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沈猛

国盛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680522050001。曾就职于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奥园美谷 房地产业 2021-08-30 13.46 -- -- 15.47 14.93%
17.89 32.91%
详细
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1H1公司实现收入 11.7亿元,同比增长 291.1%;实现归母净利润 5012.9万元,同比增长 126.0%。从收入结构来看,地产开发/基材销售/医疗美容/其他收入分别占比 52%、26%、13%和 9%。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毛利率提升 12.2pp 至 27.6%,净利率提升 73.3pp 至3.7%,三费占收入比下降 53.1pp至 21.5%,净资产收益率提升 14.0pp至 2.9%。 公司现金流持续向好,期内净现金流同比增加 2.3亿元,增幅 153.3%,期末在手资金净增加 6914万元,较期初增长 14.5%。 打造医美材料新标杆,推动公司医美材料商转型。公司采取“上游立足、中游切入、下游卡位”的策略,加速布局医美生态综合平台。公司投资的 10万吨医美基材绿纤项目的一期 4万吨投产,实现了绿纤全自动化产线优良品率达 100%的行业新纪录,成为绿纤产线工业 4.0新标杆,医美基材销量回升至 3.0亿元,同比增长 59.0%。公司计划围绕医美基材绿纤、医美药管级纤维素膜的产业链优势,推动公司医美材料商转型。 收购优质医美服务标的,打造医美服务端连锁品牌。报告期内收购浙江连天美55%股权,旗下拥有 2家 5A 级医美机构,2021H1实现收入 3.0亿元,净利润5,351万元,净利率 17.8%;目前两家医疗美容医院拥有超过 33万名会员,上半年活跃用户 4.56万人。公司将继续推进医美服务机构的收并购、整合提升,并开设具有品牌效应的医美细分垂直市场专业门店,形成医美服务端连锁品牌。 立足医美科技,打造高端医美产品矩阵。公司推出富勒烯冷敷贴、胶原蛋白冻干粉、纳米载药冷敷贴三款医美新品,全力打造“妆”“械”“药”字号系列产品矩阵。公司与赛诺秀、KD Medical 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就医美产品和激光射频仪器的市场推广、运用、产品更新迭代研发进行深入合作。公司将联合上海奉贤区,把上海奥园美谷打造为国际医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交易平台,为公司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6.9%/211.2%/97.8%,考虑到布局医美上下游打开业务空间、集团赋能效果显著、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未来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销售不及预期、医美业务布局不及预期、绿纤生产不及预期
蒙娜丽莎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8-27 29.05 -- -- 29.36 1.07%
29.36 1.07%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收入30.8亿元,同比+72.3%,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30.3%,扣非净利润2.6亿元,同比+30.8%。 收入端高速增长,B、C动端双轮驱动。公司单Q2营收20.8亿元,增速60%,归母净利润2.3亿元,增速32.9%,扣非净利润2.3亿元,增速29.9%。产能方面看,公司藤县新增2000万平产能、高安新增3000万平产能、本部新增1000万平产能,投产后满产贡献增量。市场情况看,公司B端占比49%,上半年增速49.2%;C端占比51%,上半年增速50.8%,继续渠道下沉的同时公司鼓励经销商拓展小B业务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双轮驱动业绩增长。 Q2利润率强劲恢复。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2.8%、9.6%,同比变化-1.9、-2.5个百分点,单Q2毛利率、净利率为34.2%和12%,同比变化+0.8、-1.6个百分点,考虑到因B端业务快速提升带来应收账款和存货按比例计提减值的金额4419万元,同比增加4192万元,剔除该影响后,单Q2净利率13.3%,同比基本持平,公司低成本产能投放下持续降本增效和高毛利的大板业务占比提升,推动公司盈利能力强劲恢复。 费用管控良好,现金流大幅回正。公司上半年期间费用率19.8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7%、6.9%、0.6%、3.7%,同比变化-1.6、-0.04、+0.5、+0.4个百分点,整体管控良好。公司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1.7亿元,同比、环比均大幅回正。 核心优势突出,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公司持续新建、并购低成本产能,成本优势愈加突出,推动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成本的下降大幅对冲了地产端集采降价,较稳定的利润率彰显其突出的B端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渠道持续下沉,经销商管理能力强,叠加小B业务的拓展,C端业务增长动力强,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蒙娜丽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9.9、13.0亿元,三年利润复合增速31.8%,对应PE15X、11X和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竣工不及预期风险,新增产能消化困难风险。
激智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25 30.65 41.20 186.11% 32.39 5.68%
32.39 5.68%
详细
推荐逻辑:1)公司扩散、增亮膜龙头地位稳固;2)公司前瞻性布局把握显示行业轻薄化,Mini-Led、量子点等高端显示技术渗透率提升的发展趋势,复合膜、量子点膜等产品技术领先,放量带动业绩和利润率提升;3)公司依托涂布技术进行横向扩展,当前在光伏领域高歌猛进,窗膜领域也已具雏形,且不断孵化培育其他协同业务,有望给公司带来显著业绩增量,持续成长接力,筑造膜平台型公司。 研发推动光学膜持续高端化,带动业绩和利润率提升。公司2020年研发费用率7.4%,CAGR5=19.8%,2020年研发人员145人,占员工总数22.2%,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强劲的研发实力推动公司产品不断高端化,护城河不断加深。 具体光学膜业务体现上:1)公司增亮、扩散膜业务市场份额全球领先,地位稳固。2)显示行业轻薄化,Mini-Led、量子点等高端显示技术渗透率提升趋势下,量子点膜和复合膜等高端产品前景光明,高技术难度使得产品价格和竞争格局良好,利润率高。公司依靠研发优势和精密涂布技术,在量子点膜和复合膜方面国内明显领先,2020年公司高端膜类销售额3.4亿元,同比增长149.7%,2021H1实现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95.5%,公司高端产品占比持续快速提升,带动公司光学膜业绩持续增长,利润率也有望提升。 依托涂布技术横向扩张业务领域,持续成长接力。依托涂布工艺,公司光伏及窗膜领域进入收获期。光伏领域:1)公司掌握光伏背板及胶膜核心材料、配方及生产工艺,当前主要量产双面含氟背板TPF、KPF,以及单面含氟背板TPO、KPO,透明背板等产品,已完成晶科、隆基等大客户导入并量产交付使用。2020年公司光伏背板膜产能3000万平米,销量2707万平米,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59.5%,2021年H1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139.4%,一路高歌猛进。2)公司近期拟定增拓展太阳能封装胶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9亿元,新建产能9000万平,主要产品为POE 封装胶膜(含EPE),全部达产后预计可贡献收入7.3亿元。窗膜业务板块:公司布局车衣膜、车身膜及新能源车挡风玻璃及侧门涂布花纹等产品,国产替代市场前景好。2021H1窗膜营收3977万元,同比增长87.8%,已具雏形,后续将持续贡献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3和4.8亿元,复合增速52.5%。公司作为国产高端显示光学膜材料的领军企业,向功能薄膜平台型扩张,长期业绩增长动力强劲。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3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42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复合膜、量子点膜等高端膜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光伏膜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风险。
新和成 医药生物 2021-08-24 28.46 29.22 42.89% 31.32 10.05%
31.37 10.2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 72.5亿元,同比增长36.8%,实现归母净利润 24.1亿元,同比增长 9.0%;二季度实现营收 35.1亿元,同比增长 31.1%,环比下滑 6.3%,实现归母净利润 12.7亿元,同比下滑2.9%,环比增长 11.9%。 维生素价格高位回落,蛋氨酸、发酵项目释放业绩。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维生素供给受限,价格飙涨。上半年随着供给趋于宽松,除 VC、VE 外,维生素各品种价格均有回落,VA 均价 349.0元/kg,同比下降 18.6%,VD3均价 127.8元/kg,同比下降 36.8%,生物素均价 67.4元/kg,同比下降 74.1%。 产品价格承压下,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 11.5个百分点至 48.2%,但仍处在历史上一个比较好的水平。同时,去年投产的一期 10万吨蛋氨酸项目和黑龙江生物发酵项目(一期)也在期内贡献业绩,使得公司净利润维持上行。 公司项目储备丰富,长期成长路径清晰。公司在营养品、香料香精与新材料板块多点布局。蛋氨酸二期 15万吨产能建设中,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生产成本有望下降;黑龙江生物发酵项目(二期)在扩大一期产品规模基础上,还将新增核黄素与钴胺素产品;山东 4万吨香精香料环评完成;上虞工业园 PPS三期 1.5万吨纤维级 PPS、山东工业园 TMB 项目已经动工。未来随着在建项目的逐步投产,公司利润中枢有望向上。 高溢价回购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发布回购方案,拟以 3-6亿元进行股份回购,回购价格不超过 41元/股,比公司昨日收盘价高出 42.4%,以 41元/股价格计算,可回购股份数量在 731.1-1463.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在 0.28%-0.57%,回购股份将在 36个月内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此前公司也曾成功实施过三期员工持股计划,此次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将有助于调动整体员工积极性,为公司未来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注入新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1.73元、1.99元、2.46元,2021年可比公司平均 PE 为 18倍。考虑到公司是维生素行业龙头,储备项目丰富,成长路径清晰,我们给予公司 2021年 2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38.0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产品价格下跌、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桐昆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1-08-20 26.60 34.26 184.32% 28.16 5.86%
28.16 5.8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01.9亿元,同比增长 41.4%;实现归母净利润 4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09.6%。Q2单季度实现营收 190.6亿元,同比+39.8%,环比+71.3%;实现归母净利润 24.1亿元,同比+313.9%,环比+40.5%。 涤纶长丝行业景气度反转,利润宽幅增长。涤纶长丝行业格局优化叠加产业链利润向聚酯环节转移,2021年上半年涤纶长丝价格、价差大幅走高。公司 POY、FDY、DTY 上半年不含税销售均价达到 6354.2、6864.3、8341.8元/吨,同比分别增长 25.9%、20.6%、22.0%。产品高价带动公司长丝产品上半年营收大幅增长 44.4%至 235.9亿元。价差方面,由于上游 PTA 大幅度扩产,国内面临供给过剩的局面,同时多套国产 PX设备投产,PX高进口依赖度的情况有所缓解,产业链利润向聚酯环节转移。2021年上半年 POY 平均价差高达 1635.4元/吨,同比增长 19.5%。主要产品价差高企带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上行,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达到 15.6%,同比增长 9.9个百分点。 浙石化二期产能释放,贡献大量投资收益。公司拥有浙石化 20%股权。浙石化一期于 2019年 12月投产,经过产能爬坡后 2020年开始贡献利润,浙石化 2020年共产生净利润 112.3亿元,20%股权对应 22.5亿投资收益。2020年 11月浙石化二期第一批常减压装置投入运行,同时叠加浙石化的主要产品成品油及化工品价格上行,浙石化 1H21共实现营收 560.4亿元,净利润 113.3亿元。浙石化二期尚有大量化工品产能未投产,其中包括 EVA 等高端产品,待下半年完全投产后,将为公司贡献至少 45亿元投资收益。 储备项目充足,成长属性持续加强。公司目前有嘉通能源一期及恒超化纤二期项目在建,预计将于 2023年底前全部投产完毕,届时将新增 500万吨 PTA、360万吨涤纶长丝产能。同时公司还同步规划了嘉通能源二期、沐阳项目、古雷港项目,共 250万吨 PTA、180万吨切片、560万吨聚酯纤维、1.2万台织机产能,该批项目投产后公司产业链将向下游纺织延伸。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3.19元、3.75元、4.24元,归母净利润将保持 50.5%的复合增长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或大幅波动、产能投产或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
中材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1-08-20 27.68 -- -- 43.44 56.94%
45.66 64.96%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 ] 2021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93.6亿元,同比增长 22.8%; 归母净利润 18.5亿元,同比增长 103.2%。单 Q2营收 54.2亿元,同比增长14.4%,归母净利润 12.7亿元,同比增长 89.8%。 玻纤利润大增,业绩靓丽。玻纤上半年销量 53万吨,同比+16.2%,销售收入42.4亿元,同比+43.4%,净利润 14.2亿元,同比+197%,存在 1.97亿元铑粉销售,扣除铑粉销售后玻纤单吨净利 2308元/吨,同比增加 1259元/吨,吨净利为行业顶尖水平,预计下半年价格仍然维持高位。 叶片 21年承压后 22年有望迎来估值修复。风电叶片上半年销量 4554MW,同比微降 0.7%,销售收入 30.8亿元,同比-5.8%,净利润 3.3亿元,同比-15.4%,单位售价 67.6万元/MW,同比-5.1%,单位净利 7.3万元/MW,同比-14.8%,2020年抢装的风电装机部分延续到了 2021年 H1,风电叶片 H1量平价跌,下半年预计量减价稳。2022年开始风电政策周期弱化,成长性突出,成长性和持续降本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降本要求下大叶片和高性能材料应用是主要趋势,中材在此领域业内遥遥领先,2022年有望开启量、市占率、利润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带来估值修复。 隔膜业务趋势向好。隔膜上半年出货量 3.5亿平米,同比+118.8%;销售收入4.8亿元,同比+102.7%,单位售价 1.37元/平方米,单平净利 0.14元/平米,同比扭亏为盈。目前滕州工厂产能陆续投放,全年出货预期在 8-10亿平。南京工厂 10.8亿平出货产能预计 2022年 Q4投放。价格方面看,隔膜大客户目前尚未涨价,小型客户存在 10-20%左右涨价幅度,后续仍存在涨价预期。隔膜业务趋势向好。 费用管控良好,现金流优异。公司上半年期间费用率 12.35%,同比下降 1.9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变动-2、-0.4、+0.68、-0.17个百分点,费用管控良好。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10.6亿元,同比增长85.8%,现金流优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5、35.3和42.9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5、13.2和 10.8倍,看好公司穿越周期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玻纤、风电叶片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锂电池隔膜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泰和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1-08-20 19.92 -- -- 24.24 21.69%
24.54 23.19%
详细
事件:8月16日公司公告称,防护用高性能间位芳纶高效集成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高性能间位芳纶项目”)一期工程已于近期正式投料生产,产品性能指标达到预定目标。 间位芳纶产能跨越至万吨级,托管超美斯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芳纶板块原有芳纶产能共计11500吨,其中间位芳纶7000吨,对位芳纶产能4500吨,另有芳纶纸产能1500吨。本项目投产后间位芳纶产能升至11000吨,公司间位芳纶产能实现了由千吨级向万吨级的跨越,参与全球竞争的影响力大幅上升,有利于保障客户需求和市场供应。目前国内仅有泰和新材、超美斯两家间位芳纶生产企业,超美斯具有3000吨间位芳纶产能,位居全球产能第四,公司已与超美斯签署了《托管经营框架协议》,如托管方案最终实施,将有利于整合双方及行业资源,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公司另有1500吨对位芳纶产能预计将于年底投产,届时公司芳纶板块总产能将升至17000吨。 芳纶行业供给端集中度高,相关政策与国产替代拉动需求增长:2020年全球芳纶名义产能约11-12万吨,主要产能被国际大公司占据,公司总产能11500吨,位居全球第三位。芳纶纤维是人工合成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按结构划分同时可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有对位与间位芳纶两类。对位芳纶供给端全球仅有9家厂商,公司目前产能4500吨,位居全球第四,下游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安全防护材料(防弹衣、头盔)等,目前光缆通信领域、防护基材国产化进程加速,随着宁夏园区产能的全面释放,公司对位芳纶生产装置满负荷、稳定运行,产品结构不断完善,规模经济效益日益显现。间位芳纶供给端全球共有6家企业,公司产能位居全球第二,间位芳纶下游可用于生产高温过滤材料(占比达60%以上)、防护服、绝缘材料等,2021年8月《防护服装阻燃服》强制性标准开始实施,《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2年2月开始实施,随着个体防护装备配备标准的逐步落地和工业领域的恢复,国内芳纶需求持续增长,公司间位芳纶产销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 分别为1.21元、1.55元和1.91元,对应PE 分别为16倍、12倍和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氨纶、对位芳纶、间位芳纶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新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万盛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1-08-19 19.19 -- -- 25.88 34.86%
31.94 66.4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 19.9亿元,同比+125.2%,归母净利润 4.3亿元,同比+302.6%,扣非净利润 4.2亿元,同比+317.5%。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0.5亿元,同环比分别+110.2%/+10.8%,归母净利润 2.3亿元,同环比分别+213.1%/+10.7%。 各版块业绩同比均迎大幅增长:1H阻燃剂、胺助剂及催化剂、涂料助剂分别实现收入 16.1亿元、3.1亿元、6750万元,同比分别+138.2%、61.4%、456.7%; Q2三大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为 8.4亿元、1.7亿元、3914万元,涂料助剂同环比增幅最大,分别为+297.9%、38.0%,阻燃剂同环比收入增速为+127.4%、9.2%。 上半年公司各版块产品近满产满销,销量同比均大幅增长,Q2阻燃剂销量环比基本持平,胺助剂及催化剂版块、涂料助剂板块销量环比分别+7.6%、6.5%。 主营产品 1H 与 Q2销售价格同比均有两位数增长,Q2阻燃剂、胺助剂及催化剂、涂料助剂均价环比实现增长 12.7%、5.2%、29.7%。二季度阻燃剂产品提价覆盖原材料三氯氧磷、苯酚、双酚 A 涨幅,1H 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37.2%、21.6%,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 8.6/10.3个百分点。 全球磷系阻燃剂龙头企业,项目分拆立案确保长期成长:根据公司自身项目建设及产能扩张规划,公司对原备案的“山东万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55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生产项目”分期进行立项备案,首期项目备案名称为“山东万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31.93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生产项目”,分拆后保障了 BDP 产能与相关原材料的建设与生产,为公司长期业绩增长带来确定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1.80、2.36、2.66元,分别对应 11、8、7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不达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荣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1-08-18 20.35 24.23 155.05% 23.16 13.81%
23.33 14.6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公告,2021年上半年共实现营收 844.2亿元,同比增长 67.9%;归母净利润 65.7亿元,同比增长 104.7%。 浙石化二期投产,炼油产品快速放量。浙石化二期第一批常减压装置已于 2020年 11月投入运行,为 2021H1贡献业绩增量,炼油产品上半年共实现收入 274.1亿元,同比增长 105.3%。卓创数据显示国内汽油 Q2均价达到 7780.7元/吨,同比+49.8%,环比+15.9%;柴油均价达到 6280.6元/吨,同比+18.8%,环比+11.1%。高成品油价叠加疫情期间购入的大量低价原油库存,带动公司 2021H1炼油产品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 21.0%上行至 30.7%。此外浙石化已获得 2021年第一批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 200万吨,随着世界经济运行恢复常态,能源动力产品消费有望得到恢复,为浙石化二期炼油产品打开销路。 化工品高景气,未来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在原油价格上行的带动下,多种类化工品进入景气周期。2021上半年 PX 均价 815.4美元/吨,同比+34.6%;纯苯6582.5元/吨,同比+58.4%;乙烯 7661.9元/吨,同比+39.4%。浙石化一期以及中金石化共有接近 1600万吨化工品产能,充分受益于化工品价格上涨,上半年化工品实现收入 322.9亿元,同比+75.2%,毛利率大幅上涨 10.5个百分点至39.2%。浙石化二期乙烯、乙二醇装置已分别于 4月、6月试车成功,余下尚有聚丙烯、PC、光伏料 EVA 等装置待投放,浙石化二期完全投产后,公司将拥有接近 2600万吨的化工品产能,发展空间巨大。 涤纶长丝利润修复,薄膜盈利高位维持。进入 2021年,涤纶长丝行业景气度迎来反转,公司长丝产品毛利率得到修复,上半年 POY、FDY、DTY 毛利分别为9.0%、11.9%、14.4%,较 2020年提升 9.6、9.6、12.3个百分点。薄膜产品毛利率为 31.8%,较去年同期 30.7%提升 1.1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1.47元、1.73元、1.99元,归母净利润将保持 40.3%的复合增长率。鉴于浙石化投产后给公司带来的较大优势,给予公司 2021年 17倍估值,对应目标价 25.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在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等。
阳谷华泰 基础化工业 2021-08-16 13.01 15.90 101.52% 13.14 1.00%
13.88 6.6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 12.6亿元,同比增长52.7%,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585.7%;二季度实现营收6.7亿元,同比增长60.9%,环比增长13.8%,实现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329.0%,环比增长3.7%。 公司产品量价齐增,业绩同比大幅改善。上半年,受益于下游轮胎的国产化趋势及新能源汽车对轮胎品质的提升,橡胶助剂行业景气度回升。促进剂NS 上半年均价15273元/吨,同比上涨28.6%;促进剂M 上半年均价25773元/吨,同比上涨25.0%,不溶性硫磺上半年均价9250元/吨,同比基本持平。公司上半年维持高负荷生产,去年年末投产的2万吨不溶性硫磺项目在期内贡献业绩增量,量价齐增下公司业绩大幅改善。 拟发行转债完善产品结构,公司竞争力有望增强。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不超过4.96亿元,其中3.5亿元用于年产90000吨橡胶助剂项目,1.4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已于近日提交深交所受理。90000吨橡胶助剂项目一期产品为4万吨不溶性硫磺,目前投产在即,有望在下半年贡献业绩,二期产品包括3.5万吨新型树脂与1万吨粘合剂HMMM,产品面向轮胎领域客户的新需求,销售前景广阔。 公司是橡胶助剂行业龙头,规模与创新优势构筑护城河。公司防焦剂市占率全球第一,不溶性硫磺、促进剂、橡胶防护蜡、均匀剂、加工助剂、胶母粒等产销量均居行业前列。公司重视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橡胶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成功实现环保型均匀剂、高热稳定高分散型不溶性硫磺、PK900、TBSI 等产品的国产化。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EPS 分别为1.06元、1.24元、1.44元,2021年可比公司平均PE 为19倍,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16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6.9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产品价格下跌、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1-08-16 17.90 20.31 27.02% 18.10 1.12%
19.69 10.0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 104.7亿元,同比增长39.2%,实现归母净利润 37.3亿元,同比增长 78.5%;二季度实现营收 54.9亿元,同比增长 40.3%,环比增长 10.2%,实现归母净利润 20.1亿元,同比增长57.9%,环比增长 16.1%,业绩高于市场预期。 焦炭、烯烃高位持稳,精细化工产品景气上行。二季度公司 PE、PP、焦炭、纯苯、改质沥青、MTBE 均价分别为 7239、7671、1669、6367、3793、5326元/吨,环比变动+2.3%、+2.1%、-2.8%、+46.7%、+23.8%、+19.6%。公司一方面受益于产品高景气度,一方面加紧市场开拓与内部挖潜,经营业绩明显改善。此外,公司 2万吨/年茂金属聚乙烯(mPE)7月成功试产,成为国内首家以双环管 HDPE 工艺生产茂金属产品的企业,差异化产品对公司业绩贡献值得期待。 新一轮资本开支启动,烯烃、焦化有序扩产。公司现有多个在建项目,烯烃方面,三期 50万吨/年烯烃项目与 50万吨/副产物 C2-C5制烯烃项目在宁东基地同时动工,20万吨/年苯乙烯及 EPS 项目正进行环评前公示。公司启动异地扩产计划,计划在鄂尔多斯打造全球最大规模的 4×10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依托鄂尔多斯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更为先进的工艺,内蒙项目将更具成本优势。 焦炭方面,公司力争在年底建成 300万吨/年煤焦化多联产项目,有望填补焦炭去产能后留下的空白。 响应“碳中和”战略,布局“绿氢”减排增收。公司依托宁夏丰沛的日照资源,建设全球最大一体化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采用“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取绿氢绿氧直供煤化工”的模式,年产氢气 1.6亿标方/年,氧气 0.8亿标方/年,项目一期已于今年 2月投入试运行,所产氢气成功用于烯烃生产,目前综合成本控制在 1.34元/Nm3,远期有望降至 0.70元/Nm3。未来公司还将加大投入,实现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型,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0.98元、1.15元、1.56元,2021年可比公司平均 PE 为 16倍,考虑到公司煤制烯烃龙头地位及在建项目赋予成长性,我们给予 2021年 2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21.5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产品价格下跌、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伟星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8-16 20.80 -- -- 21.58 3.75%
21.58 3.75%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 2021年 H1实现营收 23.9亿元,同比增长 32.3%,实现归母净利润 4.1亿元,同比增长 16%。 营收规模显著提升。公司 2021年 H1实现收入 23.9亿元,增速 32.3%,实现归母净利润 4.1亿元,增速 16%;单 Q2实现收入 14.9亿元,增速 20.1%,实现归母净利润 3亿元,增速 11.2%,体量增长可观。分产品来看,以零售为主的 PPR 管材管件实现收入 12.4亿元,同比增长 35.1%;防水、净水等其他产品实现收入 1.5亿元,增速 59.4%,增势强劲;以市政工程为主的 PE 管材管件实现收入 5.7亿元,增速 19.6%;以建筑工程为主的 PVC管材管件实现收入 3.6亿元,增速 33.9%;零售、工程市场开拓进展均较为顺利,尤其是空白、薄弱市场的开发力度较大,华北、西部、华南区域市场的销售同比增速分别为 63.9%、50.3%和 42%。 成本费用及现金流表现基本稳定。公司 2021年 H1主营业务毛利率 41.8%,同口径下同比下滑 1.6个百分点(2020H1同期主营业务的毛利率 46.2%,按照2021年最新会计准则进行同口径回溯调整后为 43.4%),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分产品来看,PPR、PE 及 PVC 产品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0.6、1.9和 9.2个百分点,反应出以 PPR为主的零售类产品对应的成本传导机制较为顺畅,毛利率基本稳定。费用率方面,2021年 H1期间费用率为 19.8%,同比下降 2.7个百分点,剔除会计政策影响后,同口径下同比基本持平,费用管控良好。现金流方面,2021年 H1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 4.3亿元,增速-13.2%,主要系采购支出大幅增加,以及支付给职工的薪酬等其他现金支付增加;净利润现金含量为 1.04,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内。 零售业务弹性大,工程业务稳健增长。家装零售方面,公司不断巩固其在产品、服务、渠道及品牌方面的核心优势,持续开发薄弱市场、推行同心圆战略、积极探索线上销售并加大与家装公司的合作力度,多措并举提升市占率,业绩持续兑现;工程方面,公司主动寻求优质的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地产公司及建筑装饰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总体发展节奏稳健,风险状况可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9、16.5、19.1亿元,对应 PE 为 24X、20X、17X,长期看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B 端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品类扩展效果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1-08-10 17.01 20.31 27.02% 18.10 6.41%
19.69 15.7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104.7亿元,同比增长39.2%,实现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78.5%;二季度实现营收54.9亿元,同比增长40.3%,环比增长10.2%,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57.9%,环比增长16.1%,业绩高于市场预期。 焦炭、烯烃高位持稳,精细化工产品景气上行。二季度公司PE、PP、焦炭、纯苯、改质沥青、MTBE均价分别为7239、7671、1669、6367、3793、5326元/吨,环比变动+2.3%、+2.1%、-2.8%、+46.7%、+23.8%、+19.6%。公司一方面受益于产品高景气度,一方面加紧市场开拓与内部挖潜,经营业绩明显改善。此外,公司2万吨/年茂金属聚乙烯(mPE)7月成功试产,成为国内首家以双环管HDPE工艺生产茂金属产品的企业,差异化产品对公司业绩贡献值得期待。 新一轮资本开支启动,烯烃、焦化有序扩产。公司现有多个在建项目,烯烃方面,三期50万吨/年烯烃项目与50万吨/副产物C2-C5制烯烃项目在宁东基地同时动工,20万吨/年苯乙烯及EPS项目正进行环评前公示。公司启动异地扩产计划,计划在鄂尔多斯打造全球最大规模的4×10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依托鄂尔多斯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更为先进的工艺,内蒙项目将更具成本优势。焦炭方面,公司力争在年底建成300万吨/年煤焦化多联产项目,有望填补焦炭去产能后留下的空白。 响应“碳中和”战略,布局“绿氢”减排增收。公司依托宁夏丰沛的日照资源,建设全球最大一体化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采用“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取绿氢绿氧直供煤化工”的模式,年产氢气1.6亿标方/年,氧气0.8亿标方/年,项目一期已于今年2月投入试运行,所产氢气成功用于烯烃生产,目前综合成本控制在1.34元/Nm3,远期有望降至0.70元/Nm3。未来公司还将加大投入,实现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型,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EPS分别为0.98元、1.15元、1.56元,2021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16倍,考虑到公司煤制烯烃龙头地位及在建项目赋予成长性,我们给予2021年2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21.5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产品价格下跌、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1-08-06 33.00 -- -- 39.72 20.36%
41.28 25.09%
详细
事件:德州市发改委最新公告显示,公司尼龙 ] 66高端新材料项目与 12万吨/年PBAT可降解塑料项目已获批复。尼龙 66项目投资 30.8亿元,年产尼龙 66高端新材料产品 8万吨,己二酸 14.8万吨,硝酸 18万吨,副产二元酸 1.35万吨; PBAT项目投资 44.3亿元,年产 BDO 17.95万吨,PBAT 12万吨,NMP 5万吨,副产丁醇 0.51万吨,四氢呋喃 1.32万吨。 己二腈国产化取得突破,尼龙 66需求有望快速放量。尼龙 66性能优异,常用于取代金属实现制品轻量化,其主要原料己二腈长期被英威达、奥升德等国际企业所垄断,国内己二腈几乎全部来自于英威达。受制于己二腈“卡脖子”,尼龙 66价格长期居高不下。近年己二腈国产化取得突破,天辰齐翔、华峰集团项目均已动工,随着原料供应的宽松,尼龙 66渗透率有望提高,需求进一步放量。 PBAT新增产能较多,项目竞争力取决于原料自给水平。PBAT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之一,得益于“限塑令”实施,我国 PBAT 需求有望迎来井喷式增长,乐观预测 PBAT需求将由 2019年的不到 10万吨提高到 2025年的 180万吨。PBAT目前生产工艺已经成熟,不具有明显技术壁垒,截止 7月末,我国在建、拟建 PBAT项目已超千万吨,即使有部分项目的落地存在不确定性,PBAT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风险。反观上游原料端,新增产能远不能满足 PBAT需求,若 PBAT企业无法实现原料配套,利润空间将在原料高价下被严重压缩。 公司新产品的成本壁垒依旧高固。1吨尼龙 66需要 0.58吨己二酸和 0.52吨己二胺,公司己二酸来自配套的 20万吨装置,己二胺以外购己二腈与自产氢气生产。PBAT方面,1吨 PBAT需要 0.55吨 BDO、0.38吨己二酸、0.38吨 PTA,其中 BDO通过炔醛法生产,原料是电石、甲醛和氢气。国内新项目原料或全部外购,或只有一种配套,而公司项目配套有 BDO,加上自产的己二酸,三大原料有两种实现自给。公司一体化产业链布局能够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赋予了新项目可观的成本优势,我们估算当前价格下公司尼龙 66、PBAT较原料完全外购的企业分别有着大约 1400和 9000元/吨的成本领先。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3.23元、3.27元、3.3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或大幅波动。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1-08-02 116.50 -- -- 121.38 4.19%
121.38 4.1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676.6亿元,同比+118.9%,归母净利润为 135.3亿元,同比+377.2%,扣非净利润为 132.0亿元,同比+430.0%;二季度营业收入为 363.4亿元,同环比分别+1.3%、16.1%,归母净利润为 69.1亿元,同环比分别+3.7%、+4.3%,扣非净利润为 68.3亿元,同比+3.8%、环比+7.2%。 MDI 出口单价增长冲淡国内市场价格影响,石化板块产品价格全线上行:2021年 H1聚氨酯、石化、新材料板块营业收入分别为 284.2亿元、270.6亿元、65.9亿元,同比+111.8%、159.8%、106.2%,单价分别为 14998元/吨、5318元/吨、19918元/吨,同比+38.8%、43.4%、40.0%。2021年 H1华东地区 PM200均价为 20037元/吨,同比+61.3%,受下游开工影响,Q2聚合 MDI 国内市场价格环比转淡,Q2均价为 18232元/吨,同比+50.6%,环比-16.5%,但二季度聚合 MDI 出口均价环比上升 26.2%至 2027.6美元/吨,对公司聚氨酯板块价格带来积极影响;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缓解,下游市场需求好转,且部分海外地区化工装置受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导致全球供应紧张,公司石化板块产品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烟台 MDI 装置技改扩能,新材料板块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 H1聚氨酯、石化、新材料板块产量分别为 201.5万吨、188.7万吨、35.7万吨,同比+64.2%、123.2%、43.2%,销量分别为 189.5万吨、508.8万吨、33.1万吨,同比+52.5%、81.2%、47.3%。2021年上半年,烟台 MDI 装置完成 110万吨/年技改扩能,公司 MDI 产能进一步提升;百万吨乙烯等新装置投产,石化板块主要产品产量、销量同比增加;精细化学品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业务工艺进一步优化,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竞争力持续增强,ADI 和特种胺业务凭借全球化布局及稳定的生产供应,客户开拓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三元正极材料、可降解塑料等新兴业务产业化进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 EPS 为 6.98元、7.40元和7.79元,对应 PE 分别为 16X、15X和 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MDI、石化产品等主营产品价格大规模下滑、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