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韦钰

中信建投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440520020002,复旦大学金融硕士,厦门大学财政学学士。2016.07-2019.07曾就职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任机械行业分析师,新财富团队核心成员,专注于半导体设备、3C 设备、光伏设备、工程机械、检测设备与服务等领域的研究...>>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北方华创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4-28 134.45 197.02 -- 183.79 36.65%
226.30 68.32%
详细
事件公司 4月 24晚发布 19年年报和 20年一季报。2019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58/3.09亿元,同比增长 22.10%、32.24%,与前期业绩快报相符。同时,公司 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38/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2.49%/ 33.01%。 简评 一、 电子工艺装备业务快速增长,电子元器件业务稳定成长: ①分业务看,公司 2019年全年电子工艺装备业务(包括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和锂电装备等)实现营业收入 31.91亿元,同比增长 26.58%,占营业收入比重 78.64%;其中除 LED 产业投资趋缓外,IC、先进封装、新型显示、光伏产业均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从毛利率来看,电子工艺装备业务毛利率约 35.23%,同比提升 0.51pct,利润率基本保持平稳。判断未来随着半导体装备的收入占比提升,利润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公司另一大块电子元器件业务(主要包括电阻、电容、晶体器件、微波组件、模块电源等,下游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等领域)实现营业收入 8.47亿元,同比增长 7.60%,收入占比 20.88%。毛利率达到 59.89%,同比提升 10.45pct,主要由于这块业务市场需求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客户对高技术含量产品的需求有所增加。我们观察到这块业务的实施主体是七星华创,该子公司营业利润 2.84亿元,净利润 2.42亿元,保持了 28.5%的超高净利率; ②我们将电子工艺装备业务再次细分,从子公司北方华创微电子口径来看(主要是泛半导体领域装备,包括 IC\LED\FPD\先进封装等),19年收入达 25.93亿元,营业利润达 0.79亿元,净利润 0.78亿元;尽管整体利润率偏低,但是可以观察到,泛半导体领域装备业务在公司整体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 64%左右。在所有的泛半导体领域中,IC 设备方面,公司 12吋硅刻蚀机、金属 PVD、立式氧化/退火炉、湿法清洗机等多款设备相继进入量产阶段,8吋硅刻蚀机、金属刻蚀机、深槽刻蚀机、金属 PVD、立式氧化/退火炉、湿法清洗机等设备频获客户重复采购订单;在光伏设备领域,受益于新型高效电池产能扩张,公司用于 PERC 电池的设备签单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低压扩散炉、退火炉、大产能 PECVD 等产品获得龙头客户的批量订单,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在新型显示领域,公司把握 OLED 产线投资机会,持续为 BOE 等客户产线配套;③最后,从子公司北方华创真空技术口径来看,公司 2019年锂电设备和真空装备收入约 6.10亿元,营业利润0.57亿元,净利润 0.50亿元,净利率 8.26%,整体保持稳定。二、20Q1收入保持较好增长, 预付款项/ 合同负债等指标向好,预示公司在手订单饱满: ①公司 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38/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2.49%/ 33.01%。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 Q1业绩普遍下调背景下,公司收入规模保持逆势增长;②截至至 2020年 3月底,公司预付款项1.13亿元,比年初增加 41.41%,主要是销售订单、生产规模较上期增加,购买材料的预付款增加;合同负债(原计入预收款项)26.44亿元,比年初增加 79.61%,主要是销售订单增加,收到客户的合同预收款增加; 三、 研发投入保持高位,90-28nm 多项产品进入产业化,14nm 及更先进支撑加速研发中,后续将推进市场化: ①公司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的研发任务,先后完成了 12吋 90-28nm 制程刻蚀机、PVD、CVD、氧化炉、清洗机等设备的技术攻关工作,相关产品已进入产业化阶段;14nm 及更先进制程的刻蚀机、PVD、ALD等集成电路制造设备也在加速研发中,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推进技术开发及市场开拓工作,以满足下游客户对先进制程设备的需求; ②2019年全年,公司研发投入 11.34亿元,同比增长 30.24%,占营业收入比例 28.03%。其中资本化的研发投入62.09%,基本与过去相符,最终费用化的研发费用 5.24亿元,研发费用率 12.93%,同比提升 2.36pct; ③此外,2019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2.67亿元,同比 2018年增长了 0.90亿;2020年一季度,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0.48亿元。 四、 展望 2020年及以后,公司下游多领域保持快速增长 。 公司 在 顺应行业发展的同时, 推动新产品研发 进程 、加快新产品验证节奏: ①在 IC 领域,从产业的角度,我们认为 2020-2022年特色工艺线、存储器厂、先进制程项目三条主线将共同推动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和相关公司的发展: 1)受益于大尺寸面板驱动 IC、电源管理芯片、ToF 感测芯片、功率半导体、MCU、CIS 等订单急速升温,8寸晶圆代工厂稼动率明显拉升,产能供不应求。根据我们的观测,包括华润、燕东、士兰微、积塔、中芯绍兴等都在积极布局 8寸/特色工艺线的产能扩张,有望给国产设备厂商带来较大发展机会; 2)存储器方面,当前国内存储器厂商主要关注长江存储、合肥长鑫两大项目。目前长江存储 2019年底月产能达 2万片,计划 2020年月产能扩充至 5-7万片左右,到 2021-22年可能达到计划月产能 10万片。而合肥长鑫 2019年底月产能达 2万片,计划 2020年底月产能扩充至 4万片,到 2023年时达到计划月产能 12.5万片。 除了这两个项目外,紫光集团还有成都、南京项目储备;而长鑫也有望再推 fab2和 fab3; 3)积极关注领先厂商在 12寸先进制程上的突破以及后续带来的设备订单拉动。这里面我们重点关注中芯和华虹的进展。其中华虹上海 Fab6厂、无锡 Fab7厂均处于产能爬坡阶段;而据中芯国际的规划,预计 2020年全年资本开支达到 220亿元,较 2019年 148.0亿元同比提升 49.1%;其中约 139.6亿元将投资于上海 300mm 晶圆厂,34.9亿元将用于北京 300mm 晶圆厂;从公司的角度,公司目前主要覆盖设备包括刻蚀机、PVD、CVD、ALD、氧化/扩散炉、退火炉、清洗机、外延设备等品类。2019年,公司 12吋集成电路装备在工艺验证、工艺拓展及下一代关键设备研发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年内推进了二十余种新工艺的开发验证,下一代先进技术核心设备研发也取得较好进展; 我们以 PVD 设备为例,我们统计公司历年来的中标数据,公司过去两年在 hardmask PVD 和 Al PAD PVD 领域保持较好的发展,其中前者被国内领军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指定为 Baseline 机台,后者连续两年斩获客户大批量订单。然而这两类产品在产线中占比较小,整体空间偏小;公司 2020年初中标 3台 CuBS PVD,这类 PVD 可②在光伏设备领域,公司作为电池片前段设备的核心国产供应商之一,近两年十分受益 PERC 电池对传统 BSF 电池的取代,在手订单饱满,支撑短期业绩增长。而展望长期,近期 210产业链进展持续超预期,PERC+与 TOPCon等技改提效新技术快速推进,使得设备需求持续旺盛。公司在光伏行业重点推动更大尺寸、更高产能、更高效率的工艺设备研发,新一代扩散炉、PECVD、LPCVD 成功导入客户产线,实现量产,有望继续受益行业下一阶段的发展; ③在 LED 领域,LED 芯片行业产线扩产投资较前几年虽有所放缓,但产业正朝着 Mini/Micro LED 方向升级,公司也在进行深入研发与积极布局,推动相关工艺设备产业化进程; ④在面板领域,新型显示行业国产 OLED 面板产线已经进入量产阶段,设备投资保持平稳态势。公司基本上跟进行业增长; ⑤在真空设备业务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单晶炉等),公司目前主要客户包括隆基股份等。根据我们的统计,隆基股份当前硅片产能约 40GW,预计 2020年将再扩 25GW 以上,拉动晶体生长设备需求。公司作为隆基的核心供应商之一,有望直接受益。产品拓展方面,公司 2019年连续式氢化脱氢炉设备、特大型真空排气台、超高温真空炉等多款新产品实现投产,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⑥最后在电子元器件业务,公司电子元器件目标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受应用升级的驱动,下游客户对高可靠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提升有更高期望,公司在目标市场保持着较强的竞争能力。 五、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从全球范围看,受益于下游 5G、AI 等应用需求的增加,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自 2019Q4起明显进入新一轮向上周期,疫情虽短期影响终端需求,但新技术的应用只会推迟、不会消失;从国内角度看,2020年起,以燕东、中芯绍兴等为代表的特色工艺项目+长江存储、合肥长鑫为代表的存储器厂商+以中芯、华虹等为代表的先进制程项目进入产能放量阶段,极大拉动国产半导体设备需求。从公司自身来看,公司在加快集成电路成熟设备工艺扩展的基础上,积极扩大产品工艺覆盖率,增加先进工艺设备新工艺的验证机会,提高公司产品在先进产线的配套能力。此外,公司持续布局在泛半导体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保持真空领域的技术先进地位, 提高真空装备细分市场占有率;丰富精密元器件高端产品,实现系列化,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判断公司 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2.9亿/72.3亿/97.9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3/6.24/8.96亿。给予公司目标价 197.6元,给予“买入”评级。 六、风险因素海外疫情扩散影响国内下游产线装机的风险、贸易纠纷带来的供应链风险
联得装备 机械行业 2020-04-27 27.79 45.21 94.54% 30.86 11.05%
38.14 37.24%
详细
Q4业绩增长加速,研发保持高强度投入,来自BOE的订单饱满:①分季度看,公司19Q4收入/利润达1.97/0.24亿元,同比增长16.3%/64.8%,单季度增长迅速。20Q1,行业整体发展受影响背景下,公司收入端有所下滑,但利润端依然保持较好增长;分产品看,2019年公司设备类收入6.61亿,占总收入96.0%,同比增长3.54%,小幅增长;夹治具收入0.16亿,增长78.8%,增长较快,但整体收入占比较小;②盈利能力看,公司19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4.37%/11.74%,同比增长0.13/-1.11pct。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净利率的下滑主要由于研发费用率提升了1.13pct;③公司2019年研发费用6692万元,占收入比重9.72%。 截至2019年底,研发人员426人,占员工总数近40%。具体研发项目方面,公司19年ACF粒子压痕检查设备、大尺寸贴合设备、COF绑定设备、半导体封装设备等已完成研发;3D曲面贴合设备、15.6寸正反面保护膜贴附机、偏光片离型膜撕膜后视觉软件等项目已完成量产;中尺寸柔性屏贴附技术、半导体COW封装设备项目仍在开发,为公司拓展AOI领域、OLED领域、切入大尺寸领域、半导体领域奠定技术基础;④2019年Q1-Q4,公司与BOE集团分别签订含税订单0.46/0.14/0.70/2.06亿元,累计订单3.35亿元,包括贴合/绑定/清洗等多类设备。2020年3月,公司再次公告与成都京东方B7签署了不含税0.887亿订单,共计2条固态光学胶贴合机、偏光片贴片机生产线,在手订单饱满且稳定增长。 OLED投资大势所趋,公司产品逐渐突破:①相比于传统LCD显示技术,OLED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域范围、低能耗、柔性等诸多优点,对LCD面板的取代是大势所趋。随着OLED技术不断成熟、良率及产能的提升,判断其在终端产品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相对应的对OLED模组设备的需求量也会快速增长;②根据我们的统计,目前国内在建/规划的OLED产线包括京东方绵阳、成都、重庆、福清线、天马武汉线、华星光电武汉、深圳线、和辉上海线、维信诺固安、合肥线、惠科长沙线、柔宇深圳线等合计12条产线,单线产能大多为48K/月或30K/月。我们以48K产线对应25条模组线、单条模组线设备价值量1-1.2亿计算,未来3年国内模组线建设数量有望达到280条左右,对应模组设备价值量约280-330亿。 综合考虑上述面板产线投产计划,判断2020-2022年国内模组设备市场空间分别为60-70亿、100-110亿、130亿左右,而2019年国内模组设备市场空间仅30-40亿左右,足见市场的快速增长;③市场增长的同时,模组设备的国产化率也在迅速提升。公司作为国内模组段贴合设备的国产化龙头,2019年在立足原有中小尺寸设备模组市场的优势基础上,进行大尺寸模组邦定设备的研发及TV模组整线的拓展,市场份额仍有进一步提升。 除3C设备外,积极培育汽车电子、半导体封装设备等新的业务增长点:①在持续加强面板后段模组组装领域的设备研发之外,公司积极拓展半导体封装设备产品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市场,同时抓住进入汽车电子领域的机遇,通过多维度的产品布局,丰富产品种类,形成稳健持续的发展平台;②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在在2018年底与德国大陆集团建立了初步的商务关系,基于公司前期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及扎实的技术储备,得到德国大陆集团的认可和机会。2019年全年,公司与大陆集团签订销售订单累计共计0.75亿元(含税),产品包括戴姆勒MRA2-Backlight线、FPKMEDIUMbacklight、BMWAZVDryBonding线、AUDIVPE/PPE-backlight组装线等,整体取得快速增长。除大陆集团外,公司也与博世集团签订了订单,客户资源呈增长之势;③在半导体后道封装设备领域,公司目前研发成果已有半导体倒装设备和SFO光学系统检测机设备,前述产品已完成样机调试,设备的精密度都达到量产的标准并得到下游客户的验证。 投资建议:随着OLED面板企业的良率逐步提升,叠加下游OLED产品渗透率提升带来的需求增加,国内逐渐迈入OLED后段模组线的建设过程,拉动后段模组设备的需求。判断2019-2022年国内模组设备市场空间分别为30-40亿、60-70亿、100-110亿、130亿左右,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公司在模组贴合设备领域保持领先,且有望切入其他设备环节,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除3C设备外,公司也在积极培育汽车电子、半导体封装设备等,目前也小有收获。判断公司2020-2022年收入分别为10.67/14.9/2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2.02/2.79亿元,对应2020年4月22日收盘价,2020-2022年估值分别为28.8x/20.2x/14.6x,维持“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45.8元。 风险因素:面板模组设备竞争加剧的风险。
艾迪精密 机械行业 2020-04-22 27.53 22.24 39.17% 48.50 21.07%
53.50 94.33%
详细
事件 公司4月17日晚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2/3.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33%/51.96%。 简评 收入/利润增速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略有提升:①公司作为国内液压破碎锤/液压元件领先企业,上市三年来保持快速增长。2017-2019年,公司收入CAGR达到50.0%,归母净利润CAGR达到56.3%;②整体看,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2.83%、23.72%,毛利率同比-0.02pct,净利率同比增加1.66pct,近五年净利率始终维持上升趋势;③分业务看,破碎锤业务收入10.19亿元,同比增长54.62%,占收入比重达到70%,整体增长迅速,主要由于配锤率提升+主机厂对破碎锤重视力度提升+公司市占率提升。同时,破碎锤业务毛利率为46.84%,同比增加2.95pct,主要由于规模效应释放及中重锤收入占比的提升;④液压件业务方面,2019年收入4.09亿元,同增16.26%,收入占比约29%。该业务增速整体略不及我们年初预期,主要还是由于新开拓客户仍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放量需要过程。展望2020Q1,经过了一年左右的开发试验期,新开拓的客户订单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2020年液压件增速将有所提升;同样的,由于液压件业务19年进行了生产线分拆,产能未达到年初预计,液压件业务毛利率达到31.00%,同比下滑8.34pct。考虑到当前公司需求饱满,产能利用率达100%,相信2020年毛利率端也会有较好的提升。 液压件业务乘风而上,加速实现进口替代:①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压力,国内扩大内需政策持续加码。 且疫情压缩工期,进一步放大投资对工程机械需求的拉动作用。3月份以来,国内挖机需求快速回升,主机厂持续超负荷生产,多种机型供不应求;②另一方面,受海外疫情影响,部分液压零部件供应商部分产业产能释放困难,核心零部件供应趋紧,在此背景下,主机厂转而加大对国内液压件供应商采购力度;③公司的液压件业务分为液压泵阀和液压马达两大块,其中液压泵阀在2017年之前主要配套后市场,但从2018年开始,公司已逐步与国内知名主机厂在前装市场实现战略合作。目前艾迪和恒立均已实现国产替代,艾迪客户以三一为主,但也逐步开发了新增客户,判断未来两年液压泵有望保持20-30%左右增长;④我们认为液压行走马达是公司未来成长的更大看点。从短期需求看,目前公司马达单月订单量达到万台,而2019年全年销量约3万台。判断2020年全年公司液压马达销量有望达到6万台,收入有望超过主泵;⑤从长期空间看,以2020年国内20万台挖机销量测算,对行走马达需求达40万台,目前以海外供应商供应为主。公司作为少数的本土前装供应企业,有望在行业超预期增长背景下,加速实现进口替代。 破碎锤业务稳定发展,长期受益配锤率提升叠加主机厂主动购置意愿提升:①受益于安全性、经济性、挖机功能多样性等趋势,包括破碎锤在内的属具仍有较大成长空间。就国内市场而言,截至2019年底我国挖机10年保有量约150-160万台,但配锤率仅20-25%,相比发达国家35%-60%的配锤率仍有提升空间;②从客户结构看,一方面由于挖机经销商有一定的配件销售任务,另一方面若使用品质不高的破碎锤会对挖机有一定的伤害,因此近年来包括三一、徐工、卡特等在内的主机厂主动采购艾迪的破碎锤的意愿逐渐加强,更加利好艾迪这样的优质厂商在较为分散的市场中提升市占率;③从公司自身角度看,公司破碎锤产能逐年稳步提升,当前产能达3500-4000台/月。我们判断公司2018年破碎锤销量2万台,19年销量3万台左右,20年有望达到4万台左右,21年有望接近5万台,实现每年25-30%左右复合增长。 投资建议与评级:从行业角度看,扩大内需政策不断加码背景下,判断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为6.5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1.2%。此外,工期压缩反而拉动工程机械需求,判断2020年挖机行业国内销量、总销量分别为23、25.66万台,且随着国家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存在上调可能。从公司角度看,行业超预期增长背景下,公司液压件业务加速实现国产替代,其中马达增长更为迅速,2020年有望实现翻倍;而主泵未来两年有望实现25%左右平稳增长。除此之外,公司破碎锤业务受益于配锤率提升叠加主机厂主动购置意愿提升,未来三年有望实现25-30%左右复合增长。判断公司2020-2022年收入分别为20.7/26.2/3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9/6.55/8.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7%、28.7%、28%,对应2020-2022年估值分别为31.9x/24.8x/19.4x,给予公司46.0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发展影响出口的风险。
精测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6-25 53.36 61.44 2.40% 58.90 10.38%
58.90 10.38%
详细
下游 OLED 投资快速增长背景下,公司 OLED 检测设备有望进入高速增长阶段。而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趋势下,公司已布局产品有望加速实现突破。 事件: 按照交易所对于“在连续十二个月内与同一交易对手方签署的日常经营合同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 50%以上”的要求,公司于 6月 20日晚发布签订重大日常经营性合同的公告。2018年 7月 10日至 2019年 6月 19日期间,公司与京东方集团签订了多份销售合同,累计金额达到 7.29亿元。 评论: 结论:基于下游多家厂商加码 OLED 产线投资,判断 19年起公司 OLED检测设备将维持高增长态势,带动整体面板检测主业快速增长。除面板检测外,公司半导体测试设备稳步推进,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增量。维持公司19-21年 EPS 为 1.71/2.42/3.38元,维持 62.65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 OLED 产线投资快速增长,公司中后段产品具较强竞争优势:①2019年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天马、国显等多家面板厂商有近 10条OLED 产线陆续开建或处于产能爬坡中,带来检测设备投资新需求。对于精测来说,目前几乎覆盖所有主流的国内面板产线。本次披露的交易对手京东方集团在 2018年依然为公司第一大客户,但收入占比已由 60%下降至35%,单一客户对于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性下降;②除传统模组段检测设备外,公司近几年产品持续向中前段突破,且在宏微观机、oed ce AOI、demura 等价值量较大的产品中取得了较好的国产化份额,同时还在激光等非检测领域取得一定进展,设备的供应能力边界进一步打开;③综上,根据我们对下游多条产线以及对公司目前已有设备覆盖的价值量统计,判断19年全年公司 OLED 设备将取得快速增长,带动整体面板主业业绩向上。 乘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之风,公司测试/量测设备有望取得新进展:①根据我们之前发布的行业报告,整个 2018年,包括长江存储、华力微等在内的客户对国产设备支持力度加大。展望 2019年,根据产业调研,国内多个半导体项目已进入第二阶段产能爬坡期,处于设备采购与搬入的高峰阶段,有望给国产设备厂商带来更多机会;②公司目前在半导体领域拥有后道ATE 供应能力和前道部分量测设备技术能力,判断在本轮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趋势下,有望把握行业发展机会,取得一定进展。 催化剂:同行业企业登录科创板,带来板块共振风险因素:下游面板领域 LCD 投资放缓
捷佳伟创 机械行业 2019-04-30 29.61 38.46 -- 30.00 0.67%
30.14 1.79%
详细
结论:公司19Q1营业收入/归母净利为5.30/0.93亿,同增39.01%/24.2%,符合预期。公司短期利润率承压,但新产品将带来竞争力优化和毛利率提升。维持19-21年EPS为1.30/1.71/2.27元,维持39元目标价,增持。 Q1毛利率有所下滑,新产品有望提升整体毛利率:①公司19Q1毛利率为34.15%,较18Q1下降3.26个pct。根据我们的了解,18年同行业公司产品价格有所下降,导致公司产品价格有一定压力;②公司已于近期推出二合一管式PECVD设备,提升整体竞争力。判断公司未来有望通过持续推出新产品优化订单结构,提升整体毛利率;③随着公司整体经营规模的提升,判断Q2起公司利润率有望企稳,盈利能力将有所增强。 PERC产能逐渐释放,公司收入确认节奏有望提升:①18年下游PERC电池片投产产能近30GW,19年已规划的新产能超40GW,带来公司在手订单、存货等高速增长;②考虑到从订单到收入确认的周期,公司19Q1确认不足,还未有较好表现。其原因主要是18年下半年下游企业受政策影响有一定压力,但年底起纷纷加速PERC电池扩产节奏。自身经营情况有压力但又想快速扩产的情况下,拉长了对设备的验收周期。判断随着下游Q2开始陆续投产,设备企业的订单有望从Q3开始加速确认;③长期来看,降本增效是电池片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针对Topcon、HJT等新的高效电池片技术,公司已有相关产品布局,有望带来长期增量。 催化剂:新产品的推出风险因素:下游行业受政策影响波动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19-04-26 29.17 22.99 -- 30.05 2.04%
32.19 10.35%
详细
公司短期受益泵阀和马达产能扩张+市占率提升、油缸产能优化+非标拓展,长期看回转马达、非挖机泵阀及液压系统有望贡献增量。 结论:公司18年收入/归母净利为42.1/8.4亿,同增50.7%/119%;19Q1收入/归母净利为15.7/3.3亿,同增61.6%/108%,符合预期。基于公司短期受益产能优化及市占率提升,长期看马达、非挖机泵阀贡献增量,上调19-20年EPS为1.43(+0.25)、1.74(+0.31)元,新增21年EPS为2.11元,基于行业水平给予公司19年25倍PE,上调目标价至35.7元,增持。 油缸中AWP非标油缸快速增长,泵阀市占率持续提升:①受下游高景气及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影响,公司18年挖机油缸销售41.4万只,收入18.1亿,同增57%(19Q1同增55%);非标油缸收入11.4亿,同增9.7%(19Q1同增22.6%),其中AWP领域快速增长,收入达6亿元,同增214%;②公司小挖泵阀市占率近30%,中大挖泵阀加速推进,并批量配套主机厂。18年液压科技收入同增139%(19Q1同增204%),其中泵阀收入4.8亿,同增92.5%;③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优化使得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3.8pct;管理效率持续改进使得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同比-1.82pct。 回转马达、非挖机泵阀为长期发展提供动力:①展望未来,公司全面开发了6-50T挖机回转马达,并均在主机厂开始装机验证,为未来三年持续增长注入动力;②公司也开始加大非挖机领域用泵阀开发力度,在汽车吊、泵车、AWP领域均有所建树,为平衡单一市场波动和日后工业领域增长打下良好基础;③除零部件外,液压系统事业部长期也有较大成长空间。 催化剂:非挖机领域用泵阀的拓展
精测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4-25 50.97 61.44 2.40% 80.80 4.87%
58.90 15.56%
详细
公司18年、19Q1保持高速增长。进一步向成为“显示、半导体、新能源行业以测试设备为核心的全球领先的综合服务提供商”的目标迈进。 结论:公司18年收入/归母净利为13.9/2.89亿,同增55.2%/73.2%。19Q1收入/归母净利为4.51/0.81亿,同增119%/65.5%,符合预期。此外,公司18年底存货同增148%,在手订单快速增长。基于公司面板领域不断深入中前道制程,AOI及OLED产品快速增长;半导体和新能源测试布局初步完成并有收获。维持公司19-20年EPS为2.56/3.63元,新增21年EPS为5.07元,维持94.7元目标价,对应19年37倍PE,维持增持评级。 OLED占比快速提升,自动化+AOI建立优势:①分业务看,公司AOI检测收入5.5亿,同增35.7%,占比39.6%。毛利率48.32%,同比+12.44pct;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收入2.7亿,同增193%,占比19.1%。毛利率达43.6%,同比+12.33pct;②基于下游投资结构变化及公司推出全自动检修一体化OLED工站,强化丰富各工段的检测、调校、修复产品,公司OLED检测收入2.3亿,同比大增924%,占比16.5%,且未来有望持续提升。 面板领域向上下游拓展,在半导体与新能源领域积极探索:①半导体领域,武汉精鸿(ATE)各项工作正稳步的推进中;上海精测在光学、激光、电镜等方向完成团队组建,开发了膜厚测量及OCD测量系统;②新能源板块,公司开发完成电芯化成分容制程、模组检测系统和BMS检测系统,武汉精能已实现小批量订单;③我们认为,公司已初步完成半导体测试和新能源测试领域布局,未来将不断通过内生+外延方式向长期目标迈进。 催化剂:新能源、半导体设备进展 风险因素:下游面板领域LCD投资放缓的风险
华测检测 综合类 2019-04-17 8.91 10.38 -- 10.25 14.65%
11.30 26.82%
详细
结论:公司18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为26.8/2.66亿,同增26.4%、98.7%,符合预期。基于公司19Q1归母净利预告0.43-0.48亿元,同比大幅扭亏,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降本增效成果显现。维持公司18、20年EPS为0.16/0.32元,上调19年EPS为0.23(+0.01)元。由于18年业绩快报已公布,基于行业水平给予公司20年33倍PE,上调目标价至10.5元,增持。 收入端看,生命科学检测等领域增长明显,其余各项稳步增长:①分业务看,2018年全年公司环境、食品、汽车、计量校准业务的增速超过30%;CRO业务收入较同期大幅增长;②展望未来,判断在政府拨款投入增加、环境抽检力度加强背景下,公司环境检测收入有望持续增长;食品新实验室从19年起逐步贡献收入,长期收入有望过10亿;医学检测中CRO业务前景较好、工业品检测中工程建材细分方向发展潜力巨大;消费品检测在新领导的规划下,有望在海外布局、大客户认可等方面取得突破。 利润端看,运营效率提升明显:①得益于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运营效率显著提升,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现金流状况得到改善,财务状况更加稳健。长期看,公司的设备利用率及人均产值有较大提升空间;②综合考虑服务半径与海外公司利润水平,我们认为公司环境检测净利率有望提至10%、食品检测净利率有望重回近20%水平、医学检测中CRO项目利润较好、艾普有望减亏;汽车检测利润率有望保持18-19%较高水平。 催化剂:公司考核标准由收入导向转向利润导向 风险因素:并购的决策风险及并购后的整合风险。
美亚光电 机械行业 2019-04-08 26.83 22.06 16.35% 28.96 5.23%
33.49 24.82%
详细
结论:公司18年收入/归母净利12.4/4.48亿元,同比增长13.33%/22.82%,符合预期。公司同时拟10派7元,保持高分红比率。基于公司口扫由于临床阶段时长有不确定性,新产品进度略低于我们的预期,下调公司19-20年EPS为0.81(-0.06)/0.97(-0.15)元,新增20年EPS为1.16元,基于行业水平给予公司19年40倍PE,上调目标价至32.4元,维持“增持”评级。 色选机国内增长保持较好态势,海外增速19年有望触底回升:①公司18年色选机收入8.10亿,同增5.94%,毛利率为51.54%,提升0.07pct;②分地区看,由于出口国经济环境变化及汇率波动,海外色选机收入同比略减;但相反国内色选机由于产品升级、结构调整,保持10%的增长;③展望19年,色选机出口国经济环境回暖,有望拉动海外收入增速触底回升;国内色选机由大米、杂粮、茶叶等向各品类拓展,带来整体向上突破。 口腔CT完成预期目标,19年开春团购形势依然较好:①公司18年口腔CT收入3.71亿,同增42.65%,占公司营收比重近30%。毛利率为59.65%,同比提升1.69pct。口腔CT收入占比快速提升且毛利率稳定增长带来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②根据我们的推算,公司18年口腔CT销量约为1500台以上,市占率约30%以上且持续提升;③公司在19年3月份团购会上收获360台以上订单,相比18年同期大幅增长。我们判断公司全年口腔CT销量有望突破2000台大关,且口扫/CAD CAM产品有望贡献增量。
精测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3-29 53.25 61.44 2.40% 90.35 12.24%
59.77 12.24%
详细
公司董事长拟认购1亿可转债彰显对公司发展信心;半导体膜厚检测/电子束缺陷复查等设备首次于SEMICON展会首次亮相。 投资要点: 结论: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3.75亿元,初始转股价为75.88 元/股,公司董事长彭总承诺认购金额不低于1.0亿元,接近其可认购上限,彰显其对公司发展信心。基于公司在面板领域产品线向中前道延伸,在MicroOLED、半导体领域量测设备依次亮相,我们维持公司18-20年EPS为1.76/2.56/3.63元/股,维持94.7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 募投项目产品种类丰富、领导增持凸显信心:①按照前期公示,募投项目涵盖了AOI、宏微观机等Array、Cell和Module制程产品,公司产品线愈加丰富,且产品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②公司本次发行可转债向原股东优先配售,控股股东彭总将参与优先配售,承诺认购金额不低于1.0亿元,接近其可认购上限,彰显其对公司发展信心。 18年业绩优异,关注新产品拓展进度:①公司前期发布18年业绩快报,归母净利润2.89亿,同增73.1%。其中OLED检测设备、中前段AOI设备同比大幅增长;②除面板检测外,公司在半导体量测(膜厚等前道,上海精测)及测试(ATE等后道,武汉精鸿)领域已有相关布局,跨行业拓展助力公司长期发展;③在近期年度SEMICON展上,上海精测的相关设备首次亮相,包括膜厚及OCD测量/电子束缺陷复查/面板激光切割设备等;④根据上海精测宣传册,19年1月激光切割设备出货;2月MicroOLED膜厚测试仪出货。同样期待公司在膜厚/电子束设备中取得进展。 催化剂:量测设备依次取得突破 风险因素:半导体设备技术研发风险
艾迪精密 机械行业 2019-02-27 18.36 10.49 -- 32.79 19.93%
24.48 33.33%
详细
结论:公司18年收入/归母净利润为10.2/2.25亿元,同增59%、61%,与预告业绩相符。基于19年国内挖机销量进入平稳期,但破碎锤等液压属具在国内外市场仍有较大成长空间、液压零部件国产化趋势不变,下调公司2019-2020年EPS为1.17(-0.11)/1.56(-0.15)元/股,新增2021年EPS为1.96元/股,维持32.3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 受益于行业增长及公司份额提升,公司破碎锤及液压泵阀业务大幅增长:①18年国内挖机销量达20万台,同增45%,大幅带动破碎锤等属具产品的市场销售。公司18年破碎锤收入6.6亿元,同增67%,收入占比65%,毛利率平稳中略增0.26pct;②挖机销量大增的同时,主机厂加强国内零部件厂商配套比重,公司的泵阀产品在新机市场成功配套。18年公司液压件收入3.5亿元,同增43.8%,收入占比34%。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后市场液压件价格波动等原因,毛利率略降0.29pct,总体保持平稳。 长期看,公司破碎锤全球配套进程加速,液压件与主机厂合作日益紧密:①挖机属具方面,受益于安全性、经济性、挖机功能多样性等趋势,公司的破碎锤等属具仍有较强成长空间。此外,随着国际客户对国产液压破碎锤认知度的不断提升,公司来自国外市场的需求有望增长;②液压件方面,公司18年与国内知名主机厂在前装市场实现战略合作。未来将在目前已经配套产品的基础上,加大研发,为高端液压件全系列配套做好基础。 催化剂:液压件前装市场突破新客户 风险因素:国内挖机销量增速下滑、液压泵阀拓展受阻
徐工机械 机械行业 2019-02-26 3.75 5.15 -- 4.67 24.53%
5.36 42.93%
详细
结论:1月开机小时数验证高景气延续,2月起重机增长加速,判断19年收入增长10%,资产负债表出清,预估核心业务利润率回到8-10%区间,上调19年利润至35亿,市值低估,维持18年EPS为0.27元,上调19-20年EPS为0.45(+0.07)/0.52(+0.09)元,维持目标价5.75元,增持。 1月开机小时数验证高景气延续,判断19年工程机械整体稳中有升。从1月份开机小时数看,小松挖机为104,同比下滑11.6%,主要是春节基数效应,且土方机械更易受到1月份雨雪天气影响,反观三一的起重机和泵车开机小时数增长20%多,而徐工的起重机和泵车也增长2%和22%。展望19年,逆周期调节加强带动基建投资回升、环保趋严、更新换代、出口大幅增长等因素共同驱动下,判断工程机械需求稳中有升。 起重机产能释放、桩工机械快速增长,预计19年收入增长近10%。18年年底徐州环保限产,1月徐工起重机缺货,增速仅22%,目前月产能恢复到1200台,预计年中达1800台,2月增长将加速,预计19年板块营收达170亿;桩工机械在2017-18年连续两年增速超50%,预估19年将还将快速增长;判断19年整体收入达480亿,增长近10%。 资产负债表出清,19年业绩弹性大:公司18年收入约440亿,核心业务收入390亿,预估19年核心业务收入达430亿,资产负债表出清后,预估核心业务利润率回到8-10%区间,业绩弹性大,市值被低估。 风险因素:地产新开工大幅下滑,竞争格局恶化。
三一重工 机械行业 2019-02-26 10.46 11.35 -- 13.49 28.97%
14.06 34.42%
详细
结论:1月开机小时数验证高景气延续,公司竞争优势继续提升,1月泵车、起重机和挖机高增长,维持2018年EPS为0.78元,上调2019-20年EPS至1.13(+0.08)/1.19(+0.13)元。19Q1高增长预期正在形成,估值修复,上调目标价至12.5元,对应19年11.1倍PE,增持。 1月开机小时数验证高景气延续,判断19年工程机械整体稳中有升。从1月份开机小时数看,小松挖机为104,同比下滑11.6%、三一下滑10%多、徐工下滑15.3%,主要是去年春节为二月中旬,而今年春节为二月初,作业天数下降,且土方机械更易受到1月份雨雪天气影响,反观三一的起重机和泵车开机小时数增长20%多,而徐工的起重机和泵车也增长2%和22%。展望19年,逆周期调节加强带动基建投资回升、环保趋严、更新换代、出口大幅增长等因素共同驱动下,判断工程机械需求稳中有升。 竞争优势继续提升,1月公司泵车、起重机和挖机高速增长。1月挖机行业销售1.17万台,增长10%,而三一销量3324台,增长48.9%,市占率28.3%,较18年同期提升7.4pct,预计19年中大挖市占率持续提升和海外大幅增长;三一起重机月产能达到800台,1月增长超90%,延续年底高增趋势,预计19年增长20%;受益更新需求释放,三一长臂架泵车1月销售同样延续了去年12月高增态势,预计19年增长60%。19Q1高增长预期正在形成,估值有望大幅修复。公司将持续超越行业增长,资产负债表出清后,预计19年利润将创历史新高,估值将持续修复。 风险提示:地产新开工大幅下滑、竞争恶化。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