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罗四维

东兴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1480519080002...>>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特气体 2020-01-21 73.60 -- -- 89.00 20.92%
89.00 20.92%
详细
电子特气是电子工业生产的关键性原材料,其应用贯穿电子元器件生产的多个环节,其质量对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电子特气全球市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100亿元,其中半导体是电子特气的重要应用领域,半导体制造用电子特气的全球市场规模约45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近5亿美元。 电子特气全球供应外资寡头垄断,但内资产品已开启进口替代序幕。随着半导体、显示面板等电子产业链东移,中国电子产业市场规模急剧扩张,上游原材料电子特气的国产替代迫在眉睫。目前国内企业已有突破,部分电子特气产品已进入半导体产业链。 华特气体是中国特种气体国产化的先行者。公司现有特种气体产品230余种,是国内首家打破高纯六氟乙烷、高纯三氟甲烷、高纯八氟丙烷、高纯二氧化碳、高纯一氧化碳、高纯一氧化氮、Ar/F/Ne混合气、Kr/Ne混合气、Ar/Ne混合气、Kr/F/Ne混合气等产品进口制约的气体公司,并实现了近20个产品在国内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产业链的进口替代。 待公司IPO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特种气体种类及产能规模将实现大幅扩张,将新增高纯锗烷、硒化氢、磷烷、硫化氢、锗化氢、四氟化硅、六氟乙烷、八氟乙烷、一氟甲烷等多种特种气体产品产能,有效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0.87亿元/1.14亿元/1.49亿元,EPS分别为0.73元/0.95元/1.24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3倍/79倍/61倍。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客户认证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的研发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晶瑞电材 基础化工业 2020-01-21 6.77 -- -- 11.42 68.69%
11.42 68.69%
详细
报告摘要:晶瑞股份的主导产品为四大类微电子化学品,包括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功能性材料、锂电池粘结剂,均为下游五大新兴行业(半导体、锂电池、LED、平板显示和光伏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具体应用在下游电子元器件的清洗、光刻、显影、蚀刻、去膜等工艺环节。 湿电子化学品:公司部分关键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进口替代。 半导体生产过程用量最大的3个高纯湿化学品——氨水、硫酸、双氧水(合计约占半导体全部超纯试剂用量的70%)——将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SEMIG5等级),可用于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其他湿化学品达到面板、光伏、LED产业链技术水平(SEMIG3~G4等级)。此外,公司在建项目较多,未来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光刻胶:公司i线光刻胶已进入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公司主要产品为半导体及平板显示用光刻胶,具体包括紫外负型光刻胶、宽谱正胶、g线正胶、i线正胶等中高端产品。其中,i线光刻胶已取得了中芯国际天津、扬杰科技、福顺微电子的供货订单,在上海中芯、深圳中芯、吉林华微等知名半导体厂进行测试;KrF光刻胶完成中试。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0.3亿元、0.55亿元、0.76亿元,EPS分别为0.20元、0.36元、0.51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8倍、96倍、69倍。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客户认证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的研发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南大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1-16 13.80 -- -- 22.80 65.22%
28.21 104.42%
详细
南大光电主要业务包括MO源、电子特气,同时公司正在推进光刻胶及配套材料业务、ALD前驱体产品业务。 电子特气业务已成为公司盈利新增长点。公司主要产品为高纯磷烷、砷烷,纯度达到6N级别,已在LED行业取得主要市场份额,并在IC行业快速实现了进口替代,已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公司在IC领域的电子特气销售额占比约40%。此外,公司于2019年11月收购山东飞源气体57.97%股权,飞源气体是国内三氟化氮、六氟化硫主要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是光刻胶领域的新进入者,目标产品为中高端的半导体用ArF光刻胶。 公司于2017年开始研发“193nm光刻胶项目”,已获得国家“02专项”的相关项目立项,公司计划通过3年的建设、投产及实现销售,达到年产25吨193nm(ArF干式和浸没式)光刻胶产品的生产规模,产品将满足集成电路行业需求标准。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0.6亿元、0.85亿元、1.24亿元,EPS分别为0.15元、0.21元、0.30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1倍、85倍、58倍。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客户认证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的研发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葛洲坝 建筑和工程 2020-01-16 6.46 -- -- 6.54 1.24%
7.26 12.38%
详细
报告摘要:(1)近日公司公告2019年新签合同额2520.28亿,为年计划的108.63%; (2)2019Q4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增持公司近4200万股。 订单超目标额9%、同比增长13%,非水利水电/海外占比超70%/30%。 全年新签2520亿创新高,增速显著反弹,预计将带动建筑主业收入大幅增长。判断订单驱动力主要来自国内下游投资修复和海外合作深化,后续仍将持续受益宏观逆周期对冲加码和公司积极海外战略。从结构上看,订单体现公司建筑业务一直以来的多元化、国际化特征,非水利水电/海外订单占比分别为70%/32%;从重大项目模式上看,近两年总承包类项目比重较高,PPP项目审慎拓展,创新性的“EPC+F”、“EPC+O”模式值得关注。 看好公司整体业绩短期韧性和中长期向上趋势。公司2018年建筑主业收入/毛利占比仅54%/45%,多元化日趋成熟、具备长期结构转型潜力。当前除建筑主业受益国内逆周期对冲和海外合作深化而显著反弹外,水泥、民爆、地产、基础投运等业务亦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环保及制造业务宜重点关注市场潜力和公司布局。看好整体业绩短期韧性和中长期向上趋势。 低估值高股息央企蓝筹,北向资金持续加仓。公司当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和横向板块最低位,而分红稳定、股息率水平位居板块前列。从公司业务结构和建筑订单结构出发,我们认为公司远不止是一家水利工程公司,当前市场给予估值更贴近水利工程板块,或存显著修复空间。北向资金全年对公司增持量及当前仓位略低于头部建筑公司平均水平,Q4以来累计增持公司近4200万股,持股占流动A股和自由流动股比分别为1.87%/3.25%,1月以来累计增持约321万股,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持续看好公司前景;
昊华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1-16 18.45 -- -- 19.33 4.77%
23.17 25.58%
详细
报告摘要:中国昊华集团12家研究院优质资产注入,打造中国化工集团旗下新材料科技型平台企业。公司资产重组完成后,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五大板块,即氟材料、特种气体、特种橡塑制品、精细化学品、技术服务,产品服务于多个国家军、民核心产业。 公司电子特气业务技术领先,产品主要为含氟电子气体(包括三氟化氮、六氟化硫等)、绿色四氧化二氮、高纯硒化氢、高纯硫化氢等。 在含氟电子特气领域,公司下属黎明院主要产品六氟化硫、三氟化氮国内领先,在建六氟化钨产能。黎明院是国内最早从事六氟化硫研发的企业,也是国内仅有的高纯度六氟化硫研制企业;同时,公司下属黎明院与韩国大成合作,开展三氟化氮产品的研制工作。公司产品已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先已成为京东方等国内一线客户的稳定合作伙伴。此外,黎明院正在积极推动六氟化钨等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促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公司下属光明院的特种气体产品在国防化工新材料、半导体集成电路、气体分析等领域具有行业领先优势。光明院在建高纯电子气体项目,将开发8英寸以上集成电路制造用乙硼烷、三氟化硼、电子混合气等电子气体产品。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5.56亿元、6.20亿元、7.06亿元,EPS分别为0.62元、0.69元、0.79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倍、26倍、23倍。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客户认证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的研发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利安隆 基础化工业 2020-01-13 38.66 -- -- 40.00 3.47%
43.88 13.50%
详细
公司技术实力强,竞争优势突出。公司1月10日公告,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2019年(第26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对公司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创新机制、引领示范作用的充分肯定,是公司综合实力的体现。 高分子外加剂龙头延续高成长性。公司2019年归母净利润预告为3~3.3亿元,YoY+55%~71%。我们认为公司的成长性源于以下因素: 新业务领域拓展:公司不仅在涂料、改性塑料等传统强项业务领域保持稳定增长,还在一些新的业务领域取得突破。国内大炼化产能投放,高分子材料助剂行业国产化加速进行,下游刚需且持续增长。 新产能投放:2019年预计合计新增1.15万吨产能,宁夏中卫基地AO+UV新增4000吨产能Q4投产、浙江常山基地UV一期4000吨产能H2投产、河北凯亚新增3500吨产能Q3投产。2020~2021年预计合计新增6.35万吨产能,届时公司总产能将达到11.89万吨,保障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 ?凯亚并表贡献:河北凯亚自7月并表,完善了公司HALS产品配套,进一步巩固公司抗老化剂龙头地位。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3.09亿元/4.54亿元/6.14亿元,EPS分别为1.51元/2.22元/3.00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倍/17倍/13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葛洲坝 建筑和工程 2020-01-02 6.82 -- -- 6.99 2.49%
7.51 10.12%
详细
一、转让增值率197%、增加资产处置收益22.94亿 出售大广北旨在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符合我们对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判断。大广北高速属国家G45高速,系湖北交通建设“十一五”规划网主骨架,全长147km,剩余特许经营期限为20年,路产资质良好,近期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增强。交易结果略超预期,采用收益法评估净资产增值率为174%,测算最终转让价增值率197%、增加资产处置收益22.94亿,将采用一次性付款方式。 二、将大幅增厚业绩和流动性,降低负债 大广北高速2016-2018年平均营收为4.26亿,占公司营收比重为0.4%,平均净利润为812万,占公司净利润比重为0.1%,转让后对公司经营收入利润影响较小,而本次交易预计将增加资产处置收益22.94亿,有望大幅增厚2020年业绩,初步测算增厚幅度或在0.33~0.43元/股。同时将显著降低负债、增加流动性。 三、路产实力仍然雄厚,本次交易或是以退为进、利好全局之举能力 公司系BOT高速先锋企业,在手项目规模可比肩头部高速公司,除大广北高速外还拥有襄荆高速等多条优质路产。当前高速业务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位居业内中游,未来随着项目建成通车有较大提升空间。路产布局山东/广东/四川等高潜力市场,强强联合设立基金加码扩张。出售大广北将减轻债务压力、增强业务动能,或是以退为进推动高速业务健康发展之举。 四、持续关注基本面改善,当前进一步看好公司成长空间和投资价值 我们认为公司兼具业务成熟和经营活力之美,当前处在经营/业绩/现金流/估值/行业的底部,具有较好的规模和业绩弹性,看好公司结构转型、对标海外龙头,看好公司成长空间。本次交易基本符合我们判断、略超预期。公司面对新的宏观经济形势积极采取措施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负债、增强流动性,利于抵御下行压力。当前公司仍处于底部区域,具有较强安全边际、较好弹性和多元化前景,持续关注公司业务布局、业绩修复及债转股落地等事项,关注基本面及流动性改善,进一步看好公司成长空间和投资价值。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收为1150.9亿元、1270.88亿元、1396.4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4.85亿元、71.51亿元、77.02亿元,对应eps为1.19元、1.55元和1.67元。当前股价对应2019-2021年PE值分别为5.4倍、4.1倍和3.8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业务风险,投资不及预期风险,项目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财务风险。
潜能恒信 综合类 2019-12-02 21.64 -- -- 23.00 6.28%
25.30 16.91%
详细
事件:公司于11月8日发布公告,表示海外全资公司智慧石油通过参与中国石油组织的对外合作招标,与中国石油签订了为期30年的石油产品分成合同,取得了中国准噶尔盆地九1-九5区块开发和生产权益。 预计30年投资15亿,公司承担开发投资并参与原油分成。截至目前准噶尔盆地九1-九5区块合同区内总井数超过4000口,年产油约60万吨,以稠油为主。公司将借助自身丰富的石油勘探开发经验,提高合同区可采储量。初步估算合同期内预期可采储量500~600万吨,对公司2019年、2020年的净利润影响分别约为800万元、10,000万元左右。公司计划分期增资智慧石油7000万美元用于该项目,其中自有资金3亿元人民币,控股股东周锦明先生承诺提供无偿借款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 公司通过“技术换权益”理念延伸产业链,积累优质油气区块资源。我国油气资源高度垄断,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无法参与产业链上游开发。通过此种合作模式,油气公司可以降本增效,加快实现增产上储的目标;而公司则可以参与油气开发获取高额回报。暨中海油之后,公司此次再与中石油达成合作。旗下目前已储备具有巨大价值潜力的五个油气区块,中国渤海05/31区块、中国南海涠洲10-3西区块、22/04区块、美国Reinecke区块以及蒙古国Ergel-12区块。公司利用自身勘探技术服务换取优质油气区块资源,抓住在油价低价和回升期的机遇。随着原油价格回暖,未来进入油气开采开发阶段后将为公司贡献丰厚利润。 深化一体化服务,公司地震数据处理解释能力优势明显。公司已在多年的石油勘探开发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勘探开发经验。特别在三维地震石油勘探方面优势明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找油技术方法,并自成一套直接找油方法的油气勘探技术体系。预测地下异常地质体的成功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结合公司参与开发的油气资产,公司未来将更好的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由技术服务公司向综合型油气企业的转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参与的05/31区块即将进入开采期而逐渐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888万元、1.29亿元和2.2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6、0.40和0.70元。参与油气产业链上游的民营企业较为稀缺,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首次覆盖予以“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油气储量不及预期、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原油价格大幅波动。
新和成 医药生物 2019-11-19 22.44 16.15 -- 23.06 2.76%
26.62 18.63%
详细
据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11月14日新和成提高维生素E报价至52元/公斤。我们认为,受间甲酚涨价、行业供给格局改善等因素影响,维生素E价格上涨预期强烈。 原料间甲酚价格大幅上涨。间甲酚全球供给高度集中,3月龙头朗盛公司的部分产能因装置事故停产,复产或将推迟到明年下半年,导致年初至今国内间甲酚进口量同比大幅减少63%至2143吨。我国2018年间甲酚表观消费量为1.38万吨,其中进口量为6641吨,因此我们预计2019年国内间甲酚需求缺口较大。此外,商务部于7月29日对原产于美国、欧盟、日本的进口间甲酚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受以上因素影响,年初以来国内间甲酚价格快速上涨,抬升间甲酚工艺路线的VE产品生产成本。 VE行业供给格局有望经历再平衡。VE行业供给端为寡头垄断格局,主要厂商为帝斯曼、巴斯夫、浙江医药、新和成4家企业。2017年以前CR4高达90%,2017年1季度能特科技VE产能投产后,CR4下降至80%,对原有供给格局带来了较大影响,导致VE产品价格持续下滑。目前行业龙头帝斯曼正在整合能特科技产能,其合资公司益曼特已于9月初开始停产升级,行业供应有望经历再平衡。 新和成的维生素E工艺多次升级,竞争优势明显。新和成现有VE产能2.5万吨,另有2万吨新产能在建,预计2020年3月投产,届时将成为全球VE最大生产商,有望充分受益行业供需格局好转。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24.32亿元/32.63亿元/40.68亿元,EPS分别为1.13元/1.52元/1.89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倍/15倍/12倍。给予公司目标价27元(对应2020年18倍P/E),距现价有21%的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主要产品价格下降;行业新增产能投放过快;环保力度减弱。
安迪苏 基础化工业 2019-11-18 11.32 12.25 28.00% 11.31 -0.09%
11.76 3.89%
详细
突发事件:11月12日,赢创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氢氰酸装置出现故障,导致其两座蛋氨酸工厂暂时关停,公司随即向其客户和供应商发布不可抗力声明。受此影响,今日(11月13日)蛋氨酸进口价格上涨2.6%至19.75元/kg,国产价格上涨0.8%至18.90元/kg。 赢创是全球最大的蛋氨酸生产商,按照2018年行业产能数据统计,公司全球市占率达到34%。赢创现有蛋氨酸总产能73万吨(含2019年6月新加坡基地新投产的15万吨产能),2017年蛋氨酸总产量47万吨。赢创的蛋氨酸生产基地分布在美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四地,公司宣称本次事故仅影响其比利时基地的产能,其他地区的蛋氨酸产能不受影响。 蛋氨酸行业处周期底部,涨价预期强烈。蛋氨酸是我国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少数大吨位精细化工产品之一,目前价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行业内企业盈利性普遍较差,价格向上弹性大;行业需求量大且处于稳定增长趋势,进口依存度高,反倾销预期利好国内相关生产企业;行业供给呈寡头垄断,龙头企业价格掌控力度强,未来新增产能较多,中长期供需或寻找新平衡。 安迪苏是全球第二大蛋氨酸生产商,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在海外及中国建厂的蛋氨酸企业,按照2018年行业产能数据统计,公司全球市占率约25%。安迪苏现有蛋氨酸产能合计近48万吨(含2019年南京工厂技改新增产能),另有南京新工厂18万吨液体蛋氨酸产能在建,预计2021年投产,届时公司蛋氨酸总产能将达到66万吨。 安迪苏推行双支柱战略,支撑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安迪苏液体蛋氨酸行业排名第一,业务全球领先,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特种产品业务增长迅速,已成为公司盈利重要来源。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0.47亿元、12.19亿元、14.53亿元,EPS分别为0.39元、0.45元、0.54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0倍、26倍、21倍。给予公司目标价13.5元(对应2020年30倍P/E),距现价有16%的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滑;行业新增产能投放过快;饲料行业需求下滑。
日科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19-11-11 8.69 -- -- 8.74 0.58%
9.26 6.5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Q3业绩:Q3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增加24.83%,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加70.35%,对应EPS为0.11元。 亚星10月底关停,行业供给产生较大缺口。日科化学目前拥有19.5万吨的ACM产能,ACM为CPE升级版产品,产能在行业中排名第一。截止今年10月31日,CPE行业产能排名第二的亚星化学生产厂区已经关停。由于亚星化学拥有17万吨/年的CPE 产能,关停使行业产生较大缺口,ACM作为CPE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同时,公司借此机会加速ACM产品的市场开拓,实现对传统CPE的替代,进一步提高公司在ACM产品市场的定价权和竞争力。 产品成本回落,促进公司毛利增长。PVC助剂产品属于化工中游行业,原材料主要是石油衍生品,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85%左右。同时,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价格较18年同期下降,总体产品成本呈回落趋势,有利于毛利率水平提高。 积极建设新产能,助推公司后续发展。公司正在东营建设33万吨/年新型助剂项目包括14万吨PMMA,10万吨ACS,4万吨ASA工程塑料,4万吨功能性膜材料以及1万吨多功能高分子新材料。同时公司计划投资10.5亿元新建20万吨ACM和20万吨橡胶胶片项目。新项目建成后,随着产能的释放,公司将进一步维持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27.90、39.42和47.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3.77和4.96亿元,EPS分别为0.436、0.886和1.164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值分别为21、10和8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安全事故风险。
陕西煤业 能源行业 2019-11-07 8.59 -- -- 8.85 3.03%
9.45 10.01%
详细
报告摘要: 事件: 公司 10月 31日发布 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07.5亿元,同比增长 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0.8亿元,同比增长 2.5%。 煤炭业务量价齐升, 毛利稳步增长。 公司前三季度煤炭产量 8352万吨,上市煤企中排名第二,同比+4.3%;销量 12341万吨,上市煤企排名第三,同比+21.0%(销提高量源于销售贸易煤增多); 实现销售收入 488.1亿,同比+24.22%, 平均吨煤售价 396元,同比+2.7%; 销售成本 274.9亿元,同比+47.27%, 吨煤成本 223元,同比+21.7%; 毛利润 213.2亿元,同比+3.4%,吨煤毛利 173元,同比-14.6%。 吨煤毛利的下降源于成本端的上升,成本端的上升源于小保当煤矿转固后的折旧以及榆林市煤炭资源税税率自 19年 1月1日起由 6%提高到 9%。 产能释放迎蒙华。 截止目前小保当一号矿井( 1300万吨/年) 及选煤厂项目已正式进入联合试运转; 袁大滩矿 500万吨/年将按预定计划于四季度建成投产。 2019年全年公司产能增加 1800万吨,其中权益产能 1070吨。 依托与蒙华并轨的靖神铁路,公司陕北矿区可通过靖神-蒙华将煤炭运往华中地区。 蒙华铁路的通车将利好公司煤炭产能的持续释放。 联手瑞茂通布局煤炭供应链。 公司与瑞茂通( 600180) 共同出资设立陕西陕煤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新公司注册资本 40亿,公司股权占比 51%。 煤炭行业属开采行业, 煤炭生产是实现自然资源搬运的过程。 公司从强化供应链体系与物流效率出发, 拓展煤炭销售市场和方式, 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布局煤炭供应链业务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正面影响。 可预计,流通成本的降低将增加公司逆周期抗风险能力,流通效率的提高将提高公司贸易煤的周转。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19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94.79亿元、799.71亿元和 823.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60.47亿元、179.39亿元和 208.95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 1.14元、 1.26元和 1.49元,对应 PE分别为 7倍、 7倍和 6倍。 蒙华铁路的开通将利好公司煤炭业务需求端的增长, 为公司新增产能盈利提供动力; 公司在供应链端的布局,长期来看将从成本端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稳定性。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给予“ 强烈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煤炭价格大幅波动; 蒙华铁路配套建设不及预期。
恒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19-10-28 16.28 -- -- 16.72 2.70%
18.45 13.3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63.29亿元,同比去年增74.14%,净利润为68.17亿元,同比去年增86.64%,基本EPS为0.98元,平均ROE为22.77%。其中三季度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96亿元。 炼化项目全面转固,公司现金流大幅改善。公司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分两步已完全转固,其中三季度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262亿。炼化项目三季度生产成品油126.67万吨、化工品251.32万吨,充分受益于今年较低的原油价格,获得了较好的盈利。根据我们的测算,炼化项目全面投产之后稳定期每年将可以为公司带来接近130亿的净现金流,单季度净现金流在32.5亿元,以支持公司偿还银行贷款和后期项目建设。 炼化项目强劲的盈利能力源于一体化优势和较低的融资成本。公司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87亿元,环比有所下降。原因在于三季度公司缴纳消费税5.4亿元、偿还银行贷款利息使得财务费用增加5.1亿元,以及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相较于二季度有所增加。考虑到三季度公司整体负荷仍在提升当中,炼化项目实现利润仍有提升空间,我们动态跟踪项目实现年均净利润在94亿元。公司强劲的盈利能力源于园区一体化带来的物流、电力成本优势,以及较低的银行贷款融资成本,银团给予公司中长期贷款利率仅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 乙烯项目加速冲刺,公司喷气燃料通过适航审定。恒力炼化生产的3号喷气燃料通过适航审定,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航空油料生产、出厂资质的民营炼化企业。公司具有每年生产370万吨航空煤油的能力。此外,乙烯项目裂解汽油加氢装置核心系统10月17日正式进行油运,向着10月30日建成投产的目标进行最后冲刺。公司的PTA4和PTA5生产线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将在未来继续增厚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油价位于较低区间利好公司炼化项目盈利,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91.78亿元、106.82亿元和148.8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30元、1.52元和2.1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倍、11倍和8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公司较大金额的折旧和财务费用。
苏博特 基础化工业 2019-10-21 13.69 -- -- 15.99 16.80%
17.77 29.8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称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200万元到3300万元,同比增加10%到15%。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22亿元到1.64亿元,同比增加120%到160%。 科技研发转化成果显著,扩大产品竞争优势。公司主要产品-高性能减水剂(第三代减水剂)需求逐年增加。并且公司早期实现聚醚的自主化生产,以聚醚单体上游的环氧乙烷为高性能减水剂的核心原材料,产品综合毛利率高于竞争对手,进一步增加产品竞争力。 市场需求持续上涨,开拓力度逐渐加强。国家对天然砂石资源的限采政策趋严,机制砂替代天然砂石带来减水剂用量增加。同时,国家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政府加大基建计划,市场对高性能减水剂需求会不断增大。公司已与多家央企合作,参与多个国家基建工程项目,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公信度和知名度,进一步开拓外加剂产品市场。 募投项目维持后续发展潜力。公司于2019年投资1.38亿元用于在泰州建设年产62万吨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建设项目,提高产能,以跟上业务扩张的脚步;同时,并购建科院旗下检测中心,业务规模可观增长稳健,有较高的盈利水平以及抗风险能力,使公司进一步维持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28.20、33.31和40.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4.00和4.98亿元,EPS分别为0.99、1.29和1.61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值分别为14、11和9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中旗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19-10-16 25.60 -- -- 29.60 15.63%
30.76 20.1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称2019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000万-2500万元,同比增长-61%--52%。短期业绩波动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带来的短期影响。公司长期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新产品的推出以及新产能的持续释放,具有很好的持续性及确定性。 技术研发创新打开新产品市场,为公司业绩不断注入活力。公司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较强的市场判断力。截至目前,公司获得约50件专利权证书,另有约40件发明专利申请被国家专利局受理。此外,公司储备大量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在手农药原药登记证数量位居行业前列。预计公司未来规划车间产能完全投产后,年盈利有望达5亿以上。 投入项目有序推进,新产能的释放带动企业利润加速增长。公司募投项目产能不断释放,目前已取得试生产备案并正在进行试生产的项目有:淮安年产400吨HPPA及600吨HPPA-ET项目:达产后预计贡献利润3400万;南京年产300吨98%氟酰脲原药及年产300吨96%螺甲螨酯原药项目:达产后预计贡献利润2900万;南京年产500吨97%甲氧咪草烟原药及年产500吨97%甲咪唑烟酸原药项目:达产后预计贡献利润4000万。 外界影响不改公司长期向好趋势。报告期内由于江苏省对化工行业的整治对公司正常生产节奏造成影响,实际产出量未达原定生产计划,单季业绩受到一定影响,但公司环保治理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遥遥领先,产品结构科学合理,长远发展路径清晰,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13.83、19.79和23.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4、4.13和4.96亿元,EPS分别为1.55、3.13和3.76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值分别为17、8和7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建项目释放产能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