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蔡航

长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70522050002。曾就职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济川药业 机械行业 2024-04-15 42.08 -- -- 45.18 7.37% -- 45.18 7.3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96.55亿元,同比增长 7.32%,实现归母净利润 28.23亿元,同比增长 30.04%;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1.3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为 11.97亿元(含税),占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 42.41%。 公司 2023年业绩表现亮眼,超市场预期。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96.55亿元,同比增长 7.32%,主要系公司主要品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市场需求较同期增加,以及公司积极加强销售渠道的拓展,积极推进空白市场、潜力市场的开发;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8.23亿元,同比增长 30.04%。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业务稳定增长,其中,医药工业营收达 92.79亿元,同比增长 7.56%,医药商业营收达 3.59亿元,同比增长 2.66%。 主要品类保持快速增长,核心品种优势突出。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清热解毒类产品营收达 33.80亿元,同比增长 17.68%;儿科类产品营收达 27.41亿元,同比增长 13.01%。公司核心品种优势突出,在细分领域市占率位居行业前列,根据米内网,2023年上半年,公司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全国城市公立医院清热解毒用药中成药市场占比 12.10%,排名第 2;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全国公立医院儿科感冒用中成药市场占比 46.52%,排名第1;健胃消食口服液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健胃消食类中成药市场份额达57.9%,排名第 1;三拗片与黄龙止咳颗粒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止咳祛痰平喘用药中成药的品牌排名分别为第 4与第 11名,合计市场份额 4.16%。 BD 产品引入稳步推进,产品管线不断丰富。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达成了 4项产品引进或合作协议,包括 1个用于治疗或预防流感的聚合酶酸性蛋白(PA)抑制剂 ZX-7101A,1个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2个分别用于妇科和眼科的医疗器械类产品。其中,根据征祥医药官网,2024年 2月,ZX-7101A 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受理,预计 2025年上半年上市。 账上现金充沛有望助力公司长期发展,高比例分红彰显公司长期价值。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公司账上货币资金达 77.3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达 31.78亿元。根据公司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 现金红利 1.30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为 11.97亿元(含税),占 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 42.41%;公司 2023年度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使用资金总额为 0.2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视同现金分红)。因此,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拟派发的现金分红金额和 2023年度已实施的回购股份金额合计为 12.17亿元,占公司 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的 43.12%。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清热解毒类、儿科类用药领域,核心品种竞争优势明显,随着二线品种逐步发力,以及 BD 产品持续引入,或有望为公司打造新增长曲线。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0.02亿元、110.10亿元、120.1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30.35亿元、33.99亿元、37.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5%、12.0%、10.0%。对应 EPS 分别为 3.29元、3.69元、4.06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11.5X、10.2X、9.3X。考虑到公司核心品种竞争优势明显,二线品种有望逐步发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BD 项目引入不及预期的风险,集采降价的风险。
祥和实业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4-01 10.64 -- -- 12.45 17.01% -- 12.45 17.0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6.41 亿元,同比增长5.60%,实现净利润 0.76 亿元,同比增长 3.76%。 营收及净利润双增长,毛利率改善显著。根据公司 2023 年年报,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41 亿元、0.6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60%、0.81%,主要系公司各业务板块订单充足,特别是高铁扣件新增合同金额较去年增长,端子(牛角型)电容盖板产品保持快速增长,订单持续增多;毛利率达 28.39%,同比增加 2.70pct,盈利能力提升显著。 新产品研发加快,研发成果显著。根据公司 2023 年年报,2023 年,公司在铁路扣件以及电子元器件配件上研发成果显著:1)公司在电容器高精尖领域应用上有较大提升,在锂电池胶塞、超级电容胶塞、耐 550V 以上特高压、耐 150℃电容器用橡胶密封塞、轴向电容器盖板技术上取得突破并产业化;2)在轨道扣件领域,公司全年共有 63 项新产品进行研发,包括铁科院课题产品、集成商配套扣件及海外扣件等研发,部分研发成功并产业化,轨道智能检测装备研发顺利推进。此外,公司顺利通过高速铁路、客货共线、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护轨等扣件零部件的 CRCC 认证复评并取得证书,参与了国家标准 GB/T19390-2023《轮胎用聚酯津胶帘子布》的制定,全年新增授权专利 11 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 6 项。 多次现金分红,重视对股东的回馈。根据公司 2023 年年报,2023 年公司实施了 2022 年利润分配方案,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3,183 万元,股利支付率达47.86%;2017 年上市以来,公司每年进行利润分配,2017-2022 年累计分红金额达到 18,607 万元,平均占公司归母净利润的 42%。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 7.21 亿元、8.41亿元和 10.02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5 亿元、0.95 亿元、1.07 亿元,同比增长 26.1%、12.0%、13.1%。对应 EPS 分别为 0.34 元、0.39 元、0.44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30X、27X、24X,考虑公司所处的轨道交通行业和电子元器件配件行业的成长空间,以及公司向上游新材料领域布局成效已经显现,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铁路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佛慈制药 医药生物 2024-03-19 8.33 -- -- 8.52 2.28%
8.52 2.28% -- 详细
事件:1)3月11日,公司发布《关于公司主营中成药产品价格调整的公告》,鉴于原材料以及生产成本上涨等原因,公司决定自2024年3月11日起对主营中成药产品的出厂价进行调整,平均提价幅度为9%。2)2023年12月26日,公司发布《关于收购广东佛慈普泽医药有限公司60%股权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兰州佛慈医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广东佛慈普泽医药有限公司60%股权,本次收购事宜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广东佛慈普泽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提价有效传导原材料上涨压力,毛利率提升空间进一步释放。2022年/2023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8.08%/28.9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系:①公司常年生产品规较多,产能未完全释放;②原材料标准较高,挤压毛利率空间;③品牌溢价较少,产品定价较低。公司主要原材料为地黄、茯苓、山药、山茱萸、等中药材,其中地黄和茯苓价格自2023年起有所回落,山药、山茱萸、当归价格仍处高位,公司一般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原材料储备,原材料上涨对毛利率的压力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我们预测随着中药材价格逐步回归正常水平,毛利率提升空间进一步释放。拓展以苏浙沪为主的华东市场,以广东和海南为主的华南市场以及以川渝、云南为主的西南市场以及海外市场。根据2023年11月27日调研活动信息,2023年以广东为主的华南市场和国际市场均有较大突破,其中华南市场有望实现过亿收入。 投资建议:佛慈制药是优质的中华老字号品牌,首次提出“中药西制”,开创了中药生产工业化先河。公司聚焦中药+大健康的发展战略,将持续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趋势。我们看好公司深耕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和国际五大市场,不断精细化管理水平,擦亮陇药金字招牌。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12.35/14.95/18.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21%/22%;实现归母净利润1.21/1.38/1.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14%/20%;对应PE估值分别为35/31/2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新厂区达产不及预期。
盘龙药业 医药生物 2023-11-16 42.51 -- -- 45.73 7.57%
45.73 7.5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2023 年 Q1-Q3,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16 亿元、0.8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29%、7.87%;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提议公司回购股份,拟使用公司自有资金回购不少于 1000 万元且不超过 2000 万元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盘龙七片循证证据持续升级,未来或有望进入基药目录。根据公司 2023 年半年报,报告期内,盘龙七片成功新入选《中成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指南(2022 年)》、《中成药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病中国指南》两部指南,以及一个共识《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截至 2023 年 H1,盘龙七片已入选六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三个专家共识、两部国家级重点教材和一部临床路径释义,同时推荐为临床治疗药物,为公司主导品种在临床使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此外,2023 年 H1,盘龙七片治疗骨折真实世界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顺利完成项目伦理审批,纳入医院 31 家,课题正在进一步增加样本医院来源,扩充病例数据,该项课题预计下半年可结题。 回购公司股份,彰显对公司未来战略和发展以及公司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 根据公司公告,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谢晓林先生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使用公司自有资金回购不少于 1000 万元且不超过 2000 万元公司股份,并在未来适宜时机将回购股份用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进一步健全公司激励机制,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 业绩短期承压,毛利率持续提升,账上现金充沛。根据公司 2023 年三季报,2023 年 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16 亿元、0.8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29%、7.87%;2023 年 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6 亿元、0.30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 17.62%、9.82%。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2023 年 Q1-Q3 单季度毛利率分别为 49.37%、59.31%、66.04%。截至 2023 年 Q3,公司货币资金达 10.97 亿元,较为充沛。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风湿骨科类中药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政策红利、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和消费升级趋势。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 亿元、14.16 亿元、17.79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25 亿元、1.49 亿 元、1.7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3.3%、19.5%、19.4%。对应 EPS 分别为 1.17元、1.40 元、1.67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36X、30X、25X。考虑到公司作为细分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明显,市占率逐年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主导产品单一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的风险。
佛慈制药 医药生物 2023-11-10 10.26 -- -- 11.07 7.89%
11.07 7.89%
详细
事件:1)10月 31日,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8.61亿元(+23.21%),实现归母净利润 0.59亿元(+11.8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48亿元(+13.94%)。其中 Q3实现营收 2.51亿元(+6.28%),实现归母净利润 0.02亿元(+25.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2亿元(+24.56%)。2)11月 3日,公司发布《关于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要约收购公司股份完成过户的公告》,收购人甘肃国投向公司除兰州佛慈医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外的所有股东所持有的上市流通普通股(A股)发出全面要约收购。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要约收购涉及股份的清算过 户手续 已办理 完毕。 甘肃国 投通过 直接和 间接方 式合计持 有公司318,797,536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62.43%。 Q3净利润短期承压,看好公司长期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 用 率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12.42%/6.86%/-0.50% , 分 别 同 比 增 长0.24/0.27/0.26pct。其中 Q3营业成本占比较高,为 77.18%,归母净利率为0.82%,环比下降 8.99pct,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目前公司加大重点品种的市场开发和广告宣传。我们认为,从单 Q3来看,公司持续加大省内外市场的下沉和扩张,处在经营和管理双重过渡期,业绩短期或面临一些挑战,未来毛利率和净利率边际改善空间较大;从前三季度来看,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且持续向好,企业焕发新活力。 要约收购正式完成,甘肃国投有望助力公司新发展。甘肃国投向公司除兰州佛慈医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外的所有股东所持有的上市流通普通股(A股)发出全面要约收购。截至 11月 3日,本次要约收购涉及股份的清算过户手续已办理完毕。根据公司 11月 1日发布的调研活动信息公告,甘肃国投完成对佛慈集团的收购后,目前正处于管理过渡期,未来甘肃国投将会在政策、资金以及机制等方面对公司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位处西部中医药资源大省,振兴陇药工作任重道远。8月 24日,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会开幕,在此次签约项目中,中医药加工和中医康养类签约金额大幅增长,较上届药博会分别增长 279.00%/465.44%。根据甘肃省工信委数据,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 400多万亩,产量 110万吨,位居全国前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甘肃出产的药材品质优良,其中当归、 黄芪、党参、大黄等常用药材全国驰名。但目前全省中小企业多,大企业少,且分布零散,缺乏年销售收入 2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中成药省外市场份额较低,多数产品只在省内或周边市场销售。佛慈作为陇药排头兵,振兴陇药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认为,公司实控人变更体现了甘肃省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和长期发展的信心,借助佛慈中华老字号品牌这一平台,创新驱动中医药资源开发和整合,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投资建议:佛慈制药是优质的中华老字号品牌,首次提出“中药西制”,开创了中药生产工业化先河。公司聚焦中药+大健康的发展战略,将持续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趋势。我们看好公司深耕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和国际五大市场,不断精细化管理水平,擦亮陇药金字招牌。预计公司2023-2025年 实 现 营 收 12.56/15.65/19.58亿 元 , 分 别 同 比 增 长23%/25%/25%;实现归母净利润 1.24/1.55/1.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4%/29%;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42/34/2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新厂区达产不及预期。
吉宏股份 造纸印刷行业 2023-09-07 18.19 -- -- 21.29 17.04%
24.98 37.3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4亿元,同比增长19.95%,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64.30%,扣非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72.42%。 β: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全球零售电商规模持续增长,渗透率稳步提升。根据InsiderIntelligence,2022年,全球零售电商销售额达5.31万亿美元,2027年,预计全球零售电商销售额将达8.03万亿美元,2022-2027CARG达8.6%。全球社交电商增长势头强劲。根据Statista,2022年全球社交电商销售额达0.99万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2.90万亿美元,CARG达30.8%。 东南亚地区零售电商增速高于全球水平。根据InsiderIntelligence,2021年,东南亚零售电商销售额达888.9亿美元,同比增长50.7%,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速水平。2026年,预计东南亚零售电商销售额将达1855.1亿美元,2022-2026CARG达12.8%。与中国、美国、英国及全球对比,东南亚地区零售电商渗透率较低,可提升空间较高。根据InsiderIntelligence,2022年东南亚零售电商渗透率为10.0%(预估值),而同期中国、美国、英国及全球零售电商渗透率分别为45.6%、14.7%、33.8%、18.9%。2027年,预计东南亚、中国、美国、英国及全球零售电商渗透率将分别达13.2%、50.5%、19.1%、32.5%、22.2%。 我们认为,伴随着东南亚人口红利优势、经济增长强劲,以及东南亚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网购人口占比的提升,未来,东南亚地区电商市场可期。 α:公司跨境电商业绩超预期,穿越周期能力再次验证穿越跨境电商周期,盈利能力持续验证,后疫情时代下,公司成长值得期待。 公司于2017年开展跨境社交电商业务以来,共经历以下发展阶段:1)2017-2020年,行业处于流量红利期,公司跨境社交电商业务乘“行业东风”快速发展。 2)2021-2022年,疫情等多因素叠加下的行业低谷期,公司跨境社交电商业务彰显韧性,抵御周期能力得以验证。 3)2023年H1,行业处于疫后复苏期,公司跨境社交电商业务表现亮眼,业绩超预期。 借助AI、ChatGPT等技术,持续优化跨境电商业务,打造长期竞争力力。 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2023年H1,公司借助AI、ChatGPT等技术,持续优化跨境社交电商业务环节,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积极作用:1)优化智能选品功能,帮助公司上架新品10万+,帮助选品师在选品决策、商品卖点梳理及广告文案输出方面的效率同比提升95%;2)优化智能广告投放功能,帮助优化师平均减少了约3.62%的无效广告预算,帮助优化师在多平台广告投放操作流程、广告投放方面的工作效率同比提升超50%;3)优化智能设计与素材生成、智能翻译功能,已累计帮助公司获得图文/视频素材5万+,帮助设计师在素材设计、短视频剪辑方面效率同比提升40%,帮助小语种翻译团队在视频素材内容翻译工作同比提升90%;4)优化智能客服,公司跨境社交电商运营管理系统接入ChatGPT持续优化智能客服功能,ChatGPT已累计接手客户商品咨询、客户闲聊30万+,累计节省客服5,000人次工时。 核心财务数据表现亮眼,多次回购及分红彰显长期信心公司营收增长稳健,盈利能力持续修复。2017-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由11.33亿元增长至53.76亿元,CARG达36.5%;公司归母净利润由0.8亿元增长至1.84亿元,CARG达18.1%。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2023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4亿元、1.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95%、64.30%。 公司重视研发,研发团队规模及人员占比不断提升。2018-2023H1,研发费用率由1.53%增加至2.15%。2018-2022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由129人增加至579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由5.32%增加至13.82%。 多次回购彰显管理层长期发展信心,多次现金分红重视对股东的回馈。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2020-2022年,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达96,996万元,期间多次实施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13,707万元、累计回购金额达17,451万元,两者合计值达31,158万元,占三年年均归母净利润的96.37%。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公司拟分配现金股利约7,568万元。 投资建议:东南亚电商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速最快、潜力最大的细分市场,公司作为东南亚地区跨境社交电商龙头企业,未来有望享受市场增长带来的红利。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7亿元、5.17亿元、6.40亿元,EPS分别为1.02元、1.37元、1.69元。对应PE分别为18X、13X、11X,综合考虑PE、PEG估值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AI等新技术落地不及预期,海外经济波动的风险。
德生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3-09-04 14.23 -- -- 14.50 1.90%
14.50 1.9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0 亿元,同比增长0.04%;实现归母净利润 0.45 亿元,同比增长 15.06%。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引领广阔行业前景。继人社部于 2020 年、2021 年相继出台《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示范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2023 年 6 月,人社部发布《数字人社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推广居民服务“一卡通”,将社会保障卡作为政府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实现人社领域全面用卡,推行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卡官方信息平台,截至 2023 年 8 月,居民社保卡“一卡通”分别实现 95 项人社领域和 65 项其他民生保障领域应用服务办理。全国 31 个省份的 307 个地市通过社保卡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28 个省份的 248 个地市实现持社保卡乘坐公交,30 个省份的 200 多个地市实现凭社保卡借阅图书、进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入园、景区购票。 公司一卡通及 AIoT应用业务营收增长稳健,毛利率略有上升。根据公司 2023年半年报,公司一卡通及 AIoT 应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12 亿元,同比增长10.51%,毛利率达 48.57%,同比增加 1.92pct。在居民一卡通场景建设(硬件)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中标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省市分行即时发卡设备项目;在居民一卡通平台建设(软件)方面,截至 2023年 H1,公司以“数据底座+中台+场景”的方式,成功在安徽、广东、湖北、江苏等 10 个省份超 50 个城市落地居民服务一卡通平台。 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业务营收同比下滑,持续拓展民生领域数据产品和服务,有望受益于数据要素市场的快速发展。根据公司 2023 年半年报,公司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0.69 亿元,同比降低 21.37%,毛利率达 39.96%,同比增加 0.24pct。公司参与打造的蓝领就业服务产品在运营方面取得突破,截至 2023 年 H1,已联合 1,000+服务机构、覆盖全国 25个省份。公司与中国银联共同打造的社保金融创新产品“信用就医无感支付”已接入全国超 1,400 家医疗机构,累计交易金额近 2 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紧扣“数据”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福建大数据交易所的首批数据经纪公 司,同时,公司自研的四款数据产品“地区就业情况分析”、“个人职业背景调查”、“失业保险业务核验”、“养老保险业务核验”已被多家数据交易所(如:深圳数据交易所、福建数据交易所、贵阳数据交易所、华东江苏大数据交易中心等)接纳并成功上架。 营收增速有所放缓,盈利能力持续上升。根据公司 2023 年半年报,2023 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0 亿元、0.45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0.04%、15.06%。2020 年 H1-2023 年 H1,公司归母净利率稳步提升,分别为 8.72%、9.06%、9.95%、11.44%。 投资建议:公司作国内领先的民生综合服务商,已形成围绕“居民服务一卡通”与围绕“居民数据”的两大商业闭环,未来将持续受益于一卡通场景建设及数据要素市场的快速发展。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0 亿元、14.06 亿元、17.9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1.5%、27.8%、27.4%;实现归母净利润 1.58 亿元、2.10 亿元、2.6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9.3%、32.3%、25.8%。对应 EPS 分别为 0.37 元、0.49 元、0.61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37X、28X、22X。考虑到公司作为细分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三代社保卡发行不及预期风险;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不及预期
盘龙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8-30 32.70 -- -- 38.78 18.59%
45.73 39.8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16.02%;实现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20.92%。 盘龙七片循证证据持续升级,未来或有望进入基药目录。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盘龙七片成功新入选《中成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指南(2022年)》、《中成药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病中国指南》两部指南,以及一个共识《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目前,盘龙七片已入选六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三个专家共识、两部国家级重点教材和一部临床路径释义,同时推荐为临床治疗药物,为公司主导品种在临床使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此外,2023年H1,盘龙七片治疗骨折真实世界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顺利完成项目伦理审批,目前纳入医院31家,课题正在进一步增加样本医院来源,扩充病例数据,该项课题预计下半年可结题。 盘龙七片竞争优势明显,市占率稳步提升。根据米内网,2019年-2022年,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盘龙七片销售额分别为3.11亿元、2.90亿元、3.51亿元、3.69亿元,市占率分别为6.31%(排名第三)、6.11%(排名第三)、6.87%(排名第二)、7.04%(排名第一)。 公司定增募资获批,“一体两翼”战略规划持续推进。2023年8月,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根据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此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2亿元,募投项目为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壁垒透皮给药系统研发平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投资总额分别为1.39亿元、1.35亿元、0.49亿元。上述两个项目紧密围绕公司“一体两翼”战略,进一步完善公司中医药产业链,紧靠公司“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的战略定位,形成“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的产品管线布局,有望助力公司新老产品的协同增效,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3年H1公司业绩较为稳健,账上现金充沛,未来有望助力公司长期发展。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2023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0亿元、0.54亿元,同比增长16.02%、20.92%;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5.00%、5.32%、-1.41%,分别同比-1.46pct、0.27pct、-1.24pct,整体费用率较为稳定;此外,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8.14亿元,较为充沛。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风湿骨科类中药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政策红利、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和消费升级趋势。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14.16亿元、17.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0%、22.2%、25.7%;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1.49亿元、1.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3%、19.5%、19.4%。对应EPS分别为1.29元、1.54元、1.84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26X、22X、18X。考虑到公司作为细分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明显,市占率逐年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主导产品单一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的风险。
百合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8-28 46.00 -- -- 46.80 1.74%
46.80 1.74%
详细
事件:8月 9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 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36.55%),实现归母净利润 0.97亿元(+36.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90亿元(+31.76%)。其中 Q2实现营业收入 2.16亿元(+18.72%),实现归母净利润 0.53亿元(+29.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46亿元。 疫后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助推公司营收增长。公司 2023H1实现营收 4.48亿元(+36.55%),主要系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免疫力类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其中软胶囊/功能饮品/粉剂增长较快,实现营收 1.91/0.73/0.65亿元,同比增长 35.74%/141.53%/71.84%;片剂基本持平,实现营收 0.81亿元(+3.27%);硬胶囊有所下滑,实现营收 0.27亿元(-23.48%)。根据艾瑞咨询,在预防阶段,免疫力薄弱的人病毒易感性高、疫苗接种效果可能打折扣;在感染阶段,免疫力薄弱的人症状更严重。提升免疫力的方式主要有三类:营养均衡、生活方式规律和主动补充。根据半年报,公司是行业内拥有保健食品配方最多的企业之一,我们认为未来将持续受益于保健品行业扩容和集中度提升。 规模化效应显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截至报告期末,新型海洋功能成分饮料、口服液智能工程项目已完工,带动功能饮品营收大幅提升,2022/2023H1分别同比增长 65.09%/141.53%。公司从 1996年生产中国第一粒鱼油开始,深耕保健品行业 20多年,目前年产营养保健食品超过 37亿粒/片。规模化效应有利于有效降低单位采购和生产成本,公司 2023H1毛利率为 39.27%( +0.27pct)。公司先后引入了多条自动包装生产线,以MES 为代表的智能管理系统也正式投入使用,生产过程控制更加精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合同生产+自主品牌”双渠道引流,线上线下合力驱动。分渠道来看,2023H1公司合同生产/自主品牌分别实现营收 3.68/0.78亿元,同比增长40.40%/22.47%,占主营业务收入 82.56%/17.44%。分地区来看,2023H1境内/境外分别实现营收 4.24/0.21亿元,同比+41.49%/-16.70%。 合同生产需求高涨,公司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营养保健食品品牌运营商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自主品牌公司与多家百强连锁药店直接或间接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还入驻了京东、天猫等大型电商平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营销网络已覆盖全国 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公司产品销往美国、欧洲等 70余个国家和地区。 销售和研发投入加大,经营性净现金流高增。公司持续加强销售费用的投入,2023H1销售费用率为 8.88%(+1.20pct)。公司上半年开展了“主题论坛+高端展览+零距离访厂”整合营销模式 ,主办了“科学营养与创新无限论 坛”、“2023年度零距离访厂大会”,并参展以 Vitafoods Europe 瑞士展在内的国内外多场展会 ,在拉近与客户距离的同时提升了品牌影响力。2023H1研发费用率为 3.18%(+0.14pct),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体系,及时根据终端消费需求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同时探索未来发展趋势。2023年上半年,公司与多家研究所和院校合作,共同研发最前沿的营养保健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 26项,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64项,保健食品备案凭证 871项。2023H1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为 1.02亿元,同比增长 102.87%。 投资建议:百合股份在营养保健品行业有 20多年的研发及生产经验,是行业内拥有保健食品配方最多的企业之一,产品出口欧美等 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的合同生产业务能够为客户提供涵盖产品定位、配方研究、生产审批及成品生产在内的全流程服务,加工过程柔性化、规划化、数字化。预计公 司 2023-2025年 实 现 营 收 9.09/10.63/12.18亿 元 , 分 别 同 比增长25%/17%/15%;实现归母净利润 1.77/2.08/2.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18%/17%;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16/13/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募投项目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合同生产客户经营风险。
东望时代 传播与文化 2023-08-17 4.79 -- -- 5.05 5.43%
5.76 20.25%
详细
地方国资注入发展新动力,积极实施产业战略转型。公司是东阳市国资办首家控制的上市公司。自东阳市东科数字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后,公司积极实施产业战略转型,确立了以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应用为基础,向学校等园区提供生活服务为主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形成了以节能行业为主、影视文化行业为辅的业务布局。公司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1)房地产行业起家:公司前身为浙江广厦,是浙江省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于 1993年 7月成立,并于 1997年 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家建设部推荐的全国建筑业首家上市公司。 2)第一次转型,退出房地产行业,进入影视文化行业:2014年,公司通过资产置换收购广厦传媒 100%股权,进入影视文化行业,主要从事影视剧的投资、制作及发行。2015年,公司正式提出在三年内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实现产业转型。 3)第二次转型,地方国资控股,通过外延并购,切入学校热水服务行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2021年 7月,东阳市东科数字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占总股本的 28.98%,东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成为实际控制人。公司通过外延并购,成功切入高效节能的学校热水服务行业:2021年 10月,公司成功收购高校热水供应服务商正蓝节能 50.54%的股份;2022年 10月,公司成功收购全国规模领先的校园空气能热水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汇贤优策 100%股权;2022年 11月,公司收购了正蓝节能43.82%少数股权,并于 2022年报告期内完成了 30.53%的交割,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合计持有正蓝节能 84.36%的股份。 ? 子公司深耕学校热水服务行业,服务客户区域广泛。子公司正蓝节能和汇贤优策主要从事校园热水服务业务,通过采用空气源热泵,为高校师生提供高效节能、智慧安全、经济便捷的洗浴热水、饮用开水、直饮水等服务。子公司服务高校客户广泛,根据公司 2022年年报,公司下属子公司正蓝节能及汇贤优策深耕校园热水服务领域 10余年,在高校热水服务行业内分别为华东区域、西南区域的龙头企业, 在运营的热水供应服务项目数量合计 287个,服务学生人数 200余万,全年用水量超 900万吨,是全国规模较大的校园空气能热水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我们认为,公司先后收购学校热水服务行业的两家头部企业,有利于公司整合其各自的渠道优势、管理经验,形成业务协同,提高经营效率,扩大客户覆盖面,增强规模优势,提升公司校园热水服务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 学校热水供应服务行业是一个“不起眼”的好行业: 1)符合高校需求,解决传统校园热水水温不稳、成本高等众多痛点。 早期校园热水设备通常为廉价且高耗能的燃煤锅炉,燃煤锅炉供热需要人工制热及排放控制,限制了供热时间段,在用水高峰时间经常会发生“水流小”、“水温忽高忽低”、“热水不够用”等情况。公司采用空气源热泵设备为高校提供热水服务。空气源热泵设备利用空气能产生热能,具有全天候、大水量、高水压、恒温度、低能耗等特点,不仅能满足学生对安全、舒适、稳定热水的需求,还能降低学校热水成本。同时,相比燃气、电等其他供热方式,空气源热泵方案可大幅降低经济成本。根据芬尼科技招股书,在总热量需求相同的情况下,使用空气源热泵的年费分别只有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 25%、47%。 2)符合国家政策,节能减排。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不断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等政策利好不断出台,我国高校正在逐步开展以空气能热泵设备进行供热的工程改造项目。空气源热泵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通过利用少量电能对能量进行搬运和转换,节约了用电成本,且运作过程中无废气、废物等污染物的产生。根据芬尼科技招股书,在总热量需求相同的情况下,空气源热泵每日耗能仅为电热水器的 24%。 3)节能服务产业市场空间广,高校热水供应服务市场容量庞大。2016年至 2020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呈稳定增长态势。根据中国节能协会,我国节能服务业产值由 2016年的 3,587亿元增长至 2020年的5,9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3.32%。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 2025年,全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将约达到 8,080亿元。近年来,在国家煤改政策的宏观调整下,目前高校正在逐步开展以空气源热泵设备进行供热的工程改造项目,该领域市场容量庞大。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3所,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 4,655万人。若按照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 4,655万人的终端用户数量,平均每年使用热水费用 160元/人的保守消费金额(汇贤优策合作高校学生每年平均用水金额约为 200元/人)进行测算,保守估计高校热水供应市场的市场规模约为 74.48亿元/年。此外,近年来我国高校数量程逐年增长态势,新增高校将为高校热水供应市场提供新的增量需求。 ? 公司学校热水服务业务运营现金流稳定,毛利率稳中有升,营收及归母净利润较疫情前大幅增长。子公司学校热水服务业务主要通过类BOT 模式开展,具有特许经营期限长、运营现金流稳定的特点。子公司均通过营销及公开招投标的形式取得高校热水运营项目,并与学校签订 8-15年的服务合同。合同签订后,由公司对项目进行系统设计、设备采购安装和运行管理,项目所有投入由公司全额支出。项目 成功运行后,学生通过校园一卡通或者专用热水卡刷卡消费。公司在合同规定的年限内独家向学生提供热水服务并获取相应的收入。 2019-2021年,正蓝节能和汇贤优策毛利率均稳中有升(若不考虑2020年疫情影响),根据公司公告,2019-2021年正蓝节能毛利率分别为 45.91%、27.29%、47.27%,汇贤优策毛利率分别为 30.82%、18.78%、32.04%。此外,若剔除 2020年疫情影响,2021年正蓝节能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1亿元、0.29亿元,较 2019年增长 32.68%、87.28%;2021年汇贤优策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1亿元、0.37亿元,较 2019年增长 16.55%、142.80%。 2022年,正蓝节能实现营收、净利润分别为 1.26亿元、0.28亿元,汇贤优策实现营收、净利润分别为 0.77亿元、0.20亿元。 ? 与国内领先的宁波利维能组建合资公司,向储能领域迈进。根据爱企查,2022年 11月 22日,公司与宁波利维能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东阳利维能,注册资本为 1亿元,公司与宁波利维能持股比例分别为35%、40%。宁波利维能成立于 2015年,背靠红杉资本(中国)和杉杉股份两大股东,公司专注于锂离子电芯和动力电池及系统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和技术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应用解决方案。根据东阳市融媒体中心,利维能计划在东阳市落地投产 10GW 电芯产能项目。 ? 公司账面现金充沛,外延扩张蓄势待发。作为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资源。公司账面现金充沛,根据公司 2023年一季报,公司货币资金约达 10.63亿元。根据公司 2022年半年报及年报,公司董事及经营层主要团队具备丰富的并购实践经验,公司计划在做好两家子公司业务融合的基础上,持续对同类业务项目保持关注并开展调研,适时对合适项目进行投资并购,逐步扩大公司主营业务规模,努力打造国内热水节能服务行业龙头。此外,公司将持续深入探索新能源行业,充分利用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在夯实公司原有节能服务产业地位的基础上,大力探索发展新能源技术应用,适时通过投资并购等手段,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落实双碳战略。 ?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东阳市国资办首家控制的上市公司,积极实施产业战略转型,通过收并购学校热水供应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49亿元、0.63亿元,EPS 分别为 0.05元、0.06元、0.07元。2023年 8月 11日收盘价为 4.81元/股,对应 2023-2025年 PE分别为 89.6倍、83.1倍、64.2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具有丰富的资源整合优势,战略转型积极且落地较快,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战略转型不及预期、业务整合的风险、公司对外担保的融资出现逾期诉讼或产生预计负债的风险、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佛慈制药 医药生物 2023-08-04 10.96 -- -- 11.54 5.29%
11.54 5.29%
详细
事件:1)8月 3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营收 6.09亿元(+31.89%),实现归母净利润 0.57亿元(+11.35%);其中 2023Q2实现营收 3.02亿元(+34.12%),实现归母净利润 0.30亿元(-0.48%)。 2)8月 3日,公司发布《关于佛慈集团股东与甘肃国投签订股权收购协议暨要约收购进展公告》,甘肃国投拟收购兰州市国资委、兰州城乡发展建设基金等出让方持有的佛慈集团 100%股权。 母公司业绩表现亮眼,盈利能力长期有望提升。2023H1母公司实现营收 4.22亿元(+49.48%),实现归母净利润 0.53亿元(+29.89%),业绩表现亮眼。2023H1销售费用率为 12.80%(+1.11pct),主要系公司在稳定发展西北根据地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广告宣传和外围市场的开发力度。2023H1公司通过全国性活动拉动产品基层覆盖,促进渠道走量;加大县域连锁深度合作; 与湖南养天和开展战略合作,引爆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大单品销售;开展动销活动,与供应链企业怡亚通合作;参加全国性大型会议,启动广场舞锦标赛和少儿体能挑战赛等活动,在全民运动的热潮中将产品和运动健康理念相结合。公司在海外和西北根据地市场的品牌力均居行业前列,通过加快补齐外围市场的品牌影响力短板实现了超预期营收,2023H1实现营收 6.09亿元(+31.89%)。2023H1实现归母净利润 0.57亿元(+11.35%),增幅较小; 归母净利率为 9.37%(-1.73pct),我们认为,短期归母净利率受全国市场开拓影响,长期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通过品牌力的回归逐步提升。 主业增长势头向上,产能逐步释放。 2023H1中成药业务实现营收 6.08亿元(+31.97%),占总营收 99.80%。公司聚焦主业发展,常年生产丸剂、片剂等 11种剂型 110多种产品,拥有参茸固本还少丸、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等 10个独家产品。主要产品有六味地黄丸、逍遥丸、香砂养胃丸、参茸固本还少丸、阿胶等中成药以及中药饮片、大健康产品,涵盖了补益、感冒、肠胃、妇科、安神睡眠等多个类别和领域。根据公司 2023年半年报,公司首创中药浓缩丸剂型,企业内控标准高于国家法定标准,严格控制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多年来出厂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为 100%。2023H1公司浓缩丸、大蜜丸、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产量大幅增长,整体产能加速提升。目前兰州新区项目产能规模大幅提升,已达到历史新高。子公司佛慈科创产业园中成药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生产线已进入产品工艺研究试生产阶段,充分释 放产能后,规模效应有望显现提高产品毛利率。 加强科研创新,推进精细化管理。2023H1研发费用率 2.45%(+0.59pct),管理费用率 6.45%(-0.09pct)。研发方面,公司围绕新品开发、产品二次开发及大品种培育战略规划,同时梳理大健康产品,推进公司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其中特色陇药竹叶椒深度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并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管理方面,公司携手柏明顿管理咨询集团, 全面启动实施“阿米巴”项目,推进精细化管理。生产方面,加强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提升生产效能。 大股东更换进行时,甘肃国投有望持续赋能。公司发布《关于佛慈集团股东与甘肃国投签订股权收购协议暨要约收购进展公告》,甘肃国投拟收购兰州市国资委、兰州城乡发展建设基金等出让方持有的佛慈集团 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甘肃国投将间接持有佛慈制药 61.63%的股权,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 8月 3日,甘肃国投已完成对佛慈集团的尽职调查、审计、评估,审计及评估报告已在兰州市国资委完成备案。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在甘肃国投的赋能下,公司有望注入新活力。 投资建议:佛慈制药是优质的中华老字号品牌,首次提出“中药西制”,开创了中药生产工业化先河。公司聚焦中药+大健康的发展战略,将持续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趋势。我们看好公司深耕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和国际五大市场,不断精细化管理水平,擦亮陇药金字招牌。预计公司 23-25年实现营收 13.11/16.59/20.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9%/27%/26%;实现归母净利润 1.24/1.58/2.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7%/27%/31%;对应 PE估值分别为 50/39/3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新厂区达产不及预期、控股权变更不成功的风险。
太极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3-06-16 40.78 -- -- 46.16 13.19%
46.16 13.19%
详细
处理技术的产品化落地。未来伴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上云”阶段落幕,“用云”需求放量,公司异构数据处理能力或将成为未来云运维业务的增长抓手。 由“云”向“数”实现业务变革,有望催生数据要素新成长曲线。依托系统集成经验和云业务持续深化,公司已逐步从单一系统集成商向全方位的“云+数”一体服务商演进。2022年,公司在江西省成功落地省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其面向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一体化群防群控综合管控平台”入选了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度数据要素典型应用场景优秀案例5。此外,公司为首批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联盟成员,并于2020年承担了北京数据交易平台(一期)的建设工程6。公司已具备上游数据资源+中端流通平台搭建能力,可同时满足数据需求方、供给方、算力支撑业务需求。 叠加中电科WE体系赋能,公司未来有望成长为数据要素市场的核心服务供应商。 持续发力信创布局,AI赋能&业务协同形成新业绩驱动顶层生态持续优化,打造横连纵通的信创底座。公司为中国电科信创牵头单位,主导建立了中国电科信创工程研究中心。同时,公司借力中国电科全国生态集群,持续布局全国生态攻关基地,赋能地方信创体系,解决信创落地的关键问题。 完善自主产品体系,信创应用持续落地。公司积极推进产业布局,加速完善产业生态体系。目前已推出了普华操作系统、金仓数据库、金蝶天燕中间件、慧点科技办公软件在内的多类自主产品,已构建了涵盖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的完整基础软件产业体系。根据亿欧智库,由于技术壁垒、生态完善程度等因素,信创细分领域的国产替代周期存在较大差异,以工业软件、中间件等技术成熟、生态完善的产业或将率先实现国产替代。而基础办公类软件、数据库等有望成为新一轮信创浪潮的核心驱动,公司人大金仓、慧点科技两大优势产品或将实现业绩提速。 人大金仓:头部数据库产品供应商,AI赋能催化想象空间。人大金仓20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0.09%),CAGR5达42.69%;实现净利润5,029.34万元(同比+60.71%),CAGR5达147.90%。根据人大金仓公众号显示,公司是国内首家7国产数据库企业,其服务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金融、电信等60多个关键行业和领域,累计装机部署量超过百万套,2020年在党政关键工程中市占率即已达到53%8。旗下核心产品金仓数据库管理系统(KingbaseES)已具备上下游1600余家公司的超6000份兼容认证9。目前人大金仓数据库产品核心代码已实现完全自主10,不受制于开源数据库使用限制及风险。太极股份于2010年首次战略投资人大金仓,截止2021年公司持有其股份已达51.29%,目前已实现绝对控股。 首批接入“文心一言”,“DB+AI”催化应用场景想象空间。根据公司公众号信息,公司是“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合作伙伴。基于此次合作,人大金仓将可为客户提供日志分析、风险预警、操作建议等全场景智能化数据库运维解决能力。未来伴随合作深入,有望持续丰富产品及服务矩阵,实现更为深度的个性化、多元化产品需求满足,从而进一步加固竞争壁垒。 数据库为信息系统核心软件,是信创全面落地的关键赛道。我们认为数据库是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石及信创核心赛道,其向下能够充分释放算力,发挥硬件资源;向上能够支撑应用需求。根据亿欧智库,2021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超200亿,其中国产数据库规模目前仅36亿,整体占有率仍然较低。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存量替换+增量拓展”逻辑将确保国产数据库具备广阔成长空间。 慧点科技:20余年深耕细作,领先的管理软件与服务提供商。公司为太极股份全资子公司,聚焦于数字化协作(OA)、数字监管、智能会议三大业务领域,业务涵盖平台化解决方案、个性化应用开发、管理咨询以及系统集成,同时提供人工智能、低代码技术等先发技术产品。 慧点科技客户群体主要包括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中车、中国电信等国有企业,在国资委直属企业中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5%11。 2022年为适应央国企合规业务需求,公司分拆慧点科技部分业务,打造了面向风控合规的太极法智易新品牌,通过细化产品布局,持续加固自身竞争壁垒。2022年慧点科技及太极法智易共实现营业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10.2%。 行业β:新周期起点,发展提速可期。受地缘政治、逆全球化等因素影响,国家宏观安全规划持续加码,二十大首次提出的“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再次拔高信创行业战略地位。叠加产品力提升、产业生态链形成,我们认为行业已处于新一轮周期起点:1)产品层面:国产可替产品持续提质,信创产业有望泛化发展。当前国产产品正在从基本的“可用”状态向更优质的“好用”状态过渡。产品力提升有望纵向加快原有党政机关、国央企等刚性需求的释放,并横向拓宽产业覆盖催生新行业需求产生;2)生态层面:体系逐步完善,产业链有望协同优化。当前信创产业链模式正在从各个环节的独立运作向系统化、生态化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协作的全新阶段过渡。 产业链内各企业间技术差导致的产品周期错位影响逐步消减,未来有望通过体系化赋能实现协同发展;3)政策层面:利好释放提速,筑牢行业发展基石。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统计,2020年、2021年、2022年1-10月,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发布部信创相关政策29、45、67部,政策出台持续提速。此外,国家二十届国安会首次会议也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国家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行业发展整体具备稳固的政策支撑。 财务分析:营收短期承压,新信创周期&业务换挡有望催化业绩回暖。公司2022年全年营收106.01亿元,同比+0.91%;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1.23%。2023年Q1实现营收18.45亿元,同比-0.77%;归母净利润2,743.52万元,同比+46.55%。2022年受疫情影响,信创试点推进及原有国产替代节奏均不及预期,公司业绩受损。2023年Q1信创整体恢复不明显,但公司利润端已明显改善,预计系智慧应用与服务板块内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所致。后续伴随信创项目的新一轮招标释放,叠加产品力的持续提升,公司业绩或可实现修复。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数字化服务国家队,具备资源和技术卡位优势。叠加自主产品体系的持续完善,看好公司在信创周期下的产业价值持续提升。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收133.9、161.9、192.8亿元,同增26.3%、20.9%、19.1%;归母净利润5.1、6.6、8.6亿元,同增34.9%、28.8%、30.4%。对应EPS为0.82、1.05、1.37元。当前对应PE为50、38、30,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调整、行业竞争加剧、技术研发不及预期、信创推进不及预期
盘龙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6-16 42.70 -- -- 45.74 7.12%
45.74 7.12%
详细
问题 1:盘龙药业从哪里来?盘龙药业主要发展历程1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企业改制阶段( 1997-1999年)。公司前身为始建于 1985年的西安制药厂柞水分厂,1997年,已经濒临倒闭,由时任副厂长的谢晓林先生牵头实行内部承包租赁,租赁经营仅 6个月的时间,当年产值达 610万元,销售收入达 480万元,上交税额 15万元,相当于建厂以来 13年所缴税金的总和。1998年,公司创始人谢晓林通过集资、借贷一次性买断了西安制药厂柞水分厂的有效资产,成立陕西盘龙制药有限公司。 2)创业阶段(2000-2010年)。从 1998年开始,公司一方面抓市场销售,扩建市场网络;另一方面加大技术改造,2001年,建成的一期生产线顺利通过了国家 GMP 认证,成为陕西第 24家,陕南第一家通过 GMP 认证的药品生 产企业。2003年,在公司新成立的董事会领导班子坚强领导下实现了产值破 亿元,纳税超千万的目标。2004年,新建成的二期生产线顺利通过了国家GMP 认证,并投入生产,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3)股份改造及上市阶段( 2011-2017年)。2010年,公司董事长谢晓林提出面向全国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构筑融资平台,筹备上市进行资本运作。2013年,盘龙制药整体变更设立为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11月,公司在深交所 A 股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4)谋划新格局阶段( 2018-至今)。公司上市后,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总规划,即将药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以及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为代表的医药工业主体做强,“左翼”专注医药商业,发展药品配送,建设盘龙智能化终端平台,以此增厚公司体量,提升规模效应;“右翼”传承王家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围绕医疗、健康、养老三方面战略布局。2018年,公司成立盘龙医药研究院,与多家院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平台,壮大科研实力。2020年,并购陕西博华医药有限公司,为公司医药商业配送业务增添新力量。 问题 2:公司核心产品盘龙七片从哪里来?根据公司 2022年年报,盘龙七片为我国著名风湿骨伤专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两次亲切接见的王家成老先生所献祖传秘方,始源于 19世纪 60年代,经现代科学工艺精制而成。盘龙七片为全国独家、国家医保甲类品种,由二十九味中药材组成,其中盘龙七、壮筋丹、过山龙、珠子参等13味稀有道地药材,均为生长在秦巴山区海拔 1,800米以上的独有的天然名贵中草药,曾入选中药保护品种,功能主治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临床中对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腰肌劳损、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病症所表现的疼痛、肿胀、麻木、活动受限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问题 3:公司为盘龙七片进基药目录都做了哪些准备?根据公司 2022年年报,公司以循证医学方法证实产品质量和疗效,依托国内顶级研究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展药理作用机制和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开展膝骨关节炎 RCT 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开展骨折真实世界和药物经济学评价等系列研究。盘龙七片作为独家医保甲类品种,其循证医学等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已经入选四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两个专家共识、两部国家级重点教材和一部临床路径释义,同时推荐为临床治疗药物。2022年,盘龙七片首篇 SCI 论文在《Phytomedicine》期刊成功发表,影响因子 6.656,结论证实盘龙七片明显缓解 OA 的软骨下骨破坏,新研究发现其不仅可以抗炎镇痛,还能抑制软骨下骨的软骨退变和异常骨重塑。 问题 4:盘龙七片近年来销售收入及市占率如何?2018-2022年,盘龙七片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 30,022.41万元、33,130.56万元、34,617.77万元、39,105.72万元及 42,852.33万元,复合年增长率达9.30%,占营业收入比均达 40%以上。 盘龙七片市占率不断提升。根据米内网,2019年-2022年 H1,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盘龙七片市占率分别为 6.31%(排名第三)、6.11%(排名第三)、6.87%(排名第二)、6.89%(排名第一)。 问题 5:自产中成药业务的销售模式是什么样的?公司中成药产品的销售模式分为两类,一类为针对主要产品进行的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另一类为针对其他药品进行的经销商管理模式。 1)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公司盘龙七片、小儿咽扁颗粒、金茵利胆胶囊、骨松宝片等主要产品的临床终端销售主要采用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由特药事业部和市场部负责营销管理工作。特药事业部负责终端市场的开发工作及确定市场开拓方案;市场部主要负责产品医学研究课题规划、学术推广资料制作、产品市场推广策略的制定及学术推广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2)经销商管理模式进行销售:公司自产其他产品及少部分主要产品采用该模式,公司通过零售事业部在全国分区域进行招商,公司零售事业部专员通过药品网站发布和获取信息进行招商,同时也参加国药会议、新特药会议,主动搜集客户信息,寻找和确定适合的经销商。 问题 6:公司的营销优势如何?根据公司 2022年年报,公司已在国内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完备的营销网络,已与国内 520余家医药商业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通过上述医药商业公司将主导产品覆盖到国内等级医院 3800余家,OTC 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 4000余家,社区医院、卫生院、诊所达 4500余家。同时公司非常重视县级基层医药蓝海市场的资源开发,2023年成立了县级医疗事业部,布局县级基层市场的开发。 问题 7:公司原材料优势是什么,拥有哪些种植基地?公司立足秦巴山区,依托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优势,积极布局“陕西七药”和特色“秦药”GAP 种植基地,搭建了道地药材溯源体系数字平台。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记录表(2023-05-05),公司在宝鸡市眉县太白山区域建有重楼、盘龙七、扣子七、竹根七、白毛七、九节梨、铁棒锤、七里香、羊角七等秦岭道地稀缺药材基地 5000余亩,用于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的生产原料; 在商洛市柞水县西川村建有 2000亩药材种植基地,种植药材主要有金银花、连翘等,同时还建有野生抚育 10万余亩华中五味子产业化示范基地,主要用于配方颗粒、清热解毒类药品、中药饮片产品加工等。 问题 8: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概况及进展?中药配方颗粒既能够保持中药饮片的药性和药效,可供中医临床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又具有中成药携带方便、安全卫生、疗效确切以及质量稳定可控的优点。根据《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说明书》,公司拟投资 13,923.53万元进行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周期为 24个月,预计 4年达产。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记录表(2023-05-05),公司完成了 5个国标品种备案,正在申请的有 5个国标品种,以及 14个品种正处于小试阶段。公司的研发规划是在两年之内要拿到不低于 269个国标中药配方颗粒的备案。 问题 9:高壁垒透皮给药系统研发平台建设项目概况及进展?根据《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说明书》,公司高壁垒透皮给药系统研发项目拟投资总额为 13,545.00万元,主要聚焦骨科抗炎镇痛领域的透皮贴剂,包括三种化学仿制药贴剂、一种中药创新药贴剂。项目建设时间为 7年,其中三款化药贴膏研发时间为 4年,一款中药贴膏研发时间为 7年。透皮给药类产品属于高端制剂,适应症为骨关节炎、肌肉痛、外伤导致肿胀疼痛的消炎和镇痛以及各种软组织损伤、慢性劳损、四肢关节疼痛等,是对公司消炎镇痛产品类别的补全,与公司战略定位及主打产品盘龙七片的目标市场一致 ,符合“口服+外用”、“中药+西药”、“传统剂型+高端制剂”的产品管线升级战略。 问题 10:公司研发能力及投入如何?公司重视研发,研发费用逐年增加,技术人员数量不断扩大。公司长期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基础,依托三中心(即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风湿与肿瘤制剂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医疗机构制剂集中配制中心)与 三平台(中国产学研创新示范平台、博士后创新基地、陕西省古代经典名方开发与应用共享平台)的优势,搭建了“科学家+工程师”的高端科研专家团队,不断深化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医学院、商洛学院等科研院校的产学研项目合作,建立“盘龙 药业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商洛学院-盘龙药业博士工作站”,以入驻秦创原为契机,充分运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人才政策,搭建高效务实研发团队,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专业人才,培育人才梯队,以院内制剂、中药配方颗粒项目为依托,以研究院、总部经济为抓手,打造运动创伤再生医学产业集群。 公司研发费用由 2018年的 829万元,增长至 2022年的 1823万元;研发团队不断扩大,技术人员数量由 2018年的 67人,增长至 2022年的 155人。 根据 2022年年报,公司计划每年按营业收入 3%左右的比例投入,为公司未来全面提升创新研发综合实力注入强大的动能。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风湿骨科类中药龙头企业,将持续收益政策红利、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和消费升级趋势。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7亿元、17.45亿元、21.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2.3%、25.9%、22.6%; 实现归母净利润 1.47亿元、1.80亿元、2.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5.6%、22.2%、21.5%。对应 EPS 分别为 1.52元、1.86元、2.26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31X、25X、21X。考虑到公司作为细分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明显,市占率逐年提升,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主导产品单一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的风险。
佛慈制药 医药生物 2023-06-13 11.88 -- -- 12.36 4.04%
12.36 4.04%
详细
文号丰富的中华老字号,布局中药全产业链开发。公司1929年创建于上海,1956年西迁兰州。“佛慈”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经过近百年发展,已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力。公司现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467个,常年生产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胶剂等11种剂型的110多种产品。公司布局中药全产业链,涵盖种植养殖、中成药制造和大健康产业。 坚持大品种战略,独家产品有望贡献业绩弹性。公司坚持大品种战略,重点培育六味地黄丸、参茸固本还少丸、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阿胶、舒肝消积丸等产品。公司聚焦独家产品的业绩弹性,目前拥有独家产品10个,基药目录产品215个,同时积极推动独家品种舒肝消积丸、消痔丸进入新版基药目录。 实际控制人拟变更为甘肃国资委,国企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本次收购有利于加强甘肃省中医药产业链整合,借助佛慈这一窗口振兴陇药。若本次收购成功,公司未来会适时推出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在外延并购方面,公司将发挥甘肃国投国有资本投资优势,适时对优质的、对公司业务发展有协同作用的标的进行收购兼并。 投资建议:佛慈制药是优质的中华老字号品牌,首次提出“中药西制”,开创了中药生产工业化先河。公司聚焦中药+大健康的发展战略,将持续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趋势。我们看好公司深耕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和国际五大市场,不断精细化管理水平,擦亮陇药金字招牌。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12.22/15.63/20.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28%/32%;实现归母净利润1.26/1.68/2.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33%/36%;对应PE估值分别为49/37/27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新厂区达产不及预期、控股权变更不成功的风险。
祥和实业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5-09 13.11 -- -- 15.81 19.50%
15.66 19.4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及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07亿元,同比增长 24.21%,实现归母净利润 0.67亿元,同比增长 6.04%;2023年 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1亿元,同比增长 5.23%,实现归母净利润 0.16亿元,同比增长 39.97%。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向上游新材料领域拓展成效已经显现。根据公司 2022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07亿元、0.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4.21%、6.04%。其中,轨道扣件业务收入 2.57亿元,同比下降9.82%;电子元器件配件业务收入 1.58亿元,同比增长 38.99%;塑料尼龙制品业务收入 1.89亿元,同比增长 125.80%。 积极寻找降成本措施,数字化工厂助力生产效率提升。在原材料方面,公司坚持“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网上对比价格,积极探索部分原材料替代研发,进一步加强原材料国产化,优化工艺配方。2022年公司实施轨道扣件及电子元器件配件智能工厂建设,各生产线的软硬件及产能进一步提升,生产车间被评为 2022年浙江省第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根据互动易,经公司初步测算,实施数字化车间后,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能源利用率均提高 15%左右,产品研制周期缩短,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22年,公司轨道扣件业务、电子元器件配件业务及高分子改性材料业务毛利率分别达 38.28%、15.92%、15.99%,分别同比增加 3.26pct、0.20pct、1.85pct。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全力加速。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达 0.33亿元,研发费用率达 5.34%,同比增加 1.59pct。2022年公司包括城轨道岔扣件橡胶垫板、城轨道岔扣件滑床台板、WJ-14型扣件配套减振扣件、耐高温橡胶密封塞等在内有 3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立项研发,部分成功研发并供货。公司(包括子公司)新增专利申请 24个,其中发明专利 9个;新增授权专利 18个,其中发明专利 3项,实用新型专利 15项。新增公司技术标准 6个,产品图纸标准化 51张,对 26份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公司还参与了铁科院关于弹性垫层及尼龙塑料件的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丰富的经验。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 7.79亿元、9.76亿元和 11.8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3亿元、1.00亿元、1.17亿元,同比增长 25.2%、19.8%、16.7%。对应 EPS 分别为 0.34元、0.41元、 0.47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40X、34X、29X,考虑公司所处的轨道交通行业和电子元器件配件行业的成长空间,以及公司向上游新材料领域布局成效已经显现,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铁路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