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域医学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4-11-11
|
33.80
|
38.50
|
13.47%
|
36.96
|
9.35% |
|
36.96
|
9.35% |
-- |
详细
业绩低于预期,现金流改善明显。短期增长承压,长期看外包渗透率有望提升。 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常规医检业务恢复节奏和应收账款信用减值准备,下调 2024~2026年 EPS 预测至 0.40/1.10/1.62元(原为0.77/1.72/2.15元),参考行业平均估值,给予 2025年 PE 35X, 上调目标价至 38.50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低于预期,现金流改善明显。 公司 2024年 Q1-3实现营业收入56.19亿元( -10.95%),归母净利润 0.94亿元( -83.71%),扣非净利润 0.78亿元( -77.23%),其中 Q3实现营业收入 17.38亿元( -13.15%),归母净利润 0.04亿元( -98.56%),扣非净利润 0.04亿元( -94.62%),业绩低于预期。 Q1-3毛利率 35.15%( -2.29pct),净利率 1.49%( -7.49pct),利润率下降系常规检测需求增长速度不及预期,前期固定成本投入较大,导致规模效应和经营杠杆效应下降。 公司聚焦有质量的增长,进一步加强现金流管理力度,应收账款回收进度改善明显, Q1-3经营性净现金流 3.12亿元( Q32.78亿元),应收账款 51.21亿元(环比 Q2下降 2.14亿元),信用减值损失 4.21亿元( Q31.25亿元)。 短期行业发展承压, 外包渗透率有望提升。 短期来看, 行业整顿、DRG 全面落地、医保飞检等政策实施会导致检验项目检测量减少、物价下调,行业发展承压;长期来看,医保支付更有效率, 随着终端检验收费下调, 检验科成为成本中心,医院有望加大医检外包的力度,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产研结合, Q1-3新增合作精准医学中心 25家,新增产学研合作及疾病联盟 20项。 未来随着常规检测需求回升,降本增效和规模效应体现,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数智化转型顺利推进。 公司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效应,在营销、供应链、服务、管理等领域的数智化转型变革项目落地均取得实效,管理效率稳步提升。持续深化数智化转型工作,充分利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深挖医检大数据潜力, 已在广州数据交易所上线 4个产品, 迈出医检数据流通合规化的第一步。 风险提示:常规检验业务恢复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
|
|
普门科技
|
医药生物
|
2024-11-05
|
16.61
|
21.85
|
34.71%
|
18.05
|
8.67% |
|
18.05
|
8.67% |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设备招标恢复节奏,下调2024~2026年EPS预测至0.95/1.14/1.37元(原为0.96/1.20/1.51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4年PE23X,上调目标价至21.85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4年Q1-3实现营业收入8.57亿元(+5.89%),归母净利润2.57亿(+25.62%),扣非净利润2.43亿(+29.11%),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6.45%),归母净利润0.86亿(+21.51%),扣非净利润0.80亿(+29.01%),业绩符合预期。Q1-3毛利率69.89%(+3.48pct),净利率29.89%(+4.65pct),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IVD产线稳健增长,国际市场快速增长。2024Q1-3,体外诊断业务收入6.78亿元(+19%),其中国内市场收入4.42亿元(+15%),国际市场收入2.37亿元(+26%)。分产线看,预计糖化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受国际市场增长拉动,公司糖化系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强,随着高端糖化机型的推出,国际市场有信心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预计电化学发光业务增长平稳,其中Q3增速环比回升,国内市场Q3开始推广流水线,有望逐步突破中高端医院,加速进口替代。国际市场拓展顺利,随着完善产品型号,补齐中速机型,试剂项目国际注册推进,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国际市场营销队伍专业能力建设,国际发光业务有望增长提速。 临床医疗和皮肤医美短期承压,有望逐步恢复。受2023年高基数,医院招标进程放缓影响,临床医疗业务增长承压。临床医疗业务的市场战略方面,公司聚焦全院智慧化VTE防治系统、疼痛康复、创面修复与治疗、外科领域做产品和业务的拓展。在外科领域,即将推出内窥镜新品并代理冷冻治疗产品,形成呼吸介入的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随着行业招标恢复,临床医疗业务有望恢复增长。皮肤医美产线,公立医院招标流程放缓,民营医院消费环境承压,市场竞争激烈,业务增长有所放缓,随着公司加大民医美机构直销业务拓展和新产品推出,有望恢复较快增长。 风险提示:新品上市和推广低于预期;产品集采降价风险
|
|
|
爱尔眼科
|
医药生物
|
2024-11-04
|
14.18
|
17.55
|
17.00%
|
17.36
|
22.43% |
|
17.36
|
22.43% |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消费医疗复苏节奏,下调 2024~2026年 EPS 预测至 0.39/0.43/0.47元(原为 0.42/0.46/0.50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024年 PE 45X,上调目标价至 17.55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 2024年 Q1-3实现营业收入 163.02亿元(+1.58%),归母净利润 34.52亿(+8.50%),扣非净利润 31.13亿(+0.26%),其中 Q3实现营业收入 57.56亿元(-0.68%),归母净利润 14.02亿(-4.56%),扣非净利润 13.28亿(-1.34%),业绩符合预期。受宏观消费环境承压、白内障人工晶体集采全面落地和执行DRG 等因素影响,Q3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彰显经营韧性,未来随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消费环境改善,公司业绩有望复苏。 盈利能力提升。2024年 Q1-3毛利率 51.02%(-0.92pct),其中 Q3毛利率 53.91%(-2.40pct),预计受收入放缓规模效应减弱,人工晶体集 采 落 地 影 响 。 Q1-3销 售 / 管 理 / 财 务 / 研 发 费 用 率 分 别 为10.06%/13.65%/0.86%/1.43%(+0.05pct/+0.66pct/+0.47pct/-0.10pct),归母净利率 21.17%(+1.35pct),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主要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增长拉动。 医院并购整合稳步推进。7月 29日,公司公告收购虎门爱尔、运城爱尔等 35家医院部分股权。35家标的 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54亿元,净利润亏损 7006万元;2023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7.49亿元(+35.31%),净利润盈利 1860万元,净利率 2.48%。标的医疗机构大多 15-20年开业,由并购产业基金培育,已建立良好发展基础,22年盈利 4家,23年盈利 21家,处于快速增长期,收购后有望通过管理整合和运营提升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未来有望加速贡献业绩。35家标的合计收购部分股权对应交易价格 8.98亿元,整体估值 14.17亿元,对应 2023年 PS 1.89X,估值合理。除福州爱尔以外,其余 34家标的医院皆为地市级、县级医院,通过收购有利于尽快完善区域市场布局,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深化在全国各地的“分级连锁”体系,巩固和提升公司的领先地位。 风险提示:消费医疗恢复不及预期,医院扩张低于预期。
|
|
|
普瑞眼科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4-09-02
|
31.55
|
43.03
|
--
|
55.00
|
74.33% |
|
61.49
|
94.90%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消费医疗复苏和新开医院培育节奏,下调2024~2026年EPS预测至0.58/1.03/1.33元(原为1.28/1.68/2.19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4年PS2.24X,下调目标价至43.03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24年H1实现营业收入14.20亿元(+3.08%),归母净利润0.43亿元(-81.56%),扣非净利润0.45亿元(-69.5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78亿元(-20.75%),业绩低于预期。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2.24%),归母净利润0.26亿元(-63.59%),扣非净利润0.26亿元(-65.99%)。H1毛利率41.29%(-4.09pct),净利率3.37%(-14.08pct),利润率下降主要系收入承压,规模效应减弱,以及公司正处于加速扩张阶段,新建医院在运营培育期所必要的刚性成本和费用在短期内对业绩产生冲击。 消费医疗短期承压,白内障和眼病业务逆势增长。公司优化业务结构,各业务均衡发展,避免过度依赖屈光项目的收入贡献。H1消费医疗短期承压,其中屈光收入6.92亿元(-2.50%),毛利率48.96%(-4.04pct)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巩固市场份额;视光收入1.84亿元(-3.89%),毛利率45.09%(-0.58pct);未来随消费环境改善,消费眼科业务有望恢复。白内障收入3.11亿元(+13.22%),毛利率42.31%(-1.06pct);综合眼病收入2.26亿元(+14.87%),毛利率12.17%(7.60pct)。在白内障和综合眼病领域,公司加大了眼科专家引入力度,提升诊疗和技术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吸引更多患者来院就医。 稳步推进扩张,为后续增长蓄力。公司按照“全国连锁化+区域一体化”的整体布局战略,2024年上半年在全国各地加速推进扩张计划,昆明星耀普瑞、上海宝山普瑞、乌鲁木齐高新普瑞、广州越秀普瑞、深圳南山普瑞、福州普瑞等6家医院相继开诊。截至2024H1,公司已在全国20余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设立33家眼科专科医院和多家眼科门诊部,另有多家新院已完成选址工作,正在筹备过程中。 过去三年内新开诊的医院已经成为未来新的内生增长新引擎。 风险提示:消费医疗恢复不及预期,医院扩张低于预期。
|
|
|
普门科技
|
医药生物
|
2024-08-29
|
13.60
|
19.20
|
18.37%
|
14.84
|
9.12% |
|
19.77
|
45.37%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招标恢复节奏,下调 2024~2026年 EPS 预测至0.96/1.20/1.51元(原为 0.99/1.29/1.68元),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024年 PE 20X, 下调目标价至 19.20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 2024年 H1实现营业收入 5.90亿元(+5.64%),归母净利润 1.72亿元(+27.78%), 扣非净利润 1.63亿元(+29.1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0.86亿元(+33.81%),其中 Q2实现营业收入 2.84亿元(+1.27%),归母净利润 0.65亿元(+39.33%),扣非净利润 0.60亿元(+37.86%),收入低于预期,业绩符合预期。 H1毛利率 69.82%(+4.60pct),净利率 29.01%(+4.98pct) ,毛利率提升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的 IVD 试剂及光电医美产品占比提升。 国内市场短期承压,下半年有望环比改善。 2024H1, 国内市场收入4.29亿元(+1.58%),其中体外诊断业务收入 3.19亿元(+19.36%),保持稳健增长,预计特定蛋白产线实现较高增长,糖化和化学发光产线短期承压,公司拓展高通量仪器,推出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流水线 LifoLas 8000和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 LifoLas9000,随着国内设备招标逐步恢复,有望保持加快增长。治疗与康复业务收入约 1.10亿元(-29.03%),临床治疗产线受 2023年 H1高基数影响,预计皮肤医美产线仍然实现较快增长。在治疗与康复领域,公司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寻找差异化产品价值; 消费者健康领域,智能健发帽等新品迭出,加大引流,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国际市场打造本土化运营能力,有望延续较快增长。 公司的国际业务聚焦于重点国家和重点产品市场,通过招聘本地化销售及技术服务人员,稳健实施海外营销本土化策略,实现稳健快速增长。 2024H1, 国际市场收入 1.61亿元(+18.26%), 其中体外诊断业务收入 1.49亿元(+26.91%)。公司已在俄罗斯和印尼设立子公司,并加强系列产品的欧盟 CE 认证、 FDA 认证及国外主要大国注册(包括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国家),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通行证,随着产品注册推进和本地化深耕,有望延续较快增长。 风险提示: 新品上市和推广低于预期;产品集采降价风险
|
|
|
健帆生物
|
机械行业
|
2024-08-12
|
26.30
|
36.60
|
20.08%
|
26.87
|
2.17% |
|
39.24
|
49.20% |
|
详细
2024H1,公司外部政策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肾病、肝病、危急重症等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国际化进展顺利, 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 维持 2024~2026年 EPS 预测 1.06/1.35/1.72元, 维持目标价 36.60元,对应 2024年 PE 35X, 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 2024年 H1实现营业收入 14.96亿元(+47.77%),归母净利润 5.53亿元(+99.10%),扣非净利润 5.26亿元(+99.99%),经营性现金流 7.49亿元(+71.58%),其中 Q2实现营业收入 7.51亿元(+70.91%),归母净利润 2.68亿元(+230.63%),扣非净利润 2.55亿元(+248.33%),业绩符合预期。 H1公司整体毛利率 80.54%(-0.01pct) ,得益于降本增效和规模效应体现,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盈利能力提升。 肾病、肝病、危急重症等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1)肾科领域: 在产品精准定位、疾病全病程专业吸附方案更新、学术引领方面取得多项进展, 血液灌流器产品(HA 系列、 KHA 系列、 pHA 系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84%, 其中 HA130终端价格主动调降 26%,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67%,销量同比增长 127%;新产品 KHA 覆盖 500多家医院,收入同比增长 180%, pHA 覆盖 60多家医院。此外积极拓展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粉液开发与销售,在 2024年两次带量采购项目中中标,成为新增量; 2)肝科领域: 以点带面推广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全国建立中心级人工肝标杆中心,全面辐射整个肝病领域和临床一线, 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12%。自主研发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血浆分离器 2023年 12月取得新产品注册证, 已完成 18个省/市挂网工作; 3)重症急诊领域: 持续加大血液吸附在重症领域推广,提升临床认可及应用, 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72%,自主研发的 CA 系列细胞因子吸附柱已在 100余家医院开展应用。 国际业务拓展顺利。 公司产品已在国外 2000余家医院广泛应用,并销往德国、瑞士、英国、印度、俄罗斯、墨西哥、巴西等 94个国家。 2024年 H1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64%。 2024年 2月公司 HA 系列产品和 BS 系列产品获得欧盟最新 MDR 认证,在多个国家开展吸附专题活动,随着临床认可提升,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 新品上市和推广低于预期;产品集采降价风险
|
|
|
迈克生物
|
医药生物
|
2024-08-08
|
11.95
|
17.27
|
20.77%
|
13.78
|
15.31% |
|
17.31
|
44.85%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2024~2026年EPS预测0.71/0.86/1.05元,维持目标价17.27元,对应2024年PE24X,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4年H1实现营业收入12.79亿元(-7.37%),归母净利润2.02亿元(+15.38%),扣非净利润1.99亿元(+11.49%),经营性现金流2.13亿元(-48.09%),扣除2023年同期公共卫生应急产品报损后,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整体业绩保持平稳,业绩符合预期。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6.63亿元(-5.93%),归母净利润0.81亿元(+40.32%),扣非净利润0.81亿元(+39.45%)。 业务结构优化,自主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持续加快代理产品剥离以及重塑自主产品经销体系的调整速度,自主产品稳健增长和结构提升驱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024H1自主产品销售收入9.32亿元(+7.61%),毛利率72.42%(+1.54pct),代理产品销售收入3.34亿元(-32.69%),毛利率13.68%(-7.75pct)。自主产品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37.73%提升至72.91%,净利润贡献由2019年75.27%提升至87.24%。其中H1免疫试剂收入同比增长约15%,临检试剂收入同比增长约30%,生化试剂收入同比下降约11%。自主产品的收入和测试数Q2增速较Q1有所提升。 新产品获批,流水线推广顺利带动试剂上量。2024H1,直接化学发光台的高速仪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6000和生化平台高速仪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2000获得产品注册证,产品线进一步丰富。长期看,诊断仪器数量市场保有量以及有效启用情况驱动业绩持续增长,公司大力推进全实验室智能化检验分析流水线并协同各平台单机的终端装机,H1自主产品大型仪器及流水线市场端出库达成2301台(条),其中生免流水线109条、血液流水线110条,铺入终端市场的仪器将陆续带来试剂销量的持续增长,H1自主产品试剂销量同比增长23.4%,实现销售收入8.59亿元(+5.9%),销售收入增速低于销量增速主要在于集采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公司经销体系调整带来的价格变化。 风险提示:新品上市和推广低于预期;产品集采降价风险
|
|
|
爱尔眼科
|
医药生物
|
2024-06-05
|
11.84
|
15.71
|
4.73%
|
12.19
|
2.96% |
|
12.19
|
2.96%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 维持 2024~2026 年 EPS 预测 0.43/0.50/0.59 元,维持目标价 15.91 元, 对应 2024 年 PE 37 X, 维持增持评级。 拟收购控股 52 家眼科医疗机构。 公司拟收购湖南亮视晨星、 南京爱尔安星、 芜湖远翔天祐、 湖南亮视视界、湖南亮视长星、湖南亮视睿星等产业投资基金持有的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 周口爱尔眼科医院、遵义爱尔眼科医院等 52 家医疗机构的部分股权。 收购医院处于快速成长期,估值合理。 52 家标的医疗机构 2022 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7.53 亿元,净利润亏损 6427 万元; 2023 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9.54 亿元(同比增长 26.67%),净利润盈利 1631 万元,净利率 1.71 %; 标的医院大多 17-20 年开业,由并购产业基金培育, 已经形成较好的发展基础, 22 年盈利 7 家, 23 年盈利 23 家,处于快速成长期,未来加入上市公司体系后, 将充分发挥医疗、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平台优势和并购整合的丰富经验,通过集团各专业学组、各事业部、各省区的综合能力进行系统的帮扶和精准的支持,持续提升标的公司的经营状况、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未来有望加速贡献业绩。 52 家标的合计收购部分股权对应交易价格 13.44 亿元,整体估值 19.29亿元,对应 2023 年 PS 2.02 X,估值合理。 完善下沉市场布局,巩固和提升行业领先地位。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加快布局的重要途径。 公司自上市以来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境内外并购整合经验,有力地推进了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 截至 2023 年底,爱尔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在全球共有 881 家,其中内地 750 家(上市公司 439家,产业并购基金 311 家),此外中国香港 8 家,美国 1 家,欧洲 108家,东南亚 14 家,逐渐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 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布局。本次收购标的中,除重庆眼视光和南昌洪城爱尔以外,其余绝大多数为地市级、县级医院项目,标的医院增长率高于当地眼科行业总体增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收购后有利于尽快完善区域市场布局,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深化在全国各地的“分级连锁” 体系,巩固和提升行业领先地位。 风险提示:消费医疗恢复不及预期,医院扩张低于预期
|
|
|
金域医学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4-05-10
|
38.45
|
56.45
|
66.37%
|
39.08
|
-1.26% |
|
37.97
|
-1.25% |
|
详细
受外部环境、高基数和信用减值等影响,2024年 Q1业绩低于预期,未来随着常规检测需求回升,降本增效和规模效应体现,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回升。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常规医检业务恢复节奏和应收账款信用减值准备,下调 2024~2025年 EPS 预测至 1.49/2.04元(原为 2.14/3.17元),预测 2026年 EPS 2.55元,参考行业平均估值,给予 2024年 PE 39X,下调目标价至 58.11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低于预期。公司 2023年实现营收 85.40亿元(-44.82%),归母净利润 6.43亿元(-76.63%),扣非净利润 3.65亿元(-86.52%),信用减值损失 4.9亿元,应收账款 53.35亿元(环比 Q3减少 7.03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 12.31亿元,2024年 Q1实现营收 18.41亿元(-13.05%),归母净利润-0.19亿元(转亏),扣非净利润-0.29亿元(转亏),业绩低于预期。 常规医检稳中有升,重点疾病线快速增长。2023年常规医检收入 77.26亿元(+15.35%),其中神经与精神疾病/感染性疾病/肾脏与风湿疾病/心血管与内分泌疾病诊断业务分别增长 30.32%/49.74%/26.66%/28.78%。三级医院收入占比 43.13%(+4.73pct)。创新产品持续发力,2023年新开发项目412项,累计 4000+项。行业监管趋严利好合规龙头提升份额,未来随着常规检测需求回升,降本增效和规模效应体现,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回升。 夯实顶天立地业务格局,数智化转型顺利推进。2023年公司累计加入 27个全国性疾病联盟和平台,新增三级医院精准医学中心超 20家,合作区域检验中心近 700个。聚焦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改善客户体验三大目标,积极推进大数据和大模型开发,搭建智慧医检生态。 风险提示:常规检验业务恢复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
|
|
通策医疗
|
医药生物
|
2024-05-10
|
47.93
|
52.56
|
4.91%
|
67.94
|
0.40% |
|
48.12
|
0.40% |
|
详细
短期受消费降级和种植牙集采影响,收入增速小幅增长,业绩符合预期。公司积极拓展发展蒲公英分院,并进一步探索并购加盟扩张新模式。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Table_Summary]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消费医疗复苏节奏,下调 2024~2025 年 EPS 预测至1.81/2.09 元(原为 2.19/2.68 元),预测 2026 年 EPS 2.37 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024 年 PE 41 X,下调目标价至 74.21 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 2023 年实现营收 28.47 亿元(+4.70%),归母净利润5.00 亿元(-8.72%),扣非净利润 4.81 亿元(-8.37%)。2024 年 Q1 实现营收 7.08 亿元(+5.03%),归母净利润 1.73 亿元(+2.51%),扣非净利润 1.70亿元(+4.20%),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种植牙集采落地后实现放量,消费项目短期承压。23 年开设牙椅 3000 台(+11%),口腔医疗门诊量 335.33 万人次(+14%),受消费降级影响平均客单价 802 元(-8%)。其中种植业务收入 4.79 亿元(+6.95%),4 月集采政策落地后呈现以价换量态势,23 年种植牙 5.3 万余颗(+47%),未来有望继续放量增长。消费类口腔项目短期承压,23 年正畸/儿科/修复/大综合业务分别收入 4.99/4.99/4.56/7.56 亿元(-3.14%/+2.90%/+6.72%/+8.34%)。 积极开拓蒲公英分院,探索加盟扩张新模式。23 年蒲公英分院已开业 41家,24 年计划新增 8 家,部分在建或已完成选址。分院发展势头良好。 50%的蒲公英实现盈利,50%还处于孵化培育期,整体节奏符合预期。此外城西新大楼有望 24 年底建成交付,新增牙椅 100-150 张;滨江有望 5月交付进入试运营。公司打造口腔医院平台,浙江省内战略做深度,全国战略做广度,进一步探索实施优质标的的并购与加盟。 风险提示:消费类医疗恢复不及预期,医院扩张低于预期。
|
|
|
普瑞眼科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4-05-08
|
51.36
|
69.09
|
18.69%
|
52.26
|
0.65% |
|
51.69
|
0.64% |
|
详细
公司业务重心持续调整,24年Q1白内障和综合眼病仍实现较快增长,消费类屈光和视光业务阶段性承压。全国连锁化+同城一体化布局稳步推进,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维持增持评级。考虑消费医疗复苏和新建/培育期医院扭亏节奏,下调2024~2025年EPS预测至1.27/1.68元(原为1.86/2.48元),预测2026年EPS2.18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4年PS3.5X,下调目标价至69.85元,维持增持评级。 24Q1利润低于预期。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27.18亿元(+57.50%),归母净利润2.68亿元(+1202.56%),扣非净利润1.98亿元(+967.07%),非经常损益约0.70亿元,主要系并购东莞光明的投资收益。2024年Q1实现营收6.76亿元(+4.01%),归母净利润0.17亿元(-89.58%),扣非净利润0.19亿元(-73.28%),收入基本符合预期,利润低于预期。 白内障和综合眼病实现快速增长。2023年实现门诊量150.65余万人次,手术量超17.57万台。传统优势项目屈光业务收入12.96亿元(+33.52%),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公司顺势而为发展白内障和综合眼病业务,白内障业务收入5.94亿元(+137.96%),综合眼病业务收入4.17亿元(+78.66%)。视光业务收入3.97亿元(+52.65%),预计2024Q1白内障和综合眼病仍实现较快增长,消费类屈光和视光业务阶段性承压。 全国连锁化和同城一体化布局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全国21个城市投资经营了27家(+3家)眼科专科医院和3家眼科门诊部。昆明官渡、乌鲁木齐高新区、广州越秀、深圳南山、上海宝山、福州、哈尔滨南岗、深圳罗湖等多家新院正在筹备装修过程中,成为未来重要储备力量。 风险提示:消费类医疗恢复不及预期,医院扩张低于预期。
|
|
|
华厦眼科
|
医药生物
|
2024-05-07
|
26.29
|
38.33
|
70.51%
|
27.25
|
3.10% |
|
27.10
|
3.08% |
|
详细
受外部环境及 23年同期强复苏、高基数影响,24年 Q1业绩增速有所放缓。外延并购落地在即,完善网络布局同时进一步增厚经营业绩,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消费医疗复苏和医院并购落地节奏,下调 2024~2025年 EPS 预测至 0.94/1.07元(原为 1.14/1.48元),预测 2026年 EPS 1.22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024年 PE 41X,下调目标价至 38.54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 2023年实现营收 40.13亿元(+24.12%),归母净利润 6.66亿元(+29.60%),扣非净利润 6.62亿元(+22.37%)。2024年 Q1实现营收 9.78亿元(+5.09%),归母净利润 1.56亿元(+3.75%),扣非净利润 1.57亿元(+6.89%),业绩符合预期。 眼病诊疗持续复苏,消费眼科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门诊量超 186万人次(+21%);手术量超 37万例(+23%)。白内障在内的眼病诊疗业务持续复苏,白内障项目收入 9.87亿元(+31.38%),眼后段项目收入 5.35亿元(+26.94%);消费眼科需求稳步增长,高端术式占比持续提升,屈光项目收入 12.07亿元(+12.43%),眼视光综合项目 10.17亿元(+14.94%)。 外延并购落地,扩张网络增厚业绩。坚持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发展,加快完善全国网络布局。截至 23年底在全国 18个省/直辖市 47个城市开设 57家眼科医院和 60家视光中心。拟作价 5.025亿元收购聚信壹号咨询公司100%股权,并通过四川源聚间接控股成都爱迪(三甲)、恩施慧宜、睢宁复兴、微山医大等 4家眼科医院。标的公司 2023年营收 4.85亿元、净利润 5261万元。本地收购有助于整合吸收优质资源,进一步增厚经营业绩。 风险提示:消费类医疗恢复不及预期,医院扩张低于预期。
|
|
|
爱尔眼科
|
医药生物
|
2024-05-07
|
12.94
|
--
|
--
|
13.34
|
1.83% |
|
13.18
|
1.85% |
|
详细
考虑消费医疗复苏节奏,下调2024~2025年EPS预测至0.43/0.50元(原为0.49/0.62元),预测2026年EPS0.59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4年PE37X,下调目标价至15.91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203.67亿元(+26.43%),归母净利润33.59亿元(+33.07%),扣非净利润35.14亿元(+20.3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8.72亿元(+30.76%),毛利率50.79%(+0.33pct),净利率17.95%(+1.26pct)。2024Q1实现营收51.96亿元(+3.50%),归母净利润8.99亿元(+15.16%),扣非净利润8.43亿元(+12.04%),业绩符合预期。 白内障和眼病刚需疫后释放,屈光短期承压。2023年公司实现门诊量1510.64万人次(+34.26%),手术量118.37万例(+35.95%)。因外部环境延迟的白内障和眼病就医需求释放,白内障项目收入33.27亿元(+55.24%);眼前段项目收入17.91亿元(+33.74%);眼后段项目收入13.86亿元(+31.31%);消费类项目短期承压,屈光项目收入74.31亿元(+17.27%),视光服务项目收入49.60亿元(+31.25%)。 全球服务网络拓展,海外收入占比有望提升。截至2023年底,爱尔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在全球共有881家,其中内地750家(上市公司439家,产业并购基金311家),此外中国香港8家,美国1家,欧洲108家,东南亚14家,逐渐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23年中国香港及海外地区收入占比11%,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海外业务占比有望提升。 风险提示:消费类医疗恢复不及预期,医院扩张低于预期。
|
|
|
艾德生物
|
医药生物
|
2024-04-26
|
21.01
|
24.61
|
--
|
22.46
|
6.90% |
|
22.46
|
6.90% |
|
详细
股权激励费用拖累表观利润增速,业绩符合预期,国内市场合规优势凸显,国际市场快速拓展,药企朋友圈持续壮大,有望延续快速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 2024~2026年 EPS 预测 0.73/0.95/1.24元,维持目标价 24.82元,对应 2024年 PE 34X,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 2024年 Q1实现营收 2.33亿元(+19.53%),归母净利润 0.64亿元(+12.01%),扣非净利润 0.57亿元(+26.44%),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842万元)摊销影响,归母净利润 0.73亿元(+26.70%),扣非净利润 0.65亿元(+45.13%)业绩符合预期。 国内市场合规优势凸显,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公司持续推进合规产品的医院准入,院内市场占率进一步提升。随着肿瘤基因检测行业整顿进一步深入,合规龙头企业有望继续获益。依托医学检验实验室,以Ⅲ类 IVD 产品注册标准开发 LDT 产品,响应试点医院建立 LDT 产品研发、制备、使用、质控体系的需求,推动 LDT 产品成熟后向 IVD 产品转化。 PCR-11基因、IDH、Her2/ER/PR 等新产品处于 NMPA 审批中,HRD 产品在申请创新医疗器械;此外多款肿瘤伴随诊断产品的报批工作快速推进中。 加快开拓国际市场,有效扩大药企合作。国际市场在新加坡、日本、欧洲、拉丁美洲、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海外市场组建本地化团队,夯实东亚和欧洲市场的营销体系,逐步向东南亚、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市场拓展; 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合作,推动多项伴随诊断在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公司以伴随诊断赋能原研药物临床,药企朋友圈持续扩大,合作领域、区域不断扩展,为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奠定良好的基础。 风险提示:新品上市和推广低于预期;产品集采降价风险
|
|
|
迪瑞医疗
|
医药生物
|
2024-04-24
|
23.92
|
30.39
|
77.93%
|
27.04
|
13.04% |
|
27.04
|
13.04% |
|
详细
发货节奏导致 2023Q4和 2024Q1业绩季度波动,国内市场装机积极推进,期待试剂上量,国际市场本地化持续推进,有望延续快速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产品销售节奏,下调 2024~2025年 EPS 预测至1.55/1.86元(原为 1.60/2.19元),预测 2026年 EPS 2.27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024年 PE 20X,上调目标价至 31.00元,维持增持评级。 发货节奏导致季度波动,整体业绩符合预期。公司 2023年实现收入 13.78亿元(+12.95%),归母净利润 2.76亿元(+5.30%),扣非归母净利润 2.62亿元(+5.40%),2023年 Q4实现收入 3.29亿元(-21.12%),扣非归母净利润 0.34亿元(-48.04%), 2024年 Q1实现收入 6.63亿元(+99.60%),扣非归母净利润 1.19亿元(+55.53%),发货节奏导致 23Q4和 24Q1季度波动,整体看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国内市场装机积极推进,试剂上量可期。国内营销体系加大投入,向渠道商赋能,积极推进 2000速生化、流水线等高速产品在二甲和三甲医院装机。华润管理赋能和业务赋能持续推进,窗口医院对公司产品营销起到积极带动作用。2023年国内市场收入 8.31亿元(+3.31%),2024年公司积极推进仪器装机和后续试剂上量,调整考核兑现机制,增长有望提速。 国际市场投入持续加码,本地化助力快速增长。国际市场聚焦重点国家市场,推出大客户策略,推进海外仓储物流中心建设,进入生产本地化阶段,多地子公司运营达到预期效果,其中俄罗斯、印尼、印度等地增长较为突出,国际市场业务稳健发展。2023年国际市场收入 5.47亿元(+31.61%),随着重点国家市场全产品线注册完成,本地化深耕,有望延续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和销售低于预期;集采政策不确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