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高电气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07-16
|
20.08
|
21.67
|
20.46%
|
20.62
|
2.69% |
|
20.62
|
2.69% |
-- |
详细
公司主营高压开关产品, 是我国电工行业领军企业。 公司系大型电力装备央企, 控股股东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核心业务为中压、 高压、 超高压、 特高压交直流开关设备研发制造、 销售安装、 检修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1100kV 及以下 SF6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GIS/H-GIS) 、 罐式断路器等, 能够满足我国电网建设对开关设备及配套服务的全部需求。 2023年公司在国网输变电设备中标金额排名中稳居前2名,中标金额高达52.05亿元; 在组合电器排名第一, 斩获 40.62亿元新增订单。 国内外特高压景气共振, 公司充分受益于全球电网建设步伐加速。 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全球电网建设高增速市场。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2.7/92.7/110.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0.0%/19.4%。 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8.2亿元, 同比增长 284.5%;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1亿元, 同比增长 303.5%。 高压开关行业领军企业, 科技创新助力公司夯实地位。 公司高压、 超高压、特高压开关及电站成套设备研发、 技术创新能力强, 多项产品填补我国高压开关相关方面的空白。 2021年公司顺利实现海上风电±200kV 直流 GIS示范应用, 推出世界首支±1000kV 直流纯 SF6气体绝缘穿墙套管, 打破了国外垄断。 2023年 3月, 公司与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联合研制的±800kV 直流高速开关通过全部试验考核, 标志着又一特高压直流重大装备实现国产化。 特高压进入黄金发展期, 公司高价值产品贡献增量业绩。 随着国家新能源大基地的发展, 国内特高压工程预计在 2024年-2030年进入进入黄金发展期。 2023年国家电网核准 4条直流工程和 2条交流工程, 新开工 4条直流工程和2条交流工程, 2024-2025年特高压产业链迎来新一轮建设景气周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是国内组合电器龙头企业, 将充分受益于2024-2025年电网投资集中放量; 公司在特高压直流开关设备和 GIL 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远期成长性良好。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1.9/14.3/17.3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 45.9%/20.5%/20.5%; 结合绝对与相对估值股票合理价值在 21.9-23.7元之间, 对应 24年动态 PE 区间为 25-27倍, 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 6%-14%溢价空间。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降、 毛利下滑的风险; 国内外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 海外市场盈利水平低于预期的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
|
|
伊戈尔
|
机械行业
|
2024-07-15
|
19.03
|
--
|
--
|
18.55
|
-2.52% |
|
19.28
|
1.31% |
-- |
详细
公司 2024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58-1.85亿元, 同比+75%-105%。 公司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 公司 2024H1实现归母净利润 1.58-1.85亿元, 同比+75%-105%。 实现扣非净利润 1.5-1.75亿元, 同比+77%-106%。 其中对应 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1.27亿元, 同比+40%-78%, 环比+72%-119%, Q2实现扣非净利润 0.98-1.23亿元, 同比+44%-81%, 环比+88-137%。 公司业务快速拓展, 规模效应有望抵消原材料价格波动。 2024上半年公司加快全球化产业布局, 市场拓展取得有效进展, 公司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 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 我们估计公司上半年光伏升压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为公司业绩增长主要贡献。 光储电感业务需求逐渐回暖, 照明产品整体稳健增长。 毛利率方面, 上半年铜、 铝等原材料价格虽然有所上涨, 但公司通过规模效应提升以及加大数字化生产线、 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促使公司不断提质增效以缓解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估计 Q2公司整体毛利率环比稳定。 展望下半年, 重点关注公司光伏升压变压器与配电变压器产能释放。 公司近年推进光伏升压变压器与配电变压器产能布局。 1) 光伏升压变压器方面,下半年公司安徽工厂产能持续释放, 光伏升压变压器整体产能将大幅增长。 目前海外墨西哥工厂正在建设中, 目前预计 2025年下半年投产; 2) 配电变压器方面, 公司目前产品出口美国及亚非拉地区, 公司美国达拉斯基地正在建设中, 预计 2024年四季度投产, 当前亚非拉等新兴市场以及美国市场需求景气, 公司在海外市场具备品牌、 渠道以及产能布局优势。 投资建议: 上调盈利预测,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伴随公司光伏升压变压器与配电变压器产能释放, 公司整体业绩将迎来快速增长, 同时公司通过规模效应、 降本增效来缓解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负面影响, 我们预计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将继续保持稳定。 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4.18/5.22/6.31亿元(原预测 3.34/4.33/5.24亿元) 同比+99.8%/24.7%/21%, EPS 分别为 1.07/1.33/1.61元, 对应估值分别为17.6/14.1/11.7倍,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贸易政策变动; 市场竞争加剧。
|
|
|
东方电缆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07-12
|
48.00
|
--
|
--
|
53.91
|
12.31% |
|
53.91
|
12.31% |
-- |
详细
事项:公司公告:近期,公司陆续收到相关方的《中标通知书》及合同。其中,中电建华东院海底电缆约0.8亿元,英国SSE公司海底电缆约1.5亿元、InchCapeOffshore公司海底电缆约18亿元,海缆系统合计中标金额约20.30亿元人民币。 国信电新观点:1)欧洲海风开发走出低谷,2023年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根据WindEurope、GWEC和Sif数据,2023-2026年欧洲海风新增装机CAGR有望达到30%,2026-2028年CAGR将达到21%。受海上风电与海洋输电项目需求共同带动,欧洲主要海缆企业在手订单持续创新高。2017年以来,中国头部海缆企业已陆续积累欧洲业绩,后续海缆订单有望持续向中国头部企业外溢。 2)国内海上风电蓄势已久,2024年招标有望迎来拐点,其中下半年有望形成密集招标。根据海上风电项目推进节奏,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9/15/16GW,2023-2027年新增装机CAGR达到26%。根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一年粤西、浙江待海缆招标项目容量超15GW,且高规格海缆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作为本土优势企业有望实现较好的中标表现。 3)考虑2024年上半年国内海风项目招标开工进度不及预期,下调2024年盈利预测;考虑2024年部分项目递延交付和公司近期中标情况,上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4/20.96/23.52亿元(原预测值为13.69/18.57/22.47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7/15/14倍,维持“优大于市”评级。公司是国内海缆龙头企业,未来一年国内海风招标有望进入密集释放,高规格海缆需求占比稳步提升;欧洲本土海缆企业订单饱和,随着海上风电和海洋输电需求的双重释放,公司海外订单有望实现较快增长。评论:u海上风电与海洋输电共同带动欧洲海缆需求,订单有望持续向我国头部企业外溢欧洲海风开发走出低谷,2023年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2023年受电价上限过低影响,英国第五轮CFD(差价合约)以零申报告终;2023年11月,英国政府决定提高第六轮CFD海上风电报价上限至73英镑/MWh,增长66%。此外,从融资成本看,英国新能源项目WACC在2022年10月左右达到高点,此后有所回落。根据WindEurope和4Coffshore数据,2023年欧洲海上风电完成FID(最终投资决策)容量高达9.3GW,对应融资金额高达300亿元,走出2020-2022年持续下行态势。参考历史数据,欧洲海上风电自FID至并网大约需要2-3年时间;考虑2020-2022年海上风电项目融资情况,预计2024年欧洲海上风电投产容量将保持低位,2025-2026年有望迎来装机拐点。欧洲海风规划项目仍存较大缺口,2024-2026年有望迎来新一轮资源释放。根据初步统计,目前欧洲地区主要国家计划在2023-2030年并网的已规划/披露/竞配的海上风电项目容量约为75-80GW,距离各国2030年目标仍有约60-65GW的缺口,考虑到欧洲海上风电建设周期(规划-并网)普遍在5年以上,我们预计2024-2026年欧洲海上风电将迎来新一轮开发资源释放,其中德国、丹麦、挪威、波兰有望成为资源释放的主要来源。欧洲海风装机2025-2026年有望迎来拐点。根据WindEurope、GWEC和Sif预测,2026年欧洲海风新增装机将分别达到8.2/8.6/8.0GW,按照均值计算,2023-2026年CAGR达到30%,2026-2028年CAGR将达到21%,2028年欧洲新增海风装机将突破10GW。 海上风电与海洋输电项目共同推动海缆需求,欧洲主要海缆企业在手订单持续创新高。2022年以来,包括耐克森、NKT和普睿司曼在内的欧洲海缆巨头在手订单持续创新高。随着欧洲RepowerEU计划的持续推进,未来欧洲电源侧将由气电向新能源转型,考虑到新能源的一次能源不可运输和欧洲风光资源和负荷的逆向分布特征,未来跨海输电通道将成为欧洲电网投资的重点。受海洋输电需求持续释放带动,欧洲头部海缆企业订单与排产饱和,且其中以大长度高压直流海缆为主。中国头部海缆企业已积累欧洲业绩,公司是唯一同时供货海风与海洋输电下游的企业。2017年以来,包括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和东方电缆在内的国内头部海缆企业已陆续向欧洲海上风电和海洋输电项目提供海缆产品与附件。公司在2020年以来中标欧洲海缆订单累计金额超30亿元,且是国内海缆企业中唯一同时供货海风与海洋输电项目下游的企业。公司中标的InchCape海风订单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大海外单体订单,并向南苏格兰电网公司SSEN第三次提供海缆产品,表明公司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已获得欧洲头部客户认可。国内海风蓄势已久,海缆招标有望迎来密集释放海上风电蓄势已久,2024年招标需求有望迎来拐点。受2022-2023年下游交付节奏影响,2023年国内风机招标容量同比下滑,其中海上风电同比下降46%。2022年以来,全国海上风电前期工作积极推进,2023年新增核准容量达12.1GW,同比增长42%;2024年1-4月海上风电新增核准容量已达5.6GW。我们预计,目前已招标待开工项目、新增核准容量储备均处于高位,2024年下半年国内海上风电招标有望迎来放量。2023-2027年全国海风新增装机CAGR预计为26%。2021年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两批“风光大基地”的逐步实施,我国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因新增项目前期手续耗时较长、疫情和大兆瓦风机定型等因素影响,2022-2023年我国海风装机规模不足10GW,维持在较低水平。根据海上风电项目推进节奏,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9/15/16GW,2023-2027年新增装机CAGR达到26%。 粤西、浙江待海缆招标项目容量超15GW,高规格海缆占比有望持续提升。2023年以来,全国海风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顺利,可招标项目池持续扩张。以公司已有产能布局的粤西地区和浙江省为例,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未来一年待海缆招标项目规模超15GW,公司作为本土优势企业有望实现较好的中标表现。此外,我国海风开发逐步走向“深蓝”,项目离岸距离稳步提升,500kV交直流/330kV交流等高规格海缆需求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作为头部企业具有突出优势。投资建议:下调24年盈利预测,上调25-26年盈利预测,维持“优大于市”评级考虑2024年上半年国内海风项目招标开工进度不及预期,下调2024年盈利预测;考虑2024年部分项目递延交付和公司近期中标情况,上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4/20.96/23.52亿元(原预测值为13.69/18.57/22.47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7/15/14倍,维持“优大于市”评级。公司是国内海缆龙头企业,未来一年国内海风招标有望进入密集释放,高规格海缆需求占比稳步提升;欧洲本土海缆企业订单饱和,随着海上风电和海洋输电需求的双重释放,公司海外订单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风险提示国内海风招标/开工进度不及预期;欧洲海上风电招标进度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竞争加剧。
|
|
|
运达股份
|
能源行业
|
2024-06-25
|
9.76
|
--
|
--
|
9.85
|
0.92% |
|
12.47
|
27.77% |
-- |
详细
事项:近日,公司拟通过浙江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全资子公司酒泉达凯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和酒泉信达智慧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以经国资备案的资产评估价对应的股权价值为基础确定挂牌价格,挂牌价格分别为3.16亿元及4.11亿元,两家子公司合计拥有装机容量250MW的风电运营项目。今年5月,公司还与日本企业丸红商社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合作,有助于加速公司海外市场的拓展。今年以来,浙江省以竞争性配置方式推动省管海域风电“应开尽开”,加大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力度,公司有望受益于省内海上风电订单放量。 国信电新观点: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的企业之一,2023年风电吊装容量排名全国第3位,在超大叶轮轻量化风电机组、电网友好主动支撑型风电机组、高塔架低风速风电机组等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公司推动“两海战略”,在大兆瓦风机的技术、产能及度电成本上,已经具备拓宽海上和海外风电业务的实力基础,目前在东南亚、中亚及西亚风电市场进展顺利,并积极开拓欧洲、南美等市场。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43/7.42/10.3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8/9.4/6.7倍,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评论:业绩回顾国内风电市场在2020-2021年经历了补贴时代的抢装潮,设备企业普遍实现增长的经营业绩。进入2022年一方面国内平价项目建设需要降低建设成本,设备企业利润承压;另一方面国内疫情也导致下游项目建设延迟,2022年行业出现装机需求负增长的情况。2023年新能源大基地带动了国内机组大型化趋势。由于下游建设推迟,价值量和盈利能力更强的出口和海上机型未对整体市场有明显拉动。在经历2022-2023年的蛰伏期之后,我们预计2024年风电市场迎来企稳回暖的趋势。 由于上述行业变化的挑战,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承压。2020年以来公司收入维持增长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3亿元,同比增长7.7%,2020-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为17.7%。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7.8%。从单季度数据来看,公司营收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主要原因系风机行业在四季度集中交付结算。 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下降32.8%,2020-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CAGR为33.8%。2023年业绩下滑主要原因在于风电市场竞争加剧拖累风机中标价格,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4.1pct.至13.7%。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下降4.2%。 从盈利能力来看,受风电市场竞争加剧影响,2023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4.1pct.,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水平有所回暖。2020年以来公司净利率水平维持在2%-4%范围内。2022年公司向全体股东配股,总股本增加29%至7.02亿股,摊薄公司ROE水平。 从期间费用来看,2020年以来公司销售费用率及研发费用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管理费用率则从2020年的经营数据2023年,公司对外销售风电机组8.47GW,同比增长18.94%。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统计,公司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跻身全国前三、全球前四,刷新历史最好成绩。风机大型化趋势持续推进,2023年4MW及以机型销售容量占比达到96%,较2022年提升38个百分点。在手订单保持充裕,2023年风机新增订单15.71GW,截至2023年末累计在手订单23.96GW。新能源开发建设方面,2023年公司新增控股新能源(风电/光伏)项目指标权益容量2,038MW,新增控股新能源项目核准/备案权益容量达1,996MW,全年新增新能源电站并网权益容量359MW;截至2023年末公司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781MW。 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除通过持有运营取得发电收入外,还可以通过择机对外转让来取得转让收益。2024年5月,公司拟通过浙江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全资子公司酒泉达凯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和酒泉信达智慧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以经国资备案的资产评估价对应的股权价值为基础确定挂牌价格,挂牌价格分别为3.16亿元及4.11亿元,两家子公司合计拥有肃北县马鬃山饮马峡250MW风电项目,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2024年以来,浙江省以竞争性配置方式推动省管海域风电“应开尽开”,加大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力度,公司有望受益于省内海上风电订单放量。 盈利预测近日,公司定增申请获得深圳交易所受理,公司计划向控股股东机电集团发行股票不超过8,464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7.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定增方案能否通过深交所审核且获得中国证监会作出同意注册的决定存在不确定性。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175.2/248.2/317.7亿元,同比变动-6.4%/+41.7%/+28.0%;实现归母净利润5.43/7.42/10.37亿元,同比增长31.1%/36.7%/39.7%。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8/9.4/6.7倍。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43/7.42/10.37亿元,同比增长31.1%/36.7%/39.7%。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8/9.4/6.7倍,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装机需求不及预期;电站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
|
|
大金重工
|
建筑和工程
|
2024-06-18
|
23.47
|
--
|
--
|
24.45
|
4.18% |
|
24.45
|
4.18% |
|
详细
风电塔筒管桩领先企业,海外业务布局领先。公司深耕风电塔架/管桩市场超过20年,产品已出口至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是亚洲首家出口欧洲超大型单桩的海工装备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3.3亿元,归母净利润4.3亿元。 海工产能优势突出,海外收入订单快速增长。公司蓬莱海工基地具有深水良港和对外开放口岸资质两项硬件优势,可实现超大单桩制造与出口;公司新增布局唐山、盘锦两大出口基地,未来还将打造风电装备特种运输船队。2023年公司出口发运总量同比增长超60%,其中海工达10万吨,出口收入占比40%,达到17亿元。2023年公司欧洲单桩签单量同比增长50%,正在参与竞争的海外海工项目总需求超300万吨。 国内海风蓄势已久,欧亚海风拐点在即。国内海风蓄势已久,2024年交付招标预计同时回到正增长趋势;2023-2027年国内海风年新增装机CAGR预计达26%。欧洲海风资源禀赋优秀,2023-2030年累计新增装机有望达140GW;欧洲市场此前受供应链、劳动力、利率等因素开发进度有所放缓,预计2025-2026年进入建设加速期。亚洲地区海风开发潜力巨大,2023-2030年新增装机CAGR预计超40%(不含中国),其中日本、韩国和越南是重点市场。 欧洲大单桩需求外溢,中国企业迎来发展契机。由于欧洲人工、能源和材料成本较高,欧洲市场海风单桩加工费持续上涨且远高于国内水平。考虑欧洲企业已有扩产计划,2027年起欧洲本地单桩需求进一步外溢,目前中国管桩企业在欧洲已获取批量订单或产能布局。我们预计2025-2026年欧洲管桩市场有望迎来招标窗口期,中国管桩领先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突出,已深度参与日/韩/越南海风市场。中国具有较为成熟的海风产业链,成本与交付速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风电企业布局日本、韩国和越南市场较早,目前已深度参与当地海风开发与供应链配套。越南未来有望成为中国海风企业重要市场。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46/9.30/13.19亿元(+52%/44%/42%),EPS分别为1.01/1.46/2.07元。通过多角度估值,预计公司合理估值25.68-28.28元,相对目前股价有8%-19%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优大于市”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开拓进度不及预期;欧洲海风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电站开发进度不及预期。
|
|
|
伊戈尔
|
机械行业
|
2024-05-21
|
20.39
|
--
|
--
|
25.02
|
22.71% |
|
25.10
|
23.10% |
|
详细
事项: 公司公告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36.3亿元, 同比+28.7%; 实现归母净利润 2.09亿元, 同比+9.3%; 公司 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7.74亿元, 同比+21%, 环比-30.4%, 实现归母净利润 0.58亿元, 同比+207%, 环比+33%。 国信电新观点: 1) 立足光储、 工控行业, 各项业务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公司目前主营包括新能源变压器, 工业控制变压器, 照明产品, 车载电感, 车载电源等产品。 公司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36.3亿元, 同比+28.7%, 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09亿元, 同比+9.3%, 其中 2023年能源产品(新能源变压器, 工业控制变压器) 实现营收营收 26.3亿元, 同比+42.3%, 占总营收的 72.4%; 照明电源实现营收 8.12亿元, 同比-4.6%, 占总营收的 22.3%; 其他产品(车载电感, 车载电源等) 实现营收 1.92亿元, 同比+53.6%, 占总营收 5.3%。 2) 光储行业需求旺盛, 推动配套器件需求提升。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458.9/526.7/595GW, CAGR 为 14%; 我们预计 2024-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为 149.3/201.2GWh, 同比增长 46.6%/34.8%。 受益于公司光储行业需求高增, 公司光储磁性元器件, 光伏升压变压器有望受益。 其中公司光储磁性元器件主要供应阳光电源、 华为、 锦浪科技、 固德威等核心逆变器客户,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光储磁性元器件全球市场空间为 144/174.6/194.7亿元, 同比增长 23.4%/21.2%/11.5%。 公司光伏升压变压器主要应用于光伏发电并网,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全球光伏升压变压器市场空间为97.2/110/119亿元, 同比增长 9.5%/13%/8.2%。 3) AI 推动能耗大幅增长, 公司数据中心产品有望受益。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 随着全球 5G 网络、 云服务和物联网(IoT) 的快速发展, 积极场景下 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有望超过 1000TWh, 实现翻倍以上增长。数据中心用电需求提升下,数据中心变压器未来十年将成为全球变压器的重要增长来源。根据 GlobalMarket Insights 数据, 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变压器市场规模为 92亿美元, 预计 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8亿美元, 2023-2032年 CAGR 为 6.9%。 公司深耕移动相变压器多年, 目前数据中心用巴拿马电源产品已完成研发并交付样机, 公司正在不断积极拓展市场并挖掘客户需求。 4) 配网升级推动公司配电变压器需求增长。 国际能源署预测 2023-2030年全球电网年均投资额将提升至5000亿美元, 到 2030年超过 6000亿美元, 较当前市场规模翻倍。 其中变压器是电能传输的核心设备。 2012-2021年, 全球电力变压器年均新增和替换需求约为 2.4TW。 IEA 预期在中性情景下, 2022-2030年年均需求规模将达到 3.5TW, 2031-2040年, 年均需求规模将达到 4.5TW, 其中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将占据大部分需求。 公司披露目前配电变压器业务几乎全部出口, 主要销往中南美洲、 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同时部分产品已进入北美市场。 同时公司已在国内外规划了新产能, 以应对海外配电变压器的市场需求。 5)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34/4.33/5.24亿元, 同比+60%/+30%/+21%, EPS 分别为 0.85/1.10/1.34元; 对应 2024-2026年 PE 分别为 26/20/16倍。 综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价值在22.95-25.05元之间,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5%-14%溢价空间。
|
|
|
正泰电器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05-21
|
20.24
|
--
|
--
|
22.32
|
7.20% |
|
21.70
|
7.21% |
|
详细
公司是国内低压电器及户用光伏头部企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盈利小幅下滑。公司为国内品牌产销量最大的低压电器供应商及国内最大的户用光伏电站安装商,2023年实现营收572.5亿元,同比+25%;实现归母净利润36.9亿元,同比-8%。2020-2023年营收复合增速为19.9%,扣非归母净利润的三年复合增速为-1.1%。2024年一季度公司2实现营收159.2亿元,同比+21.7%;实现归母净利29.9亿元,同比-6.3%。 低压电器下游涵盖多个经济支柱产业,2025年国内市场空间可达910亿,行业增速稳定。工业、农业、交通、国防和一般的居民用电领域大多采取低压供电。其中,低压电器以“三断一接”产品为主,市场规模金额占整体低压电器产品的86%左右。随着新能源行业中光伏、风电、储能装机量快速提升,低压电器在风光储、新能源车行业的需求将迎来高速增长,在传统房地产、工建、工商建领域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根据格物致胜预测,预计国内低压电器2023-2025年市场空间分别为829.9/871.4/91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5.0%/+4.5%。 国产加速替代,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2022年施耐德、德力西、ABB等头部外资份额合计为33.7%。多年来以正泰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持续崛起,作为国产排名第一的低压电器供应商,公司市占率从2011年的12.1%提升至2022年的14.8%,提升了2.7pct。市场集中度方面,低压电器CR5由2011年38.7%提升至2022年的48.1%,提升了9.4pct,多年来低压电器市场集中度逐步上升,国产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 户用光伏市场增速稳定,正泰安能市占率持续领先。公司为户用光伏领先企业,2023年正泰安能户用光伏装机容量超12GW,同比增长67%,对应市占率为29%,连续多年市场排名第一。我们预计2024-2026年国内户用光伏新增装机预计为45/49/52GW,对应市场空间为1062/1142/1206亿元,同比增长-17.2%/7.5%/5.7%,行业增速稳定。市场集中度方面,2023年国内户用光伏安装市场CR5约为86%,行业格局较为稳定。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706.3/751.4/791.1亿元,同比增长23.4%/6.4%/5.3%;实现归母净利润47.2/53.9/56.4亿元,同比增长28.2%/14.1%/4.6%。综合考虑FCFE估值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价的合理估值区间为21.6-23.1元,较公司当前股价有4%-9%的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低压电器下游市场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光伏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降本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中航重机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4-05-13
|
19.41
|
--
|
--
|
20.61
|
4.78% |
|
20.47
|
5.46% |
|
详细
航空锻造领域龙头,业绩稳步增长。公司是我国航空锻造领域龙头、高端装备锻件的核心供应商,与中国商飞、中国商发深度合作,同时是波音、空客、赛峰、罗罗、GE、ITP、IHI、Mettis等知名航空制造企业的锻件供应商。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8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1%。锻铸产品是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自2021年以来收入占比超过75%。 全球民用航空需求稳步增长,国产航空航天产业加速发展。2023年以来全球民用航空旅行需求持续恢复,在役老旧飞机逐步退出市场,民用飞机交付量有望保持稳定提升态势。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将重点推动国产C919大型客机示范运营和ARJ21支线客机系列化发展,国内民用航空制造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机遇。2024年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发射次数同比增长49%。国内航空航天零部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设备,逐步向高端化细分市场发展,不断争取海外订单的同时,跟随国产大飞机的批量交付而实现业绩提升。 收购宏山锻造股权,开拓高附加值锻件市场。公司收购宏山锻造80%股权,并获得宏山锻造持有的500MN大型模锻液压设备,可在较短时间内投入高附加值锻件订单的生产。宏山锻造拥有国内唯一一台进口且采用三梁四柱技术建造而成的500MN锻压机,具有精度高、成新率高、寿命长、工作台空间大等特点,适合大尺寸锻件加工,可填补公司大型锻件生产能力的不足。同时,宏山锻造围绕500MN锻压机建造而成的主要配套设备均为进口先进设备,生产线体系完整,该生产线亦是国内唯一的成体系、整建制的先进的进口生产线。 募投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锻铸产能稳步扩张。公司定增募投西安新区先进锻造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已于2023年底投产,此外航空精密模锻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及特种材料等温锻造生产线建设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底陆续投产,为公司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产能保障。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123/145/171亿元,同比增长17%/17%/18%;实现归母净利润15.8/19.0/23.1亿元,同比增长19%/20%/21%。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16/13倍。综合考虑FCFF估值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价合理估值区间为21.6-22.5元,对应2024年动态PE区间为20.2-21.1倍,较公司当前股价有6%-10%的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航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
|
|
国电南瑞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05-08
|
22.62
|
--
|
--
|
24.47
|
5.75% |
|
25.45
|
12.51% |
|
详细
全年业绩实现两位数增长, 现金分红比例显著提高。 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5.73 亿元(同比+10.13%) , 归母净利润 71.84 亿元(同比+11.44%) 。 全年销售毛利率 26.80%(同比-0.25pct.)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 43.3 亿元,占归母净利润 60.3%, 较 20-22 年明显提升; 此外公司发布 24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二次业务量利齐增, 新能源带动低碳业务快速发展。 23 年公司智能电网板块收入 256.4 亿元, 同比+2.57%, 毛利率 28.91%, 同比+0.98pct.; 数能融合收入 111.34 亿元, 同比+21.73%, 毛利率 22.38%, 同比+0.15pct.; 能源低碳收入 96.38 亿元, 同比+33.47%, 毛利率 23.92%, 同比-2.25pct.; 工业互联收入 31.69 亿元, 同比-3.01%, 毛利率 26.47%, 同比-0.50pct.。 电网行业收入保持稳健, 其他行业收入大幅增长。 23 年公司实现电网行业收入 359.10 亿元, 同比+1.98%, 其他行业收入 155.54 亿元, 同比+34.96%。 新增订单同比+13%, 海外业务快速成长。 23 年公司新签合同 582.87 亿元,同比+12.64%。 年底在手订单 498.52 亿元, 其中本年新签在手订单 274.27亿元。 23 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 13.94 亿元, 同比+104.07%, 毛利率 23.25%,同比+5.43pct.。 24 年经营目标稳健, 25-26 年特高压与数智化有望支撑公司业绩弹性。 2024年公司计划实现收入 560 亿元, 同比+8.6%; 发生营业成本 409.8 亿元, 同比+8.6%; 期间费用 62.4 亿元, 同比+11.7%。 公司 24 年经营目标较为保守主要受租赁业务模式变化和特高压确认收入周期较长影响; 25-26 年随着国内外特高压项目密集交付和电网数智化催生主网/配网二次业务需求, 公司业绩有望恢复增长弹性。 风险提示: 网内市场竞争加剧; 电网二次设备需求不及预期; 网外与海外业务开拓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下调盈利预测, 维持“买入” 评级。 考虑到公司业务模式变化和特高压交付节奏,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79.37/94.62/110.13 亿元(24-25 年原预测值为 84.48/95.61 亿元) ,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3/20/17 倍, 维持“买入”评级。
|
|
|
亿纬锂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5-06
|
37.50
|
--
|
--
|
39.90
|
6.40% |
|
44.38
|
18.35% |
|
详细
公司2024Q1实现净利润10.66亿元,同比-6%。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487.84亿元、同比+34%;实现归母净利润40.50亿元、同比+15%;毛利率为17.04%、同比+0.61pct。公司2024Q1实现营收93.17亿元,同比-17%、环比-30%;实现归母净利润10.66亿元,同比-6%、环比+70%;毛利率为17.64%、同比+0.81pct、环比-0.08pct。 公司动储电池出货量维持高速发展趋势。公司2023年动储电池合计出货量达54.4GWh,同比+88%;2024Q1动储电池出货量为13.5GWh、同比+44%、环比-25%。2023年公司在广汽、小鹏等客户供应份额持续提升,国内外储能客户合作不断深化,动储电池出货量实现高速增长。2024Q1受益储能电池旺盛需求以及公司商用车领域市占率提升,公司出货量维持高速发展趋势。 公司动储电池盈利能力表现稳健。公司2023年动力电池毛利率为14.37%,同比-1.59pct;储能电池毛利率为17.03%,同比+8.07pct。若考虑将股权激励费用加回,我们估计2023年公司动储电池单位净利约为0.03元/Wh、2024Q1动储电池单位净利约为0.02-0.03元/Wh,盈利能力环比略降或主要受到稼动率下滑等因素影响。 公司消费电池业务维持稳健发展态势。公司2023年消费电池营收83.62亿元,同比-2%,毛利率为23.73%,同比-0.95pct。我们估计公司2024Q1消费电池营收约为20亿元、环比下滑15%左右。2023年公司锂原电池销售额和出口额连续八年位列全球第一。伴随下游电动工具需求回暖以及终端客户补库,公司小圆柱电池出货量快速恢复,我们估计2023年公司小圆柱电池出货量或在6-7亿颗、2024Q1小圆柱出货量或突破2亿颗。 公司全球化布局加速推进。目前公司正在马来西亚布局小圆柱电池工厂、在匈牙利规划大圆柱动力电池工厂。此外,公司积极探索新模式通过收取授权许可费的模式与DaimlerTruck、PACCAR、ElectrifiedPower等达成合作,拟合资在美国建设动力电池产能,服务于北美的重卡市场。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基于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放缓、动力储能电池行业竞争加剧,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7.06/59.67/70.23亿元,同比+16%/+27%/+18%,EPS为2.30/2.92/3.4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13/11倍。
|
|
|
三一重能
|
机械行业
|
2024-05-03
|
28.08
|
--
|
--
|
28.52
|
1.57% |
|
28.72
|
2.28% |
|
详细
全年业绩稳健增长,毛利率阶段性承压。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4亿元,同比+21.2%,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21.8%。全年销售毛利率17.0%,同比-6.5pct.。23年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7.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5.5%。 四季度业绩高增,电站转让增厚利润。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49亿元(同比+24.58%,环比+108.33%),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61.44%,环比+356.57%)。四季度公司集中完成电站转让,形成投资收益约9亿元。 一季度业绩短期承压,毛利率环比修复。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28亿元(同比+10.50%,环比-76.80%),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44.92%,环比-72.77%),销售毛利率19.67%(同比-9.33pct.,环比+5.30pct.)。一季度在运电站规模阶段性下降、风场下游建设较慢,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新增订单创新高,风机毛利率继续引领行业。23年公司风机制造收入119.4亿元,同比+17.7%,毛利率15.5%,同比-7.8pct.。23年公司新增订单14.1GW,创历史新高;截至23年底,公司在手订单15.9GW。我们估计,一季度风机毛利率已触底反弹,随着技术降本的持续推进,盈利能力有望复苏。 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海外市场取得突破。23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3.1亿元,实现对中亚、南亚地区风电设备出海;海外毛利率22.1%,较国内高5.3pct.。 公司搭建“中方+本土”形式的海外团队,引进全球风电行业优秀人才;已组建200多人的海外营销团队,支持海外业务发展。 电站在建容量达2.4GW,电站销售持续增厚利润。23年公司发电收入4.7亿元,同比-19.8%,毛利率73.1%,同比+2.5pct.;电站销售收入6.3亿元,毛利率36.0%。截至23年底,公司存量风场容量248MW,在建容量高达2.4GW;我们预计未来公司自持、转让电站规模将保持双高增,持续增厚公司利润。 风险提示:电站开发节奏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整机行业竞争持续恶化。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到风电整机价格下行趋势,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18/26.76/32.85亿元(24-25年原预测值为22.94/27.2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13/11倍,维持“增持”评级。
|
|
|
南网科技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04-16
|
26.65
|
--
|
--
|
31.29
|
16.75% |
|
32.40
|
21.58% |
|
详细
全年业绩较快增长,现金分红1亿元。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7亿元,同比增长41.77%,实现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36.71%。全年销售毛利率28.98%(同比-0.68pct.),扣非销售净利率10.41%(同比-0.40pct.)。 2023年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0.99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35%。 四季度业绩同环比高增,盈利能力同比提升。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03亿元(同比+32.04%,环比+139.02%),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73.98%,环比+175.48%),销售毛利率32.92%(同比+6.08pct.,环比-4.35pct.),销售净利率13.50%(同比+3.29pct.,环比+1.26pct.)。 收购助力公司检测业务快速出省,电网侧试验检测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公司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收入5.82亿元,同比+64.73%,毛利率42.34%,同比-4.59pct.。23年下半年公司完成对贵州创星和广西桂能的股权收购,试验检测业务从广东向贵州和广西快速延伸,提振公司电源侧试验检测业务快速增长;23年公司电网侧试验检测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智能配用电量利齐增,物联表应用打开远期空间。2023年公司智能配用电设备收入4.42亿元,同比+31.85%,毛利率34.32%,同比+8.27pct.。23年公司自主研发的InOS系统及核心模组收入大幅增长,蓝牙模块、宽带载波模块产品订单大幅增长,其中宽带载波模块南网市占率超30%。 储能收入大幅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收入7.26亿元,同比+123.11%,毛利率14.69%,同比+3.08pct.;公司在储能行业激烈竞争背景下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23年公司参与的国内最大火储联调、南方区域首个锂电+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等标志性项目相继并网。 风险提示:全国电源装机节奏不及预期;储能行业竞争加剧;电网数字化改造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到物联表推广应用进度和储能行业较为激烈的竞争情况,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3/6.21/8.1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25/19倍,维持“增持”评级。
|
|
|
中际联合
|
机械行业
|
2024-04-09
|
26.98
|
--
|
--
|
44.50
|
17.01% |
|
33.53
|
24.28% |
|
详细
事项:近日,公司发布《关于对外投资设立二级子公司的公告》。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际香港)在巴西设立全资二级子公司,投资总额500万美元(约人民币3,592万元)。本次对外投资设立二级子公司符合国家对外投资政策以及公司自身的发展规划,有利于海外市场的拓展,提高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 国信电新观点:1)公司是全球风电高空升降设备领先企业,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全球16个行业,61个国家或地区。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北京、天津设有智能制造中心,在美国达拉斯、德国汉堡、印度金奈、日本东京设有全资子公司,服务网点遍布全球。 2)我们预计2024-2027年全球风电保持稳定发展趋势,大型化、高塔筒趋势推动高空升降设备的产品升级,带动单台风机的设备价值量提升。我们预计,2023-2027年全球陆风升降设备市场空间CAGR为8%,2027年达到10.4亿元;全球海风升降设备市场空间CAGR为19%,2027年达到1.6亿元。 3)随着人性化检修要求的不断提升,升降设备逐步取代助爬器、免爬器设备。全球风电存量改造需求快速增长,升降机采购占比持续提升带动单位风机价值量增长,中国、欧洲、美国存量改造市场空间近70亿元。 4)风机大型化、混塔方案推动大载荷升降机应用,公司2023年推出齿轮齿条升降机顺应市场需求,2024年三部委发布的“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将促进高塔应用,单台风机升降设备价值量提升。 5)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中海外占比高达50%,海外订单增速高于国内。历史上看,出口毛利率较内销高10-15个百分点,海外业务增长提高整体毛利率。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其他下游市场,建筑和应急装备市场空间广阔。 6)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80/12.69/15.11亿元,同比增长35.1%/17.5%/19.1%;实现归母净利润1.91/2.51/3.22亿元(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30/23/18x),同比增长23.0%/31.7%/28.1%。结合绝对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估值在41.70-44.55元之间(对应24年PE为25-27倍),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10%-17%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
|
特锐德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04-08
|
19.31
|
21.40
|
20.50%
|
20.66
|
6.49% |
|
22.73
|
17.71% |
|
详细
事项: 公司公告 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4.08-5.17亿元, 同比增长 50%-90%。 公司 2023年“智能制造+集成服务” 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网两大板块盈利能力均实现较好提升, 其中电动汽车充电网板块的经营主体特来电已实现扭亏为盈。 国信电新观点: 1) 公司是国内充电运营行业领军者, 多年深耕箱变等电力设备业务。 公司成立于 2004年, 成立初期专注于户外箱式电力设备业务; 2014年公司开始布局电动汽车充电业务。 目前, 公司在国内公共充电桩运营市场份额第一, 并且在中高端箱变等产品的细分领域处于行业前列。 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6.07亿元,同比+25%; 其中智能制造与系统集成业务实现营收 32.41亿元, 同比+11%, 占总营收的 57.8%; 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实现营收 23.67亿元, 同比+50%, 占总营收的 42.2%。 2) 公司依托场地、 资金与技术优势, 稳居充电运营行业领先地位。 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 949.5万辆, 同比+38%; 截至 2023年末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为 2041万辆, 占汽车总量的 6.1%。 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有望带动充电需求稳步增长。 2023年国内公共充电桩新增量为 93万台, 同比+42%, 我们预计 2026年国内新增公共充电桩为 159万台, 2024-2026年均复合增速为 18%。 特锐德是充电运营行业布局最早的民营企业之一, 依托丰富的优势场地资源、 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优质的整桩产品和运营平台, 公司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大公共充电桩运营企业, 2023年市场份额超 19%、 充电量超 93亿度。 3) 受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推进, 公司电力设备与充电设备业务有望稳步增长。 2024年 3月国家能源局、 发改委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指出到 2025年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 具备 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能力。 政策推动下配电网建设有望持续加速, 公司深耕箱变与户内开关柜领域多年, 在铁路中高端箱变等细分市场排名行业前列, 有望受益行业增长实现稳健发展。 同时, 公司具有充电模块与充电桩一体化生产能力, 充电设备销售业务有望伴随充电网建设实现持续增长。 4)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营收 150.7/190.3/237.4亿元, 同比+30%/+26%/+25%; 毛利率分别为 21.0%/20.9%/20.7%。 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4.61/6.88/9.35亿元, 同比+70%/+49%/+36%; EPS 分别为 0.44/0.65/0.89元; 对应 2023-2025年 PE分别为 45/30/22倍。 综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 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价值在 21.5-23.0元之间, 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 9%-16%溢价空间。 评论: 公司多年持续深耕电力设备与充电桩行业历史沿革公司是国内充电运营行业领军企业, 多年深耕箱变等电力设备业务。 公司成立于 2004年, 成立初期专注于户外箱式电力设备业务。 2009年, 公司成功 IPO 成为创业板第一股。 2011年公司收购广西中电布局智能电网业务、 同年与西门子在 GIS 技术等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2014年, 公司成立特来电, 开始布局电动车充电业务。 2020年公司首创以充电、 放电、 储能、 光伏为主体的新能源微电网技术。 2023年, 特来电公 共充电桩保有量超 52万台, 占公共充电运营市场份额超 19%, 蝉联公共充电桩运营行业榜首位置。
|
|
|
隆基绿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04-08
|
19.80
|
--
|
--
|
19.80
|
0.00% |
|
19.86
|
0.30% |
|
详细
事项:行业层面,2023年下半年至今产业链价格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3月底以182尺寸为例,TOPCon/PERC组件单瓦报价分别为0.96/0.92元,较2023年7月报价分别下降了39%/34%;N型/P型硅片单片报价分别为1.65/1.75元,较23年7月分别下降43%/38%,硅片价格累计降幅更大。 公司层面,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先生在2023年10月表示拟出资1-1.5亿增持公司股份,并在2024年1月30日实施首次增持;另外,公司于2024年3月8日发布回购股份方案,回购金额为3-6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31.5元/股(公司最新股价为20.1元/股);产品方面,公司于2024年3月28日发布泰睿硅片新品,隆基泰睿硅片作为系列产品,将涵盖多种细分产品组合,包含市场主流的高效电池路线——HBC、TBC、HJT、TOPCon等,且可同步提供多种主流尺寸、厚度的产品,公司预计泰睿硅片将在4月份开启下游验证、9月份或将批量导入量产。 国信电新观点:1)2023年下半年至今,组件产量及开工率呈下降趋势,根据Infolink统计数据,一线组件厂商开工率从2023年7月的82%降至2024年2月的约45%;2024年2月国内组件产量31GW,环比下降20%,且较2023年7月产量已下降45%。2023年下半年至今,硅片行业虽然持续保持较高开工率,但同时也积累了较多库存,根据硅业分会调研数据,硅片行业当前库存已达到35GW以上,或为光伏组件原材料中库存最高的环节。展望二季度,产业链库存正在逐步消化,光伏组件出货传统旺季将至,海外及国内需求有望启动,光伏组件与硅片价格或有望企稳。 2)公司发布回购预案及董事长增持股份,均彰显公司对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同时公司长期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效降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出硅片新品,预计公司将在硅片行业始终保持领先优势。 3)考虑到光伏行业正处在产能出清期,一体化组件与硅片的盈利能力较之前已有较大幅度下降,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20.5/60.1/73.1亿元(原预测2023-2025年为191.5/239.0/27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7%/-50.1%/+21.7%,PE估值为25.3/20.8/18.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全球“双碳”政策变动的风险、美联储降息时间递延的风险。 评论:u光伏需求增速放缓,组件与硅片环节产能过剩致使竞争加剧根据CPIA数据,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390GW,同比增长70%,基于国内外光伏需求景气度,预计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480GW,同比+23%,增速趋缓。近年来,市场格局恶化,组件行业产能CR5从2021年的58%下降到2023年的40%;硅片行业产能CR5从2021年的71%下降到2023年的54%。 产能相对过剩将致使行业竞争加剧,2024年一体化企业盈利能力同比或显著下滑,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市场份额或稳步向头部企业集中,我们预计到2024年组件与硅片行业产能CR5,分别可达48%/56%,同比分别增长8pct/3pct。2023年下半年至今,组件产量及开工率呈下降趋势,根据Infolink统计数据,一线组件厂商开工率从2023年7月的82%降至2024年2月的约45%;2024年2月国内组件产量31GW,环比下降20%,且较2023年7月产量已下降45%。2023年下半年至今,硅片行业虽然持续保持较高开工率,但同时也积累了较多库存,根据硅业分会调研数据,硅片行业当前库存已达到35GW以上,或为光伏组件原材料中库存最高的环节,且近期下游硅片几乎停止硅料采购。2023年下半年至今产业链价格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3月底以182尺寸为例,TOPCon/PERC组件单瓦报价分别为0.96/0.92元,较2023年7月报价分别下降了39%/34%;N型/P型硅片单片报价分别为1.65/1.75元,较23年7月分别下降43%/38%,硅片价格累计降幅更大。进入2024年,组件一体化生产企业和硅片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承压,如果按照即期价格来测算,理论上组件一体化企业的单瓦毛利已经进入到-0.05至-0.01元区间,硅片企业的单瓦毛利已经进入到-0.04至-0.05元区间。 展望第二季度,伴随库存逐步消化,光伏组件出货进入传统旺季,海外及国内需求陆续启动,光伏组件与硅片价格有望企稳,盈利能力有望回升。2024年光伏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积极推出硅片新品近年来,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实现高速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16.9亿元,同比增长6.5%。盈利能力方面,近年来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水平先下降后企稳,主要系2019年-2022年公司组件业务发展迅速,组件收入占比提升,而相对较高毛利水平的外销硅片业务占比下降有所下降,2023年Q1-Q3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3Q1-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9.6%/12.4%。偿债能力方面,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较为稳定,截至2023Q3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 公司回购方面,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先生在2023年10月份表示拟出资1-1.5亿增持公司股份,并在2024年1月30日实施首次增持;另外,公司于2024年3月8日发布回购股份方案,回购金额为3-6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31.5元/股(公司最新股价为20.1元/股)。公司发布回购预案及董事长增持股份,均彰显公司对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 产品方面,公司于2024年3月28日发布泰睿硅片新品,隆基泰睿硅片作为系列产品,将涵盖多种细分产品组合,包含市场主流的高效电池路线——HBC、TBC、HJT、TOPCon等,且可同步提供多种主流尺寸、厚度的产品,公司预计泰睿硅片将在4月份开启下游验证、9月份或将批量导入量产。公司长期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效降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出硅片新品,预计公司将在硅片行业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基于审慎原则,我们下调了组件与硅片价格假设:预计2023-2025年公司组件平均售价为1.29/0.94/0.89元/W(原假设2023-2025年为1.49/1.32/1.29元/W),单位毛利0.24/0.16/0.15元/W(原假设2023-2025年为0.26/0.25/0.24元/W);预计2023-2025年公司硅片平均售价为0.48/0.27/0.26元/W(原假设2023-2025年为0.60/0.50/0.41元/W),单位毛利0.08/0.03/0.04元/W(原假设2023-2025年为0.13/0.13/0.12元/W)。 考虑组件与硅片价格大幅下跌对业绩的影响,当前假设下2023-2025年公司组件业务毛利润为165.1/141.5/150.3/亿元,较原假设减少45.3/157.4/216.9/亿元;2023-2025年公司硅片业务毛利润为39.0/14.8/19.6/亿元,较原假设减少22.8/45.0/34.4/亿元。在上述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期间费用、税率、股利分配比率等预测如下。未来几年期间费率小幅上升,主要系组件与硅片价格大幅下降,公司收入增速明显放缓,而公司组件出货规模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173.7/1024.9/1068.6亿元,同比-9.0%/-12.7%/+4.3%;实现归母净利润120.5/60.1/73.1亿元,同比-18.7%/-50.1%/+21.7%,对应PE分别为25.3/20.8/18.5倍。投资建议:因组件与硅片价格及单位盈利下降明显,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我们测算得2024Q1一体化组件单瓦毛利区间为-0.05至-0.01元/W;2024Q1硅片单瓦毛利区间为-0.04至-0.05元/W。考虑到光伏行业正处在产能出清期,一体化组件与硅片的盈利能力较之前已有较大幅度下降,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20.5/60.1/73.1亿元(原预测2023-2025年为191.5/239.0/27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7%/-50.1%/+21.7%,PE估值为25.3/20.8/18.5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新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全球“双碳”政策变动的风险、美联储降息递延致融资利率持续高位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