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武慧东

天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10521050002,曾就职于光大证券、华泰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国电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8-31 7.98 11.18 94.43% 8.38 5.01%
8.38 5.01%
详细
公司公告 22年半年报, 22h1公司收入 2,660亿, yoy+6%(同口径,下同); 归母净利 61亿, yoy+19%;扣非归母净利 47亿, yoy+9%。单 22q2收入 1,373亿, yoy+6%;归母净利 33亿, yoy+34%;扣非归母净利 23亿, yoy+17%。 符合预期。 22h1收入增长有韧性、结构优化,毛利率阶段承压。 主营业务中, 22h1工程/电力运营/其他收入分别 2,346/120/180亿, yoy 分别+9%/+18%/-25%。工程方面,疫情或对部分项目推进有一定影响,较好的增长显示韧性;电力运营收入增长较好主因火电/风电,新能源电力运营同期收入增长 0.5%至 42亿,部分项目发电情况或有阶段波动;其他业务收入减少较多或主要源于贸易规模减少。 同期公司新签工程合同 5,771亿, yoy+51%,完成年度计划 67%,为同期工程收入之 2.5x,支撑收入增长前景。 22h1公司综合毛利率 11.7%, yoy-0.4pct;其中 22q2为 12.2%, yoy-1.3pct。分业务, 22h1工程/电力运营/其他毛利率分别 9.0%/41.7%/23.2%, yoy 分别-1.2/-2.5/ +10.4pct。工程利润率压力或主因阶段性较多的防疫相关支出及较高的主材价格;电力运营利润率压力或主因较高的煤价及新能源发电情况阶段波动; 其他业务利润率较好改善或主因贸易收入占比下降。费用率有一定优化(汇兑收益、管理费用率持续优化等),部分对冲毛利率压力,综合致 22h1扣非净利增速回归至较好水平。 22h2新能源投产或加速,新能源投资储备项目充足, 砂石有预期差22h1末公司累计控股装机 19.1GW,较 21fy 末增加 1.7GW;其中风/光/水/火分别新增装机 1.0/0.3/0.4/0GW 至 7.3/1.8/6.9/3.2GW。预计 22h2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或有较好提升。 22h1公司新增获取新能源建设指标 10.0GW,预计公司在手储备新能源项目可观, 较好保障公司完成十四五新能源投产目标。 此外,抽蓄或为中长期公司投资的重要方向,随着价格机制逐步完善,其资产价值不宜低估, 22h1末公司拥有获批复开展投资建设和前期工作项目装机规模达23GW。 22h1末公司已获取砂石项目 10个、资源储量 42.8亿吨、设计年产能2.3亿吨、投资规模约 347亿(vs 21fy 末 6个、 30.4亿吨、 1.3亿吨); 22h1末投运 3个、设计产能 6,054万吨、投运产能 5,013万吨(vs 21fy 末 1个,投运3,000万吨)。公司规划 22年新增产能 4,320万吨, 25年末规划生产总规模至约 4亿吨。 22h1砂石业务收入 16.2亿,净利润 4.7亿,后续有较好增长前景。 继续看好公司新能源转型成长前景, 维持“买入” 评级22h1收入增长有韧性,且收入结构在持续优化。主要业务毛利率压力或偏阶段性,后续或逐步回归。 我们推测公司在手新能源项目指标较为充足, 支撑十四五新能源转型前景,同时布局抽蓄资产意义亦不宜低估。此外,砂石、海风工程等或亦为公司成长赋予额外成长动力。 维持 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预测110/126/145亿, yoy 分别为 27%/15%/15%,维持目标价 11.18元(对应 23年PE 约 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战略执行弱于预期、电力及基建投资低于预期、减值风险
苏博特 基础化工业 2022-08-30 19.17 23.59 78.85% 20.02 4.43%
20.02 4.43%
详细
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下滑23.97% 公司发布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17.49/1.64亿元,同比-14.56%%/-23.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滑23.86%,其中Q2单季度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10.33/0.84亿元,同比-18.97%/-39.13%,扣非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37.25%。上半年公司功能性材料、检测业务均实现增长,成长性凸显,受益于基建提速+原材料走低,Q3减水剂盈利有望明显好转。 H1减水剂价格保持坚挺,功能性材料、检测业务实现增长 22H1实现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功能性材料收入分别10.9/0.52/2.3亿元,同比-19%/-50%/+6%,主要系需求下滑导致销量承压,销量同比分别-21%/-61%/-6%,价格方面,上半年高性能减水剂/功能性价格同比+1.3%/+13%,仍然维持坚挺。公司重点工程收入占比约40%,下半年有望充分受益于基建投资提速,且广东江门基地投产后将为公司开拓大湾区市场,增强当地的市场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功能性材料上半年收入逆势提升,其中抗裂防水材料、高性能风电灌浆料、交通材料均取得增长,中长期成长性更优。检测业务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协同,在轨道交通、公路水运、环境健康等新的领域继续开拓,上半年实现收入/净利润3.23/0.71亿元,同比小幅提升2.7%/1.2%,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趋势。 Q2毛利率环比小幅下滑,Q3改善空间大,现金流管理能力增强 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36.1%,同比提升1.6pct,其中Q2毛利率33.9%,环比下降5.3pct,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但目前环氧乙烷价格已再次降至6300元/吨,同比低1400元/吨,Q3毛利率有较大改善空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23.5%,同比提升3.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1.9/+1.2/+0.4/+0.3pct,最终实现净利率11.24pct,同比-0.86pct。 H1经营性现金流-1.6亿元,同比仅减少0.3亿元,收现比108.6%,同比大幅提升33.9pct,现金流管理能力增强。 成长性有望开始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产能投放+渗透率提升,减水剂主业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下半年行业β好转或将推动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提升,而中长期功能性材料、高分子卷材等业务成长空间更大,估值中枢有望逐步抬升。考虑到上半年利润下滑较多,下调22-24年盈利预测至5.6/7.1/8.5亿元(前值6.57/7.94/9.35亿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2年18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24.12元(下调,前值29.6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中材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8-22 26.96 43.13 123.70% 26.18 -2.89%
26.18 -2.89%
详细
公司公告 22年半年报, 22h1公司收入 99.2亿, yoy +6%;归母净利 18.7亿,yoy+1%; 扣非归母净利 12.5亿, yoy-14%(预计铑粉出售贡献主要非经)。单22q2收入 52.6亿, yoy-3%, qoq+13%;归母净利 11.4亿, yoy-10%, qoq+55%; 扣非归母净利 6.5亿, yoy-28%, qoq+8%。 22q2扣非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22h1锂膜量利双升、玻纤毛利率阶段承压、叶片效益或触底玻纤业务毛利率承压,产品结构继续优化。玻纤纱及制品业务 22h1收入为 44.6亿, yoy 及 hoh 分别为+12%、 -6%, 占总收入比例同增 2.3pct 至 45.0%, 22h1玻纤纱及制品销量 51.5万吨, 同环比均有一定下滑, 推测主因为 22h1持续累库。同期吨均价、吨生产成本、吨净利分别为 8,663、 5,381、 2,994元, 分别环比+460元/+6%、 +609元/+13%、 +453元/+18%。单价环比改善推测主因公司产品结构优化贡献,燃料等成本仍环比延续提升拖累盈利能力,吨净利改善主要贡献或因非经增量贡献。 玻纤业务经营主体泰山玻纤 22h1净利润 15.4亿,yoy、 hoh 分别为+9%、 +5%。 叶片 22h1盈利延续明显收窄, 22h2或边际好转。 叶片业务 22h1收入为 24.4亿, yoy -20%,占总收入比例同减 7.9pct 至 24.5%。叶片销售 5GW,同比小幅增长, 因风电招标价格 21年以来持续下行,料每 MW 均价同比有较大压力,单位净利料亦受明显拖累。 叶片业务经营主体中材叶片 22h1净利润为 0.1亿(vs 21h1为 3.3亿)。 行业景气波折,我们判断 22h1或为偏底部区域, 22h2或逐步好转。 锂膜效益明显改善, 成长前景值得期待。 隔膜业务 22h1收入 7.2亿, yoy 及hoh 分别为 53%、 9%, 同环比均较好增长显示较好成长态势(同时应考虑 22h1疫情对下游出货影响)。 22h1锂膜销量 5亿平, 单平均价 1.4元, 同比小幅改善;单平净利 0.27元(vs 21fy 为 0.13元), 改善较为明显,推测源于生产成本持续优化(通过技改提高生产线车速, A 品率稳步提升,单位成本下降 20%以上)、海外客户销售占比或提升等。 坚定扩产(内蒙项目、滕州三期、南京项目等新产能),锂膜产能料延续较快增长节奏,生产成本料亦有继续优化空间。 22h1中材锂膜净利润 1.4亿(vs 21h1、 21h2分别为 0.5、 0.4亿)。 继续看好转型新材料平台前景,维持业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主导产业(玻纤、叶片、锂膜)、创新孵化产业(重点培育氢能储运等战略产业)两大业务平台发展模式支撑公司向新材料平台转型前景。主导产业中,玻纤景气阶段波折, 22h2需求好转或支撑行业景气延续高水平; 22h2叶片效益或边际好转(我们判断由风电招标价格企稳、大叶型占比提升等驱动)、隔膜较快成长料有较好持续性。 创新孵化产业已显示成长潜力(如主营高压复合气瓶的中材科技苏州 22h1实现净利润 0.6亿,超 21fy 全年水平)。维持前期业绩预测,预计 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 37.4/44.8/55.1亿, yoy +11%/20%/23%,维持目标价 44.60元(对应 22年 20x 目标 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玻纤供给超预期;风电装机不及预期;锂膜客户开拓及成本下降低于预期;和中国巨石资产整合落地不确定性
塔牌集团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8-15 8.04 -- -- 8.19 1.87%
8.19 1.87%
详细
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75亿元,同比下滑 80.9%公司发布 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 25.9/1.75亿元,同比-28.6%/-8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5亿元,同比下滑 75.54%,非经常性损失主要系证券投资浮亏 1.06亿元。其中 Q2单季度实现收入 13.4亿元,同比-37.3%,归母净利润 1.22亿元,同比-78.3%。 上半年水泥量价齐跌,广西新增产能或加剧供给压力上半年公司水泥板块量价齐跌,销量方面,上半年公司水泥产/销量分别为767/729万吨,同比分别下滑 26.5%/27.8%,其中 Q2单季度水泥销量 380.4万吨,同比下滑 29.9%, 上半年受疫情反复及房地产调控累积效应等影响,水泥需求下降,旺季不旺,且 5月以来受广东持续降雨天气影响,工程难以施工,水泥需求进一步承压。价格方面,我们计算上半年水泥吨均价 326元,同比下滑 14元/吨,吨成本 260元,同比大幅上涨 54元/吨,主要受煤炭价格上涨影响,公司煤炭采购价格同比上涨 53.91%。 7月中旬以来,两广地区水泥出货率持续恢复,截至 8月 5日达到 75%,同比略低 3%,后续出货有望保持上行,我们认为下半年地产需求有望边际好转,基建需求或继续加速,整体需求端表现或强于上半年。供给端来看,截至 8月份广西共 4条产线投产,合计产能达 22300T/D, 外省水泥的流入或对广东供给格局造成一定冲击。 价格方面, 7月下旬以来水泥价格或已触底,随着需求的恢复,价格有望迎来上涨。 Q2毛利率进一步下滑,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转负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 20.4%,同比下滑 18.1pct,其中 Q2单季度毛利率17.7%,环比下滑 5.6pct,同比下滑 25.2pct,主要受价格下降以及成本上涨双向挤压。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 8.5%,同比+2.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3/+1.9/+0.1/-0.1pct,最终实现净利率 6.8%,同比下降 18.4pct。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 5.4亿元,(去年同期净流入 7.2亿元),主要因水泥销量下降造成期末水泥库存快速上升,致使存货占用资金同比大幅增加,上半年收现比 109%,同比未出现明显下滑。 股息率彰显投资价值,维持“增持”评级公司近年分红率均在 50%-60%,股息率处同类公司较高水平, 22年公司将加快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标准化建设,继续做大做强水泥主业,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光伏发电和水泥窑协同处置等项目。考虑到上半年业绩下滑较多,下调 22-24年净利润预测至 10.0/11.6/13.4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 9.5/8.1/7.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水泥需求不及预期、旺季涨价不及预期、区域竞争加剧、煤炭成本上涨等。
金晶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08-10 10.75 13.67 90.66% 12.75 18.60%
12.75 18.60%
详细
公司系国内TCO导电膜玻璃龙头企业,批量稳定生产产能达3000万平米,未来随着美国FS公司加快扩产,以及国内钙钛矿电池技术突破叠加BIPV推动,TCO玻璃需求望迎来快速增长,公司具备先发优势,TCO玻璃板块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行业呈寡头垄断格局,进入壁垒高,公司具备显发优势TCO玻璃目前全球仅有金晶科技和日本少数企业等可以生产,公司目前已具备两条年产1500万平米的生产线,另有两条原片产线储备,同时公司在马来西亚建设的1条TCO玻璃生产线也有望于今年投产,我们预计总产能或超过6000万平米。TCO玻璃生产壁垒在于:1)镀膜设备投资:前期国内同行投资3.5亿元产线对应产能仅252万平,单平投资高达139元,而金晶TCO镀膜生产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投资额为1.5亿元,对应单平投资仅10元;2)原片产能:当前行业严禁新增浮法玻璃产能,目前拥有超白玻璃原片窑炉的企业仅有金晶、南玻、旗滨等少数头部企业。 我们认为短期内行业或难有新进入者,金晶科技具备先发优势。受益于FS扩产以及国内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推进,需求端加快放量美国FirstSolar系世界最大的薄膜光伏组件生产商(21年占据全球近85%的市场份额),21年薄膜组件产量7.9GW,并规划24年产量目标达16GW。国内受益于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推进以及BIPV渗透率提升,我们预计24年薄膜组件需求有望超过5GW,按照单GW对应600万平米玻璃需求计算,预计24年FS/国内TCO玻璃需求将达到0.96/0.3亿平米。公司马来西亚工厂背板玻璃已实现产品下线,TCO面板玻璃有望今年投入生产运营,公司目前已为国内部分碲化镉、钙钛矿电池企业供货,需求放量有望带动TCO玻璃业务营收快速增长。传统浮法玻璃、纯碱业务有韧性,光伏压延继续扩张传统的几个板块盈利或呈稳中向好趋势:1)浮法玻璃:当前行业已呈负盈利状态,后续旺季叠加地产保交付等或带动需求边际好转,价格仍有望提涨,且公司产品结构中约一半为高端品种(技术玻璃),价格及毛利率更高;2)纯碱:需求端主要受益于浮法玻璃需求回暖以及光伏玻璃扩产增量,而供给端由于连云港碱厂的退出导致产能收缩,预计短期价格或仍将维持较高水平;3)光伏压延玻璃:公司宁夏600T/D产线已顺利投产并进入供货阶段,规划2条1000T/D产线有望于2023年投产,达产后或有近1亿平米增量,需求端有望延续高景气。 目标价13.72元,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上半年受玻璃需求低迷影响,公司业绩下滑较多,我们下调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9.1亿元(前值11.0亿元,维持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4.0/18.6亿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3年14x目标PE,对应目标价13.72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玻璃价格下跌等。
中国交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8-04 7.77 13.41 24.98% 8.36 7.59%
9.27 19.31%
详细
公司近日公告2022年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22h1公司新签合同总额8,019亿元,yoy+17.0%(vs22q1yoy+4.9%),完成年度目标的57%(按照在2021年新签合同额12,679亿元的基础上增长11.8%测算);22q2单季度新签合同总额3,712亿元,yoy+35.2%。 22q2新签提速,较快增长料有较好持续性,国外景气亦明显回升分业务,22h1公司基建建设/基建设计/疏浚工程/其他业务分别新签合同额7,051/293/601/75亿元,分别yoy+17.3%/13.1%/13.7%/44.5%(vs22q1yoy分别+5.9%/+25.2%/-10.5%/-18.7%),单22q2基建建设/基建设计/疏浚工程/其他业务分别新签3,258/128/275/51亿元,yoy分别+34.0%/0.5%/66.9%/127.2%,整体在21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继续高增长,主要业务新签均高增,后续基建投资景气度或继续向上,我们判断新签提速仍有较好支撑。基建建设细分领域中,22h1港口/道路与桥梁/铁路/城市建设/境外工程分别新签384/1,789/179/3,599/1100亿元,yoy分别+19.2%/17.8%/59.7%/14.0%/21.8%(vs22q1yoy分别+42.9%/14.6%/-9.5%/-0.3%/4.9%),单22q2分别新签172/719/79/1,795/493亿元,yoy分别-1.0%/22.9%/6161.9%/33.3%/51.9%。城市综合开发、道路与桥梁、市政工程、生态环保治理贡献q2新签主要增量。 分区域,22h1境外新签1,155亿元,yoy+25.9%(vs22q1yoy+5.7%),占公司新签合同额的14%;单22q2境外新签539亿元,yoy+61.0%,境外景气度明显回升。 子公司分拆、推进REITs等或催化公司估值重塑公司前期持有的嘉通高速已于2022/04成功以REITs形式登陆上交所(交易代码508018,简称华夏中国交建REIT);2022/04公司公告拟将公规院、一公院、二公院100%股权,中国城乡拟将西南院、东北院和能源院100%股权一并与祁连山全部资产及负债进行置换,不足置换部分祁连山将以发行股份方式向中国交建、中国城乡购买,从而完成分拆上市,我们认为REITs市场建设节奏提速以及分拆设计子公司上市或有助于市场更充分认知公司资产价值,或催化估值重塑。 更受益稳增长,拓展海风产业链,成长可期,维持“买入”评级基建投资景气向上,公司业务结构决定公司或更受益。此外,公司在海上风电建设/运维领域有优势,2022/04公司附属三航局拟联合中交产投(公司控股股东中交集团之附属公司)及三峡能源、大唐发电、国华投资、远景能源按照37%、20%、20%、10%、10%、3%比例共同出资约25亿设立海上风电公司,联合产业资源共同拓展海上风电广阔市场,夯实公司中长期成长基础。维持公司22-24年盈利预测207/233/262亿,yoy分别为+15%/13%/12%,维持公司目标价13.41元(对应22年PE约10.5x),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减值风险;REITs配套政策落地节奏及执行力度低于预期;资产置换事项不及预期;分拆设计子公司进展不及预期。
江河集团 建筑和工程 2022-08-02 8.15 12.86 60.95% 10.55 29.45%
10.55 29.45%
详细
公司公告22年半年报,22h1收入77.4亿,yoy-11%,归母及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2.1/2.3亿,yoy分别-46%/-12%;单21q2收入44.5亿,yoy-20%,归母及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1.1/1.1亿,yoy分别为-32%/-31%。22h1公司业绩符合市场及我们预期。 公司亦公告22h1公司经营数据,22h1公司工程项目中标金额121亿,yoy-6%,其中q2中标61亿,yoy-14%。分业务,22h1幕墙中标70亿,yoy-2%;内装中标52亿,yoy-10%;幕墙中标增长有较大压力,内装降幅有所收窄。另据半年报,22h1末公司在手订单344亿,为21fy收入1.7x,收入增长有较好保障。 公司同时公告拟对外出售江河创科、江河数智(现均为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全部股权,并与受让方世纪互联全资子公司中顺永峰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将持有的标的股权以评估报告为定价依据,并经双方协商确定作价4.3亿转让给中顺永峰。该交易预计对公司日常经营业务影响较小,且有利于公司盘活存量闲置资产,预计处置股权将产生投资收益约2.44亿元。 光伏幕墙BIPV转型有成效,商业模式拓展,打开成长天花板公司是传统幕墙工程龙头,工程业绩/规模/资质等优势明显。传统幕墙工程龙头赋予公司转型光伏幕墙BIPV先机,22h1公司新签光伏建筑BIPV项目约6.1亿,同时公司已中标项目如中国香港AIA总部大厦等正应业主要求增加光伏系统;22h1公司已确认光伏建筑项目收入5,351万元,该部分毛利率24.5%(vs22h1公司综合毛利率15.8%)。此外,公司前期公告拟于湖北省浠水县投建300MW异型组件生产基地,或进一步夯实公司光伏幕墙领域竞争优势,亦有望驱动公司业务模式在工程服务基础上逐步增加产品制造属性,拓展并优化公司商业模式。相较光伏屋顶,光伏幕墙产业链仍处蓬勃起步阶段,公司或亦有更多机会分享并参与行业成长及变革。 22h1疫情有一定冲击,基本面有韧性22h1公司收入及利润增长、回款(22h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0.1亿,同比多流出2.6亿,vs22q1为多流出4.1亿,22h1公司两金周转天数375天,yoy+48天)、新签均有一定压力,反映较严峻的经济形势及疫情阶段性冲击,我们认为q3起或能观察到积极改善。此外,公司经营亦显示较好韧性,如负债结构有一定优化,回款压力边际在减弱等,显示公司扎实的基本面及经营思路,同时充足的在手订单扎牢主业未来增长基本盘。 看好再成长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积极有为把握行业变革机遇,我们看好公司转型光伏幕墙蕴含的二次成长机遇(工程业务空间拓展及优势强化、商业模式优化等)。维持公司22-24年盈利预测为7.3/9.8/12.0亿,23/24年yoy分别为+34%/+23%,维持22年20x目标PE,小幅上调公司目标价至12.89元(因近期公司部分股份注销致EPS较前次报告小幅提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订单不及预期;减值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光伏发电布局节奏低于预期;股权转让可能存在不能按时交割及交付风险
中国中铁 建筑和工程 2022-07-28 6.02 8.71 8.06% 6.00 -0.33%
6.00 -0.33%
详细
公司近日公告 2022年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 22h1公司新签合同总额 12,119亿元, yoy+17.2%(vs 22q1yoy+84.0%), 22q2单季度新签合同总额 6,062亿元,yoy-13.9%。 22q2新签降速, 疫情及签约节奏或有影响, 22h2值得期待分业务来看, 22h1公司基建建设/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其他业务分别新签 10,348/210/348/216/998亿元, yoy 分别+13.7%/119.0%/23.5%/-30.8%/ 82.9%(vs 22q1yoy 分别+94.1%/157.5%/5.4%/-28.4%/38.4%); 22q2单季度基建建设/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其他业务分别新签4,913/90/199/145/715亿元, yoy 分别-22.0%/+83.0%/41.7%/-31.9%/+109.6%。 核心主业基建建设业务 22q2新签增速承压,或有一定疫情影响,同时合同签约节奏或亦有一定影响(即体现为季度间增速有一定波动), 地产景气疲弱致地产销售仍有较大压力。 基建建设细分领域中,铁路/公路/市政及其他 22h1分别新签 993/1,459/7,897亿元, yoy 分别-17.1%/+28.4%/16.7%(vs 22q1yoy 分别+7.9%/147.5%/108.1%)。 整体来看, 21h1较高基数背景下, 22h2总体公司新签延续较快增长,难能可贵。 行业角度,基建投资景气继续向上, 我们预计公司新签较快增长或有较好持续性。 地产销售受行业低景气影响仍在筑底, 实物量指标角度, 22h1开工/竣工面积分别为 165/158万平米, yoy 分别-25.9%/-20.8%(vs 22q1yoy 分别+2.9%/-40.9%),竣工降幅缩窄,开工向下, 22h2或有机会修复。 分地区来看, 22h1国内新签 11,321亿元, yoy+14.1%(vs 22q1yoy+81.7%) ,国外新签 798亿元, yoy+90.7%(vs 22q1yoy+123.6%); 其中 22q2单季度国内新签 5,660亿元, yoy-16.8%,国外新签 403亿元, yoy+66.6%, 国外新签延续高景气。 基建多元化, 加码水利水电工程,增长有质量有活力,维持“买入”评级2022/5/13公司公告拟收购云南信增稀有的滇中引水公司 33.54%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合计持有滇中引水公司 53.37%股权,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司基建业务多元化转型升级再进一步, 或牢牢把握“十四五” 水利投资加速的机遇, 将水利水电工程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经济承压背景下继续看好基建投资向上弹性, 同时公司“十四五”规划将聚焦主责主业,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动转型升级为主线,看好公司增长质量稳步提升。 同时股权激励进一步激发公司增长活力,维持公司 22-24年盈利预测为318/353/409亿元, yoy 分别为 15%/11%/16%。维持公司 22年 7x 目标 PE, 维持目标价 9.00元, 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工程订单结转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收购云南省滇中引水公司股权事项存在不确定性
苏博特 基础化工业 2022-07-26 20.34 28.99 119.79% 22.55 10.87%
22.55 10.87%
详细
减水剂主业稳步增长,新材料开始发力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产能投放+渗透率提升,减水剂主业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下半年行业β好转或将推动公司基本面和估值修复,而中长期功能性材料、高分子卷材等业务成长空间更大,估值中枢有望逐步抬升。维持22-24年净利润预测6.57/7.94/9.35亿元,目标价29.64元(对应22年19倍目标PE),维持“买入”评级。 下半年行业β有望好转,公司盈利α优势明显 我们认为下半年地产或呈弱复苏态势,而基建投资有望进一步发力,其中重大水利、新能源基建、交通相关项目或是主要方向,公司在重点工程中中标率更高,总量优势明显,背后是人才(拥有2名院士,300余位硕、博士)和技术(应对复杂工程经验更足)硬实力支撑,公司重点工程收入占比约40%,有望充分受益于基建投资提速。供给端,近几年行业集中度在持续提升,CR3由15年的9.2%提升到21年的18.7%,其中苏博特提升3.6pct达7.7%,21年居行业第一。20年/21泰兴/大英基地相继投产,产能实现翻倍增长,未来广东江门、连云港基地投产,将支撑主业市占率继续提升。我们判断22年行业价格竞争有望趋缓,21Q3以来受益于产品提价+环氧乙烷价格稳定,公司毛利率已进入上行通道,且相比同行优势明显,未来在费用端若继续优化,盈利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功能性材料、高分子卷材业务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公司功能性材料主要用于重点交通工程、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司20/21年功能性材料产能分别为23/40万吨,江苏句容产能建成后将再增37万吨,17-21年收入CAGR达41%,远超减水剂的25%。我们认为以海上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等领域需求成长性更好,测算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灌浆料新增需求将达到32.5亿元,若公司市占率达到50%则对应16亿收入,公司已打破国外品牌垄断,未来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另外公司拟投资1.2亿元,用于1000万平米/年高分子防水卷材产能建设,开始从“刚性防水”向“柔性防水”延伸,有助于完善公司整体的业务布局,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股价复盘:弹性高于周期股,新材料属性或逐步被认可 过去市场在大多数时间仍在按照传统周期股来对公司进行定价,但相比传统水泥股,苏博特股价弹性更高,11月受海上风电装机扩容事件催化,股价大幅上涨,反映出了市场对苏博特在海上风电灌浆料方面竞争力与发展前景的认可。后续来看,我们认为基建发力+地产复苏有望共同驱动公司基本面改善,估值或迎来修复,而中长期随着功能性材料收入占比的提升,新材料属性或逐步被市场认可,估值中枢有望抬升,继续看好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测算偏差等 。
中国铁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7-26 7.49 12.43 18.38% 7.57 1.07%
7.67 2.40%
详细
公司近日公告2022年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22h1公司新签合同总额13,312亿元,yoy+26.2%(vs22q1yoy+1.5%),我们测算22h1新签为年度计划的46.3%;22q2单季度新签合同总额8,653亿元,yoy+45.3%。22q2单季度新签大幅提速,超预期。 22q2新签全面提速,地产销售降幅收窄,国内外景气均明显回升 分业务来看,22h1公司工程承包/非工程承包分别新签合同额11,235/2,077亿元,分别yoy+30.7%/6.6%(vs 22q1yoy分别+7.0%/-21.9%),22q2单季度工程/非工分别新签7,261/1,393亿元,yoy分别+48.6%/29.9%,工程承包与非工程承包新签均明显提速。工程承包中,22h1铁路/公路分别新签885/1,644亿元,分别yoy-35.4%/+70.8%(vs 22q1分别yoy-24.0%/+8.4%),22q2单季度铁路/公路分别新签452/1,060亿元,分别yoy-43.5%/+150.0%。经济逆周期调节预期持续升温,基建投资景气继续向上,新签较快增长或有较好延续性。非工程承包中,22h1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物流与物资贸易/房地产开发分别新签176/182/1,185/380亿元,yoy分别+6.4%/53.0%/37.2%/-44.7%(vs 22q1分别yoy+3.7%/29.1%/-6.0%/-60.9%),22q2单季度新签73/124/814/272亿元,分别yoy+10.4%/67.3%/73.6%/-33.7%。22q2工业制造延续高速增长,物流与物资贸易亦明显回暖。地产销售降幅环比有所收窄,22h1开工/竣工面积分别为507/315万平米,分别yoy+2.4%/182.4%(vs 22q1分别yoy+47.9%/258.4%),竣工有韧性,开工疲弱;看好地产开发业务基本面逐步筑底并向上修复。 分地区来看,22h1国内新签12,239亿元,yoy+25.6%(vs 22q1 yoy+2.8%),国外新签1,073亿元,yoy+34.4%(vs 22q1 yoy-12.8%);22q2单季度国内新签7,899亿元,yoy+43.0%,国外新签754亿元,yoy+74.4%,国内外新签均明显加速。 公司首单REITs上市,增长有弹性有持续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持有的重庆至遂宁高速公路BOT项目重庆段以REITs形式登陆上交所(2022/7/8上市,交易代码508008,简称国金中国铁建REIT),对于公司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夯实资产负债表、拓宽融资渠道及催化市场对公司资产价值再认知均有积极意义。央企受益资质、施工能力优势,中长期份额或持续提升,22h2基建投资逆周期调节属性凸显,看好公司业绩短期弹性及中长期高质量增长韧性,22q2新签初步验证。维持公司22-24年业绩预测为291/341/382亿,YoY分别为18%/17%/12%。维持公司22年6x目标PE,目标价12.8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工程订单结转节奏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
中国电建 建筑和工程 2022-07-25 7.46 11.03 91.83% 8.02 7.51%
8.38 12.33%
详细
公司近日公告2022年1-6月经营情况,22M1-6公司新签合同总额5,771亿元,yoy+51.0%(vs22M1-5yoy+29.3%),22M6单月新签合同总额1,909亿元,yoy+128.7%。6月单月新签继续提速,超预期。6月新签继续提速,国内景气快速回升分业务来看,22M1-6公司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其他业务新签分别2,265/1,250/2,162/94亿元,分别占比39%/22%/37%/2%(vs22M1-5为35%/28%/36%/1%)。22M6单月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其他业务分别新签902/182/785/40亿元,分别占比47%/10%/41%/2%,M6单月环比增速分别为312%/126%/276%/147%。主要领域均高增,能源电力、基础设施新签贡献主要增量,或受益新能源投资高景气及基建投资景气继续提升,我们预计后续新签订单较快增长有较好持续性。分地区来看,22M1-6国内新签5,107亿元,yoy+63.8%(vs22M1-5yoy+36.1%),国外新签64亿元,yoy-5.8%(vs22M1-5yoy+0.5%),22M6单月国内新签1,819亿元,yoy+159.3%,国外新签90亿元,yoy-32.6%。 国内疫情阶段性影响边际减弱,6月单月新签订单明显提速。投资、工程并举,新能源是公司转型主旋律公司22年规划能源项目投资522亿,其中新能源项目483亿,计划新开工新能源装机容量1,新能源投资或明显加速。新签工程合同角度,22M6公司新签合同金额在5亿元以上的项目共76个,合同总金额1,039亿元,其中新能源项目(光伏+风电)488亿元,占比47.0%(vs22M5为79亿元,占比32.1%),新签项目亦显示公司新能源转型执行力及业务实力。投资、工程并举,公司“十四五”新能源转型前景值得期待。“十四五”或开启转型成长新篇章,维持“买入”评级“十四五”公司开启转型成长新篇章,除风电/光伏投资外、抽蓄投资及施工、海风工程亦为后续发展重点及成长重要基础,新签订单层面已有积极变化。我们预计“十四五”公司利润结构或明显优化,新能源运营利润贡献或明显提升,工程业务亦有较好成长弹性。地产业务完成剥离,定增推进,支撑公司转型前景。维持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预测110/126/145亿,yoy分别为27%/15%/15%,维持目标价11.18元(对应22年PE约15.6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战略执行弱于预期、电力及基建投资低于预期、减值风险
山东药玻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7-22 29.70 36.40 40.92% 30.32 2.09%
32.97 11.01%
详细
公司近日公告, 公司收到控股东鲁中投资发来的《关于转发沂源县人民政府终止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份拟无偿划转的告知函》,其中明确沂源县人民政府与凯盛集团决定不再实施山东药玻股权无偿划转相关工作,凯盛集团及关联方也不认购山东药玻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 同时明确,沂源县人民政府、鲁中投资将继续支持山东药玻依照现有战略健康发展,保证山东药玻公司管理团队、生产经营稳定,继续支持山东药玻推进非公开发行事项,支持募投项目的按计划实施;同时明确鲁中投资确保公司控股权稳定,未来 6个月不会减持公司股份。 控股权转让事项终止,公司治理/发展思路/定增推进等不确定性消除2021/08,沂源县人民政府与凯盛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拟将下属国有投资公司鲁中投资持有的山东药玻 6545万股(占总股本 11%)股权无偿划转至凯盛集团;同时亦筹划拟将鲁中投资持有剩余股份(占总股本 10.75%) 表决权委托给凯盛集团。该事项若完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将发生改变。 本次公告明确, 该《框架协议》终止,即公司控股股东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变化。 我们认为该事项终止, 对市场预期及公司发展影响偏积极,主要体现在: 1)前期市场对于控股股东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一定担忧,包括股权划转节奏、以及新控股股东对于公司管理层积极性调动、发展思路/战略影响等,该事项终止有助于消除市场对于多方面不确定性担忧,控股股东稳定有助于公司延续前期发展战略/思路,同时有利于维持现有管理层稳定延续; 2)前期证监会对公司定增事项的问询函中表达了对于控股股东变更引入潜在竞争的关注,该事项终止即同步消除该担忧,或有利于定增事项更顺利推进,夯实公司中长期发展基础。 22fy 或为公司再成长起点,传统产品利润率或逐步回归我们认为 22fy 或为公司再成长起点,主要驱动力或为公司的中硼硅模制瓶及预灌封产销高成长。 21h2公司投产 3座中硼硅模制瓶新窑炉,产能迎来快速提升,且供需两旺。 21fy 末前后公司中硼硅模制瓶产能或接近 10亿支,产能扩张仍在延续,受益下游需求高景气(一致性评价快速推进、 生物制剂高成长等驱动中硼硅渗透率较快提升)。 此外,预灌封需求亦延续高景气,公司产能或延续较快增长。另一方面, 公司 21q4公司顺利推进向上调价, 22q1效果已有所体现,成本压力后续或逐步缓解,或亦驱动传统产品利润率向上回归。 模制瓶龙头迎来发展新阶段,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成长为模制瓶龙头的经历验证管理层优异的经营能力,中硼硅模制瓶、预灌封等新产品销量高增长为公司再成长注入新活力, 22fy 公司基本面或迎重要拐点。 控股权转让事项终止夯实再成长确定性,建议重视公司投资价值。 维持公司 22-24年净利润为 8.7/10.7/12.7亿, YoY+46%/24%/19%, 维持公司目标价36.40元(对应 22年 PE 约 25x),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成本波动;新产能投放及销售低于预期;外贸环境恶化等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2-07-20 5.36 9.52 53.80% 5.39 0.56%
5.41 0.93%
详细
公司近日公告2022年1-6月经营情况简报,22M1-6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1.84万亿,yoy+14.4%(vs22M1-5yoy+13.8%),地产合约销售额1,860亿元,yoy-15.3%(vs22M1-5yoy-23.5%)。22M6单月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5,573亿元,yoy+15.8%(vs 22M5yoy+3.1%),地产合约销售额598亿元,yoy+9.3%(vs 22M5yoy+11.0%)。 新签房建提速、基建延续高增,实物量新开工降幅收窄、竣工有韧性 建筑业务分板块来看,22M1-6公司房建/基建/勘察设计分别新签合同额13,175/5,148/62亿元,yoy分别+9.1%/+31.1%/-1.8%(vs22M1-5分别yoy+7.8%/34.6%/15.2%),22M6单月房建/基建/勘察设计分别新签3,793/1,771/9亿元,分别yoy+12.3%/+24.9%/-47.1%。整体为高基数基础上有质量增长,其中基建新签延续高增长,房建新签进一步提速,受益基建投资、保障房等建设保持强度,料新签较快增长势头有较好延续性。从实物量指标来看,22M1-6房屋建筑新开工/竣工面积分别yoy-20.8%/+5.4%(vs22M1-5分别yoy-28.5%/+15.1%),22M6单月房屋建筑新开工/竣工面积分别yoy+14.6%/-32.1%,新开工降幅收窄,竣工有韧性,看好实物量指标后续持续修复。 地产销售连续2月正增长,拿地积极性明显回升 22M1-6公司地产合约销售面积715万平米,yoy-27.8%(vs22M1-5yoy-33.3%),新购置土地储备557万平米,yoy-8.5%(vs22M1-5yoy-22.8%)。其中22M6单月地产合约销售面积244万平米,yoy-13.8%,新购置土地储备235万平米,yoy+22.4%。截止22M6末,公司土地储备10,011万平米,yoy-15.2%,为21年地产合约销售面积的4.7倍。目前地产行业景气度仍在筑底,房企分化加剧,公司地产开发业务基本面好于行业(销售、拿地等),地产行业变革,公司或受益,央企的融资/资质/管理优势或凸显,市场份额提升或有较好前景。 基建受益稳增长,地产业务更受益行业变革,维持“买入”评级 经济稳增长政策带动基建行业高景气度持续,房建发展有质量有韧性,同时我们对地产行业22年基本面企稳并向上有信心,在地产行业加速分化背景下,公司地产业务发展前景或更优。我们维持前期业绩预测,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562/636/725亿,yoy分别+9%/13%/14%,维持公司目标价9.52元,对应公司22年PE 7.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订单收入转化节奏明显放缓、现金回收效果低于预期、减值风险
中国巨石 建筑和工程 2022-07-15 15.48 28.08 101.58% 15.44 -0.26%
15.44 -0.26%
详细
公司发布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我们测算22h1公司归母净利40-43亿,yoy+55%~+65%,中值42亿,yoy+60%;同期扣非归母净利28-30亿,yoy+10%~+20%,中值29亿,yoy+15%。对应22q2归母净利22-24亿,qoq+19%~+33%,中值23.2亿,qoq+26%;扣非归母净利13-16亿,qoq-8%~+9%,中值14.5亿,qoq+0%,22q2扣非大致符合我们前期预期。我们推测较多的非经常性损益以铑粉出售收益为主。 22q2单季扣非环比大致持平,经营有韧性显示竞争力粗纱角度:预计q2销量环比基本持平(结合行业库存变化及新投产产线情况,预计22q2期末库存、期间产量预计均有一定增长);外销占比预计环比有一定提升(玻纤产品出口22q2延续前期量价齐升趋势),预计22q2吨均价、吨净利环比或有小幅提升;预计粗纱净利贡献q2环比小幅增长。电子纱布角度:新产线预计有效产出有限,预计电子纱布q2产量环比基本持平,销量环比或小增(去库),均价环比降低(据卓创资讯,22q27628电子布单米均价3.6元,qoq-1.0元/-21%),净利贡献或环比小幅下降;22q2电子纱布效益贡献大概率为相对底部水平。整体看,21h2以来多重不利因素局面下(成本上涨、内需受疫情扰动等),经营数据显示较强韧性,显示公司竞争力;21q2-22q2扣非归母分别为14.5/14.3/12.0/14.4/14.5亿(22q2为预告中值)。 我们不担心玻纤粗纱景气度21q2以来玻纤行业延续高水平(价格角度显示两个特点,景气高度高、持续性好),超市场预期,显示较好的需求增长韧性及略偏克制的新增供给。22q2国内需求因疫情遇到一定挑战,海外需求量价齐升预计有效弥补。往后展望,海外需求预计有较好延续性,内需22q3或有较好向上弹性(复工复产、基建弹性、地产修复等),或逐步迎降库拐点,q3粗纱价格或有机会向上回归。22h2新增粗纱供给较少,因能耗约束、投资门槛提升等影响,更长周期新增供给节奏料边际放缓,玻纤粗纱高景气或有较好持续性,亦为行业最大预期差。 重视公司龙头alpha及行业预期差,维持“买入”评级巨石作为全球粗纱龙头及电子布龙头,成本有优势。坚定推进降本增效、产能扩张执行力强;经营业绩韧性佐证公司内部竞争力稳步提升效果,显示公司较强alpha。热塑纱、风电纱及电子布为“十四五”期间三大发力领域,整体产品附加值或稳步提升,龙头优势持续强化,成长亦值得期待。考虑较多的非经收益及好于我们预期的经营韧性,小幅上调公司22-24年净利润至62/68/79亿(前值58/68/79亿),YoY+3%/10%/16%,当前价格对应22年PE仅10x,维持公司22年目标价29.14元(对应22年PE约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玻纤增量供给超预期;需求成长逊于预期;电子布竞争超预期;公司战略执行及成本管控效果低于预期;预告数据为初步测算结果,具体数据以2022年半年报为准。
山东玻纤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2-06-28 11.19 21.83 192.63% 11.71 4.65%
11.71 4.65%
详细
公司近日公告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拟向激励对象授予 1,394.7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现阶段总股本比例约 2.3%),授予价格为 5.26元/股(注: 6/25公司收盘价 11.10元/股),激励对象为包括公司董事、高管(不含独立董事、外部董事及监事 )、核心技术人员等合计245人。方案已获董事会 审议通过,后续需控股股东山东能源集团审批并报山东省国资委备案、股东大会审议。 股票授予条件包括公司业绩考核要求, 23-25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98%、 103%、 118%,基数为 19-21年净利润均值 2.9亿(21年公司净利润为 5.5亿),同时要求 23-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不低于 1.07/1.09/1.18元(vs 19-21年均值为 0.62元、 21年为 1.09元)。 预计整体激励成本 5,980万,其中 22-26年分别为 897/2,153/1,742/892/297万元。 公司亦公告战略规划纲要, 明确以打造“全球领先创新型高性能纤维材料提供商”为企业远景,构建“一个核心+两个增长点+三个种子业务”产业格局(一个核心为全力提升产能,将玻纤产能规模提升进入行业第一梯队;两个增长点分别为发展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高性能玻璃纤维产品、发展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及矿业复合材料;三个种子业务包括开拓发展建筑节能材料、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 同时明确战略目标, 2025年公司玻纤及制品产量 100万吨、收入 70亿、利润总额达 20亿等(vs 21年分别为 40万吨、27.5亿、 6.5亿);同时提出重点投资规划,“十四五” 通过技术改造和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期末玻纤及制品总设计产能达到 115万吨;“十五五” 通过新建投资项目,期末玻纤及制品总设计产能达到 151万吨(vs 21年底为 41万吨)。 明确中长期发展思路,成长节奏或加速,股票激励夯实发展基础按照公司战略规划纲要中的重点投资计划, 25年末/30年末公司玻纤及制品产能规模分别将达到 115、 151万吨,分别较 21年末增长 180%、 268%, 21-25年产能规模 Cagr 为+29%,21-30年则为 16%,产能扩张节奏及目标超市场预期。 当前玻纤纱及制品产能扩张核心制约为资金及能耗指标等,结合公司股东背景(公司实控人为山东省国资委), 我们预计该目标兑现概率或较高。 同时公司明确中长期发展思路,聚焦产能规模提升外,亦重视玻纤复合材料开发应用及其他有一定相关新材料发展布局等,显示公司中长期发展思路已逐步清晰, 公司成长节奏或边际加速。公司同步推出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亦有助于进一步凝聚核心员工向心力、激发公司经营活力、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 夯实公司中长期发展基础。 小幅下调公司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维持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预测分别为 7.5/8.6/9.9亿, yoy 分别为+38%/15%/14%。玻纤行业周期属性趋于弱化,公司成长性弹性值得重视, 维持公司 15x 22年目标 PE,维持目标价 22.5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低于预期、行业供给增量超预期、公司新产能投放节奏低于预期;股票激励方案落地有不确定性;战略规划执行效果有不确定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