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徐风

山西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760519110003...>>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航天晨光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9-06 12.65 -- -- 13.70 8.30%
13.70 8.30%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0.6%;实现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3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70.5%。其中,22Q2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10.9%,环比119.8%;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56.2%,环比扭亏。 事件点评Q2环比扭亏,净利率环比显著改善。Q2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4.2%/3.6%,环比-5.3pct/+6.0pct,同比-0.4pct/+1.3pct;Q2费用率环比显著降低,带动净利率提升,其中管理/销售/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2.0%/0.7%/4.6%,期间费用率合计9.6%,环比-13.5pct,同比-0.6pct。 “推进“2+N””转型,新签订单全面增长。公司围绕“智能制造+核工装备”培育新兴产业增量,注重提升柔性管、压力容器等传统优势业务的附加值。22H1公司收入占比超10%的业务有军工与核非标设备/波纹管类产品/压力容器类产品,收入贡献分别为42.2%/26.3%/15.4%。上半年,公司合计订货19.3亿元/yoy+47.9%,其中,智能制造/柔性管件/压力容器新增订单分别为2.0/6.7/3.1亿元,yoy+215.2%/+3.9%/+102.5%。 核工装备细分领域龙头,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公司核工装备产业以核级工业基础件、核废物处理装备为重点。核级工业基础件领域,核电膨胀节、核电金属软管等为国内龙头;核废料处理装备领域,公司研制的放射性废液蒸发装置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上半年,军工与核工设备显著增收,收入6.9亿元/yoy+107.7%,收入贡献率yoy+21.8pct,已成为收入贡献最高的业务。订单方面,22H1公司成功签约中核四0四公司增补协议,中标中核工程公司某采购项目等,新签合同金额合计5.65亿元,形成业绩支撑。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作为核工装备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有望受益于核废料处理设备国产化替代。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9/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3%/39.7%/39.9%,对应EPS分别为0.31/0.43/0.60元,对应于9月2日收盘价12.57元,PE分别为41.0/29.3/21.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政策不利变动的风险;技术及工艺进步不及预期。
天宜上佳 2022-09-05 23.61 -- -- 26.93 14.06%
27.00 14.36%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同比+80.6%;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28.1%。 其中,22Q2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55.3%,环比+32.4%;实现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17.6%,环比+10.9%。 事件点评碳基复材第二曲线拓展有效,带动业绩大增。22H1公司碳基复材业务实现收入2.6亿元/yoy+125.5倍,收入贡献达65. 6%/yoy+64.7pct,毛利率56.7%。 (1)光伏碳碳热场配备超大规格沉积设备,2000吨级碳碳复合材料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已向高景太阳能、晶科能源、晶澳能源、包头美科等11家硅片厂商正式供货,另有5家硅片厂商正在验证中。 (2)碳陶制动盘性能比肩国际厂商,成功开发近净成型全新结构预制体并设计完成无人智能针刺生产线,彻底解决了制动盘制动表面纤维裸露和氧化烧蚀等致命缺陷。公司与五家汽车厂商签订(保密)合作协议,已完成四家汽车厂商样件交付,并积极推进后续合作。 粉末冶 金闸片业务保持竞争优势,下半年有望修复。受收入结构影响,公司毛利率下降,22H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5.2%/19.0%, 同比分别-13.2pct/-5.8pct。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较高的粉末冶金闸片(65.6%)作为高铁制动系统耗材,受到疫情影响,销售收入0.8亿元/yoy-61.3%,收入贡献19. 1%/yoy-69.9pct.公司是持有CRCC证书最多、覆盖车型最广的厂商,截至上半年末,共拥有CRCC核发的11张《铁路产品认证证书》及8张《铁路产品试用证书》,产品覆盖国内时速160-350公里动车组33个车型及交流传动机车车型。上半年, 公司在国铁集团联合采购中获得较大份额,与各铁路局下属企业签订供货合同,同时,完成成都局三个产品检修资质评审工作,实现复兴号车型闸片与西南物资的检修合作。下半年粉末冶金闸片业务有望边际复苏。 碳纤维制品多 领域拓展,航空结构件产能提升。 (1)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处在业务开拓阶段,销售收入0.1亿元,收入贡献为3.3%。公司持续推进研发投入,开拓了航空无人机用碳纤维环氧高性能预浸料,并通过多次材料验证,现已进入型号应用。 (2) 航空大型结构件产能逐步落地,公司成为中电科下属两大研究所合格供应商,在成都航空产业园新设航空结构件柔性生产线,预计今年底实现全部产能落地。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0.4亿元,收入贡献为10.1%,毛利率42.21%。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公司积极打造碳基复材第二二曲线,光伏碳碳热场取得突破,碳纤维业务逐步拓展应用领域,航空结构件产能落地将带来业绩增量,此外,粉末冶金闸片业务有望随疫情改善边际复苏。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4.9/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3%/62.9%/28.2%,对应EPS分别为0.67/1.10/141元,对应于9月2日收盘价23.10元,PE分别为34.3/21.0/16.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影响超出预期。
杰瑞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8-15 40.13 -- -- 41.57 3.59%
41.57 3.59%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披露 2022年半年报。 2022年上半年,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6亿元,同比+24.3%; 实现归母净利润 9.8亿元, 同比+28.8%。 其中, 22Q2实现营业收入 27.4亿元, 同比+22.4%, 环比+49.9%; 实现归母净利润 7.6亿元, 同比+58.0%, 环比+250.7%。 事件点评 Q2毛利率止跌回升, 净利率创近七年新高。 Q2毛利率 37.0%, 净利率28.4%, 环比分别增长 6.4pct/16.4pct。 受益于美元、 卢布升值, 公司 Q2实现汇兑净收益 1.8亿元, 财务费用率环比-11.7pct, 净利率创近七年新高。 上半年油价维持高位, 布油/ WTI 均价分别为 104.6/101.5美元/桶, 同比分别增长60.3%/63.2%, 下游客户资本开支活跃; 公司实现油气装备业务收入 39.4亿元, 同比+37.2%, 收入贡献达 86.3%, 同比+8.1pct。 国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22H1在手订单饱满。 上半年, 公司向北美客户交付两套涡轮压裂设备以及一套适用于成套电驱压裂设备供电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获得客户正面反馈, 并新签一套涡轮压裂设备订单(超 2亿元)。 北美地区是全球压裂设备保有量最大的地区, 美国压裂设备保有量大约 1万台, 其中新型涡轮压裂及电驱压裂设备占比仅为 7%-8%, 传统柴驱设备替代空间巨大。 此外, 公司上半年完成中石油首套电驱压裂设备验收, 预期 Q3中石油将启动压裂设备招标, 持续关注招标情况。 22H1公司新签订单 71.5亿元, 同比+35.9%, 其中, 海外订单同比+60.0%; 22H1公司海外业务收入14.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 3.5倍, 收入贡献达 31.1%。 截至上半年末, 公司在手订单 106.2亿元, 较年初+19.9%, 形成有效业绩支撑。 拓展锂电池负极材料,“油气+新能源” 双驱动。 天水 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已于 3月 11日开工建设, 预计将于 9月份建成, 今年年底投产试运营; 厦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计划分为两期建设, 第一期建成产能 6000吨, 第二期建成产能 1.2万吨, 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一期项目。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等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带动负极材料出货, 据 GGII, 2021年我国出货量 72万吨, 22H1出货量 54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 97%/68%; 供需紧张叠加原材料(主要为负极用石油焦) 成本上升, 推升负极材料价格,负极材料量价齐升。 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原料为石油化工产品, 公司深耕油汽行业, 在原材料供应和成本上具备一定优势, 有望凭借锂电行业的布局,实现传统能源行业与新能源行业并举发展。 盈利预测、 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 今年以来油价维持高位震荡, 带动下 游客户资本开支, 作为国内涡轮压裂设备龙头, 公司在手订单饱满, 形成业绩支撑。 北美地区是全球压裂设备保有量最大的地区, 公司积极开拓相关市场, 已实现设备交付并获得客户认可, 有望分享北美市场巨大的柴驱压裂设备替代空间。 此外, 公司积极打造“油气+新能源” 双主业, 锂电负极材料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 年底将部分投入运营, 持续关注公司负极材料业务。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0/26.6/31.0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8.6%/20.8%/16.8%, 对应 EPS 分别为 2.14\2.59\3.02元, 对应于 8月 10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为 18.2\15.0\12.9倍。 考虑到全球油气开采高景气度、 压裂设备升级以及公司在手订单饱满, 我们上调公司投资评级至“买入-A” 。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业务转型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汇率变动风险等。
奥特维 2022-08-12 253.79 -- -- 427.88 16.27%
295.09 16.27%
详细
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63.9%;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109.5%。其中,22Q2实现营业收入8.9亿元,同比+59.7%,环比+42.1%;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109.5%,环比+80.3%。 事件点评 Q2业绩历史最佳,新签订单创新高。22Q2收入8.9亿元,归母净利润1.9亿元,毛利率39.4%,均创单季历史最佳;22H1净利率19.2%,同比+3.9pct,其中减值计提比例同比-2.2pct,带动净利率增长。22H1公司新签订单32.7亿元(含税,下同),同比+75.5%,为去年全年的76.4%;其中,Q2新签订单18.3亿元为单季历史最高,同比+69.0%,环比+27.1%。截止上半年末,公司在手订单57.4亿元,同比+80.5%。由于产品一般为6-9个月的验收周期,饱满的在手订单将有效支撑2023年业绩高增长。 光伏设备多点开花,串焊机和硅片分选机行业领先,单晶炉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在光伏产业的产品布局包括硅片端(单晶炉、硅片分选机),电池端(烧结退火一体炉)以及组件端(划片机、串焊机、排版机、叠焊机),均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上半年公告中标的大单(8000万元以上)合计超12.4亿元。 (1)核心产品大尺寸串焊机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最新的超速、大尺寸多主栅串焊机产能客户现场最高可达7200片/小时,上半年划焊一体机等中标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等合计超5.7亿元大单; (2)单晶炉有望成为重要的第二增长曲线,收购的子公司松瓷机电的SC1600单炉稳定产能超过170千克/天,性能行业领先,上半年中标宇泽半导体、合盛硅业等超6.7亿元大单; (3)公司新技术/新产品储备充足,串焊机、硅片分选机布局大尺寸230mm 系列、薄片化方向、满足全品类PERC/TOPCON/HJT 电池,组件端设备承接产业链前端所有的技术迭代,设备改造升级空间大,业绩确定性高。 布局半导体、锂电封装设备,键合机已获得首批订单。 (1)公司键合机试用客户增加,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半导体封装环节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较低,键合机是封装环节进口替代的主力设备。公司铝线键合机已取得通富微电、德力芯及其他客户小批量订单,单台设备技术、性能指标比肩进口设备,将显著受益于进口替代; (2)锂电池市场空间广阔,收购的智能装备子公司从事锂电设备研发销售。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59.2万辆,同比增加1.2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1.5%;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2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110.1GWh,同比增加1.1倍。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持续带动锂电池设备需求,公司为国内多家锂电池生产客户提供模组/PACK 生产线,与蜂巢能源、远景动力、赣锋锂电等保持密切合作。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公司持续拓展业务边界,已实现对光伏、半导体、锂电行业的平台化布局,有望充分受益下游的成长红利。公司核心产品大尺寸串焊机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并积极打造单晶炉、键合机等第二成长曲线,目前进展相对顺利,在手订单饱满,业绩确定性高。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8.7/11.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59.7%/47.2%/31.6%,对应EPS 分别为6.00/8.83/11.63元,对应于8月10日收盘价的PE 分别为61.8/42.0/31.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主要产品市场竞争格局恶化。
久立特材 钢铁行业 2022-08-11 18.58 -- -- 18.86 1.51%
18.86 1.51%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同比+0.8%;实现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34.4%。其中,22Q2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0.3%,环比+26.3%;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33.1%,环比+60.9%。 事件点评联营公司永兴材料投资收益带动业绩增长,具可持续性。上半年公司实现投资净收益2.0亿元(基本均由联营公司投资收益贡献),同比增加1.7亿元,主要是确认对永兴材料的投资收益所致(长股投新增1.8亿元)。若剔除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影响,上半年公司净利润3.1亿元,同比-13%。 不断推进产品高端化,Q2毛利率环比继续回升。22H1,公司毛利率24.4%,同比-0.8pct,国内/国外毛利率分别为25.1%/22.2%,同比+0.7pct/-6.0pct。22Q2毛利率25.1%,同比-0.7pct,环比+1.4pct。产品高端化持续推进,上半年公司用于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领域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收入比重约为20%,产品结构的改善带动公司毛利率提升,出口退税的影响逐步减弱。 核电等下游景气度回升,业绩增长确定性高。22H1,公司在石油化工天然气领域的收入占比约为55.5%,在电力设备制造领域的收入占比约为12.9%,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国电投等企业密切合作。核电领域,公司生产的核电蒸汽发生器用690U形传热管是蒸汽发生器需使用的核一级关键部件,技术壁垒极高,目前仅有两家企业通过了国家民用核安全设备核电蒸发器管制造许可,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今年4月,国务院共核准6台第三代核电技术机组,核电产业进入“积极有序发展”阶段,目前公司拥有核电蒸发器用管产能500吨,且具备一定的弹性,有望充分受益于核电设备国产化。石化气领域,公司顺利完成卡塔尔大型液化天然气北油气田项目第一批管道的交付,作为主要管道供应商,获得国际客户认可。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存货16.6亿元,较年初+11.4%,合同负债6.0亿元,较年初+17.0%。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12.3/1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6%/13.3%/11.9%,对应EPS分别为1.11\1.26\1.41元,对应于8月8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6.4\14.5\13.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出预期。
国泰君安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08-27 17.78 -- -- 19.50 9.67%
19.50 9.67%
详细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219.18亿元,同比+38.62%;归母净利润80.13亿元,同比+46.9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4.66亿元,同比+27.59%。 基本 EPS 为 0.89元/股,同比+53.45%;加权平均 ROE 为 5.95%,同比上升 1.79个百分点。 事件点评 公司业务全面增长,投资业务增长率和营收贡献率居于首位。上半年,公司自营业务收入 66.89亿元、同比+65%,营收贡献率 37%、同比+6个百分点;其中,处置上海证券股权实现投资收益 11.69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约 25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9%,债券、公募、私募、股票配置比例分别为 46%、14%、14%、10%,同比相对稳定。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规模显著提升,权益类场外衍生品累计新增名义本金 1365亿元,同比+89%。固定收益境内外充分配置,债券通市场份额 6%,交易量超 1800亿元,排名券商第二;利率互换累计成交名义本金 1.16万亿元,排名券商第二。 经纪业务结构优化,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同比增长近 5倍。上半年,母公司代买卖净收入 27.7亿元、同比+3%,市场份额 5.88%,保持行业第一;君弘 APP 终端用户 3738万户,平均月活 556万户,排名行业第二。 金融产品销售额 34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42倍,代销净收入 4.44亿元、同比增长 4.89倍;金融期货成交额市场份额 9.55%、居行业第一,期货经纪净收入 4.68亿元、同比增长 1.9倍。 拓展资本中介业务,孖展业务规模和整体融出资金利息同比增长。公司两融余额 1006.8亿元、较上年末+13.8%,市场份额 5.64%、较上年提升0.18个百分点;其中,融资、融券规模市场份额 5.57%(行业第三)、6.36%。 上半年末,公司孖展业务融资 2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82%;融出资金利息收入合计 34.78亿元,同比+34%。信用减值损失 4.3亿、同比增加2.65倍;其中,融出资金信用损失 2.49亿元(去年同期 0.21亿元),累计计提比例为 1.77%。 多举措提振投行、资管业务发展,投行、资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 40%。 投行事业部制改革成效显现,主承销额 3,896.6亿元,同比增长 32.4%,排名行业第四;实现投行净收入 16.93亿元、同比+44%,其中承销净收入 16.19亿元、同比+55%。公司多措并举推动大资管业务发展,成功获批公募基金资格,增持华安基金 8%股权(增持后持股 28%,为第一大 股东控股),落地全国首批、上海首单公募 REITS 业务;国泰君安资管主动管理月均规模行业第三,业绩报酬增加带动资管净收入(含基金)10.3亿元,同比+42%。目前,公司投行和资管业务营收贡献率相对较小,分别为 9%和 5%,随着公司“补短板”目标的进一步落地,资管等业务有望逐步增长。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1-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 429.14亿元、476.39亿元、509.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1.40亿元、178.38亿元、189.65亿元,EPS分别为 1.81元、2.00元、2.13元,每股净资产 16.48元、16.61元、16.70元,对应 PB 分别为 1. 14、1. 13、1. 13。维持“买入”评级。 存在风险 二级市场大幅下滑;公司出现大的风险事件;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
兴业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0-09-04 8.43 -- -- 8.83 4.74%
9.45 12.10%
详细
费用类业务贡献业绩增长,投资业务营收贡献率居首。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58%,其中,经纪、投行、基金业务净收入同比分别+44%/+103%/+72%。公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5.54亿元,同比+6%,营收贡献率为31%,同比-3pct。 打造基金业务核心优势。公司基金业务净收入11.91亿元,同比+72%; 营收贡献率14%,仅次于投资业务。截止上半年末,兴证基金资管规模4456亿元,较年初+18%,其中公募基金规模3564亿元,较年初+16%。兴证基金实现营业净收入13.71亿元,同比+29%;净利润6.04亿元,同比+70%。 股票承销业务显著增长。公司实现投行净收入5.99亿元,同比+103%。 公司完成股票主承销金额118亿元(同比+137%),行业第6位,同比提升11位;其中首发融资额34亿元,行业第11位。完成企业债、公司债承销金额441亿元(同比+55%),行业第12位,同比提升2位。 财富管理转型稳步推进。高效布局网点建设,全国分支机构219家。 股基交易额3.26万亿,同比+33%;母公司代买卖净收入(不含席位)5.64亿元,同比+27%,行业第20,提升4位;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1.77亿元,同比+105%,保持行业前十;两融收入6.3亿元,同比+25%,市占率1.68%,同比+0.07pct。 审慎开展信用业务。截止上半年末,公司自有资金融出规模47.1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5%(高于行业降速16%);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06亿元,其中,融出资金计提2.68亿元,买入返售计提1.21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分公司改革成效显现,基金管理业务品牌优势突出,投行业务复苏性增长,财富管理业务稳步转型。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9.21亿元\158.74亿元\172.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5亿元\30.89亿元\35.65亿元,对应公司8月28日收盘价8.19元,2020-2022年PB分别为1.53\1.49\1.39,维持“增持”评级。 存在风险疫情影响超出预期;二级市场大幅下滑;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
国金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0-09-02 15.40 -- -- 15.64 1.56%
19.45 26.30%
详细
事件描述述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8.96亿元,同比+51.36%;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61.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82亿元,同比+61.45%;加权平均ROE4.73%,同比+1.59个百分点。 事件点评业务全面增长,投行收入贡献度大增。公司经纪、投行、投资、资管业务收入同比分别+18%/+200%/+20%/+8%,营收贡献度分别28%/26%/19%/2%,同比-8pct/+13pct/-5pct/-1pct。 投行驱动业绩增长,股权业务表现亮眼。投行业务收入7.49亿元,同比+200%。从承销规模看,股权承销金额84.88亿元,同比增长6.72倍;债券承销金额484.59亿元,同比增长2.32倍。截止8月27日,公司保荐代表人数量151位,排名行业第9;公司IPO项目储备整体排名行业第9,其中创业板项目储备排名行业第8。 交投活跃度提升,经纪、信用业务增长。公司股基交易总金额2.23万亿元,同比+20%;经纪业务收入8.12亿元,同比+18%。两融余额105.83亿元(同比+48%),市占率提升至9.09‰(前值7.85‰);两融利息收入3.25亿元,同比+34%。 金融投资规模扩张,带动投资业务增长。截止上半年末,公司金融投资规模256.75亿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224.03亿元(同比+50%);实现证券投资业务收入5.44亿元,同比+20%。 投资建议公司业务结构均衡,投行业务优势突出,项目储备居于行业前列,业绩增长可期。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88亿元\58.82亿元\66.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9亿元\19.19亿元\21.75亿元,对应公司8月27日收盘价14.17元,2020-2022年PB分别为1.94\1.90\1.86,维持“增持”评级。 存在风险疫情影响超出预期;二级市场大幅下滑;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
东方财富 计算机行业 2020-08-13 25.19 -- -- 27.50 9.17%
27.58 9.49%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总收入33.38亿元,同比+67.09%;归母净利润18.09亿元,同比+107.69%;加权平均ROE7.87%,同比增加2.99个百分点。 事件点评 业务全面增长,成本进一步降低。公司四大业务收入同比均实现增长,证券业务/金融电子商务服务/金融数据服务/广告业务收入同比+56.9%/+102.2%/+6.9%/+32.9% ; 营业收入贡献率分别为62.00%/34.23%/2.51%/1.21%,同比-4.04pct/+5.95pct /-1.41pct /-0.31pct。互联网券商成本控制优势凸显,营业成本率/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0.84%/23.11%/6.63%,同比-15.77pct/-12.82pct /-1.59pct。 证券业务稳健增长,关键业务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证券业务全牌照经营,以证券经纪和两融业务为主,在证券业务收入中占比达到92%。受益于市场高景气度,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12.68亿元,同比+44.7%(高于行业增速17.82%);期末公司融出资金规模196.23亿元,同比增长23%,利息净收入6.39亿元,同比+75.25%(高于行业增速20.21%)。 基金销售业务释放弹性,收入大增102%,营收贡献率提升。上半年,二级市场交投活跃,基金认购火爆,带动公司基金销售业务增长。公司金融平台基金销售额5683.63亿元,同比增长83.93%;其中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2899.65亿元。公司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业务收入11.43亿元,同比增长102.25%;营收贡献率34.23%,同比提升5.95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 公司在流量及用户黏性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海量用户基础及协同效应是未来业绩继续增长的保障。证券业务依托用户流量优势,份额的提升带动收入增长;基金销售受益于市场回暖,增长势头强劲。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 分别为0.44\0.56\0.69,对应公司8月12日收盘价24.68元,2020-2022年PB 分别为7.91\6.82\5.8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出预期;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市场大幅下滑。
招商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0-01-03 18.53 -- -- 19.75 6.58%
19.75 6.58%
详细
事件描述 根据经营月报,2019年1-11月,母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7.09亿元,同比增长54%;累计实现净利润46.44亿元,同比增长55%。 事件点评 自营业务和资本中介业务贡献业绩弹性。2019年市场回暖,券商贝塔属性彰显,用资类业务随行就市,同比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公司证券投资收入41.04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利息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126%。 科创板业务增厚投行业绩。2019年,公司IPO发行规模141.96亿元,排名行业第四;公司为12家公司提供科创板发行服务,排名行业第5;据WIND,招证投资参与战略发行,累计获配投入1.44亿元,最新持有市值2.33亿元,浮盈62%。公司前三季度投行承销净收入10.27亿元,同比增长14%。 信贷类ABS承销行业第一。债承业务继续保持优势,打造资产证券化产品特色。据WIND,2019年,公司债承总规模3951.53亿元,市场份额5.21%,券商中排名第五;ABS总承销规模2325.24亿元,市场份额10.49%,排名行业第二;其中信贷类ABS承销规模1933.54亿元,市场份额20.06%,行业第一。 托管外包业务稳定在行业第一位。公司机构服务能力行业领先,截至上半年末,公司托管外包产品(包含资管子公司)19,206只,较上年末增长4.01%,规模20,769.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1%。上半年,公司私募基金托管产品数量、托管外包WFOE产品数量和服务WFOE管理人家数均排名行业第一;公募基金托管数量排名券商行业第一。 2019年3月,公司率先启动配股。拟募资不超过150亿元,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44.09%)已承诺全额认购配售股份,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持。此外,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推动国企改革,增加员工粘性。 投资建议 公司各项业务均衡发展,无明显业务短板,具备较强的机构服务能力,在托管外包、资产证券化等细分领域具备领先优势。稳健经营是公司的底色,再加上雄厚的股东实力,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98\1.07\1.20,BPS分别为13.00\13.74\13.83,对应公司12月31日收盘价18.29元,2019-2021年PB分别为1.41\1.33\1.32。维持“增持”评级。 存在风险 二级市场大幅下滑;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