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韦尔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1-04-08 293.70 -- -- 310.90 5.75%
332.71 13.28%
详细
事件:4月6日,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1Q1净利润约9.0~10.81亿元,同比增102.29%~142.75%;预计扣非后净利润约8.22~10.02亿元,同比增88.47%~129.78%。 半导体平台化布局,持续增长动能充足:根据前期2020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05亿元,拆分20Q4净利润9.78亿元,持续创新高,按此次一季度预告中位数计算,则21Q1净利润达9.90亿元,持续维持高位。2020年公司各项业务持续提供充足动能,其中,手机0.7u64M产品渗透率提升、推出0.7u32M、1.0u40M,扩大品类布局;汽车产品积累深厚产品线丰富;TDDI因缺货涨价而维持高景气,我们预计公司各项业务在2021年仍将维持较快增长。 手机光学仍旧是重要创新,豪威持续增长动力依旧:根据StrategyAnalytics口径,2020年智能手机CIS市场规模同比增长了13%,增长至约150亿美元。同时根据Frost&Sullivan,平均单部智能手机所搭载的摄像头数量将从2019年的3.4颗并将以年均7.3%的增长率上升至2024年的4.9颗,总出货量将达91.1亿颗,2024年全球手机CIS市场规模将达到238.4亿美元。StrategyAnalytics还指出,在Sony因地缘政治因素失去大客户后,竞争格局将转变为三星、SKHynix与豪威共同竞争其手机市场份额,竞争格局相对豪威来说有所优化。我们认为在豪威在低像素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并不断推出高像素产品的情况下,对于市场占比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受益智能驾驶,汽车CCSIS远期空间巨大:随着车联网、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等应用的逐步普及,车载摄像头的数量迅速增加。目前特斯拉车身供8颗摄像头,而即将量产的蔚来ET7为L3级别自动驾驶,车身搭载摄像头由之前系列的9颗增长至12颗。总量来看,根据旭日大数据,2021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出货量将达到4亿颗。Yole预测车载CIS市场将成为下游增速较快的细分领域。目前公司已拥有包括LED闪烁抑制技术、全局曝光技术、Nyxel近红外和超低光技术、高动态范围图像(HDR)技术等技术积累,有望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收入分别为195.48亿元、283.44亿元、359.9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05亿元、45.04亿元、54.96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新洁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08 133.93 -- -- 214.40 14.06%
180.54 34.80%
详细
事件:4月6日,公司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1Q1实现净利润为7,300~7,500万元,同比增加199.09%~207.29%;扣非后净利润为7,200~7,400万元,同比增加213.19%~221.89%。 QQ11业绩超预期,2Q2景气度有望持续:此前公司公告公司产品已于2021年1月1日进行第一次涨价,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符合预期。而根据国际电子商情,近期制造业成本普遍上升,进入21Q2,多家半导体设计、制造企业选择在4月1日前后进行第2-3次涨价。我们认为,在全球晶圆代工厂供需持续失衡的情况下,此轮行情将贯穿2021年全年,甚至会延续到2022年。华虹半导体是全球为数不多在2021年能够提供新产能的晶圆厂,公司长期以来与华虹保持深度合作关系,有望为公司持续提供充足产能,预计公司能够进一步提品牌产品的占有率以及盈利能力。 功率器件国产替代需求动力充足,布局三代半导体业务。长期来看国产替代仍有较大的空间:根据Omdia,全球功率器件市场主要被海外大厂占据,前3名长期以来一直被英飞凌,安森美,ST等海外供应商占据。我国功率半导体行业起步晚,仍未有进入整体行业前十的公司,仅部分企业在细分领域有所突破进入了世界前列。我们认为,对于国内厂商来说,2020到2021年受疫情影响导致的全球供需格局变化的过程中,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快。除了MOSFET,2020年以来公司加大了IGBT产品的资源投入,我们认为公司IGBT产品营收规模将在2021年有所突破。另外根据公告,公司目前已选定境内外的代工合作伙伴,其中1200V新能源汽车用SiCMOSFET和650VPD电源用GaNHEMT正在积极研发中。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16.95亿元、22.88亿元、29.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亿元、4.23亿元、5.55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代工产能供给不及预期;晶圆代工价格上涨超预期;下游产品需求不达预期;新产品研发、产业化不及预期。
顺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07 33.85 38.79 42.61% 37.96 12.14%
39.53 16.78%
详细
事件:4月5日,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4亿元至1.98亿元,同比增长95%~110%。 产品供不应求,连续四个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创新高,并且今年Q1创上市以来最快单季同比增速。近日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同时新增产能逐步释放。我们认为公司Q2业绩同比/环比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长。 需求端,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以及5G出货量都有望迎来较大增长,公司射频类电感覆盖国内主流品牌商,同时份额提升仍有空间。消费类业务方面,根据IDC预测,今年笔电出货量有望继续维持10%以上增长。因此,公司手机通讯和消费业务均呈现旺盛需求。 此外,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稳步推进。根据公告,新推出的高速共模、小磁环共模、车载网络变压器、OBC等均取得国内外多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终端车厂的认证并已实现批量交付。用于LED车灯控制系统的电感类产品也量产交付。为储能领域开发的BMS类元件已经批量交付。同时精密结构陶瓷开始进军高端汽车行业,密封陶瓷等新产品通过国际领军汽车大客户承认。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48.15亿元、60.19亿元、75.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2亿元、10.52亿元、13.2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电子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扩产进度不及预期;5G基站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新洁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01 115.85 -- -- 214.40 31.87%
176.58 52.42%
详细
事件:3月30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9.55亿元,同比增长23.62%,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41.89%。拆分20Q4,实现营收2.89亿元,同比增长25.44%,实现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7.91%。 产品应用逐渐增多,领军功率MSOS国产替代::公司主要产品为沟槽型、超结、屏蔽栅功率MOSFET和IGBT等功率器件,通过“构建-衍生-升级”模式,2020年新增产品400余款,目前已拥有覆盖12V~1350V、0.1A~350A的1300余种产品,是国内MOSFET产品系列最齐全的功率器件设计企业之一。公司在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凭借成本、区域优势逐步实现对MOSFET、IGBT等中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根据年报,2017年以来公司已与纳恩博、飞毛腿、富士康等建立了联系,另外也已进入了中兴通讯、富士康、宁德时代、海尔、美的、九号公司、三星电子、视源股份、长城汽车、比亚迪、无锡晶汇、大疆创新等多家龙头客户的供应链。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加大IITGBT与三代半导体投入:分产品来看,2020年公司功率器件销售18.19亿只,实现营收7.78亿元,同比增长36.74%,毛利率25.87%,同比+4.26pct;8寸芯片销售8.57万片、12寸芯片销售69片,共计实现营收1.75亿元,同比减少13.43%,毛利率22.46%,同比+4.64pct。2020年下半年以来,行业景气度升高,受到上游产能紧张的影响,产品供不应求,公司减少了芯片销售,更多地将芯片经过封测成功率器件后进行出售,以进一步提公司品牌产品的占有率以及盈利能力。除了MOSFET,20Q4以来公司加大了IGBT产品的资源投入,公司公告称该产品营收规模较19年增长了522.53%,我们认为公司IGBT产品平台营收规模将在2021年有明显提升。另外在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产品中,根据公告,公司目前已选定境内外的代工合作伙伴,其中1200V新能源汽车用SiCMOSFET和650VPD电源用GaNHEMT正在积极研发中。 华虹无锡1122寸线量产助力公司产能扩张,积极开发海外代工与封测产能:2020年度,公司8英寸芯片实现回货27.50万余片,12英寸芯片实现回货1.32万余片。公司与华虹宏力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其1、2、3、7厂均已实现投产,合作伙伴还有华润上华、中芯集成。此外,根据公告公司已在积极开发海外芯片代工厂,并建立了初步业务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已在海外某芯片代工厂实现第一颗产品的首批投产,并向另一芯片代工厂采购芯片作为产能的补充。封测方面,根据公告,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电基集成自建生产线并积极扩产,并进一步加强与长电科技、安靠技术、通富微电、捷敏电子、成都集佳、上海芯哲、苏阳股份等的合作,并推动了与境外某封测龙头企业的合作,2020年公司全年封装数量突破17亿只,较2019年增加24.80%。 功率器件需求旺盛,2211Q1开启产品涨价通道:根据公告,公司产品已于2021年1月1日开始涨价,考虑到功率半导体下游光伏、新能车、消费电子等需求明确,潜力较大并有较强的长期确定性,而其产能主要集中在产能扩张缓慢的8英寸晶圆厂,我们认为供需失衡将贯穿2021年整年,随着代工价格持续上涨,Fabless端出货价格仍具有再次上涨可能。目前国内龙头市占率依然很低,但疫情、地缘政治等因素加速了对海外对手的替代,同时考虑到功率半导体属于成熟制程,不受先进制程设备制裁影响,代工端的扩产周期可预测性较高。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内公司业绩将维持高速增长,长期来看MOSFET与IGBT的国产替代的需求会给公司带来较大成长机会。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14.32亿元、20.77亿元、29.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亿元、4.08亿元、5.51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代工价格上涨超预期;下游产品需求不达预期;新产品研发、产业化不及预期。
明微电子 2021-03-24 65.83 -- -- 95.87 44.97%
206.00 212.93%
详细
事件:3月22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13.47%;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35.36%。LED显示屏类驱动芯片和LED照明类驱动芯片销量持续增长,同时消费电子类市场需求旺盛,新品销售上量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及营业收入上涨。2020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36.58%。 LED行业景气度快速上行,显示与照明需求同时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LED显示驱动类芯片产量175,656.70万颗,产销率101.19%,销售量比上年增长9.18%;LED照明驱动类芯片产量110,201.63万颗,产销率100.20%,销售量比上年增长54.36%,主要系公司持续研发推出的全电压、恒功率、智能、调光调色等功能的线性照明驱动芯片,市场渗透率提高从而推动销售规模的大幅提升。根据LEDinside分析,若未来没有太大的宏观经济变化,2020~2024年全球LED显示预计将保持16%的年复合增速。在电视、显示器、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等终端需求旺盛的驱动下,我国MiniLED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迎来快速增长期。 MiniLED产品研发顺利:随着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换代,公司下游客户终端产品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市场新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小间距、Mini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使得LED显示屏应用拓宽,为公司LED显示驱动芯片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MiniLED芯片尺寸将更小,点间距更密,MiniLED显示屏点间距越低,对驱动技术要求越高及需要的MiniLED驱动芯片也越多,随着MiniLED显示屏市场进一步推广,显示驱动需求应该同步上涨。目前,公司针对景观照明及装饰照明的LED驱动芯片以及应用于MiniLED屏的驱动芯片均已量产。 研发700V工艺满足生产技术,自建封测产线解决产能问题:2020年上半年开始,公司更多型号产品升级到12寸晶圆并引入了新的12寸供应商,自主研发700V工艺,现晶圆厂之间快速切换,可以满足高压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同时,公司也自建了封装测试生产线,有效地解决了委外加工产能供应不足的问题,加强了品质管控,形成技术保护闭环。未来,公司将结合现有产品特征,合作开发光刻层数较少的工艺,推进工艺由原有8寸全面升级至12寸。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8.75亿元、11.47亿元、14.3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亿元、2.02亿元、2.54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扬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3-16 40.00 -- -- 43.49 8.35%
48.52 21.30%
详细
事件:3月12日,公司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及2021Q1业绩预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6.31亿元,同比增长31.11%,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67.85%。公司预计2021Q1归母净利润1.22~1.39亿元,同比增长120%~150%。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前瞻研发效益释放,新产品助力业绩增长: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26.31亿元,同比增长31.11%,主要系受益于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和下游市场拉动,2020年公司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目前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带来产品成本下降,毛利率水平明显提升;2020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67.85%,落于公司前期预告区间内;2021Q1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研发投入逐步释放效益,新产品的业绩突出,根据公司公告,公司MOS、小信号、IGBT及模块等产品的业绩同比增长均在100%以上;同时,国家对新能源产业出台利好政策,公司积极扩大市场份额,实现配套产品的业绩同比增长100%以上。 功率半导体下游需求旺盛,公司有望实现持续增长:作为国内半导体器件龙头之一,直接受益于功率半导体行业高景气,同时公司全力推进高端MOSFET、IGBT等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功率半导体行业在供给方面,由于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冲击,海外多家晶圆厂产能受损,以及下游部分客户对2021年供应链安全的顾虑,有订单提前的考量;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光伏、家电、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终端需求方面带来终端需求旺盛。其中,根据EVTank数据,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到331.1万量,而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在加速从政策推动向市场拉动转型;在光伏领域,如逆变器需要大量高压大功率的功率器件,随着今年以来光伏接近平价进入普及拐点功率器件规模将随着光伏出货量提升而增长。受供需失衡影响,2020年下半年以来,功率器件IDM、对应的上游晶圆厂普遍涨价,相关Fabless厂商也相应涨价,在供需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功率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有望贯穿2021年全年,公司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定增募资拓宽公司产品线,进一步开拓市场提高盈利能力:2021年初,公司完成定增募资15亿元。此次募资将主要用于智能终端用超薄微功率半导体芯片封测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建成投产后将新增智能终端用超薄微功率半导体器件2,000KK/月的生产能力。根据公司公告,除应用公司现有的SOT、SOD封装形式外,还将采用FBP封装形式对功率器件芯片进行封装测试,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对于中高端半导体功率器件产品的封装测试能力,开拓国内半导体器件封装测试市场,巩固公司在智能终端、消费级电子、开关电源、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等半导体下游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预计公司产品线将进一步扩宽,公司盈利能力得到增强。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2年收入分别为、32.63亿元、4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亿元、6.23亿元,维持评级,予以“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开发不及预期;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1-03-12 8.68 -- -- 10.38 17.95%
10.24 17.97%
详细
事件1:3月10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768.30亿元,同比增2.33%;实现归母净利润43.88亿元,同比增67.63%。按2019年重组后同口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6.8亿,同比增33.9%。公司经营效率持续改善,业绩符合预期。 事件2:拟与TCL实业共同设立TCL半导体。TCL半导体拟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公司与TCL实业分别出资人民币5亿元,各自占比50%。 全球面板龙头叠加行业周期向上双轮驱动,积极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与材料:受芯片和玻璃供应短缺及新产能开出延误影响,LCD面板市场供需持续偏紧。2020年,显示产业在历史底部迎来了周期拐点,去年6月以来,大尺寸面板价格持续上涨,行业盈利能力逐步恢复。 报告期内,TCL华星实现逆势增长,实现产品销售面积2,90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2%,实现营业收入467.7亿元,同比增长37.6%,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51.1%,其中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18.6亿元,同比改善21.9亿元。大尺寸业务保持效率效益全球领先,t1、t2和t6工厂保持满销满产,t7工厂顺利投产,大尺寸产品出货2,76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9%。同时公司积极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和材料,TCL华星将通过旗下“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广东聚华及战略入股的JOLED,加速印刷显示工艺的工业化生产和生态建设。此外,公司还与三安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Micro-LED技术开发,推动从材料、工艺、设备、产线方案到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布局,并形成MicroLED商业化规模量产的工艺流程解决方案。 布局半导体光伏和材料战略新赛道,建立未来发展新动能:公司通过并购中环半导体,布局半导体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产业。2020年,中环半导体继续推进光伏产业全球领先。报告期内,中环半导体实现营业总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12.8%,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17.0%,公司已于2020年第四季度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光伏方面:进一步加速生产全流程的工业4.0应用和升级。 本报告期末,公司单晶总产能达55GW/年,其中通过技改提升原有产能占比近20%。同时,公司开展叠瓦3.0产线的研发,并与国内领先的G12PERC电池制造商协同创新、联合创新,报告期末形成产能4GW/年;22)材料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材料产品验证和客户开发加速,获得全球主要客户认可。公司8英寸和12英寸产品全面对标国际领先产品,产品性能及质量获国内外头部客户高度肯定,已投入产线均已实现满产。产品结构上,在巩固传统功率半导体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公司已成为数字逻辑产品和存储产品的有力参与者,2020年硅片出货面积同比增长30%以上。同时,公司加速全球化业务布局,在欧洲、日本、台湾等半导体产业聚集地区积极构建市场渠道网络,打造技术支持平台,强化全球体系服务能力,2020年公司海外销售占比达40%。 拟设立TCL半导体,布局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功率器件:TCL半导体将作为公司半导体业务平台,围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半导体功率器件等领域的产业发展机会进行投资布局。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领域,参照行业内的Fabless模式,TCL半导体将对上下游关联产业需求量较大的芯片类别,如驱动芯片、AI语音芯片进行重点开发。公司公告称,在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TCL半导体拟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器件业务核心技术能力,率先突破市场。 投资建议:作为全球面板龙头之一,受益于行业周期向上,TCL华星2020年业绩大增,2021年,随着t7产能释放以及苏州三星产能整合,TCL华星全年产能将大幅增加,面板行业地位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成功摘牌中环股份进军光伏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另外公告新设立TCL半导体进军半导体设计和功率器件,以上均契合公司寻找新增长动能的诉求,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业务整体竞争实力将登上一个新台阶。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1152.46亿元、1382.95亿元、1645.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38亿元、110.4亿元、126.5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倍、12倍和10倍,调高评级,予以“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际巨头产能退出计划发生变化;竞争加剧风险。
斯达半导 计算机行业 2021-03-04 248.40 -- -- 237.49 -4.55%
242.70 -2.29%
详细
事件:3月2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35亿元。其中,20亿元用于高压特色工艺功率芯片和Si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7亿元用于功率半导体模块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项目;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占卡位功率半导体优质赛道,抢占IGBT国产替代高地:公司主要产品为IGBT模块,占营收95%以上。以IGBT模块、SiC模块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模块广泛应用于电机节能、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白色家电等领域。根据智研咨询,目前中国的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35%左右,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市场,约为940.8亿元。根据集邦咨询统计,中国也是最大的IGBT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IGBT市场规模将达到522亿人民币。 而新能源汽车方面,据Yole统计,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用IGBT模组市场规模达9.09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到19.10亿美元。 目前IGBT市场主要被国外巨头垄断,模块市场中英飞凌常年领先,而当前由于海外缺货以及对未来供应链安全需求,部分终端客户转单,国产供应商进入大客户难度降低,给国内厂商带来加速追赶机遇。 建设功率芯片制造产线与功率模块产线,克服产能供应不足瓶颈。 募投项目中,1)拟投入20亿元,新建厂房及仓库等配套设施,购置光刻机、显影机、刻蚀机、PECVD、退火炉、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实现高压特色工艺功率芯片和Si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期3年,达产后,预计将形成年产36万片功率半导体芯片的生产能力。2)拟投入7亿元,利用现有厂房实施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项目,购置全自动划片机、在线式全自动印刷机、在线式全自动贴片机、在线式全自动真空回流炉、在线式全自动清洗机等设备,实施功率半导体模块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项目。项目建设周期3年,达产后,预计将形成新增年产400万片的功率半导体模块的生产能力。我们认为,功率半导体器件相比逻辑芯片更注重芯片设计与制造协同。公司积极扩张芯片制造产能,不仅能够更充分的发挥设计上的优势,也能逐步解决功率半导体晶圆代工供需失衡的核心矛盾。 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业务,新能源产业需求增长助力公司腾飞。现代电力电子对功率器件的要求是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小型化,而SiC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特性满足了这些要求,SiC二极管、晶体管以及模组已替代部分硅基产品。根据IHS数据,2018年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约3.9亿美元,受新能源汽车行业庞大的需求驱动,以及光伏风电和充电桩等领域对于效率和功耗要求提升的影响,预计到2027
四方光电 2021-03-03 71.50 -- -- 72.97 2.06%
115.88 62.07%
详细
事件:2月26日,公司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31.84%;归母净利润8,504.56万元,同比增长30.9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323.00万元,同比增长45.82%。 气体传感器专家,核心产品系空气品质传感器:公司主要从事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气体传感器用于家电、汽车、医疗器械等终端;气体分析仪器用于环境监测、冶金、煤化工等领域等。目前,公司核心产品是空气品质气体传感器,重点聚焦家电和汽车两个民用领域,公司2020H1总营收1.06亿元,空气品质气体传感器占68.11%。 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600亿以上,具备长期增长动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全球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自2010年的720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2,05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2017年国内传感器市场规模约1,300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至2,327亿元。其中,气体传感器行业具备长期成长动力,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600亿元以上,主要系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智慧医疗等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 车用气体传感器亟需国产替代:车用气体传感器主要用于:①燃油尾气后处理系统(发动机O2、NOx、SOOT传感器等),其中发动机、燃烧设备等需要耐高温的气体传感器,目前主要由博世、大陆等国外企业垄断,我国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②适用于燃油车和新能源汽的车载空气品质气体传感器目前渗透率仍较低,市场待开发;③其他拓展产品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用冷媒泄漏监测等。国内气体传感器研究和产业化相对成熟的领域主要是半导体和催化燃烧传感器,上述两类气体传感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较高,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厂商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红外气体传感器等领域起步相对较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根据YoleDéveloppement,公司具有MOS/MEMS、红外、电化学、光散射等技术,是国内仅有的三家全面掌握上述技术的企业之一,公司有望参与国际竞争。 公司已进入知名汽车供应商和车厂供应体系:①2017年通过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一汽股份、宝沃汽车、 合众汽车等Tier1的供应商;②通过法雷奥、马勒等进入一汽大众、东风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车和家等整车厂的供应商体系。③2018~2020年间,相继获得英国捷豹路虎MLA、D8、D7三个平台车型针对激光粉尘传感器、红外CO2气体传感器产品的定点。 积极向上游领域延伸,实现质量与成本控制:公司2017-2019年营收分别为1.05亿元、1.18亿元、2.33亿元;期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6.75万元、1,104.79万元、6,494.96万元;期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8.37%、38.34%、49.55%。2018年空气净化家电竞争激烈,行业去库存导致气体传感器毛利率下降;2019年,公司气体传感器产销量大幅增长,另受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新政的影响,高毛利的气体分析仪器销售规模增长,整体毛利率提升;2020H1气体分析仪器销售收入占比下降使得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至44.84%。2017年~2020H1公司费用率分别为33.87%、34.07%、22.22%和18.98%,其中2019年~2020H1规模效应凸显,费用率大幅下降。公司积极向上游零部件制造领域延伸,通过整合供应链进一步实施成本管控,目前,公司已实现PCB定制、自主贴装,部分实现风扇、激光管模组的自产,2019年-2020年气体传感器毛利率水平逐年提升,2020年上半年气体传感器毛利率为40.04%。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2年收入分别为5.67亿元、8.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亿元、2.44亿元,维持评级,予以“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尾气分析仪器销售收入下滑;部分核心零部件依赖外购,境外原材料采购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顺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3-02 34.79 38.55 41.73% 36.52 4.34%
37.96 9.11%
详细
事件:2月26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4.77亿元,同比增长29.09%;实现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46.50%,落在业绩预告5.62亿元~6.03亿元中枢,业绩符合预期。分拆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24.11%,环比增长0.89%;实现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73.31%,环比增长10.30%。 从营收增速看,公司2017~2019年连续三年营收增速10%~20%,2020年达到29%,考虑到产能释放节奏受疫情影响,公司营收高增长主要受益于下游终端需求释放和客户份额提升。一方面,疫情导致PC和平板等通讯终端需求提升,另一方面5G手机出货量大幅增长,2020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2亿台,渗透率16%;其中国内5G手机出货量1.63亿部,渗透率55.1%,2019年全球5G手机仅1870万部,渗透率1.3%(根据IDC)。公司是国内电感龙头,全球市占率位列前五(根据CECA),下游覆盖主要各大通讯终端品牌商,并且在当前主流的0201型号产品占据全球主要产能。 从利润率看,2020年毛利率为36.26%,同比增长2.11pct;净利率为17.18%,同比增长2.11pct。而产品利润率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需求增长带来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根据年报2020年电子元器件产量同比增长35.74%,而公司2020年新增产能释放有限,因而产能利用率大幅增长。费用端保持稳定,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投入占收入比均有所下降,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0.9pct,主要系银行利息支出增加,同时产生1300万元汇兑损失,上年同期汇兑收益6.6万元。 展望2021年,我们继续看好全球5G手机放量带来的电感需求提升,同时受益于5G,基站、服务器和消费电子等终端需求同步增长,公司电感龙头地位,产能和产品均有充分保障。中长期,公司发力汽车电子,倒车雷达变压器等主力产品已经覆盖主要客户,更多产品品类和下游客户也在拓展过程中,未来有望实现较高增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45亿元、51.5亿元、58.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亿元、9.8亿元、10.82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5G建设不及预期;汽车电子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扩产速度不及预期。
四方光电 2021-02-22 50.00 -- -- 75.88 51.76%
94.69 89.38%
详细
气体传感器专家,核心产品系空气品质传感器:四方光电成立于2003年,2021年初上市,主要从事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气体传感器用于家电、汽车、医疗器械等终端。气体分析仪器用于环境监测、冶金、煤化工等领域等。目前,公司核心产品是空气品质气体传感器,重点聚焦家电和汽车两个民用领域,公司2020H1总营收1.06亿元,空气品质气体传感器收入占比68%。 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600亿以上,具备长期增长动力: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全球传感器整体市场规模2059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增长到2,372亿元。其中,气体传感器行业具备长期成长动力,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600亿元以上,主要系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智慧医疗等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 车用气体传感器市场亟需国产替代:车用气体传感器主要用于:①燃油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发动机O2、NOx传感器。其中,发动机、燃烧设备等需要耐高温的气体传感器,目前主要由博世、大陆等国外企业垄断,我国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②同时适用于燃油车和新能源汽的车载空气品质气体传感器,目前渗透率仍较低;③其他拓展产品,如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用冷媒泄漏监测的气体传感器。 公司凭借其技术实力已进入知名汽车供应商和车厂供应体系:根据Yole,公司是国内三家全面掌握MOS/MEMS、红外、电化学、光散射等技术技术的气体与颗粒物传感器企业之一。公司拥有激光粉尘传感器、红外CO2气体传感器和负离子发生器等产品,可有效应对车载场景对高低温、抗震动性的要求。在产品认证和客户方面:①公司2017成为一汽股份、宝沃汽车、合众汽车等Tier1的供应商;②通过法雷奥、马勒等进入一汽大众、东风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的供应商体系;③2018~2020年相继获得捷豹路虎MLA、D8、D7三个平台车型针对激光粉尘传感器、红外CO2气体传感器产品的定点。另外,公司前瞻性布局,针对我国用于控制汽车空调内外循环的空气质量传感器主要依靠进口的现状,开展“空气质量传感器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采用MEMS工艺研制新型的MOX气体传感器,且基于该技术平台,公司未来也可以开发的其他空气品质传感器。 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空气净化及尾气检测设备市场需求增长,公司营收规模快速增长,2017-2019年营收分别为1.05亿元、1.17亿元、2.33亿元,CAGR为49.01%;期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2.91万元、695.48万元、5,707.61万元。期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8.37%、38.34%、49.55%。2018年空气净化家电竞争激烈、行业去库存导致气体传感器毛利率下降;2019年,随着公司气体传感器产销量大幅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新政的影响,高毛利气体分析仪器销售规模增长,整体毛利率提升;2020H1气体分析仪器销售收入占比下降使得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至44.84%。2017年~2020H1公司费用率分别为33.87%、34.07%、22.22%和18.98%,其中2019年~2020H1规模效应凸显,费用率大幅下降。 募投项目:拟募集资金5.7亿元,1.8亿元用于年产1,347万只(19年末为435.15万只)气体传感器及年产6,300台气体分析仪产线建设项目;3.2亿元(一期计划2.5亿元)用于新建年产300万支超声波气体传感器与100万支配套仪器仪表生产项目;5,000万元用于智能气体传感器研发基地建设;4,000万元用于营销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收入分别为2.75亿元、5.34亿元、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2亿元、1.6亿元、2.4亿元,EPS分别为1.02元、2.29元和3.43元,对应PE分别为50倍、22倍和15倍,首次覆盖,予以“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尾气分析仪器销售收入下滑;部分核心零部件依赖外购,境外原材料采购;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募投项目用地尚未落实的风险。
新洁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2-11 123.08 -- -- 214.97 24.45%
153.17 24.45%
详细
功率半导体设计领先企业,业绩快速成长:新洁能是国内功率半导体行业的Fabless领先企业,主营业务为MOSFET、IGBT等半导体芯片和功率器件的研发设计及销售。此外,新洁能也是是国内最早一批专注于8 英寸晶圆片工艺平台对MOSFET、IGBT等先进的半导体功率器件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的公司之一,在MOSFET、IGBT等先进的半导体功率器件这一细分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研发经验。近年来,公司面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装备制造、物联网、光伏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在沟槽型功率MOSFET基础上,持续创新,进一步开发了超结功率MOSFET和屏蔽栅功率MOSFET、IGBT等产品,且细分型号不断丰富,业绩持续增长。 功率半导体市场景气度上行,受益于MOSFET涨价红利:MOSFET和IGBT相比于功率三极管、晶闸管等电流控制型开关器件,具有易于驱动、开关速度快、损耗低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英飞凌数据显示,2019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约为454亿美元,其中MOSFET功率器件市场规模达到约81亿美元,是细分领域中规模最大的市场。Yole预测,2016-2022年IGBT市场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1.66%,是细分领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近期MOSFET产品价格上涨,作为国内MOSFET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公司有望受益于涨价红利,复制2018年的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高增长时期,实现业绩的高速发展。 “技术研发+产业链协作”双轮驱动,国产替代浪潮下显著受益:(1)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构建了“沟槽型功率MOSFET”、“屏蔽栅功率MOSFET”、“超结功率MOSFET”、“IGBT”四大产品平台,形成“构建-衍生-升级”的良性发展模式。未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挖掘客户的需求,丰富产品系列型号,布局SiC 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保持公司在产品系列方面的竞争优势。(2)产业链协作方面,公司上游供应商主要为芯片代工企业和封装测试企业,其中包括华虹宏力、长电科技、安靠技术等优秀供应商,已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紧密合作;公司下游客户中有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与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未来,公司有望凭借MOSFET、IGBT 等半导体芯片和功率器件产品方面的优势,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显著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收入分别为10.2亿元、14.89亿元、2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2.95亿元、4亿元。首次覆盖,予以“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周转风险。
顺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2-09 33.89 38.55 41.73% 36.85 8.10%
37.96 12.01%
详细
受益于5G,电感龙头业绩持续超预期,订单景气度有望持续维持: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24.55亿元,同比+27.11%;净利润4.07亿元,同比+37.03%。Q3单季度营收10.13亿元,同比+41.87%;净利润1.65亿元,同比+61.84%;根据2020年业绩预告,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55~1.96亿元,同比+47.62%~86.67%。公司Q3和Q4连续两个季度业绩超预期。我们认为,5G手机电感需求的增加以及5G手机出货量的同比大幅提升是核心驱动因素。手机是目前电感最大应用市场。4G手机单机电感使用量平均超过100颗,高端机型接近200颗,5G手机频段数增加推动单机电感用量提升30%~50%。受益于智能手机放量,公司2013年业绩高增长。受益于本轮5G换机潮,2020年业绩恢复高增长。区别于2013年的景气短周期,我们认为公司在下游品牌客户的份额还有提升空间,同时海外竞争对手产能不断退出,叠加01005新产品放量,预计本轮5G手机换机带动的公司营收高增长可景气维持。 伴随规模化和新产品迭代,利润率有望维持较高水平:不同手机品牌商由于产品定位等因素,电感应用需求各有不同,产品等级越高,价格和利润率更好。根据产业调研,苹果客户对电感的使用要求更高,射频电感以更加小型化的01005叠层为主,功率电感以更加标准化的一体成型电感为主。虽然工艺难度更大,但价值量和利润率也更高,主要原因在于小型化产品在减少原材料使用的同时,可以提高产出效率(每Bar电感数量,Bar为基本生产单位)。目前公司01005产品已经量产出货,同时具备一体成型电感生产能力。我们认为,一方面份额提升有利于公司产品规模化效应的提升,优化生产成本,另一方面01005等新产品的量产出货有利于改善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水平,此外公司持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判断公司有望将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长期空间:发力汽车,成为工艺创新的解决方案供应商:2汽车电子接力高增长,新产品和新客户加速拓展:汽车电子类应用逐渐成为全球被动元件大厂的支柱性收入。TDK于2015-2019年间来自汽车电子应用领域收入实现年复合47%高增长;村田制作所2018年将汽车定位为继通信市场后的收益支柱,推出传感器、无线模块等产品线。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包括ADAS倒车雷达变压器、BMS变压器等各类传感器,未来新产品新客户的持续突破有望带动汽车电子业务持续高增长。 2对标龙头,发展成为电子元件解决方案供应商:伴随终端小型化,无源器件集成模块化成为行业主流趋势。LTCC工艺是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公司已经掌握成熟的LTCC工艺,产品包括叠层片式LC滤波器和叠层片式蓝牙天线,其中滤波器等产品在通信微基站开始广泛应用,未来有望持续显著放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收入分别为35.58亿元、45亿元、5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亿元、8亿元、9.8亿元,EPS分别为0.72元、0.99元和1.21元,对应PE分别为47倍、34倍和28倍。考虑到公司行业龙头的市场地位,以及汽车电子业务的高成长空间,给予2021年40倍PE,目标价39.6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风险提示:5G建设不及预期;汽车电子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扩产速度不及预期。
闻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2-09 104.89 -- -- 119.50 13.93%
119.50 13.93%
详细
事件:2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与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收购意向协议》,拟以现金方式购买欧菲光拥有的与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的相关业务资产,具体包括欧菲光持有的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的100%股权,以及欧菲光及其控股公司在中国及境外所拥有的(除广州得尔塔外的)与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相关业务的经营性资产。 标的资产经营情况良好,具备领先摄像头模组开发和封装技术:根据公告,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为欧菲光全资子公司,前身为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于华南(中国广州)的生产基地,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微型摄像头及相关部件。2020年前三季度,广州得尔塔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实现净利润2.7亿元,经营情况良好。 拓展上游产业链,构建全产业链客户服务能力:据公司公告,在全面统筹产品集成业务板块和安世集团半导体业务板块发展的基础上,公司可以通过本次收购进一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进行产业垂直领域的布局和整合,从而更好的抓住5G、IoT、智能汽车领域需求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促进上市公司业绩长期可持续增长。 化优化ODM竞争实力,蓄势汽车电子与第三代半导体,发挥协同效应:ODM方面,公司通过优化客户结构、前瞻布局5G技术以及在平板、笔电、TWS、Watch和IoT产品领域实现品类拓展等方式优化ODM竞争实力,巩固龙头地位。安世半导体方面,公司加大车规级产品产能布局,导入SiP等先进技术,前瞻布局GaN及SiC等第三代半导体,前景可期。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整合协作,实现公司通讯业务和半导体业务的协同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营收增速分别为63.8%、15.0%、15.0%,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5.2%、54.1%、41.1%,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交易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达预期。
京东方A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2-02 6.25 -- -- 6.64 6.24%
7.65 22.40%
详细
事件:1月29日,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48~51亿元,同比+150%~166%;扣非归母净利润25~2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1.67亿元。业绩符合预期。 Q4继续环比高增长,同比大幅扭亏: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3~26亿元,环比+73%~96%,上年同期仅0.6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6~19亿元,环比+51%~80%,上年同期亏损9.78亿元。 公司自Q3以来盈利大幅释放,收入端稳健增长,主要受益于部分中大尺寸产品价格持续提升。全年来看,疫情冲击供应链,公司优化产品结构,部分产品(IT和TV显示)销量和价格大幅增长,经营业绩同比显著提升。 柔性AMOLED方面,公司实现出货同比大幅增长,但产线尚处于爬坡期,同时新增折旧,因此短期承压。未来出货量持续提升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整体竞争力。1月16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增资并建设重庆第6代AMOLED生产线(60亿元)、以及增资云南创视界光电并建设12英寸硅基OLED项目(10亿元)。 此外,公司坚持物联网转型方向,积极把握发展机会,加强风险预警,在半导体显示事业、Mini LED、传感器及解决方案、智慧系统创新创及智慧医工事业等多个领域获得较快发展,物联网转型战略稳步推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3.91%、25.3%、12%,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4.58%、116.63%、18.88%,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市场需求不达预期;面板市场价格波动;柔性OLED产能释放不达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