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来机电
|
机械行业
|
2020-09-15
|
43.98
|
--
|
--
|
46.12
|
4.87% |
|
46.12
|
4.87% |
|
详细
热管理是电动车零部件中最优质的赛道之一。热管理技术迭代路径清晰,从PTC到热泵再到二氧化碳热泵,COP逐步提升,单车价值量大幅增加;行业竞争格局清晰,阀和管路是热管理核心赛道,技术和认证壁垒较高,目前能够涉足的就头部2-3家企业。二氧化碳冷媒优势明显,大规模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确。目前头部的主机厂大众、戴姆勒等明确开始用二氧化碳路线,未来其他主机厂可能会逐步跟随;二氧化碳冷媒在冬天的能耗和制热优势明显,二氧化碳车型产品体验大大优于传统冷媒车型;R134a环保压力大,1234yf轻度易燃,且专利权被美国的杜邦和霍尼韦尔控制。从环保、行车安全和产业链自主可控角度看,二氧化碳是比较好的新型冷媒方向。 公司在高压阀和管路领域均有布局,高压阀已经申请发明专利,高压管路是大众MEB国内独家供应商。在二氧化碳热泵系统中,高压阀和管路是技术壁垒最高、竞争格局最好的零部件。2020年3月,公司申请了高压阀的发明专利,与现有竞品相比,该阀体积小、阀芯易驱动、节流量控制精确,是全球极少数几家能够做高压阀的供应商之一;公司的高压管路是国内独家供应商,是全球唯一一家首创性利用金属硬密封结构来设计、生产汽车空调冷媒导管的供应商,已进入MEB供应链。 智能柔性设备国产替代刚起步,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具备国产替代能力的设备供应商之一。公司主攻汽车电子和汽车内饰智能柔性设备两个领域。在汽车电子设备领域,公司主打设备包括电主轴组装和测试线、ESP/IPB/iBooster装配测试线、IGBT模块封测设备等,主要客户包括大众MEB、博世、联合电子、英飞凌等。在汽车内饰设备领域,公司设备主要集中在座椅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安道拓等。 国六政策红利,燃油分配器等进入高速增长期。国六燃油分配器价值量远高于国五,公司目前配套大众EA211发动机,未来进一步配套EA888产品,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国六燃油分配器等产品将处于高速增长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0.45亿、12.91亿、18.21亿,YOY+31%、+24%、+4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亿、2.28亿、3.52亿,YOY+75%、+30%、+55%,对应PE分别为63X、49X、31X。公司是国内稀缺的二氧化碳热管理核心部件管路和阀标的,智能柔性设备长期成长空间大,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大众MEB平台车型生产销量不及预期;电动车中二氧化碳热泵空调的渗透率不及预期;公司热泵产品项目的建设不及预期;市场空间不及测算预期
|
|
|
宇通客车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0-09-07
|
15.00
|
--
|
--
|
16.86
|
12.40% |
|
19.00
|
26.67%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8月产销公告,8月销售大中客0.40万辆,同比减少6.0%;累计销售大中客1.86万辆,同比减少42.9%;8月生产大中客0.38万辆,同比增长17.5%;累计生产大中客1.84万辆,同比减少41.9%; 销量降幅大幅收窄,产量实现增长。随着终端需求逐渐恢复,8月实现大中客销量0.40万辆(-6.0%),产量0.38万辆(+17.5%)。多地发布2020年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硬性指标,特别指出在公交领域,全部或基本更换为新能源客车。我们认为短期内公交车领域新能源替换动力强,销量有望超预期。 大中客:替代效应退去、行业需求企稳,销量有望从13.4万辆重回18万辆。受“公铁竞争”、私家车分流影响,座位客车市场萎缩,受座位客车萎缩影响,行业整体销量承压,2016年行业销量达到顶峰18.9万辆,2017-2019年持续下滑,2019年销量为13.4万辆。随着替代效应退去,座位客车市场将趋稳。随着城市化推进、公路客运车需求将逐步提升,我们预计2025年我国城市公交+公路运营客车保有量将达140万辆左右,销量中枢为18万辆左右。 新能源补贴后期,市场加速出清、龙头持续受益,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至40%。随着行业进入补贴后期、市场出清,尾部企业有望加速淘汰,份额将向龙头集中。2019年宇通客车在大中客市场中的市占率为37.1%,同比提升2.6PCT;2019年公司在新能源客车市场中的市占率为27.2%,同比提升3.3PCT。我们预计2025年市场出清,大中客市场公司市占率有望达到40%。 中长期:公司稳态利润有望超30亿元。随着国内大中客市场企稳回升,中长期大中客销量有望达18万辆。同时随着新能源进入补贴后期,尾部企业出清,公司在新能源市场市占率有望提升。根据我们对行业销量与公司市占率的分析,我们预计中长期稳态情况下公司净利润有望超30亿元。 公交需求提升为大中客提供长期成长性。当前公交约占大中客销量的六成。从保有量来看,受铁路以及私家车替代的影响,公路车市场不断萎缩,公路营运车辆保有量从2012年高点86.7万辆下降至2018年的79.6万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率提升,公交车辆的需求逐年提升,城市公交保有量从2009年的41.2万辆提升至2019年的69.3万辆。客车是扩大交通多样化、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整体规划调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及轨道交通发展的推动,我国城市公交需求将持续提升,为大中客提供长期成长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随着大中客市场行业景气度回升,以及新能源补贴进入后期市场出清公司市占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2022年净利润为17.96/20.40/22.44亿元,对应EPS为0.81/0.92/1.01元。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置,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风险三电成本下降幅度不及预期、新能源存量市场过大引起安全问题导致政策缩紧。
|
|
|
中国重汽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0-09-02
|
36.88
|
--
|
--
|
45.33
|
22.91% |
|
45.33
|
22.91%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中报,2020H1年公司实现营收266.15亿元,同比增长18.46%;实现归母净利润7.28亿元,同比增长13.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94亿元,同比增长16.99%。其中,Q2实现营收184.04亿元,同比增长68.20%;实现归母净利润4.66亿元,同比增长41.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增长46.80%。 Q2业绩扭转,符合预期。2020H1重卡实现销量81.4万辆(+24.0%),其中Q1实现销量27.4万辆(-15.82%),Q2实现销量53.99万辆(+63.25%)。受益于下游行业高景气度,公司Q2业绩实现扭转。分季度来看,Q1实现归母净利润2.63亿元(-15.46%);Q2实现归母净利润4.66亿元(+41.34%),业绩扭转、符合预期。 毛利率维持高点,研发投入增长。2020H1销售毛利率为10.69%,同比增长0.22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Q1、Q2毛利率分别问11.6%(+2.1%)、10.3%(-1.2%)。2020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85%,同比增长0.57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20%,同比减少0.32PCT);管理研发费用率为2.4%,同比增长1.05PCT,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增长所致;财务费用率为0.23%,同比减少0.16PCT。 公司将受益于重卡行业高景气度。本轮基建周期中,预计经济增长带来的货运需求将平稳增长,同时治超带来的行业扩容性需求减弱,基建投资将逐渐主导行业需求。叠加无锡国道事件带来的治超力度加强,我们预计重卡保有量将提升至800万辆左右,按照八年的自然使用寿命计算,每年对应的更新换代需求为100万辆。公司作为重卡行业龙头,将受益于重卡行业的高景气度。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随着政策边际转松,基建投资将主导重卡行业需求,叠加超载治理,重卡保有量将提升至800万辆,对应自然更新需求100万辆。公司将受益于重卡行业的高景气度。考虑到下游重卡行业持续高景气度,我们上调公司2020/2021/2022年净利润为15.77/17.38/19.17亿元(调整前为12.97/14.76/17.45亿元),对应EPS为2.35/2.59/2.8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三重卡淘汰不及预期、排放标准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
|
|
中鼎股份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0-09-02
|
11.01
|
--
|
--
|
11.97
|
8.72% |
|
14.69
|
33.42% |
|
详细
公司公布2020半年报,2020上半年实现营收47.46亿元,同比下降14.98%累;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73.40%;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21.71%、2.51%,同比减少5.51PCT、5.74PCT。公司上半年经营主要受全球疫情拖累,尤其是二季度受到欧洲影响,出现单季度亏损。我们预计,三季度公司业绩开始反转改善。 国内首家电动车智能底盘总成供应商,底盘橡胶+球头铰链+空气悬挂构成强产品组合。公司2020年上半年智能底盘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97亿元,同比下降19.10%;毛利率17.90%,同比下降4.29PCT。公司智能底盘系统以NVH减振降噪系统为基础,在发展轻量化总成产品方向上,加载全球领先的空气悬挂系统,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及资金门槛。公司布局底盘轻量化产品,包括锻铝控制臂、转向节、连杆、副车架等底盘件,配套衬套、悬置等橡胶件产品+AMK空气悬挂,具备电动车智能底盘总成供应能力。前期,公司已经公告获得蔚来空悬核心部件的订单,我们认为,由于公司产品力强大,空悬国产化对竞争对手形成成本的降维打击,未来可能会获得更多客户的项目定点。 空气悬挂在电动车上标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燃油车领域,空气悬挂主要配套在高端车上,渗透率极低。在电动车领域,由于底盘重量大幅增加、驱动电机初段大扭矩容易对悬挂系统造成冲击以及智能化的需求,空气悬挂在电动车上标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管理层更新换代,管理效率有望大幅改善。公司海外子公司经营效率低、利润率低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前期公司面临的核心矛盾是管理层新老换代,对海外业务的管理较为松散。目前,公司已经完成新老交班,新任董事长夏迎松先生具备国际化视野,公司进行了组织重构,海外管理今年正式过渡到五大事业部国际化管理模式,同时对海外不良资产进行不断优化,公司海外业务经营管理效率有望得到大幅改善。 推行吉利模式,海外项目国产化持续推进。我们认为,中鼎一直在复制“吉利模式”,即不断吸收和国产化被并购优质项目的技术推动公司的成长。目前,嘉科、威固、特斯通等已经国产化,AMK国产化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03亿、126亿、138亿,YOY-12%、+2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6亿、6.82亿、8.05亿,YOY31%、+64%、+18%,对应PE分别为33X、20X、17X。电动车板块21年PE40X+,公司是国内电动车智能底盘总成龙头标的(空气悬挂+轻量化底盘部件+橡胶件),旗下AMK是全球电动车空气悬挂龙头,稀缺性高,价值被显著低估,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低于预期;AMK等国产化推进低于预期;公司核心客户拓展低于预期。
|
|
|
赢合科技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0-09-02
|
31.90
|
--
|
--
|
36.15
|
13.32% |
|
36.15
|
13.32% |
|
详细
20H1营收利润上升,主要因为口罩设备和代工。公司20H1实现营收12.43亿元,同比上升25.13,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上升45.80%。其中,受疫情影响,电池企业开工及招标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延迟,锂电池设备业务营收4.83亿元,同比下滑40.12%,毛利率30.79%,同比下滑9.80PCT,口罩设备业务为推动整体业绩上升的主要动因。 在手订单充足,下半年锂电设备进入招标旺季。根据公司中报披露的合同负债项目,2020H1,合同负债规模3.13亿,同比增24,由于锂电设备有预付款的行业规则,我们预计,公司目前在手订单跟去年相比有大幅增加。我们预计,下半年开始,锂电设备行业将逐步进入招投标和交付旺季,全球将迎来新一轮锂电扩产周期。 (1) 国内:受到疫情影响,20H1锂电设备招投标、交付等都推迟,随着国内疫情缓解,预计下半年招投标、交付等都会比上半年明显好转。 (2) 海外:欧洲电动车迈入高增长,海外锂电设备需求迎高增长。由于碳排放以及补贴政策等刺激,20年开始,欧洲电动车迈入高增长期,目前欧洲锂电池产能主要是LG、NV等,预计国内的CATL、孚能、国轩等均会加速布局欧洲产能,大众、宝马等主机厂也都开始涉足锂电池,欧洲设备需求将会大幅增长。 聚焦头部锂电池厂,客户结构快速优化。从2018年开始,由于下游行业集中度提升,公司开始改变客户战略,集中攻克头部客户。目前公司新的客户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国外重点客户包括特斯拉、LG等,国内重点客户包括CATL、ATL、比亚迪、孚能等。 增加研发投入,产品力提升快速。20H1,公司研发投入6741万,同比增长19.75%。公司推出业内领先的1600mm宽幅涂布机,可节省30-50%的人工穿带时间;推出新型双工位高速叠片机,单机平均效率可达0.25s/片,设备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约35%;并通过伺服张力补偿及叠片对齐度在线监测等技术,在实现效率突破的同时也确保了电池生产的稳定性与电芯品质。 设备的创新有效的提升了锂电池生产效率,降低了电池生产成本,并获得客户的认可。 混改完成后,公司和上海电气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定增已经在7月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下半年混改完成后,上海电气持股股比约为29%,原实控人股权占比约为19%,未来公司将作为上海电气旗下的自动化平台型公司,与上海电气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亿(原预测4.0亿,+57.5)、6.1亿(原预测4.9亿,+24.5),新增2022年净利润预测7.4亿,摊薄后EPS分别为0.96元、0.94元、1.13元,对应PE分别为33.3X、33.9X、28.3X,2020年下半年开始锂电行业复苏趋势确定,公司客户结构大幅改善,在手订单充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锂电池厂扩产低于预期;公司设备订单低于预期。
|
|
|
宇通客车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0-08-26
|
14.20
|
--
|
--
|
16.66
|
17.32% |
|
19.00
|
33.80%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中报,2020H1年公司实现营收76.11亿元,同比减少39.17%;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减少90.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减少132.30%。其中,Q2实现营收48.04亿元,同比减少37.40%;实现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减少44.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减少89.35%。 n营收承压,业绩降幅收窄、符合预期。受新冠疫情、前几年新能源客车提前消费、高铁及私家车等替代品的影响,国内行业大中型客车需求总量同比下降37.23%。分季度来看,Q1实现营收28.08亿元(-41.97%),归母净利润-1.43亿元(-146.13%);Q2实现营收48.04亿元(-37.40%)。归母净利润2.06亿元(-44.62%),降幅有所收窄。 毛利率承压,期间费用率提升。受疫情影响销量承压的影响,2020H1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7.6%,同比减少6.75个百分点。2020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0.37%,同比增加2.3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8.3%,提升0.1个百分点;管理研发费用率为12.8%,同比增长3.7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7%,同比减少1.52个百分点。 大中客:替代效应退去、行业需求企稳,销量有望从13.4万辆重回18万辆。受“公铁竞争”、私家车分流影响,座位客车市场萎缩,受座位客车萎缩影响,行业整体销量承压,2016年行业销量达到顶峰18.9万辆,2017-2019年持续下滑,2019年销量为13.4万辆。随着替代效应退去,座位客车市场将趋稳。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推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交客车、旅游车、团体班车、公路客运车需求将逐步提升,我们预计2025年我国城市公交+公路运营客车保有量将达140万辆左右,销量中枢为18万辆左右。 新能源补贴后期,市场加速出清、龙头持续受益,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至40%。新能源客车2015年进入成长期以来,过度的补贴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进入电动客车市场。随着行业进入补贴后期、市场出清,尾部企业有望加速淘汰,份额将向龙头集中。2019年宇通客车在大中客市场中的市占率为37.1%,同比提升2.6PCT;2019年公司在新能源客车市场中的市占率为27.2%,同比提升3.3PCT。我们预计2025年市场出清,大中客市场公司市占率有望达到40%。 中长期:公司稳态利润有望超30亿元。随着国内大中客市场企稳回升,中长期大中客销量有望达18万辆。同时随着新能源进入补贴后期,尾部企业出清,公司在新能源市场市占率有望提升。根据我们对行业销量与公司市占率的分析,我们预计中长期稳态情况下公司净利润有望超30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随着大中客市场行业景气度回升,以及新能源补贴进入后期市场出清公司市占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2022年净利润为17.96/20.40/22.44亿元,对应EPS为0.81/0.92/1.01元。公司当前PB为2.1倍,历史底部为1.5倍,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置,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风险三电成本下降幅度不及预期、新能源存量市场过大引起安全问题导致政策缩紧。
|
|
|
威孚高科
|
机械行业
|
2020-08-26
|
24.33
|
--
|
--
|
25.90
|
6.45% |
|
27.59
|
13.40%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中报,2020H1公司实现营收65.94亿元,同比增长49.76%;实现归母净利润13.26亿元,同比增长5.49%。其中,Q2实现营收38.22亿元,同比增长79.18%;实现归母净利润7.76亿元,同比增长36.81%。 Q2实现扭转,业绩符合预期。2020H1重卡实现销量81.4万辆(+24.0%),其中Q1实现销量27.4万辆(-15.82%),Q2实现销量53.99万辆(+63.25%)。受下游重卡二季度销量恢复,公司业绩实现扭转。分季度来看,Q1实现归母净利润5.50亿元(-20.2%);Q2实现归母净利润7.76亿元(+36.81%),业绩扭转、符合预期。 主营稳健,后处理业务放量。在本地疫情得到初步控制的情况下,公司加紧复工复产,自2月10日正式复工到2月底公司复工率达到80%。积极推进重点项目拓展,提升三大业务板块的市场份额。(1)汽油增压器产品逐步实现了在主要客户项目的量产化。(2)尾气后处理系统产品在乘用车上完成了核心客户国六GPF催化剂产品封装开发,实现批量供货,在商用车上正在进行WSP2.0封装平台的开发,各阶段试验如期完成。(3)新能源产品完成了核心零部件功能样。 投资收益稳健。2020H1公司投资收益为9.24亿元,同比增长4.05%。联营企业博世汽柴实现净利润17.6亿元(-3.4%),中联电子实现净利润6.3亿元(-14.0%)。根据搜狐汽车的统计,博世汽柴占据95%的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市场。联合电子是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和车身控制系统龙头企业,产品覆盖上汽集团、南北大众、吉利、广汽等客户,产品壁垒高、公司发展稳健。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随着政策边际转松,基建投资将主导重卡行业需求,叠加超载治理,重卡保有量将提升至800万辆,对应自然更新需求100万辆。公司将受益于重卡行业的高景气度。考虑到下游重卡行业持续高景气度,我们上调公司2020/2021/2022年净利润为24.23/24.10/24.89亿元(调整前为23.45/23.80/24.59亿元),对应EPS为2.40/2.39/2.4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三重卡淘汰不及预期;排放标准执行力度不及预期;乘用车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
|
|
中鼎股份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0-08-05
|
10.45
|
--
|
--
|
12.87
|
23.16% |
|
12.87
|
23.16% |
|
详细
AMK 是全球空气悬挂龙头之一,技术壁垒高,稀缺性高,电动车装配率有望大幅提升。 (1)AMK 是全球空气悬挂领域的隐形冠军,其空压机技术全球领先。主要配套戴姆勒、捷豹路虎等,空气悬挂属于底盘电子执行系统,对可靠性要求极高,具备很高的技术壁垒。目前,该部件国产化率极低,仅次于IGBT 等部件,国内尚无成熟的供应链配套,资产稀缺性高; (2)我们判断,公司空气悬挂未来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期。由于电动车动力电池重达几百公斤,电动车对悬挂的轻量化和舒适性要求比燃油车高,在底盘轻量化以及智能化趋势加速背景下,电动车装配空气悬挂的比例有望大幅提升。 配套橡胶+轻合金+空气悬挂,公司是国内首家电动车智能底盘总成供应商,单车价值量达到1.6万,是目前的4倍,成长空间大。公司布局底盘轻量化产品,包括锻铝控制臂、转向节、连杆、副车架等底盘件,配套衬套、悬置等橡胶件产品+AMK 空气悬挂,具备电动车智能底盘总成供应能力。根据我们估算,公司可供应产品单车价值量从橡胶件的4000元提高到约1.6万,成长空间大。 管理层更新换代,管理效率有望大幅改善。公司海外子公司经营效率低、利润率低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前期公司面临的核心矛盾是管理层新老换代,对海外业务的管理较为松散。目前,公司已经完成新老交班,新任董事长夏迎松先生具备国际化视野,通过加快国产化(公司已经拥有Tristone 等国产化经验)、直接对外派驻管理层、清理非核心资产等方式,公司海外业务经营管理效率有望得到大幅改善。 橡胶件业务:旗下拥有多个隐形冠军品牌,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大。公司橡胶件业务包括冷却、减震和密封三大板块,旗下冷却板块的TFH\Tristone、减震板块的KACO、密封板块的WEGU,均是隐形冠军品牌。从单车价值量上看,公司橡胶件在电动车上的单车价值量比燃油车高,约4000元,增量主要来自于冷却管路等。我们判断,随着国内外汽车销量波动率下降以及公司核心产品国产化加速,公司橡胶件市场份额仍将持续扩大。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03亿、126亿、138亿,YOY-12%、+2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6亿、6.82亿、8.05亿,YOY-31%、+64%、+18%,对应PE 分别为30X、18X、16X。拓普集团21年PE45X,公司是国内电动车智能底盘总成龙头标的(空气悬挂+轻量化底盘部件+橡胶件),旗下AMK 是全球电动车空气悬挂龙头,资产稀缺性高,价值被显著低估,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轻合金悬架、空气悬挂产品客户拓展低于预期;公司海外业务持续经营不善,造成业绩低于预期;国内外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公司收入和毛利率低于预期;空悬等国产化项目进展低于预期。
|
|
|
宇通客车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0-06-22
|
11.72
|
--
|
--
|
14.26
|
21.67% |
|
15.58
|
32.94% |
|
详细
大中客:替代效应退去、行业需求企稳,销量有望从销量有望从13.4万辆重回18万辆万辆。 受“公铁竞争”、私家车分流影响,座位客车市场萎缩,受座位客车萎缩影响,行业整体销量承压,2016年行业销量达到顶峰18.9万辆,2017-2019年持续下滑,2019年销量为13.4万辆。随着替代效应退去,座位客车市场将趋稳。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推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交客车、旅游车、团体班车、公路客运车需求将逐步提升,我们预计2025年我国城市公交+公路运营客车保有量将达140万辆左右,销量中枢为18万辆左右。 新能源补贴后期,,市场加速出清、、龙头持续受益,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至市占率有望提升至40%。 新能源客车2015年进入成长期以来,过度的补贴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进入电动客车市场。随着行业进入补贴后期、市场出清,尾部企业有望加速淘汰,份额将向龙头集中。2019年宇通客车在大中客市场中的市占率为37.1%,同比提升2.6PCT;2019年公司在新能源客车市场中的市占率为27.2%,同比提升3.3PCT。我们预计2025年市场出清,大中客市场公司市占率有望达到40%,销量有望从2019年的5.0万辆提升至7.2万辆左右。 龙头地位稳固,核心竞争力突出。1)2004年12月底MBO完成后,公司治理结构持续改善,经营效率持续提升。2004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为14.6%,归母净利润CAGR为21.2%。2)公司持续投入研发,2019年研发支出为17.7亿元,处于行业前列。当前公司研发人员人均专利数量均名列行业前茅。3)渠道方面,公司将国内销售按照区域划分为21个经营大区以及高端产品及新兴市场销售管理部,实现对全国所有市县的深层有效覆盖。售后服务方面,国内公司拥有服务团队600人、自建13家独资中心站、特约服务网点1900余家,海外公司拥有201家授权服务站或服务公司、320个授权服务点、服务半径150公里。4)公司产品规模大、规模优势明显,通过精益达零部件自制率高,公司制造环节成本远低于行业平均。2019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4.3%,高于行业平均6.8PCT;销售净利率为6.4%,高于行业平均4.4PCT。 中长期:公司稳态利润有望超超30亿元。亿元。随着国内大中客市场企稳回升,中长期大中客销量有望达18万辆。同时随着新能源进入补贴后期,尾部企业出清,公司在新能源市场市占率有望提升。根据我们对行业销量与公司市占率的分析,我们预计中长期稳态情况下公司净利润有望超30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随着大中客市场行业景气度回升,以及新能源补贴进入后期市场出清公司市占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2022年净利润为17.96/20.40/22.44亿元,对应EPS为0.81/0.92/1.01元。公司当前PB为1.7倍,历史底部为1.5倍,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置,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风险三电成本下降幅度不及预期、新能源存量市场过大引起安全问题导致政策缩紧。
|
|
|
威孚高科
|
机械行业
|
2020-04-24
|
19.29
|
--
|
--
|
21.47
|
5.71% |
|
23.99
|
24.36%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87.84亿元,同比增长0.72%;实现归母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减少5.34%。其中,Q4实现营收24.65亿元,同比增长32.38%;实现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58.99%。 Q4实现扭转,业绩超预期。受LNG重卡抢装以及下游发动机厂去库存的影响,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增速(归母净利润下滑16%)弱于重卡行业(2019年Q1-Q3销量累计下滑0.8%)。随着LNG抢装以及下游发动机厂去库存结束,叠加2018年Q4计提2.47亿资产减值产生的低基数影响,公司业绩实现扭转,2019年Q4公司实现营收24.65亿元,同比增长32.38%;实现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58.99%。 强化新业务孵化能力,燃料电池业务持续推进。公司积极寻求外部投资合作机会,有效整合战略发展资源,以支撑公司长远发展。根据业务特点和新业务(如:IRD、轮毂电机、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等)的发展阶段,强化公司新业务的孵化能力建设和目标管理。公司以氢能燃料电池测试中心全面启用为契机,建立从核心材料开发、关键部件研究到系统集成测试的能力;加快推进相关产品的研发进度,将产品推向市场。 基建回升、国三重卡治理,重卡景气度将持续。截至2018年底,我国国三重卡保有量为155.6万辆,其中接近85%是五年及以上车龄的重卡,车辆本身的更新需求强劲。叠加国三重卡淘汰的政策拉动,未来两年将主导行业需求。随着政策基调边际转松,基建有望回升将拉动工程类重卡需求,行业景气度持续。 重卡保有量将提升至800万辆,公司将持续受益。随着政策边际转松,基建投资将主导重卡行业需求,叠加超载治理,我们预测重卡保有量将提升至800万辆,对应自然更新需求100万辆,公司将受益于重卡行业的高景气度。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随着政策边际转松,基建投资将主导重卡行业需求,叠加超载治理,我们预测重卡保有量将提升至800万辆,对应自然更新需求100万辆。公司将受益于重卡行业的高景气度。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2022年净利润为23.45/23.80/24.59亿元,对应EPS为2.32/2.36/2.4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三重卡淘汰不及预期;排放标准执行力度不及预期;乘用车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
|
|
中国重汽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0-04-22
|
23.30
|
--
|
--
|
26.64
|
12.17% |
|
38.70
|
66.09% |
|
详细
重卡行业龙头,集团实力雄厚。公司隶属于中国重汽集团,重汽集团实力雄厚,构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驱动桥组成的黄金动力产业链。重汽集团处于重卡销量第一梯队,市占率稳定。2019年重汽集团销售重卡18.7万辆,市占率为16%,仅次于一汽解放和东风集团。当前重汽集团主要有汕德卡、豪沃、豪瀚、斯太尔四个重卡品牌,公司(A股)主要销售豪沃、浩瀚品牌。 新任管理层,注入发展活力。2018年9月,谭旭光担任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提出六个必须实现的目标,为公司的改革发展注入活力。2019年的前半年主打“止血”,以降本增效,提高盈利能力,而后半年主打“造血”,从产品、技术、研发等方面为中国重汽培育新的竞争力。为2025年前的三个“20万台”的战略目标打下基础。 “止血”+“造血”,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公司实施“止血”+“造血”措施,持续深化改革,盈利能力提升显著。2018、2019年期间费用率为4. 26%、4.61%,公司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2019年毛利为10.5%,同比提升1.6PCT,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9年净利率为4.0%,同比提升1.0PCT,盈利能力提升显著。 公司将受益于重卡行业高景气度。2016年重卡保有量为569万辆,治超单车运力平均下降20%左右,随着治超效应持续释放,2018年重卡保有量达到710万辆。本轮基建周期中,预计经济增长带来的货运需求将平稳增长,同时治超带来的行业扩容性需求减弱,基建投资将逐渐主导行业需求。落实到重卡行业的保有量,考虑到本轮基建周期能级弱于前几轮,我们预计对当年保有量增速的影响在2%左右,假设周期高点持续2年,预计对总保有量的影响在4%左右。同时,叠加无锡国道事件带来的治超力度加强,我们预计重卡保有量将在两年内提升至800万辆左右,按照八年的自然使用寿命计算,每年对应的更新换代需求为100万辆。公司作为重卡行业龙头,将受益于重卡行业的高景气度。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随着政策边际转松,基建投资将主导重卡行业需求,叠加超载治理,重卡保有量将提升至800万辆,对应自然更新需求100万辆。公司作为重卡行业龙头,将受益于重卡行业的高景气度。同时,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2022年净利润为12.97/14.76/17.45亿元,对应EPS为1.93/2.20/2.60元,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三重卡淘汰不及预期、排放标准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
|
|
腾龙股份
|
机械行业
|
2020-01-13
|
17.66
|
--
|
--
|
28.01
|
58.61% |
|
30.79
|
74.35% |
|
详细
通过并购实现汽车零部件卡位,领先布局热管理管路、燃料电池、EGR等。公司2016年收购厦门大钧,涉足汽车刹车领域;2017年收购力驰雷奥54%股份,布局EGR冷却器;2018年收购宜宾天瑞达,布局EGR阀,拼全EGR版图;2019年公告收购北京天元进军胶管,补上公司在软管和商用车领域的短板;2019年,公司累计收购国内燃料电池龙头新源动力21.43%股权,涉足燃料电池领域;2020年,公司公告签订意向书,拟再度增持新源动力16.07%股权,若成交持股比例或达到37.5%,将成为新源动力第一大股东。 热管理系统:国内热管理管路龙头之一,新能源车热管理管路单车价值量比传统车高超过2倍,赛道优质。(1)公司主营产品为汽车空调管路和热交换系统管路及附件,主要客户包括沃尔沃、PSA、本田等优质客户,是国内热管理管路龙头之一;(2)电动车热管理管路单车价值量比传统车高约2倍。电动车动力电池、功率电子、汽车空调、电机等部件均需要纳入热管理。根据我们估算,传统车单车价值量约150元,电动车则需要500元左右,单车价值量提升超2倍,是未来电动车的优质赛道之一。 EGR业务:核心部件冷却器和阀自产,国六b或将激活公司EGR成长空间。对商用车而言,SCR+EGR是未来主机厂应对国六b排放要求的主流技术方案.公司通过收购力驰雷奥和天瑞达,已经成为国内少有的能够自产EGR冷却器和阀的公司之一。考虑到2020年开始北京等多地已经提前实行国六b,我们预计公司EGR业务2020年开始加速。 燃料电池:公司公告再度增持燃料电池龙头新源动力,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2019年公告收购上海特玺投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持有的新源动力3.57%、17.86%的股权;近日,公司再度公告签订了收购四通家电持有的新源动力16.07%股权的意向协议。若最终达产交易,公司将持有新源动力37.5%股权,成为新源动力第一大股东。新能源动力是国内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龙头,其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已发展至第三代产品,研发创新涵盖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关键材料、关键部件、整堆系统各个层面,拥有专利482项,其中国际专利2件,相关产能达1000套/年,领先行业水平。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考虑北京天元并表,我们预计2019/2020/2021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19/1.93/2.20亿元,对应的EPS为0.55/0.88/1.01元。公司传统业务经营稳健,持续拓展新业务新客户,新能源产品有望持续贡献业绩,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下行的风险、新能源业务拓展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