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陆嘉敏

信达证券

研究方向: 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500522060001。曾就职于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达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士&车辆工程硕士,2018年金牛奖第1名、2020年新财富第2名团队核心成员。4年汽车行业研究经验,擅长自上而下挖掘投资机会。汽车产业链全覆盖,重点挖掘特斯拉产业链、智能汽车、自主品牌等领域机会。...>>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豪能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8-07 10.70 -- -- 10.83 1.21%
11.98 11.96%
详细
事件:公司发 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23年H1实现收入8.24亿元,同比增+15.7%;归母净利润0.89 亿元,同比-24.1%;扣非归母净利润0.77 亿元,同比-22.3%。 点评: 差速器产品持续放量,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收入端,上半年出口业务营收入1.1 亿元,同比+43%;差速器业务收入同比+97%;商用车重卡业务收入同比+68%。分季度来看,23Q2 实现收入4.5 亿元,同比+47.1%,环比+17.7%;归母净利润0.46 亿元,同比+28%,环比+7.0%。 产能建设拖累毛利率,Q3 盈利能力有望改善。从盈利能力来看,23 年Q2 毛利率29.4%,同比-9.6pct,环比-2.5pct;净利率10.2%,同比-10.8pct,环比-1.2pct。盈利能力下滑主要系差速器摊销固定成本高、航空业务结算的产品结构变化、财务费用大幅增加等所致。 建设电机轴产能,加码新能源业务。公司拟募集 5.5 亿元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用电机轴,丰富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完善现有汽车产业布局。公司预计该项目今年第三季度厂房建设完成,并开始安装调试相关设备。 盈利预测: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同步器龙头,随着前期布局的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零部件逐渐放量,有望实现业绩较快增长;此外,公司正在建设新能源汽车精密电驱动行星减速机构项目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2.54、3.58、4.43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17、12、1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配套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溯联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7-25 44.53 -- -- 52.18 17.18%
52.50 17.90%
详细
尼龙管路优势明显,智能电动化带来量价齐升。汽车尼龙管路应用范围包括汽车动力系统、冷却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等,此前汽车管路以橡胶、金属材料为主。尼龙材料代替传统材料的核心优势在于轻量化、节能环保、绝缘、便于造型等。1)对于新能源车而言,电动车新增电池包和更复杂的电子设备,对热管理精度要求更高,而尼龙管路重量更轻、绝缘性、耐高低温性能更好、使用寿命长,能通过更多变的造型节省车内空间,且成本更低,与新能源车匹配度更高。2)对于燃油车而言,国三/四—国五—国六的排放切换过程中,排放标准的升级和趋严对整车燃油系统及节能减排提出更高要求,尼龙管路更轻,且内壁光滑可减小空气流动阻力,从而有利于改善发动机燃烧效率和动能输出。3)装配快速。尼龙管路管端基本全部替换为快速接头,能有效提升安装效率,满足整车内卷时代的快速开发响应的需求。 绑定头部新能源客户,核心零部件自制能力构筑竞争优势。公司为国内尼龙管路龙头,深耕以尼龙等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原材料的管路总成以及汽车流体控制件及紧固件二十余年,已实现流体管路设计、研发、生产自主化和产业化。1)打破外资垄断切入自主客户:公司凭借性价比与安全可靠性优势成功打破外资和合资尼龙管路供应商的价格垄断,成为最早向长安、上汽通用五菱等自主品牌客户开发和量产尼龙管路的国内供应商,在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中不断积累经验,开拓其他自主品牌新客户。 2)关键部件自制率高:公司在快速接头产品层面具备较强自制自研及自主创新能力,反观多数汽车管路厂商在接头等环节仍以外采为主。公司自主开发的流体管路快速接头能够使管路安装与更换更加方便,伴随管路用量提升,快速接头的用量也不断增加,关键部件自制有助于公司利润率高于同业水平。3)新能源客户开拓: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作为Tier1直接向比亚迪、长安、赛力斯、岚图、小鹏等车企供货;也作为Tier2向宁德时代、欣旺达、瑞浦能源、国轩高科、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纳百川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交付电池冷却管路总成产品,终端配套蔚来、理想、东风、长城、北汽极狐、吉利、埃安、宝马等品牌新能源车型。 切入储能管路大赛道,开辟第二成长曲线。2018年起,公司深化了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业务合作,2019年公司开发出国内领先的电池包内专用水管快速接头,解决了能量密度大幅提升趋势下,电池包内部空间减少带来的热管理系统布局问题,并成为宁德时代电池包平台指定二级配件,为动力电池与储能产品供货。2021年,公司的电网储能电池模组冷却管路开发成功,该产品较汽车产品规格更大、回路更复杂,能耐极寒、耐高温,可广泛应用于工商业、通讯、医院、社区、风电、光伏等储能场景。2022年,公司储能与燃料电池管路产品进入量产,并完成了带控制回路的储能冷却管路系统立项,具备较强的技术前瞻性。公司储能业务绑定行业龙头,技术领先,具备较强先发优势,与新能源汽车配套业务协同共进,有望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受益于汽车智能电动化趋势,管路行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公司是国内汽车尼龙管路龙头企业,核心零部件自制率高,客户绑定头部自主及新势力品牌,并切入储能大赛道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有望获得高于行业的增长速度。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10.3、14.5、19.7亿元,同比增长21.5%、40.4%、35.9%;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74、2.61、3.50亿元,同比增长13.9%、49.7%、34.2%。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募投项目建设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7-21 264.34 -- -- 276.58 4.63%
276.58 4.63%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3年7月14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5~117亿元,同比+192%~225%;实现扣非净利润93~103亿元,同比+207%~240%。2023年上半年业绩高增。 点评:业绩随销量共振,2023H1业绩高增。公司2023上半年共实现新能源车销量125.6万辆,同比+95.9%;其中分季度看,2023Q1公司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55.2万辆,同比+89%,23Q2实现销量70万辆,同比+98%。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量同比高增,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带动业绩高增。 规模化效应叠加较优的成本控制能力,单车归母净利润提升。以公司2023年上半年111亿归母净利润中枢测算,公司2023年上半年单车归母净利润为8838元,同比+57.6%。其中2023Q2单车归母净利润9907元,同比+26.1%,环比+32.4%。公司销量持续爬升,规模化优势持续扩大,同时公司核心产业链垂直整合,成本控制能力较优。在此背景下,公司2023Q2单车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双增。 发布方程豹品牌,再次丰富产品矩阵。公司于7月14日发布方程豹品牌LOGO,方程豹定位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专业个性化品牌。方程豹首款车型定位硬派SUV,聚焦越野等多场景,将搭载全新混动平台DMO、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等重磅科技,有望于年内发布。方程豹以个性化作为品牌标签,聚焦细分产品市场,该品牌的推出有助于公司再次丰富产品矩阵。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比亚迪作为国内电动车龙头,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公司持续发力高端化,腾势品牌陆续推出新车,仰望品牌冲击100万元价格带市场,方程豹聚焦细分品牌市场。同时公司与地平线、英伟达等深度合作积累经验,补齐智能化短板,看好公司后续量价齐升趋势。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79亿元、381亿元、52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9.59元、13.10元、18.08元,对应PE分别为28倍、20倍和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高端品牌车型上市进程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卡倍亿 机械行业 2023-07-21 59.00 -- -- 56.90 -3.56%
56.90 -3.56%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 23 年 7月 18 日发布 2023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040.9 万元~8100.0 万元,同比+60.2%~61.4%;实现扣非净利润7791.8 万元~7850.8 万元,同比+54.4%~55.6%。 点评: 行业扩容+格局优化,公司业绩向好。以2023 年上半年0.81 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中枢测算,2023Q2 公司归母净利润中枢为0.45 亿元,同比+103.4%,环比+24.3%。电动智能化趋势下新增高压线、数据线需求,使得汽车线缆单车价值量从传统燃油车1000 元,大幅提升至电动车1500-2000 元的水平,行业规模倍增。行业扩容背景下,合资线缆厂在战略收缩利润率较低的线缆业务,本土线缆厂商迎来国产替代机遇。公司作为本土线缆龙头企业,产品、客户、产能均已具备较强先发优势,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红利并凭借先发优势率先跑出。 上游原材料铜材价格有所回落,带动公司盈利向上。公司原材料中铜材占比较大,在成本结构中占比约80%。2023 年上半年电解铜价格有所回落,23Q1、23Q2 电解铜均价分别为6.8 万元/吨和6.7 万元/吨,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4%和6.4%。成本端原材料价格回落,带动公司盈利向上。 产能稳步推进,拟发可转债再次募投扩产。公司于2023 年4 月25 日发布公告,拟发可转债募投扩产。本次可转债拟募集资金5.3 亿元,其中2.5 亿元投入湖北卡倍亿项目,2 亿元投入新能源汽车线缆扩建项目,0.8 亿元投入新能源汽车线缆绝缘材料改扩建项目。我们认为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有望助力公司进一步扩张产能,就近配套生产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中长期受益于电动化、智能化、进口替代,业绩有望延续高增。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2.4 亿元、3.5 亿元、4.9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2.66、3.90、5.52元,对应PE 分别为22 倍、15 倍和11 倍。 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特殊线缆提升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
保隆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7-19 58.47 -- -- 60.98 4.29%
65.67 12.31%
详细
事件:公司于7月15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3H1实现归母净利润1.7~1.9亿元,同比+171.9%~+203.9%;扣非净利润1.3~1.5亿元,同比+206.5%~+253.7%。 点评:H1盈利能力大幅改善。23H1公司归母净利润中枢1.8亿元,同比+187.9%;23Q2归母净利润中枢0.87亿元,同比+382.1%,环比-7.2%。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系22年同期大宗原材料价格和国际物流成本同比显著提升、欧元和美元汇率波动等原因导致基数相对较低;上半年成熟业务进一步获取市场份额并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空气悬架、ADAS、传感器增量业务快速成长。 23H1增量业务持续获得定点,可转债预案公布积极布局空悬领域。空气悬架:23H1空气悬架储气罐项目接连获得头部车企定点,生命周期总金额超4亿元,储气罐总项目定点数量已达30个。ADAS:23H1环视系统与智能座舱DMS产品定点金额超5.5亿,越南Vinfast定点角雷达20万只,为公司ADAS产品进军国际市场开创先河;传感器:23H1公司轮速传感器获定点200万只,高度传感器获得合资车企1.1亿元订单,公司轮速传感器和光雨量传感器业务增长迅速,已经成为国内该细分品类的领先供应商。公司5月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拟募集14.3亿元用于空气悬架系统智能制造扩建项目,投入项目包括482万支空悬系统部件、空气弹簧与减振系统智能制造项目,我们认为可转债方案落地有助于快速推进客户定点项目量产,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持续落地智能化、轻量化战略,汽车传感器、TPMS、空气悬架、轻量化业务快速增长,新厂区建设不断推进,为新业务发展与定点量产助力。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2亿元、5.2亿元和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9、23和19倍。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短缺的风险。
博俊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7-14 26.67 -- -- 27.24 2.14%
37.14 39.2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H1业绩预告,2023H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600-9800万元,同比+125%~156%,实现扣非净利润8400~9600万元,同比+132%~165%。 点评:客户结构优质,业绩随主要客户销量共振。公司供应身份逐步由Tier2转变至Tier1,主要配套车企有吉利、理想、长安、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业绩随客户销量共振。主要客户23H1销量分别:吉利23H1销量55.3万辆,同比+11%;极氪23H1销量4.3万辆,同比+124%;理想23H1销量12.95辆,同比+114%;比亚迪23H1销量124.8万辆,同比+96%。 品类拓展叠加规模化效应释放,23Q2业绩高增长。以2023年上半年9200万元利润中枢测算,23Q2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800万元,同比+176%,环比+71%。公司原有冲压件产品主要应用在转向、动力系统等,单价在2-10元不等,近两年产品逐步升级至白车身总成件,单车价值量大幅提升。品类拓展成效逐步显现,伴随公司23Q2子公司常州博俊、重庆博俊产能加快释放,业绩持续同比高增。 拟投资扩产,有望进一步扩展产品品类及客户覆盖面,继续夯实模具和技术领先优势。公司于2023年6月13日发布公告,拟投资14亿元扩产:1)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常州博俊投资建设扩产,总投资额为10亿元,用于热成型模具、热成型零部件研发及生产;2)拟投资4亿元新设子公司河北博俊,主要生产汽车压铸件、车身冲焊件、热成型件和模具。公司拟投资扩产的常州基地主要客户为理想和比亚迪,产能的进一步扩张有助于匹配公司的订单需求。与此同时,新设河北工厂部分产能用于压铸件生产,扩产的同时继续丰富公司产品品类。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冲压主业迎“产品、客户、技术、产能”四重因素突破,业绩有望快速增长。同时切入一体压铸赛道,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空间。我们预测公司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4.18亿元、5.74亿元,同比增长64.8%、71.3%、37.5%,对应PE为27/16/11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一体化压铸推进速度不及预期;产能推进不及预期等。
豪能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7-11 11.20 -- -- 11.41 1.88%
11.41 1.88%
详细
深耕行业数十载的汽车同步器龙头。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汽车行业数十载,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传统业务为同步器组件(结合齿、齿毂、齿套、齿环等)及总成,涵盖乘用车和商用车主流客户。2017年上市后公司积极培育新业务,通过内涵发展与外延并购的方式,产品逐步拓展至离合器、差速器、电机轴、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 同步器与差速器市场规模合计超百亿,第三方制造+国产替代趋势明朗。 1)同步器:同步器是变速箱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提高汽车换挡效率的作用,主要配套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DHT)。虽然燃油车销量近年逐步萎缩,但受益于DCT 和DHT 渗透率的提高,燃油车同步器单车配套价值量有望提升,我们预计2022 年国内乘用车同步器市场规模为69 亿元,2028 年增加至81 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9%。2)差速器:差速器是能够使左右驱动轮实现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不论燃油车、电动车均需使用,不受电动替代燃油的影响,差速器生产商未来有望受益于四驱系统车型单车搭载量更高、电动车差速器单价更高、差速器总成第三方制造三大趋势,我们预计2022 年乘用车差速器市场规模为63 亿元,2025 年增加至68 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7%。 同步器业务维持稳定,新能源+航空航天业务打开成长空间。分业务看公司布局:1)同步器业务:竞争优势显著,商用车AMT 带来业绩增量。公司同步器具有规模优势、先进设备、全产业链工艺,在产品品质和单位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我们预计公司乘用车同步器业务有望保持规模稳定,而高单价的商用车AMT 产品有望带来一定增量。2)新能源业务:绑定头部客户,品类持续扩张。公司从2011 年起开始进行差速器产品相关研发,并于2021-2022 年进行小规模量产,具备设备、全产业链和成本优势,与比亚迪、德纳、吉利、长城等优质客户展开合作,正积极建设500万套差速器总成和200 万根电机轴产线,随着产能逐渐释放有望实现业绩显著增长。3)航空航天业务:高壁垒高利润的优质赛道。公司通过收购昊轶强、参股航天神坤、设立恒翼升与豪能空天的方式实现了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的布局,客户包括军机、民机及商业航空企业,航空航天业务具有认证壁垒高、资质门槛多、供应链体系稳定、利润率高等特点,有望开启公司第三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同步器龙头,随着前期布局的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零部件逐渐放量,有望实现业绩较快增长;此外,公司正在建设新能源汽车精密电驱动行星减速机构项目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2.47、3.32、4.24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8、13、10 倍,低于可比公司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
博俊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6-19 23.60 -- -- 28.14 19.24%
28.14 19.24%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 23 年 6 月 13 日发布公告,拟投资 14 亿元扩产:1)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常州博俊投资建设扩产,总投资额为10 亿元,用于热成型模具、热成型零部件研发及生产;2)拟投资4 亿元新设子公司河北博俊,主要生产汽车压铸件、车身冲焊件、热成型件和模具。 点评: 拟投资扩产,有望进一步扩展产品品类及客户覆盖面。从产能来看,公司目前主要有六大生产基地,分别为昆山、常州、西安、杭州、重庆、成都,各生产基地可以就近配套客户,巩固和主机厂的稳定配套关系。 本次公司拟投资扩产的常州基地主要客户为理想和比亚迪,产能的进一步扩张有助于匹配公司的订单需求。同时,公司拟新增设立河北博俊子公司,该新工厂的设立有望辐射华北地区主机厂,增加客户覆盖面。从产品品类来看,公司主业为冲压件,压铸业务为公司新增战略业务,主要产能布局在成都工厂,本次新设河北工厂部分产能用于压铸件生产,扩产的同时继续丰富公司产品品类。 继续夯实模具和技术领先优势。公司于2018 年开始布局轻量化业务,2019 年新增产线和设备主要围绕热冲压产线、自动化焊接产线、激光焊接产线等新技术布局,公司本次拟扩建项目主要用于热成型冲压件、模具等相应新能源轻量化领域。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车车身对轻量化、安全性需求的日益增长,热成型冲压件在车身上的用量有望提升。公司有望继续夯实在车身轻量化领域的技术及模具的领先优势。 四重因素共振,看好公司业绩增长。公司迎“产品、客户、技术、产能”四重因素突破,业绩有望快速增长。公司产品结构从冲压零部件、到白车身结构件,再到压铸类产品,持续进行产品升级及品类拓展,本次投资扩产有望进一步拓宽公司产品品类,强化公司技术及产能优势,并触达更多新客户,为公司的未来增长持续提供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冲压主业快速成长,同时切入一体压铸赛道,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我们预测公司2023 年-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2.44 亿元、4.18 亿元、5.74 亿元,同比增长64.8%、71.7%、37.1%,PE 为28/16/12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一体化压铸推进速度不及预期;产能推进不及预期等。
旭升集团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6-07 26.85 -- -- 30.56 13.82%
30.56 13.82%
详细
公司获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客户项目定点意向书,为其供应铝挤包、铝门槛等零部件,此次定点项目共3个,生命周期2.5年,年销售总金额约9.05亿元人民币,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22.63亿元人民币,公司预计2024年Q3逐步开始量产。 点评:新能源车5月销量预计高增,下游需求向好。据乘联会综合预估,5月乘联会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67万辆,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59%,1-5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278万辆,同比增长46%,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在各大车企推出新车型叠加延续和优化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驱动下,下游新能源车消费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公司主业有望受益。 持续深化客户合作,铝加工龙头业绩可期。公司与理想、特斯拉、比亚迪、长城汽车、德国大众、北极星、Rivian、Lucid、蔚来等车企开展深度合作,本次定点年销售金额9.05亿,大额订单进一步绑定优质客户。 公司同时掌握压铸、锻造、挤压三大工艺,本次新能源车定点零部件为铝挤包、铝门槛等,定点落地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挤压工艺产品竞争力。 加快全球化业务布局,墨西哥建厂进一步开拓北美市场。公司覆盖了北美、亚洲、欧洲三大全球最具新能源汽车增长潜力的市场,其中公司近期设立子公司、孙公司投资建设墨西哥生产基地,项目累计总投资不超过2.76亿美元。我们认为墨西哥工厂的投资建设将成为公司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步,公司有望快速响应北美客户需求,实现产品的快速交付。 横向储能布局,平台化进程加速。公司于2022年布局设立系统集成事业部,针对户用储能系列产品研制了配套的金属结构件,并于2022年Q4起向该领域的知名客户进行批量供应。逐步实现汽车零部件企业向铝加工平台化公司的转型升级,打造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公司预计户用或商用储能系统的核心铝制部件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是70.42、104.69、146.42亿元,同比增长58.1%、48.7%、39.9%;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0.2、14.3、18.7亿元,同比增长46.0%、39.7%和30.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汽车轻量化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本定点意向并不反映客户最
保隆科技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5-11 42.21 -- -- 50.45 18.87%
60.64 43.6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和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47.78亿元,同比+22.58%,实现归母净利润 2.14亿元,同比-20.22%;其中 Q4实现营收 15.62亿元,同比+47.57%,实现归母净利润 0.99亿元,同比+124.01%。23Q1实现营收 11.87亿元,同比+22.95%,实现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109.58%。 点评: 主营业务稳健增长,传感器+空悬营收同比高增。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47.78亿元,同比+22.58%,实现归母净利润 2.14亿元,同比-20.22%。 22年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因汇率波动汇兑损失与股权激励产生股份支付费用约 6410万元。分业务看,公司传统业务 TPMS/金属管件/气门嘴营收分别为 14.76/13.39/7.16亿元,同比+10.85%/+15.01/+4.04%。 公 司 汽 车 传 感 器 / 空 悬 业 务 营 收 3.66/2.55亿 元 , 同 比+101.38%/+368.39% 。 22年 公 司 销 售 毛 利 率 / 销 售 净 利 率 为28.0%/4.76%,同比+0.59pct/-2.72pct。传统业务较为成熟,毛利率维持稳定;传感器业务毛利率 23.66%,同比+2.94pct;空悬业务毛利率26.25%,同比-10.84pct,主要因 22年空悬业务主要客户由商用车切换至乘用车。 23Q1盈利能力大幅改善。23Q1公司实现营收 11.87亿元,同比+22.95%,实现归母净利润 0.93亿元,同比+109.58%。主要因受空气悬架、传感器、TPMS 等产品销售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加;同时,公司 23Q1的国际物流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已经下降到正常水平,运费同比减少;非经常性损益包括政府补助与投资收益约 2858万元。23Q1公司毛利率为 28.24%,同比-0.04pct,净利率为 8.02%,同比+3.44pct。 传感器+空气悬架增长双驱动,智能化、轻量化持续投入。传感器:公司 40+产品覆盖 6大类别,目前配套 180+款车型,轮速、光线雨量、电流传感器处于国内细分市场领先地位。空气悬架:公司 22年配套出货超 4.6万套,目前共有 7个量产产品定点超过 20家客户,实现空悬感知、决策、执行全层面全矩阵产品开发与定点获取。22年公司启动了海内外共 6个新厂区的建设,23年,合肥、宁国园区空悬生产基地与匈牙利传感器生产基地有望投入使用,进一步扩大空悬产能布局与传感器全球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传统业务稳健增长,战略业务:1)空气悬架研发与产能建设推动定点逐渐落地,2)智能化:传感器、ADAS 领域布局不断扩张,为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3.86亿元、5.07亿元和 6.38亿元,对应 PE 分 别为 24、18和 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短缺的风险。
中鼎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5-09 12.00 -- -- 12.78 4.84%
14.06 17.17%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8.5亿元,同比+16%,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1.6%,扣非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13%;2023年Q1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4.6%,扣非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0.3%。 点评:整合全球资源,实现业绩稳步增长。公司持续整合全球资源,加大开拓新能源环保汽车、汽车电子、系统总成等领域,业绩实现稳步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5亿元(同比+16%),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1.6%),毛利率20.9%(同比-1.6pct),净利率6.4%(同比-1.3pct);2023年Q1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4.6%),毛利率20.8%(同比-1.3pct),净利率6.7%(同比-0.7pct)。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智能底盘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公司迎合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积极持续推动空气悬挂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流体管路系统增量业务的落地成长。2022年空悬系统业务收入6.8亿元(同比+8.5%),占收入比重为4.6%(同比-0.3pct);轻量化业务收入11.2亿元(同比+41.7%),占收入比重为7.5%(同比+1.3pct);橡胶业务收入34.3亿元(同比+24.5%),占收入比重为23.1%(同比+1.5pct);冷却系统业务收入43.2亿元(同比+22.8%),占收入比重为29.1%(同比+1.5pct)。 推动海外技术国内落地,积极培育新增长点。1)空悬系统:AMK中国空气供给单元产品组装及生产线已落地,继续推动空气弹簧、储气罐等其他硬件自产项目的落地,截至2022年底AMK中国已获订单总产值73.14亿元。2)轻量化底盘:子公司四川望锦核心技术为球头铰链总成产品,锻铝控制臂总成项目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奔驰、长安、广汽、比亚迪等多个传统主机厂订单,同时在新能源头部企业业务都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获得相关订单。3)密封系统:积极推进新能源布局,已经开发配套成功高性能新能源电机密封;已经开发批产新能源电池模组密封系统和电桥总成等产品,为沃尔沃、蔚来、上汽、广汽等新能源汽车平台配套。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底盘龙头,积极推动海外技术国内落地,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2.72、15.26、18.3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10、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客户开拓不及预期、配套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5-08 251.90 -- -- 269.80 6.64%
276.58 9.8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 023年一季报及4月产销公告。公司23Q1实现营收1201.7亿元,同比+79.8%;实现归母净利润41.3 亿元,同比+410.9%;扣非净利润35.7 亿元,同比+593.7%。公司2023 年4 月实现销量21.0 万辆,同比+98.3%;实现产量20.9 万辆,同比+94.9%。 点评: 一季度销量高增,业绩亮眼。公司23Q1 共实现销量55.2 万辆,同比+89.5%。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26.5 万辆,同比+84.8%;插混车型销量28.3 万辆,同比+100.2%。公司23Q1 销量高增带动业绩高增,23Q1公司实现营收1201.7 亿元,同比+79.8%;实现归母净利润41.3 亿元,同比+410.9%,业绩高增。 一季度受价格战及补贴退坡影响,单车盈利环比略有下滑。23Q1 公司毛利率为17.86%,同比+5.46pct,环比-1.14pct;23Q1 净利率为3.64%,同比+2.27pct,环比-1.30pct。23Q1 公司单车毛利为3.89 万元,同比+37%,环比-11%;我们认为公司23Q1 单车毛利环比略有下滑主要系公司部分车型降价所致。23Q1 公司单车归母净利润为0.75 万元,同比+170%,环比-30%。我们认为公司一季度单车净利润环比下滑主要系新能源补贴退出,2022 年的部分未交付订单补贴费用由公司自己承担所致。 4 月销量继续同比高增,看好后续规模化效应下单车盈利修复。公司4月销量继续高增,同比+98%。其中4 月纯电乘用车销量为10.4 万辆,同比+81.8%,插混车型销量10.5 万辆,同比+118.6%。2023 年1-4 月公司共实现销量76.2 万辆,同比+94.3%;其中纯电乘用车销量36.9 万辆,同比+83.9%;插混乘用车销量38.9 万辆,同比+104.9%。继秦PlusDM-i 冠军版上市后,唐DM-i、驱逐舰05 冠军版陆续上市,且全新车型海鸥于4 月上市,看好公司今年的新品周期,以及后续规模化效应持续释放,带动公司单车盈利修复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279亿元、381 亿元、526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9.59 元、13.10 元、18.08元,对应PE 分别为26 倍、19 倍和1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高端品牌车型上市进程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川环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3-05-08 14.84 -- -- 16.20 7.28%
17.33 16.7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及 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9.07亿元,同比+17%,归母净利润1.22 亿元,同比+17%,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11%;2023 年Q1 实现营业收入2.05 亿元,同比+6.5%,归母净利润0.23 亿元,同比+7.0%,扣非归母净利润0.22 亿元,同比+9.3%。 点评: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制盈利能力提升。受益于产能提升+下游客户需求旺盛,业绩实现稳定增长,但盈利能力受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影响较大。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7 亿元(同比+17%),归母净利润1.22 亿元(同比+17%),毛利率23.5%(同比-1.7pct),净利率13.5%(同比持平);2023 年Q1 实现营业收入2.05 亿元(同比+6.5%),归母净利润0.23 亿元(同比+7.0%),毛利率23.2%(同比+2.8pct),净利率11.0%(同比+0.1pct)。 积极拓展储能、军品等新业务,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积极开拓储能、数据中心超算、军品等新领域市场冷却管路系统,2022 年储能领域管路系统已经有批量供货,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较2021 年有大幅提升,占公司总业务26.72%。2022 年汽车冷却系统软管业务收入5.78 亿元(同比+35%),占收入比重为63.7%(同比+8.4pct);汽车燃油系统软管业务收入2.18 亿元(同比-2.5%),占收入比重为24.0%(同比-4.7pct)。 积极进行产能布局,提高产品自给能力。公司成立注塑分厂、加工中心,将原来外购外协件、模具、工装改为自制,注塑分厂生产塑料接头、O型圈、密封圈等,加工中心生产工装模具、检具、工装,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体现总成化、一体化优势,同时也是迎合客户总成化的要求。此外,2023 年在建厂房将陆续投入生产,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热管理龙头,积极拓展储能、军工等新业务,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05、2.58、3.19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6、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配套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伯特利 机械行业 2023-05-08 63.18 -- -- 72.40 14.03%
97.86 54.8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年Q1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同比+47.86%,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24.54%,扣非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41.33%。 点评:克服疫情、汽车行业终端销售低景气度等不利因素,业绩实现良好增长。 公司克服疫情扰动、终端汽车销售不景气等因素影响,随着产能释放+新客户开拓,叠加转向业务并表,业绩实现良好增长。2023年Q1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同比+48%),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25%),销售毛利率21.5%(同比-0.3pct),销售净利率11.7%(同比-0.3pct)。 产能建设有序进行,智能电控产品销量维持高增。产能方面,年产5万吨铸铁汽车配件及1万吨铸铝汽车配件项目、年产40万套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项目、线控制动第二、三条产线、新增一条ESC620产线已实现投产;墨西哥年产400万件轻量化零部件建设项目、线控制动第四、五、六条产线、国内轻量化生产基地三期项目有望于2023年投产。 销售方面,2023年Q1公司智能电控产品销量72.1万套,同比+69%;盘式制动器销量60.7万套,同比+33%;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183万套,同比+1%;机械转向系统销售48.0万套。 再获海外大客户定点,全生命周期有望贡献4亿美元收入。市场开拓方面,2023年Q1公司在研项目总数443项,新增定点94项,新增量产43项。重点项目方面,再次获得北美某著名整车厂的铸铝前后转向节产品,根据客户量纲,项目生命周期7年内预计总销售收入约3.9亿美元,预计最高年度销售收入约6400万美元;获得欧洲某整车厂的铸铝前后转向节产品,根据客户量纲,项目生命周期6年内预计总销售收入约2100万美元,预计最高年度销售收入约478万美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底盘厂商,有望持续受益于智能底盘、轻量化行业的高景气度,实现业绩的良好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9.60、13.08、17.4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7、20、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客户开拓不及预期、配套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均胜电子 基础化工业 2023-05-04 15.31 -- -- 16.14 5.42%
21.58 40.9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3年 Q1公司实现营收 132.2亿元,同比+12.7%,归母净利润 2.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 0.5亿元。 点评: 盈利水平同比改善明显,费用管控卓有成效。2023Q1公司毛利率13.0%,同比+2.1pct,环比-1.1pct;净利率 1.4%,同比+4.0pct,环比-0.3pct。盈利水平同比改善明显,环比略有下滑。费用端,公司 2023Q1期间费用率为 11.84%,同比-1.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8%、4.7%、4.4%、2.0%,同比变动-0.6/-1.4/-0.4/+0.8pct,公司费用管控卓有成效。 汽车电子业务持续放量,毛利创历史新高。公司汽车电子业务 2023Q1实现营收约 40.6亿元,同比+18.5%,毛利率约 20%,较 2022全年+1.5pct。智能座舱板块与华为合作进一步深化,智驾板块围绕域控产品落地、合作英伟达、打造智能传感器技术生态,构建全栈能力推动 AI+汽车产业融合。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产品附加值高,随产品持续量产,汽车电子业务有望进一步贡献利润。 安全业务回暖明显,助力公司业绩增厚。公司汽车安全业务 2023Q1实现营收 97.1亿元,同比+10.3%,毛利率约 10%,较 22全年+约 0.9pct,安全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向好。我们认为,公司安全业务订单结构持续优化,逐步过渡至更高利润率、更高新能源占比、更多国内订单的项目订单组合,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增厚。 订单储备充足,新能源业务打开新局面,23年公司有望迎来业绩大年。 2023Q1公司新获订单生命周期总金额 174亿元,其中约 130亿元为某知名车企全球新能源汽车 800V 高压平台功率电子类产品,公司新能源业务由此获得较大突破。公司 2022年共计新获订单 763亿元,安全/电子分别为 481/282亿元,其中新能源订单占比超 60%。随着汽车电子放量、在手订单爬坡、安全业务欧洲区减亏、客户结构优化、产能释放,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正持续兑现“汽车安全主业拐点向上+智驾、座舱、新能源三箭齐发”增长逻辑,中长期基本面有望持续向上。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9.1、13.1、20.1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3/16/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给短缺、车市下行、增量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