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黄帅斌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930520080005...>>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日月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5-03 16.22 -- -- 21.85 34.71%
29.88 84.2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7.12亿元,同比下降7.80%, 实现归母净利润6.67 亿元,同比下降31.86%;2021Q4 实现归母净利润9672 万元,同比下降65.17%;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5 元(含税)。公司同时发布2022 年一季报,2022Q1 实现营业收入9.81 亿元,同比下降21.83%,实现归母净利润5954 万元,同比下降78.15%。 装机规模下降致风电铸件出货减少,注塑机铸件出货显著提升,原材料成本提升致盈利能力承压。2021 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在陆风抢装后有所下降,进而影响到公司风电铸件出货,2021 年公司实现风电铸件销售33.14 万吨,同比下降12.5%,同时公司各项主要原材料价格均显著上涨(生铁投料单位成本同比+28.58%,废钢+31.36%,树脂+54.50%,焦炭+26.65%),叠加风电产业链降本背景下公司产品价格承压,风电铸件毛利率同比下降8.74 个pct 至20.24%。另一方面,公司注塑机铸件出货表现优异,2021 年销售规模同比+35.1%至10.12 万吨,毛利率则同样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同比下降4.26 个pct 至19.66%。 2022Q1 公司盈利压力尚未得到缓解,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另一方面风电产业链降本趋势延续,各类风机零部件价格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022Q1 公司毛利率环比进一步下降3.11 个pct 至8.73%,创公司上市以来新低。 着眼大基地建设布局西北地区产能,同时精加工产能逐步落地提升盈利能力。公司盈利短期承压但产能持续扩张,在顺利完成“两海战略”前期布局后(公司年产18 万吨海装关键铸件项目已投产)公司铸造产能规模达48 万吨/年,新增规划的13.2 万吨铸造产能已顺利启动,投产后产能将超60 万吨/年。此外,公司着眼我国未来大基地项目建设趋势,拟投资31 亿元在西北地区的甘肃酒泉建设年产20 万吨铸件项目(一期10 万吨,投资12.28 亿元);公司同时积极推进精加工产能建设,2021 年末已形成22 万吨自有大型产品精加工产能,后续22 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正顺利推进,投产后有望提升公司风电铸件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受制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主机厂成本控制给公司带来的盈利能力压力,我们下调公司22/23 年盈利预测,引入24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4 年归母净利润为5.46/9.06/11.67 亿元(下调63%/下调51%/新增), 对应22-24 年EPS 为0.56/0.94/1.21 元,当前股价对应22-24 年PE 为29/17/14 倍。碳中和背景下风电作为重要抓手之一新增装机量有望逐年提升;公司短期盈利承压,长期来看其作为铸件龙头可供应全球风电主机厂,在全球风电装机持续提升和产能稳步扩张背景下业绩有望重回增长轨道,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降幅不及预期、补贴政策不及预期。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5-02 58.60 -- -- 96.10 16.97%
83.50 42.4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413.02亿元,同比增长59.80%,实现归母净利润 20.39亿元,同比增长 35.31%;2021Q4实现归母净利润 7.26亿元,同比增长 237.54%。公司同时发布 2022年一季报,2022Q1实现营业收入 123.21亿元,同比增长 77.12%,实现归母净利润 7.50亿元,同比高增 378.27%。 组件出货量稳健增长,原材料价格高企毛利率短期承压。2021年公司实现组件出货 24.07GW 全球排名第二,同比增长 51.6%,已连续两年出货量增速超 50%; 受原材料价格高涨影响,组件销售均价(含税)同比提升 8.35%至 1.85元/W,带动组件销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4.23%至 394.61亿元;但原材料的持续上涨也影响了公司盈利能力,组件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 1.94个 pct 至 14.15%。2021年末公司运营的电站规模约 350MW,实现营业收入 4.36亿元,出售存量电站110MW 并获取一定投资收益。 2022Q1公司组件出货达 6.6GW,其中海外占比达 71%(2021年全年海外出货占比 60%),整体毛利率环比小幅下降 0.96个 pct 至 14.79%;计划全年实现组件出货量目标为 35~40GW。 一体化产能建设稳步推进,“一体两翼”战略保障公司长久发展。2021年底公司组件产能约 40GW,硅片和电池产能为组件产能 80%。2022年公司曲靖 10GW硅片、包头 20GW 硅片、越南 3.5GW 电池、以及邢台 5GW 高功率组件等项目按计划推进,预计 2022年底公司组件产能超 50GW,一体化率维持在 80%。 此外,公司在晶硅光伏产品一体化产业链建设的基础上提出智慧能源及光伏新材的“两翼”战略。智慧能源方面,2022年公司有 700MW 在建平价光伏项目,后续将逐步推进海外光伏发电并完善其他光伏发电的新应用场景;光伏新材方面,公司将逐步加大辅材和设备制造的研发投入,目前已具备胶膜、铝边框、银浆等辅材及单晶炉、高纯石墨制品等设备自主生产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原材料价格未来将步入下行通道,公司单瓦盈利有望持续提升,我们上调公司 22/23年盈利预测并引入 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 42.40/57.66/68.06亿元(上调 32%/上调 33%/新增),对应22-24年 EPS 为 2.65/3.60/4.25元,当前股价对应 22-24年 PE 为 31/23/19倍。 公司作为一体化组件龙头,在硅料价格下行背景下单瓦盈利有望稳健提升,且新产品导入和应用场景开发有望进一步推动盈利能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装机不及预期;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程度高于预期;技术迭代速度超预期。
帝科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5-02 34.90 30.37 -- 43.56 24.81%
81.02 132.15%
详细
帝科股份是全球光伏导电银浆龙头企业。帝科股份成立于2010 年,始终致力于高性能电子材料的研发,深耕光伏金属化与互联领域,掌握了以玻璃体系、有机体系、银粉体系为代表的多项核心技术,形成了多系列光伏导电银浆产品,2020 年公司在全球正面银浆市场的市占率第3。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4 亿元,同比增长77.96%,实现归母净利润0.94 亿元,同比增长14.43%。 行业景气+产品迭代推动银浆需求放量,预计2025 年全球光伏银浆需求突破5500 吨。在多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复苏推动下,据CPIA 预测2025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达330GW(乐观情形);同时N 型电池产品规模正快速提升,其单片银浆耗量相较P 型产品有显著提升,2020 年异质结和TOPCon 电池的单片银耗分别是双面PERC 电池的2.27 倍和1.68 倍。 虽然未来电池片单片银浆耗量将随着技术进步、材料工艺优化等变化而进入下行通道,但在全球光伏装机规模高速增长、N 型电池片产量稳步提升的背景下,我们测算全球银浆市场空间仍将维持稳健增长态势,预计2025 年全球银浆用量需求将达5689 吨(其中高温银浆4354 吨,低温银浆1335 吨)。此外,随着国产银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和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我们看好国产银浆企业在低温银浆领域实现突破,同时银浆国产化率保持稳步提升。 拟收购江苏索特强化核心竞争力,强强联手市占率+新产品市场开拓发展可期。公司计划收购江苏索特及其旗下的原杜邦Solamet?业务。Solamet?光伏银浆业务2020 年正面银浆销量228.66 吨,市占率10.70%,排名全球第五。此次收购完成后,一方面两者可以实现供应链配套及下游客户互补,综合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Solamet?业务在光伏低温银浆领域布局全球领先,未来将保障帝科股份在低温银浆领域的技术领先和产品扩张。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1.96/2.65 亿元(暂不考虑并购Solamet?业务完成),对应EPS 为1.43/1.96/2.65 元,当前股价对应22-24 年PE 分别为24/18/13 倍。在光伏装机需求高速增长、电池片技术进步带来单位银浆耗量增加的背景下,公司的品牌、产品竞争力优势将保障公司高温银浆产品出货量的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在技术创新的不断投入将使得公司低温银浆产品在未来实现突破并贡献新的业绩增量;叠加公司若成功实现Solamet?收购后将对公司的市场开拓、产品竞争力、技术储备等多方面提供支持,给予公司2022 年合理估值水平(PE)30 倍,对应目标价43.00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不及预期;银价超预期上涨致公司盈利承压风险; 金属化工艺技术进步超预期致电池片用银量降幅超预期;低温银浆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收购失败或商誉减值风险。
国电南瑞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5-02 24.88 -- -- 35.30 16.73%
30.89 24.1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424.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5%,实现归母净利润56.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0%,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1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转增2股。 公司同时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Q1实现营业收入57.55亿元,同比增长16.95%;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88.37%,增长超出预期。 电网自动化核心优势提升,横向发展取得阶段成果。2021年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业务实现营收238.59亿元,同比增长10.82%,毛利率减少0.76个百分点至25.55%,系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的业务增加所致。公司推出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核心优势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时期,电网自动化业务具有持续发展空间。公司轨道交通业务成功引战投,横向业务拓展有望抓住数字交通机遇带来业务增速。 继电保护排头兵引领科技创新,柔性直流输电设备达到国际领先。2021年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业务实现营收61.42亿元,同比增长2.13%,毛利率增加1.36个百分点至39.42%。自主可控PLC、全系列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安防装置全国产化产品落地应用,以国际领先的稳控系统、换流阀等支撑雅中-江西、南昌-长沙、陕北-湖北等特高压工程实施,助力晋中、晋北、蒙西特高压站顺利投运,新能源大基地、海上风电加速建设带动的特高压外送需求增长,作为直流控保、换流阀龙头,公司22-23年业务增长可预见。 能源互联网技术核心初显,多行业应用齐头并进。2021年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业务实现营收76.11亿元,同比增长17.08%,毛利率增加0.8个百分点至20.91%;发电及水利环保业务实现营收25.23亿元,同比减少1.52%,毛利率增加1.39个百分点至14.78%;集成及其他业务实现营收21.76亿元,同比增长21.34%,毛利率增加2.66个百分点至39.23%。新兴产业与核心产业“两翼齐飞”,公司有望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发掘第二成长曲线。 维持“买入”评级:受电网投资波动、新兴业务尚不成熟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2/23年盈利预测,引入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5.46/75.22/83.94亿元(下调7%/下调5%/新增),对应EPS为1.17/1.35/1.50元,当前股价对应22-24年PE为25/22/19倍。作为国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唯一能够提供全产业链产品和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业务处于能源转型机遇期,我们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人才流失及技术竞争优势转移风险;新冠疫情对经营产生不良影响的风险。
国轩高科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5-02 25.30 -- -- 37.41 47.52%
51.00 101.5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2021年营业收入103.56亿元,同比增长54.0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减少31.92%。 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16亿元,同比增长203.1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220.37万元,同比减少32.79%。 收入高速增长,盈利端承压:2021Q4公司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75%,环比+113%;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47%,环比+70%。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2021年毛利率18.61%,同比下滑6.6pct;21Q4毛利率18.98%,环比提升3.27pct;22Q1毛利率14.49%,环比下滑5.5pct。 磷酸铁锂装机市占率领先,拓展海内外优质客户:2021年,公司实现动力电池销量约16GWh,同比翻番,根据GGII数据,公司电池装车量近40万台,国内排名第三,市占率高达11.2%。根据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8.02GWh,国内第四,市占率5.2%;磷酸铁锂装机量国内第三,市占率9.5%。乘用车领域与江淮、奇瑞、零跑、长安等车企深化合作,定点海外多家国际车企,进入国际市场。2021年,公司完成大众战投,借鉴大众经验优化管理,携手大众布局国际。 宜春碳酸锂项目进展积极,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完善:公司江西宜春碳酸锂项目今年有望实现产出,保障碳酸锂供应和降低原材料成本。公司产业链布局完善,子公司精密涂布实现涂碳铝箔量产,与中冶科工合资布局三元前驱体,与星源材质合资进行隔膜开发,参股铜冠铜箔保障铜箔供应,与上海电气合资进军储能。 实施股权激励,助力长期发展。公司发布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核心高管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等1757名激励对象的股票期权数量为6,000万份,约占公布日股本总额的3.6%,行权价格为18.77元/股。业绩考核目标为2022-24年营收分别不低于2021年营业收入的100%/200%/300%。公司预测2022-25年股权激励费用分别为1.34/1.53/0.65/0.17亿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盈利能力承压,并考虑股权激励费用,下调22-23年净利润预测(-34%/-22%)、新增24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92/9.67/13.6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1/44/31x。大众入股后有望带来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公司盈利能力和高端乘用车客户占比有望提升,宜春碳酸锂布局有望提供成本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风险;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滑。
良信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5-02 9.96 -- -- 12.85 29.02%
17.95 80.2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0.27亿元,同比增长33.50%;实现归母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11.47%,略低于我们预期。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11.57%,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12.72%。 专注低压电器高端市场,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公司长期专注于低压电器高端市场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坚持智能化高端低压电气系统解决方案专家的行业定位。2021年终端电器业务营收13.76亿元,同比增长14.69%;配电电器业务实现收入20.53亿元,同比增长43.87%;控制电器业务实现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58.90%;智能电工业务实现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46.58%。毛利率方面,两大主要业务板块终端电器和配电电器毛利率分别下降0.68pct和7.76pct至41.56%和34.96%。主要系2021年上游原材料涨价。2022年一季度,公司克服上海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毛利率同比下降4.49pct至33.18%。2022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较2021年底增加10.5亿元至49.7亿元。 加快下游动能转换,积极顺价缓解成本压力。公司生产的低压电器产品作为用电负载的前端设备,广泛应用于信息通信、智能楼宇、新能源、电力、数据中心、石化、冶金、铁路、轨交、汽车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公司积极执行下游动能切换,在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取得较好进展。2021年12月,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价格调整通知,宣布从2022年1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进行调价,调价幅度普遍在3-5%之间。向下游客户顺价可以有效缓解由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2022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与营收增速相匹配。 海盐基地持续投入,非公开发行股票获证监会核准。公司从2018年起持续投建海盐基地,加强上游注塑、焊接等工艺管控,有望提升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提升公司成本费用管控能力。同时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资不超过15.8亿元,投向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即海盐基地)。若后续非公开发行股票成功,可有效降低公司财务成本,加快生产基地建设。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低压电器行业高端市场的领先企业之一,鉴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疫情带来不利影响,我们下调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11%/-11%至6.28/8.47亿元,新增2024年预测净利润为11.5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年PE为16倍。公司市场地位稳固,下游动能切换,有望取得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三峡能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4-29 5.53 -- -- 6.28 13.56%
6.85 23.8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54.84亿元,同比增长36.85%;实现归母净利润56.42亿元,同比增长56.26%。公司同时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Q1实现营业收入57.89亿元,同比增长51.84%,实现归母净利润22.64亿元,同比增长51.45%。 点评:公司上市业绩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公司经营业绩显著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4.84亿元,同比增长36.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2亿元,同比增长56.2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14%,较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按期投产,“风光三峡”如期建成:2021年公司按期完成重点项目投产,多个陆上、海上风光项目按期并网发电。2021年年报期内,公司新增并网装机容量729.98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538.8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191.11万千瓦;公司并网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289.63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1,426.92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841.19万千瓦。公司风电、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合计2,268.11万千瓦,超过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如期建成首个“风光三峡”。 海上风电并网规模增加,占据引领者地位:三峡能源是国内最早布局海上风电的企业之一,先发优势明显,担任了海上风电引领者的角色。公司采取规模化战略开发海上风电,2021年年报期末在广东、江苏、福建、辽宁等地建成投产的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合计457.52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7.34%,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电力生产精益化运维模式,助力能源保障:公司推行精益化的电力生产运维管理模式,承担能源保供责任,提升电力保障水平。2021年度,公司完成发电量33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5%。其中,风电发电量228.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70%;光伏发电量94.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0%。公司上网电量322.20亿千瓦时,其中风电上网电量221.28亿千瓦时,光伏发电上网电量93.17亿千瓦时。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电价补贴的下降,我们下调2022/2023年净利润预测(下调幅度分别为3%/10%),新增2024年预测,预计公司2022E-2024E净利润为85.5/105.2/126.1亿元,对应PE为18/15/12倍。公司是三峡集团旗下新能源运营平台,海上风电引领者,受益于“碳中和”背景下绿电需求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风电行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海上风电降本进度不及预期。
旺能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4-29 17.97 -- -- 20.86 14.36%
23.80 32.4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9.68亿元,同比增长74.75%,实现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24.10%。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主营收入6.6亿元,同比上升21.12%;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上升15.12%;扣非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上升15.09%。 点评:21年收入高速增长,22Q1盈利改善。2021年公司收入高速增长主要由于确认BOT项目的建造收入5.79亿元,以及新项目青田旺能、鹿邑旺能、汕头旺能三期、渠县旺能、丽水旺能二期的投运。2021年公司毛利率36.92%,较2020年下降12.9pct;2022Q1毛利率47.3%,相比于2021年提升10.38pct,盈利边际改善。 项目投运顺利,奠定业绩增长基础。2021年,公司上网电量21.96亿度,同比+33%,入库垃圾808.71万吨,同比+29.6%。2021年度公司新增确认5个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新增产能3200吨/日。截至2021年末,公司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投运22270吨/日,试运行600吨/日,在建项目共2050吨/日,筹建项目合计400吨/日。建成餐厨项目1720吨/日,试运行140吨/日,在建860吨/日。公司规划,到2025年,垃圾综合处置能力(含餐厨、污泥)达到2500万吨/年,垃圾焚烧发电50亿千瓦时/年。 布局循环再生业务,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公司2022年1月收购立鑫新材料,3月底完成一期动力电池提钴镍锂项目试运营,4月份开始正式运营,目前月产能负荷已达80%以上,预计全年可完成70%以上的产能,2023年可全部达产。全部达产后对应镍钴锰提纯量3000金吨/年,碳酸锂提纯量1000吨/年。公司预计2022年下半年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对应规划镍钴锰提纯量7500金吨/年,碳酸锂提纯量2800吨/年。同时公司亦布局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产能,规划产能规模为6万吨废电池/年。公司规划,到2025年,废旧动力电池处置5万吨/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鉴于公司项目投运顺利,对业绩形成有效支撑,锂电回收业务打开成长空间,我们上调公司22-23年盈利预测6%/14%至8.53/10.32亿元,新增24年盈利预测12.06亿元,对应PE为9/8/6倍,新项目投运与外延并购保障增长,锂电回收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及产业政策不及预期、钴镍锂价格波动风险,地方支付能力受限等风险、市场竞争激烈致业务开拓不及预期。
中环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9 37.36 -- -- 44.60 19.09%
62.21 66.5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11.05亿元,同比增长115.70%,实现归母净利润40.30亿元,同比高增270.03%;2021Q4实现归母净利润12.68亿元,同比增长422.57%;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1元(含税)。 公司同时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Q1实现营业收入133.68亿元,同比增长79.13%,实现归母净利润13.11亿元,同比增长142.08%。 光伏硅片外销市场规模登顶全球第一,产品结构持续升级。2021年公司光伏硅片销量同比增长35.09%至82.12亿片(按M6产品折算约51GW),市占率登顶全球第一;在硅料价格高企背景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进步使得硅耗同比下降近3%,硅棒单台月产提升30%,同硅片厚度下公斤出片数提升8%,带动光伏硅片毛利率同比提升3.44个pct至22.73%。2022Q1公司光伏硅片产能达95GW(G12占比约72%),预计2022年底公司产能将达140GW(G12占比约90%),硅片外销规模将维持全球第一。 光伏组件销量高增,叠瓦组件产能持续提升。2021年公司通过“G12+叠瓦”技术平台的导入和产能规模的持续提升,光伏组件销量同比高增120.76%至4.17GW,毛利率在规模提升的背景下提升2.77个pct至13.26%。2022Q1公司叠瓦组件产能已达11GW,预计2022年末实现约20GW叠瓦组件产能,根据光伏头条统计公司2022Q1中标规模达3.6GW,我们预计2022年组件出货有望突破10GW。 半导体产能规模持续提升,212英寸产品实现突破。2021年公司半导体硅片销量同比增长19.82%至751.54百万平方英寸,其中8~12英寸抛光片、外延片出货面积同比提升114%,出货结构的优化和销售价格的提升推动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14个pct至24.20%。2022Q1公司8-12英寸硅片出货量持续增长,产销规模同比提升115%以上,环比2021Q4提升24%以上,江苏宜兴、内蒙古、天津等地产能建设及爬坡加速推进,预计2022年底实现6/9/12英寸产能90/100/32万片/月的产能目标。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光伏及半导体业务产销规模维持高增,且盈利能力正持续改善,我们上调22/23年并引入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6.25/87.72/104.49亿元(上调13%/上调22%/新增),对应EPS分别为2.05/2.71/3.23元,当前股价对应22年PE为17倍。公司推出的技术革新产品G12大硅片领先于行业,有助于公司提升光伏级硅片盈利水平;同时在半导体硅片这一科技属性赛道取得进一步突破后,在半导体行业政策红利、国产替代、景气度提升的三重因素下公司业绩和估值有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210硅片出货及盈利不及预期;半导体硅片产能投放及销售不及预期。
高能环境 综合类 2022-04-29 11.45 -- -- 15.06 8.97%
12.86 12.3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8.27亿元,同比增长14.65%;实现归母净利润7.26亿元,同比增长32.03%。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6亿元,同比增长23.84%,实现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42.85%。 运营业务高速增长,危废资源化探索新方向。 2021年,固废处理运营业务营收47.86亿元,同比增长138.65%,主要系危废资源化和生活垃圾处理业务取得高速增长。毛利率同比下降10.48pct 至21.55%,主要系危废资源化业务模式转型。其中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板块收入34.94亿元,同比增长155.70%。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板块实现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31.13%。2021年,公司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产能提升超过30%,子公司高能鹏富通过调整原料采购策略,物料以高铜、贵金属为主,营业规模大幅增加。生活垃圾处理板块实现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156.77%,毛利率降低0.07pct 至44%。 展望2022年,子公司重庆耀辉(10万吨/年)、金昌高能(10万吨/年)、江西鑫科(31万吨/年)有望投产,带动公司固废危废资源化产能提升。同时,危废资源化利用领域从原来前端固危废回收处理延伸至后端金属类产品的深度加工,及氧化亚镍和电池级硫酸镍钴领域,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2021年 12月,公司披露《高能环境 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 ,拟募资总额27.58亿元,用于公司固危废资源化项目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板块稳健增长,后续潜力较大。 2021年,固废处理处置工程业务营收18.65亿元,同比下降37.54%,毛利率同比提升15.38pct 至28.21%。主要系处于建设期的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减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减少。环境修复板块实现收入 8.65亿元,同比下降 46.52%。 2021年度,全年签订工程类订单24.67亿元,其中修复工程订单14.68亿元,其他环保工程类订单9.99亿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持续深化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战略方向的业务布局,不断拓展资源化品类,延伸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并积极开拓氧化亚镍和电池级硫酸镍钴等新能源材料领域。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8.64/10.33亿元,新增2024年预测净利润为12.2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年PE 为17倍。公司运营业务高速成长,营收结构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未来新签订单量较少拖累业绩。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2-04-29 46.49 -- -- 57.49 23.03%
72.22 55.35%
详细
事件:晶盛机电发布2021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公司2021年实现主营收入59.61亿元,同比上升56.44%;归母净利润17.12亿元,同比上升99.46%;扣非净利润16.32亿元,同比上升99.07%;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19.7亿元,同比上升48.6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上升79.8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5.81亿元,同比上升76.37%。 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2亿元,同比上升114.03%;归母净利润4.42亿元,同比上升57.13%;扣非净利润4.32亿元,同比上升78.35%,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122Q1业绩高速增长,在手设备订单超0200亿。公司21年毛利率39.73%、同比提升3.13pct,主要受益于公司成本端持续优化;22Q1毛利率39.94%,环比维持高盈利。公司22Q1业绩亮眼主要由于光伏硅片扩产超预期,公司设备交付能力提升,以及半导体设备订单、蓝宝石材料业务同比增长。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新签设备(含晶体生长设备及智能化加工设备)及其服务合同超40亿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22.37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13.43亿元,公司在手订单大幅增长,保障业绩高速增长。 受益光伏大硅片趋势,大尺寸硅片先进产能扩产有望持续。受益于光伏大尺寸硅片推动的技术升级驱动,光伏硅片厂商积极推进扩产进度,大尺寸硅片扩产项目纷纷落地。公司协助客户建立规模化市场优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长期看,大尺寸硅片份额有望继续扩大,先进产能扩产动力有望持续。 布局碳化硅衬底,打造业绩新增长曲线。半导体方面,公司在12英寸大硅片设备领域研发了减薄设备、双抛设备、最终抛设备,取得客户验证阶段通过;公司建立了6英寸及以上尺寸的碳化硅材料研发实验线,研发产品已通过部分客户验证,获得意向性采购合同。蓝宝石方面,宁夏鑫晶盛2021年11月投产,生长出700Kg级蓝宝石晶体,实现300Kg级及以上蓝宝石晶体规模量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在手订单大幅增长,未来业绩增长有保障,上调2022-2023年净利润预测(上调27%/34%),并新增24年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4.77/33.79/41.92亿元,对应PE23/17/14X。公司光伏硅片设备龙头地位稳固,半导体设备和碳化硅有望放量,多业务造就第二成长曲线,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助力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订单履行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
捷佳伟创 机械行业 2022-04-29 56.69 -- -- 71.49 25.86%
131.37 131.73%
详细
事件: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50.47亿元,同比增长24.8%,实现归母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增长3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增长40.3%。 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3.5亿元,同比增长304.3%。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63亿元,同比增长15.77%,实现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29.26%。 点评:电池技术变革期,业绩稳定增长。分业务来看,2021年工艺设备板块实现营收42.0亿元,同比增长22.6%,毛利率同比增加0.38pct至26.2%;自动化设备板块实现营收6.8亿元,同比增长44.7%,毛利率同比下降12.5pct至9.4%。 主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 nTOPcon和和THJT双向准备,“三合一”设备优势突出。目前公司已具备TOPcon整线交付能力。核心设备PE-Poly和硼扩散设备已成功交付客户量产运行,LPCVD也在客户端得到了验证,其中PE-Poly实现了隧穿层、Poly层、原位掺杂层的“三合一”制备,不仅解决了传统TOPCon电池生产过程中绕镀、能耗高、石英件高损耗的固有难点,而且大大缩短了原位掺杂工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在HJT技术路线上,公司在下属子公司常州捷佳创建立了HJT中试线,并于2021年7月HJT中试线高效电池首片下线。HJT制绒、非晶硅镀膜、TCO、丝网印刷等四道工序的主机及自动化已全线贯通。 持续投入研发,把握核心设备。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2.38亿元,同比增长24.4%。从研发项目来看,PD-480管式等离子体淀积炉研发(右手)、基于管式PECVD的TOPCon整线工艺研发、DOA-420L型管式硼扩散设备研发(右手机)、激光SE设备等项目进入量产阶段。2022年2月,公司公告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公司实控人余仲、左国军拟以自筹资金分别认购1500万份,合计3000万份,占本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的60%。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基于PERC电池扩产趋弱,新一代TOPcon和HJT电池尚未进入大规模扩产,我们下调公司22/23年盈利预测8.5%/9.5%至10.56/13.56亿元,引入24年盈利预测16.9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2-24年PE为16/12/10倍。以TOPcon和HJT为代表的N型电池技术步入量产期,公司设备领先的市场地位有望保障业绩稳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新设备推广应用进度不及预期;存货规模较大,流动性资金面临压力的风险。
科达利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4-28 97.95 -- -- 142.97 45.96%
182.97 86.80%
详细
事件:2022年4月26日,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Q1实现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93.33%,环比增长1.2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99.27%,环比增长0.53%。位于业绩预告下分位。 点评:产能利用率和良率提升,客户结构优化对冲原材料上涨。公司22Q1毛利率24.00%,环比21Q4上升2.33pcts,净利率11.02%,环比下滑0.27pcts,Q1铝价上升较快,然而公司毛利率环比不降反升。同比21Q1,公司研发费用增加132.03%,财务费用增加259.04%,长期借款增加187.50%。以上主要由于:(1)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公司产品是定制化的,通过向部分客户传导价格压力,优化产品结构,保证整体盈利不受太大影响。(2)公司结构件出货维持景气度,22Q1营收15.66亿,环比21Q4营收+5.79%,同时上海、西安、江苏等地工厂产能持续爬坡,助力营收增加。(3)产能利用率和良率提升。(4)4680等新技术量产在即,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增加负债进行扩产。 公司产能布局加速,绑定大客户共同成长。2021年底惠州、溧阳、大连、西安、上海工厂基本满产。2022年随着海外匈牙利、瑞典、德国产能开始释放,国内惠州和溧阳的基地扩建,宜宾和荆门产能释放,公司22年整体产值有望稳步提升。公司与CATL、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国内领先厂商以及LG、松下、特斯拉、Northvolt、三星等国外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随着海内外产能建设,有望与大客户共同成长。 04680大圆柱带来新的增量,全年业绩有望维持高增长。公司布局4680电池结构件,通过供应LG的21700电池结构件进入特斯拉供应商体系内。我们认为4680电池由于其成本优势、良好的导热性能以及快充能力,后续有望在高端车市场成为主流。公司业绩抗压能力强,客户质量良好,22年短期受到疫情影响,全年仍有望维持高增长,保持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科达利是国内结构件龙头企业,产品种类丰富,是宁德时代、松下、LG等头部电池企业电池结构件核心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和储能行业的高速发展。维持预测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为11.43/17.25/25.0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14/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技术路线变更风险、疫情影响、竞争加剧风险。
亿纬锂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28 52.92 -- -- 82.15 55.23%
109.83 107.5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2021 全年营业收入为169.00 亿元,同比+107.06%;实现归母净利润29.06 亿元,同比+75.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47 亿元,同比+66.96%,业绩位于预告上分位。 储能铁锂与软包三元带动动力业务收入环比高增长:公司2021Q4 营业收入为54.52 亿元,环比+11.54%,同比+93.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7 亿元, 环比-40.82%,同比-38.68%。扣除思摩尔投资收益和减值损失影响,公司21Q4 本部净利润2.95 亿元,同比-6.65%,环比-24.93%。Q4 消费电池业务稳定增长, 动力电池业务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铁锂储能电池稳定出货与三元软包新增产能,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环比Q3 维持较高增长。 上游涨价,动力电池利润率承压:公司2021Q4毛利率为17.11%,环比-4.44pcts, 同比-10.56 pcts;净利率为13.50%,环比-2.33 pcts,同比-11.82 pcts。由于四季度上游电池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动力电池盈利承压。消费电池以及锂原电池盈利稳定。公司积极采取多元化策略控制成本,布局产业链,降低原材料波动影响。同时公司Q4 开始与整车厂谈判价格,向下游传导价格压力,动力电池毛利2022 年有望修复。 期间费用率管控良好:公司2021 全年管理/销售/财务费用为5.72/3.89/1.32 亿元,管理/销售/财务费用率为3.38%/2.30%/0.78%,同比+0.08/ -0.47/ +0.05 pcts。公司2021 年研发费用为13.1 亿元,同比增长91.52%,研发费用率7.75%, 维持高水平研发投入。 全产业链布局加速,携手中科电气布局负极材料:公司拟与中科电气设立负极材料合资公司(亿纬持股40%),同时公司分别与恩捷股份(隔膜)、格林美(回收镍产品)、华友钴业(钴镍)、德方纳米(磷酸铁锂)、SKI 贝特瑞(高镍三元)、新宙邦(电解液)、大华化工和金昆仑(锂)进行产业链布局,稳定原材料供应,降低采购成本,产业链合资公司产能2022 年下半年陆续释放,提升供应链优势和成本管控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动力电池客户质量处于国内第一梯队,22年4680大圆柱预计稳步投产,软包三元、三元圆柱出货高速增长。铁锂有较大产能增量,在储能与新势力动力电池方面持续发力。考虑到2022年H1疫情影响,2022-23年原材料处于价格高位,以及思摩尔业绩不确定性。我们预测公司2022-23 年净利润43.68/66.30 亿元,较之前下调13%/3%。新增2024 年预测93.54 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PE 为25/16/11X,估值具备性价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等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电子烟监管风险等。
盛弘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4-28 16.88 -- -- 25.67 51.36%
39.93 136.55%
详细
事件:盛弘股份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2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15.1%。 点评:储能业务营收大幅增长,毛利率承压:2021年,公司储能业务营收为2.4亿元,同比+93%。2021年开始,全球储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2021年,全球新型储能市场累计投运规模首次突破25GW,新增投运规模10GW,同比增长67.7%。公司从2012年进军储能变流器市场起,在国内、国外市场深耕多年,技术、渠道等均处于领先梯队,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中国储能PCS 厂商中,盛弘股份的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六位。 随着储能行业的发展,公司的储能业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公司储能业务毛利率为36.16%,受到IGBT 等上游原材料涨价及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影响,同比-12.22pct。 工业配套电源业务发展迅速,不断开拓产品类型与应用领域:2021年,公司工业配套电源业务营收为4.04亿元,同比+48%。在电能质量业务上,公司作为国内最早研发生产低压电能质量产品的企业之一,在电能质量领域不断地拓展产品类型及应用领域。目前,公司电能质量产品已经覆盖谐波治理、无功补偿、地铁储能、电压暂降、保障用电安全的工业UPS 等领域。在工业电源业务上,激光器电源产品已经开始向创新激光、武汉锐科在内的多家激光器企业开始供货;单晶炉加热配套电源产品已在重点客户处进行产品验证工作。 主要开拓的城市下游运营商投资建站速度放缓,2022年景气度有望抬升:2021年,公司充电桩业务营收为1.96亿元,同比-22%。主要因公司主要开拓的城市乘用车充电站运营商市场竞争激烈,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运营商投资建站速度暂时放缓所致。由于新能源车保有量的迅速提升,充电桩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随着对下游客户的拓展,公司充电桩业务有望改善。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储能等产品的相关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导致公司盈利承压,我们下调公司2022/23年盈利预测,引入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3/2.37/3.19亿元(下调27%/下调25%/新增)。 公司占据充电桩(对应新能源车)、电池检测设备(对应动力电池)、储能三个“碳中和”重要赛道,长期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IGBT 等原材料短缺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