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伍云飞

东方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860524020001。曾就职于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艾德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17 20.80 22.33 5.83% 22.39 7.64% -- 22.39 7.64% -- 详细
逆势增长,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长23.91%,增速较快,系公司在2023年同步扩张国内院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有效扩大药企合作业务所致。在利润端,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下滑2.84%,系2022年公司完成SDC2产品的技术转让,产生非经营性收益约8039万元所致。其次,2023年公司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48.96%,增速高于营收增速,系公司经营效率随经营规模扩大而稳步提升,成本费用率下降所致。 研发投入精准有序,产品线不断扩充。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常年研发投入占当期营收比重超15%。2023年11月,公司人类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成功获证,该产品适用于替雷利珠单抗的伴随诊断。目前,MSI和PD-L1(公司PD-L1抗体伴随诊断试剂已于2022年3月获批上市)已被写入多个癌种的国内外权威指南之中,是目前临床认可度最高的免疫药物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而公司MSI检测试剂盒是目前国内首个批准上市的泛实体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预计上市后将快速放量。此外,2023年8月,公司与阿斯利康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其人类10基因突变试剂盒将基于Enhertu药物开发伴随诊断用途,用于筛选HER2(ERBB2)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随着新品的陆续获证与上市,公司的整体方案解决能力逐步提高,公司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发布注销式回购方案,提振市场信心。公司于2024年2月26日发布公告,拟以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的自有资金进行股票回购,本次回购价格不超过28元/股,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按本次回购资金总额的上下限,以及回购股份价格上限28元/股分别进行测算,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在357.14万股~714.29万股之间,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比例在0.90%~1.79%之间。本次注销式回购将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 根据2023年业绩快报,我们下调了检测试剂、检测服务、药企合作业务收入增速,调整2023-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56/3.06/3.78(原预测23-25年为2.72/3.55/4.41)亿元。根据可比公司给予24年29倍PE,对应的目标价为22.33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海外地缘政治影响国际拓展、药企合作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等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4-03-27 46.12 63.84 51.28% 47.07 2.06% -- 47.07 2.06% --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3全年实现营收 403.4亿元(+2.5%),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 25.6%;归母净利润为 96.1亿元(+9.0%);经调整 Non-IFRS 归母净利润为108.6亿元(+15.5%)。 五大板块共同发力,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1)化学业务实现收入 291.7亿元,同比增长 1.1%,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化学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强劲增长 36.1%; (2)测试业务实现收入 65.4亿元,同比增长 14.4%。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 15.3%; (3)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 25.5亿元,同比增长3.1%; (4)ATU 业务实现收入 13.1亿元,同比增长 0.1%; (5)DDSU 实现收入7.3亿元,由于业务主动迭代升级,同比下降 25.1%。 客户群粘性强且不断扩大,在手订单强劲增长。 公司客户粘性较强, 2023年原有客户贡献收入 396.3亿元,剔除新冠项目同比增长 30%,占总收入的 98%;同时,公司不断扩充客户群体, 2023年新增客户超过 1200家,为公司贡献收入 7.1亿元。截至 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 18%,其中 TIDES 在手订单同比显著增长 226%,为后续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持续加强平台能力建设,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公司目前在全球建立了 32个营运基地和分支机构, 2023年位于苏州和启东的 55000m2新测试设施产能有序释放, GLP资质设施总计新增 20000m2。此外,公司完成了常州和泰兴基地产能扩建工程,新产能已于 2024年 1月投入使用,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增加至 32000L。 2024年1月,全新的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部分正式投入运营,赋能业务持续增长。 考虑到行业景气度波动, 我们下调公司 2024-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3.36、 3.90元(原预测值为 4.26、 5.19元),新增 2026年每股收益为 4.79元, 根据可比公司,我们认为目前公司的合理估值水平为 2024年的 19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 63.84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药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新分子需求热度不及预期影响产能利用率的风险、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境外经营及国际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奥赛康 医药生物 2024-03-13 10.01 11.26 31.85% 10.39 3.80% -- 10.39 3.80% -- 详细
公司是处于创新兑现前夕的综合型药企。公司以质子泵抑制剂(PPI)注射剂起家,为该领域领先企业。2019-2022年,受集采影响,公司业绩下滑。2023年触底反弹:一方面,集采品种销售额得到恢复,集采影响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公司快速推进仿制药新品上市,产品结构优化,为存量业务带来新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公司积极推进创新转型,大力投入创新药研发,包括:重点布局肿瘤创新药、引进海外优质管线、搭建世界领先的技术平台等等。 研发管线逐步兑现,迎来创新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首先,三款核心产品上市在即或进入关键性临床,即将进入商业化验证阶段:1)Claudin18.2单抗胃癌适应症已进入三期临床,研发进度位于全球前三,且对比同靶点药物疗效突出(客观缓解率ORR 80%,疾病控制率 DCR 100%);2) 第三代 EGFR-TKI 上市申请已于 2021年 11月获 CDE 受理,目前在补充材料队列中,有望于年内获批上市;3)麦芽酚铁胶囊目前在国内进行三期桥接试验,预计于年内提交 NDA,为近年国际市场唯一经过规范临床获批上市的新型口服铁剂;其次,IL-2抗肿瘤药物、VEGF/ANG2眼科双抗两个产品对外授权,研发实力获得国际认可。此外,其他管线有序推进,VEGF/ANG2及 c-Met 抑制剂有望年内进入二期临床,IL-15产品潜在价值较大。 集采出清,存量业务触底回升。一方面,历史集采影响基本消除:第五批集采的 6个品种销售额已出现拐点,负面影响已减弱;第七批集采中选的 4个品种以价换量,销售额小幅提升,未中选的大单品奥美拉唑钠集采的冲击己减弱;另一方面,2021年以来首仿&难仿新品接连上市,形成梯队接力,预计 2024年仍有多个储备品种上市。因此,公司业绩有望于今年得到较大程度改善,重回发展快车道。 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0. 12、0.74亿元,对公司自由现金流进行绝对估值,预测公司合理市值为 104.48亿元,对应目标价为 11.26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仿制药品种进入集采或集采超出预期、产品竞争加剧或者销售不及预期、公司中长期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等。
康龙化成 医药生物 2023-12-19 25.28 -- -- 26.28 3.96%
26.28 3.96%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 2023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85.60 亿元,同比增长 15.64%;实现归母净利润 11.39 亿元,同比增长 18.51%;实现归母净利润 10.83 亿元,同比增长 2.41%。 事件评论 营收持续稳健增长, 生物性资产价值变动扰动利润增速。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持有的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扣除生物资产影响后的经调整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归母净利润为 13.83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5.07%。 2023 年前三季度分业务来看,成熟业务基本稳健,盈利能力略有波动:1)实验室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50.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3.65%,实现毛利率 44.38%,较去年同期减少 0.64pct。2)CMC(小分子 CDMO)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19.14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3.94%;实现毛利率32.42%,较去年同期略微降低 2.01pct。 临床业务增长势头良好, 大分子和 CGT 盈利有望继续改善。 2023 年前三季度,临床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12.62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8.48%;实现毛利率 18.24%,较去年同期提升 8.05pct,提升幅度较大,增长势头良好。 2023 年前三季度,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实现营收 3.11 亿,同比增长 19.82%;实现毛利率-7.28%,较去年同期减少 10.04pct。部分原因是,公司初步完成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等研发服务能力的建设和整合,为了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公司业务情况,公司对“分产品或服务”口径进行了变更。 持续推进一体化平台建设,全面赋能客户。在前端小分子临床前实验室服务稳健增长的背景下,公司持续建设全球领先的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业务遍及全球,致力于协助客户加速药物创新,提供从药物发现到药物开发的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服务。公司继续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服务于包括全球前二十大制药企业在内的庞大、多样化及忠诚的客户。按照客户类型划分,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来自全球前 20 大制药企业收入约 12.49 亿元,同比增长 5.44%,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14.59%;来自其它原有客户收入约 67.84 亿元,同比增长 18.98% ,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79.25%;来自于新增客户的收入约 5.27 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6.16%。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79 亿元、 22.32 亿元、 28.69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0 倍、 24 倍、 1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小分子和大分子商业化产能落地不及预期。公司小分子商业化产能落地不久,尚处于项目导入期,后续该板块业务增长需要前端项目不断导入。 2、海外通胀对公司海外业务开展的影响。 2022 年,海外子公司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12.08%。去年公司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板块亏损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大分子和基因治疗 CDMO 业务均处于投入阶段以及海外运营主体受欧美通货膨胀影响导致运营成本有所提高所致。若海外通胀持续,公司海外运营成本将持续高位。
普蕊斯 医药生物 2023-12-15 59.43 -- -- 60.00 0.96%
60.00 0.96% --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35.53%;实现净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164.05%;实现扣非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143.93%。 事件评论业绩增长修复,前三季度净利润首次破亿。2023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25.07%,略超市场预期。同时公司利润端表现优异,2023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实现首次破亿,同比增长164.05%,主要系项目执行效率提升所致。 2023Q3单季度实现毛利率33.69%,环比有一定提升,公司全年人效有望再创新高。截至2023前三季度,公司员工总数为4061人,专业的业务人员近3900人,同时管理层多人具备10年以上行业从业经验,多数具有国内外制药企业及SMO的工作经历,深刻理解医药研发流程及管理体系。 外部干扰逐步消除,项目进展得以修复。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紧密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年度经营计划的贯彻落实,伴随经营环境对临床试验项目开展的干扰逐步消除或减弱,公司以客户为导向,加大业务拓展与品牌推广,巩固与优质且多元化客户之间的业务合作,项目业务进度得以恢复。同时,公司致力于承接具有创新性及高临床价值新药的SMO项目,SMO执行项目数量亦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承接超过2800个国际和国内SMO项目,在执行SMO项目达1741个。 龙头效应持续呈现,服务认可度继续提升。公司是国内SMO领域的龙头,利用丰富的项目经验,积极扩展覆盖临床试验机构数量和城市,截至2023前三季度,公司服务850余家临床试验机构,可覆盖临床试验机构数量超过1300家,服务范围覆盖全国180多个城市,能够满足客户绝大多数项目需求。公司为国际药企或国内知名创新型药企等客户提供临床试验现场管理工作,具备较为突出的优质创新药企服务能力,提供的SMO服务质量高、效率高,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符合国际标准。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41亿元、2.10亿元、2.8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估值为28倍、19倍、14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医药研发热度不及预期;2、规模扩大后可能带来人员管理风险。
皓元医药 医药生物 2023-11-23 42.86 -- -- 43.68 1.91%
43.68 1.91%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 2023 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4.95 亿元,同比增长 41.95%;实现归母净利润 0.23 亿元,同比减少 43.79%;实现扣非净利润 0.21 亿元,同比减少 33.16%。 事件评论 收入维持高增长。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收 13.76 亿元,同比增长 41.84%,创收维持高速增长,主要系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业务收入均有增长。 前后端业务盈利均承压, 利润有待释放。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18亿元,同比降低 25.14%,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前端分子砌块和后端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业务销售价格降低,毛利率下降所致。其中,前端分子砌块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受融资环境趋紧,竞争加剧,售价下降所致;后端原料药、中间体和制剂业务毛利率亦主要受融资环境趋紧带来的创新药 CDMO 行业价格竞争加剧等原因所致。 持续打造领先的一体化平台。 随着客户对于 GMP 商业化产能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司借由“内生性增长+外延式并购”模式持续加快推进自有实验室产能和商业化产能建设。待各项产能陆续落地,公司将形成覆盖药物研发及生产“起始物料—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一体化服务平台。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 2.00 亿元/3.20 亿元/5.06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估值为 49 倍/30 倍/19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增产能爬坡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新产能布局较多,如马鞍山产业化基地以及收购药源药物和泽大泛科,如新产能爬坡不及预期或者收购产能整合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投入产出比和长期发展。 2、人员快速扩张后的管理风险。公司近期人员增长快,如 2022 年新增 1882 人、2023Q1新增 213 人,截至 2023Q1 共有员工 3581 人。人员快速扩张对公司的管理能力是一个考验,且人效提升对公司盈利能力恢复至关重要
美迪西 医药生物 2023-11-23 59.00 -- -- 60.89 3.20%
60.89 3.20%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降低37.50%;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降低144.36%;实现扣非净利润-0.56亿元,同比降低151.54%。 事件评论市场环境变化,订单执行延迟。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3.11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降低37.50%和26.15%,收入的显著下降主要系市场环境变化,下游客户(药企)资金使用谨慎,要求部分之前签署的订单延迟执行所致。同时由于在收入显著降低的同时,而营业成本、期间费用不同程度增加,使得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表现为亏损。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国内医药融资市场呈现冷却状态,药企投资研发管线尤为谨慎,因此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已经有初步成果。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5828万元,同比增长44%。受客户认可度提升,2023年上半年新增客户179家,累计服务超2000家。 定增蓄力中长期产能发展。为紧随新药创新的浪潮,构建更全面、高效的药物研发体系,有效提高承接药物发现项目服务能力,公司已经完成向特定15名对象发行A股股票再融资,募集资金净额为9.9亿。目前,“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及申报平台的实验室扩建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建设园区管线;“北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开工。此次募投建设项目将显著增加公司药物发现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大现有业务收入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帮助公司穿越行业周期并蓄力中长期发展。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95亿元、3.26亿元、4.8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54倍、32倍、22倍,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国内医药研发热度不及预期;2、公司新产能落地不及预期
阳光诺和 医药生物 2023-11-23 69.55 -- -- 72.03 3.57%
72.03 3.57%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 2.31 亿元,同比增长 35.12%;实现归母净利润0.53 亿元,同比增长 27.84%;实现扣非净利润 0.53 亿元,同比增长 36.54%。 事件评论 营收保持高增长, 毛利率维持高水平。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收 6.92 亿元,同比增长 39.73%;实现归母净利润 1.71 亿元,同比增长 32.72%。随着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公司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2023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 56.09%。 持续进行研发投入, 自研成果兑现期。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投入研发费用 8313 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 12.01%。上半年,公司新立项自研项目达 40 余项,累计已超290 项,包括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和仿制药项目。 2023 上半年,公司参与研发和自主立项研发的项目中,共有 3 项新药项目已通过 NMPA 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47 项药品申报上市注册受理, 7 项一致性评价注册受理;取得 31 项药品生产注册批件; 18 项通过一致性评价; 5 项原料药通过审评获批。新药品注册分类法规实施之后,公司累计已有 15 项仿制药首家取得药品注册批件或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公司取得生产批件的权益分成项目共 6 项。预计随着公司更多自研品种转让、权益品种获批销售,将为公司贡献业绩弹性。 仿制药服务和开发积累深厚,创新战略初见成效。 公司由药学研究起家,逐步拓宽临床赛道,并抓住了国内医药行业发展的两次机遇,经过多年持续的投入、整合、发展,公司陆续打造并建立了集化合物合成、化合物活性筛选、药学研究、药效学评价、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及生物分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技术平台,形成了仿创结合的模式:仿制药 CRO药学研究和 BE 服务衔接顺畅,创新药临床服务加速发展。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 2.15 亿元/3.08 亿元/4.12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估值为 36 倍/25 倍/19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国内医药政策环境若发生重大变化,将影响公司客户需求。公司为国内医药企业提供研发外包服务,客户主体为国内医药企业,若国内医药政策环境变化,将影响客户需求。 2、公司 CDMO 业务延伸不及预期。未来阳光诺和将通过自行组建或收购兼的形式,进一步向 CDMO 业务领域延伸,构建“ CRO+CDMO”一体化服务平台。若公司 CDMO业务延伸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长期发展。
百洋医药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3-11-22 32.51 -- -- 34.23 5.29%
34.68 6.67%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度报告, 2023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18.61 亿,同比增长 4.03%;实现归母净利润 1.92 亿,同比增长 49.24%;实现扣非净利润 1.92 亿,同比增长 32.47%。 事件评论 扣非端维持 30%以上增长, 全年可期。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 4.84亿元,同比增长 31.29%,全年业绩高增长可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54.96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主要是公司批发配送业务和零售业务均处于压缩状态: 2022 年 7 月末出售子公司北京万维医药有限公司(现更名为重药万维(北京)医药有限公司); 2022 年 10月末出售子北京百洋汇康智慧药房有限公司。 聚焦核心业务 CSO, BD 加速。 今年年初以来,公司新增品牌运营合作有诺华制药的维全特、苏州同心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第一三共的传皙诺等,同时新添合作伙伴跨国大药企吉利德科学、携手国内生物技术公司莱博瑞辰。 BD 拓展加速,彰显公司商业化平台价值。 MNC 客户合作加深, 平台价值释放。 近年来,公司不断扩大与制药企业的合作,专业的商业化平台能力获得了众多药企的认同,不仅有像罗氏制药、安斯泰来、阿斯利康等全球知名的跨国企业将重要的产品全渠道委托给公司,更有越来越多初创期的创新药企业寻求合作,体现了公司在 MNC 合作中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 6.56 亿元/8.54 亿元/10.93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估值为 28 倍/21 倍/17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引入品牌推广进度不及预期。近年来,公司新引入品牌较多,新引入品牌初期需要品牌推广投入和布局,若新引入品牌推广进度不及预期,则会造成投入产出比过低,对公司业绩造成压力。 2、品牌矩阵扩充不及预期。公司运营的老品牌大多终端规模较为稳定或者处于稳定增长阶段,为公司提供业绩基本盘。而更多新品牌引入、品牌矩阵不断扩充才能为公司长期更高增长贡献生机。若品牌矩阵扩充不及预期,则会影响公司中长期发展
近岸蛋白 医药生物 2023-11-15 47.76 -- -- 48.77 2.11%
48.77 2.11% -- 详细
事件描述2023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Q3实现营业收入入3,601.77万元元(同比-22.20%)),前三季度实现11,070.69万元元(同比-47.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1.64万元(同比-81.30%),前三季度为1,587.67万元(同比-82.38%)。 事件评论常规业务恢复,短期业绩仍承压。前三季度疫情防控类产品业务大幅下降,国内生物医药市场环境的阶段性调整,常规业务的增长短期内未能弥补疫情防控类业务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入11,070.6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降47.93%,剔除疫情防控类产品以及mRNA相关产品后的常规业务实现8,172.88万元,同比增长15.13%。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润1,587.6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2.38%,由于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营销投入,因此总体净利润较营业收入下降幅度更大。 持续加大创新,mRNA酶全流程布局。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Q3研发投入为1,189.93万元,同比增加13.60%,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为3,720.47万元,同比增加加30.61%,占营业收入的的33.61%,同比增加加20.21pct。公司建立了完善的mRNA设计与开发技术,具备mRNA制备技术,包括质粒生产、mRNA合成、纯化及包封等,并具有完成中试标准的生产工艺。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在多个市场潜力大、关系国计民生的细分领域,如免疫诊断、抗体药物、基因治疗、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食品安全、细胞治疗等下游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市场认可度高。 强化品牌建设和数字营销。公司重视品牌建设和细分产品陑管理,以整合营销和数字化营销为两翼,全面推广公司品牌、技术和产品。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1.61亿元、1.67亿元、2.07亿元,归母净亏损为0.04亿元、0.19亿元、0.27亿元,EPS分别为-0.06、-0.27、-0.38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mRNA药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2、蛋白试剂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洁特生物 基础化工业 2023-11-14 15.83 -- -- 15.91 0.51%
15.91 0.51% -- 详细
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前三季度公司收入3.30亿元,同比下滑31.37%,归母净利润1396.13万元,同比下滑83.69%。其中单三季度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84%,归母净利润1099.94万元,同比下滑29.64%。 事件评论短期业绩承压,单三季度改善。公司前三季度公司收入3.30亿元,同比下滑31.37%,主要是由于耗材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大于收入,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和可转债利息费用增加。三季度环比和同比改善,单三季度公司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84%,环比增长8.69%。 拓展营销网络,提升国产化率。公司积极推进各区域的仓储建设和自有物流配送的能力建设,续加大国内营销网络覆盖力度和市场投入。并且公司计划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境外设立子公司和营销渠道建设,未来将在主要国际市场实现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 毛利率受环比改善。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7.36%,同比下降6.10pct,主要是由于规模效应下降和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其中耗材总体毛利率约为29%,分季度看,第一季度毛利率约23%,第二季度毛利率约29%,第三季度毛利率约33%,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三季度销售量提升、产量增加因而单位产品费用分摊降低,且毛利率较高的国际业务占比环比上升。 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3亿元(-4.9%)、1.07亿元(+28.6%)、1.39亿元(29.5%)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31、24和19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新品销售不达预期;2、汇率波动风险。
海思科 医药生物 2021-03-09 22.37 24.70 -- 28.54 25.84%
28.14 25.79%
详细
公司是稳健成长的综合型药企,仿制药业务革故鼎新。 公司早年以肠外营养产品起家,专注首仿和特色专科药,近十年来业绩稳健增长。 2015年以来,国内仿制药生存空间缩小,公司未雨绸缪:一方面,早在 2012年就前瞻性布局创新药研发;另一方面,快速推进仿制药新品上市,实现内部产品结构优化, 积极拥抱集采, 为创新药管线培育换取充足的研发时间和未来的成长空间。 HSK3486是丙泊酚 me better,海外授权值得期待。 HSK3486(环泊酚)是公司去年底上市的一款麻醉创新药,较丙泊酚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更胜一筹。目前,已经获批 2个最重要的适应症(胃肠镜检查镇静和麻醉诱导)其余 3个适应症年内或明年将陆续获批,有望实现对丙泊酚全方位替代。此外,环泊酚美国 3期临床已获批,预计 22年底或 23年初报 NDA,进军美国市场标志着公司创新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进展非常值得期待。 厚积薄发,创新药管线陆续进入收获期。 公司布局创新药研发近 10年,在麻醉镇痛、糖尿病( 并发症) 、特定肿瘤等治疗领域持续投入,除环泊酚外,还有多个产品处于临床晚期或者上市前夕: 1)镇痛药 HSK21542、超长效DPP-4抑制剂 HSK7653、普瑞巴林 me-better HSK16149等均已进入临床后期开发阶段,将在 1-2年内集中报产; 3) PROTAC 抗肿瘤药 HSK29116即将开展临床试验,研发进度国内第一,国际仅次于 Arvinas。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 2020-2022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 6.18/7.03/9.86亿元, 对应EPS 分别为 0.58/0.65/0.92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 给予 2021年 39倍 PE,对应目标价为 25.35元,首次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若 HSK3486市场推广不及预期,将会不利于公司业绩增长。 若创新药管线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将会影响公司投资价值。 若国家仿制药带量采购政策超出预期,将会影响公司存量业务。
睿智医药 医药生物 2021-02-04 13.71 16.86 261.03% 16.29 18.82%
16.29 18.82%
详细
Q3加速恢复,全年业绩符合预期。 根据 2020年业绩预告, 医药研发服务板块业绩因 Q1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 Q2复工后, 销售收入增长态势良好,2020Q2-Q4收入增幅 15%左右,预计该板块全年收入同比增长 10%,净利润与上年持平。 微生态业务因下游保健品行业加速回暖,销售收入及净利润双回升。 公司 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 1.25亿元– 1.53亿元,符合预期。 巩固 CRO 先发优势,逐步跟上行业快车道。 公司作为老牌 CRO,技术底蕴深厚,是国内少有的化学药&生物药 “CRO+CMO”一体化服务平台。在国内 CRO 行业迎来黄金发展周期的背景下,公司正优化各业务: 1)新建金科医药创新中心,实现 CRO 产能扩张,效率提升初步显现, 2020Q3医药研发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 19%; 2)新建动物房正在申请 GLP,获批后将实现临床前 CRO 业务全覆盖。 我们认为公司凭借丰富经验和优质服务,可充分享受行业发展红利,有所突破。 加快 CMO 规模建设, 贡献业绩弹性。 公司 CDMO 业务目前体量较小,正在加速布局: 1) 奉贤 cGMP 生产基地将实现小分子 CMO 产能覆盖至Ⅲ期临床及商业化,第一车间预计 2021年末/2022年初投产。 2) 启东生物药一站式研发生产平台预计将于 2021年初率先完成 500L 投产,后滚动达到4500L; 3)公司拟在 H 股发行,为 CMO 业务进一步布局提供资金支持。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基本维持 2020-2022年业绩预测,预计 2020-2022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 1.52/1.82/2.20亿元(原预测 2020-2022归母净利润为 1.47/1.81/2.18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31/0.36/0.44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021年 47倍 PE,对应目标价为 16.92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及订单拓展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客户多元化和利润增长。
睿智医药 医药生物 2021-01-05 14.55 16.86 261.03% 15.64 7.49%
16.29 11.96%
详细
技术底蕴深厚,国内老牌CRO谋求新突破。睿智化学是国内最早一批临床前CRO,技术业内口碑良好,人均创收国内第三,且是国内少有的化学药&生物药“CRO+CMO”一体化服务平台。从行业来看,生物科技浪潮为全球CRO带来发展新机遇,而国家医保局成立标志着我国医改进入新阶段,创新是药企的唯一选择,作为创新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CRO也相应迎来了黄金发展周期。目前,公司在积极优化各细分业务,我们认为公司凭借丰富经验和优质服务,可充分享受行业发展红利,有所突破。 巩固CRO先发优势,运营效率有望提升。公司由化学类CRO起家(目前占主营收入的25%),于2007年率先布局生物类CRO(目前占主营收入的43%)。重组后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业务,CRO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1)新建金科医药创新中心,实现CRO产能扩张,效率提升显著;2)新建动物房,正在申请GLP认证,获批后将实现临床前CRO业务全覆盖,同时快速发展的生物类CRO服务能力有望为下游大分子CDMO业务引流。 加快CMO规模建设,贡献业绩弹性。公司小分子CMO和大分子CDMO占主营收入比例分别为9%和6%,目前体量较小,正在加速布局:1)奉贤全球创新药cGMP生产基地将实现小分子CMO产能覆盖至Ⅲ期临床及商业化生产,第一车间预计2021年末/2022年初投产;2)2020年底或2021年初,江苏启东生物药一站式研发生产平台将率先完成500L抗体原液投产,后滚动达到4500L,产能覆盖至Ⅲ期临床及商业化生产;3)公司拟在H股发行,为CMO业务进一步布局提供资金支持。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1.47/1.81/2.1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9/0.36/0.44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1年47倍PE,对应目标价为16.92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H股融资不及预期,将对公司产能扩张进度产生不利影响。客户及订单拓展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客户多元化和利润增长。
艾德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0-28 79.90 48.32 129.00% 89.75 12.33%
89.75 12.3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84亿元、同比增长17.35%,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5.87%,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对净利润的影响(不考虑所得税),公司归母净利润约1.65亿元,同比增长25.21%,对应EPS0.57元。 核心观点 Q3业绩加速恢复,经营情况迅速改善。2020年H1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随着终端销售情况回暖,Q3单季度实现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37.15%,归母净利润为4533万元,同比增长47.67%。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与阿斯利康销售推广合作的达成、多基因联检产品的进一步推广以及BRCA检测试剂盒的持续放量,四季度公司有望实现既定的股权激励目标(收入同比增加25%)。 持续研发投入,费用控制良好。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8651万元,同比增长32.31%,占营业收入的17.87%,其中Q3单季度研发投入3366万元,环比提升6.3%。具体产品来看,SDC2甲基化试剂盒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了,PD-L1检测试剂盒正处于行政审批中,预计即将上市。费用端,受益于销售环境改善,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提升至28.56%;随着营收的快速恢复,公司前三季度的管理费用率稳步降低(Q3为10.59%)。 积极布局海外业务,持续加强与药企战略合作。公司多项产品顺利进军海外市场;同时,公司依托创新研发实力陆续与礼来(LOXO)、默克等知名药企达成临床合作。公司在肿瘤伴随诊断领域技术储备充分,随着产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在该领域龙头地位相对稳固。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1.98/2.87/3.81亿元(原预测20-22年为1.96/2.86/3.71亿元),对应EPS0.89/1.29/1.72元。根据可比公司给予21年62倍PE,考虑到公司在肿瘤伴随诊断领域的稀缺性,给予10%溢价,对应的目标价为87.98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如果公司新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将会对整体业绩产生影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