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盈通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5-04-11
|
30.89
|
--
|
--
|
32.50
|
5.21% |
-- |
32.50
|
5.21% |
-- |
详细
公司致力于打造特种光纤平台型龙头公司,深耕惯导用特种光纤产业链,并积极拓展下游应用领域。在惯性导航领域,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精确制导武器的放量。与此同时,公司持续研发特种光纤新品类,可应用到激光器、水听器、算力中心等新应用领域。此外,公司开发的相变材料等业务有望在新能源汽车等方向推广,为公司后续发展创造全新增长点。 摘要公司是专业从事特种光纤材料研发生产、提供光纤陀螺核心器件光纤环及其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以“为光传递信号和传输能量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为使命。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光纤环和特种光纤,公司围绕光纤环打通了“环-纤-胶-模块-设备”一体化微型产业链,形成特种光纤、特种光器件、高端装备、新型材料、光电系统、光电子计量的产品服务“5+1同心圆”布局,构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增长曲线:深耕惯导用特种光纤产业,打通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目前光纤陀螺在中远程精确制导武器装备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成为军用惯性导航的主流选择,公司在光纤陀螺核心器件光纤环中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业务收入有望随着下游需求企稳而回升。 第二增长曲线:拓展下游应用边界,打造特种光纤平台公司。公司围绕特种光纤领域,积极布局水听器、通信及算力中心、激光器等蓝海市场,为公司成长为平台型企业贡献全新动力。 第三增长曲线:相变材料军民应用领域广阔,有望打造公司新增长点。 相变储热技术在军用装备热管理、民用电化学装置热管理、动力电池安全保护、热能存储装置具有显著的优势,发展形势迅猛。 公司第一增长曲线惯导用光纤环及特种光纤业务有望随着下游航空航天订单和交付节奏恢复有所好转。公司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激光器、算力中心用特种光纤有望快速增长。此外,公司开发的相变材料等业务有望在新能源汽车等方向推广,为公司后续发展创造全新增长点。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8/0.65/1.01亿元,相应2024年至2026年EPS分别为0.14/0.53/0.82元,对应PE为222.68、60.13、39.0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
|
建设工业
|
机械行业
|
2024-09-30
|
10.09
|
--
|
--
|
11.63
|
15.26% |
|
31.06
|
207.83% |
|
详细
核心观点公司在轻型特种装备板块实现了谱系、口径、市场的“三个全覆盖”,全面装备各武装力量,成为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轻型特种装备应用研究制造企业。民品方面,汽车连杆传统业务稳定发展,市占率位于行业前列;同时顺应电动化趋势,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用零部件。随着我国新一代枪械快速发展,与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后续公司业绩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源于汉阳兵工厂,枪械类底蕴深厚公司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重要力量。公司前身为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系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国防工业的先驱。2022年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后,主营业务以轻型特种装备为主,以汽车零部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轻型特种装备、汽车零部件、军民结合战略性新产业”三大产业板块。重组后,营业收入平稳增长,经营能力稳健发展。 枪械类轻武器:枪族发展持续推进全球对枪械类轻武器的需求持续存在,尤其是在军事和执法、个人防卫、狩猎、及体育射击等领域。根据GMInsights的数据,2022年全球枪械市场规模约为394亿美元,2023年约为417亿美元,并预计在2024至2032年间以超过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根据国际和平局(IPB)的统计,全球有大约1000家公司参与轻武器的生产,分布在大约100个国家,其中约30个国家是主要的生产国。海外方面,以美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为主要生产国。目前,枪械类轻武器发展聚焦新材料、模块化、轻量化、智能化等多个维度。 新一代枪族需求叠加全球外贸热度美陆军已开始小批量换装“下一代班组武器”计划(NextGenerationSquadWeapon,简称NGSW)中的XM5步枪和XM250轻机枪,用于代替现役的M4A1和M16A4突击步枪及M249轻机枪。 全球地缘冲突不断,我国军贸蓄势待发。近20年,全球军贸热度呈现螺旋向上增长趋势。2022年,随着疫情逐渐退出,加之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缘事件的爆发,全球军贸迎来复苏增长,达到334.42亿TIV新高,同比增长28.62%。我国军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正在不断提升。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军工行业已基本具备“内循环”的技术基础和物质条件,未来10到15年将是武器装备建设的收获期和井喷期。 做强做大民品业务,积极向新能源方向拓展公司以兵器装备集团“133战略”和公司“一核两翼”为指引,积极整合民品资源,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做强做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公司汽车零部件产业涵盖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汽车连杆、新能源汽车电机轴等产品。公司汽车零部件主要布局方向为连杆业务和转向系统业务,转向业务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公司未来主要的增长点。
|
|
|
中直股份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4-08-22
|
38.57
|
--
|
--
|
39.13
|
1.45% |
|
45.88
|
18.95% |
|
详细
中航工业集团将其直升机业务板块所属的航空零部件生产、加工及民用直升机整机业务相关的经营性资产注入中直股份后,昌飞、哈飞集团完成注入,军用直升机产业链最后一环并入上市公司,公司具备包括军用直升机总装在内的所有直升机生产相关资产,最终蜕变为国内军民用直升机唯一整体生产平台。目前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已进入到实质阶段,新增产品或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正面贡献。公司在年初已有新订单在手,生产前期采购工作已经大部分完成。在经过约两年的业绩低谷后,公司产品结构变动或将有效帮助公司恢复动力。在新老产品共同影响下,公司在2024年全年有望走出低谷,实现业绩稳定快速增长。 军机需求:从无到有,自有求优经数年追赶,我国军用直升机总量实现一定程度提升,但仍与美国等一流军事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产品谱系仍有空缺,特别在重型直升飞机、特种用途直升飞机等方面亟需填补空白。公司现有成熟型号尚处于持续放量阶段,仍有能力为公司提供稳固业绩支撑,后续改型与新型号在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或将加速出现。 在经历约2年的产品结构调整阵痛期后,公司军机产品交付逐步恢复正常节奏。在成熟机型与新产品的双重支撑下,公司有望进入新的成长周期,预计未来2-3年,公司军品收入即将恢复稳定较快增长。 国产占比或将提升,低空引爆新品需求中国直升机数量与通航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而低空开放的推进与通航产业的爆发将为公司进一步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民用直升机业务或将实现较快增长,同时低空经济所带来Evtol等新需求或将成为公司业绩第二成长曲线。公司所属中航工业集团为国内唯一成熟航空器生产厂商,而直升装备相关大部分资产均在中直股份体内,后续公司募投项目持续推进,在低空新航空器方向,公司有望与相关研究所形成联动,成为Evtol方向国内唯一“国家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直升机的龙头企业,未来将直接受益于军民直升机市场的快速发展。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09.20、337.84、365.14亿元,同比增长32.53%、9.26%、8.0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7.84、9.49、10.94亿元,同比增长77.02%、21.14%、15.28%,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2、34、30倍,维持买入评级。
|
|
|
菲利华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4-07-10
|
28.65
|
--
|
--
|
33.90
|
18.32% |
|
51.50
|
79.76% |
|
详细
根据SIA发布数据,2024年4月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46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401亿美元相比,增长15.8%;WSTS最新发布的行业预测预计2024年全球年销售额将增长16.0%至6112亿美元,2025年将继续增长12.5%。公司是高端石英玻璃及制品龙头公司,民品所处下游半导体、光伏赛道处于高速增长趋势,从半导体材料向高端半导体制品领域拓展,“十四五”期间国产化率将逐步提升。 事件近日,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宣布,2024年4月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46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401亿美元相比,增长15.8%;与2024年3月的459亿美元相比,环比增长了1.1%。此外,WSTS最新发布的行业预测预计2024年全球年销售额将增长16.0%至6112亿美元,2025年将继续增长12.5%。 简评今年以来,半导体行业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公司是国内半导体石英材料龙头公司,目前正从半导体材料向高端半导体制品领域拓展,2024年公司半导体领域有望实现正增长。在研发领域,公司在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板块,研发成功了高纯电熔不透明石英、黑石英、低羟基和少羟基合成石英玻璃,成为先进半导体制程中的关键材料;开发了环保型无氯合成石英玻璃,成为深紫外光学应用的优选材料;开发出了超低膨胀系数石英玻璃,并实现了零膨点温度区域可控,为空间探测、极紫外光刻光学系统提供了材料支撑;公司推出国内首创10.5代TFT-LCD光掩膜基板,公司子公司合肥光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掩模基板精密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填补光掩模版精加工领域的国内空白,有效完善国内光掩模板行业的产业链;子公司济南光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高端电子专用材料精密加工项目,推动我国高端电子行业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对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具有重要意义。在石英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板块,公司成功研制出了高精石英布、掺杂改性耐高温石英纤维,耐温性和强度大幅提升;推出超细石英纤维、超薄石英布、高空心度空心石英纤维织物,为轻量化迈出重要一步;持续研发2.5D/3D立体编织物等多个高性能纤维产品,为国家多项重点项目提供配套材料。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有12个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项目研发成功,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通过了相关试验的考核,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盈利预测公司是高端石英玻璃及制品龙头公司,民品所处下游半导体、光伏赛道处于高速增长趋势,“十四五”期间国产化率将逐步提升,公司是国际三大半导体设备商认证的半导体耗材原材料供应商,公司加快推进高端半导体制品如光掩模基板等赛道布局。“十四五”期间航空航天领域需求持续,公司作为主要石英玻璃纤维供应商将受益。预计公司2024年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6、6.27和7.1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30%、10.72%、14.44%,相应24年至26年EPS分别为1.09、1.21、1.3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7.22倍、24.59倍、21.4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1、半导体石英玻璃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半导体石英玻璃行业可能存在竞争者增多,导致产业价格下降风险;2、半导体行业周期下行风险:公司下游半导体行业可能会受到消费电子需求低迷影响增速下降;3、军品交付不及预期:受交付节奏影响,军品营收不及预期;4、军品新型号市场份额不及预期影响:若在下一代产品中公司产品实力不及竞争对手,可能带来新产品市场份额下降风险;5、上游原材料风险:上游原材料可能会出现产能不足、价格上涨等风险,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
|
|
中国船舶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4-07-08
|
39.93
|
--
|
--
|
43.66
|
8.77% |
|
45.95
|
15.08% |
|
详细
核心观点2024年以来,新船价格持续上涨,虽然以载重吨计算,上半年全球新造船订单同比下降,但是以金额计算,上半年全球新造船订单同比提升 15.51%。同时,中国接单份额持续领先, 1-6月份以接单金额计算占比为 62.7%。 2024年新接订单以油船及 LNG 船舶为主,体现了环保需求对于船舶需求结构的变化。公司作为中国造船企业龙头,将持续受益于民船更新需求及环保需求,随着交付船舶价格的持续提升,钢材价格成本相对 2021年的回落,公司造船主营业务利润改善可期。 事件根据克拉克森统计数据, 2024年 1-6月,新船成交以金额计算累计同比增加。据克拉克森数据统计,1-6月全球累计成交新船订单 544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11.83%,接单金额为 7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51%。 中国接单份额持续领先, 1-6月份以接单金额计算占比为62.7%。 简评2024年以来,新船价格持续上涨,虽然以载重吨计算, 上半年全球新造船订单同比下降,但是以金额计算, 上半年全球新造船订单同比提升 15.51%。同时,中国接单份额持续领先, 1-6月份以接单金额计算占比为 62.7%。 2024年新接订单以油船及 LNG 船舶为主, LNG 船从 2022年开始出现较大增量,体现了环保需求对于船舶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全球对于环保重视程度的提升,预计后续环保需求仍将带动新船需求。公司作为中国造船企业龙头,将持续受益于民船更新需求及环保需求,随着交付船舶价格的持续提升,钢材价格成本相对 2021年的回落,公司造船主营业务利润改善可期。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分别为 46.76、 73.04和 94.8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58.12%、56.21%、 29.79%,相应 24年至 26年 EPS 分别为 1.05、 1.63、 2.12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38.68倍、 24.76倍、 19.08倍,维持“买入”评级。
|
|