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邱世梁

浙商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30520050001曾任职:广发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国金证券、新时代证券...>>

20日
短线
3.23%
(第151名)
60日
中线
1.08%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4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振华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7-08 137.17 -- -- 139.87 1.97%
139.87 1.97%
详细
特种电子元器件龙头,2021年营收、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3%、146%公司隶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是我国特种电子元器件领域的综合型龙头。 近年来公司不断剥离低质资产,聚焦元器件主业,产品广泛覆盖容阻感、分立器件、集成电路、机电组件等基础元器件,目前公司特种业务营收占比超80%。 q元器件位居产业链上游,受益装备放量+用量提升+国产替代三重驱动特种电子元器件位于军工产业链上游,最先反应行业需求,同时下游应用广泛、不受制于单一领域或型号,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军工行业的整体景气度。 十四五国防军工确定性高成长,特种电子元器件不仅受益军队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武器装备放量,同时也受益于信息化下新式装备中电子元器件用量的提升。 从板块细分来看,主动元器件市场空间及增速一般高于被动元器件,同时较低的国产化率也带来更广阔的替代空间,因此主动元器件业务占比更高的公司,高成长属性也更加凸显。 q公司主被动业务攻守兼备,预计未来3年营收复合增速25%被动元器件公司地位稳固,容阻感均为细分领域龙头,未来将主要受益行业增长及品类扩展;主动元器件公司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厚薄膜混合集成电路,未来将同时受益行业高增长以及国产替代浪潮下市占率的提升。 2021年公司主、被动元器件营收占比约为1:2,过去3年复合增速分别为40%、23%。公司主被动业务攻守兼备,我们预计未来3年公司营收CAGR=25%。 q聚焦主业出清风险,扩产增效迎量利齐升公司聚焦主业成果显著,剥离手机代工业务后,毛利率、净利率分别由2019年的44%、8%提升至2021年的61%、26%。同时2020、2021年公司全额计提各项损失、应付薪酬等共计4.6亿元,历史风险基本出清。 4月27日公司公告拟发行25亿定增扩产,着力发展电子元器件核心主业。未来在精益生产、管理增效的不断推进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q振华科技:预计未来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36%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为23.5/30.0/37.3亿元,同比增长57%/28%/24%,CAGR=36%,对应PE为30/24/1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特种电子元器件需求不及预期;公司管理效率提升不及预期。
乐惠国际 机械行业 2022-07-08 37.59 -- -- 55.09 46.55%
55.18 46.79%
详细
1、精酿啤酒渗透率提升+公司鲜啤业务加速成长,成长路径有望复制百润股份/妙可蓝多行业:消费升级,中国精酿啤酒渗透率将快速提升,2021-2025年行业CAGR为22%:2021年中国精酿啤酒渗透率为2.2%,美国渗透率13.1%、价值量(零售端)占比26.8%。预计中国精酿啤酒渗透率2025年提升至4.9%,价值量占比提升至21.1%(含即饮和零售),2025年市场空间1700亿元。 公司:十年“百城百厂”,鲜啤业务有望“井喷”式发展:鲜啤业务品牌、渠道、产能等运营加速。预计2022年-2024年公司鲜啤销量1万吨、3万吨、6万吨,收入1.8亿元、5.4亿元、11.4亿元,2022-2024年收入CAGR为436%。预计到2025年,公司啤酒业务净利润有望接近甚至超过设备业务。 2、超预期因素:“从0到1”已经验证成功,即将“从1到N”大规模复制——公司渠道拓展、鲜啤销售有望超市场预期战略规划:十年“百城百厂”,现有:上海、宁波工厂,今年扩张:沈阳、长沙;规划:南京、杭州、武汉、南通、昆明、西安、厦门等。 渠道拓展:经销商、餐饮连锁、大型超商系统、小酒馆/打酒站、电商等渠道进展顺利,相继进入麦德龙、大润发、盒马、丰茂烤串等连锁终端。 鲜啤销售:麦德龙联名款德式小麦、盒马独家供货果啤等日常位居系统内啤酒热销榜第一;白桃艾尔口味一上市就位居天猫平台果酒排行榜前五。 3、有别于市场的认知:转型C端已渐入佳境,供应链垂直一体化整合优势构建长期护城河竞争格局:1)现阶段精酿啤酒行业“竞合”关系大于“竞争”,有助于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2)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和主要精酿玩家相比,具备资金优势和资源禀赋,能够快速实现异地扩张。3)消费者在精酿领域对传统品牌接受度较低,头部啤酒品牌主要矛盾仍为传统领域市场份额竞争。 竞争优势:依托母公司设备和技术竞争力,实现供应链垂直一体化整合(快速建厂+无菌冷灌技术+Cutebrew),实现鲜啤低成本储存、配送和销售。 4、投资建议:参考美国波士顿啤酒、百润股份、妙可蓝多的成长之路,公司市值具较大提升空间对标百润股份和妙可蓝多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公司在赛道选择+入场时机+产品定位+供应链建设等方面已具备成功基础,期待公司鲜啤品类出圈+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渠道开拓+深度营销+品类扩张,获得“井喷式”发展。 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8/3.1亿元,增速为119%/73%/75%,复合增速88%,PE为45/26/15倍。采用分部估值法:给予设备业务2023年20倍PE,合理市值约27亿元;给予精酿啤酒业务2023年10倍PS,合理市值约为54亿元。预计公司2023年合理市值为8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催化剂:重要渠道突破、重要工厂投产、重要爆品推出、销量大幅提升6、风险提示:1)疫情影响需求及业务拓展;2)自主品牌鲜啤销售、推广及渠道开拓不及预期;3)商业模式扩散及竞争加剧风险
力量钻石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7-06 177.00 -- -- 218.75 23.59%
238.00 34.46%
详细
报告导读22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6亿元–2.37亿元,同比增长109%-119%。 投资要点 业绩概览:22Q2单季度增速86%-102%,业绩完美兑现业绩兑现力再次被验证,业绩预告上限略超预期。公司发布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2H1归母净利润2.26亿元–2.37亿元,同比增长109%-119%;单季度来看,22Q2归母净利润1.25亿元-1.36亿元,同比增长86%-102%,环比增长24%-35%。我们原预计22Q2归母净利润为1.2-1.3亿元,此次业绩预告下限符合预期,预告上限略超预期。 培育钻石+工业金刚石单晶产销两旺,公司积极扩产把握红利培育钻石持续高景气,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据GJEPC,22年1-5月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额为7.21亿美元,同比+78%;裸钻出口额7.1亿美元,同比+87%,景气度持续提升。其中,5月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额1.10亿美元,同比+46%,进口渗透率为7.1%,同比+1.5pct;裸钻出口额1.77亿美元,同比+137%,出口渗透率为7.8%,同比+4.2pct。 拟定增40亿元积极扩产,预期落地后将享受产能释放+价格上涨的双重红利。 22年3月公司公告拟募资40亿元用于扩产,计划购置1800台左右压机(1500台用于培育钻石+300台用于工业金刚石)。若募投项目落地,在5-10年内,公司培育钻石产能新增约277万克拉/年,将达约341万克拉/年,约为现有产能(2022年)的5.3倍;金刚石单晶产能新增15.1亿克拉/年,将达24.9亿克拉/年,约为现有产能的2.5倍。目前,公司培育钻石和金刚石单晶产品需求旺盛、订单充足,同时不断开拓国内外优质客户。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0、7.6、10.2亿元,同增110%、50%、35%,21-24年复合增速62%,22-24年PE 为42、28、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金刚石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宏观经济和市场需求波动风险、研发风险等。
铖昌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7-05 111.00 -- -- 124.09 11.79%
131.00 18.02%
详细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相控阵T/R芯片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受益于相控阵技术在军用雷达、卫星互联网和5G等领域的广泛加速应用,公司将进入业务快速发展期,同时享受稀缺性带来的高估值。 投资要点中国星链发展迫在眉睫,T/R芯片市场空间广阔,助推公司未来业绩爆发世界各国加速抢占低轨卫星资源,中国“星链”发展迫在眉睫。随卫星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相控阵T/R芯片作为核心元器件,潜在市场空间数十亿元。公司是星链T/R芯片稀缺标的,技术产品业界领先,将深度受益于中国星链崛起,迎来业绩爆发,造就稀缺价值。 相控阵技术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T/R组件潜在市场超百亿相控阵雷达在频宽、信号处理和冗余设计上都比传统雷达具较大优势,广泛应用于诸多军事场景,成为雷达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T/R组件作为核心元件,占雷达成本的60%。随着相控阵技术渗透率不断提升,T/R组件潜在市场规模超百亿,成长可期。 相控阵阵T/R芯片稀缺标的,成长空间巨大公司聚焦微波毫米波模拟相控阵T/R芯片的研发和生产,资质齐全,技术实力领先,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T/R芯片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产业链稀缺性强。过去三年公司业绩稳定高增长,毛利率远超可比公司,展现出强大的产品竞争力。上市募资拓宽产品应用,用于新一代(机载、舰载等)相控阵T/R芯片和卫星互联网相控阵T/R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将新增营收3.8亿元,三年新增净利润1.5亿元,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充足动能。 值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13/4.40/6.23亿元,同比增长48.37%/40.72%/41.45%;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2.35/3.2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50%/30.56%/38.72%。对应EPS为1.61/2.10/2.92元。 参考可比公司,预计2022-2024年公司PE分别为69.16/52.97/38.19倍。 风险提示订单不连续导致公司业绩波动的风险;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及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中航西飞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6-29 30.35 -- -- 33.76 11.24%
33.76 11.24%
详细
中航西飞总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后续有望持续受益1)6月10日起,中航西飞微信公众号连续发表“国企改革,我们在行动”系列文章,全面系统介绍西飞产业集团改革三年行动改革成果。 2)改革成果1:航空工业第一个新型产业集团——西飞产业集团成立,并按照“七统一”(统一的党组织、规划管理、流程制度、计划考核、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科技创新),做实产业集团整体管控,推动产业集团运营效率不断提升。 3)改革成果2:一飞院践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全面提高试验工作的安全、优质、高效、环保低耗和均衡。 4)改革成果3:持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公司治理:1)践行保军使命,确保供应链安全;2)强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3)提升董事会运作效率和决策能力;4)推进董事会授权管理,促进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增强上市公司改革发展活力;5)推进党的领导。 5)点评:国家推动国企改革,目标“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2022年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预计军工国企“股权激励”等相关改革举措将加速推进,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公司重要产品放量在即,2022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1)此前公司公告将关联交易存款限额由140亿上调至750亿,参考2021年中航沈飞、航发动力,预计大额预付款将于近期内到账、重要产品放量在即。 2)本次关联交易存款限额上调幅度达610亿,我们测算,若预收款占合同订单的50%,未来公司在此前基础上有可能增加的合同的上限可能近1200亿元。 3)公司2022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1)大订单或涉及产品价格调整,公司毛利率将提升;(2)费用将显著减少:公司2021年利息费用1.5亿、应收账款信用减值1.6亿,分别较2020年增加0.8亿、0.9亿,大额预付款到位后预计均将减少;(3)利息收入将增加:参考中航沈飞、航发动力,2021全年预付款到位后利息收入分别为2.8亿、1.2亿,分别较2020增加1.7亿、0.9亿。 中航西飞:预计未来3年业绩复合增速超40%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9.8/14.3/19.2亿,同比增长50%/46%/34%,PE为84/58/43倍,PS为2.2/1.7/1.4倍。公司PS估值在整机厂中偏低,2022年迎来业绩拐点,预计盈利、估值双重提升,持续推荐。 风险提示:公司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相关改革举措推进不及预期。
洪都航空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6-28 30.33 -- -- 31.94 5.31%
31.94 5.31%
详细
航空工业洪都持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公司有望收益 1)6月9日,航空工业洪都微信公众号发文《锚定目标不放松,狠抓改革促发展》回顾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经验做法、改革成效,并展望后续改革。 2)经验做法:1、“债转股”化解债务风险;2、健全市场化经营及用人机制,激发员工活力;3、强化供应商管理,打造南昌航空城洪都产业园;4、创新研发机制,激发研发活力。 3)改革成效:较2019年,航空工业洪都2021年营收增加40.23亿元,增幅58.76%;净利润增加0.9亿元,增幅35.86%。由此计算,2021年航空工业洪都营收约为109亿元、净利润约为3.4亿元。 4)展望后续:2022年是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确保上半年在重难点任务上取得根本性突破,完成主体任务,年底前完成扫尾工作,实现全面胜利收官。 5)国家推动国企改革,目标“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2022年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股权激励”“资产证券化”等改革举措有望加速,预计公司有望受益。 关联交易预示公司2022年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公司关联销售占营收比例较高,对总营收增长具有一定指引作用。2022年关联销售额相较于2021年实际发生额预增68%,关联采购额相较于2021年实际发生额预增75%,两个数据均预示公司2022年业务规模将快速增长。 当前最小市值航空主机,教练机+防务产品催生中长期弹性最大品种 公司产品教10是我国最先进教练机,“两机三级”制新教练体系得以推行的关键,享“行业增长+占有率提升”双重利好。防务产品依托航空工业唯一空面导弹研究所,受“战斗机新机配装+实战训练消耗加剧”双重驱动,需求更显迫切。营收增速未来或超越其他航空主机,叠加利润率提升,业绩弹性大。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未来3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超50% 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3/3.6/5.2亿元,同比增长51%/55%/ 47%,EPS为0.32/0.50/0.73元,PE为94/61/41倍,PS为2.0/1.5/1.2倍。考虑未来业绩增长的高弹性及历史PS中枢,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交付不及预期;产品放量规模效应显现不及预期。
亚玛顿 2022-06-27 33.44 -- -- 50.20 50.12%
50.20 50.12%
详细
引领光伏玻璃迈向 1.6mm 时代;“原片+深加工”一体化盈利能力将提升公司为超薄光伏玻璃领军者,是全市场极少数能大规模批量生产 1.6mm 超薄光伏玻璃的厂商之一。 公司将注入大股东旗下凤阳硅谷原片资产,“原片+深加工”一体化,解决了没有自主原片的痛点,业绩将大幅提升。凤阳硅谷承诺 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 1.51亿元、2.15亿元、2.7亿元。 股权结构:董事长合计控股 34%;如本次重组完成,控股比例将提升至 47%。钟宝申、钟书原为公司 5月披露的前十大股东。 光伏玻璃:轻量化为大趋势,1.6mm 超薄光伏玻璃市场份额有望获得大幅提升光伏玻璃向“轻量化”发展。1.6mm 光伏玻璃相比目前主流的 2.0mm 要薄 20%,在重量和成本上具明显优势,也更符合 BIPV 场景下轻质化、高效化的需求,对光伏行业“降本增效”具重要意义。 双玻组件推升玻璃需求提升。我们测算 2025年光伏玻璃需求达 3378万吨,2021-2025年 CAGR=35%。 BIPV 市场潜力大;公司为特斯拉太阳瓦、隆基 BIPV 玻璃供应商,为增长亮点2021年中国分布式光伏装机达 20GW,需求超预期。BIPV 为分布式光伏的重要应用,我们预计 2025年市场规模达 1350亿元。公司是特斯拉太阳瓦合格供应商,与隆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发“隆顶”BIPV 用 1.6mm 超薄轻质防眩光玻璃在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中的应用。同时,公司与其他主流组件厂商关于 1.6mm 超薄轻质防眩光玻璃的合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公司技术储备丰富,电子玻璃、钙钛矿等领域未来增量亮点多2020年全球电子玻璃市场规模约 84亿美元;2021年公司电子玻璃实现收入 1.1亿元,同比增长276%,有望成业绩新增长点。2021年 6月,钙钛矿领军企业纤纳光电与亚玛顿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玻璃定制、BIPV 组件、TCO 玻璃等多个方面展开多维度合作。 大幅扩产:原片产能从近 2000吨提升至近 6000吨/天;盈利能力有望获明显提升目前凤阳玻璃原片一期已投产,产能达到 1950t/天(对应 2.0mm 约 1.2亿平方米/年)。凤阳二期计划再建 4个 1000吨/天窑炉,全部投产后公司原片产能将达 5950吨/天(对应 2.0mm 合计约 3.6亿平方米/年)。盈利能力提升: (1)降本:公司在石英砂矿、天然气等领域有降本空间; (2)产品结构改善:1.6mm 超薄光伏玻璃盈利能力明显好于 2.0mm 产品,占比提升将提升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超薄光伏玻璃领军者,引领光伏玻璃迈向 1.6mm 时代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 2.8/5.5/8.6亿元,年复合增速 151%,同比增长 417%/95%/57%,对应 PE 为 27/14/9倍(考虑 25亿原片资产注入带来摊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玻璃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原片资产注入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财务摘要
铖昌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6-21 80.97 -- -- 115.29 42.39%
131.00 61.79%
详细
报告导读 国内民营相控阵T/R 芯片龙头,军用受益相控阵雷达渗透率提升,多个型号进入量产;民用卫星互联网将进入密集发星期,成长性有望超预期。 投资要点 国内民营相控阵T/R 芯片龙头企业 相控阵T/R 芯片领域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和市场、资质壁垒,目前国内研制量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国电科13 所、55 所等军工科研院所,公司是少数能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芯片质量可达宇航级。公司星载芯片已稳定运行较长时间,并批量列装至地面、车载、舰载等相控阵雷达。 军用:受益有源相控阵雷达渗透率提升 ①2022 年我国军费预算1.45 万亿元同比增7.1%,增速较上年提升0.3pct。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预计国防信息化开支核心领域有望保持超20%复合增长。 ②有源相控阵雷达替代机械雷达已成趋势,渗透率将持续提升,2010-2019 年全球有源相控阵雷达生产总数占雷达总数的14.16%,未来替代空间广阔。 ③优势星载领域需求持续乐观,并且在地面雷达等领域进展顺利,多个型号进入量产,且有三个项目合计21 个子项目在研,舰载、车载等领域同样具备机会,看好公司军用T/R 芯片业务未来发展。 民用:卫星互联网/5G 毫米波蓄势待发 ①招股书显示,国内规划总卫星发射数量超2000 颗,发射集中在2022-2025 年。公司已完成星载及地面用模拟波束赋形芯片的迭代定型,并已开发银河航天等客户。 ②随着5G 毫米波技术的成熟、Massive MIMO 应用将带动毫米波射频芯片需求,公司已完成毫米波应用的模拟波束赋形芯片的研发。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1.8 亿元、2.3 亿元、3.0 亿元;对应PE 为46 倍、35 倍、27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催化剂:新产品定型量产;卫星互联网大规模部署。 风险提示:1)下游国防支出不及预期;2)新兴领域应用落地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4)订单取得不连续可能导致公司业绩波动的风险。
泰林生物 机械行业 2022-06-21 42.32 -- -- 43.56 2.93%
43.56 2.93%
详细
事件:6月16日晚间,公司发布关于拟签订入区协议暨对外投资的公告。 公司拟在富阳投建5亿建生物新材料和精密智造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5亿元根据公告,公司拟在富阳东洲新区投资5亿建设生物新材料和精密智造项目,项目用地约50亩,拟系统开发高端膜分离技术产品、高端医用生物材料及组件、IVD 试剂材料等高技术高附加值新材料。项目建成后将年产3000台/套生物新材料和精密智造装备,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亩均850万元/亩,对应产值5亿元,建设周期为2年。我们认为该项目有利于强化公司生命健康产业深度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 2021-2030年我国细胞治疗行业CAGR 53%,相关医疗装备国产替代大势所趋弗罗斯特沙利文预计我国细胞治疗市场空间将由2021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584亿元,9年CAGR 约53%。新冠疫情催化下,2022年4月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县医院名单》中,共1233家县级医院将根据要求到2025年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基层医疗机构扩张将带动医疗设备采购需求的扩大。医疗器械进口替代呼声下,细胞治疗相关装备国产化势在必行、潜力巨大。 公司积极布局细胞治疗产业链装备耗材,生物经济顶层规划下有望显著受益公司对细胞治疗工作站等设备研究多年,于2021年发行可转债拟投资3亿建设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产品主要包括细胞制备工作站、细胞无菌分装工作站及配套耗材等。“十四五”生物经济顶层规划推进下,公司细胞制备相关产品有望显著受益。 2021年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大增105%,中长期看细胞工作站盈利能力将快速增长。 疫情下国家层面推进新冠抗原自测,NC 膜市场空间弹性大!2022年3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正式提出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NC 膜为新冠检测试剂盒的核心材料之一,中长期维度看,根据我们之前报告的估算,预计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34亿/年。疫情下NC 膜全球供求关系紧张,价格增长幅度较大,公司作为新进入者,短期NC 膜有望大幅抬升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NC 膜+细胞工作站双轮驱动,2022业绩高增长确定性强!考虑到新冠疫情可能对公司业务生产交付产生影响,我们下调了对公司2022-20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7/2.3亿元,同比增长103%/33%/33%,对应P/E 17/13/10X。伴随公司NC 膜与细胞工作站产品产能逐渐释放,未来业绩有望实现NC 膜、细胞工作站双轮驱动,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NC 膜市场竞争恶化,价格剧烈波动;2)下游新冠自测市场发展不及预期
国机精工 机械行业 2022-06-14 12.89 -- -- 16.25 26.07%
17.95 39.26%
详细
拥有轴研所和三磨所两大国家级科研所,培育钻石业务有望贡献业绩增量公司运营主体是轴研所和三磨所。轴研所垄断航天军工特种轴承,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三磨所曾研发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和第一台六面顶压机,其培育钻石业务同时覆盖高温高压法和 MPCVD法,压机扩产+募投项目投产将贡献业绩增量。 2021年营收 33亿元,归母净利润 1.3亿元,主营业务为磨料磨具(三磨所)、轴承(轴研所)和贸易(中机合作),分别占比 27%、23%和 48%。其中,磨料磨具和轴承业务是公司利润主要来源,毛利占比 44%、38%,预计 2022-2024年,磨料磨具和轴承业务营收复合增速分别 23%、20%。 三磨所:培育钻石设备+产品共促业绩放量,半导体耗材迎国产替代新机遇三磨所主要产品为超硬材料、超硬材料制品和设备,包括 CVD 培育钻石(0.25亿)、半导体划片刀和减薄砂轮(1亿)、六面顶压机(2.6亿)及其他传统产品。 1)培育钻石:预计至 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原石需求从 143亿提升至 313亿,复合增速 35%。公司 MPCVD 培育钻石募投项目基本实施完毕,设备自研,2022年将全面投产,并将在 2年内追加投资 2亿元,预计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60%;2)六面顶压机:公司是锻造六面顶压机龙头,技术、产能均领先同行。 2022年压机产能有望翻倍,预计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 20%;3)半导体耗材:我国减薄砂轮和划片刀等封装耗材市场规模约 20亿,至 2025年 CAGR 超25%,国产化率不足 10%。公司产品打破海外垄断,已供货多家全球主流封测厂,品类拓展+国产替代打造业务新增量。 轴研所:航天军工特种轴承订单饱满,风电主轴轴承获批量订单轴研所主要产品为航天军工特种轴承和民品轴承。1)军品:市场+技术双垄断,需求随航天发射高密度常态化持续高增,订单饱满;2)民品:大兆瓦风电主轴承技术获突破,3.2MW 主轴承获批量订单,成功研制国内首台 7MW 大功率海上风电主轴轴承,打破海外企业垄断,国产替代空间足。 股权激励授予完成,绑定核心高管和技术骨干,彰显公司加速发展信心公司于 2022年 5月 16日正式授予 713万股限制性股票(占股本总额 1.36%),授予价格为 8.64元,覆盖核心高管和技术骨干,业绩考核目标为 2022/2023/2024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较 2020年分别不低于 51%/42%/38%(对应净利润目标分别不低于 1.4/1.8/2.3亿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对标企业 75分位值水平。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2.6/3.4/4.4亿元,同比增长 103%/30%/29%,复合增速 51%,PE 为 25/19/1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培育钻石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特种轴承需求不及预期.
中航西飞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6-13 27.58 -- -- 32.32 17.19%
33.76 22.41%
详细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中航证券增持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1)6月9日,同为航空工业集团下属的中航证券所管理的“中航证券聚富优选 2号集合资管计划”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46.7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53%,增持金额约为人民币4085万元。 2)同时,中航证券聚富优选2号计划于未来6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份,含6月9日增持金额在内的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3750万元、不超过7500万元。中航证券承诺在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3)中航证券是公司控股股东航空工业集团下属公司及一致行动人,本次增持彰显了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信心、及对公司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 公司重要产品放量在即,2022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1)此前公司公告将关联交易存款限额由140亿上调至750亿,预示后续有望收获大额合同负债、重要产品放量在即。 2)本次关联交易存款限额上调幅度达610亿,我们测算,若预收款占合同订单的50%,未来公司在此前基础上有可能增加的合同的上限可能近1200亿元。 3)公司2022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1)大订单或涉及产品价格调整,公司毛利率将提升; (2)费用将显著减少:公司2021年利息费用1.5亿、应收账款信用减值1.6亿,分别较2020年增加0.8亿、0.9亿,大额预付款到位后预计均将减少; (3)利息收入将增加:参考中航沈飞、航发动力,2021全年预付款到位后利息收入分别为2.8亿、1.2亿,分别较2020增加1.7亿、0.9亿。 公司为军用大中型飞机唯一平台,未来产销规模高增长确定性强运输机:运20放量尚处开始阶段,可改型生产系列化特种飞机;轰炸机:轰6为当前唯一轰炸机,下一代战轰预计量价齐高;特种飞机:信息化战争/体系化作战趋势下特种飞机需求旺盛;民机:未来20年民机机体零部件市场规模约2.4万亿,年均1200亿,复合增速7%。公司在ARJ21/C919两款主力机型中制造量占比在50%以上。 中航西飞:预计未来3年业绩复合增速超40%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9.8/14.3/19.2亿,同比增长50%/ 46% / 34%,PE 为78/53/40倍,PS 为2.0/1.6/1.3倍。公司PS 估值在整机厂中偏低。考虑公司高度确定性、未来几年将受益于国企改革利润率弹性大,持续推荐。 风险提示:公司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相关改革举措推进不及预期。
经纬恒润 2022-06-02 105.01 -- -- 147.30 40.27%
251.00 139.02%
详细
迎来三大格局重塑机遇,ADAS 产品、高级智能驾驶业务等放量。 投资要点“三位一体”业务布局,迎行业格局重塑机遇 (1)业务“三位一体”布局:电子产品(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身及舒适域等)、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下游:包括汽车、高端装备、无人运输等领域。 (2)迎行业格局重塑机遇:国内汽车电子产业逐步突破海外技术经验壁垒、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迁带来高算力需求、高级自动驾驶商业化在特定领域有望提速。 智能驾驶、网联等汽车电子产品有望快速放量 (1)汽车电子包含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身和舒适域、底盘控制、新能源和动力系统等多类产品,智能驾驶产品占公司整体电子产品业务收入比例从2018年 7.48%迅速提升至 2020年的 22.39%,发展潜力居于前列。 (2)量:未来几年除了定速巡航以外,其余 ADAS 功能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价:自动驾驶细分应用有的涉及功能安全,实现难度较大,单车价值稳步提升。 (3)智能驾驶电子产品占公司电子产品比重 2022-2024年预计分别为30.60%/37.04%/45.52%。 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成长有望超预期 (1)V2X 车路协同是车联网落地形式,C-V2X 车路协同路端设备包括 RSU路测设备、边缘计算单元等,车端设备包括 OBU 车载单元、高精度地图等。 (2)市场规模:2022-2024年车端市场规模将分别为 166.9/432.9/670.1亿元。 (3)竞争格局:车端厂商主要包括均胜电子、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中科创达等,路端厂商包括四维图新、千方科技、东软集团等。随着公司在港口等场景标杆化案例落地,叠加与 Mobileye 合作,公司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成长有望超预期。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迎来三大行业格局重塑机遇,ADAS 产品、高级智能驾驶业务等放量。综合考虑到今年短期疫情影响和公司的未来成长性,预计 2022-2024年公司 EPS为 1.43、2.00、2.67元/股,同比增长 17.65%、39.56%、33.35%。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短期疫情影响超出预期风险;芯片等上游原材料短缺风险;技术迭代及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智能汽车渗透不及预期。
弘元绿能 机械行业 2022-06-01 68.38 -- -- 102.22 49.49%
127.56 86.55%
详细
1、沿“硅片设备+硅片+硅料+工业硅”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不断打开增长天花板,能否跻身光伏千亿市值俱乐部? 一次创业:硅片设备——2010年:全球硅片机加工设备70-80%份额;2018年:全球光伏切片机龙头,国内市占率45%左右。 二次创业:硅片——2019年开始做硅片,2021年硅片利润规模居全球第三,次于隆基和中环。 三次创业:硅料+工业硅。拥有硅料和工业硅的独特的光伏一体化公司,能否跻身光伏千亿市值俱乐部? 2、 超预期因素:业务拓展速度、盈利能力超市场预期光伏硅片:核心竞争力逼近行业龙头隆基股份:已有产能30GW,预计未来以年20GW/年速度递增。盈利能力接近行业龙头。 光伏硅料:自建产能10万吨(第一期5万吨,预计2023年投产);持股27%的30万吨颗粒硅(预计2022年三季度投产);第一期10万吨。成本优势,包头是国内最低电费之一,预计达产后盈利能力有望追赶行业龙头。 3、有别于市场的认知:成本有较大下降空间,对抗潜在的行业盈利下滑趋势;向上一体化打开成长空间。 短期:2022年硅料仍然紧缺、价格战发生概率较小。 中期:切片环节内部化将显著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约3个百分点)。2020Q3到2022Q1其中6个季度单瓦净利均超0.09元。 长期:向上一体化布局,打开成长空间。“硅片+硅料+工业硅”向上一体化布局,降低硅片单一环节潜在的波动风险。 4、维持“买入”评级,未来2年目标市值1000亿,翻番空间。 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31/56/61亿元,同比增长80%/82%/10%;对应PE为14/7.4/6.8倍(假定25亿可转债转股),PE估值显著低于行业水平。按2024年16倍PE估值(参考行业平均保守给予),合理市值约为1000亿。 5、风险提示。光伏行业技术替代的风险、新冠疫情对光伏行业海外需求
帝尔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6-01 141.23 -- -- 198.99 40.90%
252.75 78.96%
详细
激光设备龙头:向TOPCon、HJT、xBC 激光技术延伸,激光转印打开新空间1)公司为PERC 光伏激光设备龙头,市占率超过80%。受益2017年以来PERC 电池扩产+公司高市占率,过去5年营收CAGR=75%,归母净利润CAGR=66%,几何ROE 为28%。 2)公司受益技术迭代(xBC/TOPCon/HJT)+品类拓张(从辅设备、到激光转印主设备),量+价齐升、中长期成长空间打开。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潜在市值空间413亿元。 光伏激光设备:公司龙头领先,受益TOPCon、HJT、xBC 多技术迭代、景气延续1)光伏设备:核心投资逻辑源于技术变革。在光伏未来需求10年10倍大赛道+行业极致追求度电成本降低的背景下,电池为未来5年技术迭代较快环节。目前PERC 效率接近天花板、扩产基本结束,2022年起TOPCon、xBC 和HJT 新技术将成为市场扩产主流。 2)帝尔激光:公司为PERC 电池激光设备龙头(市占率80%),盈利能力处光伏设备行业较高水平(2021年公司毛利率45%)。全面布局TOPCon、HJT、xBC 技术路线,受益光伏需求增长(量)+单GW 价值量提升(价),业绩有望接力PERC 业务放量。 xBC 电池:激光消融将成BC 电池背面钝化层开模的标配,取代传统光刻、大幅度简化工艺、降本。公司xBC 激光设备布局领先,已获龙头客户订单。我们预计2025激光消融设备市场空间达10亿元,公司潜在市值达54亿元(80%市占率、25倍PE 假设)。 HJT 电池:LIA 激光修复设备可为HJT 电池降低暗衰减、提升转换效率,公司已获欧洲客户量产订单,金额达1000多万元。预计2025年市场空间达18亿元。我们保守测算2025LIA 设备市场空间达18亿元,公司潜在市值59亿元(50%市占率、25倍PE 假设)。 TOPCon 激光掺杂:可实现0.2%-0.3%提效,较PERC 掺杂难度更高、单GW 价值量提升较大,公司SE 激光硼掺设备已在客户小批量验证。预计2025年掺杂激光设备市场空间达3亿元,公司潜在市值空间达8亿元(50%市占率、25倍PE 假设)。 激光转印设备:革命性技术、大幅降低银耗;公司整线布局、打开成长第二极我们测算激光转印可为PERC/TOPCon/HJT 电池带来1000~3000万左右年化收益,且为各类电池的通用技术。公司整线布局、已向2家头部客户交付了工艺样机,同时有2家头部客户量产整线样机计划、覆盖TOPCon,IBC 工艺。我们测算2025年激光转印(整线)市场空间达49亿元,公司潜在市值292亿元(80%市占率、30倍PE 假设)。 投资建议:多技术产品有望接力放量,预计2025年公司潜在市值空间413亿元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7.2/10.2亿元,同比增长32%/43%/42%,年复合增速39%,对应PE 47/33/2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风险;下游扩产不及预期;公司产品研发推广不及预期。
西子洁能 机械行业 2022-05-25 14.67 -- -- 16.19 10.36%
25.21 71.85%
详细
余热锅炉龙头,熔盐储能打造新增长极,拿单能力持续增强公司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余热锅炉龙头,为客户提供节能环保设备和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并积极进军熔盐储能市场。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8、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18%,近五年营收CAGR达17%。2021年公司累计新增订单90.4亿元(同比增长45%),年底在手订单71.4亿元,订单饱满发展可期。 余热锅炉:华为管理变革助力订单数量、质量提升余热回收大幅降低碳排放,国务院颁布多政策扶持余热行业发展。我们测算2021-2030年电站类余热锅炉市场空间CAGR 为6%;工业类余热锅炉随下游行业资本开支回暖、存量更新换代进入景气周期,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公司自2019年引入传世智慧团队,借鉴华为管理模式,形成“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经营理念,2020年、2021年余热锅炉业务营收增速分别达39%、19%,市占率迅速提升。 熔盐储能:三大应用催生千亿市场,“零碳园区”首个订单落地熔盐储能是全球第三大储能模式,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占比1.6%。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光伏光热储能一体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是熔盐储能的三大主要应用,其中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市场空间超千亿。 公司拟分别收购熔盐储能系统集成龙头赫普能源、电极锅炉制造龙头兰捷能源51%股权,与公司锅炉技术、解决方案能力优势互补,切入熔盐储能千亿市场。 2022年3月,价值1.9亿元的“绿电熔盐储能示范项目”订单落地,是公司继西子航空零碳智慧能源工厂后打造的首个绿色零碳产业园项目,商业逻辑得到市场认可,未来有望快速复制。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作为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熔盐储能商业化领域具备先发优势,业绩增长确定性强。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5/7.4/8.1亿元,同比增长30%/35%/10%,对应PE 19/14/1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业务订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4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