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旭

国联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590521050001,曾就职于国泰君安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安徽合力 机械行业 2024-04-12 21.45 25.51 4.68% 25.90 20.75% -- 25.90 20.75%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公司 2023年实现营收 174.71亿元,同比增长10.76%;实现归母净利润 12.78亿元,同比增长 40.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0.97亿元,同比增长 47.06%,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电动化产品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174.71亿元,同比增长 10.76%。 从地区看,公司国内业务实现收入 111.93亿元,同比增长 1.61%;海外业务实现收入 61.13亿元,同比增长 31.97%。 公司持续加强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全年实现整机出口销量同比增长 21%, 海外产销规模持续扩大。从产品结构看,公司全年实现整机销量 29.2万台,同比增长 11.93%;其中电动新能源车量占比由2019年的 36.06%增长至 2023年的 57.17%,提升速度较行业快 2.33pcts。 公司加快产业布局优化,零部件、后市场、智能物流业务取得突破公司聚焦“合力部件,产业基石”定位,零部件外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0%; 实施后市场业务系统升级,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3%;围绕“三式一集”培育新产业,智能物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2%。 2023年公司高端仓储车、大吨位、重装产品销售增量明显,其中 II 类高端电动仓储车销量同比增长 100%;智能物流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 42%, AGV 销量同比增长 127%; 电动产品销量占比达 57%,同比提升超 6pcts,提质增效成效显著。 电动化+全球化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提升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 20.61%,同比上升 3.62pcts,为 2020年来最高值; 分地区来看 ,公司国内外毛利率分别为 18.27%/24.19%,分别同比+2.50/+4.84pcts,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增长主要由于电动化产品提升以及海外业务持续放量等原因。 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 8.10%, 同比上升1.56pcts,毛利率增加推动公司净利率达到 2015年以来历史最高值。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96.01/216.05/233.82亿元,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 12.20%/10.22%/8.22%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16.04/18.17/20.04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 25.48%/13.27%/10.33%, EPS 分别为 2.10/2.38/2.63元/股, 3年 CAGR 为 16.18%。鉴于公司电动化产品布局逐步深入,海外业务持续高速放量, 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 12倍 PE, 维持目标价 25.5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外部经营环境的风险、行业价格竞争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杭叉集团 机械行业 2024-03-01 29.22 33.85 13.36% 30.48 4.31%
33.50 14.65% -- 详细
事件: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叉车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1月销售各类叉车110695台,同比增长90.4%。其中国内72263台,同比增长110%;出口38432台,同比增长62.4%。 公司业绩持续稳健发展公司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18亿元,同比增长61.98%~82.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18亿元,同比增长65.91%~86.64%。其中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5~4.95亿元,同比增长22.07%~104.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7~5.27亿元,同比增长42.03%~128.89%。2023年公司业务实现较好增长,同时原材料价格下降、汇率、投资收益、政府优惠政策等因素对公司利润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公司具有电动化产品优势公司是叉车行业双龙头之一,产品具有竞争优势:1、公司产品图谱丰富,持续高效研发并向市场导入系列化新能源产品及智能工业车辆,构建了8000余个品种、上万个规格的产品家族,提升整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公司新能源产品前瞻布局,公司为行业中锂电池产品系列最齐全的企业,销量领跑行业,氢燃料电池叉车在国内行业最早实现批量销售。 公司具体海内外市场营销布局优势公司构建了行业最为完备的全球化营销服务网络,在国内外市场设立了70余家直属销售公司及600余家授权经销商和特许经销店,为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同时持续加强海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在欧洲、北美、东南亚、大洋洲等成立了9家海外销售型公司、配件服务中心,形成由“杭叉总部-海外公司-代理商”组成的三层级服务网络。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营业收入分别165.7/187.4/210.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15.00%/13.05%/12.05%,归母净利润分别16.5/19.8/24.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67.22%/19.83%/21.80%,EPS分别为1.77/2.12/2.58元/股,3年CAGR增速为34.64%。考虑到经济复苏促使下游制造业景气度提升,叉车行业需求回暖,公司作为国内叉车制造龙头,营收有望稳步增长。我们给予公司24年16倍PE,对应目标价33.8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外部经营环境的风险,行业价格竞争风险,海外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恒立液压 机械行业 2024-02-28 56.59 62.10 20.44% 59.30 4.79%
59.30 4.79% -- 详细
CME 预估 2024年 2月挖掘机销量 13700台左右,同比下降约 36%,降幅环比扩大。其中国内市场销量 5400台,同比下降约 53%; 出口市场销量 8300台,同比下降约 17%,降幅进一步扩大。 按照 CME 观测数据, 2024年 1-2月,中国挖掘机械整体销量 2.6万台,同比下降约 18%,其中国内市场 10821台,同比下降约 27.5%,出口实现 15255台,同比下降约 10%。 工程机械行业仍处于底部周期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仍处于底部周期, 自 2021年 5月起,挖机销量持续下行, 2023年我国累计销售挖掘机 19.5万台,同比下降 25.40%,拐点仍需等待。 2023年下半年挖掘机出口市场呈现出了阶段性承压的特点。海外经济放缓趋势越发明确,通胀压力较大,海外需求降温是大概率事件, 2024年中国挖掘机械行业出口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公司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和新的产品种类,募投项目有序推进公司通过紧凑液压事业部的建立,填补了公司小型液压件的空白;通过通用泵阀产品的不断开发,使公司在农业机械、高空作业平台、路面机械、一般工业等非挖行业的下游应用有更多可能;同时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智能控制领域不断有控制器、电控手柄,电脚踏, CAN 总线驱动器等产品批量供货;在资本支出方面,公司募投项目有序推进,进展顺利;通过墨西哥建厂、设立巴西子公司,巩固并扩大美洲市场业务。 公司有望受益于工程机械行业逐步回暖公司 2023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63.44亿元,同比增长 7.18%;实现归母净利润 17.54亿元,同比增长 0.25%;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6.9亿元,同比增长 0.35%。其中 Q3实现营收 18.92亿元,同比下降 6.92%;实现归母净利润 4.75亿元,同比下降 31.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47亿元,同比下降 33.74%。 受宏观环境及下游需求影响, Q3公司业务短期承压, 随着基建落地促使下游需求提升, 公司有望受益于工程机械行业逐步回暖。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3-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7.69/100.71/120.8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 6.98%/14.85%/19.96%,归母净利润分别 23.9/27.7/34.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 1.82%/16.22%/23.47%, EPS 分别为 1.78/2.07/2.55元/股,3年 CAGR 为 13.47%。考虑到基建落地促使下游需求提升,公司作为国内工程机械零部件龙头企业, 业绩有望稳步增长。我们给予公司 24年 30倍 PE,对应目标价 62.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计;海外销售不及预期
三一重工 机械行业 2024-02-27 14.21 18.48 20.31% 14.60 2.74%
16.19 13.93% -- 详细
事件: 根据央视财经×三一重工统计数据, 2024年 1月全国工程机械总体开工率47.81%,江西、安徽、浙江、海南开工率均越过 70%,分别以 74.75%、 71.50%、71.18%、 70.69%,位列全国前四。 1月全国工程机械总体开工率 47.81%,高于 2023年 1月的开工率(40.61%)。 公司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公司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路面机械等。 2023H1,公司挖掘机械国内市场上连续第 13年蝉联销量冠军,超大型挖掘机国内市占率第一; 混凝土机械稳居全球第一品牌; 起重机械中履带起重机国内整体市占率超 40%,大中型履带起重机市场份额居全国第一;路面机械中摊铺机市占率全国第一,压路机、平地机市占率大幅提升。 2024年 1月公司拟再次回购 6-10亿元股份公司曾于 2023年 4月实施股份回购计划, 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 366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0.43%,回购均价为16.73元/股,交易总金额为 6.12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2024年 1月 31日, 公司现拟再次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 6~10亿元,本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 18元/股,本次回购的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体现了公司对未来业务发展信心。 公司有望受益于工程机械行业逐步回暖公司 2023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561.36亿元,同比下降 5.08%;实现归母净利润 40.48亿元,同比增长 12.51%;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2.29亿元,同比增长 38.84%。其中 Q3实现营收 162.22亿元,同比下降 15.05%;实现归母净利润 6.47亿元,同比下降 32.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66亿元,同比下降 56.48%。 受宏观环境及下游需求影响, Q3公司业务短期承压, 随着基建落地促使下游需求提升, 公司有望受益于工程机械行业逐步回暖。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3-25年营业收入分别 773.7/850.5/972.5亿元,对应增速分别-3.30%/9.86%/14.40%,归母净利润分别 49.2/71.4/95.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 15.17%/45.02%/33.94%, EPS 分别为 0.58/0.84/1.13元/股, 3年CAGR 增速为 30.79%。考虑到基建落地促使下游需求提升,公司作为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推动产品电动化并拓展海外市场,业绩有望持续提高。 我们给予公司 24年 22倍 PE,对应目标价 18.4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海外销售不及预期
徐工机械 机械行业 2024-02-27 6.03 7.68 10.19% 6.49 7.63%
7.66 27.03% -- 详细
2月 19-21 日,美国年度最大的租赁展会——2024 年美国租赁商协会展在新奥尔良盛装开展。 公司表示已与当地多家租赁公司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后续订单仍在不断累计中。? 公司海外市场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球 190 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主要出口区域有东南亚、中亚、非洲、南美、欧洲、北美、西亚北非、中美洲、大洋洲等。 中长期看公司出口市场依然能保持较好的增长:对国产品牌来说海外市场具有成长性特征,海外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随着国产产品品质的提升,国内企业在海外的渠道布局的日趋完善,国产品牌综合竞争力在提升; 从在主要出口市场占比情况看,大部分产品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公司传统支柱产业稳中有进,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23H1 公司传统支柱产业稳重有进, 土方机械稳定经营, 起重机械占有率持续保持高位,混凝土机械毛利率有所提升, 道路机械综合贡献度稳步提升。公司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23H1 公司举升类消防车稳居国内行业第一,高空作业平台进位至国内行业前二; 矿业机械新能源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27 倍; 环卫机械新能源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206.5%; 叉车持续打造电动化产品优势,收入增长 1.15 倍,各项业务齐头并进构筑龙头竞争优势。? 公司有望受益于工程机械行业逐步回暖公司 2023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716.70 亿元,同比下降 4.58%;实现归母净利润 48.39 亿元,同比增长 3.50%;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3.71 亿元,同比下降 7.39%。其中 Q3 实现营收 203.93 亿元,同比下降 4.09%;实现归母净利润 12.50 亿元,同比增长 23.8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9.97 亿元,同比下降 9.35%。 受宏观环境及下游需求影响, Q3 公司业务短期承压, 随着基建落地促使下游需求提升, 公司有望受益于工程机械行业逐步回暖。?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3-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951.7/1055.0/1203.3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 1.44%/10.86%/14.06%,归母净利润分别 60.9/75.6/93.1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 41.45%/24.12%/23.15%, EPS 分别为 0.52/0.64/0.79 元/股, 3 年 CAGR 为 29.31%。考虑到基建落地促使下游需求提升,公司作为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推动产品电动化并拓展海外市场,业绩有望稳步增长。我们给予公司 24 年 12 倍 PE,对应目标价 7.68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高端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计;海外销售不及预期
博威合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1-11 15.40 23.33 34.16% 16.08 4.42%
21.87 42.01%
详细
事件: 预计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0.80-12.30亿,同比增长 101.09%-129.02%。 电池片销量同比大幅增加贡献业绩根据公司公告数据, 2022年及 2023年上半年, 光伏组件自有产量分别为1039MW 及 1083MW, 销量分别为 1176MW 及 1063MW。 公司通过差异化的服务,与美国市场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深度、稳定可靠的合作关系,在美国市场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公司 1GW 电池片扩产项目于二季度投产后,产能进一步提升,叠加美国市场需求较好,公司电池片产能利用率饱和,2023年销量同比大幅度增加。 新材料业务产销量及盈利能力逐季向好2023年, 5万吨特殊合金带材等新建项目陆续投产,但产能尚处于爬坡阶段,受此影响,经营业绩同比略有下降;但全年来看,产销逐季向好,销量及盈利能力环比均有较大改善。 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根据同花顺数据,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4.36%、6.31%,同比分别增长 1.98pct、 1.99pct。 根据公司公告, 2022年,电池片和新材料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7.28%、 11.98%; 2023年上半年,电池片和新材料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0.51%、 10.83%。 我们认为公司盈利能力增长主要原因是电池片业务产销量同比高增长,产能提升叠加下游需求旺盛,我们预计 2024年公司电池片销量有望持续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5年收入分别为 163.89/192.56/220.7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21.87%/17.49%/14.62%,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98/14.03/16.30亿 元 ( 原 值 分 别 为 9.75/12.58/14.65亿 元 ) , 对 应 增 速 分 别 为104.43%/27.83%/16.13%,三年 CAGR 为 44.78%,EPS 分别为 1.40/1.79/2.08元/股。 鉴于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处于扩产期, 我们给予公司 2024年 13倍PE,目标价 23.33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扩产不及预期; (2) 合金产品价格下降; (3) 光伏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等。
日联科技 机械行业 2023-11-08 116.00 141.01 121.23% 114.24 -1.52%
114.24 -1.52%
详细
公司是国内优质X射线检测设备公司,下游需求稳定增长并且上游耗材X射线源自主可控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全产业链布局的国内优质XX射线检测设备企业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厂商,对X射线源、设备及影像软件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下游应用领域覆盖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等多个领域。2019-2022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48.20%、108.01%,远高于国内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复合增速9.64%。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34.05%,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159.17%。 X射线检测设备下游景气度高,,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X射线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使用X射线的穿透性,可以直接检测到焊接对象内部的焊点形态和质量。根据沙利文数据,预计到2026年,中国X射线检测设备在其主要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为241.4亿,2022-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5.8%,增长较为稳定;2022年国内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为134.3亿,公司X射线检测设备营收4.18亿,市占率仅为3.11%。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X射线检测设备产能分别为1870、2848、5415台,未来随着公司产能提升,市占率有望提升。 公司已自主可控上游耗材XX射线源,产能提升有望带来业绩增长公司实现技术突破,已在X射线源产品设计、原材料、技术工艺等掌握完整制备流程,成功实现封闭式热阴极微焦点X射线源全部生产工艺的自主可控,研发出90kV、130kV微焦点射线源。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X射线源产能分别为1600、3350、5700套,X射线源自供比例分别为65%、85%、95%,可供外售的X射线源产能分别为500、1600、3350套,布局上游X射线源,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8.76/13.49/20.1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80.65%/54.05%/49.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3.20/5.2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59.68%/71.84%/62.65%,EPS分别为2.35/4.03/6.56元/股,CAGR为93.61%。DCF绝对估值法测得公司每股价值145.27元,鉴于下游景气度不断提升,公司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综合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35倍PE,目标价141.0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部件存在对国外厂商的采购依赖风险、产品毛利率下降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大功率X射线源依赖对外采购风险。
伟创电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1 34.42 42.56 52.27% 45.00 30.74%
45.00 30.74%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3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9.45 亿元,同比增长 42.05%;实现归母净利润 1.57 亿元,同比增长 36.90%;实现扣非净利润 1.51 亿元,同比增长 54.36%。 公司产品持续获得国外客户认可,通用产品增速高达 45.12%公司前三季度通用产品收入 3.11 亿元,同比增长 45.12%;行业专机产品收入 2.96 亿元,同比增长 23.40%。公司通用产品增速较高, 我们认为主要是受益于公司海外市场的持续开拓,在印度、欧洲、东南亚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持续获得客户认可,我们认为公司海外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伺服及控制系统业务新产品不断推出并逐步放量,同比增长 69.85%公司前三季度伺服系统及控制系统收入 3.03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9.85%,占整体营收比例提升至 32%。我们认为公司伺服及控制系统产品下游市场空间大,公司收入基数较小,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毛利率不断提升公司前三季度投入研发费用 1.03 亿元,同比增长 53.77%,占营收比例为10.94%,较上年同期提升 0.83pct。公司持续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方案和成本结构,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毛利率提升至 37.96%,较 2022 年度提升了 2.07pct。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伺服和中小型 PLC 等产品矩阵不断完善,产品销量有望随着公司工业控制领域解决方案能力的提升而提升,加之产品零部件自研比例不断提升和产品生产及销售规模效应,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 13.02/18.42/26.01 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 43.76%/41.42%/41.19%,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9/2.80/3.89 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 42.58%/40.55%/38.90%, EPS 分别为 0.95/1.33/1.85元/股, 3 年 CAGR 为 40.67%。参考可比公司估值,鉴于公司伺服及控制系统、机器人零部件等新产品不断推出,海外市场快速发展, 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给予公司对应 2024 年 32 倍 PE,目标价 42.56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升级迭代滞后及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IC 芯片和 IGBT 等电子元器件进口依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印度市场贸易政策风险
安徽合力 机械行业 2023-09-29 18.96 25.51 4.68% 19.30 1.79%
19.30 1.79%
详细
投资要点: 经济复苏促使下游制造业景气度提升,叉车行业需求回暖:公司作为国内叉车制造龙头,推动产品电动化发展并拓展海外市场,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国外叉车品牌竞争格局稳定,国内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国外叉车品牌竞争格局稳定,全球叉车龙头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地区,以丰田、凯傲、永恒力等为代表,2022年丰田销量占全球销量比例约为15.78%;国内叉车市场发展迅速,得益于下游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2022年中国叉车销量为105万台,2016-2022年中国叉车销量占全球的比例从32.10%上升到52.25%。中国叉车行业以安徽合力及其他行业龙头为代表,行业CR2从2016年的33.59%上升至2022年的46.88%,国内龙头持续扩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电动化趋势突显叉车成长属性,公司积极拓展产品线2016-2022年全国电叉销量占比从38.24%升至64.39%,国家鼓励叉车行业绿色、智能化发展,电叉的使用成本低,以3吨叉车为例,每年比内燃节省约3.3万元,在政策支持和经济优势下,我们预计23-25年全国电叉占比将分别达到66.29%/68.52%/70.75%。公司积极投资扩产,已投入研发G2、H4、AGV系列叉车及车管系统等产品,并向叉车租赁等后市场服务业务拓展,我们认为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有望获得业绩新增量。 公司持续拓展海内外业务,落实全球化布局2022年公司销量在全国总销量占比为24.89%,市占率位于国内第一,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目前已在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欧亚设立五大海外中心,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继续建立新的海外市场来提升市占率。 20-22年公司出口量从3.7万台增至7.8万台,CAGR为44.16%,2022年公司海外销量占公司总销量比例达到29.83%,海外收入和占比分别为46.32亿元/29.79%,我们预计23-25年海外营收有望达到59.07/77.93/104.12亿元,占总营收比分别为33.27%/38.22%/44.2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3-25年的收入分别为 177.54/203.86/235.4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3.27%/14.83%/15.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11/13.58/16.57亿元,EPS 分别为 1.50/1.84/2.24元/股,3年 CAGR 为 22.37%。DCF 绝对估值法测得公司每股价值 25.37元,考虑到公司电动、智能以及全球化的推进,可比公司 2023年 PE 均值为 12.66倍,综合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给予公司对应 2023年 17倍 PE,目标价 25.5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外部经营环境的风险、汇率风险、成本费用上升的风险、行业价格竞争风险、行业空间测算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浙江鼎力 机械行业 2023-09-21 49.47 66.66 2.25% 56.00 13.20%
56.00 13.20%
详细
公司为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出口产品已通过多项严苛的国际认证并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稳健增长;公司持续推动电动化差异化布局,并增加臂式产能,新增臂式产能有望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高空作业车海外需求稳定增长,国内需求持续放量我们预测2023-2025年美国及欧洲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需求合计为120/126/133万台,分别同比增长6.12%/5.05%/5.30%;2022年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规模约为143.62亿美元,高空作业车海外市场相对成熟,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我们预测2023-2025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将分别为63/77/93万台,分别同比增长25%/23%/20%;2022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规模约为41.36亿美元,高空作业车在国内快速发展,国内需求有望持续放量。 臂式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电动化产品或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臂式、剪叉式、桅柱式及差异化等全品类产品型谱已全面完善,同时公司“年产4000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落地,该项目将更好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及臂式产能规模。公司在2016年开始布局电动新产品矩阵,于业内率先实现全系列产品电动化,2022年公司所有电动款产品销量占比达95.44%,电动化产品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海内外渠道双线布局拓展,持续提升国内外竞争力我们测算2022年公司在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占有率约为6.07%,2022年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比高达62.22%,公司产品具有故障率低、残值率高和流通性强等优势,我们认为公司积极拓展海外渠道,海外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我们测算公司在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占有率约为21.07%,公司采用家族模块化的设计,有望通过差异化布局提升国内竞争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49/71.11/82.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92%/15.66%/15.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4/17.90/20.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03%/16.66%/14.86%,EPS分别为3.03/3.53/4.06元/股,3年CAGR为17.81%。绝对估值法测得公司每股价值为66.27元,可比公司23年平均估值25.22倍,综合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我们给予公司23年22倍PE,目标价66.6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等价格波动风险、国际贸易风险、募投项目未达预期的风险、行业空间测算偏差风险
伟创电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9-06 34.85 38.50 37.75% 37.30 7.03%
45.00 29.12%
详细
公司于 2023年 9月 3日发布一系列机器人核心部件产品,包括直流无刷空心杯电机、无框电机、伺服一体轮、轴关节模组,可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公司发布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布局高景气赛道公司发布 ECH13系列直流无刷空心杯电机,电机直径为 13mm、空载转速为85000rpm、最大输出功率为 58W、最大额定转矩为 7mNm,效率可达 90%,机械时间常数达 1.52ms,可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和精密医疗器械。公司发布FO1系列无框电机,峰值转矩为 8.7Nm、峰值转速为 4500rpm、定子外径和内径分别为 85mm/50mm,额定转速覆盖 1500-3000rpm,可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机械狗、协作机器人等领域。我们认为公司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产品性能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行业的高速发展。 公司发布伺服一体轮和轴关节模组,降低客户供应链和研发成本公司将多种核心零部件高度集成,研发伺服一体轮和轴关节模组,分别应用于各类移动式机器人和各类机器人的轴关节部位。其中 RB100系列伺服一体轮峰值扭矩为 70Nm,采用斜齿减速机,可兼容 40/50/60mm 轮宽,且单轮载重可达 250kg,高于市场规格 25%以上。RB200系列轴关节模组将驱动器、中空编码器、无框电机、减速机、传感器等多种技术高度融合设计,额定功率为 100-1500w、额定转速为 17-30rpm、额定扭矩为 10-300Nm、峰值扭矩为 60-1250Nm,为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公司伺服一体轮和轴关节模组与非集成方案相比,将降低客户供应链、生产、装配、检测等成本,伺服一体轮有望受益于清洁机器人的快速发展,轴关节模组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的高速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 13.02/18.42/26.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3.76%/41.42%/41.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9/2.80/3.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2.58%/40.55%/38.90%,EPS 分别为 1.10/1.55/2.15元/股,3年 CAGR 为 40.67%。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海外市场快速发展,且新产品有望受益于智能机器人高景气赛道,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给予公司对应 2023年 35倍 PE,目标价 38.5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移动式机器人发展不及预期。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9-01 16.40 20.64 90.58% 16.90 3.05%
20.16 22.93%
详细
投资要点: 机动车检测政策逐步触底,行业迎来反转:公司作为国内机动车检测设备龙头向下游延伸入检测服务业务,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机动车年检政策触底,在检量回暖2022年最新政策前10年检第6/10年,10年后一年一检,按15年寿命算,单辆汽车需检测7次,相比2014年政策(前6年免检,6年后一年一检,15年后半年一检)减少3次,减幅为30%,检测频率下降。我们认为国内检测频率对比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未来继续减少检测次数的可能性不大,检测政策或逐步触底,随着在检数量不断增长,行业有望迎来拐点。 公司从检测系统向检测运营服务业务转型,检测站单店利润分化2022年公司检测系统业务占比56.57%,检测服务占29.42%,公司通过收购、增资、并购等方式拓展检测运营服务市场,检测服务业务快速发展。考虑到一线城市的土地稀缺性,未来部分二三线城市或将成为检测站发展的主战场,单个检测站盈利能力或将分化。 新能源车逐步进入年检期,打开新市场空间2022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1310万辆,14-17年的新能源车陆续达到首次检测的年限,20-22年检测次数分别为276/394/496万辆,根据20-22年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增速,预计23-27年检测次数711/928/963/1207/1736万辆,CAGR为24.99%。新能源汽车的检测更注重三电系统,目前公司已经布局新能源汽车安全相关检测设备和技术的研发。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3-25年收入分别为 4.82/8.0/12.28亿元,对应增速为7.68%/65.97%/53.5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0/1.48/2.71亿元,对应增速为 324.03%/109.95%/83.24%。EPS 分别为 0.31/0.65/1.18元/股,23-25年 2年 CAGR 为 96.14%。DCF 绝对估值法测得公司每股价值 20.39元,可比公司 2024年平均 PE 为 26.11倍,综合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我们给予公司 2024年 32倍 PE,目标价 20.6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检测政策变动风险、检测站扩张及承诺业绩指标不及预期风险、单个检测站盈利变动风险。
信测标准 综合类 2023-08-31 41.33 63.45 86.51% 42.30 2.35%
42.30 2.35%
详细
事件:8 月 29 日,公司发布 23 年半年报,公司 23H1 实现营收 3.3 亿元,同比增长 31.58%;实现归母净利润 0.82 亿元,同比增长约 45.8%。公司 23Q2 实现营收 1.79 亿元,同比增长 32.24%;实现归母净利润 0.51 亿元,同比增长约 49.17%,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 23H1 业绩位于预告中枢,净利率增长 3.59pct,盈利能力增强公司 23H1 实现营收 3.3 亿元,同比增长 31.58%;实现归母净利润 0.82 亿元,同比增长约 45.8%。公司汽车领域检测/电子电气产品检测/试验设备分别收入 1.30/0.81/0.7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2.42%/11.60%/59.96%。公司23H1 毛 利 率 / 净 利 率 分 别 为 59.76%/26.96% , 分 别 同 比 增 长0.91pct/3.59pct,汽车领域检测/电子电气产品检测/试验设备毛利率分别为 73.46%/59.11%/45.92%,分别同比+1.27pct/-1.93pct/+3.33pct。 汽车板块景气度较高,汽车电动化带动公司汽车检测业务高增长23 年国内车企加速推出新车型,上半年蔚来发布的 5 款新车型;零跑在 3月初发布的 T 和 C 系列三款 2023 版车型;理想的 L7 和 L8 的 Air 版本,以及小鹏的 P7i、G6 等车型。同时下半年将有比亚迪宋 L、仰望 U8、奇瑞 eQ7、星途星纪元 STERRAET、坦克 300PHEV 等新车型相继发布。传统燃油车厂商亦积极布局电动化转型,例如宝马旗下的 BMW i7 M70L、BMW XM Label Red;奔驰旗下的 EQS、EQE 等车型均为其电动化新车型。新势力车型加速迭代、燃油车厂商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动化带来公司汽车检测业务增量。 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公司试验设备加速放量公司依托于子公司三思纵横提供试验机业务,三思纵横是国内拉力试验机龙头,客户包括科研院所以及各行业龙头,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 MTS,三四纵横上半年实现收入 0.76 亿元,同比+59.96%,其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约为 45.92%/18.41%,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公司试验设备加速放量,实现收入利润齐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 7.51/9.97/12.44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 37.83%/32.76%/24.74%,归母净利润分别 1.61/2.21/2.85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 36.10%/37.62%/28.83%,EPS 分别 1.41/1.94/2.50 元/股,3 年 CAGR 增速为 34.13%。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 2023 年 45 倍PE,维持目标价 63.45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外延并购不达预期、募投项目业绩不达预期
华依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8-29 47.88 64.57 141.84% 52.64 9.94%
64.00 33.67%
详细
事件:8月28日,公司发布23年半年报,公司23H1营收1.55亿元,同比+118.6%;上半年净亏损223.89万元,同比亏损收窄。其中公司23Q2实现营收0.52亿元,同比+149.58%;Q2归母净利润净亏损1424.52万元,同比基本持平。 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公司汽车动力总成测试业务进展顺利公司23H1持续深耕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测试领域,在测试设备板块,公司上半年验收同比增加明显。在测试服务板块,公司继续加速纯电动力总成、混合动力总成、整车以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实验室的建设进程;继续加大全球化布局,华依德国投入运营、并将与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车企推进紧密合作。我们认为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发展趋势,公司智能测试业务进展顺利。 公司潜心布局智能驾驶领域,高精度惯导业务加速发展23H1公司高精度惯导业务进展加速,依托强大的软件开发团队、跨学科专家的加盟和智能软件算法的快速迭代,公司IMU产品进度保持行业领先,实现应用层产品率先落地,产品与多家主机厂已完成车型匹配工作,并已获得奇瑞汽车、智己汽车等客户的定点,我们认为公司后续有望获得更多的客户IMU订单。23H1公司智能驾驶测试场投入使用,该测试场地具备智能驾驶相关的封闭道路测试、V2X测试等方面的测试能力,目前已经为上汽大众等客户提供了测试服务,我们认为该业务有望为公司带来业绩新增量。 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日常经营管理费用有所增加上半年公司内开拓市场、扩大生产及拓展新业务,带来日常经营管理费用增加,公司23H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50.32%/+38.09%/+65.07%/+32.81%,均增加明显,其中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由于公司拓展新业务带来人员薪酬、销售维保费、差旅等日常经营管理费用增加;财务费用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加快产能投入,银行借款增加产生的利息增多;研发费用增加主要由于公司研发薪酬及研发材料均有所增加,我们认为在公司投入阶段,费用增加压缩了公司归母净利润。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23-25年营收分别6.17/9.96/13.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83.13%/61.57%/36.47%,归母净利润分别1.34/2.09/2.8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268.45%/56.13%/35.45%,3年CAGR增速为98.25%。EPS分别1.58/2.47/3.34元/股,对应PE分别为27/17/13。我们维持目标价64.5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国际形势对出口业务造成影响、IMU渗透率不及预期、行业空间测算偏差风险。
中国汽研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8-28 21.39 26.31 38.04% 22.20 3.79%
24.60 15.01%
详细
事件: 8月 25日,公司发布 23年半年报,公司 23H1营收 16.51亿元,同比增长23.15%;实现归母净利润 3.43亿元,同比增长 14.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29亿元,同比增长 14.47%。其中公司 23Q2实现营收 9.44亿元,同比增长 21.10%;实现归母净利润 2.0亿元,同比增长约 18.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96亿元,同比增长 18.28%,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 23H1营收恢复较高增速,装备制造业务回暖明显公司 23H1技术服务业务/专用汽车改装与销售/轨道交通及专用汽车零部件/汽车燃气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分别实现收入 13.74/1.38/0.30/1.09亿元,分别同比+20.60%/+34.05%/+30.96%/+44.48%。技术服务业务中整车及传统零部件开发和测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和测评/测试装备业务分 别 实 现 收 入 10.93/1.83/0.98亿 元 , 分 别 同 比+17.59%/+45.20%/+17.09%。我们认为公司传统检测业务稳步提升,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新能源及智能网联创新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公司专用汽车改装与销售业务市场逐渐回暖,公司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新客户开拓和新产品投放,新签订单不断增加。 23H1公司三费增加明显,同时装备制造业务占比增加拉低公司毛利率公司 23H1毛利率为 41.09%,同比减少 2.59pct,公司装备制造业务毛利率较低,该业务占比提升使得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我们认为或由于公司 23H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34.77%/+21.32%/+24.8%,均增加明显,其中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加强业务拓展,营销投入增加;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召开行业峰会论坛,会议费同比增加,同时股权激励成本增加;研发费用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围绕智能驾驶、新能源等领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核心技术产品,研发投入同比增加,费用增加压缩了公司归母净利润。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 23-25年营收分别 39.4/45.7/52.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19.86%/15.95%/14.16%,归母净利润分别 8.8/10.3/11.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 27.81%/16.69%/9.13%,3年 CAGR 增速为 17.66%。EPS 分别 0.88/1.02元/1.12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24/20/18。我们维持目标价 26.3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信力和品牌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装备制造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募投项目业绩不达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