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朱碧野

民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00522120001...>>

20日
短线
10%
(第150名)
60日
中线
12.5%
(第397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信博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4-21 46.02 -- -- 46.64 1.35% -- 46.64 1.35% -- 详细
事件2025年 4月 16日,公司发布 2024年年报。 根据公司公告, 2024全年公司实现收入 90.26亿元,同比+41.25%,实现归母净利润 6.32亿元,同比+83.03%,扣非归母净利润 6.02亿元,同比+96.51%。 分季度来看, 24Q4实现收入 30.44亿元,同比+1.56%,环比+16.81%, 归母净利润 2.04亿元,同比+8.84%,环比+4.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93亿元,同比+8.52%,环比+0.23%。 总体来看,得益于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以及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开拓,公司 24年业绩同比高增。 跟踪支架量利齐升,市占率稳步提升24年公司跟踪支架实现收入 76.32亿元,同比+112.10%,毛利率为 19.67%,同比+0.15Pcts,出货量达到 17.41GW,同比+127.93%。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出货量超 90GW,在全球 4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安装了近 1900个项目,斩获全球多个 GW 级大型项目订单,经过多年的市场积累和项目经验,公司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客户信任,全球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搭建全球供应链体系,夯实海外先发优势公司持续完善部署全球化的供应链制造配套体系,以本地化生产结合公司出口产品及国际战略合作供应商供应链条。根据公司官网, 公司目前拥有江苏常州、安徽繁昌、安徽宿松、印度古吉拉特、沙特吉达、巴西巴伊亚州六大生产制造基地,美国基地正在筹备中, 公司有望凭借垂直一体化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全球布局的完整产业链配套体系, 结合在全球构建的 3大海外区域总部、 4大服务中心, 17个分支机构,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集支架运营、设计研发及供应交付为一体的高效服务网络。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5-27年营收分别为 105.26/121.09/139.1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18/10.57/12.7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2x/10x/8x。 公司为光伏支架领先企业, 跟踪支架海外市场持续放量有望增厚公司盈利,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
钧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5-04-16 40.60 -- -- 42.20 3.94% -- 42.20 3.94% -- 详细
事件2025年4月14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根据公司公告,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8.75亿元,同比-49.52%,环比+7.14%;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7亿元,亏损情况环比边际改善。 费用控制能力提升,盈利能力边际改善根据公司公告,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88%/-5.65%,环比24Q4分别提升3.12/4.31Pcts;25Q1公司费用控制能力环比提升显著,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58%,环比-0.62Pcts,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为6.56%,环比-1.33Pcts。 海外市场布局加速,港股发行有望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公司当前电池片资产均为N型TOPCon技术路线,产品质量得到海内外客户充分认可,出货量持续保持行业领先,25Q1实现N型TOPCon出货7.15GW。公司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海外占比由24年全年的23.85%提升至25Q1的58%,印度、土耳其、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产能方面,公司拟于阿曼投资建设5GW高效电池产能,进一步通过产能出海形式,增强公司全球市场电池产品供应能力,根据公司公告,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投产。此外,公司拟通过港交所上市的方式,构建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整合各类股东资源,为公司全球化发展提供保障,港股发行后公司有望进一步规划海外高效电池产能,助力公司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实现营收124.58/151.69/177.6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64/13.68/18.98亿元,根据25年4月14日收盘价,25-27年PE为12x/7x/5x。公司为光伏电池片专业化领先企业,TOPCon技术优势显著,海外市场持续开拓,看好产业供需改善后公司盈利与收入迎来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等。
福斯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5-04-14 12.42 -- -- 12.69 2.17% -- 12.69 2.17% -- 详细
事件:2025年4月9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47亿元,同比-15.23%;实现归母净利润13.08亿元,同比-29.33%;实现扣非净利润12.85亿元,同比-25.13%。 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73亿元,同比-33.10%,环比-9.92%;实现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88.18%,环比-84.97%;实现扣非净利润0.64亿元,同比-82.84%,环比-79.85%。 光伏胶膜业务量增价减,多重优势有望助力平稳穿越周期。2024年公司光伏胶膜销售量为28.11亿平米,同比增长24.98%,实现收入175.04亿元,同比下降14.54%;胶膜业务毛利率为14.72%,同比增长0.12pct。2024年,光伏主产业链供给过剩矛盾凸显,导致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光伏胶膜环节市场格局较好,且公司技术研发实力、成本控制能力、海内外主流组件客户资源等优势显著,2024年公司光伏胶膜业务量增价减,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但产品单价随着原材料价格同步下跌,导致胶膜业务的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未来公司有望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开发和海外业务规模的提升,降低行业因素影响带来的经营压力,有望平稳穿越光伏行业周期。 下游需求减弱,背板业务阶段性承压。2024年公司光伏背板销售量为1.01亿平米,同比下降33.50%,实现收入6.07亿元,同比下降54.26%;光伏背板业务毛利率为4.32%,同比下降5.18pct。2024年,光伏主产业链竞争加剧、盈利承压,对于辅材企业有经营压力传导的诉求;同时下游客户生产的组件以双玻结构为主,导致对公司光伏背板的需求量大幅下降,光伏背板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导致公司背板业务的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 电子材料和功能膜材料业务快速发展。公司电子材料事业部的主导产品为感光干膜、FCCL和感光覆盖膜,2024年感光干膜销售量为1.5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7.97%,实现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30.72%,公司电子材料业务有望随着电子电路产业的复苏和转型进入高速成长期。公司功能膜产品事业部的主导产品为铝塑膜和RO支撑膜,2024年铝塑膜销售量12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6%,实现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6.17%,公司的铝塑膜产品开始进入销售放量阶段,RO支撑膜继续差异化产品研发,形成了批量化销售。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08.81、228.50、251.0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9.1%、9.4%、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6、19.82、24.7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9.0%、27.3%、24.7%,以4月10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2025-2027年PE为21X、17X、13X,公司是光伏胶膜的龙头企业,有望平稳穿越周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振江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5-04-08 26.23 -- -- 24.48 -6.67% -- 24.48 -6.67% -- 详细
事件:2025年4月3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46亿元,同比增长2.71%;归母净利1.78亿元,同比下降2.99%;扣非归母净利1.73亿元,同比下降5.13%;基本每股收益0.97元。利润同比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公司尚和海工受长期合同到期及行业需求等影响,利润同比大幅下滑;公司新建的美国光伏支架工厂、南通基地一期尚在投产初期,新增折旧摊销、人工等,尚未体现规模效益,短期影响了合并报表利润。 分季度来看,24年Q4公司营收为10.53亿元,同比下降6.35%、环比增长12.62%,归母净利与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0.13亿元/0.0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76.65%/96.16%、环比下降67.75%/95.90%。 新能源主业经营稳健,在手百亿订单提供有力支撑:分业务来看,2024年公司风电业务实现营收24.69亿元、同比增长7.92%,毛利率23.84%、同比减少1.03pcts;光伏业务实现营收9.01亿元、同比下降6.68%,毛利率为12.30%、同比减少0.81pcts。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25年2月底在手订单25.83亿元,其中风电设备22.65亿元、光伏设备1.06亿元、风电运维0.39亿元;另有到2030年的在手框架订单约有146亿元。此外,根据公司年报,目前美国光伏支架工厂投建完成,客户已恢复下单,预计25Q2批量出货;沙特光伏支架工厂预计25Q2正式投产;新设立的德国海外风电工厂,目前已经完成初步交割,预计25Q3投产;随着公司持续扩大全球市场布局,新能源主业有望持续增长。 燃气轮机+外骨骼机器人构建新增长点:1)燃气轮机具有高发电效率、高稳定性、高灵活性的特质,适配数据中心电源解决方案;公司具有深度绑定海外客户的渠道优势,针对海外燃气轮机客户配套生产了燃气轮机发电机底座、外壳等钢结构产品。2)外骨骼机器人在工业、户外运动、康养等领域有巨大发展潜力,公司已与研发团队共同成立海普曼机器人公司,专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算法及仿生学设计的研究,2024年已有4项专利申报,主要涉及上肢助力外骨骼、腰部助力外骨骼的总体技术和核心部位的组件技术。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营收分别为55.7、68.8、81.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1%、23%、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5、5.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76%、44%、29%,以4月3日收盘价作为基准,对应25-27年PE为17X、12X、9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福莱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5-04-01 18.40 -- -- 18.23 -0.92% -- 18.23 -0.92% -- 详细
事件:2025年3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83亿元,同比-13.20%;实现归母净利润10.07亿元,同比-63.52%;实现扣非净利润10.15亿元,同比-62.32%。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9亿元,同比-27.67%,环比+4.37%;实现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136.54%,环比-42.40%;实现扣非净利润-2.30亿元,同比-130.73%,环比+2.32%。 行业供给阶段性过剩,盈利短期承压。2024年公司光伏玻璃销售量为12.65亿平,同比下降3.7%,实现收入168.16亿元,同比下降14.54%;光伏玻璃业务毛利率为15.64%,同比减少6.81pct。2024年下半年开始,光伏玻璃行业供给阶段性过剩,供需错配导致光伏玻璃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率下滑,盈利阶段性承压;同时,为优化产能结构,公司部分窑炉进入冷修阶段,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一定影响。 3月光伏玻璃价格上涨,有望促进盈利修复。供给端方面,伴随盈利收窄,甚至有些企业处于亏损之际,光伏玻璃的产能,尤其是规模小、使用年限久的产能正在加速冷修;与此同时,考虑到盈利情况、审批政策及融资成本,很多新投资项目宣布终止或延期。需求端方面,根据SMM,在国内项目抢装的背景下,3月组件排产环比上升35%,4月预期排产依旧保持增长。下游需求增加带动玻璃行业去库加速,根据索比咨询,3月初3.2mm、2.0mm玻璃分别上涨3、1.5元/平米至22、13.5元/平米;根据SMM,4月玻璃新单价格预计进一步上调,有望促进公司盈利修复。 多重优势有望助力公司穿越周期。截至24年底,公司在产总产能为19400吨/天,2600吨/天产能在冷修,安徽项目和南通项目将根据市场情况陆续点火运营;同时,公司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光伏玻璃窑炉,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光伏玻璃的需求。目前,公司与信义光能同处于光伏玻璃行业的第一梯队,两家公司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50%,盈利能力拉开二三线企业较大差距,规模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有望助力公司穿越周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03.71、236.19、275.5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9.0%、15.9%、16.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5、18. 11、27.7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7.7%、67.0%、53.0%,以3月28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2025-2027年PE为40X、24X、16X,公司是光伏玻璃的龙头企业,供需压力缓解后,盈利能力有望企稳回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钧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5-03-20 58.99 -- -- 59.88 1.51%
59.88 1.51% -- 详细
事件2025年3月1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根据公司公告,24年全年公司实现收入99.52亿元,同比-44.66%,归母净利润-5.91亿元,同比转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18亿元,同比转亏。分季度来看,公司24Q4实现收入17.50亿元,同比-59.08%,环比-4.26%,实现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受制于行业处于去产能周期,产业链价格下行,公司业绩承压。 N型出货同比高增,海外业务加速推进根据公司年报,公司拥有滁州、淮安两大N型电池生产基地,2024全年公司N型电池产能达到44GW,全年电池实现出货33.74GW,同比+12.62%,其中N型电池出货达到30.99GW(24Q4单季度出货7.3GW),全年N型占比超90%,N型出货同比+50.58%。根据infolink统计,公司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N型产品出货保持行业领先。公司不断规划海外高效电池产能布局,持续提升电池产品全球市场供应能力,此外公司已完成亚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兴市场客户开拓、认证,并与国内外市场主流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列的光伏组件企业,均是公司长期稳定的客户,24年公司海外销售占比达到23.85%,与23年相比提升19.16Pcts。 TOPCon持续降本增效,多技术路线前瞻性布局24年公司持续推进TOPCon技术降本增效,与23年相比电池平均量产效率持续提升,单瓦非硅成本降低30%,年内发布全新一代N型电池“MoNo2”系列产品,该产品创新性叠加J-HEP半片边缘钝化及J-WBSF波浪背场技术,实现电池片钝化性能及双面率等多项指标的全方位升级。此外,公司TBC中试线上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1.5Pcts,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1%,后续公司将进一步推动TBC与钙钛矿叠层的产业化进程。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实现营收148.07/187.41/218.4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98/16.62/21.09亿元,25-27年PE为15x/8x/6x。公司为光伏电池片专业化领先企业,TOPCon技术优势显著,海外市场持续开拓,看好产业供需改善后公司盈利与收入迎来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等。
帝科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3-04 49.59 -- -- 58.47 16.94%
57.99 16.94% -- 详细
事件:2025年2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51亿元,同比+59.85%;实现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6.66%;实现扣非净利润4.39亿元,同比+28.03%。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42亿元,同比+9.57%,环比-2.06%;实现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27.83%,环比+11.94%;实现扣非净利润0.32亿元,同比-67.13%,环比-45.44%。 N型银浆龙头,TOPCon银浆出货高增长。2024年,公司光伏导电银浆实现销售2037.69吨,同比增长18.91%,其中应用于N型TOPCon电池全套导电银浆产品实现销售1815.53吨,同比增长80.03%,占公司光伏导电银浆产品总销售量比例为89.10%,同比增长30.25pct,公司N型浆料产品处于行业领导地位。 持续推进低银金属化,高铜浆料有望加速量产。公司掌握了以玻璃体系、有机体系、金属粉体系(包括银粉、银包铜粉、铜粉等)为代表的多项核心技术,积极推进低银含、高铜浆料、铜浆及其他低银金属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银到铜等贱金属演进中,公司有梯度化的系列产品方案设计:1)公司N型HJT电池低温银包铜浆料产品持续大规模出货,市场份额与产品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左右银含量银包铜浆料产品验证与可靠性进展顺利;2)针对TOPCon、TBC等高温电池,公司系统性推出了高铜浆料设计,使用专门设计的超低银含高温共烧种子层浆料和独家设计的高铜浆料进行协同联用的方案设计,具有稳健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大规模供应能力,直接兼容TOPCon/TBC产线设备,预估在今年下半年有望推动大规模量产;3)纯铜浆料方面,公司配合相关客户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持续推进中。 深化半导体浆料布局。在半导体电子领域,公司的LED/IC芯片封装粘接银浆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客户结构面向中大型客户群持续突破优化;针对功率半导体封装应用,芯片粘接用烧结银、AMB陶瓷覆铜板钎焊浆料市场推广与业务开发持续扎实推进;针对印刷电子与电子元器件的浆料产品推广验证取得积极进展,不断增强公司在半导体电子行业的品牌影响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74.41、198.26、222.7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3.6%、13.7%、1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1、6.55、8.3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9.1%、30.9%、27.7%,以2月28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PE为14X/11X/8X,公司是国内N型光伏银浆领先企业,有望受益于低银金属化的技术研发优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威腾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5-02-28 37.23 -- -- 45.00 20.87%
45.00 20.87% -- 详细
事件:2025年2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1亿元,同比+22.23%,实现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21.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2元,同比-21.67%。分季度来看,24Q4公司实现收入7.36亿元,同比-12.40%,环比-17.60%;实现归母净利润-1405.87万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399.02万元,归母净利与扣非归母净利均同环比由盈转亏。公司盈利能力承压主要由于光伏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价格下行,焊带环节价格随之下行,利润空间压缩导致。 与多家海外企业达成合作,全球化进程加速。24年5月,公司与美国西屋电气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升级,共同开发欧洲、南非、中东、东亚、东南亚等市场,提供储能全产品解决方案;此外,同时公司还与日本三ッ星、Fantasista等企业达成合作,海外业务开拓取得显著进展。除战略合作外,2024年9月19日,公司与电气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ABB成立合资公司,合作覆盖ABB低压母线产品在中国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旨在进一步提升ABB母线产品竞争力,此次合作有望依托于双方在电气行业的优势,彼此赋能,共同扩大母线产品和低压配电系统产品的市场覆盖率,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算力需求大幅提升,母线有望成为主流配电方案。根据SemiAnalysis预测,全球数据中心容量将从2023年的49GW增长至2026年的96GW,由此测算23-26年CAGR为25%;Meta、亚马逊、微软及谷歌2025AI基础设施支出总计超3000亿美元,相比2024年增长30%。配电设备是AI基础设施中重要一环,随着IT技术的发展,出租机房等商业模式的兴起,机房建设之初机柜密度不确定性大为增加,对其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同时兼备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及快速部署的特点和要求,与列头柜+电缆相比母线方案同面积可以放置更多机柜,且运维成本更低、使用寿命更长,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型数据中心的配电施工和扩容灵活性,全母线配电方案有望替代电缆+列头柜,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主流配电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母线方案相比列头柜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威腾电气作为国内母线领军企业,有望受益于算力需求的增加以及母线渗透率的提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5-26年营收分别为49.72/65.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3.35亿元,对应PE为34x/20x。总体来看,公司母线基本盘稳健,有望受益于算力需求提升,储能业务加速放量,焊带在光伏格局改善后利润有望修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中信博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2-27 54.70 -- -- 61.88 13.13%
61.88 13.13% -- 详细
事件2025年 2月 25日,公司发布 2024年度业绩快报。 根据公司公告, 2024全年公司实现收入 89.73亿元,同比+40.42%,实现归母净利润 6.47亿元,同比+87.60%,扣非归母净利润 6.19亿元,同比+101.93%。 公司 24年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均高于此前业绩预告值(6.35/6.10亿元)。 分季度来看, 24Q4实现归母净利 2.20亿元,同比+17.19%,环比+12.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10亿元,同比+18.41%,环比+9.16%。 总体来看,得益于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以及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开拓,公司业绩同比高增。 充足的在手订单为业绩增长保驾护航根据公司业绩预增公告,截至 24年 12月 31日, 公司在手订单共计约 46.5亿元,其中跟踪系统约 35亿元,其它约 11.5亿元;根据公司 1月 23日披露的公告, 25年 1月 1日至 1月 23日,公司新签订单约 10.29亿元,其中跟踪支架系统订单约为 7.56亿元, 充足的在手订单为公司后续出货量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强联合,与隆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5年 2月,中信博与光伏一体化头部企业隆基绿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在新能源合作开发、电站建设、设备应用及智能运维等领域等开展全方位合作; 充分叠加优势资源, 在 BC 组件与光伏跟踪支架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国内业务的资源整合、海外业务的市场开拓、产品的新材料应用等领域展开全面深度合作,我们认为中信博和隆基绿能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提升跟踪支架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中长期看有利于跟踪支架国内渗透率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5-26年营收分别为 116.30/142.1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6/11.70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x/10x。 公司为光伏支架领先企业, 跟踪支架海外市场持续放量有望增厚公司盈利,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
协鑫集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1-27 2.56 -- -- 2.74 7.03%
2.74 7.03% -- 详细
事件2025年1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根据公司公告,2024全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500-8000万元,同比下降49.28%~65.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000-5000万元,同比下降27.52%~85.50%。分季度来看,取业绩预告中值计算,24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1440.4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443.52万元。公司业绩承压主要受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深度调整影响,公司坚持“绩效与科技双举、降本与增盈双抓”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尤为不易的成绩。 组件市占率稳步向上,运营能力持续提升公司深耕国内组件市场,在行业整体盈利承压的背景下调整接单策略,全年实现国内央国企大型招投标项目中标规模位居行业第一梯队,电池产能及组件产能开工率居行业前列,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市场占有率及行业出货量排名显著提升。公司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显著提升经营效益,自产电池及组件非硅成本、存货周转天数及现金周转效率行业领先,运营能力持续提升。 中东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加速布局中东地区市场主要由阿联酋和沙特两个国家的大型地面电站为牵引,预计2024年该区域总体容量将超13GW,据协鑫集成公众号以及第三方机构预测,后续中东地区年均容量在15-20GW左右。公司敏锐洞察到中东市场巨大潜力,在迪拜设立了区域办公室,并于25年1月的世界未来能源展览会与ONEIC(阿曼)和POWERNSUN(GCC)等分销商进行签约,标志着协鑫集成在中东市场的布局进一步加速。此次展会中,公司推出全球首创的SiRo碳链光伏组件,作为创新技术的终端产品,SiRo组件确保产业链碳足迹的可追、可查性、可信且无法篡改,并实现碳足迹全行业最优,从而凭借真正绿色的、低碳的产品,助力全球客户能源转型,为中东地区的能源市场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分别为197.72/284.87/380.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4.02/6.19亿元,对应25-26年PE为37x/24x。公司为光伏一体化组件领先企业,行业供需改善后,叠加公司市场持续开拓以及新品推出,盈利有望边际改善,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
中信博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1-24 62.05 -- -- 62.30 0.40%
62.30 0.40% -- 详细
事件: 2025年 1月 21日,公司发布 2024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根据公司公告, 2024全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6.35亿元,同比+84.04%,扣非归母净利润 6.10亿元,同比+99. 13。 分季度来看, 24Q4实现归母净利 2.08亿元,同比+10.64%,环比+6.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1亿元,同比+13.56%,环比+4.69%。 总体来看,得益于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以及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开拓,公司业绩同比高增。 在手订单情况良好,签约多笔海外大型项目。 根据公司业绩预增公告,截至24年 12月 31日, 公司在手订单共计约 46.5亿元,其中跟踪系统约 35亿元,其它约 11.5亿元, 充足的在手订单为公司后续出货量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24年三季度以来,公司已经斩获多笔海外大型项目订单,其中包括两笔中东GW 级别大单。 10月 17日, 中信博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沙特哈登 2.3GW 光伏电站项目订单; 24年 11月 8日, 中信博乌兹别克斯坦布卡 320MW 光伏项目首批产品顺利发货,该项目自确认以来半个月即完成首期发货; 25年 1月 2日, 中信博正式与中国电建签订阿联酋 PV3阿吉班 1.5GW光伏项目订单; 25年 1月 10日, 中信博与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波黑科曼耶山 125MW 光伏项目合同。 中东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抢先布局有望增厚业绩。 根据 MESIA《2024年光伏展望报告》预估,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 2024年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将达 40GW,至 2030年可达 180GW, CAGR 为 28%, 市场空间广阔,中东具有光照充分,土地资源丰富等发展光伏的先天优势, 沙特、阿联酋和阿曼等国政府均推出新能源发展计划推动能源转型,且融资成本较低,看好后续中东光伏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 根据公司公众号,截至 25年 1月 2日,公司于中东市场累计订单量已超 17GW , 24年在中东新增订单量超 8GW,其中包含多个 GW 级别大项目,受到业主广泛认可,且目前已在中东布局了本土研发与生产基地,结合全球供应链将具备 15GW 本土交付能力,公司在中东的全面布局叠加中东市场的高增速,看好后续公司在中东市场的订单与出货持续高增,进而为公司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4-26年营收分别为 86.35/113.37/138.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35/9.13/11.42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5x/17x/14x。 公司为光伏支架领先企业, 跟踪支架海外市场持续放量有望增厚公司盈利, BIPV 业务未来或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活力,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
明阳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5-01-23 49.00 -- -- 56.78 15.88%
56.78 15.88%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4年业绩预告。 2024年 1月 21日,公司发布 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 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6-7亿元,同比增长 21.18%-41.3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9-6.9亿元,同比增长 21.10%-41.63%;其中 100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预计主要为理财产品收益及政府补助等。 以预告中值来计,公司 24Q4实现归母净利润 2.14亿元,同比增长 19.55%、 环比增长 13.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9亿元,同比增长 16.76%、环比增长11.76%。 整体来看, 公司在手订单增加及交付规模上升推动营业收入和盈利规模增长;同时通过不断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 加强费用管控,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 审慎经营,计提减值轻装上阵。 公司 2024年拟计提减值准备约 1.53亿元,其中信用减值约 8197万元、资产减值约 7103万元(上年同期分别约为 6243万元和 5282万元),并已计入 2024年度损益。 海风、海外、数据中心多点开花。 2024年公司多项业务取得突出进展: 1)海风: 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V”字形架构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配置了由明阳电气自主研发的漂浮式干式变压器以及高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2)海外: 4月公司正式与项目方签订阿曼玛纳 500MW 光伏发电项目合同,该项目是公司首个大容量整机输出的国外订单; 3)数据中心:公司自主研发的 MyPower数据中心电力模块产品成功中标字节跳动的火山引擎数据中心项目、 江苏新纪联太仓大数据产业园二期 16号楼项目、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项目五期第一阶段项目等。 投资建议: 公司业务多点开花,业绩持续增长,成长性突出。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 营 收 分 别 为 66.52/82.00/95.66亿 元 , 对 应 增 速 分 别 为34%/23%/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55/8.68/10.5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2%/32%/22%,以 2025年 1月 21日收盘价作为基准,对应 2024-2026年PE 为 23X、 18X、 14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德业股份 机械行业 2025-01-22 89.51 -- -- 98.28 9.80%
100.51 12.29% -- 详细
光储逆变器新秀。公司从家电起家,拓展至逆变器业务,直至目前,已形成了逆变器、储能电池、热交换器和环境电器等核心业务。近年来,公司收入和利润稳步增长,逆变器业务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提升。 新兴市场光储需求高增,欧洲去库进入尾声。1)电力系统承压&光储经济性提升,推动新兴市场光储需求高增长。印度:经济性提升&补贴刺激需求增长,光储装机空间广阔;巴基斯坦:电力供应不稳定、电价上涨以及光储经济性提升推动光储需求高增;东南亚:光伏需求稳定增长,储能市场快速升温;南非:户用光储需求有望迎来好转;巴西:光储市场空间广阔,微逆渗透率有望提升。2)欧洲去库进入尾声,户用光储需求有望恢复。24年欧洲户储去库进入尾声,大储/工商储高增长;俄乌输气协议到期推升天然气价格,并且户储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欧洲户用光储需求有望恢复。 产品优势:避开红海,差异化产品布局。公司储能/组串/微逆产品矩阵齐全,重点布局储能逆变器。储能逆变器:聚焦Hybrid逆变器,低压产品打开户用市场,并布局工商业储能场景;组串逆变器:主打低压大功率,综合性能优异;微型逆变器:一拖X设计+适配大功率组件,高性价比抢占价格敏感性市场。此外,公司储能电池品类多样,进一步满足用户光储需求。 成本优势:成本费用管控强,盈利能力领先。公司具有小家电控费基因传承,凭借制造端优势实现机构件自给,率先进行IGBT国产化替代,费用管控能力优异,盈利能力领先同行企业。 全球化布局:亚非拉先发优势显著,欧美市场逐步放量。1)抓住新兴市场机遇,先发优势显著。非洲:南非主打低压户储产品&绑定当地经销商,户储市占率位居南非市场首位,新开发尼日利亚等其他市场;巴西:组串/微型逆变器的重要战略市场,2021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在巴西市场中位列10KW以下/50KW以下第2名;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光储需求高增,公司进入较早,且主打的低压产品能够满足当地市场对于离网的刚性需求,先发优势显著;2)欧美市场逐步放量,发掘乌克兰重建需求。欧洲:差异化&错峰布局,发掘乌克兰重建需求;美国:与Sol-Ark签订独家代理协议、与ATGEpower战略合作,储能微型逆变器逐步放量,微逆已通过美国市场认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07.77/157.09/215.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4/40.31/52.32亿元,根据1月2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19X/14X/11X。公司是光储逆变器新秀,受益于亚非拉光储需求高增长以及在亚非拉的先发优势,并布局欧美市场实现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全球地缘不确定性上升风险、新兴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等。
阿特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1-07 15.26 -- -- 15.07 -1.25%
15.15 -0.72%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41.78亿元,同比-12.63%;实现归母净利润19.55亿元,同比-31.17%;实现扣非净利润18.84亿元,同比-26.56%。营收同比下降主要系全球光伏市场竞争加剧,光伏组件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光伏组件、系统产品营收同比下降,同时被储能收入的增长抵消部分营收下降影响。 24Q3公司实现收入122.20亿元,同比-6.10%,环比-1.14%;实现归母净利润7.16亿元,同比-21.99%,环比+8.34%;实现扣非净利润6.56亿元,同比21.97%,环比+11.23%。 光伏组件平衡量和利,持续加码美国产能布局。公司在价格和出货量之间做综合平衡,主动减少出货量,以利润为优先,24年全年组件预期出货32-36GW;在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价格大幅走低的背景下,公司组件业务仍能实现不错的盈利水平。公司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梅斯基特和印第安纳州杰斐逊维尔市分别建立了5GWN型组件工厂和5GWN型电池片项目,其中美国组件工厂在23年已经正式投产,并于24Q1开始交付210尺寸产品,美国电池工厂正在进行土建部分的施工和机电部分设计,预计25年内投产。公司持续加码在美国的产能布局,有利于保障公司在高价格、高盈利的美国市场的出货量,巩固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领先地位,持续增厚公司盈利。 在手订单充足,第二主业储能业务放量增长。截至24H1末,公司拥有约66GWh的储能系统订单储备,包括签约长期服务协议在内,已签署合同的在手订单金额26亿美元。24年全年,公司大储产品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6.5-7.0GWh,同比+500%以上,储能业务快速放量增长。 股权激励高目标,彰显公司发展信心。24年9月23日,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该计划拟对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共计745人授予6945.5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88%;本次股权激励24/25/26年扣非净利润目标值分别为27.5/45.5/51.4亿元、触发值分别为22.0/36.4/41.1亿元。本次公司业绩考核目标较高,彰显公司对经营发展具备充足的信心,公司中长期业绩高增长确定性较强。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494.17、609.94、737.1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7%、23.4%、20.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0、45.90、54.8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9%、64.5%、19.6%,以11月1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2024-2026年PE为19X、11X、10X,公司全球化渠道优势明显,储能业务迎来快速放量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4-11-04 29.70 -- -- 32.05 7.91%
32.05 7.91%
详细
事件: 2024年 10月 30日,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收入 682.72亿元,同比-38.73%;实现归母净利-39.73亿元,同比-124.37%;实现扣非净利-40.38亿元,同比-125.81%。 24Q3公司实现收入 244.75亿元,同比-34.47%,环比+1.03%;实现归母净利-8.44亿元,同比-127.84%,环比+63.98%;实现扣非净利-8.59亿元,同比-128.44%,环比+64.03%, 24Q3亏损环比收窄。 受到光伏产业链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影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0.34亿元,影响当期业绩。 多晶硅: 24Q3丰水期电价助力多晶硅现金成本下降。 24Q3公司部分多晶硅生产区域(云南、四川)进入丰水期,电价环比下降叠加工业硅价格下降,使得公司多晶硅现金成本下降。当前多晶硅行业盈利承压, 行业产出和开工率下降,根据 SMM, 8、 9月中国多晶硅月产量约 13万吨,相比前期 18多万吨的高点显著下降,行业新增产能投放延缓, 停产检修增加, 部分落后产能或面临退出,行业出清有望加速。 公司目前形成超过 65万吨高纯晶硅产能, 包头20万吨项目预计将于年底前投产,届时多晶硅产能将超过 85万吨,公司预计24-26年高纯晶硅产能达到 80-100万吨; 此外, 公司于 24年 8月公告计划收购润阳股份不低于 51%股权, 润阳具有多晶硅产能 13万吨, 收购落地后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公司多晶硅市占率。 电池: N 型产品优势明显,产能持续扩张。 公司目前约 38GW PERC 产能已全部改造完毕, TNC 电池月产占比超过 80%; 此外, 2024H1, 公司眉山16GW TNC 电池产能投产,双流 25GW TNC 产能预计将于年底前全部投产,届时公司 TNC 电池产能规模将超过 100GW;公司预计 24-26年电池产能将达到 130-150GW。此外,公司持续推进量产电池产品降本增效,同时坚持各项技术路线研发,截至 2024H1末, 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新建的 TOPCon、 HJT、XBC、钙钛矿电池及组件中试线均已陆续投入使用。 组件: 稳步推进, 收购润阳完善海外布局。 2024H1,公司持续完善国内和海外渠道布局,新增开发南非、阿联酋等重要市场;收购润阳股份落地后,有利于协同润阳在美国、泰国、越南等部分海外地区的产能布局,帮助公司补充海外一体化产能布局, 提升全球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1058.32、 1354.53、1591.7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0、 43.27、 72.00亿元,以 11月 1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 2025-2026年 PE 为 32X、 19X, 公司硅料成本优势显著,电池产品优势明显,组件业务有望快速发展,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降价导致减值损失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