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唐俊男

中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730519050003...>>

20日
短线
4.76%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国移动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4-20 102.40 -- -- 109.59 4.87%
107.38 4.8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报,全年营业收入达 9372.6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 8120.6亿元,同比增长 8.1%。归母净利润为 1254.6亿元,同比增长 8.2%。 点评: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深化 CHBN 业务全向发力1)个人市场稳中有升,2022年实现收入 4888亿元,同比增长 1.1%;移动客户达 9.75亿户,净增 1811万户,净增规模创三年新高,其中 5G 套餐客户达 6.14亿户,净增 2.27亿户,5G 客户渗透率提升至 63.0%。5G快速迁转和个人数字生活消费增长带动移动 ARPU 提升至 49.0元,同比增长 0.4%。2)家庭市场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实现收入 1166亿元,同比增长 16.0%;家庭宽带客户为 2.44亿户,净增 2578万户。千兆宽带普及加速,千兆家庭宽带客户规模达 3833万户。智慧家庭增值业务收入对家庭市场收入增量贡献达 55.9%。受益于带宽升级和智慧家庭生活消费增长,家庭客户综合 ARPU 达 42.1元,同比增长 5.8%。3)政企市场增势强劲,2022年实现收入 1682亿元,同比增长 22.6%。移动云收入为 503亿元,同比增长 108.1%,综合实力迈入国内业界第一阵营。4)新兴市场高速增长,2022年收入为 385亿元,同比增长 26.9%。其中,数字内容收入达 213亿元,同比增长 27.2%,增速创新高。 加大算力投资,派息率继续提升公司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定位,加快推进从数量规模领先向质量效益效率领先转变、从注重短中期业绩完成向注重中长期价值增长转变,系统打造以 5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主动激发创新红利、人心红利、改革红利、人才红利、生态红利。2022年资本开支为 185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 22.8%,同比下降 1.6%。2023年资本开支指引为 1832亿元,其中,5G 网络投资 830亿元,同比下降 13.5,占比 45.3%; 算力投资 452亿元,同比增长 34.9%,占比 24.7%。2023年计划新增 5G基站 36万台,新增投产云服务器超过 24万台,新增对外可用 IDC 机架超过 4万台。2022年研发投入 217亿元,同比增长 17.0%,公司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提升效能。2022年派息率为 67%,全年股息合计每股 4.41港元,同比增长 8.6%。2023年计划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提升至当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 70%以上,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 C 端业务持续向好,B 端业务快速增长,2023年资本开支下降将降低未来折旧和摊销成本,公司收入、利润有望延续良好增长。我们预计公 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1342.96亿元、1417.94亿元、1543.17亿元,对应 PE 为 16X、15X、14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和技术壁垒带来供应链稳定性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DICT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管理层调整经营策略。
中国电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4-19 6.82 -- -- 7.04 1.88%
6.95 1.9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收4749.7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归母净利润275.9亿元,同比增长6.3%,剔除2021年出售附属公司1的一次性税后收益14.16亿后,同比增长12.5%。 点评:C端业务量质齐进,固网及智慧家庭业务价值持续提升公司不断加快5G网络和应用升级、丰富数字化产品供给,移动业务稳健增长。2022年公司移动通信服务收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达到1910亿元,同比增长3.7%,移动用户达3.91亿户,净增1875万户,5G套餐用户达2.68亿户,渗透率为68.5%,同比提升18.1%,移动用户ARPU为45.2元,同比增长0.4%。随着5G套餐用户渗透率提升,移动ARPU具备提升空间。2022年公司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到1185亿元,同比增长4.4%,宽带用户达1.81亿户,净增1119万户,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为16.8%,同比提升9.1%,宽带综合ARPU为46.3元,同比增长0.9%。 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数字乡村和天翼视联等业务融通的加速发展有望为C端业务发展带来新动力。 B端业务快速发展,产业数字化和天翼云成为重要引擎2022年公司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达1178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9.7%,公司把握数字经济时代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坚持以融云、融AI、融安全、融平台为驱动,加速构筑第二增长曲线。天翼云收入达579亿元,同比增长107.5%,天翼云4.0进入全面商用阶段,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和国内最大的混合云,挺进中国公有云IaaS及公有云IaaS+PaaS市场三强,保持专属云市场份额第一,2023年天翼云收入目标达千亿。强化自主研发AI核心能力,建成业内首个十亿参数量级城市治理领域的大模型,推动大模型向产业级模型库延展。网络安全服务收入达47亿元,同比增长23.5%,公司持续强化产品服务能力,打造覆盖全网的“云堤”平台和一体化安全基础设施平台“安全大脑”;持续优化自研量子安全服务平台,业内首发量子安全通话产品量子密话。 资本开支结构优化,共建共享降本增效2023年公司计划投入990亿资本开支,同比增长7.0%,其中数字产业化投资占比达38.4%,同比提高9.1%,预计移动网投资、宽带网投资、运营系统和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分别下降2.8%、4.4%、1.9%。从绝对额来看,预计2023年产业数字化投资同比增长40.0%,其中IDC投资95亿元,建设超过56万机架,算力投资195亿元,建设达6.2EFlops的算力。公司与中国联通持续推进4G/5G共建共享,双方累计共建共享5G基站超过100万站,共享4G基站超过110万站,双方累计节省网络建设投资超过2700亿元,年化运营成本节省超过300亿元。 高度重视股东回报董事会建议公司每股派发末期股息0.076元(含税),加上中期已派发股息每股0.120元(含税),2022年全年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196元(含税),全年派发股息总额为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65%。公司在A股发行上市后三年内,逐步将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提升至当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70%以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加强数字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数据要素潜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11.96亿元、340.62亿元、370.94亿元,对应PE为21X、19X、17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电信运营行业竞争加剧;产业数字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管理层调整经营策略。
福莱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4-11 33.40 -- -- 33.48 0.24%
41.01 22.7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4.61亿元,同比增长77.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3亿元,同比增长0.1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7亿元,同比下滑69.49%;基本每股收益0.99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同比下滑4个百分点。 点评:2022年公司增收不增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伏玻璃、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和家居玻璃。公司光伏玻璃实现营业总收入136.82亿元,同比增长92.12%,收入占比88.49%,是公司业务发展核心驱动力。从经营数据来看,光伏玻璃销售量5.10亿平,同比增长92.58%;销售均价26.83元/平米,同比下滑0.24%;单位生产成本20.58元/平米,同比增长18.97%;光伏玻璃毛利率23.31%,同比下滑12.39个百分点。2022年,公司光伏玻璃销售量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产能扩张和前期项目的达产。由于2022年光伏玻璃行业新增产能较多,行业供给较为宽裕,因而销售价格处于底部徘徊位置。而纯碱、石英砂以及燃料价格上涨,公司光伏玻璃生产成本增加显著,进而挤压盈利能力。 公司产能稳步扩张,市场份额有望巩固。面临光伏行业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一方面积极新建1200吨/日熔量光伏玻璃窑炉,增加供给;另一方面迎合市场对轻量化、薄片化产品趋势,优化产能结构,双玻产品占比提升;同时,公司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单位能耗和提高成品率拉开与二三线厂商的差距。目前公司光伏玻璃产能20600吨/日,并计划在2023年投产安徽四期4。 1200吨/日熔量项目。目前行业处于低谷位置,光伏玻璃二三线厂商盈利能力较差,低盈利影响其投产的积极性。而公司依靠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稳步扩产,有望提高中长期市场份额。 收购超白石英砂矿保证资源供应、锁定原材料成本,有望保持成本领先优势。为进一步增加公司的矿产资源储备,降低石英砂原材料波动对公司产品成本及业绩的影响,公司以33.80亿元收购凤阳县灵山–木屐山矿区新13号段玻璃用石英岩矿采矿权,并以33.44亿元收购有大华矿业和三力矿业100%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拥有稳定的玻璃用石英岩矿供应,提高超白石英砂自供率,有利于控制和稳定主要原材料的品质及成本。 2023年光伏产业链成本有望下行,全球需求有望保持旺盛。2023年除硅料老厂商的扩产外,新进入者产能进入集中释放阶段。按照预计投产进度和产能爬坡周期估算,全年硅料供应量有望超过150万吨,能够支撑近450GW的装机容量。预计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逐步下行趋势,进而提高光伏开发商项目内部收益率。而国内风光大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渗透率提升以及海外地区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预计全球光伏装机有望保持较高增速。光伏装机需求增长有望对光伏玻璃相对宽裕供需环境形成改善。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暂时不考虑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摊薄效应,预计公司2023、2024年、202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2.14亿元、40.80亿元和46.05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1.50、1.90和2.14元/股,按照4月6日33.24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22.20、17.49和15.50倍。公司作为国内光伏玻璃行业领先企业,具备良好的规模优势,生产制造经验优势和成本优势。公司在行业低谷时仍能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公司持续扩大光伏玻璃先进产能,优化大尺寸和薄片玻璃产品结构,成长预期良好,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风险提示: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光伏玻璃扩张速度过快,盈利能力下滑风险;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3-30 40.74 -- -- 42.31 3.85%
43.74 7.36%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729.89亿元,同比增长 76.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5.33亿元,同比增长171.40%;基本每股收益 2.40元/股,同比增长 160.8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4.19%,同比提升 11.11个百分点。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2.4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 10股转增 4股。 点评: 2022年,公司经营量利齐升,一体化产能盈利能力优异。2022年,公司业绩表现优秀,主要得益于公司一体化产能扩张,光伏组件出货量的显著增长以及盈利能力的提升。截至 2022年底,公司光伏组件产能 50GW,同比提升 25%,硅片和电池匹配度 80%。全年公司光伏组件销售量 38.11GW,同比增长 58.31%。公司光伏组件单瓦毛利 0.26元,同比增加 0.03元;单瓦净利 0.139元,同比提升 73.75%。全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1.09亿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2.61亿元,固定资产减值损失-8.43亿元。 高强度研发保证技术领先性,数字化、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加强科技创新,高度重视产品研发。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 46.0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 6.31%。公司量产 P 型电池转换效率最高23.9%,N 型电池转换效率最高 25.3%。公司推出新一代量产 N 型组件 Deep Blue 4.0X,其相对于传统主流 P 型组件,BOS 成本可降低 2.1%,LCOE 成本可降低 4.6%,满足高功率、高性价比市场需求。公司以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业务发展,通过在生产工厂部署AGV 车、5G 网络、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大幅降低员工数量,提升员工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这有利于切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铸造成本优势护城河,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全球战略布局,强化海外制造和分销能力。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厂商,具备强大的产品分销能力。公司在海外设立了 13个销售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 135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中国、欧洲、美国、日本和东南亚、澳洲、拉美以及中东等区域。销售渠道网络优势有利于公司光伏组件产品的全球分销,降低单一市场销售波动风险。同时,针对潜在的贸易摩擦风险,公司在东南亚建立垂直一体化 产能(4GW),在美国建光伏组件厂(亚利桑那州凤凰城,2GW 产能),保证部分贸易壁垒国家的光伏组件产品供应。 一体化产能不断扩张,2023年公司 N 型产品产能将大幅增长。面 对光伏行业良好的市场机遇,公司不断扩大先进产能规模,大尺寸、高效率、高功率、低成本组件产品的产能和比例快速增长。截至 2022年底,公司拥有组件产能 50GW,硅片和电池产能为光伏组件产能80%,行业地位位居前列。按照目前扩产计划,预计 2023年底公司光伏组件产能 80GW,硅片和电池产能匹配度提升至 90%,进一步加强公司对产业链自供比例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积极布局 N 型产品生产能力,2023年末 N 型产能 40GW,进一步优化公司产能结构。 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募资,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89.6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包头晶澳(三期)20GW 拉晶、切片项目、年产10GW 高效电池和 5GW 高效组件项目、年产 10GW 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转债扩产,有利于完善公司一体化产业链,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目前,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处于交易所问询函回复阶段。 投资建议:暂时不考虑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转股的摊薄效应,预计公司 2023、2024年、202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8亿元、93亿元和 112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 3.33、3.94和 4.75元/股,按照 3月 27日 57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分别为 17. 12、14.46和 12.00倍。尽管光伏行业存在扩产加剧、竞争趋于激烈风险,但公司作为老牌的光伏一体化厂商,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完善的全球分销能力,市场竞争力突出。目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产能扩张过快,阶段性产能过剩,盈利能力下滑风险;全球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国际贸易保护风险。
钧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3-03-23 111.09 -- -- 109.32 -1.59%
151.99 36.8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5.95 亿元,同比增长304.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7 亿元,同比增长501.3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6 亿元,同比下滑73.1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37%,基本每股收益5.08 元/股。 点评: 捷泰科技电池放量,全年业绩高速增长。2022 年,公司剥离亏损的汽车装饰业务并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的股权,业绩取得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子公司捷泰科技的电池业务快速发展。捷泰科技2022年电池出货量10.72GW(PERC 产品出货量8.85GW,N 型TOPCon产品出货量1.87GW),同比增长88%;电池单瓦毛利0.12 元,单瓦净利0.07 元。值得关注的是,2022 电池片环节供需紧张,尤其是大尺寸、高效率电池得到市场青睐,公司盈利能力呈逐季改善趋势。公司业务转型,出售汽车装饰业务全部资产,确认2.12 亿元投资收益。 公司三大生产基地加紧TOPCon 电池产能建设,2023、2024 出货有望保持较高增速。面临光伏行业较好的市场机遇,捷泰科技凭借技术优势不断扩大新产能。公司建成及规划中的生产基地有 3处,合计年产能 53.5GW。其中,上饶基地拥有9.5GW 的大尺寸PERC 产能,处于运营状态。滁州基地规划18GW 的TOPCon 电池产能,一期8GW 的产线于2022 年三季度达产,二期10GW 的产线处于调试中,预计于2023 年5-6 月实现达产。淮安基地规划26GW 的TOPCon 电池,一期13GW 项目计划2023 年下半年达产。2023 年底,公司产能规模将达 40.5GW,N 型产能超过七成。 TOPCon 电池产业化进程加快,2023 年市场渗透率提升。随着PERC 电池转换效率和降本逼近极限,太阳能电池厂商均积极寻找下一代电池技术。截至2022 年底,经不完全统计,国内光伏企业披露的已投产、在建和规划的TOPCon 产能超过150GW。其中,晶科能源、捷泰科技等企业均逐渐形成批量供货。2023 年,随着TOPCon 电池生产工艺的简化,设备成熟度提升、银浆国产化以及用量降低,TOPCon 电池性价比将进一步提升。目前,TOPCon电池相对于PERC 电池存在明显溢价,行业先行者将获得产品差异化红利。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7.76 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收购捷泰科技49%股权、高效N 型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予以置换。本次定增有利于提升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充资金实力,降低资产负债率和财务风险。 目前,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处于证监会反馈意见回复阶段。 投资建议:暂时不考虑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摊薄效应,预计公司2023、2024 年、2025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6 亿元和32 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14.55、18.08 和22.47元/股,按照3 月20 日154.74 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 分别为10.64、8.56 和6.89 倍。市场对光伏行业连续扩产以及海外市场自建产业链加剧竞争存在担忧,光伏板块估值持续走低,公司估值处于历史偏低位置。考虑到子公司捷泰科技在TOPCon 电池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能规模的快速增长,2023 年公司有望享受量利齐升的行业红利。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扩产过快,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风险;技术迭代较快,产品被迭代风险。
中国联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3-23 5.55 -- -- 6.13 10.45%
6.13 10.4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2022 年实现营收3549.4 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归母净利润73.0 亿元,同比增长15.8%。 点评: 营收增速创近年新高,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22 年公司营收增速创9 年新高;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193.5 亿元,同比增长7.8%。公司对光缆类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率进行了调整,剔除该影响则公司2022 年实现净利润80.7 亿元,同比增长28%。EBITDA 达到990 亿元,同比增长3.0%,创公司上市以来新高。 C 端业务高质量发展,5G 渗透率继续提升1)移动业务:5G 套餐用户渗透率达66%,用户结构进一步改善;移动出账用户ARPU 为44.3 元,同比增长0.9%,移动用户ARPU 连续三年正增长,用户价值不断提高。2)固网宽带业务:固网宽带用户数达1.04 亿户,同比增长9.0%。融合渗透率逐年提升,2022 年融合渗透率达75%,融合ARPU 首超百元,进一步打开家庭市场广阔发展空间。 B 端业务加速发展,产业互联网规模和增速双升2022 年产业互联网收入达704.6 亿元,同比增长28.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22.1%,首次突破20%,创新业务收入占比达到历史新高。大联接价值生长,大计算积厚成势,大数据持续领先,大应用实现领航,大安全快速发展。 加大算力网络投入,共建共享降本增效2022 年算力网络资本开支124 亿元,同比增长65.3%,算力网能力持续补强。预计2023 年算力网络资本开支149 亿元,同比增长20.2%。公司与中国电信的共建共享工作累计节省投资超2700 亿元,节约运营成本每年超300 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业绩持续高质量增长,C 端业务经营向好,5G 渗透率继续提升。B 端业务加速发展,产业互联网规模和增速双提升。公司2023 年目标为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净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净资产收益率继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83.36 亿元、91.22 亿元、100.25 亿元,对应PE 为21X、19X、18X,PB 为1.12X、1.09X、1.06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电信运营行业竞争加剧;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数据要素发展不及预期;管理层调整经营策略。
爱旭股份 房地产业 2023-03-20 33.98 -- -- 34.75 2.27%
39.43 16.04%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2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50.75 亿元,同比增长 126.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28 亿元,同比大幅扭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52.29 亿元,同比增长 1039.86%;基本每股收益1.34 元/股。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股利5.5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 股转增4 股。 点评: 2022 年公司经营好转,业绩大幅扭亏。公司业绩取得较大幅度的扭亏为盈,主要受公司电池片出货大幅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影响。 2022 年,公司产能增长和产能利用率提升,公司单晶PERC 电池片销售量34.42GW,同比增长82.65%;受电池片供需偏紧和规模效应等影响,公司太阳能电池片毛利率13.05%,同比大幅提升7.87个百分点。公司研发费用13.7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2.18%。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82 亿元,主要来源于存货跌价损失。 ABC 产品厚积薄发,有望进入放量阶段。2022 年,公司推出N 型背接触 ABC 电池技术的组件系列产品和光伏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公司的ABC 电池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美观、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好、易于薄片化等优势,主要应用于户用、工商业和大型地面电站等应用场景。ABC 电池平均量产转换效率已接近 26.5%,ABC 组件全生命周期发电量相较目前市场主流的同等面积 PERC 组件可提高 15%以上。目前公司首期珠海 6.5GWABC 电池量产项目已顺利投产,预计将于 2023 年二季度末实现满产。公司计划新建并投产18.5GW 高效背接触电池和25GW 高效背接触组件产能,并在2023 年底形成25GW 的高效背接触电池和组件产能。公司背接触高效电池、组件产品将接过PERC 时代产品组合,成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的主要发力点,提升公司产品差异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水平。 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技术实力。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13.78 亿元,同比增长112.18%,全部费用化处理。公司研发主要围绕ABC电池技术,并增加在硅片、电池、组件和系统的量产研发能力。公司积极招募研发人员,2022 年底,公司研发人员2145 人,占全部研发人员的23.48%。公司研发人员、研发投入、申请专利不断增长,有利于持续增加公司产品技术水平,保持公司领先优势。 2023 年国内外光伏装机需求有望稳健增长,产业链中下游盈利有望改善。2022 年国内光伏装机87.4GW,同比增长59.3%,海外出口金额同比增长超过80%,国内外呈现旺盛的市场需求。2023年,国内风光大基地、分布式光伏有望齐发力,欧洲地面电站以及美国供给端约束解除后均有望提升装机需求。并且随着硅料供应趋于宽裕,产业链成本有望显著降低,电池、组件等下游环节盈利水平将呈改善趋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4 年、2025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3 亿元、52 亿元和59 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2.52、3.96 和4.53 元/股,按照3 月15 日36.92 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 分别为14.63、9.31 和8.14 倍。考虑到公司背接触高效电池组件产品将逐步进入放量阶段以及2023 年硅料供应显著增长背景下电池组件盈利改善预期,预计公司盈利有望实现持续增长,目前估值水平较低。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参与者增加,竞争趋于激烈风险;国际贸易政策变化风险。
岱勒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3-14 18.83 -- -- 19.75 4.89%
19.75 4.8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43 亿元,同比增长137.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1 亿元,同比增长216.4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29%,基本每股收益0.77 元。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 股转增8 股。 点评: 金刚线产能规模增长、经营效率提升促使2022 年业绩大幅扭亏。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金刚石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晶体硅、蓝宝石等硬脆材料的切割。2022 年公司业绩取得较大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金刚石线的销量增长、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改善以及资产减值的大幅减少。具体来看:(1)2022年公司二期项目扩产,金刚石线产能提升至年底的300 万公里/月,公司在手订单充沛,全年金刚石线销量1310.19 万公里,同比增长2.90 倍。(2)随着产能释放,公司规模效应显现,同时“20 线机”设备全面推广应用提升人机效率和生产效率。受主流产品线径减小等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 2022 年公司金刚线销售均价47.74 元/公里(YOY-38.78%),单位成本30.86 元/公里(YOY-53.59%)降幅显著大于均价降幅。公司金刚线毛利率35.36%,同比提升20.63 个百分点,体现盈利能力的显著回升。(3)公司期间费用合计1.17 亿元,同比增长64.79%,显著低于营收增速。(4)资产减值损失195.18 万元,同比大幅缩减。 公司积极进行新产能扩充,2023 年出货量有望再上台阶。公司把握光伏行业旺盛的市场需求,积极扩充产能,2022 年底、2023 年上半年公司的产能扩张计划逐步落地,金刚石线产能分别达300 万公里、600 万公里/月。公司下游客户涵盖隆基、通威、晶科、上机、京运通等主流硅片生产企业,将受益于下游硅片企业的扩产。 紧跟行业“细线化”趋势助力持续降本,推进钨丝金刚线研发和生产。公司通过技术进步、工艺改进不断推进金刚石线的“细线化”。 公司产品规格保持行业领先位置,2022 年初、年中和年底主流金刚线规格40 微米、38 微米和35 微米,碳钢丝金刚石线小批量线径最低30 微米。另一方面,公司“20 线”机生产设备全面推广应用,人机效率和单位成本显著降低。新品方面,为了进一步减少线径和降低成本,公司前瞻布局以钨丝为基材的金刚线的研发与生产,规模供应的钨丝金刚石线线径30-32 微米,最低线径27 微米。 预计随着钨丝母线供应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钨丝金刚石线性价 比提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大股东拟全额参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增加市场信心和减轻公司负债压力。公司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总额3.42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有息负债。实际控制人段志明先生控制的诚熙颐科技拟全部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既有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负债、提升公司业务开展能力,又能巩固大股东的控制权,促使公司稳定发展。 投资建议:暂时不考虑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摊薄,预计公司2023、2024 年、2025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27 亿元、2.89 亿元和3.75 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1.87、2.38、3.08 元/股,按照3 月8 日34.28 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 分别为18.38、14.39和11.12 倍。尽管金刚石线行业扩产迅速,行业存在降价和竞争趋于激烈风险。但考虑到公司不断推进细线化和提高生产效率降本以及布局钨丝金刚石线产品,公司产能具备明显弹性,成长预期良好。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参与者较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风险;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增加较快,对公司资金占用和坏账损失增加风险。
福莱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2-24 34.28 -- -- 35.00 2.10%
35.18 2.63%
详细
国内光伏玻璃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 1998年,是中国最大的光伏玻璃原片制造商之一。公司光伏玻璃生产设施位于嘉兴市、滁州市凤阳县和越南海防市,产品销售涵盖中国、美国、越南、印度、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地区。公司与全球知名组件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截至 2022年 6月 30日,公司光伏玻璃日熔量 15800吨,与信义光能形成双寡头格局。 光伏玻璃供需两旺,龙头企业有望穿越盈利周期低谷。光伏玻璃具备良好的封装性能,实现对传统高分子背板的替代,并且随着光伏组件轻量化、双玻组件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盖板玻璃向薄片化发展。能源结构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背景下,国内外光伏装机需求旺盛,带动光伏玻璃需求持续增长。而受光伏玻璃准入门槛放松,行业快速扩产影响,光伏玻璃行业存在产能阶段性过剩风险。光伏玻璃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成本控制力,龙头光伏玻璃厂商竞争力突出。 公司战略眼光长远,持续进行大窑炉扩张和石英岩储备铸就领先地位。公司的大窑炉产线具备显著的能耗优势、产品良率和成本优势。公司通过增发+转债交替进行方式募资,扩充大尺寸超薄超高透光伏玻璃产能。公司先后收购大华矿业、三力矿业 100%股权和木屐山矿区新 13号段玻璃用石英岩矿采矿权,大幅增加资源储备,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拉开与中小规模厂商的成本差距,制定和稳步实施扩张计划,将在行业景气回升时具备更高盈利弹性。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9.29亿元、28.99亿元和 36.33亿元,按照 2月21日 34.61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分别为 38.51、25.63和20.45倍。公司估值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公司作为国内光伏玻璃行业领先企业,规模优势,生产制造经验优势和成本优势显著。目前光伏玻璃价格处于低位,预计随着硅料供应的显著增加,上游成本降低将会拉动后端装机需求。公司中长期持续扩大光伏玻璃先进产能,优化大尺寸和薄片玻璃产品结构,成长预期良好,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光伏玻璃扩张速度过快,盈利能力下滑风险;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资本开支增加,财务压力增加风险。
南网储能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2-15 15.78 -- -- 15.90 0.76%
15.90 0.76%
详细
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公司成为南方电网公司旗下唯一抽水蓄能和电网侧独立储能运营平台。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已投运储能电站和水电装机规模合计1,234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装机1,028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3万千瓦,常规调峰水电业务203万千瓦。 抽水蓄能迎政策和市场红利,发展空间较大。抽水蓄能电站是今后一段时期满足电力系统调节需求的关键方式,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促进新能源规模发展和消纳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相较于2022年底的4,579万千瓦分别增长35.40%、162.07%。2022年6月,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发布《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截至2021年底,我国抽蓄电站在建总规模已达6,153万千瓦。 我国多地更新峰谷电价政策,峰谷电价价差扩大有望打开抽蓄产业空间。2022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同本地电力供需和市场建设情况相适应的中长期合同分时段价格形成机制,合理拉大峰谷价差。我国多地更新了峰谷电价政策,峰谷价差进一步拉大。 2021年5月,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发改价格〔2021〕633号),对抽水蓄能电站两部制价格形成机制及回收渠道进一步完善和部署。633号文明确抽水蓄能执行两部制电价机制,即与容量对应的基本电价和与用电量对应的电量电价结合,共同决定电价的机制,并对容量电价的核定方法、电量电价的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 公司背靠南网强大央企股东背景,具备强大项目资源获取能力和融资能力。公司控股股东为南方电网,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置入的调峰调频公司原为南方电网全资子公司,为南方五省唯一抽水蓄能电站运营商,作为国内抽水蓄能行业龙头企业,与国内多家商业银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优质的融资信用,获得债务融资的渠道较为畅通。公司规划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分别新增投产抽蓄600/1500/1500万千瓦,分别新增投产新型储能200/300/500万千瓦。 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抽水蓄能行业按装机容量口径市场占有率为22.45%。 l公司与国网新源占据我国抽蓄市场大部分装机份额。我国已投运的抽蓄电站行业整体较为集中,由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和南网储能占据主要份额。 l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南方电网公司抽水蓄能和电网侧独立储能投资建设唯一主体,具有丰富的项目储备,中长期将受益于新能源发电消纳对储能电站行业的需求放量,成长预期较为良好,预计2022-2024年公司可实现归母净利润16.62/18.79/19.81亿元,对应EPS为0.52/0.59/0.62元。根据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情况,考虑到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成长性,公司2023年PE处于合理估值区间。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储备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2023年抽水蓄能容量电价核价结果不确定;调峰水电站来水波动;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
固德威 2023-02-06 395.00 -- -- 398.92 0.99%
399.56 1.1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5.9-7.07亿元,同比增长 111.06%-152.92%。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67-6.8亿元,同比增长 131.68%-177.85%。 点评: 物料短缺和疫情影响消退,2022Q4业绩显著好转。按照业绩预告测算,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3.15亿元-4.32亿元,同比增长 392.19%-575%。公司四季度业绩延续三季度以来的大幅增长态势。公司业绩取得大幅增长,主要受分布式储能在欧洲市场爆发式增长,公司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电池销量提升影响。另外,2022年下半年,随着疫情的好转,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得到优化,物料短缺问题被解决,产能有效释放。 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能源安全以及清洁能源转型等因素有望驱动全球光伏装机继续高增,并网和储能逆变器有望受益。 2022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 87.41GW,同比增长 59.27%,光伏组件(含电池)出口金额 3085.22亿元,同比增长 67.80%。而我国逆变器出口金额 89.76亿美金,同比增长 75.13%。2023年,硅料新老厂商齐扩产,光伏产业链价格进入下行通道推升电站开发商内部收益率,而能源安全、清洁能源转型、风光大基地建设以及分布式的较快发展有望继续推动光伏装机容量高增。并网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将直接受益于光伏装机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对储能的需求具备紧迫性。储能逆变器作为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核心单元,受电化学储能装机的增长将凸显更高的需求增速。 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扩大产能规模,提高中长期市场份额。2022年,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募集资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4.998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年产 20GW 并网逆变器及2.7GWH 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年产 20GW 并网、储能逆变器及 1.8GWH 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 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苏州基地、广德一期、二期生产基地合计拥有 10.79GW 的并网逆变器、4.92GW 的储能逆变器产能。 扩产项目达产后将新增 30GW 的并网逆变器和 10GW 的储能逆变器以及 4.5GW 的储能电池规模。公司的逆变器供货能力将大幅提升。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并网逆变器募投项目中包含户用、工商业、地面电站多种应用场景,产品覆盖的功率段更为齐全,填补了部分功率段空白。而募投的储能逆变器主要针对户用产品,有望迎合户用储能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目前,逆变器行业内企业均利用资本 市场募集资金迅速扩大产能规模,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募投项目将有利于公司把握光伏市场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暂时不考虑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摊薄效应,预计 2022、2023年公司全面摊薄 EPS 分别为5.20、10.36元,按照 2月 1日 403.60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 PE分别为 77.68和 38.97倍。考虑到公司专注于组串式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领域,将充分受益于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增长和电化学储能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公司未来成长预期良好,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芯片供应紧缺的风险;贸易政策、关税政策变动风险;技术升级和创新变化较快风险。
TCL中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2-28 38.00 -- -- 43.24 13.79%
49.31 29.76%
详细
事件: 2022年 12月 23日,公司公布最近一期产品报价: 150μm 厚度 P 型 2 10、182硅片报价分别为 7.1元/片、5.4元/片,较 11月 27日报价下调 2.2元、1.65元,降幅分别为 23.65%、23.40%。 150μm 厚度 N 型 2 10、182硅片报价分别为 7.5元/片、5.8元/片,较 11月 27日报价下调 2.36元,1.74元,降幅分别为 23.93%和23.08%。 点评: 硅料供应逐步宽裕,公司下调产品售价。2022年 11月份,我国新增硅料产能释放,硅料价格下行。根据 PV Infolink 的统计数据,本轮多晶硅致密料均价从 11月中旬的最高 303元/kg 下调至 12月下旬的 255元/kg,下滑幅度 15.84%。同期,单晶硅片-166mm/150μm、182mm、210mm 硅片均价下跌幅度 18.55%、26.27%和 25.85%。 硅片价格下调力度较大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供应增加、价格下跌,年末需求偏弱,硅片行业产能增长较快以及削减库存等因素影响。公司下调产品报价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有望减少库存、拉动出货,提高周转率。 2023年地面电站将会放量,硅片生产环节加速优胜劣汰。非补贴模式下,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率 IRR 是决定装机的核心因素。2022年,高价组件导致地面电站经济性下降,成为约束装机需求的重要因素。根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硅料新增产能 123万吨/年,年底国内多晶硅供应能力有望达 236.80万吨/年。按照投产进度和产能爬坡周期估算,全年硅料供应量有望超过 150万吨,能够支撑446.95GW 的装机容量。光伏主产业链供应将趋于通畅,硅料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产业链成本将显著降低,从而带来地面电站的需求放量。值得关注的是,硅片新老玩家的大幅扩产造成硅片环节产能较为宽裕。预计随着硅片的显著降价,硅片生产高成本产能加速退出,拟扩产项目存在重新审慎决策预期。硅片生产环节将迎来加速淘汰时期,低成本企业有望在长期竞争中增加市场份额。 公司 G12产能全球领先,中长期降本增效逻辑清晰。公司作为大尺寸硅片行业的引领者,持续扩大先进产能占比。预计随着宁夏六期的投运,2022年底,公司单晶产能有望达到 140GW,位居全球领先位置。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制造方式变革,提高生产效率,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单炉月产能力迭创新高,同硅 片厚度下公斤出片数显著领先行业水平。在硅片生产阶段性逆风过程中,公司有望持续技术创新,塑造成本优势。 注重员工激励,激发企业活力。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的一致性,公司陆续推出 2021年、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涉及董、监、高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骨干员工或关键岗位人员。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实际认购资金总额为 39589.50万元,已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可获得已回购库存股股数 9654412股。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 2022、2023年公司全面摊薄 EPS分别为 2.26元、2.29元,按照 12月 23日 34.93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分别为 15.46和 15.28倍。考虑到公司在 G12硅片和半导体硅片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工艺持续改善带来的降本增效以及规模的持续扩张,尽管短期产品降价影响阶段性盈利水平,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公司长期成长预期良好,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硅片生产制造环节参与者过多,行业产能扩张快,盈利能力下滑风险;全球装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金风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2-12-19 11.13 -- -- 11.42 2.61%
11.85 6.47%
详细
近期,我们参与了公司举办的 2022年线上反路演活动。 投资要点: 公司高度注重技术研发,持续推出大机型产品引领行业趋势。公司作为国内老牌的风电设备研发和制造龙头,高度注重产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风电出货连续多年稳居市场前列。公司坚持以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作为增长驱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出新品满足市场需求。2022年 11月,公司与三峡集团合作研发的 16MW 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16MW 机组攻克超长柔性叶片、大型主轴轴承国产化、超大容量发电机小型化等关键技术难题,是全球叶轮直径最大、单机容量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16MW 机组适用地域广,可广泛应用于我国东南沿海及台湾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欧美国家。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是大势所趋,且随着向深远海域进军,智能化超大容量机组的发电优势和经济性优势将进一步突显。公司有望持续发挥行业领先优势。 公司中速永磁产品快速放量,产品销售结构不断优化。公司的中速永磁产品具备并网友好性、高可靠性、灵活运输、便捷吊装、运维简单等特点,能够适用于高温、低温、海上等不同应用场景。公司中速永磁产品已形成 GWHV 11、GWHV 12、GWHV20、GWHV21四大平台,在多省市风电项目中实现快速交付。从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的产品销售情况来看,公司中速永磁产品销售容量 2986MW,占比显著提升到 42.5%,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截至三季度末,公司中速永磁产品订单容量 17.52GW,占比 69%。预计 2023年,公司的中速永磁产品将成主力销售产品,进一步提升对毛利的贡献。 2022年公司订单规模快速增长,助推后续业绩发力。截至 2022年9月 30日,公司在手订单规模 26.07GW,较年初增长 49.56%。订单结构中,外部订单 25.58GW,内部订单 0.49GW。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外部订单结构中中速永磁产品和 3/4S 机型合计占比超过 90%。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推进澳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市场突破。 尽管风机价格呈持续下降态势,公司通过研发降本、标准化制造等措施降本。目前公司充足的订单保证未来业绩增长。 2022年是风机招标大年,风电行业 2023年装机有望实现高增。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 19.24GW,同比增长17.10%,装机低于市场预期。新冠疫情影响物流,关键零部件阶段性供应紧缺等因素导致装机增速较低。而得益于双碳背景下国内风 光大基地建设和沿海省份海上风电装机规划,国内风机招标市场旺盛。2022年前 10个月,国内风机招标 91.72GW,同比增长 90.09%。 2023年,随着管控措施的解除,前期制约风电装机的主要因素将会被解除。同时,现有招标项目的落地和风光大基地、海上风电项目的持续招标有望形成旺盛的市场需求,行业增长将加速。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计 2022、2023年全面摊薄 EPS 分别为 0.78元/股、1.05元/股,按照 12月 14日 11.07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 PE 分别为 14.19和 10.55倍。公司不断推出大机型产品迎合海风市场需求,中速永磁产品逐步占据风机产品主导结构。 2023年,风电行业有望迎来装机大年,公司作为行业领先企业有望享受快速增长红利。因此,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机价格降低,盈利能力下滑风险。
海大集团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2-11-21 59.56 -- -- 61.50 3.26%
65.47 9.92%
详细
公司业绩符合预告,净利润增速同比转正。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9.55亿元,同比增长22.76%;归母净利润21.01亿元,同比增长20.3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80亿元,同比增长22.09%。受益于生猪养殖行业景气度回升,行业盈利水平显著提高,公司养殖板块扭亏为盈,带动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26.29亿元,同比增长24.91%;归母净利润11.83亿元,同比增长453.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75亿元,同比增长467.87%。 生猪养殖景气度回升,产能增加带动饲料需求。2022年三季度,市场上生猪出栏量减少,叠加秋冬季节来临消费端回暖,推动猪价加速上行。2022年四季度仍是猪肉消费需求旺季,预计市场上生猪继续处于供需偏紧状态,生猪价格有望继续维持高位运行,养殖户出栏享受较高盈利水平。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44亿头,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3.1%,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禽养殖方面盈利水平和产能也在回暖。下游产能的持续恢复将对饲料需求形成较强支撑。 公司饲料业务逆势增长,养殖板块扭亏为盈。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饲料、动保、种苗、水产养殖和生猪养殖板块收入均稳步增长。尤其是饲料板块在行业整体下降的情况下迎来逆势增长,实现对外销量约1,503万吨,同比增长7%,其中第三季度单季销量588万吨;前三季度共出栏生猪约230万头,同比增长73%,其中第三季度出栏约70万头。受生猪价格上行利好影响,1-9月份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扭亏为盈,预计四季度仍将维持较高盈利水平。根据饲料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饲料工业饲料总产量约2.16亿吨,同比下降1.2%。公司饲料业务增速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将推动公司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公司实控人全额认购定增彰显长期发展信心。2022年4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5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此次定增将由公司实控人薛华全额认购。随着公司的经营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近年有息债务逐步攀升。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62.26%,较2021年末增长了6.96个百分点,通过此次定增有利于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同时助力公司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公司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实控人薛华先生通过海灏投资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本次定增发行后薛华先生将另外直接持有公司股份不超过33,370,411股,拟直接持股比例不超过增发后总股本1.97%。公司实控人全额现金认购的方式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提升公司投资价值,进而实现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切实保障中小股东利益。目前公司定增方案已获得股东大会通过。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考虑到公司生猪板块回暖和产能扩张情况,上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1/43.46/53.0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7/2.62/3.19元每股,对应PE分别为33.31/22.55/18.47倍。根据公司历史PE均值来看,在行业市占率提升和业绩增长下,2023年估值仍有一定的扩张空间,继续维持公司“增持”的评级。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猪价大幅波动及种苗、动保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瑞普生物 医药生物 2022-11-18 20.94 -- -- 21.48 2.58%
22.85 9.12%
详细
事件:2022年 10月 26日公司发布第三季度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速同比转正。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77亿元,同比下降 1.48%;归母净利润 2.33亿元,同比下降20.2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00亿元,同比下降 22.07%。其中,2022Q3公司实现营收 5.68亿元,同比增长 24.05%;实现归母净利润 0.93亿元,同比增长 5.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81亿元,同比增长 5.49%。受益于下游养殖行业景气度回升,第三季度公司业绩得到明显改善。 行业下游产能恢复推动需求增长。2022年三季度,猪价维持在20-25元/公斤的高位运行,养殖户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带动动保产品市场需求快速恢复。目前下游生猪产能仍在持续增长。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截至 2022年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 44394万头,同比增长 1.4%,环比增长 3.1%,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禽养殖方面盈利水平和产能也在回暖,据博亚和讯数据显示 2022年 3季度父母代鸡苗产量环比增加 6.45%,同比增加 0.72%。动保作为养殖后周期行业,市场需求将充分受到下游产能恢复的支撑。2022年 5月,在农业农村部出台新版兽药 GMP 后,加速行业对于缺乏竞争力企业的淘汰,行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公司宠物药品销售进入业绩兑现期。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家禽板块实现营收 9.7亿元,家畜板块实现营收 2.6亿元;宠物板块营收 3116万元,同比增长 60.2%,其中宠物药品营收 2679万元,同比增长 113%。2022年三季度,公司宠物驱虫药产品莫普欣上市后,在寄生虫治疗领域广受好评,带动公司宠物板块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生产的莫普欣应用范围高于竞品,符合终端消费者对驱虫药安全性强、驱虫谱广、见效快的期望,产品定价相较于竞品也有一定优势,有望打破进口宠物药品在国内的垄断局面。公司在宠物产品管线布局丰富,同样用于宠物驱虫的非泼罗尼吡丙醚滴剂生产线GMP 核查及文号批件申请工作已启动;猫三联产品的审批工作稳步推进,预计 于 2023年上半年可以上市,有望快速实现进口宠物产品的替代,占领国内市场份额。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公司在动保领域产品储备丰富,考虑到行业下游畜禽产能变化和宠物药品的成长性,预计公司2022-2024年可实现净利润分别为 3.55、4.78、5.7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 0.76、1.02、1.24元,对应市盈率为 27.71、20.57、17.03倍。根据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2023年平均市盈率为 28倍,公司仍有一定估值提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产能增长不及预期,产品研发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