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江维

万联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270520090001...>>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东江环保 综合类 2021-09-27 7.70 -- -- 7.79 1.17%
7.79 1.17%
详细
9月 17日,公司发布了关于收购郴州雄风环保 70%股权的进展公告。公告披露,为快速进入稀贵金属回收业务领域,优化资源化板块布局及完善产业链,东江环保同意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瀚丰联合持有的雄风环保70%股权,收购价格为 4.29亿元。公司 2021年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 16.56亿元,同比增长 11.9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1.12亿元,同比减少 30.47%。 投资要点: 废物处理行业景气,主营业务势头强劲: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废物回收与工业废物处理,分别占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65%与 44.15%。 由于国家大力鼓励倡导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分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6.3%,而工业废物处理分部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 5.9%。随着我国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工业废物回收业务需求将会高涨,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推动力。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的市政废物处理业务收入为0.93亿元,同比增长 51.0%,有助于公司对标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布局,同样未来可期。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技术进步助力发展:公司坚持加强科研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为 0.69亿元,同比增长 11.18%,展开难降解高 COD 废水、BOE 缓冲氧化物蚀刻废液、高浓度废酸处理等项目研究,以及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攻关,于报告期内取得新增授权专利 55件,有助于企业抢占技术高地,提升利润空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废品处置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十四五规划正落地,机遇挑战共同存在:根据《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9年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仅 55%,提升固废利用率水平将是十四五环境治理的重点之一。2021年 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完备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并且发挥市场作用推进多元化补偿,固废处理行业将从后续落地措施中获得资金资源补助以及更大利润空间。但是根据 2020防治年报披露,相比 2006年,2019年危险废物持证单位核准手机和利用处置能力增长1709%,增速远高于废物产生量。市场竞争的加剧,同样对公司的利润空间以及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建 议 : 预 计 公 司 21-23年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34.76/39.18/45.86亿元;归母净利润 3.14/3.79/4.91亿元;EPS 分别为 0.36/0.43/0.56元/股。 风险因素:产能释放不达预期:资源化利用下游产品价格波动;环保监管力度不达预期;竞争加剧毛利下滑;测算可能存在误差。
三峡能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9-27 7.26 -- -- 7.57 3.70%
7.92 9.09%
详细
2021年9月1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到2025年,能耗双控制度更加健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到2030年,能耗双控制度进一步完善,能耗强度继续大幅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能源结构更加优化。到2035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有力支撑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目标实现。双控双限以及焦煤焦炭涨价制约下游纺织、化工、水泥、钢铁等行业的产能释放,作为国内新能源发电巨头,三峡能源的产业布局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2021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78.85亿元,同比增长39.9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2.74亿元,同比增长57.55%。 投资要点::鼓励扶持政策频出,发电巨头可乘东风:2021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3-6月陆续下发多项关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通知。公司作为中国新能源发电行业巨头,2021年上半年已经与吉林、重庆、湖南、福建等区域的地方政府及电网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获得了一批新能源资源储备;公司在建的乌兰察布项目为国内首个“源网荷储”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可达310万kW。 能源行业市场广阔,短期业绩或迎增长: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为2.9亿kW,同比增长34.7%,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2.7亿kW,同比增长23.7%,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正处于高速扩张阶段。公司业务结构以海上风电为主,同时于内蒙古、新建、云南等25个省区投产陆上风电,并推动光伏发电多元化开发,形成由点到面的开发格局。报告期内,公司风电发电量115.13亿kW/h,同比增长46.59%,光伏发电45.98亿kW/h,同比增长42.26%。三峡能源较为全面的业务范围,有望在下半年借助行业增长势头,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 海上发电优势明显,技术创新动力强劲::公司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海上风电的企业之一,先发优势明显,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已投运海上发电项目149万kW,在建规模294万kW,排名行业第一,占全国全部风电在建规模约20%。在拥有强大企业实力的基础上,公司仍然坚持探索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仅2021年上半年即实现单艘施工船吊装10台6.45兆瓦大容量风机、研制并下线我国首个漂浮式抗台风型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等技术突破。公司研发的诸多国内领先技术,在未来有望建立更大的技术优势,提升公司内在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3年实现营业收入165.37/199.32/233.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79/63.93/72.54亿元,对应EPS为0.18/0.22/0.25元。 风险因素:政策补贴风险;项目审批风险;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瀚蓝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1-09-27 26.78 -- -- 29.10 8.66%
29.10 8.66%
详细
9月1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和《“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将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到2025年,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和比例大幅提升。作为大固废纵横一体化的产业龙头,公司已率先在南海区打造“无废城市”集约协同处理的瀚蓝模式。公司2021年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5.51亿元,同比增长45.1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7亿元,同比增长36.02%。 投资要点: 主营业务实现反弹,下半年或迎来平稳增长: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固废处理业务、能源业务、供水业务和排水业务,其中固废处理业务和能源业务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3.81%和31.28%。固废处理业务方面,由于去年同期受到疫情影响基数较低,今年上半年该业务分部实现收入同比增长44.25%,净利润同比增长34.39%,疫情导致的业绩大幅增长可能在下半年转为平稳增长;能源业务方面,因为公司销售天然气差价较低、气源价格上涨、配气价格限价政策等原因,毛利率和净利率或将下降,使得该部分业绩有所波动。 新建在建项目众多,有望带来收入增长:公司于今年积极开展业务拓展,集中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2021年上半年,即有海阳项目、济宁二期项目、晋江提标改建项目等共计5700吨/日规模的新建项目,并且仍有共计规模1600吨/日的试运营项目或将于下半年实现收入确认,共计1500吨/日的在建项目将在下半年建成。目前,固废处理业务需求旺盛,众多的新项目有望在下半年为企业带来业绩增长,冲抵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 开展“大固废”战略,新格局带来新机遇:2021年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被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国家重点扶持领域,固废危废处理等污染治理业务有望发力。2021年9月,《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强调积极稳妥发展生态产业,安排优惠政策落地等措施。公司积极开展“大固废”战略,完备纵横一体化固废处理产业链,对标“无废城市”建设,对市政垃圾、工业垃圾、农业有机垃圾进行治理,有望在“十四五”规划扶持下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3年实现营业收入90.65/100.54/110.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6/14.82/18.03亿元,对应EPS为1.53/1.82/2.21元。 风险因素:国网补贴不及预期,环保政策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立中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9-10 21.44 -- -- 23.50 9.61%
23.50 9.61%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公司主营收入86.65亿元,同比上升61.8%;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上升61.32%;扣非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上升116.38%;负债率58.65%,投资收益2019.95万元,财务费用1.12亿元,毛利率9.8%。 投资要点: 三大主业齐头并进,再生铝迎来行业机遇:公司目前已形成再生铝合金材料、铝合金车轮、中间合金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在双碳大背景下再生铝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目前国内铝合金需求缺口约为200万吨,未来将逐步实现再生铝替代。公司铝合金产能120万吨/年,其中再生铝在20年已达70万吨,再生铝在建产能42万吨,是我国再生铝行业龙头之一,公司未来或将逐步提升再生铝供应比例。根据现有产能规划,我们预计21-23年再生铝板块增幅分别为15%/20%/20%。 中间合金板块向上拓展,切入六氟磷酸锂赛道:公司中间合金现有产能7万吨,其主要原材料氟化盐是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副产品。此次披露的项目投资规划建设六氟磷酸锂产能18,000吨,对应副产氟化盐约为1,800吨,切入六氟磷酸锂赛道有望降低中间合金上游原材料成本。相较其他公司扩产计划而言,公司六氟磷酸锂项目投产意愿更为明确,投产后有望发挥上下游产业协同优势。根据第十四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披露,2020-2025年中国及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增长规模高达5倍,小动力增长规模为2倍,储能锂电池增长规模高达4倍。按每万吨电解液需要1270吨六氟磷酸锂计算,每GWh 对应六氟磷酸锂需求140吨,我们预计21-25年需求分别为5.63/8.34/11.47/15.97/22.44万吨。根据高工锂电统计数据,21H2/22H1/22H2有效产能分别为7.94/8.39/11.36万吨,电解液原材料紧缺的局面或持续到2022H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9.76/208.33/249.08亿元;归母净利润6.23/8.20/11.43亿元,同比增长44.01%/31.62%/39.42%;EPS 分别为1.04/1.37/1.91元/股,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新增产能不及预期,新能源需求不及预期。
璞泰来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9-10 155.29 -- -- 200.29 28.98%
200.37 29.03%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9.23亿元,同比增长107.8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75亿元,同比增长293.93%,业绩符合预期。9月3日,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卫于第十四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发表“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引领全球锂电发展”主题演讲。 投资要点:负极产品需求旺盛,负极材料一体化优势显现:21年上半年,锂电需求高速增长带动公司产品需求,负极材料出货量4.52万吨,同比增长103.57%,实现营收24.54亿元,同比增长79.46%。涂覆隔膜及加工出货量7.98亿平米,同比增长264.50%。在建产能中,内蒙古二期5万吨石墨化加工产能年底前投产,年底产能有望超过12万吨,此外公司在四川邛崃规划建设年产20万吨。根据高工锂电披露,目前负极材料CR6话语权强,石墨化供应充足满产满销,中小企业石墨化短缺,行业集中度有望上升。公司负极材料一体化布局的优势进一步显现,负极材料一体化有望缓解未来石墨化加工成本上涨压力。 持续技术创新,应对行业三大挑战:陈卫在峰会中表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规模扩产与双碳目标的矛盾;二是应对燃油车,动力电池成本要从1000元/KWh 下探至400-500元/KWh;三是对产业链的要求,包括高效、高质量、高安全、低碳制造与成本管控等。 公司持续装备技术创新,宽幅高速极片涂布技术实现1.6/1.4m 宽,150米每分钟,单机效率提升50-200%;双面同时CCS 和PCS 涂布实现速度150-200米每分钟,是现有常规设备的4-8倍;集流体底涂效率为现有常规设备的2-4倍,公司持续技术创新以应对行业未来节能、降本、高效高质的三大要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营业收入85.27/124.01/164.24亿,净利润16.53/22.14/29.20亿元,EPS 分别为2.38/3.19/4.20元/股,基于公司在动力电池高端负极领域的龙头地位,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动力电池产业链恢复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海外客户需求波动;产品毛利率降低。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1-09-06 75.95 -- -- 76.85 1.18%
83.86 10.41%
详细
2021年 8月 31日晚晶盛机电发布公告,已与宁夏中环签订《全自动晶体生长炉采购合同》,总金额 60.8亿元,占公司 2020年度营收 159.62%。 投资要点: 60.8亿元长晶炉合同落地,在手订单饱满充分保障明年业绩。本次设备为中环股份 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能工厂项目所采购,项目总投资 110亿元,其中设备购置费和安装费合计 87.27亿元,晶盛占比 70%。上半年末公司未完成晶体生长加工设备合同约 114.5亿元(含税),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 6.44亿元(含税)。此次 60.8亿元订单签订后,预计公司在手未完成光伏设备订单达 169亿元。本合同将于今年 11月开始交付,根据发货后验收周期 3-6个月估算,预计该订单在 2022年开始分批确认收入,充分保障公司明年业绩的增长。 大尺寸硅片加速渗透,新旧产能替换利好设备商。上半年大尺寸硅片的市占率已从 4.5%提升至 25%,预计 21年底市占率提升到 50%,硅片存量市场落后产能加速淘汰,新增大尺寸产能需求旺盛。预计 2021-2022年新增硅片产能 136.5GW、161.5GW,假设单晶炉和加工设备投资 1.5亿元/GW,则今明两年设备需求 204.75亿元、242.25亿元。除隆基(连城供货)和京运通(自产)外,假设公司保持单晶炉 80%市占率,则今明两年公司单晶炉订单可达 83.6亿元、104.4亿元,是 2020年营收的2.2倍和 2.7倍。 硅材料、碳化硅、蓝宝石三驾马车驱动,公司业绩成长可期。除晶体硅生长设备(51.10%,2021H1占营收比例,下同)业绩靓丽外,公司光伏智能化装备(17.9%)、蓝宝石材料(7.17%)、设备升级改造服务(15.83%)业务也实现快速发展,上半年三项业务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公司作为光伏长晶设备龙头,已经实现从光伏晶体到组件全流程工艺设备覆盖,进一步向光伏设备产业链平台型公司迈进。此外,公司半导体、碳化硅和蓝宝石业务也将持续打开成长空间,未来业绩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1亿元、20.95亿元、25.50亿元,市盈率 66.25x、47.16x、38.74x(对应 9月 1日收盘价 76.86元),维持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硅片扩产不及预期、光伏设备行业竞争加剧。
东方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9-03 15.08 -- -- 20.50 35.94%
22.60 49.87%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227.37亿元、同比增长28.07%,利润总额16.29亿元、同比增长41.74%,实现新增生效订单343.92亿元,同比增长32.85%,实现每股收益0.43元。 投资要点:“双碳”背景下能源变革带动风电高速增长:在国家“碳中和,碳达峰”大背景下,发电设备产量大幅提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发电设备总产量1895.64万千瓦,同比增长51.72%。其中水轮发电机组506.55万千瓦,同比增长11.81%,汽轮发电机1237.5万千瓦,同比增长75.08%,风力发电机组151.59万千瓦,同比增长69.13%,电站锅炉1126万千瓦,同比增长84.85%,电站汽轮机937.40万千瓦,同比增长127.39%。 产业转型持续推进,营收结构更趋合理:报告期营业总收入中,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占比27.22%,可再生能源装备占比34.62%,现代制造服务业占比10.40%,工程与贸易占比11.33%,新兴成长产业16.43%,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绿色低碳转型初见成效。公司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装备并进军燃料电池赛道,顺应我国双碳背景下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变化,新能源板块未来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此外,“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近日透露,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优质的调节电源,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和优势。 目前我国在运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3179万千瓦,在建规模5463万千瓦,预期到2025年,在运装机总规模将达到6200万千瓦。公司2018年抽水蓄能市场占有率达到47.2%,目前市场占有率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随着抽水储能发展窗口的到来,传统水电业务有望迎来增长。 携手北京大兴区,氢能赛道有望迎来增长拐点:公司2011年开始燃料电池研发,2011-17年累计申请燃料电池领域专利135项,具备动力燃料电池自主技术。公司为西昌市量身定制的全国首个“高原”氢燃料电池公交项目,入选中国2020年十大城市清洁高效供能典型项目并排序第一。2021年1月,公司实现全国首批高原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成功交付,先期示范的100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累计运营里程超过620万公里,最低氢耗低于4公斤。今年6月,北京大兴区与东方电气签署了氢能合作协议,将在北京大兴建北京总部、膜电极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 目前北京已成为首批氢能示范城市群,公司燃料电池相关业务有望迎来需求补涨,增长拐点将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6.51/495.27/506.0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44/25.33/28.16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75/0.81/0.90元/股,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公司新能源以及新兴产业板块的发展前景,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清洁能源装机需求不及预期;氢能板块回暖不及预期。
京运通 机械行业 2021-09-03 11.84 -- -- 13.50 14.02%
13.50 14.02%
详细
公司发布21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3.51亿元,同比+36.66%%;归母净利润4.55亿元;同比+98.69%;扣非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101.91%。 投资要点::硅片出货高增,盈利水平可观:报告期内,公司乌海一期项目产能达到8.5GW,同时乐山一期12GW拉棒项目投产,目前处于爬坡期,预计年内达产。今年公司硅片产能释放,新材料业务实现收入约12.27亿元,同比+67%。上半年新材料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2.19%,公司非硅成本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上半年硅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毛利率水平依然维持在30%以上,展现了公司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公司积极与下游客户签订长单锁定硅片产能,其中晶澳12.6亿片单晶硅片或硅棒,约48.18亿元、江苏新潮7.74亿片单晶硅片或硅棒,约30.18亿元、通威9.60亿片单晶硅片,约52.61亿元以及江苏润达9.46亿片,约36.89亿元,总规模达到39.4亿片,预计含税销售金额167.86亿元。 新能源发电稳定发展,利润保持高水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并网光伏电站1.25GW,风电电站148.5MW;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共计1.40GW。上半年实现电站业务收入约7.54亿元,同比增长23%,毛利率为59%,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保持适当电站规模以保障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今年8月份已转让持有的锡林浩特41%股权。 全力保障乐山扩产,单晶炉今年以自供为主:由于上半年乐山一期拉棒项目扩产,公司单晶炉等设备产能基本全部满足自供需求。仅有少部分前期订单在上半年交货并确认收入,约实现营业收入0.18亿元。预计公司明年开启乐山二期12GW拉棒产能建设,设备业务收入将维持较低水平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86/183.25/211.0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9/21.94/28.1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4/0.91/1.1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产能投产速度不及预期,210硅片盈利能力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硅片价格不及预期,技术变革风险。
潍柴动力 机械行业 2021-09-03 19.50 -- -- 20.22 2.59%
20.00 2.56%
详细
8月 30日晚公司公布 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263.9亿元,同比增长 3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4.3亿元,同比增长 37.4%。基本每股收益 0.80元。公司推出中期现金分红方案,拟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1.85元。 投资要点: 传统业务景气度高,重卡发动机市场份额显著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动力总成业务再创历史新高,销售发动机 67.1万台,同比增长 42.8%,其中重卡发动机销售 33.9万台,市场份额同比提升 3.2个百分点至32.4%;销售变速箱 80.2万台,同比增长 32.4%,其中重卡变速箱销售78.2万台,市场份额同比提升 2.8个百分点至 74.9%;销售车桥 63.8万根,同比增长 19.5%。同时,战略高端产品继续发力,大缸径发动机实现收入 5.2亿元,同比增长 24.2%;高端液压实现国内收入 2.9亿元,同比增长 27.3%。 全面布局燃料电池,传统板块与新能源齐头并进:“碳中和,碳达峰”将倒逼内燃机行业在节能减排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升级。公司传统能源及新能源齐头并进,目前已建成两万套级产能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生产线,此外潍柴动力与瑞士飞速集团战略合作,进一步纵向延伸燃料电池产业链布局,形成了覆盖氢燃料电池“基础材料-单电池-电堆-关键部件-发动机-动力系统-整车”的完整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据 GGII 不完全统计,2021年 1-7月国内市场共交付氢燃料电池汽车 481辆,其中投运的 401辆氢燃料电池车型中,燃料电池重卡投运数量占比达 50%,包含自卸车 152辆、牵引车 48辆、抑尘车 1辆。2021年下半年国内氢燃料电池重卡可交付订单有望达 2000辆,作为 A 股上市公司中涉及氢能重卡的龙头标的,潍柴动力在示范城市群名单落地后,有望迎来氢能版块的增长拐点。 海外业务贡献大幅提升,供应链解决方案表现优异:报告期内海外控股子公司 KION Group AG(“凯傲”)各项经营指标表现优异,实现销售收入 49.68亿欧元,同比增长 26.5%,尤其是以德马泰克为代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52.8%;实现净利润 2.9亿欧元,同比增长 4.8倍。
亿华通 2021-09-02 291.00 -- -- 278.01 -4.46%
322.00 10.65%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8月30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367.2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45.31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4605.46万元。 投资要点: 城市群名单相继落地,A 股纯正燃料电池上市公司有望受益:公司按照“点-线-面”发展战略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搭载公司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新能源汽车在北京、张家口、郑州、成都、淄博等地实现了商业化运营。截至2021年6月底,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全国已上公告的氢燃料电池车型共341款,配置公司产品的车型有62款,占比18%,位居行业前列。目前我国首批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名单相继落地,公司重点布局的京津冀地区已成为首批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而布局上海地区的燃料电池标的重塑股份已于8月中旬终止IPO,亿华通作为A 股目前最为纯正的燃料电池上市企业,有望在示范城市群落地后的补贴政策激励下持续受益。 冬奥会即将到来,短期业绩增长明确:张家口地区在冬奥会期间将有2000辆氢能公交运营,截至7月14日,张家口地区在运氢能公交共计304辆,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二月初仍需投运1700辆,相当于去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的1.4倍。此外河北省要求2022年全省在运4000辆,北京地区2023年氢能汽车目标在运量3000辆,参考目前亿华通的区域地位,仅北京及张家口地区2021、2022年销售量将有望达到1286、2200辆,是公司2019年总销量的2.55倍、4.36倍,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年初为应对冬奥会需求,氢能公交补涨放量预期明确。 持续研发投入高功率产品,顺应以奖代补政策要求:研发及产品开发方面,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不断探索研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领域的前沿技术,并基于自身研发优势及长期的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进步及产品迭代。2021年4月,公司发布了120kW、80kW 两款新一代高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列产品G120和G80Pro,在提升额定功率的同时实现了多项核心参数指标的重要突破,产品更为先进成熟,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授权专利37项。由于全新的国补方案将50kW 设置为补贴起点,且对大功率重卡补贴条件优厚,公司研发的高功率产品在未来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打造核心技术壁垒。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1-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47/23.97/28.07亿元;归母净利润1.08/2.73/2.99亿元;EPS 分别为1.51/3.82/4.19元/股,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迭代风险;进口依赖风险;政策补贴及回款风险。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1-09-01 77.00 -- -- 84.99 10.38%
84.99 10.38%
详细
晶盛机电发布 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2.88亿元,同比+55.55%;实现归母净利润 6.00亿元,同比+117.23%。2021Q2实现营收 13.76亿元,同比+82.29%;归母净利润 3.19亿元,同比+124.33%。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全业务线收入实现高增长: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88亿元,同比+55.55%。其中晶体生长设备营业收入 11.69亿元,同比+14.58%,主要受益于硅片行业扩产大尺寸单晶炉需求增加; 智能化加工设备营业收入 4.09亿元,同比+101.74%,主要受益于硅片行业扩产硅片加工设备需求增加;设备改造服务营业收入 3.62亿元,同比+359.00%,主要受益于大尺寸硅片渗透带来设备改造需求;蓝宝石材料营业收入 1.64亿元,同比+145.07%,主要受益于 LED 和消费电子行业的需求增长。 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订单大增保障未来业绩:2021H1公司综合毛利率36.54%,同比+6.45pct;综合净利率 26.45%,同比+8.01pct。公司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期间费用率逐年降低,近两年维持在 10%左右。2021H1合同负债 40.07亿元,同比+181.24%;存货 40.23亿元,同比+153.11%,主要系公司发出商品增加。上半年公司未完成晶体生长设备及智能化加工设备合同总计 114.5亿元(含税),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 6.44亿元(含税),在手订单饱满,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不断加强。 持续加强研发创新,专利护城河护航公司发展:2021H1公司研发投入1.48亿元,占营收比例 6.47%。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获授权专利35项(现有专利共计 476项),其中发明专利 4项(现有发明专利 61项)。公司多个重点研发项目产品研制成功,如新一代环形金刚线截断机、新一代环形金刚线开方机、半导体用 12英寸硬轴直拉硅单晶炉、光伏硅片脱胶插片清洗一体机、半导体行业工艺尾气处理设备等,部分设备已批量进入客户端应用,相关设备的出货及验证正加速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1亿元、20.57亿元、25.21亿元,市盈率 61.86x、44.85x、36.60x(对应 8月 27日收盘价 71.76元),维持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光伏设备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新产品验证情况不及预期。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1-08-30 68.98 -- -- 78.43 13.70%
103.00 49.32%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公司发布21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61.92亿元,同比+48.77%;归母净利润7.13亿元;同比+1.78%;扣非归母净利润5.40亿元,同比-27.95%。 投资要点: 组件出货高增,盈利环比大幅回升:公司上半年实现电池组件出货10.12GW,同比+85%,在国内组件商出货中排名前三,其中海外出货占比达到63%。公司上半年组件销售收入达到151.23亿元,同比+55.25%。从Q2来看,公司出货5.66GW,环比+27%,公司分销比例提升助力利润回升,预计上半年整体单瓦净利约6分,其中Q2预计达到9分。 定增加码硅片产能和HJT 研发:公司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50亿元,投资建设曲靖20GW 单晶硅棒、硅片项目以及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公司此次新建硅片项目有望提升公司硅片产能先进水平,进一步降低硅片环节非硅成本,同时扩张产能。报告期内,公司义乌、宁晋等电池片组件产能顺利投产,随着扬州、越南等产能持续推进,预计到21年底可形成40GW 组件产能以及32GW 硅片和电池片产能。公司定增投入HJT 中试线研发,在N 型电池领域持续布局,未来N 型电池量产可期。 下半年订单饱满,利润率有望维持稳定:目前公司Q3订单接满,在下游需求带动下,我们预计组件价格在Q3末仍有上涨空间。从上游原材料来看,预计硅料价格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硅料成本压力加大。此外,需求好转的情况下,下半年光伏玻璃、胶膜等辅材价格预计出现小幅上涨。但一方面,公司持续提升成本控制水平,在人工和制造费用上有一定下降空间;另一方面,下半年组件销售均价有望提升。整体来看,我们认为下半年公司利润率能够维持在较好水平,同时订单饱满情况下,预计公司全年能够完成30GW 出货目标,量价齐升,公司全年业绩高增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91.75/574.47/686.81亿元, 归母净利润18.14/27.99/41.37亿元,EPS 分别为1.14/1.75/2.59元/股,考虑到明年全球光伏需求增至200GW,需求向好支撑公司销量和盈利双重提升,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光伏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技术变革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出货量不及预期。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30 73.00 -- -- 94.28 29.15%
108.53 48.67%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9.89亿元,同比增长 174.08%;实现归母净利润 4.47亿元,同比增长 206.02%,接近此前业绩预告区间上限(4.50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 2.91亿元,同比增长 156.70%,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行业景气量价齐升,常州一期顺利投产:产品销量方面,公司上半年锂电材料合计产量 1.92万吨,实现销量 1.89万吨,单吨净利约为 1.5万元,相较 Q1的 1.3万元盈利能力有所上升。2020年公司产能达到 2.6万吨,常州一期目前已全部投产,21年产能有望超过 4万吨,目前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公司全年出货有望接近 4万吨,同比增长超过 60%,按单吨净利 1.5万元保守估计,公司全年正极利润超过 6亿。 产能加速扩张,18万吨产能保障中长期供应能力:报告期末,公司具备 3.4万吨正极材料产能,在建产能 1万吨。公司拟募资不超过 46.45亿元投入三个项目,其中常州二期约 20亿(总投资约 24.7亿元),建设年产 5万吨 NCM811产品产线;海门四期约 7.6亿(总投资约 11亿元),建设年产 2万吨 3C 数码类正极产品产线;常州锂电新材料研究院约 5亿(总投资约 5.6亿元),建设试制中心车间以及办公区,研发项目包括多元材料、钴酸锂、磷酸铁/锰铁锂、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等。此外公司欧洲 10万吨高镍动力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已进入论证评估阶段,若以上项目顺利投产有望新增 18万吨产能。 产品已实现批量出口,Ni95即将进入量产阶段:公司高镍多元产品已实现了 Ni83、Ni88、Ni90量产,批量出口海外。Ni95产品已完成国际客户验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建 议 : 预 计 公 司 21-23年 实 现 营 业 收 入65.84/100.86/123.91亿元,归母净利润 7.12/9.85/11.67亿元,EPS分别为 1.57/2.17/2.57元/股,基于公司在高端三元材料的龙头地位,产能快速扩张,业绩确定性提升,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新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金风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8-27 14.27 -- -- 19.65 37.70%
20.95 46.81%
详细
报告关键要素:公司发布21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79.04亿元,同比-7.83%;归母净利润18.49亿元;同比+45%。营收下滑主要是风机销售容量下降所致,净利高增主要是公司毛利率水平同比大幅提升。 投资要点: 风机销量有所下滑,大型风机占比提升降低成本:公司上半年实现风机销量2.97GW,同比-27.66%,销量下滑导致收入下降,21H1实现风机销售收入128.72亿元,同比-11.63%。尽管销量下滑,但公司成本大幅下降,利润率提升明显。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28%,同比+10.6pct,其中风机及零部件毛利率20.34%,同比+8.2pct。分机型来看,3S/4S 及6S/8S 毛利率分别是18.80%(同比+3.06pct)及25.94%(同比+9.14pct),2S 毛利14.5%(同比+3.52pct)。公司大风机占比激增,进一步拉高毛利率,3S/4S 占比由去年的6.74%增至38.84%;6S/8S 占比由去年的4.04%增至26.80%。 在手订单饱满,未来三年业绩可期:截至报告期,公司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12.95GW,分别为:1.5MW 机组75.00MW,2S 平台4,850.00MW,3S/4S平台7,196.92MW , 6S/8S 平台831.30MW; 公司外部中标未签订单2,085.10MW,包括2S 平台606.50MW,3S/4S 平台1,478.60MW;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共计15.04GW。在手订单充沛,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大数据支持风电运营,逐步向资管业务转变:公司十年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统运统维,H1自营风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302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273MW,发电收入27.8亿元,同比+32.34%。公司把握可再生能源资产一体化的必然趋势,由运维向资管转变。风电服务收入16.45亿元,其中后服务收入7.49亿元,同比+29.05%,管理风电场资产规模979.79万千瓦,同比+70.24%。公司风电服务板块盈利水平大幅改善,上半年毛利率6.9%,同比+15.5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96.10/604.62/673.66亿元,归母净利润37.19/45.33/57.88亿元,EPS分别为0.88/1.07/1.37元/股,今年风电行业景气度超出市场预期,基于公司在风电整机商中的龙头地位,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风机价格上涨不及预期;原材料和零部件价格上涨风险;公司后续订单量不及预期。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8-25 21.22 -- -- 28.48 34.21%
36.03 69.79%
详细
公司发布 21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111.45亿元,同比+33.94%;归母净利润 10.41亿元,同比+96.26%;扣非归母净利润 10.23亿元,同比+96.60%,公司利润超出此前业绩预告上沿。业绩增长主要是风机销量和发电收入增长所致。 投资要点: 风机销量保持增长,降本控费成果显著:公司上半年实现风机对外销售容量 2.34GW,同比+15.74%,其中:陆风 1.19GW,同比-29.10%;海风 1.15GW,同比+236.94%。实现风机销售收入 102.54亿元,同比+36.28%;毛利率17.89%,同比-1.52%,若剔除运费调整约 2pct 影响,实际毛利率稳中有升,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通过供应链降本叠加风机大型化摊薄成本。公司上半年费用率 10.42%,同比下降 3.74pct,剔除运费影响,实际下降约1.7pct,公司降本控费能力突出。 布局光伏产业,外延式发展拓宽企业盈利:公司今年开始大幅规划布局光伏产业,计划 2025年前建成 5GW 异质结电池片和组件。BIPV 项目现在已形成规模化碲化镉组件产能,并已经取得了国内外的规模化订单。分布式光伏政策利好叠加 HJT 降本速度超出预期,未来 3-5年公司业绩有望出现新的增长点。 坚持滚动开发运营模式,新能源电站板块快速发展。公司新能源电站已并网装机 1.26GW,同比+41.20%;在建装机 2.35GW,同比+104.96%。H1发电量 15.26亿度,同比+46.35%。发电收入 7.03亿元,同比+48.12%;毛利率 71.57%,同比+3.81%。随着公司新能源电站投资与运营规模持续扩大,公司实施的“滚动开发”战略,大幅缩短了资金回收期,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公司超预期的盈利水平,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1-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74.43/307.63/364.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76/34.61/47.51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32/1.77/2.44元/股,基于公司在海上风电行业的龙头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风机价格上涨不及预期;原材料和零部件价格上涨风险;公司后续订单量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