销售费用同比+10.29%;管理与研发费用变化甚微、基本保持稳定;财务费用受汇率影响出现季节性大幅波动。Q1、H1、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49.23%、48.17%、44.99%)的变化,主要系上半年疫情原因导致红外等高毛利业务营收占比较高,三季度开始红外业务收入下降,营收结构回归常态。期末货币资金49.73亿元(+39.88%),主要是本期货款回笼增加及银行借款增加所致;合同负债及预收账款7.09亿元(+39.57%),存货51.02亿元(+25.79%),伴随Q3营收增长而实现同向稳健增加,为全年经营业绩实现构筑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2.68亿元(+335.58%),创近历史同期新高,主要是加强应收款管理、经营回款增加所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可覆盖同期大部分扣非净利润,说明整体经营质量也有所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持续突破,积极内引外联构建智慧物联行业生态圈。公司近年来继续加强核心技术投入,AI算法等能力实现持续突破。8月,公司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智能分析技术,在全球标准化遥感影像目标检测数据集DOTA(ALarge-scaleDatasetforObjectDetectioninAerialImages)的旋转框精度和水平框精度排行榜上均取得第一的成绩;9月初,公司基于AI的RPT视觉跟踪算法凭借优异的评测成绩,从全球知名企业、高校研究所共37支团队中脱颖而出,夺得VOT2020challenge主赛道冠军(VOT-ST2020Winner);9月中旬,公司基于AI的场景流估计算法和光流估计算法再次取得突破性成果,各项指标再次刷新了KITTISceneflow、KITTIFlow两项竞赛的全球最好成绩。在AI技术取得持续突破的同时,公司深入洞察行业与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内引外联合作伙伴构建智慧物联行业完整生态圈。公司微信公众号披露,其在三季度相继签署了大量战略合作协议:1、与汉鼎宇佑在智慧城市与产业投资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新基建下的智慧城市建设;2、与铭源集团旗下大连量天科技围绕石油炼化、能源化工、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行业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3、与浙江数智未来控股集团在城市服务、城市生活等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域建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4、与航天泰坦科合作,联手为自然资源信息化发展赋能;5、与新源昌、合力永兴等共推智慧消防信息化建设;6、与方欣科技有限公司在智慧办税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共同推进纳税服务大厅实名办税智慧应用。此外,还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新泰市政府、茂名市公安局等签订了大量相关合作协议。公司构建智慧物联行业生态圈,积极拓展市场版图的意图十分明显。 海思芯片困局或加速安防行业整合,有利于公司市场份额实现有效提升。受制造商台积电于9月14日后正式停止向华为供应芯片影响,海思的IPCSOC安防芯片供应出现短缺,部分监控摄像机市场价格出现上涨。根据集微网近期调研情况,多家安防企业均表示,已经正式收到海思芯片停供通知。中小型安防企业面临芯片供应困境,迫于现金流等压力未能提前囤积足够芯片来弥补方案替换时间,在上游主要元器件供应受限情况下只能停工停产。目前,海思芯片现有库存主要用以保障供应海康、大华等大型企业供应。而海康、大华受美国制裁影响较早,在2019年就开始做相应备货、替换方案等准备,已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做方案替换准备,所以受到的影响甚微。在9月份的投资者问答中,公司也表示已经建立起了有效的安全合规运营控制体系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在供应商的选择上一贯采用主备供应商战略,确保业务的稳定性。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判断海思芯片事件或加速安防行业市场整合,有利于公司实现市场份额有效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正在走出疫情事件不良影响,其经营质量持续稳健提升。我们判断海思芯片事件或加速安防行业市场整合,也有利于公司实现市场份额有效提升。预测公司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84亿元、41.68亿元、46.7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9元、1.39元、1.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倍、16倍和13倍,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给予公司2020年20倍PE估值,对应股价25.80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快速迭代升级,产品安全,供应链安全,国际化经营及汇率风险。
星网宇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0-19 46.24 -- -- 47.17 2.01%
47.17 2.01%
详细
事件:公司10月10日发布公告,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3亿元(+75.30%),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14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5亿元(+16046.59%);销售毛利率达到53.32%(+5.69pcts)。同时,预计2020全年经营业绩将实现累计净利润1.20亿元-1.45亿元,同比增长898.68%-1106.73%。 投资要点: 智能无人系统市场需求旺盛,在手订单持续释放业绩。报告期,公司各项业务发展状况良好,前期重点投入的智能无人系统等订单开始逐步释放业绩。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3亿元(+75.30%),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14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5亿元(16046.59%);销售毛利率达到53.3%(+5.69pcts),创历史新高。今年公告披露的四项重大经营合同中,其中三项(某型军用无人机、某型卫星通信终端、某型军事训练产品)均已交付验收,并在前三季度分别确认收入6466.37万元、3752.39万元和2375.66万元;第四项与某军队客户订立的关于某型军用无人机合同2.19亿元,报告期没有确认相关经营性收入,预计年内完成交付。同时,公司预计2020全年经营业绩将实现净利润1.20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长898.68%-1106.73%。 经营成本及各项费用管控能力较好,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成本1.65亿元(+56.26%),增速低于营收19.04pcts,提升销售毛利率达到53.32%(+5.69pcts);期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合计1.02亿元(-8.67%),增速低于营收83.97pcts;营业成本及各项费用管控效果显著,促进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41%。期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11亿元(+76.57%),改善明显,主要是本期收到货款增加、应收票据到期增加所致; 公司一般在Q4实现全年大部分营业收入,同时实现经营性现金流由负转正。期末应收账款4.34亿元(+10.42%),略有增长;合同负债及预收账款0.29亿元(环比+41.32%、同比+17.19%),环比、同比均实现稳健增长。其它应收款0.32亿元(+106.40%),主要系本期支付投标保证金及往来款增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0.25亿元(+489.56%),系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明确“以惯性技术为中心,引领智能无人装备发展”的新战略,相关技术、产品实现持续突破。公司有效促进惯性技术在通信、导航、无人机、无人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以“惯性器件误差建模与补偿技术”、“高精度惯性基组合导航与姿态测量技术”、“低成本组合型陀螺仪技术”、“伺服系统高精度惯性稳控技术”、“飞翼布局的无人机”、“飞行轨迹跟踪装置和雷达” 、“天线控制单元的控制系统”、“高集成度航电系统技术”、“多机编队飞行控制技术”等为核心的专利技术平台,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品与技术基础。 在公司的信息感知、卫星通信和无人系统三大业务板块中:1.信息感知产品,SCA350型中大型吊舱成功应用于彩虹无人机,SCB450型大型光电取证系统成功用于海关缉私取证,陆基安防雷达在新疆、西藏、广西和云南深度参建了“智慧边防”一期和二期的建设,成为海康威视在监控领域的合格供方并已实现批量销售。2.卫星通信产品,陆用双频动中通天线在完成了样机研制及鉴定后订单数量持续增长,船载双频天线完成定型并开始批量供货,在民用方向也取得了一定数量的订单并加快布局低轨卫星通信系统。3.无人系统产品,多款无人机产品完成鉴定,突破了高速、机动、隐身等高性能靶机的设计技术,靶机多次在军方组织的招标中取得第一名; 无人车团队继2018年获得陆军无人系统挑战赛F2组第一名后,相关产品也已经完成各项测试,正在受邀参与军方的招标。 尖翼科技获得0.45亿元战略投资,星网船电相关商誉风险基本排除。公司8月5日公告,星华智联拟以人民币4500万元认购公司控股子公司尖翼科技人民币 529.41万元新增注册资本,投后星华智联持股15%,星网宇达持股52.98%;截止2020年3月31日,尖翼科技净资产为-912.32万元、净利润为-154.27万元。尖翼科技投前估值达到2.55亿元,通过引入新的投资人和资金,能够有效推动公司实现靶机从总体到任务载荷的全覆盖进程。在当前加大实战化演习的背景下,无人靶机需求有望获得提升,在该领域的前瞻性布局,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由于星网船电三年期经营业绩低于收购协议的约定,相关商誉去年下半年已计提减值准备1.44亿元。公司就业绩补偿事项与星网船电原股东进行了协商并达成共识,按照双方于2017年9月6日签订的《关于收购北京明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55%股权之交易协议》,预计补偿金额为1.33亿元,可基本覆盖商誉计提准备。此外,近一年来,公司对星网船电从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进行了重新梳理,目前其订单已呈现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41.28万元(+ 561.11%),预计未来还将为上市公司的业绩作出更多贡献,相关商誉减值风险已经基本排除。 投资建议:公司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工四证,顺利推进了惯性技术在通信、导航、无人机、无人车等军民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无人系统已快速发展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预测公司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1.77亿元、2.11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91元、1.13元、1.35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50倍、39倍和33倍,给予公司2020年60倍PE 估值,对应股价54.60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军品招标、采购及验收不达预期。
新劲刚 有色金属行业 2020-09-07 29.69 21.02 5.10% 32.35 8.96%
39.16 31.90%
详细
新材料与军工电子业务协同发展,民品业务和军品业务双轮驱动: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秉承新材料+电子双轮驱动,军品+民品协同发展的经营策略,分项来看:①金属基超硬材料及制品2020H1实现营收0.56亿元(-23.35%),毛利率19.55%(-4.12%) 业绩下滑主要是超硬材料制品业务受房地产调控、建筑陶瓷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新冠疫情等多重影响(毛利率下滑明显);②射频微波产品实现营收0.87亿元(宽普科技首次并表),毛利率54.83%。①新材料业务一直作为公司的传统主业,公司的金属基超硬材料制品主要应用于建筑陶瓷和石材加工领域,在所处领域具有较为领先的行业地位; 公司的热喷涂材料、电磁吸波材料、防腐导静电材料、ZnS 光学材料及碳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军工领域(热喷涂材料、电磁吸波材料、防腐导静电材料均已实现小批量产。ZnS 光学材料及碳纤维材料尚处于研发验证阶段)。②公司军工电子业务依托全资子公司宽普科技,宽普科技专业从事射频微波业务,主要为通信、对抗、雷达、导航、指挥自动化、压制等设备/系统提供射频微波相关产品配套,主要产品为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及滤波、接收、变频等相关电路模块/组件/设备/系统,致力于射频微波功率技术在地面固定、车载、机载、舰载、弹载等多种武器平台上的应用。 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显著提高:公司2020H1应收账款为1.73亿元(-3.89%);存货为1.47亿元(+4.26%),有所增长,随着宽普科技并表,公司整体毛利率大幅提升至41.02%,未来伴随公司军工材料业务技术的成熟及量产规模的增长、军工信息化业务的不断拓展,公司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同时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军工材料类产品多数实现小批量产:公司军工材料类产品主要包括热喷涂材料、电磁波吸收材料、防腐导静电材料等,主要依托子公司康泰威运营。具体来看: ①热喷涂材料产品可对飞行器耐磨部件进行表面处理,有效避免了该部件由于微动磨损和表面划伤引起的疲劳失效,相关部件已成功运用于多种型号飞行器并实现小批量产;②制备氧化锆热障涂层,用于超高音速飞行器特殊部位气动热防护,该项目已经进入量产阶段; ③电磁波吸收材料产品可有效吸收、衰减电磁波能量,同时可有效提高武器装备及军事设施的突击及生存能力,目前已实现小批量产。④公司的防腐导静电材料集防腐与静电防护功能于一体,具有轻质、色浅和稳定的防护性能,可有效消除静电危害和防止静电积聚造成的电子元器件击穿、燃油起火或爆炸等危险,目前已实现小批量产,有望受益于军用航空航天装备的高景气度发展。 宽普科技为公司扭亏为盈根本因素,直接受益于军工信息化提速:公司2019年9月完成了对宽普科技100%股权的收购,本报告期将宽普科技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020年上半年,宽普科技实现营收0.87亿元,净利润0.29亿元,订货合同额较前两年平均值增长63.5%,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增长趋势(宽普科技2019年实现扣非净利润4354万元,顺利达成第一年业绩承诺),根据收购前宽普科技业绩承诺,宽普科技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各年度实现的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人民币4000万元、5000万元和6000万元,2019年实现扣非后净利润4354.32万元,今年有望继续完成业绩承诺,宽普科技高速成长是新劲刚实现扭亏为盈的根本因素。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射频微波通信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和客户资源积累,在产品工程化能力和品质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在当前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增加,我国武器装备建设持续加速、军工信息化快速发展等大背景下,射频微波业务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有望直接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超硬材料制品业务受房地产调控、建筑陶瓷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新冠疫情等多重影响,增长乏力,伴随军用材料逐步放量,军工材料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材料业务收入增长的驱动力;宽普科技实现并表后,随着地面固定、车载、机载、舰载、弹载等多种武器平台上信息化含量提升,军工信息化需求趋势确立,宽普科技进入快速成长期,有望持续为上市公司贡献业绩。我们预测公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0.75亿元,1.01亿元和1.31亿元,EPS 分别为0.57元,0.77元和1.00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57.03倍,42.60倍和32.7倍,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36.00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川大智胜 计算机行业 2020-09-04 16.90 20.12 94.40% 16.70 -1.18%
17.78 5.21%
详细
扣非净利润逆势增长,创上市12年来历史同期新高:报告期内,公司抓住疫情防控与“新基建”的市场新机遇,逆流而上,实现主要经营业绩稳步增长。上半年实现营收(1.15亿元,+6.97%),创近四年历史同期新高;实现扣非净利润(0.13亿元,+38.70%),创上市12年来历史同期新高;合同负债+预收账款(0.22亿元,+30.22%),创近三年历史同期新高。报告期营收略增、毛利率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6,436.69万元,主要系本期执行新产品销售合同垫付项目材料费用,同时受疫情影响部分已签订的合同实施延后,按合同进度回款延迟共同影响所致。期末存货(2.37亿元,+31.91%),主要系本期为执行新签订合同备货,受疫情影响项目延期交付所致。在建工程较期初减少51.63%,主要系新型塔台模拟设备项目完工结转固定资产所致。 疫情提前催熟市场吸新需求,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开始规模化放量:年初,公司成立战时指挥部,集中主要力量突击完成新形势下用户迫切需要、发挥公司技术优势的新项目。开发出基于高精度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的“戴口罩人脸自动识别”等技术和产品,并取得成功。从营收结构来看, (1)航空及空管产品与服务实现营收(0.51亿元,-35.32%),主要系受疫情影响此类业务的合同执行推迟,按进度确认收入减少所致; (2)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实现营收(0.53亿元,+179.95%),主要系三维人脸识别相关产品实现营收(0.28亿元,+304.11%),已经开始规模化放量; (3)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及其它业务实现营收(0.11亿元,+7.32%),规模较小,营收占比依然不足10%。 高精度三维人脸识别技术将成为市场发展主流,公司在该领域具备核心竞争优势:二维人脸识别产品防伪能力较弱,图像、动态视频、高仿真面具破解人脸识别验证的事件时有发生,未来高精度三维人脸识别将发展成为市场主流技术。公司从2010年就开始实质性研发三维人脸识别技术,三维人脸照相机的关键技术指标深度、精度分别达到0.036mm和0.038mm,在同时实现高速和高精度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在重庆、四川应用该技术防替考(如体育考试、艺术考试)和防疫管控,累计试用高精度三维识别平板共341台(套),示范应用效果较好;下半年,与铁路科研部门合作进行的高铁“刷脸出行”的研究将进入实验运行阶段,会在铁路指定的某新建高铁线进行“刷脸出行”实验运行;同时,与数个国防军工企业合作推进基于高精度三维技术的高防伪门禁示范。公司上半年新签相关合同(含中标)近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6,994.10万元(含中标)。 航空及空管订单仍在稳健增长,未来军航空管产品或贡献营收新增量:报告期内公司航空与空管业务新签合同(1.28亿元,+11.33%),仍在稳健增长,“基于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空管安全防护系统”已获得成都、重庆、昆明等机场共20套产品合同,下半年起将在全国空管系统推广应用。2019年签订的航空与空管2亿多的合同因疫情推迟执行和验收,下半年开始会逐步兑现营收。公司在军航领域的空管自动化系统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2013年中标的“新一代军航管制中心系统建设项目”共计2.38亿元,因军改机构调整等因素影响该项目一直延期至今。在8月25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相关项目将重新启动,未来军航空管业务或贡献营收新增量。今年,公司将持续推动模拟机培训、多通道数字同步记录仪、空管自动化系统等产品的推广部署,并通过传统产品与人工智能的密切结合,推动航空与空管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川大智胜在高精度三维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相关业务已经开始规模化放量。公司的航空及空管业务仍在稳健发展,相关合同下半年开始会逐步兑现营收,未来军航空管业务或将贡献营收新增量。公司持续成长的确定性较强,预测其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6亿元、0.87亿元、1.0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9元、0.38元、0.4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5倍、42倍和35倍,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给予公司2020年70倍PE估值,对应股价20.30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受疫情影响项目执行验收延迟;市场拓展不达预期;相关产品、技术迭代加快。
大族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9-02 37.11 44.42 134.28% 37.29 0.49%
45.10 21.53%
详细
事件:8月24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中报。2020H1,公司实现:营收51.60亿元(+8.99%),归母净利润6.23亿元(+64.26%),扣非归母净利5.06亿元(+50.34%),毛利率40.65%(+7.16pcts),净利率12.16%(+4.28pcts)。 投资要点:走出新冠疫情阴霾,2020H1公司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可分为两大板块,即:激光及自动化配套设备与PCB及自动化配套设备。2020年上半年,两大主业均实现了营收增长的同时,实现了毛利率提升。其中: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实现营40.43亿元(+1.89%),毛利率为41.59%(+9.29pcts),毛利增速快于营收增速;PCB及自动化配套设备实现营收8.74亿元(+106.82%),毛利率16.38%(+5.09pcts),毛利增速快于营收增速。总体上,2020H1,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对利润增长的贡献较大,PCB及自动化配套设备对营收增长的贡献较大,具体如下:具体来看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系:1,得益于国内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公司二季度行业快速复苏,各项生产基本恢复正常,主营业务有续开展。2,消费类电子业务需求好于预期:2020H1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实现收入11.97亿元,同比增长36.71%。随着5G换机进程的推进,消费电子行业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和设备需求逐步回升,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及产品订单保持稳定增长。3,PCB业务订单及发货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报告期内,PCB业务实现收入8.7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6.82%,5G技术带来高多层PCB通讯背板及HDI加工设备需求的快速增长,龙头产品机械钻孔机销量持续增长,多品类LDI设备、CO2激光钻孔设备及八倍密度/超大台面通用测试机等产品市占率快速上升。4,公司运用在应用控制、伺服驱动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在短时间内研发出全系列口罩自动化生产线,并形成稳定出货能力,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5,2020H1公司除口罩自动化产线外的其他新业务拓展顺利:公司半导体行业激光类封测设备进入多家封测行业领先企业供应商序列,逐步获得客户订单;光伏行业激光类设备实现收入3486万元,同比增长203.91%;公司光刻机项目进展顺利,主要聚焦在5G通讯配套分立器件、LED、Mini/Micro-LED新型显示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实现小批量销售。6、由于销售产品结构的变化,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 销售、管理费用增速较快,研发投入强度高。2020H1,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5.62亿元(+15.93%),4.34亿元(+37.11%)、4.45亿元(+11.73%)和-0.07亿元。报告期,公司研发维持高强度,研发费用同比增11.13%。财务费用由正转负主要系报告期内美元汇率波动及利息支出减少的综合影响。 公司是提供激光、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受益行业空间扩展及自身优势,业绩成长空间广阔。 (1)公司所处的激光设备、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行业,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激光设备方面:随着我国劳动力价格的提升、各工业子行业竞争的加剧及新兴工业对材料加工的效果和环境不断提出更复杂的需求,激光设备有望在工业领域长期发力。如:超快激光加工设备在脆性材料加工市场,如手机异形屏切割、手机摄像投蓝宝石盖板切割等领域的快速拓展;环保政策的收紧下,激光清洗来自机械、石化、公路运输、印刷、电子及核工业等行业的需求不断扩大;随着价格的下降,激光切割设备在钣金等传统机械加工领域对传统机床的不断取代;激光焊接设备在汽车行业的渗透率的提升(目前国内激光焊接在汽车产业的应用率大概在20%-25%,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0%以上)。 机器人方面:我国劳动力不足和劳动价格升高的情况逐年加剧,包括汽车、3C在内的众多制造业大规模以机器替代人工的必要性和经济性逐渐凸显。我们认为,由于制造业普遍存在的成本竞争,一个行业中的部分企业在成功应用工业机器人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后,其他同行业企业大概率将出于维持自身竞争力的目的而采购同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因此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各领域的应用均具有以点带面和螺旋递进的特点。从空间上说,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制造业员工拥有的机器人数量)与美、日、德、韩等制造业强国相比有至少一倍以上的差距,因此,虽然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全年出货量同比下滑3.5%,20年上半年又因新冠疫情受到影响,但长期的成长空间仍然巨大。2019年,内资工业机器人厂家市场份额继续扩大,达到30%,国产替代持续进行。 (2)公司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 公司业务范围广阔。公司业务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激光标记、激光切割、激光焊接设备、PCB专用设备、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及为上述业务配套的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显视面板、动力电池、PCB、机械五金、汽车船舶、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厨具电气等行业的金属或非金属加工。公司的业务和产品涉及到高端装备和工业自动化的诸多领域。 公司技术实力强劲。公司目前拥有一支涵盖激光光源、自动化系统集成、直线电机、视觉识别、计算机软件和机械控制等多方面复合研发队伍约4500人,具备快速切入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的先天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产品的激光设备及自动化产品型号已达600多种,也是国内激光设备最齐全、细分行业经验最丰富的公司。截止2019年12月31日,已获得专利共3939项,其中发明专利934项、实用新型2280项、外观设计725项。 公司具有丰富的服务经验和较强的品牌优势。公司销售和服务网络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目前在国内外设有100多个办事处、联络点以及代理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保证了公司与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及提供高水平的产品服务,确立了公司主导产品的市场优势地位。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行业内沉淀了3万个规模以上的工业客户,具有强大的客户资源优势。公司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市场形象,具有品牌优势,使公司产品能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地参与市场竞争。 (3)公司所处的激光设备行业目前相较于上游的激光器行业具备一定的商业模式优势。 2019年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实现82.7亿元的销售收入。其中,IPG市占率仍然最高,为41.9%,国产双雄锐科和创鑫紧随其后,市占率分别为24.3%和11.9%。值得注意的是,光纤激光器价格战出现阶段性变化,价格竞争主战场从1-3kw转至6-10kw产品,中低功率光纤激光器价格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其中,3kw、6kw及10kw光纤激光器进口均价分别为15-22万元、55-65万元和100-130万元,而国产3kw、6kw及10kw光纤激光器均价分别为10-18万元、30-40万元和70-100万元。与国内激光器企业直面国际巨头的挤压不同,国产和进口激光器价格的不断下降反而有助于激光加工设备企业降低成本。激光加工设备企业可以根据下游客户需求选择安装国产激光器或进口激光器,产品定制化强,以销定产,存货积压压力小,且下游领域极为宽广,既包含汽车、石油、造船、轨交、钢铁等传统行业,又包含光伏、锂电等新能源行业及电子元器件加工等新兴行业,同时客户数量众多,只要成功打响品牌,进入某个行业,即可不断扩大规模。因此,在当前的时点,激光设备企业相比上游激光器企业具备一定的商业模式优势。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所在的激光、机器人及自动化解决方案行业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公司自身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也比较突出,公司业绩长期来看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我们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6.00亿元、141.53亿元和174.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4亿元,16.09亿元和17.55亿元,EPS分别为1.27元,1.51元和1.64元。我们给与公司2020年36倍估值水平,目标价45.72元。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贸易争端影响供应链;行业竞争力加剧。
智莱科技 机械行业 2020-09-02 40.56 -- -- 41.99 3.53%
41.99 3.53%
详细
2020H1,受到疫情影响,公司业绩出现一定程度下滑,预计下半年将回暖: 报告期,公司业务可分为三大板块,即:智能快件箱类设备、自助电子寄存柜类设备及其他定制类智能交互设备。其中,智能快件箱类设备是公司核心主业,2020H1实现营收4.4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93.45%,对公司整体利润的贡献也达到90%以上。各业务情况具体如下: 2020年上半年,主要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智能快件箱类业务和自助电子寄存柜业务出现一定萎缩,具体为:1,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使得公司主要生产基地湖北工厂的生产和货物运输受到影响。2、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各地社区、写字楼宇等区域因执行疫情防控政策,使得智能快件箱的铺设、安装受到较大影响。3,公司下游客户阶段性减缓智能快件箱的铺设速度,相应的订单需求下降。目前,随着疫情形势自二季度有所缓解,工厂生产、物流运输得以快速恢复。随着生产人员的分批到岗,生产逐步恢复,公司产能和生产效率在四月初已恢复至正常水平。预计下半年,公司业绩环比将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销售、管理费用合理,研发投入保持强度。2020H1,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为0.56亿元(-2.73%),0.16亿元(-12.98%)、-0.14亿元和0.32亿元(+30.45%)。面对新冠疫情造成的业务萎缩,公司适时压减期间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均实现同比下降。而财务费用较去年净收入增加,主要系年初至本报告期末汇兑收益及收到的存款利息收入较上期增加所致。公司在疫情期间依然保持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同比较大幅度增长。 智能快件箱核心产品前景广阔,公司实力强劲,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期一直从事自动寄存柜业务,自2010年开始,面对快递业的高速发展,公司把握机会,切入智能快件箱领域,自主研发智能快件箱及终端/服务器软件系统。智能快件箱应用于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环节物品智能保管与交付,近年来伴随着电商业务的高速发展而在全国各处的居民小区、办公楼等地快速铺设。目前,智能快件箱已成为公司核心主业,公司客户既有国内的丰巢科技等,也有国际的亚马逊等。公司是丰巢科技主要供应商之一。蜂巢科技是国内最大型的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之一,根据智莱科技招股说明说中的数据,占据智能快件箱运营市场四成市场份额。公司有望随着丰巢科技的业务开拓而提升业绩。同时,公司也是亚马逊AmazonLockers智能快件箱产品的唯一供应商,同样独家生产并供应Hub智能快件箱产品。预期未来需求将持续保持稳定,有利于公司业绩的平稳增长。公司所在的智能快件箱行业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同时,公司自身具有较强的实力,有望在享受行业整体扩张红利的同时持续扩充自身市场份额,实现业绩的快速提升。 智能快件箱行业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1)国内和国际电商行业仍在成长,对智能快件箱铺设形成拉动作用。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网上零售额分别达到5.16、7.18、9.01和10.6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2%、32.2%、23.9%和16.5%,增速虽较2011-2015年有所下滑,但仍然处在高速增长阶段,远高于我国GDP的增速。2017-2019年,全球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2.38、2.93和3.54万亿美元,同比增速达28.0%、22.9%和20.7%,远高于全球GDP增速。除中国外的主要经济地区中,2019年,西欧、北美、印度和俄罗斯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0.2%、14.5%、31.9%和18.7%,增速均较高。公司的客户既有国内的丰巢科技等,也有亚马逊等国外客户,同时,公司也在不断开拓国内国外客户。因此,公司有望受益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伴随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不断提升智能快件箱铺设力度而扩大产品销量,提升业绩。 (2)智能快件箱着力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国内、国外均具有较为明朗的需求。 智能快件箱的出现,使得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取件人和送货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匹配得到了良好解决,既节省了快递员配送的时间、提高了快递员的配送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取件人专门等待快件的时间。此外,取件人也可通过智能快件箱随时寄送快递,节省了等待快递员上门取件的时间。在国内,近年来快递企业竞争加剧导致快递费不断下降,劳动力成本持续提升导致快递业人工成本上行,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导致消费者对“省时”、“省力”的快递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诸多因素的作用下,智能快件箱的发展适逢其时,具有较好的前景。在欧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人工成本高昂、居民居住远较国内分散,一方面导致点对点的快递服务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导致一般的快递服务时效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而智能快件箱恰好能较好地解决这两个“痛点”。随着以国内丰巢科技和国外亚马逊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逐渐加大智能快件箱铺设力度,远期来看,智能快件箱行业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较大的先发优势: 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拥有稳定高效的人才团队,产品获得ISO9001、ISO14001、CE、L等认证,远销欧美,长期以来广受国内外客户好评,已经成为国内外多家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公司已经掌握智能快件箱产品的软硬件设计、制造工艺等决对智能快件箱品质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公司2010年开始智能快件箱的研发和应用,是较早的市场进入者。公司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截止2018年9月,国内主要企业共设立智能快件箱25万组,而公司智能快件箱产品国内累计出货近4.6万套,市占率达到了18.4%,是智能快件箱研发和生产的头部企业,占据优质赛道,具备较大先发优势。 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和服务过众多大型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的经验,不断扩大智能快件箱行业的市场份额。当前,公司已具备年产12万台(2万套)智能快件箱的能力,随着公司募投的年产8万台(2万套)智能快件箱项目的持续推进,公司业绩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04.66亿元、2106.52亿元和2843.8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1.71亿元,532.75亿元和668.75亿元,EPS分别为2.51元,3.33元和4.18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