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万鹏

华安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010520060004, 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硕士,天津大学化工学士,2年化工战略规划经验,4年化工卖方研究经验;2019年“金麒麟”化工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一名;2019年“新财富”化工行业团队入围。曾就职于方正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1-04-22 66.23 -- -- 69.96 4.82%
77.52 17.05%
详细
事件描述4月20日,公司公告2021年一季报。据公告,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28.1%;实现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27.3%。 业绩符合预期,预收及合同负债总额大幅增长彰显公司订单饱满碳纤维板块,2021年一季度公司积极组织各项军民品的生产和交付,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23.5%;通用新材料板块,受益于风电预浸料业务的阶段性订单贡献,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97.9%;能源新材料板块,受近期碳梁用碳纤维市场供应紧张影响,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同比下降10.2%;复合材料板块与精密机械板块,因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较大、基数较低,本期收入体现较快增长,其中复合材料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496.29万元,同比增长229.8%,精密机械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336.75万元,同比增长1173.4%。 公司2021年一季度预收及合同负债总额为3741万元,相较2020年一季度的1268万元增长了195.0%,相较2020年四季度的3252万元增长了15.0%,反映公司下游需求旺盛,订单饱满。募投项目结项,今年预计将有望新增66吨高强高模量碳纤维2021年3月30日公告,公司募投“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已于3月27日结项,按照实施进展,项目投产后第一年产能将实现30%,预计今年可为公司提供约6吨高强高模型碳纤维QM4035/QM4050(M40J级/M55J级)。 图表图表2丙烯腈丙烯腈及碳纤维碳纤维T700平均平均价格及光威复材毛利率毛利率2020Q22020Q32020Q4丙烯腈均价(元/吨)7390801510842丙烯腈均价环比增速(%)/8.5%35.3%碳纤维T700均价(元/千克)155160170碳纤维均价环比增速(%)/3.2%6.3%光威复材毛利率(%)52.6%49.0%42.4%资料来源:wind,华安证券研究所进入2021年以来,国内碳纤维T700在2月中旬从175元/千克上涨17.2%至205元/千克,但丙烯腈价格却在一月下跌3.7%,2月末才略微上涨,三月价格虽涨至16000元/吨,但其9.6%的涨幅远小于碳纤维T700的价格涨幅,故一季度光威复材的毛利率由四季度的42.4%提升至54.6%。 进入四月以来,丙烯腈原材料供应商神驰、渤化、华泓、巨正源等前期检修的脱氢装置陆续开工,虽部分炼厂存检修预期,但供应开始呈现增长趋势,丙烯腈价格开始逐渐回落,4月20日报价为14400元/吨,较月初已下跌7.6%,预计光威复材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图表图表32021年年以来丙烯腈和国产碳纤维碳纤维T700价格价格走势走势资料来源:wind,华安证券研究所该项目为公司IPO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可年产20吨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主要采用湿法方式生产高强高模型碳纤维,有利于公司提高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现场技术服务的能力,并逐步向航空、航天等先进复合材料高端应用领域方向发展。碳纤维价格大涨带动一季度毛利率提升公司一吨碳丝大致需要2~2.5吨原丝,原丝的主要原材料为单体丙烯腈,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历经生产过程和蒸馏回收后可循环使用,会有适量损耗,因而丙烯腈的价格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碳纤维成本。 去年下半年,丙烯腈主流厂齐鲁石化、抚顺石化、安庆石化等丙烯腈装置纷纷检修,整体复工情况较慢,随着市场货源的消耗,供应面偏紧情况愈演愈烈,丙烯腈价格也一路走高,2020年Q4平均价格已经飙升至10842元/吨,虽然碳纤维T700(12K)价格也有所上涨,但涨幅不大,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光威复材的毛利率。进入2021年以来,国内碳纤维T700在2月中旬从175元/千克上涨17.2%至205元/千克,但丙烯腈价格却在一月下跌3.7%,2月末才略微上涨,三月价格虽涨至16000元/吨,但其9.6%的涨幅远小于碳纤维T700的价格涨幅,故一季度光威复材的毛利率由四季度的42.4%提升至54.6%。 进入四月以来,丙烯腈原材料供应商神驰、渤化、华泓、巨正源等前期检修的脱氢装置陆续开工,虽部分炼厂存检修预期,但供应开始呈现增长趋势,丙烯腈价格开始逐渐回落,4月20日报价为14400元/吨,较月初已下跌7.6%,预计光威复材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3、10.61、13.51亿元,同比增速为32.9%、24.4%、27.4%。对应PE分别为40.58、32.61、25.6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碳梁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军品业务订单波动风险;新增项目进展及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民品需求降低、市场竞争加剧。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1-04-21 105.85 -- -- 113.18 6.92%
131.80 24.52%
详细
近日,据新华社报道,万华化学对 PLA 生产过程中的世界级技术难题——丙交酯的攻克进程已推进到中试阶段。 4月 13-16日,国际橡塑展上,万华化学以“塑生活,向未来”为主题,着重展示了面向绿色能源开发、汽车轻量化、生物可降解、3D 打印、CMF设计等重点领域的综合性材料解决方案和一站式客户服务模式。 万华丙交酯进入中试阶段,有望突破 PLA 瓶颈技术PLA 是主流可降解塑料产品之一,丙交酯生产是关键。丙交酯作为两步法合成 PLA 的中间体,其工业化合成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成为国内 PLA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面对世界级技术难题,2018年,万华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黎源博士牵头组成 100多人的研发团队,经过两年多研发,已将丙交酯生产项目推进到中试阶段,有望成为国内少数自主生产丙交酯、打通 PLA 全产业链的企业之一。PLA 方面,2019年 12月,万华与天津科技大学王正祥教授合作开发 PLA 生产技术,该技术通过代谢途径重构和代谢调控新策略的发明与实施,选育获得具有完整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乳酸单体高产新菌种。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届时有望实现乳酸单体制造技术的国产化,打通 PLA 产业完整链条。 PLA 技术难点在丙交酯,国内量产企业少PLA 生产采用的主要是开环聚合法,产业链技术难点在于丙交酯的合成和纯化。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又称两步法,是将乳酸先脱水生成低聚物,然后解聚生成丙交酯,再开环聚合制得 PLA 的过程。丙交酯的纯化在整个开环聚合过程中至关重要,只有纯度高的丙交酯才能用于合成分子量高、物理性能好的 PLA。两步法不仅工艺过程复杂、成本也较高,但是可以通过控制丙交酯的纯度及反应条件,实现生产高分子量及化学结构可控、力学性能较好的 PLA,因此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多的方法。 目前,国内只有浙江海正、丰原集团、金丹科技等少数公司掌握了丙交酯合成技术。浙江海正丙交酯成功实现生产,能够实现部分自供。金丹科技丙交酯已投料试车,部分细节正在调试优化。丰原集团丙交酯具备生产能力,子公司丰原泰富年产 30万吨 PLA 和 5万吨丙交酯项目环评报告书已于 2020年 8月公示。万华此次中试如果成功,将成为为数不多的 PLA 产业链全打通的企业。 PLA 产能主要集中于海外,国内企业正加快布局。全球可降解塑料企业数量较多,生产的产品种类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化,产能占比较大的企业主要包括美国嘉吉 NatureWorks 公司和 Corbion-Purac 公司,分别拥有15万吨/年和 7.5万吨/年的产能。国内 PLA 市场分散度较高,近年来,国内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和生物化工企业开始投资进入 PLA 产业,但 PLA 产业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已建并投产的生产线并不多,且多数规模较小。其中核心中间体丙交酯基本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特别是当泰国 Total Corbion 工厂生产的丙交酯全部用作自用,不再出口后,丙交酯的全球供给压缩,市场供应偏紧,制约我国下游 PLA 产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丙交酯的进口替代成为国内 PLA 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场空间巨大。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8.16、227.72、255.90亿元,同比增速为 107.3%、9.4%、12.4%。对应 PE 分别为 16.28、14.88、13.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龙蟒佰利 基础化工业 2021-04-20 27.85 -- -- 37.23 33.68%
38.48 38.17%
详细
事件描述4月 15日,公司公告 2020年度报告及 2021年一季度业绩快报。据公告,2020年全年公司实现总营收 141.64亿元,同比增长 2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5.08亿元,同比增长0.7%。 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45.98亿元,同比增长 24.2%,归母净利润 10.61亿元,同比增加 17.8%。 钛白粉量价齐飞助推公司业绩增长价格方面,2020年钛白粉市场呈“N”形走势,一季度正值春节前后的备货、补货时期市场表现强势;二季度由于国内外疫情蔓延,需求减少; 三四季度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全球经济企稳,钛白粉需求企稳并逐渐恢复,同时因为钛矿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钛白粉价格逐渐回升。 2021年一季度公司密切跟踪钛白粉供需情况变化,于 1月 9日、2月 8日、3月 11日分别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 500元/吨、1000元/吨、1000元/吨,对国际各类客户分别上调 100美元/吨、150美元/吨、150美元/吨,目前国内一季度金刚石钛白粉均价已达 17312元/吨,为近两年新高。 产量方面,2020年公司生产钛白粉 81.72万吨,同比增长 29.73%,占全国产量的 23.27%,其中生产硫酸法钛白粉 60.46万吨,同比增长8.90%,氯化法钛白粉 21.25万吨,同比增长 184.47%,占全国产量的66.41%;共销售钛白粉 83.24万吨,同比增长 33.12%,其中,国内销量占比 48%,国际销量占比 52%,销售硫酸法钛白粉 63.88万吨,同比增长 14.52%,销售氯化法钛白粉 19.36万吨,同比增长 186.81%。 考虑到海外公司受疫情影响开工率,扩产计划遭受推迟,国内攀枝花钛矿供给紧张,钛白粉供需紧张局面短期内无法缓解,钛白粉价格将持续上涨,叠加公司焦作年产 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新立钛业年产 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产能释放,预计公司钛白粉业务将继续维持量增长态势。 收购石墨电极资产,公司未来有望实现新能源正负电极材料协同发展2021年 2月 9日,全资子公司河南佰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拟出资 3亿元人民币在河南省沁阳市成立河南龙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7.65、47.25、53.75亿元,同比增速为 64.5%、25.5%、13.8%。对应 PE 分别为 17.33、13.81和 12.14倍,维持“买入”评级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1-04-20 28.25 -- -- 41.84 13.02%
38.38 35.86%
详细
事件描述: 4月17日,华鲁恒升发布2021年一季度报告。据公告,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0.03亿元,同比增加69.09%;归母净利润15.76亿元,同比增加266.8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71亿元,同比增加272.35%;加权平均ROE为9.69%,同比增加6.72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0.68亿元,同比增加91.40%。 受益行业高景气,Q1业绩同比环比均大增 2021Q1,公司实现毛利润20.14亿元,同比增加151.12%,整体毛利率40.26%,主要是产品价格大幅提升以及有机胺产品销量同比大增造成的;销售费用0.11亿元,同比减少89.4%,主要是上期未将运输费用转入“合同履约成本”所致;管理费用0.43亿元,同比增加38.4%,主要是聘请中介机构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0.56亿元,同比减少34.3%,主要是研发结构变动,费用化研发支出减少所致。公司21Q1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资本开支)为6.29亿元,同比增加8.6%,在建工程26.67亿元,比上期期末减少23.2%,主要是精己二酸品质提升项目一季度投产。与20Q1比较,肥料板块营收同比持平,其余产品营收同比大幅增长;与20Q4比较,所有版块营收环比增长。2021Q1,公司肥料板块实现营收9.63亿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2.6%,肥料板块销量61.86万吨,同比减少11.2%,环比减少2.51%;有机胺板块实现营收10.82亿元,同比增长186.2%,环比增长19.16%,有机胺板块销量14.3万吨,同比增长84.0%,环比增长6.9%;己二酸及中间品板块实现营收5.22亿元,同比增长106.3%,环比增长55.4%,己二酸及中间品板块销量6.49万吨,同比增长70.3%,环比增长17.2%;醋酸及衍生品板块实现营收6.51亿元,同比增长90.9%,环比增长41.8%,醋酸及衍生品板块销量13.83万吨,同比减少6.5%,环比减少11.9%;多元醇板块实现营收10.49亿元,同比增长72.0%,环比增长33.3%,多元醇板块销量16.86万吨,同比增长15.2%,环比减少3.2%。公司柔性联产优势显现,产销量根据产品毛利率调整,实现利润最大化。 荆州第二基地项目设计中标结果公示,项目有序推进 荆州第二基地建设用地和项目设计正在推进,项目进展顺利。据火标网,4月9日,江陵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转让公告显示公司已取得项目建设用地;4月12日,公司荆州基地气体动力平台及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设计招标中标结果公示。 (1)园区气体动力平台总投资59亿元,造气规模约200万吨氨醇当量,建设期预计36个月。该项目以煤为原料,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 际先进的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建设4台煤气化炉及配套装置(3开1备),配套建设2套空分装置、3台高温高压煤粉锅炉和公用工程设施,满足装置大型化、可靠性要求,项目将延续德州基地的低成本优势,达产后有望创造可观的利润。 (2)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为碳一产业链,总投资56亿,中间产品为100万吨合成氨,80万吨甲醇;外售38万吨液氨、100万吨尿素、100万吨醋酸、15万吨DMF等,建设期预计36个月。该项目以合成气为原料,采用先进的高效合成、低能耗尿素工艺技术,建设100万吨/年尿素生产装置;采用先进的甲醇羰基合成技术,建设100万吨/年醋酸生产装置;采用先进的低压法合成有机胺、接触法生产DMF技术,建设15万吨/年混甲胺和15万吨/年DMF生产装置;氨冷冻、硫回收和公用工程设施相应配套,该项目将充分利用公司煤气化及多产品工艺生产经验,夯实一头多线的产业链优势。荆州基地辐射广阔的华中、华南市场,公司通过第二基地建设,可以利用接近下游区域市场的方式取得竞争优势,协同德州本部和荆州基地,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9、45.80、49.97亿元,同比增速为139.6%、6.3%、9.1%。对应PE分别为13.59、12.79、11.7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投资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项目审批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放缓等。
桐昆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1-04-19 20.04 -- -- 24.28 20.50%
27.37 36.58%
详细
事件描述 4月15日,公司公告2020年年度报告。据公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458.33亿元,同比降低9.39%;归母净利润28.47亿元,同比降低1.31%;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67亿元,同比降低0.99%;加权平均ROE 为13.71,同比降低2.79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47亿元,同比下降34.57%。 受外部贸易环境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下降。 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为外购PX 生产PTA,将自产PTA 及部分外购PTA、外购乙二醇用于生产涤纶长丝。2020年全国涤纶长丝产量3900万吨,公司涤纶丝产量652万吨,占比近17%,是国内涤纶长丝的龙头企业。涤纶长丝行业与终端需求密切相关。2020年一季度末由于受公共卫生事件叠加春节影响,终端复工延迟,导致终端需求持续萎缩,行业开工负荷大幅下降,上游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内需不振,出口受阻,涤纶长丝库存达到年内高点。随着疫情逐渐好转,二季度行业开工负荷逐渐恢复,直至三季度末,在国内经济回升、冷冬预期、双十一等刺激下,行业开工负荷基本赶超去年同期水平,四季度下游需求好转,且新冠疫苗取得积极进展,原油价格上涨,成本端支撑利好,下游产销整体较好,涤纶长丝市场整体稳中偏强、利润提升。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经营业绩与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基本吻合。2020年公司实现毛利润28.95亿元,同比降低51.52%,毛利率为6.32%,同比降低5.49个百分点;其中,涤纶长丝毛利润27.01亿元,占总毛利润93.29%。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一季度达到56.45天,主要由于新冠疫情和国际贸易环境影响下游需求疲软;公司采取积极措施促销降库、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二季度存货周转天数降低为26.69天、三季度28.44天,四季度全年达到最优23.4天,同比降低15.51%。公司整体净利率为6.23%,同比提高0.51个百分点;三项费用率为2.39%,同比降低0.0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17%,同比降低0.1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50%,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71%,同比降低0.11个百分点。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38.94亿元,同比增长29.12%。尽管受外部环境影响,公司各装置运行顺畅,通过规模化和一体化优势,降本促销,市场份额有一定增加,盈利保持行业合理水平。 涤纶长丝景气恢复,叠加浙石化二期即将投产,公司业绩增长已明确涤纶长丝贡献公司最多收入和毛利,占比分别为74.32%和93.29%。2020年公司业绩受制于涤纶长丝价格下降。与2019年相比,2020年 POY、FDY、DTY 年均价格分别为5569元/吨、5942元/吨和7129元/吨,分别同比下滑30%、15%和13%。 POY 销量467.07万吨/年,同比增加20.59%;FDY销量108.88万吨/年,同比下降2.03%;DTY 销量75.04万吨/年,同比下降0.62%。虽然外部环境不佳,但公司通过促销降库、成本控降等手段,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生产经营情况稳定,销量保持一定增加,市场份额一定程度扩大。从2020年第四季度看,涤纶长丝价格环比基本均有上升。2021年,POY、FDY 和DTY 的价差扩张显著,价差从1000元/吨、2000元/吨和5000元/吨涨至6000元/吨、8000元/吨和7000元/吨,并保持近一季度。价格和价差复苏对公司2021年业绩形成明确增长预期。此外,公司持有20%股权的浙石化的“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2019年底投产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已经为公司贡献了22.3亿元投资收益。二期预计2021年投产,将为公司持续贡献更多利润。 新建项目强化聚酯综合竞争力,公司行业地位不断巩固 目前,公司聚酯聚合产能约为690万吨/年,涤纶长丝产能约为740万吨/年,连续二十年在国内及国际市场实现产量及销量第一,涤纶长丝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国际市场占有率超12%。公司桐乡总部基地和洲泉基地位于占全国涤纶长丝消费量80%的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同时,公司在嘉兴港区布局的全资子公司嘉兴石化PTA 项目,共有320万吨/年产能,既使公司实现“PTA-聚合-纺丝-加弹”一体化生产模式,同时节省了PTA 物流运输和包装成本,使聚酯产品的竞争力更强。2017年公司收购浙石化20%股权,使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浙石化投产不仅可以为公司提供充足的PX 和乙二醇原料供应,还能为公司贡献丰厚的投资收益。 公司未来将在进一步提高产品差别化率的基础上继续扩充涤纶长丝产能,保持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稳中有升,不断巩固市场竞争优势地位。投资170亿元的桐昆聚酯一体化项目建设年产500万吨PTA、240万吨聚酯纺丝等项目已处于全面开工建设阶段,项目将实现PTA、聚酯纺丝一体化生产的转型升级,竞争优势明显;浙江恒翔年产15万吨表面活性剂、20万吨纺织专用助剂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项目报批手续,项目生产的化纤油剂将能够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实现对进口油剂的替代。综上,公司作为涤纶长丝行业龙头企业,是值得长期投资的价值标的。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519.4亿元、587.3亿元、631.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86、58.02、70.68亿元,同比增速为61.1%、26.5%、21.8%。对应PE分别为10.19、8.05和6.6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雅克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1-04-16 57.68 -- -- 60.77 5.08%
95.60 65.74%
详细
事件描述4月13日,公司公告2020年度业绩快报及一季度业绩预告。据公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2.84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增长43.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1%,同比提高2.27个百分点;平均每股收益为0.91亿元,同比增长2.3%。2020年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小幅增长。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资产流动性较高,资产负债率较低,不存在偿债风险。预计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1.35亿元,同比增加3.3%~16.2%。 2020年营收增年营收增长全部来源于电子材料业务电子材料业务2020年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较快,随着5G通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芯片等集成电路的市场需求增长,带动包括半导体前驱体材料、显示屏用光刻胶和硅微粉等类别电子材料的销售增长。同时,电子材料业务板块的毛利率相对较高,带动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33.2%和32.4%。 公司未来在光刻胶领域将继续进行技术积累前驱体材料方面,公司的High-K材料已经获得了长江存储、合肥长鑫、中芯国际、华虹等主流芯片制造商的订单;应客户国产化的要求,公司已经提供28nm、14nm样品的测试,部分产品已经获得商业订单;同时,公司与世界头部DRAM厂商联合开发High-K材料的下一代应用材料,并取得积极进展,部分产品已获得商业订单,随着客户产能爬坡,预计公司未来相关产品的销量将获得大幅提升。 逻辑芯片方面,公司产品已经进入3nm先进制程,即将进入测试阶段。 高解析度光刻胶、透明光刻胶、量子点OLED用光刻胶以及CMOS光刻胶等方面,公司与下游特定客户进行联合研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关产品已经在下游客户进行测试。 湿化学品方面,与光刻胶相关的显影液、剥离液、稀释液等,公司下属的Cotem公司和彩色光刻胶事业部均有相应的配套产品,并计划在江苏先科投建光刻胶配套试剂的生产线,进一步扩大湿化学品产能。 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获证监会审核通过2021年3月2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对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审核通过。 2020年9月15日,公司公告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股票,募资不超过12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专用材料国产化项目、电子特气产线技改项目、新一代信息材料(光刻胶及配套试剂)项目的建设。 2021年3月9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由不超过12.0亿元调减至不超过11.9亿元。调整后,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专用材料国产化项目将新增年产10000吨球状、熔融电子封装基材的产业化生产能力,项目产品盈利来源于对于球状、熔融电子封装基材的销售,计划建设期为2年,税后投资回收期为6.33年(含建设期),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9.74%。 电子特气生产线技改项目将新增3500吨电子级六氟化硫产能和800吨半导体用电子级四氟化碳产能,项目产品盈利来源于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的销售,计划建设期为9个月,税后投资回收期为4.13年(含建设期),税后内部收益率为37.46%。 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国产化项目将建成光刻胶产能总计达19680吨/年、光刻胶配套试剂产能总计达90000吨/年。项目收入来源于光刻胶及光刻胶配套试剂产品的销售。计划建设期为2年,税后投资回收期为6.61年(含建设期),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4.87%。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0、5.99、7.95亿元,同比增速为43.5%、42.8%、32.7%。对应PE分别为66.25、46.40和34.9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并购风险;海外并购业务整合及业绩贡献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带来外围扰动风险;下游客户验证不及预期;产能建设及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荣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1-04-16 18.24 -- -- 30.15 9.60%
19.99 9.59%
详细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2042.45亿元、2353.95亿元、2367.8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31、155.29、170.24亿元,同比增速为60.5%、32.4%、9.6%。对应PE分别为15.51、11.72和10.6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卫星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1-04-15 26.09 -- -- 42.86 16.91%
41.80 60.21%
详细
事件描述4月12日,公司公告2020年年报。据公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07.73亿元,同比下降0.06%;归母净利润16.61亿元,同比增长30.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86亿元,同比增长24.28%;加权平均ROE为15.93%,同比提高1.17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20亿元,同比下降138.42%。 3C3产业链受益于价差好转,贡献最多毛利公司C3产业链拥有9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45万吨/年聚丙烯生产装置、48万吨/年丙烯酸及45万吨/年丙烯酸酯生产装置、22万吨/年双氧水生产装置、15万吨/年SAP装置等。根据公告,到2021年年底将形成75万吨/年聚丙烯、66万吨/年丙烯酸及75万吨/年丙烯酸酯、47万吨/年双氧水及15万吨/年SAP等下游规模。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是C3大宗化学品((聚)丙烯、丙烯酸及酯)及化学新材料(高分子乳液、SAP),两大板块合计贡献了公司90%以上的主营收入。其中,C3大宗化学品实现营收89.60亿元,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3.18%;毛利为26.61亿元,毛利率29.70%,占公司总体毛利的86.06%;化学新材料实现营收8.54亿元,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93%;毛利为2.40亿元,毛利率为28.05%,占公司总体毛利的7.76%。 回看2020H1,丙烯酸酯板块营收占比38.51%,同比下降37.92个百分点;毛利润4.73亿元,同比减少40.0%,毛利占比43.4%,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全年C3板块收入和毛利好转主要受益于C3产品价差的逐步好转。以丙烯酸丁酯为例,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需求回暖复苏,价格从4月份低点6500元/吨一路上涨到12000元/吨,尽管原料丁醇也有一定程度涨价,但丙烯酸丁酯与原料丙烷、丁醇的价差仍从年初的2000元/吨年内一度增加至4500元/吨,甚至在2021年高点达到8600元/吨。公司C3产业链扩张的脚步仍在继续。公司拟投资102亿元,新建年产80万吨PDH、80万吨丁辛醇、12万吨新戊二醇及配套装置。计划2021年11月前开工建设,2024年6月前投产。新建项目丁辛醇可以作为丙烯酸酯的原料,壮大公司C3产业链。另外,公司全资子公司嘉兴山特莱与SKGC合资建设4万吨/年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项目,原料乙烯与丙烯酸优先由公司供应,项目将进一步延伸公司C2、C3产业链。 CC22项目一期即将投产,二期将创造更大空间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320万吨/年轻烃综合加工利用项目,分两个阶段建设,一阶段主要建设1套125万吨/年轻烃裂解联合装置(包括轻烃裂解装置、丁二烯抽提装置、芳烃抽提装置)、1套72/91万吨/年EO/EG装置、1套40万吨/年HDPE装置、1套50万吨/年LLDPE装置及配套公辅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二阶段主要建设1套125万吨/年轻烃裂解装置、2套72/91万吨/年EO/EG装置、1套40万吨/年LDPE装置、1套26/8.5万吨/年丙烯腈联合装置(包括合成氨、丙烯腈单元、MMA及SAR装置)及配套建设公辅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 2018年3月,公司子公司美国卫星与SPMT成立合资公司建设Orbit项目,一方面开拓美国市场,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获得美国充足的乙烷资源,为C2项目保证原料稳定供应。 根据公开信息,2020年10月、2021年1月三星重工已分别交付公司各一艘VLEC船(超大型乙烷运输船)。2021年1月,125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一期)裂解炉正式进气点火烘炉,乙烯裂解装置投产运行进入倒计时。 2021年1月18日,125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二期)土建工程正式破土开工。二期项目配套需要6艘原料运输船舶,其中2艘已与天津西南海运签订船舶期租协议。余下4艘分别和韩国三星重工、现代重工各签订2艘船舶建造合同。二期原料运输得到保障,计划于2022年中建成试生产。 在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未来公司副产氢气资源有望带来丰厚收益从不同烯烃路线的能耗指标看,PDH由于原料简单、轻质,生产工艺流程更短,吨烯烃产品消耗标煤95千克左右,远低于蒸汽裂解烯烃工艺的715-815和CTO。在“30·60”目标下,公司作为PDH领先者,有更广阔发展空间。 同时,氢能作为公认最洁净的能源,在“30·60”背景下或有巨大发展空间。公司现有90万吨/年PDH装置产生氢气除供给22万吨/年双氧水装置外仍有2.6万吨/年富余。根据PDH工艺副产37.9kg氢气/t丙烯、乙烷裂解制乙烯副产64.5kg氢气/t丙烯计算,公司规划的80万吨/年PDH和连云港石化一二期共计250万吨/年乙烷裂解项目,公司可外供氢气预计将达约22万吨/年。 2021年3月20日,公司与独山港区管委会、液空中国签署《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液化空气集团是全球工业与医疗气体行业的领导者,在氢能领域具备覆盖整个供应链的技术能力——从生产、储存、运输、到终端应用。液空中国拟依托公司丰富的氢气资源,拟在独山港区管委会区域设立公司,建设氢气充装站、氢气液化装置,构建氢能战略合作生态圈,推动长三角地区氢能产业发展。一期建设年产3000吨的氢气充装站,二期建设年产11000吨的液氢装置及配套设施。该项目的建设将使公司的氢气资源获得更高附加值,未来或将带来丰厚利润。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245.38亿元、331.17亿元、437.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5、41.22、57.75亿元,同比增速为89.3%、31.1%、40.1%。对应PE分别为14.1、10.76和7.68倍。维持“买入”评级。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1-04-13 108.70 -- -- 113.18 4.12%
123.66 13.76%
详细
事件描述: 4月 9日,公司公告 2021年一季报。据公告, 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 营收 313.12亿元,同比增加 104.08%;归母净利润 66.21亿元,同比增 长 380.8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3.70亿元,同比上升 499.72%;加权 平均 ROE 为 12.77%,同比增加 9.57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30.19亿元,同比增加 5.19%。 业绩创历史最好一季,归母净利润超 66亿元 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毛利润 100.61亿元,同比增加了 69.78亿元。 一季度,公司财务费用 2.91亿元,同比增加了 13.54%;管理费用 4.18亿元,同比增加 34.12%;销售费用 9.21亿元,同比增加 30.13%。公司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30.19亿元,同比增加 5.19%;筹资活动净现金流为 48.55亿元,同比下降 23.91%。公司净现比为 0.45,同比减少 1.47;存 货周转天数为 45.12天,同比减少 25.24天,经营效率提升。公司应收 票据及账款由去年同期的 51.39亿元增加到 84.45亿元,应付票据及账 款由去年同期的 196.38亿元小幅增加到 196.67亿元。公司一季度购建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资本开支)为 61.65亿元,同比增加 17.51%,在建工程 223.10亿元, 同比减少 17.73%,主 要为本期烟台工业园工程项目扩能技改完成所致。 下游需求方面, 21年开始 MDI 下游行业同比增长明显, 带动 MDI 需求量 提升。 2021年 2月, 房屋新开工面积 1.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64.3%; 乘用车产量 116.2万辆,同比增长 480.58%。此外,我们预计无醛板、 猪舍保温板的替代需求也将带来巨大的 MDI 需求增量,潜在需求增量超 过 240万吨。 聚氨酯板块:价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盈利水平出色 2021年一季度,聚氨酯板块实现营收 137.58亿元,同比增加 115.97%。 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一季度的聚氨酯板块业务大幅增长,主要因为量 价齐升。 2021年一季度公司聚氨酯板块销量为 92.44万吨,同比增加 53.80%。 一季度聚氨酯板块产量为 95.80万吨,同比上升 56.63%。聚氨 酯板块单季度销量同比环比都出现上升,反映了聚氨酯行业景气度开始 进入上行区间,是周期反转的重要信号。 价格方面, MDI 价格在一季度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 21Q1华东聚合 MDI 均价(扣税)为 18903元/吨,同比上升 71.9%,环比上升 8.82%,纯 MDI 均价(扣税)为 21381元/吨,同比上升 55.9%,环比下降 10.5%; 21Q1华东 TDI 均价(扣税)为 13376元/吨,同比上升 35.2%,环比上升 7.6%。 2021年以来,全球疫情影响逐渐消退,海内外主要生产装置不可抗力频 发, 带动 MDI 和 TDI 产品价格继续维持 20Q4以来的较高水平, 远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4月 9日,华东聚合 MDI、纯 MDI 扣税价格分别为 17389、 19248元/吨,华东 TDI 的扣税价格达到 13717元/吨。产品价格大幅提 升,公司聚氨酯盈利能力得到恢复和增长,聚氨酯板块将持续为公司带 来巨大收益。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8.16、 227.72、 255.90亿 元,同比增速为 107.3%、 9.4%、 12.4%。对应 PE 分别为 16. 12、 14.74、 13.12倍。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因公司人力规模扩大带来的内部管理难度增大的风险;项目投产进度不 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油价大幅波动;装置不可抗力的风险;疫 苗开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1-04-13 108.70 -- -- 113.18 4.12%
123.66 13.76%
详细
万华化学上市以来共经历三次跃迁:第一次是2001--2009年:万华MDI产品全球市占率从2.3%提升至9%,突破海外技术垄断,伴随国内市场迅速崛起;第二次是2010--2015年:万华MDI产品全球市占率上升至25%成为全球龙头,开启自主创新和引领全球之路,凭借显著的成本和质量优势抢占市场第一话语权;第三次是2016--2020年:在聚氨酯领域,通过创新、收购、控股等方式,构筑MDI技术万里长城。通过扩能和降本增效进一步提升市场话语权。通过开发新应用场景不断突破市场天花板,为领跑铺平道路,并逐渐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转变为产品+服务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石化领域,布局PDH和大乙烯一期基础原料产业链,打造新材料成本端优势,夯实汽车大战略原料基础,助力聚氨酯协同发展,厚积薄发;在新材料领域,万华已逐步打造成中国化工行业人才高地,在卓越管理制度和前瞻研发投入下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打造难以撼动的系统创新和高效服务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攻城略地。我们认为中国化工企业过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效劳动力”。但随着中国化工产值占全球总产值超40%,以及中国加入全球碳中和大阵营,未来中国化工企业的发展将取决于创新。而中国多年普及高等教育为中国创新培养了“高效创新力”。 万华毋庸置疑已成为中国化工行业人才高地。不论高端科研人员数量、人均创收、人均薪酬,还是人均发明专利数都遥遥领先。万华的边界也不再局限在产业链延伸的边界,而是人才的边界。 更重要的是经历20多年管理制度沉淀,公司已形成一套卓越的管理制度,配合充足的资金支持,万华已打造难以撼动的系统创新和高效服务体系万华在多个产品上都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 我们认为本质原因有二:1)以MDI为例,万华掌握全球最先进的制备工艺,单套装置的产能可以做到110万吨/年,相比竞对的40万吨/年大幅度领先,带来明显的折旧、能耗、原料单耗优势。2)万华的竞对均为海外公司,相比具备很低的投资强度优势。相比海外产能,中国产能具备低廉的制造业生态优势。相比国内合资产能,万华具备园区综合利用优势(自备能源;自备设计、施工、采购等;煤化工配套;芳香烃产业链配套;光气配套;石化产业链配套;下游多产品协同)。 成本优势决定竞争格局:1)万华通过收购、控股等方式严控技术扩散;2)不惧科思创或陶氏在中国市场打价格战,并有望通过扩能把战场转移至海外;3)不断优化经销市场,开发丰富的直销新领域,并逐渐形成产品+服务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角色。我们理解万华化学的发展脉络有两条根基:一是万华是全球化工高端人才集结地,这代表了万华的能力;二是万华秉承通过化学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的使命,这代表了万华的初心。 评价公司创新力不能只看专利数量,我们将专利技术分为基础技术、过程技术、应用技术,公司覆盖专利技术类型越均衡,一体化程度越高,系统创新能力越强。万华已形成完善“技术一体化”,如同生产一体化,铸造高壁垒。 万华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人才为根本,以卓越运营为坚实基础,以优良文化为有力保障,以资本运作为辅助手段,围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领域实施一体化、相关多元化(市场、技术)、精细化和低成本的发展战略,成为引领全球的化工巨头。据我们华安化工测算,在万华烟台50万吨扩能,以及大乙烯一期等项目投产后,万华2021年的“安全盈利”相较2020年的提升了40%。意味着万华的安全市值也大幅提升了40%,再上一个台阶。 我们根据万华全部规划项目预测2025年,万华净利润有望实现400亿元,其中单一产品占比有望进一步下降。在此,万华有望成为全球最赚钱的综合性化工龙头。 我们不认为海外化工竞对的市值是万华的天花板。1)中国有无法替代的制造业环境,可以提供无法超越的低投资强度和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化工企业的单位盈利能力远超海外。 2)中国正从“高效劳动力”向“高效创新力”过度,未来中国化工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在加速成长。3)过去海外企业估值和市值天花板恰反映中国化工企业竞争优势。我们已经看到部分化工子行业公司市值远超海外竞对的范例,我们认为这不会成为孤立事件。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16、227.72、255.90亿元,同比增速为107.3%、9.4%、12.4%。 对应PE分别为16.12、14.74、13.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因公司人力规模扩大带来的内部管理难度增大的风险;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油价大幅波动;装置不可抗力的风险;疫苗开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恒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1-04-08 29.38 -- -- 32.56 7.89%
31.69 7.86%
详细
事件描述:4月5日,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和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根据预告,预计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523.97亿元,同比增长51.21%;归母净利润134.62亿元,同比增长34.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8.80亿元,同比增长38.86%;加权平均ROE为32.31%,同比提高0.54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1.37亿元,同比增加93.0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98亿元,同比增加85.8%。 乙烯项目投产助力业绩大增150万吨/年乙烯项目于2020年7月全面投产,进一步打通了公司烯烃-乙二醇-聚酯产业链条,标志着恒力石化聚酯化纤全产业链贯通。该项目最大限度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所使用的乙烯原料基本由上游2000万吨/年炼化项目生产并通过管道一体化供应,乙烯设计收率48%、双烯收率60%,居于世界前列。乙烯项目产品包括180万吨/年乙二醇、72万吨/年苯乙烯、42.3万吨/年聚丙烯、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14万吨/年丁二烯。 从主要产品价格走势看,2020年各主要产品价格季度环比变化不大,年均价格同比下滑。据前三季度的经营数据看,公司主要产品销量有所改善,前三季度的成品油、化工品、PTA销量同比分别上升7.96%、175.22%和47.08%,聚酯销量同比下降14.01%。2021年一季度,价格环比上升明显,进一步贡献收入。随着国内复工复产情况持续好转、需求增加,公司业绩有望继续回升。PPATA龙头稳定运行,竞争力预计进一步增强2020年一季度受产能释放和疫情影响,市场上PTA-PX价差曾低至155元/吨左右。公司凭借强大的PTA产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450万吨/年的PX配套能力,抗风险能力更强,稳定运转。后续随着价差回升,PTA业务好转。前三季度PTA贡献收入297.74万元,同比增加35.62%。 2021年1月7日,公司在广东省惠州大亚湾石化园区开工建设500万吨/年PTA项目。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主要建设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两条250万吨/年PTA生产线、5万吨散货码头等,计划于2022年中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拥有1660万吨年PTA产能,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强化在聚酯化纤产业链上游PTA行业的规模与成本优势。项目达产后,预计将为公司带来年均销售收入212.5亿元,利润总额12.06亿元。积极扩张,有望成为石油基可降解塑料龙头2020年12月,子公司康辉石化年产3.3万吨PBAT/PBS类生物可降解聚酯新材料项目一次性开车投产成功,标志着恒力石化绿色产业正式上线。 2021年1月,恒力石化与欧瑞康巴马格惠通签约年产60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该装置不仅能生产PBS,PBAT,PBGT等生物可降解产品,还可兼容生产高品质的PBT产品。 2021年2月,恒力石化与江苏苏美达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签约年产30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 2021年3月,恒力能源(榆林)新材料有限公司180万吨/年1,4丁二醇(BDO)项目备案经政府审核通过。项目总投资20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425万吨/年甲醛(37.5%计)装置、180万吨/年BDO装置、100万吨/年的无水乙醇装置、18万吨/年PTMEG装置、18万吨/年PBAT装置、16万吨/年聚甲醛装置以及氨纶等生产装置。预计2021年4月开工建设。 项目产品BDO是PBAT、PBS可降解塑料的关键原料,180万吨/年BDO不仅可以保障公司在建可降解项目的自我供应,还可以外售。 至此已签约和落地的可降解新材料项目达111.3万吨/年。根据我们之前测算,到2025年,预计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达238万吨/年,如果按照2000万吨/年炼化项目的“恒力速度”全部投产,产能覆盖国内近一半需求量,无疑将成为国内可降解行业龙头公司。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67、161.97、183.68亿元,同比增速为34.3%、20.3%、13.4%。对应PE分别为14.62、12.16、10.7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跌、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放缓、企业安全生产等。
金发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1-04-01 21.26 -- -- 22.98 5.17%
23.82 12.04%
详细
事件描述3月 29日,公司发布 2020年报。据报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61亿元,同比上升 19.72%;归母净利润 45.88亿元,同比增长268.6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36.21%,比上年度增加 24.09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62.17亿元,同比上升 127.03%。 改性塑料板块:行业龙头,抓住疫情需求,贡献最多毛利和收入公司在国内的改性塑料产能 185.4万吨/年,2020年平均开工率 73.5%。 在建 13.35万吨拟于 2021年投产,总产能将逼近 200万吨/年,产能稳居全国第一。此外,公司在印度、美国、欧洲、马来西亚布局有 20.4万吨/年,稳步布局全球市场。 2020年改性塑料产品板块实现营收 204.08亿元,同比增长 17.09%。营收占比 58.21%;实现毛利润 53.42亿元,同比增长 62.17%,毛利润占比 59.12%;毛利率为 26.17%,同比上升 7.28个百分点。改性塑料业务一如既往贡献了公司最多的营收,但与 2019年相比,改性塑料营收占比有所下滑。公司生产的改性塑料包括车用材料、家电材料、环保再生材料和电子电气材料。在疫情发生后,公司利用在改性塑料领域积累多年的技术人才优势迅速科研攻关,及时向市场推出熔喷聚丙烯材料、驻极母粒和聚丙烯透气膜专用料等防疫相关材料。2020年公司销售改性塑料 154.66万吨,其中新领域销售超 50万吨,熔喷材料对板块贡献较大。 我们认为,未来改性塑料空间巨大,以汽车轻量化需求为例,根据相关机构研究,发达国家的发达国家在汽车上改性塑料用量达到 200kg/辆,而我国车用塑料用量为 130kg/辆,叠加新能源汽车发展对轻量化材料提出更多需求,在汽车行业的改性塑料增长空间就会非常明显。此外,在碳中和背景下,符合绿色、低碳、“循环”等属性的再生塑料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期。公司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 28.5万吨/年,在建19.4万吨/年,预计 2022年底前全部投产,将为公司带来新业绩。 新材料板块:多年沉淀,顺利切入化工新材料赛道。 新材料产品板块实现营收 17.56亿元,同比增长 36.55%。营收占比5.01%;实现毛利润 6.97亿元,同比增长 59.86%,毛利润占比 7.71%; 毛利率为 39.66,同比上升 5.76个百分点。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起步早,技术稳。 公司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能 7.1万吨/年,2020年开工率 117%。为解决“白色污染”,2020年开始我国加码“禁塑令”,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的禁止使用为生物降解塑料创造巨大空间。公司从 2004年开始开展生物降解塑料研发及产业化工作,迄今成为全球领先、亚洲唯一完整掌握聚合、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的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在 2014年即成为欧洲市场第二大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取得多国政府认证。一般可降解塑料需要改性或复合后使用,大规模使用的商超购物袋即通过 PBAT 和 PLA 复合而成。公司在建 PBAT 产能 6万吨/年、在建 PLA 产能 3万吨/年,2021年底前投产。公司降解技术和产能将乘政策东风为公司贡献利润。 特种工程塑料:静待 5G 需求爆发。 公司特种工程塑料产能 1.5万吨/年,在建高温尼龙树脂产能 1.5万吨/年,其中 0.4万吨产能于 2021年 7月投产。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公司推出不同特种工程塑料,包括 LED 照明和显示领域的耐高温尼龙基 LED 支 架材料、在 Type-C、DDR5等连接器领用的高性能无卤阻燃增强 PA10T材料;以塑代钢的高刚性半芳香聚酰胺材料等。公司研发生产的 LCP 被誉为 5G 时代的“超级工程塑料”,介电损耗极低、可弯折性和尺寸稳定性更好,完美契合 5G 通信领域需求。公司 LCP 产能 0.6万吨/年,全球第五,静待 5G 需求彻底爆发。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板块:未来潜力无限。 公司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能 1.5万吨/年,开工率 43%。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是实现结构材料轻量化的重要技术方向,尤其在工业无人机领域有巨大市场。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预测,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制品产量将达到 556万吨,2019-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4.18%。 轻烃及新能源板块:完善上游产业链,增强综合竞争力。 板块实现营收 47.95亿元,同比增长 16.92%。营收占比 13.68%;实现毛利润 7.01亿元,同比增长 10.39%,毛利润占比 7.76%;毛利率为14.61%,同比下降 0.87个百分点。 2019年收购宁波海越公司(更名为“宁波金发”)使公司产业链延伸至上游 C3,现拥有丙烷脱氢装置(60万吨/年)、异辛烷装置(60万吨/年)、甲乙酮装置(4万吨/年)、气分装置(100万吨/年)等生产装置及公用辅助设施和码头等。在建“120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 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建设已开始,一期投资 6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60万吨/年 PDH 装置、40万吨 PP 装置、40万吨 PP/改性 PP复合装置、2.5万吨/年 PSA 提氢装置等。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 382.03亿元、443.55亿元、543.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42、55.74、70.95亿元,同比增速为-1%、22.7%、27.3%。对应 PE 分别为 12.58、10.25和 8.05倍。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1-03-31 72.42 -- -- 74.01 1.41%
76.20 5.22%
详细
事件描述3月29日,公司公告2020年年报。据公告,20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42亿元,上年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22.98%。 年报业绩符合预期,预付款大幅增长预示下游高景气度受益于航空、航天以及高端装备对碳纤维需求的稳定增长、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9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5.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33%。其中,以军品业务为主的碳纤维(织物)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0.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11%,风电碳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1%。 公司2020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43.72%,系汇率波动形成汇兑损失同比增加950万元所致;研发费用增长44.27%至2.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由11.08%提升至12.96%,系公司M40X、M65J级、T1100级等碳纤维的研发及T800级、T1000级、M40J级、M55J级等碳纤维产品或项目的验证,反映出公司正积极储备新一代技术,力图扩大相关产品生产能力抓住建筑补强板和压力容器等领域快速发展机遇,抢占市场。 公司2020年预付款为6329.6万元,相较2019年的1637.8万元增长了286.48%,反映下游需求旺盛,公司正积极备产备货组织生产,采购额增加,从侧面验证了十四五期间军工的高景气度。3月24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募投项目2000年/年干湿法工艺生产碳纤维生产线已经建成并在试车,今年会逐步实现达产,叠加2000吨/年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已经在2020年上半年通过验收,预计产能完全释放后,将新增4亿元产值。 预浸料生产使用的大部分产品为“干湿法纺丝工艺”生产的GQ4522(T700级)碳纤维,规格为12K和24K,此工艺具有生产速度快、效率高及成本低等特点。公司经过艰苦研发,实现了500米/分钟级原丝纺丝速度的稳定运行,并于2019年3月通过了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产业化技术成为国内首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而公司将一部分募投资金投入“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为公司募投项目”,意图采用干湿法纺丝工艺生产高强度碳纤维,大幅降低公司碳纤维单位生产成本,优化公司产品结构。但由于该技术难度大,为使工艺技术储备更加完善,因而延迟至今年年初达产。 实实控人变更为家族内部财产安排,不影响公司经营2021年2月,公司实控人之一王言卿将其持有的光威集团39.89%的股权转让给陈洞,将其持有的光威集团27.70%的股权转让给陈亮,转让完成后,陈亮和陈洞分别持有光威集团39.89%股权,王言卿与陈亮、陈洞均为母子关系。 2021年3月7日,陈亮、陈洞签署了《一致行动及股权表决权委托协议》,陈洞与陈亮保持一致行动,并将其持有的光威集团全部股权表决权委托给陈亮行使。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陈亮直接持有光威集团39.89%股权,拥有光威集团79.77%表决权,并通过光威集团简间接持有光威复材14.89%的权益,由于陈亮此前亦为公司实控人之一,因此可保证相关经营方针、政策的延续性,同时亦符合关行业监管规则《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定办法》规定,不影响相关涉军涉密业务。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1、10.71、13.73亿元,同比增速为32.6%、25.8%、28.2%。对应PE分别为44.33、35.23、27.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碳梁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军品业务订单波动风险;新增项目进展及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民品需求降低、市场竞争加剧。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1-03-31 28.61 -- -- 39.60 5.60%
35.20 23.03%
详细
事件描述: 3月 27日, 华鲁恒升发布 2020年年报。据公告,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 131.15亿元,同比下降 7.58%; 归母净利润 17.98亿元,同比下降 26.69%;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7.64亿元,同比下降 26.61%;加权平均 ROE 为 12.11%,同比减少 6.54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29.95亿元, 同比减少 19.84%。 全年营收毛利略有下滑, 第四季度业绩回升 2020年, 公司实现毛利润 28.03亿元,同比下降了 29.07%, 主要是由 于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大于产品上涨幅度, 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 企业的盈利空间。公司财务费用 1.06亿元,同比减少 31.17%, 主要源 于本期银行利息支出减少;管理费用 1.77亿元,同比增加 13.48%;销 售费用 0.43亿元,同比减少 88.43%, 主要是会计准则调整,运费、装 卸费及出口港杂费等转入“合同履约成本” ,不再计入销售费用;研发 费用 2.84亿元,同比减少 14.33%。公司全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资本开支)为 26.16亿元,同比增加 40.97%,在建工程 34.72亿元,比上期期末增加 548.85%, 主要由于报 告期内公司新建项目增加。 单季度来看, Q4公司营收 40.72亿元,同比增加 13.74%,环比增加 33.51%;实现毛利润 8.39亿元,同比减少 7.59%,环比增加 37.59%; 实 现归母净利润 5.08亿元,同比下降 6.07%,环比增加 31.39%。 下半年,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逐渐恢复,部分化工产品市场景气度 提高, 公司单季度营收和毛利环比增长,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化肥板块: 销量同比下降带动营收下滑 化肥业务一直是公司主要的营收来源。2020年, 化肥板块实现营收 33.49亿元,同比下降 8.79%。 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今年的化肥板块业务营 收下滑,主要因为销量下降。全年公司化肥板块销量为 250.92万吨,同 比下降 1.57%;其中, Q4单季度销量为 63.45万吨,同比下降 6.70%, 环比上升 16.04%。全年化肥板块产量为 281.73万吨,同比上升 0.20%。 价格方面, 化肥板块主要产品尿素 2020Q4国内均价为 1848元/吨, 同 比上升 4.22%, 环比上升 7.64%。 2020下半年,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 化学品价格回归稳定、国内外需求不断增加, 尿素价格逐渐回弹,现已 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2021年 3月 23日,尿素最新价格继续上涨至 2180元/吨,产品价格大幅提升, 公司化肥板块盈利能力得到恢复和增长, 化 肥板块业务有望重新进入发展通道。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53、 34.28、 40.95亿元, 同比增速为 69.8%、 12.3%、 19.4%。对应 PE 分别为 18.65、 16.61、 13.90倍。维持“买入” 评级。
扬农化工 基础化工业 2021-03-31 114.50 -- -- 130.50 13.97%
130.50 13.97%
详细
事件描述3月30日,公司公告2020年年报。据公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98.31亿元,同比上升12.98%;归母净利润12.10亿元,同比上升3.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90亿元,同比上升23.3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19%,同比下降3.34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3.78亿元,同比上升0.54%。 净利润保持增长,两化合并初见成效分区域看,2020年公司海外营收59.91亿元,同比增长11.36%;国内营收37.64亿元,同比增长15.47%,国内营收占比达到38.28%。 分产品看,2020年公司整体实现毛利25.87亿元,销售毛利率为26.31%,同比减少了2.5个百分点。其中,杀虫剂板块毛利为9.23亿元,毛利率31.45%,毛利占比35.66%,毛利润同比减少2.06%;除草剂系列毛利为5.71亿元,毛利率24.45%,毛利占比22.06%,毛利润同比减少0.68%;制剂板块毛利为7.53亿元,毛利率35.15%,毛利占比29.10%,毛利润同比减少4.95%。 分季度看,2020Q4公司共实现营收18.75亿元,同比上升14.33%,环比下降8.07%;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上升86.17%,环比下降5.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上升51.42%,环比持平;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13亿元,同比下降103.39%,环比下降101.78%。2020Q4,公司实现毛利4.94亿元,毛利率为26.35%,环比提高1.59个百分点,单吨盈利回升。 杀虫剂以量补价,除草剂销量大幅提高2020年公司销售毛利率26.31%,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2.32%,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 杀虫剂板块:2020年实现营收29.35亿元,公司2020年的杀虫剂板块销量略有上涨,弥补了价格的下跌。2020年公司杀虫剂板块销量为1.54万吨,同比增长6.6%;其中Q4单季销量为0.31万吨,同比下降13.8%,环比上升38.46%。价格方面,公司杀虫剂2020年销售均价为19.05万元/吨,同比下降9.61%。 除草剂板块:2020年实现营收23.33亿元,同比增长40.17%,主要因为销量的大幅提高。2020年公司除草剂板块销量为5.04万吨,同比增长31.94%;其中Q4单季销量为1.12万吨,同比上升18.46%,与上一季度持平。价格方面,公司除草剂2020年度销售均价为4.63万元/吨,同比上升6.26%;其中草甘膦原药季度均价继续回暖,2020Q4均价为25683元/吨,环比上升13.96%,那价格3.15万元/吨,盈利能力继续改善。 原材料价格方面,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液碱价格下降26.2%,甲苯价格下降29.7%,甲醛价格下降19.3%,异丁醛价格下降11.2%,二乙醇胺下降8.2%,但盐酸价格上升45.9%,甲基呋喃价格上升11.4%。ble_Summary]优嘉三期开始贡献业绩,四期环评公示公司产业链不断完善,优嘉三期、四期持续投入进行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领域布局,尤其是新型菊酯产品。优嘉三期项目总投资21.3亿元,已于八月份进行了调试,已逐步进入高负荷运行状态,开始贡献业绩。优嘉三期拥有菊酯等7大类产品的规划,达产后预计将增加营收15.4亿元,利润3.6亿元。另外,优嘉四期项目9月份环评已受理,已进入土建施工阶段,总投资23亿元,预计建设期两年,新增年产7310吨拟除虫菊酯、1000吨氟啶胺、6000吨硝磺草酮、3000吨苯醚甲环唑、2000吨丙环唑、1000吨虱螨脲、200吨羟哌酯、500吨增效剂、4500吨内部配套中间体及46121.37吨副产品项目。优嘉四期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均收入30.45亿元,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9.0%,优嘉三期四期项目无缝衔接,公司未来成长有望加速。此外,沈阳科创完成了氟环唑项目建设和调试以及一车间综合改造,自动化水平和能源供应水平得到了提升;宝叶公司完成代森联等3个品种的改造。 在研发方面,公司整合新扬农南北研发基地资源,在创制品种研发、仿制原药开发和制剂产品开发上均取得成果,对多个产品进行了工艺改进,在三废减排、产能提升、提质降耗、本质安全上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公司申请国内发明专利90项,PCT专利15件,获得授权25件,编制产品企业标准3个。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6、17.90、20.31亿元,同比增速为17.9%、25.5%、13.4%。对应PE分别为25.08、19.99、17.6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油价大幅波动的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疫情影响持续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