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洁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03-28
|
83.30
|
--
|
--
|
85.48
|
2.62% |
-- |
85.48
|
2.62%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全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8.11亿元,同比+19.87%;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4.51%;扣非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0.97%;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5.04亿元,同比+20.45%;22Q4实现营收4.84亿元,同比+20.81%,环比+3.84%;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2.47%,环比-5.81%;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9.32%,环比-13.11%。 投资要点:2022年全年及22Q4营收保持增长,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受益于光伏储能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需求旺盛,公司2022年全年及22Q4营收继续保持增长;由于2022年消费类和部分工业类需求下滑,公司对用于消费类和工业类的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对毛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毛利率从22Q1的39.72%下降到22Q4的33.91%。 下游结构不断优化,重点发力光伏储能和汽车市场。下游应用领域方面,2022年上半年光伏新能源占比18%,汽车占比13%,合计占比31%,2022年下半年光伏新能源占比提升至33%,汽车占比提升至15%,合计占比48%。在光伏储能市场,公司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厂商主流竞品水平,成功导入并大量供应国内Top10光伏企业。汽车电子方面,公司与比亚迪已经实现近三十款产品的大批量供应,在理想、蔚来、小鹏、上汽、吉利、长城等十余家车企的出货规模稳步提升,车规级产品已批量供应到主驱电控、OBC、动力电池管理、刹车、ABS、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系统。公司战略上重点发力高景气的光伏储能和汽车市场,预期2023年在光伏新能源和汽车市场营收占比将继续提升。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IGBT产品加速放量。产品结构方面,IGBT产品2022年营收占比从去年的5.37%提升到22.33%,超级结MOSFET产品营收占比从去年的10.21%提升至11.80%,屏蔽栅MOSFET产品营收占比从去年的39.20%减少至37.71%,沟槽型MOSFET产品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5.14%降低至27.72%。 公司IGBT产品重点应用于光伏、储能行业,公司已成为多家龙头客户单管IGBT第一大国产供应商。公司不断进行IGBT新产品布局,推出了全球首款1200V100A光伏用单管IGBT,未来将陆续推出1200V150A等更多大电流的单管系列产品;公司基于650V和1200V平台的IGBT模块产品开发进展顺利,预计在2023年Q3实现IGBT模块产品的量产,IGBT模块有望在2023年贡献收入。2022年IGBT产品实现营收4.03亿元,同比增长398.23%,预计2023年将继续高速成长。 公司积极拓展产品品类,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和功率IC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在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方面,公司已开发完成1200V32mohm/62mohm新能源汽车OBC、光伏储能用SiCMOS,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650V/190mohmE-ModeGaNHEMT产品开发完成,100V/200VGaN产品开发中。在功率IC产品方面,公司子公司国硅集成已实现量产25V低侧驱动系列产品、40V桥式驱动系列产品、250V半桥驱动芯片、700V半桥驱动芯片,并已经实现大批量应用,国硅集成正在积极推进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隔离驱动IC产品和SmartMOS产品的研发。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和功率IC领域积极布局,未来有望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同时拥有IGBT、屏蔽栅MOSFET、超级结MOSFET、沟槽型MOSFET四大产品平台,产品电压已经覆盖12V~1700V的全系列产品,公司下游重点发力光伏储能和汽车市场,IGBT产品加速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营收为24.24/29.14/34.48亿元,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5.69/6.80/8.00亿元,对应的EPS为2.67/3.19/3.76元,对应PE为31.19/26.11/22.19倍。考虑公司下游应用领域的景气度以及未来几年的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下游需求波动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
|
|
安路科技
|
|
2023-02-08
|
65.94
|
80.00
|
7.83%
|
77.37
|
17.33% |
|
81.00
|
22.84% |
-- |
详细
投资要点: FPGA市场空间广阔,FPGA软硬件生态系统建立极高的行业壁垒。 根据 Frost&Sullivan 的数据,预计全球 FPGA 市场规模将从 2021年的 68.6亿美元增长至 2025年的 125.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6.4%;中国 FPGA 市场 2020年的市场规模约 150.3亿元,预计 2025年中国 FPGA 市场规模将达到 332.2亿元,复合增速为17.2%。FPGA 需要由 FPGA 芯片、EDA 软件及 IP 方案组成的软硬件生态系统共同支撑实现功能,逻辑容量、制程、SerDes 速率等关键指标体现 FPGA 硬件技术水平,FPGA EDA 软件工具非常复杂,FPGA 软硬件生态系统建立了极高的行业壁垒。 安路科技为国内 FPGA 领导者,先发优势明显。根据 Frost&Sullivan的数据,以出货量口径统计,2019年公司 FPGA 芯片在中国市场排名第四,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安路科技中低端 FPGA 产品已可对标海外龙头厂商,并在高端产品领域不断追赶,公司完善的产品矩阵获得客户认可,且拥有国内少数全流程自主开发的 FPGA专用软件。安路科技在国内厂商中先发优势明显,由于 FPGA 软硬件生态体系建立的极高的行业壁垒和用户粘性,未来有望在国内厂商中继续保持优势,成为中国 FPGA 领域的 Xilinx 和 Intel。 安路科技不断拓展产品品类、规格及下游应用领域,国产替代势如破竹。公司的产品品类从早期的 EAGLE、ELF 系列拓展 PHOENIX、FPSoC 系列,目前形成四大产品系列,各产品系列不断研发新规格并持续迭代升级;公司在网络通信、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和数据中心等领域均能保持稳健的成长,并不断拓展无人机、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为公司未来的持续高速成长提供重要动力。 目前国际贸易冲突加剧,FPGA 国产替代需求迫切,安路科技作为国内具有先发优势的 FPGA 领导企业,国产替代势如破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为10.58/16.00/23.47亿元,同比增长 55.89%/51.22%/46.72%;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0.60/1.13/2.03亿元,同比增长293.51%/90.06/79.22%。参考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考虑 FPGA软硬件生态系统建立极高的行业壁垒,安路科技作为国内 FPGA 市场领导者,先发优势明显,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未来几年仍处于高速成长期,我们给予公司 2023年 20倍 PS,对应 2023年目标价8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
|
|
完美世界
|
传播与文化
|
2023-01-20
|
14.08
|
--
|
--
|
15.29
|
8.59% |
|
17.46
|
24.01% |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13.60亿元-14.40亿元,同比增加268.41%-290.0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9亿元-7.5亿元,同比增加578.88%-637.92%。基本每股收益0.72元-0.76元。 测算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0.82亿元-0.0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3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1.71亿元-2.3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60亿元。 投资要点:l 游戏主业增长较好。公司预计2022年游戏业务实现净利润15.8亿元-16.4亿元,同比增加119.35%-127.68%;扣非后净利润10.7亿元-11.3亿元,同比增长318.49%-341.96%。游戏业务全年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梦幻新诛仙》、《幻塔》、《完美世界:诸神之战》等产品带来的业绩增量。根据七麦数据显示,《梦幻新诛仙》近一年在iOS 游戏畅销榜中平均排名45名,《幻塔》近一年平均排名第76名,《完美世界:诸神之战》近一年平均排名第111名。 在影视业务方面,《昔有琉璃瓦》、《仙琦小姐许愿吧》、《蓝焰突击》、《摇滚狂花》、《月里青山淡如画》等电视剧相继播出。 非经常性损益方面预计6.7亿元-6.9亿元,主要是公司处置海外子公司股权获得的收益、环球影业片单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等。其中出售美国研发工作室以及相关欧美本地发行团队带来的非经常性收益约为4.2亿元。 l 产品周期因素以及非主营业务影响导致四季度业绩承压。测算Q4公司游戏业务归母净利润约为0.33亿元-0.93亿元,环比Q3下滑74.5%-90.9%,游戏业务环比下降主要是由于:(1)《幻塔》于2022年8月登陆海外市场,除韩国地区采用自主发行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由第三方代理发行,因此获得的版权金在游戏上线时确认,导致Q3产生较多的业绩贡献。目前《幻塔》延续了良好的市场表现,但受游戏上线时确认版权金收入以及游戏流水回落的影响,业绩贡献环比下降;(2)部分游戏受生命周期影响,流水环比下滑。 在游戏业务变动之外,被投资企业的业绩变动带来了投资损失和股权减值以及汇率波动、信用减值损失等其他因素也对Q4净利润造成影响l 游戏产、品影储视备较多,《天龙八部 2》版号获发。公司储备的手游产品有《天龙八部2》《朝与夜之国》《一拳超人:世界》《百万亚瑟王》《神魔大陆2》《完美新世界》《诛仙2》以及端游产品《诛仙世界》《Perfect New Word》《Have a Nice Death》等,其中《一拳超人:世界》、《百万亚瑟王》在近期开启测试,玩家反馈良好;《天龙八部2》在近期公布的2023年1月游戏审批中获得版号。 影视业务方面,储备的《云襄传》《许你岁月静好》《星落凝成糖》《特工任务》《灿烂!灿烂!》《心想事成》《温暖的甜蜜的》《只此江湖梦》《纵横芯海》《九个弹孔》等影视作品正在制作、发行、排播过程中。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在行业层面,近期版号发放常态化,政策影响因素减弱,重点产品获批丰富游戏市场供给,带动玩家兴趣;需求端随着经济环境压力的逐渐缓解,带来玩家的游戏消费支出回暖。游戏市场景气度有望回升,带动行业估值修复。公司当前储备的产品项目较多,新游戏逐渐上线后有望带来业绩增量。由于公司Q4业绩短期承压,相应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 为0.72元、0.85元和和1.06元,按照1月18日收盘价14.20元计算,对应PE 分别为19.78倍、16.62倍和13.38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化风险;版号获取进度不及预期;游戏研发上线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文娱消费需求
|
|
|
东微半导
|
|
2022-12-02
|
241.77
|
--
|
--
|
253.00
|
4.64% |
|
274.00
|
13.33%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营收7.90 亿元,同比+41.29%;归母净利润2.00 亿元,同比+115.62%;扣非归母净利润1.90 亿元,同比增长114.49%;22Q3 单季度实现营收3.24 亿元,同比+35.85%,环比+24.26%;归母净利润0.83 亿元,同比+103.24%,环比+20.59%;扣非归母净利润0.80 亿元,同比增长95.87%,环比增长25.85%。 投资要点: 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环比稳步提升。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公司22Q3 收入和净利润环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2Q3 毛利率毛利率34.08%,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0.19%,继续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下游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22Q3 净利率25.71%,同比增长8.53%,环比下滑0.78%,净利率环比小幅下滑是正常范围内的波动。 产品结构和下游结构不断完善,未来持续高成长可期。公司22H1高压超级结MOSFET 收入占比78.05%,中低压屏蔽栅MOSFET占比18.13%,TGBT 占比3.67%;22Q3 预计超级结MOSFET 占比提升到80%以上,中低压屏蔽栅MOSFET 占比下降到15%左右,TGBT 占比继续提升。公司22H1 汽车及工业应用收入占营收比重超过70%,预计22Q3 汽车和工业占比提升至75%以上,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各类工业及通信电源、光伏逆变器、储能、车载充电机等景气度较高的领域,未来在电动车和新能源市场旺盛需求下,有望持续高成长。 国内高压超级结MOSFET 领导者,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根据Omdia 的数据,2020 年度全球高压超级结 MOSFET 市场规模为9.4 亿美元,公司占全球高压超级结市场的份额为3.8%,占中国高压超级结市场的份额约为8.6%,排在国内厂商中第一位。公司高压超级结MOSFET 产品基于深沟槽工艺技术,采用优化电荷平衡技术、优化栅极设计及独创的缓变电容核心原胞结构,形成了低导通电阻、低栅极电荷、低静态与动态损耗等优势,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全球高压超级结MOSFET 市场主要被英飞凌、德州仪器、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等国外厂商占据,公司有望凭借较强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公司IGBT 产品竞争优势突出,已进入高速成长期。公司IGBT(TGBT)产品采用创新型三栅架构,在功率密度、器件损耗等性能指标和成本上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主要覆盖光伏逆变器、储能、车载充电机、充电桩、UPS 等领域。公司TGBT 业务22H1 收入1700 万,同比增长70 多倍,目前TGBT 订单充足,产品供不应求,已进入快速成长期,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放量,成为公司高成长的重要驱动力。 公司积极布局碳化硅,客户验证进展顺利。公司积极布局SiC 材料的功率器件,并采用新技术路线开发产品,已申请多项相关专利,目前已在积极推广及客户认证阶段,市场拓展顺利。凭借优秀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望把握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趋势,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 与华虹长期深度合作,公司产能供给稳步增长。公司与华虹保持长期深度合作的关系,近年来在华虹的产能持续增加,此外与粤芯半导体和DB Hitek 保持稳定合作关系,未来公司希望通过优秀的产品和技术提升产能价值,实现与晶圆厂保持更深度的合作,预计公司未来产能供给稳步增长有足够的保障,以支撑业务的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拥有优秀的功率器件和工艺创新能力,是国内高压超级结MOSFET 领导者,公司高压超级结MOSFET 和TGBT 产品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下游聚焦汽车和工业高景气市场,产品结构和下游结构不断完善,我们预计公司22-24 年营收为11.50/16.08/21.60 亿元,22-24 年归母净利润为2.76/3.81/5.05 亿元,对应的EPS 为4.09/5.65/7.50 元,对应PE 为58.98/42.69/32.15倍。考虑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稀缺性以及未来几年的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下游需求波动风险;产品品类集中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
|
|
纳芯微
|
|
2022-11-30
|
335.00
|
--
|
--
|
396.00
|
18.21% |
|
396.00
|
18.21%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2.76亿元,同比增长120.35%;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56.9%;扣非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24.37%;22Q3单季度营收4.83亿元,同比增长102.34%,环比增长6.22%;实现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降26.78%,环比下降57.56%;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降60.5%,环比下降68.16%。 投资要点:22Q3单季度营收符合预期,净利润表现受到股份支付费用影响,毛利率环比有所提升。22Q3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支付股权激励费用,公司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35亿元,同比增长103.32%,环比增长21.62%。公司22Q3的毛利率为51.86%,环比提升1.43%,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变化和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下游结构持续优化,战略聚焦汽车和新能源赛道。公司22Q3的产品结构占比与22H1基本接近,22H1三大产品中信号感知芯片占比19%、隔离与接口芯片占比36%、驱动与采样芯片占比45%。 22H1下游应用领域中工业控制占比59.64%、汽车占比18.26%、信息通讯占比12.74%、消费电子占比9.37%,22Q3汽车占比提升到20%以上,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应用占比超过20%,汽车和新能源占比提升并超过40%,得益于公司的战略定位,重点发力汽车和新能源领域,在泛新能源领域保持快速增长,持续提升营收占比。 隔离类产品产品矩阵布局完善,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公司隔离类产品目前已经布局数字隔离器、隔离接口、隔离驱动、隔离采样、隔离电源全品类,拥有超过170款隔离产品。公司在汽车隔离类产品有很多布局,目前有NSi81xx、NSi82xx数字隔离系列、NSi13xx隔离采样系列、NSi66xx隔离驱动系列,已广泛应用于汽车主驱、车载OBC、DC/DC、BMS等。隔离产品有光耦和容耦是两种技术路径,公司在推出低成本的容耦方案去替代光耦,提升容耦的市场份额。公司隔离类产品产品品类丰富,先发优势明显,随着下游汽车和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有望继续提升市场份额、实现国产替代,隔离类产品仍将是公司未来高成长的重要动力。 非隔离类产品布局电源管理和信号链产品,打开未来成长空间。公司非隔离类产品信号感知芯片目前处于快速成长中,公司也在布局电源管理和信号链新产品,2022年公司陆续发布了十余款新品系列,包括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NSM2015/NSM2016系列、非隔离高压半桥驱动NSD1624、磁角度传感器NSM301X系列、智能低边开关NSE11409系列、表压压力传感器NSPGS5系列、车规LIN收发器、车规级LDONSR31/33/35系列等,上述新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光伏储能、电机驱动、通讯、服务器电源等领域,不断拓展公司产品矩阵。电源管理和信号链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公司逐步从隔离类向非隔离类方向进行平台化布局,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战略聚焦汽车和新能源高景气赛道,隔离类产品竞争优势突出,正逐步布局电源管理和信号链产品,实现平台化的产品矩阵,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营收为17.26/24.50/33.90亿元,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3.16/4.64/7.29亿元,对应的EPS为3.12/4.59/7.22元,对应PE为115.77/78.75/50.12倍。考虑公司下游应用领域的景气度以及未来几年的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
|
|
|
分众传媒
|
传播与文化
|
2022-11-07
|
4.91
|
--
|
--
|
6.95
|
38.72% |
|
7.31
|
48.88%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73.70亿元,同比减少33.89%;归母净利润21.31亿元,同比减少51.8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51亿元,同比减少51.60%。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18亿元,同比减少34.11%,环比增加31.62%;归母净利润7.27亿元,同比减少52.23%,环比增加53.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71亿元,同比减少39.46%,环比增加224.65%。 投资要点:疫情影响仍存,但环比已逐渐改善。受疫情影响,国内广告市场需求疲软,根据CTR数据显示,2022年1-8月国内广告市场投放同比减少10.7%。但自6月起,广告市场投放的同比降幅已经呈现逐月收窄的趋势,6月-8月投放分别同比减少9.2%/8.7%/6.2%,国内广告市场进入缓慢复苏阶段。公司也受行业整体景气度下降的影响,前三季度的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从Q3单季度业绩表现来看环比Q2也与行业变化趋同,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毛利率下降,费用率提升。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28.80亿元,同比减少21.81%。虽然公司放缓了点位扩张的步伐并进行了结构性优化,但部分成本仍然较为刚性,因此成本下降幅度要低于收入下降幅度,也导致毛利率同比下滑6.04pct至60.92%。其中Q1-Q3单季度毛利率分别为63.37%/52.18%/64.70%,分别同比下滑2.35pct/13.85pct/4.32pct,随着公司业绩环比的复苏,Q3单季度毛利率也有较为明显的环比回升。在费用端,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为18.81%,同比提升0.9pct;管理费用率5.63%,同比提升2.39pct;研发费用率基本持平。 减值损失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净利润。在其他对净利润影响较大的项目上,公司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3.50亿元,上年同期为1.02亿元,主要是疫情影响下,呈现风险特征的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相比2021年末有所增加,同时预计信用损失率有所提升,因此相应计提了合同资产减值损失以及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此外前三季度受到基金类投资损失影响,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4.30亿,上年同期为盈利1.02亿元。此外公司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4.46亿元,同比增加83.61%,主要是处置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资产获得的收益。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前三季度受行业整体景气度向下的影响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公司的媒体点位数量、覆盖城市人群等核心竞争优势不变,仍然是线下广告投放的最重要渠道之一。目前公司已将梯媒业务逐渐拓展至海外,有望带来更多的业绩增量空间;同时公司放缓点位扩张速度并对现有点位进行结构性优化,未来市场回暖下盈利能力或将进一步提升。Q4迎来电商大促活动,预计广告投放需求环比将继续改善,但由于国内多地仍有疫情存在,加上电影市场的表现持续低迷影响公司影院媒体业务,预计投放需求相比2021年同期可能仍有一定差距,并且疫情的存在可能对公司的广告正常上刊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相应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为0.22元、0.35元与0.41元,按照11月1日收盘价4.84元,对应PE为21.88倍、13.96倍与11.79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反复;广告客户所属行业监管政策变化
|
|
|
三七互娱
|
计算机行业
|
2022-11-04
|
15.04
|
--
|
--
|
19.90
|
32.31% |
|
24.50
|
62.90%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16.78亿元,同比减少3.57%;归母净利润22.57亿元,同比增长31.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11亿元,同比增长45.53%。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5.86亿元,同比减少21.56%,环比减少10.42%;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减少35.26%;环比减少39.9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减少35.65%,环比减少35.65%。 投资要点: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优异,但产品周期因素拖累第三季度业绩。2021年前三季度上线的《荣耀大天使》、《斗罗大陆:武魂觉醒》、《斗罗大陆:魂师对决》等主要游戏产品处于推广期,而2022年前三季度相应产品进入成熟回收期,推动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以及利润率都有所提升。 但受限于版号政策等原因,公司2022年内上线的新游戏数量较少,且部分老游戏经过流水高峰后自然下滑,导致营业收入端承压。代理产品《小小蚁国》上线于9月末,虽然取得了较好的营业收入,但对Q3业绩贡献相对有限,并且上线初期营销推广等费用前置,也拖累Q3业绩。 海海外核心产品延续亮眼表现。根据SensorTower数据,公司《Puzzes&Surviva》以及《云上城之歌》分别排在9月国内手游出海收入榜第2名与第22名,连续数月在榜单上位居前列。8月底在韩国市场推出的新游《》也进入9月国内手游海外收入增长榜第16名。 毛利率下滑,费用管控良好。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82.50%,同比下滑2.32pct,其中Q1与Q2单季度毛利率同比变动幅度不大,但Q3单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6.17pct至78.14%,我们认为可能是公司自研与代理产品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所致。在费用率方面,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52.96%,同比下滑7.06pct,销售费用下降较为明显主要是老游戏逐渐进入成长期,流量投放减少,加上年内新上新游戏数量也较少,推广宣传需求减少;研发费用率6.29%,同比下滑1.9pct;管理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总体来看公司的费用管控情况较好。 储备产品数量丰富。公司目前储备产品中,《霸业》、《光明冒险》、《梦想大航海》、《最后的原始人》、《曙光计划》等产品已经获得版号,另外还有《代号3D版WTB》、《代号古风》、《代号GOE》、《代号G2》等多款自研产品以及《代号XXZ》、《代号三国CB》、《代号DG》等代理或定制产品也正在推进中。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精细化运营成效凸显,存量产品生命力不断激活,国内海外业务同步推进。虽然Q3受到产品周期的影响业绩出现短期承压,但随着《小小蚁国》在Q4稳定释放流水以及10月末代理产品《空之要塞:启航》的上线,有望在2022Q4以及2023H1释放增量业绩。未来公司产品储备丰富,国内境外均有较多的产品布局,能够为公司持续提供业绩增长动力。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为1.35元、1.56元与1.79元,按照11月1日收盘价14.87元,对应PE为11.02倍、9.60倍与8.37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文娱消费需求;监管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游戏产品上线进度及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买量成本提升
|
|
|
昆仑万维
|
计算机行业
|
2022-11-02
|
13.09
|
--
|
--
|
16.08
|
22.84% |
|
26.55
|
102.83% |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度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99亿元,同比减少 4.72%;归母净利润 7.87亿元,同比减少 64.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75亿元,同比减少 54.00%。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1.49亿元,同比减少 9.18%,环比增加 8.80%;归母净利润 1.44亿元,同比减少 88.48%,环比减少 46.62%;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79亿元,同比减少 84.19%,环比减少 36.97%。 投资要点: 投资收益基数较高影响利润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的同比下滑,主要是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17.6亿元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 3.6亿元。如果不考虑投资损益的影响,公司经营性利润同比增长 4.6亿元,增幅为 175.31%。反应公司核心业务(不含投资)盈利水平的调整后 EBITDA 10.8亿元,同比增长42.3%。 StarMaker 上线 VR 玩法,AIGC 进入商业化阶段。公司旗下音乐社交应用 StarMaker VR 版本在 Oculus App Lab、SideQuest 以及Steam VR 平台上线,通过虚拟现实 K 歌、音乐节奏游戏、音乐射击游戏等玩法为用户拓展出音乐社交娱乐新体验。StarX MusicXLab 再推 10首新作 AI 歌曲,算法模型及 AIGC 能力不断优化提升。 MusicX Lab 还与多家头部公司达成合作,客户遍及音乐、汽车、游戏、教育、时尚、娱乐等多个行业。 持续深化元宇宙业务。公司通过 Opera GX 游戏浏览器、游戏引擎GMS 以及游戏社区平台 GXC 继续进行元宇宙的打造演进。目前公司元宇宙业务 MAU 超 1900万,单季收入超 1400万美元。其中Opera GX DAU 破 900万、GXC 上线游戏数量破 2000款,移动端也拥有近 200款。 从 Opera(OPRA.O)财报来看表现出了较强的增长能力。Opera Q3收入 8535万美元,同比增 28.1%,调整后 EBITDA 为 2138万元,同比增长 160.9%。其中核心的搜索和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9%。 Q3单季度平均 MAU 为 3.21亿,每位用户平均年化收入约为 1.06美元,同比增长 41%。展望全年,Opera 预计收入 3.23亿美元-3.26亿美元,中点计算同比增长约 29%,调整后 EBITDA 为 6200万美元-6400万美元。 自研产品海外表现优异。Ark Games 自研产品《圣境之塔》9月在欧美地区上线,首月新增用户达 140万,自 9月上线以来,单日最高流水突破 20万美元,首月流水突破 300万美元;《圣境之塔》计划于 Q4上线日韩市场,有望取得良好成绩;同时《圣境之塔》已楷体 获得版号,PC 版本和国内版本的相关研发或发行工作也在推进之中。Ark Games 其他自研产品如 SLG 游戏《战龙崛起》、UGC 游戏《代号—D》、3D SLG 射击游戏《D—War》的研发工作也在持续推进中。 闲徕互娱继续稳居国内棋牌行业 TOP2,不断优化现有产品,推出多种创新性棋牌玩法并对现有渠道进行拓展升级,新增用户规模提升,同时还积极布局棋牌直播赛道以及海外市场。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自研新游上线时间处于 Q3末,对当季业绩贡献较为有限,预计将自 Q4起逐渐释放业绩,未来国内以及日韩版本也将视推进进度陆续上线,提供更多业绩增量。在元宇宙业务以及社交业务上,公司以 Opera 和 StarMaker 作为切入点持续深化布局,同时公司在 AIGC 上具有较多的技术储备与领先优势,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 AIGC 商业化的可能性。考虑公司新游戏上线略晚于预期,并且投资收益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增长产生了一定拖累,我们对公司的盈利预测进行相应下调,预计公司2022-2024年 EPS 为 0.83元、1.09元、1.30元,按照 10月 31日收盘价 13.01元计算,对应 PE 为 15.62倍、11.89倍与 9.99倍,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用户付费意愿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用户使用偏好转移;游戏产品上线进度及市场表现不及预期
|
|
|
恺英网络
|
计算机行业
|
2022-11-01
|
5.95
|
--
|
--
|
7.56
|
27.06% |
|
9.25
|
55.46% |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 年前三季度报告。2022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8.25 亿元,同比增长71.23%,归母净利润9.14 亿元,同比增长82.2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45亿元,同比增长115.37%。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16 亿元,同比增长23.14%,环比减少16.82%;归母净利润2.87 亿元,同比增长27.65%,环比减少24.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9 亿元,同比增长31.42%,环比减少29.98%。 投资要点:l 核心产品表现稳定,新品上线较晚财务贡献有限。公司运营的《天使之战》、《原始传奇》、《热血合击》、《王者传奇》等多款游戏在年内保持良好表现,带动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大幅度增长,但由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因素,流水经历高峰期后也出现自然回落,导致Q3 业绩环比Q2 有所下滑。Q3 公司上线新游戏《永恒联盟》,由于上线时间为9 月中旬,对Q3 整体的业绩贡献较为有限,预计该产品将自Q4 开始逐渐释放业绩。 毛利率基本稳定,费用率存在结构性变化。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73.90%,同比小幅下滑0.62pct,三项主要费用率35.02%,同比下滑1.8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提升4.54pct,主要是公司产品上线后营销推广需求加大,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下滑3.28pct 和3.09pct。 储备产品较多,新游即将上线。公司目前储备的产品有《新倚天屠龙记》(已有版号)、《山海浮梦录》(已有版号)、《龙神八部之西行纪》、《妖怪正传2》、《仙剑奇侠传:新的开始》、《斗罗大陆》、《盗墓笔记》等。其中《新倚天屠龙记》将于11 月下旬上线,有望逐步释放业绩,其余产品也在稳步推进中。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核心品类产品表现稳定,构筑公司业绩基本盘,推动业绩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创新品类有望在未来贡献更多业绩增量。公司历史遗留问题正在逐步解决,股权变更事项稳步推进,现任董事长金锋已取代原控股股东、实控人王悦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公司还开启1 亿元-2 亿元的回购,一方面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回购的股份也将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通过设定较高的净利润增长率目标,提升员工积极性并使员工能够共享公司成长红利,也展示了公司对于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EPS 为0.51 元、0.62 元与0.70 元,按照10 月28 日收盘价5.70 元,对应PE 为11.26 倍、9.12 倍与8.13倍。调升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化;宏观经济影响文娱消费需求;行业竞争加
|
|
|
吉比特
|
计算机行业
|
2022-10-28
|
243.28
|
--
|
--
|
355.51
|
39.69% |
|
380.50
|
56.40%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30亿元,同比增加9.89%;归母净利润10.11亿元,同比减少16.0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持平。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20.17%,环比增长2.98%;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6.14%,环比减少4.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12.59%,环比增长0.04%。 投资要点:l核心产品延续稳健表现。《问道手游》作为公司核心产品之一,上线六年后依然继续保持良好的表现。2022年Q2开启六周年活动并在Q3推出首个夏日服,取得较好的运营效果,2022Q3在AppStore畅销榜平均排名第27名,最高至第11名,《问道手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以及利润均同比增加。 在其他产品端,《问道》端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以及利润同比小幅下降;《一念逍遥(大陆版)》通过稳定的更新、联动互动及玩法加上品效合一推广策略,营业收入以及营销推广支出同比基本持平,但由于人员数量增加导致人力开支相应增长,利润同比有所减少;《一念逍遥(港澳台版)》、《地下城堡3:魂之诗》、《世界弹射物语》于2021Q4上线,贡献了增量营业收入和利润;《奥比岛:梦想国度》、《一念逍遥(韩国版)》、《一念逍遥(东南亚版)》于2022Q3上线,上线初期推广投入较大,并且《奥比岛:梦想国度》需向外部研发商支付分成款,暂处于亏损状态;《摩尔庄园》于2022Q3变更会计估计,永久性道具摊销周期缩短,调整后永久性道具余额减少7156.03万元,营业收入相应增加7156.03万元,财务利润也增加。 l汇兑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对净利润亦有影响。2021年公司转让青瓷数码部分股权产生了大额的投资收益影响,投资收益基数较高,同时2022年前三季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相比上年同期也有一定差距,拖累净利润增长。此外由于公司有部分业务以美元结算,持有较多的美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提升导致公司前三季度产生较多的汇兑收益。如果剔除投资业务以及汇率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后,公司调整后的归母净利润约为9.39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l毛利率提升较为显著,销售费用受产品周期影响相应增加。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88.17%,同比提升5.33pct。公司三项主要费用率同比提升7.45pct至51.07%,其中销售费用提升较为明显,由2021年前三季度的23.96%提升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29.13%,主要是由于2022Q3上线的《奥比岛:梦想国度》、《一念逍遥(韩国版)》以及2021Q4上线的《一念逍遥(港澳台)》、《地下城堡3:魂之诗》等产品营销推广需求较多,推广投入增加。 再次高比例现金分红回馈股东。公司同时还公布了前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0元(含税),拟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0.06亿元,占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99.45%,以10月26日收盘价241.33元计,股息率约为5.80%。2017-2021年间,公司分红比例分别为30.65%、99.43%、44.41%、82.41%、78.30%,维持较高的分红比例。截止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仍有28.48亿元的货币资金,目前现金储备也较为丰富。 自研、代理储备产品丰富。公司目前储备自研项目有9个,其中《超喵星计划》已获得版号,另外还有家族养成题材放置经营游戏M66、修仙题材放置MMO游戏M88、西方幻想题材放置卡牌游戏原点、西方魔幻题材放置挂机游戏BUG,留存测试数据表现较好。其中M66海外版本计划于2022Q4或2023Q1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进行付费测试。此外还有储备代理产品《黎明精英》、《新庄园时代》、《ProjectS(代号)》、《失落四境》、《皮卡堂》、《封神幻想世界》等,其中《黎明精英》、《新庄园时代》、《失落四境》、《皮卡堂》已有版号。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存量核心产品表现稳定,持续贡献业绩,验证公司产品研发以及长线运营能力。目前公司仍有约7.03亿元尚未摊销的充值及道具余额,有望逐步确认为收入。公司储备产品较多,关注后续上线情况以及递延收入确认进度。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为21.70元、23.81元与27.29元,按照10月26日收盘价241.33元,对应PE为11.12倍、10.13倍与8.84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化;外部经济环境波动影响文娱消费需求;行业竞争加剧;买量成本上行;游戏产品上线进度及表现不及预期;核心游戏收入下滑
|
|
|
芒果超媒
|
传播与文化
|
2022-10-27
|
20.98
|
--
|
--
|
27.92
|
33.08% |
|
35.49
|
69.16%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2 年前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2.39 亿元,同比下降11.97%;归母净利润16.78 亿元,同比减少15.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37 亿元,同比减少22.04%。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5.24 亿元,同比减少6.72%,环比减少1.84%;归母净利润4.88 亿元,同比减少7.80%,环比减少28.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42 亿元,同比减少16.91%,环比减少28.89%。 投资要点: 优质内容持续输出带动会员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22Q3 公司推出了《披荆斩棘2》、《少年派2》、《快乐再出发》等影视与综艺节目,通过持续的优质内容输出并结合创新双平台“芒果剧选”、“M-CLUB”等会员运营打法,提升了会员粘性与付费率,前三季度芒果TV 会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83%,相比2022 上半年该业务6.48%的同比增速有进一步的提升。此外通过优化付费,运营商省内用户拉新效果比较明显,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的“芒果卡”在全国范围内多个省份上线,前三季度芒果TV 运营商业务收入规模同比增长16.39%,相比该业务2022 上半年19.31%的同比增速略有下滑。 广告业务略显疲软,但降幅已有所收窄。受宏观经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广告行业受到冲击,景气度下滑,公司的广告招商效果也受影响,2022 年前三季度广告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6.33%,但相比2022 上半年31.15%的降幅已有所收窄。随着公司节目的持续播出以及经济环境整体趋稳,广告主投放意愿或将回升,公司广告业务收入有望回暖。 毛利率、费用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受营业收入下滑的影响,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36.41%,同比下滑2.34pct,其中Q1/Q2/Q3 分别下滑2.76pct/0.19pct/4.22pct;主要费用率为21.69%,同比下降0.27pct;虽然毛利率下滑幅度高于主要费用率下滑幅度,但由于投资收益增加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减少等因素的带动下,公司净利率同比下滑0.92pct 至16.10%,下滑幅度相比毛利率的下滑幅度更小。 优质内容储备较多,有望推动相关业务增长。根据公司此前公布的内容储备片单,公司仍有《再见爱人2》、《妻子的浪漫旅行6》、《大湾仔的夜2》、《我们的滚烫人生2》、《非凡医者》、《大宋少年志2》等综艺与影视节目有望陆续上线。公司通过《乘风破浪3》、《披荆斩棘2》、《声生不息·港乐季》等头部综艺节目以及《张卫国的夏天》、《少年派2》等优质影视节目的持续输出保障了公司会员业务的稳定增长,显示了公司在内容制作方面较强的竞争力,内容核心竞争力有望持续推动公司会员业务以及广告招商的复苏与增长。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广告招商短期受阻影响整体业绩,但基于公司较为丰富的内容储备以及优秀的影视、综艺等内容制作能力,叠加未来经济环境的逐渐好转,公司的会员业务有望持续增长,广告业务也有望迎来回升。预计公司2022-2024 年EPS 为1.07 元、1.31 元与1.54 元,按照10 月25 日收盘价20.84 元,对应PE 为19.45 倍、15.89 倍与13.51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风险;经济环境疲软;行业竞争加剧;内容质量表现不及预期
|
|
|
完美世界
|
传播与文化
|
2022-10-25
|
12.28
|
--
|
--
|
14.93
|
21.58% |
|
15.09
|
22.88%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11亿元,同比减少15.25%,归母净利润14.42亿元,同比增加80.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21亿元,同比增加64.13%。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88亿元,同比减少29.40%,环比减少0.38%;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减少43.85%,环比增加2.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减少52.06%,环比减少2.20%。 投资要点:多个因素叠加影响营业收入增长。具体来看: (1)公司调整海外业务布局,出售美国研发工作室及相关欧美本地团队导致自2022年2月起相关公司不再并表。如果扣除海外团队部分的影响后,公司游戏业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48亿元,同比增加4.46%; (2)由于版号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新产品上线节奏略受拖累,影响收入增长,同时一些老游戏或次新游戏的生命周期从上线之初的流水高峰期逐渐进入成熟稳定期,虽然整体流水趋于平稳,但相比上线初的流水高点自然下滑,业绩贡献同比下降; (3)根据公司公告,2022前三季度游戏业务收入54.48亿元,同比增长4.46%,但非游戏业务的收入仅为2.63亿元,与2021年同期的15.24亿元非游戏收入相比差距较大,叠加投资影视剧形成的存货有所增加,我们认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影视剧项目的销售以及收入确认可能受阻。 毛利率提升较为明显,费用率短期结构性变化。2022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69.71%,同比提升10.27pct,其中Q3单季度毛利率73.56%,同比提升6.43pct。公司毛利率的提升较为显著,一方面来自于公司收入结构性变化:由于公司的游戏业务毛利率高于影视业务,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游戏收入占比提升带动公司毛利率相应提升。另一方面来自于《梦幻新诛仙》、《幻塔》等游戏持续稳定贡献流水和利润,产品的毛利率同比也有提升。《幻塔》海外版本除韩国地区采用自主发行模式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采用第三方代理发行模式,公司将收取的版权金和充值分成确认为收入,相比于将玩家充值确认为收入的自主发行模式来说,第三方代理发行模式收入虽然较低,但毛利率通常更高。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费用率为52.28%,同比提升1.95pct,波动幅度不大,但费用率的结构随公司的产品周期和战略调整略有变化。其中销售费用率14.10%,同比下滑7.15pct,管理费用率9.12%,同比提升1.59pct,研发费用率28.52%,同比提升8.37pct。 销售费用率的下滑主要是公司上线新游戏较少,推广费用相应减少,研发费用率的提升主要是公司加大重点在研项目的资源投入,并且对核心员工进行了薪酬调整,推动研发费用支出增长。我们认为随着未来公司储备新品的陆续上线,公司销售费用可能随新产品的推广宣传需求出现一定程度增长,但在研项目上线后所带来的流水和收入的增长也能够对公司的整体费用率起到优化作用,预计公司未来整体费用率在合理水平运行。 公司储备产品数量较多。公司储备的手游产品有《天龙八部2》、《朝与夜之国》、《一拳超人:世界》、《百万亚瑟王》、《神魔大陆2》、《完美新世界》、《诛仙2》以及端游《诛仙世界》、《PerfectNewWord》、《HaveaNiceDeath》等多个游戏正在推进中,其中数款游戏将于近期开启测试,有望带动公司收入端恢复增长。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2022年前三季度受海外公司并表变化、游戏产品周期、影视剧业务表现较弱等因素影响,公司在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相对较弱。但公司目前储备游戏产品数量较多且在持续推进中,未来并表影响的消退、影视剧项目的陆续销售播出以及公司新产品的上线有望给公司带来更多的业绩增长并优化费用率结构。建议关注公司游戏产品上线进度及市场表现以及产品版号进度情况。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为0.93元、0.97元与1.16元,以10月20日收盘价12.67元,对应PE为13.63倍、13.01倍与10.9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动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宏观经济影响文娱消费意愿;海外市场进展不及预期;游戏上线表现不及预期。
|
|
|
美的集团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2-09-26
|
51.11
|
--
|
--
|
52.00
|
1.74% |
|
58.50
|
14.46% |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36.63亿元,同比增长5.04%;实现归母净利润159.95亿元,同比增长6.57%,其中2022Q2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7.25亿元和88.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7%和3.24%。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2.34元/股;加权净资产收益率12.18%。在全球宏观环境错综复杂情况下,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业绩稳增符合预期,盈利水平保持韧性。 投资要点:外压之下收入稳增,龙头彰显经营韧性。受全球宏观经济波动,疫情反复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多因素影响,2022上半年行业增速出现明显下滑。根据《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2H1我国家电行业内销与出口规模分别同比下降11.2%和8.2%。 公司作为家电及制造业龙头,在面临短期内的多重压力下,仍能够引领产业结构升级进程,持续拓宽业务与市场份额,实现逆市增长。 根据半年报披露显示,公司2022H1内销与出口收入分别达1048.22亿元和778.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8%和5.24%,均显著高于同期行业负增速水平,主要考虑为公司高端化产品销售显增,以价补量效果明显,同时海外本土化运营稳步推进,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原材料采购与运输成本高位波动的不利影响。未来随着公司高端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海外本地制造布局的逐步强化,公司收入端增长有望长期得以保障。 ToC端产品结构优化加快,品牌市份额持续领先。从产品拆分来看,公司2022H1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业务分别实现营收832.36亿元和663.34亿元,同比增长8.94%和2.11%,其中家用空调与多数小家电品类如微波炉、电磁炉等零售份额均保持双端市场首位。从品牌收入贡献来看,公司高端系列品牌COLMO上半年销售收入超40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空调挂机与洗碗机在同价位市场占比分别提升至20%和13%;协同经营品牌东芝,同期国内销售额破11亿元,同比增长110%,日本市场零售收入同比增长25%,六大品类合计市场份额提升至14%以上。此外,公司加大对线上电商平台及线下KA等渠道的重构和建设力度,同时通过精简SKU与适度提价等方式把控成本保障利润水平。考虑到公司家电业务品类覆盖全面对成套销售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以及多样化品牌之间的协同经营优势,公司C端作为主要的业务板块,或仍将长期贡献稳健的营收增量。 ToB端并重发展占比提升,业务布局逐步完善。根据半年报数据显示,2022H1公司B端四大业务板块: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事业群,分别实现营收121/122/122/52亿元,同比增长13.26%/33.09%/2.15%/42.37%,合计营收同比增长约13%,业务占比提升至25%,其中:(1)工业技术事业部,持续深耕消费电器领域,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上半年传统空调压缩机业务继续领跑行业,全球市占率提升至44%。同时,公司深化绿色能源和新能源车核心部件等布局,市场进一步拓展,新能源车汽车电动压缩机及EPS电机等产能同比提升100%-200%。 (2)楼宇科技事业部,不断推进数字化赋能硬件产品、迭代创新与业务转型,在中央空调业务稳居国内市场首位的同时,建筑能源管理业务进一步扩大,其中热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超200%,为我国热泵行业首位。 (3)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随着全球制造业产能恢复,以及中下游需求回升环境下,公司旗下KUKA经营与收入明显改善。根据KUKA半年报数据显示,2022H1新增订单收入同比增长34.8%;销售收入达17.36亿欧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中国区销售收入达3.57亿欧元,同比增长36.0%。 目前,公司B端在新能源车部件、储能系统、热管理及热泵等领域布局均稳步推进。基于C端核心技术的赋能与稳健盈利能力的支撑下,未来公司B端业务有望在稳固优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产线升级与战略转型,持续驱动第二增长引擎。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EPS分别为4.28/4.84/5.45元,按9月21日52.85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为12.3/10.9/9.7倍。公司龙头地位长期稳固,出色的经营战略与组织架构,能够较好地保障其盈利能力与成长空间。因此,综合分析,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与汇率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
|
三七互娱
|
计算机行业
|
2022-09-05
|
19.68
|
--
|
--
|
19.32
|
-1.83% |
|
19.90
|
1.12%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实现营业收入80.92亿元,同比增加7.34%;归母净利润16.95亿元,同比增加98.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43亿元,同比增加157.79%。 Q2单季度营业收入40.03亿元,同比增加7.58%;环比减少2.11%;归母净利润9.35亿元,同比增加26.90%,环比增加23.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82亿元,同比增加39.11%,环比增加15.70%。 同时公司公布半年度分红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7.76亿元,分红比例约为45.78%。 投资要点:移动游戏业务稳步增长。分产品来看,2022H1公司移动游戏业务收入77.39亿元,同比增长9.51%,收入占比达到95.63%。《斗罗大陆:魂师对决》、《荣耀大天使》、《斗罗大陆:武魂觉醒》等多个游戏进入成长期表现优异。 海外市场再创佳绩。2022H1公司境外营业收入30.33亿元,同比增长48.33%,再创新高。根据data.ai数据显示,公司排在2022年全球发行商排行榜中第25名,并在4月排在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收入榜第二名。公司旗下《Puzzes&Surviva》、《叫我大掌柜》、《云上城之歌》、《斗罗大陆:魂师对决》等产品在海外收入全线增长。 其中《Puzzes&Surviva》全球市场累积流水超42亿元,位列中国手游出海收入榜TOP5(SensorTower数据);《云上城之歌》在日韩地区表现优异。 毛利率稳定,费用管控有力。2022H1公司毛利率84.43%,同比下滑0.71pct;其中移动游戏业务毛利率85.10%,同比下滑1.07pct,网页游戏毛利率71.13%,同比提升0.62pct,公司毛利率基本维持平稳。 费用率方面,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减少9.31%至43.40亿元,主要是部分游戏产品进入成长期,流量投放减少;管理费用同比减少5.78%,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6.23%至4.97亿元,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根据游戏品类调整人员结构,减少非战略品类研发投入所致。 整体来看,公司各项费用管控有力,费用率同比下滑12.86pct,带动净利率同比提升9.54pct至20.73%。 面向国内外市场产品储。备根较据多公司中报显示,公司通过自研、代理、定制等方式储备的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游戏产品较多。境外发行储备产品16款(7款MMORPG、4款SLG、4款卡牌、1款模拟经营);境内发行储备产品20款(8款MMORPG、5款SLG、5款卡牌、2款模拟经营)。其中《霸业》、《曙光计划》、《梦想大航海》、《小小蚁国》、《空置要塞:启航》、《光明冒险》、《最后的原始人》已获得版号。预计《空之要塞:启航》10月26日公测,《小小蚁国》9月24日公测。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创新品类转型已见成效,主要游戏产品进入成熟期稳定释放业绩。海外业务快速增长,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因地制宜”策略帮助公司出海业务在不同的海外市场上更具针对性和差异化,保障未来出海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公司目前针对国内外市场储备的产品数量多,近期将有产品先后开启公测,释放更多业绩增量。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为1.51元、1.76元和1.99元,按照8月31日收盘价20.37元,对应PE为13.36倍、11.47倍和10.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收紧;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文娱消费需求;产品市场表现不及预期;营销推广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
|
|
|
昆仑万维
|
计算机行业
|
2022-09-05
|
14.40
|
--
|
--
|
14.35
|
-0.35% |
|
16.08
|
11.67%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9亿元,同比减少2.27%;归母净利润6.43亿元,同比减少35.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减少9.33%。 投资要点:Opera 平台专注高ARPU 值市场,用户数量和业绩增长强劲。通过Opera for Android/iOS、Opera Mini、Opera News、GX.Games、GameMaker Studio 等专注于不同垂直领域的多元化产品矩阵,Opera 实现了从单一传统浏览器到信息分发与元宇宙平台的转型。 结合公司和Opera(OPRA.O)公告显示,目前Opera 全球范围平均MAU 已达到3.27亿,仍在继续向更高ARPU 值市场转变,其中美洲地区用户增长最为强劲,北美地区的用户增长31%。2022Q2Opera 每用户平均年化收入0.94美元,同比增长46%。游戏浏览器Opera GX 的MAU 超1700万(PC+移动端),同比增长78%,年化ARPU 值高于公司整体平均水平3倍以上。公司专注于高ARPU值市场的战略规划有助于未来进一步提升Opera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基于Opera 比较好的用户增长速度和商业化进展,2022H1Opera 实现营业收入1.49亿美元,同比增长33.7%,核心的搜索和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1%,经调整后EBITDA 为2392万美元,同比增长572%。Opera 预计全年收入3.13亿美元-3.19亿美元,中点同比增长26%,调整后EBITDA 为5300万美元-6000万美元。 StarMaker 成本管控有效,AI 赋能内容创作。海外社交娱乐平台StarX 旗下音频社交应用StarMaker 以K 歌模式为抓手,切入语音房、直播、休闲游戏等在线娱乐场景,吸引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同时针对社交功能进行优化,加入更多练歌房、抢唱房等更多玩法模式,提升用户留存水平和使用时长。截至2022年6月30日,StarMaker 在累计102个国家音乐/音频类畅销榜排名前五,其中84个国家位列第一;累计在100个国家音乐/音频类下载榜排名前五,其中77个国家位列第一。 StarMaker 社交关系的高度渗透在显著提升用户沟通效率和使用体验的同时有效降低获客成本。根据公司中报显示,StarMaker 成本优化带动海外社交网络业务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38.76pct 达到86.38%。 此外StarX 在AI 内容创作领域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完成首批五首完全由AI 完成作曲的歌曲,已在海内外180余个音乐平台上线,成为公司在“AI 赋能”业务战略方向上的重大成果之一。AIGC一方面能够持续高效为StarMaker 提供音乐作品,丰富平台内容;另一方面帮助音乐爱好者和独立音乐人降低创作门槛,缩短创作周期,产出更多优质内容,增强StarMaker 的可玩性和功能性。 自研游戏新品表现可期。公司旗下全球手游平台Ark Games 继续践行精品化、国际化发展理念,主打自研MMORPG 新品《圣境之塔》完成港澳台双平台上线,单月最高流水突破300万美元,欧美及大陆地区发行工作稳步推进中,欧美地区预约量已超300万,并获Google Play 平台官方推荐榜单第一,上线后表现可期。其他新品如SLG 游戏《战龙传说》、UGC 平台类游戏《代号D》等游戏产品的研发测试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公司旗下主营地方棋牌游戏的休闲娱乐平台闲徕互娱经营整体稳健,行业地位稳固,在完善现有棋牌类产品的基础上,加入更多创新棋牌玩法并布局棋牌直播内容,业务发展可持续性不断提升。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海外互联网业务发展较好,信息分发与元宇宙平台Opera 以及海外音频社交应用StarMaker 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游戏业务受产品周期、上半年行业整体下行等因素导致收入短期下滑,但通过Ark Games 新产品在国内外陆续上线以及闲徕互娱的稳定经营,游戏业务有望回升。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 为1.24元、1.38元和1.61元,按照9月1日收盘价14.31元,对应PE 为11.50倍、10.35倍和8.87倍,首次覆盖并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用户付费意愿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用户使用偏好转移;汇率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