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菁菁

中航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18090001...>>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宏达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8 44.82 68.42 231.65% 59.55 32.86%
65.50 46.1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与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0亿元,+42.79%),归母净利润(8.16亿元,+68.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32亿元,+68.59%),毛利率(68.73%,-0.42pcts)。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9亿元,+13.09%),归母净利润(1.76亿元,+2.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5亿元,+9.36%),毛利率(70.75%,+0.52pcts)。 投资要点: 公司在我国高可靠电子元器件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公司是国内高可靠电子元器件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其在传统钽电容业务基础上不断发展非钽电容业务,以解决相关领域电子元器件及微电路模块的国产替代难题,多项产品技术属国内首创或国内领先,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地面装备、指挥系统及通信系统等领域。2021年,公司在第34届中国电子元件企业经济指标综合排序中排名第二十六名。 2021年公司下游需求旺盛,业绩持续高速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0亿元,+42.79%),归母净利润(8.16亿元,+68.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32亿元,+68.59%)。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三方面因素:①我国对高可靠项目开支实现稳步上升,下游需求旺盛,带动公司业绩提升;②公司非钽电容产品市场逐渐打开,带动相关产品销量快速上升;③受益于我国国产替代加速,叠加公司前期的投入与积累,民品收入持续增长。 业务分拆:元器件业务实现营收(17.16亿元,+45.22%),毛利率(70.09%,-1.61pcts);模块及其他产品业务实现营收(2.84亿元,+29.74%),毛利率(60.49%,+5.12pcts)。 公司钽电容产品收入稳步增长,非钽电容产品营收增长明显,成为成长新动力钽电容产品:2021年公司钽电容器继续保持行业优势地位并取增长,钽电容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47%,其中高能混合钽产品全年营业收入接近6亿元再创新高。
北方导航 2022-03-29 8.70 11.63 42.52% 8.87 1.72%
9.14 5.06%
详细
事件:公司3月22日披露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92亿元(+32.81%),归母净利润1.34亿元(+113.67%),扣非后净利润1.24亿元(+472.51%),基本每股收益0.09元,毛利率20.65%(-0.74pcts),净利率5.45%(-0.70pcts)。 投资要点: 公司军民两用收入大幅增长,ROE 创十年来历史新高,关联交易规模继续提升表明后续军品业务量有望继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92亿元(+32.81%),归母净利润(1.34亿元,+113.67%)和扣非后净利润(1.24亿元,+472.51%),均实现大幅增长,ROE 水平创下公司近十年新高,5.86%(+3.00pcts),主要原因包括公司毛利率较高的军民两用产品收入实现高速增长以及公司的三费费率(8.79%,-1.44pcts)降低。 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2.25%,-0.34pcts)和管理费用率(6.91%,-0.84pcts)表明公司经营效率提升明显。其中研发费用(1.98亿元,+21.35%)2018-2021年复合增速为20.70%,主要系公司大力增强研发投入,以科研项目为牵引,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深入交流合作。 其他财务数据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存货7.06亿元,比期初增加15.28%,合同负债1.32亿元(+149.90%)大幅提升,反映出公司在手业务订单较多,正积极备货。同时,公司本期存货周转率由2020年4.01次提高至4.81次,生产交付节奏加快。 同时我们注意到,公司预计2022年销售商品关联交易(全部为军品业务)不超过42.00亿元,该值同比增长49.89%;2021年公司发生销售关联交易28.02亿元(预计值为30亿元),比2020年的16.69亿元规模同比增长67.88%。销售关联交易整体规模大幅提升,表明后续公司军品业务量增长有望继续提升。 智能制造能力持续升级,推进制造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司以建设“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为目标,建设适应公司发展的智能化、柔性化生产线和信息化系统。各产线运行成效显著,可视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持续提升精密机械制造能力和总装总调能力。同时开展人机协同工程建设研究,发挥智能化柔性生产线技术创新平台作用,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我们认为后续有望降低边际成本。
新光光电 2021-08-11 45.00 51.60 299.38% 48.98 8.84%
48.98 8.84%
详细
事件:公司8月9日盘后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2021年上半年实现公司营业收入7586.26万元(+123.65%),归母净利润1257.62万元(+378.99%),毛利率55.22%(+19.16pcts),基本每股收益0.126元/股(+380.00%),实现同比扭亏转盈。 投资要点: 公司2021年上半年业绩受益于批产产品放量,经营效率提升明显2021年上半年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86.26万元(+123.65%),归母净利润1257.62万元(+378.99%),由于2020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亏损主要受疫情影响,剔除亏损因素,对比2019年上半年可比财务数据,营业收入相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23.35%,归母净利润相较2019年同比增长112.80%,表明公司业绩受疫情的影响基本消除。 具体到公司的各类产品,军品方面包含批产产品及研发产品,批产产品主要是光学制导系统和光电专业测试设备中已经进入定型阶段的产品,研发产品主要是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系统和激光对抗系统。批产产品销售金额4519.25万元(由于2020年上半年同期受疫情影响此部分收入为0,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11.62%),研发产品销售金额1642.92万元(+204.15%,相比2019年同期减少56.31%);民用产品销售金额1125.28万元(-57.60%,2019年上半年此部分无收入),主要因本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体温度智能检测设备的销售额同比下降2297.00万;其他业务收入1101.37万元(+455.81%,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342.58%),主要系电力检测产品通过试点验收后,已实现了在电力系统一定规模的销售,销售额同比增加903.22万元。批产产品收入提升,以及发出商品项较期初增长54.38%,表明公司产品销售业务较快增长,印证了我们往期报告中对公司未来批产产品下游总体单位主机产品的交付及研发产品研制进度推进的预期,公司2021年业绩或存在跨周期确认,有望兑现至未来业绩。 2021年上半年报告期内,公司费用金额支出相对稳定,本期合计为3153.40万元(+6.03%),费用绝对值提高,但是销售费用率(9.24%,-1.40pcts)、管理费用率(23.93%,-25.78pcts)各项费用率降低,体现公司经营效率提升明显。公司在研发费用投入1226.46万元(+29.60%),在光学制导、模拟仿真、激光对抗等专业技术攻关方面均取得进展。我们注意到,公司的存货各项均在上期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公司本期存货为8987.30元,较期初增加29.06%,其中,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较期初分别增加13.88%、33.30%和20.49%,合同负债1762.73万元,较期初增长70.94%,我们认为,存货保持增加表明公司为在手订单 做充足准备。 多项军品项目持续推进并取得成效,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当前五大业务光学制导系统、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光学专用测试、激光对抗和民品,其中光学制导系统业务是公司未来收入稳定增长的核心基础。公司光学制导系统主要分为光学成像和非成像制导两种类型。在光学制导产品配套军贸和未来国家级军品型号应用的多个制导类产品,产品性能显著,成熟度提高。配合总体单位研制的多个光学制导类产品不断优化,陆续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同时配合总体单位及军方需求,积极参与多个重点型号的论证和研制,并实现工程化应用,公司多项关键技术有效支撑了多个重点导弹型号任务的研发、生产和装备;已开展的外贸型电视制导类、低成本红外制导类及激光制导类产品随总体单位靶场飞试试验取得成功。伴随产品定型,我们判断该业务全年收入将增长迅速,且“十四五”期间公司批产产品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批产产品的增长会带来规模效应,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业务已研制四代系列产品,部分指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报告期内公司首次承接军方大型光电环境仿真系统,标志着公司已具备承接系统级项目能力,进一步奠定及提升了公司在系统仿真领域中的行业地位。 光电专用测试设备业务目前已完成10余项重点型号导弹的配套任务,为多个型号的武器系统提供可靠的光电检测装备保障。公司具备将光电专用测试设备系列化、模块化的能力,将公司核心技术应用于远距离探测等方向,并不断向光电专用测试类设备的“小型化、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方向发展。光电专用测试设备主要为导弹定型、批产贮存和发射各环节提供测试技术支持和装备支撑,多款光电专用测试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伴随“十四五”多个型号逐步定型,实战化演习加大导弹量的需求,贮存测试需求也有望同步提升,公司该业务收入有望恢复性增长。 激光对抗系统业务由光学系统向整机方向发展,在激光系统小型化控制系统研发基础上,先后完成了小型化车载激光系统、便携式激光系统研制、机载激光系统研制。在国内首次实现在动平台上对运动目标进行成像、捕获、跟踪和瞄准,并完成精准毁伤。 民品业务将先进军用技术向其他领域转化,结合自身在光电领域的研发优势及市场需求,针对电力检测、森林防火等民用领域进行了产品开发。报告期内实现销售金额1125.28万元(-57.60%),主要因本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体温度智能检测设备的销售额同比下降2297.00万元,同时,其他业务收入1101.37万元(+455.81%,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442.58%),主要系电力检测产品通过试点验收后,已实现了在电力系统一定规模的销售,销售额同比增加903.22万元。民品业务和其他业务扣除疫情影响后增长迅速,收入有望快速增长。 公司顺利实施股票激励提升员工积极性公司完成实施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其中首次授予31位激励对象(占公司全部职工的355人的8.73%)8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的0.80%,授予价格14.8元/股。此次计划进一步提升员工凝聚力和团队稳定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经营效率,给公司带来更高的经营业绩和内在价值。
振芯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8-03 27.55 32.14 134.09% 34.86 26.53%
37.34 35.54%
详细
事件: 公司 7月 29日盘后披露 2021年半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0亿元(+111.60%),归母净利润 7929.52万元(+586.81%), 基本每股收益 0.14元(+587.44%), 毛利率 59.27%(+8.87pcts),净利率 22.95%(+17.86pcts), ROE 为 7.52%(+6.29pcts), 业绩大幅增长,经营效率明显提高。 投资要点: 紧跟北斗导航及 IC 市场高景气赛道,公司报告期业绩提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0亿元(+111.60%), 归母净利润 7929.52万元(+586.81%),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及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提速,公司凭借自身积淀,紧抓机遇,同时积极强化新产品推出速度和重点市场拓展力度,持续加强了研发投入和供货保障能力。 公司整体毛利率 59.27%(+8.87pcts),主要系受益于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及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提速,使公司主营业务中毛利率较高的北斗终端及集成电路业务提升所致。 公司各项费用率大幅降低,经营效率改善明显,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费用本期合计为 1.18亿元(+139.44%), 费用绝对值提高,但是销售费用率(6.51%,-3.14pcts)、管理费用率(12.91%,-10.03pcts)和财务费用率(0.44%, +0.28pcts)各项费用率降低,体现公司经营效率提升明显。 研发费用支出 0.46亿元(+60.99%)系加大研发投入、 引进研发人才研发项目外协加工费增加所致,主要发展了集成电路方面SDR、转换器、北斗三号芯片、高速接口等重点产品的创新和升级; 在北斗三号基带设计终端设计等进行研发创新,并加强了视频安防和卫星综合应用方面的研发力度,有助于公司未来为市场提供更全面完整的需求。 多项业务稳步推进, 北斗行业加速发展推动北斗业务板块快速拓展公司专注于“元器件-终端-系统-服务”一体化全产业链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营, 从业务板块具体来看,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北斗终端、 集成电路板块及运营业务板块和安防监控板块。 公司北斗终端及运营业务实现收入 1.45亿元,同比增长135.73%,毛利率 63.40%(+4.50%),占总营收比例 40.20%(+4.11pcts), 主要系受益于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公司积极推进“北斗+”应用模式,巩固并提高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技术优势,强化重点市场拓展力度、销售订单大幅增长并积极提升产品交付速度。 相关产品包括手持型、车载型、船载型、指挥型等九大系列 100多种北斗终端,广泛应用于地质、电力、交通、地灾监测、应急救援、地基增强、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行业。 公司不断拓展北斗产品新应用场景,继续围绕北斗高精度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国土地灾、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行业应用拓展,初步搭建了完整的行业产品和渠道体系;同时,公司依托和西南交通大学成立“北斗时空交通大数据研究中心”打造交通运输行业平台产品,有望在重点市场实现批量化应用。 公司集成电路板块业务报告期实现收入 1.48亿元,同比增长 117.88%,毛利率 65.01%(+13.61%), 占总营收比例 41.04%(1.18pcts) 主要系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增长、公司积极推进产品生产交付。 公司自主设计研制的高端集成电路产品按应用分为视讯类、导航类、通信类;按功能分为射频类、接口类和 SoC 类。目前已形成包括北斗关键器件、转换器、软件无线电(SDR)、频率合成器、视频接口、硅基多功能 MMIC 等六大重点系列数百种产品。 各项产品在细分领域均处于优势地位,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强研发投入。其中,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北斗三号基带已突破了在动态、精度、灵敏度、抗干扰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全球导航定位和语音/图像/短报文通信功能,通过了用户单位测试并进入选型目录;公司射频收发、视频接口和高速传输等重点类别产品销量和销售额维持高增长势头;公司已逐步将既有视频高速传输技术布局汽车智能座舱和无人驾驶等市场。 公司安防监控业务实现收入 0.66亿元,同比增长 62.14%,毛利率 37.76(% +2.26%), 占总营收比例 18.29% (-5.58pcts),主要系公司积极开拓视频产品市场,并推动项目施工进度及验收工作。 报告期,公司安防监控业务稳步推进,成功中标成都部分区县等天网改造升级项目等。 目前公司已拥有成体系、成系列的智能视频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四川为中心在西南片区拓展了多个智慧城市、天网、雪亮工程等智慧安防项目。 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近年来首次公开募资公司 2021年 4月 14日召开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公司 2021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等议案,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 55734.00万股的 10%,即 5573.40万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85亿元。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 1)北斗三号多功能核心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3500万元; 2)补充流动资金5000万元。北斗三号多功能核心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期24个月, 是在公司已突破北斗三号各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北斗终端设备升级换代以及北斗短报文通信应用即将爆发的契机,研发多款北斗三号核心芯片,对未来全球覆盖下的北斗导航、通信应用布局。公司拟采用 28nm 及以下先进流片工艺,开展下一代北斗三号核心芯片研发并实现量产,进一步提升灵敏度、定位精度等核心指标,大幅降低芯片功耗,综合提高公司北斗芯片的市场竞争力, 项目所研发的高性能北斗核心芯片,具备体积小、功耗低、精度高、融合短报文通信等特点,解决突破新一代北斗核心芯片的先进工艺技术和性能瓶颈,大幅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对部分国外 GNSS 芯片逐步形成替代,市场前景广阔。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 1)公司深耕北斗领域,目前在北斗领域已构建了“元器件-终端-系统及运营”的完整产业链, 在核心芯片终端研制和生产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北斗行业的景气度升温以及各型智能终端对 IC 产品的数量和性能要求提高,同时叠加贸易争端等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芯片等国产化之路更受重视,未来在航空航天、导航、通信、计算机、汽车电子、视频图像等下游应用领域对高性能 IC 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和提升,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的规模增速。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 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 4033亿元人民币, 2014-2020年产值复合增速约为20.11%。其中公司主要为上游基础器件公司,上游产值在 2020年约占产业链总产值 9.52%。 公司主业有望受益于行业需求提升,业绩进一步释放提升; 2)已有大额确定合同: 公司本报告期末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 7.12亿元,预计将于 2023年 12月 31日前履行完毕; 3)本次募集资金投资计划项目紧密围绕公司主营业务,项目实施有助于公司抓住北斗三号卫星组网完成所带来的下游终端市场爆发的发展机遇,实施后将有助于加快公司产品化战略的实施和提升经营业绩,加强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应对下游需求变化的能力,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8.23亿元、 10.80亿元和 13.6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亿元、 1.73亿元和 2.07亿元, EPS 分别为 0.27元、 0.31元和 0.37元。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 32.60元, 对应2021-2023年预测收益的 121倍、 105倍及 88倍 PE。 风险提示: 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公司诉讼解决进程不及预期、 募资计划进程不及预期、 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振芯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3-29 14.75 19.96 45.38% 17.98 21.90%
19.65 33.22%
详细
事件:公司3月22日披露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22.38%),归母净利润8061.05万元(+1657.46%),基本每股收益0.14元(+1660.98%),毛利率53.99%(+3.63pcts),净利率14.52%(+13.43pcts),ROE为8.30%(+7.81pcts),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创历史新高。 投资要点:紧跟北斗导航及IICC市场高景气赛道,公司报告期业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22.38%),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紧抓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增长以及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正式组网运行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强化新产品推出速度和重%点市场拓展力度,持续加强了研发投入和供货保障能力。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增加(+1657.46%)主要系上年公司计提长期股权减值损失2004.46万元影响上年利润额度较大,导致上年基数较低,剔除长期股权减值损失,归母净利润增速约为227.33%,同时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至53.99%(+3.63pcts),主要系受益于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及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提速,使公司主营业务中毛利率较高的卫星导航终端、元器件及模块销售实现了极快增长。 公司研发投入加大,费用金额支出总体相对稳定。公司费用本期合计为2.32亿元(+17.57%),其中研发费用支出7966.41万元(+35.87%)系加大研发投入、研发项目外协加工费增加所致,主要实现了集成电路方面SDR、转换器、北斗三号芯片、高速接口等重点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在北斗三号基带设计终端设计等进行研发创新,并加强了视频安防和卫星综合应用方面的研发力度,有助于公司未来为市场提供更全面完整的需求。 同时我们注意到,报告期末存货为4.81亿元,同比增长62.41%,主要系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相应扩大原材料(+87.67%)备料库存、以及元器件产成品、北斗终端产成品、相关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31.04%)和未完工安防监控工程成本等增加所致。同时,公司本报告期末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77.188亿元,预计将于223023年1122月月3311日多多项研制项目稳定推进,北斗行业加速发展推动北斗业务板块快速拓展公司专注于“元器件-终端-系统-服务”一体化全产业链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营,从业务板块具体来看,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集成电路板块、北斗终端及运营业务板块和安防监控板块。 公司集成电路板块业务报告期实现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6.44%,毛利率58.49%(+1.51pcts),主要系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增长、公司积极推进产品生产交付。公司集成电路产品属于模拟电路,主要以处理模拟和数字信号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为主。报告期,公司基于市场需求加强了对重点应用方向的新产品开发,重点突破了射频收发、高速信号、接口、转换器等核心技术,实现了软件无线电、转换器、高速接口、北斗三号器件等重点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同时,为快速提升公司在模拟IP和数模混合IP方面的技术实力,填补公司在高速串行接口技术领域短板,公司在报告期投资895万元收购了SerdesIP技术团队,对公司转换器、软件无线电、高清视频传输等重点技术产品方向的高性能指标提升形成了有力支撑。 公司北斗终端及运营业务实现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60.30%,毛利率59.25%(-8.34pcts),主要系受益于行业订货增长及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公司积极推动产品生产交付。2020年是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组网元年,公司重点加强了北斗三号相关产品的研制及应用,开展了基于位置服务的融合式应用研究。 完成GNSS高精度接收机研制技术突破;完成某地地质灾害防治综合应用平台试点应用;同时基于“卫星互联网综合应用服务云平台”推出以国土地灾、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精准城市为重点领域的国土地质灾害检测应用,部分产品已应用于江西、凉山、贵州等地质灾害项目。 公司安防监控业务实现收入1.17亿元,同比下降18.34%,毛利率34.22%(+10.60pcts),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影响,多个项目计划和进度推迟,公司集中力量保障重点项目进度和发展优质项目,成功中标了成都部分区县、阿坝州的天网改造与新建项目,保持了公司在西南地区天网传统优势区域的业务持续发展。同时,公司逐步实现公司视频图像处理应用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纵深发展转型,全力突破公安、机场的AI产品市场落地,机场进程管控系统完成3.0版本开发,已上线12个国内大型机场。 向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近年来首次公开募资本次发行股票的发行数量按照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同时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55734.00万股的10%,即5573.40万股(含本数),本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500万元(含18500万元)。
内蒙一机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5-04 9.47 11.20 48.34% 10.65 12.22%
13.23 39.70%
详细
事件:公司4月28日披露2019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81亿元,同比增长3.38%;实现归母净利润5.72亿元,同比增长7.17%;基本每股收益0.34元,同比增长6.25%。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8亿元,同比增长11.62%,实现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7.26%。 投资要点: A股陆军主战坦克整机唯一标的,国家唯一的集主战坦克系列和中重型轮式装甲车系列为一体的装备研制生产基地,同时生产铁路车辆等专用车辆,内外贸结合,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经营绩效步步提升,外贸订单大增。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81亿元,同比增长3.38%;实现归母净利润5.72亿元,同比增长7.17%,毛利率10.50%(-0.99pcts),净利率4.54%(+0.17pcts)。国外销售收入实现7.56亿元,同比大增104.25%,主要受益于外销订单的增多。存货为35.82亿元(+71.62%),其中在产品期末账面余额27.45亿元,较期初增加75.46%;库存商品期末余额5.73亿元,较期初增加213.65%,预收账款90.39亿元(+52.05%),预付账款24.36亿元,同比增长58.67%,以上数据都表明公司产品正在加快生产和销售,再叠加公司根据国家军事战略需求组织研发设计防务装备产品,经立项定型后,由公司根据特定用户订单制定整体经营计划,因此以上各项指标的表现体现出公司已进入生产交付环节。在费用方面,公司管理费用费率和销售费用费率在营收增长背景下逐年下降,管理费用营收占比3.52%(-0.07pcts),销售费用营收占比0.34%(-0.12pcts),表明公司的治理促使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军品产品为国内独家,需求集中。公司军品目前已形成轮履结合、轻中重结合、车炮一体的研制生产格局,服务领域在陆军基础上,成功拓展至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部队。报告期内公司海军装备首次大批量交付、火箭军装备再获批量订单,标志着公司多军兵种市场开拓有了实质性进展。并实现向巴基斯坦、泰国、坦桑尼亚、摩洛哥、孟加拉国、委内瑞拉、苏丹、缅甸、乌干达、尼日利亚等国家的批量出口。 公司推动民品结构调整,铁路车辆市场份额达到7.4%。同时,外贸产品、外贸工程和服务同比实现增长。新产品发展步伐加快,应急救援装备竞标实现“五连中”,森林消防7型装备成功列入国家应急装备建设目录。民品铁路车辆国内与神华货车公司等大客户长期保持战略合作关系,外贸成功实现了对苏丹、印度尼西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际市场的整车出口业务。 正在构建新一代装甲装备体系建设 公司正根据兵器工业集团统一规划,正在构建新一代装甲装备体系建设。最新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显示,我国国防支出中的装备费占比已增至41%,将采购新式武器装备以及升级改造部分老旧装备。 叠加十三五期间军改进程基本完成,十四五计划即将展开,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唯一的集主战坦克系列和中重型轮式装甲车系列为一体的装备研制生产基地,将受益于全军建设在量与质的提升。 军事变革以及多次局部战争使各国越来越重视国防安全,军贸市场自此开始复苏。新兴经济体进入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发展中国家纷纷推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大了武器装备国际采购。在201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出加快重点干线铁路项目建设,推动大宗货物集疏港运输向铁路和水路转移等措施,加大了对铁路车辆的需求,利好公司民品铁路车辆以及相关核心零部件的市场前景。 一季度业绩稳健,2020主要经营目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72亿元以上 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8亿元,同比增长11.62%,实现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7.26%。公司对当前疫情和后续形势变化进行统筹分析,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秩序逐步恢复,物流等产业将最快恢复或大幅回升,势必拉动重车、铁路车辆和部分军品、零部件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公司披露2020年主要经营目标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72亿元以上,同时,2020年3月13日,公司公告获得铁总采购2000辆C70E型通用敞车,合同金额7.35亿元,当年9月30日前按季完成交付。我们认为,订单的签订体现公司目前稳健的发展态势,对业绩具有积极作用。 投资建议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4.59亿元、166.12亿元和192.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9亿元、6.94亿元、7.72亿元,EPS分别为0.37元、0.41元、0.46元,参考同行业及主机厂上市公司,给予2020年公司32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格11.84元,给予“买入”评级,分别对应2020-2022年预测收益的32倍、29倍及26倍PE。 风险提示: 产品交付不及预期 外贸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产品项目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天奥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20-04-29 23.77 16.82 10.66% 33.67 8.26%
27.98 17.71%
详细
合理利用闲置资金,业绩表现平稳增长:公司2019年营收增长0.34%,归母净利润增长14.81%,净利率增长1.62pcts。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以及闲置募集资金理财收益的实现。从费用方面来看,公司管理费用(-13.18%)和财务费用(-113.29%)下降,三费占营收比为10.40%(-1.35pcts),促进了公司利润的增长。 时频产品不断投入,军品业务保障业绩增长:2019年公司保持并加强军品领域的资源投入和进度保障,军品收入持续增长;民品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分产品来看:①频率系列产品:2019年板块收入为4.72亿元(+4.23%),毛利率为30.51%(-3.94pcts)。板块内产品可分为原子钟、晶体器件以及频率组件及设备。得益于公司原子钟、中高端晶体器件研发投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原子钟、晶体器件收入显著增长,助力板块业务向好。 ②时间同步系列产品:2019年板块收入为3.80亿元(+0.42%),毛利率为33.18%(+3.33pcts)。公司是军用时间同步产品的主要供应商,结合国家时频体系建设和国产化替代的需求,公司在军品市场进一步扩大天文钟系列装备、机载时统系列装备及高精度时统设备等的应用。民用领域围绕5G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公司正在开展有关产品的研发。 ③北斗卫星应用产品:2019年板块收入为0.15亿元(-53.83%)。北斗卫星手表方面,公司在我国率先推出北斗卫星手表,在军用和民用细分领域,公司均为主要供应商。在北斗应急预警通信终端及系统方面,公司已在山西、福建、四川、新疆等地开展了系统建设和示范应用。 公司是华为器件级、设备级供应商:公司铷原子钟、Branch等产品持续批量供应华为公司,随着5G基站的不断铺设,公司有望受益。作为国内时间频率产品实现批量工程应用的成熟企业,公司具有明显的产业化优势。当前,公司正在开展募集资金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扩大时间频率产品规模生产能力。同时公司对5G基站MIMO天线技术开展研发,拓展5G相关产品线,未来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研发费用持续投入,国产化替代不断推进: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0.71亿元(+8.26%),占营业收入8.19%(+0.60pcts),主要投向时频核心器/部件、频率组件及设备等重点产品和时频应用前沿技术研究。公司在原子钟组、SMD晶振等产品方面瞄准军用市场,国产化替代不断推进。 拥有资质优势,下游客户稳定:公司已获得相关机构颁发的生产经营所必须的资质,具备两条军标生产线。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各部委、军工集团、大型企业(集团)等,凭借资质及技术优势,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目前公司在北京、南京、西安、成都等地设立了办事机构,形成了片区化营销网络架构。 疫情影响一季度交付,合同订单增速明显:公司2020Q1收入同比下降12.77%,归母净利润为-0.14亿元(亏损减少111.43万元)。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复工复产延后,产品交付有所延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得益于闲置募集资金理财收益的实现,公司同比亏损幅度略有下降。此外一季度,公司时频核心器件的合同订单增速明显,或对全年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投资建议:公司背靠电科十所,技术实力雄厚。随着国家时频体系建设、军队信息化建设、5G通信网络建设的持续推进,市场对高精度标准时间系统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有望受益。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1.58亿、1.80亿,EPS分别为0.85元、0.99元、1.13元,给予“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2020年PE在45倍左右相对合理,6个月目标价38.07元。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订单、技术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
中科曙光 计算机行业 2020-04-10 34.33 -- -- 41.83 21.85%
48.80 42.15%
详细
事件:公司 3月 28日公告,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95.26亿元,同比增长 5.18%;实现归母净利润 5.94亿元,同比增长 37.86%;毛利率 22.07%, 同比增长 3.77个 pct。 投资要点: 受“实体清单”影响营收增速放缓, 公司 积极 通过 调整费用投入结构应对 :公司 2019年营收 95.26亿元,同比增长 5.18%,其中 Q3、Q4营收增速别为+5.93%、-23.71%(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为 25.98%、43.64%),下半年营收增速下滑明显。主要是公司 2019年 6月被美国纳入“实体名单”,英特尔芯片无法正常供应,对服务器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公司通过全面梳理供应链,寻找可替代部件,与主要供应商进行了积极有效沟通,有效保障了大部分原材料的供应。同时,公司积极通过调整费用投入结构,有效应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暂时困难。2019年费用率整体有序上升,销售费用率达到 4.83% (+0.58pct),主要是市场推广力度加大、销售人员薪酬增长;管理费用率为 2.39%(+0.19pct),主要是加强激励机制、管理人员薪酬增长;研发费用率达到 7.74%(+2.14pct),主要为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技术竞争力所致;财务费用率为 1.50%(-0.05pct),随着“曙光转债”在 3月 31日全部赎回,财务费用有望继续下降。公司 2019年重点加大了科研投入力度,研发费用达到 7.38亿元,同比增长 45.56%,持续加大对高端计算机、存储、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自主软件等的研发投入,掌握了大量高端计算机、存储和云计算等领域核心技术。 超算中心等业务稳定增长促营收结构改善, , 利润率明显提升: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三项:高性能计算机+软件服务+存储业务,三项业务稳定增长以及盈利能力提升,有效改善了其营收结构,提升了整体毛利率。业务构成上, ⑴ 2019年公司高性能计算机实现营收 75.04亿元,同比增长 4.22%,毛利率 14.41%(+4.03pct)。公司 2019年度获得合肥、成都等超算中心项目金额合计超过 26.24亿元,超算作为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技术含量极高、单体项目建设规模很大,预计未来超算业务将维持高景气度。 (22)软件开发及集成业务发展稳定,毛利率有所提升。2019年软件开发及集成业务营收 10.60亿元,同比增长 7.40%,毛利率 75.98%(+1.69pct);其中,曙光云计算 2019年实现营收 4.05亿元,同比增长 33.66%,净利润 0.89亿元,同比增长 78.00%,增速较快。 (33) )存储营收 9.61亿元,同比增长 10.68%,毛利率达到 22.46%(+2.05pct)。公司 2019年推出全新弹性扩展的智能分布式块存储产品,成功中标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存储扩充项目及多地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项目,市场拓展顺利。公司整体毛利率从 18.30%提升到 22.07%,净利率从 5.16%提升至 6.33%。 未来随着低毛利业务收入比例继续下降,预计其整体毛利率仍有上升空间。 高额信创投入是 公司 盈利能力 大幅 提升的根本原因 ,相关财务数据创近年来新高:高端计算机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领域,盈利能力的提升与企业的高额投入密不可分。公司自创立以来,持续深入开展高端计算机、存储、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自主软件等科技研发工作,在相关领域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实现了国内技术领先、部分细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9-2019年,11年中就有 10年在《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性能 TOP100排行榜》中获得数量份额第一名。2019年研发投入总额达到 9.21亿元(含资本化研发支出),同比增长 27.21%;研发人员从 2018年末的 1409人增至报告期末的 1706人,总人数占比从 51.50%增加至 55.95%;新增获得专利授权 62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40项,建立健全了知识产权体系,有效提升了高端计算机产品新技术溢价能力。公司持续高额的信息化应用创新投入,不仅提升了核心竞争力水平,也带来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及净资产收益率的不断提高。公司 2019年销售毛利率达到 22.07%(+3.77pct),创近六年新高;销售净利率达到 6.7%(+1.54pct),创近七年新高;净资产收益率达到 14.66%(+2.17pct),创近七年新高。 自主可控助力穿越“实体清单” 阴霾 , 公司 发展速度可能超越市场预期:在芯片领域,海光信息 2019年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 3.9亿元(+245.13%),净利润 0.60亿元(去年亏损 0.36亿元)。公司在加快自身海光 CPU 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基于龙芯等国产处理器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基于龙芯 3A4000和 3B4000CPU 平台的服务器产品,完成了旗下 Cloudview v4云计算操作系统与龙芯 CPU 的产品测试认证,自主可控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公司近年来不断向下游延伸,在大数据领域投资的中科星图于 2019年 12月通过上交所科创板发审会审核,在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领域投资的中科三清、广西云计算等创新型企业经取得了积极进展。 “实体清单”事件倒逼公司加快了自主可控的信创之路进程,低毛利的通用产品销售规模短期下降较快,但公司在自主可控产业链中的市场地位稳固、上下游议价能力很强,有效改善了其财务状况。截止 2019年末,公司应收、预付款分别同比减少 5.87%、52.05%,预收款、应付款分别同比增长161.52%、34.2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 402.93%。公司年末存货达到 33.76亿元,同比增长 44.95%,主要是公司主动增加原材料备货及发出商品增加未交付所致,预计未来随着相关项目的交付会逐季回落。另外,公司公告的 2020年预计关联交易显示,预计向中科可控销售产品及服务 12亿元(+184.36%),年初至今已发生 6.6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 4.22亿元;预计从龙芯中科采购芯片、主板、终端等 3亿元(+约 600倍),去年只有 49.93万元。 从目前情况来看,公司 2019年业绩超预期,2020年自主可控业务发展的确定性也很强。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实体清单”事件加速了国家自主可控战略的进程,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加速了国家新基建的进程。公司是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中先进计算创新链与产业链“两链嫁接”的重要载体,显著受益于国家在 IT 领域国产替代政策的持续推动。预计其基于英特尔 CPU 的通用计算产品比例将继续下降,基于龙芯 CPU 的自主可控产品比例将大比例提升。自主可控产业链对其财务状况的正向影响明显,公司在高端计算机产业上下游的市场地位得到大幅提升。我们预测公司 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46亿元、9.62亿元、12.37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80元、1.03元、1.33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58倍、45倍和 35倍,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给予公司 2020年 70倍 PE 估值,对应当前股价为 56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服务器行业竞争加剧;以 CPU 为代表的核心原材料供应不足;自主可控市场进展不及预期。
中简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3-27 35.89 41.33 84.18% 39.03 8.51%
38.94 8.50%
详细
航空航天碳纤维需求助力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公司2019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28%和13.36%。报告期内公司碳纤维及织物共实现销售79.86吨,同比增长12.20%,主要得益于航空航天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快速发展。分产品看,碳纤维、碳纤维织物收入分别为1.78亿元(-5.73%)和0.53亿(+127.22%)。 受需求增加影响,碳纤维织物收入占比逐渐提升。 规模效应促进单位成本降低,综合毛利率进一步提升:公司2019年综合毛利率为82.35%(+4.49pcts),为历史最高,公司继续发挥产品技术壁垒优势,保持毛利率维持高位。随着产量的提高,单位产品成本降低,叠加原材料丙烯腈采购单价显著下降,2019年公司毛利率水平进一步提升。分产品来看,碳纤维、碳纤维织物毛利率分别为81.81%(+2.01pcts)和83.09%(+5.49pcts)。 一季度业绩预告预增,疫情下需求依然强劲:公司公布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81.21万元–3,046.83万元(+10%–+25%),我们认为疫情之下一季度如此增幅,已经难能可贵,说明公司客户供货稳定且碳纤维产品需求强劲。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千吨级”扩建项目打破产能瓶颈: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主要为ZT7系列(高于T700级)碳纤维,产能100吨,2019年度实际产量90.61吨,产能利用率90.61%。2019年,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金额为3.44亿元,年内实际履行订单2.24亿元,占订单总量的65.15%,表现出公司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的供不应求。公司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1000吨/年”级碳纤维扩建项目,总投资5.52亿元,预计在2020年3月末达到可使用状态。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的产能和工艺水平,可以生产ZT7系列(高于T700级)、ZT8系列(T800级)和试制ZT9系列(T1000/T1100级)碳纤维,满足不同高端客户和业务发展的需求。届时将打破目产能瓶颈,打开公司未来业绩成长空间。 依靠技术及新增产能,培育民用市场:目前,多数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企业通过直接外购国外碳纤维生产民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随着公司扩建项目的实施,未来公司将依靠既有的技术先发优势,拓展中高端民用市场,完成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 投资建议:作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制造商,公司成功打破发达国家对宇航级碳纤维的技术装备封锁,深度绑定军工供应体系,随着航空航天产业的高速发展,公司业绩有望得到持续增长。同时新增“千吨级”产能建成在即,将打破产能限制,未来市场空间或大幅增长,支撑民用市场拓展,增厚盈利水平。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4亿元、3.06亿元、4.50亿元,EPS分别为0.54元、0.77元、1.1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5.02倍、45.52倍、30.92倍,考虑到公司未来的高成长性,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41.82元,分别对应2020-2022年78倍、55倍、37倍PE 风险提示:军品市场需求低于预期、新增产能投产不畅、原材料价格上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