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匡培钦

浙商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230520070003,曾就职于上海申银万国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大秦铁路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02-10 7.10 -- -- 7.25 2.11%
7.25 2.11%
详细
报告导读2021年1月,公司核心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406万吨,同比减少8.22%,日均运量109.87万吨。大秦线日均开行重车72.9列,其中日均开行2万吨列车52.8列。 投资要点春节错期导致大秦线1月运量下降8.22%1月大秦线日均运量109.87万吨,同比下降8.22%,我们判断主要系2022年春节阳历日期较2021年有所提前提前,煤炭运输较早进入淡季所致。随政策端煤炭保供稳价持续推进,大秦线运量有望在春节后迎来修复,建议关注1-2月份大秦线合计日均运量情况。 预计2022年大秦线运量继续恢复至4.3-4.4亿吨在供给端,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于1月30日发布一季度煤炭稳供通知,要求各企业合理安排春节假期生产及日常维修,以保障春节、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两会”期间煤炭稳定供应;国家发改委于2月9日下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煤炭保供稳价工作,推动煤炭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在运输端,国铁集团持续推进电煤保供专项行动,且2022年将持续深化铁路货运增量行动,进一步推动大宗运输结构调整,带动煤炭运输继续由公路向铁路转移。 整体上,在疫情恢复及偶发因素消减及基建发力预期的推动下,我们预计2022年大秦线运量有望维持稳健增长,或进一步恢复至4.3-4.4亿吨。 环保政策影响略微且边际宽松,大秦线运量长远提升空间仍在2月7日,《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钢铁行业2030年前碳达峰,比原征求意见稿延迟5年。总量上煤炭在特定时间内仍是我国必要的主体能源,结构上长远看大秦线运量仍有“三层安全垫”支撑:1)煤源结构调整,煤产地持续向三西地区集中,区位优势巩固大秦铁路主业护城河;2)运输结构调整,公转铁持续推进,国铁集团与各地方政企合作推动铁路货运增量行动;3)竞争线路分流较弱,西煤东运四大干线比较下,大秦线运输成本优势仍存。煤源集中、大宗运输公转铁及低运输成本共振,大秦线在需求端保障充足。 绝对金额分红承诺脱钩利润,谨慎预期下或兼具绝对及相对收益根据公司2020-2022年分红回报规划,每年每股派发现金分红不低于0.48元/股。2020年承诺兑现,10股分红4.8元,分红比例65.5%,公司2021年对应当前收盘价(2022/02/09)的股息收益可达6.9%,托底绝对收益。基于业绩稳增长及股息高防御,建议关注公司在大盘谨慎预期下的稳健配置价值。 盈利预测及估值假设大秦线运量情况稳中维增,暂不考虑运价调整,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122.12亿元、135.26亿元、138.08亿元。此外公司当前PB(LF)仅0.86倍,安全边际充足且有确定性分红收益托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需求大幅下降;大宗公转铁难以持续;竞争性线路上量分流。
韵达股份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01-21 21.02 -- -- 21.60 2.76%
21.60 2.76%
详细
报告导读韵达股份12月快递包裹量18.36亿件,同比增长22.2%;单量市占率17.9%,环比提升1.3pts,同比提升1.3pts。12月票单价2.35元,环比减少0.03元,同比增加0.10元。 电商快递价值修复层次已开始由“单价修复”向“盈利修复”递进演绎,月度经营数据持续验证,后续看好盈利弹性兑现,维持韵达股份“买入”评级。 投资要点12月单价同比提升0.10元,环比略有回落属旺季后正常调整韵达12月票单价2.35元,同比提升0.10元,环比回落0.03元,我们判断环比调整主要是对双十一期间抛货临时提价的调整,总部价格政策并未变化。此外,鉴于电商消费淡旺季波谷趋平,预计快递企业临时成本投入增幅较往年偏低,因而单票盈利有望显著回升。展望后续,春节不打烊期间快递价格政策大概率依然维持坚挺,建议关注节后末端价格走势。 12月单量同比高增22%,份额红利或有显现单量角度,韵达12月单量18.36亿件,同比增长22.2%,电商消费淡旺季波谷趋平趋势之下,仍能保持超过20%同比增速,相对行业超额增长可观(12月行业单量同比增速10.7%,圆通6.2%,申通19.6%)。份额角度,韵达12月市占率16.6%,环比提升1.30pts,同比提升1.26pts。2021全年,公司快递业务量总计184.02亿件,同比增长30.1%,后续抖音快手等直播带货平台崛起补充重要上游电商增量,叠加快递单包裹货值下行趋势将带动行业包裹量维持相对高增,且韵达将有望额外从行业整合事件中获取外溢份额。 价值修复三层次两阶段,马上进入盈利修复的本质阶段对于恶性价格战后的价值修复,我们认为要区分三个层次:1)政策管控、2)价格回归、3)盈利修复。今年二三季度随着政策的出台,价格端逐步呈现回归良性态势,在政策及价格修复之后,即将进入价值修复的最本质层次即盈利修复层次,相应股价表现进入核心阶段,有望迎来第二波“主升浪”。我们预计Q4及明年韵达整体盈利拐点向上,2022年单件盈利修复叠加规模增长,业绩或有高弹性。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4.99亿元、27.44亿元、40.39亿元,同比分别+6.7%、+83.1%、+47.2%,对应PE 分别42倍、23倍、16倍。考虑到龙头溢价、单量规模及单件盈利等方面,我们依然看好行业单量第二大快递企业、A 股电商快递龙头韵达股份,公司价值修复空间确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管控松动;快递价格战恶化;实体网购增长回落。
中国中冶 建筑和工程 2022-01-18 3.85 -- -- 4.39 14.03%
4.83 25.45%
详细
中国中冶为全球顶级冶金工程承包商、运营商,国内基建主力军。短期维度看,在手有色矿产资源贡献业绩弹性、增厚估值;中长期维度看,一方面受益“双碳”战略,冶金工程建设及运维业务有望实现高成长,另一方面,发力“投建营”带动业务模式转型,持续增厚运营资产,打开新成长空间。 投资要点历史复盘:红色基因,化危为机,高质发展1))新中国“钢筋铁骨”奠基者:公司旗下中国三冶成立于1948年,参与新中国首个钢铁企业—鞍山钢铁厂建设,被誉为“中国冶金建设摇篮”。2008年,中冶集团发起设立中国中冶,2009年中国中冶实现上海、香港两地上市;2)回归主业,重塑“冶金建设国家队”:受金融危机、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和多元化等“三期因素”叠加影响,2012年公司业绩出现大额亏损,2013年起践行“聚焦主业”战略;3))聚焦主:业,高质发展:“十三五”期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稳步增长,CAGR分别+16.2%/+10.0%;21年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同比高增30.4%/33.0%,业绩亮眼。 压舱基石:冶金工程再创业、非钢工程发力“投建营”冶金工程发展稳健,或深度受益“双碳”战略。1))营收&新签同步快增::“十三五”期间冶金工程营收CAGR+17.4%,占工程承包业务比重约1/4。17-20年,冶金工程新签CAGR+22.1%。2)全产业链优势显著,“双碳”。目标催化建设新需求。公司旗下拥有3家地勘院、3家国家级冶金研究院、11家冶金设计院、16家冶金建设企业,掌握钢铁行业8大部位核心技术,形成集团兵作战能力。“双碳”目标催化下,公司21H1新签冶金工程合同额981亿元,同比高增57.7%。 非钢工程“投建营”。模式引领,运营资产迎扩容。1:)房建、基建:公司灵活应用ABO、EPC+F等新融资模式参与片区项目开发,20年全年中标投融资类经营项目金额872亿元。2)生态环保、水务:截至20年末,公司在手运营水务项目27项,总设计处理量达262万吨/天;截至21H1末,公司在全国大型焚烧发电咨询设计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达60%。受运营资产带动,公司20年末特许经营权合计94.2亿元,同比增长24%。截至21H1末,公司特许经营权合计99.7亿元,规模可观。 锦上添花:冶金装备强化整合,资源开发贡献业绩成长动能装备制造:冶金装备特色鲜明,钢结构受益“双碳”有望高成长。1))设备制造,公司拥有装备制造基地共22家,代表产品为烧结机、环冷机等冶金产品,并规划打造了中冶装备产业园区。21H1,装备制造实现营收60.7亿元,同比+26.5%;2)钢钢结构,至20年底,公司拥有钢结构制造基地32家,设计产能达165万吨。 资源开发:全球布局矿业资源,新能源基础材料业务闪亮点。21H1,公司在产矿山项目合计利润10.9亿元,较20H1扭亏增盈11亿元,较20年增长+150%。 房地产开发:战略布局重点城市群,多元业务体系引领城市运营开发。公司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为重点发展区域,21H1通过公开市场招拍挂获取土地7宗,计容建筑面积88.80万平方米,超过2019及2020年全年成绩,凭借“一主N翼”多元化业务体系,形成独特城市运营模式。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849、5531、6200亿元,同比增长21.19%、14.06%、12.10%,实现归母净利润96.21、110.87、126.22亿元,同比增长22.37%、15.23%、13.85%,对应EPS为0.46、0.53、0.61元。现价对应PE为8.3、7.2、6.3倍。基于分布估值法测算,22年业绩对应合理市值为1058亿元。公司当前估值偏低,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冶金行业技改需求、产能置换进度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房地产调控力度超预期;新能源行业需求增速不及预期,金属矿石价格回调。
中国能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1-18 2.67 -- -- 3.01 12.73%
3.01 12.73%
详细
中国能建发布2021年度主要经营数据。2021全年,公司新签合同额8726亿元,同比增长51%,两年复合增速30%,其中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订单同比高增53%。新签订单超预期。 投资要点21年全年新签同比高增+51%,新能源基建如期发力增、同比高增53%公司21年累计新签8726亿元,同比高增51%,相对2019年复合增速高达30%。 分业务看,工程建设主业新签8009亿元,同比高增46%,各细分赛道全面开花:1)其中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以风、光、储、氢等为主导)数据亮眼,全年实现新签合同额1928亿元,同比高增53%,在工程建设订单中占比由20年23%提升至21年24%;2)以火电、水电、输变电和核电为主导的传统能源工程新签合同额2019亿元,同比高增22%;分季度看,21Q1/Q2/Q3/Q4新签合同额2439/2394/1091/2802亿元,同比+91%/+35%/+5%/67%。,分区域看,国内/海外全年新签6555/2172亿元,同比+64%/22%。 我们认为:公司全年新签超预期、新能源基建如期发力,一方面系“双碳”战略下国内新能源基建需求空间扩容,另一方面,公司在“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引下,新能源基建市场份额保持稳固。我们此前预测“十四五”国内新能源基资建年化投资6500亿元左右,公司作为能源电力建设行业国家队,“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五年再造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能建”,获取新能源基建项目订单、节奏如期兑现,未来业绩成长高弹性可期!综合交通/城建同比增长+230%/+11%,稳增长背景下订单转结有望提速公司综合交通业务(公路、铁路、城轨、机场、港口航道)21年新签合同额1452亿元,同比高增229.6%;城市建设稳扎稳打,全年新签合同额1679亿元,同比稳增11.3%。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2年“稳”字当头,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1年12月经济数据显示,消费弱复苏、房地产投资进一步下探,为我们认为22年年基建投资稳增长逻辑进一步强化,公司凭借“一流基础设施投资商”、“一流工程总承包商”定位和工程项目推进能力,城市建设和综合交通两类工程建设订单有望加速推进。 业绩复合看增速看15%,当前估值偏低、安全边际充足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营收、利润总额、新签合同额、资产总额较2020年实现翻番,五年再造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能建”。我们预计21-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8、96、110亿元,同比增长27.49%、13.66%、14.45%。考虑21年业绩计入前三季度葛洲坝少数股东权益前提下,未来业绩年复合增速有望超超15%,司公司22年对应11倍倍PE,从成长性及景气度角度,估值偏低,安全边际充足!
精工钢构 建筑和工程 2022-01-17 4.61 -- -- 5.08 10.20%
5.15 11.71%
详细
精工钢构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数据。2021年全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金额169.49亿元,同比增长13.29%,实现钢结构销量101.60万吨,同比增长34.00%。21Q4单季度新签合同额39.45亿元。 投资要点全年增新签合同额稳增13%,增全年钢结构销量同比高增34%:新签方面:2021全年,公司累计新签订单额合同额169.49亿元,同比长增长13.29%。 分时段看,21H1/H2新签分别82.45/87.04亿元,下半年新签环比稳增5.57%,其中21Q3/Q4新签订单合同额分别47.59/39.4亿元,Q4新签环比下滑17.21%(因订单确认口径由“新承接”调整为“新签”,之前披露Q1、Q2单季度数据不可比);量销量方面:公司全年实现钢结构销量101.60万吨,同比高增34%,凸显公司业务发展高景气度。 公建/工业建筑新签高增34%/16%,公建大订单高增、工业建筑高回头率分业务类型看::1)公共建筑全年新签合同额增高增33.6%,亿元以上订单同比高增增61%。2021年,公司新签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合同金额累计64.39元,同比高增33.57%,其中亿元以上订单22项,总金额43.89亿元,同比增长61%;2))工业建筑全年新签合同额高增增15.8%,达老客户回头率高达58%。2021年,公司新签工业建筑项目72.49亿元,同比增长15.80%。公司工业企业类客户主要分布在5G、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门类,且多为老客户持续合作,2021年工业建筑新签订单数量中,来源上述新兴战略产业占比80%,来源于老客户占比58%。 我们认为:增公司公共建筑同比高增34%,恰验证我们于于21年年11月月30日外发《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之五:赋能、节能、产能,建筑工程行业三层次助力新能源+》》(以下简称“建筑新能源+)”)中所提出的“双碳”目标下,凭借全寿命周期更低碳排放强度,钢结构有望迎来加速发展”判断。 EPC业务蓄力发展展,省外加盟订单拓展5单/业务额2亿元、同增100%EPC业务方面:据公开披露信息,公司旗下EPC公司以上海为业务大本营,当前下设深圳、西南、山东、西北、安徽、上海、江苏和浙江等8大分公司,具备设计服务、专业协同、建造服务和数字化管理等EPC全产业链落地交付能力,拥有34支EPC工程项目实施团队和自主研发的建筑行业首个EPC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加盟业务方面:2021全年,公司加盟业务实现业务额2亿元,同比增长100%,新拓展江西上饶、安徽蚌埠、江苏扬州、河南邓州、安徽宣城等五个地区。当前公司已在国内东北、华东、华北等六大区域开展技术加盟业务合作,有望促进公司钢结构建筑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及推广屋顶光伏政策加码,公司分布式光伏业务积累深厚、未来成长可期政策频加码::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2022年1月4日,工信部等5部委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统筹推进居民屋面智能光伏系统,鼓励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推广太阳能屋顶系统。 行业空间大::我们于21年11月30日外发《建筑新能源+》报告中测算存量建筑BAPV市场约9600亿元,新建建筑BIPV市场空间有望突破830亿元/年。 公司优势多::1)分布式光伏(含BIPV)经验足:公司早在2013年布局分布式光伏业务,当前持有专业从事分布式屋顶光伏业务联营企业—浙江精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精工能源科技”)45%股权。21H1,浙江精工能源科技实现净利润2610万元;2:)技术优势强:公司具备成熟建筑结构技术、围护系统产品,先后承接完成广州南站、靖江体育中心、各类工业厂房等多个公共建筑、工业建筑BIPV项目;3))屋面资源广:公司钢结构业务客户粘性高、行业成长性强,具备丰富屋面资源储备。根据公开披露信息,2020年,公司工业建筑、公共建筑营收分别为56.6亿元、17.3亿元,可折合对应几千万平米建筑面积。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到新签订单情况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毛利率影响,在充分预计各业务数据基础上,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8.79、174.33、217.76亿元,同比增长20.86%、25.60%、24.91%,实现归母净利润6.98、8.71、10.94亿元,同比增长7.64%、24.87%、25.60%,对应EPS为0.35、0.43、0.54元。现价对应PE为13.4、10.7、8.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渗透率提升速度不及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国,全国BIPV推进力度不及预期。
厦门象屿 综合类 2022-01-14 8.88 -- -- 8.94 0.68%
9.61 8.22%
详细
报告导读厦门象屿发布2021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19.60-22.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6.60亿元-9.10亿元,同比增长51%-70%,单四季度归母净利润3.04-5.54亿元。公司商业模式优化叠加内生进取动力有望带动业绩继续超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要点预计21Q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70%,业绩高增符合预期公司坚持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客户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6-22.1亿元,同比增长51%-70%,远超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2021全年12.94亿元利润考核目标。其中,公司21Q4实现归母净利润3.04-5.54亿元。业绩整体符合预期,精益运营成效显现。 全产业链服务深度推进,提质增效成果明显公司2021年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我们判断主要受益如下三方面因素:1)业务模式方面,锚定制造业企业核心诉求,深化“全产业链服务”业务模式;2)客户结构方面,提升制造业客户占比,同时发掘存量优质客户服务延伸需求;3)盈利贡献方面,服务收益、价差收益、金融收益结构进一步优化。 六五规划提纲挈领,中长期有望打造大宗供应链国际巨头公司此前发布六五规划,要求以成为世界一流供应链企业为目标,与战略型制造业客户深度合作,从而由此引领定位升级。我们看好公司三大看点助力打造大宗供应链国际巨头:1)服务增值收益逐步占据主导,单位利润稳步提升,如公司联手阿里打造农业产业级互联网平台,带动数智化供应链服务提质增效;2)“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复制推广至金属矿产、能源化工、新能源等板块,打造全新利润增长极;3)国际化战略扎实推进,以东南亚市场为起点辐射全球,其中印尼250万吨不锈钢冶炼一体化项目已于2021年实现投产并盈利,预计全面投产将明显提升项目2022年利润贡献。 估值相对成长性明显偏低,同时有望维持相对高分红,攻守兼备从增长角度看,根据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29.1%,对应2021的PEG=0.32<1,估值相对成长性明显偏低。从托底角度看,考虑股权激励计划对业绩目标的设定,以及参考2020年公司分红比例56%(同比提升0.52pts),假设2021-2023年公司分红比例维持55%,根据我们预测2021-2023年合计股息收益高达20.9%。整体攻守兼备,确定性强。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20.84亿元、24.22亿元、27.93亿元,对应PE 分别9.2倍、8.0倍、6.9倍。考虑公司业务结构、客户结构、盈利结构、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内生激励下的进取动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价格波动剧烈;产业链服务模式推广不及预期;国际战略推进不及预期。
华贸物流 综合类 2022-01-14 13.36 -- -- 13.59 1.72%
13.59 1.72%
详细
报告导读 华贸物流预告2021 年归母净利润8.22-9.02 亿元,同比增长55%-70%;扣非归母净利润8.01-8.78 亿元,同比增长55%-70%。公司国际货代基本盘夯实,跨境电商物流打开第二增长极,看好顶层设计加持下跨境物流核心资产地位凸显。 投资要点 预告21 年利润8.22-9.02 亿元,其中Q4 贡献1.52-2.32 亿元 受益于直客比例提升、服务链条延伸及新兴业态外延增量,同时深化落实营销与科技双轮驱动的战略,公司预告2021 年归母净利润8.22-9.02 亿元,同比增长55%-70%;扣非归母净利润8.01-8.78 亿元,同比增长55%-70%。其中21Q4 归母净利润1.52-2.32 亿元,同比增长20%-83%。 国际空海货代基本盘夯实,跨境电商物流塑造第二增长极 国际货代基业方面,公司在货量规模、资源整合、客户结构三维度优势突出,构筑核心壁垒;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方面,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物流赛道规模21E- 25E 复合增速22.5%,叠加公司积极的外延扩张节奏及卓越的并购后管理,得以深度切入新兴赛道获取服务品质及履约链条相对高溢价红利。 央企物流板块资源整合,市场化激励充足的跨境核心资产战略地位突出 中国物流集团已于2021 年末正式成立,由原铁物集团与诚通集团旗下的华贸物流等三个物流公司整合而成,国务院国资委和诚通集团分别持股38.9%,东航集团、中远海运集团及招商局集团三家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分别10%、7.3%、4.9%,持有华贸物流45.8%股权。华贸物流作为两大集团旗下上市平台中唯一经营跨境综合物流的主体,是护送中国高端制造业升级出海的核心资产,具备充分的市场化激励机制及内生进取力,有望叠加三家战略投资者的赋能,更加突出跨境物流核心资产的地位。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8.69 亿元、10.66 亿元、12.2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8%、22.7%、14.6%。考虑公司作为我国跨境综合物流赛道央企巨头,货代基本盘夯实且跨境电商物流新业务空间广阔,未来有望受益于国家对于现代物流业央企平台的战略整合,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货物运输价格大幅波动;跨境电商消费需求回落;并购商誉发生减值。
大秦铁路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01-11 6.54 -- -- 7.25 10.86%
7.25 10.86%
详细
报告导读 2021年12月,公司核心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957万吨,同比4.3%,日均运量127.65万吨。大秦线日均开行重车83.5列,其中日均开行2万吨列车64.3列。2021全年,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4.21亿吨,同比增长4.0%。 投资要点 电煤保供运输持续,年底煤炭运输供需双旺 作为西煤东运大动脉,12月大秦线运量同比增长4.3%至3957万吨;11、12月合计运量7773.5万吨,同比增长2.7%。 1)供给端,国家煤炭保障工作持续推进,根据煤炭市场网数据,2021年内保供阶段共计批准5批次数百家煤矿产能核增,合计增加产能约4.2亿吨。 2)运输端,煤炭旺季国铁集团重点保障三西地区煤炭保供外运工作,太原局集团通过开辟电煤保供货运列车优先核实、配空、装车、放行、卸车的绿色通道等系列措施,高质推进电煤保供任务。 3)需求端,秦皇岛与曹妃甸两港煤炭库存846万吨(截止2022/1/7),环比上月同期下降12.0%,料终端煤炭需求依然畅旺。 煤炭等大宗铁路运量依然有望稳健增长。根据1月4日国铁集团工作会议,2022年将持续深化铁路货运增量行动,进一步推动大宗运输结构调整,在基建发力预期下,运量有望维持稳健增长。 2021全年大秦线运量4.21亿吨,预计2022年4.3-4.4亿吨 大秦线运量在多重偶发因素下仍同比正增。受国家节庆期间产煤地区及港口限制作业、华北地区自然灾害、汛期异常天气多发三重偶发因素对煤炭供需及运输的不利影响,大秦线7月运量同比下降21.2%,Q3日均运量同比下降6.9%。2021全年,大秦线运量录得4.21亿吨,同比+3.96%,仍保持正增长。2022年,大宗货物公转铁趋势依然延续,我们预计大秦线运量4.3-4.4亿吨左右。 长远看能耗双控、碳中和等环保政策影响略微,运量提升空间仍在 能耗双控及碳中和等环保政策或影响整体煤炭需求,但长远看,大秦线运量仍有“三层安全垫”支撑:1)煤源结构调整,煤产地持续向三西地区集中,区位优势巩固大秦铁路主业护城河;2)运输结构调整,公转铁持续推进,国铁集团与各地方政企合作推动铁路货运增量行动;3)竞争线路分流较弱,西煤东运四大干线比较下,大秦线运输成本优势仍存。煤源集中、大宗运输公转铁及低运输成本共振,大秦线在需求端保障充足。 2020-2022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0.48元,托底绝对收益 根据公司2020-2022年分红回报规划,每年每股派发现金分红不低于0.48元/ 股。2020年承诺兑现,10股分红4.8元,分红比例65.5%,公司2021年对应当前收盘价(2022/01/07)的股息收益可达7.4%,托底绝对收益。 盈利预测及估值 假设大秦线运量情况稳中维增,暂不考虑运价调整,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122.12亿元、135.26亿元、138.08亿元。此外公司当前PB(LF) 仅0.8倍,安全边际充足且有确定性分红收益托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需求大幅下降;大宗公转铁难以持续;竞争性线路上量分流。
鸿路钢构 钢铁行业 2022-01-07 50.65 -- -- 59.27 17.02%
59.27 17.02%
详细
报告导读鸿路钢构发布2021年年度经营数据。2021年全年,公司新签销售合同额228.32亿元,同比高增31.46%;钢结构产品产量约338.67万吨,同比高增35.15%,增速基本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21Q4产量96万吨、环比稳增10%,新签55亿元、保持稳健制造端:公司21年钢结构产品产量合计338.67万吨,同比高增35.15%。分季度看,21Q1/Q2/Q3/Q4钢结构产量分别68.7/86.1/87.7/96.2万吨,Q4环比稳增9.6%(前值+1.94%),增速基本符合预期。Q4环比增速Q3提升7.68pct,我们分析一方面系公司Q3新签合同额环比高增28%,在手订单充足,另一方面或因基建、公建和制造业等下游行业投资节奏加快所致。新签端:公司21年累计新签合同额228.32亿元, 同比高增31.5% 。分季度看, Q1-Q4新签52.42/52.88/67.84/55.18亿元,同比+92.0%/+8.0%/+36.9%/+15.3%,Q4新签环比下滑18.7%,相较Q1、Q2仍稳健增长。我们分析主要系Q3钢价企稳,下游需求高企造成新签高基数所致。 大订单:21Q4新签大订单合同额环比承压,吨单价小幅提升金额:公司21年累计新签大订单(亿元/万吨以上)47.47亿元,同比高增97.7%;其中Q4新签大订单9.00亿元,环比下滑-34.3%,占当季度新签合同额16.3%。 体量:从加工吨位看,公司21年全年累计新承接大订单对应加工量84.3万吨,同比高增55.7%。其中Q4加工量15.2万吨,环比下滑31.2%;从大订单数量看,21Q1-Q4大订单合同数量分别13/6/14/10个,Q4大订单以大型工业厂房为主,承接数总体符合预期。单价:根据公司披露数据,我们估算Q4新签包工包料大订单单价7613元/吨,环比小幅提升1.2%;大订单吨价格总体趋势向好。 “双碳”、“稳增长”共振,修内功、扩大上游战略伙伴,22年发展可期行业端:“双碳”战略下,大力推行低碳排强度的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主抓手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增长”,22年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此背景下我们预计22年钢结构需求向好,需求有望提速。 公司端:1)双管齐下、修炼内功。提升管理效能:公司已于21年11月完成智造管理信息系统部署应用,基本实现日工资即时核算、单构件质量溯源和报价、成本自动分析功能,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效能、降低成本;公司治理水平有望再提升:近期公司公告实控人拟出让不超过总股本0.98%的股权用于员工激励,促核心骨干与企业共同成长;2)加深与大型钢铁企业合作,有望进一步巩固采购端成本优势。据公开信息,11月底以来,公司高管层先后拜访/接待安钢、舞钢和南钢等头部钢铁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业务合作。 盈利预测及估值在充分考虑公司主业成本未来可能出现变动前提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93.55、246.60、290.94亿元,同比增长43.89%、27.41%、17.98%,实现归母净利润11.23、15.06、19.24亿元,同比增长40.54%、34.08%、27.79%,对应EPS 为2.14、2.88、3.67元。现价对应PE 为23.7、17.7、13.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渗透率提升速度不及预期;钢材价格波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韵达股份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01-06 21.48 -- -- 23.38 8.85%
23.38 8.85%
详细
当下电商快递价值修复层次已开始由“价格回归”向“盈利修复”递进演绎。从量、价、成本三维度超预期驱动看,A股电商快递龙头韵达股份兼具高弹性与高确定性。新年伊始,我们上调韵达股份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至分别14.88亿元、27.24亿元、40.16亿元,对应现股价PE分别41.50倍、22.67倍、15.38倍,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要点价值修复三层次两阶段,即将进入盈利修复的本质阶段电商快递的价值修复区分基本面三个层次,对应市场表现两个阶段。电商快递价值修复分为:1)政策管控逐步趋严、2)价格回归合理区间、3)盈利修复底部反转三个层次。今年二三季度随着政策的出台,价格逐步呈现回归良性态势,在政策管控及价格回归之后,即将进入价值修复的最本质层次即盈利修复层次。 相应地,我们判断此前韵达股价走势已经反映第一阶段修复(体现政策管控及)价格回归两个层次),后续将进入)第二阶段修复(体现第三层次即盈利修复)。 单量端,成长性无忧,龙头座次鸿沟难越,持续构筑最核心壁垒市场对快递包裹量增速存有担忧,一方面2021年前11月实体网购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13.2%,同比下降2.50pts;另一方面《邮政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预计到2025年快递业务量超1500亿件。但我们认为从电商平台格局、快递包裹货值、快递企业格局及过去政策指引谨慎性四角度考虑,韵达单量成长性无忧。 1)从电商平台格局角度,直播带货迅速崛起,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2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1.51万亿元,19-22E复合增速51.5%,相应抖音、快手等新兴直播带货平台日益贡献重要的快递包裹增量,但却仍被实体网购统计口径低估。 2)从快递包裹货值角度,同样伴随新兴电商平台GMV份额提升,快递单包裹货值持续下行,由2019年134.19元/件下降至2020年117.07元/件,再到2021年前11月100.01元/件。 3)从快递企业格局角度,行业内座次靠后企业整合事件在总部及加盟商层面都难以形成较好的资源协同性,或造成单量外溢,利好包裹流向头部玩家。而对于头部玩家而言,座次顺序亦趋稳(假设2021年行业单量1100亿件,对应1%市占率单量即为22亿件,绝对数量鸿沟较难逾越),行业份额格局趋势具备高确定性。 4)从过去政策指引谨慎性角度,2015年《“十三五”邮政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快递业务量700亿件、2020年3月预计2020全年行业单量740亿件,实际834亿件,监管层对于行业单量指引向来偏谨慎。 单价端,断判断2022全年整体乐观维稳短期内,依然坚挺。根据2021年12月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测算12月行业快递票单价约9.48元,环比几乎持平(-0.01元),我们判断2021年旺季提价后,票单价持续性明显强于往年,料后续短期维度韵达末端票单价依然坚挺。 中长期内,乐观稳健。2021年末快递市场秩序整顿工作总结电视电话会仍然指出,要在巩固前期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快递市场秩序规范治理、优化市场竞争格局,因此整体上我们对全年韵达票单价持稳健乐观态度。 单票成间本端,干线及中转环节仍有下行空间基于单量维持高增提升规模效应、全年波谷趋平产需匹配以及资产自有率提升带动资本开支高位回落的三大要素,未来韵达单票干线及中转成本有望进一步下行。 要素一:单量盘子增长仍在且份额持续向头部集中,规模效应增强。如前文所述,快递包裹总量盘子依然有望维持相对高增长,我们判断未来2-3年行业增速有望维持20%,此外份额向头部集中趋势不可逆,龙头较强的规模效应本身就将带动单票成本下行。 要素二:件量全年分布波谷趋平,有助降本增效。一方面电商平台促销模式由单轮向双轮转变,另一方面实体网购消费行为逐步常态化,快递业务波峰与均值之间的差距趋于平缓(2021年双十一期间快递单量较前11月日均仅高出47.9%,而2016年双十一期间快递单量峰值较全年日均高出118.4%),鉴于此前快递公司产能投放大多锚定双十一极限高值,我们认为这有利于产能投放节奏趋稳及临时外协成本下行。 要素三:升级替换性资本开支已达阶段性高位,后续预计回归平稳。韵达2021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54.92亿元,同比增长39.0%,伴随行业份额座序趋于稳定,我们判断韵达有形资产自有率或已与产能需求较好耦合,料升级替换性资本开支将从阶段性高峰回归平稳。 值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上调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至14.88亿元、27.24亿元、40.16亿元,同比分别+6.0%、+83.1%、+47.4%,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41.50倍、22.67倍、15.38倍。考虑到单量及单件盈利等均具备超预期驱动,我们坚定看好行业单量第二大快递企业、A股电商快递龙头韵达股份,公司价值修复空间确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管控松动;快递价格战恶化;实体网购增长回落。
中国能建 建筑和工程 2021-12-29 2.82 -- -- 2.94 4.26%
3.01 6.74%
详细
2021年12月27日,中国能建公开披露:全资子公司中能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建绿色建材”)拟于“十四五”期间在绿色建材业务领域投资600亿元,打造全产业链绿色砂石集团,至2025年预期实现年营收、年利润总额分别超180亿元、36亿元,成为国内领先的砂石骨料领军企业。 投资要点锚定新战略,发挥平台作用、引领布局绿色建材产业公司新一届管理层于2020年底明确提出“1466”总体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六个一流”的商业模式,其中包含“一流的建材、工业产品和装备提供商”。2021年10月11日,中能建绿色建材在湖北武汉注册成立,主营矿山投资、产业园运营、衍生产品加工销售。作为公司旗下专业建材投资平台,中能建绿色建材层次高、决策快,有望占得市场先机,充分发挥投资带动和牵引作用,引导公司相关企业有序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发力绿色矿山智能建造、绿色建材产品和先进生产技术研发,打造建材行业高科技企业。 明确砂石骨料业务规划,23/25年拟分别实现年利润总额16/36亿元据公开披露信息,公司《关于发展砂石骨料业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砂石骨料业务发展规划:1)至至23年,绿色建材业务投资额达400亿元,实现年营收超超80亿元,年利润总额超超16亿元。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为重点区域,整合和优化砂石骨料产业,将砂石骨料产业打造成为集团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至至25年,绿色建材业务累计投资额达600亿元,实现年营收超超180亿元,年利润总额超超36。亿元。积极推动资产、资本证券化,设立砂石骨料产业基金,打造集砂石骨料投资、开采、加工、储运、衍生经济、装配式建筑、园区运营、矿山治理等全产业链为一体的绿色砂石集团,成为国内领先的砂石骨料领军企业。我们认为,做大做强绿色建材业务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新能源“投建营”成效初显、设立氢能公司,凸显新战略推进决心公司21年6月发布《中国能建践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围绕“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氢能、储能“两个基本点”开展业务转型,提出到25年控股新能源装机力争超20GW。21年1-9月,公司已签订多个新能源投资战略协议,转型新能源投资运营有望提速;21年11月27日,公司公告拟出资5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中能建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氢能产销、投建营、装备研发、氢燃料电池及储运等业务,有望统筹引领公司氢能业务发展,做大做强氢能产业。公司围绕新战略,迅速推进新能源投建营订单、设立氢能子公司、对外披露砂石骨料业务发展规划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031、3455、3910亿元,同比增长12.11%、14.02%、13.17%,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7.67、96.03、109.91亿元,同比增长44.89%、41.91%、14.46%,对应EPS为0.16、0.23、0.26元。现价对应PE为17.5、12.3、10.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绿色建材、砂石骨料业务开展不及预期。
韵达股份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1-12-21 20.20 -- -- 23.38 15.74%
23.38 15.74%
详细
报告导读韵达股份11月旺季快递经营数据持续向好,11月快递票单价2.38元,环比提升0.21元,同比提升0.04元;日均快递单量6277万件,同比增长19.0%,再创历史新高。 电商快递价值修复层次已开始由“单价修复”向“盈利修复”递进演绎,持续看好经营数据及盈利稳步兑现,维持韵达股份“买入”评级。 投资要点旺季提价传导通畅,票单价同比环比双增长韵达11月票单价2.38元,同比提升0.04元,环比提升0.21元,票单价自6月份以来持续环比提升,旺季涨价如期顺畅传导。此外,鉴于电商消费淡旺季波谷趋平,我们预计快递企业临时成本投入增幅较往年偏低,因而单票盈利大概率能够显著回升。后续建议关注旺季后末端价格走势。 日均单量再创新高,增速相对行业超额增长单量角度,韵达11月单量18.83亿件,同比增长19.0%,日均单量6277万件,整体再创新高,电商消费淡旺季波谷趋平趋势之下,仍能维持接近20%同比增速,相对行业超额增长可观(11月行业单量同比增速16.5%,圆通13.4%,申通16.7%)。份额角度,韵达11月市占率16.6%,同比提升0.35pts。 价值修复三层次两阶段,未来进入盈利修复的本质阶段对于恶性价格战后的价值修复,我们认为要区分三个层次:1)政策管控、2)价格回归、3)盈利修复。今年二三季度随着政策的出台,价格端逐步呈现回归良性态势,在政策及价格修复之后,即将进入价值修复的最本质层次即盈利修复层次,相应市值表现进入核心阶段。我们预计Q4及明年整体盈利拐点向上,2022年单件盈利修复叠加规模增长,业绩或有高弹性。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3.64亿元、19.67亿元、24.71亿元,同比分别-2.9%、+44.2%、+25.6%。考虑到龙头溢价、单量规模及单件盈利等方面,我们依然看好行业单量第二大快递企业、A 股电商快递龙头韵达股份,公司价值修复空间确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管控松动;快递价格战恶化;实体网购增长回落。
华贸物流 综合类 2021-12-10 13.97 -- -- 15.36 9.95%
15.36 9.95%
详细
华贸物流是国际货代央企巨头,基于货量规模、资源整合、客户结构三维度优势夯实传统空海货代业务底盘网络,同时通过积极外延并购切分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成长红利,未来有望受益于央企现代物流资源的战略整合,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头央企基因传承叠加市场化激励,打造国际货代巨头华贸物流主营国际货代物流业务,此外切入跨境电商物流赛道分享高景气红利。 公司一方面具备深厚央企基因,另一方面实行市场化激励,在运营管理上活力充沛。对标国际跨境货代巨头德斯威及德迅的发展之路,公司深度践行外延并购战略,实现2009-2020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11.0%,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23.3%;3Q21营收进一步同比高增69.2%至166.02亿元,归母净利润进一步同比高增75.1%至6.70亿元。 盘三维度优势叠加,夯实国际空海货代基本盘传统货代业务具有轻资产运营、服务环节有限、承接线下B2B生意为主、成本加成定价四大特点。关键节点资源在区域、环节等维度的较高分散度,决定了国际货代行业长期处于格局分散的状态。华贸物流在货量规模、资源整合、客户结构三维度优势突出,疫情以来跨境空海运力资源的稀缺再次验证公司三维度优势,相应公司空运货代业务单吨毛利润由2009年1164元/吨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2494元/吨;海运货代业务单箱毛利润由2009年260元/标箱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539元/标箱,国际货代基本盘持续夯实。 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开辟重要第二增长极,规模增长有望超预期从盈利能力看,跨境电商物流较传统国际货代更多品类、更高频次、更长链路,服务高要求以及履约长链条推升盈利天花板。从需求空间看,我国跨境电商产业“盘子”的扩大带动着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的提升,艾瑞咨询预计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物流行业规模21E-25E复合增速22.5%。公司自2019年起依次收购大安项目、深创建供应链及佳成国际等优质项目,积极切入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未来在份额增长及盈利提升等方面空间可期。 两大央企出整合旗下物流业务,公司跨境物流核心资产地位有望更加突出3月份诚通集团与铁物集团旗下上市物流公司发布公告,两大集团正联合筹划物流业务整合事宜。11月末,国务院批准同意诚通集团和铁物集团物流板块实施专业化整合,12月中国物流集团正式成立,由原铁物集团与诚通集团旗下的华贸物流等三个物流公司整合而成,国务院国资委和诚通集团分别持股38.9%,东航集团、中远海运集团及招商局集团三家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分别10%、7.3%、4.9%,将持有华贸物流45.8%股权。华贸物流作为两大集团旗下上市平台中唯一经营跨境综合物流的主体,是护送中国高端制造业升级出海的核心资产,有望在本次整合落地后,叠加三家战略投资者的赋能,更加突出跨境物流核心资产的地位。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8.69亿元、10.66亿元、12.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8%、22.7%、14.6%。考虑公司作为我国跨境综合物流赛道央企巨头,货代基本盘夯实且跨境电商物流新业务空间广阔,未来有望受益于国家对于现代物流业央企平台的战略整合,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货物运输价格大幅波动;跨境电商消费需求回落;并购商誉发生减值。
大秦铁路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1-12-09 6.34 -- -- 6.53 3.00%
7.25 14.35%
详细
报告导读 2021 年11 月,公司核心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816 万吨,同比增长0.98%,日均运量127.20 万吨。大秦线日均开行重车84.8 列,其中日均开行2 万吨列车64.8 列。2021 年1-11 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3.81 亿吨,同比增长3.91%。 投资要点 秋季修后运量恢复,大秦线11 月日均运量环比大增20% 国铁集团太原局全力协调配合电煤保供,及时预警强降温天气并落实冻害检查,确保大秦线秋季修后煤炭保供运输畅旺。根据新华社,产煤区降雪因素扰动下,大秦线仍保持非施工日运量130 万吨以上,施工日运量110 万吨以上,全月日均运量达127 万吨,环比增长20.0%,同比微增1.0%,运量快速恢复。 电煤保供运输扎实推进,预计大秦线全年运量约4.20 亿吨 供给端大秦线秋季修后运力桎梏解除,叠加政策端国铁集团重点保障三西地区煤炭保供外运工作,调度更多铁路货运班次,大秦线11 月运量迅速恢复,相应港口及终端电厂煤炭库存回升至相对高位,秦皇岛港及曹妃甸港煤炭库存合计突破950 万吨。北方冬季用煤高峰期内“拉尼娜”现象造成冷冬效应,预计煤炭需求依然旺盛,因此若假设大秦线12 月日均运量维持125 万吨左右相对高位,则全年运量4.20 亿吨,同比增长3.8%。 长远看能耗双控、碳中和等环保政策影响略微,运量提升空间仍在 能耗双控及碳中和等环保政策或影响整体煤炭需求,但长远看,大秦线运量仍有“三层安全垫”支撑:1)煤源结构调整,煤产地持续向三西地区集中,区位优势巩固大秦铁路主业护城河;2)运输结构调整,公转铁持续推进,国铁集团与各地方政企合作推动铁路货运增量行动;3)竞争线路分流较弱,西煤东运四大干线比较下,大秦线运输成本优势仍存。煤源集中、大宗运输公转铁及低运输成本共振,大秦线在需求端保障充足。 2020-2022 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0.48 元,托底绝对收益 根据公司2020-2022 年分红回报规划,每年每股派发现金分红不低于0.48 元/ 股。2020 年承诺兑现,10 股分红4.8 元,分红比例65.5%,公司2021 年对应当前收盘价(2021/12/7)的股息收益可达7.8%,托底绝对收益。 盈利预测及估值 假设大秦线运量情况稳中维增,暂不考虑运价调整,我们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122.12 亿元、135.26 亿元、138.08 亿元。此外公司当前PB(LF) 仅0.78 倍,安全边际充足且有确定性分红收益托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需求大幅下降;大宗公转铁难以持续;竞争性线路上量分流。
招商公路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1-12-06 7.62 -- -- 7.93 4.07%
9.32 22.31%
详细
招商公路是全国性高速公路投资运营平台龙头,积极践行“内生+外延”增长战略,既有控股路产到期年限较长叠加优质标的收购持续带来盈利的超额增长,但当前估值明显偏低,考虑高弹性强防御配置价值及或有两重催化,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要点内生及外延双优,主业业绩具有超额成长性招商公路依托大股东招商局集团的行业资源协调能力,在公路主业方面全国性布局优质年轻路产,同时参股 A 股多家上市高速公司,以“内生+外延”打法创造持续推动业绩增长,16-19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 13.3%,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1)在存量角度,公司既有路产相对行业较新,剩余收费期限高于行业均值,既有路产相对行业平均的超额增速有望超预期; 2)在增量角度,公司坚持外延并购扩张优质路产战略,现金收购路产将带来 EPS超预期增长,同时公路产业链延伸有望实现向下向外业务输出。 高增长龙头理应享受估值溢价,但当前价值低位仍待回归当前 SW 高速公路 II 板块 PE(TTM)为 9.52倍,但招商公路当前 2021年预测 PE仅 8.74倍,估值明显偏低。公司既有路产剩余收费年限相对行业较长,从现金流折现角度具有更高绝对价值,同时叠加对优质路产的外延收购,具备超额的利润成长性,因此我们认为公司本应该享受相对行业的估值溢价。 关注未来或有的两重催化,以绝对收益布局或有超额收益潜在催化一:分红比例仍有提升空间。上市以来,公司 2017-2019分红比例均在 40%左右,公司 2020年分红比例提至接近 50%,但相对头部公司分红比例仍有空间。假设我们按照分红比例 55%计算,则根据我们盈利预测,2021-2023年股息率分别可达 6.3%、7.0%、7.7%,股息收益可观。高速公路板块的高股息标的在对大盘及宏观经济相对谨慎预期情形中,具备良好的绝对收益配置价值。 潜在催化二:政策端关注公路相关法律修订推进。2021年 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十四五”立法规划》,要求《公路法(修订)》对收费公路筹资、建设、养护、运营、管理等基本制度予以调整和重新明确,实现收费公路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明确收费公路偿债期限和经营期限的确定原则,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我们预期政策修订推进落地后,有望放宽路产运营期限以及到期后管理主体限制,提升现金流持续性,从 DCF 角度带来价值重估。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在仅考虑公司既有路产运营,不考虑未来新增路产的情况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 53.02亿元、59.07亿元、64.72亿元,对应现股价PE 分别 8.74倍、7.84倍、7.16倍,估值明显偏低,具备底部绝对收益配置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外延扩张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