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周沐

华西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120519090004,曾就职于天风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崔琰 7
广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5-11 10.37 11.44 30.00% 10.85 2.94%
11.33 9.26%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0年4月产销快报:公司单月汽车批发总销量16.6万辆,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50.5%。其中,广汽本田单月销量7.2万辆,同比增长0.5%;广汽丰田6.4万辆,同比增长46.9%;广汽乘用车2.2万辆,同比减少17.0%;广汽菲克3,509辆,同比减少28.6%;广汽三菱5,000辆,同比减少50.0%。公司2020年前4月累计汽车销量47.2万辆,同比减少27.5%。 分析判断:日系、自主需求强劲,4月公司产销超上年同期新冠病毒疫情冲击汽车需求导致行业2月产销断崖式下滑,3月开始车企供需两端随疫情控制呈回暖之势;在行业刺激政策激发消费潜力的背景下,公司4月乘胜追击,产销分别达17.9/16.6万辆,均超过上年同期水平,同比增速分别为7.1%/6.1%;公司单月产销预计继续跑赢行业整体水平,主要得益于:1)日系强周期延续。4月广本、广丰及广三菱销量分别为7.2/6.4/0.5万辆,环比增长123.1%/28.6%/144.7%;其中,广本、广丰两款车型销量破六万,雅阁、凯美瑞、雷凌、凌派及缤智销量分别为1.9/1.5/2.0/1.3/1.2万辆,中高端轿车领域日系竞争优势明显;2)自主品牌升级,新能源发展强劲。4月广汽新能源销量4,006辆,同比增长125.0%,环比增长14.0%,广汽新能源前4月累计销量1.2万辆,同比增长94%,向上势头强劲;广汽传祺主力产品GS4换代后4月终端销量1.9万辆,环比增长40.6%,疫情恢复期强势上扬,预计5-6销量有望继续走高。 展望日系合资双雄:未来强势扩张,增长确定性高1)2020年广本广丰产品周期蓄力。广本2019年底紧凑型SUV皓影上市,对标东本CRV,未来月销量有望突破1万辆;广丰于20Q1推出对标一汽丰田荣放的紧凑型SUV威兰达,上市以来累计订单1.6万个,备受用户青睐,预计未来月销量稳定在6,000-8,000辆左右;2020年内广本将发布新款冠道、皓影混动版、缤智中改款及凌派HEV版,广丰也将推出C-HR的EV版;2)产能扩容奠定成长基础。广本、广丰2019年均新增产能12万辆,在产能保证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广本/广丰2020年销量增速分别为2.5%/4.2%;3)未来竞争格局利好广本广丰发展。中长期来看,中国市场增换购比例提升,用户平均年龄增加,日系品牌受益于低耗油、售后低成本、高保值率等特性,契合未来主流汽车消费偏好,广本、广丰凭借品牌及产品优势,将在持续向好的日系品牌扩张中脱颖而出。 展望自主:广汽新能源强势崛起,传祺主力修复广汽自主业绩底部向上,展望2020年,修复弹性较高:1)广汽新能源强势崛起。基于纯电专属平台推出的AionS在上市后销量不断攀升,2019年12月销量已达8460辆,第二款车型SUVAionLX于19Q4上市,2020年将再推出两款车型;广汽新能源Aion系列以2B市场作为切入点,逐渐累积用户口碑,长期来看,通过质变撬动量变的过程渗透2C终端,打开主流市场;2)传祺主力修复。集团历史爆款车型GS4在2019年11月完成换代,第二代产品采用GPMA模块化平台,在外观、动力等方面全面升级,预计2020年月销量可达2万辆+,并且也将带动其他车型的销售。 投资建议乘用车行业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短期销量承压,“刺激政策+首购释放”双重逻辑驱动需求回暖;公司20Q1在疫情冲击下业绩承压,展望未来,公司作为日系合资龙头,广本、广丰继续追寻突破,自主品牌边际改善显现,2020年4月整体产销已恢复增长,全年销量增速目标+3%,盈利改善及增长确定性较高。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84.5/102.8/118.2亿元,EPS0.82/1.00/1.15元,按照1:1.11的汇率换算,H股EPS0.93/1.13/1.30港元,对应A股PE12.69/10.43/9.07倍,对应H股PE7.93/6.51/5.67倍。鉴于公司日系占比高且品牌结构占优,继续给予公司A股/H股2020年目标PE15/12倍,A股目标价维持12.30元,H股目标价维持11.16港元,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车市下行风险,影响公司销量;老款车型竞争力削弱,终端销量严重下滑;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导致销量增长乏力;汽车消费刺激政策落地时间及效果不达预期;新冠病毒疫情控制风险,全球范围内整车及零部件供应受到影响。
崔琰 7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5-11 18.70 17.89 18.71% 20.87 6.15%
21.16 13.16%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0年 4月产销快报:单月汽车批发总销量 41.8万辆,同比减少 8.6%,环比增长 80.4%。其中,上汽乘用车(自主)单月销量 4.2万辆,同比减少 26.7%;上汽大众 12.0万辆,同比减少 16.1%;上汽通用 11.0万辆,同比减少 12.4%; 上汽通用五菱销量 12.0万辆,同比增长 13.5%。公司 2020年前 4月汽车累计销量 109.7万辆,同比减少 44.9%。 分析判断4月整体 产销大幅修复,通用五菱销量增速强势转正国内新冠病毒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后,公司 3月起产销逐步修复; 在国家及地方政府刺激政策陆续出台,激发汽车消费潜力,公司4月整体产销进一步回升,恢复至上年同期的 9成水平;同时,公司 4月公布零售数据,同比增长 0.5%,验证终端需求已开启强势反弹。其中,品牌表现略有分化: 1)自主方面,上汽通用五菱批发销量增速强势转正,环比增长60.0%,主力车型五菱宏光系列单月销量重返 1.8万辆;上汽乘用车 4月销量环比增长 32.2%,终端库存结构优化。我们判断,疫情催化私家车出行需求,未来汽车首购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配合各地政府推出的现金补贴政策,预计 5-6月上汽自主方面销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2) 合 资 方 面 , 上 汽 大 众 / 上 汽 通 用 4月 销 量 环 比 增 长100.1%/138.6%。其中,上汽通用四款主力车型销量重返万辆以上,别克英朗系列 3.1万辆,别克昂科威 1.3万辆,雪佛兰克鲁泽 1.3万辆,别克君威 1.2万辆;同时,凯迪拉克单月销量高达1.5万辆,占整体比例高达 13.6%,驱动上汽通用产品结构持续向上;上汽大众产品结构合理,经营稳健,并持续实现环比改善。我们认为,各地政府提倡的鼓励老旧汽车报废、以旧换新等政策将催化消费升级拉动换购需求,利好上汽旗下合资品牌未来销量继续走强。 120Q1业绩承压但毛利率企稳,预计 2Q2盈利大幅改善1)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20Q1公司销量同比减少 55.7%,营收同比减少 47.1%,归母净利同比减少 86.4%,合资品牌占整体销售比例较高,销量骤减导致规模效应削弱,联营及合营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100.7%,出现亏损;但公司 20Q1综合毛利率企稳,20Q1公司整体毛利率 14.8%,较上年同期上升 0.3pp,较 19Q4环比上升 2.0pp,我们判断主要得益于公司 2019年各品牌库存优化效果显现,单车均价及单车边际毛利企稳,展望未来毛利率有望随行业复苏需求回暖实现进一步回升; 2)20Q2整体销量预计环比大幅改善,5-6月将延续 4月需求回暖的趋势,驱动公司盈利大幅改善。 展望 02020全年:销量目标明确,坚持新四化发展1)公司力争 2020全年实现整车销售 600万辆左右,市占率继续保持国内领先,目标营收/营业成本分别为 7,800/6,786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在毛利率维持 13%的情况下,2020年继续完善内部管理,深化改革提高经营效益,盈利有望实现改善; 2)公司将继续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市场演变大格局、行业变革大趋势,继续深入推进“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新四化战略。新能源方面,加快提升三电系统的自主核心能力,第二代 EDU 电驱变速箱成功批产上市,全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等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开发工作持续推进,上汽大众 MEB 新能源工厂正式落成;智能网联方面,公司与上港、移动合力打造的上海洋山港 5G 自动驾驶重卡项目,在第二届进博会期间顺利完成演示并启动示范运营;共享出行方面,享道出行在郑州、苏州、昆山、杭州、宁波相继开城,并与环球车享加强资源协同,注册用户已超 700万,日均订单稳定在 10万单+;国际化方面,2019年 MG、MAXUS 等品牌海外销量达到18.6万辆,同比增长 82.3%。 投资建议乘用车行业“刺激政策+需求释放”双重逻辑驱动需求回暖;公司作为乘用车龙头,多年来维持高股息率(2019年 4%),2020年销量复苏有望继续发挥龙头规模效应,驱动盈利底部向上。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归母净利 268/306/336亿 元 , EPS 分 别 为 2.30/2.62/2.88元 , 对 应 PE8.55/7.49/6.83倍。给予公司 2020年 9倍目标 PE,目标价维持 20.7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不达预期;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 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效果不达预期;新冠病毒疫情扩张或反复导致供应链体系风险。
崔琰 7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5-11 10.65 7.04 -- 10.99 3.19%
13.60 27.70%
详细
4月产销均同环比双升,自主福特马自达三箭齐发 自国内新冠病毒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后,3月起公司供需两端恢复明显,产销均达上年同期7成水平;在行业刺激政策激发潜力的背景下,公司4月乘胜追击,产销同环比双升(产量16.6万辆,同比增长14.2%,环比增长26.9%;销量16.0万辆,同比增长32.0%,环比增长14.2%),公司单月销量预计继续跑赢行业整体水平,主要得益于旗下自主、福特及马自达三箭齐发:1)长安自主四大主力车型单月销量破万,Plus系列销量占比不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自主保持量价齐增。4月CS75Plus、CS35Plus、逸动Plus以及欧尚X7销量分别为2.0/1.0/1.1/1.0万辆,自主已逐步形成爆款车型矩阵,Plus系列1-4月销量已突破10万辆,助力品牌向上;2)长安福特4月销量增速转正,新产品开始发力。4月福特销量同比增长38.3%,环比增长85.9%,上市新品福特锐际和林肯冒险家销量明显爬坡,预计福特20Q2整体销量有望持续走强;3)长安马自达经营稳健。4月销量同比增长36.8%,环比增长75.1%,我们认为,长安马自达产品结构合理,主力车型(轿车昂克赛拉、SUVCX5)具备较强性价比优势,终端需求稳定。 展望2020全年:自主盈利向上,福特国产林肯加码 1)长安自主2020年重点新车型包括逸动Plus及Uni-T。UNI是长安自主第三次创业创新开启的全新高端系列,UNI-T作为该系列首款车型,预计6月正式上市,动力、内饰及科技方面优势明显,具备爆款潜质,且UNI系列在未来1-2年内计划推出4-5款车型,继Plus系列后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驱动长安自主销量持续增长;同时,新一代蓝鲸动力自主发动机配套比例及配套车型数量有进一步渗透空间,实现单车降本,驱动长安自主盈利持续向上;2)长安福特在产品周期重振、战略多维调整、林肯国产化驱动下,品牌重塑,逐步实现销量修复。未来重点关注林肯国产化落地,3月首款SUV冒险家已上市,预计年内再推出飞行家、航海家两款车型,消费升级驱动豪华车市场稳步增长,预计国产林肯为长安福特2020全年贡献4-5万辆销量。 为顺应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转型,拟发行定增 公司近期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60亿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4.4亿股(发行前总股本的30%),主要目的在于助力公司实现持续性发展,推动企业向“新四化”前进,加强公司在技术、研发、品牌等方面投入,帮助长安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募投项目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调整升级项目,项目总投资35.5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5.1亿元;2)蓝鲸动力H系列五期、NE1系列一期发动机生产能力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7.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4.2亿元;3)碰撞试验室能力升级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2亿元;4)CD569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6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6亿元;5)补充流动资金18.0亿元,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 投资建议 乘用车行业“刺激政策+首购释放”双重逻辑驱动需求回暖。公司战略聚焦两大核心资产:1)长安自主产品周期上行,量价齐增;2)长安福特底部向上,边际改善逐步兑现。销量方面,公司整体及核心品牌数据增长持续得到验证,且跑赢行业脱颖而出;业绩方面,受疫情影响20Q1利润波动,预计20Q2起盈利恢复弹性。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为35.5/60.7/67.9亿元,EPS为0.74/1.26/1.41元(不考虑拟发定增),对应PE分别13.11/7.68/6.86倍。继续给予公司2020年目标PE18倍,目标价维持13.3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不达预期;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降本控费效果不达预期;长安福特战略调整效果不达预期。
崔琰 7
广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5-04 9.54 11.44 30.00% 10.85 11.86%
10.97 14.99%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0一季报:实现营收107.7亿元,同比减少24.5%;归母净利1.2亿元,同比减少95.7%;扣非后归母净利-0.8亿元,同比减少103.6%。 分析判断 受疫情影响20Q1产销承压业绩下滑,期待Q2反转 1)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20Q1公司产销承压,同比分别减少43.9%/38.1%;公司营收主要来源于自主品牌整车制造,20Q1广汽乘用车销量同比减少29.0%,而营收同比减少24.5%,略低于广汽自主销量下滑幅度,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广汽乘用车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其中中高端及新能源车型(例如第二代传祺GS4及广汽新能源AionS等)销量占比提升; 2)自主合资盈利收缩,导致整体利润下滑。合资品牌方面,20Q1广本、广丰销量同比减少46.2%/24.2%,合营及联营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导致投资收益同比减少63.1%;自主品牌方面,20Q1合并报表毛利率约4.0%,较上年同期下降8.4pp,同期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5.2%,主要系疫情影响下广告宣传及市场费同比减少等所致,管理费用同比减少31.4%,系无形资产摊销转入营业成本及股权激励同比减少等因素所致,费用率下滑趋势与营收基本一致,费用管控效果较好。在疫情影响下,合资及自主品牌规模效应减弱,盈利收缩导致公司整体利润大幅下滑; 3)2020年3月起公司供需两端随疫情控制呈回暖之势,产销均达到去年同期的6成水平,日系合资强周期延续,自主品牌升级,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展望20Q2,我们判断公司整体销量将持续走强,环比改善明显,并有望于5月实现同比正增长,期待20Q2盈利反转,业绩逐季修复。 日系双雄广本广丰强势扩张,2020年增长确定性高 1)2020年广本广丰产品周期蓄力。广本2019年底紧凑型SUV皓影上市,对标东本CRV,未来月销量有望突破1万辆;广丰于20Q1推出对标一汽丰田荣放的紧凑型SUV威兰达,月销量有望达6,000-8,000辆水平;2020年内广本将发布新款冠道、皓影混动版、缤智中改款及凌派HEV版,广丰也将推出C-HR的EV版; 2)产能扩容奠定成长基础。广本、广丰2019年均新增产能12万辆,在产能保证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广本/广丰2020年销量增速分别为2.5%/4.2%; 3)未来竞争格局利好广本广丰发展。中长期来看,中国市场增换购比例提升,用户平均年龄增加,日系品牌受益于低耗油、售后低成本、高保值率等特性,契合未来主流汽车消费偏好,广本、广丰凭借品牌及产品优势,将在持续向好的日系品牌扩张中脱颖而出。 自主广汽新能源强势崛起,传祺主力修复 广汽自主业绩底部向上,展望2020年,修复弹性及预期较高,主要逻辑在于: 1)广汽新能源强势崛起。基于纯电专属平台推出的AionS在上市后销量不断攀升,2019年12月销量已达8460辆,第二款车型SUVAionLX于19Q4上市,2020年将再推出两款车型;广汽新能源Aion系列以2B市场作为切入点,逐渐累积用户口碑,长期来看,通过质变撬动量变的过程渗透2C终端,打开主流市场; 2)传祺主力修复。集团历史爆款车型GS4在2019年11月完成换代,第二代产品采用GPMA模块化平台,在外观、动力等方面全面升级,预计2020年月销量有望冲高至2万辆+,并且也将带动其他车型的销售。 投资建议 乘用车行业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短期销量承压,“刺激政策+首购释放”双重逻辑驱动需求回暖;公司20Q1在疫情冲击下业绩承压,展望未来,公司作为日系合资龙头,广本、广丰继续追寻突破,自主品牌边际改善显现,2020全年整体销量增速目标+3%,盈利边际改善及增长确定性较高。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84.5/102.8/118.2亿元,EPS0.82/1.00/1.15元,按照1:1.11的汇率换算,H股EPS0.93/1.13/1.30港元,对应A股PE11.15/9.16/7.97倍,对应H股PE7.02/5.77/5.02倍。鉴于公司日系占比高且品牌结构占优,继续给予公司A股/H股2020年目标PE15/12倍,A股目标价维持12.30元,H股目标价维持11.16港元,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风险,影响公司销量;老款车型竞争力削弱,终端销量严重下滑;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导致销量增长乏力;汽车消费刺激政策落地时间及效果不达预期;新冠病毒疫情控制风险,全球范围内整车及零部件供应受到影响。
崔琰 7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5-04 17.79 17.89 18.71% 20.87 11.54%
21.16 18.94%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0一季报:实现营收1,059.5亿元,同比减少47.1%;归母净利11.2亿元,同比减少86.4%;扣非后归母净利6.9亿元,同比减少90.9%;经营现金流-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2.9亿元;ROE为0.45%,较上年同期下降3.0pp。 分析判断 受疫情影响20Q1产销承压业绩下滑,而毛利率企稳 新冠病毒疫情冲击汽车供需及供应链体系,乘用车行业20Q1产销大幅下降,同比减少49.2%/45.5%;同期公司产销基本与行业同步,同比减少56.9%/55.7%;公司20Q1营收与销量走势一致,同比减少47.1%,净利润下滑幅度更大,主要原因在于合资品牌销量减少,规模效应削弱,盈利收缩导致投资收益大幅下降: 1)综合毛利率企稳。20Q1公司整体毛利率14.8%,较上年同期上升0.3pp,较19Q4环比上升2.0pp,我们判断主要得益于公司2019年各品牌库存优化效果显现,单车均价及单车边际毛利企稳,展望未来毛利率有望随行业复苏需求回暖实现进一步回升; 2)合资品牌销量减少,导致投资收益下滑明显。20Q1公司旗下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及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同比分别减少33.7%/60.9%/58.0%/61.5%,结构来看合资品牌较自主品牌下滑幅度更为明显,导致20Q1对联营及合营公司投资收益-0.4亿元,同比减少100.7%; 3)费用管控较好,研发持续投入。20Q1销售及管理费用率5.5%/3.8%,保持稳定水平;研发费用30.9亿元,基本与2019年各季度平均水平一致,持续投入“新四化”核心技术领域,加速企业转型升级;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66.3%,主要原因在于汇率波动下汇兑损失增加; 4)经营现金流改善,降低运营风险。20Q1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90.8%,受益于公司整车企业现金流优化;同时,子公司上汽财务受疫情影响,本期发放的客户贷款同比减少。 3月产销逐步恢复,预计20Q2业绩环比大幅改善 公司3月产销分别为20.6/23.1万辆,同比下降64.0%/58.6%,环比增长539.3%/388.7%,需求逐步回暖;20Q1累计销量为67.9万辆,同比下降55.7%。各品牌结构略有分化,但整体而言,预计20Q2公司总销量环比大幅改善,业绩开启修复: 1)上汽乘用车需求恢复较快,20Q1销量同比下降33.7%,3月销量已回升至3.1万辆,在国家新能源车及各地方政府乘用车政策刺激下,预计上汽乘用车4-6月销量将继续走高; 2)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3月销量恢复至上年同期4成水平,同比下降60.9%/58.0%/61.5%;其中,上汽通用武汉工厂受疫情严重影响,复工明显滞后。预计20Q2公司旗下合资品牌销量环比将明显提升。 展望2020全年:销量目标明确,坚持新四化发展 1)公司力争2020全年实现整车销售600万辆左右,市占率继续保持国内领先,目标营收/营业成本分别为7,800/6,786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在毛利率维持13%的情况下,2020年继续完善内部管理,深化改革提高经营效益,盈利有望实现改善; 2)公司将继续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市场演变大格局、行业变革大趋势,继续深入推进“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新四化战略。新能源方面,加快提升三电系统的自主核心能力,第二代EDU电驱变速箱成功批产上市,全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等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开发工作持续推进,上汽大众MEB新能源工厂正式落成;智能网联方面,公司与上港、移动合力打造的上海洋山港5G自动驾驶重卡项目,在第二届进博会期间顺利完成演示并启动示范运营;共享出行方面,享道出行在郑州、苏州、昆山、杭州、宁波相继开城,并与环球车享加强资源协同,注册用户已超700万,日均订单稳定在10万单+;国际化方面,2019年MG、MAXUS等品牌海外销量达到18.6万辆,同比增长82.3%。 投资建议 乘用车行业“刺激政策+首购释放”双重逻辑驱动需求回暖;公司作为乘用车龙头,多年来维持高股息率(2019年5%),2020年销量复苏有望继续发挥规模效应,驱动盈利底部向上。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268/306/336亿元,EPS分别为2.30/2.62/2.88元,对应PE7.88/6.90/6.28倍。给予公司2020年9倍目标PE,目标价维持20.7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不达预期;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效果不达预期;新冠病毒疫情扩张或反复导致供应链体系风险。
崔琰 7
广汇汽车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0-05-01 3.31 3.72 144.74% 3.66 10.57%
4.30 29.91%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19年报:实现营收1,704.6亿元,同比增加2.58%;归母净利26.0亿元,同比减少20.2%,扣非后归母净利24.7亿元,同比减少15.16%;经营净现金流78.6亿元,较上年增加57.0亿元。19Q4公司营收482.8亿元,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3.5亿元,同比增长240.7%;扣非后归母净利4.6亿元,同比增长294.7%。 同日,公司发布2020一季报:实现营收256.1亿元,同比减少31.4%;归母净利-4.0亿元,同比减少149.6%;扣非后归母净利-4.0亿元,同比减少146.3%。 分析判断2019年公司经营稳步发展,衍生业务持续推进1)2019年新车销量逆势增长,豪华品牌占比持续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乘用车行业受内因(国五国六切换)外患(中美贸易战)影响,销量同比减少9.6%;而公司新车销量实现逆势增长(89.7万辆,同比增长1.7%),驱动整体营收同步上升;同时,公司2019年合计新增4S店17家,其中豪华/超豪华品牌8家,截至年底豪华车网点占比提升0.9个点至29.3%; 2)2019年公司毛利率微降,但经营现金流改善。毛利结构方面,2019年公司新车销售毛利率基本与上年持平(3.8%),维修服务及汽车租赁分别下降1.7/7.5pp至34.0%/65.6%,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0.5pp至9.8%,我们判断维修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子公司广汇宝信精品业务重新归类所致,汽车租赁盈利能力下降主要系融资成本上升所致;同期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较上年增加1.5亿元,最终导致公司全年归母净利同比减少20.2%;公司采用了有效的现金流管控措施,强化对账款的周转周期管理,经营现金流较上年增加57.0亿元,改善明显。 3)19Q4业绩同比大幅上升,环比出现调整。19Q4公司营收环比增长16.4%,归母净利环比减少51.9%;我们判断,主要原因在于汽车市场延续下滑态势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创新优化产品服务,利用规模效应抵御行业下挫及品牌周期性对公司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4)发挥龙头规模优势,促进衍生业务扎实发展。2019年公司持续拓展保险、二手车交易、融资租赁等衍生业务,其中保险业务方面全年新车实现首保率76.6%,较上年提升2.6pp;二手车业务累计实现代理交易服务量32.84万台,同比增长8.5%;融资租赁累计完成20.9万台次,生息资产规模达159.0亿。 受疫情影响20Q1业绩受挫,政策利好20Q2有望反转1)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20Q1线下服务一度中断,公司新车销售及售后服务业务短期内遭受冲击,导致20Q1业绩大幅下滑,净利润出现亏损;同时,20Q1促销力度加大及门店延迟复工影响毛利水平,新车销售与维修服务毛利率分别为2.5%/27.4%,较上年同期下降2.0/5.8pp; 2)刺激政策相应出台,预计20Q2业绩底部向上。公司业务自2020年3月开始快速恢复,3月销量恢复至去年同期7成水平,4月前四周销量已恢复至8.5成左右,到店客流同比增长7%,带动衍生业务发展。我们认为,随着后续国家及地方政策持续刺激汽车消费,公司经营有望快速实现反转。 落实基础发挥优势,2020年深化多渠道发展建设展望未来,公司有望通过转变经营思路完成质变、推动转型: 1)整车销售与维修业务基础夯实。2020年,公司以整车销售和维修作为基础和根本业务,通过区域对标、品牌对标等督导制度,全面提升公司整体业务管理水平;同时持续向汽车后服务市场发力,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 2)二手车业务与服务助力发展。2020年,公司将积极探索实践社会化拍卖平台、二手车交易市场连锁等集车、集客、集商、集服务的全国性二手车大型专属专业渠道构建;开拓与电商平台合作并加强检测估价等专业水平。我们预测,随着税收与出口的利好政策出台,二手车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公司有望在二手车业务中实现渠道深化; 3)融资租赁与保险服务合作创新。2020年公司将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创新,拓展资金渠道及规模,持续巩固传统的车辆消费信贷服务、融资租赁、保险业务,推进整车、二手车、衍生业务之间的联动与创新。 投资建议经销商龙头短期业绩承压,静待需求回暖盈利反转。根据疫情影响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由40.1/46.9亿元调整为25.4/34.亿元,EPS由0.49/0.57元调整为0.31/0.43元,对应PE10.49/7.61倍;2020年继续给予公司12倍PE,目标价由4.2元调整为3.72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行业继续下行风险;融资成本上升导致的经营风险;行业复苏力度较弱,新车销售毛利改善不及预期;融资租赁不良率提升风险;新冠病毒疫情扩张或反复风险。
崔琰 7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5-01 9.25 7.04 -- 10.98 18.70%
13.60 47.03%
详细
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推动企业转型、技术升级 1)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背景在于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已出现重大变化,未来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轻量化为标志的汽车“新四化”将引领产业潮流,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新零售和共享化推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转型;同时,当前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新冠病毒疫情对汽车行业带来短期冲击,而市场竞争加剧对车企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本次非公开发行的目的在于推动企业向“新四化”前进,加强公司在技术、研发、品牌等方面投入,助力长安汽车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提升爆款车型产能,加强动力平台、碰撞试验等核心业务能力;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3)本次募集资金用途分为5个部分:a.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调整升级项目,项目总投资35.5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5.1亿元;b.蓝鲸动力H系列五期、NE1系列一期发动机生产能力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7.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4.2亿元;c.碰撞试验室能力升级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2亿元;d.CD569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6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6亿元;e.补充流动资金18.0亿元。 制定未来三年回报规划,确保新老股东长远利益 根据本次非公开发行的价格下限推算(2019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为9.18元/股),发行股数最多为6.5亿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13.5%),对原有股东EPS及ROE的影响为:1)若2020年净利润与2018年持平(6.8亿元),EPS将被摊薄3.2%,ROE将会下降0.05pp,但扣非后EPS将增厚0.02元,扣非后ROE将增厚0.2pp;若2020年净利润为0,则EPS和ROE没有变化;若2020年净利润与2017年持平(71.4亿元),则EPS将被摊薄3.3%,ROE将下降0.5pp;结论整体摊薄影响有限;2)我们认为,公司将在通过更加激进的填补措施,确保新老股东的长远利益,其中包括a.加强募投项目推进力度,尽快实现项目预期收益;b.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提升经营业绩,我们维持公司2020年扣非后归母净利35.5亿元预测;c.保持和优化利润分配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公司在公告同日发布了未来三年回报规划,综合考虑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等因素,将未来三年现金分红率制定为20%/40%/80%三个标准。 展望2020年:自主盈利向上,福特国产林肯加码 短期内,公司产品周期处上行期,疫情对公司整体销量影响有限;展望未来,公司聚焦两大核心资产,向上拐点趋势不变:1)长安自主2020年重点新车型包括逸动Plus及Uni-T。UNI是长安自主第三次创业创新开启的全新高端系列,UNI-T作为该系列首款车型,预计6月正式上市,动力、内饰及科技方面优势明显,具备爆款潜质,且UNI系列在未来1-2年内计划推出4-5款车型,继Plus系列后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驱动长安自主销量持续增长;同时,新一代蓝鲸动力自主发动机配套比例及配套车型数量有进一步渗透空间(目前已配套车型包括CS75Plus/CS35Plus/逸动/锐程CC等),实现单车降本,驱动长安自主盈利持续向上;2)长安福特在产品周期重振、战略多维调整、林肯国产化驱动下,品牌重塑,逐步实现销量修复。未来重点关注长安福特新产品周期及林肯国产化:a.2019年12月上市的福特锐际在翼虎基础上全面升级,预计2020年贡献3-5千辆月销;b.福特本部6月推出全新中大型SUV探险者,继续丰富在华产品组合;c.林肯国产化落地,3月首款SUV冒险家已上市,20Q2/H2分别推出飞行家/航海家,消费升级驱动豪华车市场稳步增长,预计国产林肯2020年贡献4-5万辆销量。 投资建议 乘用车行业短期销量承压,“刺激政策+首购释放”双重逻辑驱动需求回暖。公司战略聚焦两大核心资产,业绩反转在即:1)长安自主产品周期上行,量价齐增;2)长安福特底部向上,边际改善逐步兑现。本次非公开发行从中长期来看,加速了公司在核心资产上转型升级布局。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1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5.5/60.7亿元;EPS分别为0.74/1.26元,对应PE分别为12.18/7.13倍。继续给予公司2020年目标PE18倍,目标价维持13.3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不达预期;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降本控费效果不达预期;长安福特战略调整效果不达预期。
崔琰 7
均胜电子 基础化工业 2020-04-30 18.71 22.35 29.34% 21.50 14.61%
27.60 47.51%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0一季报:实现营收122.2亿元,同比减少20.8%;归母净利0.6亿元,同比减少78.6%;扣非后归母净利2.8亿元,同比减少4.7%;ROE 为0.47%,较上年同期下降1.75pp。 分析判断疫情影响公司海外业务拓展,导致20Q1业绩下滑1)疫情导致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双降。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链在 2020年面临较大的挑战;20Q1全球轻型汽车产量同比下降 24%,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 2019年78%),导致公司20Q1营收及净利润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2)扣非后归母净利增速明显好于营收/归母净利。受到疫情与安全业务整合的双重影响,产生了较大的非经常性损益;1月末起公司在亚洲、欧洲、北美各地工厂先后根据各地各级政府的要求停工停产协同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停工期间不可避免的发生人工、折旧和摊销等固定费用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公司报告期其他非经常性损失增加2.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表现较好;3)经营现金流状况良好,研发及财务费用率略有提升。20Q1公司继续加强销售回款,经营现金流较上年同期增加3.6亿至5.5亿元,进一步充实了现金储备;同期研发费用率为4.7%,较上年同期上升1.3pp,主要系对新获取订单(安全业务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所致;财务费用率为2.5%,较上年同期上升0.8pp,主要原因在于汇率波动下产生较大的汇兑损失。 20Q2经营或受欧美疫情影响,中长期成长趋势不变1)展望20Q2,虽然目前中国地区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欧美地区疫情也有趋于平稳的迹象,但全球整体疫情形势仍较严峻,欧美地区车企的复工复产仍处于初期阶段,对公司订单的获取和产品交付带来一定困难,导致公司20Q2业绩仍存较大不确定性;2)中长期来看,公司业务多元发展,全球化运营优势将得以体现。安全业务整合效果凸显,新增订单饱满,新增订单442亿元,占全球汽车安全新增订单总量35%,其中均胜安全已累计获得特斯拉全生命周期订单接近70亿元,成功绑定新能源汽车龙头,共同成长;电子业务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在汽车电子新产品爬坡过程中,毛利率有望回升;智能车联业务进入发展新阶段,核心变化在于2019年12月公司将均胜车联事业部独立,并计划始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专注于车联网领域的研发与制造,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智能汽车业务的发展。 定增扩大经营规模,突破产能瓶颈,提高技术创新公司于4月22日发布定增预案,拟发行不超过3.1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5亿元,坚定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增加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的前瞻性投入。本次定增的目的及募投项目包括:1)发行目的在于在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抓住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突破现有产能瓶颈,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2018-2019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均接近饱和,公司的现有产能已不能适应客户订单的增长;同时,提高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2)募投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智能汽车电子产品产能扩建项目(总投资21.2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8亿元),二是补充流动资金7亿元。 投资建议汽车安全龙头全球资产整合持续进行,业绩逐步兑现。由于海外疫情扩张,且公司海外业务占比高,20H1或业绩承压;展望2020全年,各业务稳步发展,新订单释放,盈利趋势向上。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营收为617.4/655.6/685.2亿元,归母净利为11.2/15.5/18.6亿元,EPS 为0.91/1.26/1.50元,对应PE 分别为21.2/15.3/12.8倍。鉴于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赛道布局较好且弹性较高,继续给予公司2020年25倍目标PE,目标价维持22.7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均胜安全资产整合进程不达预期;汽车电子方面新技术研发进程不达预期;汽车电子客户配套及量产规模不达预期; 疫情影响全球车企供应链体系。
崔琰 7
均胜电子 基础化工业 2020-04-28 19.02 22.35 29.34% 21.50 12.74%
27.60 45.11%
详细
2019年海外资产整合逐步兑现效益,业绩符合预期 面对行业波动和销量下滑的挑战,2019年公司紧紧抓住汽车产业"新四化"的趋势,围绕公司核心优势按既定战略和计划稳步推进各项业务的发展,全年业绩稳步增长,符合预期:1)公司2019年营收及扣非后归母净利逆势增长(+9.8%/+10.4%),而归母净利同比有所下滑(-28.7%),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在2018年完成对海外高田公司优质资产的收购,期间确认了部分非经常性收益,而2019年无该非经常性收益;2)2019年经营现金流39.2亿元,较上年增加9.5亿元,主要得益于高田资产产能逐步释放产生效益;3)2019全年盈利水平较为稳定,毛利率16.0%(-1.0pp),销售费用率2.4%(-0.1pp),管理费用率5.9%(+0.4pp),研发费用率4.2%(-1.0pp),财务费用率1.7%(-0.3pp);4)19Q4业绩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在于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7.1pp至13.1%,我们判断系行业下行周期中竞争加剧,部分产品降价所致。 四大业务多元发展,全球化运营优势体现 1)安全业务整合效果凸显,新增订单饱满。均胜安全在保持市场竞争力前提下,不断优化资产配置和人员结构,坚持“降本增效”原则,持续推进成本优化和产能效率的提高;同时,加快自动化产能布局,通过全球四大区域“超级工厂”建设,实现国际化配套。2019年安全业务营收470.7亿元,同比增长9.8%,毛利率15.3%;新增订单442亿元,占全球汽车安全新增订单总量35%;值得一提的是,均胜安全已累计获得特斯拉全生命周期订单接近70亿元,成功绑定新能源汽车龙头,共同成长;2)电子业务维持高速增长,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德国普瑞HMI业务2019年营收65.0亿元,同比增长7.1%;新能源汽车电子业务营收9.8亿元,同比增长94.3%。报告期内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合计新增订单270亿元,增长迅猛,业务综合毛利率18.7%,受前期准备、电子原材料涨价及汇率波动影响,毛利率有所回落,预计在新产品爬坡过程中,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3)智能车联业务进入发展新阶段。2019年营收26.8亿元,同比减少8.6%;核心变化在于2019年12月公司将均胜车联事业部独立,并计划始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专注于车联网领域的研发与制造,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智能汽车业务的发展;4)高端功能件及总成业务进一步创新。2019年营收38.4亿元,同比增长7.0%,毛利率23.3%,新增订单23亿元。 定增扩大经营规模,突破产能瓶颈,提高技术创新 公司发布新一轮定增预案,拟发行不超过3.1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5亿元,坚定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增加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的前瞻性投入。本次定增的目的及募投项目包括:1)发行目的在于在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抓住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突破现有产能瓶颈,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2018-2019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均接近饱和,公司的现有产能已不能适应客户订单的增长;同时,提高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2)募投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智能汽车电子产品产能扩建项目(总投资21.2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8亿元),二是补充流动资金7亿元。 投资建议 汽车安全龙头海外整合持续进行,业绩逐步兑现。由于海外疫情扩张,公司海外业务占比高,20H1或业绩承压;展望2020全年,各业务稳步发展,新订单释放,盈利趋势向上。根据疫情影响,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1营收由661.5/701.8亿元调整为617.4/655.6亿元,归母净利由14.8/18.2亿元调整为11.2/15.5亿元,EPS由1.14/1.40元调整为0.91/1.26元,对应PE分别为22.1/15.9倍。鉴于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赛道布局较好且弹性较高,给予公司2020年25倍目标PE,目标价由17.4元调整为22.7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车市波动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均胜安全资产整合进程不达预期;汽车电子方面新技术研发进程不达预期;汽车电子客户配套及量产规模不达预期;疫情影响全球车企供应链体系。
崔琰 7
玲珑轮胎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4-23 21.23 21.55 4.16% 22.59 4.15%
25.27 19.03%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实现营收35.8亿元,同比减少11.2%;归母净利3.7亿元,同比增长30.5%;扣非后归母净利33.7亿元,同比增长34.0%;ROE较上年同期提升0.47pp至3.30%。 分析判断: 20Q1疫情下营收微降,利润增速超市场预期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20Q1公司轮胎销量同比减少11.3%,导致营收同步下滑,而同期公司归母净利同比增长30.5%,增速超市场预期,逆境中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 1)维持原材料成本优势。20Q1天然橡胶、合成胶、炭黑、钢丝帘线及帘子布五项主要原材料总体价格同比减少2.6%,使得公司最终20Q1毛利率26.9%,较上年同期提升2.64pp,20Q1归母净利高速增长主要借助于公司有效发挥成本优势; 2)市场结构及产品结构优化,驱动轮胎单价提升。配套市场方面,公司已为大众捷达主胎批量供货、为福特福睿斯主胎量产、成功配套雷诺电动车BBG,并进入三菱等主机厂配套体系,公司在客户结构持续向上渗透进入合资及海外体系,20Q1轮胎产品平均单价同比增长0.4%;未来合资及海外客户配套规模上量后,单价仍有较大向上空; 3)美元汇率变动产生较大汇兑收益。20Q1公司财务费用0.4亿元,较上年减少1.0亿元,同比减少69.9%,主要系美元汇率变动产生的汇兑收益增加所致。 聚焦长期发展目标,打造5大核心动能 公司聚焦未来发展目标,通过打造五大核心动能,实现业绩持续性增长,并力争向国际一流的轮胎制造商靠拢: 1)战略力。2020年3月董事会提出全新“6+6”发展战略,中国/海外均规划建设6大生产基地,实现全球配套。目前,中国方面,第四个工厂湖北荆门工厂一期已于2019年年底试生产,第五个工厂于2020年3月确定选址吉林长春;海外方面第二个生产基地塞尔维亚工厂已完成奠基; 2)产品力。公司产品涵盖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赛车胎、航空胎、斜交胎、摩托车胎等十一大系列一万多个规格品种; 3)创新力。公司目前累计授权专利700多项,专利保有量居国内轮胎企业前列; 4)营销力。公司覆盖国内外60多家车企,为全球主机厂100多个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未来配套市场拉动零售,公司有望开启“新零售元年”,并力争在2020-2022年在全国打造300家战略合作经销商、2,000家旗舰店、5,000家核心品牌店、30,家000紧密合作店,零售市场将为公司提供长期销售及营收增量; 5)品牌力。不断针对市场和客户需求提供满足差异化诉求的产品和服务,以快速提升的品牌力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打造利器。 展望2020全年:疫情下完善体系,争取双位数增长 1)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达五成,在20Q2海外疫情扩张及部分地区疫情爆发的影响下,部分海外车企停工,公司海外配套订单短期内可能出现波动,20Q2业绩或承压;针对本次疫情,公司采取积极应对,将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应急保障机制,完善属地化战略实施体系,持续优化属地资源配置,落实保障机制,最大程度避免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2)展望2020全年,公司通过创新驱动、抢占心智、价值营销、智能转型、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竞争力,并继续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全年目标销量增速10%,营收增速12%,在此基础上保守估计公司净利润增速8%。 投资建议 逆市突围业绩持续增长,稀缺轮胎龙头未来成长可期。在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全球轮胎行业,公司是国内前装配套领域率先渗透合资车企供应链体系的轮胎供应商,掌握两大核心竞争力:①客户结构优质;②成本优势显著;零售市场依托保有量稳步增长,公司配套拉动零售,长期替换需求驱动零售增长。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192.3/214.9/235.6亿元,归母净利18.0/20.2/23.5亿元,EPS分别为1.50/1.68/1.96元,对应PE14.22/12.67/10.91倍。给予公司2020年15倍目标PE,目标维持22.5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橡胶等重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毛利水平;新订单落地不达预期;竞争格局变化,海外轮胎巨头外部打压,价格战影响公司盈利情况;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全球车企供应链体系。
崔琰 7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4-16 9.98 7.04 -- 10.98 10.02%
13.60 36.27%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19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收 706.0亿元,同比增长 6.5%;归母净利-26.5亿元,同比下降 488.8%;ROE 下降7.31pp 至-5.86%。 同日,公司发布 20Q1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 5.0~7.5亿元,同比增长 123.9%~135.8%。 分析判断19Q Q44公司业绩实现扭亏,长安自主量价齐增1)2019全年公司归母净利同比下降 488.8%,主要系合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下降所致。受内因(国五国六切换)外患(中美贸易战)影响,乘用车行业 2019年批发销量同比下降 9.5%,而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在产品周期调整期内,为进一步优化渠道,减少批发,销量分别同比下降 51.3%/19.7%; 2)19Q4公司基本盈亏平衡,业绩扭亏主要受益于长安自主盈利提升。2019年 8月起,长安自主销量同比走势始终优于行业,12月销量同比增长 81.3%,环比增长 11.6%;其中,长安自主 CS75Plus 已成爆款,终端定价合理(10.69-15.49万元),外观、内饰等方面全面升级,动力总成搭载自主研发的蓝鲸动力系统,具备较强竞争力,2019年 12月贡献销量超 2万辆,爆款车型驱动长安自主建立生产规模效应,驱动盈利大幅提升;同时,Plus 系列产品全面开花,除 CS75Plus 外,目前长安自主还拥有 CS55Plus/CS35Plus,2019年 12月两款车型贡献销量超 1万辆; Plus 系列为长安自主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驱动整体结构优化,长安自主量价齐增。 2200Q Q11业绩增长源于非经,预计 2200Q Q22迎来经营性拐点1)20Q1公司归母净利 5.0~7.5亿元,其中,长安新能源引入战投项目交割后,公司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预计增加当期非经收益约 22亿元,20Q1公司经营性利润约-17.0~-14.5亿元,主要原因在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公司 20Q1产销承压,累计销量30.3万辆,同比下降 32.1%;但经营性利润较上年同期仍然实现减亏,主要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2)2020年 3月起车企供需随疫情控制呈回暖之势,公司产销均达上年同期的 7成水平,且增速大幅跑赢行业。其中,长安自主3月 SUV 销量 5.7万辆,登顶单月 SUV 排行榜的同时,4款主力车型销量过万,预计长安自主 20Q2销量增速大概率转正,并在行业中脱颖而出;长安福特 3月受益于低基数因素销量增速好于行业整体,上市新品福特锐际和林肯冒险家销量爬坡,预计 20Q2销量继续走强;我们判断,公司 20Q2将迎来经营性业绩拐点。展望未来:自主盈利向上,福特国产林肯加码短期内,公司产品周期处上行期,疫情对公司整体销量影响有限;展望未来,公司聚焦两大核心资产,向上拐点趋势不变: 1)长安自主 2020年重点新车型包括逸动 Plus 及 Uni-T。UNI是长安自主第三次创业创新开启的全新高端系列,UNI-T 作为该系列首款车型,预计 6月正式上市,动力、内饰及科技方面优势明显,具备爆款潜质,且 UNI 系列在未来 1-2年内计划推出 4-5款车型,继 Plus 系列后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驱动长安自主销量持续增长;同时,新一代蓝鲸动力自主发动机配套比例及配套车型数量有进一步渗透空间(目前已配套车型包括CS75Plus/CS35Plus/逸动/锐程 CC 等),实现单车降本,驱动长安自主盈利持续向上; 2)长安福特在产品周期重振、战略多维调整、林肯国产化驱动下,品牌重塑,逐步实现销量修复。未来重点关注长安福特新产品周期及林肯国产化:a.2019年 12月上市的福特锐际在翼虎基础上全面升级,预计 2020年贡献 3-5千辆月销;b.福特本部 6月推出全新中大型 SUV 探险者,继续丰富在华产品组合;c.林肯国产化落地,3月首款 SUV 冒险家已上市,20Q2/H2分别推出飞行家/航海家,消费升级驱动豪华车市场稳步增长,预计国产林肯 2020年贡献 4-5万辆销量。 投资建议乘用车行业短期销量承压,“刺激政策+首购释放”双重逻辑驱动需求回暖。公司战略聚焦两大核心资产,业绩反转在即:1)长安自主产品周期上行,量价齐增;2)长安福特底部向上,边际改善逐步兑现。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0-2021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5.5/60.7亿元;EPS 分别为 0.74/1.26元,对应 PE 分别为13.44/7.87倍。继续给予公司 2020年目标 PE 18倍,目标价维持 13.3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不达预期;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 降本控费效果不达预期;长安福特战略调整效果不达预期。
崔琰 7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4-15 17.97 17.89 18.71% 20.87 10.48%
20.44 13.75%
详细
行业下行龙头业绩承压,19Q4投资收益大幅下滑 2019年内因(国五国六切换)外患(中美贸易战)导致国内车市下行,全年汽车销量同比下降8.0%,而同期公司销量同比下降11.5%,略低于行业整体水平,导致2019全年及19Q4业绩下滑,主要财务数据变化如下:1)自主竞争加剧,母公司盈利能力下降。2019年母公司(主要来源于上汽乘用车)毛利率9.3%,较去年同期下降7.0pp;上汽乘用车2019年销量67.3万辆,同比减少4.1%,虽增速跑赢行业,但自主品牌竞争激烈,叠加年中国五国六切换,终端折扣幅度加大导致上汽乘用车全年盈利能力下降;2)合资量价双跌,投资收益下滑明显。2019全年及19Q4公司投资收益249.0/44.0亿元,同比下降24.8%/50.4%;其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全年销量同比下降3.1%/18.8%,导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8.5%/29.8%,单车净利润降分别从1.4/0.8万元降至1.0/0.7万元;3)维持高股息率,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提升。2019年公司拟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8.8元(含税),共计102.8亿元,分红率达40.2%,与上年基本持平,目前股息率高达4.7%;同时,2019年公司研发总投入147.7亿元,同比下降7.2%,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较上年上升5.9pp至9.3%。 20Q1疫情影响下产销继续承压,3月起逐步回暖 公司发布2020年3月产销快报,3月产销分别为20.6/23.1万辆,同比下降64.0%/58.6%,环比增长539.3%/388.7%;20Q1累计销量为67.9万辆,同比下降55.7%,在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下,预计公司20Q1业绩继续承压。在此期间各品牌结构略有分化:1)上汽乘用车需求恢复较快,20Q1销量同比下降33.7%,3月销量已回升至3.1万辆,在国家新能源车及各地方政府乘用车政策刺激下,预计上汽乘用车4-6月销量将继续走高;2)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3月销量恢复至上年同期4成水平,同比下降60.9%/58.0%/61.5%;其中,上汽通用武汉工厂受疫情严重影响,复工明显滞后。预计20Q2公司旗下合资品 展望2020全年:销量目标明确,坚持新四化发展 1)公司力争2020全年实现整车销售600万辆左右,市占率继续保持国内领先,目标营收/营业成本分别为7,800/6,786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在毛利率维持13%的情况下,2020年继续完善内部管理,深化改革提高经营效益,盈利有望实现改善;2)公司将继续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市场演变大格局、行业变革大趋势,继续深入推进“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新四化战略。新能源方面,加快提升三电系统的自主核心能力,第二代EDU电驱变速箱成功批产上市,全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等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开发工作持续推进,上汽大众MEB新能源工厂正式落成;智能网联方面,公司与上港、移动合力打造的上海洋山港5G自动驾驶重卡项目,在第二届进博会期间顺利完成演示并启动示范运营;共享出行方面,享道出行在郑州、苏州、昆山、杭州、宁波相继开城,并与环球车享加强资源协同,注册用户已超700万,日均订单稳定在10万单+;国际化方面,2019年MG、MAXUS等品牌海外销量达到18.6万辆,同比增长82.3%。 投资建议 乘用车行业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短期销量承压,“刺激政策+首购释放”双重逻辑驱动需求回暖;公司作为乘用车龙头,多年来维持高股息率(目前4.7%),2020年销量复苏有望继续发挥规模效应,驱动盈利改善。 参考公司销量及业绩目标,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1年归母净利由286/313亿元调整为268/306亿元,EPS分别为由2.76/2.93元调整为2.30/2.62元,对应PE8.13/7.13倍。给予公司2020年9倍目标PE,目标价由26.95元调整至20.7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不达预期;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效果不达预期。
崔琰 7
长城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4-13 7.82 10.36 -- 8.93 10.11%
9.65 23.40%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0年3月产销快报:单月批发销量6.0万辆,同比减少41.8%,环比增长499.1%。其中,哈弗品牌销量4.0万辆,同比减42.8%;WEY品牌销量3,055辆,同比减少70.2%;欧拉品牌销量1,147辆,同比减少83.7%;皮卡风骏、长城炮销量分别9,851、5,503辆;出口销量5,942辆,同比增长0.4%。公司第一季度累计汽车销量15.0万辆,同比减少47.0%。 分析判断 环比改善符合预期,3月产销已恢复去年同期6成 新冠病毒疫情冲击汽车需求导致行业2月产销断崖式下滑,3月开始车企供需两端随疫情控制呈回暖之势,公司3月产销分别为5.9/6.0万辆,均达到去年同期的6成水平,同比增速分别为-41.8%/-43.3%,略高于行业产销增速(-49.2%/-45.5%)。3月公司旗下品牌产品分化,亮点部分在于哈弗稳健、皮卡热销: 1)哈弗品牌3月销量4.0万辆,环比增长464.3%;其中,主力产品H6、M6及F7销量分别为2.0/0.9/0.6万辆,产品竞争优势明显,驱动需求大幅回暖; 2)皮卡风骏、长城炮3月销量分别为1.0/0.6万辆,风骏已达去年同期7成水平,新产品炮已恢复至1月(疫情前)水平;零售方面,3月公司皮卡热销,终端日均销量597两,单日最高突破900辆,市占率近50%,炮、风骏5及风骏7包揽市场前三,限制皮卡进城政策放开后未来将开启一轮皮卡购买潮,驱动公司相关产品销量持续增长; 3)我们认为,公司3月产销环比改善符合预期,预计20Q2在汽车消费政策有效刺激下,公司销量有望逐月持续走高。 强化各品牌建设,展望2020全年销量稳步增长 公司维持乘用车“哈弗+WEY+欧拉”、皮卡“风骏+炮”的多品牌战略,并继续强化各品牌建设,大力投入研发;展望2020全年,产品周期蓄力,销量预计稳步增长: 1)哈弗老车型包括H6、H2、F5、F7等将陆续推出改款,H9换代车型预计在20Q1落地,我们预测20H2哈弗有望推出全新平台的SUV车型,新车型都将在智能化及轻量化方面实现配置升级; 2)WEY预计推出三款主力车型VV5/VV6/VV7的改装增配版本; 3)欧拉预计将在20Q2推出全新纯电动车型R2,进军A00级纯电动车型的主流竞争市场; 4)皮卡长城炮有望推出增配越野版本。长城炮将进一步助力长城皮卡达成“1-2-3”战略,在保持国内、出口销量第一的同时,力争于2020年实现年销量突破20万辆,2025年全球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的目标。 长期来看,公司坚定全球化布局,光束进展顺利 1)公司不断收购海外工厂,推动全球化战略。2020年1-2月间,公司与通用汽车签署协议,将收购通用在印度塔里冈、泰国罗勇府的两个工厂,双方计划在2020年底完成交易,从而加码公司全球化布局; 2)光束汽车项目进展顺利,加速电动化布局。2019年12月30日,公司与宝马集团合资的光束汽车有限公司获营业执照,光束汽车项目总投资为51亿元,年标准产能达16万台,预计于2020年开始建设、2022年投产;我们认为,光束项目的启动不仅限于整车制造,还包括了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加快公司电动化的布局,提供长期成长逻辑。 投资建议 乘用车行业短期销量承压,“刺激政策+首购释放”双重逻辑驱动需求回暖;公司经营持续向好,在产品周期、全球化战略及光束汽车推进等因素驱动下,自主龙头销量及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增长。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44.9/50.6/58.8亿元,EPS为0.49/0.55/0.64元,对应PE为16.80/14.90/12.84倍。2020年继续给予公司20倍PE,目标价维持11.0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乘用车板块销量低于预期;自主品牌SUV市占率下滑;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海外工厂合并整合、光束汽车项目进展低于预期。
崔琰 7
广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4-02 10.35 11.44 30.00% 10.54 0.19%
10.67 3.09%
详细
?受行业景气度低迷影响自主持续亏损,日系表现亮眼 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汽车行业在内因(国六升级)外患(中美贸易战)影响下需求进一步萎缩,销量同比减少10%;公司作为日系合资龙头,在广本、广丰持续逆市增长带动下,全年销量实现206.2万辆,同比减少4.0%,明显跑赢行业。从结构来看,旗下日系合资表现亮眼,而广汽自主持续亏损:1)日系双雄业绩兑现。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96.3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联营及合营公司贡献94.0亿元,同比增长7.4%。我们认为,投资收益向上主要受益于两大核心日系品牌广本/广丰销量稳步上升,2019年同比增速分别为4.0%/17.6%;2)自主品牌持续亏损。受产品周期更新不及时、行业竞争加剧、终端价格优惠扩大等因素影响,广汽乘用车2019年销量下滑幅度大于行业,同比减少28.1%,导致连续三个季度19Q2-Q4业绩出现亏损。19Q4公司合并报表(主要反映自主品牌)毛利率5.2%,较19Q3下降0.9pp;同时,19Q4销售及管理费率分别为11.1%/7.7%,较19Q3上升4.5/3.3pp;3)分红率维持较高水平。公司预计2019全年派发股息20.5亿元,分红率高达30.9%,彰显了公司持续回报股东,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的决心,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平稳发展,逆境中展现韧性。 ?日系双雄广本广丰强势扩张,增长确定性高 1)2020年广本广丰产品周期蓄力。广本2019年底紧凑型SUV皓影上市,对标东本CRV,未来月销量有望突破1万辆;广本预计20Q1推出换代国六版飞度;广丰于20Q1推出对标一汽丰田荣放的紧凑型SUV威兰达,月销量有望达6,000-8,000辆水平;2)产能扩容奠定成长基础。广本、广丰2019年均新增产能12万辆,在产能保证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广本/广丰2020年销量增速分别为2.5%/4.2%;3)未来竞争格局利好广本广丰发展。中长期来看,中国市场增换购比例提升,用户平均年龄增加,日系品牌受益于低耗油、售后低成本、高保值率等特性,契合未来主流汽车消费偏好,广本、广丰凭借品牌及产品优势,将在持续向好的日系品牌扩张中脱颖而出。 ?自主广汽新能源强势崛起,传祺主力修复 广汽自主业绩底部向上,展望2020年,修复弹性及预期较高,主要逻辑在于:1)广汽新能源强势崛起。基于纯电专属平台推出的AionS在上市后销量不断攀升,2019年12月销量已达8460辆,第二款车型SUVAionLX于19Q4上市;广汽新能源Aion系列以2B市场作为切入点,逐渐累积用户口碑,长期来看,通过质变撬动量变的过程渗透2C终端,打开主流市场;2)传祺主力修复。集团历史爆款车型GS4在2019年11月完成换代,第二代产品采用GPMA模块化平台,在外观、动力等方面全面升级,预计2020年月销量可达2万辆+,并且也将带动其他车型的销售。 投资建议 乘用车行业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短期销量承压,“刺激政策+首购释放”双重逻辑驱动销量回暖;公司作为日系合资龙头,广本、广丰继续追寻突破,自主品牌边际改善显现,销量开启修复,2020年业绩弹性及增长确定性较高。 根据2019年经营情况及疫情对20Q1的影响,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1年归母净利由101.7/115.8亿元调整为84.5/102.8亿元,EPS由0.99/1.13元调整为0.82/1.00元,H股EPS由1.10/1.26港元调整为0.93/1.13港元,对应A股PE12.8/10.5倍,对应H股PE8.4/6.9倍。鉴于公司日系占比高且品牌结构占优,继续给予公司A股/H股2020年目标PE15/12倍,A股目标价由14.85元调整为12.30元,H股目标价由13.20港元调整为11.16港元,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风险,影响公司销量;老款车型竞争力削弱,终端销量严重下滑;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导致销量增长乏力;汽车消费刺激政策落地时间及效果不达预期;新冠病毒疫情控制风险,全球范围内整车及零部件供应受到影响。
崔琰 7
广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3-26 10.90 12.28 39.55% 11.19 2.66%
11.19 2.66%
详细
2018年以来,日系合资广本、广丰销量持续逆市增长,凭借核心优势乘胜追击,未来有望实现更高突破;自主广汽新能源崛起、传祺GS4换代驱动销量及业绩拐点。展望2020年,公司逆境中寻求突围,日系合资强势扩张。 日系合资强势扩张,增长确定性高 近年来日系品牌在华市占率不断提升,从2017年1月的14.9%攀升至2019年底的18.8%,目前稳定在20%左右。思考未来日系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我们复盘其在美国市场的扩张历史,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40年间美国日系份额从3.5%上升至最高点35%,扩张近10倍,我们认为中国日系汽车将凭借核心优势继续向上突破,预计有10%+渗透空间。公司为国内日系合资龙头,2019年车市下行周期内,广本、广丰销量均实现逆市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4.0%/17.6%;通过海外市场对比测算,广本、广丰在华市占率、单车净利仍存较大提升空间,二者长期份额合计有望超10%(2019年6.8%)。2018-2019年产品周期推动广本、广丰向上,展望2020年:1)产品周期蓄力。广本2019年底紧凑型SUV皓影上市,对标东本CRV,未来月销量有望突破1万辆;广本预计20Q1推出换代国六版飞度;广丰于20Q1推出对标一汽丰田荣放的紧凑型SUV威兰达,月销量有望达6,000-8,000辆水平;2)产能扩容奠定成长基础。广本、广丰2019年均新增产能12万辆;3)中长期来看,中国市场增换购比例提升,用户平均年龄增加,日系品牌受益于低耗油、售后低成本、高保值率等特性,契合未来主流汽车消费偏好,广本、广丰凭借品牌及产品优势,将在持续向好的日系品牌扩张中脱颖而出;而本田、丰田在电动智联化加速布局助力合资公司积蓄产业转型升级核心竞争力。 广汽新能源强势崛起,传祺主力修复 广汽自主目前拥有广汽传祺和广汽新能源两大品牌,在整个自主品牌领域市占率达4.8%,位居行业前列。2019年销量同比减少28.1%。展望2020年,广汽自主修复弹性较高,主要基于:1)广汽新能源强势崛起,基于纯电专属平台推出的AionS在上市后销量不断攀升,2020年12月销量已达8460辆,第二款车型SUVAionLX于2019Q4上市;广汽新能源Aion系列以2B市场作为切入点,逐渐累积用户口碑,长期来看,通过质变撬动量变的过程渗透2C终端,打开主流市场;2)传祺GS4在2019年11月换代,采用GPMA模块化平台,在外观、动力等方面全面升级,预计2020年月销量可达2万辆+,并且也将带动其他车型的销售。 广汽菲克积极求变,广汽三菱稳健经营 1)广汽菲克近年来业绩表现不佳,公司与菲克集团于2019年协商调整运行机制,实施一体化运营,同时,积极推出新款车型,产品周期向好的背景下产销融合或将带来业绩改善;2)广汽三菱抓住了SUV潮的红利期,销量业绩维持稳定,单车营收微降的情况下单车净利提升,我们预计2020年车市底部向上或将拉动广汽三菱销量业绩良性增长。 投资建议 乘用车行业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短期销量承压,“刺激政策+首购释放”双重逻辑驱动销量回暖;公司作为日系合资龙头,广本、广丰继续追寻突破,自主品牌边际改善显现,销量开启修复,2020年业绩弹性及增长确定性较高。 公司根据疫情下调2020年销量目标,我们参考指引微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分别为84.7/101.7/115.8亿元(调整前84.7/104.2/117.9亿元);EPS为0.83/0.99/1.13元(调整前0.83/1.02/1.15元),按照1:1.11的人民币港元汇率计算,港股EPS分别为0.92/1.10/1.26港元,对应A股PE12.2/10.1/8.9倍,对应H股PE9.5/7.9/6.9倍。鉴于申万汽车整车指数动态PE为16.7倍,公司日系占比高且品牌结构占优,我们给予公司A股/H股2020年目标PE15/12倍,A股目标价14.8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H股目标价由13.56下调至13.2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催化剂:汽车刺激政策提振终端需求;广本、广丰主力产品持续畅销;自主销量转正且持续至少一季度;广汽菲克减亏。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风险,影响公司销量;老款车型竞争力削弱,终端销量严重下滑;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导致销量增长乏力;汽车消费刺激政策落地时间及效果不达预期;新冠病毒疫情控制风险,全球范围内整车及零部件供应受到影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