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尚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740519090006,曾就职于太平洋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国星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2-04 10.01 -- -- 13.80 37.86%
16.16 61.44%
详细
事件:发布2018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收36.27亿,同比增长4.44%;实现营业利润5.06亿,同比增长23.83%;实现归母净利润4.46亿,同比增长24.31%。 2018 年公司通过调结构实现利润率提升,四季度受行业景气下行影响有所回调。全年净利率12.31%,同比提升2.33pct,公司在产能扩张并不显著的现实条件下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性价比产品占比(RGB 特别是小间距器件),降低低毛利产品(白光组件等), 有效提升了盈利能力。Q4 单季度净利率为7.58%,相对于前三季度有所下滑,一方面是三季度以来行业步入淡季,封装行业普遍降价,公司也无法幸免,另一方面我们判断公司芯片业务也对利润带来一定的拖累。 RGB 业务仍然乐观,扩产突破公司增长瓶颈。RGB 器件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增长受制于产能限制;公司在2018 年10 月和今年1 月相继宣布扩产,将极大缓解产能不足的状态。其中今年1 月的扩产总投资10 亿,计划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及第二期各投入5亿元,主要投向小间距、Mini LED、白光器件等产品。扩产的稳步推进保证公司未来年度维持稳定的增长。 由小间距走向Mini,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公司RGB 器件品质引领行业,高端产品比肩全球龙头日亚化学;在Mini&MicroLED 方面, 国星也已经做好充分储备,6 月发布全球第一款MiniLED 显示屏、在Mini 背光方面也进展迅速。公司为Mini&MicroLED 专门成立RGB 超级事业部,目前已经开始为下游屏厂供应P0.9 器件,继续引领行业之先。随着下游MiniLED 应用场景逐步打开,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 下调公司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LED 显示屏尤其是小间距屏依旧是整个LED 产业最景气的领域,成长性与持续性强、受贸易摩擦影响小;公司经营稳健,财务情况健康;资产负债率不高,现金流充沛,无股权质押风险。由于受短期景气下行影响,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为4.46/5.36/6.33 亿元, 对应PE 为12.87/10.89/8.8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ED下游需求疲弱;公司扩产不及预期。
洲明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1-25 9.68 -- -- 13.60 40.50%
15.55 60.6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区间4.16亿元~4.62亿元,同比增长46.40%—62.60%。现金流情况良好,2018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3.2亿元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为开展境外项目尽职调查及应对337事件产生了约1,700万元的费用;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900万元。 现金流亮眼,业绩高质量增长。全年预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亿,这一数字不仅大大超过三季报的0.75亿,同时也创下年度历史新高。主要原因是四季度公司加强了业务回款力度,特别是现金流控制较为薄弱的景观照明业务,实现全年完美收官。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增速为56%,全年基本与此保持一致。显示屏作为营收与利润的主要来源,Q3占营收比例为83.19%,同比增长40.17%;其中小间距营收同比增长49.39%,增长势头未减。 基于显示屏持续扩张与创新,具备长期竞争力。2018年公司荣获国家工信部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是公司在显示屏领域实力的最佳证明。展望未来,31万平米的大亚湾二期智能制造基地即将投产,同时公司拟投资22亿元建设洲明中山智能制造基地,产能不再是公司发展的瓶颈。同时公司围绕显示屏持续投入前沿技术和细分领域的研发,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5.08%,推出诸多备受市场关注的新产品,例如业界首创的集音视频一体的UTVⅢ超级电视和户内超微小间距LED系列、用于智慧城市的智能路灯等。产能和技术的储备使得公司具备长期发展的竞争力。 显示屏与照明业务保持景气,公司享受行业发展红利。LED显示屏特别是小间距屏仍旧是LED下游最景气的细分板块,公司作为小间距龙头引领行业快速发展;景观照明和专业照明作为公司新开拓的业务,今年亦保持高增长,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约5.70亿元。受益于城镇化进程与各项重大公共事项驱动,国内景观照明行业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增长,公司相关布局也将迎来收获期,为实现高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盈利预测与估值。看好公司在两大高成长赛道的布局与协同效应。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收入为44.99/62.17/83.3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35/5.99/7.9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ED下游需求减弱;行业竞争加剧。
三安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1-25 10.25 -- -- 15.60 52.20%
16.99 65.7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泉州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安芯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三安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计划向三安集团增资不低于54亿元,泉州金控向三安集团提供6亿元流动性支持。 引入战略投资者,三安集团获得强援。三安集团与旗下全资子公司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合计38.37%的股权,是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而三安集团的股东分别是林秀成(持股76.787%)、林志强(持股15.638%)、国开发展基金(持股7.575%)。此次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三安集团继2015年接受国开发展基金股权投资后再一次引入外部股东,具体增资比例、出资金额、支付方式等细节尚不确定。国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将助力三安集团继续拓展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 上市公司经营正常,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增长放缓。2018年LED行业进入下行期,三安光电作为行业龙头受到一定影响,表现在财务数据上即是营收增速放缓(前三季度增速1.76%)、毛利率下滑(Q151.13%→Q344.46%)、存货高企(Q325.78亿)。我们认为短期财务数据波动是正常的,事实上行业下行期即是龙头公司获得竞争优势、拓展市场份额的最佳时期。从LED行业发展来看,每一次市场出清都带来三安光电行业地位的增强,这一次也不例外。 化合物半导体业务逐步打开,潜力巨大。沿着GaN/GaAsLED向前发展即是三五族化合物半导体,三安早在2014年便极具前瞻性地布局了这一赛道,随着5G渐行渐近,三安GaAs/GaN/SiC制造实力的稀缺性将逐步凸显,营收和利润也将逐步体现,在2018年下半年我们已经明显地看到了这一趋势。化合物半导体业务的增长将成为公司未来几年的最大亮点。 看好三安的长期价值。短期内三安依靠盈利能力优势扩大市占率,长期看行业回暖后利润恢复,叠加化合物半导体稀缺性与长期利润贡献,三安长期价值未变。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收分别达81.89/92.33/110.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26/35.22/42.12亿,对应PE分别为14.7/13.5/11.2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ED下游需求衰退;行业竞争加剧;化合物半导体业务进展不达预期。
国星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1-14 10.73 15.66 124.03% 11.48 6.99%
16.16 50.61%
详细
事件:公司计划投资人民币100,000万元进行新一代LED 封装器件及芯片的扩产。项目计划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拟计划投资5 亿元,投资完成进行中期投资评价合格后,结合市场实际科学实施第二期投资。扩产产品主要为新一代LED 封装器件及外延芯片产能扩充,包括小间距、Mini LED、白光器件等。 产能一直是限制公司增长的瓶颈,此次扩产使公司未来两年成长得到保证。2018年以来,公司封装器件产品,尤其是RGB器件供不应求,一直处于满产满销状态,即使公司通过不断调整产能结构保证了盈利能力的提升,但是体量的扩张仍受限于现有存量产能,本次扩产充分缓解了产能紧张的状态,是继去年10月投入2900万元小幅扩产后再次大手笔投入,体现出公司的决心与信心。 RGB LED产业链上下游景气度有保证,公司是最大受益者之一。LED显示屏尤其是小间距屏依旧是整个LED产业最景气的领域,成长性与持续性强、受贸易摩擦影响小。作为行业少有能提供高品质RGB器件的厂商,公司受益于上游芯片成本下降+下游终端需求拉动,近年来保持稳定的高速成长。本次扩产主要投向小间距与Miniled产品,这正是公司的长处所在,持续投入保证了公司在行业的领先优势。 看好公司短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公司经营稳健,财务情况健康;资产负债率不高,现金流充沛,无股权质押风险。扩产带来收入体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与客户结构改善带来盈利能力提升,是行业下行期最佳抗风险标的之一。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4.79/5.62/7.07亿元,对应PE为13.6/11.6/9.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ED下游需求疲弱;公司扩产不及预期。
三安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11-02 14.03 -- -- 15.87 13.11%
15.87 13.1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3.93亿,同比增长1.76%;实现归母净利润25.94亿,同比增长9.09%。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收22.20亿,同比增长0.19%,环比二季度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7.41亿,同比下降14.14%,环比下降16.27%;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6.64亿,同比增长1.02%,环比下降16.16%。 营收增速放缓,利润同比环比下降。单季度营收同比环比基本无增长,一方面公司产能自去年三季度大规模投产后增量不大,另一方面芯片价格持续下降,既影响营收,也使利润受到侵蚀。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7.41亿元,已是近6个季度最低。考虑到公司短期并无新产能释放,预计营收与利润增速放缓趋势暂时不会改变。 毛利率与净利率有所下滑,现金流良好。三季度毛利率降为44.46%,净利率降为33.36%,处于两年来的最低水平(相对同行业其他厂商仍较高)。在行业下行过程中,龙头厂商必然经历毛利率下降的过程,待毛利率企稳回升之日,便是行业回暖与公司盈利能力恢复之时。现金流方面,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9.55亿,同比增加44.74%;单季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7亿,创下历史新高,说明即使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依然能够保证现金流充沛稳定,这正是议价能力的体现三安集成依旧是亮点。前三季度三安集成收入为1.19亿元,单三季度营收为0.52亿元,加速明显。报告期内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后续有望持续突破。从Capex来看,三安单季度购建固定无形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高达21.17亿元,这一数字也创下历史记录,我们推测三安集成的投入占很大部分。 依旧看好三安的长期价值。短期内三安依靠盈利能力优势扩大市占率,长期看行业回暖后利润恢复,叠加化合物半导体稀缺性与长期利润贡献,三安长期价值未变。由于目前还未看到行业明显回暖的情况,公司作为龙头短期利润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收分别达85.89/109.47/139.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6/43.30/51.88亿,对应PE分别为16.1/13.0/10.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ED下游需求衰退;行业竞争加剧;化合物半导体业务进展不达预期。
捷捷微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10-29 23.08 10.96 -- 26.62 15.34%
26.62 15.3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03亿,同比增长27.57%,归母净利润1.32 亿,同比增长14.09%;扣非净利润1.21 亿,同比增长9.80%;单三季度实现营收1.44 亿,同比增长31.61%,归母净利润0.49 亿,同比增长21.66%。 募投项目产能陆续释放,收入体量稳定增长。公司IPO 两大募投项目建设均接近尾声,截至上半年功率半导体生产线投资进度为95.84%,半导体防护器件生产线投资进度为87.80%,其中防护器件产能已经逐步开出,使得公司单季度收入创下新高。根据在建工程的情况,三季度在建工程为6390 万,相对年初增加5615 万,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定增募投项目电力电子器件生产线及捷捷半导体二期(新型片式元器件、光电集成混合电路)的建设,持续的扩产保证公司未来年度稳定成长。 高毛利率保持稳定。本年度因为募投项目转固使得整体毛利率相对以往年度有所下滑。从Q3 单季来看,毛利率为50.56%,环比略升0.69pct,保持稳定。净利率为33.75%,环比降2.43pct,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下降。Q3。从期间费用来看,销售费用率3.85%,环比降1.33pct;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12.04%,环比增1.06pct;财务费用率-3.81%,环比增1.93pct。Q3 单季度投资收益为-32 万,而Q2 单季投资收益为707 万,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理财产品的到期收回。 产品线与产能持续扩张,享受进口替代红利。通过IPO 与定增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形成短期看传统电力电子器件/电子元器件、中期看MOSFET 与IGBT、远期看SiC/GaN 器件的产品扩张战略,成长脉络清晰。仅晶闸管市场来看,公司在国内市占率仅约10%,有着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公司通过优秀的技术实力和稳定增长的产能规模,逐步扩大市占率,未来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公司细分领域稀缺性与龙头溢价,以及未来年度的高增长预期,给予2019 年35 倍PE,目标价40.6 元。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2/6.96/9.04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8/2.09/2.76 亿元,不考虑定增摊薄,对应PE 分别为24.6/19.7/14.9X.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行业景气下滑。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