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徐乔威

国泰君安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880521020003。曾就职于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1.11%
(--)
60日
中线
5.56%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陕鼓动力 机械行业 2024-04-23 9.68 12.16 31.32% 9.52 -1.65% -- 9.52 -1.65% -- 详细
公司 2023年业绩符合预期,能力转换设备与工业服务短期承压,工业气体稳步增长,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先,有望开启新增长。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设备与工业服务下游需求短期下滑,下调 2024-25年 EPS 至 0.64/0.72元(原 0.72/0.86元),新增 2026年 EPS 为 0.83元,参考 2024年行业估值 19.37倍,给予公司 2024年 19倍 PE,上调目标价至 12.16元,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公告 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收 101.43亿元(同比-5.79%),归母净利 10.20亿元(同比+5.36%),业绩符合预期; 单四季度实现营收 28.74亿元(同比+23.97%),归母净利 2.94亿元(同比+89.62%)。 能力转换设备与工业服务短期承压,工业气体稳步增长。2023年公司能量转换设备实现营收 43.31亿元(同比-1.63%),工业服务实现营收 23.23亿元(同比-30.01%),主要由于下游需求短期下滑所致; 以工业气体业务为主的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实现营收 34.64亿元(同比+15.96%),公司聚焦分布式能源市场,深挖用户需求,提供工业气体领域系统解决方案。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先,有望开启新增长。公司具备从中温到高温、从大型到小型不同储能规模压气储能核心设备设计制造能力,大力推广压缩空气储能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中标多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签订全球规模最大 350MW 级的压气储能项目,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公司带来新成长。 风险提示:工业气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压缩空气储能发展不及预期。
优利德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23 42.08 55.16 30.19% 43.18 2.61% -- 43.18 2.61% -- 详细
公司 2023年业绩符合预期,测试仪器快速放量,传统仪表保持稳步增长,同时随着中高端产品放量,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通用仪表、温度与环境测试仪表增速放缓,下调 2024-25年 EPS 至 1.97/2.53元(原 2.26/2.92元),新增 2026年EPS 为 3.17元,参考 2024年行业估值 30.06倍,给予公司 2024年28倍 PE,上调目标价至 55.16元,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 2023年实现营收 10.20亿元(同比+14.44%),归母净利 1.61亿元(同比+37.46%);2023Q4实现营收 2.37亿元(同比+20.94%),归母净利 0.30亿元(同比+ 18.97%);2024Q1实现营收 2.84亿元(同比+19.40%),归母净利 0.55亿元(同比+33.61%)。 测试仪器快速放量,传统仪表保持稳步增长。公司 2023年测试仪器实现营收 1.35亿元(同比+28.98%),主要由于公司加快开发仪器新产品叠加基数较小,高增速有望保持;通用仪表实现营收 6.09亿元(同比+13.70%),保持稳步增长;专业仪表实现营收 0.53亿元(同比+26.16%),电力高压领域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温度与环境测试仪表实现营收 2.20亿元(同比+10.62%),保持相对稳定增长。 中高端产品放量,毛利率持续提升。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明显提升,同时受益于大宗商品企稳、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公司盈利能力得以提升,2023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3.32%(同比+7.06pct)、15.52%(同比+2.62pct)。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仪器新品研发进程不及预期。
杭叉集团 机械行业 2024-04-22 31.53 38.95 31.54% 31.99 1.46% -- 31.99 1.46% -- 详细
公司作为国内叉车龙头,2023年年度业绩符合预期,国际化、电动化、锂电化进展顺利,并积极推进锂电叉车产能技改,看好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投资要点:[Tabe_Summary]投资建议:叉车行业高景气,考虑公司海外布局顺利、外部环境利好利润改善,维持公司2024-25年EPS为2.05/2.45元,新增2026年EPS为2.87元。参考可比公司2024年13.35倍估值,基于公司竞争优势,给予公司2024年高于行业均值的19倍PE,上调目标价至38.95元,增持。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公告2023年度实现营收162.72亿元/+12.9%,归母净利17.2亿元/+74.16%。四季度实现营收37.57亿元/同比+23.28%/环比-12.47%,归母净利4.15亿元/同比+71.91%/环比-20.65%。 叉车业务市场地位持续提升,海外拓展顺利。2023年受益于国内需求及出口量的持续增长,我国叉车销量达117.38万台/+12.0%,出口达40.54万台/+12.13%。2023年公司叉车销量达24.55万台/+6.55%,实现营收162.72亿元/+12.90,出口营收逐年提升,出口台量、营业收入连续十多年位列行业前茅,2023年海外营收达65.35亿元/+29.72%,主要系公司加强海外渠道建设,销量增加所致。 布局智能板块,新业务取得优异业绩。公司前瞻性布局AGV业务,智能板块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杭叉智能、杭奥智能、汉和智能三大业务群,食品饮料、轮胎、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均获得优异的业绩和口碑。 2023年全年新增AGV项目超过200个,AGV产品销售超过1600台,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50%,起草相关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开发全新AGV12款,堆垛机、输送线设备8款,申请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15项,为杭叉智慧物流板块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大宗原材料波动风险。
广电计量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4-03 16.81 18.90 28.83% 16.74 -0.42% -- 16.74 -0.42% -- 详细
公司 2023 年业绩略低于预期,计量等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同时积极推进降本增效,业绩有望稳步增长。 投资要点:[Table_Summary]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考虑食品、环保检测等下游需求短期下滑,下调2024-25年EPS分别为0.54/0.70元(原0.77/1.02元),新增 2026 年 EPS 为 0.87 元,参考行业估值 2024 年 36.03 倍,给予公司 2024 年 35 倍估值,下调目标价至 18.9 元,增持评级。 业绩略低于预期:公司公告 2023 年年报,2023 年实现营收 28.89 亿元(同比+10.94%),归母净利 1.99 亿元(同比+8.39%),业绩略低于预期;单四季度实现营收 9.26 亿元(同比-1.94%,环比 26.43%),归母净利 0.67 亿元(同比-38.8%,环比-8.25%)。 一站式服务协同发展,多业务板块稳步增长。公司 2023 年计量服务持续突破大客户,实现营收 7.18 亿元(同比+18.79%);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中标大型航空试验项目,实现营收 6.63 亿元(同比+8.17%);集成电路测试中车规半导体业务规模领先,实现营收 2.02 亿元(同比+34.21%);电磁兼容检测、化学分析分别实现营收 3.29 亿元(同比+11.31%)、1.70 亿元(同比+12.17%),有望保持稳增长;食品、环境、EHS 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1.54 亿元(同比-14.46%)、1.61 亿元(同比- 9.64%)、1.76 亿元(同比- 10.75%),有望随下游需求复苏而增长。 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公司通过强化内部预算管理、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推动数字化转型等举措,强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降本增效,费用率有望下降,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风险提示:计量服务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华海清科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3-01 183.00 238.00 48.95% 206.98 13.10%
206.98 13.10% -- 详细
本报告导读:业绩符合预期;平台化布局日趋完善,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加大产能建设,积极谋划产业布局。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参考公司 23 年业绩快报,下调 23 年归母净利为 7.27 亿元(前值 7.36 亿元),维持 24-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10.07/12.90 亿元;下调23 年 EPS 为 4.58 元(前值 4.63 元),维持 24-25 年 EPS 为 6.33/8.11 元。 维持目标价 238 元不变,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 23 年预计营收 25.08 亿元,YoY52.1%;归母净利 7.27亿元,YoY45.0%;扣非归母净利 6.16 亿元,YoY62.1%。单 23Q4,公司营收 6.68 亿元,YoY29.7%;归母净利 1.63 亿元,YoY2.5%;扣非归母净利 1.57 亿元,YoY37.7%。2023 年,公司加大研发与生产能力建设,CMP销售规模持续提高。 平台化布局日趋完善,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公司 CMP 设备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减薄抛光一体机客户端验证顺利,推出量产机台 VersatileGP300。首台 12 寸单片清洗机已出货至国内大硅片龙头企业。供液系统已获得批量采购。金属膜厚设备已实现小批出货。晶圆再生业务达到 10万片/月产能。随着公司 CMP 保有量提升,关键耗材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加大产能建设,积极谋划产业布局。公司拟在北京经开区建设基地,布局CMP、减薄设备、湿法清洗设备等。此外,公司积极参与设立投资基金,寻找产业链可投资标的,同时持续推进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的培养,提升零部件国产化率。 风险提示:半导体行业周期波动、国产替代及公司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快克智能 机械行业 2024-02-29 22.91 28.78 44.84% 23.04 0.57%
23.04 0.57% -- 详细
公司为精密焊接设备国产龙头,持续丰富产品品类与应用下游;为开拓第二成长曲线,从精密电子组装切入半导体封装领域,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28.78元。公司持续拓展产品品类及下游应用,成长空间不断打开。考虑到3C处于下行周期,下调公司2023-2024年EPS为0.77/1.12元(原1.65/2.12元),新增2025年EPS为1.48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25.7倍PE,对应目标价28.78元。 精密焊接设备国产龙头,持续丰富产品品类与应用下游。公司以精密焊接装备起家,持续研发迭代,在3C和汽车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成为电子装联精密焊接“制造业单项冠军”。以精密焊接为基,公司积累了丰富的AOI检测经验,从高密度微孔焊点检测到多维全检,核心是AI模型及3D技术的应用,形成了“焊检合璧”的工艺高度。另外,公司以选择性波峰焊等拳头产品积极拓展新能源车领域,提供3D/4D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线控底盘、PTC热管理系统、域控制器等成套自动化解决方案。 切入半导体封装,开拓成长新蓝海。基于焊接工艺和自动化技术的同源性,公司通过收并购+自研方式切入半导体封装固晶键合领域。公司成立快克芯装备,已推出高速固晶机、甲酸焊接炉、银烧结设备等主力设备,为碳化硅功率模块提供封装成套解决方案。公司持续研发高速高精固晶机及先进封装高端装备,助力半导体相关设备国产化。上述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公司切入有望打开新的成长蓝海。 催化剂:3C行业回暖、SiC上车趋势加快、公司新产品顺利验证并出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和3C行业景气波动、市场竞争加剧、SiC上车不及预期、公司新设备验证不及预期。
纽威数控 机械行业 2024-02-26 16.66 25.20 25.50% 22.78 36.73%
22.78 36.73% -- 详细
投资建议:参考公司业绩快报及考虑到内销恢复缓慢,下调23-25年年EPS为0.98/1.20/1.41元(前值0.99/1.21/1.43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4年21倍PE,对应目标价25.20元(前值29.70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2023全年实现营收23.26亿元/+26.05%,归母净利3.20亿元/+21.89%。单Q4实现营收5.87亿元/同比+17.87%/环比-6.97%,归母净利0.75亿元/同比+3.8%/环比-18.19%。公司全年净利率13.76%/-0.45pct。单Q4净利率12.78%/-1.79pct。 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23年,公司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及各项费用进行严格的管控,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凭借产品的高性价比与更佳的售后服务,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公司产品在海外接受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提高,使公司经营业绩保持较好增长。 持续拓展行业布局,发力高端和海外。公司产品线已覆盖立式、卧式、龙门、数控车床、数控镗铣床等200+型号产品。22年用于风电、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立式和龙门加工中心陆续投入生产。未来将对新能源汽车、风电、航空航天、海外等高增速方向重点倾斜,几大领域收入占比均有望提升,有望取得远超行业整体增速。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技术升级不及预期等
精测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1-11 69.80 83.25 38.75% 71.31 2.16%
77.99 11.73%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面板以及半导体业务仍处于高投入阶段、主业面板及新能源板块仍处于周期性调整状态,下调23-25年EPS预测为0.60/1.11/1.55元(原0.73/1.77/2.48元)。参照可比公司估值且考虑到量检测设备渗透率更低,给予公司24年75倍PE,下调目标价至83.25元(原115.05元),维持增持。 业绩短期承压。公司23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5-1.8亿元,同比下降33.78%-44.82%;扣非归母净利0.25-0.55亿元,同比下降54.53%-79.33%。 23年全年业绩下滑主要系主业显示面板未走出周期底部,半导体量检测业务处于高投入期且尚未到收获期。 显示行业稳步恢复,交付边际改善明显。受全球经济下行、3C需求疲软等影响,终端需求复苏缓慢。23Q4,显示行业稳步复苏,公司加大OLED、Micro-OLED等新业务拓展力度同时提升交付能力,公司显示业务相较23Q3大幅改善。 半导体订单和业绩快速增长,新产品持续突破。截至23年三季报,公司半导体在手订单14.89亿元,较23年一季报披露的8.91亿元大幅增长。 此外,公司膜厚、OCD、电子束缺陷复检设备已取得先进制程订单,部分已交货且取得重复订单。公司明场光学缺陷检测设备也在稳步推进当中。 随着部分产品进入批产,23Q4公司半导体业务较23Q3加速交付。 风险提示:下游资本开支下降、美国出口管制加剧、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中集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1-11 8.02 10.83 18.75% 8.71 8.60%
9.80 22.19%
详细
公司作为集装箱行业龙头,涉足能源装备、物流装备等多领域,我们判断集装箱、能源装备、物流运输行业有望复苏,看好公司业绩成长。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公司为集装箱行业龙头,涉足能源装备、物流装备等多领域,下游多行业共振成长,看好公司未来业绩成长,带动盈利能力改善。预计 2023-2025 年 EPS 为 0.13、0.48 和 0.82 元,综合考虑 PE、PB估值,给予公司目标价 10.83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市场认为集装箱仍将处于底部,而我们认为集装箱行业处于更新周期底部,同时船箱比低且全球贸易复苏,集装箱行业拐点有望到来。1)2010-2014 年集装箱销量均值在 300 万 TEU,根据 12-15 年的使用寿命,有望在 2024-2029 年迎来更新周期;2)2023 年行业销量仅 170 万 TEU,为 2011 年以来最低,10 年均值约 300-350 万 TEU,2024 年销量有望复苏至 250-300 万 TEU,预计更新需求约占 70%;3)目前船箱比为 1.75,为 2019 年以来最低,后续随着集装箱船释放,有望带来集装箱的销量释放。公司作为集装箱行业龙头,市占率约 40%,有望受益行业复苏。 三大非箱业务景气度向好,多下游共振复苏。1)道路车辆:2023 年10 月我国重卡销量同比+69%,北美半挂车订单保持高位,国内物流货运需求复苏,公司作为半挂车龙头,行业景气度向好;2)海工:2022年重大海洋工程项目投资总额同比+52.16%,公司海工订单保持高位,2023Q3 在手订单达 53 亿;3)能源:受海外战争影响、国际能源需求提升,天然气、原油运输需求抬升,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全产业链布局打造行业壁垒,技术积累深厚发力创新业务。全产业链生产平台塑造产能、成本、技术壁垒。公司作为集装箱行业龙头,与国际头部客户有深度合作,在手订单稳健支撑未来业绩成长。 风险提示:集装箱需求不及预期,经济周期波动、海外贸易保护风险
铂力特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1-01 112.53 150.18 100.72% 116.42 3.46%
116.42 3.46%
详细
维持目标价150.18元,维持增持。公司是金属3D打印一体化龙头,受益于国防重点型号批产及市场渗透率提升。预计公司2023-2025EPS分别为1.33/2.27/3.52元,维持目标价150.18元,维持“增持”评级。 实现扭亏为盈,管理费用率显著下降。公司2023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42亿元(+42.5%),实现归母净利润0.38亿元(+273.92%),净资产收益率2.34%,利润率5.19%,与2022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期间费用率的下降,2023前三季度公司管理费用率15.8%,较22年同期下降16.62%,系股权激励费用减少,销售费用率为7.5%,较22年同期下降1.22%。 定增项目落地,保障国家重点型号批产任务。1)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已形成了从增材制造原材料到设备、产品一体化的结构。2)公司定增项目落地,募得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0亿元,将用于提升公司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产业化能力,有效支持公司参与国家众多重点型号装备研制、批生产任务,同时大幅提升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和专用金属3D打印粉末的批生产能力,完善3D打印服务的制造和相关配套能力,快速提升公司销售规模及市场份额,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催化剂:公司持续推进产能建设,3D打印在3C等领域加速渗透。 风险提示:新型号放量速度不及预期,3D打印推广进度不及预期。
铂力特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12-28 112.12 150.18 100.72% 116.42 3.84%
116.42 3.84%
详细
公司系我国金属增材制造领军企业,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国防重点型号上的批量应用有望持续提速,叠加民品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有望带动公司业绩保持较高增速。 投资要点: 首次覆盖授予目标价 150.18元,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金属 3D打印一体化龙头,受益于国防重点型号批产及市场渗透率提升。预计公司 2023-2025EPS 分别为 1.59/2.72/4.22元,给予目标价 150.18元,给予“增持”评级。 市场认为 3D 打印技术方兴未艾,很难在国防装备领域大范围应用; 但我们认为,公司 3D 打印技术在重点型号上的批量应用有望加速,叠加民品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公司业绩有望迎来高增长。1)3D 打印技术在小批量、定制化、复杂工艺产品制造等领域优势明显,当前行业处于市场导入期,国内市场渗透率将快速提升。2)3D 打印技术在民用领域已经进入手机供应链,未来民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拓展。3)司已形成从 3D 打印原材料、工艺软件、工艺设备到定制化产品的一体化产学研布局,具备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4)公司持续深耕航空航天行业,参与支持多个重点型号工程的研制与生产交付,涉及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内的重点装备的研制和批产。 持续加大研发,积极增资扩产。公司于 2020年实施股权激励方案,上市以来营收保持高增速。公司于 2022年开展募投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司金属 3D 打印定制化产品产业化能力,有效支持公司参与国家众多重点型号装备研制、批生产任务,同时大幅提升批生产能力。 催化剂:公司持续推进产能建设,3D 打印在 3C 等领域加速渗透。 风险提示:新型号放量速度不及预期,3D 打印推广进度不及预期。
东华测试 计算机行业 2023-12-13 48.50 58.24 43.80% 55.00 13.40%
55.00 13.40%
详细
公司深耕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力传感器技术国内领先,人形机器人有望为力传感器产品带来增量需求。 投资要点:[Tab维e_S持um增m持ar评y]级。考虑公司传统业务下游需求短期下滑,业绩增速放缓,下调2023-25年EPS至1.30/1.82/2.45元(原1.44/1.96/2.67元),参考2024年行业PE26.76倍,同时考虑到人形机器人有望为力传感器带来增量,给予2024年32倍PE,上调目标价至58.24元,增持。 人形机器人发展进程加速,六维力矩传感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六维力矩传感器准确度由串扰、精度、准度等性能决定,在解耦算法、结构设计等方面技术壁垒较高,全球市场主要以ATI等海外厂商为主,根据GGII数据,2022年我国机器人市场对六维力传感器需求量为8360套,市场规模为2.39亿元。我们预计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手腕、脚踝处安装六维力矩传感器共4个,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量有望达100万台,新增六维力传感器需求量有望达400万个。 公司深耕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力传感器技术领先。公司具有国内领先的力学性能测试传感技术,具备传感器及仪器产品的完整生产能力,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变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各类缓变量传感器等,全资子公司东华校准检测覆盖了东华测试全部仪器及传感器产品。 传统结构力学系统稳增长,PHM保持高增。公司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稳步增长,PHM业务有望随大型装备与工业设备的监测需求增长而高增,电化学工作站有望随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加速放量。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研发进程不及预期。
钢研纳克 机械行业 2023-12-12 12.58 16.62 57.69% 13.14 4.45%
13.14 4.45%
详细
本报告导读:公司自主研发持续拓宽产品线,电镜对标海外中高端品牌,可应用于半导体失效分析。 同时,航空航天发展带动第三方检测需求放量,公司作为金属检测龙头有望受益。 投资要点: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净利润分别为1.34/1.72/1.94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35/0.45/0.51 元。考虑到,1)公司为金属材料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获下游龙头认可;2)加强基础研究带动分析仪器国产化加速,公司分析仪器品类持续扩张;3)自主研发纳米级电子显微镜定位中高端,可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失效分析、高温合金材料等领域。给予公司目标价 16.62 元,33%向上空间,“增持”评级。 加强基础研究催化配套分析仪器国产化进程加速,公司自主研发攻克电镜、质谱仪、光谱仪等高端产品。我国基础研究存在海外选题、进口海外科学仪器、海外期刊发表的“两头在外”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催化配套科学仪器国产化率提升。公司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牵头制定 ICP 质谱仪国际标准,自主研发拓宽电子显微镜、质谱仪等科学仪器达八大类、60 余种。 公司电镜分辨率进口替代程度超预期,对标海外中高端产品,可提供高端材料、半导体失效分析解决方案。纳米级电镜放大倍数达百万倍,可用于半导体器件失效分析、高端材料等领域。公司已开发高分辨率扫描电镜产品,对标海外中高端产品,公司电镜已中标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采购项目。 航空航天发展推动高温合金第三方检测需求加速放量,公司为权威金属检测机构有望受益。1)高温合金为航空航天发动机关键用材,国产大飞机适航认证等航空航天产业升级有望带动配套高温合金第三方检测需求放量。2)金属检测壁垒高,公司获龙头发动机企业、科研院所认可。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的风险、补助政策变动的风险
精测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04 83.00 115.05 91.75% 92.50 11.45%
92.50 11.45%
详细
京东方逆周期大力扩产,公司已实现面板检测前中后道布局,有望充分受益;此外公司半导体订单和业绩快速增长,新产品也在持续突破。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面板以及半导体业务仍处于高投入阶段、主业面板及新能源板块仍处于周期性调整状态,下调 23-24年 EPS 预测为 0.73/1.77元 (原 1.32/1.84元)。考虑到京东方八代线扩产及公司半导体设备逐步放量,上调 25年 EPS 预测为 2.48元(原 2.33元)。参照可比公司给予 24年 65倍 PE,下调目标价至 115.05元(原 128.41元),维持增持。 京东方拟投资 630亿元用于八代 AMOLED 产线扩产。2023年 11月 28日,京东方公告拟投资 630亿元用于第 8.6代 AMOLED 产线扩产,资本开支预计将在未来 5年分期发生,其中设备投资约占 6成以上京东方逆周期扩产,公司显示面板业务有望充分受益。23年,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弱,需求复苏缓慢,显示行业尚未走出周期底部。京东方逆周期大力扩产,有望提振未来几年行业需求。在显示领域,公司已覆盖Module 制程的检测系统,并实现部分 Array 及 Cell 制程产品的开发和规模销售,同时也在积极开发新型显示技术,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扩产与新型显示面板技术切换。 半导体订单和业绩快速增长,新产品持续突破。截至 23年 10月 25日,公司半导体在手订单 14.89亿元,较 23年 4月 24日 8.91亿元大幅增长。 23Q1-Q3,公司半导体板块实现营收 2.09亿元,yoy+86.1%。此外,公司膜厚、OCD、电子束缺陷复检设备已取得先进制程订单,部分已交货且取得重复订单。公司明场光学缺陷检测设备也在稳步推进当中。 风险提示:下游资本开支下降、美国出口管制加剧、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凯中精密 机械行业 2023-11-23 12.73 17.06 73.02% 13.27 4.24%
13.27 4.24%
详细
公司深耕精密零部件行业,凭借雄厚技术积累拓展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开拓第二成长曲线,本次公告拟增发募资扩建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产能,助力公司市场开拓。 投资要点:投资建议:公司为换向器龙头企业,拓展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打开第二成长曲线,产品技术优势显著,本次公司公告拟募资扩建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产能,助力公司市场开拓,看好公司竞争力提升。维持2023-2025年EPS为0.27、0.64和0.94元,维持目标价17.06元,增持。 事件:公司公告拟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本次拟募资金不超过2.8亿元,项目总投资额为3.9亿,主要用于:①惠州新能源精密连接器扩产项目,预计投资2.2亿元;②深圳新能源精密连接器产线技改项目,预计投资0.9亿元;③补充流动性资金,预计投资0.8亿元。 新业务国内拓展顺利,产能建设助力市场份额提升。公司凭借超精密金属和塑胶成型、高分子工程材料等领域的深厚积累,切入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获得海外核心客户广泛认可,在国内市场拓展顺利,打开成长空间。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中拓展顺利的连接器产品产能扩产与现有产能技改,随公司产能释放,看好公司新拓展业务带动营收增长,进一步提高公司市场份额。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迅猛增长,公司新业务打开成长空间。2023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35.2万辆/同比+33.9%。我们测算,公司切入动力电池包组件、驱动电机连接器、电控系统逆变器零组件等产品后,在汽车领域产品市场空间由30-46亿提升至260-480亿,且产品通过奔驰、丰田、国内头部新能源车企认证。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